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旅游发展近况调研报告

2024-07-31

生态旅游发展近况调研报告(共10篇)

篇1:生态旅游发展近况调研报告

关于生态旅游发展近况调研报告

作为山区林业大乡的乡储藏着丰厚的生态旅游资源,但到当前为止尚没有获得充分的开拓和应用。当前,乡面对着参加 国家丛林公园的新的发展时机,如何进一步发扬乡优势,发掘山林水资源,保证生态休闲旅游疾速、健康发展,促使旅游资源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具体发扬和可持续应用。

一、该乡生态旅游近况

(一)乡情概略

乡地处县东南部,东与县接壤,南与县交界,北与镇相接,西与乡、林场毗连,距县城93公里,乡域面积156.14平方公里,地处雪峰山脉的中北部,境内峰恋崎岖,地形复杂。地貌轮廓自西向东倾斜,呈一狭长地带,器械长约70公里,南北宽约40公里。地势最高点为,海拔1200多米。境内群山莽莽,溪流纵横。与县、县接壤的东南方屹立着连续串的高山,山君尖山海拔 1129.6米 , 海拔1141米, 海拔 1168.7米 。

(二)现有的生态旅游资源

乡生态旅游资源丰厚。乡境内山高林密,绿海涛涛,有林地上积21多万亩,活立木蓄积量达84.7万m3,丛林掩盖率达92%,现还存有宝贵的原始次丛林。野生宝贵药材、珍稀动植物十分丰厚,珍稀动物12种;植物50种;珍稀树木10种;木王村有一株十三人才干合抱的近年古银杏,居全省本树种树龄的第一位,这里被称为“自然的动植物园”。首要林副产物有茶叶、板栗、茶油、桐油、喷鼻茹、竹笋干、黑木耳、核桃、棕片、柴炭等。地处偏远,民俗憨厚,地舆地位上的妨碍,无形中成了维护她在长期生产生活中构成的古朴文明、生活方法免受外来文明对她冲击的自然樊篱,使之至今还保存着一些传统的生产方法和生活方法,是未受现代文明完全浸染的一块净土。这里民俗憨厚厚实,民风纯挚天然。自创的自娱自乐的群众文明生活良多,逢年过节常扮演一些自创的传统节目,譬如水对马、舞龙灯、跳篝火等。重山翠岭,茫茫林海,有万树争绿林海涛涛的“万林海”;天然界的巧夺天工培养了共同的天然景象“一线天”;十三人才干合抱的千年古银杏;还有“擂鼓尖”、“铁栏关象”、“将军岩”、“天门洞”、岩湾瀑布群等数不堪数。

(三)生态旅游发展近况

近年来,乡党委、县政府制订了“生态立乡、农业稳乡、林业强乡、旅游兴乡”的发展战略,在生态休闲旅游上花气力、下功夫。

1、加大宣传力度,积极招商引资。乡党委、县政府经过约请电视台、摄影协会等来采风报道,提拔对外宣传形象,现已有多家旅游公司对发展我乡生态旅游有极大的投资兴致,省县表里多家游览社预备推出旅游线路,为发展生态休闲旅游供应了很好的时机。

2、增强景区内基本设备建立。近年来,乡共投入资金近万万元,对景区公路进行了建筑,现已基本构成--的环形通道,一切景点已涵盖挪动旌旗灯号,完善了景区设备,已建成岩湾旅游招待中间,可还招待旅客近百人。

3、积极争夺参加国家丛林公园。借助申报国家丛林公园的时机,应用乡丛林资源丰厚的优势,现正积极争夺将乡全体归入丛林公园,以此拉动乡的生态休闲旅游财产的综合发展。

二、该乡发展生态休闲旅游存在的问题

(一)看法程度不高,发展观念滞后。

据查询,我乡部分群众对生态休闲旅游看法程度不高,以为发展旅游与他们没有多大关系,对丛林资源无科学规划地采伐,形成生态资源遭到分歧水平的毁坏。我乡第三财产基本还处于萌芽阶段,即便曾经有的,在发展观念上严厉滞后,不克不及从原生态中去发掘出高档次、高层次服务财产。硬件设备功用不全,旅游线长,服务层次低,没有很好地因地而制宜,基本展示不出本身的特点和优势。

(二)发展规划尚小,资金投入不够,力度不大,一直处于“小打小闹”场面。

旅游开拓不到位且短少新意,档次不高,方式单调,在游人心目中表现不出休闲烙印,因此短少竞争力和吸引力,构成不了财产规划。

(三)基本设备滞后。

我乡基本设备遍及滞后,尚不能完全顺应乡村生态休闲旅游发展的要求。公路、电力和通信收集设备分明不足,境内公路路窄、坡陡、弯急,在节假期外埠自驾车、旅游大巴、汽车只要望路兴叹。景区通讯收集较差,输电近况不不变,常常给旅客以“不便利”,然后极大地制约了旅游开拓、应用和发展。

(四)不足一致规划。

当前,我乡生态休闲旅游是自觉而兴的,因为没有一致规划,致使各景点各唱各的调,小打小闹,难以构成大天气。

(五)旅游产物的`包装与促销不到位。

旅游资源不等于旅游产物,旅游产物不等于旅游商品。依据国家旅游局计算,以休闲、感触天然风景为主的旅游者占74.5%,文物事迹占5%左右。目前盛行的是崇尚天然的健康游,而我乡以生态休闲旅游为中心的旅游符合当今的潮水,但我乡旅游业恰好在旅游资源变为产物上没有构成规划,产物变为商品上没有构成市场,特殊是在宣传、包装和促销方面没有顺应现代旅游消费需求的过硬的手段和办法,更谈不上听觉上的吸引力和视觉上的冲击力。

三、该乡生态休闲旅游的发展对策

(一)立足久远,规划先行。

当前急需制订出乡生态休闲旅游发展的总体久远规划,在深化实践具体查询研讨的基本上,制订出便于治理、轻易操作的生态休闲旅游发展的将来规划。在今后的发展中,要不时完善规划,并严厉依照规划施行。

篇2:生态旅游发展近况调研报告

x县是我省地图面积最大的县,省林业十强县、全国退耕还林先进单位、全国绿化榜样县,全县辖23个乡镇,498个村(居委会),总人口65万,全县总面积873.83万亩,个中林业用地上积687.8万亩,有林地上积556.36万亩,丛林蓄积量1768万立方米,人均27立方米;丛林掩盖率71.74%。年全县完成商品材生产方案12.2万m3,完成林业总产值13.29亿元。收取林业规费1115万元。

一、生态林业发展的近况

(一)生态林业发展措施加快。

我县依照“生态财产化、财产生态化”的“两化”发展思绪,坚持走生态建立为主的林业可持续发展道路。一是营建林工作掀起新飞腾。近年来,我县经过采取行政手段推进、优惠政策煽动、部分服务促动、大户示范带动的办法,加速推进工业原料林建立。截止岁尾,共完成工业原料林建立18.832万亩。全县上下掀起了造林新飞腾,涌现出了一多量营建林工作提高前辈典型。官庄镇林农刘辉自立投资营建马尾松工业原料林3000多亩;七甲坪镇村民张泽民从开端,经过投资、投工、投劳、投山来完成股份制造林3000多亩。二是生态林业项目大力施行。接踵组织施行了退耕还林工程、“三边”绿化、油茶财产开拓等林业重点工程。近年来,累计完成退耕还林工程37.05万亩、世行借款造林3.1173万亩、长防林工程2.55万亩、薪炭林工程0.49995万亩、“三边”绿化85.46055万亩(个中人工造林1.96005万亩,补植补造2.95005万亩,封山育林5.4万亩)、油茶开拓1.5万亩。

(二)分类运营施行到位。

具体执行林业分类运营,对生态公益林执行严厉维护。截止年3月,该县区划界定生态公益林212.2万亩,生态公益林面积占林业用地上积的30.9%。积极争夺国家生态公益林赔偿基金2700多万元,落实丛林生态效益赔偿面积189.68万亩。

