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建立历史知识网络体系

2024-04-29

要建立历史知识网络体系(通用8篇)

篇1:要建立历史知识网络体系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历史知识体系建立

——太仓市浮桥中学 周继辉

【摘要】:

历史知识是形成历史能力的基础。历史的基础知识、历史的基本线索、历史的阶段特征就构成了有层次的历史知识体系!学生历史知识体系的建立,有助于形成丰富的历史想象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帮助学生认识和掌握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联系起来,建立起自己的历史知识体系,从而达到使学生的学习历史能力明显增强的目的,为学生进入、适应社会和进一步接受高一级学校教育打下了基础。

【关键词】 历史知识

基本线索

阶段特征 知识体系

一、构建历史知识体系的重要性

历史学科的特点之一是知识性、关联性很强,除了要再认再现重要的历史事实、历史结论外,还要再认再现历史概念、历史的阶段特征、基本线索等。所以在历史学习中,不能把基本历史史实当作孤立分散的知识点,而是要抓住史实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由基础知识、阶段特征、基本线索构成的多层次的历史知识网络体系。在历史教学中运用历史知识结构体系,让学生对学习的知识进行整理和加深理解,有利于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梳理和消化进而形成清晰的脉络,并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全局观思维。所以,以课本为中心,在整理并理解历史知识的基础上,构建历史知识结构体系,把握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是学习中一个行之有效的好方法,也是学“活”历史的途径之一。

在现阶段的初中历史教学中,作为教师都有过这样的亲身感受,在讲述完一系列的历史基本史实后。大部分学生会出现掌握了新的知识,却又遗忘了旧的知识这样的情况。这其中固然有学生记忆力不强的原因,但归根到底还是学习方法上存在着严重的误区!他们的错误在于把一个个历史事件看成是单独的、孤立的,而没有意识的到,这些历史事件中存在着某种必然联系,把握住其中关键的联系,自然而然的就能够从整体上来学习历史,从全局来把握这些历史事件。这样,学习历史就会变得更快、更好、更轻松!这就是历史教学中或是历史学习中历史知识体系建立产生的影响!

二、构建历史知识体系的方法

所谓历史知识体系,即历史知识自身固有的总分、主次、前后、内外和因果等既区别又联系的层次结构形式。它们共同联接成一个有机结合的历史知识的点、线、面、体系统。点指的就是历史教学中的一个个基本的历史基础知识点,它主要就是历史史实;线指的就是这些历史基础知识点中存在的内在联系,一般就是指历史教学中的存在的基本线索和阶段特征;基本线索一般就是历史教学中的纵向联系,阶段特征指的就是历史的横向联系;面的构成,就是由点线结合组成的知识面,一般指历史教学中出现的历史专题;这一个个的面也就组成了整个历史知识体系。要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建立起历史知识体系,就要从点、线、面几个方面着手,掌握建立知识体系的方法,最终达到建立历史知识体系的目的!

第一、教学过程中注意对知识点的梳理

由于历史知识体系中的点,指的就是历史教学中的历史基础知识点。因此,在历史教学中,讲述基础的历史知识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没有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也就不可能建立起历史知识体系!就好比一幢房子,没有地基,这房子也就无从建立!《历史课程标准》对点的基本要求就是准确的记忆,在记忆的同时,也要学会去理解。历史基础知识点是历史知识体系的基础!

例如:在讲述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时,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很多,总共有六点,①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②官员及其家属必须穿戴汉族的服饰;③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族姓氏,把皇族由姓拓拔改为姓元;④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⑤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⑥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等。这些内容较多,课程标准的要求是熟练记忆。这些知识点对于初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死记硬背可能有些难度,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就要培养学生处理好信息的能力!以求达到记忆的最佳效果。北魏孝文帝改革内容的核心是要实现鲜卑少数民族的汉化,是整个鲜卑民族融入汉民族当中。因此,变法的内容都离不开学习汉族文化这个核心。那么这六点改革的内容就可以简单的理解为:说汉语;穿汉服;改汉姓;与汉联姻;采用汉族官制、律令;学汉礼、尊孔、尊老,以孝治国等。经过这样的处理,学生记忆起来就会相对简单,达到很好的效果,教师也在教学中梳理了基础知识,帮助学生建立起了历史知识体系中的点。

