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成语法角度看被动句

2024-07-24

从生成语法角度看被动句(精选7篇)

篇1:从生成语法角度看被动句

从历史语法角度看《国语》的语料价值

从三个方面论述<国语>在历史语法研究中的语料价值:可用作构拟上古汉语语法系统的基本材料;可供开展跟<左传>专书语言的`比较研究;可以从中提取具有独特认识价值的语言事实.

作 者:刘利 LIU Li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北京,100875刊 名: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PKU CSSCI英文刊名:JOURNAL OF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年,卷(期):“”(6)分类号:H141关键词:国语 上古 语法 语料

篇2:从生成语法角度看被动句

从历史语法角度看《国语》的语料价值

从三个方面论述<国语>在历史语法研究中的语料价值:可用作构拟上古汉语语法系统的基本材料;可供开展跟<左传>专书语言的`比较研究;可以从中提取具有独特认识价值的语言事实.

作 者:刘利 LIU Li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北京,100875 刊 名: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PKU CSSCI英文刊名:JOURNAL OF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年,卷(期): ”"(6) 分类号:H141 关键词:国语   上古   语法   语料  

篇3:从生成语法角度看被动句

一、行为对象由格助词「を」表示的被动句

(1) 子供が母親に叱られる。

翻译为汉语如下:

(1) '孩子被母亲责备。

这种类型的日语被动句与汉语的被动句正好是对应的, 因此对中国的日语学习者来说比较容易理解。

二、行为对象由格助词「に」表示的被动句

(2) 春子は見知らぬ男に話しかけられた。

直译为汉语如下:

(2) '春子被不认识的男子打招呼。

直译后的汉语被动句是不自然的, 按照汉语的表达习惯, 更倾向于使用主动句。因此, 中国的日语学习者更习惯用主动句式来翻译以上的日语句子。但是, 当受事者变为主语的情况下, 在日语中必须要使用被动句式, 这一点是我们必须要注意的。

三、所有者被动句

(3) 彼はスリに財布をとられた。

中国的日语学习者受母语迁移的影响, 按照汉语的表达习惯容易翻译为:

(3) '彼の財布がスリにとられた。

实际上, 以上的句子在日语中是很少用的。在日语中, 动作主体当因为某种行为而受到影响的时候, 特别是蒙受不好影响的时候, 倾向于把动作主体, 即所谓的有情物作为主语, 再使用被动句式以表达这种影响, 而不用“他的钱包”等无情物作为被动句的主语。在日语中, 有情物做被动句的主语是由来已久的表达传统。与此不同的是, 汉语中无论是有情物还是无情物都可以作为被动句的主语, 没有限制。因此该种类型的日语被动句, 对中国的日语学习者来说是容易出错的地方。但是, 无情物作为主语的被动句在日语中也不是完全没有。特别是在书面语中, 在一定的条件下也使用无情物作为被动句的主语。

四、无情物作为主语的被动句

(4) この歌は若者によく歌われる。

翻译为汉语如下:

(4) '这首歌年轻人经常唱。

这种类型的日语被动句翻译为汉语时, 与“被字句”相比, 也更倾向于直接使用主动句式来表达被动的意思。因此, 我们中国的日语学习者需要明确使用日语被动态的具体情况, 排除汉语母语思维的影响。

五、无情物作为主语且行为者不明的被动句

(5) オリンピックは四年ごとに行われる。

这种被动句着眼于叙述受事的对象, 和上面4中的被动句是相通的, 是无情物作主语的被动句, 而且没有提及动作主体, 用于没有必要提及动作主体或动作主体不明确、不特定的情况。翻译为汉语如下:

(5) '奥林匹克运动会每四年举行一次。

虽然表达同样的意思, 汉语中未必使用“被字句”。因此, 中国的日语学习者在翻译此类句子的时候, 经常意识不到当无情物受事对象做主语时, 在日语中应该使用被动句式来表达这一点。

六、间接被动句

(6) 彼は子供の時に父親に死なれて、辛い生活をしていた。

(7) お客さんに突然来られて、出かけられなくなった。

这种“间接被动句”在日语中又被称为“迷惑の受身”“被害の受身”, 即所谓的“受害型被动句”。这种类型的被动句在汉语中是几乎没有的, 是日语被动句的一大特色, 因此对中国的日语学习者来说理解起来是较难的。汉语的表达习惯如下:

(6) '他小时候父亲就去世了、过着艰辛的生活。

(7) '客人突然来了, 不能出门了。

翻译为汉语时, 难以用汉语“被字句”来翻译, 更倾向于使用表达因果关系的复句。

通过以上从中日对译的角度进行的比较与分析, 对日语被动句的特点可以总结归纳为以下三点:

1. 日语被动句翻译为汉语时, 很多情况下, 未必用汉语的“被字句”来翻译, 而是用“由”等介词表达, 或者用主动句式来表达同样的意思。

2. 日语被动句中的主语按照传统表达习惯, 通常为有情物。无情物做被动句的主语这种情况不多, 而且有用法限制, 即当动作主体不需要明确指出时, 或者是当动作主体不特定的情况下使用, 不用于个人的日常行为。与此相对应, 我们汉语中对被动句的主语没有限制, 既可以是无情物也可以是无情物。

