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综合信息管理平台建设探索与实践论文

2024-08-23

校园综合信息管理平台建设探索与实践论文(共8篇)

篇1:校园综合信息管理平台建设探索与实践论文

校园综合信息管理平台建设是利用网络、通讯、编程等技术手段,以校园局域网为依托,实现网络化、无纸化办公,为各部门之间提供更加快捷的数据服务,加快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步伐,为学校管理营造一个动态的开放的网络环境,从而实现数字化校园的跨越式发展,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转变。

一、结合实际,推陈出新

《校园综合信息管理平台》建设是以学生、教师、学校三方为出发点,以网络管理和信息资源管理服务建设及其功能开发为目标,提供综合的信息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服务。以改善陈旧的管理方法,转变处理事务的落后思想,提高工作效率,节约办公经费,方便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等方面为目标,推陈出新把校园网的便利优势有效的运用到学校管理中。

二、覆盖全面,个性开放

1.人事信息管理系统

人事信息管理系统从多方面整合了教师的个人信息,由基本情况、学历情况、职称任职情况三个方面组成,涵盖了教师生涯全部的信息。教师信息的及时掌握,有助于学校对教师专业成长的培养,有利于对师资的管理和分配,并能够积极应对上级有关部门的各项统计,及时的提供准确的数据信息。

2.固定资产管理系统

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从资产的分类、购置方式、使用状态、购置时间、所属部门、单价等方面对现有资产进行详细统计。并随时跟进资产现阶段使用状态,如有调拨、报废、借出等情况可及时在系统中体现,有利于学校行政部门随时掌握资产的实时动态,对资产的管理和使用做出相应调整。

3.公寓楼层管理系统

公寓楼层管理系统对公寓房间和住宿进行统一管理。房间管理针对公寓房间的使用情况分别登记管理,快速建立房间基础数据构架。住宿管理则是针对学生入住进行登记,把学生信息和公寓信息建立相对应关系,方便住宿生管理及家长、班主任、宿舍管理三方面的及时联系与沟通。

4.图书管理系统

图书管理系统是对学校图书馆的藏书进行统一分类管理,对学生和教师的借阅情况进行登记,对新购、破损、丢失图书的跟踪处理等相关操作的一套管理系统。系统简单便捷,打破了以往手工登记效率低下的繁琐操作,大大提高了借还书的效率,减轻了管理人员的劳动量。

5.教务管理系统

教务管理系统包含了任课管理、成绩管理、课程表管理三个模块。其中任课管理和课程表管理相互衔接,针对排课问题一键解决,按照规则自动合理安排课程,并可适当进行手动调整,更加人性化的解决问题,还可根据需求打印总课程表、班级课程表、教师课程表等。成绩管理模块可按照要求上传考试成绩,并自动进行分析统计得出数据,让教务部门及领导更加直观的看到教学效果,并能够及时的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应对。

6.教学资源管理系统

教学资源管理系统把上传和下载分为两个控制模块。对上传的资源进行统计,并设置奖励机制,对积极上传资源的教师进行奖励。下载系统由统一账户控制,教师登录帐户进入系统,搜索所需资源进行下载。

7.工资管理及查询系统

工资查询系统以个人查询为主要目标,教师可以通过查询系统,以姓名和身份证号为条件轻松获取自己每月工资数据及扣款、补发项目明细。这样既提高了工资数据的透明度,又让教师对工资结构有所了解。

8.常用链接系统

《校园综合信息管理平台》还涵盖了如校信通、学校站及学籍管理等几个常用的外部系统,方便教师查找和使用。相应的也提高了各个系统的使用率,使教师能够更多的接触信息化工作,从而认可并使用,同时也能促进信息化校园网的建设与完善。

三、安全稳定,构架紧密

由于《校园综合信息管理平台》涉及面广阔,涵盖数据范围较大,数据库的安全性显得尤为重要。为了更加安全有效的使用数据,从三个方面做了安全防控。

第一,硬件建设方面,校园网配有专用10M光纤、公安系统专业防火墙设备及独立服务器,在保证网络高速畅通的同时,极大限制了病毒进入校园网的可能性。

第二,软件技术方面,本平台采取?B/S结构开发,采用简洁的asp语言,高效的access数据库,配合校园局域网及高速独立服务器,严密控制数据外漏和非法登录,完美解决信息资源安全高度共享、信息高速流动的问题。

第三,管理队伍方面,本平台每个子系统只设立一个管理帐户,由超级管理员统一分配,学校领导指定人员负责管理,如:人事信息管理系统由政教处主任负责;图书管理系统由图书管理员负责;公寓楼层管理系统由公寓管理员负责等。通过独立负责机制,避免了“谁都可以管,最后没人管”的局面。

通过三种防控机制,既能有效的控制来自外网的攻击,又能确保网络的高速畅通,还能保证教师、财务、成绩等重要数据不对外泄露,极大的提高了数据使用的安全性。

四、探索实践,尽善尽美

1.完善平台服务运行体系

为了完善平台的服务系统,学校应设立专门机构负责维护系统正常运行,做好用户服务、技术支持、应用管理和系统管理四个方面的工作。提供教师培训、解决技术问题、保证系统正常运行、优化服务器配置等项目。该运行服务体系的完善将会确保《校园综合信息管理平台》发挥最佳效益,给学校工作提供强有力保障。

2.提高网络安全的可靠性

通过运行测试,发现安全漏洞,逐步提高系统自身安全系数;做好数据多重备份,保证数据万无一失;建立信息化系统安全应急预案;逐步实现系统从局域网向广域网的转变,突破系统的适用区域限制。

3.逐步完善系统各项功能

通过进一步实践,收集多方意见和建议,在实践中发现问题,逐步改进和完善系统的各项功能,使得系统能够更加适应教育教学的需求,从而更好的服务于教育教学。

4.加强教学资源库的建设

通过制定激励机制等有效方案,引导教师积极上传教学资源;也可通过购买等方式上传大量精品资源,供教育教学使用。

5.加强教师信息素养教育

学校设立培训机构,对教师进行多媒体等信息化技术的培训,让教师转变观念,积极学习现代教育技术,并将其应用到教学和科研的实践中,逐步提高数字资源的利用率。鼓励教师运用信息技术获得教学成果,更好的调动教师及相关技术人员参与学校信息化建设的积极性。

五、结束语

在《校园综合信息管理平台》实践运用的过程中,应从各方面发现问题,分析原因,解决问题,逐步提高平台的自身质量和管理水平。通过从硬件、软件、资源、应用能力、管理机制和体制等几个方面完善平台的整体功效,搭建起立体化的校园信息管理构架,从容的迎接未来信息化世界的挑战。

篇2:校园综合信息管理平台建设探索与实践论文

【摘要】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蓬勃发展,校园微信公众平台在家校联系中的作用已超出传统的校园网站,我们结合自身校园微信公众平台建设,就如何在前期合理规划公众平台,到多头推进进行公众平台的推广,及规范高效的进行公众平台的运营管理等,进行了一些探索,力求让校园微信公众平台,成为我们家校联系的纽带,网上办事的窗口、在线教育的平台。

