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工匠精神 推进质量提升

2024-07-09

弘扬工匠精神 推进质量提升(通用11篇)

篇1:弘扬工匠精神 推进质量提升

弘扬工匠精神推进质量提升

——河北奥冠电源有限责任公司发展侧记

王红光

“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是他们的一贯态度;注重细节,力求完美是他们的不懈追求;“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是他们的真实写照。他们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智慧和才华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书写了“奥冠工匠”的壮丽篇章。这也为今年公司30周年华诞献上了一份厚礼。”3月18日,在首届“奥冠优秀工匠”表彰大会上,总经理孟祥辉发布了振奋人心、催人向上的颁奖词。

技术部孟凡刚、祁永军、铸板车间尹同谦等6人入选了本次的“奥冠优秀工匠”,其实像孟凡刚这样的 “工匠”在奥冠还有许许多多,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恪尽职守,一丝不苟,为企业的发展默默的发着光和热。那么是什么让奥冠培育和产生了这么多技艺精湛的“工匠”?有没有什么“独门秘笈”?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走进了奥冠一探究竟。

文化引领,每个人都能成为技术能手

在奥冠企业展厅企业文化专栏,有这么几行话:奥冠愿景是致力于成为全球最优秀的电池供应商,奥冠理念是干干净净、整整齐齐、认认真真、勤勤恳恳……无论是最优秀的供应商还是认认真真勤勤恳恳的工作理念无不体现了严谨细致、专注负责的工匠精神。

1987年,技术部长孟凡刚大学毕业进入了公司,做起了一名技术员。虽然是大学生,但仍被安排到基层工作,“所有员工无论学历高低,都要从基层做起,从一线成长”董事长孟繁友如是说。这也许就是对奥冠育人文化的最好诠释吧,希望把员工从最基层培养起来,这样才能对企业有更深的了解和融入。孟凡刚先后从技术员到品管员,再到品管部副部长、技术部长岗位,这一干就是30年。这30年不仅有年龄的增长,更有经验的积累和知识的积淀,现在他已经从过去初出茅庐的懵懂少年成长为今天的集“衡水市电池技术能手”“发明专利先进个人”“故城县十大杰出青年”等多项荣誉头衔于一身的技术专家。先后带领团队开发了外导包封式蓄电池极板、全胶体蓄电池、石墨烯胶体蓄电池等10余项省市重点新产品,其中6项技术和产品填补了行业空白——这是对工匠精神的真实诠释。“我深爱着这个岗位,我离不开这个岗位,每个新的技术发明都是我人生中最大的欣慰,他胜过任何职位和金钱。”这句话一直写在孟凡刚电脑桌面上,每天都激励着他自己满怀激情的献身于奥冠电池事业。

和孟凡刚不同的是,铸板工尹同谦,2005年小学毕业的他进入公司当了一名铸板工。由于文化低,对各类材料的分类、工序操作流程记不住,经常弄混。但他没有灰心,而是持之以恒的学习,并把“奥运精神,冠军品质”的宣传口号贴到每一台设备上,他说“每天都要激励着自己,一定要把自己的技术、操作能力和极板产品打造成冠军品质”。工作期间和工作之余,尹同谦加强学习专业知识、操作技能,甚至机器构造都进行了研究,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两年的学习研究,尹同谦已经成长为岗位操作能手,并考取了大专学历和工程师证书。先后开发了“一锅两机”和“一锅四机”技术,并被推广到全行业进行应用。被评为首届“奥冠优秀工匠”对尹同谦来说是实至名归,这是他个人努力的结果,也是企业文化引导的结果。

良好的企业文化不仅促进企业良性发展,提高全员的凝聚力,同时对人才的培养和价值观的塑造具有显著的导向作用、激励作用和促进作用。奥冠工匠人才的打造和辈出就是很好的例证。

搭建平台,为员工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

“奥冠大舞台,有才你就来”是公司内常听到的口头禅,这源于奥冠一直推行的“平台文化”,公司致力于打造员工展示自我的平台,让每一个“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的员工都有机会展示自己,成就自己。化成车间的王玉加入公司时只是中专文凭,但从进入工作岗位第一天起就对电池充放电产生了浓厚兴趣,天天在电池化成槽和充放电机之间来回穿梭,研究、记录和分析数据,最后总结出了一套省电方案——化成电路回馈系统,实现电了池充放电85%以上循环利用,一年下来为公司节省电费22.8万元。在2015年3月员工技术比武中,该技术获得了全公司一等奖。2015年12月,该技术还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2016年2月公司干部竞争上岗活动中,王玉凭借自身的技术经验和管理能力积累,一跃晋升为化成车间副主任,成为公司最年轻的中层干部。近几年,他先后获得“技术能手”“岗位尖兵”“优秀工匠”“先进管理标兵”等近十项荣誉称号。打造学习型组织,用知识武装奥冠工匠

奥冠自创立之初就以“持续学习,终身学习,科技引领”为发展理念,致力于打造知识型企业,培育知识型员工。2008年正式提出“打造学习型组织,服务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口号,并制定了一系列工作方案。设立了图书室,购置了技术类、管理类、经济类、哲学类等书籍300册,实行员工免费借阅制度。对于学有所得,学有所用的员工给予不同类型的奖励,以提高学习积极性,增强学以致用的能力。公司还建全了系统的培训制度,实行内部培训和外部培训相结合,定期培训和不定期培训相结合,思想学习和岗位技能学习相结合,进行全方位,立体化的培训。培训对象的范围覆盖全员,培训内容涵盖岗位技能、管理、思想教育等。“不遗漏每一个员工,不遗漏每一项培训内容,真正的打造严密培训网络。”人力资源部经理李晓琳说,“同时,我们非常注重实效,加以评估和考核,让每一个培训对象都学有所得,学以致用。”“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学习是奥冠持续发展的原动力。”总经理孟祥辉经常用这句话教导员工,激发着大家对知识和技能孜孜以求的正能量,推动公司稳健、持续发展。2016年公司开展了“学历提升计划”活动,对大专以下的员工资助其进行学历提升,大家热情高涨,踊跃报名,这样大专以下的员工减少了60%。销售业务员孟凡强18岁就来到公司从事销售业务,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由于知识面窄,不扎实,对个人综合能力的提升形成了掣肘。自去年学历提升计划实施以来,华强参加了市场营销学大专班学习,由于自己勤于精进,善于思考,对市场营销进行了全面的学习和掌握,现在已达到了工作和言谈思路清晰,逻辑性强,具备了系统化思维和专业知识能力,各项工作开展的风生水起。

以工匠精神为支撑,着力提升产品品质

2016年3月“工匠精神”正式写入了中央政府文件,是一种严谨细致、专注负责的精神,它体现为高超的技艺和精湛的技能,表现为爱岗敬业和追求卓越的责任感、荣誉感和使命感。我们认为工匠精神的主要内涵是精益求精,不仅是对产品精工制作的理念和追求,更包含求新求变的创新因子。也就是说,工匠精神是继承,更是创新,要从产品设计到包装的每一个环节树立起精品意识,并培育起精心打造、持久创新的思维和理念,实现由量到质的突围。“《中国制造2025》指出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要加快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这尤其需要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其实,这种精益求精、追求打造高品质产品的精神不但不过时,甚至在今天显得愈发重要。”副总经理刘鸿志感慨的说。近几年公司新开发的全胶体动力电池、石墨烯胶体蓄电池、石墨烯锂电池无不以精工细作、质量上乘和性能优异赢得客户信赖,巩固了国内市场,开拓了欧美、非洲、澳大利亚等国际市场,获得了广泛赞誉。

