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书设计的基本思路

2024-06-24

板书设计的基本思路(通用9篇)

篇1:板书设计的基本思路

板书设计的基本思路

教学板书是对教学内容的加工和提炼,是教师教学能力的综合体现,也是学生有效学习的必要途径,因此必须精心设计板书。

板书是教师在认真钻研教材、理解作者成文思路及编者意图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实际,确定教学目的,再把对教材的分析、归纳、概括,用图表的形式或通过中心词句的组合,有重点且有系统地在黑板上表示出来,形成板书。所以板书的设计是对课文内容的提炼。它反映出教师钻研教材的深度和艺术构思的水平,巧妙处理板书能生动地体现执教者对教材的深刻理解,显示出教者的教学思路和教学风格。

设计板书涉及学科、教材、教学对象、教学方法、教学目的要求、重点难点,及至于教学风格等等方面,因而每则板书的设计都有个从构思到定型的过程。

(一)根据教材特点设计板书

各科教材的板书,首先是对教学内容的“提炼”。板书要能揭示教材的特点,有助于把握重点、突破难点,所以,板书设计应以教科书为本,从教学内容的内部联系中寻找连接点,以引导学生进入教学情境。教学材料的内在逻辑结构一般有时间顺序、空间关系、因果关系、总分关系、对比关系及多种关系等几种组合,板书设计就应该根据教材的不同特点,从教材的内部线索入手,反映教材的知识体系。

(二)根据教法需要设计板书

设计板书,除了从教材出发外,还应该从教法方面考虑,选择相应的形式。板书渗透了教法,体现出教师处理教材的用意,方能有机地融入教学全程。例如语文课的教学,有的采取以段带篇法,有的采取一点切入法,有的采取倒溯分析法,有的采用情境教学法,教法不同,板书设计亦各不相同。

(三)根据课型设计板书

1.新授课的板书设计

语文学科的新授课的主要要求是扫清理解课文的障碍,导入课文,讲读分析,因此,无论是解题、介绍时代背景和作者生平,还是分析课文内容,板书都应围绕上述要求设计。或依据顺序列出重点词语,或展示课文结构,或梳理故事情节、人物性格发展线索,或点化写作方法,乃至综合融会,但都得以使学生读懂课文,掌握语文知识,逐步形成能力为目的来进行设计。

在数学教学中,新授课重点在理解概念,掌握运算步骤和方法,揭示归纳定律或规则等等,板书要突出概念内涵,加深印象;突出新旧联系,优化由旧知到新知的迁移过程,突出教学规律的集纳。对一些难于理解的内容,可通过直观演示的方法,并辅以图解式板书解决。

2.复习课的板书设计

复习课的主要任务是复习巩固学过的知识,加深理解并系统化,通过练习加以

运用。板书设计也要相应体现知识的内在联系,把它们互相串联起来,形成知识网络。

3.自学课的板书设计

自学课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的重要课型,如语文独立阅读课文的自学课。这种课型的板书应列举出自学提纲,并指点“学路”。在自学课上,讨论是一种常用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侧重于此,板书的重点则应是讨论的问题和结论,做到既放得开,又收得拢。

4.实验课的板书设计

由于自然学科内容的多样性和采取的直观教学手段的多样性,所以这种课型多见于小学自然课和中学物理、化学、生物等课的教学。板书设计应着重体现学生实验的过程和结果,训练学生实际操作的能力。

(四)遵循学生认识规律,根据年龄特点、年级特点设计板书

板书设计受教学对象的制约。不同年龄、年级段的学生,其知识基础、认识能力、思维特点不同,教学中的板书设计应有针对性。高年级学生在形象思维的基础上已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可以把分析、归纳、推理、概括、综合、比较等思维方法渗透于板书设计中。

低年级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差,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增强板书的形象性和直观性,特别是多设计一些图文并茂的板书,便于学生加深印象,牢固掌握知识。

常常有这样的情况,同一篇课文,不同的教者甚至同一教者在不同班级执教,设计的板书也不一样,原因就在于教学对象不同,教者的教学目的、要求有所不同,导致板书设计有所区别。板书的设计,应视教材特点、教学要求和学生接受水平等具体情况而定。

篇2:板书设计的基本思路

板书是教学中所应用的一种主要的教学媒体,板书艺术则是教学艺术的有机组成部分。苏联著名教育家加里宁有一句话“教育事业不仅是科学事业,而且是艺术事业。”成功的教学是高度的科学性和精湛的艺术性的有机结合的结果。所以坚持教学原则,采用艺术手法,浇灌学生心田,努力使教学过程审美化,是我们教师的追求。

内容设计

板书内容构成直接影响板书质量和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应对板书内容进行精心设计,使其达到科学、精炼、好懂、易记的要求。对每堂课的板书内容设计,应根据教材的内容、教师的设计技巧和学生的适应程度而定,难以作统一的规定。因为即使同一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师、不同的对象,可以设计出不同的板书内容来。

内容构成

板书一般可分为系统性板书和辅助性板书两种类型。系统性板书是对教学内容的高度概括,如讲课提纲、基本内容、重要结论等;辅助性板书是根据教学需要,将一些重要概念、名词术语或重要的时间、地点及其他需强调的内容,简要地写在黑板一侧。系统性板书一般写在黑板重要位置上,相对保持时间长些,辅助性板书往往边写边擦。系统性板书内容的构成形式,有内容式板书、强调式板书、设问式板书、序列式板书四种。