【关键字】 微信 校园 服务 家校联系

根据CNNIC(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2015年1月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可以了解,移动设备已经成为现代人们接入互联网的第一入口。再结合我们的调查,人们通过移动设备上网的时间明显高于传统PC,这也与现在快速的生活节奏相关。基于此,我们发现,传统的校园门户网站已经不能起到其在学校、家庭、社会之间的连接纽带作用。

由此,我们想到,要让家长在使用手机时,也可以方便的了解学校的资讯,看到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创建微信公众平台,就可以方便的实现预期的功能。在现在几乎每个手机都有一个微信号的移动互联时代,微信已经成为了一个互联网的超级入口,通过微信,不仅可以接收推送的信息,还可以方便的进行交互,实现家校的互动。

一、公众号的创建要合理规划

当确定需要进行微信公众的建设时,我们就要对其进行规划,做好充分的准备,以便让微信公众平台在学校、家庭、社会之间,真正起到桥梁的作用。

1.确定适合的公众号类型

在公众号注册之前,需要先做好充分的准备。首先,我们要考虑的是注册订阅号还是服务号。因为这是一经选择就无法更改的。订阅号的功能主要是为用户提供信息和资讯,服务旨在为用户提供服务,两者功能的不同,在校园管理中用途也不相同。

通过对比我们发现,订阅号主要提供信息与资讯,就如一个微型网站,与原来门户网站有相似的功能,管理员可以将用户进行分类,向教师、学生、家长等分别推送不同的内容,订阅号每天可以推送一条信息。认证的的订阅号,还可以编辑自定义菜单,实现更多的交互功能,通过开放接口,也可以与原来的校园网站、校讯通等系统对接,提供更为丰富的功能。而服务号虽然在与第三方平台对接上功能更为强大,但每月只能推送四条信息这一点上,并不适合校园公众号。因为毕竟有不少家长,不大愿意主动去点击那些选单。此时,学校每天推送的校园资讯方面的信息,就显得更为重要。

其次,我们还要事先确定好公众号的名称,一个好的名字,可以获得更多关注,2.提供真实的注册信息

校园微信公众平台,作为学校面向家长、社会的一个窗口,在创建伊始,就要做到规范。区别于个人微博注册时的那种随意。

先是注册一个管理帐号,建议用学校的公共邮箱作为账号,以体现公众号的公益属性。填写的每一个信息,都要确保真实,并进行记录备案,以方便以后管理的交接。在确定公众号名称时,也要体现校园特色,简单的,就可以以学校名字的简称为名。

这里要提一下的是,注册校园微信公众号,一定要经过学校管理层的同意,而不能单独行动,因为在注册的过程中,还需要上传学校法人代表相关信息,并在后期的实名认证阶段,还需要在信息真实性公函上加盖单位的公章。如果只是某个条线自发的行为,得不到学校管理层的支持,就会遇到麻烦。

3.规范账号的信息管理

公众号注册完毕后,要就注册信息进行整理与备份。微信公众平台作为学校对外的窗口,在时下移动互联蓬勃发展的社会,其重要性已经不容忽视,学校一定要安排得力的人手进行日常的运营与管理,作为公众号的注册信息,也要进行及时的备份。以方便日后工作的交接。

注册之后,建议进行实名认证,认证之后,为仅可以增加微信公众平台的功能,还可以给用户信心,提升自身形象。

认证之后获取的第三方平台接口密钥,一定要妥善保管。如果自己开发管理平台,需要用到。如果是委托第三方,如校讯通公司,则要向其提供这一密钥。同时,还可以设定一些自定义关键字,来进行一些简单的交互。特别是,可以设定欢迎界面,向每一位关注本公众号的用户,推送一些有关本公众号的使用方法指引,以方便用户的使用。

二、公众号的推广要多头推进

要让更多的人知晓并关注我们的公众号,才能发挥其在家校联系中的作用。虽然,我们也明白应该在内容上去吸引人,但在创建初期,还是需要先聚焦起一定的人气,才能让其发挥作用。而家长、社会,鲜有主动找寻学校公众号的,上学校网站的更少。怎么上这一部分人感受到校园微信公众平台的魅力呢?我们需要通过多种渠道,向社会,家长推广我们的公众号。

1.多种媒介宣传公众号 通过多种途径,宣传我们的微信公众号。首先,我们在传统的校园门户网站上,通过添加浮动图标的方式进行推广,并专门制作公众号介绍页面,对我校微信公众平台进行详尽的介绍,让每一个访问我校网站的用户都可以了解到。

另外,我们还通过校讯通向家长发布信息,直接进行推广,同时也建议班主任老师在家长会上,进行公众号的介绍。让家长知晓我们的微信公众号,并了解它。

2.校园文化渗透公众号

微信的扫一扫功能,已经深入人心。一枚小小二维码,可以包罗万象。我们将学校微信公众号的二维码,结合学校标志,制作成标签,在学校的报告厅、会议室、校园主要通道侧面墙壁上,让每一个进入校园的客人,都可以看到它;还把二维码加印在每学期一期的《天妃通讯》,《天小教育》等校园报刊上,发放给全体师生;结合校园文化建设,还将其加印在纸杯、笔记本、显示器背面等小物件上;制作包含微信二维码的幻灯片模板,分发给全体教师等等。通过这多种方式,让更多的用户知晓我们的微信公众平台,关注我们的公众号。

3.借助活动推广公众号

让微信公众平台,直接参与到学校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中来,随着活动的开展,进行公众号的推广。

如我们尝试利用微信公众平台进行“感动天妃十大人物”的评选,将候选人事迹制作成电子选单,通过微信进行发布,在向家长、社会分发书面选票时,还附上微信选票的二维码地址,引导家长在参与投票的过程中,关注,并了解我们学校微信公众号。

三、公众号的运营要规范高效

公众号建成后,要让用户有持续关注的热情,就需要以内容吸引人。及时的利用公众号向用户推送一些有用的信息,同时,也要充分利用自定义菜单、关键字回复等功能,发挥公众号的功能,有效的扩大校园微信公众平台的影响力。

1.多样的内容推送

充分利用微信公众订阅号每天可以推送一条信息的功能,及时的进行信息的发布,以常新的内容,来吸引用户。

利用公众叼,经常发布一些校园公告,并定期向用户推送校园新闻、亲子阅读、家长学校等家长感兴趣的内容。

为了吸引更多的用户,我们对每一条图文信息都进行精心的编辑,在保证内容的实用性基础上,也确保其阅读时的最佳视觉效果。吸引用户将我们的信息,分享到自己的“朋友圈”。

2.丰富的网际互动 除每天可以推送一条信息外,我们还可以利用微信的自定义关键字、自定义菜单等功能,与家长、社会进行更为有效的互动。

在微信后台,可以设定关键字自动回复功能,如对应“作息时间”,回复一条校园作息时间表的图文信息;如对应“午餐”回复一条学校网站食堂营养午餐菜谱的网页链接。

另外,我们还对校园网站进行改造,增加了适应手机屏幕的掌上门户首页,并将其链接加入到自定义菜单中,将原来校园门户网站上丰富的内容,直接展现到微信公众平台中;另外,通过后台的开放接口与校讯通系统进行对接,实现校讯通账户与微信的绑定,开设基于微信的掌上班级风采展示、班内家长短信、成长记录查询等更多实用且有趣的功能。

