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的观后感

2024-07-22

奋斗的观后感(共14篇)

篇1:奋斗的观后感

演讲里,俞敏洪讲了在他一生中所遇到的种种艰辛――先是高考两次失利,第三次才考上了大学.又想到美国留学,结果因高额的学费而被阻拦.但令人敬佩的是,他并没有失去梦想与希望.第一次高考时,英语只考了25分,俞敏洪并没有放弃,在煤油灯下彻夜翻看课本.第二次高考时,英语又仅考了55分,俞敏洪不仅没有沮丧,反而愈挫愈勇,为了自己一生命运,他从早晨学到凌晨,从不停歇.终于,他考进了令人敬仰的北京大学.上完大学后,俞敏洪留在北京大学教书,但他心中有一个美好的梦想――赴美留学.虽说美国有几家大学愿意他到美国学习,但没有一家大学愿意给他奖学金.一个月只挣大约30美元的俞敏洪面对一年3万美元的高额学费,只好放弃了这个梦想.但他在国内又开始不断奋斗,创办了新东方,新东方日益壮大,成为我国最大的英语培训基地.

通过观看这个节目,我受益匪浅.

篇2:奋斗的观后感

2月23日,抱着好奇的心态看了第一集.刚看完第一集就被剧情吸引了.

虽然和剧情中的人物不是一个年龄段,但是他们的心情我却是感同身受.

他们有的是大学生毕业,有的是从乡下来.

他们都有着自己伟大的理想.

可是生活逼迫他们放弃理想,为了生活而去乞讨一份工作.

想要生存下来的他们没有尊严可言.

生存的艰难和现实的无奈让他们一次次倒下.

朋友、爱人和父母的关心和鼓励让他们一次次又站起来.

赵荣生,为了钱,他忘记了所有,甚至生活的价值.

虎一帆,为了生活,为了爱情,甘愿放弃理想当一个不起眼的维修工.

张晓燕,为了生活,为了家里人的期望,她把自己的心和身体都丢了.

宋楚楚,为了追求爱情,她放弃工作,为了孩子,她放弃了生命.

冯大宝,为了活的有出息从乡下来到城里,用他的真诚打动了人们.

在唐家岭,他们的生活平凡而普通,幸福又快乐.

那里记载着他们奋斗的回忆,最真挚的友情,最深刻的爱情.

赵荣生为了利益,没有顾忌前途的险恶被人算计后一无所有.

在他人生最低落时 宋楚楚对他说:我们结婚吧.

虎一帆,他为了能拉近和张晓燕的距离,为了不让8年的爱消失.

他卖掉了自己上半生的心血,自己研究的软件.

只是为了给她买一个房子,留住她.

可是她却因为家人,因为生活,而抛弃了真正的爱情.

她把自己出卖给了别人.

看到这我的心在流血.

后来宋楚楚检查得知自己得了白血病,并且还怀孕.

她选择了留住孩子放弃治疗.

而她却把这一切都隐瞒了下来,她找了另外一个女人代替她来爱赵荣生.

因为她不想让心爱的人跟着一起痛苦,一个人默默地承受着病痛的折磨.

于是性格温顺的她总是每天无缘无故就对赵荣生发火.

过了不久就和他离了婚,她回到了娘家.

她给自己的孩子起了个小名叫礼物,她认为这是上天赐给她的礼物.

她写了18封信,说孩子成年前,每一次的生日就给他看一封.

后来荣生知道了这件事,去娘家把她接了过来.

天天守护着她,陪她走完最后的时间.

最后,宋楚楚死了,赵荣生坐在手术室门外的地上.

听着自己孩子的.哭声,他破涕为笑.

他知道,这个孩子是宋楚楚用生命换来的.是她的化身.

所以他要用一辈子来爱他.

最后的结局没有想象的那么完美.

有人开心,就有人失落.

在漫漫人生旅途中,失意了,别绝望,也许这是一个转折,希望就在拐角偷偷地等着你.

得意了,别骄傲,别把自己给弄丢了,回去的路不一定一直为你留着.

我相信世界上真正的爱情和友情是跟金钱没有任何瓜葛的.

我希望以后我的朋友和我都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篇3:奋斗的观后感

一、男生的奋斗

在整个《奋斗》电视剧中,很多男生都在不停的奋斗, 导演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刻画:首先是一直处于社会底层苦苦打拼未来,但一直能在苦中作乐的,华子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第二类是已经获得了一定的物质保障与社会地位的, 但当拥有这一切时,觉得这并不是他所需要的,陆涛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第三种就是居于二者其中的,经过自己努力能够暂时安身立命的额,向南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他们从几个方面展现了普遍的80后男生的主要奋斗特点:

(一)勤奋。在整部电视剧中,我们都能看得到,奋斗的路程是非常艰辛的,需要付出大量的努力。华子从一开始的倒卖二手车,之后和猪头一些合伙印刷盗版书,再到之后和女友露露一起开理发店,再到最后和猪头一些开泰国餐厅,整个过程充满了艰辛,在整个与命运抗争的过程中,是多么的艰辛。相对而言,陆涛的奋斗过程要轻松很多。 刚大学毕业的陆涛阳光、自信,充满朝气,追求完美。他最大的梦想就是能在北京建一个和格林威治村一样的艺术家村。 陆涛的骨子里依然是亲生父亲徐志森不服输的精神,但却从小耳濡目染养父陆亚迅的大隐十市。当他的富爸爸屡次想将自己的生意经传授给他时,他拒绝了这种恩惠。为了他的“法兰克福风情”工程,他毅然离开了富爸爸的公司;为了他心中理想的“田园牧歌”,他卖掉了房子,破了产,从一个资产两千万的白领变成了穷光蛋。陆涛倔强的性格和做事力求完美,坚持到底的态度和精神,对年轻人产生了强烈的心理暗示一一为了自己的理想一定要奋力打拼。

(二)“折腾”。80后的家庭很多都是独生子女,通常也是出于家庭的核心地位。在出学校、踏入社会之前,很多人基本都没有多少生存压力。拥有一定专业知识和学历的他们,按理说应当安于现状,享受人生。但在《奋斗》中, 记录了80后男生的不安于现状、喜欢“折腾”、乐于挑战自我的一面。陆涛可以说其中的代表。本身有一个富二代的女朋友——米莱,有一个做房地产开发的亲生父亲,还有一个学者型的公务员养父,但它并不满足现状。大学毕业后, 不听养父的劝告考硕士研究生,而是毅然选择自己专业的事业。在亲生父亲的房地产公司两年时间赚了2000万的报酬, 但此时的他,并未感受到所谓成功带来的喜悦,反而对人生的意义更加困惑。

