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定安平和思源实验学校简介

2024-09-03

海南定安平和思源实验学校简介(共8篇)

篇1:海南定安平和思源实验学校简介

海南定安平和思源实验学校简介

我校是一所实施九年一贯制义务教育的公办学校,是海南省委、省政府为改善民生、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一项重点工程。学校总投资人民币8634万元,其中香港言爱基金捐赠1350万元。2012年9月10日,第三期思源学校的开学典礼在我校隆重举行。海南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主要领导及香港言爱基金董事长邢李火原先生等出席开学典礼并作重要讲话。

我校占地面积101.65亩,校舍建筑面积26512.28平方米。综合楼、教学楼、艺术馆、图书馆、学生公寓、教师公寓、师生食堂、运动场等一应俱全,布局合理;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实践区等相对独立,紧密相连;多媒体教室、电脑网络教室、教师电子备课室、理化生实验室、科学实验室、舞蹈室、美术室、中小学图书阅览室、兴趣小组活动室、报告厅、多功能室,标准塑胶运动场、篮球场、排球场、足球场等教学和活动场地应有尽有,创先争优。

学校2012年秋季共招收学生1331名,开设28个教学班,其中,初中部三个年级开设10个教学班,小学部六个年级开设18个教学班,办学规模适中。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98名。面向全国招聘的名校长黄俊,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中学高级教师、学科带头人,教学理念先进,管理经验丰富;面向全国招聘的各学科领军人物3名,其中有省市学科带头人、省市大赛一等奖获得者。

一支爱岗敬业、朝气蓬勃的平和思源团队正饮水思源、平和施爱。我们秉承“诚实、勤学、善思、感恩”的办学宗旨,齐心熔铸“勇于探索,敢为人先”的实验精神,合力打造“学习中研究,研究中工作,工作中创新”的教育教学氛围,致力于培养“有修养、负责任、会学习、善求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学生,尽情演绎“管理方法优化、教育方法优选、学习方法优异”和“丰富的校本课程、良好的个性发展”以及“教育好每一个孩子,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的办学特色。

我们相信,有领导的关心、教师的用心,学生会开心、家长会放心,海南定安平和思源实验学校也将成为教师成长的摇篮,学生成才的乐园,定安教育的新名片!

篇2:海南定安平和思源实验学校简介

为加强学校食堂管理,提高食品安全卫生意识,努力办好 放心食堂,我校围绕 四好、一满意、一放心,通过强化制度建设、加强食堂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培训、严把食品采购和加工关,认真落实食品留样、索证索票、定期消毒和防御措施,注重过程和细节,确保落实到位,取得了一定成效。

在开学之初,我校食堂食品安全卫生工作领导小组对学校的食堂卫生工作展开了全面、认真的自检自查,并认真进行整改,现将自查整改情况报告如下: 学校食堂食品安全自查情况

1、组织制度建设

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的学校食堂食品安全责任制,设立食堂安全管理人员,针对各项具体安全工作制定计划明确责任。健全卫生、食品管理制度,做到责任到人。定期检查食品安全工作,并有记录。建立了食物中毒应急处理机制。

2、许可证情况

有餐饮服务卫生许可证,实际经营项目与许可范围相符。

3、食品留样

严格按要求进行食品留样,并有文字记载。

4、索票索证

本学期已对所有购买大宗物质重新进行了索票索证。

5、消毒和 三防 设施

有消毒制度和具体方法、措施,并安排有专人负责。

6、从业人员健康管理

学校食堂所有从业人员健康合格证都在有效期内。

7、食品采购、储存及出入库台帐

学校食品由专人负责采购,有进货验收,索证索票,有记录台账。严把食品原料质量关,所购食品原料符合要求。

8、其它方面

从业人员操作时,能按要求穿戴工作服,接触食物前按要求洗手消毒。食品制作环境整洁,硬件设施良好。食品添加剂符合国家规定,有专人采购、保管。

今后,我校将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增强学生的食品卫生、安全意识。学校食堂要通过板报、知识讲座等多种形式加大教育力度,使食品卫生安全方面的知识深入人心,自觉抵制假冒、伪劣产品,维护自身健康,同时,也使食堂的工作人员自觉按照《食品卫生法》进行操作营业。不断提高安全卫生意识,提高工作技能和饭菜质量,使学校后勤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在新学期有大幅度的提高。

篇3:海南定安平和思源实验学校简介

一、思源实验学校改革与发展取得的主要成效

(一) 思源实验学校的价值和成绩为社会各界广泛认可

通过两年的办学实践, 思源实验学校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对贫困地区实行造血式‘扶贫’;推进社会公共服务均等化, 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价值已初步显现。通过访谈了解到, 思源实验学校所取得的显著成绩得到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师 (尤其是学校原有教师) 、家长和学生的广泛认可, 参加座谈的学生家长难掩心中的赞叹, 他们一致认为, 孩子在进入思源实验学校以后, 在道德养成、行为习惯、学习积极性、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等方面都发生了显著变化;在问及学生是否喜欢自己的学校时, 87.6%的学生表示“非常喜欢”或“比较喜欢”。调研获得的信息表明, 省委省政府推动实施的教育扶贫移民工程这一战略举措是正确的, 思源实验学校的创办给当地教育带来的变化是显著的, 思源实验学校的改革与发展值得也需要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给予更多的关注与支持。

(二) 思源实验学校的示范、辐射作用初步显现

经过近两年的办学, 思源实验学校不仅自身教育质量得到很大提高, 教师和学生得到显著成长, 而且其示范、辐射作用初步显现, 对当地教育、文化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 教育扶贫移民的价值和功能得到体现。如:陵水黎族自治县教育局把思源实验学校作为校长培训基地, 每批校长轮训一个礼拜。每期培训五至六人, 初中去年已经轮训过一轮, 本学期开始培训完小和中心校领导。其他思源实验学校也通过各种形式不同程度地发挥了其示范、辐射职能。

(三) 思源实验学校校长踏实肯干, 教育理想坚定, 办学思路清晰, 管理模式和办学理念深入人心

实践证明, 思源实验学校第一批校长不仅业务能力出色, 而且踏实肯干, 教育理想坚定。许多校长在担任校长职务的同时还承担了班主任和教学工作任务, 更为重要的是, 他们带来的严格精细的管理文化已逐步为学校师生和家长接受。在问及“您能接受思源实验学校较之于其他学校更为严格的管理模式吗?”时, 认为“不能”的只占9.2%, 另外, 有87.6%的学生表示对自己所在的学校“非常喜欢”或“比较喜欢”, 73.6%的学生表示对自己的学习环境感到“非常满意”或“比较满意”。许多老师表示, 思源实验学校与原有学校最大的不同在于校长的不同。

与此同时, 学校也已经逐步形成为老师和学生普遍认可的核心理念和校园文化。在问卷调查问及“您能说出您所在学校办学的核心理念和主要特色吗?请分别列出 (不能思考过久) ”时, 老师们基本能较快地列出本校的核心理念和主要特色, 并且老师们的答案趋于一致。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四) 高度重视教研活动和教师培训工作, 教师队伍迅速成长

思源实验学校教师队伍的特点是:平均年龄轻、经验少、骨干少、学历高。各思源实验学校校长普遍重视教师队伍建设问题, 通过坐班制、集体备课、读书活动、校长讲座、跟班学习等方式促进教师队伍成长。

