急诊科工作流程和制度

2024-08-03

急诊科工作流程和制度(通用8篇)

篇1:急诊科工作流程和制度

自贡市精神卫生中心

急诊入院制度和流程落实情况检查持续改进记录

(2014年一季度)

检查时间:2014年2月3日-4月5日 检查人员:

检查科室:PICU、外科、、门诊、内科 检查内容:

急诊入院制度和流程落实情况

一、存在问题:

1、部分医护人员对急诊入院制度及流程不熟悉。(PICU)

2、急诊入院未及时联系所入科室。(门诊)

3、急诊手术通知单医生签名不及时。(外科)

4、急诊病人做检查由护工陪同,存在安全隐患。(内科)

5、急诊入院流程不合理,未体现便捷安全。(PICU)

6、护送病人入院时,保安较粗暴,未体现人文关怀。(门办)

7、急诊入院病人未及时追踪检查结果。(内科)

8、科室未设立急诊病人优先处置。(外科)

9、急诊病人乙肝阳性未及时做好消毒隔离,未标识。

10、首诊医生未做好知情告知工作。

11、首诊医生在急诊演练时不能在5min内出诊存在安全隐患。

二、整改措施与意见。

1、加强科室人员对急诊入院制度的学习。

2、急诊入院病人要加强科室间沟通、及时联系,保证患者安全。

3、加强与患者家属的沟通,完善相关知情同意书的签字与告知。

4、急诊患者的检查要由护士或医生陪同完成。

5、优化急诊入院流程,加强学习。

6、加强我院工作人员对急诊患者的人文关怀以及对其合法权益的保护的教育。

7、相关科室立即设立相关急诊入院优先处置通道。

8、对有相关传染风险的急诊病人及时进行消毒隔离,并在病历上做标识。

三、改进效果

经过提出整改措施,科室认真对照问题进行整改,上述问题已有明显改进。

自贡市精神卫生中心

急诊入院制度和流程落实情况检查持续改进记录

(2014年二季度)

检查时间:2014年5月10日-7月2日 检查人员:谭伟、蔡端芳

检查科室:PICU、外科、、门诊、内科 检查记录:

急诊入院制度和流程落实情况

一、存在问题:

1、急诊医生精神检查不够全面到位。(PICU)

2、未及时开具急诊检查。(门诊)

3、部分急诊医生对缺血性脑卒中抢救流程不熟悉。(内科)

4、急诊抢救通道有杂物阻塞,未及时疏通。(门办)

5、急诊检查申请单医生未及时签字。(PICU)

6、新近医生对急诊处置流程不熟悉。(内科)

7、急诊手术知情同意告知不全面。(外科)

8、急诊便民措施,如轮椅、担架不能方便使用。(门办)

9、急诊入院病人应请会诊未及时写会诊记录。(PICU)

10、急诊病历未及时书写。(内科)

11、急诊入院病人未及时追踪检查结果。(外科)

二、整改措施与意见。

1、加强急诊医生三基培训。

2、加强对各个绿色通道的检查与巡视保持其通畅。

3、加强科室医生对急诊入院制度的学习。

4、强调知情同意告知的重要性,及时补充完善。

5、完善便民措施,方便病人取用。

三、改进效果

通过加强三基培训、加强对制度学习,完善便民措施,有明显改进。

篇2:急诊科工作流程和制度

1、抢救工作在科主任及护士长领导下进行。参加人员必须全力以赴,明确分工,精密配合,听从指挥,坚守岗位。

2、如遇重大抢救应立即报告医务科(白天)或总值班(夜间),接受医务科的组织、调配及指导。

3、当抢救病人的医生未到达时,护理人员应立即监测生命体征,严密观察病情,积极抢救。根据病情及时给于吸氧、吸痰、建立静脉通道,必要时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止血等。并为进一步抢救做准备。

4、一切抢救工作要做好记录,要及时、准确、清晰、扼要、完整,而且必须注明执行时间。

5、对病情变化、抢救经过、抢救用药等,要详细、及时记录和交班。口头医嘱在执行时应加以复述,抢救后请医生及时补开医嘱。

6、病人经抢救后,如病情平稳,应由护士护送至观察室、病房或手术室继续治疗。病情不允许搬动者,应留在急诊ICU监护治疗。

7、急诊科人员必须熟练掌握各种器械、仪器的性能几使用方法。

8、抢救车必须符合要求。

9、做好抢救登记及抢救后的处置工作。

急诊会诊制度

1、如遇需其他科室处理的重危病人,首诊科室人员不得推诿,应争分夺秒采取最基本的抢救措施,然后告知相应科室参与处理,并作口头交接班。

2、紧急情况下,经治人员或科室先电话告知要求急会诊,被邀科室人员须于5-10分钟内到达邀请科室。特别是遇到涉及多科的危重病人和大批病人的抢救,需及时请多科急会诊,要求尽早赶到配合抢救,待病情有所缓解或事后再补写会诊单及应邀科室的处理意见。

3、不超过24小时的留观病人需会诊时,可在急诊病历卡注以“请××科会诊”字样,并与会诊科室电话联系,接受会诊科室不得推诿,并及时前来会诊。超过24小时的留观病人需会诊时,除应书写留观病历,还应填写急诊会诊单,并与会诊科室电话联系,被邀请科室尽快确定会诊医师并嘱其及时到达会诊地。

4、会诊时,急诊经管医师应为会诊准备好必要的临床资料,并陪同检查、介绍病情,应邀医师认真填写好会诊记录。

篇3:急诊科工作流程和制度

1 急救能力

1.1 急救基础理论及急救基本操作

1.1.1 急救基础理论重要性

急诊护士需要掌握急救护理、基础护理、伦理道德, 并通过有技巧的沟通进行心理护理, 同时也需要具备熟练的操作技术及临床判断能力, 例如协助患者选择适合的体位, 避免伤上加伤, 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等[2]。对于伴有胸部外伤、颅脑外伤的病人, 很容易因血液、舌后坠及痰液等污物阻塞着呼吸道, 导致呼吸不畅, 甚至是窒息, 为此保证病人的舒适体位及呼吸道通畅, 可以改善病人的呼吸通畅, 迅速建立静脉通道, 可以避免病人休克, 从而造成静脉萎缩及血压下降, 避免穿刺困难[3]。

