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4-08-02

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精选6篇)

篇1: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市场营销学是建立在经济学、行为科学、管理学等学科基础上的综合性、应用型学科,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它是以市场经济作为先决条件,于20世纪初在美国发展起来。1992年,国家专业目录正式列入市场营销。目前,我院营销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企业要求存在一定差距。其主要问题在于:

1、缺乏先进的教学理念 大多数教师仍采用“灌输型”教育,教学过程以“教师为中心”,没有把自己定位于学生的合作者、鼓励者和引导者,造成学生被动地听教师的讲授,缺少机会去思考分析。

2、教学方法陈旧 多年来,营销教学同其它学科一样,依赖于“一块黑板、一枝粉笔”的传统教学手段及单一的讲授法,教学效果的好坏更多地取决于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缺乏视觉、情景等立体效果,限制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潜力的发挥。

3、教学内容相对滞后 首先是知识结构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需要,特别是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其次是教学体系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课程之间有所交叉重复,缺乏统一协调。在学习过程,学生感觉每一门课程内容都好似知道,但都不能深入了解与掌握。

4、教学过程中重理论说教、轻专业全面素质和职业基本能力的培养 结果造就的是“考试型人才”,而非复合型与应用型人才。

5、教师缺乏实践经验 一些教师从学校到学校,接触的是书本,虽然作过一些调研工作,但毕竟没有在企业真正从事过营销,对营销理念的认识仅停留在理性上,缺乏感性认识和体验。

二、对策

新形势下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创新

根据目前社会对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要求,我们认为,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应当是以“厚基础、宽口径”为原则,以“知识复合、能力培养”为重点,培养熟悉我国法律和相关政策,适应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宽,既系统掌握市场营销及管理、经济、法律方面的知识又具备相当的实践操作能力,综合素质健全、富有创新精神的,能在国家相关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从事市场营销的实际管理工作,或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为培养学生动手型、实用型人才等综合能力,构建复合型市场营销人才,我们应该从人才培养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创新。

1、理念的改变 培养出符合企业需求的营销人才,一要解决教师的育人理念。从人才培养角度,教师必须变“以教师为中心”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为育人宗旨,围绕“全面育人,全程育人,全员育人”的育人工作理念,对课程体系、课程结构、教学内容、考核手段等内容开展讨论,统一教师的认识。二要注重学生养成教育,适应社会多样化需求。市场营销教育必须致力于培养学生优化的综合素质,包括思想素质、业务素质、文化素质、身体身心素质。市场营销人才能力的培养就是要使现在市场营销教育客观存在的平庸的知识型、被动接受型、自我封闭型、各自独立型的培养模式向着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创新能力型、主动思维型、开放型、合作型转变。

2、教学内容 理论是实践的基础。首先,教师在有限的课时内,对市场营销的理论基础、概念、重点、难点,讲深、讲透,同时要以专题形式介绍市场营销理论的最新观点、发展趋势,确保在学生头脑中留下一个清晰的理论框架。其次,充分发挥进行教研室的教研活动作用,认真梳理市场营销专业课程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积

极探索避免内容的简单重复。最后,改革教学课程体系。针对学院的专业特点,我们要有意识的引进机械、化工、建筑、电子工程、计算机等部分工科专业知识,拓宽学生专业领域,开阔他们的视野。

3、教学方法 为了更好的提升课堂效果,教师教学过程中可采用企业培训的模式如情境教学法、模拟教学法、角色演示法、小组学习法等,把营销有些内容如市场竞争、渠道冲突、商务谈判、促销活动等等,引入课堂,倡导研讨式课堂,通过这些方法的运用,学生在理解中学会了知识,更重要的一个层面是在课堂的教学活动中培养了合作意识,锻炼了沟通能力,提升了语言表达能力。

4、教学手段 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第10条明确指出“应用现代教学技术提升教学水平”并明确规定“国家重点建设的高等学校所开设的必修课程使用多媒体授课的课时比例应达到30%以上,其它高等学校应达到15%以上”。根据市场营销专业的特点,针对部分营销专业的理论课程,如《市场营销学》、《国际市场营销》、《市场营销调研》等教学内容,教师能熟练运用影像教材等现代化技术手段展示真实营销场景或利用软件(MarkStrat、SinMarketing)提供模拟市场环境。这种声音、动态图像与案例讨论有机结合起来,一方面加大信息输出量,另一方面充分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

5、实践环节 根据我们这几年在人才招聘会上进行调查可知,企业对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要求,既要有理论知识,也很看重其实战能力。因此,注重实践性教学是培养人才动手能力的客观要求。根据用人单位要求,可在市场调研、个人网店建设,产品宣传,人员推销,调研报告,营销策划,商情分析的撰写等内容加强动手能力培养。为此,一是进行校、企合作,建设稳定的校外实践性教学基地。我们利用在市内建立的一些长期、稳定的校外实习和训练基地,当课程学习到一定阶段时,学生进行专业见习,地点可以是生产企业、物流企业、超市等于营销关系密切的企事业单位[4];也可以请一些企业出色的市场营销人员为学生做一些介绍与指导。通过较长时间与实际接触,学生加深理论学习与理解,强化对专业的认识,为下一步系统学习找到方向。二是在校内建立培训基地。我们可以依靠专业教师、团总支、学生会,在学院内建立一些市场营销学生实习商店,举办营销讲座、CIS策划大赛等,全力打造第二课堂平台。