如五指山思源实验学校每学期末要求教师提交读书笔记;东方思源实验学校每周开校务会都留5分钟给老师做主题演讲, 锻炼教师的口才等等。

在问卷调查问及对学校的培训条件的评价时, 认为培训条件“较好”和“很好”的占52.5%, 认为培训条件差的只有6.4%。

思源实验学校还重视建立教师激励制度, 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如琼中将职务晋升、绩效考核、周转房的分配等与教师教学质量挂钩, 并设立教学质量奖。

思源实验学校教师的课堂教学得到学生们的普遍认可, 在问及学生对教师的课堂教学的满意度时, 29.8%的学生表示“非常满意”, 44.6%的学生表示“比较满意”, 只有3.8%的学生表示“比较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

(五) 学生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发生巨大转变, 学习成绩进步显著

在对校长和教师的座谈中, 尤其是在问及引进人才“您来这里最大的感受是什么”时, 答得最多的是“我没想到这里的学生是这样的”、“真是让人难以置信”等话语。然而, 在问及“您觉得这两年学校发生的最大变化是什么”时, 回答最多的也是“学生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发生了巨大变化”, 这与调研组在学校看到的景象也是一致的, 多个学校校长反映, 现在学校很难看到有学生上课睡觉的现象, 学生见到老师总是很礼貌地打招呼。这一切都是思源实验学校紧抓学生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培养的结果。

(六) 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素质教育成果初步显现

调研组和参加座谈的老师普遍认为, 海南学生的学习基础差, 但是在身体素质和课外活动积极性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 各思源实验学校也正是因为认识到了这一点, 一是大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二是积极开展各种兴趣小组活动, 提高学校对学生的吸引力,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琼中的教学改革和精细管理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

调查显示, 思源实验学校课堂教学方式 (改革) 得到学生们的普遍认同, 74.4%的学生对老师的课堂教学感到满意, 只有3.8%的学生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感到不满意;另外, 77.4%的学生认为教师的教学方式先进, 教学效果良好。

课堂教学改革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查显示, 认为对学习“非常”和“比较感兴趣”的占83.8%。

此外, 学生也表现出较强的学习欲望, 对学业层次期待较高, 33.0%的学生表示希望受到“研究生及以上”层次的教育, 53.4%的学生表示希望接受大学本科或专科层次的教育。 (详见下表)

(七) 积极探索寄宿制学校管理模式, 学校秩序良好

如陵水思源实验学校拟成立班级管理小组, 减轻班主任的管理负担, 由班主任管理转向班组集体管理, 探索“全员育人、全面管理、全程服务”三位一体的寄宿制学校管理模式, 努力为学生提供一个安全、舒适、温馨的环境。

琼中思源实验学校配备助理班主任, 全校教师分组值日值班, 根据学校规章制度设计20多张值日值班表落实全方位、精细化管理。

二、思源实验学校改革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 各市县对思源实验学校的重视度与政策差异悬殊, 对省里制定的政策落实存在不到位的现象

问卷统计显示, 十市县教师对当地政府对思源实验学校发展的“重视度”的评价的“P”值为0.00, 呈极其显著差异 (详见表) , 其中, 屯昌的评价最高 (M值为1.21, 评价趋于“很好”) (如下表) 。实地调研过程中也发现, 各市县对思源实验学校的 (财政) 支持度差异较为显著, 部分市县甚至对省里制定的政策落实存在不到位等问题。如有的思源实验学校校长本人的调动、社保、家属的安排、保障房政策落实也面临问题。

(二) 思源实验学校发展缺乏统一的价值、目标引领和发展规划, 价值取向和评估标准出现“偏位”的端倪

思源实验学校建设的初衷主要在于促进教育公平、易地扶贫和保护生态核心区, 并进而促进社会和谐, 即“用于接收自然条件差、基础设施薄弱、至今没有通路、通电、通广播电视等的贫困自然村和处于生态核心保护区的边远村庄的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 为贫困地区的孩子提供与城镇孩子同等的教育条件。”但是, 从目前情况看, 不同的群体对于思源实验学校的价值和定位的认识存在差异。从市县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层面来看, 不同市县差异较大, 存在不同程度的“偏位”现象, 各市县思源实验学校的招生政策存在差异 (第六点详述) ;从校长层面来看, 也出现过于注重考试排名和追求硬件“全面优质化”的倾向;从教师层面来看, 问卷调查显示, 教师们认为思源实验学校的主要功能在于“促进教育公平” (29.2%) 和“提高当地教育质量” (32.9%) 。

(三) 校长的调动、养老保险、家属工作问题及第一任期考核时间和办法以及第二任期待遇问题急需明确与落实, 学校的办学自主权需要得到切实落实和保障

调研表明, 大部分思源实验学校校长都表示愿意继续第二任期, 但又对相关政策至今不明确多少感到有些茫然;同时, 多数校长都希望进一步优化学校管理队伍和教师队伍, 但又苦于人事权 (教师的“进”与“出”等问题) 等办学自主权尚未真正落实, 学校管理面临困难。

(四) 教师队伍问题依然是制约思源实验学校发展的关键问题

主要表现是:一是教职工数量偏少, 尤其是生活指导老师、校医等人员偏少, 教师长期超负荷工作 (因学生寄宿进一步增加了教师的负荷) , 待遇却可能低于其他学校同类教师, 倦怠和心理不平衡现象比较普遍;二是结构不合理, 部分学校特岗教师占一半左右, 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严重缺乏, 这是思源实验学校师资队伍构成的一个显著特点。

(五) 学校中层干部队伍水平和执行力亟待提高, 领导班子建设任重道远

几乎所有校长都认为, 这同样是制约思源实验学校发展的关键所在。思源实验学校的办学自主权 (人事权) 即便完全落实, 短期内在学校现有的范围内也很难选拔出较为理想的中层干部。

(六) 学生基础十分薄弱, 结构复杂, 学习动力不足, 厌学现象较普遍, 辍学率偏高, 制定科学合理的招生政策和提高学校教育的吸引力迫在眉睫

思源实验学校学生综合素质基础较差是个不争的事实, 而且与其他学校往往存在很大的差异。在问及学生在课堂上的接受程度如何时, 认为“1/3左右的学生能听懂和绝大多数学生听不懂”的占32.6%, 还有27.8%的老师认为一半学生听不懂。这也是造成学生辍学的主要原因之一。从调研了解到, 有的思源实验学校平均每年有40~50名学生辍学, 主要为八、九年级学生。

在问及学生学习压力如何时, 表示压力“非常大”和“比较大”的占43.8%, 而50%的学生认为压力主要来自“学习困难”。

同时, 81.6%的学生对完成学习任务表示感到困难。小学生和初中生的回答的比较P值为0.002 (P<0.01) , 呈极其显著差异, 初中生的学业困难程度要明显高于小学生;不同民族学生对这一问题回答的比较P值为0.223 (P>0.05) , 无显著性差异。

各市县招生政策存在差异, 但生源质量普遍很低。一所学校如果全部都为基础较差的学生, 或者一个班级没有若干榜样标兵, 对于教育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整体提升的影响有多大?而部分质量提升较快或设施较好的思源实验学校成为家长争相追逐的对象, 学校规模和班额有迅速扩大之势, 生源流失的学校也很有意见。如不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 将对思源实验学校的办学定位产生很大的冲击。怎样的招生政策更为公平、合理而且体现教育扶贫移民的初衷, 同时又有效扼制思源实验学校规模的迅速扩张, 这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七) 寄宿制学校的管理模式不一, 安全问题有待解决

