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创新才能改变国家命运——纪实片《国家命运》观后感

2024-08-22

只有创新才能改变国家命运——纪实片《国家命运》观后感(共3篇)

篇1:只有创新才能改变国家命运——纪实片《国家命运》观后感

创新是改变国家命运的一把利剑

——纪实片《国家命运》观后感

文/中湘山

近日,我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看完了讲述我国“两弹一星”研发历程的29集大型纪实片《国家命运》,感触很多,最大的体会就是——只有创新才能改变国家命运。

开拓创新是国家摆脱困境的法宝。新中国成立不久,国家正处于创业的艰苦时期,白手起家,百业待兴,困难重重。为了改变国家科技落后的局面,我们的国家领导人和“两弹一星”科学家们克服千险万阻,发展尖端武器,创造了民族奇迹,震惊了整个世界,使国家命运蒸蒸日上。真是通过尖端科技的带动作用,提升了整个国家的相关科技和工业的跨越发展,进而改变了科技落后的局面。这让我联想到中国的航母产业,当初从乌克兰买回了瓦良格号,曾因无钢被废三年。对于航母产业链中的核心技术,以往“技术换市场”的路子也行不通,想换也换不来,倒逼航母产业升级。船舶制造、航空动力、特种钢材等配套产业都只能自主研发升级,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而反过来,这样一条涵盖高端装备制造、航空武器系统、动力系统、高端材料和信息系统的航母产业链,对国民经济的反哺显而易见。“两弹一星”项目与航母产业发展两个例子雄辩地告诉我们,国家要改变落后的境况,只有依靠自主创新,把希望寄托在自己身上。

科技人才是改变国家命运的关键。这部电视剧讲述的就是以钱学森、钱三强等为代表的科学家克服种种困难,成功研制了原子弹和氢弹,完成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等壮举,创造出“两弹一星”的民族奇迹。“两弹一星”项目离开人才,创新无从谈起。有了钱学森、钱三强等一批海归“大将”,“两弹一星”项目的启动和展开底气才更足。项目刚开始面临的最大难题不是钱,而是没有科技人才。人始终到不了位,导弹研究院的工作就展开不了,被逼无奈,陈赓上演了一出跑到厕所里找周总理办事的好戏。在周总理的过问下,这才从全国各个科研单位和院校抽调了一大批人才。现在的国际竞争是以科技实力为代表的综合国力的较量,没有科技人才,只能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下风,只能跟在人家后边亦步亦趋。我们现在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最佳战略机遇期,要实现中国梦,关键的是培养和早就更多的科技人才。

健全机制是国家持续创新的保证。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持续创新则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以健全的制度机制作为保证。剧中我们真切地看到,从“两弹一星”项目启动,到1970年1月30日,长征一号火箭发射成功;到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升空;再到2012年6月16日,神舟九号飞船成功发射,中国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刘洋第一次入住“天宫”,数次差点项目夭折,期间经历多少波折,途经多少坎坷。科学家们在没有好的仪器设备、生活条件如此恶劣,甚至连饭都吃不饱的情况下,仍然在坚持科研。非常时期,剧中那凄凉的场景使人悲伤,崇高的精神让人敬佩,深刻的教训却也令人警醒。国家科技和国防工业的持续创新,不能再依靠领导人的特殊照顾,不能再依靠科研人员无奈的牺牲和生命透支式的奉献,必须要有健全的制度机制作为保证,方能长治久安、稳步推进。

泱泱中华,藏龙卧虎,人才辈出。只要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敢于在“新技术革命”浪潮中领潮弄波,才能获得真正的“竞争优势”,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持的科技基础。

篇2:只有创新才能改变国家命运——纪实片《国家命运》观后感

大家好!

很荣幸再次参加竞职演讲,在演讲前,我想先给大家讲个民间传说。

相传若干年前,有这么一个有抱负的年轻人,他有志于成为他们班的一个小组长,可那年头,就这芝麻绿豆大的官也要在班上进行脱稿的竞职演说。到了演讲那一天,本来准备的不错的年轻人,忽然感到脑子一片空白,什么也记不住了。当老师喊到他的名字的时候,他红着脸、低着头,颤颤危危的上了台,在台上哆嗦了半天,也没有吐出几个象样的字。老师一看情形不妙,生怕他吓出个好歹来,赶紧让他下去了。于是乎,这个年轻人的第一次演讲就这样遗憾的结束了。

但是年轻人没有放弃,十年后,他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天津大学,并以相当过得去的成绩从法学院毕业,然后他又顺利的进入了一家世界500强的企业就职,一干就是四年。今天他又一次站上台前进行演讲,但这一次,他不会哆嗦了!

传说中的这个年轻人就是我。今天,他为竞聘零售管理部副职而来,希望通过以题目为“只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的演讲与在座的各位共勉!