1.1.2 急救基础技能重要性

要为急诊护士树立时间就是生命的观念, 挽救生命需要抓紧时间, 要认真负责, 抢救时要做到快、准、稳、轻, 可轻声给予病人鼓励, 让病人有安全感。急诊护士要具备准确、熟练的急救技能, 例如气管插管、人工呼吸、心电除颤、胸外心脏按压及准确静脉穿刺等[4,5]。提高护士的应变及应急能力, 这样才可以提高抢救成功率, 准确的急救技能, 可以用最少的时间完成高质量的操作, 为此急诊护士应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及知识掌握情况。

1.1.3 急救器材使用及重要性

需急救的病人通常都为危、重、急症, 例如脑血管意外、心脏骤停、呼吸衰竭、消化道大出血、心肌梗死等, 在急诊工作中往往需要正确、及时的使用急救器材, 而护理工作、护理思维均会对抢救过程造成影响, 例如心脏骤停的病人需要立即给予电击除颤, 此时急诊护士是否能准确、及时的准备器材及配合医生操作, 非常重要[6]。

由此可见, 急救过程中, 急救器材的熟练使用可以体现一名急诊护士对危、重、急症的急救基础理论知识及急救基本操作的掌握情况, 与医生的配合程度。

1.1.4 急救过程中药品使用

急救药品应用在急救中占很大一部分比重, 可以体现临床医师、护理人员的急救意识与急救思维, 对症用药是急诊过程中药品使用的原则。常见疾病急性心肌梗死需要采用硝酸甘油, 但患者通常会伴有其他危险症状。如血压偏低等, 在硝酸甘油应用后, 血压会更低, 因此需要注意急诊救治使加入稳定血压的药物, 如多巴胺注射液, 但多巴胺静滴需要护理人员特别注意, 控制滴速, 同时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调控[7]。而如另一种常见疾病冠心病, 除了需要快速抢救心房纤颤, 此时需要注射西地兰以及应用硝酸甘油, 需要先静脉注射西地兰, 在静脉通路建立后, 再注射硝酸甘油, 可短时间内在血液中形成浓度高峰, 从而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因此护理人员对药物的掌控以及抢救意识对患者预后可起到重要作用, 是护理人员急救能力的体现, 可在急诊工作中起到重要的作用[8]。

1.2 预检分诊能力对病人抢救及预后影响

分诊护士需根据病人的自身情况, 运用熟练的操作技术, 迅速的判断, 对病人的诊断、预后及生命体征详细记录。

1.2.1 急诊护士的相关业务知识

急诊护士需要面对的是非创伤急诊病人、创伤急诊病人, 因此需要好好学习相关业务知识, 例如口腔、眼、鼻、耳、喉、皮肤等科室相关知识, 熟练掌握鉴别诊断及急救知识, 初步诊断后, 尽快进行分诊, 可以避免因分诊不明, 为病人及医护人员造成麻烦[9]。

1.2.2 急诊护士分缓急

急诊护士应对各种疾病的临床症状有所了解, 并对疾病的发展预见有所掌握, 可以判断病人的轻重缓急, 对危、重、急症病人给予及时的急救[10]。

1.3 分诊护士的组织、协调及协作能力

分诊护士的工作在急诊科非常重要, 急诊科患者常为突然发生疾病或者突发情况所致外伤, 病情严重或伴多发伤情时, 组织急诊科内相关人员进行抢救往往不能使患者得到最为专业的救治, 因此常需要分流至各专科或组织会诊[11]。而如车祸、火灾等大型事故往往会产生大批伤者, 大批需要救治的患者同时就诊急诊科往往不能满足所有患者的诊疗需求, 因此分诊护士需要协调科内人员分配, 并联系院部、调动力量安排患者, 使每一名患者得到及时处理[12]。因此急诊科分诊护士工作繁杂, 且工作重要, 其组织与协调能力直接关系到患者能否第一时间得到良好的医疗服务, 也关系到医院的形象。

1.4 排除及检查设备故障能力

临床工作中, 难以避免会出现医疗器械故障, 因此要求护理人员需要熟知常用器械的操作、工作原理以及常见故障, 在故障发生时迅速的进行排除对争取抢救时间有利, 加强护理人员的观察能力, 以发现故障, 并培养护理人员熟练的器械操作技术可以在突发情况出现时, 保障医疗质量, 使患者始终得到良好的护理服务。

2 观察能力在急诊工作中的重要性

急诊患者的病情复杂, 并且多变, 诊疗相对较为不易, 且医师对病情仅能作出初步诊断, 很多患者不能确诊, 因此需要临床护理人员在护理中通过积极的巡视、密切的观察, 对病情变化进行监测。这需要临床护理人员具有相当敏锐的观察力以及判断能力, 快速有效的进行针对性救治, 挽救患者生命。并且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有可能因为药物使用或诊疗手段而出现多种不良反应, 因此需要护理人员通过观察, 以及对药品使用的熟悉, 及时判断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并且做出针对性处理, 避免出现严重后果。因此观察能力在急诊工作中相当重要[13]。

3 小结

篇4:急诊科工作流程和制度

【关键词】 急诊科 医疗情况 管理质量

【中图分类号】 R19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8801(2014)03-0349-01

近年来,各级急诊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的成立,体现了医疗卫生行政部门对急诊医疗质量的重视。本文就急诊科医疗误诊做一客观实例分析,寻找问题原因,以求能完善和提高急诊科医疗质量管理。