安全问题 (主要是校园周边治安环境和返校影响) 和学生准时返校问题也一直困扰着学校管理者。各校食堂管理模式不一, 主要有学校自主经营和承包经营两种方式, 学生普遍表现出对学校食堂的不满, 尤其是承包经营模式下的学校食堂, 由于私营业主为追求利润的最大化, 食堂饭菜价格高、样式少、营养价值低, 食堂管理问题的妥善解决迫在眉睫。

以上问题从对学生的问卷中可见一斑:

(八) 部分学校被“过度使用”, 学校和校长承受着“难以承受之重”

有的县将接待、参观、考察和接受各部门检查, 都放在思源实验学校, 对学校干扰太大, 导致学校应接不暇, 校长负荷过重, 无暇深入思考和做好学校工作。

(九) 家长漠视子女教育问题突出, 缺乏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

在问及学生“什么因素对他们的影响最大”时, 34.6% (最多) 的学生认为是“家庭”, 其次为“社会” (详见下表) , 可见, 家庭对当地学生的影响很大, 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对于提高教育质量十分关键。然而, 调研中发现, 多数家长认为, 学生到了学校便是学校的事情了。学校教育缺乏家长的有效配合, 有的市县严重缺乏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

三、对策与建议

针对思源实验学校改革与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特对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教育扶贫移民工作提出以下对策与建议:

(一) 省教育扶贫移民工程领导小组和省教育厅

1. 统筹思源实验学校价值取向和发展规划

建议拟定思源实验学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改革和发展的重点任务, 做好相关规划, 不让一所思源实验学校掉队;进一步明确全省思源实验学校的基本价值取向和发展目标, 适时总结思源实验学校基本办学模式, 制定思源实验学校基本办学标准, 并创建平台和机制全面推广思源实验学校的基本经验, 最大限度地发挥思源实验学校对区域教育与文化的辐射、带动和标杆作用。

2. 赋予思源实验学校“实验”职能, 推动区域教育发展

第一, 充分赋予思源实验学校“实验”职能, 结合全省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整体设计, 充分发挥其作为区域教育改革实验基地的作用, 一些教育改革和实验可以在思源实验学校先行先试。

第二, 建立思源实验学校干部梯队培养机制, 为思源实验学校校长及管理团队 (副校长与中层干部) 创造更多的学习、培训及相互交流的机会。

第三, 针对思源实验学校的特殊教师队伍结构 (特岗教师多、骨干教师少) , 为思源实验学校量身定制教师队伍培养培训规划和方案, 并筹措或安排专项经费付诸实施。

第四, 完善寄宿制学校编制标准, 按编制配足教职工, 采取有效措施使思源实验学校教师的工作负荷回归常态。

3. 完善教育扶贫移民学校的招生规则

对思源实验学校公平招生提供指导, 规范市县和思源实验学校招生行为, 防止其招生出现背离初衷的倾向。尽早制定预案严格控制思源实验学校的办学规模, 把思源实验学校的招生是否规范、规模控制是否得当列入对市县政府教育评估和考核的内容之一, 避免把招生的压力全部推给思源实验学校。

4. 建立科学合理的督导评估机制

首先, 指导做好学校评估和校长考核。首次任期考核主要以任期目标责任书为依据, 以纵向比较为主, 尽快确定第一任期的考核办法、考核时间和续聘待遇, 避免首批思源校长的流失, 保护思源校长的激情, 支持思源校长实现自己的教育理想, 为思源实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对第二任期可以尝试制定思源实验学校发展性学校评价标准, 由学校结合思源实验学校办学要求和本校实际, 提出学校发展目标, 制定学校发展规划, 经教育行政部门论证确认后作为第二任期的办学和考核依据。

其次, 将落实思源实验学校相关政策的情况纳入对市县政府教育督导的范围, 定期组织开展专项督导活动。

(二) 市县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

1. 充分认识思源实验学校在推动区域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作用

其一, 关心、支持和指导思源实验学校的各种改革尝试, 将思源实验学校视为提高地方教育质量的重要契机和抓手, 创建平台和机制, 充分发挥思源实验学校对当地文化与教育的辐射、引领和标杆作用。

其二, 真正用好思源实验学校这个平台, 作为区域干部队伍和教师队伍的培训基地, 作为教育改革实验的示范基地。

2. 为思源实验学校创造良好的发展条件

一是为思源实验学校创设宽松的办学环境, 急思源实验学校所急, 想思源实验学校所想, 完善思源实验学校的资源配置 (重点是学校干部队伍建设和教师队伍结构的优化, 并配足配齐教辅、后勤人员) , 帮助学校解决食堂自主经营问题, 治理学校周边治安环境。与此同时, 为支持思源实验学校承担实验任务, 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经费拨款和其他资源配置可以适当倾斜。

二是对其他学校也要提出更加严格的管理要求, 一方面充分发挥思源实验学校的带动作用, 同时也要努力减小思源实验学校与其他学校工作负荷的过度不平衡问题, 为稳定思源实验学校教师队伍创造良好的教育氛围。把思源实验学校作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标杆, 通过大面积移植和推广思源实验学校的有效经验, 切实带动区域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和质量提升, 同时也减轻思源实验学校的招生压力。

三是要将促进本区域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氛围作为地方推进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作常抓不懈。

四是切实落实思源实验学校的办学自主权, 尤其是人事权, 尽快配齐配优学科带头人和学校领导班子。

(三) 思源实验学校

第一, 充分依靠当地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办好学校, 在带入和坚持先进的教育思想、办学理念、管理模式的同时, 不能忽视与当地文化的融合、共生, 取长补短, 充分发挥思源实验学校文化的辐射作用。

第二, 切实抓好教师队伍和学校管理队伍建设, 抓好师资队伍结构的优化, 既要严格要求, 严格管理, 又要张弛有度, 在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和执行力的同时, 保护好教师的积极性。

第三, 抓好学校管理的全面规范和细节落实, 并努力推进纲要或上级要求的各项教育改革实验, 为其他学校做出示范和引领。进一步完善寄宿制学校管理办法, 学校作息时间原则上执行国家和省里的规定, 如有特殊情况要征得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的批准。

篇4:海南定安平和思源实验学校简介

1、各级领导对我校的亲切关怀和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使我校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进展。

2009年下学期是我校以“海南白沙思源实验学校”校名正式办学的首个学期。海南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省委书记卫留成同志亲自题写了校名,2010年1月17日,中央政治局委员刘延东、教育部长袁贵仁亲切接见了10所思源实验学校的校长,对教育移民性质的思源实验学校给予了高度肯定。创办“海南思源实验学校”,搞好“教育扶贫移民”这一民生事业是白沙县委、县政府2009年为民办实事的“九大”工程之一。县委、人大、政府、政协等主要领导对我校的办学给予了高度关注,省、县两级政府在办学经费上也给予了大力支持,加快了我校发展的步伐。在县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在全校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进展。

2、努力改善办学条件,为师生的学习和工作提供优越的环境

2009年的下学期,我校多方筹措资金,修建了阅览室、田径场、服务部、篮球场、排球场、乒乓球场、体育器械场,安装了校园网,对学校的主要资源进行了整合,学校的办学条件达到了白沙县一流的水平。

