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银企对接会议上讲话&纪律作风建设工作会议上讲话

2024-07-27

粮食银企对接会议上讲话&纪律作风建设工作会议上讲话(精选8篇)

篇1:粮食银企对接会议上讲话&纪律作风建设工作会议上讲话

各位领导、同志们:

经过粮食和煤炭事业发展中心、×县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积极对接筹备,今天,在这里我们胜利召开银企对接洽谈推介会议。会议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搭建银企对接平台,按照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原则,密切银企关系,进一步加强粮食行业与×县农业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之间的对接合作,为我县推进粮食经济健康快速发展提供强劲动力,注入源头活水。近年来,粮食部门与×县农村商业银行交流合作不断加深、拓展,助推了粮食产业发展和转型升级,取得了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骄人业绩。在此,向×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对粮食企业的鼎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下面,就进一步推进银企合作,讲以下几点意见。

一、树立共赢理念,加强银企合作

没有金融支持,企业的发展将是无源之水、缺乏动力;

同样,没有企业的存贷业务,银行的发展也将无本之木,举步维艰。县粮食和煤炭事业发展中心与×农商银行要认真贯彻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和金融服务“三农”发展的要求,在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平等自愿的基础上,本着优势互补、发挥合力、共促发展的原则,围绕粮食行业发展,以市场化运作为前提,以风险防控为支撑,以金融创新为动力,探索建立多形式、深层次、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着力在粮食购销、粮食产业发展等方面,加大信贷投放,提升金融服务,实现银企增收创利的双赢局面。

篇2:粮食银企对接会议上讲话&纪律作风建设工作会议上讲话

同志们:

今天市政府召开这次银企对接会议,主要任务是通过“政府搭台、银企唱戏”,着力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全力助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刚才,徐庆志行长通报了前三季度全市信贷工作基本情况,银行和企业代表做了发言,部分项目顺利签约。下面,就如何充分汇集政府、银行和企业三方力量,提升融资能力、助推我市经济发展,我再讲三点意见:

一、各家银行要立足商丘、勇于创新,主动为企业提供更加优良的金融服务,实现合作共赢

一要扩大信贷总量。近几年,驻商各家银行业金融机构为商丘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特别是中小企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前三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410.2亿元,同比增长9.2%,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2个百分点,居全省第 1 3位。9月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2307.54亿元,较年初增加329.47亿元,增长16.66%,增量居全省第5位,增幅居全省第4位;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316.84亿元,较年初增加179.09亿元,增长15.74%,增量居全省第3位,增幅居全省第3位。但同时我们还要清醒的看到,与我市目前经济发展水平相比,商丘信贷总量不足的问题仍然很突出。目前,我市的余额存贷比仅为57.07%,也就是说还有相当一部分资金没有变成我市经济的血液,没有变成我市的资本资产,其中大量资金被上级银行调走,用于商丘以外地区发展。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我市一批大项目、好项目陆续开工建设,一方面形成了较为旺盛的资金需求,另一方面也使资金成为首要的制约要素,“融资难”、“融资贵”成为当前面临的突出问题。所以希望各家银行充分看到商丘发展的美好前景和银企合作共赢的重大机遇,积极向上级行汇报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征得上级行的理解和支持。特别要随时掌握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和资金 2 需求,积极主动帮助企业向上级行争取更大的信贷额度,千方百计加大信贷投放力度。

二要创新金融产品。一个新的金融产品,可以搞活一个企业、一个产业,甚至搞活一方经济。各家银行要根据中小企业贷款的特点和实际业务情况,积极开展金融产品创新,多研究政策,为一些中小企业“量身定做”金融产品,推出不同的信贷担保品种,比如原材料抵押贷款、存货质押贷款、应收账款质押贷款、土地储备贷款、在建工程抵押贷款、股权质押及股东担保贷款等等,为中小企业提供有利的条件和政策,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开辟一条绿色金融通道。

三要优化服务机制。各家银行要变被动接受贷款申请为主动寻找优质客户对象,主动为企业提供国家金融政策、金融形势、贷款程序等方面的信息咨询服务,积极帮助企业进行经济分析、市场预测,用足、用好、用活现有的贷款审批权限,简化办事手续,减少审批环节,最大限度地为企业提供资金支持。要主动参与企业信贷项目运行的全过程,对申请贷款企业的可行性报告,深入企业现场审查,搞好市场调查,参与项目论证。对“朝阳产业”和“阳光企业”,要实施主动贷款;对符合贷款条件的企业,实行封闭贷款确保不出漏洞,安全收回本息。

二、各家企业要拓宽思路、主动衔接,紧紧依靠银行做好融资工作,实现长足发展

一要主动沟通促对接。企业要做大做强,单靠自身力量是不够的。真正发展好、效益好的企业都是充分利用金融工具,借鸡下蛋,借船出海。各企业要树立“无钱找市场”、“缺钱找行长”的理念,使银行成为企业的第一选择,企业成为银行的第一客户。各企业负责人一定要充分发挥主体作用,自觉加强与银行的横向联系,利用各种平台或媒介主动与银行接触,邀请银行到企业考察,定期筛选项目供银行选择,主动向银行通报项目谋划和运行情况,引导银行挖掘好的项目,增强金融部门的投资信心。

二要精选项目求支持。企业要贷款,首先得有好项目。现在看来,只要是成长性好的项目,就不会缺少资金支持。各企业都要认真研究国家产业政策和金融政策,研究本行业、本企业的发 4 展战略和规划,研究自身实际和市场需求,及时提出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成长性好、有市场前景的好项目,精心论证,用心包装,为市行向上级银行推荐贷款项目创造好的条件,引导银行把资金与好企业、好项目、好产品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由资金向资本的转变。同时,要加强企业内部管理,规范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不断提高企业在银行的信用等级,以争取金融部门的更大投入和长久支持。只有把项目的前期工作做好、做实、做到位,我们争取银行的支持,才会有条件和基础。

三要讲究诚信谋合作。各企业一定要有长远眼光,视信誉为生命,对银行要坦诚相待,主动参与、接受信用资质认定,不断提升信用等级,真实地反映自己的生产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让投钱者对花钱者的家底心里有底,提高银行增加信贷投入的信心。要注重产品结构的调整,努力开发有市场竞争力的新产品,增强金融部门信贷资金投放的信心。要严格按照规定用途使用资金,按时还本付息,坚决杜绝借款积极主动,还款消极被动的现 5 象,在银企间构筑起信任、合作、互利的和谐关系,用诚信不断开创银企合作的新天地。

三、政府部门要着眼发展、牵线搭桥,着力构建更顺畅、更便捷的银企对接平台,实现常态运行

人民银行、工信委作为银企对接工作的组织部门,要通力配合,不断把银企对接工作引向深入,开创更加广阔的银企合作空间。人民银行要切实抓好扩大信贷规模、增加信贷增幅和金融创新工作;工信委要切实抓好对接平台建设、企业融资指导和金融环境优化工作。

一要建立银企对接长效机制。要进一步完善定期协调机制,相关部门定期开展“请上来”、“带下去”活动,把有信誉、有发展潜力的企业请到银行,介绍企业的发展情况和资金需求;同时也要把银行的同志带到企业,让他们了解企业,熟悉企业,并向企业宣传国家的金融政策和贷款规定,切实帮助企业解决资金困难;要对签约项目的履约情况定期进行督导,对今天的对接项目 6 跟踪落实、适时调度,使签约资金按计划尽快落实到位。对在履约落实中遇到的问题,要积极创造条件予以解决。

二要继续加强担保体系建设。近几年,我市大力发展融资性担保机构,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去年市政府在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为解决中小企业担保难,集结资源向市担保公司注资1亿元,使市诚信担保公司的担保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高。下一步要充分发挥担保机构的增信作用,变银行双方对接为银企保三方合作,三管齐下解决中小企业融资过程中的“担保难”、“增信难”问题。