3.规范的运营管理

校园微信公众平台的运营,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过程。如学校网站一样,虽然在创建初始关注的人不多,但我们一定要坚持并不断进行创新。

我们制定了微信运管管理制度,确定了技术维护员与内容管理员。专职管理人员,不仅要熟悉微信公众平台的功能与作用,还要具备一定的图片获取与处理能力。以便制作出更有吸引力的图文信息,通过分工合作,确保账号安全,内容更新及时,做到微信公众平台的规范运营。

四、结束语

校园微信公众平台,是一个全新的家校沟通平台,我们在建设的过程中,不能片面的追求粉丝数量的增加,而更应该树立服务意识,让微信公众平台,在家校联系中发挥好服务通道的作用,让每一个用户,能在移动互联网的碎片时间里,获取到他想要的东西,使其成为家校互通的桥梁,网络办事的窗口,在线教育的平台。

【参考文献】

[1] 周飞 微信公众号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应用价值探析[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4-9 [2] 关兵 微信平台在现代中小学教育中的应用初探[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4-9

篇3:校园综合信息管理平台建设探索与实践论文

一、建立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 科学规划

校领导高度重视学校信息化建设, 坚持以信息化推动现代化, 促进学校的全方面发展。学校运用先进教育理论和信息技术实现教学的优化。学校建立以校长为一把手, 分管副校长具体部署, 信息中心牵头, 由教育处、德育处、教师发展中心、综合处、教科室等相关部门参与的学校信息化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 商讨落实学校信息化工作, 并着手长期规划和近期规划。每学期在工作计划中, 我们都对教育信息化建设提出具体要求。几年来, 领导班子坚持科学、务实、创新的工作作风, 明确职责规范, 定期督导反馈, 注重工作实效, 从而确保了学校信息化建设的顺利、稳步推进。

二、做好硬件平台建设, 打造智慧校园建设的基础环境

信息技术的硬件环境是信息技术应用和发展的基础, 它关系到教学效果、设备设施的管理和应用效益;是使学校走向智慧化的重要基础保证, 是一项复杂的大型建设的综合性工程。因此, 学校一直重视信息化硬件方面的建设。其中具有特色的建设项目为:

1.打造一个未来教室。未来教室将彻底颠覆学生、家长对教室的想象。未来教室以电子双板课堂教学平台为核心, 结合电子书包、高清视音频交互系统、课堂直录播系统等, 以实现多种教学模式的创新。我校至2014年下半年建成后, 组织学校教师进行未来教室使用的全方位培训, 并迅速成立了以30位青年骨干教师为未来教室种子教师和研究队伍, 要求每两周至少在里面上一次课、每学期至少开一次未来教室的公开课。目前, 我校已经培养出了一大批老师能够熟练使用未来教室进行高效教学的老师。

2.全面实现LCD短焦互动液晶投影机交互教学。传统的交互式电子白板采用一根USB数据线与电脑进行信息通讯, 将电子白板连接到计算机, 并利用投影仪将计算机上的内容投影到电子白板屏幕上, 在专门的应用程序的支持下, 进行交互教学。由于需要同时购买交互白板和投影仪, 投资较大, 维护成本也比较高。为此, 我校采取了LCD短焦互动液晶投影机的方案, 投影机内置红外线交互系统, 墙壁和普通白板也可以成为交互白板。利用特定的定位笔代替鼠标在“白板”上进行操作, 可以运行电脑上任何应用程序, 可以对文件进行编辑、注释、保存等在计算机上利用键盘及鼠标可以实现的任何操作。目前, 我校已经实现全面交互白板教学。

3.建成三维虚拟仿真校园广播电视台。三维虚拟仿真演播室除了节省成本与时间外, 更能将我校的广播电视制作的水平向前推进到全新的视觉领域。只要一个小的蓝色背景, 加上两支摄影灯光, 通过数字摄像机把人物的全身、半身、胸上景拍下即可, 就可以制作出豪华大场景的三维合成效果, 无需为不同的节目搭建不同的演播室或场景, 所以在有效利用演播室资源方面, 成本优势是显而易见的。校园电视台取名为“逗逗娃”校园电视台, 下设四个栏目:新闻快车, 吴风雅韵, Show我风采, 你点我播。现在“逗逗娃”校园电视台已经成为了学校德育教育的一个主要阵地, 每两周一期节目。

另外, 为了提示学校的网络传输速度, 提高办公效率, 2014年学校实现千兆网络到桌面。无线网络在教学区和办公区基本实现了全覆盖。

三、开发教育云资源, 完善智慧校园的软环境

如果把信息技术的硬件系统比做人的肉体, 那么信息技术软件系统就相当于人的灵魂。近年来, 学校将借助园区教育的云资源, 全面构建我校智慧校园的软件环境建设。教育信息化, 重在应用, 这是学校领导的一贯共识, 硬件上去了, 软件也必须跟上, 才能保证计算机发挥它应有的作用。为此, 学校先后基于云服务的理念搭建了学校网站平台、内部管理系统、资源库、课题管理网、教师博客、电子图书系统、《吴文化100课》专题网站、百年校庆网等平台。其中我校的内网平台和校园资源库在区内网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影响。

1.校园内部管理系统:又称内网, 是学校集学校管理、教科研管理、后勤管理、信息交流、教师培训、校务公告等一体的内部信息管理平台。该平台从2004年下半年开发以来, 一直沿用至今并不断完善。目前, 该系统已经保存了从2004年下半年以来的学校所有信息, 已经成为学校管理的一个特色, 在区内外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影响, 很多学校都前来借鉴学习。多年来, 学校先后为10多所中小学和幼儿园提供了搭建这类平台的技术支持。

2.学校资源库:始建于2004年, 最初基于FTP管理平台。2010年, 学校与南京冠邦进行合作, 进一步完善了资源库系统。我们学校的资源库主要重视自主开发, 学校以教研组、年级组、备课组为单位进行资源整理上传。如今学校拥有教师自制和整理上传的资源覆盖所有学科, 已达2T多, 并在不断完善中。

另外, 学校能够根据省市区的要求及提供的各类信息平台, 积极做好电子学籍、资产、教师和财务管理等平台的信息输入。同时学校积极鼓励教师参与资源库和各类信息平台开发建设, 学校在考核、评优工作中制定出相应的激励机制, 激发教师的积极性。

四、加强信息技术培训, 提升教师的信息素养

随着学校信息化日趋完善的硬件和软件平台的陆续建成并投入使用, 如何发挥这些平台的优势, 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科研能力和办公效率, 是目前我校在职教师的一项任务。学校领导充分认识到这一点, 通过参加苏州市电教馆组织的网上培训、江苏省网上在线培训、校园培训相结合的方式, 对学校教师进行培训。

