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难民潮与中国启示

2024-07-17

欧洲难民潮与中国启示(通用4篇)

篇1:欧洲难民潮与欧盟一体化困境

目前,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正紧急协调,由德国、法国等带头以强制性“配额”方式来解决难民问题。这虽能解燃眉之急,但总数依然不够,而且因为欧盟内部各国对难民问题立场大相径庭,要真正解决难民问题难上加难。

难民潮冲击欧洲核心价值观

欧洲的移民和难民问题由来已久,历史、地缘政治原因十分复杂。

一是欧洲殖民历史所致。欧洲统治和殖民世界长达近500年,地中海沿岸和西亚北非国家乃至许多非洲国家过去都是欧洲的殖民地。一直到1945年二战结束欧洲才接受了新的国际秩序,1951年《联合国难民公约》是个里程碑。二是欧洲一直来劳动力缺乏、老龄化严重,需要外来移民补充,故对非法移民常常眼开眼闭。以德国为例,如果没有移民,德国每年人口将减少20万。三是欧洲极力推崇“人权至上”的价值观和“人道主义灾难的避难所”的结果。这在过去是“名利双收”,既解决了劳动力短缺,又占据道德高地。

如今欧洲面临的形势已经发生深刻变化。其一,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使欧洲陷入债务危机,至今难以自拔,一波接一波的危机使欧盟应接不暇。希腊只是冰山一角。由此产生的结果是欧盟运转失灵,内部矛盾加剧。其二,德国和北欧等欧盟“北方国家”与希腊、匈牙利、捷克等“南方国家”或者说“新欧盟成员”,甚至意大利、西班牙,围绕欧盟发展方向和经济金融政策协调的裂缝越来越大。难民潮突如其来的冲击使欧盟内部矛盾进一步激化,协调更显困难。其三,西亚北非的极端势力和恐怖主义泛滥,欧洲已经被波及,最近几次恐怖袭击欧盟国家惊魂未定,大量难民的涌入使欧洲国家陷入两难境地,担心恐怖势力的渗透。德国已经有200万土耳其移民。据传有不少“伊斯兰国组织”(ISIS)成员混入难民潜入欧洲。法国查理周刊恐怖袭击的阴影挥之不去。

欧盟近年来以“自由、博爱、平等”作为其核心价值观和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舞台特别是联合国人权理事会上,经常动辄推动通过决议谴责一些国家的人权状况。如今,欧洲自己面临两难境地,如拒之门外,欧盟价值观的虚伪性就暴露无遗;如敞开大门,欧洲各国内部担心福利进一步削弱、反对移民的声音将愈来愈大,并使民粹主义势力继续坐大。

目前,德国默克尔总理态度坚决,德国也是接受难民最多、对难民欢迎程度最高的国家,被称为“融严谨、外交、美德和慷慨”为一体的“人道主义工程”。

德国今年接纳难民估计需要100亿欧元。但是就是德国,内部反对难民的声音也在扩大。

难民潮揭开了欧盟联合进程的内在缺陷

德国专家称,欧盟债务、银行、难民三大危机的核心是欧盟在重大问题上无法采取集体行动,共同利益要求欧盟国家共同行动,而各国的狭隘利益和既得利益却阻碍了做出集体决定的道路。各行其是与相互指责成为家常便饭。这番话确实切中要害。

再则,欧盟的政治体制设计根本没有到位,欧盟一体化存在很多漏洞。欧盟的上层建筑架构主要用来运营一些市场一体化项目,或者谈判一些复杂的贸易协定,仅此而已。一旦碰到难民潮等政治社会危机,欧盟机制实际上就处于瘫痪状态。“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楼”,只见欧盟无休止的开会,不见实际可行的决定和措施。

欧洲债务危机久拖不决固然有深刻的经济和金融原因,还有全球经济复苏势头迟缓的因素,但最主要是欧盟只注重程序,缺乏集体行动的决心和意志。每次出现一国的支付危机,欧盟官员和各国部长们就马不停蹄地开会商量,但是救助计划总是姗姗来迟,力度不够,致使债务问题如滚雪球越滚越大,债务危机迟迟得不到解决,仅仅推迟了解决的时间。希腊出现的问题就很典型。

欧洲各国的银行问题成堆,债务危机从某种意义上看就是欧洲的银行问题,尤其是德国、法国等国的银行在希腊和中东欧国家有大量借贷,难以收回。在欧盟层面加强金融监管和风险管控的协调和同步是唯一出路,但也因同样的矛盾和原因,出台的措施要不不到位,要不就是没法落实。欧洲的银行系统性风险始终存在。

这次难民潮突然爆发,来势凶猛,而且还会持续相当一段时间。可以想象欧盟同样解决不了难民危机,只会做些临时性补救,或者就事论事地采取临时性的“配额制”的做法,无济于事。可以肯定的是,只要欧盟内部政治协调问题不解决,集体行动能力缺乏,无论是难民问题还是其他问题,都将长期困扰欧洲,难有根本的解决办法。这次难民问题更是涉及外交和安全政策的协调,难上加难。