二、女生的奋斗

(一)为爱情。每个女生的情感都很细腻,著名作家冰心这样描述过女人:“女人似乎更重视亲子的爱,弟兄姊妹的爱,夫妻的爱,朋友的爱……她愿意为她所爱的对象牺牲了一切。实际上,还不是她愿意不愿意的问题,她是无条件的,‘摩顶放踵’地牺牲了,爱了再说!本来,陆涛是米莱的男朋友,米莱一直深爱着他。米莱总是把自己的钱省下来给陆涛花,吃饭总是抢着去付账,想让别人羡慕陆涛有一个富家女女朋友,但这样并没有彻底感动和俘获陆涛的心,在遇到其好朋友夏琳后,迅速移情夏琳。为了治愈感情创伤, 独自去了美国留学,而后忍耐不住对陆涛的思念,又偷跑回来;为了挽回陆涛,她逼着自己努力学习做生意。这样的不懈努力,都源自于对陆涛的感情。

(二)为独立。80后这一代女生虽然珍视爱情,但他们并没有选择去做爱情的奴隶,他们在爱情的路上,还在不断探索着独立之路。越来越多的女性珍视爱情但并不会选择去当爱情的奴隶,因为80后最为可贵的特点就是寻求独立。

三、80后的奋斗

80后这一代是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中出生并成长的一代。 伴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他们有着先辈们所不具备的发展机遇,也有着空前的生活压力。对于80后来说,活着并不再是一个问题,如何生活的更好成为了人们主要需要考虑的。 在这个时代,80后们吃着肯德基,喝着可口可乐,上学和出国也不再遥远。但同时也面临着各种各样新的问题与压力。还没能力工作时,工作是分配的;有能力工作了,却找不到工作了。”80后这一代,必须心存远志,从小事做起, 先做能做的,再做想做的。在这样的时代,年轻的80后应该用不懈的奋斗走出一条真正属于自己的,不盲从于他人的道路,让自己的青春闪光、人生升华。

篇4:书写着人生的奋斗和奋斗后的淡泊

我初遇三大在八四年前,见他头大口大臀大,其相如虎,敬畏而不敢前去搭讪。后观古城西安,满城牌匾多是他字,我曾一路慢走,一手在口袋里临摹。至今与其见过三次,说过五句半话。那半句话是我在车上他在车下,隔窗说:“你好……”车就开了。人皆议论三大嗜酒好烟,贪卜喜乐。凡事尽性,一任放纵。我听了叹其正是天生艺术:没嗜好者岂入艺门,不放纵者难成大果。历来俊才性情逸放,三大生于现时,若如李白挂剑长行,是盲流闲汉,若如王维笑傲林泉,哪里又有一个辋川?三大以平常入的平常玩事后养心性,正合了俗人喝茶是茶,僧人喝茶是禅,人家不会糊涂,才学糊涂、难得有糊涂,似我原本糊涂,还要糊涂,岂不反糊涂了?而三大的字极具功量气息,它有侠气,粗观透冷森,久读有暖感。它不雍容,不轻佻,笔画柔行,柔的是龙泉剑的绕指,结构随意如崖畔松根,随意中却凝聚了破土裂石的硬倔。悬钟馗像逼鬼,挂三大字增勇。若呼名是念咒,写名是画符,这经某一人书写的形而上的书法的符号是可透泄出天地宇宙生此一人的精神和此人对天地宇宙的独特体证。人间学书法的甚多,成大家的甚少,正是知其一而不知其二,或两者皆不知,只是死临池。三大的字少蕴藉,多尖锐,少堂皇,多清瘦,看得出他野莽出家,归修正果,归修了正果,又不规不矩。即富贵不如于右任,风流不类唐伯虎。他是在倾诉着灵魂的放达和放达中的艰辛,抒情着人生的奋斗和奋斗后的淡泊。

我抽象地欣赏书品,这样的心志认识时代的真实,可爱在于以这样的真实为时代。

吴三大简历:

篇5:《蚁族的奋斗》观后感

看完某一作品后,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观后感了。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蚁族的奋斗》观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每看每一部电影或是电视剧,对我而言并非是消遣时间,而是我要从中悟出什么,感受到什么。这部33集的电视剧,是花了蛮长的时间才看完的。因为看到这个题目而买下了这个碟,回来看,却是从中领悟了很多。

青春励志剧《蚁族的奋斗》里面讲述了一群80后大学毕业后,满腔热血的走向社会大染缸,在北京朝着曾经的梦想目标“奔跑”;唐家岭、集体宿舍、挤公交,一群大多受过高等教育来自农村、弱小群体的群居生活;可他们坚强不息的驻守着那片能让他们实现梦想的地方。

他们的故事经历了人生百态、找工作、失业、牢狱之灾、无情的疾病,面对现实社会他们的无奈;但同时也造就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虎一帆、张晓燕、赵荣生、宋楚楚、大宝……他们面对种种困难、种种人生坎坷,他们用自己特有的方式真诚、友情、爱情、和对社会对家的那一份责任感,跨越和战胜一个又一个的阻碍堡垒;也正那一份份的四海友情、爱情把他们凝聚在一起;他们也有过失落、失意,也许也是一种疲惫吧;但他们从未放弃过他们想要的生活,对生活对爱的执着;也可以说是真爱无敌更为贴切,最终向着他们的信念走过千难万苦,到达属于他们理想的天堂。虽然结局不像童话般那样完美,但更贴切与我们现实生活,更值得我们去回味、珍惜并拥有。

篇6:《蚁族的奋斗》观后感

主要人物:虎一帆,陈晓燕,赵荣生,宋楚楚,冯大宝,陈莉娜.

结局:虎一帆、陈晓燕结婚,软件公司成立,也许,我们都只是一只蚂蚁。--《蚁族的奋斗》观后感。宋楚楚血癌生下孩子死亡,陈莉娜和赵荣生回到沂蒙山。冯大宝成为草根明星.