三要切实改善金融生态环境。相关部门要把治理整顿社会信用环境、建设信用制度作为优化和改善投资环境的重要内容,大力营造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要加强金融监管体系建设,对金融监管部门发现的风险苗头,积极研究处置措施,及时化解可能出现的金融风险,确保金融安全、高效、稳健运行。要严厉依法打击逃废金融债务行为,支持银行按期收贷收息,处置不良资产,7 决不能让给予我们支持、为商丘发展做出贡献的银行业同志受到责任追究,不能让银行机构的利益受到损害。

篇3:粮食银企对接会议上讲话&纪律作风建设工作会议上讲话

一年来, 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 全区建设系统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团结拼搏, 开拓创新, 克难攻坚, 扎实工作, 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一) 大力实施“两化”核心战略, 城镇化发展实现新突破

全区各地着力加强城镇总体规划的综合调控作用, 着力加大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着力完善城镇功能, 着力增强城镇的承载能力, 城镇化水平由36.2%提高到38.2%, 增长幅度创历史新高, 向加快缩小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迈出了坚实的、重要的一步。

(二) 拓展延伸“城乡清洁工程”, 促进广西发展环境再上新水平

“城乡清洁工程”进一步拓展领域, 由“填平补齐清垃圾”向建设集中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便民利民设施等拓展, 营造了“山青水秀地干净”的城乡环境, 为自治区成立50周年等重大节庆活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树立了广西新形象, 增强了广西发展环境竞争力。

(三) 狠抓污水垃圾处理与建筑节能, 建设领域节能减排迈出新步伐

全区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全面提速, 开工41个污水垃圾处理设施项目, 建成7个污水处理厂和17个市县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由2007年的11.78%提高到20%,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由38.28%提高到46.7%。建筑节能工作扎实推进, 全区新建建筑执行节能强制性标准达80%, 全年建筑节能约达30万吨标准煤, 得到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充分肯定。

(四) 做大做强建筑业和房地产业, 建设经济发展跃上新台阶

全年房地产、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建设、村镇建设等“三项投资”突破1000亿元, 房地产业实现增加值280.6亿元, 同比增长7.2%, 建筑业增加值410.35亿元, 增长10.6%, 建筑业、房地产业增加值占全区的9.63%, 拉动GDP上涨约1.5个百分点, 对全区经济发展的贡献稳步提高。

(五) 扎扎实实为民办实事, 民生工作取得新进展

全区各市县全部建立廉租住房制度, 获得廉租住房保障户数达9.1l万户, 超额100%完成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下达的任务;建设系统承担的桂西大石山区五县基础设施建设、桂西北少数民族村寨防火改造阶段性任务基本完成;清理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工作取得新成效;城镇房屋拆迁管理加强;建设领域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好转, 事故同比下降28%。

(六) 勇挑重担迅速行动, 突发灾害处置和重要紧急工作作出新贡献

在2009年,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 在抗灾救灾和自治区50周年大庆项目建设工作中, 我区建设系统显示了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在雨雪冰冻灾害期间, 全区建设系统广大干部职工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的统一部署, 全力投入抗冻救灾工作, 为受灾地区生产生活的正常运转发挥了积极作用。汶川大地震发生后, 全区建设系统按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要求和自治区的部署, 紧急调运物资, 派遣抢险突击队, 积极参与灾区抢险救灾工作, 得到了受援地区的好评和住房城乡建设部的肯定。在自治区50周年大庆项目广西民族博物馆建设中, 建设系统临危受命, 全力以赴, 保质保量按期完成项目建设, 为保证自治区成立50周年大庆活动成功举办作出了贡献。这些充分展现了我区建设系统广大建设工作者团结协作、能打恶仗、善打硬仗的风彩。

二、确保完成2000亿固定资产投资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 也是我区实施科学发展三年计划的关键一年。当前由于国际金融危机不断蔓延, 全区内外发展环境正在发生急剧变化, 面临的形势异常严峻, 建设行业同样面临严峻挑战。在当前应对金融危机的关键时期, 自治区党委、政府为实现今年我区经济增长预期目标, 提出了力争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6000亿的投资目标。在这6000亿固定资产投资中, 建设领域固定资产投资约达2000亿元, 接近三分之一。其中包括房地产业要完成投资730亿元, 市政公用设施要完成投资380亿元, 村镇农房建设要完成投资160亿元, 以物流中心、物流基地和平台建设、公园建设等为主要内容的现代服务业投资466亿元, 以城镇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为主要内容的生态环保项目建设投资260亿元。

2009年要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 统筹城乡规划建设,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

为推进我区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 自治区党委、政府把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作为我区加快发展的主导方向和核心战略。这几年, 我区城镇化保持了快速健康的发展势头, 但与全国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我们要坚持走新型的城镇化道路,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 以强化城乡规划的综合调控作用、突出发展中心城市、统筹城乡建设、完善城镇功能、增强城镇综合承载力为重点, 坚持发展速度和发展质量并重, 大力推进改革创新, 促进城镇化又好又快发展。

1. 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 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要突出发展中心城市。继续推进南宁五象新区、柳州柳东新区、桂林临桂新区等中心城市新区、工业区建设, 扩大城市规模, 促进工业向各类工业区集聚, 人口向城市集聚, 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要加快县城和重点镇发展。重点支持一批基础条件较好、人口规模较大、具有产业支撑、区位优势明显的县城和重点镇加快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试点, 促进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向农村延伸。强化产业支撑, 把发展县域经济作为推进城镇化的着力点, 促进各类生产要素和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 建设经济强县强镇, 提高城镇综合经济实力和竞争力, 使城镇成为拉动内需的重要增长点。

2. 加强规划管理, 强化城乡规划的综合调控作用。要贯彻落实城乡规划法, 加强规划编制审批和实施管理, 强化规划的引导和约束作用, 保障规划的科学性和权威性, 努力做到依法统一规划、建设和管理。加快推进中心城市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 确保建设项目依法依规顺利落地。加快县域村镇体系规划编制试点, 强化总体规划对县城和重点镇建设的指导作用, 加强村镇规划编制和村庄整治工作。强化规划编制审批、实施监督和开发建设管理, 进一步落实派驻城市规划督察员制度, 完善城乡规划管理体制, 深入开展城乡规划效能监察和监督检查, 规范“一书三证”核发和统计工作。

3. 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城镇化质量。要加强城市交通、给排水、环保、绿化和燃气等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城市功能, 增强城镇承载力。大力推进城镇特色塑造, 加快城镇风貌改造和旧城区改造, 着力抓好边境国门城镇高标准规划建设, 开展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及古民居的保护和合理开发, 重视传承传统建筑文化, 努力提高城镇质量和品位。

(二) 超常规推进建设行业项目建设, 确保实现我区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目标

围绕建设领域固定资产投资2000亿元这一目标, 我们要充分认识形势的严峻性, 同时更要充分把握国家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机遇, 统一思想, 提高认识, 增强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决心, 以非常措施、非常办法、非常政策, 化压力为动力, 化挑战为机遇, 化危机为转机, 只争朝夕, 争分夺秒, 扎实工作, 推动建设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1. 多渠道筹措资金, 确保项目推进。

一要积极争取国家资金支持。利用国家扩大民生工程、生态环境、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中央投资规模的机遇, 按照中央投资的方向和重点, 积极组织好建设项目, 加强汇报衔接, 争取更多的中央预算内资金、国债资金和各种专项建设资金。二要统筹整合政府投资。整合预算内基本资金、节能减排、污水垃圾处理设施、环保、城镇建设等专项资金, 加大投入力度, 加大协调。三要积极争取信贷资金以项目为纽带, 积极推动政府、银行和企业的战略合作, 争取更多的银行信贷资金投放。四要加快组建广西城建投资集团公司。自治区人民政府已把加快组建广西城建投资集团公司纳入今年的工作目标。要加快城建投资集团公司组建工作, 按照政企分开、资本运营和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 把广西城建投资集团公司组建成为现代化、市场化的公司制企业, 并确保年内挂牌, 充分发挥其投融资平台作用。五要加大招商引资。引入市场机制, 进一步开放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和经营市场, 推行特许经营制度, 鼓励和促进社会资金采取BOT、TOT、BT等多种方式投入市政公用事业项目建设, 拓宽民间投资渠道和领域。