1、内容式板书 内容式板书是以全面概括课文内容为主的板书。它便于学生全面理解课文的内容,是板书内容构成的基本形式。

2、强调式板书 强调式板书是以发挥某种强调作用的板书。这种形式的板书可根据需要,灵活机动地突出课文的某一部分或某种思想,增强针对性,以使学生把握学习的重点。也是教师在有丰富经验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主要板书手段。

3、设问式板书 设问式板书是用问号启发学生思考问题的板书。这种板书,可根据教学目的、要求,在课题的难点或重点下边引而不发地划上一个或几个问号,并配上必要的文字提示,以指导学生预习时注意阅读和思考。

4、序列式板书 序列式板书是按文章情节发展的序列构设板书内容的板书。这种板书,能比较清晰地显示故事的轮廓,使学生对文章有完整的印象,并领会其脉络。

设计方法

板书内容设计,应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目的以及学生的接受能力,采取不同的设计方法。常用的有以下四种:

1、内容再现法 内容再现法是浓缩、再现原文内容的设计方法。它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2、逻辑追踪法 根据课文本身的内在逻辑性和系统性设计板书内容的方法。用这种方法设计板书,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推论法 是层层推理设计板书内容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经过推理,得出结论,可以比较清晰地反映论证过程。

4、思路展开法 是根据课文内容,通过联想、假设进一步扩展课文思路的设计板书内容的方法。

注意问题

1、深挖教材,把握重点 板书是学生掌握教材的凭借,巩固知识的依据。因此,教师的板书设计,应在十分准确地掌握了教材基本观点的基础上进行。要力求向更深层次奋力挖掘,使认识达到更高的层次。设计应遵循教材的逻辑顺序,紧紧把握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一般说来,应抓住以下重点内容:

能引导学生思路发展的内容,如必要的标题、问题的衔接和核心点。能引导学生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内容。

能引学生产生联想、便于记忆的内容,如对课业结构的提炼等。

总之,备课时应十分注意把握重点,采取恰当的方法解决难点,突出特点,在此基础上再设计板书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设计出高质量的板书。

2、掌握情况,有的放矢 要设计好一堂课的板书,必须掌握学生的动态,了解他们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不然,设计出的板书就不会发挥很好的作用,勉强使用也不会得到好的效果。

3、讲写结合,相得益彰 板书内容设计必须与讲解紧密结合。课堂的板书只是条条框框,它与教师的讲解是纲与目的关系。因此板书的内容不可能很多,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内容设计时,应与讲述内容统盘考虑,对写哪些内容,什么时机写,写在什么位置都应作周密合理地安排,使板书与讲解互相协调,相得益彰。

4、主辅相随,紧密结合 系统性板书与辅助性板书应紧密结合。系统性板书是板书的主体,辅助性板书为系统性板书奠定基础。二者相辅相成,密切结合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5、语言准确,启发性强 教师板书的语言要确切、精当、言简意明、一目了然,给人以凝炼之感,能起到“画龙点睛”、指点引路的作用。

6、内容完整,条理系统 有些板书虽是在授课过程中不规则地间隔出现的,但最后要形成一个整体。一堂课的板书,应是对该堂课讲述内容的浓缩,内容应完整系统,以便学生在课后利用板书的章、节、目、条、款,进行归纳小结,收到再现知识、加深理解、强化记忆的效果。

板书造型

造型,是对一堂课的板书内容进行的布局安排。造型好的板书,不仅可以使板书美观、和谐,产生一种整体感,而且还可以更加充分地表达板术的思想内容。常见的板书造型,有对称型、偏正型、自由型三种。

对称型

对称型是指上下或左右内容文字对称、不偏正的板书造型。这种布局方法常用于以对比或类比的课文,它的特点在于能够通过两方面内容的比较,使人或物各方面的相同处与不同处突现出来,从而给学生以鲜明深刻的印象。

1、单轴对称 以一条有形或无形的横线或竖线为对称轴,使板书的内容上下对称或左右对称。

2、双轴对称 以横竖两条成垂直的线条为对称轴,使板书上下左右四个部分的内容都相互对称。

3、综合对称 综合对称造型是将众多的内容和各种符号排列得处处对称。一般用于板书内容较多的课文。这种对称形式是将板书中众多的内容和各种示意符号排列得疏密合理而对称,能给人一种多而不乱,井井有条,处处对称的美感。

4、字数对称 字数相等的板书造型。

5、字距对称 用调整字距的方法使板书对称的造型。

6、外框对称 用加外框的方法使板书对称的造型。偏正型

偏正型是指非对称的板书造型。这种布局安排依课文内容自然成型,显得生动活泼,有自然天成之美,能给人以明显的印象,并便于设计和记录。常见的有张翼型、雁行型、阶梯型、折线型四种。

1、张翼型 犹如飞鸟张开一对翅膀一样形状的板书造型。它的特点在于能条理清楚地综合概括课文内容,或文章结构、或课文重点。

2、雁行型 犹如鸿雁飞翔时排着的行列一样板书造型。

3、阶梯型 为了表现课文一层深过一层的内容,把词句单独提出来,排列得像阶梯一样的板书造型。

4、折线型 即用不在一条直线上的顺次首尾相连的若干直线段所组成的线,来体现板书内容的一种造型样式。

自由型

自由型系指板书造型不受条条框框的限制,自由活泼。常见的有辐射型和波浪型两种。这里不再过多的叙述。

总之,只要我们能够认真地进行揣摩、学习相信每一个人,都能成为一名板书好手。

课堂教学基本技能训练之知识讲解训练(案例分析)

案例3 :70%的学生恐惧开家长会据北京汇文中学主管德育的副校长谢海涛介绍,从调查结果看,至少有70%的学生在开家长会的时候提心吊胆,剩下的30%是那些被公认的好学生。谢海涛说,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有两个,一是长期以来,家长会的主要内容是教师向家长揭孩子的短儿,甚至有些家长会遭到教师的严厉批评,以至于家长都不愿意开家长会,怕丢面子,而学生也有“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教师找爸爸”的想法。另一方面,即使教师在家长 会上以表扬学生为主,但多数家长回家后只表扬孩子几句,剩下的又是一顿“臭批”。在学校进行的一次测试中,教师在家长会上表扬了全班学生,第二天教师问学生,谁在家长会后得到了家长的表扬,举手的只有两名学生。

问题:你认为应该如何开家长会?如何让家长会成为教育孩子的新契机?如果你是学生家长,会后如何做好与孩子的沟通?