(三)生态功用区建立初显规划

坚持了国家级天然维护区, 省级丛林公园,正在筹建 省级天然维护区,积极申报国家湿地公园和开拓更多的丛林旅行景色点。

(四)林权准则变革进一步深化。

共完成林权换发证外业核实671.6万亩,林权证发放到农户650.4万亩,辨别占总任务的98%、94.8%。不时健全和完善林业要素市场建立,县林权买卖中间、县林业信息征询和发布中间、县丛林资本资产评价中间(暨林业查询规划设计队)四个机构,已具体开展工作。丛林政策性保险工作具体施行,全县有林地均归入了财务政策性保险范围。具体施行林业机构变革,林业规费供养人员673人已悉数归入财务供养,育林基金执行财务预算治理,林业正常运转和生产性支出列入了财务预算,完毕了长期“收费养人”的场面。乡镇林业站、基层检查站从新进行了核编定岗,进行了人员的优化组合,县木材公司、仙门国有林场、苗圃和林科所等二级机构执行了改制。

二、生态林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林分质量低且可伐资本少。

全县有林地上积556.36万亩,丛林活立木蓄积量1768万立方米,亩平蓄积不到3个立方米。因为多年来对杉、松近、成、过熟林的过量择伐,致使近、成、过熟林比例越来越小,林本分的树种逐渐向阔叶和杉木纯真林演化。林业财产发展不服衡,基本以生产木材为主,虽然这几年大力发展了茶叶、油茶等经济林木,但总的份额较小。据每年的丛林资本耗费量测算:全县中幼林面积已占林分总面积的80%以上,杉、松可伐资本蓄积已不足60万立方米。

(二)林产加工规划小层次低。

全县林产物加工企业有173家,基本上是以租地为主的小作坊粗加工,规划林工企业7家,没有林产工业知名品牌。全县木材加工企业存在规划小,涣散运营的形态,反复建立比拟严厉,抢夺资本景象严厉,均不克不及满负荷运转,大多处于停产或半停产形态,并且产物单一,科技含量低,资本的应用率低,还逗留在对原木的初加工上,其他以林业资本为原料的加工简直是空白,不足拳头产物。全县林产工业总产值3.18亿元,占全县GDP的3.2%。林农来自林业的纯收入700元,占农大家均纯收入2626元的26.6%。

(三)第三财产结构及开拓不乐观。

近几年在发展生态旅行上,县以丛林公园和天然维护区建立为重点,着力增强生态功用区建立,曾经有借国家级天然维护区、国家级湿地公园、凤凰山省级丛林公园、夸父山省级丛林公园、齐眉界省级丛林公园、二酉山景色胜景区。当前县发展丛林旅行业虽然有共同的天然景象和人文景象,然则还没有全体开拓,没有带来旅行效益。

(四)公益林维护与林农增收矛盾突出。

生态公益林是国家为了坚持生态情况而划分的,对坚持生态均衡发扬着非常严重的效果。然则,我县由于生态公益林的划分对的林业财产发展带来了很大的障碍。全县687.8万亩林业用地上积中,有212.225万亩林木是生态公益林,生态公益林占了林地上积的三分之一。过来林农可以经过采伐林木获得局部收入,划为生态公益林后,丛林采伐遭到限制,只能进行抚育性质的采伐,收入分明削减。规定生态公益林区之前执行多种渠道而营建的人工速生丰登林,特殊是杉木林现已进入主伐期,林农纷繁要求调整公益林再改变为商品林,加上启动了生态旅行财产,发展生态林业与添加“林农”收入发作了突出的矛盾。

(五)商品林运营治理不活。

依照国家分类运营的政策,商品林治理要放活,但当前商品林运营既不活也不畅,相关税费偏高,群众得不到实惠。带来两个方面的突出问题:一是群众造林积极性不高。因为商品林运营流通存在诸多要素影响,群众在林木运营中的既得好处少,还林业的生产周期长,加上林地涣散难以集约,招致林区群众造林积极性不高。二是没有营建税费的凹地。当前县每立方米木材要交的税费是169元。个中:育林基金50元,泰格林纸供材合约金50元,增值税20元,所得税20元,造林保证金20元,检疫费3元,功课设计费6元。而与相临近的桃源县木材税费只要70元。因为宏大的税费差额,招致木材流掉景象严厉。

(六)行政方案干涉过多。

篇3:台湾电子商务发展近况

台当局组队, 制定产业发展纲领

今年4月, 台湾“行政院”成立“电子商务产业发展指导小组”, 小组成员包括15个相关部门的二把手, 以合力促进台湾电子商务的发展。9月中旬, 台湾“经济部”即对外公开发布了台湾“电子商务发展纲领 (草案) ” (以下简称“草案”) , 宣称希望通过对市场、规章及人才等各方机制的有效整合, 把台湾建成亚太电子商务创新及集资的基地, 吸引国际电子商务企业来台设点或投资, 还把电子商务产业做为台湾进军国际市场的动力。

“草案”由背景前言、愿景目标、发展原则、发展规划、后续规划五部分组成共九页。其中产业范畴中对台湾电子商务产业的范围定义为:电子商务是通过网络基础建设, 包括宽频、光纤、移动上网、云端及物联网等, 支持服务包括金流、物流、资讯流、资讯安全、隐私保护、技术研发、社群网络及营销等;凡应用网际网络进行交易或服务, 所产生的各种商务活动称之为电子商务。并用图的方式明确了台湾电子商务可应用的主要产业。

“草案”中还总结了台湾电子商务发展存在的问题。包括电子商务发展生态链不健全;电子商务人才不足, 缺乏对岛外人才的吸引力;网络新创企业资金不足;产业电子商务化未普及, 缺乏大型电子商务企业;电子商务经营者规模小, 缺乏岛外市场信息获取渠道。

对阻碍岛内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的这些问题, “草案”给出五项策略希望解决问题。具体包括:建立“行政院”级别的协调机制、持续完善相关规定, 以健全台湾电子商务产业生态链, 吸引岛外企业来台设点或投资;加强岛内电子商务人才的培训及引进岛外人才;鼓励新创事业, 建立电子商务服务创新机制;促进电子商务产业的投资、集资、大型化及各产业电子商务化发展;提升国际整备度, 协助平台拓展新市场。

对于纲领将对台湾电子商务产业发展起到的作用, 台湾“经济部商业司”游瑞德在出席台湾首届“2014台湾网购节”时表示, 期望今年岛内B2C及C2C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8, 800亿元新台币。

效仿阿里巴巴, 台湾首届网络购物节开幕

受阿里巴巴2013年双11网购创下单日交易额达1750亿元新台币的影响, 今年9月24日台湾首届网络购物节开幕。台湾“经济部”表示, 希望通过业者群聚合作, 鼓励民众在线消费、刺激网购市场经济, 打造专属台湾的网络购物节及活动。参加活动的23家厂商包括PChome、YAHOO、露天、udn买东西等23家网络购物平台, 10月10日当天推出“限时限量买一送一优惠活动”, 3C产品、美妆保养品、精品、餐饮美食都能享有买一送一的优惠。首届台湾网络购物节不只锁定台湾市场, 大陆地区的电子商务平台东森得易购、momo购物网、Pay Easy、易成网等也参与了活动。

对于台湾首届购物节, 有人认为台湾在模仿大陆的双11。对此台湾资策会表示, 大陆双11是阿里巴巴一家网商一天的促销活动, 而且阿里巴巴在大陆网购市场的占有率达八成, 但台湾的网购节仅集合20多家网购企业, 同时活动时间的拉长也表明两方的做法是有区别的。对于大陆市场开拓方面, 台湾网购平台业者认为, 即使大陆不屏蔽台湾的网购网站, 如何蓄积能量, 让大陆网友愿意不上淘宝, 而来上台湾网购平台、购买台湾商品, 仍然需要更多布局。否则, 很难胜过大陆的网络购物平台商。