一群为了理想充满激情的大学毕业生,却最终在现实的打磨中失去了激情,在生存的压迫下走进了唐家岭,那是一个聚集了无数为了生存而奋斗的人,人们称他们为“蚁族”。不大的集体宿舍却聚集了四面八方而来的虎一帆,赵荣生,冯大宝,陈晓燕和宋楚楚。他们经历了各种生活中的磨难,得意过,失意过,无论他们怎么经历了什么,身边总有着一些人陪伴着。友情,爱情,也经历了种种考验,最后,最善解人意的楚楚为了孩子,依然豁出了自己的命,在赵荣生的孩子落地那一刻也悄然走到了尽头。其中的泪水,欢笑,字里行间透露着现代80后打工仔打工妹的种种艰辛,深化了人们对理想的定义和理解,更是诠释了什么是爱情什么是友情,也唤醒了很多观众内心的理想,拾回了那被生活打磨灭的激请.

现在的我,是一个没学历,没资历的打工仔,是生存在社会最底层的蚁族,刚刚辍学的我,依旧不知道自己的理想是什么,自己的存在是什么。只是茫然的打着“无所谓”的招牌去活着而已,说的不好听点,就是混吃等死。看完这部电视剧,我最大的感触不仅有理想,也有感情,我渴望里面的友情,里面的爱情,同时也是对自己的一种提醒,一种反面的教育,观后感《也许,我们都只是一只蚂蚁。--《蚁族的奋斗》观后感》。告诫着我,如何去看待社会生存夹缝中的友情和爱情,告诉了如今的我应该有什么样的心态,有什么样的打算。或许,依旧只是茫然,但似乎有着一丝的明悟,只是暂时还没有抓住那到底是什么。

既然选择了,哪怕是跪着,也要走完。我已经选择了辍学,选择了自己的路,就算我自己我是一个人爬着过去,我也不会有丝毫的怨言,我想,我不会后悔那天我的选择,我不后悔这样的作贱自己,这是我自己的路,我自己觉得这样做有意义,这样做我会开心,那么我就不会后悔。不管以后的路我会走的多么艰难,多么痛苦,我相信,我自己可以。我知道,我是个懦弱的人,但是,我也知道,我也是一个敢闯的人,即便我会活在最低层。

人生,就像是火车,缘分把我们挤在一个车厢中,但有些人却先到站,下车了,而有些人,却依旧前行。我不知道我会在哪一站下车,也不知道你们会在哪一站下车,我只知道,我们曾挤在一起的快乐,不管那些是什么。故事情节告诉了我,要学会珍惜,要学会容忍。有时候错过,就是一辈子的悔恨。不管经历什么,只要认为自己是对的,那就要义无反顾的去坚持。生活给了我们太多太多的.无奈,有时候没有谁对谁错,只有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看法。

在一起是爱,分开是更爱。这句话阐述了爱情的真正含义,里面虎一帆曾对大宝说过,一定要相信爱情,一定要相信这个世界有爱情。现在我也相信了,只是相信世间有,却不相信我会有,不是吗。

故事剧情永远是完美的,现在我才觉得,完美的故事里却也隐藏着一些真实的故事,没有生活的源泉,哪来动人的故事。我们每个人都在写只属于自己的故事,也在续写别人留下的故事,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悲剧,只不过在故事情节的发展中不断添加喜剧成分,最终演绎成了一个悲喜剧。

以前不喜欢看电视剧,认为那些都不过是作者编造骗取观众泪水的垃圾而已,现在才发现那一个个人物原型中能够给自己启发,解决一些心中的困惑,培育自己的心灵,收获自己的成熟。

也许,我们该走的路还很长,不管以后的我会走上那条路,我会不停的选择自己的选择,决定自己的决定,寻找我们的感情,努力让我们的感情在生存的夹缝中不被污染,不被同化,因为,我的动力是你们,我的理想,也是你们。

我,只是庞大蚁族中的一只小蚂蚁,无论结果是什么,我都会走自己选择的路.

篇7:《蚁族的奋斗》观后感

最近一部名《蚁族的奋斗》的电视剧走进了我的视线,看完此剧,给我的感觉就是一是真实的地点,虚构的人物,二是生存的艰难和现实的无奈。

真实的地点是北京的唐家岭,这个承载着无数蚁族梦想的地点,一个聚居地每天演着不同的人生,不同的命运。人生与命运错着,人与命运展开了一种无形的较量。

蚁族的奋斗里的主人公虎一帆,赵荣生,楚楚,张晓燕是蚁族中的代表,映出蚁族生存的艰难和现实的无奈。这片子一开始就是忙着班的场景,挤公的场景,几十个人挤一辆公,人挤人,空浑浊不堪。几个人挤在一间狭小的房间里,生活的艰难却没有让他们退缩。

真正能看懂这部片子,都会流泪,只是这泪不仅仅是为了这种凄美的结局而流泪,更多的是映照到自身的无奈和悲凉,每一个生活在北京的底层们,得到的凄总是多于美。

片子中最闪耀的宝石便是楚楚了,她美丽动人,又善解人意,心地善良又纯真浪漫,为了爱情可以背负到极致,为了理想又可以脚踏实地到极致,她是我们所有90后梦想中的媳妇。但,这样的女孩仅仅只能是出现并存活于电视中,并在片尾凄美的离开。现实的社会和环境,不允许出现这样的女孩,也不会给这样的善良和美好以任何的生存空间,在这个急功近利的社会,在这个让人无奈而又无助的社会,在生存的压力和社会现实之前,一切都是脆弱不堪的。所以,楚楚是必须得离开的,在电视中,她的离开源于病情,而在现实中,她产生于那些千千万万蚁族美好的愿望,离开于这个吃掉美好和善良的社会,她的离开,一如社会下滑的道德和生存环境的下滑,那些美好,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不过还是要感谢这个片子,因为它真真正正的展示了这些底层微不足道的蚁族们的还算较为真实的生活,只是北京这个城市,它需要的是,蚁族的付出和劳动,需要的是他们的智慧和汗水,却不需要也不希望他们立足和留下生活,这才是真正的现实吧。