1 急诊科误诊实例分析

下面就我院急诊科自2013年1月至2013年7月发生的误诊分析如下。

本组男63例,女48例,年龄23~85岁89例,平均年龄(56.47±13.56) 岁,10岁以下7例,院前误诊15例。本组病例主要以昏迷、头痛、头昏、抽搐、晕厥等神经系统症状体征及呕吐、腹痛等急腹症就诊,也有突发呼吸、循环衰竭就诊。均为急性起病或慢性病急性发作,涉及多系统并出现相应症状,所有误诊患者均为急诊、留观或住院患者。

1.1 诊断方法

经院前或我院急诊科一线医生首诊并给以一定救治后病情无好转或进一步加重而请示上级医师,根据病史及体格检查并结合心电图、血气分析、床旁血糖、实验室以及影像学等检查结果作出正确诊断。

1.2 结果

所有误诊患者最终确诊情况如下: 急诊科87例,各住院病房23例。在急诊科确诊患者为上级医师查看并结合相应辅助检查明确,尤其双侧气胸致呼吸、心脏骤停患者,蛛网膜下腔出血首诊以脑供血不足收入急诊科,1h后上级医师结合病史特点行头部CT检查明确,出血热患者首诊以多个疾病收入急诊科住院,次日查房根据病史特点、体征及检查结果确诊,其他误诊疾病均因为病史、体查、辅助检查及临床思维等多因素所致;病房确诊患者则为完成一定辅助检查后明确。

1.3 讨论

急诊患者病种广泛、复杂,容易导致误诊,尤其老年患者,常合并多种疾病,且病情危重,很多患者病史不清,体征不明显,或症状与体征不相符,辅助检查结果与临床表现不吻合等。部分病例根本没有明确诊断的时间,必须立刻对症处理,如心肺复苏、气管插管、控制抽搐、降温、恶性心律失常处理及外伤止血固定等等,表明急診临床工作的突发性及复杂性等特点。因此,救治过程中很难保证没有误诊出现,关键在于如何降低误诊事件发生。急诊误诊原因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病史不清楚,急诊患者均为急性发病,病情进展快,患者及家属或其他陪同人员对其病史情况常常叙述不清楚,尤其是急性中毒或意识障碍患者,给医生诊断及决策造成极大困难,是导致急诊误诊的主要原因之一。

常见于以下情况: ①有意隐瞒病史,本组1例经肠道携带毒品海洛因中毒患者,反复发生呼吸衰竭及意识障碍,应用纳洛酮等抢救后神志清楚,其拒绝告知携带毒品,后发现腹部膨隆,肠鸣音消失,行影像检查发现肠道节段性异物,术中清理出大量海洛因。②病史叙述不清楚,患者本人因为病情或自身表达能力差不能清楚讲述发病经过,导致临床医生很难确定患者所患疾病,本组 1 例老年男性,因头昏口服药物后出现右侧肢体无力,诉自己服错药,急诊科洗胃后发现右侧肢体功能障碍,头颅CT检查明确为脑出血。③患者本人丧失告知能力,而他人不清楚发病情,如昏迷患者。

以上情况常可能造成误诊,甚至误治。急诊医生遇到上述情况时,在救治患者同时应尽可能详细了解病史并仔细查体,通过全面或有针对性的体格检查,常能及时发现病变部位,再结合辅助检查来综合分析便能作出诊断。查体不细或体征隐匿,急诊患者病情严重,医生可能首先不是体格检查,而是紧急对症处理,或是边处理边检查,这是急诊危重患者处理特点,实际工作中,常常遇到病情不允许、体征不典型或患者不配合,给诊断造成一定困难,亦有因为体格检查不仔细而发生误诊或漏诊现象,本组因为未仔细查体而将腹股沟嵌顿疝误诊为急性阑尾炎,相反,认真查体对诊断及救治极为关键,本组2例突发呼吸心脏骤停的老年患者,确定气管插管位置及深度时疑诊双侧气胸,穿刺证实后及时处理,患者获救。故要求急诊医生必须认真查体,通过体格检查有时可直接作出诊断及决策。辅助检查不完善,见于临床表现不典型、病情危重不宜承受太多搬动及检查或不能开展相应急诊检查,亦可能是临床医生思维主观、片面,先入为主,忽略必要的检查等,本组1例左下腹疼痛患者,首诊医生根据病史及体征先后行血、尿常规及腹部 B 超检查后诊断仍不明确,上级医师查看后行腹部CT检查,提示腹主动脉瘤破裂;另1例大汗淋漓的中年男性,末梢血糖正常,考虑中暑,后行心电图检查提示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后康复出院。上述情况表明,急诊科需要具备相应急诊检查实施,包括POCT开展,以便及时、有效开展急危重症患者救治。因此,急诊检查的完善是减少误诊发生的重要因素,直接决定医院急诊患者救治能力,同时亦是降低各种医疗纠纷的重要因素。

2 加强监测和评估是提高急诊科质量管理的有力保证

2.1 急诊科医疗质量管理组织需要定期对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效果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探讨,掌握医疗质量控制目标的实现情况,了解急诊科各部门的工作配合情况,定期进行小组会议,对发现的不足提出持续改进的方案。

2.2 急诊科医疗质量管理组织需要全面实施质量管理工作,全面收集急诊科诊疗过程中的问题,及时进行针对性分析,提出可行的整改措施,再对改进后的医疗质量控制效果进行评价,提出持续改进意见,形成良性循环。

2.3 在实施医疗质量管理的过程中一定要严格遵照事先拟定的急诊科各项规章制度规范化实施。另外,还要针对医护人员的急诊处方书写、病历书写等进行规范化管理,保证急诊处方及病历合格准确。