阿里巴巴的台湾业务发展

今年12月, 首届“阿里巴巴10大台湾网商”评选揭晓, 近百家阿里巴巴台湾电商企业经过激烈竞争后, 十家企业入选十强, 并在其中产生冠军。

做为目前全球知名的电子商务网站, 阿里巴巴于2008年就在台湾设立办事处。今年11月又在高雄设立办事处, 对此台湾阿里巴巴负责人傅纪清表示:“阿里巴巴希望提供本地化的服务, 近日新增高雄办公室, 持续向台湾南端挺进, 优先录取当地年轻人, 为了争取阿里巴巴的工作机会, 有人原本到台北工作很久了, 还特地迁回家乡。”目前, 阿里巴巴在台湾人员数近百人, 在台北、台中、台南均设有办事处。他们主要负责开发台湾的电商市场, 吸引并帮助台湾企业通过阿里巴巴的广阔平台拓展其在国际贸易领域的业务, 和在大陆初创时期的策略一样, 台湾市场上中小企业是他们的主要目标客户群。

2014年阿里巴巴在台湾市场投入更多精力, 淘宝网、天猫商城借“光棍节”大举营销岛内, 以商业客户 (B2B) 为主的阿里巴巴网站也进一步深入台湾的中小企业, 增设分点的同时支持“台湾网商协会”的成立。阿里巴巴台湾总经理傅纪清说, 2013年终结算时, 阿里巴巴平台的台湾用户累计约12万, 2014年受惠于集团在纽约股票上市以及双11网络狂欢节创纪录的交易额, 他们向商业用户推广的工作变得较为容易, 目前台湾注册用户已增加至14万。

阿里巴巴10大台湾网商:普德家电, 通过“E化”开拓国际市场

台湾普德家电股份有限公司经过激烈竞争, 入选今年首届“阿里巴巴十大台湾网商”。该企业的前身是长江饮水机, 总经理庄浚峰表示公司创办人, 也是现任董事长的庄清伟于上个世纪70年代已投身台湾饮水机行业, 多年来深耕于饮水机、开水机及净水设备的研发和生产制造, 企业至今已有40多年历史。

“早期普德以OEM代工为主, 1987年成立普德家电, 经过长年的经验累积与技术开发, 于1989年因推出全台第一台RO逆渗透三温饮水机, 而跻身为全台饮水机业界制造大厂, 并持续研发各型高性能饮水机, ”庄浚峰介绍道。经过40多年的发展, 普德已奠定稳固的发展基础, 目前已堪称为净水界的龙头, 在台湾市占率约6成。未来他希望普德能将在世界各国的原有买家, 提升为各国的经销商, 在国际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同时强化企业的竞争力, 达到持续经营的目的。

对于打开国际市场的方法, 庄浚峰认为, 过去台商广受赞扬的“一只007手提箱跑天下”的老办法终有落后的一天, 在网络快速发展的今天, “E化”是一条新的适合途径。在父亲庄清伟的支持下, 他利用网络营销资源, 以免费会员身份2012年2月起开始试用阿里巴巴B2B电子商务平台, 通过这个平台与全球在线的买家接触, 把业务拓展到了全球。

普德“E化”的收获是在线销售14个多月以来, 开发了发许多新兴市场的客户, 营销世界各国的路走的越来越宽广, “E化”也得到澳大利亚、津巴布韦、伊朗、巴西、英国吉尔吉斯等许多国家经销商的积极合作, 外销营业额增长了约14%。

“在未接触网络营销前, 普德对于国际市场的营销, 虽然有稳定的成长, 但成长幅度仍有限, 在参与E化营销后, 普德大步跨进国际市场, 快速与国际市场接轨, 将品牌与商品推向国际”。收获成果的庄浚峰认为:E化后能成功把买家变成代理商, 开展自有品牌的全球布局, 普德凭借的条件是拥有完备的产品线、整套的营销方案, 以及勤于操作在线平台的苦功, 他指出, 用“台上三分钟, 台下十年功”这句话, 来形容普德在E化过程中的用心和用力是最贴切的。

关于普德“E化”的投入与产出方面, 庄浚峰用“付出的少, 赚到的多”做了总结。其中细节他分析说:使用B2B电子商务平台后, 节省了去海外参展的费用, 该项每年需花费约新台币200万元, 虽然增聘了2位外贸人员来经营B2B电子商务平台, 但总的收支算来仍十分划算。

两岸服贸的通过对台湾电子商务发展的促进作用

2014年9月19日阿里巴巴以每股68美元在纽约证交所挂牌, 终场收在93.89美元, 上涨38%, 市值达2314亿美元。对于阿里巴巴的成功上市, 台湾“经济部”商业司长游瑞德曾说, 台湾的电子商务还有90%未开发, 所以有待业者的努力。大陆淘宝网在台湾有80万个以上的会员, 台湾的电子商务业者还有待继续努力。

过去有的台湾电子商务企业常抱怨, 大陆限制外网使得台湾电子商务企业难以经营。但今日新闻网、东森新闻云两家台湾的原生新闻网站并未受到限制, 他们在岛内的业务人员也无法打入大陆市场捕抓商机, 结果是即使这两家网站的读者中至少有20%是中国大陆的读者, 但大陆读者还是没有意愿到这些台湾的网站进行网购。造成一种现象, 大陆的商机变成台湾电子商务企业吃不到的蛋糕。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台湾“经济部”游瑞德曾说, 在两岸服贸协议中, 大陆同意开放的80项产业清单中, 包括承诺台湾电子商务业者可在福建设立网站, 并能持有55%的股份、掌握主导权, 是大陆对外开放最大幅度者。而且台湾电子商务的发展, 每年都有17%的增长率, 去年更达到6600多亿新台币的产值, 在所有台湾的产业中可说是最大亮点。这也是两岸服贸协议中, 台湾争取到的最大一块蛋糕。虽然两岸服贸协议因为台湾“立法院”的阻挠还没有通过, 未来如果台湾企业在福建经营得好, 也可以再谈判往内地发展, 而不至于大陆业者吃得到台湾电子商务的大饼, 台湾业者却只能吃到大陆的小饼。

除了上面的优惠之外, 他认为台湾的观光产业也会通过电子网络平台提供信息, 更希望在短期内进行协商, 通过网络商业贸易把台湾商品送到中国大陆, 配合快速通关、检验, 让大陆消费者在网站上购买台湾商品时, 能在半天、一天内收到商品, 让两岸间的电子商务有更大的发展, 这也是台湾电子商务产业可以期待的发展。两岸服贸协议的通过, 可以放行台湾的电子商务企业大举进入大陆市场, 这是两岸服贸协议对台湾业者最大的优惠。

相较于个别行业的担心, 两岸服贸对台湾电子商务发展来说是一个好机会。电子商务同时是一种销售渠道, 台湾大多是中小企业, 若把商品放上“淘宝网”、“天猫”等大陆网络销售平台, 不仅成本高, 要在数百万个卖家中吸引目标群众也很困难, 如果能建立自己的网络平台, 服务自己的消费者则能实现更大的利益增长。

篇4:美国报纸发展近况

1.印刷版报纸发行情况

《2015年新闻媒体状况》报道了2002~2014年报纸发行量情况,如图1所示。从图1中可以看出,除2013年外,日报和周报总平均发行量均呈负增长,特别是2002~2009年呈逐年下降趋势,2009年以后虽然开始回升,但直到2013年报纸发行量才出现了小幅上扬,而2014年报纸发行量再次出现下滑。

根据皮尤研究中心的审计媒体联盟(AAM)的数据分析,从2013年到2014年日报和周报的发行量均下降了约3%。日报的发行量全部下滑,这包括日发行量在50万份或以上数量的顶级报纸,从2012年到2013增长22%以后,2014年其日报发行量下降了4%。

根据审计媒体联盟的报道,从2013年9月30日至2014年9月30日的统计结果显示,报纸总平均发行量的变化有以下4种情况:一是所有美国日报报道的平均发行量情况,日报增长5%,周报增长8.5%;二是不包括品牌版本的发行量情况,日报下降0.3%,周报增长1.9%;三是不包括每日非印刷版的、非复制的数学版报纸发行量情况,日报增长2.0%,周报下降1.7%;四是不包括二和三两种情况,最终估算的报纸发行量情况,日报下降3.3%,周报下降3.4%。