蚂蚁能撂倒大象吗,只见到被踩死的一地蚂蚁,又有几只大象被撂倒,即便大象因为种种愿意躺下了,还还有豺狼虎豹等着呢,又怎能轮到我们这些小小的蚂蚁去吃肉呢。

海伦2012、3、4深夜

《蚁族的奋斗》观后感

刚在5个小时前看完了蚁族的奋斗,久久的心平静不下来,以至于我走到哪,都会高调的问:蚁族的奋斗,看了吗?非常好的一部电视剧,很感动。早在没有看到大结局的时候就想着自己一定要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现在我才安静的坐下来,回味起来。

从大哥虎一帆说起吧,一个大学高材生的他为了维持她妈妈认为只有高中学历,(读后感 )农村户口,没有气质教养和拖拉他后腿女友的7年的恋情,为了安慰他女友的自尊,瞒着家人说已经分手,却对女朋友说家里同意,俩人一起住在男女单身宿舍中,为了他们共同的梦想,一起奋斗着,为了在北京买房,为了让女朋友的家人都到北京来。

赵荣生,农大毕业的大学生,想在北京这个偌大的城市中有自己的一番事业。几经波折,几度失业,也毅然的走了过来,更是得到上天的怜爱,在没有事业的时候有了一个天使,宋楚楚,那个只为别人着想,被他称为有道德洁癖的女孩,在背后默默的支持着他,即使他曾急功近利的背上联名诈保的罪名,被关进监狱时,她还是没有放弃自己一直坚持的,四处借钱求人去救他。这份执着,不得不叫人挥然泪下。

河南的打工仔冯大宝,没有文化,不会普通话,只身来到北京打拼,为了自己的兄弟,只有800每月的工资,就敢张口借10万,宁愿还上十年,为了自己的理想和追求不停的换工作,他那种豁达的乐观心情,试问现在谁有?他为了自己心里所喜欢女孩,放弃高的待遇,一直追随,最后陈成就了做明星的梦想。

再看为了理想遍体鳞伤的张晓燕,一路摸爬滚打到了总经理,可是眼看着她为了钱为了势力(实际上为了生存)嫌弃一帆没有工作,养不起她,养不起她的家,没有勇气要孩子,以为自己有了一切可以承担起她在农村的妈妈姐姐们的时候,她变得一无所有,她没了所谓的职位,没了所谓的给家人安顿的饭馆。被同事骂,朋友不理解的时候一帆却一直都在。

蚁族就是一群像蚂蚁一样的人在这个城市拼命的工作,寻求自己的梦想,找到自己的方向,一份安定的生活和一个舒适的家就够了。然而,在梦想想要抵达的时候,总有人把你剔出这个城市,总有人嫌你是多余的成分。要么有卑鄙的小人,要么有高价的房屋,要么有生活的艰难,要么有爱情的坎坷,要么有工作的压力,要么有家庭的变故。一切就像是定数,在你的生活中挥之不去,我们什么办法也没有。

为了使父母安心,我们需要欺骗,过年的时候,买不起吃的,只能买了各式各样的泡面,于是告诉家里我们吃了:海鲜、虾、牛肉、等等。我们只是个维修师,却说是个工程师,我们是个销售,却说是个经理。谁还能没个虚荣的心理。我们的确是为了钱,可是我们更多地忘记了自己的理想是什么。

篇8:奋斗的观后感

我国内地青春偶像剧现状

电视是继广播、报纸、杂志之后的第四大媒介,随着电视机的普及,电视这一媒介已经超越其他三大媒介,成为最重要、传播范围最广的媒介,而电视的普及,也使得电视剧成为人们工作之余最重要的消遣品之一。“为了适应不同观众的消费和娱乐需求,电视剧在其发展过程中,也逐渐形成了历史剧、家庭剧、侦探剧、战争剧和都市青春剧等多样的电视剧类型,都市青春偶像剧是其中的一个大众文本类型”。(1)

青春偶像剧主要以青年群体为表现对象,反映当下年轻人的生活,表达年轻人对爱情、事业的生活态度。进入21世纪,青春偶像剧的发展越来越迅速,韩剧以迅猛、强势的态势在我国甚至亚洲市场上始终占据重要的一席之地,我国观众对韩剧的喜爱有增无减。近几年,热播的韩剧《大长今》、《浪漫满屋》等,都受到了我国观众的喜爱,这些电视剧在各大电视台播放后均取得了很好的收视率,韩剧在我国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的收视热潮,并且有力压我国“群雄”之势。

而在日剧、韩剧影响下,台湾偶像剧也在近几年有了极大的发展,从2001年红极一时的《流星花园》开始,台湾青春偶像剧开始了它的发展之路。而目前中国内地青春偶像剧虽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在韩剧、台剧的冲击下,以及由于自身的原因,一直以来都呈现一种低迷的状态。但是2007年《奋斗》的出现却有扭转这一现状的趋势,今年《青春》在央视一套的播出也证明了国家对内地青春偶像剧的重视。

《奋斗》系列的创新之处

2007年,32集青春偶像剧《奋斗》开播以来,从众多日、韩青春偶像剧的包围中脱颖而出,在全国各地掀起了收视热潮,2009年,《奋斗》的姐妹篇《青春》在央视一套开播,《青春》在未开播前就因《奋斗》的原因而受到了观众的密切关注,在开播后也因与《奋斗》的感觉相似而继续赢得观众的喜爱。我们通过对《奋斗》系列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其具有以下几点创新之处。

目标受众明确。《奋斗》系列的主角是80后,特别是北京80后,故事主要围绕80后的日常生活、青春情感和奋斗历程而展开,剧中人物不断使用80后流行的用语,竭力还原当下年轻人的青春感怀和表达方式,剧中人物经常出入的场所也是为当下的年轻人所熟悉的,而剧中所展示的情节,如大学毕业后面临的找工作问题等都会让80后的观众感同身受。

正因为如此,《奋斗》系列就把它们的受众明确定位为80后的观众,也许这样会不为其他年龄段的观众喜欢,但也正因为这样,让80后的年轻人感觉是拍给自己看的电视剧,因为认同,所以更加喜爱。

本土化的成功实践。我国内地的青春偶像剧一直低迷的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模仿的痕迹太明显,以至于丧失了自己的特色,综观我国以往的偶像剧,港台腔充斥其间,必然会让观众感到做作。而《奋斗》系列可谓是对本土化的一次成功实践。