第二、教学中引导学生串联相关知识点

历史知识点具备以后,需要的就是找出历史基础知识之间的联系,也就是要找到线,掌握线索,将知识点串联起来。

同样的,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北魏孝文帝改革时。我们要了解到,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一个历史事件。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是在当时民族大融合的形势下出现的,在大量的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地区,与汉族长期接触的背景下,他们感受到了汉族文化的先进性,感受到了自己民族与汉民族存在的差距。因此,要想很好的在中原地区生存下去,甚至统治中原地区,学习汉族先进的文化,并用汉族先进文化改造自己,就变的迫不及待了。所以,在这种民族融合的趋势下,我们再来看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其改革的内容都离不开两个字“汉化”,所有的改革内容都是以汉族的标准为标尺,彻底摆脱自己的文化特性,将自己融入到汉文化中去。最终的结果是鲜卑民族完成了汉化,他们成功的融入了汉民族,他们的这些所作所为,同时也促进了民族融合!我们可以用这样一张图表清楚的表达出当时历史发展的线索:

再有,在讲述汉朝和匈奴之间的关系!汉朝和匈奴之间的关系,在不同时期是采取不同的政策的!汉朝和匈奴的关系可以这样表述:和亲——战争——和亲。汉初,汉朝国力弱小,匈奴国力强大。所以,汉初不得不对匈奴采取卑微的和亲政策,将皇室公主远嫁匈奴,同时每年提供匈奴大量的粮食和丝帛!而到了汉武帝时期,汉朝经过文景之治后,国力强盛,具备了强大的实力,于是对匈奴展开了反击,一举收复失地,并把匈奴赶回了漠北大草原,最终使匈奴发生了分裂,再也无力与西汉对抗。汉元帝时期,由于匈奴分裂,其中一部分进入中原地区,开始逐步与汉民族进行融合,为了使匈奴更好的融入汉朝,实现汉朝的稳定,汉元帝同样采用了和亲政策,昭君出塞,留下了千古传颂的故事!汉朝与匈奴关系的变化,是受汉朝和匈奴实力对比影响的,他们之间关系的变化,就体现出了这一时代的阶段特征!

第三、注重从整体上把握历史的各个方面

历史知识的整体上的把握,也就是在具备点、线的基础之后,我们在教学中,教授学生知识的时候,要使学生学会站在全局的角度去看问题。

例如:在讲述汉武帝大一统局面形成时,我们需要的是要求学生整体的把握整个的这一历史事件,包括它形成的原因、采取的措施以及最终的影响。汉武帝大一统局面出现的原因,从根本上来说是当时汉朝国力的增强,而武帝时期国力的增强,则离不开汉初修生养息的政策形成的“文景之治”的局面,“文景之治”局面的出现,为汉武帝大一统的措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这一基础上从四个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即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四个方面。政治上汉武帝大一统所采取的措施是颁布推恩令,削弱王国势力,加强中央集权;经济方面的措施是将全国的盐铁经营权和铸币权收归国用,同时铸造五铢钱;军事上的大一统措施就是派大将卫青、霍去病出征匈奴,维护国家的统一和领土完整;思想文化上则是采取了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方针,完成了思想上的统一,四个方面缺一不可。这四个方面就构成了汉武帝大一统局面的形成!最终,在这一系列措施的影响下,汉朝出现了鼎盛的局面,这就是大一统局面出现的结果!这样,对于汉武帝实现汉朝大一统局面,学生就可以在全局上进行很好的把握!