篇2: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1 市场营销课程内容体系相对滞后

高职院校都实行教学计划制度,每学期的课本都是提前预定好的,大部分都是几年前的课程版本,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其相关内容就无法跟上时代的要求,很多新颖的内容,学生无法在课本上看到,只能靠老师在课堂上予以补充和完善,无法呈现系统、全面的介绍。

1.2 教学过程中“重理论、轻实践”不适应社会需求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对营销人才的选拨有了更高的标准,高学历已不再是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企业比以往更看重人才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但在目前的院校中依然是偏重理论教学,学生缺乏足够的实践技能培训,其实际操作能力比较弱。

1.3 缺乏具有实践经验的.教师

当前我国高校与外界企业缺乏一定的沟通和交流,不太了解企业营销管理的现状及具体运作中存在的重点问题,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师普遍缺乏营销实战经验,其所掌握的理论知识也不能与企业营销实践进行有效对接;没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实践教学中,由于教学、科研等工作占据了绝大部分时间;有些教师虽具有实践经验,但也只是在企业兼职过,所学得的内容都不够全面、专业。因此,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实践教学效果,从事实践教学的大部分都是职称不高或实践经验不足的教师。

1.4 课程设置上不够科学合理

高职教育的定位是“走产学结合的发展道路,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这种定位,对全面职业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要求高于本科院校,更强调毕业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和技能,很多高职院校在市场营销专业课程的设置上照搬或压缩本科院校的课程体系,缺乏一些信息化的课程,影响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课程内容的更新落后于时代的发展,现在企业对营销人才的衡量更看重其实践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等综合素质,目前高职院校在这些方面的课程内容上比较欠缺,甚至是空白,严重忽略了对市场营销专业学生职业素质、团队协调能力等方面的培养。

1.5 教学方法、手段比较单调

教学方法和手段上主要仍延续传统的课堂讲授方式,另外还借助于多媒体设备,但是有更多的先进教学工具没有充分运用到实际教学过程中去。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主要还是教师讲授-学生听讲或是案例教学,情景模拟等常用的形式,没有及时进行教学方法的更新,无法使学生充分参与进来,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学效果往往不是很理想。

1.6 实习实训基地利用率低,实习单位落实比较困难

市场营销专业的实践教学需要校内有配套完备的实习实训基地,但是现阶段一些高职院校投入经费明显不足,现有的实训基地更多是为了应付上级的评估或检查,也有一些院校实习实训基地是一个大教室放置几十台电脑,而且大部分时间是闲置的,根本无法起到真正让学生利用的作用。

篇3: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伴随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与完善, 社会对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需求量愈来愈大, 要求也越来越高。据不完全统计, 自2005年以来, 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需求连续位列榜首。由于不同行业具有不同的特点, 因而企业更希望能够觅得一批既有专业知识、又有营销技能的复合型市场营销人才。如何把专业知识融入到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培养过程中便成为诸多高校面临的一个迫切问题。而在全国2 286所高校中, 地方院校就占到2 179所, 占比95.3%[1]。因此, 地方院校在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中担负着重要责任。

专业的比较优势就是专业特色, 而人才培养模式决定了人才的定位和学生的就业。对于一般地方院校而言, 常常在某些专业拥有较强的比较优势, 这些专业的毕业生素质也较好。但由于市场营销专业在地方院校多数是较新专业, 缺乏吸引学科建设资源, 因而也往往是地方院校的相对“弱势”专业, 其按照传统模式培养的营销专业毕业生, 也往往因为不具有比较优势而不具备在人才市场的竞争力。因此, 如何在激烈的就业形势下, 取长补短、错位竞争, 既体现地方院校特色, 又具备营销专业基本技能, 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对地方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特色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并提出应对策略, 期望能对地方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特色人才培养思路起到开拓作用。

一、地方院校办学特色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杨柳 (2006) 在其硕士论文中对于地方院校办学特色建设的必要性作了十分详细的分析[2]。尽管作者是站在整个高学层面上讨论该问题, 但本文认为, 在市场营销专业特色建设上, 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杨柳在其论文中认为:

第一, 特色建设是高校适应经济体制转轨的客观要求。这是因为, 在计划经济时代, 人才的培养和就业分配都是由中央统筹管理, 学校的任务就是完成国家交给的任务。但在市场经济社会情况发生了改变, 学校在人才培养上必须考虑市场需求, 实现差异化培养, 而特色培养则是最为有效、可行的实现途径之一。

第二, 特色建设是高校获取有效资源的必然要求。资源的有限性是管理学要解决的根本问题, 伴随着我国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张, 就读大学的人数则呈减少趋势, 如何通过特色建设, 吸引优秀生源就成为企业未来生存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第三, 特色建设是高校自身层次性和多样性的内在要求。和部属院校相比, 地方院校在师资、生源、可利用资源等各方面略逊一筹。地方院校避开这种劣势, 进行特色人才培养, 总体上也丰富了我国人才的层次。和飞 (2003) 认为, 多样化是美国高等教育保持高水准的基本原因[3]。

第四, 特色建设是高校满足区域经济差别发展的外在要求。地方院校更多地承担着为所属地方培养人才的任务, 因而, 从现实角度考虑, 地方院校也必须考虑区域经济的差异性和人才要求的特色性, 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地方院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功能。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区域化日趋深化的背景下, 高等教育正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高等院校尤其是地方院校加强各专业人才的特色培养, 就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市场营销专业, 作为当前需求最为旺盛的专业之一, 也必须未雨绸缪, 加强特色人才的培养, 以满足日趋明显的差异化需求。