2.数字报纸发行情况

根据数据ComScore分析公司提供的数据,除个别情况外,数字空间中的数字业务流量是很大的。在《2015年美国新闻媒体状况》中报道了ComScore Metrix统计的2015年1月份前25位数字报纸的读者数量。这里摘录了前5位报纸的读者数量,见表1所示。

对于这些流量最大的报纸,其数字读者远远超过其印刷版报纸的发行量。例如,2014年9月《纽约时报》平均周日印刷版发行量不足65万份,而2015年1月阅读该报的读者达到5400万,其中付费读者达到140万。

目前,虽然阅读数字报纸的读者在不断增加,但有更多的美国读者更喜欢阅读印刷版报纸,这主要是花费的时间问题。例如,2015年1月平均访问纽约时报网站和相关的应用程序需持续4.6分钟。因此,大多数读者只是飞速“浏览”,而不是真正“看报纸”。

报纸的读者情况

虽然公众舆论认为报纸的重点正从传统走向数字化,但是大多数读者仍然青睐阅读印刷版报纸。

根据尼尔森斯卡伯勒(Nielsen Scarborough)《2014年报纸普及率报告》中统计的数据,2013年有55%的读者只阅读印刷版报纸,2014年则增至56%;2013年有15%的读者通过印刷版及台式机阅读报纸,2014年则下降至11%;2013年通过印刷版及台式机和移动设备阅读报纸的读者占10%,2014年则增至11%;2013年只通过台式机备阅读报纸的读者占7%,2014年下降至6%;2013年只通过台式机和移动设备阅读报纸的读者占5%,2014年则增至7%;2013年通过印刷版及移动设备阅读报纸的读者占4%,2014年增至5%;2013年只通过移动设备阅读报纸的读者占3%,2014年增至5%。

以上统计数据表明,虽然在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的大环境下,印刷报纸正经受着严重的冲击,印刷报纸正逐步向数字化转移,已是不争的事实。但是任何一种媒体都各有其优越性和局限性。报纸是新闻媒体中历史最长、内容更丰富、阅读更方便,仍然是目前以致很长时间内读者更青睐的新闻媒体。

报纸的收入情况

在过去的5年中,报纸的广告收入一直呈现出这样的趋势:即印刷广告的收入下跌5%以内,而数字广告收入增长3%以上,但不足以弥补印刷的收入下降。

印刷报纸和数字报纸的广告收入情况,如图2所示。

根据皮尤研究中心的报道,2014年报纸印刷广告收入为164亿美元,数字报纸广告为35亿美元,总计为199亿美元,较2013年降幅约4%。虽然2014年报纸数字广告收入较2013年的34亿美元增至35亿美元,但增长有限,仍然无法弥补印刷收入的损失。

从图2中可以看出,报纸的收入来源主要是印刷报纸的广告收入,虽然印刷版报纸的广告收入在逐年下降,但仍占主导地位,数字报纸广告虽然在逐年增加,但是增幅缓慢,不足以补偿印刷收入的下降。

2003~2014年,印刷广告在2004年(467亿美元)、2005年(474亿美元)、2005年(466亿美元)较2003年(449亿美元)有所提升,但总体发展趋势是印刷广告收入呈下降趋势,特别是从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以后下降趋势更为明显,2014年的报纸总广告收入已不足2003年的一半,下降幅度达到57%,与总收入最高的2005年相比,下降幅度达到了60%。

报纸的就业情况

在“2015年新闻媒体状况”报道中,通过1979~2014年美国社会新闻编辑新闻中心就业人口调查的数据显示,编辑部员工总体下降,但是下跌速度有所缓和,详见图3所示。

自2008年下降11%以后,2012年下降6%,2013年下降3%,2013年员工数量达到36700人。少数民族的比例,主要包括土著美国人、非裔美国人、拉丁裔和亚裔美国人,在过去的20年中基本保持在11%~14%。自1998年美国报纸编辑协会开始统计就业人员以来,编辑部女员工的数量略有下降,占编辑部的36%~38%。

总之,近年来美国的报纸仍然没有摆脱继续下行的趋势,前景依然暗淡。

篇5:10网一学习近况报告

2010级计算机网络技术一班学习风气在本学期有较为明显的下滑,学生学习积极性较差,我就该班的学风情况进行如下汇报:

一、学生干部反映:考勤方面,每天上课之前老师点名时都能准时到,有个别名同学偶尔有早退现象。上课状态,由于课程较多,上课时间过于密集,导致有些同学厌烦,部分同学上课总是睡觉、玩手机、聊天等。另外,理论课太多,实践课太少,连续的理论课程使同学感觉枯燥厌烦,没有学习积极性。

二、在学生中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全班47人,有7人表示跟不上课程,大部分学生进入订单班的意愿是利用校企合作的平台找到好工作,都表示会努力学习,仅有2人说经常感觉烦躁而不愿听课。

三、任课教师反映,该班同学学习积极性很好的仅有三十人左右,其余的同学也会跟着学,不是完全放弃学习。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较差。

篇6:Doc家乡水资源近况调查报告

我的家乡是容县,位于广西东南部,毗邻粤西。全县总面积2257.39平方公里,总人口76万。

容县地处南亚热带,气候宜人,土壤肥沃,物产丰富。耕地面积35.8万亩,其中水田26.5万亩。容县河流水系属西江支流北流河水系。县境内最大的干流绣江,贯穿县境中部。它的两大支流一条是南部的杨梅江,另一条是北部的泗罗江,构成容县的三大河流。县境内流域面积在2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50余条,河道总长871.7公里,相应河网密度为每平方公里0.3公里。全县境内雨量充沛,河流交错,天然落差大。河流最大天然落差达1218米。水资源丰富,是全国百个电气化县之一。小水电能源蕴藏量达13.8万千瓦,可供开发

9.32万千瓦,现已开发7.03万千瓦。

容县政府稳妥解决绿化涵养水源、减少工农业排放污染等难题,以确保群众饮水安全。近年我们县的饮用水水源地绣江、宁冲水库的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Ⅱ、Ⅲ类水质,达到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要求。

木出有根,水出有源。政府切实加强绣江水资源的源头保护,不发放水源保护区的砍伐指标,严禁在保护区内采伐林木、破坏植被或占用林地搞建筑、养殖等违法活动。同时把保护区内25858.5亩森林列为公益林区,每年补助12.3万元。在绣江源头和两岸沿线大力推进绿化山林、涵养水源,目前,绣江源头林地绿化率达到90%以上,两岸绿化率达85%以上,造就了山林郁郁葱葱,活水源源不断的喜人图景。

自2002年来,容县以影响饮用水水源水质安全的主要污染源和建设项目为重点,每年开展整治违法排污行动,切实保障群众健康。从2007年起大力削减工业、生活污染物排入县内主要河流。不再新批在绣江上游建设水污染型的经济建设项目。督促6家造纸等污染比较严重的企业建设废水生化处理设施。先后关闭了416家土纸作坊,淘汰了总产能达23.6万吨水泥厂、水泥电石厂立窑3条,淘汰了总产能达4万多吨的造纸企业落后生产线,大量减少工业废水对绣江的污染。在绣江湖上游设立河道采砂禁采区、禁渔区等综合性措施防止水质污染加重。

划定水源保护区域,确保饮用水源安全。该县初步划定绣江、宁冲水库为县城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加强水源地环境综合治理。在绣江保护区内及上游河道,确保造纸、林产化工、食品等行业的重点排污企业稳定达标排放,确保危化品的贮存、使用不发生泄漏事故。对宁冲水库上游的大水村、石扶村等地的环境污染进行定期或随机检查,责令宁冲水库库区旁多家养殖场搬迁,消除饮用水的安全隐患。2009年,该县建成近期日处理污水3万立方米的污水处理厂,对县城城区污水进行集中处理。目前该厂日平均处理生活污水1.2万吨,污水经处理后达国家一级B排放标准。