凭着一种精雕细刻、精益求精、力求完美的极致思维和产品即人品、致力于制造“精品”的质量理念,奥冠培养了大批的奥冠工匠们,他们勤奋努力,不断超越,追求卓越,为奥冠的创新发展、可持续发展不断贡献正能量。

篇2:弘扬工匠精神 推进质量提升

转眼间,我进厂已有6年时间,进厂后的第一份工作是取样,主要负责为实验员提供试验用料。那时,我觉得自己从事的是一份单调的工作,没有多高的技术含量,我戏称自己为面料搬运工。后来,岗位调整,我成为一名实验员,自己做试验后,才明白取样工作的重要性。因为只有取到有代表性的样品,试验结果才会更有价值。

六年来,每一次岗位调整对我而言都是一种挑战,新的开始意味着新的征程,但不管岗位如何变化,我们对待工作积极认真的态度却要始终如一。不管面对什么工作,都需要沉下心来,踏踏实实地去做。俗话说:“要想浮起来,必须先得沉下去。”在我的身边就有许多坚守岗位二十多年的老员工,他们为制作好每一道菜品而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勤勤恳恳、默默无闻,这种精神值得我学习。

篇3:弘扬工匠精神 推进质量提升

稚子有梦, 脚踏实地向前冲

郑创杰刚进学校时就给自己定了三个目标:一是要改变自己的性格, 要乐观、阳光、积极向上;二是要好好学习, 争取做学习优秀的学生;三是要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 并且为之努力学习。计划很简单, 实现起来却要面临很多困难。进入班级学习不久后, 他积极竞选班干部, 参加了学生会、青年志愿者会、棋牌社和武术协会, 借此来磨砺自己, 每一天都过得充实而满足。同时也积极参加各种活动, 如校运动会、棋艺大赛、演讲比赛等。在2014年1月, 郑创杰同学光荣地加入了共青团。2016年, 向党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学习党的知识, 并且参加了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且通过了考核。

学业有望, 工匠精神初体验

除班级学习以外, 对设计类软件的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 所以郑创杰被老师推荐去参加工业产品设计大赛的培训。为了能够一心一意地学习软件知识, 他暂时退出了参加的所有社团, 开始认真学习软件知识。参加培训近两个月后, 他在十几位培训的同学中脱颖而出, 拿到了参加比赛的资格, 代表龙岩技师学院参加工业产品设计龙岩市的选拔赛, 于第一次参赛就获得了市赛第二名的好名次。2014年7月代表龙岩市参加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机械CAD项目, 为了这次的比赛, 他和另一位参赛的同学甚至连暑假都没有回家, 每一天都在为了比赛而努力, 每天学习的时间都要超过了十个小时, 经过了那段时间的奋斗, 最终获得了选拔赛的省第一名, 得到了去参加世界技能大赛国家选拔赛的资格。

2016年继续培训后参加福建省技能大赛, 获得了龙岩市一等奖、福建省第四名, 并代表福建省参加工业产品设计国家选拔赛。参加比赛的培训很是艰辛, 每天早出晚归, 还经常会有各式各样的模拟题测试, 虽然很苦很累, 但却能够学习到更多的知识, 得到更好的锻炼。此次比赛是在一个非常美丽的城市, 青岛。带着放松愉悦的心情, 他参加了国赛。国赛的选手非常多, 实力也都很强, 而且赛题也是异常复杂, 第一次遇到这么困难的题目, 郑创杰在全力以赴之下荣获国赛三等奖。

生活有趣, 学业之路画精彩

在比赛之余, 郑创杰对工业设计也有着浓烈的兴趣。2013年12月开始师跟老师学习工业产品设计, 在两年多的时间里, 从一个对工业产品设计专业相对陌生的小伙子成长为技师班的专业优等生, 也获得了很多不错的成绩。也许在很多人眼里, 学习技能以及技能竞赛是一个漫长、枯燥的过程, 但是在学院各位老师的关心支持以及严格的训练、耐心的指导之下, 他对学习、对技能、对技能竞赛充满了期望同时也满怀信心。2015年5月, 在老师指导下参与设计制作了MP3数码产品《愤怒的小鸟MP3》;2015年6月, 在老师帮助下, 参与拍摄、制作了龙岩技师学院工业产品设计专业宣传微视频《我是技师人》;2015年9月, 设计制作了3D打印工艺作品《土楼》。

在生活中, 郑创杰朴素节俭、性格开朗, 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平时很善于和同学沟通, 也乐于帮助同学, 所以很多同学不管生活上还是思想方面有了困难也愿意来寻求他的帮助。在生活中建立了很好的人际关系, 获得了大家的尊重和支持。兴趣广泛, 热爱体育锻炼, 在2015年11月举行的校第二十六届田径运动会上, 取得男子60米项目第二名、男子1500米第三名、男子4×100米项目第一名好成绩。拥有较强的组织领导能力, 入校来曾担任学习委员、团支部书记等重要班干部, 曾被学校授予“优秀共青团员”“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干部”等荣誉称号。

知行有度, 感恩过去向未来

篇4:弘扬工匠精神 推进质量提升

【摘要】通过对教学管理、技能传授、德育培养、实习就业、校企合作、创新实践、教师发展、技能学习等方面探寻工匠精神内涵,结合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对“精益求精、严谨、一丝不苟、耐心专注、坚持不懈、专业敬业”等优秀工匠品质引入到日常教学工作中,探寻工匠精神培育路径及“技能型人才教育”办学的思路。

【关键词】工匠精神 技能型人才 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5-0031-02

全球经济一体化,我国已逐步成为世界制造大国,制造业的发展需要大批懂应用技术及掌握先进操作技术专业人才。因此,教育面临挑战,培养具有“工匠精神”人才更需紧迫。现实当今社会“商人精神”横行,快速获取利益是根本;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无论是社会还是个人,都需要那么一点实实在在的工匠精神,这是立足之根本。工匠用工作获得金钱,但工匠不为钱工作,作为培养人才的教师本质上也是“工匠”,工匠做产品,而教师培养的是学生,教师应该把自己看成一家百年艺术品老店的艺术家,学生就是一件件正在打磨的艺术品,他们虽各有不同,甚至残缺,但目标必须是让他各有内涵和品位。

一、工匠精神内涵

“工匠精神”是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来的,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探寻工匠精神内涵,对专业教育工作者,体现的工匠精神可以用四个词语来概括:敬业、专业、精益求精、坚持。

1.敬业

首先我们应该爱自己的工作,这样才能享受工作的乐趣,才能像工匠一样做出高品质的艺术品。教师是一个“平凡”的工作,如果确定做这个职业,就必须放平心态,拒绝浮躁,必须要有一定的信念和信仰。