答:举行家长会一般在学期开始,期中或期末举行.主要内容是向家长汇报学校或班级教育工作的基本情况和今后工作计划,征求家长意见,表扬介绍教育子女的经验等.家长会的方式有全校性的,年级的和班级的三种,一般是把三者结合起来,先开全校的,接着分班座谈.要让家长会成为教育孩子的拳契机,举办家长会就必须利用学校的有利条件,向家长传授抚养教育子女的科学知识,交流推广成功的教育经验,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和教育素质.我以为新型家长会中最重要的,是教师角色的转变由以往当家长的家长一个人口干舌燥却常常徒劳无功地喝“独角戏”到教师,家长坐台下,而是围成一圈,相邻而坐,学生也不再被一概排斥在家长会之列,成为永远的“缺席审判者”,有些家长会让学生参加,有些家长会的内容请学生讨论决定.可通过以下模式:交流式,对话讨论式,展开式,家报告会,联谊式,参观游览式等.如果我是学生家长,我一定要和孩子沟通,更全面地了解孩子自己孩子,想办法和孩子交朋友,为他们创造和谐宽松的空间.案例4 :近日有报道称,新学期开学不久,南京市的一些小学一年级教师很是为自己班上一部分新生“超前”的学习基础发愁,有的孩子已经认识几百个汉字并且会做简单的加减乘除,识字最多的竟已过千,大大超出小学一年级的课程要求。按理说,学生基础好,教师工作起来也应该更轻松。实则不然,“超前教育”带给小学教师更多的是多方面的困惑。

篇3:板书设计的基本思路

1 山区公路路线设计的特点

山区公路路线设计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 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最大, 尤其是地形因素, 是整个山区公路路线设计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第二, 山区的地势比较复杂, 既有高大的群山也有凹陷的低谷, 遇到高山需要挖掘隧道, 遇到峡谷需要提高排水能力, 因此施工难度大。第三, 对于山区地形的改造并不是朝夕之间的事情, 与其费劲心思去改造, 不如合理利用, 借助地势的有利条件, 降低工程施工的难度。

2 山区公路选线的原则

山区公路选线要遵循公路选线的基本原则, 最核心的一项就是能够进行充分利用的绝不改造, 如果不能够进行良好的利用, 就放手去改造。通常来说, 如果充分利用原有的地形和地势等因素, 能够降低工作量, 则可以进行利用;如果利用现有条件施工难度较高, 成本费用也随之提升, 则需要灵活变通, 进行改造。这个过程需要掌握适度的原则, 过分改造必然会是一种浪费, 过分利用又会制约公路的整体质量和水平。

3 山区公路设计思路

第一, 沿线群众的态度影响整个山区公路建设的进度, 因此, 在进行施工建设之前必须按照国家有关部门的规定, 对周边的群众进行教育和动员, 并尽最大努力减少对农田的使用, 尤其是优等农田, 我国的土地资源越来越贫瘠, 因此, 山区公路建设更要少占农民用地。

第二, 山区公路建设施工的首要目的是提高山区居民的生活水平, 便于山区民众出行。因此, 山区公路的建设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好政策, 在具体的落实过程中, 要尽量少打扰山区百姓, 最大限度便于他们出行。

第三, 每一个地区都有其自己的规划和设计, 山区公路建设施工是国家宏观调控的结果, 在具体的实行过程中难免会与地方政府的一些规定和计划发生冲突, 为了避免出现类似的事情, 在进行施工建设前, 需要充分调查政府机关的工作方向, 尽量配合当地的经济发展和政府工作。

第四, 在平面设计中, 注意线形的连续性与均衡性, 并与纵面线形相互配合。例如, 如果选取了曲线的设计思路, 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要确定圆形的半径, 综合考虑各项因素和指标, 在圆形周围辅助必要的直线等图案, 以保证整个山区路线畅通。

第五, 在纵断面线形设计中, 首先, 需要保证各项设计符合国家的基本规定, 文明施工、合法施工。其次, 要尽量做好回填土的工作, 降低环境污染。最后, 为了降低纵断线设计过程中人员和资金投入, 必要时可以采用支线上跨的方式, 降低二者之间的相对高度。

虽然以上山区公路路线设计的基本原则比较复杂, 但是其共同点是为了全面提高山区公路施工的质量, 降低公路行驶的安全隐患, 保护人民群众的基本财产和人身安全。在路线设计的过程中, 可以采用路线驾驶透视图方法, 进行逐段的检查, 使其成为一个连贯的整体, 避免在进行路线设计时, 出现比较突兀的线与线之间的配合, 这样既能够保证山区公路建设的美观, 还能够降低疲劳驾驶, 减少交通事故。对长大纵坡路段除采用压低越岭高程、适当延长隧道的方法来减缓路线纵坡, 改善纵面技术指标外, 还可以通过设置爬坡车道和避险车道等交通安全技术管理标志, 保证行驶安全。

4 山区公路线路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山区公路受到独特的地形影响, 很难有平坦笔直的道路, 因此, 给车辆的运行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甚至存在安全隐患。因此, 应设计出最科学的、最安全的山区公路路线。第一, 如果有连续的陡坡, 那么陡坡的设计要均衡, 避免出现大起大落。第二, 要预留安全通道, 一旦运行的车辆抛锚或者出现故障, 可以停在安全区域等待援助。

5 结语

设计出比较科学的路线方案, 从而降低施工建设难度。

参考文献

[1]高速公路丛书编委会.高速公路环境保护与绿化[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1.