近年来,随着工农业发展,容县农村饮用水受到一定的污染,为了解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现状,对容县近四年来农村分散式供水及2009年农村集中式供水卫生质量情况进行了分析,发现近年水质卫生合格率下降,通过探讨影响水质安全的因素,为政府部门加强饮水工程建设提供科学依据。1内容和方法1.1范围和对象各乡镇部分分散式供水用户作为调查对象,中央补助项目农村饮用水水质卫生监测网点。1.2调查内容和方法辖区总人口数及饮用水人数及水质卫生学调查。各乡镇农村部分用户自主送检委托检验水样,调查项目15项:色度、浑浊度、臭和味、肉眼可见物、pH、总硬度、铁、锰、氯化物、氟化物、砷、铅、硫酸盐、硝酸盐、氨氮。因采样容器未经消毒和采样方法未按无菌操作,未进行微生物项目检测。收集近六年的数据,对近四年检测结果不合格情况进行分析,每年数据分别来自不同的用户。

篇7:生态旅游发展近况调研报告

一、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现状调査与分析

(一)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定位与教育目标

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是指体育领域内的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旨在培养能够较好地掌握体育专业基本理论和相关学科知识,具有扎实的体育人文社会学和运动人体科学及体育教学与训练相关领域的理论基础,熟悉体育领域重大实际问题的产生原因、表现形式和发展动态,具有较强的运用现代科学理论和方法解决体育运动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胜任体育领域特定职业的实际工作,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和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富有创新精神,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体育领域内的高层次、应用型的体育专门人才。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我国研究生教育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国际化进程提速背景下产生的。

目前各培养单位对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趋于一致,都是以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体育人才”作为体育院校专业型学位人才培养的宏观目标,各院校围绕这一目标展开了具体的培养方案制定。突出问题是没有结合自己单位的资源,形成自己的特色,且缺乏规范的实施细则,这表明当前我国体育人才培养对社会所需求的人才类型和素质要求把握不准,定位比较模糊。访谈发现,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普遍认为学校制定的培养目标与培养活动之间不一致,没有感觉到与学术型同学有什么大的区别,只是课程安排的时间比较紧,一年就结束了所有的课程。培养目标比较笼统,实际操作也沿用了学术型的培养模式。

(二)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模式

教育模式是在一定目标与理论指导下,为提高教育质量而制定的具有相对稳定的诸要素,以一定的组合方式形成的特定结构的运作程序或实践模型。本文对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模式的各要素分别进行综合分析,力图发现当前教育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策略。

1.培养理念。研究发现对于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理念,绝大多数教师及学生能够知道是应用型或偏重于实践的,但大部分也只是知道与学术型学位是有区别的,教学活动中缺少一些具体的具有指导作用的理念支撑。在该理念中应该特别突出对教育操作活动的重视,体现专业学位特色,并鼓励各培养单位及教师对教育活动作出调整甚至是变革。

2.培养目标。调査发现只有极少数的高校对培养目标划分比较细,分别针对各个方向制定了不同的培养目标。社会指导领域培养的是具有较高水平的社会体育管理与指导者;体育教学领域要求培养具有较高水平的体育教学骨干教师;运动训练领域则是培养具有一定教育、科研、管理、训练能力的骨干教练员。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具有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独立承担某一领域实际工作的能力;能够运用一门外语在本专业进行专业技术交流,这是大多数高校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教育目标,缺少具有学校特色的、各专业之间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培养目标。

3.培养过程。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修业年限大部分为两年,第一年课程学习,第二年则是教学实践及论文的撰写工作。北京体育大学、成都体育学院等学制为两到三年,福建师范大学则规定一般为两年。修业年限上较学术型学位普遍要短一年左右,这也是一些学生报考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原因之一。

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课程设置包括公共课、专业领域核心课、选修课、实践教学,形成了以学科专业知识与公共基础知识为中心,突出实践能力培养的课程设置思想。专业课程所占比重较大,同时各校也相当重视实践教学训练的过程,注重体育职业实际工作所需专业知识的掌握,及专业技能与实际操作能力的提高,凸显了专业型研究生社会实践和应用能力的培养。高校在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课程设置方面具有较大的一致性。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课程设置要把握好基础理论、专业知识、技术技能、综合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既要重视基础理论知识与专业知识的统一,又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突出知识的实用性、实践性,逐渐形成理论课与实践课紧密互动的课程体系,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紧密衔接。

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论文选题和形式上延续了学术型研究生的方式。很少涉及到大型体育赛事策划、典型案列分析、专题研究报告等。灵活性较小,内容形式及撰写格式较为固定,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

4.质量评价。研究生质量评价一般分为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我国对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评价采取以内部评价为主的方式,B卩研究生培养单位自己对培养的研究生进行的质量评价,一般包括课程考核和学位论文相关信息试论情感语言节目主持人万峰、钟晓的语言特点基于园本课程开发背景下研究教师教育理念的形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护理相关因素分析及对策试析价值多元化背景下学生价值观的引导试论高等职业院校高等数学课程改革争议试论中职《外科护理学》的情境式教学试析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问题研究经济学和经济法基础课程融通教学小针刀治疗颈椎病疗效观察手术侧卧位适宜度的研究质量评价。各院校在培养体育教学方向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过程中,既希望他们能达到学术型研究生的科研水平,又拥有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技术技能水平,在此过程中很难找到一个平衡点,出现了顾此失彼的现象。就我国的具体情况来看,课程内容、学术水平、研究和创新能力、研究课题的质量和价值、学位论文的学术综合水平等,缺乏规范和系统的质量评价标准,往往出现同一专业领域、毕业于不同学校的学生质量相差悬殊的现象。全国各高校对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理解都不同,每个学校的师资、教育理念、教学方式等差异很大,培养出的人才也差别较大,从而导致社会的认可程度不一样。因此,为了使专业学位规范化、发展科学化,在我国高校中建立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就显得十分必要。

(三)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运行管理

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自设置以来发展迅速,当前大多数高校将学术型学位与专业型学位并重发展,更加重视专业学位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培养。我国高等学校内部自上而下设立了各种职能部门,具有明确的职责分工和一定的上下级关系,但是高校研究生教育组织不同于组织,科层制特点表现不十分明显。高校研究生教育为方便管理往往统一步骤,统一标准,忽视个体意志和主观能动性。这使得导师和学生在科学研究上的自主权受到很大限制,不能保证学术的自由创新,专业特色得不到有效发挥。管理制度不健全,制度建设滞后于管理,在实际教学管理中,学生申诉委员会的组成人员往往与学生违纪处理委员会的构成人员存在交叉现象,使学生的权益得不到保障。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运行管理应当区别于学术型学位的管理模式,在制定管理方案及实施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科学性和适应性。

(四)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绩效评价

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绩效评价领域理论研究时间较短,评价理论不够完善,操作中很难做到公平公正,对绩效评价实践的指导性不强。绩效评价机制不健全,在评价指标、评价过程、评价方法等方面存在问题。评价指标单一化,不同方向评价存在不可比性;评价指标的制定缺乏调研;评价指标体系缺乏可操作性。评价工作重结果、轻过程,过于重视形式而降低了评价的实际作用。评价重数量、轻质量,工作量的计算方法不合理;评价手段陈旧,重奖惩、忽视以人为本;评价普遍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评价结果缺乏真实性与有用性;评价结果相对封闭,得不到有效反馈。这一切均导致绩效评价的质量不高,不能有效发挥绩效评价的作用与价值。

二、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策略

(一)明确体育硕士专业学位在研究生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培养体育领域特定职业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为目标的。在实践应用性方面的地位应明显高于学术学位。对于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定位上,首先要明确它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及高校对于专业学位和学术学位同等重视。随着社会发展,我国专业学位的发展速度远远高于学术学位,未来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数量和规模要远远超过学术学位。社会对于专业学位应给予足够的理解,充分认识到专业学位只是和学本型学位类型不同,所培养的研究生并没有高低优劣之分。

(二)树立“实践第一”的人才培养理念

专业学位就是为满足社会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要而设置的。实践应用性可以说是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最突出的特征。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所培养的人才要能满足特定职业对人各方面职业素养的需求、各方面的职业素养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快速有效的提高。国家应给予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适当的政策支持,学校和社会则应为学生的实践活动创造充足的机会和条件。