2.4 在实施医疗质量管理的过程中,注意急诊科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的控制,加强对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管理,严格依据急诊科用药管理条例控制用药剂量。另外,还需重视手术安全管理,落实手术安全核查,有效控制手术室安全风险隐患。

2.5 加强急诊科医护人员的综合素质,开展定期业务培训教育工作也是降低急诊科医疗质量管理难度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对于医护人员的法律意识及安全风险意识的培养,更是有效减少医疗事故发生的基础措施。对新参加工作的医护人员以及违反急诊科规章制度的医护人员进行强化教育,提高其法律意识和医疗质量意识。

参考文献

[1]孟庆义;论急诊误诊误治问题;中国急救医学;2010,30(9)

篇5:急诊科工作制度

急 诊 科 工 作 制 度

一、急诊科必须24小时开诊,随时应诊,节假日照常接诊。工作人员必须明确急救 工作的性质、任务,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和抢救规则、程序、职责、制度及技术操作常规,掌握急救医 学理论和抢救技术,实施急救措施以及抢救制度、分诊制度、交接班制度、查对制度、治疗 护理制度、观察室工作制度、监护室与抢救室工作制度、病历书写制度、查房会诊制度、消 毒隔离制度,严格履行各级各类人员职责。

二、值班护士不得离开接诊室。急诊患者就诊时,值班护士应立即通知有关科室值 班医师,同时予以一定处置(如测体温、脉搏、血压等)和登记姓名、性别、年龄、住址、来院准确时间、单位等项目。值班医师在接到急诊通知后,必须在5~10分钟内接诊患者,进行处理。对拒绝来急诊科诊治患者或接急症通知后10分钟不到的医师,急诊室护士随时通 知医务科、门诊部或总值班室,与有关科负责人联系,查清原因后予以严肃处理。

三、临床科室应选派技术水平较高的医师担任急诊工作,每人任期不得少于6个月。实习医师和实习护士不得单独值急诊班。进修医师经科主任同意报医务科、门诊部批准,方可参加值班。

四、急诊科各类抢救药品、器材要准备完善,由专人管理,放置固定位置,经常检 查,及时补充更新、修理和消毒,保证抢救需要。

五、对急诊患者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同情心,及时、正确、敏捷地进行救治,严密 观 察病情变化,做好各项记录。疑难、危、重症患者应在急诊科就地组织抢救,待病情稳定后 再护送病房。对需立即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应及时送手术室进行手术。急诊医师应向病房 或手术医师直接交班。任何科室或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或借口拒收急、重、危症患者。

六、急诊患者收入急诊观察室,由急诊医师书写病历,开好医嘱,急诊护士负责治 疗,对急诊患者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并做好记录,及时有效地采取治疗措施。观察时间一般不超过3天,最多不超过一周。

篇6:急诊科工作制度

1、医护人员严格履行各级各类人员职责,坚守岗位,严格执行急诊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

2、建立各种危重病抢救技术操作程序。

3、选派具有一定技术水平的医师、护士担任急诊中心工作,进修、实习生不得单独值班。

4、医护人员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和抢救流程及技术常规,掌握急救医学理论和抢救技术,快速有效地实施救治。

5、对急诊患者要负有高度的责任心,及时、正确、有效地进行救治。

6、急诊患者就诊时,值班护士应立即通知值班医师,同时进行必要的处理(如测体温、脉搏、血压等),登记患者一般社会情况、来院准确时间等项目,值班医师在接到急诊通知后,必须立即前往诊查患者。

7、危重不宜搬动的患者就地抢救,如遇困难,立即请示上级医师或科主任协助抢救,做好抢救记录,待病情稳定后再转送病房。对需立即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应及时联系相关科室送手术室施行手术。急诊医师应向病房或手术医师直接交班。

8、对收入急诊观察室的患者,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并做好记录,及时有效地采取治疗措施,由医师书写病历,开出医嘱,护士负责治疗。

9、各类抢救药品、器材完备,专人管理,放置在固定位置,经常检查,做好消毒和维护工作,及时补充更新,保证抢救需要。

10、遇批量患者救治时,须立即报请科主任、医务科和院领导亲自指挥,涉及民事纠纷的患者,在积极救治的同时,需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

11、遇有传染病患者应及时准确填写传染病报告卡,按规定上报。

12、确保医院固定急救电话通畅,接到出诊电话后10分钟内出诊,急救车装备齐全、完好、适用,及时做好出诊记录。

13、认真填写值班日志、交班报告,做好交接班。

十四、急诊抢救室工作制度

1、抢救室专为抢救患者设置,其他任何情况不得占用(尤其抢救室)。抢救的人一旦允许搬动,即应转移出抢救室以备再来抢救患者的使用。

2、一切抢救药品、物品、器械、敷料均须放在指定位置,并有明显标记,不准任意挪用或外借。

3、药品、器械用后均需及时清理、消毒,消耗部分应及时补充,放回原处,以备再用。

4、每日核对一次物品,班班交接,做到账物相符。

5、无菌物品须注明灭菌日期,超过1周时重新灭菌。

6、每周须彻底清扫、消毒一次,室内禁止吸烟。

7、抢救时抢救人员要按岗定位,遵照各种疾病的抢救常规程序进行工作。

8、每次抢救患者完毕后,要作现场评论和初步总结。

十五、急诊观察室工作制度

1、因病情需要,可在急诊科观察室短期观察患者(包括病情复杂难以确诊,需入院诊治而暂时无床又不能转出者)。

2、值班医师和护士,要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开好医嘱,及时填写急诊观察病历,随时记录病情和处理经过,认真做好交接班。