[2]陈光林.山区公路路线设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公路交通技术, 2004, (03) :4-5.

篇4:语文板书设计新思路

一、反思查找板书设计问题,对照改进提高板书质量

1. 板书设计的简略化、概括化,易使问题简单化

板书设计基本上是提纲挚领式的,它侧重反映文本的结构线索、主要内容和基本价值取向。板书的简略化特点决定了它必须对文本的内容表述做出取舍。阅读者对文本的解读,在随时发生认识的变化。就学生而言,他对文本的解读,是基于自己当前所拥有的生活经验而展开的。这就决定了他对文本的理解的独特性。他对学习任务的确定,比如重难点,应该有自己的认识和体会,预设的板书是不能全部解决。因此,板书设计的概括化、简略化,易使问题简单化。如《荷塘月色》的板书,采用曲线与坐标相结合的方式表述作者情感的发展变化,确实能出新。但一条曲线真的能准确反映作者的情感变化吗?作者某一个生活场景中的情感体验能用“喜悦”或是“哀愁”简单概括吗?它充其量能反映一个大概。作家的感情脉络,说到底只能由阅读者通过文本解读去细细感受,才能不失丰富和真率,才能震撼阅读者的心灵。

2. 板书设计教师包办,不利于自主学习方式的推广

在传统的语文板书设计理念下,板书设计是教师行为。教师备课时精心准备好包括板书设计在内的教案,在课堂上有针对性的实施教学。学生在这个过程里,充当的是教师的工具的角色,教师依靠学生的七嘴八舌,完成自己的板书预设,从而完成自己的课堂教学。按新课标的精神,教师要“充分关注学生阅读态度的主动性、阅读需求的多样性、阅读心理的独特性,尊重学生个人的见解,应鼓励学生批判质疑,发表不同意见”。教师若要在一个规定的时间里不折不扣坚持自己的板书设计,必然以损害学生的主动性学习为代价,不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3. 板书设计不当,容易导致教育目标的本末倒置

板书设计本是为了使学生更好的学习课文而采取的一种教学辅助手段,板书的形式内容也不是学生学习的终极目标。但我们不少教师在具体操作时,却常常使学生误以为这就是语文学习要达到的效果,因为板书设计常常表述了学习的主要任务,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并被师生所倚重。语文板书设计的内容,通常是从知识接受与掌握的角度来设计的。那些提纲挚领的结论性文字,往往引导学生匆忙记住一个空洞的结论,而不能使学生形成潜移默化的精神力量。它不是要让阅读者欢悦地、投入地、感性地带着自己强烈的生命信息和主观愿望进入文本世界,而是为了得到一个结论。它解决的是知识或者工具的需要,而不是人的情感需要、审美需要。新课程所要求的“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在传统的板书设计理念下,很难全面有效的达成。

二、更新板书设计的观念,发挥板书助学作用

1. 板书设计应是开放而生成的,方案应是丰富的而不是单一的,是多维度的而不是唯一的

板书设计不应只是教师的“单边行动”,它应该反映师生对文本的共同理解,学生也有权设计自己的板书并得到尊重。教师在讲课时,既要按照设计自己的板书内容和形式以体现自己对文本的解读与阐释,也要注意保护学生的个性思维,鼓励学生循着自己的思维路径深入课文,并善于做这一过程的记录者。换句话就是,教师要乐于成为学生思维成果的代言人,以板书的形式再现学生的这一思维成果(哪怕这一思考结果还不完美),并尽可能使其美观可感、易于把握。当教师郑重地记录下学生的思维成果,这既是对学生的个性阅读的尊重与赏识,同时也增加了其在学习群体中的分量,有利于调动起群体的学习兴趣、形成有效的交流与对话、激发更鲜活的思维火花。

2. 板书应减少结论性的内容,多一些富有启发性的质疑和提示

结论性的文字导致价值取向的单一,学生思维难以发散开去。我们在执教具体的课文时,可以先让学生感知、研读课文,然后小组内形成亟待解决的问题,直接板书,再围绕问题全班进行探讨。这样,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构成了课堂板书,无疑能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显示了对学习进程和方式的充分关注。

3. 板书设计应随文体和教学任务而体现差异

篇5: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路

从章引言开始,引出本章要探讨的中心问题:种群和群落

引导学生理解种群的概念,列举具体事例

过渡到种群的特征

列举出种群的数量特征

讲解几种数量特征之间的关系

问题探讨: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

探讨样方法的适用范围,实施要点

探讨标志重捕法的适用范围,实施要点

篇6: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路范文

教学设计是指教师依据教育教学原理、教学艺术原理,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根据学生认知结构,对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需要使用的教学手段进行的策略。

教学设计的概念涉及了教学目标、学生学情、教学过程、教学内容、组织形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内容,理顺了这些内容的先后顺序,就形成了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路。