如欧盟2013年曾通过《都柏林协议》,其中规定非法移民可以遣送回其第一个进入的欧盟国家。这就使希腊、匈牙利、意大利等国怨声载道。他们认为,非法移民或者难民最终都想去德国和北欧国家,因此后者应该接受,不能让他们作为过境国来承担接受难民的责任。个别国家已经为此在边界拉起了“铁丝网”,以阻止难民的进入。

这次难民潮还将使欧盟国家人员自由流动的“申根”政策遭受新的打击,英国国内要求“脱欧”的呼声也已经增大。难民潮进一步撕裂欧盟国家的团结,阻碍了欧盟的区域化步伐,欧盟下一步是分裂还是能渡过困难、加强联合,尚属未定之数。

欧盟追随美国对外政策一手酿成难民潮

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带来的后遗症,利比亚、埃及、叙利亚和也门等国的政权更迭和西方的军事干预,都导致西亚北非和部分撒哈拉以南国家政治生态遭到彻底破坏,社会治理组织架构被撕裂,国家陷入无政府状态,宗教极端势力和恐怖势力攻城略地,控制区域扩大。阿拉伯之春也好,阿拉伯之冬也罢,西亚北非地区陷入混乱,遭到破坏,出现目前难民纷纷外逃的局面,美国和欧洲部分国家是有直接责任的。捷克总理曾如此痛心疾首地质问,是谁轰炸了利比亚?又是谁造成北非的混乱无序?看来,不少国家对此有着同样的质疑和愤怒。

叙利亚、利比亚、伊拉克、阿富汗、厄立特利亚、索马里内乱乃至内战蔓延,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国内流离失所人员和难民数额激增。仅叙利亚就有400万人无家可归,成为难民。任意摧毁一个西方不喜欢的国家政府是有严重后果的,美国与欧洲在中东肆意军事干预造成的恶果,现在欧洲首当其冲。正如《华尔街日报》所称,“中东发生的事情不会只留在中东”。

而且,现在难民潮已经形成,势头正猛。联合国难民署在约旦、土耳其等国设立的难民营已经到了极限,无力应对日益增多的难民。现在西亚北非难民蜂拥欧洲,各种媒体对难民经地中海以及陆路,历经千辛万苦,途中难民船沉身亡或者遭受其他不测的报道几乎天天都有,其中只有3岁的叙利亚儿童难民溺亡海滩的图片震惊世界。

但是美国基本采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大撒把政策。美国已经进入选举期,共和党候选人特朗普就是拿反对非法移民说事,声称一上台就要驱赶非法移民。移民问题在美国十分敏感,美国目前美籍西裔人已超550万。

美国政府对外战略在经历伊拉克、阿富汗战争后,在新世纪第二个10年正在深刻反思,进入“战略收缩”阶段,对中东和西亚北非的问题不会也不可能投入很大精力,除了轰炸“伊斯兰国组织”(ISIS)极端势力武装以外,不会再次出兵介入冲突。加上在目前美国政治周期已经步入总统选举期,共和、民主两党竞选步子加快,奥巴马政府政策将更加内顾,考虑美国人关心的经济问题。期待美国出面来着手解决欧洲难民潮背后的中东地区热点问题,基本没有可能性。

欧盟国家需要对自身的外交政策进行反思,特别针对西亚北非地区出现的乱局,要对产生难民潮的根源提出解决的路径。欧洲与西亚北非只隔着地中海,最近之处不过百把公里,是近邻,出了问题受影响最大的自然是欧洲。此次难民潮就是很好的提醒。

难民问题涉及方方面面和世界各国,联合国难民署(UNHCR)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各国要加大对UNHCR的物资、政治和捐款支持,以扩大UNHCR在第一线救助来自西亚北非国家难民的能力。

篇2:欧洲难民潮:老问题与新危机

老问题:低效、分歧与困惑

实事求是而言,欧盟诸国陷入非法移民困境有其主客观两方面的因素。客观上,一方面,环地中海地区有其整体性,各国之间的人员流动较为便捷。比如利比亚、阿尔巴尼亚、希腊与意大利之间不过是几小时的海路,午夜出发到达海滩之后,甚至还有充分的时间进行转移、隐匿。意大利海防人员虽然有其懒散、懈怠的一面,但大多数情况下的确是防不胜防。另一方面,欧盟的边境情况非常复杂,不仅边境线、海岸线非常漫长,而且不乏森林、高山等执法空白地带。偷渡人员只要胆大、心细、有运气,入境其实非常容易。尤其需要指出的是,近几年中,随着欧盟的进一步东扩,其边境也日益扩大,而边境执法主要由腐败程度较高的东南欧国家承担。而这些国家不仅在执法资源上相对窘迫,而且也通常存在着较西欧更为严密、发达的“地下秩序”,这也为非法移民大规模进入欧盟创造了更便利的条件。