3. 日语中的间接被动句在汉语中是几乎没有的, 用于表达困扰、麻烦、被害等消极意义, 可以说日语是被动句的一大特色。

如上所述, 只有通过与汉语的比较, 总结分析出日语被动句的特点, 才能深刻理解日语被动句, 并能克服日语被动句的学习难点, 准确地应用日语被动态;才能有效地排除汉语母语的思维影响, 很好地进行思维转化和迁移, 懂得使用日语表达应该在什么情况下使用被动态, 该怎样正确地运用被动句。

摘要:由于日语被动句在与汉语进行对译时, 两种语言之间存在诸多差异, 所以对中国的日语学习者来说, 日语被动句是日语学习中的一大难点。从中日对译的角度对中日被动句进行对比, 进而分析日语被动句的特点, 帮助中国的日语学习者加深对日语被动句的理解。

关键词:被动句,中日对译,差异

参考文献

[1]教師用日本語教育ハンドブック④·文法Ⅱ.国際交流基金, 昭和55年.

[2]小泉保.言語学入門.大修館書店, 1993.

[3]徐磊.日语被动句学习难点解析.日语学习与研究, 2006, (3) .

篇4:从生成语法看汉语词类研究

摘要: 在生成语法中,词类是词的特异属性,登陆于词库,可通过词类分解理论与相关的句法理论进行确认与测试。处于非核心位置的成分只能是短语,而不能是词,哪怕这位置上只有一个词也得认为它是短语。有些非核心位置上的成分可以作为探针匹配的目标,需要有范畴特征上的要求,但这种范畴特征只属于整个短语而不属于其内部的词,特别是只出现一个词的情况。

中图分类号: H042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 10012435(2016)04042805

Key words: category; distribution; categorial decompositional theory; head; categorial feature

Abstract: In generative grammar,the categories,as one of the idiosyncratic properties of particular lexical items,must be specified in the lexicon,which can be confirmed and examined on the basis of the decompositional theory and some relevant syntactic theories.The element in the non-head position must be a phrase,and not a word.Even a single word is in that position; it should also be treated as a phrase.The element in the non-head position should have the requirement of categorial feature,when it is a Goal matching with a Probe.However,the categorial feature belongs to the whole phrase,and not a word inside the phrase,especially when the phrase consists of only one word.

汉语词类研究主要采用的是结构主义语言学的观点,即采用分布观,认为汉语词类也是根据词的(语法)分布状况分出来的。在研究的过程中,也会受到生成语法的影响,如沈家煊(2009)[1]所引介的Lyons(1968)的批评,并引进“扩展规约”。为满足扩展规约,沈家煊(2009,2011)[1,2]提出“汉语的动词是名词的一个次类、动词词组是名词词组的一个次类”,推动了汉语词类研究的发展。从生成语法的角度看,汉语词类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第一个问题大概就是分布观,分布观强调特定词类或成分的显现,如名词强调数量词与副词,动词形容词强调“很”与宾语等,因此而忽略了相应范畴的零形式,这导致有些学者将状态形容词从形容词中独立出来。第二个问题大概就是忽略了句法成分的短语地位,这会导致学者们在词与句法成分之间建立某种关系。在生成语法中,如果词有词类的话,那它一定不是根据分布确定的,而是事先通过假定的方式登录于词库的,登录得对不对可以通过一些理论进行确认与检验;同样,在生成语法中,词也不能充当主谓宾定状补这样的句法成分,即使某个句法成分有类别上的要求,也不会影响到句法成分内部的词。

一、词类的确认与检验

词类是词的语法属性,这是共识。生成语法认为词类不能根据词的意义、形态或分布来确定,而是作为词的特异属性登录于词库之中的,这种登录合适与否可通过词类分解理论与句法理论进行确认(confirm)和检验(test)。

第一,词类分解理论

在生成语法中,词类不是最小的原子单位,像音位、义项等一样是可以分解为一束特征的。词类可采用[N]、[V]等范畴特征进行描述,如:

(1)a.N:[+N,V]

b.A:[+N,+V]

c.P:[N,V]

d.V:[+N,V]

名词与形容词具有名词性特征([+N]),动词与介词具有非名词性特征([N]),前者不能为名词性短语指派格,后者可以为名词性短语指派格,其表现是前者不能直接带名词性内部论元,而后者可以直接带名词性内部论元。如:

(2)a.the media's report of that accident

b.She is fond of butterflies.

(3)a.The media reported that accident.

b.John is in the classroom.