3、确立学校发展方向,转变思想观念,规范学校管理,提升管理效能 白沙思源实验学校的校长由教育厅向全国公开选拔并由白沙县委组织部、白沙县教育局党委任命产生,副校长由校长提名报教育局党委批准任命,中层领导由校长直接任命,报教育局党委备案。通过一个学期的试用,学校班子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廉洁勤政,讲正气、讲服务、讲团结、讲奉献。从上级领导对校长的例行考核反馈情况看,全校教职工对校长的师德水平、勤政廉政、管理方法和效能等方面给予了一致好评。在民主评议会上,学校监事会的成员对绝大多数行政领导给予了较高的评价,对学校各项管理提出了许多宝贵有益的建议。

全体教职工很快适应了新的管理模式,学校管理规范有序,教师敬业,学生乐学,成了学校教风学风的主流。

4、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德育领先,质量兴校的发展战略,扎实有序地推进各项改革

学校按照既定的发展方向,逐步提高办学品位,在学校发展最初的三年时间里,第一年“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以规范教师教育教学行为”为主要目标,第二年以“培养学生自信的心理品质和提升教师教学技能”为主要目标,第三年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综合素质和人人争当名师”为主要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德育领先,质量兴校。在硬实力上,实现办学条件一流,在软实力上,实现管理理念先进,管理措施到位,社会认可度高;学生朝气蓬勃,行为文明,豁达自信,爱好学习;教师爱岗敬业,不断追求,质量上乘,职业自豪。

本学期,省教育厅厅长胡光辉、副厅长石秀慧、省厅纪检书记麦浪、省厅主要处室领导,海南农垦局长王一新、白沙县委书记严正、县长王应才、五指山教育局长等领导先后来我校视察、参观指导。主管教育的副县长王桂厅、教育局长符国建等领导同志经常深入学校给予具体的指导,为我校健康顺利地发展提供了支撑。

首个学期,学校就招收了2386人(含学前班127名学生),其中教育移民学生1830人,黎族学生占88,3%,全校正式教职工124人,临时工26人,专任教师中,特级教师1人,中学高级教师3人,省级骨干教师5人,特岗教师33人。

本学期首次实行定岗定编,实行绩效工资制度,首次举行新年团拜会。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但也存在不少问题,问题显隐不一,主要有以下三点:

第一、中层领导的理论水平不高,管理经验不足,执行力较弱是学校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我校中层领导几乎都没有大型学校的工作和管理经历,缺少大型学校管理经验,缺失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意识。民意调查显示,教职工对学校的校级领导的师德、敬业精神和能力均给予了高度评价,但对个别中层领导提出了尖锐的批评,主要是个别中层领导服务意识不强,管理能力较弱,做事拖沓,效能欠佳。第二,未能充分调动年级组长的工作积极性,在年级组管理力度方面严重缺失

未能充分调动年级组长的工作积极性,在年级组管理力度方面严重缺失。特别是在对教师的出勤监管、班主任管理、班级卫生、班级活动、班级文化建设等发面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部分年级组长缺少管理经验和方法,缺少威信和魄力。

第三,政教处对学生宿舍监管不力,宿舍管理存在的问题较多

篇5:海南定安平和思源实验学校简介

选择题

1—5DAADD6—10BCBBB11—15CDBAD16—20ACACC

材料题

21题

(1)南方人口增长快速,北方人口增长放慢,宋时南方人口总数大大超过北方。主要原因:①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②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相对稳定。③北人南迁,带来了大量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具。(根本原因)④统治者为重视发展经济政策得力。⑤其他(根本原因必答,其他原因回答一条即可)

(2)

1、工业基础良好

2、我国进行改革开放,上海为改革的前沿把握了机遇

3、教育发达,人员素质较高

4、其他(改革开放必答、其他原因回答一条即可)

(3)

1、国家政策得力符合当地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

2、教育发达、人员素质较高

3、自然条件相对优越

4、生产技术先进(任回答两条即可)

22题

(1)材料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材料二;美国独立战争或美国第一次资产阶级革命材料三;法国大革命

(2)自由民主的思想关键名词或短语为:未经国会同意、非法、自由、民主、不可剥夺的权利(找到三个词或短语可给满分)

(3)后者材料是对前者材料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4)

1、做题前仔细阅读材料的所有内容

2、通过材料中的内容判断其出处或概况其内容

3、把握材料中的关键点

4、查看材料之间有无联系不要孤立的看待材料

(请老师们酌情给分)

23题

(1)西汉雕刻、铸造、绘画等

(2)甲午战争、抗日战争(1)日本通过明治维新使得资本主义有了快速的发展,国力大大增强(2)中国则长期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导致政治腐败、社会落后、国力不振。

(请老师们酌情给分)

(3)没有抢占钓鱼岛、篡改历史教科书等等(回答一条即可)

(4)中日要吸取历史经验教训,继承古代中日交往的历史,向着和平健康方向发展中日

关系;日本证确面对过去,深刻反省;中日和平友好符合两国乃至世界利益。

篇6:海南定安平和思源实验学校简介

进入白沙思源实验学校, 校门口深黝黄底色石碑上的红色楷书记载了海南思源实验学校的渊源由来, 爱国企业家邢李火原先生找到了教育这个撬起中华民族发展的支点, 倡议并资助兴办了海南思源实验学校, 实施教育移民扶贫工程, 将文明的种子根植当前还相对贫穷落后的乡村热土, 把德性目光温暖地投注到那些利益之光难以均衡洒到地方。

带着景仰与崇敬, 步入校园, 触目处生机与温暖扑面而来, 运动校园、书香校园、和谐校园能大致写意它精彩与品格的存在。

运动校园的感觉源于运动文化与青春生命力的交相感应。校门口往操场东望, 雕刻着五环彩图和“运动、健康、快乐”的石雕, 活泼庄重地写意出校园因运动而可能焕发的生命快乐与青春激情。校园里随处可见鼓舞人心的标语:

“健我之身, 强我之骨, 壮我之志” (校道)

“师者父母心, 勤俭礼义仁” (小学部)

“孩子的笑脸是校园的阳光, 教师的敬业是学校的希望” (中学部)

“天道酬勤, 水到渠成” (石刻)

“坚持就是胜利, 进步就是成功” (爱心书屋)

沿着学校正门往里走, 来到第二栋教学楼中间, 是宽阔的阅读走廊, 成一字形排开的书报橱窗约20米, 橱窗是琳琅满目的书刊和杂志。亭子的前面是供学生阅读的桌椅, 共4排, 32套, 听管理的老师说, 书报亭在每天下午17:00开放, 晚自习后和节假日常常座无虚席。问学生对书刊亭的感受, 学生自豪之情溢于言表:孩子们觉得书让自己的业余生活丰富起来了, 让自己知道了很多课堂以外的知识, 尤其是星期天不回家的话, 可以尽兴看书。紧靠阅读长廊的是学校的120来平米图书室, 书架竖直排开, 每天的借阅量一般保持在260册左右, 借阅的书籍主要有文学、艺术、科幻等等方面的书。出了图书室, 上教学楼, 楼梯口对面的窗橱上也有简单的书架, 上面放着五、十图书。校长说, 设计这样的简易书架, 让学生触目处和稍作停留的地方都能看到书, 让书冲击学生的视觉, 可以学生润泽心灵, 进而濡染学生的书香情结。和杨校长去家访, 在校道上见到四个往校园里走的拿书的学生, 我走过去, 要了他们手中的书, 其中一本《儒林外史》, 一本《教育与生活》, 二本《母亲的故事》, 我问学生看《儒林外史》的感受, 她说不难看懂, 书里有很多有趣的故事。