说到“只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这可是相当大的一个题目,是多少年来大家争相探讨的话题,同时也是我的一个人生信条。

什么才能让人不再贫穷?什么才能让农民的孩子走出山沟?什么才能让人去追逐梦想?是参加梦想剧场吗?不是!在当今时代,也许有太多的东西可以凭借,但唯有知识才是最可靠的保障!当求伯君以三年时间创造事业辉煌来叙说知识在中关村转折个人命运,当丁磊以大陆首富来译写知识创造财富的价值,当胡仙以女儿身用知识的力量带领“星岛”报业雄冠香港。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来加入疾呼的行列,“知识改变命运!”个人一切一切的智慧才能都靠知识来营养,只有身上充满知识,我们才有施展才能的力量。

知识能够成就一个人的辉煌,知识更能提供一个人进一步发展的平台。几天前,我看到一个加油站的员工进入公司的一个部门帮忙,她由于在这次的某专业部门的技能大比武中成绩出色,而获得了参加公司某部门双项选择的机会,我为这样的员工感到高兴,更为我们服务于这样政策开明、机会均等的公司感到由衷的欣慰。公司每年都会有注意平时知识积累、工作表现突出的员工进入更高岗位继续发展,同时,也有不少员工仍然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如一日的奋战在原来的工作岗位上,个中原因就只有自己体会了。

大家皱着眉头,听我唠叨了半天,可能要说,是不是因为你是大学生,有知识,就喊着“只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啊,你要我们这些老家伙怎么活啊?我的回答是否定的。大学生不代表就是有知识,或者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不代表着你有应对以后复杂工作的各方面知识。但大学生也有他们的优势,就是进一步学习的能力。我们如果不注意进一步学习,加紧知识储备,若干年后我们与高中、初中生已没有本质上的差别了,如果这个时候还带着某种优越感,在工作上拈轻怕重,那就基本没有进一步发展,改变命运的可能了。这个世界就是这样,有飞黄腾达的大学生,也有站在街头靠卖烤白薯为生的大学生。另一方面,现在的工作需要依靠有知识的人来驾驭。三年前,我提出加油站信息化管理设想的时候,有人还怀疑它的可行性。但第二年ic卡系统、电子帐表系统,现在办公自动化平台、erp系统的纷纷上马,在我们眼花缭乱的同时,也感觉到工作的复杂性已超越了原来的想象。如果仍不注意积累知识,学习技能,将很快被工作所淘汰。

大家也许又要问,你们年轻人脑子快能学习,但我们都三四十岁,年纪一大把的人了,还怎么学啊?在这里我就不再评论三四十岁是不是一大把年纪了,但我想有这么一个例子到是能回答这个问题。我本人比较喜欢看中央七套的《致富经》栏目。有一期节目介绍一个退休老大爷的故事。这个老大爷六十岁从铁矿厂退休后,觉得被厂里遗弃的矿渣,既污染环境,又是对资源的一种浪费,因为这种矿渣并非没有价值的废渣,而是由于铁厂技术不过关而无法提炼出里面有价值的部分。于是老大爷放弃了打麻将的时间,开始查阅大量的相关书籍,同时请教了有关的专家,终于研究出了废弃矿渣提炼技术。60多岁了开始创业,现在资产已经达到数百万。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学习知识,没有年轻人和年纪大人的差别,需要的是持之以恒的决心。

现在搞的轰轰烈烈的职业技能鉴定和技能大比武工作正是提供给大家一个学习的机会和进一步发展的平台。这是一个起点,但决不是终点。只有根据工作的需要,明确理想的方向,才能获得进一步发展的可能,才能实现人生中的一次又一次的飞跃。

篇3:只有创新才能改变国家命运——纪实片《国家命运》观后感

樊志民,1957年3月生,陕西省洛川县人,1982年兰州大学历史系毕业,晋升为教授并被遴选为农业经济史方向博士生指导教师。提出杨凌为“中国农业圣地”的第一人。

主要职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农业历史文化研究所所长。

代表作:《秦农业历史研究》(19出版,国内首部断代农业史专著。)

5月10日,记者采访樊志民时,他刚刚度过他50岁生日。答问从其50岁生日开始。

记者:祝贺您50周岁生日。冒昧地猜测,您过50岁生日的时候,一定细细盘点过自己50年的风雨人生。

樊志民:谢谢。在我50周岁的生日宴会上,我宣读了《五十感言》(给记者轻声读):“……50岁是一个渐趋成熟的季节。每当成熟的季节,农夫总要盘点当年的耕耘与收获。我也曾把自己譬为农夫,在《问稼轩农史文集》里回顾了自己的耕稼历程……从学缘层面讲,我从90年代迄今招收博、硕士研究生近百名……作为导师,我追求的是鞠躬尽瘁,不愧后学……”

记者:“鞠躬尽瘁,不愧后学”这应当是您50年人生经历的一个盘点结论。可以这样理解吗?