二、特色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所谓特色, 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 那就是“事务所表现的独特的色彩、风格等”。从解释可以看出, 特, 具有独特性、统一性、代表性和积淀性的特征, 既是“人无我有, 人有我优, 人优我精”的优异本质表现, 又是事务在发展中的历史沉淀。因此, 地方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特色人才的培养, 就是学校应根据自身条件和社会需求, 在一定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 经过长期努力所取得的有别于其他学校的独特的办学风格、授课内容及运行机制等。关于特色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许多文献都有论述, 如毛成等人从培养方案方面描述了几点不足, 包括未反映社会需求、缺乏特色和个性化、重理论轻实践等[4]。结合众多文献和作者自身的认知, 本文认为, 目前我国地方院校在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培养中, 还存在诸多问题, 主要体现为:

(一) 培养目标不够明确

尽管很多学校在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培养中都有培养目标, 但多数大而空, 不具备实际的指导意义。而且, 培养目标上没有考虑到所依托学校的优势专业, 使得培养的学生缺乏竞争优势, 就业压力也就比较大。尚钢在《关于大学办学特色建设的理论思考》中也提到, 在人才培养特色建设过程中, 要紧紧抓住三个重要环节, 第一个环节就是培养目标建设[5]。因而, 目标作为导向, 没有明确的目标, 人才的培养就失去了方向。

(二) 专业课程设置过于机械

目前, 多数高校课程设置都分为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这种课程设置强调基础课程和通识课程的教育, 共性课程多, 培养的学生尽管也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 但缺乏对相关行业知识的了解。因而, 学生毕业后需要长时间熟悉产品知识和行业背景知识, 直接提高了企业的用人成本和风险。另外, 由于课程设置中实践训练环节太少, 导致学生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较差。基于上述课程设置培养的毕业生往往因缺少行业知识而缺乏竞争力。戴林富[6]在其文章《创新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刍议》中, 强调培养创新包括培养内容的创新, 而培养内容则是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因此, 相对于目标作为方向, 课程体系则为载体, 良好的载体是通向目标的重要条件。

(三) 培养手段过于单一

目前, 地方院校对营销专业人才的培养手段多是采用“课堂+实验”的培养方式。课堂, 即采用课堂教学的方式传授学生市场营销的基本理论知识;实验, 则是学生走进计算机机房, 利用模拟软件对营销的某个环节进行模拟。基于上述方式培养的学生尽管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 也了解一些软件的使用, 但其整个学习过程完全和社会脱节。即使一些学校能够提供和创造条件开设一些专业实习课程, 大多也是由老师带领一批学生到企业走马观花, 流于形式。

(四) 专业优势未能充分利用

很多地方院校都具有某一专业领域的学科优势, 但学校在进行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时, 往往忽略了这一优势。如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作为广西区工科类院校的代表、全国四所著名的电子类高校之一, 在机械设计与制造、通信工程与微电子技术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但学校的营销专业人才培养中并没有充分利用这一学科优势。尽管近年来学校已经认识到这一问题, 明确提出专业的“带机、带电”, 但实现工 (科) 管 (理) 的真正结合, 还需要不断的借鉴和探索。

综上所述, 地方院校在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 尽管拥有自身的专业优势, 但并没能实现专业知识和营销技能的有效结合。如能把这种专业优势和市场营销技能融入到营销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势必能够培养出专业优势突出, 更能满足社会需求的市场营销人才。

三、对策分析

针对以上分析, 本文认为, 对于地方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特色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解决。为了使对策更加具体化, 下面的对策均以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为例。

(一) 关于目标不够明确的问题

关于目标不够明确的问题, 那就需要学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 一定要用文字的方式明确培养目标。

目前,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市场营销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具备市场营销、管理、经济、法律和计算机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能力, 在市场营销专业方向有突出特长, 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和较熟练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和职业道德, 能在各类工商企业从事营销策划、商贸业务、经营管理的应用型高级人才。在该培养目标中, 明确提出了对营销专业知识、计算机和外语水平的培养目标, 并没有体现出和电子信息产业的有效结合。因此, 针对该目标, 本文认为应该加以修正为:具备市场营销、管理、经济、法律和计算机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能力, 了解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趋势, 掌握电子信息类产品的基本工作原理和基本结构, 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和较熟练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和职业道德, 能在信息产业领域从事营销策划、商贸业务、经营管理的应用型高级人才。

(二) 关于培养手段问题和专业优势问题

关于培养手段和专业优势问题, 本文提出了“1+1”培养模式。一方面解决培养手段单一化问题, 另一方面也可以突出专业优势, 即关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在机电、通信等学科方面所拥有的传统学科优势。

“1+1”培养模式, 即“市场营销专业教育+电子信息教育”。前者强调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 后者强调利用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在电子信息产业方面的专业优势, 突出行业背景及产品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的教育。

目前,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市场营销专业共设两个方向:销售管理和国际市场营销。但这两个方面所开课程均没有体现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作为电子信息类学校的专业优势。因而, 本文认为,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应该把本校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培养定位于为我国的电子信息类产业服务。根据营销人员工作环节的不同, 从售前、售中和售后三个环节入手明确人才的培养目标。同时, 结合该校作为电子信息类高校的优势, 突出“带电”色彩, 保证学生一方面掌握市场营销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 另一方面还要了解信息产业的发展背景和信息类产业相关产品的基本工作原理和产品结构。

(三) 关于课程设置问题

关于课程设置的问题, 关键是保证学生掌握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 能够通过特色模块的学习, 掌握某个领域的专业知识, 以区别于其他高校对营销专业人才的大众化培养。该问题的解决, 首先要分析出目前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 结合培养目标, 加以修正, 从而从内容上保证培养目标的实现。