一、教学目标

新的《课程标准》没有按年级规定具体的教学内容,而是把教学目标写得比较具体,这说明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首先要规划好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一颗种子,它决定了教学设计是长成一棵挺拔的白杨,还是长成一棵婀娜多姿的垂柳。教师依据教育教学的原理,为每个教案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比方说,要发展水平二学生的跳跃能力,那么具体的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掌握跳跃的正确方法和培养学生正确的身体姿势。但是这个目标很难用一节课来实现,那么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就把这个目标分成许多小的课时目标分课时逐个实现,这许多课时组成一个教学单元,其中的每个课时都是为了完成某一项小目标。等到单元结束时,我们的大目标也就实现了。

二、学生学情

当教师为教学单元中的一节课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比方说:单脚起跳,双脚落地的技术,接下来就要分析学生以往的知识结构和学生对这个动作的接受能力。在我们学校,学生喜欢玩着一个《跳房子》的游戏,游戏中用到了单脚起跳,双脚落地的动作,但是这个动作与我们要学的技术有很大区别。所以我们只能用这个动作做引子,引出我们要学习的技术,再通过纠正摆动腿的高度,以及落地要屈膝缓冲来教会学生正确的技术。

三、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一节课中与学生关系最为密切的东西,是教师实现教学目标的桥梁,是学生具体要做的动作。当有了以上初步的分析和设想后,我们就要为学生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在准备活动阶段,除了常规准备活动,还要为学生依据技术动作制定必须的专项准备活动,比如,要学习单脚起跳,双脚落地的技术,那么膝关节,踝关节等极易受伤的部位就要充分活动开,为加大摆动腿的摆动幅度,也要重点做做高抬腿等等。在基本部分的主教材中,我们可以把《跳房子》作为第一个教学内容,让学生重温以往的知识结构;原地向上头顶悬挂高物是第二个内容;一步踏跳,头顶悬挂高物(水平二体育教材《跳远与游戏》部分)是第三个内容;自然助跑,单脚起跳,双脚落地是第四个内容;还可以设置游戏《比比谁跳得远》(水平二体育教材《跳远与游戏》部分)作为本节课的拓展内容,为下节课做准备。在副教材中,我们可以选择投掷,也可以选择跑的游戏,选择的依据是学生整节课运动负荷的大小。

四、组织形式

教学内容确定以后,这节课的框架就基本确定了。但学生在课堂上并不是无序站立的,为了更好的服务于教学,考虑上课学生的人数和练习密度,要有一个或者几个队形,这就是组织形式。有很多教师在上课时用过圆形场地,或半圆形,或四排横队散开的队形,都是与学生人数和练习密度有关。如果学生人数多,四排横队比较合适,教师与所有学生的距离适中,学生能听清楚教师的讲解,但四排横队轮流做动作,练习密度较小;如果学生人数少,可以用圆形场地,半径不大,教师与学生距离适中,学生向外跳,练习密度较大。当然如果考虑整节课运动负荷的话,可以用副教材进行调节。

五、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有许多种,传统的有完整示范教学法,分解教学法等等,新课程理念下有情景教学法,主题教学法等等。在小学阶段常用的是情景教学法和主题教学法,相比以往的教学方法,这两种教学法更能引起儿童学习的欲望和兴趣。还是上面的教学内容,我们可以为其设立一个小兔子学本领的情景,按照春天来了,小兔子锻炼身体(准备活动)——出去找食物(过渡)——遇到一条大河(学本领:单脚起跳,双脚落地)——采集食物回家(游戏:接力)——庆祝(放松)这样一条线,用故事把内容穿起来。这样上课就比较流畅,内容的衔接也不显得突然。

六、教学手段

个人理解就是用来应对课堂上的突发状况的手段,方法,策略。虽然我们完成了上面的教学设计,但并不能保证课堂实际效果会按照我们的设想走,这就需要教师预设课堂上可能出现的状况,并想好应对的策略。当然,这些预设情况也许并不会出现,所以这些策略并不出现在教学设计中,但还有许多未预设的情况出现,这就需要教师根据以往的经验和临场的机智来处理了。

篇7:板书设计的基本思路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是在健康第一思想的指导下,依据《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制定、并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颁发的关于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指导性文件。它规定了小学体育课程和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目标、内容标准和评价等,体现了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和发展的基本思路,以及对中小学生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方面的基本要求,是课程管理和评价的基础,也是教材编写和教学与评估的依据。

第一节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性质

一、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性质

现代教育制度形成以来,体育一直是学校教育的重要手段和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内容。上个世纪中叶以前近两百年的发展过程中,早期学校体育具有的人文教育色彩逐渐淡薄,课程的科学化倾向和学科中心倾向日益加强,其主要表现是“增强体质”和“技能传授”逐渐成为学校体育的主要目的,在实践中甚至成为唯一的目的;早期学校体育指向受教育者的人格完善逐渐变为主要指向受教育者的身体完善。

上述变化适应并反映了工业化进程对教育发展的需要。20世纪中期以来,随着世界开始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大幅度减少的体力活动使得体能在劳动中的意义迅速降低,这与急剧增大的职业劳动对科学技术知识的需求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对绝大多数人来说,通过学习体育获得的各种知识、技能和能力,已不再为人们谋求生存和劳动所必须;另一方面,现代人越来越重视生命质量和生活质量。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体育是提高人的生命和生活质量的重要基础与保证,体育在现代社会中的独特作用和重要性日益突出。体育课程作为素质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性质也越来越鲜明。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使诸方面的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这个决定表明了体育作为素质教育重要内容和途径的意义,同时也指出了学校体育的根本目的,规定了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性质。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理解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性质。