历史总是一环紧扣一环,一步紧接一步,遵循其内在的发展规律,不断向前发展。历史学科的这一特点不可避免要影响到历史学科的教学与学习。历史学科的教学贵在环环相扣,步步相连,层层深入,切入本质,把握规律。所以,构建历史知识结构体系,注重历史基础知识点,理解知识点内在联系构成的基本线索,把握住历史的阶段特征,才能最终形成科学的、完整的、立体的历史知识体系。

历史教学绝不是单纯地复述历史,而是在科学的认识上阐述历史。系统的历史知识体系客观地再现了历史的进程。在帮助学生建立这个体系的过程中,改变过去教学中重记忆轻理解、重结论轻过程的弊病,培养学生的记忆、理解、运用能力。当然,无论是知识体系的内化还是能力的养成,仅仅依靠课堂讲解示范都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辅之以必要的练习。帮助学生构建系统的历史知识体系,是学生轻松学习历史的有效途径。

参考资料:

《注重历史知识体系的建立》——张雷

《中外教学研究》

2007年第10期

《探索构建学生历史知识体系的方法》——朱永贤 《素质教育论坛下半月》2008年第8期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知识体系刍议》——向新军 《成才之路》

2008年第23期 《中学历史教科书知识体系的构建》——王刚 燕慧《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06年第5期 《历史复习中应重视知识体系的构建》——周美资

《教师·综合版》

2009年第4期

篇2:要建立历史知识网络体系

摘 要:根据建构主义理论,学生的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因此,在课堂教学改革中,为了进一步提升课改的效果,引入知识建构,应通过老师的引领,学生的动脑、动手、合作交流、勇于探究等方式,对学过的知识进行整合,用各种符号形成立体的知识网络,同时借助电脑,教师或者是学生形成比较成熟的图文并茂的知识建构,从而使学生形成宏观的历史知识网络,以利于学生整体把握知识,并能够培养学生的美感,从各个方面提升学生的素质。

关键词:建构主义 知识网络 构建

在大力推行课堂教学改革的今天,课堂教学模式有了翻天覆地的巨变,各种教学模式各显风采、独具特色。与此同时,展示给每一位教师的另一个问题显而易见,那就是:除了具有活力的课堂教学外,如何让学生全面地、全方位地把握教材呢?作为初中历史学科的我们,充分利用网络,利用开发的软件,在知识网络的构建和应用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尝试。

一、理念明确,思路清晰

1.通过历史知识的构建,让学生能够从微观层面积累历史知识,从宏观层面整体把握教材,加强核心知识间的联系,从而高屋建瓴地促进学科知识的发展。

2.以文字为载体,借助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丰富的史料、图片、视频等为资料,丰富知识网络,显示强大的生命力。

3.从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和身心发展的特点出发,知识网络重在突出实用性和实效性。

4.以初中历史教材的编排特点为依托整体构建。初中历史教材由《中国历史》四册、《世界历史》两册共六册组成,在编排形式上打破了传统的.以时间为线索的编排方式,而是以主题式的形式呈现每一个历史阶段的大事,因此,以册为点、以单元为线、以课为面的知识网络的构建由此形成。如:

二、特点独到,知识拓宽

1.从册到单元到课到具体知识,呈现从宏观到微观的建构过程,反之呈现从微观到宏观的建构过程,符合学生基本的逻辑思维。

2.以册而起,由单元构成主页,建立每个单元的链接,来回点击即可完成基本的操作,省时、完整、流畅,整体性强。

3.链接有图片(如《中国历史》七上“虎门销烟”)、有视频(如《中国历史》七上“五四爱国运动”)等,对某些知识点进行了注释(如《中国历史》七上“孙中山的简介”)等,图文并茂,生动活泼。

4.每一单元的设计除了每课的核心知识之外,都设计了类似“历史视窗”栏目,目的是进行单元知识的总括和知识的拓展、延伸,帮助学生理解和把握每个单元的核心以及重点难点部分。

三、应用自如,师生双赢

1.对于教师来说,在网络版知识构建的过程中,有利于教师全面地把握教材,促进了教师专业素质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提升。通过实际的课堂应用,让多媒体教学发挥了实质的效用,大大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真可谓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汗水换来的是价值。

2.对于学生来说,获利最大。

(1)知识网络能让学生抓住知识要点,系统把握历史发展的脉络,从而提升理解和应用知识的能力。

(2)通过知识网络的应用,展现了多媒体的魅力,把枯燥的知识变得活跃了,同时调动了学生的各种感官,学起来轻松而不乏味,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复习历史知识的浓厚兴趣。

(3)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实际动手去做,既加强了小组同学之间的合作,又能够激发学生创新的火花,学习起来既有动力又有追求。