2.专业

作为工匠的教师首先是专业的,必须有精湛的技艺,必须具备专业的教学技能和精湛的专业知识。

(1)教学技能: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学理论和方式都不断发生着改变,因此教师也必须创新自己的教学模式,丰富多样的教学技能,多让学生参与课堂当中,可以多以活动式、任务式、团体式的模式来分配学生的课堂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2)专业知识:当教师具备良好的教学技能时,就必须使传授的专业知识是有用的,这样的教学才是有意义的。工匠精神是李克强总理在产能过剩的市场环境下提出的,也就是说以前生产出的产品是低级的,粗糙的,已经不能满足社会需求了。今后必须创造是精华的符合时代进步的产品。那同样对于教育而言,教师培养出的学生是满足社会需要的,要求教师必须不断保持学习、进步,跟上时代的需求,多与社会和企业保持联系,知道社会和企业到底需要什么样品质和什么样能力人,采取目标教学和管理。

3.“精益求精”的学生管理态度

当今我国教育体系,技能型人才培养所面对的是一帮特殊的学生,通常他们在读中学时是不被重视的差等生,在学习和生活习惯上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学校必须在管理上做到细致和高要求,这样才能帮助他们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和社会价值观。在职业院校班主任每天进教室的第一项工作,就是“数人、查仪容仪表、查卫生”,向班委了解班级问题,做到当日问题,当日解决,不过夜;学校领导、学生处安排的工作在系领导的管理和任务分配布置下能第一时间有效落实到位,做到不拖沓,不模糊,学生工作做到无死角,从根本上遏制了很多问题的发生。真正全面的做到了精细化管理。

二、把工匠精神融入实训教学

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专业课程的教学实训。实训课程首先从培养学生兴趣开始,培养出学生对职业的兴趣,是培养优秀工匠的基础。因学生质量参差不齐,整体培养有一定的难度,实践中可以从少而精开始,以点带面,以个别专业带动全系。其次是打破局限性,对现有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进行优化调整。再给学生一些自由支配的时间,增加专业技能的学习训练时间和场地;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但要匹配完善的管理制度和相应考核办法。进而培养出更多具有工匠精神的高技能人才。

三、把工匠精神融入实习和就业

技能型人才的就业需要学校与地方建立多层次合作关系,更好地与当地创新要素资源对接,与经济开发区、产业聚集区、科技园区、创意园区发展对接,与行业企业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需求对接。积极争取地方政府、行业企业支持,通过建设协同创新中心、工业研究院、创新创业基地等载体和科研、医疗、文化、体育等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形成高校和区域经济社会联动发展格局。建立學校、地方、行业、企业和社区共同参与的合作办学、合作治理机制,校企合作的专业集群实现全覆盖。在学校与地方、企业的合作中,学生可以积极参与企业产品研发创新及市场运营,在项目的进程中重视技术教学和实践训练,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实干中学习、尝试中学习,有利于学生吸收企业的标准化管理模式及企业对品质的要求,有利于对“工匠精神”的塑造。

四、创新创业教育诠释工匠精神之精髓

当前国家在大力提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中明确要求:“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各环节。”工匠精神的创新能力是指具有凡事不墨守成规,不循规蹈矩,力求推出新构思、新设计,运用新方法、新方案解决问题的能力。工匠人才必须具有积极的创新意识。创新意识是开展创新活动的前提,只有在强烈的创新意识的引导下,才能产生强烈的创新动机,充分发挥创造力。在实践中不断创造出新技术、新理论、新观念、新办法,这是工匠人才的创新能力的最突出的表现。所以,在工匠人才培养中,一方面高校需要营造创新创业氛围,开发开设创新创业课程,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另一方面,需要高校积极融入以企业为主体的区域、行业技术创新体系,以解决生产生活的实际问题为导向,广泛开展科技服务和应用性创新活动,努力成为区域和行业的科技服务基地、技术创新基地。

五、结论

工匠精神的培育需要顺应时代、产业、科技的发展,需要学校增强把握社会经济技术重大变革趋势的能力,不能闭门造车,要开放眼界,适应、融入、引领所服务区域的新产业、新业态发展,瞄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增长点,形成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的新格局。促进新技术向生产生活广泛渗透、应用,推动“互联网+”战略在当地深入推进,形成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优势。

参考文献:

[1]曹顺妮.工匠精神-开启中国精造时代[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

[2]亚力克·福奇.工匠精神:缔造伟大传奇的重要力量[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4.

篇5:弘扬工匠精神 推进质量提升

着力打造生态文明旅游强乡

——林州市石板岩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经验交流材料

石板岩乡位于红旗渠的故乡——河南省林州市西北部深山区,是集老、山、穷为一体的扶贫开发工作重点乡,海拨800-1736米。全乡南北长约30公里,东西宽约4.5公里,总面积约8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584亩,辖17个行政村,110个村民小组,218个自然村,2722户,9025口人,其中非农人口2134人。全乡共有17个农村党支部,8个乡直党支部,515名党员。石板岩乡是全国农村商业战线上的一面红旗——“扁担精神”发祥地,是县委书记的好榜样——谷文昌同志的故里,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4A级旅游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太行大峡谷风景名胜区所在地。

近几年来,石板岩乡根据林州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和总体安排,团结和依靠各级干部和广大群众,立足全乡实际,紧紧围绕“十一五”规划和目标,弘扬三大精神(红旗渠精神、扁担精神、谷文昌精神)凝聚合力、推动科学发展提升实力,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全面完成各项目标任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效明显。石板岩乡相继被评为中国县域旅游品牌百强景区,省特色景观旅游名镇、省环境优美小城镇、省特色文化产业十佳乡镇、省国土绿化模范乡镇,安阳市文明乡镇、平安建设先进乡镇等。现将我乡几年来的工作汇报简要如下:

一、以机制为保障,着力完善新农村建设的长效机制。科学管用的制度机制,是推动干部真心实意服务群众保征。我们在深入落实“3+2”工作法的同时,结合全乡实际,着力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大力实施“双强”工程,开创了“支部建基地、党员带农户”活动新局面。先后完成7个行政村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4个文化大院和17个村的现代远程教育站点建设工程。通过开展先进性教育、贯彻学习科学发展观等活动,大力提升党员干部思想政治素质和工作业务水平。以“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结合“农村党员能力达标培训工程”等,切实加强三大班子自身建设、农村党组织建设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和创新工作机制。实行领导包片、干部包村机制,在全乡形成激励干事创业的正气和氛围。二是建立部门联动机制,形成集中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强大合力。成立新农村建设指挥部,农林水、国土、城建、三优、财政、公安等多个部门参与,主管领导为第一责任人,即统一协调,又各自承担分工内的工作。同时明确了各单位、各线的工作目标和工作责任,多层次、多环节的紧密配合,切实做到新农村建设开展到哪里,部门的责任就落实到哪里。三是发挥财政资金的“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引导群众投资投劳进行新农村建设。充分将财政、扶贫、交通、林业、水利等新农村建设资金适度集中投放、资金捆绑使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同时改变以前直接补贴的办法,采取“以奖代补”等形式,激发基层干部群众的干事动力,使有限资金发挥最大效益。

合理使用“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办法,宣传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意义和实际效用,动员群众投资投劳,改善自身生产生活条件。按照“谁受益、谁投资”的原则,鼓励群众参与道路、水利、林业、环境等基础设施建设,从而调动当地群众和民营资本的积极性。四是始终坚持“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的原则,努力推进村民自主建设机制。在农村基层管理中,全面使用“4+2”工作法,党委、政府制定章程、建立制度、规范运作,支持支村两委自主管理、民主决策,全面负责处理新农村建设中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各种问题。在各村设立村务监督委员会,推行农村三资代管、村章乡管等办法,维护好群众的管理权、参与权、知情权,保护好、调动好农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新农村建设成为广大农民群众的自觉行为。