1.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是学校体育的根本目的青少年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也正是他们在身体发育和成长的关键时期。因此,为了保证和促进学生的健康,必须对学生进行体育的教育和其他有关教育,这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是,增进健康并不是体育的唯一功能,因而也不是体育课程的唯一目标。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课程的另一项重要任务,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从体育课程的角度看,学生的全面发展当然首先是指学生的健康水平的提高,同时也包括通过体育课程的学习促进学生思想意识、情感意志和道德品质方面的发展。在这个意义上,体育课程的目的不是一维的,而是三维(德智体)甚至四维(德智体美)的。

2.体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方法

素质教育是以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提高其综合素质为目的的教育。人们对素质教育的内容存在着种种不同的认识和理解,但无论从那种角度认识,体育都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换言之,推进素质教育必然伴随着学校体育的开展。

但是,有人把素质教育简单地理解为多开展一些包括体育、艺术和发明创造等在内的活动,以为只要让学生参加了这些活动,素质教育的任务也就完成了。这既是对素质教育本质的缺乏理解,也是对体育等的教育职能缺乏认识。如果不能充分认识和发挥体育等活动的教育功能,充分发挥它们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的作用,就很可能会把这些活动变成新的知识学习,从而违背素质教育的本意。因此,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3.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主要手段

与其他文化课不同,体育与健康课程主要是一种技能性的课程。这就是说,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的结果主要不是体现在认知性知识的积累和深化上,而是表现在体能的增强、技能的掌握和行为态度等的改变方面。这决定了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的主要手段,是以活动性游戏和各种运动方法构成的身体练习。在体育学习的过程中,每个学生自身既是学习的主体,同时也是学习的手段和对象;没有身体力行,体育学习就无法进行;体育学习的效果是通过学生自身身体和行为的变化而表现出来的。在体育学习中当然也有知识的学习和道德品质教育等,但这些也主要是在运动实践的过程中进行并完成的。这是体育课程的最大特征。

4.体育与健康课程不等于体育+健康教育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学校教育要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体育与健康课程更要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这正是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设立“体育与健康”综合课程的深刻含义。但是,决不能错误地把体育与健康课程理解成是“体育”和“健康教育”两门课的合并。因为体育与健康课程不能也不可能单独承担在学校教育中贯彻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全部任务,新课程没有、不能也不可能包容原“健康教育”课程的全部内容。“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要通过学校的全部教育活动和所有课程的教学去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在改革原有体育课程的基础上,突出健康目的的一门课程。

二、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价值

在现代教育形成的过程中,体育作为一种有效的教育手段进入学校并在学校中逐渐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也日益深刻地认识到体育学习对于人的发展所具有的多方面价值。

1.增进身体健康

体育课程学习对于学生成长最直接、最显著的价值,是促进身体的正常发育和身体健康水平的提高。这种价值主要以两种方式体现出来。一方面体现在身体形态和机能的变化方面,通过在教师指导下参加体育活动,学生能够增强体能,使身体健康水平得到提高。另一方面则体现在体育意识和行为的变化方面,通过长期的运动实践和体验,学生不但能形成对

身体、身体活动和健康的正确观念,增强自我保健的意识,同时还将逐步养成健康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

2.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作为社会的存在物,人的运动实践行为不仅始终影响、改变着自身机体,而且随时影响着人们的情绪和各种心理感受。在和谐、平等、友爱的运动环境和舆论环境中,通过相互评价和自我评价,学生会感受到友谊、赞扬、批评、激励等,并产生各种复杂的情感体验。体育运动过程是不断面对挫折和克服困难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将反复体验挫折和困难,从而提高抗挫折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培养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在不断超越昨天、超越自我的过程中,学生会体验到进步或成功的喜悦,从而形成客观评价自我的习惯和能力,增强自尊和自信心,形成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人生态度。

3.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现代社会的发展扩大了人们社会交往的范围,使人们的社会关系越来越复杂,是否具备与社会、环境和谐相处的意识和能力,已经成为人的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由于与他人和群体的联系是体育活动的必要条件,体育是人的社会化的重要方式,这对儿童少年成长的意义尤为突出。因此,本课程学习将帮助学生逐步理解和习惯于在一定的社会规范中生活,根据社会规范约束和调整自己的行为。由于热爱体育活动是儿童的天性,因而学生对通过游戏和体育规则所体现出来的社会规范的学习常常表现出乐于接受的态度。学生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所获得的社会适应能力,包括理解个人健康与群体健康的密切关系,对自我、群体和社会的责任感,合作精神与竞争意识,对他人的尊重和关心他人,良好的体育道德和团队精神。同时,体育与健康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也具有显著的作用。总之,由于体育本身所具有的特点,使体育与健康课程在增强学生某些重要的社会适应能力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4.获得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

长期以来,存在着这样一种对体育的认识,似乎体育就是运动,没有什么知识学习的问题。这种认识有失偏颇。知识是人们在实践中获得的认识和经验,在过去的教育理论中,专家们将知识理解为分门别类的学科体系,一般分为自然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思维科学知识,并根据这样的理解来组织课程和教学。但在当代,根据知识经济对知识结构的研究,人们把知识分为事实知识(Know-what)、原理和规律知识(Know-why)、技能性知识

