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热爱劳动的小学生的表扬信

2024-04-12

给热爱劳动的小学生的表扬信(精选8篇)

篇1:给热爱劳动的小学生的表扬信

尊敬的校领导:

贵校于6月1日来我单位(写你们干了写什么活),劳动中他们不怕脏不怕累,发扬了吃苦耐劳的雷锋精神,特此表扬.

月日

篇2:给热爱劳动的小学生的表扬信

8月5日下午,贵校的贾洁等同学来到我单位,主动要求为我单位打扫卫生。他们自带抹布、垃圾袋等卫生工具,为我们打扫了单位院落、楼道等处,擦净了桌椅沙发、门窗、空调、伞架以及其它办公用品。几位同学干的热火朝天,不怕脏、不怕累,他们的辛勤劳动清新了我们的办公环境,也为我们减轻了不少负担,受到我馆领导员工的一致好评,在此,对这些同学“学雷锋、做好事”的行为表示感谢义务劳动表扬信义务劳动表扬信。

贵校是培养国家栋梁的摇篮,今天,我们看到贵校培养的学生不仅学到了丰厚的课本知识,最重要的是他们都有一颗美丽的心灵,助人为乐、热爱劳动,这是贵校素质教育取得成功的体现。贾洁同学能够放弃休息时间,组织义务劳动,这种奉献精神实在难能可贵,让我们看到了一代少年的风采,为同龄人树立了榜样,特此提出表扬。希望贵校对贾洁等同学助人为乐的行为广为宣传,并予以表彰,让更多的青少年学生参加到“学雷锋”活动中来。

张家口市图书馆

篇3: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

三.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整合的课堂教学实现模式

信息技术用于高中语文教学, 可以作为一种教学手段, 改变传统, 组织丰富多彩的语文教学实践活动, 为学生创建自主学习的语文平台。其课堂实现的主要模式如下:

1. 开设语文课件展示课。

将网上下载或自己制作的课件在信息技术教室向学生展示, 让学生对照课件自主地学习课文。如在学习《过秦论》时, 学生直接在网上观赏课件和欣赏教师给他们提供的课件, 让他们在教师不讲一句的情况下, 自主学到了古文的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等文言文知识。

2. 开设背景知识检索课。

这种课型主要运用在反映重大事件课文学习时进行, 如学习《林黛玉进贾府》, 让相应的情感。通过图片、音乐等直观教具, 创设出一个优美、清新的自然环境, 尽可能的使学生想象自己置身于这样一个优美的环境之中, 去细心体会大自然带给人的美感, 并且让这些美感逐渐在学生的心灵中沉淀下来, 对自然环境的热爱之情, 也就会水到渠成, 自然而生。

在教学中, 除了让学生感受诗文中画面的美以外, 还应进一步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古人能写出这些意境悠远的诗文呢?大自然在这里充当了一个什么“角色”呢?引导学生思考自然与人的关系。要让学生懂得, 在古诗文中, 自然成了诗人抒发情感的重要对象, 成了诗人情感外化的表现体, 缺少了自然环境, 作者就无以抒发自己的感情, 无以激发自己创作的激情和灵感。可以说, 是环境孕育了诗人, 是诗人赋予环境以生命。

学生在网上检索曹雪芹的生平知识;学习《杜甫诗三首》, 则检索关于“安史之乱”的知识。

3. 组织课件自主制作课。

在学生查找了大量的课文学习的背景资料后, 我还注意让学生把这些资料整理成课件, 变成自己的东西, 将信息技术课中学习的制作各种课件的方法运用到语文课堂上。如在学习《归园田居》后, 学生可以制作《我眼中的陶渊明》、《陶渊明的饮酒诗》等课件。

4. 进行基础知识训练课。

在网络上也可以进行基础知识的训练, 将训练题通过服务器发到每一台学生机上, 让学生自主地在电脑上做题, 实现了网络上的“无纸化”作业。如:考试后, 教师可以将质量分析也放在网络上做, 把题目发到学生机上后, 让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答题思路自己