二、以发展经济为中心,着力打牢新农村建设的基础。近几年来,我乡全面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对外营销和宣传,大力推进旅游产业发展,乡村整体实力虽得到了明显提升,已经迈上向旅游强乡跨越发展的大道。一是发展优势,围线旅游搞建设,推进产业发展。石板岩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4A级旅游区,旅游优势和区位优势非常明显。我乡积极争取国家资金扶持,动员组织群众投资投劳,先后完成先后完成了王相岩、桃花谷入口生态停车场工程、集镇美化亮化工程;太行隧洞技改亮化工程;滑翔基地场地和公路拓宽工程;西南环旅游观光线技改、硬化和配套工程等,基础条件明显改善。与河南省建设投资公司进行旅游项目合作,乡、村、组以资源入股进行分红,在保障好群众利益的基础上,引来了发展资

金,从而为景区下一步快速发展提供了条件。搞好景区员工和当地群众的培训工作,增强责任意识,狠抓景区综合治理,严历打击破坏环境和损坏形象和行为,为景区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氛围。2010年,全乡旅游接待游客60万人次,门票收入1050万元。二是立足特色,围绕效益搞调整,发展特色村镇。以创建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为目标,坚持“生态立乡、旅游强乡、三产富乡、和谐兴乡”的总体发展定位,实际出发,实行一村一策,分类指导、动态管理,形成各具特色的发展路子和发展模式,把做强旅游产业、促进农民增收作为特色村建设的第一要务。结合青山绿水的生态环境体系,打造生态文明村。加强对地方历史文化、人文资源的挖掘、传承和保护,打造氛围浓厚的文化村。以景区景点为依托,打造特色旅游名村。2011年全乡旅游宾馆、饭店、农家院超过200家,床位上万张,旅游从业人员上千人,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7635万元,同比增长14%。三是立足农业,围绕旅游办企业,发展特色经济。以龙头企业为主体,积极鼓励企业开展特色农产品的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升产业综合效益。以开发和生产特色旅游纪念品和土特产品为主要内容,建立了相应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推广新技术、新品种、新工艺,拉长了农村产业链条,逐步形成了特色产业规模化生产,像农家土布、山鸡蛋、花椒核桃等,已经在周边省市形成了市场。采用“公司+农户+基地”的生产模式,通过企业带动基地扩张规模,优化产业布局,逐步建成生猪、药材、农副产品产销基地,达到村村有产业,户户有项目。

三、以村镇建设为切入点,着力改善镇容村貌。村镇面貌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改变村镇面貌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一是科学编制发展规划。按照循序渐进、适度超前、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结合特色村的历史文化、产业现状和区位优势,根据“建设中心村、改造空心村、合并弱小村、发展特色村”的目标要求,完善了总体规划,详细制定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村镇控制性详细规划。二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以突出农村传统文化特色,突出人与自然和谐,突出农村田园风光为原则,大力实施了以道路交通、给水排水、环境卫生、绿化美化和住宅建设为主要内容的村庄整治。全面完成了“村村通”工程、退耕还林工程、围村林工程、荒草地开发工程、扶贫搬迁工程等。先后硬化村级公路30余公里,16个行政村和80%的自然村通上水泥公路;完成全乡10KV高压线路和各村的低压线路整改。新建了多个移动、小灵通信号发射站,程控电话四通八达,开通了网络宽带上网,在集镇设立了两个自动取款机,乡村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全乡综合承载能力明显提高。三是综合整治村镇环境。全面开展了以整治“脏、乱、差”为主要内容的村镇环境综合整治(乡村清洁工程)活动,重点实施了“五清五化”工程,全乡环境明显改善。几年来,我乡改造公厕和农户厕所80座,其中公厕4座;农房改造改建完成70余户10550平方米,完成21%。完成柳滩农场移民新村180户639口人的扶贫搬迁工程。配备了二台压缩式的垃圾车和六辆专用封闭式小型垃圾车,集镇和公路清洁员20余名,实现了全乡垃圾日产

日清,集中外运。完成17个村的围村林建设任务,全乡共植树1700余亩,近20万棵。四是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实行教育资源整合,推进弱小学校合并和寄宿制学校建设,完成中小学危房改造和标准化建设,引来省实验小学校外实践基地落户我乡,着力提高了教学和管理水平。深入普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完善医疗救助制度,加强以乡卫生院、村卫生所为重点的卫生和计划生育设施建设,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高农村广播电视和宽带网络覆盖面,加强试点村文化体育设施建设,打造乡村文化品牌,建设富有特色的文化村。

四、以文化建设为载体,着力塑造农村文明新风尚。通过大力开展农村文化建设,倡导科学健康、积极向上的农村文明新风尚,促进群众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和良好民俗的形成,从而推动农村社会的全面进步。一是大力弘扬先进文化。以落实《公民道德实施纲要》为广泛开展“讲文明、改陋习、创新风、树形象”活动和“十佳农民标兵评选活动,提高了公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积极开展“荣辱观”教育,广泛开展创建文明村镇、创评星级文明户、星级旅游接待户等多种活动,深入学习和弘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和“难而不惧、富而不惑、自强不已、奋斗不息”的当代红旗渠业精神,着力形成健康、文明、进步的社会风尚。二是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结合创建“平安乡村”活动,加强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把维护社会稳定纳入乡村两级重要工作日程,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种违

法犯罪活动,教育农民树立“崇尚科学、关爱家庭、珍惜生命、反对邪教”的新风尚,维护安定团结,保持社会稳定,为全乡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三是积级发展农村文化事业。以民间文艺培育和农村文化资源开发为核心,加大了对民间文艺表演的支持力度,利用各种节庆、民族传统节日、农闲时间和农村集市,积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促进民间文艺文化繁荣发展,让农村“土生土长”的文化发展壮大起来,满足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要。桃花洞的花棍舞被列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还有像三亩地的扇子舞、旅游公司的威风锣鼓等,都在林州市表演时获过奖,还到安阳市进行过集体演出。

春风催杨柳,壮志冲九霄。我们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时代赋予重任,人民寄予厚望。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高举发展大旗,大力弘扬三种精神,以更加振奋的精神,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扎实的作风,全力推进石板岩乡各项事业更好、更快发展。同时,也恳请各位领导和同志们,对我们的工作予以批评和指正。

篇6:弘扬工匠精神作文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016年3月5日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工匠精神”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让人耳目一新,有媒体将其列入“十大新词”予以解读。古语云:“玉不琢,不成器”。工匠精神不仅体现了对产品精心打造、精工制作的理念和追求,更是要不断吸收最前沿的技术,创造出新成果。下面是关于工匠精神作文,弘扬阅读!