1.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市场营销专业目前的课程群设置

目前,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市场营销专业课程群的设置如表1所示。

上述表格中, “专业”均指市场营销专业, 基础也指的是市场营销专业基础, 因而所有课程设计中均没有和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专业特色的衔接。这种课程设置尽管可以很好地保证市场营销专业基础知识的通识教育, 但缺乏行业背景和产品知识的教育, 所导致的后果就是培养的人才同质化现象严重, 缺乏市场竞争力, 学生就业压力增加。

2. 调整的目的与思路

本论文通过研究, 挖掘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作为电子信息类高校的专业优势, 以便对课程群进行重新设置。经过调整后的课程群将在以下两个方面突出特色优势。

第一, 课程设置方面具有电子信息行业特色优势。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将必修信息产业经济学、电路分析基础、机电产品基础等课程。学校拥有开设这些课程的基础, 商学院拥有产业经济学硕士点、电路分析基础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基础必修课、机电产品基础也是商学院曾经开设的课程。

第二, 教学实践方面具有行业特色优势。信息产业被广西“十一五”列为支柱产业, 桂林市拥有大小电子、信息产业企业100多家, 产值占全广西电子信息产业的2/3以上。目前, 已有清华同方、中软公司、国信科技、托普公司等知名电子信息企业在桂林安家落户, 因此, 桂林拥有丰富的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实习基地资源。这些丰富的资源为市场营销专业的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等集中实践环节提供了扎实基础和基本保证。

结合一般地方院校的专业优势, 开展对市场营销专业特色人才的培养[7], 尽管在很多专业特色明显的高校已有应用实践, 但理论研究不足, 系统性不够, 因而缺乏推广依据。本文利用系统理论的观点, 结合地方院校的专业优势, 力求对地方院校市场营销特色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加以系统分析, 从而为全面解决存在的问题提供分析基础。另外, 目前我国许多地方高校都有自己的优势学科背景, 或工科、或理科、或医学、或农业等不一而从, 这些地方院校都在自己的传统学科里颇具特色和优势。但近几年来, 越来越多的地方院校在开设市场营销专业的同时, 往往忽略了本身所具有的专业优势, 使得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日趋同质化。仍然以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为例, 该校机械制造、电子信息类专业方面颇具优势, 但该校市场营销专业的建设却抛弃了这种优势, 从而失去了专业特色, 使得专业缺乏竞争优势, 毕业生就业压力增大。因此, 就地方院校而言, 如何培养出既懂市场营销专业知识, 又具有产品知识和行业知识的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已经成为一个十分迫切的问题。本论文希望在前述的基础上, 能够对地方院校的市场营销专业特色人才培养提供借鉴。

摘要:市场营销专业人才是当前社会需求最为旺盛的专业人才之一, 为了适应这一需要, 中国的许多地方高校也都开设了市场营销专业。但往往由于地方院校开设较晚, 人才培养体系不够完整, 因而和传统知名院校的市场营销专业人才无法竞争。地方院校的唯一出路就是实现人才的差异化、特色培养。

关键词:地方院校,市场营销,特色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杨小峻.彰显特色:地方院校发展的必然选择[J].当代教育科学, 2008, (1) :46-49.

[2]杨柳.地方院校办学特色建设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 2006, (4) :6-8.

[3]和飞.新建本科院校办学特色建设研究[J].高教探索, 2003, (4) :24.

[4]毛成, 蔡玲丽, 等.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构建磁性材料特色人才培养方案[J].中国大学教学, 2009, (1) :70-72.

[5]尚钢.关于大学办学特色建设的理论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8, (2) :100-103.

[6]戴林富, 游俊.创新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刍议[J].中国高教研究, 2006, (1) :75-76.

篇4: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关键词:高职院校市场营销培养模式校企合作

一、当前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1.市场营销专业定位不科学

目前,我国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时期,营销人才需求量大增。然而,我国高职院校无法准确进行市场定位,培养的营销人才不符合市场需求,出现了脱节现象,导致营销专业学生就业难,而市场缺乏高素质、专业的营销人才。这就导致了培养目标出现偏差,主要有:一是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不合理。在制定营销人才培养目标时,主要由专业带头人和专业教师起草,他们更多的是结合教育政策,借鉴兄弟院校的经验,缺乏必要的市场调研,不了解市场真正的需求;二是培养方案不合理,高职院校在进行人才培养时,更多地注重理论灌输,忽视学生业务技能的培养,导致学生缺乏必要的社会实践经验的积累,最终导致人才供需的结构性失衡。

2.市场营销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

高职院校在进行教学工作安排时,更多注重的是教师能否开课,能否正常教学,而忽视课程设置对营销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具体来讲,一是部分高职院校的课程虽然比较全面,但是这些课程主要是照搬本科院校的课程体系,之后进行了压缩,缺乏教育的针对性,缺少信息化课程,阻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二是高职院校教学内容落后,不能及时更新,一些院校的课程设置数十年不变,没有及时融入学生职业道德、团队协作等内容,无法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无法满足现代企业的需求。

3.市场营造专業实训基地建设相对落后

市场营销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而目前,高职院校对于实习实训基地的投入和开发明显不足。一是部分院校尽管建立了自己的实训基地,但主要为了应付上级的评估和检查,多数情况下都处于闲置状态,并未起到真正的培训作用;二是一些院校的实训基地建设落后,设备不足,更新较慢。三是不少院校只安排学生进行毕业前的综合实习,这种方式具有较大的弊端:多数学生可能已经忘记了之前学习的营销理论,无法将理论和实践有效联系起来; 虽然一些学生可以将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但是在最后一学期,大部分学生将精力放在找工作上,参与实习只是为了获得学分,无法达到预期效果。