(三)注重教育创新发展专业特色

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起步较晚,当前教育内容、模式、形式、方法等仍处于探索阶段。社会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发展,要求高校为满足专业学位发展的需要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必须重视教育创新。各髙校应总结经验,加强交流,借鉴国内外髙校专业学位人才培养的有益经验,开拓创新,培养适合当前社会需要、具有一定发展潜力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另外,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结合自身资源优势及特色,在顺利完成研究生培养任务的同时突出高校的专业特色。

(四)优化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环境条件及评价机制

篇8:生态旅游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在明末清初之时,鼎湖山也曾被称为天湖山,原因是在明末清初之际,肇庆曾是南明永历皇帝的行宫。据说永历帝驻跸肇庆时,曾多次上过鼎湖山。

清初岭南著名诗人陈恭尹曾写过一首叫《端州华严庵送何孟门、陶握山、王紫?游鼎湖》的诗,其中加有注文说:“栖壑大师以(桂王)行宫在端州,改鼎湖山为天湖。”可见改叫鼎湖山为天湖山,明显带有纪念南明永历皇帝的意思。但是随着永历政权灭亡和清朝统治走向稳固之后,天湖山这个名称也就逐渐就无人问津了。1956年,鼎湖山成为我国第一个国家自然保护区“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79年又成为我国第一批加入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的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建立了“人与生物圈”研究中心,成为国际性的学术交流和研究基地。

七星岩历史悠久,早在晋代已有文字记载。唐朝文章家、书法家李邕(北海)曾慕名来游,写下了著名的《端州石室记》,镌刻在石室洞口的石壁上。叶剑英元帅于一九**年四月游览七星岩期间曾写

七绝一首:“借得西湖水一圜,更移阳朔七堆山;堤边添上丝丝柳,画幅长留天地间。”七星岩旖旎多姿,集“桂林之同,杭州之水”于一地,自古以来就有“峰险、石异、洞奇、庙古”之说,重点游览区有“五湖、六岗、七岩、八洞”,可供观赏之景点达80余处。天柱岩最高,海拔117米(另外有一说法是天柱岩海拔108米,阿坡岩海拔119米,阿坡岩最高);龙岩洞最奇,洞中有洞,有“千年诗廊”之美誉;石峒古庙最古,洞中有庙。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发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动员令,强调“要推动文化与旅游、体育、信息、物流、建筑等产业融合发展”。处于跨越发展、赶超进位历史节点的,必须抢抓国家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历史机遇,着力挖掘文化资源,传承弘扬民族民间文化,促使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高度融合,丰富生态旅游内涵,通过文化软实力提升生态旅游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实现自治县人民政府八届人大一次会议提出的“项目兴旅、品牌强旅、文化活旅,把生态文化旅游业作为县域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来谋划、来培育”的工作目标。

一、文化建设对旅游发展的重要性

㈠深化文化内涵是现代旅游业发展的客观要求。随着旅游产业的发展,旅游者的需求正逐步由满足“观光休闲”向享受“文化洗礼”方向转变,是一种高层次的精神需求和审美享受,文化逐渐成为旅游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推力和强力支撑,二者紧密结合,必定会实现互利双赢、共同繁荣。因此,要激起旅游者的旅游“冲动”,旅游

目的地必须具有魅力无穷、独具特色的民族、地方文化,满足人们对科学、史学、文学、艺术和社会学等多方面、多层次的需求。提高旅游景点和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和品位,已经成为我县发展旅游产业的当务之急、重中之重。因此,必须注重用文化的理念提升旅游业,深度挖掘文化、民俗文化、茶文化和生态文化,丰富旅游文化内涵。

㈡文化旅游的交融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抓手。现代旅游非常强调参与性,旅游者已不满足于走马观花式的一般观赏,更多地祈求融入旅游地的人文环境中,深度体验地域文化的“真、趣、味”。许多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既是旅游的载体,又是精神文明建设的载体和窗口,是一个地方的“精神形象”。旅游者在欣赏自然风光、名胜古迹的同时,最大限度地获得当地历史文化、民族传统和文学艺术等方面的知识,可以进一步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和接受教育。从这个意义上说,加强旅游的文化内涵开发,有利于提高人们的文化素养,有力推动精神文明建设。

㈢加强文化建设是提高旅游知名度、美誉度和竞争力的有效举措。旅游文化一般都具有地域性、民族性、传承性等特点,往往为一个国家和地区所独有,具有唯一性、差异性和独特性,很难模仿和复制。因此,独具魅力的文化差异,在旅游客源竞争中将处于优势地位,易形成强有力的“排它性”竞争能力,易于创造特色和名牌效应。可通过极具特色的文化,推出一系列人无我有的旅游文化活动,以独特的民俗风情、地方特色和民间文化去吸引外地游客,提高旅游的知名度、美誉度以及综合竞争力。

二、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业的对策措施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是旅游的生命源和推动力,旅游业提质增效靠的就是文化的力量,靠的就是不断增强文化内涵。旅游业的兴盛繁荣,关键在于将各类文化资源的保护、传承、利用与旅游产业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统筹推进,协调发展。

㈠科学制定旅游文化发展规划。按照省委、省政府构建“ 生态文化旅游圈”的战略决策和部署,进一步深化对旅游形势的认识,用好用足各项优惠政策,把各类文化资源的整合与旅游产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努力将打造成国内外知名,集旅游观光休闲、文化展示于一体的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在规划时,对已建成的旅游景点,要注重文物资料搜集,丰富文化内容;对在建或拟建的旅游景点,要深挖文化内涵,进行深度开发;对列入规划的民间文化资源,要出台保护政策,严禁破坏原有风貌,鼓励恢复原有风格。

㈡强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发展旅游文化的现实价值和潜在价值。要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作为一项重大的文化工程来对待,逐步健全机制,完善保护体系。一是设立专项资金对全县造诣较高的民间老艺人进行奖励和资助,使珍贵的民间文化资源得到有效保护。二是大力宣传优秀民间艺人的事迹和保护民间文化艺术的先进典型,举办民间文化艺术精品展示活动,在全县营造保护民间文化遗产的浓厚氛围。三是鼓励支持教育部门把优秀的民间文化艺术知识编成乡土教材,将民间文化艺术欣赏和

篇9:发展旅游调研报告

旅游业是综合性强、关联度大、带动力强的绿色朝阳产业。加快**旅游产业发展,不仅能够直接带动交通运输、宾馆餐饮、商品贸易和文化娱乐等服务业繁荣发展,而且对于增加财政收入、促进群众增收、缓解就业压力以及促进经济结构调整都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一、**乡旅游发展现状

近年来,乡党委、政府因地制宜提出了打造“旅游新乡”战略目标,高度重视旅游产业发展,在人力、物力上大力投入,分别聘请**市城市规划设计院整体描绘了旅游发展蓝图,邀请市国土资源局对洪流村荷叶塘地热资源进行勘探与积极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成功引进广州粤旺农业有限公司投入11550万元整体开发蔬菜产业,高标准建成了集生产、科研、销售、观光、教学于一体的蔬菜基地,已成功搭建2000亩的钢架塑料大棚、5000平方米的玻璃观赏大棚;计划新建500亩的樱花观赏园。全力开发农家乐,在上塘村建成集垂钓、餐饮、住宿于一体的万福山庄。全力推介**旅游资源,广泛招商引资,分别吸引广东、浙江及长沙等地5个投资商实地考察江背山大峡谷、平顶山及红色旅游资源。

二、**发展旅游产业的优势

1、地理位置优越。**乡位于**县北部,与桂东接壤。境内有沤江与**江交汇流入东江,是东江湖的源头,距东江湖仅10公里。交通便利,距县城21公里,国道106线及湘深高速贯穿全境,并设有湘深高速**互通。

2、生态气候优良。**乡属典型的山区乡镇,山峦起伏,沿**江两侧地势较平,山地呈多种形状,山林面积8.9万亩,森林覆盖率达85%,是湖南省环境优美乡、全国生态乡。**气候宜人、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在18.2℃左右,年平均日照