《奋斗》系列都是围绕北京年轻人的生活而展开的,故事基本都发生在北京,剧中人物所讲的大都是地道的北京话,京味调侃是其非常突出的特色,幽默风趣又饱含人生哲理。这与其他电视剧的港台腔相比,无疑具有独特而流行的风格。《奋斗》系列之所以吸引人,人物台词的精彩功不可没。

原汁原味的故事情节、京味十足的话语,犹如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故事一般,《奋斗》系列正是因为这些本土化因素,形成了自身的风格特征,才会于现实中体现出“本土性”的审美穿透力,才会在千篇一律、充斥着“港台腔”的国产偶像剧中脱颖而出。

与现实主义的糅合。《奋斗》把目光敏锐而准确地聚焦在刚刚踏入社会的“80后”一代人身上,展示他们为事业、为爱情、为生活而奋斗的情感体验和思维方式,具有十分浓烈的社会气息,非常贴近当代中国青年的现实生活。《青春》与《奋斗》相比更加生活化,该剧定位于普通百姓家庭,更真实地反映了大部分社会人现在的生活状态,也能更直接地引起共鸣。

《奋斗》系列还注重反映当下社会的热点、焦点问题,如《奋斗》中的“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房地产热、京漂一族、独生子女的婚姻、家庭离异等社会现象”(2),《青春》中也涉及了出国留学、父母与子女的沟通问题、犯罪问题等。

《奋斗》没有什么大的戏剧冲突,通过对主人公日常生活的展现,在工作、娱乐的细节中展现生活中的真善美,把作品想要表达的思想、问题传达给观众。在《青春》中,老中青三代人生存、感情状态的展示,使得这部电视剧更加生活化。《奋斗》系列这种梦幻与现实的结合,励志与爱情并存的模式,给了观众一种有别于以往的真实感和认同感。

《奋斗》系列的这些创新之处,必定会为我国的青春偶像剧带来很多的启示,促进我国青春偶像剧的发展。

我国青春偶像剧的发展策略

《奋斗》系列的成功实践可以为我国以后青春偶像剧的发展带来很多有益的启示,国产偶像剧想要赢得观众的喜爱,在国内、国际市场上与日、韩剧一争高下,就必须具备以下几点。

第一,要具有时代特色。青春偶像剧不能只具有时尚感,还要具有时代性。从《奋斗》系列的创作模式来看,我国的青春偶像剧必须结合当下年轻人的收视心理和观赏水平,着眼于当代中国社会特别是当代中国青年的现实生活,不能空具表面的、肤浅的青春时尚感,不能太脱离实际,要从有血有肉的真实生活中提炼出鲜活的故事,然后进行创造性的艺术加工,真正做到来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为青春的成长注入一些厚重的内涵与时代特色,能够做到给青年观众以有益的启示。

第二,追求本土化。《奋斗》系列中北京话的使用只是本土化实践的一个方面,我国的青春偶像剧要想获得突破、发展,必须学习借鉴韩剧的精华之处、本质所在,而不能只是表面肤浅地模仿。国产青春偶像剧可以借鉴韩剧的特色,努力利用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坚持以我们自己的文化背景、社会的普遍状态为底色,走自己的路。

第三,题材的多样性。差不多与《奋斗》同时,一部以80后军人为主角的电视剧《士兵突击》也成功地吸引了很多观众的眼球,它不但是军事题材电视剧,更是一部青春偶像剧。这样一部纯男人的电视剧,几乎与时尚是挂不上边的,却同样获得了年轻观众的喜爱。再者还有红色青春偶像剧(如《恰同学少年》)也开始登上荧屏,并且在年轻人中有很好的口碑。这些与我们常见的偶像剧所不太一样的青春偶像剧,可以说是对多样性的题材的成功挖掘,而这在以后的青春偶像剧中都是可以继续借鉴和挖掘的。

综上所述,中国青春偶像剧要把握当前的流行趋势,揣摩受众接受心理,拓宽受众层面,拓展偶像剧的题材,内容要符合中国现实的生存背景,突出本土化和民族化。只有通过多方面的实践,我们才有希望将中国青春偶像剧的整体品质提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周亚芬:《电视剧〈奋斗〉的传播艺术解析》,《东南传播》,2008(6)。

[2].汪小莉:《励志偶像剧的当代品格》,《中国电视》,2009(3)。

[3].丁亚平:《传媒时代的赵宝刚现象》,《中国电视》,2007(9)。

[4].易晓莉:《青春偶像剧透视》,《电影评介》,2009(5)。

[5].燕山:《用解构主义的观点看〈奋斗〉》,《新闻爱好者》,2008(4)。

篇9:小麦的奋斗

在此之前,全国粮食生产表彰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会上表彰了300名种粮售粮大户,丁志发是其中之一。这辆崭新的拖拉机,就是他的奖品。另外一辆,是河南省政府在2009年给他的奖励。

丁志发是河南省西平县人和乡大朱村农民。从2004年开始,他在种粮上发了财,并且越发越大。眼下,他通过租赁或“公司+农户”的方式,手里管理着4萬亩左右的土地,每年的收益上千萬元。

丁志发的成功是上一轮农业结构调整的“遗珠”。这场从1998年开始的结构调整,到2004年已近尾声。河南省政府大力倡导的优质小麦,已占该省全部种植面积的三分之一。在该省持续多年的卖粮难题,已云开雾散。丁志发看准时机,适时入市,从此紧跟大盘,赚了个盆满钵满。

2012年1月8日,在第五届国际金融市场分析年会上,国家粮食局副局长曾丽瑛表示,当前中国粮食总量供需基本平衡,但品种结构矛盾比较突出。这既是对上一轮结构调整的肯定,又预示着新一轮的结构调整。而未来的答案,就在对过去经验的梳理中。

差的没人要好的没人种

上一轮农业结构调整,从“卖粮难”开始,此后,市场波动伴随着结构调整的整个过程。

1995年以前,丁志发拉着一架子车小麦,通常要等上两天两夜,才能把粮食卖给粮店。粮店前的公路上,通常会排出几公里的长队。多收了三五斗的农民从四面八方赶来,满头大汗,不知所措。