(4)对于毕业班的学生来说,可以用最短的时间最大效率地掌握初中整体的历史知识,实效性非常明显。

(5)课堂是德育教育的主阵地,教师应用网络上的资源让知识网络变得更富有生命力,对于那些痴迷于网络的同学来说,无形之中会受到启发,思考如何正确地利用网络,从而对学生进行是非观点的教育。

四、教学之路,任重道远

篇3:要建立历史知识网络体系

我们国家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留下了许多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我国目前有100多个历史文化名城。然而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建设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但是我们应该清醒的看到,许多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历史文化名城正在逐渐的褪色,取而代之的则是千篇一律的发展模式。摩天大楼正逐渐取代那些古朴的历史建筑;人们的价值观也逐渐向西方发达国家靠拢,信息化高度发展造成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疏离;城市管理层专业知识的匮乏导致了一系列破坏性建设的发生……这一切是我们城市规划执业者所不愿意看到的。

2 研究目的和意义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目的是保护城市的历史文化,使得城市居民的精神文明发展呈现一种多元化的态势,而城市加快现代化发展的步伐已经成为了当今社会的主流意识。有人认为二者是矛盾的两个对立面,其实二者并不冲突,核心问题是如何选择一个合适的切入点,使两者相生相契,共同为城市发展作出贡献。然而,很多城市的管理者们却由于自身认识的局限性,简单粗暴地把历史文化当作城市现代化发展的拦路石。因此我们才会看到××文化遗址被开发成居住小区,博物馆和化工厂相邻,古城墙被开辟为菜地等等这些光怪陆离的社会现象,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成了一种口号。很多历史文化名城的名城气息已经消失殆尽,事实上已经名存实亡了。

城市历史文化必须得到保护,破坏性的行为必须得到制止,这应该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鉴于我们的历史文化名城在保护工作中存在着种种问题,为了保护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就需要使各个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工作规范化、合理化。要做到规范化、合理化,在管理人员中普及相关专业知识固然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建立起一套有效的监督机制却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要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首先就必须要有一个综合性的质量评估体系,给每个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工作质量一个量化的标准,用以评价当地政府所做的名城保护工作有哪些可取之处,同时又有哪些错误的决策阻碍历史文化名城持续发展。对于那些有效的保护措施给予奖励,对于那些不足之处提出整改的意见。这样可以引导地方政府制定正确的发展策略,尽可能地避免那些令人扼腕痛惜的破坏性行为发生,使我们的历史文化得以延续。

3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质量评估体系

3.1 体系构成

3.1.1 实体保护

1)物质实体保护。物质实体指的是历史文化名城中的一切可以看得见的实物,包括历史建筑,历史街区,文化遗址等。对于物质实体的保护工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评判:a.文物古迹及历史街区的保存完好程度。b.文物古迹的原真性。c.文物古迹的档案建立是否详实,有没有为文物古迹建立一个动态的监护体系。d.是否严格划定保护区以及文物古迹,历史街区的周边环境是否与之相协调,对于保护区范围内的开发建设是否进行了严格的控制。e.对文物古迹的开发利用是否合理,是否建立了合理的开发方案。2)精神实体保护。精神实体指的是人们在生活生产过程中所创造出来的文化、精神层面的财富。对于精神实体的保护工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评判:a.具有地方特色的艺术形式、工艺技法保存是否完好。b.居民传统生活意识形态(如民间传统节日,集会等)的延续情况。政府有没有制定相应的措施,为优秀民间传统提供一个向外界展示的平台。c.关于城市历史沿革的记载是否完备。

3.1.2 管理层面

1)经济。a.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资金的来源是否稳定,渠道是否多样化。b.有没有建立有效的奖惩机制。c.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资金的使用是否合理。d.能否创造经济价值。e.当地旅游业发展状况。2)管理。a.管理机构是否健全。有无做到权责分明,避免互相推诿的情况发生。b.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及相关法律执行情况,有没有严格按照“紫线”规划的要求控制城市建设。c.有无制定地方性法规来促进保护工作。d.有没有做到“有法必依”,坚决打击违反相关法律的个人或集体。3)社会。a.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对自身的宣传力度。b.民间组织的建立情况。c.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知识的普及。d.社会满意度调查,有没有建立起市民和城市管理层之间沟通的渠道。