4.市场营销专业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乏力

目前,多数的高职院校表面与很多企业签订了一些产学研合作的合同,但主要是为了应付评估检查,多数的校企合作只是流于形式。在实际教学中,一方面多数学生都没有实际进入企业顶岗实习,比较常见的方式是专业讲座。另一方面,在校企过程中,企业往往害怕实习生耽误正常生产活动,无法短期内带来经济效益,态度比较消极。因此,即使一些学生愿意参与顶岗实习,但受企业影响最终只能走马观花,无法学到实际内容,不能有效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改进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培养模式的对策

1.建立以市场需求为核心的培养目标

市场营销专业培养目标必须以市场需求为主,根据行业对职业素质和能力的需求,科学合理的制定市场营销人才培养目标。一是注重专业素质的培养,比如有方向的培养学生的现代营销思想,尽快让学生充分的了解和掌握市场营销的方法和技能,将学生培养成为应用性、复合型的中高级营销人员和骨干。二是注重综合型人才的培养,加强理论和实践教学工作,一方面要加强专业知识教育,注重学生的理论知识灌输,加强学生专业技术和业务能力的训练;另一方面要强化职业道德培养,特别是要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社会责任感以及团队协作和创新精神;培养他们爱岗敬业、踏实肯干的敬业精神。

2.深化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改革

高职院校应该依据市场需求,增加学生参与技能实践的机会,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确保学生可以掌握一技之长;课程设计需要秉承“用什么学什么”的原则,准确把握公共基础课的教授,对于职业院校而言,满足了基本的需求便可,需要侧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

进一步深化教学内容改革。一要紧紧围绕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教学目标,充实教学内容,达到“必需够用”的目的;二要兼顾多样化需求,有效区别就业岗位不同,根据具体岗位类别的需求,依据岗位进行课程设置,达到“按需施教”的要求;三要注重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尽可能确保教学内容与学生个性相符合,实现弹性课程。

3.加快市场营销专业实训基地建设

高职院校需要加大实训基地建设的力度,一是加大资金投入,学校选择较大的场所进行基地建设,增加软件投入,尽可能的为每一位学生提供多次实训机会。二是充分利用校园资源,投资创建超市、商场等实体产业,在进行产业化运营的同时,充分的为学生提供实验基地,这一稳定的场所,不仅有利于实施“模拟教学”,也促进了课堂教学与实践锻炼的结合。三是增加实训、实验教学的内容,进一步增设实训课程。

4.着力搭建校企合作新平台

企业作为学生实训的重要场所和平台,高职院校需要尽可能的探索校企合作、共同开发的产学研发展道路,实现学生、学校、企业“三赢”。一是高职院校教师进企业,充分了解企业、社会的人才需求,在此基础上,校企共同制定培养计划, 调整教学内容。学生学习两年理论知识以后,进入合作企业进行实习训练,按照顶岗实习方案具体实施, 最终实现“订单式”人才培养。二是高职院校加强与企业的沟通,根据不同企业的具体情况和需求,进行实训安排,既要满足企业需求,有效达到培训锻炼的效果,将企业由“被动”转为“积极主动”,成功的将学校作为企业“生产”人才的“第一车间”,进一步提高教学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结语:深化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培养模式改革,对于增强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综合素质、提升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就业竞争力、促进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意义。我们一定要以实干精神狠抓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培养模式改革工作,从建立新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改革、实训基地建设、校企合作新平台等方面的完善和创新入手,努力探索一条市场营销专业培养模式改革的“高职道路”,开创高职教育创新工作新局面!

参考文献:

[1]李金保,杨志.关于中国高职市场营销专业模块化教学培养模式研究[J].湖南社会科学,2014,(1).

篇5: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探究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目前高校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找出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根据这些问题提出一定的建议,希望能够给目前的高校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一点助益。

在普通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中,市场营销是属于与实践的关系比较紧密的专业。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高校人才培养也越来越重视满足社会经济的实际需求,而相对于某些偏重理论研究的高校专业出现就业难的问题,市场营销类人才却是就业市场需求量很大。然而,许多企业在聘请应届高校营销类毕业生时却经常踌躇不前。原因很简单,毕业生“眼高手低”,也就是说,他们的理论水平可能不错但实践能力却无法满足企业需要。本文将分析目前高校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找出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根据这些问题提出一定的建议,希望能够给目前的高校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一点助益。

一、高校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通过调查,笔者认为,尽管近年来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和各高校都提高了对人才培养中实践能力培养的要求,各高校也加强了实践能力培养的力度,但是,受传统高等教育习惯的影响,往往流于形式。综合来看,主要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整体规划方面。可以看到,在相关部门的行政指令和市场需求的大形势下,各高校还是能够在市场营销专业的人才培养规划上提出一定的实践教学部分和环节,但是仔细分析,就能够得出很多都是流于形式。比如说很多高校的专业培养方案中,实践学分的比例只有很少的一部分,而且并没有详细地学分获得的要求和具体执行办法。有的高校虽然在占绝大多数比例的理论课学分中增加了一些实践的环节,但实际执行的时候仍然只是在课堂上照本宣科。还有种情况就是有的高校的实践环节安排在了理论课结束以后,学生好不容易得来的实践机会却往往因为理论知识的学习已经过去很久了,照成了理论与实践的严重脱节。