从主观上来说,欧盟各国对于非法移民的态度、立场存在较大差异,这也是欧盟遏制非法移民难以奏效的关键原因。自二战以来,欧洲各国对于移民问题都经历了由宽松向严控的转向,但由于各自国情不同,转向程度也大为不同。这种分歧在2008年欧盟27国围绕“非法移民遣返法令”的争执中表现得尤为明显。以法国、德国、奥地利、希腊、匈牙利、波兰、意大利等为代表的十国,强烈要求在“法令”中加入更为严厉的条款。法、捷、匈等国要求缩短自愿回归移民的拘押期限并拒绝为未成年人提供特殊救济。而成为海外难民主要目的地的德国甚至不同意为非法移民提供免费的法律服务。尽管欧盟一直力图在超国家治理层面为解决非法移民、难民问题进行统一的制度安排,并在《申根协定》、《都柏林公约》、《阿姆斯特丹条约》、《里斯本条约》中都做了相关努力,但仍然无法有效协调欧盟诸国中宽松派与严厉派之间的分歧。

欧盟各国由于其地理位置、文化传统、政治经济形势不同,在非法移民、难民问题上往往存在较大的差异。南欧、东欧如意大利、西班牙、马耳他、希腊、匈牙利、波兰等国,地处欧盟边境,由于经济相对较为落后,因此一般只成为偷渡者的第一站。所以,这些国家比较关注边境控制问题,而不太在意难民安置问题,呈现出外紧内松的状态,简单来说,就是难民只要闯过了边境线,在境内被控制的可能性就会大大降低。而德、法、捷、卢等国,由于地处欧盟腹地,更看重的是难民在欧盟国家间的流动问题。这就让它们对边境国家只重边境而相对忽视境内管控的做法大为不满。

尤其值得指出的是,由于意大利、西班牙国内浓厚的天主教氛围,这两个国家对非法移民长期抱持宽容的态度,它们不仅在边境控制与遣返等问题上较为宽松,而且也经常性地进行大赦,从而进一步刺激了外来非法移民的涌入。意大利分别在1990、1996、1997、2003、2007、2008年进行了规模达数十万人的大赦,甚至在遭到德、法等国的激烈批评之后,意大利政府仍坚持在2009年以“合法化家庭工与护理工作”的理由进行了惠及上万人的大赦。在德国等国看来,希腊、意大利等国甚至有意识地放纵自己境内的非法移民涌向德国。而意大利政府则认为,意大利漫长的边境线,使得严格控制非法移民成为一项成本昂贵而无效的工作,而且自己没有任何义务去从窘迫的财政中为富裕的德国增加边境管控的费用。在近几年中,这种德—意式的内部摩擦随着欧盟的东扩而日益加剧,因为波兰、匈牙利以及波罗的海诸国都存在类似意大利、希腊的问题。欧盟多主权结构的现实决定了各个国家存在难以遏制的自利主义倾向,而这也是欧盟在治理非法移民中所无法摆脱的困境。

新危机:中东的动荡与战争

此次欧洲面临的难民潮与南联盟内战时期的难民潮极为类似,都是由周边国家、地区动荡所引起。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欧盟诸国算得上自食其果。一方面,北非的难民潮主要来自利比亚,它是卡扎菲政权崩溃的直接后果。在卡扎菲政权崩溃之前,意大利曾经与利比亚政府在共同治理非法移民问题上有过卓有成效的合作。然而,这一切都随着卡扎菲政权的崩溃而烟消云散。在今天内战不断的利比亚,贩运偷渡客已经成为割据一方的地方势力的重要财源,它已经不再是零星的个人冒险,而是成为了一项有组织的、大规模的灰色生意。另一方面,自土耳其、希腊方向涌入的大量难民,主要来自叙利亚、伊拉克等国。随着叙利亚内战的持续,尤其是“伊斯兰国”的兴起,上百人被迫逃离家园,其中有相当部分人成为了偷渡入境者。而细究其因,也是欧盟诸国与美国合作意图颠覆叙利亚巴沙尔政权的后果。

坦率而言,欧盟在近几年的周边政策中渐趋强硬。这其中既有美国的压力,也有谋求更大话语权的自觉动力。无论是法国前总理萨科齐,还是德国总理默克尔,都曾表现出越来越明显的强硬姿态。如果说这种强硬在与俄罗斯打交道时还多少有些保留,那么在与地中海区域的亚非国家打交道时,则经常表现为不加掩饰的道德优越感甚至是干涉的冲动。然而问题在于,由于军事、经济等硬实力的下降,欧洲对这些国家的干涉往往只能是“添乱”而无法实现“稳控”,这最终造成欧洲周边地区震荡不断、危机加剧的局面。所以有人认为,今天的难民困境,其实是欧盟对外政策、尤其是对地中海区域政策失误的后果。只要欧盟不放弃对周边地区的干涉思维,那么无论是联合巡防海域还是所谓的遥控式境外移民管理,都很难改变目前的困难局面。