2. 加强组织协调, 超常规加快项目建设。

一要加快项目前期工作。抓紧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环境影响评价和土地征用等前期工作, 抓紧谋划一批建设行业的后续项目, 做早做好做细前期工作, 争取有更多项目列入中央和自治区投资计划。要切实做好项目储备, 保持项目建设的连续性。二要服务好项目的开工建设。与项目建设有关的部门要贯彻落实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项目前期工作的若干意见, 把审批把关的意识变成服务促进的意识, 急项目之所急, 想项目之所想,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加快项目审批速度。各级规划建设部门, 要全力为项目建设搞好服务, 抓紧为符合条件的项目办理规划许可、拆迁许可、招投标、施工许可、质量安全监督等手续, 依法简化环节, 缩短周期, 特事特办, 促进项目尽早开工建设。三要加强施工质量和安全监管。严格遵循法定建设程序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 严格实施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合同管理制、工程监理制, 严格落实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和安全生产责任制, 强化对工程质量的监管, 严把工程质量关、安全关, 确保工程质量经得起历史的检验、经得起人民的检验。

3. 落实配套资金和建设用地, 确保项目建设。

一要多渠道解决资金配套问题。要通过申请中央财政专项、国债, 增加地方财政专项资金、城建资金投入, 以及多方争取银行贷款等办法, 解决污水和垃圾处理项目的配套资金。新增土地出让收益要主要用于城镇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二要努力保证项目建设用地需要。要力争定点供应、净地划拨, 直接下达到具体项目。污水和垃圾处理项目用地, 要科学选址, 尽可能降低征地成本。各市、县政府及有关部门要与项目业主密切配合, 着力解决征地工作中的困难问题, 推进项目建设。

(三) 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 切实解决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

近年来,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关注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国务院关于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的第一项, 就是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我们要切实加大工作力度, 解决好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

1. 明确廉租住房保障责任, 建立健全工作机制。

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廉租住房保障工作的重要性, 切实把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作为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职责。各级各有关部门进一步建立健全“政府领导、部门协调、上下联动、全面推进”的工作机制, 进一步落实目标责任制, 健全工作目标绩效考核机制。主要领导负总责, 分管领导具体抓, 层层落实工作责任。要以签订责任状等形式, 明确各单位的任务和责任, 突出重点, 加大力度, 全力以赴, 确保住房保障各项工作有序、稳步实施。

2. 加快建设, 多渠道增加廉租住房房源。

廉租住房保障以实物配租为主, 结合发放廉租住房租赁补贴的方式解决。各地要贯彻落实中央扩大内需拉动增长的政策措施, 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的要求, 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 多渠道增加廉租住房房源, 增加实物配租的比例。要按照《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 (国发[2007]24号) 精神, 落实在经济适用住房、普通商品住房小区中配建廉租住房的规定, 合理确定配建比例。经济适用住房和其他政策性住房配建的廉租住房, 建成后由政府按成本价回购。配建廉租住房的建设标准及收回条件、回购价格要作为土地出让或划拨的前置条件, 在规划审批、预售许可、竣工验收等环节加强监管。

3. 加强监管, 抓好廉租住房保障的各项工作。

要进一步加大督查力度。督促各地按照廉租住房保障规划, 做到机构、人员、资金、土地“四落实”, 抓好廉租住房保障工作。尤其是要按照国发[2007]24号文件要求, 对廉租住房项目建设一律免收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 降低廉租住房建设成本。要认真抓好廉租住房的建设工程质量。加强资金监管, 确保廉租住房保障资金的专款专用。

4. 切实抓好农村危房改造工程。

农村危房改造, 是保障性住房建设在乡村的延伸, 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 切实改善民生的重大举措。今年, 我区将大力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自治区的部署, 充分发挥各自的职能作用, 突出抓好中央财政补助资金和自治区、市、县三级配套资金的落实, 加强协调与配合, 形成工作合力, 确保如期完成任务。

(四) 深化拓展“城乡清洁工程”, 提高城市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

实施“城乡清洁工程”以来, 我区的发展环境得到了改善, 人民群众得到了实惠, 有力地推动了我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今年, 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深化拓展“城乡清洁工程”, 采取治本性工程措施, 加快城乡相关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城乡基础设施水平和服务能力, 彻底改变城乡环境卫生面貌, 形成清洁、整齐、优美的城乡环境, 争取使全区城市功能和环境质量及管理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

1. 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 改善城镇环境面貌。

要深化和拓展“城乡清洁工程”工作领域, 向城乡结合部、向小街小巷、向小区和庭院、向乡村拓展延伸, 整体提高“城乡清洁工程”的层次和成效。要加快推进城镇绿化、净化、美化工程, 加大城市绿化力度, 改善城镇生态环境;加快城镇“穿衣戴帽”工程建设, 改善市容景观, 净化美化城镇环境;加强长效机制建设, 落实环境卫生责任制, 推进市容管理精细化、规范化。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 把第七届城市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南珠杯”竞赛活动与“城乡清洁工程”有机结合起来, 重点抓好县城和重点镇的环境整治和建设, 使竞赛活动从内容、形式和标准上有一个新的突破。

2. 加快市政配套设施建设, 提高城市服务能力。

要全面推进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以节能减排为重点, 突出抓好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 今年内所有市县和自治区级以上园区污水垃圾处理设施项目要开工建设;县级市污水垃圾处理设施要建成投产;争取2010年所有市、县、园区的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成投产, 全区城镇平均污水集中处理率和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超过60%。各地要把污水管网建设作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将处理厂与管网同步规划, 同步设计, 同步施工, 同步交付使用, 提高污水收集能力和截污能力。各级政府要落实目标责任制度。各地行政首长是本地区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的第一责任人, 必须亲自抓, 努力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的问题;各相关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 各司其职, 各负其责, 齐抓共管, 确保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任务的落实。要遵循以人为本的要求, 在市容整治中坚持堵疏结合、以疏为主, 加强城镇市场布点规划, 加大建设资金投入, 加快城镇农贸市场、小商品市场、停车场等城市配套设施的改造建设, 方便群众生产生活。

3. 加强和改进城市管理, 提高管理效能。

要加强城管执法工作, 推进城管执法进社区, 扩大执法覆盖面, 倡导文明执法、人性化管理, 提高执法效率, 提高城管执法的社会形象。要创新城市管理机制, 推进市场化城市管理改革试点。要加快我区数字化城市管理建设, 学习深圳、杭州及西方发达国家先进的城管经验, 推广南宁市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 努力实现城市管理精确、高效、全时段、全方位覆盖。进一步完善城市供水、供气、照明、桥梁等灾害应急生命线管理体系, 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三、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务求工作实效

做好今年建设工作, 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提高认识, 切实增强全局意识和加快发展的紧迫感, 以良好的精神状态, 抢抓机遇, 应对挑战, 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一) 要进一步转变作风, 加强研究, 真抓实干

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领导要转变作风, 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 开展调查研究, 从容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建设领域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要认真研究实施城镇化战略、加强城乡规划管理、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区域中心城市发展、城市市政公用事业改革、房屋拆迁管理、农村危房改造等热点、难点问题, 紧紧围绕当前的重点工作, 真抓实干, 务求实效, 进一步改善发展环境, 夯实发展基础, 推进建设事业的平稳较快发展, 实现我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战略目标。

(二) 要密切配合, 形成合力

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建设工作, 切实把建设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 进一步加强领导, 协调好相关部门之间的关系, 及时研究解决建设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为建设事业发展创造好的条件和环境。地级市政府和建设部门要切实加强对县 (市) 规划建设工作的监督管理和协调指导, 确保县 (市) 建设工作的科学发展。建设领域涉及方方面面, 工作的开展需要各部门之间的协调, 比如在自治区重大项目建设中, 经常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和问题, 需要大量的协调工作来保障项目的顺利进展。推进城镇化、搞好住房保障、深化城乡清洁工程、节能减排等工作, 都不是仅仅依靠一个部门就能做好的, 因此, 建设、发展改革、财政、国土资源、劳动和社会保障、民政、扶贫等有关部门, 要密切配合, 互相协作, 形成合力, 共同做好建设工作。市一级建设系统部门较多, 也要加强统一领导, 搞好综合协调, 形成工作合力。各部门要从大局出发, 摒弃部门利益, 共同围绕建设事业快速健康发展, 拧成一股绳, 心往一处想, 劲往一处使。