工匠精神铸就中国梦

每个中国人面对世界,最引以为傲的是“中国制造”四个字。确实,made in china已遍布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但是,如何把享誉全球的中国制造变成中国创造,又是每个国人心中的痛。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是一种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缺的不仅仅是尖端技术和超前创意,更多的是一种兢兢业业的传统,一种脚踏实地的作风,一种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

当代风采人物评选活动已到了最后阶段,并产生了最终三名候选人。更多人关注的是伟大的科学家和著名的摄影师,但是我将会把手中的选票留给那位从未踏足大学之路的焊接大师王师傅,因为他代表的是我们当前缺失的大国工匠精神,是我们苦苦追寻的将“中国制造”升级为“中国创造”的金钥匙。

当前我们正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国家实力迅速崛起于世界。但是,社会上也出现了一些乱象,几乎我们都能每天在电视上、网络上都能看到造假成风、贪污腐败的新闻。生活中,很多人在工作上不敬业爱岗、专研技术,只想着买彩票一夜暴富;部分实业公司不专注于产品升级和服务提高,却放弃主业去搞房地产开发;甚至很多校园莘莘学子不好好学习而炒股。。。虽然这些是经济迅速发展过程当中必然出现的一些现象,但是也反映出这个社会浮夸与鼓噪之风过重,亟需王师傅为代表的大国工匠精神来改变这种现状。

我国作为一个制造业大国,如何将“中国制造”升级为“中国创造”也包含在我们提倡的中国梦内容中,但是由于工匠精神的缺失,在很多领域,我们仍然缺乏响当当的“中国名片”。要实现“中国创造”这个伟大梦想,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首先,应大力提倡爱岗敬业、勤勤恳恳、尽职尽责的大国工匠精神,让这种精神成为时代的风向标。其次,国家注重、鼓励技术的创新、实业的发展,让“中国制造”升级为“优质制造”。再次,重视职业技术学校教育,培养大批像王师傅这样的大师级技能人才,做到广积薄发,实现量到质的变化。

我们高中生在面对高考这个人生第一道门槛时,也是踏出实现我们青春梦想的第一步。我们有人在努力成为科学工作者、著名摄影家或是艺术家,但更多的人最终将会成为一名普通的工作者。每个人成功之路不是在于进名大学,而是追求职业技能的完美和极致,希望每一个人都成为每个行业中的状元,成为一名伟大的大国工匠,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努力。

弘扬工匠精神征文

老王,爱岗敬业,练就一手绝活,将技艺变技术,成为“大国工 匠”。他凭借着专注、认真、坚持,把技艺发挥到极致,达到较高的 境界。不是在简单地做重复劳动,而是将全部精力集中到一件事上,忠于它,发现其中的规律,在将“活计”做向完美的境界中领略到无 穷的乐趣!孔子自述生平: “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 至。”孔子,就是将“教书匠”做到极致,终成“万世师表”的人。

我们总想在做事时胸有成竹,其实胸有成竹是在画竹前,认真专注地观察竹子,日积月累后,在心里有了深刻的印象,等到画竹时,自然一挥而就。要做到胸有成竹,就需要有专注、认真和坚持的工匠 精神。这种精神是自信的来源。不仅画竹如此,对待生活、学习和工 作也该有工匠精神。日本有一家 1965 年创立的寿司店,只卖寿司,门面不起眼,只 有 10 个座位。但他的主人限定客人用餐时间 15 分钟,座位需要提前 一个月预定。尽管如此,食客们依然坚持去吃这个“值得一生等待 的寿司”。因为这取决于这个店 89 岁的创始人小野二郎的工匠精神: 寿司店自创建以来,直到他 70 岁以前,一定是亲自去市场挑选食材,会在柜台后重复着看似简单的寿司制作,几十年如一日,练就了魔术 般的娴熟手法,制作出一个个看似普通却有着独特匠心的寿司,成就 一个小却极有竞争力的品牌。而这娴熟的技法需要多年的反复练习。正如他所说: “一旦你决定好职业,你必须全心投入工作之中,你必 须爱自己的工作,你必须穷尽一生磨练技能,这就是成功的秘诀。” 小野不是单纯地在做寿司,也是在享受其中的乐趣。我们喜欢做工精巧的商品,喜欢高品质的物品,而这些物品的背 后,渗透着工匠的精神。

德国凌美钢笔、双立人菜刀、菲仕乐锅价格 不菲却备受欢迎,瑞士的军刀、机械手表,日本的电子产品,甚至马 桶盖??我想,人们在追求品牌的背后,追求的是制作产品的那一份 匠心,那一份工匠精神,只有在产品中注入了独有的认真专注,把技 术变成艺术,其价值才不言而喻。

篇7:弘扬工匠精神征文

“工匠精神”首次出现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令人耳目一新、备感振奋。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文联主席熊召政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这虽然是针对经济领域的改革发展提出的,但也同样适用于文化领域。

“文化领域也要有工匠精神”,熊召政这句话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环视文化市场,一方面,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百花齐放,佳作迭出;另一方面,虽然每年都有海量的小说、诗歌、散文出版,电视台播出上万集电视剧,院线上映数百部电影,但相比数量的快速增长,仍存在着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存在着机械化生产、快餐式消费的浮躁之气。一些作品拼的不是内容质量,而是“策划”和“包装”,更有甚者,抄袭胡编、搜奇媚俗、善恶不辨,只为博眼球赚银两;一些影视剧唯票房至上,“娱乐至死”,同质化现象严重,抗日“神剧”、穿越雷剧,一个比一个“惊心”,每年都有不少粗制滥造的新剧拍完就直接“进了库房”。急功近利的浮躁之气、“将就”之风,不仅对文化产品造成了浪费和伤害,更是对整个社会精神生活的一种伤害。文如其人,言由心生,“凡作传世之文者,必先有可以传世之心”。要解决这些问题,文艺工作者必须从“心”做起,坚守艺术理想,弘扬“工匠精神”,笃定恒心,才能创作出更多叫好又叫座的文艺作品。

“工匠精神”,其核心在于“精益求精”,对文艺工作者来说,“工匠精神”就是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不懈追求。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曹雪芹著《红楼梦》“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才“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柳青在皇甫村蹲点,深入了解农民生活,才创作出鸿篇巨制《创业史》;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先后修改200多次;福楼拜写《包法利夫人》有一页就写了5天。古往今来,文艺精品无不是厚积薄发、千锤百炼的结晶。想要创作出精品,就必须有杜甫“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工匠精神”;粗制滥造、将就对付,只能生产出一堆劣质产品、文化垃圾。 文艺是给人以价值引导、精神引领、审美启迪的;文艺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而今,时代呼唤重拾“工匠精神”!作为“灵魂的工程师”,文艺工作者责任重大,责无旁贷。正如工信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主任罗民所说:“一个拥有工匠精神、推崇工匠精神的国家和民族,必然会少一些浮躁,多一些纯粹;少一些投机取巧,多一些脚踏实地;少一些急功近利,多一些专注持久;少一些粗制滥造,多一些优品精品。”希望我们的文艺工作者“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领风气之先,塑“工匠精神”,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发好中国精神、凝聚起中国力量,创作出更多为人民喜闻乐见的文艺精品。

篇8:弘扬中国传统工匠精神

高尚的“工匠精神”是任何时代都绝不可缺少的,若忽视了工匠精神,那社会不断发展和人类文明持续走向辉煌就会受挫。在当今社会,只有把工匠精神发挥得淋漓尽致,才能拥有竞争的优势,才能具有真正的不可替代性,企业才能永远在复杂环境下立于不败之地。传承和发扬工匠精神不仅是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更是生活精彩,人生出彩的基石所在。我们需要重拾工匠敬业、勤奋、执着、创新精神,形成一种独特的、具有创造性的文化和价值观。