3.1.3 城市发展状况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其实是在历史文化的延续和城市的现代化发展这两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不能说要保护历史文化就要限制城市的现代化进程。最终的目的其实是为人们打造一个多元化的,舒适的生活环境。因此,城市的发展也理所当然的成为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对于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发展状况评判应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1)城市定位是否合理。2)城市建设。3)地方特色。

3.2 质量评定标准

对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质量的评估应该成为一个长期有效的动态机制,以此来监督各地方政府的保护工作,而不是进行了一次评估合格后就一劳永逸。因此,我们应将评估体系的周期设定为5年。对每个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质量的评定以总分100分计算,具体比例可以按照以下办法分配。

1)实体保护占40%,其中物质实体保护情况20分,精神实体保护情况20分;2)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管理工作水平占30%,其中经济、管理、社会工作各10分;3)历史文化名城自身的发展状况占30%,其中城市定位把握10分,城市建设状况10分,地方特色的体现情况10分。

3.3 奖惩办法

1)对于保护工作质量达到一级的城市可以给予一定程度的奖励,如国家给予大力宣传,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各级省政府加大对该城市的财政投入,给予一定税收方面的优惠政策。2)对保护工作质量达到二级的城市应该对其提出限期整改的要求,并给出专家的指导性意见。如果下次评估没有较大起色甚至出现退步将予以一定程度的经济处罚。3)对于保护工作质量在三级的城市,取消其历史文化名城称号。限令其整改,并给出专家的指导性意见,原有的历史文化名城称号需重新向国务院申请,经专家评估合格后由国务院重新给予称号,在整改期间不得以历史文化名城称号对外进行宣传及享受相关的优惠政策。

4 前景展望

目前,在我们国家有对历史文物古迹的评估办法,有对历史地段的综合性评估,而对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质量却没有一个统一的、全方位的评估体系。因此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质量评估体系,可以对所有的历史文化名城所做的保护工作进行一个综合性的评价,总结其得失,并提出一定的整改意见。同时也是对城市决策层的一个有效的监督,可以避免许多背离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精神的破坏性行为发生。

与此同时,我们应该鼓励城市居民参与到城市规划设计,城市发展战略的决策过程中来,形成有效的双重监督机制,为城市历史文脉的延续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我们相信,在社会各界的努力下,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必将会走上一条良性的,可持续性发展的道路。

摘要:结合目前我国对历史文化名城的研究背景,阐述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目的和意义,对如何建立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质量评估体系作了全方位的探讨,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从而使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

关键词: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质量,评估体系,评估标准,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朱铁臻.建设现代化城市与保护历史文化遗产[J].城市建设,2005(4):33-34.

[2]张松.日本历史环境保护的理论与实践:法律、政策与公众参与[J].建筑,2001(4):76-77.

[3]章立源.见物见人有风有貌——爱护历史文物保护古都风貌[J].北京规划建设,2001(1):69.

篇4:要建立历史知识网络体系

1.通史形式与专题形式相结合,建立科学的历史知识网络体系。

新课标历史课本讲解历史知识时是以专题形式出现的,这种模式有其缺陷:学生的通史基础差,时间观念混乱。旧大纲历史课本讲解历史知识时是以通史形式出现的,有利于学生掌握清晰的中外历史发展线索,但不利于学生就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形成古今贯通、中外联系的专题知识体系。所以在学习中我们要把通史形式和专题形式结合起来,建立科学的历史知识网络体系。下面,笔者以世界近代史知识为例,谈谈如何建立科学的历史知识网络体系。

世界近代史有三条基本线索。英、美、法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第一、第二次工业革命,俄、日改革,美国内战,德、意统一,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等是“点”,连点成线,就构成了第一条线:资本主义的产生、确立和发展。科学共产主义的诞生、1848年欧洲革命、第一国际和巴黎公社、俄国1905年革命等是“点”,连点成线,就构成了第二条线:近代工人运动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拉丁美洲的独立革命,亚洲革命风暴,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是“点”,连点成线,就构成了第三条线:近代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理清世界近代史这三条基本线索后,我们就可以铺展开来,由线连成面,由面形成体,把课、单元和专题等知识构建成有机联系的整体知识网络,实现历史知识的立体化。同时,我们还应注重把握各知识点间的联系,用图表、专题等形式巧妙地挖掘知识点间的联系,将错综复杂的知识由点连成线,由线连成面,由面形成体。