(2)中的名词与形容词必须借助于介词如“of”才能带名词性内部论元,(3)中的动词与介词能直接带名词性内部论元。

朱德熙(1982)[3]在区分动词与形容词的时候曾考虑能不能带宾语,即在受“很”修饰的前提下,能够带宾语的是动词,不能带宾语的是形容词,这种考虑反映的实际上就是范畴特征。比如说“喜欢”与“合适”:

(4)a.他很喜欢他很喜欢语言学

b.这个工作对你很合适

这个工作很合适你

如果我们假定“喜欢”与“合适”分别是动词与形容词,则可以通过词类分解理论,因为作为动词的“喜欢”具有[N]特征值,可以直接带宾语;作为形容词的“合适”具有[+N]特征值,不能直接带宾语。

带不带宾语,属于词的分布特征。结构主义语言学根据词的分布特征确定词类,生成语法是根据词类解释的词的分布特征。由词的分布特征确定词类是可疑的,郭锐(2002)[4]曾从单项分布、总体分布、部分分布三个方面进行考察,最后认为“无论是什么意义的分布,都不能证明词类是分布类”,并指出“认为词类是分布类的观点是不能自圆其说的”。道理也很简单,某种词类本来是可以受另一种词类的扩展,而扩展它的词类因为某种原因有的只能取零形式有的可取有语音的形式,如果我们不考虑零形式,就会误认为它们的分布不同。比如说状态形容词,朱德熙(1982)[3]将汉语形容词分成状态形容词与性质形容词,但状态形容词并没有表现出形容词的分布特征,如受“很”修饰。北大本《现代汉语》[5]基于分布的不同干脆将状态形容词与性质形容词分成两种不同的词类,前者为状态词,后者为形容词。从词类分解理论来看,将状态形容词当作非形容词并不合适。按词类分解理论,词汇范畴只有四类,一种语言可以有名、动、形、介四类词汇范畴,也可以只有其中的三种、两种或一种,但不能有四种以上。也就是说,状态形容词如果不是形容词,它就只能是名词、动词或介词,但很显然它不是这三类中的一种。

明确状态形容词仍为形容词,可逼迫我们去寻找论证线索。熊仲儒(2013)[6]认为状态形容词像性质形容词一样能受量度范畴的扩展,只是扩展状态形容词的量度范畴常取零形式而已。在网络语言中,扩展状态形容词的量度范畴还是可以有语音形式,如:

(5)为什么一到冬天我的手脚就很冰冷,而夏天反而身体很烫?

我的皮肤算得上是白,但不是很雪白的那种,有点黄。

孩子的心灵是很雪亮的,所以我们要保持童心。

为什么有的人喝酒后脸上会很通红,有的人就不红?

最近申彗星把自己练得很结实,晒得很黝黑,看上去很男人。

沈家煊(2011)[7]的解释是“状态形容词的摹状性在磨损减弱,需要通过一定的方式来重新增强摹状性”。这可能是一个原因;此外,无语音的量度范畴也为“很”提供了位置。这些状态形容词受“很”修饰,也表明状态形容词确实受量度范畴扩展。北大版《现代汉语》[5]还从能否带补语的角度区分状态(形容)词与(性质)形容词,从语料来看,这种区分并不明显:

(6)此时,湖边一定好冷,巢一定又湿又脏;里头的蛋也冰冷得像颗石头。

泉眼发出刺鼻的火药味,并在土面上留下一层沉淀,雪白得耀眼。

除了沉默,别无选择……触目惊心!令我心里雪亮得再无睡意。

他声音喑哑,呼吸急促,眼睛又暗又绿,而孔紫涨紫涨的,耳朵又通红得可怕!

她的眼珠黝黑得像黑色的水晶,脸色却像半透明的云母石。

第二,句法理论

生成语法中的管辖约束理论有很多模块,它能够帮助我们检验特定词项的词类正确与否。比如说移位理论,它要求只有结构体才能移位;比如说约束理论,它要求反身代词在其管辖范畴内必须受成分统制它的名词性短语的约束。比如说被动句中的“被”,汉语学界认为它是介词,因为从分布上看,“被”跟普通的介词如“跟”一样,不能单独作谓语,不能重叠,不能带“着、了、过”,如:

(7)a.我跟张三很处得来

张三被李四打了

b.我跟 张三被

c.我跟跟张三很处得来

张三被被李四打了

d.我跟了张三很处得来

张三被了李四打了

但从句法行为上看,它跟跟普通的介词如“跟”并不相同,如:

(8)a.我跟张三很处得来

跟张三我很处得来

b.张三被李四打了 被李四张三打了

(9)a.那封信1被李四带回自己1的家里

那封信被李四1带回自己1的家里

b.张三1跟李四讨论自己1的想法

张三跟李四1讨论自己1的想法

如果“被”是介词,它就会跟后边的名词性短语构成介词短语,根据移位理论,“被李四”可以整体移位,但实际上不能,如(8b);但真正的介词短语如“跟张三”是可以整体移位的,如(8a)。据(8),可以怀疑 “被”为介词,注意这只能怀疑而不是否定。同样,由于“被李四”作为介词短语,其中的“李四”并不能成分统制“自己”,根据约束理论,“李四”应该不能约束“自己”,但事实上“李四”可以约束“自己”;作为介词短语的“被李四”只能充当附加语,根据约束理论,“自己”应该受主语“那封信”的约束,但事实上“那封信”不能约束“自己”,如(9a)。真正介词短语“跟李四”中的“李四”确实不能约束“自己”,而只有主语“张三”才能约束“自己”,符合约束理论,如(9b)。据(9),可以否定“被”为介词。正因为如此,Huang、Li与Li(2009)[8]排除了“被”为介词的可能性,而假定它为动词。“被”是不是动词,还可以做进一步的确认和检验。