1560个小时,全年无霜期287天,年平均降雨量1538.5毫米,冬季多北风和西北风,夏季多南风和东南风,无工业污染,是天然的氧吧。

3、自然资源富足。作为全县农业产业特色乡镇,蔬菜、茶叶、杨梅等三大优势产业成为我乡特色农业的支柱与主导,其中蔬菜基地6000亩、茶叶基地1200亩、杨梅基地600亩。尤其是已建成的有机蔬菜基地及温室观光大棚更是前景喜人。

4、旅游资源丰富。境内有华南神奇大峡谷——江背山大峡谷,风光秀美、石奇水秀,是湖南省户外运动训练基地。其他还有海拔1492米的平巅山

(又名平头山)、长2公里的新复溶洞、洪流鸡嘴洞水库、荷叶塘地热资源、桃洞林场的原始次森林、新联的道仙庙、渔夫石。

5、文化底蕴深厚。**是块红色热土,毛泽东、朱德、陈毅等革命先曾在这里留下光辉足迹,是“三大纪律,六项注意”的策源地。现有**墟戏台、指头春药店、红军标语等红色遗迹及朱德、陈毅、唐天河、何翊奎、刘光明等革命先辈故居。同时,还有保存完好的洪流村古民居、古祠堂以及富有特色的香火龙、布龙等。

6、城镇功能日趋完善。乡党委、政府抢抓市级示范镇建设的良好机遇,大力组织实施城镇建设体质扩容工程,先后启动了镇区风貌改造、“两纵三横”的路网改造、生态游园、休闲广场、浮雕墙、集镇集中供水工程、镇区污水处理中心、蔬菜交易市场、邮电大楼、农村客运站、计生服务大楼、工商所、商业步行街等20个城镇建设项目,城镇面貌焕然一新,集镇功能不断完善,为发展旅游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但是,在看到优势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比如缺少科学的规划、旅游资源开发缓慢、文物古迹损毁严重、旅游基础设施严重滞后、旅游服务意识欠缺等制约旅游产业发展的突出问题亟需解决。

三、发展旅游产业的对策与建议

(一)统一思想,形成共识。

旅游业是一个涵盖一、二、三产业的综合性产业,具有拉动投资和消费双重效应,是发展经济与保护生态最直接、最有效的产业突破口和结合点,因此我们要将发展旅游产业作为发展经济的重要抓手。要高规格成立由县领导任组长的**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牵头实施**旅游产业开发。加大旅游资源宣传推介力度,积极争取社会各部门、各行业大力配合支持,营造“一盘棋”抓旅游的工作格局和工作氛围,从而有效推动旅游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二)科学规划,合理开发。

结合全县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围绕**旅游产业发展目标、主题定位、基本思路、开发重点、产业政策等重点内容,聘请有资质的专家因地制宜编制**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确保**旅游产业健康有序发展。要制定旅游景区的详细开发规划,重点突出江背山探险观光旅游、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红色文化旅游等,并要深入挖掘景区红色文化、民俗文化及神话传说等文化内涵。同时,将乡村旅游建设纳入到城镇及新农村建设的规划当中去,统筹考虑,搞好“点面结合”。要正确处理好旅游资源保护与景区开发之间的关系,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并重。

(三)加大投入,完善设施。

一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进一步完善旅游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吸引国内外投资商参与我乡旅游产业开发。做好旅游资源宣传文章,组织编制旅游项目策划书,广泛对外进行招商引资,以江背山大峡谷开发为重点,以此带动农业观光旅游、红色文化旅游等景区景点的规划建设力度。运用公司化运作、企业化管理的方式,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旅游“吃住行游购娱”一条龙服务。二是加大争资立项力度。要抢抓罗霄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示范带建设的良好机遇,整合包装好一批项目,积极争取项目配套资金,完善基础设施。同时,积极争取政府及相关部门在水电

篇10:有关旅游发展调研报告

一、我市全域旅游发展基本情况

全域旅游是把一个行政区当做一个旅游景区,是旅游产业的全景化、全覆盖,是资源优化、空间有序、产品丰富、产业发达的科学的系统旅游。自国家旅游局作出全面推动全域旅游发展的部署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各相关部门积极行动,我市全域旅游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

(一)旅游资源丰富,发展全域旅游条件优越。我市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自然景观资源。底蕴深厚的楚文化和三国文化、厚重独特的水文化、可歌可泣的红色文化、千古传诵的名人文化等成为发展文化旅游的独特优势;同时我市拥有丰富的自然风光,如长江岸线、洪湖、洈水、桃花山、天鹅洲、卸甲坪等等;此外马山民歌、荆河戏、说鼓子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艺术的传承表演,也极大丰富了我市全域旅游的内涵。以此为依托,我市不断加大旅游业发展,现有A级旅游景区16个,其中4A级5个、3A级11个(荆州古城正在创建国家5A级景区);湖北省高星级农家乐15家,其中五星级8家、四星级7家;全市现有国家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1个(洪湖市)、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2个,湖北省旅游名镇2个、旅游名村9个、湖北省休闲农业示范点10个,市级休闲农业示范点32家;全国红色经典旅游景区4个。旅游接待能力较高,现有星级旅游饭店18家,其中五星级1家(晶崴国际大酒店)、四星级2家、三星级15家,共有客房2755间、床位4811张;旅游客运公司6家,旅行社50家,其中出境旅游社4家。全市旅游从业人员7.5万余人,其中导游634人。全市接待旅游人次达320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00.1亿元,增长21%。

(二)高起点谋划,促进全域旅游发展。一是领导重视。市委市政府作出了“把全域旅游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头戏”的重大部署。先后出台了《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推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即将出台《荆州市旅游奖励办法》。2月27日,全市美丽乡村工作会议在松滋召开,吹响了全域旅游发展的号角。二是县市区积极行动,全域旅游初现雏形。荆州区作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采取一系列措施推进全域旅游,规划编制、项目建设、环境改善、活动组织等有序推进。松滋市以洈水风景区和卸甲坪曲尺河温泉度假邨为龙头,旅游发展取得了很大突破。松滋洈水汽车露营地被授牌为全国首个五星级汽车自驾运动营地。三是乡村旅游来势较好。市农业部门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市住建部门大力支持发展特色小镇。荆州区马山镇、公安县毛家港镇、石首桃花山生态园等乡村旅游点精心推出各类农事体验、民俗文化观赏等乡村旅游活动,吸引了大批游客,乡村旅游已经成为旅游业新的增长点。

(三)加大投入力度,项目景区建设稳步推进。一是加快荆州古城5A创建。按照5A景区创建规划,完成环古城景区公交站点、景区安防系统、仲宣桥、游客中心等建设工作,重新设计安装部分标识标牌、垃圾桶和轻质结构商亭,景区面貌和可通达性明显改观。二是重点旅游项目加快推进。全市在建旅游重大项目28个,总投资380亿元。纪南文旅区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展开,完成投资38亿元。总投资120亿元的华强方特文化园项目施工进展顺利、总投资28亿元的荆州海洋世界项目一期“水世界”6月28日开业运营,接待游客25万人。关公义园开园,文创产业新城项目筹备工作稳步推进,荆州文博园项目前期工作已完成。卸甲坪曲尺河温泉度假邨开门半年吸引游客20余万人,荆州区八岭山镇七彩花都高峰时期一天接待游客达8000人,石首桃花山生态科技园、松滋洈水风景区运行良好。三是加快美丽乡村建设。监利白螺镇农旅产业园、洪湖珂里村等乡村旅游建设持续发展;公安县与鄂旅投达成投资意向,计划5年投资10亿打造黄山头镇湘鄂边界康养生态小镇,引进恒大集团投资200亿元打造埠河葡萄生态小镇,埠河镇成功入选湖北省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试点镇。荆州旅游项目建设得到省旅游委认可,在今年召开的全省旅游产业发展推进会上,荆州市以“加快旅游项目建设,争当旅游强省排头兵”为题作了典型发言,并成功承办全省旅游景区工作会暨培训班。