移民、难民问题:既是负担也是机遇

欧盟诸国之所以一再普遍表示“难民过多,容纳不了”,归根结底在于两个方面的原因:其一是欧盟经济长期低迷,失业率长期居高不下。国内民众对移民、难民可能带来的就业竞争与福利下降高度敏感;其二则是此次难民多来自中东等信奉伊斯兰教的地区,而欧盟诸国在多元主义融合模式失败之后,对整合穆斯林群体信心不足。自9.11事件以来,所谓“伊斯兰教与基督教之间的文明冲突论”甚嚣尘上,尤其是随着《查理周刊》编辑部遭受恐怖袭击等恶性事件的发生,欧洲穆斯林群体的激进化趋势又被主流媒体刻意放大,这也让欧盟各国领导人迫于国内民意,不敢轻易对难民伸出援手。

然而,任何事物都有其利弊两面,此次难民潮对于欧盟来说也蕴含着一定的机遇。一方面,此次难民潮的构成人员虽然大多来自中东地区,但他们是极端主义的受害者而非参与者。利比亚与叙利亚是中东地区世俗化程度较高的国家,来自于这两个国家的难民,大多是温和的世俗化的穆斯林与在当地属于少数的基督徒。他们有较高的机会融入欧洲社会。另一方面,这一次的难民群体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他们中有大量受过一定教育、较为富裕、具备一定工作技能的中产阶级。这一群体的到来,能够为渐趋老态的欧洲社会注入相当大的活力。更为重要的是,这些由于战乱而背井离乡的难民中,不乏当地社会的精英。欧洲社会在这个时候伸出援手,将不仅能够增强自身在中东各国的影响力,而且有利于为将来中东地区的重建积累必要的社会资源。相比于对待移民更为开放的美国,欧洲的地方主义情绪更重、利己倾向更强,而在很多时候,这会阻碍欧洲成为真正的、负责任的、世界性的权力。

篇3:聚焦欧洲难民潮蔓延

中新社北京2015年9月18日电 综合消息:欧洲难民危机持续发酵,数以千计的难民17日冲击克罗地亚,给该国带来巨大压力;欧洲议会当天紧急通过了12万难民的安置计划。

联合国难民署最新公布的数字显示,今年1至8月,已有30多万名难民和非法移民经地中海进入欧洲,超过去年总和,其中80%来自叙利亚,途中意外死亡人数已超过2500人。

【知识链接】

一.政治学科

政治与生活:国家内外职能;国家机构组织形式和活动原则;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利益至上性);政府要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不同价值观作用;和平与发展主题及和谐世界战略;国际组织协调与作用;国际经济与政治;我国外交的基本原则、基本准则、主题、国策。

经济与生活: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市场交易的原则;生产与消费关系;金融等经济活动特点、规律性认识及启示;对外开放的必要性,对外贸易,我国对外开放的原则;价值与价值规律。

哲学与生活: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发展的;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实践与认识辨证关系;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矛盾的斗争性与同一性;质变与量变辨证关系;主要矛盾与矛盾的主要方面辨证关系。

文化与生活: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二.地理学科

欧洲主要地区自然地理、经济地理特点与开发,世界政治经济地理格局,国际经济区域合作与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人口问题等经济活动及联系。

三.历史学科

古代中国人口迁移概述、特点、趋势及主要启示;近代中国人口迁移及其主要启示;现代中国人口迁移及其主要特点;当今世界经济的两大趋势、主要表现、联系和区别、主要运用和实践经验与教训;历史上欧亚经济联系与政治交往;中欧关系发展的主要形式、特点及趋势;当今世界中中国经济发展与作用。

【命题立意】

本热点为2016年文综高考重要热点背景素材,所涉教材知识考点文综内容较为丰富,诸如人口问题背景下人口迁移历史演进、人口与社会稳定、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关系、难民潮中隐含的外交关系、难民问题处理与各国内政、难民问题与社会价值取向等,可以说本热点所涉命题角度较多,需要引起重视。

【跟踪训练】

2013年,涌入欧洲的难民约为6万人;2014年,联合国难民署统计有21.8万人通过地中海涌入欧洲。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近日称:“从今年年初开始,大约50万人进入欧洲,大部分是为了逃离叙利亚的战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下表为2010年世界最大移民接收国和输出国人口迁移数量(单位:万人),据此完成1---2题。

1.根据上表,世界人口的主要接收国( )

A.多为发展中国家 B.多为发达国家

C.均为东半球国家 D.均为西半球国家

2.菲佣是指来自菲律宾的家政服务人员。菲佣有文化、懂英语,素有“世界上最专业的保姆”之美誉。中国香港、新加坡和美国是菲佣的主要分布地。影响菲佣迁往上述各地的最主要原因是( )