二、句法成分的短语地位

朱德熙(1985)[9]认为:在印欧语里,词类和句法成分之间有一种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而汉语词类和句法成分的关系是错综复杂的,即“汉语词类跟句法成分(就是通常说的句子成分)之间不存在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朱德熙这种概括的背后假设是词可以充当句法成分。其结果不仅直接导致汉语词类研究的第一重困境,即做到了“词有定类”却“类无定职”,也直接导致汉语词类研究的第二重困境,即满足了“简约原则”却违背“扩展规约”(沈家煊 2009)[1]。

第一,非核心位置的成分须为短语

生成语法在表征短语结构时采用的是X'结构。在X'结构中,除了核心之外,其它处于非核心位置的成分都是短语,这意味着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与补语等句法成分都是由短语充当。比如说“张三”“吃”“饭”,假定它们在词库中有如下信息:

(10)a.张三:N,SEM1,PHON1

b.吃:V,{1,2},,[ _NP] ,SEM2,PHON2

c.饭:N,SEM3,PHON3

N、V是词项的词类信息,{1,2}是词项的论元结构信息,是词项的题元结构信息,[_NP]是词项的范畴选择信息,SEM与PHON分别是词项的语义与语音信息。根据X'-理论与投射原则,可表达如下:

(11)a.[NP[N'[N张三]]]

b.[VP[ ][V'[V吃][NP ]]]

c.[NP[N'[N 饭 ]]]

c.[VP[NP张三][V'[V吃][NP饭]]]

在(11a)中,“张三”是所在结构的核心;在(11b)中,“吃”是所在结构的核心;在(11c)中,“饭”是所在结构的核心。将(11a)与(11c)分别插入(11b)的指示语与补足语位置,可获得(11d),这种插入操作,也称为替代操作(substitution)。“张三”是“吃饭”的主语,“饭”是“吃”的宾语,“吃”是结构的核心,充当的主宾语的“张三”与“饭”都是短语,如(11d)。在光杆短语结构理论中,处于非核心位置的“张三”与“饭”也要看作短语,虽然它们是最小的投射,但也须处理为最大投射,即短语。

第二,特定位置上的短语有范畴特征要求

如果句法成分由短语充当,我们就不会从词的角度考虑词类跟句法成分间的对应关系,比如说(12)中的“去”,它至少存在三种结构:

(12)去是有道理的。

a.[CP ...去]是有道理的。

b.[DP ...去]是有道理的。

c.[VP ...去]是有道理的。

CP为子句,DP为限定短语,VP为动词短语。根据Chomsky(2001)[10]的协约理论,作为目标的主语跟作为探针的时制范畴要凭借phi特征集进行匹配,而只有[V]的成分才有phi特征集。这样一来,只有(12a-b)符合要求。(12a)选择子句作主语,(12b)选定限定短语作主语。

将主语位置的动词考虑作子句内成分,可从省略的角度来理解。陆俭明(2015)[11]曾指出:“由于可以大量省略,造成动词、形容词可以在主宾语位置上落单。”比如说:

(13)a.你说吧,干有什么好处?不干有什么害处?

b.抄袭是很不道德的。

表面看(13)中各句是动词性词语“干”“不干”和“抄袭”做主语,但陆俭明(2015)[11]认为:“实际上或者说从本质上说,是小句做主语,只是因为省略的缘故,在句子表面只剩下‘干‘不干和‘抄袭这样的动词性词语了。”如:

(14)a.你说吧,我们干有什么好处?我们不干有什么害处?

b.你抄袭别人的文章是很不道德的。

(12)中的“去”也可以补足相关成分,如:

(15)他暂时不去是有道理的。

从生成语法的角度看,仅指出某些成分因省略而落单为词可能还不够,还需要进一步指出非核心位置的成分皆为短语,该短语可以只出现一个词,如(11c)。

将主语位置的动词考虑作限定短语内成分较难理解,因为汉语的限定范畴一般可以零形式的方式出现。不过限定范畴也可以实现为代词或“的”,如:

(16)a.我深深地理解,这哭,不仅仅是高兴、激动、同情的哭,而是有种更深层的内涵。

b.这哭不是由于难过也不仅因为委屈,并不源于憋闷也不单单为了她生活中所有的获得和所有的失落。

c.他的研究者认为呢,就是说康奈尔大学的这个研究,没有说服力,它这研究主要是在实验室内进行的。

d.如果我们研究两种生物,即使是这研究是周密进行的,除非我们得到大多数的中间连锁,我们就不能辨识一个物种是否是另一变异了的物种的祖先。

(17)a.[DP他的去]是有道理的。

b.[DP他的不去]是有道理的。

c.[DP他的暂时不去]是有道理的。

“去”的结构无论采用(12a)还是(12b),它都只能归结为动词,直接证据是“去”可以受潜在的副词修饰。

尽管时制范畴要求主语必须为非动词性短语,但非动词性短语内部还是可以出现动词的,甚至以动词为词汇核心进行扩展。至于英语动词后边可以出现“ing”,那是别的缘故,即动词短语在扩展为DP之前还受到n的扩展,其中的动词仍然具有动词性,如带宾语和受副词修饰(熊仲儒 2005)[12]:

(18)a.the enemy's suddenly destroying the city

b.the enemy's sudden destroying the city

由此看来,即使某些探针(probe)对某些短语性目标(goal)有范畴或范畴特征上的要求,但它也不会改变其内部成分包括所含词的类别。

三 、结语

词类作为词项的语法属性,是假设或规定的而不是通过分布特征确定的,它的假设或规定是否合适可根据词类分解理论与句法理论进行确认或检验。分布特征具有自身的缺陷,一是只考虑显现形式或潜在的显现形式而不考虑零形式,二是只考虑前后的组合能力所体现的线性分布而不考虑结构的层次性,这使得状态形容词与“被”“把”之类的词在归类上会出现偏离。词项从词库中提取出来是作为核心进行投射的,其最大投射为短语,短语中的非核心位置只能被短语替换,所以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与补语等句法成分只能由短语充当,这些位置上的词实际上是短语内部的词,它的类别与该位置所要求的类别可以无关。也就是说,即使时制范畴要求主语必须为名词性短语或非动词性短语,动词也是可以出现在主语内部的,因为主语做为非核心位置上的成分,它首先必须是短语,哪怕它仅由一个词充当。

参考文献:

[1]沈家煊.我看汉语的词类[J].语言科学,2009(1):112.

[2]沈家煊.朱德熙先生最重要的学术遗产[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1(4):719.

[3]朱德熙.语法讲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4]郭 锐.现代汉语词类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5]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代汉语[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6]熊仲儒.量度范畴与汉语形容词[J].世界汉语教学,2013,27(3):291303.

[7]沈家煊.从韵律结构看形容词[J].汉语学习,2011(3):310.

[8]Huang,C.T.,Y.H.,Li & Yafei Li.The Syntax of Chinese[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9.

[9]朱德熙.语法答问[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10]Chomsky,Noam.Derivation by phase[A]∥Michael Kenstowicz,ed.,Hen Hale:a life in language.Cambridge,Mass.:MIT Press,2001,152.

[11]陆俭明.汉语词类的特点到底是什么[J].汉语学报,2015(3):27.

[12]熊仲儒.以“的”为核心的DP结构[J].当代语言学,2005,7(3):148165.

篇5:从生成语法角度看被动句

关键词:意合,形合,被动句,翻译

英语和汉语属于不同的语系, 因此在形态特点和表述方式上有很明显的差异。英语是综合-分析型语言, 它讲究语法形态, 需要用固定的语法规则形态变化来表达某些语法意义和语法关系。而汉语属于分析性语言, 它需要通过固定的语序和结构来表达语法关系, 通过大量的虚词和词的组合, 甚至是声调来表达语法意义, 它没有严格意义上的语法形态变化。所以我们认为英语句子注重形合, 汉语句子注重意合。这充分说明了英语客观性强, 汉语主观性强。难怪有人说, 汉语是“人治”的语言, 而英语是“法制”语言。贾玉新将英汉语言在句法上的差异很精练地概括如下:“英语高度形式化、逻辑化、句法结构严谨完备, 并以动词为核心, 重分析轻意合;而汉语不注重形式, 句法结构不必完备, 动词的作用没有英语中那么突出, 重意合、轻分析。”

这种差异在英汉互译时是需要特别关注的。本文主要从英汉语句子的语态使用上来体现这种差别。英语是主语显著性语言, 所以英语句子的主语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我们常见英语中用“there”和形式主语“it”这两个没有语义作用的词充当主语。另外, 英语中“施事—受事”关系区分严格, 句子的主谓之间只要是“受事—动作”关系, 就必须用被动语态。而汉语属于主题显著性语言, 在表达意思时, 词语可以随意碰撞, 凑在一起, 意思明了就行, 自由度高, 十分灵活。

针对上述英汉语在语态上的差异, 在将汉语翻译成英语被动句时, 应尽量按照英汉各自的特点和表达习惯对句子的结构和语态做出调整。笔者在阅读了大量有关翻译理论和技巧方面的书籍后, 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学习心得, 考虑高中阶段翻译的要求, 归纳了翻译成英语被动句的四种翻译方法。

1 汉语主动句译成英语被动句

按照汉语的语言习惯, 表达思想时, 往往要说出动作的实行者, 因为任何事或物都是受人的支配的。这可能和中国人的主题思维习惯有关, 因此在语言使用上多采用主动语态。而英语中, 被动句使用很频繁, 特别是在科技类文章里。这也体现了西方人客体意识较强, 对事物多抱客观审视的态度, 以事物为主语, 对之进行客观冷静的剖析和描述, 这就导致了英语中被动语态使用频繁。所以, 汉语的主动句和英语的被动句之间转换是汉译英的重要内容之一。

1.1 具有被动意义的主动句译为被动句

表示被动意义而不用被动形式的句子应当译成英语的被动句。这种句子在汉语里相当多, 可以说是俯拾皆是。例如:

1) 这里的菜烧得很好, 还有免费蛋糕供应。 (provide) (2006上海高考)

The dishes are well cooked here and free cakes are provided.