学校组织教师两周一培训, 并利用双休日、下班后、寒暑假的时间分期、分批对现代教学设备的使用进行技术培训、上网培训, 学习操作程序, 掌握使用方法。并对个别中老年教师进行补习, 对青年教师进行教学软件制作的培训。为了进一步提高大家对信息设备的应用水平和信息化教育水平, 我们又要求全校教师人人能运用多媒体交互系统上课, 加强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 并定期组织考核。通过一系列的措施, 学校教师的信息化教育水平有了明显提高。目前, 学校中青年教师已100%通过学校信息技术培训和考核。

五、应用至上, 初见成效

我们在启动学校教育信息化工程时就明确提出“应用至上”作为信息工作的准绳, 鼓励教师根据教学需要, 制作计算机课件、使用交互白板、使用未来教室。几年来的实践表明, 这一切入点, 提高了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 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信息素养。

近年来, 学校在信息化建设上也取得了一些成绩:学生有100多人次在各级各类的信息技术竞赛中获奖;教师教学竞赛也频频获奖, 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中30人次获一等奖;首届全国微课程大赛中, 我校韦彩花老师获得了江苏省唯一的一个一等奖, 另有三人获奖;第二届全国微课程大赛中, 我校20多位老师获奖;更有数百人次在各级各类的课件比赛中获奖;学校拍摄的《百年校庆》专题片被评为全国金奖;杨慧成老师被评为江苏省优秀信息技术教师和园区中小学首届“教育技术管理服务能手”等荣誉称号;吴佩芳老师被评为苏州市和园区中小学首届“教育技术应用能手”等荣誉称号。

篇4:校园综合信息管理平台建设探索与实践论文

关键词:网络信息化;辅助教学;传统教学

作者简介:李慧(1976-),女,湖北随州人,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副教授;厉虹(1959-),女,北京人,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教授。(北京100192)

基金项目:本文系2009年度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教学改革立项项目(项目编号:2009JG16)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09-0079-02

一、建设“网络信息化”平台的意义

目前,高校建设各专业均是依照以专业基础课为主、专业课和专业任选课为辅的思想进行的。各专业培养计划中的课程设置既有系统性又有上下依托关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也不例外。但是,在培养计划实施过程中,学生往往对本专业的系统性、各门课程的上下衔接关系、相关课程的重叠交叉关系以及专业课程与一、二级学科基础需求的关系等等不很清楚。另外,学生对本专业的学习情况缺乏系统性的认识和了解。由于缺乏实时、有效地评价和反馈机制,学生仅通过学期末考试的成绩才能明确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因此,有必要将传统课堂教学结合计算机网络技术,为学生打造一个全新的辅助教学平台——“网络信息化”平台。[1-3]

“网络信息化”平台可以提供多种形式的网络资源,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使他们更清楚地知道自己学了什么,要学什么,并建立个人的专业体系结构;实现教师与学生的网络化互动式课堂教学,课后学生有资料可循,并杜绝学生抄袭作业的现象;利用设立的学生论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还可以有效地引入客观评价机制,科学地研究教与学的规律,为学科建设和发展积累第一手的资料。

二、“网络信息化”平台的构建

“网络信息化”平台是实现网络化教学模式最有效的途径与媒介。[4]网络教学平台可以实现教师与学生的网络化互动式课堂教学,即学生能够从网上了解本专业学科的建设情况和发展情况,及时看到老师的反馈和评价情况,看到自己和其他同学在班级中的学习情况,并能够及时调整自己的定位,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结构。

1.“网络信息化”平台的组成

“网络信息化”平台主要由用户登录、网络课堂、教学园地、助学园地和实验指导等五个部分组成。用户登录包括用户注册和系统登陆两个模块;网络课堂是由课程大纲、电子教案、教学课件、教学录像、参考资料和实验指导等6个功能模块组成;教学园地是由与课程相关的动画库、视频库和图片库等3个模块组成;助学园地是由课题讨论、典型题例和网上答疑等3个模块组成;实验指导是由选做实验、必做实验和综合性实验等3个模块组成。图1为适合本专业教学的“网络信息化”平台关系图。

2.“网络信息化”平台的内容及各部分作用

该教学平台需要对访问用户进行资格审核,第一次使用前须注册,只有授权的用户才能进入该系统。授权用户分为学生、教师和管理员三类,这三类用户均有权使用网络课堂、教学园地、助学园地和实验指导中相应的功能,但管理员还有更新网站内容的特权。

(1)网络课堂。传统教学课堂上学生人数多,学时有限,并非所有学生能第一时间领会老师的授课内容。但是,该平台中的“网络课堂”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单独为其构建一个个性化的网上教室。在此课堂上,学生可以使用与本课程相关的教学录像、教学课件等资源,并利用网上教室对课程学习过程中的薄弱环节进行自学并加以巩固,还无学时限制。

(2)教学园地。为了方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中难度较大的知识点,或者传统课堂上用语言无法表达的内容,教学园地模块中提供与课程相关的动画库、视频库和图片库等。例如,电机与拖动课程中介绍同步电机旋转磁动势、旋转磁通势波等抽象的概念时,传统的黑板以及书本模式非常抽象,无法形象生动地加以说明,不能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利用该模块中的动画或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即可解决问题。

(3)助学园地。因时间所限,传统课堂上教师所组织的交流与讨论仅在少数学生范围内进行,无法顾及到大多数学生。利用“网络信息化”平台,学生能随时在“助学园地”与本课堂中的同学或任课教师进行交流与讨论,还能将学习心得或讨论过程上传至讨论区,由管理员负责更新内容,实现了网络化教学的实时性和交互性。[5]

(4)实验指导。传统教学中学生做实验均是在实验老师的指导下“照猫画虎”,通常實验结束后学生往往不了解此实验目的和意义。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实验目的、内容以及顺利完成实验项目,“网络信息化”平台下的实验指导模块中提供每项实验的指导书以及部分实验过程的视频。利用网络平台,一方面学生可以在实验课之前预习实验内容、方法及步骤;另一方面可以在书写实验报告时作参考;另外,还考虑开发一些网上模拟实验,同时也鼓励学生自行设计网上模拟实验。[6]

三、“网络信息化”平台的优越性

1.提供形式多样的学习资源

利用各种网络资源,解决书本类学习材料缺乏的问题,大大丰富教师获取的信息。网络资源经过教师的收集、分析及处理,不仅获取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最新知识和信息充实其教学内容,而且让学生对新技术、新成果的应用有一定的认识,使课堂内容丰富多彩,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提供综合性的学习模式

网络教学模式能够提供给学生自主化的学习环境,它不受时间、地点等条件的约束,让学生尽可能在最适宜的时间和最佳的学习状态去学习,大大提高学习效率,从而克服传统教育中以教师为中心的弊端。利用网络上丰富的、动感的及不断更新的资源,代替以往单调的、沉闷的及一成不变的学习模式,使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从而建立了一种具有创造性、灵活性和综合性的学习模式。