A.语言优势 B.文化水平高 C.经济差异 D.国家政策优势

3.关于图中两条河流特征相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均自北向南流 B.均有凌汛现象

C.均为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D.夏季降水量较多

4.关于甲、乙两图所示区域自然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区域地球自转线速度大于乙区域 B.甲区域昼夜长短变化幅度大于乙区域

C.两区域地形类型均以高原为主 D.两区域植被类型均以草原为主

5.关于两河流沿岸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两河流航运价值高,沿途经济发达 B.两河流均为世界古文明发源地,多名胜古迹

C.甲河流所经地区地形平坦,为重要的农产区 D.乙河流上建有世界上著名的水电站

读“甲城市人口增长率曲线图”和“乙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随时间变化曲线图”。回答6---7题。

6.甲城市人口呈现正增长的开始时期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7.如果只考虑人口的自然增长,关于乙地区人口数量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时人口数量比③时多 B.④时人口数量达最小值

C.②时人口数量达最大值 D.③时人口数量达最大值

下图是世界两个区域海陆分布简图(阴影代表海洋),回答8---9题。

8.根据地理坐标判断,甲、乙两地距离约为( )

A.520千米 B.5200千米 C.6400千米 D.4000千米

9.Ⅰ、Ⅱ所在国描述正确的是( )

A.两国的经济部门中都以第一产业为主 B.两国的人口再生产类型都是原始型

C.两国都以黑种人为主 D.Ⅰ所在国黄金、金刚石资源丰富,Ⅱ所在国石油资源丰富

10.《隋书·地理志》记载,全国有郡190,县1255,户8907546,口46019956。若按九州划分,则扬州虽只占州数九分之一,但却拥有44郡,312县,932033户,以致扬州一州在全国郡数上占23.16%,在县数上占24.86%,在户数上占10.46%。这表明( )

A.扬州成为政治和商业中心 B.南方人口数量已超过北方

C.经济重心转移到江浙地区 D.扬州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

11.下列是四幅古代人口分布图,人口疏密与颜色淡浓成正比。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经济重心南移 B.政治中心南移 C.军事重心南移 D.版图向南扩展

12.对下列人口统计材料解读最准确的是( )

A.南北经济趋于平衡 B.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C.南方经济逐步发展 D.北方经济发展缓慢

13.在古代中国,人口多少往往是一个地区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该表可以说明( )

历代长江流域人口密度比较表(人/平方公里) (根据侯家驹《中国古代经济史》等改编)

A.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 B.长江流域的发展是先西部后东部

C.明朝时期我国经济全面衰落 D.我国政治重心南移的过程

14.1940-1975年间,约有700万-850万来自殖民地的移民登陆欧洲。西欧各国还通过各种优惠政策吸引工作移民。以德国为例,战后共引进1400万名工作移民,其中1100万人期满后回国,300万人留德定居。通过各种方式进入西欧的政治避难人口更是不计其数,仅在1949-1961年间就有大约310万东德人来到西德。这表明( )

A.二战后欧洲移民不断增多 B.欧洲移民与政治紧密相关

C.欧洲移民以德国为典型 D.二战后欧洲经济发展迅速

15.欧盟今年5月决定实施紧急措施,帮助安置4万难民;9月再次决定从意大利、希腊和匈牙利接收12万难民。容克主席还呼吁欧盟提出应对叙利亚和利比亚危机的外交方案,加强同它们的合作。欧洲议会议员同时呼吁召开欧盟、联合国、美国和阿拉伯国家共同参加的国际会议,尽快采取共同行动,终止这场难民危机。这表明欧盟( )

A.经济一体化加强 B.政治一体化实现

C.政治合作趋势加强 D.军事合作务实

16.今天,贫困仍然是一个全球性的重大问题,在世界70亿人口中,有28亿人口每天靠不足2美元来维持生存,其中12亿人口每天靠不足1美元生活。北方富、南方穷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贫富差距悬殊也是诱发社会不安定的潜在社会问题。这表明( )

A.和平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B.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

C.全球发展的最突出问题是南北发展不平衡 D.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地位无法改变

17.下边的漫画《“让世界充满爱”演讲会》蕴涵着深刻的哲理,它对我们的启示是( )

①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要重视量的积累 ②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要重视实践

③物质决定意识,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④人们的立场和需要不同,其价值选择就不同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8.过去十年,中国累计为世界其他经济体提供了1 800万个就业机会;同时物美价廉的中国商品也使国外消费者普遍受益。在华投资的外商企业累计汇出的利润是2 617亿美元,年均增长30%。中国对外投资企业聘用的当地员工接近80万人,每年在当地纳税超过100亿美元。可见( )

①维护人类共同利益是各国对外活动的出发点 ②中国的发展是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③合作代替竞争成为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 ④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之一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19.从上世纪70年代起,西欧各国开始主张“零移民”,合法移民的门槛越来越高,非法移民则愈演愈烈。据欧盟和国际移民组织估计,1990年欧洲有非法移民200万,2001年达到300万,此后以每年40万-50万的速度持续上升。由此可见( )