(Know-how)和始源性知识(Know-who)。这四个“知识”中的前两个“知识”又可称为“可编撰的知识”,这类知识几乎全部可以通过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生产”和处理,其中为数不多的观念性知识才直接由人类生产;后两个“知识”属于“意会的知识”,只能由人来进行处理。体育与健康课程主要是一种技能性的课程,它的许多内容是不能够或不完全能够通过语言或其它符号系统传授学习的。本课程中的知识学习内容有这样两个特点,一是本课程学习中的知识主要是一种操作性、技能性的知识,它不同于其他课程中以认知、理解为特征的知识;二是本课程中的知识学习,包括技能性知识和认知性知识的学习,主要是通过运动实践、而不是通过读书或课堂传习而实现的。

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中的知识和技能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 为促进身体健康和终身体育必需的运动技能;

· 关于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和科学锻炼的方法;

· 正确的体育与健康观念;

· 欣赏运动的能力;

· 安全运动的能力;

· 与运动有关的野外生存技能;

篇8:板书设计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嵌入式,软件设计,设计思路

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 软件设计开始深入到各行各业中。在一些电子产品中加入软件能够使得用户享受到更好的服务, 但是一般这些电子产品内存都比较小, 而且要求功耗也比较低。所以传统的软件无法满足电子产品的需求, 在这一背景下嵌入式软件开始逐渐发展起来。本文通过简要论述嵌入式软件的设计方法和基本设计思路, 从而能够更好地促进嵌入式软件的发展。

1 嵌入式软件的实时性设计

嵌入式软件对于实时性的要求比较高, 因此在进行嵌入式软件的设计和实现过程中, 需要充分考虑到实时性的特点。嵌入式软件其实属于软件设计的重要分支, 因此在进行嵌入式软件的设计过程中, 保留了很多传统软件的设计方法, 其主要的设计方法和设计思路体现在以下几点:

(1) 由于嵌入式软件在开发和设计的过程中, 离不开相关的电子产品的需求, 所以在进行软件的设计和开发过程中, 考虑到能够更好地满足需求, 因此必须要充分考虑到嵌入式软件的应用场景, 必须要与嵌入式的硬件相结合, 才能使得嵌入式软件的功能能够更好地满足需求.

(2) 嵌入式软件在设计的过程中, 为了更好地突出实时性这一特点, 需要选择实时性比较高的开发语言进行开发, 而且在设计软件的功能和相关架构的过程中, 也需要考虑到实时性的问题。

(3) 需要进行固化和固化测试, 软件测试也是软件设计的重要过程, 因此在嵌入式软件的设计过程中, 还需要考虑到相关的测试内容。由于嵌入式软件与硬件的联系紧密, 因此在进行测试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固化和固化测试, 不仅能够测试出嵌入式实时软件在功能方面的问题, 而且可以有效地测试出软件在与硬件结合方面存在的问题。

2 嵌入式软件在可扩展性方面的设计

不仅仅在传统的软件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可扩展性的问题, 而且在嵌入式软件的设计过程中也需要考虑到这一点。这是因为目前市场上大多数的电子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比较快, 为了更好地配合电子产品在硬件方面的改进, 嵌入式软件也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但是, 如果不考虑嵌入式软件的可扩展性问题, 电子产品更新换代就需要重新进行嵌入式软件的设计, 可能会造成人力和物力的浪费。嵌入式软件可扩展性方面的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 相关的硬件驱动机制

由于嵌入式软件在操作硬件的过程中, 需要利用相关的驱动机制, 所以为了更好地进行可扩展性方面的设计, 在进行嵌入式软件设计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完善相关的硬件驱动机制:第一, 尽量使用硬件配套的驱动机制对硬件实施操作, 这是因为硬件的驱动机制是针对专门的硬件进行设计和实现的, 能够更好地对硬件进行操作, 如果采用其他的硬件驱动机制, 很可能会造成操作命令的混乱, 影响系统硬件的操作和使用。

2.2 嵌入式软件的模块设计

为了更好地进行嵌入式软件的开发, 提高嵌入式软件的可扩展能力, 可以借鉴传统软件在设计过程中的一些优化策略,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对嵌入式软件进行模块的划分, 划分嵌入式软件的模块能够对嵌入式软件的功能进行更加深入的了解, 可以将功能紧密的部分构成一个统一的模块, 模块与模块之间可以采用一定的通讯方式进行交流。

(2) 采用面向对象的软件设计方式, 目前很多传统的软件都采用了面向对象的软件设计方式, 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使得软件的可扩展性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因此, 在进行嵌入式软件的设计过程中可以借鉴这一成功经验, 更好地提高嵌入式软件的可扩展能力, 方便日后的修改和维护。

3 嵌入式软件在可靠性方面的设计

对于嵌入式软件来讲, 不仅仅对实时性和可扩展性方面有着重要的需求, 而且对于可靠性方面也有着重要的需求。所以, 为了更好地进行嵌入式软件的设计, 也需要考虑到可靠性方面的一些因素, 从而使得嵌入式软件能够更好地满足需求。为了更好地进行嵌入式软件可靠性方面的设计, 可以采取以下几点措施:

3.1 尽量排除软件使用过程中的干扰因素

深入理解嵌入式软件过程中的干扰因素, 并且在进行嵌入式软件设计的过程中能够寻找到这些干扰因素的解决方法。可以借鉴已有的抗干扰的软件设计策略, 同时也可以根据嵌入式软件的应用场景, 设计更加适合的抗干扰解决方案。

3.2 选择合适的语言进行软件开发

目前大多数的硬件驱动机制是利用汇编语言进行编写的, 但是汇编语言对于软件开发者来讲学习难度比较大, 所以目前一般的硬件驱动都是用C语言来编写的, 但是C语言在执行效率上没有汇编语言高效, 所以在进行开发的过程中需要进一步考虑效率的问题。

