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轴对称图形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

2024-07-22

(2)轴对称图形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精选5篇)

篇1:(2)轴对称图形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

单元主题

圆 任课教师与班级 602

本课课题 P59轴对称图形 第2课时/共8课时

教学目标

及设置依据 1、使学生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知道圆也是轴对称图形,且有无数条对称轴。

2、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亲手操作,让学生会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3、培养学生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提高观察能力和操作水平。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认识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

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内容与环节预设 个人二度备课 课后反思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复习铺垫。

说一说你是如何用对折的方法找出一个圆的圆心的。

二、引导探究,学习新知。

1、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

我们以前学过对称图形和对称轴,长方形、正方形等都是对称图形,都有对称轴。这些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

说一说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对称轴。

我们学过的图形中还有哪些是轴对称图形?

2、圆也是轴对称图形。

(1)圆对折以后,两边完全重合,所以圆也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实际就是圆的直径所在的直线。

(2)让学生分别画出两个不同的圆的对称轴,能画出几条?

小结:圆也是轴对称图形,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三、巩固深化,拓展思维

1、P59做一做第1题。说说哪些图形的对称轴只有一条,哪些不止一条。

(等腰梯形只有一条对称轴,长方形有两条对称轴,等边三角形有三条对称轴,正方形有四条对称轴,正五边形有五条对称轴…………)

2、P59做一做第2题。

先说一说对称图形的特点,再画出对称图形。

3、说说下列图形有几条对称轴,并画出对称轴。

、、

四、分课小结,提高认识

圆也是轴对称图形,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板书设计 轴对称图形

圆也是轴对称图形,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等腰梯形只有一条对称轴,长方形有两条对称轴,等边三角形有三条对称轴,正方形有四条对称轴,正五边形有五条对称轴…………

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但不是轴对称图形

个人二度备课: 课后反思:

作业布置或设计 ⒈P61练习十四第5~9题

(1)一堆沙子,第一次运走总数的,第二次运走35吨,两次共运走总数的,还剩下多少吨没运走?

(2)修一条水渠,已修全长的,剩下的比已修的多210米,这条水渠全长多少米?

课后反思:

教后整体反思

单元主题 圆 任课教师与班级 602

本课课题 P62~64圆的周长 第3课时/共8课时

教学目标

及设置依据 1、使学生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掌握圆周率的近似值;

2、理解和掌握求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并能应用它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通过周长、直径变化时圆周率保持不变(即:圆的周长÷直径=π)的探索,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

4、结合我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的故事,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圆的周长的计算。

建立圆周率的概念。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内容与环节预设 个人二度备课 课后反思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复习铺垫

1、在同一个圆里,直径是半径的几倍?用什么公式表示?

2、“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都相等。”这句话对吗?为什么?

3、什么是长方形的周长?什么是正方形的周长?它们的周长公式各是什么?

二、引导探索,学习新知

1、看书P62图:骑自行车绕花坛一周大约有多少米?

以前所学的求直线形的周长都是求几条线段长度的和,那么,圆这闭合曲线的周长怎样求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内容。

板书课题:圆的周长。

2、圆周长的意义。

请学生拿出学具圆,跟教师摸教具、学具的圆一周,请学生试说一说什么叫做圆的周长。

教师概括: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叫做圆的周长。可用字母“C”来表示。

3、圆周率的意义。

要想知道圆的周长是多少?那么可以怎样做?

(1)出示一铁圈。

要想求这个圆的周长,我们可以把它剪开拉直,量出它的周长。

(2)出示一圆片。

要想求这个圆的周长,我们可以怎样做?

用双面胶布绕圆一周,剪去多余的部分,在黑板上滚动一周,让胶布贴在黑板上,然后量这胶布的长度(由曲转化为直来测量。)

问:你能用直尺测量圆的周长吗?试量一量你手中硬币的直径和周长。

学生按书本上的方法,量出圆形的直径和周长。填写在课本的表格中。

物品名称 周长 直径 的比值(保留两位小数)

学生填写完后,引导学生观察小结出:

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就是说它们的比值是一个固定的数。我们把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值叫做圆周率,用字母π来表示。

“π”是多少呢?约15前,我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发现了圆周率应在3.1415926~3.1415927之间,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值精确到6位小数的人,他得出这样精确值的时间比外国数学家早了一千年,现在人们已经用计算机算出它的小数点后面上亿位。但是,在计算时一般只取它的近似值:π=3.14。