①移民为欧洲经济发展带来了丰沛的劳动力资源 ②是近代欧洲人口构成和多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③是欧洲人道主义思想和价值观的重要体现 ④欧洲经济进入“黄金”发展期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20.2013年,涌入欧洲的难民约为6万人;2014年,联合国难民署统计有21.8万人通过地中海涌入欧洲。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近日称:“从今年年初开始,大约50万人进入欧洲,大部分是为了逃离叙利亚的战火。可见,难民蔓延欧洲体现了( )

A.质变是量变的结果 B.量变是质变的基础

C.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D.矛盾是特殊性与同一性统一

21.中新网2015年9月17日电 马来西亚《南洋商报》日前刊文,成千上万不断从叙利亚、阿富汗、土耳其等中东战乱地区去他国逃亡的难民,冒着生命危险地通过凶险的海路或成群结队地跋山涉水,前往可获庇护和收容的理想之地,以寻求未来更美好的生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图1、图2分别是地中海东岸部分区域年等降水量线示意图、地形水系示意图。

材料二 滴灌根本改变了传统耕作方式,以色列大地遍布管道,公路旁蓝白色输水干管连接着无数滴灌系统,大田地头是直径1米多的黑塑料储水罐,电脑自动把掺入肥料、农药的水渗入植株根部,如今,世界80多个国家使用以色列的滴灌技术。它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证明,以滴灌为代表的科学灌溉将大大缓解全球水资源危机。

(1)分析图中海岸地区发展水果种植业的条件。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以色列农业发展滴灌技术体现出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材料三 自秦汉至明清,中国人口有过五次大规模的迁移,即南北朝“八王之乱”引起的“永嘉南迁”;唐代“安史之乱”后汉人大规模南迁;北宋“靖康”后北人第三次南迁高潮;明初政府屯垦戍边大规模北迁以及清代人口激增而向山地和边陲的大迁移。这些移民大潮中,越出国境向海外移民的人数不多,规模不大。明隆庆元年(1567年)开放海禁,随着私人海外贸易的发展,移居海外的中国人才日渐增多,至明末清初,估计约为10万人,到鸦片战争前夕则增至100万左右。

——摘编自丘立本《经济全球化与中国人口的国际迁移》

材料四 全球人口迁徙模式(1650—1940年)

——[美]坎迪斯·古切尔等著《全球文明史》

(3)根据材料三从原因和流向两个方面,归纳明朝以前和明清时期人口迁移的不同之处。

(4)根据材料四简述17世纪中期至20世纪中期的300余年间大西洋两岸人口迁徙的基本情况。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动大西洋两岸出现上述人口迁徙现象的经济因素。

材料五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上升,国际上所谓“中国经济责任论”也火爆起来,认为中国经济块头越来越大,在目前国际经济陷入困境的情况下,不要“狭隘地光考虑自身利益”,而应承担起“拯救世界”的责任,这样中国才能成为“负责任利益攸关者”。对此,我国政府一直坚持中国是一个负责任国家的理念。但是,中国责任绝不是一种被强加、依附于别国的所谓责任。中国主张在联合国的框架范围内,在遵守联合国宗旨和原则的基础上,世界各国共同应对全球经济问题,我们的责任明确而清晰:共担责任、责任均衡。

(5)依据材料五,从政治生活角度分析我国政府在应对全球经济问题上坚持自身利益与国际责任相统一的道理。

材料六 2014年,3500名难民在地中海丧生;国际移民组织9月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已有2600多名难民命丧地中海,其中4月的一周里连续发生三起沉船事故,死亡人数超过1000人。意大利总理伦齐称:欧洲正在目睹“地中海上系统性的杀人”。

在此背景下,欧盟今年5月决定实施紧急措施,帮助安置4万难民……欧洲议会议员同时呼吁召开欧盟、联合国、美国和阿拉伯国家共同参加的国际会议,一些欧洲国家、国际组织也计划召开多层次紧急会议,尽快采取共同行动,终止这场难民危机。

(6)依据材料六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中国应该采取什么措施以承担国际责任?

参考答案与解析

1.B 主要接收国是美国、德国等,所以多为发达国家,选项B正确。

2.C 菲律宾经济落后,而上述地区经济发达,所以很多菲佣来打工,所以是经济差异。

3.D 根据图中经纬网信息可知,甲河流为鄂毕河,乙河流为尼罗河,两条河流均自南向北流,选项A错;甲河流有凌汛现象,乙河流纬度低,无凌汛现象,选项B错;甲河流有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乙河流纬度低,无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选项C错;夏季两个河流流域降水量较多,选项D正确。

4.B 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而据图中信息可知,整体甲地区纬度高于乙地区纬度,所以甲区域昼夜长短变化幅度大于乙区域,选项B正确。