(四)加大营销力度,全力推介荆州旅游。一方面,加强国内主要城市主流媒体以及客源密集区宣传,在武汉市场通过LED屏、公交车身、高铁杂志等重点宣传荆州古城品牌。20选择成都至武汉、上海至宜昌、北京至宜昌三条线路的动车高铁开展“荆州号”整车冠名活动,重点宣传荆州重点景区,项目预算400万元。6月6日,“荆州古城号”高铁冠名列车首发仪式在武汉站成功举行。另一方面,加大国际国内旅游交流,积极参加各类境内外专业展会和推广活动。6月9日至11日,第九届华中旅游博览会暨第二届长江旅游博览会在武汉国际博览中心举行,以“楚国故都,三国名城”为主题的荆州展区亮点纷呈,共吸引5万多人次现场参观。通过开展洈水萤火露营音乐节、公安智者故里桃花节、黄山头帐篷节、洪湖首届生态荷花节、清水大闸蟹节等旅游推介活动,承办湖北省垂钓俱乐部挑战赛等赛事,取得了很好的宣传效果。

(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旅游公共服务水平。通过打造荆当旅游公路、纪南城至八岭山旅游公路、长湖环线旅游道路建设,不断加快中心城区旅游景区公路互联互通。投资3.7亿元修建了洪湖悦兮半岛温泉景区至“洪湖岸边”旅游大道,引入国家项目资金疏浚了近10公里大湖航道。推进城市公交服务网络与城郊主要景点和乡村旅游点的有效连接,最大限度满足游客需求。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新建荆州古城游客服务中心,完善旅游标示标牌,新建改建旅游厕所103座,累计投资4255万元。

(六)加大工作力度,规范市场监管。一是多措并举,规范旅游市场秩序。组织开展旅游市场秩序专项整治、节日旅游安全、消防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大督办等活动。2017年上半年,先后对50多家旅游企业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4大类19小项,及时进行督导整改。二是部门联动,加大监管执法检查力度。坚持着眼“大旅游”谋发展、立足“小旅游”抓监管,文旅、安监、公安、工商、运管等有关部门联合执法机制初步实现常态化。三是加强安全预警,防范事故发生。除节假日集中开展安全教育、人流引导提示外,针对恶劣天气,市文旅部门多次利用网络、微信等形式向旅游企业发出安全提示。四是加大宣传力度,强化安全意识。围绕“安全生产月”和“安全生产万里行”主题,积极开展旅游法律法规、安全知识宣讲等活动,推动全社会关注旅游安全、平安出行。

二、我市全域旅游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我市在推进全域旅游发展方面做了一些实实在在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全域旅游发展先进地区相比,与广大游客的期待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

(一)全域旅游发展的氛围不浓。各地各部门对发展全域旅游是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要性的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相关部门按照全域旅游发展理念构建产业发展模式,主动融入,协调配合的机制尚待建立。旅游管理机构的综合协调职能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短板制约发展。我市文物旅游专项经费虽年均保持在1000万元,但与周边市州相比仍有较大差距,由于投入不足,导致基础配套设施建设缓慢。交通基础设施如高速公路尚未实现全市全覆盖,景区之间通达条件较差,缺乏专线车辆,有时需要多次转车才能达到目的地,给游客造成不便。旅游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不足,餐饮、食宿、购物、娱乐等设施布局不合理,规模较小;旅游集散中心、咨询服务中心、停车场、交通标识、公共厕所、垃圾处理等建设滞后,存在重大节日出行难、停车难、入厕难等问题。同时旅游市场秩序、管理水平、服务质量、智慧旅游平台建设等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旅游项目核心品牌少。全省目前有5A级景区11家、4A级景区131家、3A级景区173家;相邻的宜昌市有5A级景区4家、4A级景区16家、3A级景区19家。而我市目前仅有4A级景区5家、3A级景区11家,尚无5A级景区,A级景区数量在全省的位次比较落后,与周边城市相比也较少。旅游项目设计上普遍存在体验感、参与度不足等问题,核心景区和主打“拳头”产品不多,旅游核心品牌少,缺乏有影响力的大项目、大景区,旅游吸引力弱。在建项目内容重复、同质化倾向明显,缺乏错位竞争和优势互补。一些项目、景区运营管理不善,效益不佳。由于在服务设施、环境卫生、旅游厕所、服务质量、经营管理、旅游安全等方面存在较多问题,今年10月10日,省旅游委公布2017年湖北A级旅游景区“红黑榜”,我市洪湖蓝田生态旅游风景区被摘牌。

(四)旅游人才匮乏、经营理念落后。从全市来看,缺乏精通旅游管理和擅长旅游策划营销的高层次人才,从业导游绝大多数是初级导游,中、高级导游不多,能为境外游客提供服务的小语种导游更是凤毛麟角。绝大多数景区景点没有深入挖掘景区文化内涵,全方位打造,满足游客的多种需求,增强景区吸引力,仍以收取门票为主要营业收入,还没有实现由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的转变。

三、加快我市全域旅游发展的建议

(一)着力强化思想认识。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用新思维、新理念来引领全域旅游工作。全市上下要从践行“五大发展理念”、提升旅游业战略性支柱产业地位的高度,充分认识全域旅游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实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政府要把全域旅游作为“一把手”工程,加强组织领导,加大统筹力度,建立旅游工作联系会议制度,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推动旅游由部门行为向政府统筹转变。坚持融合发展理念,大力实施“旅游+”工程,推动旅游业与工业、农业、现代服务业等多个产业深度融合,营造共抓共建共享全域旅游的氛围。逐步充实旅游部门的工作力量,进一步强化工作职能,使之更加适应全域旅游的发展要求。

(二)着力提高旅游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加快公路、水运、港航、城市公交等交通设施建设,畅通城乡交通网络,打通景区旅游通道,完善城市旅游接待、集散功能。推进智慧旅游建设,围绕智慧城市建设,加快推进交通、公安、住建、城管、国土、经信、旅游等涉旅数据信息共享。加强旅游软环境建设,规范旅游执法行为,强化旅游行业管理和安全保障,加强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强化对旅游者和广大市民的教育引导,努力营造文明旅游、和谐旅游、安全旅游的良好氛围。

(三)着力加快项目建设步伐。一是加大旅游招商引资力度,重点引进实力较强有旅游开发经验的重点企业,确保引进项目早建成、早投产、早见效。二是紧紧依靠鄂旅投等国企,大力培育市场主体,吸引更多金融资本、产业资本、民间资本参与旅游业发展,推动旅游建设项目尽快落地建成受益。三是树立精品意识,集中财力物力,重点建设精品景区、精品景点,打造核心旅游品牌,提高我市旅游吸引力、美誉度。四是进一步丰富旅游产品供给,培育旅游新业态。以“白云边”“福娃”品牌为依托,探索工业旅游业态;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全面推进乡村旅游提档升级,建设一批现代农业庄园、美丽乡村示范区,打造乡村旅游发展综合载体。

(四)着力加强市场营销。一是加强策划力度。做好品牌包装策划,组织专业机构,策划荆州旅游形象广告语和LOGO,用一句话叫响荆州。研究制作一批旅游宣传图书画册、旅游歌曲、微电影等高质量的旅游宣传品,挖掘整理、演绎创作一批具有鲜明地方特色、浓郁传奇色彩的民间传说和故事,赋予旅游项目更多的文化内涵,增强旅游景点的吸引力和神秘感。二是加大宣传力度。加强在国内外主要城市主流媒体以及客源密集区的宣传,以高铁冠名旅游宣传项目为引擎,重点在高铁沿线和周边城市等地宣传荆州旅游品牌和旅游产品。三是加大推介力度。加强国际国内旅游交流,积极参加各类境内外专业展会和推广活动。继续推进荆州旅游大篷车、洪湖美食节、公安葡萄节、洈水露营大会等推介活动,以节为媒推动旅游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四是加大创新力度。综合运用新技术、新媒体平台,通过微博、微信、微电影、数字旅游、影视植入、在线预定等媒介加强宣传,实现旅游营销网络的全覆盖。

(五)着力加强人才培养引进。进一步加大旅游人才培养、选拔和引进力度,制定支持旅游人才特殊优惠政策,建立人才评价、激励机制,大力引进旅游管理、策划、营销高端专业人才;加强旅游从业人员岗位培训工作,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旅游人才队伍。

上一篇:中学青年教师的培训心得体会下一篇:消防应急疏散演练预案与照片.总结.记录(2016.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