2.重组学习内容-,建立历史知识网络体系。

在教师指導下,学生可把一个一个的知识点连接起来,之后重组学习内容,构建学科知识体系。如可以把列强的侵略和中国近代化的探索结合起来,建立历史知识网络体系。

篇5:如何建立知识体系范文

能把书中的框架和重点都展现出来或者你用一页纸能把重点说清楚,就算合格。

第一步来说理清结构,归纳重点。

第二步是舍弃对自己无用的部分,第三部分按自己的理解进行整理,有时会把导图按照7W3H的方式从新做一个思维导图

第四步用自己的话从新表达出来,第五步是实践,然后根据结果进行调整和改进。不断重复这几步

二、建立初步框架

1、读过的书,尽可能做成笔记或导图,笔记放在OneNote里。导图放在MindManage里

2、针对不同的主题,建立思维导图,尽量提练重点,然后在Note或分支中加下注释或出处。

3、定期整理和汇总,不段调整分支和整体结构。

4、如果有时间的话,最好做成PPT或写文章,能把所关注的问题,用自己的话给清楚表达出来

5、不断重复这个过程。

三、资料补充

如果学习的东西是一个专业性比较强的行业

1、还需要建立自己的专业名词字典

2、做资料收集工作,定期整理

3、针对特定大量阅读本专业的期刊杂志和相关资料,提练重点

4、会记录所有自己学到的东西和心得

5、把遇到的问题和处理办法单独记录,定期总结和分析

当你完全按照这种方式,针对某方面积累几个月或一、二年,基本上可以冒充一下专家,而且业内人很难挑出毛病

上面所的说东西比较宏观,还有很多东西没有说到。如果目标的制定,建立或加入圈子,合作性学习、更有效的实践、辅助技能的锻炼、资料搜索、分类、重复阅读、阅读技巧、有效的记录和表达

有些步骤我也正在努力,比如我做笔记的时间很长经常会比阅读的时间长,归纳整理的能力还需要加强,我现在就在刻意每天练习,用微博或BLOG来分享每天一本书中第一、二步的内容

实际上对于建立一个知识体系最快最有效的办法,高端访谈和顶级专家的培训,但这二点对于普通人来说基本上无法实现。不过可以折中一下,多请一些业内的专家吃饭,海聊,效果也很不错。

篇6:要建立历史知识网络体系

【关键词】高中历史 知识体系 框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6.015

历史是一门知识点十分丰富的学科,虽然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单个知识点的理解难度不大,然而繁多的知识点对学生的记忆能力提出了挑战,很多学生因为难以有效把握历史学科学习的思路,在历史学科学习的过程中出现了较大的困难。知识体系化是现代教学的一种重要教学思想,能够帮助学生梳理出更加清晰的知识体系,在减轻学生学习压力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实现轻松学习。本文就建立有效的高中历史知识体系框架展开论述。

一、将知识体系化的理念渗透到课堂教学中

传统教学中为了使学生更好的进行历史学科学习,教师一般要求学生下大力气去记忆知识点,结果学生花费了大量的时间进行记忆,虽然能够掌握一定的知识点,然而学习效果却并不理想。知识体系化就是根据知识点之间的关系,梳理出清晰的知识线条,进而使学生更好的把握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找到更好的掌握知识的方法。高中阶段学生要学习大量的历史知识点,如果能够将知识点以体系框架的形式呈现出来,那么将大大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为了切实达到实现历史知识点体系化的目的,要求教师在历史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对学生进行知识体系化思想的渗透。高中学生在历史学科学习的过程中,不仅建立有效的知识体系的能力不强,同时建立有效的知识体系的意识也不强,教师只有在日常的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引导,学生才能逐渐树立建立知识体系的意识,并将建立历史知识体系落实到实际的历史学科学习中去。