5.D 甲河流纬度高,结冰期长,经济发展水平低,河流航运价值低;乙(尼罗河)河流均为世界古文明发源地,多名胜古迹;甲河流所经地区地形平坦,但纬度高,热量不足,所以该地区农业不发达;乙河流上建有世界上著名的水电站——阿斯旺大坝,选项D正确。

6.C 由甲图可以看出,当处于①位置时,人口迁移率为负值,说明人口迁出多于迁入的阶段,此时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增长,因而此时人口总量减少,因而选项A错误;②位置时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说明此时人口自然增长量为负值,人口迁移率为0,所以人口总数依然呈现减少状态,故选项B错误;④位置时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说明此时人口自然增长量为0,但是人口迁移率大于0,即人口迁入多于迁出,所以人口总数已经呈现持续增多状态,故选项D错误;因而③应该是人口呈现正增长的开始时期,故选项C正确。

7.D 由乙图可以知道,从①到③阶段人口自然增长率都大于0,因而①到③阶段,人口是在不断增多的,到③位置时,自然增长率由正值转变为0,人口数量不再增加,此时人口数量达到最多;由④到⑤之间自然增长率是负值,说明人口数量在减少,所以⑤时人口数量最少,故选项D正确。

8.B 甲和乙位于30°E南北回归线上,其距离为111x(23.5x2)千米,即大约为5200千米,B正确。

9.D 甲国为南非,乙国为埃及,所以Ⅰ所在国黄金、金刚石资源丰富,Ⅱ所在国石油资源丰富,选项D正确。

10.D 扬州是当时隋朝的经济中心,但不是政治中心,故A项错误;材料中反映不出南方和北方的人口数的对比,信息不足,故B项错误;宋代经济重心才转移到江浙地区,这一过程在隋朝时还没有完成,用“转移到”不恰当,故C项错误;材料只能说明扬州在全国范围的重要性,故D项正确。

11.A 材料中图示显示南方人口逐渐增多,体现经济中心南移的结果,故A项正确;中国政治中心一直在北方,故B项错误;军事重心南移不是图片反映信息原因,故C项错误;版图向南扩展不是材料中反映信息主要原因,故D项错误。

12.C 据材料中人口比例,不足以说明南北经济是否平衡,故A项错误;由人口分布情况推知经济重心南移完成,逻辑不严谨,理论上也可能人口少的地方经济更发达,故B项错误;南方人口增加,说明南方承载人口的经济发展了,故C项正确;北方人口比重下降,并不能说明其经济发展情况,故D项错误。

13.B 材料主要讲长江流域人口密度情况,体现不出南移的信息,故A项错误;从材料中上游和下游人口比例变化可以看出长江流域的发展是先西部后东部,故B项正确;明朝时期,我国经济继续发展,没有全面衰落,故C项错误;材料图表中人口一般与经济开发有关,故D项错误。

14.B 解答本题时,抓住题干材料关键字眼“来自殖民地的移民登陆欧洲”、“政治避难人口”等可知,选项B符合题意。

15.C 解答本题时,抓住题干材料关键字眼“实施紧急措施”、“外交方案”、“ 欧洲议会议员……呼吁”等可知,选项C符合题意。

16.C 题干材料主要强调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故选项C符合题意。

17.B 材料中的某人到处宣传“让世界充满爱”,到处演讲,可是在生活中却不去做让世界充满爱的事情,因此没有做到重视实践,也没有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故题肢②③正确;题肢①与题意无关;题肢④说法绝对。选项B正确。

18.D 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选项①错误;竞争、合作和冲突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选项③错误。选项D符合题意。

19.B 选项②错在“近代”,应为“现代”;选项④错在“黄金”,应为“滞涨”。选项B符合题意。

20.C 解答本题时,抓住题干材料关键字眼“涌入”、“进入”、“逃离”等可知通过这些“实践”活动获取“难民蔓延欧洲”认识。选项C符合题意。

21.(1)有利条件:气候夏季高温少雨,日照充足,有利于糖分的积累;冬季温和,有利于果树生长越冬;(2分)不利条件:降水总量较小,降水量多在冬季,而农作物生长在夏季,雨热不同期,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2)经济效益:滴灌节约水资源;滴灌使得化肥利用率高,既能节约成本又可使单位面积产量增高;由于有效灌溉,扩大了灌溉面积。粮食总产量增加;开发的灌溉技术,生产的灌溉设备出口创汇产生巨大的产值。

生态效益:滴灌有效防止土壤盐碱化和土壤板结;最大程度抑制杂草的生长,减少农药使用量。

(3)不同:明朝以前,主要为了逃避战乱;主要由北方向南方迁移。明清时期,受屯垦戍边政策以及人口压力的推动等;主要向边地和山区迁移,移居海外的人数日渐增多。

(4)情况:17世纪中期至19世纪末,一千多万非洲人迁移到美洲地区;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中期,近五千万欧洲人迁移到美洲地区。