书香校园还有一个让我感念不已的地方, 是学校上规模、见特色、饱含现代意识的墙体文化。出一栋教学楼, 沿校园西走, 依次是“影响未来世界的十大发明排行榜”、“影响世界的十大发明”“中国名校, 世界名校”、“美丽的家乡海南岛”、“西沙海战”、“对越自卫反击战”、“对人类历史重大影响的科学家”“抗美援朝”“中国朝代事例顺序表”“第二次世界大战著名战役:诺曼底登陆纪实”、“从着床到分娩:一个新生命的诞生过程以及十月怀胎送春歌”等巨型墙体宣传画。题材的广泛深远, 主题的鲜明有意味, 内容取舍的精当, 制作的气势磅礴都让初次见到的我大为惊讶并深以为然。设计者放眼世界, 胸怀祖国, 热爱故土, 直面历史, 正视生命的胸襟情怀激活我内心以苏霍姆林斯基的帕夫雷什中学为乡村教育标本的中国乡村教育发展意象。尤其是“中国朝代事例顺序表”, 中国四千多年的文明史, 制作者按朝代的顺序以最高统治者为代表细致梳理, 一一列出, 中华民族从古至今的步履清晰地从历史的深处走来, 让现代的我们感觉到了它的根, 看清了它前行的步履, 进而确立好自己的定位并由此展开关于未来的想象。而“从着床到分娩:一个新生命的诞生过程以及“十月怀胎送春歌”, 更是一反中国传统文化“谈性色变”以致至今性教育在中国依然神秘、朦胧, 难以找到有效教育方式的现实, 不仅务实蕴藉地处理好了性的题材, 更呈现生命的本源由来以及由此应有的感恩与孝悌情怀。当我向杨校长谈起自己的感受时, 他回忆起海南中学马向阳校长说的“墙体宣传有创意, 有特色”, 而每有集体活动, 关于“新生命的诞生”的墙体宣传也更能聚集观众, 获得认同。而我还想补充的是“性其实是人本源的创造力, 它与饮食、穿衣一样是人的生活中必须正确认识和科学对待的生命需要, 性恶、性丑的观念其实是人的偏见、陋见, 中小学生的性教育实在必行, 并必须寻找开明务实的教育方式”

移步换景, 来到学生公寓, “疟疾防治知识”, “环保知识教育”, “灾难自救知识”, “学法、懂法、守法、护法”,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常识”, “中小学生防溺水防触电防雷击安全常识”, “中小学生消防安全常识”, “中小学生交通安全常识”, “中小学生法制安全教育宣传常识”等宣传牌匾布满了宿舍楼周围的墙裙, 凡学生日常与现实生活中可能出现的不安全因素与应有的自保常识大多无遗漏地展示, 设计者让常识变成学生耳濡目染的文化图景, 让文化润物无声地融入学生的生活与意识深处。也许是陋见, 但我确乎是第一次这么系统地感知墙体文化的魅力, 其中的人文关怀与现代意识让校园充盈着浑厚的生命力。

和谐校园的最初触动来自进杨校长办公室的瞬间感觉, 刚落座不久, 就看到一个个子瘦精的小男孩走了进来。我很好奇, 问他找谁, 他说下课来看看校长。孩子随即在对面的沙发上坐了下来, 玩弄办公桌上的听读机, 接着东翻翻、西看看。我问他, “学校好吗”, 他说:“好, 校长好。”杨校长随即给了他一瓶矿泉水, 等孩子出去后, 杨校长和我谈起了这个叫潘枳柏的孩子, 来白沙之前, 他已经转了三个学校, 没有学校和老师愿意接收他, 父母亲说到孩子就流泪, 来到学校后, 杨校长和他约法三章。一是不能打同学, 如果想打同学的话, 先在口袋里磨三下, 用力越大越好, 实在是手痒, 要说出十条打同学的理由。二是随时可以到校长的办公室来, 水、电脑、校长坐的椅子他可以随便用。几个月的关注督促后, 孩子有了明显的进步, 家长放心, 孩子也安下心来, 孩子还在自己的QQ空间里为校长点了一首小虎队的《爱》。

近午时分, 杨校长电话吩咐他的爱人做好午饭后, 还带我去了就近的两位学生家里。我们下楼来到操坪, 正看到办公室的羊主任骑着摩托送孩子出校园, 我问羊主任:“这是你孩子?”羊主任说他送学生回家。我当时心里怔了一下, 心想难道学校老师还负责中午送学生回家。没想到刚出了校门, 另一位老师的车上也载着学生。问杨校长, 他说, 这已经是经常的现象, 学生有事就可以找老师。

往学生家里走, 一路都是杨校长的熟人, 个个和他打招呼。到了学生家里, 这个孩子的母亲因病去世, 父亲在外面打点小工, 孩子自身有多种疾病, 长得瘦弱矮小, 奶奶死后, 孩子和叔叔一家生活。校长一见孩子的叔叔、婶婶, 就问起孩子的身体和学习近况。叔叔说到孩子看不了书, 视力不好, 校长立马说, 下周他带孩子去配眼镜。在杨校长和孩子的叔叔、婶婶讲话的那会, 我出来和村民搭讪, 问“杨校长这人怎样?”村里的人见了无不竖起大拇指:“我们从没有见过这样的好校长啊!”。大致了解了一下情况后, 我们往回走, 在路上恰好碰到放学回来的那位学生, 见到杨校长, 孩子从摩的上下来, 杨校长招呼孩子和我打招呼, 随即拿出钱夹, 从中抽出10元钱说给孩子零用, 那神态活像为鼓励孩子而开心受罚的邻家大叔。看到孩子穿的鞋, 校长又问“鞋子好穿吗?”原来这鞋子是校长夫人春节期间给孩子买的, 三个孩子每人一双。继续往前走后, 去了另一位学生家, 这位女孩, 母亲癫痫早死, 父亲是哑巴, 家里全靠70多岁的爷爷卖酒为生, 校长走了进去, 问起家里的生活情况, 爷爷面露难色, 校长吩咐孩子的叔叔倒出酒来让他尝尝, 校长说酒质量不错, 就主动提出把学校门口一间刚腾出来的小房子免费提供给他们卖酒用, 希望通过这种方式保障孩子学习生活的基本费用。

在校长家吃家常饭, 纯美的人间烟火的感觉, 校长又聊起学校有一辆由湖南电视台赠送的校车, 每周都有老师轮流陪同学生回家, 弯曲的山道, 别样的校车, 孩子们回家的欢歌笑语, 早早在村口迎接孩子和老师的家长……

篇7:海南定安平和思源实验学校简介

一、什么是有灵魂的教育?