二、根据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建立知识体系框架

教师在引导学生建立有效的历史知识体系框架的过程中要讲究方法,同时还要有切入点,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把握进行历史学科学习的脉络,以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为线索建立知识框架体系,就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以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为切入点建立知识体系框架,主要基于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线索清晰

历史是一门向学生介绍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学科,是按照时间顺序对事件进行编排的,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以时间为切入点建立知识体系,能够找到一条十分清晰的线索。学生以时间线索为依据,能够很好的把握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同时也更有助于学生理解不同事件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好的掌握知识点。有些学生在历史学科学习的过程中可能会有这样的体会,历史课堂上教师总是会对学生进行多个年代的讲解,随着学生学习的知识点的不断积累,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点数量越来越多,学生就会出现“头大”的现象,不仅在记忆年代的过程中会十分混乱,也难以结合时间对不同的历史事件进行排序。一旦建立了有效的历史时间体系,能够更好的帮助学生进行学科学习。

(二)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历史时间学习

在历史学科学习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反映在时间掌握过程中存在困难,学生积极的对时间进行记忆,发现掌握的时间点越多,反而思绪越混乱。时间点的掌握对高中学生的历史学科学习十分重要,在实际的教学中也曾提出很多有助于学生学习历史时间点的方法,发现如果能够梳理出清晰的时间框架,能够大大提升学生掌握历史时间点的有效性。学生可以根据时间点展开记忆,当然在记忆的过程中应该积极进行思考,这样学生才能更加牢固的掌握历史知识。

三、以历史事件为线索建立知识体系框架

历史虽然知识点较多,然而也是一门具有一定规律的学科,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建立历史知识体系框架的过程中,也应该把握一定的规律,教师可以结合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与特点,灵活的引导学生建立知识体系框架,以历史事件为线索建立知识体系,对学生历史学科的学习也有很大的帮助。学生在历史学科学习的过程中,经常出现的一个现象就是难以区分不同事件发生的前后顺序,以至于在做一些历史题目的过程中出现错误。学生在以历史事件为线索建立知识体系的过程中,应该将历史事件简洁化,以概括的语言对事件进行描述,这样不仅便于学生建立知识体系,而且对学生更加有效的掌握知识点,也有很大的帮助。历史长河是由一个个事件所构成的,学生只有从整体上掌握了事件的发展脉络,才能站在更高的角度去理解事件,去掌握事件。

四、以历史人物为线索建立知识框架体系

以历史人物为线索建立知识框架体系,也是帮助学生建立有效的知识框架体系的重要途径。学生在以历史人物为线索建立框架体系的过程中,可以根据不同历史人物的出场顺序,勾画出清晰的框架,学生一方面掌握历史人物同时结合知识框架,并可以进行联想,联想不同的历史人物做了哪些事情,这些事情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等,历史人物就如一颗颗璀璨的珍珠,将一个个历史事件联系了起来。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出现了很多的历史人物,学生在以历史人物为线索建立知识体系框架的过程中,要注意人物要有代表性。高中历史教材上出现的历史人物有很多,如果学生在建立知识体系框架的过程中,将每一个人物都列举出来,数量庞大的人物名称,既无助于学生有效建立知识体系框架,也无助于学生很好的掌握知识点。在以人物为线索建立知识体系框架的过程中,应该选择有代表性的人物,同时也应该有一定的规律性,这样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点。

五、建立知识体系框架要具有灵活性

上文介绍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哪几个角度建立知识体系框架,在引导高中学生建立历史知识体系的过程中,要使学生具有较强的灵活性。教师如果根据自己的经验设计出一个知识体系框架,学生依据教师的思路进行死记硬背,那么就很难达到帮助学生有效学习的效果。教师在引导学生建立知识体系框架的过程中要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一方面不要求学生对自己归纳总结的知识框架进行死记硬背,可以作为学生总结知识体系框架的参考。另一方面,学生应该结合自身的特点与学习习惯,选择适合自己的知识体系框架类型。

篇7:左延安:要建立社会征信体系

左延安代表认为,社会征信体系的缺失,将影响交易频率和效率,因为初次交易的双方当事人对对方的信用都会产生怀疑,而我国又没有相关担保机构或中介机构,导致大量可能发生的交易夭折或拖延时间,影响经济发展。