因素:新航路开辟后,欧洲殖民者在美洲建立殖民地,美洲经济不断开发和发展的需要;黑奴贸易把大量非洲黑人掠卖到美洲;工业革命带来交通、通讯条件的改善;世界市场的形成促进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加速流动。

(5)①国家利益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利益,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国对外活动都是为了维护国家利益。②我国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坚决维护国家利益。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勇于承担国际责任,凸显负责任大国地位,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③主权国家在享受权利的同时也承担相应国际义务。面对全球经济问题,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为应对全球经济问题做出巨大努力,积极承担相应责任。④中国主张在联合国的框架内,在遵守联合国宗旨和原则基础上,世界各国共同应对全球经济问题,做到了维护国家利益与承担国际责任的统一。

(6)①以欧洲为鉴,尽量为周边国家创造稳定、发展的政治经济局面。中国社会应在秉持着不干涉内政的基本原则下,建设性地介入周边地区的一些事务,稳定住这些地区的基本局势,从而预防可能会引发大规模难民潮的人道主义灾难。

②中国社会也应该客观地看待难民问题。它虽然在一方面的确构成了某些“负担”,但在另一方面,它也为中国社会的丰富性、多样性提供了可能。更重要的是,它将从根本上强化中国与世界的联系,让中国从一个西方政治话语中的民族国家,走向中国传统政治话语中的天下型的国家,而这恰恰是中国崛起所无法回避的责任与机遇。

篇4:欧洲难民潮为何如此严重

移民潮不是突然出现的 首先必须意识到当前的移民潮既不是突然出现的,也不是孤立的。事实上,最近3年来,涌入欧盟的移民数量一直在持续增加。今年全世界各地的难民大约共有6000万左右,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大的“难民潮”。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办事处提供的数字显示,这一数字在10年前仅为1900万。

法国人口研究所的研究员、人口学家弗朗索瓦·埃朗表示,19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20年代间,法国曾接纳了15万逃离大屠杀的俄国犹太人,在1939年接纳了70万逃离西班牙佛朗哥统治的加泰罗尼亚人,之后又接纳了来自柬埔寨和越南的大約17万外逃难民,这一切都没有给法国带来什么大的问题。

就欧洲而言,非法移民的涌入有着很强的季节性:每到春季和夏季,天气和海况都十分有利,涌入欧洲的移民都会达到高峰,这个时期也是紧张局势和各种悲剧的多发季节。对此,意大利兰佩杜萨岛上的居民以及马耳他人最清楚不过了。

战争和冲突带来的恶果 无论对欧洲还是对全球来说,移民,尤其是难民数量爆炸式增长的根本原因显然是战争和冲突的扩散。

——叙利亚。在那些申请到欧盟避难的人当中,受巴沙尔·阿萨德政权镇压以及“伊斯兰国”武装残酷迫害的叙利亚人显然是最多的,目前约占总数的三分之二。叙利亚人外逃的速度最近明显加快:这既与“伊斯兰国”武装的迅速推进有关,同时也因为他们意识到了巴沙尔政权在近期可能不会垮台,因而叙利亚的人道主义灾难短期内不会终结。

需要强调的是,欧洲并不是这些难民选择的第一个流亡之地。据大赦国际提供的数字,大约有400万叙利亚难民一度生活在土耳其、黎巴嫩和约旦等国家。然而,随着更多难民的涌入,这些国家已没有了接待能力,再加上难民营的生活条件非常恶劣。在经过了几个月、甚至几年的艰苦生活之后,多数难民——其中很多人是受过教育的——希望过上一种“正常”生活,因而决定前往欧洲或其他地方。

——利比亚。2011年卡扎菲的消失打开了非洲以及近东地区的移民进入南欧的“闸门”。此后该国出现的内战以及“伊斯兰国”武装的进入使得利比亚成了一个混乱的王国,成了非法移民组织者(即“蛇头”)和毒贩者的天堂。这使得欧洲的南大门变得畅通无阻。

从这个角度看,欧洲国家对叙利亚和利比亚的政策是完全失败的。

——阿富汗。在北约部队即将全部撤出阿富汗以及塔利班可能在首都喀布尔以及其他一些地区卷土重来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阿富汗人选择了流亡。

“蛇头”的新通道、新产业 对于希腊与土耳其之间陆路的封锁使得移民以及难民们重新将目光转身了海上线路,更何况土耳其与希腊的佐泽卡尼索斯群岛之间的距离不过只有数公里。

过去几年间,来自利比亚和土耳其的“蛇头们”在这里开辟了数条新通道,并形成了一个真正的大产业。由于利润丰厚,“蛇头们”的“供给”不断增加,这方面的“需求”也就随之增长。

在欧盟在移民领域没有形成共同的应对策略,相关国家又软弱无能的情况下,这些“蛇头”成了欧洲移民潮的实际控制者。而且这台机器无论在地中海东部、中部地区还是在巴尔干地区目前都处于满负荷运行的状态。

上一篇:比较的作文名言下一篇:寒假的一件事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