有灵魂的教育, 应是有思想活力和制度活力的教育;是教育价值充分实现和教育创造力不断涌流的教育;是促进教育公平和教育竞争有机统一的教育;是充满着教育情怀、教育理想、教育尊严的教育;是培养自由意志、独立人格、大爱情怀、创造能力、社会责任和幸福生活的公民教育。任何否定教育取得成果的人是没有良心的, 任何否定教育存在危机的人也是没有良知的。中国在办世界上最大规模的现代教育, 现代教育体系加快建设;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教育公平加快推进, 教育质量不断提高;“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建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的国家教育战略付诸实施, 教育为共和国的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我们会发现, 我们天天讲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但人民越来越不满意, 是什么原因?是因为教育的灵魂出了问题。中国在办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公平的贫困教育, 灵魂贫困、价值贫困、素质贫困。

在中国, 教育工具化、功利化、世俗化、庸俗化愈演愈烈, 中国教育的官场化、市场化、情场化不断上扬。教育把人异化, 教育把人们引上“拜物教”、“拜权教”、“拜伪教”。中国教育呈现出政府对教育的控制性、家庭对孩子的取代性、社会对学校的工具性的“三性”特点。人们经常谈论经济危机、政治危机、社会危机、生态危机等, 不注意考察这些危机背后隐藏的更严重的危机就是教育危机。人类存在的各种危机都可以在教育危机里面找到其根源, 灵魂贫困的教育反映出教育存在严重的价值危机。

二、办有先进教育思想指导的教育。

灵魂贫困从根本上讲是教育思想的贫困。无思想的教育或者是无先进思想的教育必然是灵魂残缺的教育, 培养的是无自由思想和独立人格的学生。我认为, 中国最缺的就是先进的教育思想, 最不缺的是盲目的教育行动。中国的教育受帝儒伦理主义教育思想、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工具主义教育思想、极权主义教育思想影响比较大。这些思想有三个鲜明的特点:一是以人为手段, 而不是目的;二是重术不重道, 将教育作为工具, 而失去教育的价值本真;三是教育政治意识形态化, 控制人的思维而使人失去自我存在。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先进教育思想指导教育?我们认为要用价值主义教育思想作指导。教育是什么?教育是发展人的生命、生存、生活, 建构共生价值, 引领人类文明进步的社会活动过程。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价值活动, 都是价值的创造和消费活动。我们所阐述的教育和价值, 都是广义的, 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团队教育;包括教育的政治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社会价值, 人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现实价值和理想价值等。教育的四大价值功能:发展、实现、建构和引领, 即发展人的生命、生存、生活, 实现人的价值, 建构人类共生价值, 引领人类文明进步。建构人类民主、平等、自由、正义、人权、法制、和谐、幸福的共生价值。怎样引领人类文明进步?就是引领人类的生产方式转变、生活方式转变、思维方式转变和管理方式转变。引领人类建设共生主义社会, 就是人类共同生存和发展的社会, 这样的社会形态应该是人类不断努力追求和理想的最高社会形态。

要构建教育内在的三位一体的教育价值, 即实用价值、根本价值、终极价值。教育的实用价值使人适应社会需要, 教育的根本价值是教真育爱, 教真理, 学真理, 实践真理, 捍卫真理, 学真知, 行真事, 做真人;培育爱心, 爱人, 爱社会, 爱智慧, 爱自然, 爱宇宙。教育的终极价值是使人成为有能力的人、成为有价值的人、成为幸福的人。教育价值是国家核心价值的基石, 是人类共生价值的基础。教育价值高于一切价值, 是教育创造了人的价值。人类共生价值和国家核心价值建设必须从教育价值培养上入手。要构建教育的外在价值, 即人类共同生存和发展的价值:民主、自由、平等、人权、博爱、诚信、正义、法制、和谐、幸福的价值观。教育不但要培养合格的国家公民, 更要培养合格的世界公民, 培养富有自由意志、独立人格、大爱情怀、社会责任、创造能力、幸福生活的代代新人。

三、实施生命、生存和生活教育。

实践价值主义教育思想, 就应该在各类教育活动过程中实施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通过生命教育, 使受教育者知生命价值, 认知生命、热爱生命、敬畏生命、保护生命;通过生存教育, 使受教育者知生存之道, 适应生存、学会生存、挑战生存;通过生活教育, 使受教育者知生活意义, 热爱生活、奋斗生活、幸福生活。总之, 通过生命、生存、生活教育, 使人认知生命的意义、增长生存的智慧、培养生活的信仰, 实现人生的幸福, 促进人类的文明。

四、办有现代教育制度特性的教育。

人类历史使我们坚信, 唯有制度可以兴国, 唯有体制可以兴教, 唯有机制可以兴校。一个富有理性和高素质的民族, 是一个崇尚制度的民族。一个政党、一个政府的根本任务, 是进行制度的设计和安排。大国的崛起, 无一不是制度变革的结果。上世界中叶后, 中国经过两次大的制度变革而逐步走上复兴之路, 一次是新中国确立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一次是1978年改革开放后确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制。中国教育所取得的辉煌成就, 得益于教育制度的变革。现在反复出现而普遍存在的教育问题, 也应该从制度设计上去找原因。中国现行教育体制没有完全体现现代教育的特性。存在体制性缺位或体制性越位的严重问题, 缺位的是学校办学主体, 越位和缺位往往是政府管理服务;办学体制一元化, 管理体制大一统, 评价体制唯“一分”。这样的教育体制不但扼杀了学校办学主体和教师教育的主体性, 更扼杀了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和创造性, 导致教育价值的严重流失和教育尊严的严重丧失。教育体制改革要坚持维护人的主体性、保障教育的公平性、促进教育的竞争性、体现教育的发展性等价值取向。建立促进政府履行教育公共服务职责和促进教育市场竞争的教育体制;建立学校充分行使办学自主权、教师和学生充分发挥主体性的学校办学体制;建立促进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形成合力的体制机制。重点进行办学体制、管理体制和评价体制的改革创新。

应改革和调整教育所有制结构, 建设公办教育、民办教育、公立学校、私立学校、股份制学校平等竞争、共同发展的办学体制。中国在办世界上最大规模的现代教育, 但中国教育的腾飞还缺少两只翅膀:一支是民办教育, 一支是国际化教育。世界教育起源于私立学校, 在发达国家, 优质的现代教育资源还是集中在私立学校。公办教育、民办教育都是国家的教育, 公立学校、私立学校都是民族的学校。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的教育价值取向是一致的, 培养目标是一致的。通过改革, 使存量公办教育资源转变一部分为民办教育资源, 将增量教育资源的空间让给民办教育。特别是非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资源调整与扩张的主力应该是民办教育机构, 是有志于将实业资产转化为教育资源兴办教育的实业家。我认为, 中国非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教育应该有一半以上由民办教育和私立学校来承担。政府提供的是基本的、大众的、公平的教育, 高端的、精英的非均等的教育, 要由社会来承担, 由民办学校来承担。我们应从教育体系建设、人才培养、教育资源利用、教育科学研究等方面构建国际化办学的体制机制, 为构建全球教育治理新模式承担大国责任。

应进行教育宏观管理体制、中观管理体制和微观管理体制的全面改革。政府对教育宏观管理主要体现在教育立法及完善配套制度, 做好所辖范围内与经济社会相适应的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拨款;制定各级各类学校的设置标准及审批程序;制定基本的学制、学历和学位制度及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教育部门的中观管理主要是依据有关法律, 指导学校设置, 调控学生规模, 制定校长、教师的任职资格和聘任规则, 依法对学校进行监督与评估。中观管理的核心职责是服务, 服务学校、服务学生。学校微观管理应坚持民主管理、依法管理、科学管理, 建立基础管理、系统管理、全程管理、精致管理的机制。确立师生员工管理的主体地位, 充分调动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推进教师身份社会化、职业专业化、收入效能化。以价值管理为核心, 全面推进师生管理、教学管理、科研管理、资金管理、设施管理、信息管理。在学制改革方面, 我建议实施基础教育十年义务制 (小学五年、初中三年、高中两年) , 就是从小学到高中实行十年一贯制的义务教育, 初中毕业以后进行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分流, 30%的学生进入普通教育体系, 70%的学生进入职业教育体系, 建立中职、高职、研究生教育为一体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使大学毕业生在二十岁左右进入社会就业、创业。