3、急诊观察室医师早、晚各查床一次,重症随时查看。主治医师每日查床一次,及时修订诊疗计划。

4、急诊观察室值班护士,要随时主动巡视患者的病情、输液、给氧等情况。发现病情变化,立即报告医师并及时记录。

5、加强基础护理,预防褥疮、肺炎等并发症的发生。

6、留观察者只许留一人陪伴(特殊情况除外)。

7、留观察时间一般不超过3天,最多不超过1周。

十六、急诊输液室工作制度

1.操作时应按规定着装,戴口罩、帽子。

2.严格按照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查对制度及消毒隔离制度进行工作。3.按处方和医嘱执行,对有过敏反应的药物必须按规定做好注射前的过敏 试验。

4.配药时注意配伍禁忌,并应在瓶签上注明床号、姓名、药名、剂量。5.密切观察输液中的情况,发生输液反应或意外应及时处置,并立即报告医师。6.抢救药品、器械放于固定位置,定期检查,及时补充更换,严格交接手续。7.室内保持清洁,严禁吸烟,每天空气消毒,定期采样培养。

8.医疗废弃物按《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规定,分类收集,定点放置、处理,一次性医疗用品严禁重复使用。9.认真做好交接班。

十七、急诊抢救制度

1、急诊抢救室在负责人领导下实行24小时工作制,做好急、危、重症的抢救工作。

2、急救室人、物应随时处于应急状态,保证急救药品“四定”、“三及时”,即定品种数量、定地点放置、定人保管、定期检查维修,及时检查、及时消毒、及时补充。

3、急救室医护人员在抢救工作中要密切合作,以“高速、高效、高度责任感,一切为了病人”为宗旨,抢救果断迅速、分秒必争、操作娴熟、分工明确,严防差错事故。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严格遵守查对制度、交接班制度及请示报告制度。

4、尊重危、重症优先处置权。对危重病员,坚持“三先三后”“三不转”。(1)“三先三后”:先救治后检查;先入急救室后分科;先抢救后收费。(2)“三不转”:病情不稳不转;诊断不明不转;危重病员不转协作医院。

5、遇执行公务受伤的执法人员、警察、武警官兵、军人、见义勇为者,优先接诊迅速开放绿色生命通道。

6、增强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凡属抢救病员,都应有详实、准确的记录,内容包括病员一般情况、所属科别、初步诊断、生命体征、所做检查及结果、所采取的抢救措施、转归等,时间应精确到分钟。各种抢救药品的空瓶、输液空瓶、输血空袋,应暂时保留,以便复核查对。

7、严守保护和保密原则,关爱病员,尊重病员隐私。遇病情较重病员,医生应及时发出书面病危通知书。

8、尊重病员及家属的知情同意权,及时如实告知病员的病情、所采取的医疗措施、医疗风险等。对有风险的治疗应严格履行签字告知手续,同时尽量避免对病员产生不利后果。

9、病员在抢救室内的时间一般不得超过六小时,医生应及时根据病人做出收入院或观察室的决定。生命体征不稳定的病员,需有医生或护士陪送入院,与病房或观察室医护人员详细交接。传染病或可疑传染病者及时转传染病院。

10、死亡病员应立即移放太平间,在急救室内存放时间不应超过半小时。无主死亡病员的遗物应由两名值班护士填写财物清单,交由在班护士保管。死亡证明填写应准确、全面。必须在确认遗体已送至太平间时方可发出死亡证明书,领取者必须注明姓名、身份证号码与死者的关系。急救室不接收外院转来的死亡病员,应由转送医院接回。

11、严格控制麻醉处方和精神病用药处方的管理,医护间应密切协作,对已知或可疑成瘾者,护士应提醒医生。

12、严格按标准收费,确保电脑录入准确。如病员对收费有疑问,当班护士应给予耐心解释。

13、加强病历管理。病员本次就诊所持病历由抢救室护士保管,待病员离开抢救室时返还病员。

14、急救工作结束,应认真检查总结,不断提高急诊抢救水平。

十八、急诊科医师值班、交接班制度

1.急诊科值班医师在经过考核合格后方可单独值班。2.值班期间严格执行急诊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

3.值班医师每日应提前到岗,接受各级医师交班、交办的医疗工作,交班时应巡视病室,危重患者做到床边交接班。

4.医师在下班前应将急危重患者的病情和处理事项记入交班本,并做好床边交班工作。值班医师应将值班期间急危重患者病情变化和医疗措施,记入病程记录。

5.值班医师负责各项临时性医疗工作和患者临时情况的处理,危重患者随到随诊。6.值班医师遇有诊断、治疗、技术操作等方面的困难时,应及时请示上级医师。7.值班医师必须坚守岗位,不得擅自离开。因患者病情变化,护理人员邀请时应立即前往视诊。如因临时医疗救治工作离开时,必须向值班护士说明去向。8.遇到大批伤病患者或突发性事件时,立即上报科室主任和医院总值班。

9.每日早交班时,值班医师应将患者病情、处理措施向上级医师汇报,并交清急危重患者及尚待处理的工作。10.认真填写值班日志。

十九、急诊患者接待管理制度

1.急诊科护士实行24小时值班制,负责接待就诊急诊患者的接诊、分诊工作。2.向患者及陪同人员发放“患者须知”,介绍环境,交代注意事项及就诊程序。3.接诊护士应根据急诊工作程序及按急诊患者病情轻、重、缓、急分别处理,尽快安排患者就诊。

4.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护理技术操作常规,严防差错事故发生,各项治疗护理在病历、治疗单上做相应的记录。

5.经常巡视观察患者,加强护患沟通,使患者配合治疗和护理工作。6.对病情较轻的患者,接诊护士应做相应的初步处理,7.对接受治疗的患者按医嘱及时正确进行各种治疗。

8.接到危重患者直接送入抢救室,通知相关医生抢救,准备各种抢救仪器并参加抢救工作。需急救手术的患者应立即送往手术室,争取抢救时间,在护送途中做好相应救治工作。9.遇有不明身份患者,在做好接诊救治工作的同时,护士应询问患者姓名、电话,根据患者提供的信息,联系其家人或朋友。10.对神志不清且无人照看者,在做好救治工作的同时,通知保卫部门、接诊护士、医生和保卫人员共同检查、清点患者的物品,登记、签名后暂时保管。根据患者随身物品所提供的信息,设法通知其家人或朋友。