(三) 要加强队伍建设, 提高干部素质

篇4:粮食银企对接会议上讲话&纪律作风建设工作会议上讲话

1.要不断强化新农村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统筹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任务,是加强农村公益事业建设、提高农民生产生活水平的德政之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缩小城乡差距的宏伟工程。自2006年以来,我省始终把新农村建设作为“三农”工作的统领和总的抓手,农业和农村工作呈现出勃勃生机。经济全面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社会事业进步,基础设施改善,干群关系融洽,农村安定和谐。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省上下不断解放思想、锐意进取的结果,是各个方面密切协作、合力攻坚的结果,是广大干部群众勇于创新、大胆实践的结果。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目前全省新农村建设正处在新的发展阶段,已由过去几年的面上部署动员、点上探索实践,开始向大范围抓点带面、试验示范和点面结合、完善提高、整体推进转变。因此,形势更加紧迫,任务更加艰巨,要求更加严格,我们必须进一步牢固树立持之以恒、常抓不懈、长期作战的思想准备。当前,在具体工作中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尤其是各级领导同志要坚决克服以下四种倾向。一是坚决克服忽冷忽热的倾向。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坚持把新农村建设作为统筹城乡、推动“三农”、加快发展的重要载体,并坚持中心不转、力度不减、要求不变。但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地方对新农村建设重视程度忽冷忽热,导致工作责任落得不实,帮扶任务抓得不紧,甚至个别地方和单位出现了虎头蛇尾的现象。因此,各地、各部门、各单位一定要不断强化思想认识,高度重视新农村建设这项工作,始终保持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推动新农村建设持续健康发展。二是坚决克服短期行为的倾向。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既有近期工作目标,又有中期和长期建设任务,我们要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搞好统筹规划,区分轻重缓急,扎实有序推进,坚决防止急功近利、急于求成、一哄而起、一哄而散的短期行为。三是坚决克服畏难厌战的倾向。新农村建设任务点多面广,投入大周期长,而各级财力有限,实际困难较多,这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建设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改变农村落后面貌,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是历史赋予我们的重要责任,我们必须勇敢的承担历史任务,不断强化责任感和使命感,一以贯之地把新农村建设抓紧抓好。实际上,在近些年的新农村建设实践中,国家向“三农”的倾斜政策越来越多,扶持力度越来越大,含金量也越来越高,只要我们用足用好用活各项政策,进一步宣传、引导和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进一步组织和动员全社会的力量积极帮扶,就能够扎实有效地推进新农村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果和新业绩。四是坚决克服与己无关的倾向。新农村建设是统筹城市和农村,发展工业和农业,推进农民和市民相互融合、共生共荣、平等进步的历史性任务,这项工作与党政机关、社会团体、工商企业、大专院校、部队建设息息相关,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因此,社会各界都要履职尽责、积极参与、努力工作,不断营造全社会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浓厚氛围。总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们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一定要坚持做到高度重视不动摇,加大投入不动摇,合力共建不动摇,常抓不懈不动摇,不断开创全省新农村建设的新局面。

2.要始终把握新农村建设的正确方向

当前,农村改革日益深化,发展方式加快转变,新农村建设正面临着很多新情况和新问题,我们必须深入研究,准确把握,确保新农村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又好又快推进。

2.1正确把握新农村建设的重点任务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新农村建设的总体任务,包含了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各个方面,体现了城乡统筹、工农联动、经济与社会同步、人与自然和谐的科学发展观。因此,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中,我们一定要统筹兼顾,科学把握,突出重点,全面推进。当前,就全省整体而言,新农村建设的中心任务是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同时,要认真落实新时期党的各项强农惠农政策,不断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使城市文明逐渐在广大农村和广大农民中得以体现。具体讲,就是要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同时,加快乡村道路、农村饮水安全、农业综合信息、农民危房改造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以及搞好农村医疗保障、最低生活保障、新型养老保险、扶贫救助和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等等,不断推动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有效解决,使城乡差距明显缩小、城乡关系明显改善。

2.2正确处理新农村建设关键性问题 一是统筹城乡,必须坚持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双轮驱动”。即:要下力量建设好长、吉两个特大城市,7个市(州)所在地区域中心城市,县城和小城镇四个层面构成的城镇化发展体系。同时,也要充分发挥大中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推动县城、中心镇,以及中心村和重点屯共同发展,推进城镇化与新农村同步建设。具体说,既要积极推动城镇化,加快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也要考虑农村人口不可能都转移到城市居住的实际,不断加强和完善农村水、电、路、气、房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推进农村公共事业发展,促进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良性互动。二是推进“三化”,必须打牢新农村建设这个重要基础。也就是说,在同步推进“三化”中,不能忽视农村、冷落农民、弱化农业,要坚持把“三农”摆上重中之重的位置,牢固树立农业基础地位,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不断加快农村繁荣进步。三是改善民生,必须加快农村社区建设。建立农村新型社区,就是要改变过去村落分散、管理落后、服务匮乏的农村社会结构,着力推动农村居住条件改善,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配套,生活环境优美,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吉林市九座农民新村,集中了6个行政村、2851户、近万口人,探索了新形势下开展农村教育、文化、科技、卫生、商贸、服務和农村社区管理的新模式,有条件的地方,特别是城镇郊区要认真学习和借鉴他们的经验。实践证明,推进农村社区建设,有利于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新格局,有利于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和农村面貌,有利于节约土地、节省投入、提高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

2.3认真遵循新农村建设原则要求 我省东、中、西和城市郊区经济基础、地域特点、民俗文化、生活习惯有很大差异,新农村建设不能千篇一律、一个模式,更不能齐步走、一刀切,必须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发挥优势、突出特色。既要统筹规划,又要分步实施;既要体现差异性和代表性,又要突出区域特色;既要明确主攻方向,又要选准突破口;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我们一定要把这些原则要求贯彻落实到新农村建设的具体实践中,以求真的态度、务实的作风、昂扬的干劲,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3.要切实发挥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力量,也是直接受益者。农民的主体地位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新农村建设的各项任务,主要靠农民群众艰苦奋斗努力完成,社会各界积极帮扶。第二,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充分体现农民的意愿,规划设计、建设内容、建设标准等等,都要得到农民群众的认可和赞成。第三,在新农村建设中不仅要保障农民群众的民主权利,也要保障农民群众的经济利益,这是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当前,在实践中,各地遇到的突出问题是农民群众“等靠要”的思想普遍存在,其原因有体制机制问题,也有我们工作方式方法问题。从体制机制看,一方面,过去“大帮哄”时期遗留的影响在农村还比较深,许多人一定程度上存有依赖政府的心理习惯;另一方面,实行家庭承包后,不少农民集体观念淡化,加之固有的小农意识,在一定程度上对合作与联合产生碰撞和摩擦。尤其对公益事业主动参与兴办的积极性不高。另外,在工作中,我们通常强调的“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主动参与”的新农村建设运行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政府在哪些方面主导,农民承担哪些主体责任,如何确保社会主动参与,都需要进行深入实践、积极探索、巩固提高、不断完善。从工作方式方法看,在新农村建设中,一些地方和单位也不同程度地暴露出这样和那样的一些问题,有的急于求成、急功近利,有的注重形象、做表面文章,有的忽冷忽热、缺乏持久热情。加之,工作中宣传教育不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群众的参与热情,甚至引发一些群众不满。农民问题是“三农”工作的核心。建设新农村,不重视广大农民的主体地位,不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不考虑农民的真情实意,不尊重农民的意愿,新农村建设不但建不成,即使少数地方建成了也持久不了。因此,在新农村建设实践中,我们一定要特别注意调动和保护农民的积极性,不断激发他们参与建设的熱情,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