4、圆周长公式的推导。

因为:圆的周长=直径的3倍多一些。

所以:圆的周长=直径×圆周率。即:C=πd或C=2πr

5、圆周长计算公式的应用。

出示P64例1。www.xkb1.com

(1)学生自主完成。π取两位小数3.14,已作为一般数值处理,计算结果不必用“≈”表示。但在判断“周长是直径的多少倍”时仍应说是“π”倍,而不是“3.14倍”。

(2)学生完成第二问后,引导学生发现:花坛周长和车轮周长的比值就是花坛直径和车轮直径的比值。

(3)计算完后,让学生根据“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鼓励学生通过估算,来检验计算的结果是否合理。

三、巩固深化,拓展思维(1)P64做一做。

(2)判断:

①任何一个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14倍。…………………()

②大圆的圆周率大于小圆的圆周率。………………………()

③半径扩大到原来的3倍,这个圆的周长也扩大到原来的3倍。()

④π=3.14…………………………()

四、分课小结,提高认识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圆的周长随着直径的变化而变化,但是它们的比值是个固定不变的数,这个比值叫做圆周率,用π表示。为此,要求一个圆的周长时,只要知道直径或半径,我们就能直接运用C=πd或C=2πr来计算。

板书设计 圆的周长

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叫做圆的周长

化曲为直

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值叫做圆周率,用字母π来表示。

因为:圆的周长=直径的3倍多一些。

所以:圆的周长=直径×圆周率。

即:C=πd或C=2πr 个人二度备课: 课后反思:

作业布置或设计 ⒈P65练习十五第1、3~5题。

⒉☆1、一个直径是12米的半圆形花坛,计划在花坛的周围围上一圈铁栏杆,铁栏杆要围多长?

2、计算下图阴影部分的周长是多少分米?

6分米

8分米

3、甲仓有粮食100吨,乙仓有粮食80吨,从甲仓取出多少吨放入乙仓就会使甲乙两仓粮食吨数的比是7:11? 课后反思:

教后整体反思

篇2:(2)轴对称图形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

1. 认识圆

(1)圆的认识

教学目标   :

1、使学生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理解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2、会使用工具画圆。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概括及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

圆的认识,通过动手操作,理解直径与半径的关系,认识圆的特征。

教学难点:画圆的方法,认识圆的特征。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我们以前学过的平面图行有哪些?这些图形都是用什么线围成的?简单说说这些图形的特征?

长方形   正方形   平行四边形   三角形    梯形

2、出示圆片图形:让学生用手摸一摸圆的外圈是用线段还是曲线围成的?

举例: 生活中有哪些圆形的物体?

二、认识圆的特征。

1、学生自己在准备好的纸上画一个圆,并动手剪下。

2、动手折一折。

(1)折过2次后,你发现了什么?(两条折痕的交点叫做圆心,圆心一般用字母O表示)

(2)再折出另外两条折痕,看看圆心是否相同。

3、认识直径和半径。

(1)将折痕用铅笔画出来,比一比是否相等?

(2)观察这些线段的特征。(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

(3)板书: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连接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

4、讨论:

(1)什么叫半径?圆上是什么意思?画一画两条半径,量一量它们的长短,发现了什么?

(2)什么叫直径?过圆心是什么意思?量一量手上的圆的直径的长短,你发现了什么?

(3)小结: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直径,且所有的直径都相等。

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且所有的半径都相等。

5、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学生独立量出自己手中圆的直径与半径的长度,看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然后讨论测量结果,找出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得出结论:在同一个圆里,所有的直径和半径都相等。

6、巩固练习:课本58“做一做”的第1-4题。

三、学习画圆。

1、介绍圆规的各部分名称及使用方法。

2、引导学生自学用圆规画圆,并小结出画圆的步骤和方法。

四、巩固练习。

1、画一个半径是2厘米的圆。再画一个直径是5厘米的圆。

2、判断,并说为什么。

(1)半径的长短决定圆的大小。     (  )

(2)圆心决定圆的位置。           (  )

(3)直径是半径的2倍。           (  )

(4)圆的半径都相等。             (  )

3、思考题:在操场如何画半径是5米的大圆?

五、布置作业。

书P60第1-4题。

(2)轴对称图形

教学目标:

1、在前面所学得轴对称的平面图形的基础上,教学认识圆的对称轴。

2、使学生认识到圆是轴对称图形,且对称轴有无数条。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在操作中加深对所学平面图形的对称轴的认识

教学重点:认识圆是轴对称图形。

教学难点:画对称轴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观察以前认识对称图形。

1、举例说出轴对称的物体。如:蝴蝶 、飞机、门窗、圆中的钟面、月饼等。想一想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

2、观察、概括。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二、教学认识圆的对称轴

1、出示例3: 你能分别画出下面两个圆的对称轴吗?你能画出几条?