2.课程安排方面。课程的开设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最直接的表现,在市场营销专业中,哪些课程必须开哪些可以有选择性的开;哪些课程先学哪些课程后学;偏重理论的课程和偏重实践的课程怎么互补,这都十分关键。但实际上的情况却是很多高校开课十分随意,有时候制定好的培养方案也不严格执行,这样就导致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都会遇到很多麻烦,实践能力的培养就更谈不上了。为了迎合开展实践教学的大形势,有的高校单独设置实践环节,并不考虑学生理论知识学习的进程,而是为了实践而实践,经常导致该实践的没实践上,不该实践的却反复操作,严重影响了对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

3.教师方面。教师方面的问题主要是很多教师是科班出身,理论知识很强大,但是缺乏实践经验,不具备指导学生实践教学的能力。教师所教授的知识都是从书本中来,对于真正市场上、企业间的实际操作并不了解,遇到实际问题的时候,就很难给学生答疑解惑。

4.教学内容方面。这方面的问题主要是教材的问题,一本教材的编写、审定、出版和走向市场需要很长的一个周期,教师和学生拿到的教材中的很多内容并非一些最新的知识,而且还有的教师为图备课的方便,多年使用同一本教材,这使得很多学生接受的知识已经是过时的了,已经跟不上市场的变化了。另外,有的课程的开设并不是纯理论性质的,它需要在理论知识传授的同时,夹杂着许多实际的案例或者实践的环节,但有的教师讲完理论就万事大吉,不管不顾了。因此,教学内容方面也是值得我们注意的一个重要方面。

5.考核方面。目前在高校,必修课程的考核还是以书面形式的考试为主,但对于市场营销专业的许多偏重实践的课程,试卷无法将学生真实的实践能力考核出来,试卷的方式也很容易造成学生对实践的教学重视不起来,因为不考,考的只有理论。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实践教学的效果。

二、探究高校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出现问题的对策

1.从整体上科学规范市场营销专业的实践教学。首先是管理者和教师要明确对实践教学的认识,脱离实践的教学是无法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的,在制定培养方案和规划实践教学环节上要紧紧围绕着市场需求进行;其次,要加大对实践教学的支持力度,不仅要有资金和政策的支持,开展实践教学场所的建设,实践教学人才的培养,更要对实践教学有强制性地指标要求,明确对管理者和教师达标或不达标的处置方式;此外还要加强对实践教学的研究和探讨,结合本高校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安排本校的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

2.引进和提高两手转,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对于具有实际操作经验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可以采取直接引进或者聘请客座教授的方式,让他们走进课程,使学生们获得第一手的实践经验;另外,也要加强对现有教师队伍的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可以鼓励教师走进企业走向市场,将自己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互印证,既提高了教师本身的实践教学能力,也会对本身的理论知识有更直观地理解。

3.教学内容要及时更新。教材是死的,但是人是活的。必须要给学生最新的知识,要做到不断推陈出新,加强对市场和企业的调研,重视教学内容对学生的指导作用。

4.课程设置方面,应该以培养能与市场接轨、具备实际能力为最终的目标,从而确定课程体系中各门课程的关系,使课程设置更有利于学生接触社会发展、市场需求和企业环境。为节约课时,有些联系比较紧密的课程也可以联合开展实践,对学生的表现整体打分。

篇6:我国国债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内 容 提 要

我国国债自1981年重新恢复发行到今天,国债市场已历经了近30年的改革与发展,有了很大的发展。目前,我国国债市场已初具规模,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但在国债期限结构、国债市场的流动性、国债市场的法律基础与监管体系、规避风险、国债市场之间的连通性等方面都存在着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进一步的改革与发展完善。

关键字:国债市场问题完善建议

一、我国国债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国债发行规模较小,发行方式行政化倾向仍然很浓。

一般来说,衡量国债市场大小的主要标志是国债总量及其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和国债依存度。我国恢复发行国债至今已16年,但国债市场的规模与国外成熟的国债市场相比差距仍较大。首先,国债总量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还很小。西方经济发达国家如美日德等国国债总量占国民生产总值比重均在60%以上,美国国债余额已达到2万亿美元以上,日本超过150万亿日元。而我国到1995年底国债余额仅为3300余亿元,占GNP的5%左右,与发达国家相距甚远。其次,国债依存度较低。国债依存度是指国债年发行量与该年财政预算收入的比率。1981年我国国债依存度为4.4%,1995年已升至27%,规模仍然偏低。

我国国债的发行先后实行了行政分配、承购包销、一级自营商制度三种方式。开始是按照行政摊派方式,各单位和个人都按一定的比例分配购买数额。从1991年起我国试行国债承购包销方式,由金融机构组成承购包销团,按一定条件向国债发行主体承担国债发行任务,然后利用各自的分销网点向投资人发售,这已具有了市场化因素。但由于国债利率仍然是通过行政手段而不是通过市场完成的,承购包销时对于价格谈判只是形式上的,因此国债发行仍难以摆脱行政分配的手段。1994、1995年引入了国际通行的一级自营商制度,但由于一级自营商实力偏低,发行仍较多地通过各级财政层层下达计划,由各级财政组织承购包销单位承销。因此国债发行行政化倾向仍然存在,市场化因素偏低。