近年来,国家和省里强农惠农政策力度不断加大,许多政策措施都有利于推进新农村建设,比如,在促进产业发展方面的扶持政策有: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补贴、农资综合补贴(重大农业技术补贴、牧业小区补贴、农业产业化补贴、农业保险、棚膜蔬菜)等几十项;在促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政策有:农业综合开发、耕地深松深翻补贴、重大水利、土地整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标准良田建设、黑土地治理)等十几项;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政策有:乡村道路、农村电网、扶贫开发、信息工程、绿化美化等若干项;在农村公益事业和民生方面的政策有:泥草房改造、安全饮水、清洁能源、环境整治、社区建设、兴边富民、农村教育、合作医疗、养老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农家书屋等几十项。可以说,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扶持“三农”的各项政策已经覆盖了农业和农村各个领域、各个层面。最近中央召开了水利工作会议,又出台了一系列推动防灾减灾、农田水利、民生水利、体制机制改革等诸多方面政策措施,全国未来十年总投入4万亿元,年均比2010年水利投入高出一倍。这些重大强农惠农政策可以说对新农村建设将起到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扶持力度。我们必须认真贯彻党在农村的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把新农村建设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这里我还要特别强调,各地要认真贯彻落实农村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问题。去年我省选择了9个试点县,今年在试点的基础上已经全面铺开,这项政策涵盖小型水利、村级道路、环卫设施、植树造林等村级公益事业建设的主要项目,并按照“先干后补、多干多补、据实补贴”的原则兑现,这是推动新农村建设、解决资金短缺的重要政策,必将有利于广泛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希望各地一定要不折不扣的贯彻落实好这项政策,推动新农村建设更加深入扎实地展开。

4.要注重发挥典型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典型的作用是无穷的。以点带面、点面结合是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基本工作方法,即使新农村建设是在新形势、新阶段和新的环境下展开的,注重培育和推广典型,靠典型引路,以点带面,也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因此,我们必须注重和培育新农村建设的典型,靠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有效推动工作。一是要按照不同区域和不同层面发现和培育典型。省里实施的“千村示范”是根据各地多种类型特点,经过层层筛选确立的,具有较强的示范、引领和带动作用。希望各地要按照全省的总体部署要求,集中力量把1000个示范村打造成新农村建设的样板村和标杆村。市(州)、县(市、区)各级党委和政府也要从实际出发,精心培育具有本地特色的先进典型,以点带面,推动工作。二是要注重典型的集群式发展和连带效应。实践证明,典型虽少但并不孤立,集群式、组团式培育典型往往更具有引领和示范作用,这在产业发展和城镇化建设实践中已经得到印证,新农村建设也不例外,这可能是现代化建设中的一个普遍规律。因此,各市(州)和县(市、区)要遵循规律,解放思想,务实创新,强化措施,精心培育和打造一批集中连片、具有区域特色、深受农民群众认可欢迎的样板村和示范区,以此引领和带动新农村建设,由点到面,组团发展。三是要加强典型的宣传和推广。各地、各有关部门和各级新闻媒体要广泛运用各种有效手段,大力宣传典型经验,烘托典型效应,使典型经验在面上开花结果,以此推动新农村建设扎实有效健康发展。

5.要注重新农村建设的体制机制创新

篇5:粮食银企对接会议上讲话&纪律作风建设工作会议上讲话

2012年3月9日,县政府组织召开了全县金融形势分析暨政银企对接会议。会上,各金融机构、人行、银监办、小额贷款公司分别做了典型发言,同时各企业代表也广泛发表了意见。副县长王素芬同志就进一步加强银企沟通交流,搭建银企合作平台,共筑银企诚信基础,密切银企鱼水关系,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等工作讲了重要意见。

王素芬同志讲话要点

一、认真分析,提升银企对接的信心

2011年,全县各金融机构主动参与全县经济建设,不断加大信贷投入,政银企对接取得了显著成效。可以说,2011年是全县各金融部门存款、信贷工作实现重大突破的一年,是支持服务县域经济取得巨大成绩的一年,也是各金融部门自身实现大发展的一年。县域经济在各金融部门的支持下也实现了大发展、快发展、科学发展,各项经济指标稳步攀升,各项社会事业快速推进。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与各金融部门的辛勤工作是分不开的,在此,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向在座的各位金融系统负责人,并通过你们向金融系统的广大干部职工表示亲切的慰问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县的金融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金融支持县域经济的力度需进一步增强。二是信贷结构需进一步调整优化。三是金融服务需进一步改善。四是融资品种需进一步拓展。五是政企、银企、银政对接需进一步强化。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是我们的思想意识还不够解放,对金融部门的发展关注不高、对企业发展状况了解不多、对支持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了解不透、政银企沟通较少等等。所以说,我县的政银企对接工作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只要我们结合实际,认真研究,积极应对,就一定能使我县政银企对接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二、明确重点,突出金融支持的针对性

近期,央行连续2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释放出了大量可用资金,要全面落实省金融工作会议精神,深刻领会杨崇勇常务副省长在全省金融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着力增加信贷投放,继续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人行要创造性的贯彻稳健的货币政策,主动加强形势研判,积极拓展信贷增长空间。各商业银行要进一步加大跑争力度,尽全力向省级行争取贷款规模,加大对企业的信贷支持,在发展中防范风险,降低风险,提高存贷比,提高银行自身的投资回报率。要把对经济发展重点方面、重点领域,特别是对中小微企业和优势产业作为投放的重点。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大信贷支持力度。一是棉纺、毛巾、毛毯等传统优势企业。二是线缆电料、农机配件制造等新兴企业。三是工装、坐垫等有发展潜力的小企业。帮助企业实现上档升级,做大做强。

希望各金融单位认真研究政策,做好对县内企业、项目的摸底调研工作,找准对接切入点,集中时间,集中精力,及早动手,使各项信贷资金在年内就能够切实见到成效。

三、加强协调,优化信贷资产质量

加强金融机构和企业的沟通联系,多渠道参与和支持全县的重点工作和经济建设。要高度重视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全面加强以银行、企业和个人为主体的信用建设,县政府各相关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为相关企业和项目建设提供高效服务。各家企业要做到三点:一要注重提高企业的资信度,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严格财务会计制度,建立和完善内部融资管理机制,正确处理借贷关系,克服管理不规范、经营决策随意性大的现象。二要注重提高企业的诚信度,信用是企业的名片,只有讲诚信,才能赢得扶持。对银行的借款要严格按规定使用,自觉接受银行监督,按时还本付息,对恶意骗贷和躲逃债务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切实维护金融机构的合法权益。遇重大经营事项要及时与银行沟通,及时反馈信息,定期反映生产经营情况、存在的问题以及企业发展战略。三要增强盈利能力。企业要注重产品结构调整,努力创新,开发有市场竞争力的新产品,切实增强自身的盈利能力,增强金融机构对企业投放信贷资金的信心。要规范信贷,特别是各家企业要高度重视,一定要按照银行的要求和信贷程序,提前做好项目包装、资料准备等前期工作,不做无准备之事,不打无准备之仗,决不能因细节问题影响到整体信贷工作的推进和落实。

四、创新产品,全面提升金融服务水平

各商业银行要探索新的融资模式,在经营战略、服务种类、树立品牌、内控内管等方面理出新思路,做出新文章,为工作的做深做细、自身的做大做强奠定坚实的基础,人行、银监办要给商业银行服好务。同时,鼓励和引导民间借贷,充分发挥我县裕丰泰、长润两家小额贷款公司作用,使之成为各商业银行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有力补充。

篇6:粮食银企对接会议上讲话&纪律作风建设工作会议上讲话

各位xx:

希望广大教职员工,高度重视,引以为戒,严格自律,认真工作。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作为党员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事事挺在前,要有规律意识,经得起考验。学校将成立工作领导小组,严肃处理“庸懒散慢虚”的现象,狠抓落实工作开展,按市局要求彻底排查整改作风问题。