3.提供便利的辅导条件

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及时解决的问题,可以通过课后在线浏览或下载网络平台中有关课件、补充材料、参考辅助资料等得以解决。此外,利用E-mail和论坛等有效的个性化辅导方式,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使学生不再会因有问题时找不到老师而发愁。这些均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既为教师辅导学生提供了便利条件,又为增强师生感情搭建了沟通桥梁。

4.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网络教学,可以使学生更生动、更广泛地了解整个学科体系,寻找兴趣点,明确学习的重点;通过网络平台交互,学生和老师之间可以加强交流,学生可以及时答疑解惑,提高学习效率;通过网络平台,学生可以知道如何获得丰富的教学素材等等。这样,更适合学生结合自身特点,各取所需,选择适当的学习形式和内容,这非常有利于提高学生自学的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四、开展网络辅助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网络辅助教学一方面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强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另一方面可以营造一种平等、友爱的师生关系,提供一个实用便捷的交流平台。利用这个平台,学生不仅可以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而且还能学习课堂之外的知识,培养自学能力。但是,网络辅助教学还应该注意下列几个问题:

1.重视网络负面影响,提倡健康的网络文化

网络提供给高等教育丰富信息资源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例如,网络的自由、平等特性,使大学生的价值观更趋于个性化和多样化,但是社会道德的主要规范作用则可能减弱甚至消失,导致大学生选择迷惘和价值取向紊乱;网络拥有的强大诱惑力远远超过大学生自身的控制力,现在的网络黑客、网络罪犯中不乏青年人;同时,网络的高度图像化和综合性的特点,也会导致学生的思维、阅读和表达能力退化;一些学生因沉迷于网络游戏而荒废学业,甚至使言语能力、社交能力、自知能力等的发展受到严重影响。

因此,网络对青年学生的影响实在不可小觑。学校应该大力提倡健康的网络文化,加强网络时代的思想道德教育,重点培养他们是非判断的能力,让青年学生在多元化的价值观体系下,学会鉴别,学会选择,养成道德自律;加强对学生的心理指导,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出台关于青年学生上网和网吧经营规定,采取学校、社会及家庭共同参与的方式,坚决清除非健康网吧,为他们营造出一个健康的绿色环境。

2.增强教师主导作用,合理使用网络辅助教学

有些教师认为,多媒体网络的出现可以解决学生依赖教师的现象,全面放手让学生自学,但不良后果是让学生的自主学习失去控制。实际上,多媒体网络只是教师教学的一个辅助手段。应该清楚任何时候都是为了教学而使用工具,不是为了使用工具而教学。网络辅助教学是否需要应用,取决于教师教学内容的需求。

在网络化教学模式下,教师必须转换角色,应当成为学生网络生活的导航者、心灵的守望者和时尚的引导者。教师除了根据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编制多媒体课件之外,更多的应该是通过网络平台与学生进行交流讨论、答疑解惑,并指导学生正确地获取信息资源、掌握学习方法等。通过这些形式让学生也参与课程建设,有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能动性,这是传统教学模式无法实现的。

3.加强师资培训,提高师资能力

网络辅助教学的应用对广大教师来说,既是一个机会,也是一个挑战,它需要教师转变教学思想和方法。具体地说,教师要从知识的灌输者转变为网络资源的提供者和网络教学的设计者。为了适应教学模式和手段的变化,教师要不断地学习,深化教学基本功,尤其是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基础知识,具备熟练操作计算机等现代教学媒体的能力,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益。

五、结论

建设“网络信息化”平台,运用多媒体网络庞大的信息处理能力进行教学资源的收集、检索、统计及分析,提高教育教学研究的效率和水平;将新成果、新技术引入到课堂教学中,重视教学内容的多样化,以形象生动的教学方式满足不同程度学生的学习要求;结合多种网络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为学科建设中研究教学规律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倪向东,李盛林,曹杰,等.网络教学平台在课程辅助教学应用中的利弊[J].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10,(4):70-71.

[2]陆继远,景亮.网络辅助教学平台的方案设计及实现[J].中国电力教育,2011,(5):47-48.

[3]谢莹.利用网络教学平台进行生物化学辅助教学的探讨[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0,27(6):51-53.

[4]黄国波.《化工CAD》课程网络化教学模式探讨[J].台州学院学报,

2010,32(6):85-89.

[5]冯宁.利用“天空教室”网络教学平台建构高等数学教学之策略研究[J].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3):22-26.

[6]陈贵荣,刘少克.“电机与拖动”课程教学改革[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8,30(6):1-2.

(责任编辑:宋秀丽)

篇5:校园综合信息管理平台建设探索与实践论文

1.《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提出要大力推进医药卫生信息化,加快医疗卫生信息系统建设,要以推进公共卫生、医疗、医保、药品、财务监管信息化建设为着力点,整合资源,加强信息标准化和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建设,逐步实现统一高效、互联互通。

2.卫生综合管理信息平台的建设是以“资源整合和信息共享”为目标,为卫生管理与决策人员提供高效的信息支持和服务,实现部门之间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提高管理效率和科学决策水平,提升落实医改各项任务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3.《指南》从概念层面和逻辑层面上提出了对卫生综合管理信息平台建设的功能和信息要求。概念设计是在对各个业务应用抽象基础上,提出具有普遍性和一般性设计;逻辑设计则是提出了技术实现的要求和方法,并不考虑具体硬件和软件选择,保证各建设单位,根据各自具体情况灵活设计,同时又能满足整体性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的要求。

4.《指南》的设计思路是通过平台建设实现信息资源的集成和整合,利用系统互联互通、数据共享和应用整合技术,为用户提供统一、方便的信息服务。设计内容包括信息标准技术、应用集成技术、信息资源统一管理技术、门户与安全平台、以及系统部署和运维机制等方面内容。

篇6:校园文化建设实践与探索

调研时间:2018年7月 调研单位:xxx小学校 主要成果:

一、调研课题

学校信息化教育现状及教育教学应用研究

二、工作现状

1、取得的主要成绩

(1)、教育信息化设备能基本满足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需要。通过前几年国家实行教育均衡发展计划,学校信息化设备,尤其是计算机不再是学校中的“稀有保护对象”了,各校的大部分教室都装配了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我校是一个典型的小班制农村小学,虽说是一个农村小学,但是我校在2016年各班已全部配备了电子白板,说明学校信息化教育已经普及到农村小学,这是时代进步、科技发展的结果。

(2)是教师信息化素质得到提升。通过“国培”计划、校本培训等多种途径、多种形式加强了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特别是近三年来分期、分批、分层次对学校在职教师进行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大大提升了教师信息技术素养。

(3)是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多媒体课件、视频材料以及通过互联网获取信息资源等已在在教育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比如近几年在汉字教学中很流行的“悟空识字”,以游戏闯关的形式来进行汉字识别教育,同时进行汉字释义,效果很好,很受儿童及家长的欢迎。可以说,教育信息化大大提高了教育的趣味性和多样性以及可接受性,提高了教学效率。

2、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1)部分教师认识不完全到位。少数教师认为,自己教了多年 的书,或自己年龄大了,已有一定的教学经验,用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手段教学轻车熟路,用不着学习新的东西,可以不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来教学,依然可以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因此,对采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手段教学认识不明,态度不积极。