11.重大抢救事件,涉及法律或重大纠纷,急诊科主任、护士长应及时处理和上报有关部门。

二十、急诊检诊、分诊制度

1、分诊应由有经验的护士主持,一般急症要分清轻、重、缓、急依次就诊,对危重病人要立即通知医生和护士长等,迅速组织抢救。

2、对患有或疑患传染病的病人,均应到隔离室就诊,以预防交叉感染和传染病扩散。

3、必要时,挂号、交款、取药等均可由医护人员或陪伴者代办。

4、扼要了解需要,重点观察体征,并进行必要的体格检查。

5、根据病情需要,填写血、尿、粪等检验申请单,并记录在病历上。

6、急、危、重病人应先行抢救,而后补办手续。采取首诊负责制,各有关科室接到分诊护士通知后要积极主动配合,不得以任何借口推诿病人。

7、遇到大批伤病人或突发性灾难时,应立即报告科主任、医务科或总值班等协同抢救,遇到涉及法律等问题应向公安部门报告。

8、在分诊中遇到困难时,应由护士长组织护士共同会诊解决,以提高分诊质量,分诊符合率应在90%以上。

9、遇传染病病例或疑似传染病病例转到传染病医院,并按传染病报告制度及时汇报,不能遗漏;遇为T≥38.0°C、伴有呼吸道症状的病例,应当将病人分诊至发热门诊就诊,同时对预检处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

10、遇涉及刑事、民事纠纷的伤员按院规上报院总值班。

11、遇急、危重病人立即进入急诊绿色通道。

12、遇外宾、港澳台同胞就诊,按上级相关规定做好预检接诊工作。二

十一、急诊请示报告制度

1.请示报告项目:(1)重大交通事故伤亡;(2)大批中毒;(3)甲类传染病;(4)重大手术、重要脏器切除、截肢;(5)病人紧急手术,家属不在场;(6)怀疑病人非正常死亡(刑事案件);(7)危重疑难病例;(8)死亡病例;(9)厅级以上干部就诊;(10)发生医疗事故、医疗差错;(11)损坏或丢失贵重器材或贵重药品,发现成批药物变质;(12)接受医院或急诊科调度派遣因公外出、院外会诊。

2.请示报告程序:

当班一线医生、护士;二线医生;科主任;院医务科。

3.请示报告时间限制:

急诊科医务过程中,如遇下列情况,必须在即时或12个小时内把情况向科领导、医务科或院总值班、院领导,请示报告并记录在案。(1)即时汇报:①严重工伤、重大交通事故伤亡、大批中毒、甲类传染病。②重大手术,重要脏器切除、截肢、首次开展的新手术、新疗法,新技术首次应用于临床。③紧急手术而病人的家属和单位领导不在场。④病人发生意外事件。⑤厅级以上干部就诊。(2)12小时内汇报;①发生医疗事故、医疗差错,损坏或丢失贵重器材和贵重药品,发现成批药品变质。②接受医务科或派遣因公外出、院外会诊、接受院外任务。

二十二、急诊医疗诊治知情签字制度 1.诊疗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及时与病人及其家属进行沟通,使病人及其家属了解诊治方案。

2.急诊一、二线医生,在医疗工作中,如诊疗过程涉及有创操作或需告知病情危重时应医患双方签字确认: ①自费药品(急诊病房); ②诊断治疗有风险(溶栓、机械通气、手术、穿刺术、输血等; ③病人拒绝诊治; ④出院时属于自动离院。均要求病员或家属在相应同意书上签字。

3.上述签字后的相关文件贴入病历,必要时在病历中予以记录。

4.相关记录:(1)手术同意书;(2)病危通知书;(3)贵重、自费药品同意书;(4)AMI静脉溶栓治疗同意书;(5)呼吸机治疗同意书;(6)自动出院同意书。

上述(1)和(5)在紧急情况下为抢救垂危患者生命时可考虑不进行医患双方签字。病人或病人家属不愿签名时,主管医师应在病历上予以记录说明。二

十三、急诊病人收住院制度

1.急诊病员由门诊医师或急诊医师开住院通知书入院。凡是急诊入院的住院病员,各有关科室均应提供方便条件。

2.凡门急诊收入住院的病员,病房医护人员要热情接待,不允许以任何理由或借口而拒收,如存在客观上的具体困难,应及时报告门诊部主任或医务处或院总值班员,门诊部主任、医务科、院总值班员有权决定病员的去向,各科不准拒绝。

3.急诊病人入院,若系危重病应按危重病人转运规定执行。二

十四、急诊科首诊负责制度

1.一般急诊患者,首诊医师必须详细询问病史,认真进行体格检查和必要的辅助检查,并及时规范书写病历,如非本科室专业疾病,由急诊室护士通知有关科室值班医师会诊。2.就诊的急、危、重症患者,如非本科室范围,首诊医师应首先对患者进行抢救,并立即通知有关科室值班医师,在接诊医师到来后,向其介绍病情及抢救后方可离开。被邀请的医师,应立即赶到现场,以首诊医师的责任心投入救治。