(二)国债持有者结构不合理,期限结构缺乏均衡合理分布。

国债的持有者结构是指中央银行、专业银行、企事业单位、居民个人和国外持有者购买国债的数量比例。从理论上讲,国债作为一种金融投资工具应该满足不同投资者的需要,而不应限制机构或个人购买。但我国国债的持有者结构长期以来是以个人为主,大约占60%以上,中央银行不承购国债,专业银行也很少购买。个人持有国债过多造成许多弊端,如个人购买量少、发行速度慢、发行成本高,国债分散在上亿投资者手中不便于国债集中性托管进行交易,从而削弱了国债的流动性,也不利于国债发行规模扩大。此外,中央银二级市场利率的不对称性。目前我国国债一级市场的利率仍是政府用行政手段制定的固定利率,而二级市场上的利率却可通过价格变化成为浮动利率。这种矛盾的利率结构造成一级市场的国债利率不能客观地随资本市场中资金稀缺程度的变化而上下浮动,容易

偏离金融市场的利率水平,不利于国债形成一个合理而富有弹性的期限结构,为其它证券的发行及企业筹资提供信用程度、利率浮动大小的参考数据。

(三)国债交易不规范,交易市场处于割据状态。

1998年我国开始国债流通转让业务以来,国债二级市场发展十分迅速,交易比较活跃,但存在着许多不规范的方面。首先,市场交易的主要参与者是各种金融机构,而大量的实物券则在小额投资者手中,他们一般不参与交易,许多国债交易柜台和金融机构就利用小额投资者进入市场的不便,以低于交易市场的价格收购,使得小额投资者们蒙受损失。其次,国债交易方式结构不规范。我国国债交易方式有现货交易、期货交易、回购交易三大类。根据国际经验,国债市场都以国债贴现、抵押等现货交易方式为主,因为国债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投资保值的工具,而不是投机工具。但我国却是现货萎缩,期货交易、回购交易异常活跃。1994年国债期货交易额共达28000亿元。在这种国债交易特有的格局下,一方面由于国债期货交易的超常发展,使资金力量集中于单一品种,致使国债价格波动异常,偏离其内在价值,并且由于市场分散造成监督不力,导致国债期货市场、回购市场违规事件频频发生,结果期货试点暂停,回购业务整顿;另一方面也极易出现交收、交割违约问题,以及临近交收期的人为操纵价格的大起大落,防碍市场正常运行。

从国债交易市场的基础设施和组织体系看,国债市场作为最先启动的有价证券市场,基本是分散的市场格局。由于缺乏统一的全国性托管、清算交割体系,上海、深圳、北京、武汉等地国债市场相互处于割据状态,以致带来许多问题。第一、各地现券托管缺乏联系,现货在各市场之间流通环节多、时间长,增加了交易成本,影响市场效率。政府和自律组织缺乏监督市场的窗口和渠道,对于国债现货卖空现象政府无法进行有效监控。第二,由于缺乏统一的市场交易法规,各市场交易制度差异较大,各自为政,也阻碍了国债跨地区流动,不利于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形成。

二、进一步完善国债市场的基本思路

(一)扩大国债发行规模,实行国债竞价招标发行为主的方式

进行公开市场业务的基础是商业银行持有一定数量的国债,因此个人持有过多的国债已不利于国家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来调控经济运行。国债期限结构是指国家政府发行的各种不同期限的国债之间的数量比例关系,它包括短期、中期、长期国债之间的结构及各自内部结构。国债期限结构是否合理不仅关系到国债发行任务能否顺利完成,而且还影响到国债还本付息支出数额在不同间的分布是否均衡。我国目前国债期限结构表现为3—5年期的中期国债比重过大,占整个发行量的90%左右,短期国债(1年期以下)和长期国债(5年期以上)比重过小。而发达国家一般采取中短期相结合的国债期限结构,尤其是80年代以后,主要以中短期国债为主。相比之下,我国国债期限结构较为单调,缺乏均衡合理分布,这必然导致国债偿还期集中,增大还本付息的负担和压力,也很难满足投资者对金融资产期限多样化的需求。

(二)国债利率水平及确定方式不科学,一、二级市场利率不对称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债利率特别是短期国债利率在金融市场上往往作为确定市场利率水平的基准利率,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我国目前国债利率是以银行的存款利率作为确定依据,国债利率成为银行利率及市场利率的从属利率,因

此我国确定国债利率的依据及国债利率的地位不符合国际惯例和市场经济的要求,而且也使政府财政丧失了对金融市场的调控能力。从国债利率水平看,由于国债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流动性,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利率通常低于普通存款利率;而我国国债利率水平始终高于银行同期存款利率1~2个百分点,这固然能促进国债认购,但却提高了中央政府债务的筹资成本,加重债务负担。我国国债利率的不合理还表现为一级市场和我国尚属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需要大量资金,发行国债能筹集到大量资金。此外,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债还是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重要宏观调控工具。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通过买卖国债吞吐基础货币。调节整个社会货币供应量,进而达到调控经济运行的目的。国外国债市场发展的经验表明,政府充分发挥国债对国民经济调节作用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是国债市场必须达到一定规模。因此,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宏观调控的不断完善,要求我国扩大国债发行规模,使发行总量按一定幅度逐年递增。为此应确定一个比较合理的国债发行基数,以后可根据经济增长水平、市场发育程度及投资者的意向确定每年的发行递增比率。

为尽快改变国债发行方式僵化,行政化倾向严重的状况,必须进一步实行国债发行方式的改革,以市场为基础,引进竞争机制,实行国债发行以竞价招标方式为主。具体作法是由发行主体——财政部提出国债发行的种类、期限、数量,供承销机构或直接购买者(主要是金融机构)参考和进行投标,投标者经过综合考虑和比较,提出投标的发行价格,竞价成交。为此今后应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我国的一级自营商制度,强化一级自营商的权力和义务;增加国债市场参与机构和投资者的数量,增加贴现国债的发行额,为通过竞价招标发行国债奠定基础。