粮店里的仓库已经装满了,但粮食还没有收完。粮店的工作人员一方面要面对牢骚满腹的农民,同时又为收上来的粮食出路发愁。一位退休的乡粮管所所长说,粮店内到处都是粮食,五六年的粮食都在仓库里压着。“我们跑了几个省去卖粮,从河北到东北,再到西北,待了一个星期,都没卖出去。”

为了应对1993~1994年出现的粮食波动,中国政府在1994年上调了一次粮价,涨幅高达42%,1996年,粮价再次上调,涨幅达40%。这大大刺激了中国的粮食生产,1994~1996年粮食产量连续3年大幅度增长,连续跨越了9000亿斤和1萬亿斤两个台阶,超过了人口的增长速度,于是造成粮食过剩。

截至2002年11月,河南省小麦库存达到288亿公斤,中央和地方财政每年要为此补贴30多亿元。

全国小麦专家指导组副组长郭天财到驻马店调研,一家面粉厂的厂长对他说,当地的小麦,1斤3毛多都没人要,而从加拿大进口的“加麦二号”,1斤一块三,他们还要请着客买。

这是一个“结构问题”。当时,在广袤的中原大地上,种的是只适合生产面条、馒头的中筋麦。这种附加值较低的品种,曾在解决中国的温饱问题上立下大功。但随着短缺经济的结束,中国人的消费需求,正从过去的“吃饱”向“吃好”转化。

这一需求的变化对小麦市场的冲击表现在:市场对主要用来生产面条、馒头的中筋麦的需求开始减少,而对主要用来生产面包的强筋麦和生产饼干的弱筋麦的需求开始增加。

而在当时的中国,强筋麦和弱筋麦被认为与主流的消费市场无关,在国内几无生产。这方面的需求,绝大部分通过进口解决。1978~1997年,中国的小麦进口量为20013萬吨,占同期粮食进口总量的81.06%。

一方面是过剩,一方面是奇缺,郭天财说,这是结构出了问题。站在河南的田间地头,他就在想:能不能用我们的国产小麦,替代来势汹汹的进口小麦?而国家粮食局副局长曾丽瑛在分析中国的粮食结构时也说,中国的小麦产略大于需,但优质小麦供给不足。

上世纪80年代初,在著名小麦专家胡廷积担任河南省副省长后,郭天财接任河南省小麦高稳优低研究推广协作组组长。

他组织了一个20多人的团队,在河南省政府100萬元资金支持下,开始对强筋、中筋和弱筋小麦在河南省生态区划的研究。

“猫鼠游戏”

1997年,河南省农科院小麦专家许为钢培养的“郑麦9023”基本成型。这个从1990年开始培育的强筋品种,带着当年中美“入关”谈判的气息,日后成为进口小麦的主要替代品之一。

结构调整已经迫在眉睫。1998年,河南省提出了“专用化、优质化、多样化”的小麦结构调整目标。

1999年年底,离“郑麦9023”通过河南省鉴定还有一年多,西平县人和乡党委书记艾建平找到许为钢,以高出普通小麦3倍的价格,购买了10萬公斤“郑麦9023”。第二年,西平县在人和和环城两个乡,拿出2萬亩土地,试种这一品种。

许为纲说,“郑麦9023”的投产和推广,当时受到河南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他们不仅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还在法规许可的情况下,将投产日期提前了1年。”

但农民一开始并不买账,在未看到效益的情况下,他们不愿意轻易冒险。1997年进入西平县农业局的李萬祥说,为了让农民试种新品种,该局不得不做出承诺,一旦新品种出现减产,政府负责赔偿损失。他们花高价买来的种子,也以低于普通种子20%的价格出售。

但农民心里还是不踏实。李萬祥说,相比以前普遍种植的半冬性品种,“郑麦9023”是弱春性品种,播期要延后两个星期,否则很容易发生冻害。但放心不下的农民,几乎还是按照原有的播期播种。于是,负责紧盯播期的乡村干部,就不得不和农民玩一种猫鼠游戏。

黄广有当时在西平县顺灵镇做镇长。为了控制播期,他把乡村干部全部发动起来,把住各个路口,有人来回在地里转,如果有人提前播种,就问种的是啥麦,如果是“郑麦9023”,就不让种。“有一户非要种,我就让村干部把播种机熄火,把摇把掂走。”

到了第二年,形势就发生了变化。“郑麦9023”的产量,比原来的品种平均高出100斤,收购价格也高出8分到1毛钱。这样,与以前相比,1亩的收益就高出100到200元。

看到了收益的农民蜂拥而至。丁志发说,他们村第一年收获的小麦,没来得及拿到粮店去卖,就被附近乡镇的农民给抢光了,1斤换两斤。

在2000年的2萬亩试验后,2001年,西平县种植“郑麦9023”的面积达到40萬亩。占该县全部种植面积的40%。

改变的格局

当许为钢把“郑麦9023”送到农民的田间地头时,郭天财的生态区划试验也有了结果。经过几年的反复试验,他把河南省划分为几大生态类型区:淮河以南,种弱筋和中筋小麦;黄河以北和豫西,种强筋小麦;黄淮之间,主要种中筋,也可以根据土壤结构种强筋。

郭天财说,为了弄这个生态区划,他把河南省几十年的气象资料和土壤资料都翻出来,仔细分析,再把一个品种种在不同的地方,看品质有什么变化,以分析其与气候、土壤和纬度之间的关系。

本世纪初,河南省政府提出了建设“两个基地”和“小麦经济”的概念。河南省农业厅总经济师魏仲生说,“两个基地”是指优质小麦生产基地和加工基地,“小麦经济”就是要延长小麦的产业链,提高附加值。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当时是河南省省长。他对河南省发展“小麦经济”的解释是:河南是小麦主产区,播种面积占全年夏、冬两季总种植面积的二分之一,而且很难找到可以大面积替代的作物。在WTO的背景下,只有走提高品质、加工增值、提高综合效益的路子,才能化挑战为机遇。

郭天财说,河南是小麦大省,吃的却是康师傅的方便面;是大豆的主产省,吃的是四川的豆瓣酱。“这个不行,不能老做原料省,这样没前途。”

在李克强的推动下,河南作出重大调整。

魏仲生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到2004年,河南省优质小麦的种植面积已达2597萬亩,占全部种植面积的三分之一。到2011年,河南省优质小麦的种植面积,已经达到5860萬亩。