全体教职员工要紧紧聚焦作风、质量、改革三方面,先做人,后做事;讲学习、讲奉献、勇创新、顾大局、敢担当,为实现“品质教育”而奋斗;品质教育不是简简单单的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也不是简简单单的管好各项工作,而是思想、理念、方法和路径的一个全方位的升华,扎实落实“党建、作风、质量、安全、管理、创新”六方面的要求,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实现品质发展,才能实现教育真的好。

就近期作风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强调以下几点:

1、从严治校,从领导班子开始,从教师开始,领导班子首先要起到带头作用,对工作不细,工作不实,进行提醒、批评、问责;

2、高标准,严要求,抓小事,惩小错,从严从重处理;狠抓落实,提高站位,强化四个意识。

3、统一思想,齐抓共管,巩固军训成果,全体教师做好表率,加强学生自主管理建设,形成优良校风。

4、要求全体教职工,积极工作,讲奉献、比作风、看成绩,为学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篇7:粮食银企对接会议上讲话&纪律作风建设工作会议上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体民警大会,其主要目的就是全面贯彻落实市局纪律作风集中教育整顿工作会议精神,对支队纪律作风集中教育整顿工作进行动员部署,切实解决当前交警队伍中存在的比较突出的纪律作风等方面的问题。刚才,X副支队长传达了全市政法队伍建设工作会议精神,X副支队长宣读了《X市公安机关队伍纪律作风集中教育整顿工作方案希望各科队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再讲三点意见。

一、正视问题,端正态度,必须严肃认真地对待这次教育整顿活动。

近年来,全市各级交警部门始终坚持“压事故、保安全、保畅通事故四项指数逐年下降,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成效,多项工作处于全省前列,用我们的辛劳和汗水,党委政府的满意、社会各界的认可、人民群众的理解。这也充分说明,我们这支队伍的主流是好的,是一支党委政府和人民完全可以信赖的队伍,是一只“非常能战斗、非常能吃苦、非常讲奉献、非常听指挥”的队伍。但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面对道路交通安全形势、执法环境和群众期待的新变化,我们的队伍还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我们的工作还存在许多差距和薄弱点。一是公仆意识薄弱,官本位思想严重。少数民警的工作态度和作风不够端正,作风较散漫,主动性较差,缺乏足够耐心,有“吃、拿、卡、要”和“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等现象,执法为民思想淡薄,服务意识不强,常常以管理者自居,不能做到主动为群众解决问题,导致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不好。二是执勤执法不规范,重罚款轻管理现象仍存在。有的民警把权力当做谋取私利的工具,徇私舞弊,办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有时在纠正道路违法行为和处理交通事故中,图省事,不告知当事人享有的权利,不能耐心听取当事人的陈述和申辩。在执法过程中以执法者自居,对待违法车辆驾驶人耍特权,“给了钱就私了,不给钱就公办”,不能很好地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纪律要求。三是纪律作风意识差,八小时以外生活约束不到位。个别民警政治思想意识不够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得还不够牢固,对社会上存在的一些消极腐败现象的本质认识不透、抵制不够,艰苦风斗的优良传统有所淡化,个别民警自我约束能力不强,在工作八小时以外,贪图安逸享乐,生活不检点,结交一些不该结交的人,出入一些不该出入的场所。四是责任心不强,工作缺少勇于进取的拼搏精神。个别民警工作中存有“等、靠、要”的消极思想,心态浮躁,工作没有激情,警容不整,业务知识钻研不够深、业务素质不够高,存在“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敷衍思想,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无错既是功”的错误理念直接导致各项工作仍是原地踏步甚至倒退,不能很好地适应新时期、新形势下日趋复杂的道路交通安全形势对交警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更不用说主动以竞争、创新、开拓的积极态度、敬业精神去开展工作,推动交管工作实现新跨越。上述问题的存在玷污了我们这个集体,败坏了我们的形象,这些顽疾不解决,我们的工作就很难开展起来,我们的形象就很难提升起来。必须引起我们高度警觉,认真查摆反思。

二、抓住关键,认真整改,切实提高规范执法、服务群众工作水平,纪律作风是一个团队、一个单位内在精神素质与外在面貌形象的综合体现,具体到公安交警队伍而言就是“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宗旨理念在新时期、新形势下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中的折射和延伸。

一支队伍能查形成战斗力、能形成怎样的我斗力,完全取决于这队伍有着怎样的作风素质,一支作风优良、纪律严明的队伍,注定会是一支众志成城、无坚不摧的钢刀队伍。同样,一支纪律涣散、作风不正的队伍,不仅完不成党委政府所赋予的使命任务,更会酿成严重的违法违纪事件。坚持注重教育的原则,把工作着力点放在转变民警思想观念上。这次教育整顿的关键是加强学习教育,转变民警思想观念,因而,我们要把思想教育贯穿整顿活动的全过程,在学习中提高思想素质,在对比联系和吸取教训中转变执法观念,提高服务意识,树立正确的管理理念。要紧密结合民警思想、工作、执法、服务的实际,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对民警进行宗旨教育、严格公正的法制教育。要联系民警违纪的反面教材和我们身边发生的问题,认真总结教训,进行警示教育,使每个民警在心灵深处真正受到一次震动,从思想深处切实受到一次教育。通过认真开展教育活动,使每名民警破除错误的执法、管理和服务的意识,牢固树立起“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思想,切实以思想上、观念的大转变,促进执法环境的大改善,管理和服务效率的大提高。坚持突出重点的原则,把工作着力点放在查摆和解决突出问题上。在教育整顿中,我们要明确政,抓住重点部门、重点位、重点问题,采取自相明访相合的方式,对容易发生题的窗口岗位的工作进行一次全面的大兜底、大检查。要重点查摆和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而且要一件件地清、一起一起地查,做到查深、查透,对查摆发现出来的问题,要逐一登记和梳理,围绕问题查找责任,针对问题制定整改措施。要做到问题认识不到位不放过,问题解决不到位不放过。我想做为支队的员,每名民警都应该认真反思一下,如何为我们这个团队增彩,而不是抹黑,这是我们应该遵守的最起码的底线。坚持重在治本的原则,把工作着力点放在用制度和机制严格规范日常行为上。抓治本就是对反复出现的问题从机制上找原因,对普遍存在的问题,从制度上找原因,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一套严格的、操作性强的制度和机制,真正用制度去规范执法,用机制去约束行为。一要健全制度、完善机制抓规范。各科队要抓住这次教育整顿这个契机,紧密结合本部门作的实际,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程序严密、操作具体制约有力的执法监督制度,不断弥补制度上的“空白”和漏洞,切实发挥《基层警队建设規范》的作用,从队伍建设、内务管理、执法规范和勤务管理等四方面规范民警执勤执法行为,认真执行公安部“五条禁令和市局四条“铁规”,真正把民警的全部工作纳入制度的约束之中,支队将加大监督力度,形成监合力。通过对关键环节和重点部位的监督,解决纵向监督乏力、横向监督流于形式和事前、事中监督不到位的问题,让监督真正进入全部执法程序。同时,要进一步落实警务公开制度,实行“阳光作业”,将工作置于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二要约束行为严肃执纪抓规范。各科队要严格执行工作规范和行为规范,依规范和程序办事,防止权力滥用,违规操作,确保办事质量。在今后的工作中,对于那些敢于违规办事、以身试法的人,不论涉及到什么人都要一查到底,严肃处理,用严明的纪律和铁的手腕规范执法行为,捍卫法规的权威,树立交警队伍的威信和良好形象。

三、强化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确保教育整顿取得实效。

这次教育整顿能否抓出成效,关键在领导,关键在组织落实。各分管领导、科队长要真正把此项工作当做首要任务来抓,当做大事、急事来抓,对部署的整顿工作任务要一项一项地抓好落实,确保整顿效果。为了强化组织领导,支队把这次育整顿活动纳入“一把手”工程,建立由一把手负总责,主管领导专门负责,班子其他成员按战线负责的责任机制各科队“一把”要率先垂范,统好班子,统好队伍这是首要任务,中层班子要团结务实,有能力、有感力、有战斗力,要带头查摆,带头整改,否则,班子没有战斗力,队伍就是一盘散沙,工作不可能有起色。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强化规范化管理,提高依法执政能力和水平。要通过整顿我们管理和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完善制度,健全机制,最大限度地调动民警的主动能动性,从而不断巩固和发展整顿成果,不断改善队伍形象。各科队既要抓好整顿工作,又要抓好各项业务工作,做到两手抓、两不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不断取得阶段性成果。