(2)学科教学中属于研究性、展示性应用较多,常规教学应用偏少。在学校研究课、公开课、示范课和各级课堂教学竞赛中,老师们都要使用信息化手段教学,但在日常常规教学中,部分老师运用较少。

(3)是借鉴应用多,创新研究、开发较少。由于老师们工作繁忙,或自身能力水平有限,不能研究、开发出新的教学软件等,因此大多数老师直接借鉴甚至照搬别人信息化成果资源进行教学,如从网上下载课件、音像、视频材料运用于教学中,很少融入自己新思想、新理念、新方法、新发现、新成果等。

三、工作建议

1、进一步加快信息化教学环境的建设。信息化教学环境,决非仅仅硬件系统而已,而是硬件软件等有机结合的综合系统。目前,学校教育要乘国家信息化建设东风,加紧信息化教学环境建设,致力于建设用于信息化教和学的各种支持系统及用于各种教育资源、教育设施管理的信息管理系统等。

2、搞好信息化教育资源的建设与利用。信息化教育资源是指用于教育信息化的各种资源,如电子教材、各类素材、学科教案、教学课件、试题、百科知识、教育新闻信息及各类教育统计数据等等,要组织专门力量进行甄别收集和利用。

3、进一步加强师资培训。作为新课改之关键所在的教师,其职能、角色的定位,也将逐渐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成“设计者、指导者、组织者、帮助者、学习资源的管理者及研究者”。这种新型教师的职能转变,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教育 信息化应成为师资培训的重要内容,也只有这样才能将教育信息化建设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篇7:综合实践活动与校园文化建设

作者:海南省三„文章来源:刘昱瑛[推荐]点击数: 328更新时间:2009-4-7

[摘要] 校园文化建设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现代学校发展提出的新课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现了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和价值追求,改变了教与学的方式,能够较好体现学校特色,凸现学校文化。综合实践活动在我校近一年的实验和发展过程中,逐渐完善了制度文化、创新了课程文化、建立了课堂文化、打造了教师文化、构建了学生文化、开发了社区文化、凸现了评价文化。

[关键词] 综合实践活动校园文化建设

当前,我国正在实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其核心理念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究其根本,就是要改变教与学的方式,培育全新的学校精神,重建校园文化。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一文中指出:“解放学生的头脑,使他们思想;解放学生的双手,使他们能干;解放学生的嘴巴,使他们能问;解放学生的空间,使他们能到大自然大社会里扩大知识和眼界,获得丰富的学问;解放学生的时间,使他们有时间学一点他们渴望要学的知识,干一点他们高兴干的事情。” 陶行知先生关于“五大解放”的思想对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在新课程体系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一所学校文化建设的价值远远超过了一门课程所应发挥的作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它集中体现了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和价值追求,同时,也是一门能够较好体现学校特色、凸现学校文化的课程。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验和发展探索中,我校构建校园文化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得以体现:

一、完善了制度文化

学校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是制度创新的过程。制度是一种行为准则和行为规范,制度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作为一种基本的课程形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集中体现了新的课程管理和发展制度,它要求学校变革学校日常的管理制度、课程制度、教学制度和评价制度,建立全新的学校管理制度新文化。我校是2005年2月28日开始开课的,是一所全新的政府投资兴建的全日制小学。制度建设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对学校的管理具有导向性。一个学校不能没有规范的管理制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办人民满意的学校”是我们的宗旨。建校伊始,校领导就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制度的建设。对我校的学校管理及校园文化建设制定并出台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九小五年远景规划》《九小课题研究和管理制度》《九小教学教研常规管理制度》《九小学生学籍管理规定》《九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九小学生一日常规》等等。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我们还制定了一系列的相关制度: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指导意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指导纲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计划和管理方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指导要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师生评价制度》《综合实践活动课表制度》《综合实践活动教师指导奖励方案》等,对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原则、内容、实施、管理和评价都作了明确的规定。建立了具有弹性的课程时间管理制度,由教师根据主题活动的需要进行灵活调整。制度是促进教师参与课程实验的外在因素,同时也为我校教师积极参与教育教学工作指明了思想和行为的方向,为教师参与综合实践课程试验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和精神动力,促使学校管理和校园文化建设走上规范化和科学化。

二、开展校园文化建设,让校园无处不飞花

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创建书香校园,可以说是一项实施学校管理的过程。校园文化所创造的环境和氛围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它是将来时,不是现在时。当学生长期置身于书香的环境与氛围中,便会形成高雅的风格和气质。办学校就是办文化氛围,学生在校学习更重要的是感受文化的熏陶和文化的积淀。我国有位教育家提出“泡菜水”理论,泡菜水的味道

决定了泡出来的萝卜和白菜的味道。实际上,学校全部工作都是在调整好这个“泡菜水”,营造高品位的文化氛围,让学生感悟、理解、思考,净化灵魂,升华人格,完善自我,内化、升华、融合、超越,把正确的做人做事之道渗透到灵魂里。

1、充分利用橱窗、学生成果展览阵地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我校自建校以来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以“让先进文化充满校园,让多彩校园处处体现教育”为主旨,把校园文化建设作为提升学校品位、塑造品牌形象的重要载体,纳入学校整体发展规划之中。

学校针对学生年龄小,对各种现象缺少鉴别能力的特点,用健康向上、充满童趣的语言武装文化。在养成行为方面,如:楼梯迎面的墙上印有“上下楼梯,靠右行”;拐角处、楼道上“静我校园,不大声喧哗”,洗手盆旁“你关好了水龙头,真是好孩子”等校风、学风、课间行为准则的宣传语。在德育方面,有形式的多样,内容丰富的“德育长廊”:有众所熟知的“孔融让梨”、“甄彬桥下拾履”等历史教育故事;有教育的名言名句、有激励学生“爱祖国、爱劳动”等“五爱”的彩色宣传报„„这些墙壁上的“无语之师”就是学生的第一顿知识快餐。学校根据楼层的不同,根据学生年龄特点的不同,设立楼层文化:一楼是行为习惯走廊,以儿歌的方式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爱国、团结、孝敬、勤奋学习等十一种传统美德。儿歌简洁明快、琅琅上口。对儿童思想品德的形成、美好情感的培养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二楼为自然文化遗产,着重从开拓学生视野的角度出发,介绍了世界历史文化遗产,不仅给予学生以美的享受,也开拓了学生的知识视野,更让学生感受到世界文化遗产的脊髓,萌生向往之心、神驰之心;三楼设立名人名言走廊,对培养和激励学生树立远大志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作用。有伟大领袖毛泽东、邓小平;有“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的雷锋;有科学巨匠牛顿、诺贝尔、爱因斯坦„„他们的生平和成就时时刻刻激励着我校的莘莘学子立志图强,奋发有为,为母校争光添彩,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无论是从环境的建设、校园布局等方面,九小都处处体现着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巧妙地渗透到校园文化建设的每一个细节中。倡导健康、积极、先进的校园文化,营造浓厚的书香氛围,让九小的每一个角落、每一块墙壁都会说话,让校园文化无处不飞花!