敬业创造财富

回顾中国历史,春秋时期,鲁班发明了木工工具、农业器具等,被视为工匠的典范与祖师;东汉张衡发明地动仪、北宋沈括撰写《梦溪笔谈》、明朝宋应星撰写《天工开物》……,《增广贤文》言:“良田百顷,不如薄艺在身。”在中国传统社会中的底层人眼里,再多的财富也有失去的时候,唯有一门手艺可以保证自己衣食无忧。正是出于这种朴素的认识,民众愿意学手艺,为了饭碗的坚固,才愿意将手艺练得越来越好,无形中,形成了中国工匠独特的敬业精神。

中国古代家具的设计和制造主要靠手工劳动来完成,设计、制作往往是同一人,在学习技艺上也完全采用师父带徒弟的方式,凭经验和记忆,伸展绳墨、竹笔画线、刨子刨平、再用量具测量,制作成各式各样的经典家具和工艺品。

我国明代,木匠把日常生活的床已经做到了极致,一个家庭有一张好床,就是拥有了一笔财富。《金瓶梅》第九回说西门庆用十六两银子为李瓶儿买了一张黑漆描金床,他又用十一两银子顺手买了两个丫鬟。潘金莲知道西门庆为李瓶儿的屋里买了一张好床,就闹了起来,不得已西门庆旋即用了六十两银子买了一张螺钿敞厅床。可想一张床相当于多少个丫鬟的身价。

工匠的执着精神,还表现在农具的发明创造方面。据周昕《中国农具发展史》载:古代工匠经过长期反复实践,发明了高效实用的耧车。它是一种用畜力牵引的播种器具,能一次完成开沟、下种、覆土等作业环节,达到行距一致,深度一致,疏密均匀,既提高了播种质量,又提高了工作效率。达到了“三犁共一牛,一人将之,下种、挽耧,皆取备焉,日播一顷”的效果;元朝棉纺织专家黄道婆对我国棉纺织技术进行不断的改革,创造出一套赶、弹、纺、织的工具:去籽搅车,弹棉椎弓,三锭脚踏纺纱车……使纺纱效率一下子提高了两三倍,她的敬业精神推动了我国棉纺织业的迅速发展,使我国古代的棉纺织技术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勤奋促进发展

古代工匠的勤奋精神表现在方方面面,它促使我国农业生产的排涝浇灌器具的发明也走在了世界前列。传统水车,即人们通常所称的“翻车”和“筒车”,是一种能从江湖河塘地表中不间断持续汲水的大型农业机具,它不仅能用于高地提水、低田排水等生产领域,而且在济漕保运、沿海制盐等非农业方面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它的先进技术能直接转化为生产力。从机械学原理的角度来看,水车结构复杂,有连杆曲柄机构、轮轴齿轮机构、链轮调节机构等。从动力学看,由人力、畜力逐渐上升到水力和风力自然能的应用。据方立松《中国传统水车研究》载:“它代表了中国古代在动能利用上的卓越成就,它与耕种等其他农具系列配合,发挥各自的作用,共同为农业生产提供技术支撑。在那个时代走在了世界的前列。”我国汉代就已有了畜力碓和水力碓,用来加工粮食,脱壳磨面。据张力军、胡泽学主编的《图说中国传统农具》载:到魏晋南北朝时的崔亮发明了用一个水轮推动八个磨盘的“八磨”机,使粮食加工的工效一下子提高八倍。西晋时有人将水轮转动改为用牛牵引,达到“策一牛之任,转八磨之重”,这样就可以在没有水源的地方也能用上高效的“八磨”等工具了。

除了以上古代工匠为我们留下很多宝贵文化遗产外,还有大家知道的大彬的紫砂、江千里的螺钿、黄应光的版刻、周翥的百宝嵌、方于鲁的制墨、张鸣岐的手炉、朱氏三松的竹雕等工艺品。这些工匠可称得上是举世闻名的能工巧匠。

执着铸就辉煌

古代工匠的执着精神为我国陶瓷的发明、发展同样做出了巨大贡献。秦始皇陵的兵马俑,不但把人物形象表情刻画得逼真生动,而且规模宏大,成队成阵,不愧为世界奇观。唐代的三彩陶朝着更为精致的方向发展,人俑、马俑、骆驼俑,色彩鲜艳,各具形态,有很多细微的动作和表情。

唐宋以后,瓷器的工艺越来越精,出现了许多名窑名瓷。唐代绍兴有名的“越窑”青瓷,有“类玉”的美称。河北内丘的“邢窑”,则以出产白瓷闻名。湖南长沙一带的彩瓷,不但有绘画,还使用贴花、模印,装饰性很强。河南的钧窑、汝窑、柴窑,浙江的龙泉窑,河北的定窑,陕西的耀州窑等名窑所产瓷器,都驰名海内外。当时的瓷器有“青如天,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磬”的说法,被一般家庭争相收藏。中国的瓷器,从唐代起就通过陆路和水路传到亚洲、欧洲和世界各地,赢得了全球人的赞叹。

说起中国人的传统服装,不得不说一项令国人自豪使全球人惊叹的伟大发明——丝绸。毫无疑问,我国是世界最早养蚕和织丝的国家。祖先们很早就发现蚕吃桑叶吐丝又 “作茧自缚”的现象,经过仔细观察和实践,大约在六千多年前,就掌握了养蚕、缫丝、织帛的全套生产过程。聪明的古人们把蚕茧用开水煮烫,去掉胶性,抽出丝头,合成丝线,再织成绸、缎等帛品。这个过程说起来一句话,做起来难上加难。长沙马王堆出土的素纱禅衣,服装长128厘米,袖长190厘米,但重量仅有 49克,衣服可谓轻若烟雾,举之若无,让人着实惊叹当时的织造工艺如此精湛。到目前为止,用现代化的工艺都很难复制。丝绸的发达,促进了服饰、染织、刺绣业的发展。与丝绸密不可分的刺绣,它的艺术创造,商代就开始出现,一直延续到明清时期,形成了苏绣、湘绣、粤绣、蜀绣四大名绣。中国的刺绣与丝绸伴随着工匠的执着精神,名扬世界。

创新超越世界

我国在几千年的发展中,工匠们除了以上各种发明创造外,还具有不断追求创新的精神。张衡发明了浑天仪和地动仪,比欧洲早1 700多年;南朝祖冲之精确地算出圆周率是在3.1415926~3.1415927,这一成果比欧洲早一千年;中国人于公元前5世纪发明了双动式活塞风箱,西方于16世纪才用双动式活塞风箱,比中国晚了两千一百年左右;公元前2世纪,中国人发明了旋转式扬谷扇车,到18世纪初,西方才有了扬谷扇车,比中国晚了两千年左右;公元前1世纪,中国人发明了独轮手推车;而西方到公元11世纪才出现独轮车,比中国晚了1200多年;东汉华佗擅长外科手术,被誉为 “神医”,他发明的麻沸散比西方早1600多年;隋唐赵州桥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等等。

我们在传承中国工匠精神的同时,也要研究中国工匠精神的内涵。将这些宝贵文化遗产与现代企业的管理理念相结合,并引入科学研究范畴,拓宽中国工匠精神与人文研究的视野,加深我们对中国工匠精神在企业文化中不可替代性以及提高员工地位的再认识。

中华民族是充满智慧的民族、不甘落后的民族,今天,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中,我们要呼唤中国古代工匠那种敬业、勤奋、执着、创新精神,以此为企业铸魂。企业更要为冲锋陷阵者、为敢于亮剑者、为勇于改革者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和激励机制,让人人敢担当、个个能出彩,使中国成为创新大国、制造大国。清代郑板桥有诗曰:“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有了这种精神,定能实现我们的强国之梦。

篇9:弘扬工匠精神征文

众所周知,我们国家是一个制造业大国,工人数量众多,但能被称为工匠的却屈指可数。从表面看起来,工人和工匠之间只有一字之差,但两者却有天壤之别。当前,一些贴有“中国制造”的商品在国外成为了粗制滥造的代名词,只能在地摊上去销售。就是因为缺乏“工匠精神”。什么是“工匠精神”呢?