因此,左延安代表提出了如下建议: 一是由国务院在综合各地关于社会征信管理经验基础上制定《社会征信体系管理条例》。二是由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管理局主管全国社会征信体系的建立、信息的收集、发布等,县级以上人民银行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社会征信体系的建立、管理等;相关政府部门(如公安、工商、司法、税务、建设、电力、信息产业、社保等)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配合人民银行建立社会征信体系、收集信息等。三是在人民银行征信管理局建立社会征信体系主网,各相关部门建立社会征信体系分网。五是任何行政机关无权更改自己主管范围外的社会征信信息,其他事业单位、企业或个人无权更改社会征信信息。六是司法机关、行政机关、律师因办案或公务的需要可查询社会征信信息,企业或个人仅能查询自己的信息,事业单位和企业无权查询他人信息。

篇8:要建立历史知识网络体系

秦艳华:畅销书应以时效书的特征开始,以常销书的特征结束

秦艳华在《中国出版》撰文说:畅销书兼具了时效书和常销书两者的市场特征,它在市场上的表现是以时效书的特征开始,又以常销书的特征结束。我们可以根据图书的内容特征和市场需求状况,理性而又自信地培育畅销书。首先,要在图书出版后能使其最大限度地表现出时效书的特征,这需要在准确判断市场需求的基础上,大力开展宣传推广活动,迅速占领市场,并达到理想的市场覆盖率,其次,要敏锐把握畅销书由时效书特征向常销书特征转化的时机,以避免其市场表现像时效书那样急剧下滑,要使其进入常销书的运行轨道;第三,要采取积极行动,展开多渠道、多方位、多层次的营销手段,稳固原有读者群,开发新的市场空间,使畅销书按照常销书市场运行规律运作下去,尽量延长其市场竞争力。

黄健:图书版权贸易逆差的三大症结

黄健在《出版广角》发表文章说:图书版权贸易逆差的三大症结是:一,各家出版社都不愿意原来就不多的版税利润再被摊薄。二是国内的版权代理机构自身实力不足,体制、机制、法规也不健全,专业人才流失严重,全国20多家版权代理机构,真正能在版权贸易中发挥作用的只有三四家。因为缺少高水准的“中介”,导致双方信息不对称,这既使得出版社在推荐图书时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并造成双方沟通的不畅,同时,还影响到了版权贸易的效率和效益。三是作品题材比较单一。输出的图书都是以传统文化为主,这和欧美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而且,从世界范围来看,中文仍处于弱势地位,很多出版社除了把老祖宗的家底翻出来以外,很难有太大作为。

代杨:“重复与变化”会使“泛文化”出版长盛不衰

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的代杨在《编辑之友》发表文章说:“泛文化”出版是利用传统文化在民众心理上积淀深厚的优势,且以民众乐于接受的方式传播优秀文化。要使目前“泛文化”出版的繁荣景象保持长久,就要遵守“重复与文化”的平衡规律。在从事“泛文化”图书出版时,出版者要善于捕捉最受欢迎的大众图书的“重复”,也就是社会热点图书的类型;同时,要了解每一本书在共同“重复”之中的特殊的“变化”。“重复”使“泛文化”图书具有大众特征,让更多读者在一种低水平的认识经验中轻松完成阅读;“变化”使“泛文化”图书避免跟风媚俗,体现出版价值。

杨虎:对商业属性的推崇导致了畅销书出版模式的“工业化”

杨虎在《出版广角》撰文说:对商业属性的极度推崇导致了畅销书出版模式的“工业化”。近年来国内畅销书营销中的一个突出特征就是畅销书的撰写已不再是作者个人的事情,出版者已经开始大规模、大幅度地介入图书内容的创作环节。在商业利润的驱动下,他们往往会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去“做”畅销书,并以适应市场和读者的需求为理由,对图书的题材、内容、风格进行干预。写作已经不再是一种相对独立的创作,而成为一种具有浓厚商业味的“产品运作”行为。

何寅:出版社不要固守“图书——书店”的搭配模式

上一篇:终大会领导发言稿下一篇:对终结本次执行程序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