3.如遇复杂病例,需其他科室协同抢救时,首诊医师应首先实行必要的诊治,并通知医务科,立即调集各有关科室值班医师共同进行会诊和治疗,以其中职称最高者负责组织抢救。

4.凡系决定收入院或转院治疗的急、危、重症患者,首诊医师应根据病情决定是否护送。

5.首诊医师下班前,应将患者移交给接班医师,并当面交接清楚病情,做好记录后方可离去。

二十五、院前急救工作制度

1.院前急救值班人员应准时接班,坚守岗位,不得擅离职守,并了解上一班救护情况。

2.严格执行急诊抢救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常规,杜绝差错事故。

3.认真作好院前急救的准备工作,急救箱内药品、物品及常用急救器材准备齐全,完好率100%,并经常保持救护车的卫生。

4.值班人员接到急救出诊电话后,问清患者地址、联系方式、呼救原因等立即出诊,不得推诿拒绝。

5.出诊医师到达现场应立即检查患者,动作迅速,处理果断。病情危重的应向其家属发病危告知书,病情危重不能搬运者,应就地抢救,若病情允许应尽快将患者护送回医院进行抢救。6.医务人员应向家属交代清楚可能发生的转送意外,并与医院有关科室联系,提前安排院内急救工作。

7.出诊护士应准备好各项急救所需药品、敷料、设备等,迅速准确的协助医师进行抢救工作,并做好救护记录。

8.在运送危重患者回院途中,应密切看护患者,适当固定,随时观察生命体征变化,采取必要的抢救措施。

9.出诊医师到达现场后,如患者已死亡,应详细询问患者家属或在场人员,了解发病情况及既往病史,做好记录,并明确通知其家属或在场人员。出诊医师不能开具死亡证明。10.急救出诊途中不得擅自改变救护对象,若遇特殊情况,须经科主任同意后,方可改变。遇有救护车辆损坏或交通事故不能行驶时,须及时汇报。

11.详细填写院前急救病历及已完成急救处理的措施,送转医院相关科室后应作详细交接,院前院内交接应有记录单。

12.完成急救任务后要做好记录,并及时补充救护车上的急救药品及器械,并做好救护车内抢救器材的维护。

13.重大灾害事故院前抢救,应及时将现场情况报告上级主管部门,通知医院做好接诊准备,或要求现场增援,并与公安、消防等部门进行协调,尽力完成院前救护任务。14.对待患者及家属态度应热情、礼貌,避免争吵现象发生。二

十六、救护车管理制度

1.救护车由急诊科调遣,只做医疗救护用,不得挪作他用或私自使用。实行24小时值班制,在保证安全的同时,迅速完成出车救护任务。

2.救护车不工作时应按规定停放在车库内,定人、定车,责任到人。保证车况良好,车容、车貌整洁。

3.做好出车前的准备工作。下班后要加足油、水,设有出车登记本,详细记录车辆运行情况。

4.护士长、救护车司机每天检查救护车的车况、车容、抢救设备和药品。

5.急诊班护士每班检查救护车的抢救设备和药品,做到及时更换和补充并做好登记。发现抢救仪器有故障应及时报告科主任、护士长,并及时送设备维修管理部维修。

6.出诊后,所用药品、器材、物品均由出诊护士及时补充、清理、消毒,使其保持完好,以备下次使用。

7.救护车离开市区执行任务,须报本院医务科、主管院长同意,以便随时掌握救护车动向。

8.救护车司机按照驾驶员等级范围定期做好车辆的检修保养,及时排除故障,保持车况良好,安全行驶。

9.救护车上的设备、附件不得私自拆卸,必须变动的,须经分管领导批准后由专业人员处理完成。

篇7:急诊科工作制度

1.急诊科由科主任和护士长负责急诊科的日常工作。

2.医务人员必须坚守工作岗位,不得脱岗、窜岗、迟到、早退。

3.对急诊病员应以高度的责任心和同情心及时、严肃、敏捷地进行救治,认真填写急诊日志和门诊病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做好各项检查记录。

4.严格执行各项医疗核心工作制度和各种危重病人抢救流程等相关制度及技术操作规程,确保急诊急救绿色通道畅通。

5.抢救器械、药品齐全完备,随时处于应急状态,并做到定人保管、定位放置、定量贮存。

6.保持急诊手术室清洁,严格执行无菌技术。

7.加强观察病人的管理、观察病人留观时间一般不超过3天。

8.急诊检验、影像等检查要做到迅速、及时、准确。

9.保持环境清洁、室内安静、秩序良好。

篇8:急诊科工作流程和制度

关键词:急诊护理,工作量化,质量评估,效果

急诊科是抢救急危重症患者和处理突发事件的重要场所, 其工作质量的高低, 直接关系到医院的形象和信誉。因此, 对急诊护理工作量化和质量效果进行评估, 可以规范急诊室的管理, 提高护理工作水平, 提升医院的综合能力。

对急诊护理工作实施量化和质量评估, 是指以数量和质量作为客观的综合评价参考物, 进行全方位的工作质量管理。在进行监督检查的过程中, 要以每一项的护理指标为中心, 并且做好反馈工作, 最终有效保证实施的结果, 能够保证将管理工作有效落实, 具有真凭实据。在奖励制度方面, 严格进行量化管理能够有效实现合理公平的制度, 最终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使每个人都可以意识到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增强了自身的责任感并形成竞争意识, 在服务的过程中做到以患者为中心, 有效提高了急诊护理的服务质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8年—2009年与2010年—2011年急诊科全体护理人员29人, 年龄25岁~45岁, 其中本科15人, 大专13人, 大专以下1人。对急诊科室实行护理工作的量化, 做好评估工作。

1.2 考核方法的实施[1]

1.2.1 完善项目管理制度, 提倡全员参与

在进行评估的过程中, 要求要全员参加, 每名护士既是管理的参与者又是管理的监督者, 并且按照具体的项目管理制方案, 组成考评小组, 选择护士长担任小组组长, 之后按照具体的考核内容进行项目责任人的安排工作。

1.2.2 全过程考核目视管理

起初要创建登记本, 选择具体的人员将每名护理人员在工作中所取得的成绩登录在册, 然后在固定时间公示, 最终实现有效的目视管理。在进行内容登记的过程中, 参考标准为每名护理人员的量化考评细则, 详细了解加分以及扣分的情况, 加以详细的记录, 最终能够使每名工作人员都可以明确自己的得分与失分情况。