(三)调整国债持有者结构,优化国债期限结构。

随着企业改革和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应改变我国国债以个人持有为主的结构,使主要由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及各类基金组织组成的机构投资者成为国债持有的主体。为调整国债持有者结构,首先要配合货币政策的运用,保持中央银行持有一定比例的国债。其次,取消对专业银行购买国债的某些限制,允许专业银行直接进入国债市场。最后,允许国外投资者持有一定比例的国债。这样既有利于我国利用外资政策的实施,又有利于调节国债持有者的结构。向国外发行债券相对于从国外直接借款来说,可以减少利用外资的苛刻条件和所带来的风险。国债期限结构是国债中的重要问题之一。因此,必须科学规划国债的期限结构,合理设计国债偿还期限,改变我国国债期限结构单一化的格局,实现国债期限结构的多样化和均衡化,使中短期国债保持合理比例。首先,根据国债的用途和参照银行储蓄存款的存期结构来初步安排国债的供应期限结构。中国人民银行每年在国家发行国债之前要统计出全国不同存期的储蓄存款数额,计算出全国储蓄存款总额的存款结构,财政部再参照储蓄存款的存期结构初步安排国债的期限结构。先初步确定短期、中期、长期国债的结构,然后再确定它们的内部结构。其次,今后调整国债期限结构的主要方向是,大幅度提高短期国债和长期国债在国债发行总额中所占的比重,降低中期国债特别是三年期国债的比重。短期国债是公开市场操作的首选对象,必须在国债品种中占有一定比重。在美国,1年期以内的短期国债占全部国债比重的1/3左右。今后我国应逐步增发3个月、6个月、9个月、1年等短期国债品种和数量。提高长期国债的比重不仅可以优化国债期限结构,而且还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积极的调控作用,例如可以增强国债对通胀的抑制作用。

3.科学合理地设计国债发行利率,丰富国债发行利率形式。

国债市场的兴旺发达,关键取决于能否满足不同层次投资者的需要,国债发行利率按市场规律设计,是保证国债发行市场顺畅扩大的主要因素。一般而言,国债利率制定应从三方面考虑:一是金融市场的利率水准,低于这一水平难以吸引投资者,高于这一水平则增加财政负担,甚至吸引产业资本投入,阻碍社会再生产获得必要资金;二是国家信用状况,国家信用高则易于以较低利率推销国债;三是社会资金供给情况,充裕则可制定较低利率。另外,由于国债利率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货币、资本市场利率水平和供求状况,可利用这一指标完成不同经济政策目标,如经济萧条时期较低的利率有助于扩张政策,反之则需提高利率配合紧缩政策。由于我国目前利率机制尚不完善,缺乏具有代表性的市场利率,因此国债利率的制定除参考一定时期银行利率外,财政部门和金融部门应当协商一致,综合考虑通胀水平、市场利率发展趋势、投资者心理等多方因素,结合财政、货币政策需要制定。

尽管市场利率机制的建立是国债发行利率市场化的前提,但是并不能因利率市场的尚未形成而使国债利率改革停滞不前。首先,我国国债发行利率可实行多种形式,即可以实行固定票面利率,又可以实行国债利率浮动化。浮动利率国债是近几年国际金融市场推出的一种创新品种,它是按一定时期(一般为3~6个月)调整国债利率,以减少市场利率对债券资本价值的影响,保护投资人的利益。浮动利率对于提高国债利率的灵活性和市场利率的指导性十分有利。其次,顺应经济周期的变化,协调好长、中、短期国债发行利率之间的关系。在经济繁荣时期,资金供不应求,市场利率上升时,多发行短期国债,少发行长期国债,以保证在适当时期经济正常运行后政府少支付高额利息;在经济衰退时期,市场利率下降,政府应多发行中长期国债,有利于经济恢复正常后,市场利率上升时,政府仍支付低利息。

4.建立多层次的国债交易市场格局,加强国债市场的基础设施和法律体系建设。

为改革我国国债交易方式结构不合理、交易不规范的状况,今后首先应逐步建立多层次的国债交易市场格局。改变国债现在只能在证券交易所进行交易的格局,重新开放和规范手续相对简单方便的柜台交易市场,进一步开展、规范国债的回购和逆回购交易。这样既有为各大证券公司在内的机构投资者服务的多层次、高效率的国债二级市场,又有为中小投资者服务的柜台交易市场,从而增强国债交易的流动性,也有利于全面反映市场上资金的供求状况,以避免国债价格由少数交易商操纵,杜绝过渡投机现象。

其次,建立全国统一的国债托管清算结算系统。可在现有的几个国债集中交易托管结算系统的基础上,选择一个系统进行优化改造,形成统一的国债托管结算中心。这既有利于打破和改变现存国债交易系统之间的封闭状况及国债流通区域分割状况,使国债交易逐步形成全国统一的格局,又便于规范国债市场的交易行为,杜绝各种变相的国债卖空。第三,完善国债市场的法律体系,加强对国债市场的监督管理。尽快颁布《国债法》,对国债的基本问题如主管机关、发行方式与交易方式等内容作出规定;同时颁布一些行政法规与实施细则,对一些具体问题作出规定。

主要参考文献:

1.孙湛《建立债市良性运行机制》,《中国证券报》1996年7月。

2.《中国国债市场:现状、问题及进一步发展》,《财贸经济》1995年第2 期。

上一篇:科学分析评价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下一篇:学校消防演练活动讲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