篇8:粮食银企对接会议上讲话&纪律作风建设工作会议上讲话

同志们:

这次会议是经省委、省政府同意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 总结近几年来全省农村沼气建设工作, 分析加快农村沼气建设面临的形势, 研究安排今年的重点任务, 统一认识, 共谋发展。今天上午, 大家现场参观了华池县农村沼气建设示范点。刚才, 天水市、华池县分别介绍了推进农村沼气建设的经验和做法, 省上与各市州和县市区签订了项目责任书。在今天的会议上, 泽巴足副省长还要作重要讲话。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 抓好贯彻落实, 全面推进我省农村沼气建设工作。下面, 我先讲三点意见。

一、客观估价全省农村沼气发展形势, 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和要求上来

2003年以来, 中央投入国债资金近200亿元支持推广农村沼气, 其中安排我省农村沼气建设投资11.2亿元, 占全国总投资的5.6%, 居全国前列、西北第一。全省除少数几个不适宜发展农村沼气的县区外, 绝大部分地方普遍开展了农村户用沼气建设, 初步实现了全省整体推进的目标。自2007年以来, 省委、省政府连续三年将农村沼气建设作为为民兴办的实事之一, 进行了专门安排部署, 各地和有关部门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强力推进, 使我省农村沼气建设任务完成情况连续五年居全国前列, 得到了农业部和国家发改委的充分肯定。截至2008年底, 已在全省3467个村累计建成户用沼气45万户, 普及率由2002年的不到1%上升到10%左右。回顾近年来我省农村沼气建设, 主要有以下五个特点:一是立足省情特点, 统筹谋划沼气建设。近年来, 各地立足全省农村能源短缺、消费水平低的现状, 以户用沼气为重点, 注重规划引导, 将农村沼气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扶贫开发、主导产业培育有机结合, 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 把农村沼气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切入点, 在“一池三改”的基础上, 积极推进了“四位一体”和“五配套”建设。将农村沼气建设融入大生态、大农村、大产业的规划中统筹考虑, 积极推进中小型沼气工程和联户沼气试点工程建设, 组织开展秸秆原料沼气的试点工作, 推动了农村沼气产业协调发展。二是突出质量管理, 注重发挥建设效益。坚持把提高建设质量作为确保农村沼气健康发展的根本, 按照先示范后推广的思路, 加强示范培训、严格建设程序和资金管理, 强化工作措施, 狠抓关键环节, 连续五年计划落实率、资金到位率和“一池三改”完成率均达到100%, 使180多万农村人口受益。三是强化后续服务, 着力构建长效机制。近年来, 各级主管部门着力转变工作思路和方法, 注重综合利用, 注重规模化、产业化建设, 在加快推进“一池三改”的同时, 围绕主导技术、主推产品、主体模式, 积极推进了“三沼”综合利用;坚持市场化运作、专业化服务和物业化管理方向, 通过政府引导、典型示范等多种措施, 推进了沼气后续服务;加强日常宣传培训,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事故报告制度和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推进了沼气安全生产。总的来看, 农村沼气后续管理服务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四是依托沼气建设, 协调推进节能减排。全省上下把农村沼气建设放在促进循环农业发展、推进农村节能减排的大格局中来研究、来部署, 大力实施以沼气建设为纽带的生态家园富民计划, 采取以技术替代资源的发展模式, 积极发展设施种植、着力发展规模养殖和养殖小区, 推进了农业农村节能减排和循环农业发展, 每年减排二氧化碳72万吨。五是加强组织领导, 完善工作落实机制。自2003年以来, 按照国家对农村沼气项目建设“三个100%”的要求, 始终将靠实责任作为项目实施的关键环节来抓, 省上每年都与各市州、项目县签订项目责任书, 实行目标管理。目前, 基本形成了“政府支持推动、农民积极参与、部门上下联动”的农村沼气建设格局, 初步健全了省级定期督查、市级跟踪监管、县级全面自查的项目建设监督机制。每年都对项目计划落实、资金管理、建设质量、公示公开等方面进行严格监督, 及时解决项目建设中出现的问题, 保证了项目的顺利实施, 确保了项目建设质量。

但也应当清醒地看到, 当前我省农村沼气建设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突出表现为“三个不够到位”。一是思想认识不够到位。农村沼气建设不仅能够解决农村能源问题, 而且有利于实现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 促进种养业良性发展, 推进农业结构调整, 增加农民收入, 改善农民生活条件。但在一些地方仍未摆脱就能源抓沼气的思维定式。有的地方只建沼气池, 没有搞配套建设, 影响了综合效益的发挥;有的地方沼气池建设与畜牧养殖没有紧密结合, 料源不足, 靠卖原料启动沼气池, 既没有效益又难以实现持续生产;有的地方配套建设不规范、标准不高, 使沼气池不能常年正常运行。二是技术服务不够到位。在目前全省农村沼气大规模推进的新形势下, 还有部分项目县没有成立农村能源机构, 也没有足够的人员开展这项工作, 存在技术指导服务跟不上, 建设水平低等问题;有的地方沼气生产工数量不足, 没有完全落实持证上岗制度, 施工不规范, 埋下了安全隐患。三是后续管理和综合利用不够到位。目前, 个别地方对沼气建设后续服务管理和“三沼”综合利用的重要性仍然认识不足, 既缺乏对适合当地实际的农村沼气后续管理模式的研究, 更缺乏对适合当地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模式的探索, 没有把后续服务和综合利用放在与建设沼气池同等重要的位置对待, 存在重建设轻管理、重产气轻拓展的现象。部分地方沼气协会形同虚设, 报酬难以落实, 管护工作不到位, 影响了农户建池的积极性。

今年中央把农村沼气建设作为扩内需、保增长、重民生的重要内容之一, 明确提出加快农村沼气建设, 增加农村沼气工程建设投资, 新增500万户沼气用户。省委、省政府将“新增30万户农村沼气用户”作为为民兴办的12件实事之一, 向全省人民作出了公开承诺, 并下发了实施方案。全省各级农牧部门一定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 切实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 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和要求上来, 立足农村能源建设, 着眼农业农村发展, 致力改善农村民生, 突出重点、统筹谋划, 完善机制、狠抓落实, 更好地推进全省农村沼气建设工作。

二、着力抓好关键环节, 全面提升农村沼气建设的质量和效益

今年国家和省上共投入农村沼气建设资金7.6亿元, 计划建设40万户农村户用沼气、3510处村级服务网点和29处大型沼气工程。新增农村沼气户数接近前几年的总和, 可以说跨上了一个大台阶。但同时工作任务也成倍增加, 工作难度不断加大。全省各级政府和农村能源部门一定要倍加珍惜难得的发展机遇, 全面分析面临的形势任务, 紧紧抓住建设的关键环节, 真正把农村沼气这件好事办好, 实事办实。

㈠着力落实目标责任, 确保项目建设顺利开展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 是抓落实的有效方法和手段, 对于掌握工作全局, 推动科学决策, 促进任务完成, 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事实证明, 责任不明确只会出问题, 不会出实绩;压力不到位只会出懒汉, 不会出干才。面对沼气国债项目任务量大幅度增加的新形势, 各地要按照明确责任、分级负责、责权一致的原则, 将管理重心下移。省上已与各项目县签订了目标责任书, 各地要把沼气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 定期研究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县区政府主要领导作为项目负责人, 要与项目所在乡签订责任状。各市、县农村能源部门要细化方案, 充实人员, 精心组织, 搞好服务, 努力提高项目建设水平。各市州农村能源主管部门要切实负起全面监管的责任, 定期深入项目县开展调查研究, 加强督导检查, 推进项目建设。特别要对工作进展缓慢、“三改”落实不好的县, 进行重点督导, 分析查找问题, 研究解决办法, 加快建设进度, 决不能拖全省的后腿。