樊志民:可以,这是我受过高等教育带来的一个结果。我原本是名农村娃,陕北黄土高坡上的穷孩子,现在我能有这样的生活条件,是学习文化,给了我这样的转变。

记者:知识改变命运。1977年考上大学,将您的的人生引领到另一种完全不同的境界。我想,您对30年前恢复制度的深刻意义,或许有更强烈的认识。

樊志民:今年我50周岁,也是参加高考30周年。高考的确改变了我的人生。对于恢复高考制度意义的理解,应当上升到这个制度的恢复是国家和时代命运的一个有益的拐点。隋唐开端的科举考试,比“九品中正”的荐举制度更加开明和公正。上世纪初实施全国统一高考,在选拔优秀高中生以培养精英人才方面起过很大的作用。之后,中断高考,给人们一个错误的导向,这就是“不读书时代”。

“不读书时代”的后果很可怕。一些人因为“不读书”而无法消除蕴藏在自己身上的“兽”性,野蛮、愚昧、狂热、落后之祸患开始蔓延( 停顿,摘掉眼镜,陷入凝思……)

1977年的恢复高考,它所恢复的不单单是参加了那场考试的570万考生的信心与希望,它更直接改变和推动了中国的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成为一个国家得以重新复兴和兴旺的基本!

记者:具体来说,它还有哪些意义?

樊志民: 以30年后的眼光来看,这一被世界媒体称之为“最残酷的竞争方式”的恢复,并不只是简单意义上的入学考试的恢复,而是社会公平与公正的重建,是全社会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观念的重建。它还恢复了公平与公正,恢复了理性的回归,为一切纳入规范化,为改革开放奠定了人才基础。

记者:当年参加高考的情景您还记得吗?

樊志民:对于每一个参考者来说,那都是一段难以磨灭的记忆。记得高考的第一天,我和村里的几个人走了几十里的山路,到县城的洛川中学参加考试。不知道怎么回事,临进考场前,脑子里一片空白。考场外用白石灰划了30米的“警戒线”,监考不像现在考试这么“森严”。进入考场后,一看卷子,脑子恢复了记忆。

记者:您考了多少分?

樊志民:数学没有完整地答完任何一道考题,20来分吧?那时候有个规定:“百分不放,零分不录。”很庆幸,我的数学没有考零分。我的平均分是72分,但没有考100分的。

记者:“百分不放,零分不录”什么意思?

樊志民:有一门考了100分,就必须录取,反之,有一门考了零分,坚决不予录取。

记者:除了数学,你的历史、地理、语文、政治都在八九十分以上。那时侯您在农村,学习历史、地理、政治方便吗?

樊志民:我喜欢看报纸。不少政治知识从报纸上来。地理知识,得益于一张世界地图,蒙上眼睛,问什么国家,我能指到哪个国家。历史知识,从“毛选”上学到很多。那时候流行学习《毛泽东选集》,书中有很多历史典故,文章下面有详细的注释,我很喜欢熟读和背诵注释。

记者:30年前的事,现在许多年轻人不了解,甚至不理解。您还有哪些难忘的事情?

樊志民:到兰州上学,我从洛川老家坐了一天的车,先到铜川。在铜川坐火车到咸阳,从咸阳再倒车到兰州。那是我第一次出远门,第一次见火车,第一次见到高楼大厦,第一次在大学图书馆里看到那么多的书……一切都很新鲜。大家都闹过不少笑话,如有的同学把香皂当水果吃。还有,报考志愿的盲目性很大,我报考兰州大学时,不知道兰州离家里有多远,是什么样的一座城市,也不知道当时的兰州大学在全国是名列第六的好学校。当时,许多人惟一的念头,就是能考上就行,考上哪所学校、是大学还是中专、学习什么专业等都不考虑。

记者:再问一个题外话。人们普遍把杨凌誉为中国的农科城,中国农业硅谷,而您为什么一直执著地把杨凌誉为“中国的农业圣地”,最终得到越来越普遍的认可?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只有创新才能改变国家命运——纪实片《国家命运》观后感】相关文章:

竞职演讲稿:只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05-09

只有创新才能超越五年级作文05-21

人生命运只有自己掌握02-12

人生命运只有自己掌握04-19

创新只有一个起点07-15

只有才能造句05-26

只有耕耘才能收获07-29

只有坚持才能成功07-29

只有勤奋才能成功07-29

只有坚持才能成功作文05-29

上一篇:关注听障学生情感疏通学生心理障碍下一篇:鹰的宫殿的童话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