在古诗文中, 环境除了能表意抒情以外, 对培养健康的人格、豁达的心情还有重要的作用。壮丽秀美的自然环境, 能促使作者调整自己的心态, 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社会, 并且能够给作者带来不少生活哲理的启迪。对这一点,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应该引导学生去探讨、去思考。例如, 孔子面对奔流不息的大河, 发出“逝者如斯夫, 不舍昼夜”的感慨, 告诫自己和弟子莫要虚度时光;杜甫登临泰山, “一览众山小”, 建功立业的壮志油然而生;范仲淹登岳阳楼, 观“巴陵胜状”, 则“心旷神怡”, 达到“宠辱偕忘”的人生境界。“优美的自然环境能陶冶人的情操”, 在这些诗文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综

杨建胜, 教师, 现居山东海阳。

更正错误。

5. 开设写作知识欣赏课。

为了培养学生的写作鉴赏能力, 教师可以把作文课有时也放到信息技术教室上, 让学生自主地在网上查找有关高中生写作的文章, 欣赏网上发表的优秀习作, 这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综上所述, 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 确实能使语文课程的学习面貌为之一新。但信息技术毕竟只是教学中的一种辅助手段, 因此, 我们一定也要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 恰当而巧妙地运用信息技术, 让它与语文学科有机地整合, 有效地为高中语文教学服务。综

篇4:给学生一个热爱劳动的机会

一、 忽视劳动教育造成的后果

由于忽视了对中小学生的劳动教育,使许多中小学生不知道珍惜劳动成果,随意挥霍浪费,不爱护公共财物。更令人担忧的是,近年来我国青少年犯罪出现年龄低龄化、犯罪手段成人化、犯罪后果严重化的特点,其中相当一部分青少年是由懒、馋、挥霍或经不起物质利诱而走上犯罪道路的。

值得深思的是,在我们忽视劳动教育时,许多国家对劳动教育却相当重视,如:日本的小学和初中开设“生活课”或“技术家政课”,美国70%的中小学有“社会服务计划”,组织学生参加无报酬劳动。美国人就业时必须出具为社会做义工的证明,否则不予就业。在一些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国家,为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学生要学会用搓板、洗衣盆洗衣服,学会用梭子编织物品,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据统计,我国大多数中小学生唯一的劳动就是参加班级的值日,但还存在少数家庭生活条件好的学生花钱雇人值日,他们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连起码的生活自理能力都没有。有一名大学生每学期给父母寄一个包裹——脏衣服,还有一名大学生春天时把自己的被子拿出去晒,忘了收回,到秋天天凉时才想起来。更有甚者,一对新婚夫妇回女方父母家,竟把他们的一大包脏

衣服带给女方母亲洗。

二、 学生劳动能力差的原因

1.家庭方面

我国大多数父母认为孩子参加劳动就是不务正业,孩子的任务就是学习,为进入理想的大学而拼搏。在城市,孩子从咿呀学语时就开始接受各种教育,他们要背唐诗、学画画、弹钢琴……孩子遵从父母的意愿,按父母设计的轨迹发展自己。上学后,课余时间他们要参加各种课外培训班,考各种证书,外语等级证、钢琴等级证……小小的孩子就“一身证气”。孩子们被各种培训班和课外辅导所束缚,失去了自我,别说劳动,就连玩的时间都很少。而在欧洲,父母认为孩子烧饭做菜做家务是做人的必需,是独立生活的基础。在瑞士,为了增强学生的劳动观念,他们从幼儿园就开始进行劳动教育,幼儿园墙上一边是工业用具,一边是农业用具,让每个幼儿都知道这些工具是干什么用的:你们的父辈就是靠这些工具把瑞士建设起来的,你将来也要参加劳动,去继续建设我们的国家。

2.学校方面

学校与学校之间的竞争、人们对学校的评价都围绕升学率展开,学校的一切教学活动都要以升学率为中心,沉重的学习压力压得师生们透不过气来,哪有时间上劳动课?哪有精力谈劳动教育?再说,劳动教育搞的再好,对学校各项评估几乎没有什么帮助,对社会声誉的提高更是无济于事。

三、 给学生一个热爱劳动的机会

别怪学生劳动意识淡薄!别怪学生劳动能力差!学生不是天生就不喜欢劳动,而是没有劳动的机会!