㈡严格执行工作制度, 确保农村沼气建设质量靠制度理事, 可以确保各项工作按计划、有步骤、高质量的落实。农村沼气建设涉及千家万户, 工作量大面宽。各地一定要严格按照国家和省上下达的项目方案, 扎实细致地开展工作。要严格执行项目计划, 坚决杜绝随意调整项目村、项目投资计划的行为;严格按照相关的技术标准进行施工, 切实落实“一池三改”。要坚持职业准入制度, 从事沼气池施工的人员必须取得国家沼气建设技术工的职业资格证书;坚持招投标制度, 对省级统一采购的沼气灶具及配套产品, 货物到县必须进行抽查验收, 砖、水泥、PVC管等主要建材要坚持集中采购;要坚持项目公开制度, 做到“三公开一公布”, 切实加强项目户建档工作, 及时在网上公布进展情况, 接受社会监督。要不折不扣地执行国家国债资金管理制度, 严格遵守财经纪律。省农牧厅将进一步加强与财政、审计部门的协调配合, 加大资金跟踪检查力度;各市州农村能源主管部门要认真监督资金的管理和使用, 进行经常化的财务检查;各项目县要加强警示教育, 做到严格自律, 切实管好、用好项目资金, 最大限度发挥投资效益。

㈢加强服务网络建设, 确保沼气发挥综合效益健全后续服务管理网络, 推进综合开发利用, 是农村沼气持久发挥效益的关键。各地要积极借鉴天水、定西、华池等地的先进经验, 按照以县级沼气协会为龙头、乡镇服务组织为支撑、村级服务网点为单元、农民沼气服务人员为基础的工作思路, 加快构建沼气物业服务体系。当前, 要把工作重点向乡村延伸, 按照政府引导、农民主体、创新机制、多元发展、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循序渐进、务求实效的原则, 因地制宜地采取协会领办、个体承包、股份合作等多种运行机制, 突出抓好村级服务网点示范建设。每处网点要达到“六个一”, 即一处服务场所、一个原料发酵贮存池、一套进出料设备、一套检测设备、一套维修工具、一批沼气配件。每个服务网点至少要配备1名专业技术服务人员, 抓好至少200户沼气用户的管理和服务。今年, 全省要力争建成2个县级农村能源服务示范基地、3510个高标准村级服务网点, 初步形成上下贯通、左右相连、功能齐全、运转自如、服务高效的农村沼气后续管理服务体系。要坚持推进“一池三改”和综合利用, 积极推广“一池四改”、“一池五改”、“四位一体”、“五配套”、“猪-沼-果 (菜、茶) ”等生态农业模式, 带动循环农业发展。要鼓励支持技术人员和广大农民自主创新, 因地制宜地开展“三沼”综合利用, 不断延伸技术和产业链条, 拓展应用范围, 充分发挥沼气建设的综合效益, 让农民得到更多实惠。

㈣注重建设模式拓展, 确保沼气工程协调推进发展大中型沼气工程, 是农村沼气建设努力的方向。今年, 国家将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联户和养殖小区小型沼气工程建设作为拓宽农村沼气建设模式的重点, 加大了扶持力度。各地农村能源主管部门要严格按照国家行业标准和农业部关于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的有关要求, 督促建设单位切实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制、施工合同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 尤其要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市县农村能源主管部门要主动与当地土地、环保、安监、消防等部门衔接, 及时帮助建设单位解决土地使用、发酵产物综合利用、供气安全、沼气工程消防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确保建设一处, 成功一处, 努力推进全省农村沼气建设协调发展。各地一定要结合当地实际, 对建设模式、供气方式、运行办法等进行深入研究, 积极探索总结加快推进我省沼气工程建设的路子, 不断拓展农村沼气发展领域。

三、统筹推进任务落实, 努力开创全省农村沼气科学发展的新局面

按照国家要求, 2008年批复下达的建设项目, 务必于6月底前全面完成;2009年新增农村沼气项目, 要求于10月底前全面完成, 11月验收上报。据调查分析, 近几年建设农村沼气的农户, 绝大多数积极性较高、家庭收入较好。与前几年相比, 今年全省农村沼气建设面临一些新的困难。一是工作任务繁重, 时间要求很紧, 按期完成任务的难度加大;二是农户建池的积极性没有前几年高, 组织发动的难度加大;三是相当一部分农户收入水平不高, 落实自筹资金难度加大;四是工作范围不断拓展, 指导服务的难度加大。各地要充分认识今年农村沼气项目实施的紧迫性、艰巨性和复杂性, 正确处理数量与质量、速度与效益、建设与管理、政府推动与农民意愿的关系, 以更加务实的工作态度, 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 更加有力的工作措施, 积极推进各项任务的落实。当前, 要突出抓好以下几点:

㈠全面加快建设进度2008年国家批复下达的农村沼气项目, 按计划要求应于2009年2月底前完成全部中央投资。为保证工作进度, 除沼气配件采购资金和服务网点建设补助资金之外, 省上已于2008年12月底将其它中央补助资金全部拨付到各项目县。但在实施过程中, 一些县没有按期完成建材采购和施工合同的签定工作, 有的没有及时进行建材采购资金、技工工资的预支付工作, 使中央投资在拉动内需方面的积极作用大打折扣。目前, 随着天气转暖, 全省农村沼气将进入黄金建设期。各地一定要统筹谋划, 积极推动, 不折不扣地按期完成40万户农村沼气的建设任务。

㈡不断提高“三改”配套水平搞好“三改”是农村沼气发挥效益的重要条件。从近年来的情况看, 在项目建设中经常出现建池容易、“三改”到位难的问题。各地农村能源主管部门要认真研究, 在进一步严格沼气技术规范和建设标准的同时, 千方百计提高“三改”配套水平。要积极协调落实地方配套资金, 提高补助标准;进一步加强与扶贫、卫生等部门的衔接, 积极推进农村沼气与扶贫开发、暖棚养畜、生态移民、新农村建设、农村改水改厕等项目的配套建设, 减轻农户的“三改”配套负担, 激发农民的建池热情。

㈢认真落实项目工作经费从检查的情况看, 目前一些地方无项目工作经费或项目工作经费不能足额到位的问题仍比较突出。从农村沼气发展的趋势看, 建设地点离中心城镇越来越远, 建池农户的经济条件、自然条件和交通条件等越来越差, 农村能源部门的工作任务越来越重。解决工作经费, 改善工作条件, 不能完全依赖省上。市、县两级都要积极筹措资金, 各县每年至少要安排5万元以上的工作经费, 支持业务部门开展项目建设。

㈣努力提高技工工资水平沼气池建设对技术水平的要求较高。根据各地现场作业测算, 按标准施工, 一个技工建一口10立方米的沼气池需7天时间;按每个技术工每日工资50元计算, 单池工资定额要达到350元左右。而目前多数项目县单池工资标准在250元~280元之间, 每个技术工每日工资不足40元, 与在公路、电力等建设工程中打工每天50元~60元的收入相比, 相差10元~20元。一些县区技工流失高达50%, 甚至出现了边培训边流失的现象。再加上建池技工需要参加培训并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短期内很难得到及时补充, 使技工短缺问题相当突出, 直接影响到建设进度。各地一定要结合当地物价上涨水平, 认真分析测算, 在不超过项目规定最高限额的前提下, 合理确定技工工资标准, 改善基本条件, 稳定技工队伍, 确保建设进度和建设质量。

同志们, 要全面完成今年的农村沼气建设任务, 我们既面临良好的机遇, 也面临较大的挑战。全省各级政府和农牧部门一定要带着对农民的深厚感情, 深化认识、强化责任, 开拓创新、扎实工作, 积极推进全省农村沼气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为新农村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上一篇:对外汉语补语体系教学下一篇:2023年高考文科综合政治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