教育评价体制改革, 应对现行的考试制度进行一次革命, 特别是对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进行革命性的变革。彻底改革全国统一的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 实行考试和招生分离, 由地方或各高校自主招考, 全国高考成绩只作为录取学生的一个要素;取消高中阶段升入专科职业学院的统一考试录取方式, 高中毕业生自行选择, 学校录取直接升入专科院校学习;变一次性的结果考试为学业过程考试;变一张试卷评价和遴选学生为综合素质评价;建立完备的国家考试法, 维护考试公平、公正。建立学校、家庭、社会相协调的共同评价机制, 引导家长和社会人士参与教育评价。充分利用国际国内教育评价资源, 建立教育评价中介组织体系, 依法维护中介组织的评价权威, 客观公正地对各学校和各地区的教育质量和效益做出评价, 充分发挥评价手段的作用, 激励和约束办学主体的行为。

五、要办富有课堂时空价值的教育。

学校教育是以师生为主体, 以教材内容为基础, 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的教育活动过程, 提高课堂教学的时空价值, 实现课堂教育价值最大化, 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目标。要办富有课堂时空价值的教育, 要使课堂教学成为认知生命价值, 增长生存能力, 培养生活信仰的教育活动过程。一要注重在课堂中培养人的主体性, 建构人的主体价值, 二要使教材内容实现真理性、智慧性和价值性的有机统一, 三要具体教育内容的安排, 应促进教育课程类别的有机统一, 四要变革教学方法。

六、建设有灵魂的教师队伍。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因为教师心中有爱, 胸中有梦, 脑中有智, 眼中有人。有灵魂的教师应是人师、经师、业师, 有教育情怀, 有教育理想, 有教育信念, 能以爱心滋养爱心, 以忠诚培养忠诚, 以智慧传承智慧, 以创造激发创造。

有灵魂的教师是富有能力智慧的教师。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富有激情、理性和意志力去提升自身的能力素质, 包括学习能力、教学能力、合作能力、责任能力等。要把学习作为自己的生活方式、生存态度和生命境界, 不断提高能力, 增长智慧。

篇8:海南定安平和思源实验学校简介

长者。这是摆在所有思源人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坛一、“多元教育”的理论建构

1. 多元教育的思想基础

“多元教育”的提出源于对教育对象的深刻认识、教育方式的理性思考和教育理论的学习借鉴。

昌江思源实验学校的生源多元化, 有整体搬迁的边远落后地区学生, 有来自全县贫困家庭学生, 还有少数民族优秀学生。大部分学生达不到课程标准要求, 实际学业水平比所在年级最少低二到三年, 不具备基本的是非观念和行为习惯。少数民族学生爱好音乐、体育。生源多元、素质特殊。

传统教育是以班级授课制为基本组织形式, 以课程标准为统一要求的教育模式, 它是不分教育对象, 进行要求统一、内容统一、方式统一的一致化教育。

个别化教育 (Individualized Education Program, 简称IEP) 是植根在对学生个性的尊重基础上, 变以教材、教师为中心的教育为以学生为中心、真切关照每个学生潜能开发、个性发展的教育, 是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个别化教育要求为每位学生配备导师, 量身定做个别化教育方案, 进行适时的发展指导、跟踪、评价, 充分发展个性, 扬长避短, 和谐成长。它有三个显著的特点:一是满足独特需要;二是潜能开发;三是个性发展。

思源学校的规模和教育教学组织形式与普通学校没有不同, 但生源状况又非常特殊, 与普通学校生源存在很大差异。思源学校只有立足普通学校教学组织形式和特殊的学生群体这一实际, 在传统教育和个别化教育中间探索一种新的办学理念和模式, 同时, 借鉴“多元智能理论”和“最近发展区理论”, 才能提升办学的效益, 实现历史使命, 体现教育的价值。

2. 多元教育的内涵界定

多元教育是从每个学生现状与需要出发, 在追求共同的基础教育价值目标 (“1”:德智体全面和谐发展) 的同时, 真正实现个性化 (“X”:个性特长的发展) 的因材施教;是一种在学生个体已有的发展水平和可能的发展水平之间建立桥梁, 让每个学生都能“短处不短, 长处更长”的教育模式。多元教育的特征是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形式的分层次、分类别和多元化。

多元教育的内涵界定为:尊重生命的独特性, 挖掘生命的巨大潜能, 促进生命的最大成长, 实现生命的存在价值;确定多元发展目标, 构建多元课程体系, 形成多元培养体制, 真正实现因材施教;在追求共同的基础教育价值目标的同时, 真正实现个性化发展, 培养“合格+特长”学生。

3. 多元教育的基本任务

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以“1+X”的育人模式, 在追求共同的基础教育价值目标 (1:德智体全面发展) 的同时, 真正实现学生个性化发展 (X:个性特长发展) ;挖掘学生个体的优势潜能, 培育个体的学能优势, 张扬优良个性, 实现每一位学生的自主发展和自我完善。

多元教育首先要为学生奠定做人的基础, 让学生由自然人转化为社会人, 成为合格的公民。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学习、生活习惯, 让学生懂得基本的是非观念和做人的基本道理, 让学生掌握课程标准规定的基础知识和学习能力。

多元教育还要为学生奠定生存的基础, 让学生成为有脱贫志向和致富本领, 能自食其力的公民。借鉴多元智能理论和最近发展区理论, 帮助学生准确地自我诊断, 找准自己的“最近发展区”, 让每个学生有一种兴趣爱好, 培养一种个性特长, 奠定一个生存的基础。

二、“多元教育”的实践探索

1.确立多元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是学校工作的出发点, 也是落脚点, 学生的实际和社会的发展需要是确立学生培养目标的基础。昌江思源学校学生培养总目标是培养有脱贫志向和致富本领, 能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国际旅游岛建设者。以学生毕业去向和个体发展为标准, 我们将总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分目标。

昌江思源实验学校毕业生有四种去向:上普通高中、读职业中学、外出打工和回乡。就群体而言学校的培养目标有三类:为普通高中培养文化课基础扎实的学生;为职业中学培养掌握课程标准规定的基础知识、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特长的学生;为社会培养有脱贫志向、热爱劳动, 具备一定的文化知识和劳动技能、会做人、会生活的普通劳动者。

就学生个体发展而言, 培养目标具体分解为两大类:基础性目标和个性化目标。基础性目标包含五项:习惯、品德、学习、体艺、劳技。个性化目标包含:爱好, 特长, 生存技能。

2.建设多元课程体系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载体, 学生基础、学校性质和培养目标是课程建设的依据。昌江思源多元课程建设目标是以“多元教育”思想统领课程建设, 秉承“让每一个学生取得最大的发展”的办学理念, 系统构建“基础性+个性化”的三维立体课程体系, 形成思源学校科学的课程范式, 培养“合格+特长”学生。

多元教育课程体系将学校课程从横向分为三大块: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和校园文化课程。从纵向分为基础性课程和个性化课程。学科课程就是国家课程标准规定的课程, 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让学生掌握、传递和发展人类系统的文化遗产, 包括国家 (地方) 课程和校本课程。

活动课程亦称经验课程、儿童中心课程, 是学科课程的补充和拓展, 它以学生从事某种活动的兴趣和动机为中心组织课程, 主要价值在于让学生活动, 获得对现实世界的直接经验和真实体验, 活动课程包括教学活动课程、育人活动课程、社团活动课程。