“工匠精神”是一种热爱工作的职业精神。和普通工人不一样的是,工匠的工作不单是为了谋生,而是为了从中获得快乐。这也是很少有工匠会去改变自己所从事职业的原因。这些工匠都能够耐得住清贫和寂寞,数十年如一日地追求着职业技能的极致化,靠着传承和钻研,凭着专注和坚守,去缔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火箭总装厂高级技师高凤林,他是发动机焊接的第一人,为此,很多企业试图用高薪聘请他,甚至有人开出几倍工资加两套北京住房的诱人条件。高凤林却不为所动,都一一拒绝。理由很简单,用高凤林的话说,就是每每看到自己生产的发动机把卫星送到太空,就有一种成功后的自豪感,这种自豪感用金钱买不到。

“工匠精神”是一种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能够被称之为工匠,其手艺自然得到社会公认。但工匠对于自己制造的产品,却永远不会满足。在他们的心目中,制作出来的产品应该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工匠精神”的代表人物哈里森费时40余年,先后造了五台航海钟,最后一个钟,创造了航行了64天,只慢了5 秒的记录,从而完美解决了航海经度定位问题。而我国的工匠们同样毫不逊色,他们中有人能在牛皮纸一样薄的钢板上焊接而不出现一丝漏点,有人能把密封精度控制到头发丝的五十分之一,还有人检测手感堪比X光那般精准,令人叹服。而这没有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显然是无法做到的。

在一个3000平方米大的现代化数控车床厂房里,中国商飞大飞机制造首席钳工胡双钱所在的角落,并不起眼。

这像一个隐喻:在我们这个人口超过13亿人的偌大国度里,胡双钱和他的钳工同行们,显得寡言少语,也几乎得不到太多的关注。甚至,直到今年的五一劳动节期间,中央电视台特别节目《大国工匠》在介绍胡双钱们时,仍有一些网友惊叹,“原来还有这样一群人的存在”。

《大国工匠》讲述了8个工匠“8双劳动的手”所缔造的神话。节目播出之后,工匠的故事很快引起社会热议,截至5月7日,相关话题的微博阅读量超过 3560万次。人们发现,包括胡双钱在内的工匠们,之所以走入镜头,并非他们有多么高的学历、收入,而是他们能够数十年如一日地追求着职业技能的极致化,靠着传承和钻研,凭着专注和坚守,缔造了一个又一个的“中国制造”。

近日,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经济新闻部副制片人、《大国工匠》节目制片人岳群说,这样的工匠精神,在当下浮躁的社会中显得尤为珍贵。正如一位网友的评论所言:“当看见哈雷戴维森工厂的装配工自豪地对儿子说,‘街上那些漂亮的摩托车里就有我的签名’的时候,我想,我们的中国工匠也应该有这种荣誉感,社会需要给予技术人才更多尊重与重视。”

提到优质制造,人们的.第一反应往往是瑞士、德国、日本等国家的制造业,以及这些国家里控制误差不超毫秒的钟表匠,仅拧各种螺丝就要学习几个月的工人,和那些捏寿司都要捏成极致艺术品的手艺人。而经这些工匠之手制造出来的产品,也无一例外地打上了隐形的高品质标签。

那么,中国呢?“作为一个制造业大国,我们难道就没有这种工匠精神,还是说社会的浮躁,让我们忽视了这种精神的存在?”岳群说。

这也成了《大国工匠》制作的初衷。选题确定后,拍摄对象的寻找是一道难关:要在种类繁多的工种与数量庞大的技术工人中,找到能代表中国水平与中国制造实力的工匠,并非易事。

更让他们始料未及的是,在诸多单位推荐的工匠名单中,不乏一些大工程项目的指挥官、负责人,但制作团队却坚持一点,寻找真正的匠人——“一定要找到拥有顶尖技术的一线技术工人,他们可以不是官员也不是负责人,但无一例外都要有别人难以替代的技术水准。”

胡双钱就是其中一位拥有非凡技术的匠人,至今,他都是一名工人身份的老师傅,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制造中国大飞机团队里必不可缺的一分子。

,中国新一代大飞机C919立项,对胡双钱来说,这个要做百万个零件的大工程,不仅意味着要做各种各样形状各异的零件,有时还要临时救急。一次,生产急需一个特殊零件,从原厂调配需要几天的时间。为不耽误工期,只能用钛合金毛坯来现场临时加工,这个任务交给了胡双钱。

岳群至今记得,在节目中,胡双钱所讲述的任务难度之大,令人难以想象:“一个零件要100多万元,关键它是精锻锻出来的,所以成本相当高。因为是有36个孔,大小不一样,孔的精度要求是0.24毫米。”

0.24毫米,相当于人头发丝的直径,这个本来要靠细致编程的数控车床来完成的零部件,那时只能依靠胡双钱的一双手,和一台传统的铣钻床。

篇10:弘扬工匠精神征文

走进沙湾何世良工作室,记者目光立马被一幅砖雕作品所吸引。作品呈现了香蕉、荔枝、龙眼、洋桃等岭南佳果,构图疏密有致,密处叶果层叠,疏处大量留白,颇富中国画意蕴。最诱人处当属细节,香蕉的饱满、荔枝的粗糙、小鸟的顾盼,甚至蕉叶上的虫眼都栩栩如生,在青砖上表现如此精妙细节需要何等功力。感叹之余,不禁好奇,是什么让他对砖雕艺术如此痴迷。

何世良说,生于斯长于斯,自己从小就“流窜”在村中大大小小的祠堂中,放眼所见皆是在少年眼中充满神秘感的砖雕、木雕、灰雕,长期浸淫在岭南建筑艺术中,让他从小涵养了一种古典情怀、雕刻情结。从16岁初中毕业到今天,从木雕到砖雕,从家具到大型砖雕作品,从个人到团队协作,从默默无闻到行业翘楚,他一直在坚持,未离开过半步。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好之”“乐之”,方能不改初衷,一以贯之。那些杰出工匠一辈子,甚至一个家族几代人都做一件事——如清代负责宫殿、皇陵修缮的“样式雷”家族,在200多年的时间里,传承8代,为大清帝国营造了数不清的经典建筑——正是有这着这样一种信仰,一种耕耘不辍的愚公精神。

创新,一种品格“不敢越雷池一步并不是工匠精神”,何世良说,“如果师傅教会我雕荷花,我一辈子只会雕荷花,雕一朵牡丹都不行,那有什么用呢?一辈子都不能超越师傅,机械式传承意义不大。师傅教你的是技法,你用技法去创新,这才是徒弟的使命。”