2、“浪花”文学社搭建校园文化的的平台。

为了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形成书香校园、强化读书“一二三”工程的成果,提升办学特色与品味,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学及写作的兴趣,我校组建了“浪花”文学社。政教处全面负责具体操作。图书室全天候对社员开放,社员随时阅览书籍、报刊。所有文学社社员每周要写出一篇有质量的习作,择优投稿。每周出一期文学社小报(8K)印发,橱窗张贴一份。优秀习作刊登在校园网。我校六年级学生张星旖参加三亚市普通话推广周的征文活动,其征文《我与普通话的故事》获得一等奖;四年级李佩文获得三等奖。另外,成立红领巾广播站,每天中午设定10分钟的校园广播时间,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浪花文学社的组建促进了校园文化的建设,给学生们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借助“浪花”文学社及红领巾广播站的建设,我校向学生发起来了“校园形象天使”的评选活动,以此为载体,为契机,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学校文化建设,而且,树立典型,倡导优秀,带动全校学生共同参与,健康地成长。

三、创设自主互动、合作探究、交流型的课程文化

课堂文化是指教师与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共同创造的课堂风格、规则、心理环境、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的总和。它包括课堂物质文化、课堂精神文化、课堂制度文化。而课程文化作为现代学校文化的核心,是按照现代社会的时代要求和青少年儿童心理生理发展特点,对现代社会文化的选择、提炼而形成的一种课程观念和课程活动形态。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于国家规定、地方管理、校本开发的三级管理课程。

因而,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特点、学校实际、社区背景,超越知识本身,形成新的课程意识,创造性地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这就涉及到课程文化中最内层、最重要的精神观念建设。因为良好的自主、合作心理塑造,有利于学生的思维方式、思想观念、价值观念和各科知识的形成。同时这种心理一旦形成,又可以使学生“借助于这种课堂文化的熏陶而自觉学习,从精神上带来新的塑造”。因此,自主互动、合作探究的课堂文化在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1、构建师生平等互动,创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传统意义上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可以说,创设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教学关系,构建和谐的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师生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教师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

只有有了这样的文化氛围,每一个人才能坦率的呈现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即使暴露自己的不足和错误,也不会招致教师及同伴的非议和嘲笑。使大家产生一个共识:产生错误和不足是学习和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经历,是取得进步和成熟的途径,获得自己独特体悟的方法。只有这样,师生之间才有可能真正形成一种平等、和谐,宽松,融洽的课堂文化,形成平等对话的局面。“你很棒!”“对不起!老师也不知道。课后我们一起查找。”“老师,我有不同的意见。”„„这些语言出现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已是屡见不鲜。教师放下尊者的架子,体验到一种心灵的自由和释放,享受与学生平等对话所带来的愉悦与轻松,教育教学活动成为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作用的过程。“老师,我有话想跟您说。”师生关系是融洽的,心理是相容的,地位是平等的,所有精力都被用在共同达成的教育目标上。

2、在活动中凸现课堂文化

课堂文化是一种动态文化,只有教师一人单薄的声音和动作的课堂是谈不上互动、探究的课堂,单调和呆板乃课堂之大忌。课堂既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开心乐园,又是思想与思想交流、感情与感情沟通、生命与生命对话的心灵家园。“在活动中学”,是学生的需要,也是课堂探究的体现。综合实践活动的课堂其本质特征是实践性、开放性、自主性、生成性。综合实践活动面向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强调富有个性的学习活动过程。因此,我们必须创设出一种学习环境,在这种环境中学生能积极地去体验。当然在活动中教和学,要注意让学校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联系起来,“还塑造教育为自然教育,还知识教育为生活教育”。为学生提供接触社会、自然、文化,提升自我的机会,使学生形成对自然、社会、文化、自我的整体认识,发展他们的探究精神和问题意识,获得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同时,养成健康负责任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个性品质。综合实践活动注重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与学的方式,强调学习方式的多样化,让学生通过探究、体验、交往、实践、信息、生活积累等方式,获得发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实践形式是多样的,课堂也是开放的、鲜活的。课堂上注重生生互动、小组互动、师生互动、有时还有专业人士、家长参与。如:我校林蓝老师执教的科学课《摆》,就是一堂学生自主积极地参与科学实验,合作、互动、探究,得出实验结果的新型课堂,受到评委的赞誉,获得三亚市科学课调教二等奖;黎克科老师执教的《童话城堡》,以学生的自主动手为主,培养学生合作创新的精神,参加中南六省美术课调教获二等奖;操秀丽老师的《风筝转起来》,从“做风筝——探究风筝转动的原理——创新改进”,整个课堂都以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完成为主线,教师只是穿针引线——组织者与引导者;许翠萍老师执教的的音乐欣赏课《童年》,以学生自主体验、自主感悟为教学的主线,引导学生“听”——“诉”——“欣赏”——“感悟升华”,从乐曲中体会到海霞悲惨的童年生活,但海霞的抗争终于使阴霾散尽,迎来艳阳天。参加三亚市音乐课调教获得一等奖。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课堂呈现出的是生动活泼、创意无限的良好局面。学生喜欢上综合实践活动课,成为了课堂的主人。

3、优化教学方法,注重人文价值、观念的渗透。

优化教法和学法是落实新课程标准的重要途径,也是课堂文化建设的基础。在教学预案中要注重丰富、有用和有趣三方面的结合。学习内容越丰富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越大;学习内容越有用、有趣,学生学习热情越高涨,一切也就“润物细无声”了!为此,在教学中要创设生动具体的现实情境,引导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并进行自主探索。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关注学生的课堂感受和处境;根据学法选择教学策略,发掘实效有用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自己通过各种现代化手段和媒介获得信息,让学生越来越自信,越来越想了解他人、生活和社会。只要坚持这种优化,我们才会看到孩子和大人甚至和专家学者一起认真商讨交流,会从他们的脸上看到越来越多的阳光和自信。

加强校园环境建设,对于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关系重大。为了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让学生不但能走进课堂学知识、学技能,也能走出课堂,从校园甚至社会的大环境中获得知识与技能,4、打造了教师文化

篇8:校园综合信息管理平台建设探索与实践论文

社区作为现代社会的基本构成单元, 是居民生活和获取服务的最主要区域, 是社区服务业所依托的地域主体。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开展、大型社区的迅猛发展和国民知识层次的普遍提高, 居民不但要求社区服务业的覆盖范围越来越广、服务品质越来越高, 而且对社区服务业的服务模式、管理体系和信息化程度也提出了崭新的要求。随着国家“十一五”规划的颁布实施,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已经成为我国的一项战略决策:同时, 对电子商务的引导和支持也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作为发展现代服务业和电子商务两项重点工作的交叉点之一, 社区服务业信息化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