1.2.3 考核结果绩效管理

对于考核结果而言, 其与护理人员的月绩效奖金有着直接的关联, 主要是由在科室内每名人员的平均绩效基数与考核分值的成绩。

1.2.4 考核结果持续改进

对护理人员进行考核旨在提高其工作能力, 所以在进行考核的过程中, 如果发现了问题就要采取措施加以有效解决。对于那些比较典型的问题, 要认真分析原因, 并且选择固定时间来开会, 主要是关于护理的质量问题, 在开会的过程中要求护理人员要进行认真的讨论, 并且分析出原因, 之后进行总结, 研究具体的措施, 最终提高护理质量。

1.3 考核标准[2]

1.3.1 工作礼仪的考核

此项考核总分为20分, 考核的主要内容为护理人员的外表仪容是否正规, 执业行为是否文雅, 工作环境是否舒心等。

1.3.2 工作质量的考核

此项考核总分为30分, 考核的主要内容为护理基本知识的掌握、危重患者的抢救与护理方法、急救物品的管理、技术操作的合理性、对患者是否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 护理文书书写情况。

1.3.3 工作态度的考核

此项考核总分为20分, 考核的主要内容为护理人员的道德修养, 在工作中是否耐心认真, 听从领导的安排, 热爱自己的岗位以及遵守相关的规章等, 是否能做到没有患者投诉。

1.3.4 综合素质的考核

此项考核总分为20分, 考核的主要内容为对论文写作、应急能力及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与协调的能力。

2 结果

我院2008年—2009年与2010年—2011年每位护士的平均工作量的量化评分为 (3 402.6±446.0) 分和 (3 268.3±307.0) 分, t=2.12, P<0.05, 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这两个时间段的护理质量评估见表1。

第一, 实施急诊护理工作量化和质量评估后, 提高了科室的综合管理水平。由于有了考核的标准, 保证了评估工作有法可循, 有法可依, 管理者在检查时按照标准进行评分, 改变了以往的情感性和随意性, 使急诊科室的管理规范化、科学化。

第二, 提高了护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在考核中, 具体的评分标准落实到绩效, 因此, 护理人员在压力的前提下, 还有了工作的动力, 大大激发了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 调动了积极性。在进行工作的过程中, 要求护理工作量必须要有明确的指标, 评分一定要公平与公正, 最终根据评分的结果给予护士一定的物质奖励, 有效调动护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

第三, 提高了护理水平。由于护理人员的积极性提高, 在工作上, 往往表现出热情。比如, 主动叮嘱患者需要注意的问题, 经常与患者以及患者家属进行交流。因此, 护理人员与患者的关系良好, 患者的投诉率也大大降低了。

3 讨论

3.1 实施急诊护理工作量化和质量评估, 有利于提高科室的综合管理水平。随着患者对急诊护理服务需求的提高, 护理服务的范围因此不断扩大, 护理工作管理者面临着强大的挑战。由于实施工作量化和质量评估考核管理, 无论是管理者还是一线护理人员, 都必须严格遵守考核标准进行工作。由于每个工作流程都有相关的规章制度, 管理者大大减轻了工作负担, 科室的管理逐步实现了制度化、科学化和规范化。

3.2 实施急诊护理工作量化和质量评估, 有利于明确责权, 激发积极性。护理量化管理, 要在“量”字上下功夫, 对“量表”的设计要具有针对性。急诊科室属于较薄弱的环节, 可以有效突出工作的重点, 一定要做到让每个护理人员都可以了解与掌握, 最终使急诊护理的操作性、实用性以及科学性明显提高。在每个月的固定日期应该对护理人员进行一次评分, 这能够有效表现出公平性与合理性。

3.3 实施急诊护理工作量化和质量评估, 有助于全程服务优质化[3]。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量化和质量评估的考核中, 不仅增强了自身的责任感和工作的积极性, 还会有意识地转变服务观念, 化被动为主动, 使护理工作更加富有人性化, 将人文关怀作为急诊护理的理念, 使医患关系也更加和谐, 最终有效实现了全程的优质服务。此外还需做好相关的管理工作, 当患者进入急诊通道后, 护理人员采取必要的措施接诊患者, 做好相关的检测与分诊工作。如果患者无人陪同, 护理人员要给予其必要的关怀与帮助。如果患者的病情十分严重, 要做到将患者的生命放在第一位, 对患者成功救治后再研究收费的问题。除此以外, 也需要对急诊患者进行正确的健康教育指导, 研究有效的服务措施来提高服务的质量。能够从患者的需求出发, 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不以金钱为目的, 在进行护理过程中要做到以人为本。

3.4 加强护患的沟通协调。要求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一定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护患关系的好坏, 对患者的心理变化和康复有着极大的影响。以往的护患关系经常不尽如人意, 实施了急诊护理工作量化和质量的评估后, 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与个人绩效直接挂钩, 使得护理人员提高了服务意识, 加强了与患者的沟通和交流。在对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 对于患者所提出的要求与意见, 护理人员一定要尽量满足与采纳, 并且和患者之间进行必要的交流, 研究具体的护理计划, 在精神上给予患者鼓励, 最终成功使患者树立自信心与疾病对抗, 恢复健康。

急诊护理作为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作, 要加强对其工作量化和质量的评估, 坚持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护理管理, 以提高急诊护理质量, 减少护患纠纷, 保证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参考文献

[1]邱葵丽.量化考核方法在急诊护理管理的运用[J].当代医学, 2012, 18 (5) :122-123.

[2]文秀芳, 吴吟月.护理质量量化考核法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9, 9 (35) :8657-8658.

上一篇:家长必读之孩子一生必须具备的六大软件下一篇:网络攻击模拟环境搭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