2) 这些十八世纪的油画保存得这样好, 使参观者大为惊叹。 (so…that) (2008上海春考)

These eighteenth-century oil paintings have been/are pre-served so well that the visitors are greatly amazed/impressed.

3) 由于天气恶劣, 航班延误了好几个小时。 (owing) (2012上海高考)

Owing to bad weather, the flight was delayed for a couple of hours.

4) 导演得知自己的影片获奖, 感到无比自豪。 (award) (2008上海春考)

Learning that he was awarded/won an award for his film, thedirector felt very proud of himself/was full of pride.

5) 为了纪念那些勇敢的消防战士, 一部电影即将开拍。 (memory) (2009上海高考)

A film will be made/shot in memory of these brave fire fight-ers.

6) 对父母而言, 没有什么能与孩子的身心健康相比。 (compare) (2011上海高考)

As for parents, nothing can be compared with their chil dren’s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7) 难道你真的相信“谎言重复三遍就会变成真理”吗? (re-peat)

Do you really believe“If a lie is repeated three times, it willbecome a truth”?

而在高中的翻译训练中, 所给的关键词也是导致需要把主动句译为被动句的因素, 英译时要多加注意。例如:

1.2 汉语句子的主语译成“介词+名词”

汉语里的施事主语通常是英语里的谓语的状语, 所以可以通常译成“by/through/from/because of...+sb./sth., 例如:

1.3 泛指主语起始句可译成某些无行为主体的英语受事主语句

汉语里以“大家知道”、“人们认为”、“有人说”这类以泛指性主语起始的习惯用语, 英译时一般会采用it做形式主语, 受事部分变施事部分, 或更简洁的被动结构。例如:

2 将汉语无主句译成英语被动句

正如上面提到的, 汉语是主题显著性语言, 更注重句子所要表达的主题而不是主语, 所以汉语里就出现了一种特殊的句型“无主句”。在现实语境中, 经常会出现一些情形, 我们无法说出施动者, 不必说出施动者, 或为了礼貌, 不愿说出施动者。例如表达“警告、要求、建议、告知等。这些句型没有主语, 但根据语境, 依然能表达完整清晰的意思, 这一点英语里也存在。但不同的是, 英语通常用被动句, 而汉语会用无主句。所以可以将这类汉语的无主句翻译成英语被动句。例如:

1) 应该鼓励年轻人按照自己的特长选择职业。 (encourage) (2008上海高考)

Young people should be encouraged to choose their careersaccording to their own strong points.

2) 首先要保证质量。

Quality must be guaranteed first.

3) 广播里正在教唱这首流行歌曲。

The pop song is being taught over the radio.

此外, 汉语里有些以“据说”、“应该指出”、“据估计”等开头的无主句, 汉译英时, 通常采用it作形式主语的被动结构。例如:

3 将汉语判断句译成英语被动句

汉语里的“是”句就是判断句, 通常表达为”……是……”或者“……是……的”。可以翻译成英语的被动判断句。翻译时, 通常主语不变, 也可以根据需要转换成其它主语。例如在关键词的限定下, 我们可以从意思推断出用什么做主语。例如:

The rocket was developed in ancient China.

2) 当今全世界消费的食品中, 30%是由园艺师生产的。

Approximately, 30%of the food consumed in the world is pro-duced by horticulturist.

3) 水的定义是无色无味的液体。 (define)

Water is defined as the liquid with no color and odor.

4) 准时也是一种尊重别人的态度。 (regard)

Being on time is regarded as an attitude of respecting others.

4 汉语被动句译为英语被动句

汉语也有被动句, 通常通过形态标记词表达出来, 如:被、让、受等。

因为相对容易判断, 不易产生歧义, 翻译起来也比较轻松。例如:

5 结论

从上述的四种汉译英被动句的翻译方法中可以看出, 英语句式中被动语态的使用相当广泛;而且英语中绝大多数及物动词和介词短语都有被动式。大部分汉语句子翻译成英语被动句时都要进行转换。同一个意思, 英语习惯用被动语态表示, 汉语却往往用主动语态、无主句或判断句。而这种转换并不是任意的, 是根据英汉语在语态使用上的特点而做出的。语言中的这些特点也反映出语言使用者思维方式的差异。这些特点和差异不能只从表面上去理解, 而是要看到其本质, 只有深入体会这些差异和特色, 才能做出通达而巧妙的翻译。

参考文献

[1]王武兴.英汉语言对比与翻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2]何善芬.英汉语言对比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

[3]叶子南.高级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1.