2、学生尝试画出圆的对称轴,观察、再动手折一折,你发现了什么?

3、小结:圆有无数条对称轴。每一条直径所在的位置都是它的对称轴。

三、巩固练习。

1、在方格上画对称轴,并量出对称轴两边相对的点到对称轴的距离。

2、小结:对称轴两侧相对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3、从上面的图形可以看出,正方形、长方形、等腰三角形和圆都是轴对称图形,这些对称图形各有几条对称轴?画出来。

4、下面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吗?它们各有几条对称轴?

长方形  等边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 正方形  圆  环形

四、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五、布置作业:

练习二十二1-3题。

2、圆的周长和面积

(第一课时):圆的周长计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圆的周长和圆周率的意义,理解并掌握圆的周长计算公式,并能

应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概括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3、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圆的周长和圆周率的意义,圆周长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难点:

圆周长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过程:

一、认识圆的周长。

1、创设情境。(屏幕显示)两只米老鼠在草地上跑步,黄老鼠沿着正方形路线跑,蓝老鼠沿着圆形路线跑。        迁移类推。

要求黄老鼠的跑的路程,实际上就是求这个正方形的什么?什么叫正方形的周长?怎样计算正方形的周长?(板书:围成)突出正方形的周长与它的边长有关系。

要求蓝老鼠所跑的路程,实际上就是求圆的什么?(板书并揭示课题:圆的周长),围成圆的这条线是一条什么线?(板书:曲线)这条曲线的长就是什么的长?什么叫圆的周长?(完成板书: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叫做圆的周长。)

2、实际感知。

A、教师拿出一个用铁丝围成的圆,这个圆的周长就是指哪一部分的长?

篇3:(2)轴对称图形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

熟练掌握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的表面积与体积和计算方法,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有关问题。

复习过程:

一回顾与交流

1. 表面积。新课标第一网

(1) 举例说明什么是立体图形的表面积。

(2) 说一说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板书:

长方体表面积:

S表=(ab+ah+bh)×2

正方体表面积:

S表=6a(平方)

圆柱表面积:

S表=S侧+S底×2=2πrh+2πr(平方)

2. 体积。

(1) 什么是体积?

(2) 分别说出已学过的立体图形的体积计算公式。

如:长方体:

正方体:

圆柱:

圆锥:

(3) 说一说这些公式之间的联系。

①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的联系。

② 圆柱与圆锥的联系。

a. 说一说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b. 在等底等高时,圆锥的体积等于圆柱体积的

二巩固练习xkb1.com

1. 完成课文的“做一做”。

2. 完成课文练习十九中的第10,13~17题。

三课堂小结

1. 说一说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圆锥体积公式及联系。

篇4:(2)轴对称图形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

教学内容:人民教育出版社六年级下册P98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的基本特征,知道不同立体图形之间的异同点,理解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2、能够灵活运用立体图形的特征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经历和体验图形的变化过程,培养实验操作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认识立体图形的基本特征,知道不同立体图形之间的异同点,理解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教学难点:

能够灵活运用立体图形的特征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具准备:

每小组准备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和球的实物各一个。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的侧面展开图各一个。

橡皮泥一盒。

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老师在网上下载了几张图片,非常漂亮。同学们想不想看?请欣赏!

(点击     出示课件。)

师:从画面上,你看到的是什么呢?

(学生回答:是建筑物。)

师:如果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这些建筑物,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回答:我看到的一些建筑物都是由长方体、正方体、……构成的。)

师:对,这些建筑物都是由立体图形构成的,有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这节课我们就来复习立体图形,进一步认识它们的特征。

(板书课题:立体图形的认识。)

二、新授。

(点击    ,出示例3的四幅图。)

师:首先请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如果把这些立体图形分两类,你打算怎样分?说说理由。

(学学生讨论后汇报,长方体和正方体为一类,圆柱、圆锥为一类。)

师:能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分吗?