3.3 加入一定的容错技术

在进行嵌入式软件设计的过程中, 需要考虑到很多错误的产生, 例如:使用者的操作错误, 干扰因素造成的错误等等, 因此在进行软件设计的过程中, 需要将可能出现的错误都考虑到, 并且在实现的过程中加入一定的容错技术, 可以选择空间冗余技术、标志位技术、校验技术、指令冗余技术等等, 利用这些技术能够很好地规避软件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错误, 从而能够更好地保证嵌入式软件的可靠性。

4 小结

随着我国电子产品的不断发展, 嵌入式软件也获得了更多的发展空间, 本文通过论述目前嵌入式软件的设计方法和基本设计思路, 从而使得嵌入式软件设计者能够更好地进行嵌入式软件的开发和设计。本文论述了嵌入式软件设计方法比较注重整体性, 这样能够更好地提高嵌入式软件的性能。相信随着电子产品在我国市场的不断发展, 嵌入式软件能够赢得更多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盛云龙.基于组合覆盖的嵌入式软件测试平台研制[D].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3.

[2]刘静.关于平台视野下嵌入式软件设计方法分析[J].电子制作, 2015.

篇9:思想品德教学板书设计新思路

【关键词】 思想品德教学 板书设计 新思路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5)06-080-01

0

建议一:书写要工整,忌龙飞凤舞

板书设计只有书写工整、规范,才能对学生产生良好的教育影响,才能充分发挥其德育功能。教师认真、严谨、求实、创新的教学态度和工作作风,会对学生产生良好的师范作用,从而使板书成为“无声的教育工具”,成为教书育人的重要途径。我们经常发现,在同一届学生中,由于教师字体风格的不同,在学生中自然形成了不同的“字体流派”。原因就在于学生都有很强的向师性和模仿心理,教师工整、得体、规范的板书能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师范作用,不仅如此,这还对学生端正学习态度,认真工整地书写作业,改正不良学习习惯和态度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建议二:内容要精当,忌拖泥带水

由于学生接受能力、课堂时间和黑板版面的限制,在板书设计时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不能是教材的“翻版”。板书设计只能容纳关键点、关键字、词,并以提纲的形式表达出来。要求言简意赅,精确而不繁琐;确切而不含糊。通过抓住关键字、词把教材中整句、整段、整篇的内容浓缩为一个个知识点,这样便于学生认知和理解。通过关键字、词联想到句子,通过知识点联想到整个教材内容,并引发学生思考,使其产生求知欲和创新思维,从而培养学生概括问题、提炼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建议三:形式要新颖,忌刻板单调

板书设计不能千篇一律,一成不变,一副“老面孔”,让学生望而生厌。教师必须精心设计,使板书不断以新的形式和面目出现,以吸引学生的关注。要求教师要勤于在板书上下功夫,推陈出新,让学生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增加学生学习的“胃口”,使学生“食欲大增”。板书的形式、文字、图表、格式、颜色要灵活多样,既整齐、规范、美观,又有新异奇特之处,使学生感到生动活泼、趣味横生,从而大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建议四:结构要清晰,忌混沌模糊。

板书设计是对一堂课教学内容的“浓缩和精华”,反映了课堂教学思路和教学机智。板书设计必须条理清晰、层次分明,能充分反映教学内容的内在逻辑体系,充分体现其系统性、整体性、科学性、思想性的特点,使学生从清晰的板书条理中顺藤摸瓜,系统地掌握知识,尤其是知识树、知识系表等使学生一目了然,在学生头脑中构建起一个完整、清晰、明了的空间结构。条理清晰,既包括纵向逻辑层次分明,也包括横向各种因素的并列组合关系的恰当明了,有条不紊。清晰的板书思路把学生的注意力牢牢吸引住,并激发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大大提高课堂效益。

板书设计新设想:

提问式板书:依据思想品德课程特点和新课程教学理念,一般的知识点,让学生进行自学质疑,我们可以把一些有价值的问题作为板书。只命名了“提问”这个形式,而没有把价值显现出来。板书就是用最有价值的文字,帮助和引导学生学习的。在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基础上,文字少点比多点好。只要有助于教学,板书亦无定法。板书设计要针对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因文因人制宜,要做到凡是学生难理解、难记忆、难掌握以及学生易错误、易混淆的地方都应使用提问式板书设计,设计步骤大致为:自主学习发现问题——共同探讨分析问题——精华呈现解决问题。这样的板书设计充分体现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主体性。

灵活多变式板书

板书是一篇课文的灵魂,是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提炼,进而将教学内容的精华展现在学生面前。现在单一的“文字板书”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了,这就要求板书必须体现多样性的特点:(1)词语式,提取课文中重点词语,精心组合;(2)画图式,让学生更直观形象地理解教学内容体会中心;(3)线索式,紧扣作者的写作思路,升华中心;(4)要点式,它能给学生以层次分明、一目了然的感觉。(5)表格式,它是将课文内容以表格的形式表示,让学生进行比较、总结。

知识再创性板书

教学本身对学生而言就是知识的生成性过程,教学是一种艺术,板书设计其实也是一种艺术,理应当也具有生成性、整体性、创意性和美观性。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审美情趣、思维方式不尽相同,所以在课堂小结环节或者复习课前都可以让学生自主设计板书或小组共同探究,形成属于自己对知识再现的结晶,并对自主设计的板书做精彩的讲解和分析。

上一篇:中国梦我的梦英语作文我的梦想下一篇:项目部差旅费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