何世良这种观念深深融进他的砖雕创新实践中,譬如砖雕工具改良创新,采用电动工具雕刻,速度提高一倍,提升了效率;譬如技法创新,在长50米、高9米的大型砖雕作品《百福晖春壁》中,因此壁雕幅面积甚大,为增强立体感和克服平板之弊,他把雕刻深度大大增加,千方百计让雕刻物“凸”出来,成为砖雕技术上的一大突破。由于青砖质地松脆,容易崩折,故一般砖雕镂空较浅,此壁镂空度极大,深厚而面广,景物内部结构通空如蚁穴,把镂空技术提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

工匠精神不是因循守旧、因陋就简,不是不能超越前辈,否则技艺就不会进步。当传统工艺遇上新工艺、新技术,传承与创新有机融合便成为一种必然,这或许可以称为新工匠精神吧?在“中国制造2025”中,创新是勾勒蓝图的一条主线。其战略任务和重点,第一项就要提高国家制造业创新能力。这表明,创新是提升中国制造的基础,没有创新带来的活力和动力,中国制造只能原地踏步。

传承,一份责任

传统工匠讲究师徒之间口授心传,随着老一辈工匠离去,后辈一旦跟不上,这门手艺就有失传的危险。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岭南砖雕作为岭南建筑文化的一朵奇葩,不仅面临着制作材料的枯竭,还有人才断层之虞,能够掌握在砖上进行雕刻技艺的人已经很少了。如再不重视,和许多老手艺一样,砖雕这种岭南所独有的民间艺术面临着消亡的危险。为了让传统工艺薪火相传,不让砖雕后继无人,何世良成立砖雕工作组。由于砖雕市场日益萎缩,愿意学艺传承者并不多,很少人能坚持下去。

不但砖雕,包括岭南风格特色建筑,也因受到现代建筑冲击,人才不足而日渐式微。何世良举了一个例子,某单位需要设计一个传统岭南戏台,但许多设计院都无法胜任此项任务,这个侧面足以窥见岭南风格特色建筑的尴尬现状。

让“工匠精神”渗透进各个行业中,培养出更多的大国工匠,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一代人观念的更新,更需要国家战略、国家意志,如提升职业教育地位、重视技能型人才培养、提高工匠福利待遇、重点扶持某些行业,使工匠安心在自己的领域里追求极致、精益求精,并将技术与精神一代代传承下去。

篇11:大力弘扬工匠精神

-----学习《弘扬工匠精神做爱岗敬业好员工》的心得体会

在今年两会上,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工匠精神”成为各行各业热议的话题。近期认真学习了《弘扬工匠精神做爱岗敬业好员工》一书,通过大量的事例与解析,明确了“工匠精神”的真正内涵。“工匠精神”就是对工作执著、热爱的职业精神;对所做的事情 和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对制造技艺的一丝不苟,对完美的孜孜追求,以及对工作的敬畏、热爱和奉献的工作境界。是一种态度,一种追求,一份挚爱;一种专注,一份坚持,一份严谨,一份细致;更是一个方向,一种积累,一种修养。它树立起了人们对职业的敬畏、对工作的执着、对产品的负责。这种对工作的精神和态度,正是当我们各级干部和广大员工群众在生产实践和完善内部管理中所要追求的,也是我们推进精细化管理工作提升管理水平所倡导的工作方法与工作态度。

当前我公司厂区扩能已基本完成,厂房设备等各项基础设施逐步到位并投入使用,为公司生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公司正在逐步完善管理制度,大力推进精细化管理。精细化管理的精准细严也就是“工匠精神”要求对所做的事情和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因此我们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提升公司精细化管理水平。

一要提高自身的工作素养

每个员工首先要了解自已所从事工作基本知识,掌握工作标准与操作规程。岗位不同要求也不同,但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目标是相同的,车钳铆电焊每个工种有各自的工作内容与标准要求,经统会工程技术人员又有各自工作职责完成目标。因此要针对不同的专业与工作要求,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和理论知识,补齐短板,加强修养,提高素质,提高专业技能,增强实际操作能力。在工作中向经验丰富的同事学习,向老同志求教,增强专业知识的积累。古往今来,大凡事业上有所成就者都具有勤奋努力奋斗和刻苦上进、锲而不舍的好学精神。

二要有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工匠就是工作在生产一线的普通工人,他们干一行爱一行,虽然日日夜夜重复着相同的劳动,但是他们没有好高骛远,没有停止对创新的追求,而是在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作为一名员工要立足本职岗位,发挥自身特长,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求真务实。要学习工匠们那种谨慎仔细、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戒骄戒躁,不断进取,以工作规范和行业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各级干部要立足基层实际,讲真话、报实情、求实效。对于公司的各项决策部署,要狠抓落实,着重在解决实际问题上下功夫,不能依旧停留在以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落实会议。再好的政策,也离不开我们每一位中层干部脚踏实地的去落实,去推动,去形成实现公司发展的强大合力。

三要有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众所周知,瑞士的钟表行业全球闻名,但这背后确实千千万万个工匠精益求精的结果。他们对每一个零部件都精雕细琢,对每一道工序都精心打磨,一块块瑞士手表就这样从他们手中走向世界。工作态度决定事业成长的高度,精是工作质量上的要求,工作做得快还不行,还要做得好。我们推进精细化管理,精细是方法,提高管理水平是目标。工作上有“差不多”、“大概过得去”、“凑合”、“还行吧”这样的态度,那是要命的,工作会漏洞百出,失误频发,那我们大修支架的质量也是上不去的,自然任务也就不会有。我们常说产品质量“零容忍”、安全生产“零事故”,内部管理“零缺陷”,这些都是要求精益求精、追求完美。严格遵循工作标准,不允许有任何失误和马虎,这不是苛刻而是一种工作常态,是工作素质与能力的体现。各级干部面对纷繁复杂的工作,不管在什么岗位、做什么,都要始终坚持做什么都要做到更好最好。只有以精益求精负责任的态度对待工作,才能在工作上更上一层楼。特别是身处基层一线的干部和班组长,工作都是直接与员工群众打交道,工作任务直接关系着员工群众基础的切身利益,这就要求基层的干部工作必须耐心求细,把事情做精做细,赢得员工群众的满意。

四要有敢于创新的工作精神。工匠精神的最高境界是精益求精,不断创新,这也是我们推进精细化管理的最高要求。工作中必须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能墨守成规,用老经验指导新实践,用老眼光看待新事物,用老办法解决新问题,要有创新的意识和思维,这是推动工作创新的关键。当前公司生产经营发展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和新挑战,面对困难迎接挑战,就需要有创新的工作思维和工作方法,这是一种责任,是一种使命。每个员工特别是各级干部面临新的形势与任务,要有解决问题的决心,要有应对挑战的办法,不能满足于已有的成绩,进一步解放思想,理清思路,认清形势,明确目标,尽心履职,真抓实干,增强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增强责任意识、担当意识、看齐意识、大局意识,以创新的思维、创新的方法、创新的精神开展工作,争取更大成绩。

上一篇:高中理解性默写答案下一篇:关于评选2012年度优秀医院院长和医院管理突出贡献奖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