(学生回答:因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都是平面分为一类,而圆柱、圆锥都有曲面分为一类。)

探究一:复习长方体和正方体各部分名称及其特征。

1、摸一摸,体验立体图形的特征,并归纳填表。

师:好!我们就按照第一种分类来整理复习,先研究长方体、正方体,再探讨圆柱、圆锥。

师:(宣布复习要求)摸一摸你准备的长方体和正方体,记一记它们各部分名称是什么,它们在点、线、面上各有哪些特点?小组展开讨论,交流意见,整理归纳。合作完成表格一。注意用简练的文字归纳。看哪个小组第一个完成。好,小组活动开始。

(点击    ,出示表格。)

长方体特征 正方体特征

顶点

线

(师及时发现并表扬最先完成的小组。)

2、展示汇报:

师:谁上台将你们讨论的结果给大家看看,向同学们汇报一下。

(学生汇报,点击    ,出示表格内的内容。)

长方体特征 正方体特征

顶点 有8个顶点 有8个顶点

线 有12条棱,相对的四条棱的长度相等 有12条棱,每条棱长度都相等

面 有6个面都是长方形(有时有相对的两个面都是正方形),每相对的两个面

面积相等 有6个面都是正方形,并且每个面的面积都相等

3、共同讨论:

师:想一想:长方体与正方体有什么共同特征呢?又有什么不同之处呢?

小结:相同点:长方体与正方体都有6个面,12条棱和8个顶点。

不同点:(1)“线”上的不同点:长方体相对的棱分别相等,相交于同一个顶点的三条棱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而正方体的12条棱都相等,叫做正方体的棱长;(2)“面”上的不同点:长方体至少有4个面是长方形,而正方体的6个面都是正方形。

师:长方体与正方体有什么关系?

(学生回答: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板书: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探究二:复习圆柱、圆锥各部分名称及其特征。

1、师:你们对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掌握的非常好,真不错!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不会忘记圆柱、圆锥的特点。现在请各小组拿出圆柱、圆锥,摸一摸,感受一下它们的特征,小组交流,合作完成表格二 。

(点击    ,出示表格。)

圆柱 圆锥

底面

侧面

2、汇报交流

(学生汇报,点击    ,出示表格内的内容。)

圆柱 圆锥

底面 2个大小相等的圆 1个圆

侧面 曲面,展开是一个长方形 曲面,展开是一个扇形

高 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 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

3、小结:圆柱是一个立体图形,有三个面,上、下两个圆叫做底面,大小相等,另一个曲面叫做侧面,展开是一个长方形,它有无数条高,长度相等。圆锥也是一个立体图形,它有两个面。它的底面是一个圆,它的侧面是一个曲面,展开是一个扇形,只有1条高,即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

三、练习

师:你们能不能利用立体图形的特征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呢?

1、看图回答:(课本P109/练习十九  11、)

2、填空:

(1)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   )个顶点,(   )条棱,(    )个面;长方体相对的面(       ),相对的棱(       )。

(2)用一根长132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立方体的模型,棱长应是(        )厘米,如果围成一个长方体的模型,长、宽、高的和是(        )厘米。

(3)(    )叫做圆柱的高,圆柱有(     )条高。

(4)(    )叫做圆锥的高,圆锥有(     )条高。

(5)圆柱的侧面沿着一条(    )展开会得到一个(      ),它的长等于圆柱的(      ),它的宽等于圆柱的(      )。

四、总结

今天我们复习了立体图形的特点。

(点击    ,出示表格进行小结。)

五、作业。

(1)海关大钟时针长2.7米,时针绕一圈的长度是多少米?(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2)右图中,ABCD是边长为a的正方形,分别以AB,BC,CD,DA

篇5:(2)轴对称图形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通过复习使学生更进一步理解平面图形的概念,正确掌握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熟练运用公式计算,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复习

回顾知识

说一说你都学过哪些线?各有什么特征?

说一说你学过哪七种平面图形?各有什么特征?

说一说你都学过哪些平面图形的周长?它们的计算公式各是什么?

说一说你都学过哪些平面图形的面积?它们的计算公式各是什么?

揭示规律。

看书128页下面的图形,说一说这些平面图形的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

巩固练习

教师参照129页练习二十七和129页练习自编练习题。

第三课时

复习近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教学目标: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平面图形的周长与面积的概念;掌握周长和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正确运用这些公式,熟练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提问:请你举例说明什么是平面图形的周长?什么是平面图形的面积?

出示教材128页中间的两幅图。

比较各组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在每一组中两个图形的周长相等吗?面积相等吗?

生:看图回答

看图写出下面各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及周长计算公式,(用字母表示)并说一说这些计算公式是怎样导出的。

C=

S=

S=

C=

作业

完成129页1~11题。

上一篇:四川省高考文综下一篇:网络技术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