目前, 服务于社区的产业主体多处于粗放型发展状态, 服务水平和质量参差不齐, 服务的规范化和信息化程度普遍不高;人们获取服务的途径和支付手段有限, 方便、快捷地享受到所有社区服务还停留在理想阶段;第三方认证和信用评价体系还未有效建立, 居民面对众多的服务商不免有些茫然, 要花很大的精力才能找到放心的服务。对于这些问题, 加快服务业的信息化、规范化进程是有效的解决途径之一。以社区为组织者和管理者, 建立面向社区居民的信息化服务平台, 完善基于社区服务业的信息化服务体系, 对于提升社区服务业的信息化水平, 规范服务行为, 提高服务品质, 以及使居民方便地获取放心服务, 满足人们的多元化服务需求, 都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和深远的影响。

清华大学在社区服务管理信息化方面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和探索, 以学生和教工社区为依托, 建立了清华园社区信息化服务平台, 加强了对社区服务的科学管理, 为社区居民提供方便、快捷、放心的社区服务,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信息化服务平台在居民住宅区、高校、机关大院等大中型社区都有着良好的应用和推广前景。

1 清华园社区信息化服务平台的建设

清华大学所在地清华园占地面积405.5公顷, 常驻人口7万多人, 流动人口3万多人, 是一个典型的大型社区。社区服务涉及商贸、餐饮、住宿、物业、家政、维修、医疗、物流、银行、保险、咨询、治安、环卫等40多种, 几乎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满足了居民的各种日常需求。然而, 众多的服务项目和网点往往令居民眩目, 仅服务电话就有近百个之多, 给获取服务带来了不便;此外, 各服务网点信息化程度普遍较低, 开通网上业务受理的更是寥寥, 限制了服务品质的提升。为此, 清华大学以信息化为切入点, 建立了清华园社区信息化服务平台。

清华园社区信息化服务平台由93001呼叫中心、服务网站和信息中心三大部分组成, 承载、协调社区内外众多服务资源和信息, 利用电话和互联网等多种先进的通信手段, 为信息传递、业务受理和管理运行提供信息化支撑, 构建起了互动的诚信服务平台, 为居民提供规范、便捷、放心的“一站式”服务解决方案。

信息化服务平台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先进性、扩展性和开放性原则。呼叫中心采用了先进的IP组网技术, 便于扩容和向下一代网络升级。服务网站设计伊始就定位于高层次电子商务, 不是简单的介绍宣传型网站, 而是业务实时受理系统, 从用户下订单、到服务商受理、再到用户评价, 全程电子化完成。呼叫中心和服务网站共用信息中心, 保证了服务资源状态信息和订单信息的统一一致, 实现了两个系统的无缝衔接和交互。整个平台采用模块化设计, 便于升级扩展;同时采取开放式设计构架, 便于和其它信息系统交互。

信息化服务平台通过加盟的方式整合现有社区服务资源, 由加盟服务商提供各类具体的服务, 平台负责对服务商进行考核认证和市场监督, 促进其规范服务行为、提高服务质量、提供放心服务。此外, 平台接待专员还会根据用户的具体要求推荐最适合其需要的服务商, 提供有针对性的定制服务。

信息化服务平台投入运行后得到了社区居民的广泛认可, 知名度迅速提高。目前, 通过考核认证加盟平台的各类服务商有30余个, 平台呼入电话量800余人次/日, 网站访问量1 000余人次/日。

2 为居民提供方便、放心的社区服务

信息化服务平台本着“以人为本”的服务宗旨, 为社区居民提供方便、快捷的一站式服务。一方面, 平台承载了众多服务资源, 几乎涵盖了居民日常生活所需的各种服务, 居民只需要拨打统一的呼叫热线93001 (社区外用户拨打62793001) , 或者登录服务网站www.93001.cn就可以获得所需的服务, 相比过去要记繁多的电话号码方便了许多;另一方面, 平台采用了多种通讯手段作为接入方式, 除电话和网站外, 还开通了接待前台、Email、短信、语音留言等接入方式, 是一个全方位立体式的接入窗口, 居民可以随时随地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式接入服务平台。

信息化服务平台对服务商的软实力非常重视, 在引入服务商时严格遵守“成熟一个上一个”的原则, 对申请加盟者进行多方面考核, 主要涉及服务的信誉、质量、规范程度、及时性等七个方面, 考核通过后方能成为认证的服务商, 从而加盟平台提供服务。同时, 已经加盟的服务商并非就可以高枕无忧, 还要接受动态监督, 对于出现问题且没能通过复核的服务商将被取消加盟资格。平台的考核认证机制和市场监督机制对于规范服务行为、保障消费者权益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保证了用户从平台获取的服务都是放心服务。

3 促进社区服务业的发展

信息化服务平台的投入运行, 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社区服务业的发展。

首先, 平台提升了服务商的信息化水平和服务水平。社区服务商由于受到认识、财力和技术人才等多方面的限制, 信息化程度普遍不高, 相对走在前列的信息化较好的服务商也承担着较高昂的信息化一次性投入和维护成本, 而且大多数信息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不能得到有效保障。信息化服务平台采取“集中投入、统筹开发、专业维护、平台共享”的管理运营方式, 由社区管理者组织系统的建设和运行维护, 信息系统采用先进的硬件设备, 软件开发和维护由知名厂商提供, 保证了系统的先进性、稳定性和安全性, 大大提升了服务商的信息化水平, 进而带动了服务水平的提高。平台是众多服务商共享的, 相对于各服务商自己独立开发维护模式, 信息化成本大大降低;同时, 服务商还享受到了更高级的信息系统支撑和多样的通讯支付手段, 实现了服务水平质的飞跃。此外, 设备的共用和集中运行还减少了服务器耗电、机房制冷等能源消耗, 有利于环境保护。

其次, 平台的整体效能增加了服务商的经济效益。信息化服务平台有着广大的用户群, 日常访问量也相当可观, 加盟服务商很轻松地就得到了平台用户的注意, 获得了额外的宣传效益和巨大的商机, 成倍地提升了经济效益, 有利于企业做大作强。同时, 由于加盟服务商都通过了平台的考核认证, 代表其信誉和服务都达到了一定的水准, 可放心使用, 从而有利于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

最后, 平台有利于现代管理理念和经营方式的推广。信息化服务平台不仅仅是一个信息系统, 更重要的是它通过信息手段将管理理念等“软件”融入到了服务商的日常运营中。服务的全程电子化处理需要为各类服务制定相应的电子化工作流程, 在流程的制定过程中, 一方面充分考虑了现有的传统工作流程的优缺点, 取其精华, 弃其糟粕, 另一方面引入了管理学中先进的管理和经营理念, 使服务流程更加科学高效, 从而提高了加盟服务商的管理水平。

摘要: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 加快信息化进程已经成为促进管理水平提高的有效手段之一。和谐社区的建设是构建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 对社区信息化服务和管理进行研究, 将有力地推动和谐社区的建设, 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介绍了清华大学在社区信息化方面所进行的探索和实践。

关键词:科学管理,信息化,社区

参考文献

[1]张凤昌, 吉俊民, 王艳.新时期清华大学后勤的改革与发展[J].中国高教研究, 2005 (9) :20-22.

[2]朱赤, 高海滨.信息化服务平台创造便利生活[J].中国信息化, 2008 (10) :30-31.

上一篇:生命的触发-读生命生命有感下一篇:感统器材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