[4]孙万彪, 王恩铭.高级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篇6:从认知语法角度看过去时

【关键词】认知语法 过去时 背景设置 界限设置

认知语法由Langacker创始于20世纪70年代,该理论认为语言的本质是象征性的,语言反映的不是客观世界本身,而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感知,Langacker把人的这种能力称为“识解”。语言中的时态正是反映客观外界情况与语言表达方式之间起重要作用的人的识解。

一、背景设置及过去时态的背景设置

Langacker指出,语言表达方式的意义是各种概念形成过程,说话人和听话人是这种概念形成过程的参与者。说话人和听话人的百科知识,包括切身体验、社会文化背景、对交际环境的认识和看法,都会对话语的结构和意义产生重要的影响。在此基础上,Langacker提出了“背景”这个概念。Langacker所说的背景指言语事件,言语事件的参与者(即说话人和听话人)以及直接环境(包括言语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当时的语境、参与者所共有的知识等)。每一个表达式的意义中都会有背景的作用。

Langacker指出,时态、情态动词、冠词和指示代词等语言成分可以建立起舞台上的言语事件与背景之间的关系。他用“背景设置”这个术语来指这个关系的建立。背景设置是确定一个事物或过程相对于背景的位置的过程。冠词和指示代词等成分所起的作用是建立话语中名词性成分与背景之间的关系,而时态和情态动词等成分所起的作用则是建立分句与背景之间的关系。

时态作为一种背景设置成分,虽然起一定参照作用,其在言语事件中的表现方式却不尽相同。以英语过去时为例,过去时标记(-ed及其各种变体)和明确表达背景信息某个方面的yesterday等,两者都表示在“说话之前”,过去时标记把说话时间置于一种隐含的地位,不在话语中明确表达出来,在这种情况下,背景只作为说话人和听话人借以观察舞臺上行为过程的观察点,只存在于说话人的主观意识中。而yesterday则指明了说话时间,把背景的这个方面置于舞台之上,在话语中明确表达出来,成为概念形成过程中的一部分。

我们来看下面这个例子:

1、Johnson drove to the company.

在这个句子中,动词drive表示一种事件类型,涉及到一定的参与者(这里指Johnson)和一定的行进路径(to the company)。这个句子显示了to drive to the company这一事件类型中无数示例中的一个,通过过去时标记的作用,把这个示例放在说话时间之前,确定了它相对于说话时间的位置。于是这个事件就从说话人的角度被设置了背景,成为某个发生在说话时间之前的特指的事件。

由此例可以看出,英语中的时态标记虽然只附着在动词身上,但仍然能够为整个分句设置背景。

根据认知语法的观点,过去时形式指明了舞台上(即话语中明确表达出来的)内容与背景之间存在“较远”的距离,表示事件的发生在说话时间之前。这样的距离感产生了过去时两种非典型用法:一种是“虚拟语气”的用法,表示与说话时间的现实完全相反的情景。例如:If we left now, we should arrive in good time.这里的过去时把话语中表示的行为过程置于与说话时间有较远距离的空间,含有“我们现在并未出发”的意思,表示一种虚拟语气。英语过去时另一种非典型用法是缓和说话语气,表示某种程度的礼貌。例如:Could you pass me the salt?说话人并非询问说话时间之前的事件,而是试图拉开话语中的行为过程与说话时间之间的距离,使自己的请求不会显得过于唐突。

二、界限设置及过去时态的界限设置

除了背景之外,另外一个与英语过去时密切相关的概念是界限设定。界限设置指语言中所表现出来的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具有一定边界的认识,这种界限设置主要与动词或句子的体性有关。认知语法所说的“体”并不是我们所熟悉的英语语法中的完成体和进行体,而是指动词和句子的词汇意义所表达的行为过程是否具有一个自然终点的概念。Langacker指出,动词勾画一个过程,他把动词分为两类:完成动词和未完成动词。完成动词表示一个完成过程,也就是话语中明确表示的内容持续的时间是有界的;而未完成动词则表示一个未完成的过程,其所勾画的过程没有包含这种界限设置。完成动词和未完成动词都可以使用过去时,因为界限设置很大程度上反映的是说话人心理上的认识,而与客观情况无关。例如:

2、a. Mike looked for his pen in the drawer.

b. Mike found his pen in the drawer.

例句a表示未完成过程,这一事件类型并不表明整个过程都被放在说话事件之前。这一过程中的任何一个部分都可以代表整个说话事件过程,因此,话语中用过去时表示的过程可能只是整个过程中的一个部分,这个过程还可能持续下去。例句b表示完成过程,表明整个过程发生在说话时间之前,完成过程包含的终点同这个过程一道被放在说话时间之前,在说话时间之前该过程就有了结果。

认知语法对英语动词过去时态的论述涉及到背景设置和界限设置两个概念,都与人们在使用语言时的心理过程有关。时态作为背景设置成分,使说话人和听话人能够建立起与话语所表示的行为过程的心理联系。说话人根据自己对所表达的行为过程的认识,用一定的语言手段把这个过程表示为有界的或无界的。这种心理上的界限设置对时态的意义和用法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Langacker, R.W. The contextual basis of cognitive semantics [A]. In J. Nuyts & E. Pederson (eds) Language and Conceptualization [C].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7.

[2]Langacker, R. W. Grammar and Conceptualization [M]. Berlin and New York: Mouton de Gruyter, 1999.