优质小麦的推广,改变了中国的进出口格局。1999年和2000年,中国共进口小麦132萬吨。两年加起来,不到1996年进口小麦的14%。

2002年11月,河南延津县向印尼出口5000吨小麦。这是中国食用小麦出口的第一笔,给连续几年小麦结构调整带来的变化提供了最好的注脚。

篇10:《蚁族的奋斗》观后感

人一生的跌宕起伏,与爱情,亲情,友情是有一定的关系。有的人为爱情奋斗,有的人为亲情奋斗,有的人为理想奋斗。为了奋斗背井离乡,离开身边的亲人与爱人。

在现实的生活中我们显得是那么的渺小,城市里早出晚归的蚁族们,忙碌了一天,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中希望有一张属于自己柔软的床,哪怕家人的一句问候,那就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什么是爱情,爱情就是爱‘情’不是爱‘钱’别让这么庸俗的字眼,玷污了爱!如今现实的社会,男人没钱,女人闲男人没本事;男人有了钱,女人就闲男人没时间陪她。这是不是所谓的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呢?有钱能使鬼推磨,首先就要让自己变成鬼?男人把戒指戴在女人食指上,那是一生对两个人,爱的承诺;女人把戒指戴在男人食指上,那是一生对两个人,爱的信任。其实呢,相爱容易,结婚难;结婚容易;养儿难;养儿容易,都是难。两个人的爱情,不是你付出,我付出就行,那岂不是成了一个人的爱。爱情不一定要经过了歪瓜裂枣才是好的,那只能说是你对他(她)的不信任。你的那个他(她)知道吗?饭炒炒就熟了,可是感情吵吵就淡了!剧情是死的,人是活的,别为梦想带进现实买单,因为你买不起!

篇11:相信奋斗的力量观后感

奋斗是每个人的人生中必不可少的精神,它不仅能促使我们一步步走上成功的巅峰,还能改变我们的生活和命运。《开讲了》第二期就请来了新东方的创始人――俞敏洪,讲述奋斗的力量!

从几次高考落榜到如今的上市公司老总,他的创业过程充满了让人辛酸的故事。俞敏洪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家庭,就在他上高中时,国家规定农村子女只有一个可以上大学,所以他的姐姐去了。过了几年“四人帮”粉碎后,他的中学老师想起了他,让他重新读书,也许就是这偶然的一次机会改变了他的命运。在高三时,他们的老师说:“我知道你们都考不上大学,但我还是要让你们努力,因为我要让你们知道:当你们有一天在田里工作,拄着锄头,仰望蓝天,叹息自己命运悲哀的时候,你就会想起,你曾为自己的命运奋斗过!”俞敏洪当时就决心要让老师失望一次,但那只是美好的愿望,他两次高考落榜,到了第三年,他不干农活,刻苦学习,结果一举考上北大,他从没想过能去北大,那只是遥远的梦,但却实现了。它告诉我们:梦再大,不奋斗等于0.

如今我们所谓的00后,每天只想漂亮的衣服,阔气的生活,虚荣的与他人攀比,光阴一天天逝去,等到长大才懊悔自己当初没有奋斗过一次。所以,虚荣的比,就是痛苦的源泉。

有些人每天只空想自己长大变得怎样有钱、怎样帅气,而不去行动,每天只是在等“天上掉馅饼”的运气。与其这样,倒不如用实际行动去实现,用奋斗获得的“运气”,这样不是比偶然的运气来得更踏实些吗?

另一种人却无聊地抱怨自己的个人因素,长得多么多矮、多么多么丑,就算奋斗也没人要,再说了也不知道该奋斗到何时。其实长相、身高是天生的,我们改变不了,就像俞敏洪所说的:能力与智慧能让人忽视形象本身。至于时间,其实我们的人生不像百米赛跑,应该用一辈子的时间去奋斗,在途中好好欣赏它的美!

看了这次演讲,我感触颇深,我们应该为了自己奋斗,每天和自己比比,看看今天是不是比昨天好。奋斗就像在爬山,只要路对,到达山顶只是个时间问题!

篇12:好书读后感—奋斗!奋斗!奋斗!

一抔干燥的黄土,散发出恢弘的气味;一柄光滑的铁锹,反射着人性的坚毅;一缕上升的炊烟,讲述了一个平凡的故事。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告诉你,这是一个平凡的世界。

这里是双水村,双水村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人们用血汗浇灌出了一个又一个光景。这一片土地之下,是渗入的血与泪与汗,土地之上,是自强不息的人们在奋斗,在流血、流泪、流汗。无论是贫是富,是卑是贵,他们都毫不含糊着用布满老茧的双手,将家一点一点地拼凑起来。在这片土地上,一位少年,一位平凡的少年,心怀冲天的热情,过着一个充满血与泪与汗的平凡生活,他是孙少平。

他,从一个比我们略小的年纪长成一个比我们略大的小伙子。同样的年龄,完全不同的世界,令我难以自己。

少平从刚上学开始,就一直经历着痛苦,而又一直抵抗着痛苦。肠胃的抽搐像刀刃的交割,富家子弟的言行像钢针透过瞳孔刺进心里。饥饿、自卑在一开始便打击着他。可他忍了下来,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毕业后,思想积极进取的他,读过许多的书。悲惨的是他的学习生涯,伴随着一张到来的大学录取通知书,而彻底结束了。这对他来说,无疑是最大的痛楚。然而,少年轻狂的他,仍不愿回家耕地,他要去县城打拼,在那里干一番“事业”。他在那里干小工,干苦活,在工地上拉砖,常常被绳索拽得皮开肉绽。这却使他愈加强大,人的生命力,就是在痛苦的煎熬中强大起来的。后来,他又去了煤矿上班。在矿洞里,黑暗包围着他,危险威胁着他,劳累侵袭着他,再加上师傅的去世和恋人的牺牲,少平的生活,比矿洞还要黑暗,比地狱还要痛苦。

孙少平,用他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人生。人生就是无休止的奋斗!只有选定了目标并不惜一切地为之努力,感到自己的努力没有虚掷,这样的生活才是充实的,精神也会永远年轻。他对生活顽强抗争,告诉我们每一次挫折只不过是通往新境的一块普通绊脚石,绝不会置人于死地,你总有机会重来的。