校园文化课程亦称隐形课程, 指学生在学校情景中无意识地获得知识, 价值观念, 规范和态度等意识形态内容和文化影响, 也可以说是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校园文化课程包括学校精神系列、制度规范系列、思想教育系列、文化知识系列和价值引领系列。

3.多元教育教学实践

(1) 国家课程校本化, 聚焦课堂强基础。《课程标准》中13门国家课程是国家对学生的统一要求, 是培养合格学生的重要基础, 但却是思源学生的短板。思源学校教学实践面临两大难关, 一是国家课程教材太难, 且与海南实际联系太少;二是课堂效率太低, 学习成绩提高艰难。多元教育教学实践首先就从教材改造和课堂教学抓起, 强化学生的学习基础。

教师依据《学科课程标准》, 研究本学科各种版本教材, 根据学生基础和海南实际, 重新整合出适合思源学生实际的教材, 编写出教学案, 供师生教学使用。

思源学校学生基础很差, 但教师教学起点高, 造成教学效率低下, 平均成绩很低。针对存在问题, 学校提出“起点从低, 坡度从缓, 讲练求精, 要求从严, 及时反馈, 立足学会”的课堂教学策略。针对教师知识本位思想, 不考虑学生学习水平和认知能力参差不齐实际, 学校确立了多元教育的课堂教学原则:“激发学习兴趣, 指导学习方法, 启发学生思维, 实施分类推进, 促进生命成长”。

学校开展多元教育“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课题研究”, 形成了“激趣导学、明确目标、指导阅读、自主互助、效果反馈、诱导探究、当堂训练、小结提升”八步教学模式。将课堂教学向两端延伸, 课前落实编班分组、三级备课和三级预习;认真落实课后环节, 实现“节节清”、“章章清”、“月月清”;认真做好培优补差, 实现“短处不短, 长处更长”。

(2) 校本课程生本化, 满足学生成长需要。校本课程是学科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校本课程又分为基础性校本课程和个性化校本课程两类。基础性校本课程是根据学校和地区实际, 结合学生需要, 列入课表, 以班级授课形式为全体学生开设的课程。

(3) 重视教学活动课程, 发展学生个性特长。教学活动课程主要是以“节”的形式, 以“智、体、美、劳”为主要内容, 组织学生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有趣的活动, 让学生在活动参与中, 通过体验强化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同时特长生在发挥智能优势和个性特长过程中进一步使“长处更长”。

学校每年开展读书节、体育节、英语节、科技节和文化艺术节, 教学部制定方案, 相关学科组组织具体活动的实施, 德育、行政做好配合。

4. 多元教育育人实践

学校在近两年多元教育实践探索中, 逐步形成了以“德育”为主要内容, 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高尚的道德品质为目标, 主要通过活动的形式, 以体验为特征, 具有昌江思源特色的多元教育育人范式。

(1) 以养成教育为基础

我校通过“认同、约束、同化”三个环节,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学习、生活习惯, 进而让学生“学会做人, 学会求知, 学会做事、学会共处”, 实现人格自尊、行为自律、学习自主、生活自理。昌江思源首先让学生明确养成教育的内容和目标, 并通过讲解让学生认同。学校针对移民学生和寄宿学校实际为每个学生编印了《学生成长手册》和《“四会”读本》。按照养成教育的目标严格要求、狠抓落实、长期坚持、反复抓、抓反复。长期的约束, 学生由不自然到自然, 由不习惯到习惯, 学生逐步被同化, 最后习惯成自然。

(2) 以八大主题教育为核心

我校每学年开展“爱国、感恩、礼仪、生命、理想、诚信、环保、法制”八大主题教育活动, 目标是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品德。每月一个主题, 制定活动方案, 围绕主题设计系列活动, 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 在体验中感悟, 逐步形成一种品德。

(3) 以社会实践活动课为特色

思源学生来自边远地区和贫困家庭, 很少走出家门, 感受外面的世界, 缺乏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造成没有理想、不求进取。学校组织学生“走进兵营, 走进厂矿、走进城市, 走进社会”, 开展“了解社会、体验生活、开阔眼界、感受美好、规划人生”为主题社会实践活动。学校为学生选择了边防武警支队兵营、石碌铁矿、湿地公园、霸王岭国家森林公园、棋子湾旅游区、省会城市———海口和旅游城市———三亚, 学校每年组织学生去县内、县外各一个地方。

(4) 以节日活动课为补充

世界和中国有很多重要的节日, 有丰富的内涵和教育作用, 是学校有价值的教育资源。我校将重要的节日制作成一个宣传栏, 让学生记住, 每到节日, 学校就要组织纪念活动, 通过纪念活动这种形式, 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强化平时教育教学活动效果。

(5) 推行成长导师制和学生自主管理

多元教育思想既包含教育对象的分层、分类和教育内容的多元化, 也包含教育方式、方法的多元化。学校为优秀特长生和学困生安排成长导师, 按照个别化教育的思路为每个学生量身定做《个人发展计划》, 进行适时的发展指导、跟踪、评价, 充分发展个性, 让学生短处不短, 长处更长。为了落实个别化教育工作, 学校制定《师德及育人工作评估方案》, 对个别化教育从过程和效果两方面考评, 纳入绩效考核。

多元教育坚持主体教育思想, 以“人格自尊、学习自主、行为自律、生活自理”为目标, 实行学生自主管理、自我教育。学校团委、少先队和学生会是学校自主管理的核心, 学校首先建设好这三支队伍。其次, 做好学生干部的选拔和培训, 制定学生干部管理制度, 定期召开培训会。再次就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 凡是能由学生自己组织的全部由学生负责。现在, 周一升旗、家长会、文艺活动、体育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和各种学生社团活动等都由学生自己组织。

5. 社团活动课程是培养学生个性特长的主要途径

多元教育的核心就是为各种各样的学生提供适合他们智能特征和爱好的课程, 使他们的个性特长得到最大的发展。社团活动是把具有不同特长爱好的学生组织起来, 按照一定的章程, 成立固定的组织, 学生自治, 教师指导, 有计划地开展活动, 在活动中发展特长。

6. 构建多元评价机制

让每个学生成为“思源之星”。昌江思源《学生评优方案》除传统评选项目外, 还设立了十类“思源之星”, 每学年评五次, 共评50人, 力争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思源之星, 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激励。学校在校园网站上专门设计了思源之星网页, 公布表彰评出的思源之星。学校平时举行的各种活动都进行评奖, 让各种学生都能得到激励。

对学生实行发展性综合素质评价。学校为每个学生设计印制了《学生成长记录册》, 包括我的个人小档案、我在成长、我长大了和收获园四个栏目, 共19个记录项目, 分别由自己、同学、老师和家长分阶段记录、评价学生的成长历程。还为每个学生制作了《成长记录袋》, 供学生保存自己的发展成果。

我们坚信:有中央促进教育公平的大好政策, 有海南教育扶贫移民的英明决策, 昌江思源将不辱使命、大胆创新、潜心实践, 以对教育本质的深刻认识、对教育发展规律的前瞻性把握、对教育扶贫移民内涵的全面理解和对思源学校发展定位的准确把握, 用多元教育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 走出一条实施“教育扶贫移民”工程的思源之路, 不断地实现教育的价值, 创造出无愧于时代的业绩!

参考文献

〔1〕金生鈜.为什么需要教育哲学?——为教育的应然研究做一个哲学辩护[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4 (1) .

上一篇:高校实践教学体系下一篇:第一季度教体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