[3]薄冰,何政安. 薄冰英语语法[M]. 北京:开明出版社,2005

篇7:从生成语法角度看被动句

从2007年高考开始, 在全国范围内高考的能力要求都新增了“探究”一项, “探究”大纲解释为:“探究, 指探讨疑难问题, 有所发现和创新。”在必考部分的能力陈述中, 将“探究”能力细化为:“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探讨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如何促成学生主动探究, 逐步培养起探究能力?我觉得最有效、最具操作性的还是从课堂入手, 因此我从三个方面努力进行尝试。

一、创设动态预习机制

时间上, 给予一节课, 保证学生发现与思考的时间。形式上, 小组合作学习, 明确分工, 实行发现、讨论、总结流程制, 调动学生积极性。条件上, 如有电子阅览室, 可加以利用, 充分发挥网络信息技术的量大、便捷特点, 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一定的趣味性。或者教师上网查阅相关资料, 课前印发给学生。组织上, 体现教师的导向, 即对预习提出一定的要求。

例如对于《兰亭集序》这篇课文, 课前的预习教师可以布置三个疑点或难点问题: (1) 王羲之是书法家还是文学家? (2) 60年代中期, 郭沫若先生曾发起一场关于《兰亭》真伪问题大讨论。他认为字体、文本都不是王氏原貌, 理由之一是文章前面写极乐, 突然转为悲痛, 悲得太没道理了。你认为呢? (3) 我们怎样看待这篇文章所流露出的思想?组织学生分成三个小组, 可指导学生搜索网络有关信息, 或教师印发相关资料, 让学生展开讨论, 分辨、处理, 在发现中思考, 在思考中归纳, 在归纳中形成合理而个性的见解。预习的尾声, 教师要求各小组整理各自的成果, 准备下一课总结发言。

这样的动态预习机制给学生创造了开阔的参与空间, 提供了丰富的探索机会, 有利于实现完善的合作成效, 促使学生进行主动探究的尝试。

二、搭建动态自主平台

首先, 鼓励学生质疑问难。质疑问难是发现的设想, 探究问题的动力, 创新学习的前提。质疑问难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一环。苏联心理学家马秋斯金的研究表明, 思维起始于问题, 这是一个能动的过程。因此,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 给学生质疑问难的自主权, 使学生在质疑问难中生成智慧, 获取知识。

其次, 组织学生讨论思辨。讨论争辩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有利于师生、生生在课堂上的情感交流, 有利于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因此, 在语文教学中, 教师要设置有价值的讨论话题, 然后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讨论。

最后, 引导学生情景感悟。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创设有利于学生获得积极体验的情境, 通过生动的语言、图画或多媒体课件再现与课文有关的情景, 使学生再现表象或形成新表象, 产生各种不同的情感体验。引导他们主动地体验学习, 促使其强化积极的心理体验, 通过主体的参悟, 形成重构自我的精神世界。如在教学《淮阴侯列传》一文时, 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播放电视剧《淮阴侯列传》的主题曲《十面埋伏》, 在屏幕上呈现出韩信驰骋沙场, 何等英雄, 最后又冤死朝堂, 何等惋惜。激发学生对韩信这个人物的评价兴趣, 何谓“兵书不如圣诏书”, 何谓“帅才不及帝王术”, 畅论历史人物功过得失。

这样的动态自主平台, 适合学生丰富的发展需要, 让学生科学合理地自主建构知识, 在获得体验、感悟的同时促成学生的主动探究。

三、完善动态作业形式

作业是巩固知识、形成能力的重要手段, 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途径。在不同的情况下, 针对具有差异性的学生, 作业的动态性应不断得到调整、完善, 具体可贯彻在层次性与创新性上。

语文作业的层次性我是这样理解的, 以《屈原列传》的作业为例。第一层次:整理文中的词类活用与特殊的文言句式, 可形成质疑, 小组讨论。第二层次:司马迁是如何看待屈原的“自沉”的?我们又如何看待司马迁的观点?第三层次:写一篇字数不限的感言, “我眼中的屈原”或“我看司马迁”。第一层次的作业主要是针对理解、接受较为迟缓的学生, 鼓励他们质疑, 并引导他们主动发现、探索、解决, 以弥补课堂效果, 促成真正的主动探究。第二层次的作业, 是进一步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让学生的理解深化, 让学生的智慧闪光。第三层次的作业主要是让学生自主探究文本反映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是课堂文本内在情感熏陶的升华。语文作业的创新性, 主要应体现在灵活运用课文的语言材料来表现学生的自由思想和个人见解, 注重培养思维的发散性、流畅性、灵活性和应变性, 使学生在用语言反映思维的活动过程中, 优化思维的创造性品质。

这样的动态作业形式, 既是对课堂效果的检查和巩固, 又是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让主动探究在学生身上扎根、发芽。

“路漫漫其修远兮”, 尝试需勇气, 探索无止境, 我会时时勉励自己:我的语文课堂要注意动态生成, 我的学生应具备主动探究能力。

摘要:改变课程教学观念, 生成新型教学方式, 促成主动探究。从2007年高考开始, 在全国范围内高考的能力要求都新增了“探究”一项。如何促成学生主动探究, 逐步培养起探究能力?笔者觉得最有效、最具操作性的还是从课堂入手, 因此笔者从三个方面努力进行尝试:一、创设动态预习机制。二、搭建动态自主平台。三、完善动态作业形式。

上一篇:中文教育专业、小学教师个人简历表5则范文下一篇:服装店长一周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