孙少平,从一个穷小子变成了一个经历人间苦难的男子汉。他的经历令我惊叹,他的内心令我敬畏。他的年龄与我们相当。作为一个年轻人,无论受怎样的挫折和打击,都要咬着牙关挺住,因为你完全有机会重建生活;作为一个年轻人,就要懂得苦难是生活的一部分,没有痛苦的生活,是不完整的,是毫无意义的;作为一个年轻人,我们就要靠自己去拼,去做,去闯,不让未来的自己留下遗憾。

孙少平,在他身上,我看到了整个世界,一个平凡的世界,一个充满血与泪与汗的世界,一个充满挫折与奋斗的世界。

篇13:奋斗的双脚

譬如很多穷人的孩子, 也许出身剥夺了他们受到良好教育的机会, 也许身边的环境不利于他们的成长发展, 于是, 有些穷孩子, 就来一个“走异路”, 世界没有给我一个按部就班学习智慧的机会, 我就给你来个用脚“走出”一条独特的智慧之路。

1943年, 李嘉诚生于广东潮州。父亲病逝, 为了养活母亲和三个弟妹, 李嘉诚被迫辍学走上社会谋生, 李嘉诚到香港找到了一份茶楼跑堂的工作, 后来修过钟表, 最终成为华人首富。无独有偶, 被称为日本“经营之神”的松下幸之助, 少年时代只受过4年小学教育, 因父亲生意失败, 曾离开家到大阪去当学徒, 开始做自行车生意, 然后对电器感兴趣, 最终成为日本电器大亨。这两位就是靠脚勤而找到前进和发展的机会的。如果他们总是苦守在老家, 也许生命不会燃出熊熊火焰, 也许就会发霉。看来, 脚和奋斗真的很有关系, 那些勤于善于行走的人, 总是奋斗中的佼佼者, 奋斗机会无处不在。

不过也许有人会说, 那些没有腿的残疾人呢, 就没有奋斗的机会了吗?

史铁生二十岁的时候失去了双腿, 应该说是奋斗的“最困难者”, 史铁生将轮椅当成了自己的双腿, 把自己摇进了地坛, 终于在地坛找到了自己的精神支柱, 叩开了文学的大门。因此, 只要你有进取的欲望, 穷困和残疾都不能阻碍你的奋斗与拼搏, 就像双腿走路一样, 只要你肯迈步, 双腿就会把你送到一个全新的地方, 让你体会不一样的精彩。

篇14:奋斗的青春最美

这节班会课的灵感起源于近几年非常热的青春类电影,例如《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匆匆那年》《栀子花开》等。青春是一辆呼啸而逝的列车,那些美丽的过往和纯真的故事变成了诗人的情诗,留给人们无尽的反思,我们在感叹青春美丽的同时,是否又想到未来、人生、理想、奋斗?

尽管我已年近不惑,但因整日里和孩子们打交道,心态上总希望年轻是可以永恒的。那这辆即将呼啸而过的“列车”会怎样驶过呢?

班会一开始,我先让同学们了解卓有成就的人物有着怎样的青春,提前让感兴趣的同学搜集准备了朴槿惠和刘强东的材料。韩国总统朴槿惠曾说:“我的青春是痛苦的,幸福就是痛苦。”作为亚洲为数不多的女性领导人,她为了追求学业付出了自己的青春,逐渐成熟后又先后经历了丧母丧父之痛,种种挫折都未能使她消沉,经过不断努力,她最终获得了大韩民国的高度认可。而京东创始人刘强东,从当时一临街的小门市起家,克服了商场上的屡次危难,最终在年近40岁的时候创办了京东商城,成为知名企业家。

接下来,我选择放几个对比性强的视频,如《致青春》《万物生长》里最后的同学聚会,他们都以各种不同的方式演绎着青春,但是没有人会否定他们的青春都是浸透了汗水的青春。所有的视频,鼓舞斗志是基础,倾注正能量是关键。看完之后我们接着探讨以下五个问题:

1.高中,在你心里是什么样子的?

2.我为什么要上高中?我为谁而努力?

3.三年后,有人为高考欢呼,有人为高考叹息,有人为高考哭泣……今后,你想怎样回首你的高中三年?

4.来到11班,11月之前你的目标是什么?

5.升入高中,你想做个怎样崭新的自己?

同学们畅所欲言,然后我做了补充:高中最重要的是学习,但是比学习更重要的是心智的成熟。学习的内容不只是来自课本,也来自社会实践和生活。学生要学习以后在社会上生存的方式,学习如何使自己找到将来在社会上的一席位置。也许有一天你考上的不是985院校,也不是221院校,但回想你奋斗的三年,你能告诉我:“老师,虽然我没考上大学,但我努力了,我学到了很多为人处世的知识,步入社会后,我能够活下去。”其实,教育即成长。谁的青春不奋斗,鼓励学生在人生道路上取得成功才是我们教育的终极追求。诚然,这种成功包括很多种,但那种概率大的就是我们追求的成功。我们会看到马云的学历并不高,毕业学校也并不好,有时我们会看到毛泽东只是一个师范生,但是我们是否又会看到百度李彦宏北大毕业,搜狐张朝阳清华毕业,腾讯马化腾深圳大学毕业呢?我们是否看到了周恩来旅法、邓小平旅法、刘少奇莫斯科中山大学毕业呢?要追求概率大的成功,无论是学习还是从商,无论是就业还是创业,最关键的是在高中不荒废青春。同学们不约而同地意识到,青春是用来付出和拼搏的,你想过怎样的人生你就要付出怎样的青春。

班会结束后,我一直在思考,和今天这些零零后的孩子谈那些上纲上线的老三篇,他们究竟还买不买账。毕竟,青春太具有诱惑力,使得很多人无法抵抗,但青春又具有无数的创造力,它让无数坚韧不拔的人获得成功。这让我想起了奥斯特洛夫斯基那句经典的话:当你回首往事时不因碌碌无为而悔恨,不因一事无成而懊悔!无论到什么时候,都应该相信奋斗的力量,青春这辆专列才会呼啸而过。

(作者单位:山东省桓台第一中学)

上一篇:节能减排宣传培训制度下一篇:我最敬佩的人是妈妈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