不知你是否发现,在班级大扫除或组织课外活动时,学生们参与的热情是相当高的。在北方下大雪时,组织学生清扫校园的积雪,那些在家连地都没有扫过的学生,表现出的高涨的劳动热情会让你十分感动。如果学校组织一次劳动,学生们的参与热情以及在劳动中表现出的智慧是超出你的想象的。如果在节假日,家长们肯拿出一点时间,让孩子洗洗衣服、拖拖地、搞搞卫生,或者让他们做一顿简单的饭,孩子会非常高兴,而且会尽最大的努力把事情做得很好。不是孩子不能做,更不是他们不愿意做,而是他们根本就没有做的机会。

1.把劳动教育融入到文化课教学中

用实例说明文化课的知识在生产劳动中的应用,如:用自然课学到的知识改良土壤,根据土壤的酸碱度正确施肥。在数学课上演算物品分配,观察风车、水磨的原理,通过组装小电路熟悉和巩固电路图及工作原理等。

2.学校与家庭配合,让学生参加家务劳动

家务劳动与自我服务劳动有许多项目是相互交叉的,家务劳动包含自我服务因素,是扩大范围的自我服务,应鼓励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利用星期天、节假日帮助家长整理房间,洗刷灶具、餐具,做饭,买日用品等,对高年级的学生应教会他们使用和维护家用电器,掌握家用电器的简单工作原理。

3.定期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公益劳动

公益劳动是直接服务于社会公益事业的无偿劳动,是培养学生关心他人、爱护集体的重要教育方法之一。学校应每学期定期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公益劳动,如:打扫美化公共环境、为孤寡老人残疾人做好事、维护公共秩序、参加社区服务等,通过这些劳动培养学生热爱人民、热爱集体、爱护公物和助人为乐的优良品质。

4.定期组织学生参加简单的生产劳动

简单的生产劳动包括对部分生产工具的认识和使用、简单的工艺制作、农业种植和饲养及基本的工业生产方面的内容。

应定期组织学生维修课桌椅、制作简易的教具,利用美术课学过的知识进行折纸、剪纸、泥塑、编织或利用废旧材料制作简单的工艺品,通过从事这方面的劳动,可培养学生勇于实践、敢于创新的精神。把美术、自然学科的知识应用于劳动过程,能培养学生手脑并用、发展智力的能力。对农村的学生应让他们认识当地的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常用农机具、家禽、家畜等,让学生学会简单的种植、浇水、施肥、除虫及简单的农作物管理。

劳动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环节,是人适应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证。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将得到进一步的完善,教育工作者要充分认识劳动教育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切实加强对中小学生的劳动教育,把学生培养成对社会有用的人。

篇5:培养小学生热爱劳动的习惯

——家长委员会工作随想

李菲菲

关键词: 劳动,家庭教育,劳动习惯的培养。

去年暑假,学校组织学生和教师清理操场上的杂草,有的学

生怕脏、怕晒,借口身体不舒服躲回教室;更有甚者让家长来带

回家,而家长居然赞同这种逃避劳动的行为。

今年开学第二周,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六年级的同学划

锄花坛的空闲地,结果近一半的学生家长不支持。我在不理解的同时,感慨他们失去了一次与小伙伴共同劳动的宝贵经历。

打扫卫生是学生每天都要进行的卫生劳动,虽然在教师的多

次示范、指导下,学生的动作、姿势比之前稍有进步。但仍有很

多学生在打扫卫生时只会站在那里,条帚、铲子等都不会用,究

其原因,是学生缺少锻炼的机会,缺乏参与劳动的意识。

小学生的劳动,是培养学生良好劳动习惯的基础。我国的学

生每日家务劳动时间少。这与年轻家长认为 “现在学生小,等

他长大了自己会劳动”的观念不无关系。其实,从小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有助于学生良好性格的形成。学生进幼儿园后,他就慢慢懂得了讲卫生、爱清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知道了帮

助小朋友和做一些扫扫地、擦桌椅等的劳动。这些自小养成的劳

动习惯,对学生来说,是会受用终身的。

一些家长会说,“不会干,怎么干”。说实在的,眼下的小学

生学习任务确实轻松了,他们一回家就忙于看动画,吃零食,这也是事实。一些明事理的家长把子女从事家务劳动,看作是学生勤劳肯干品德的培养,每天固定一些家务让学生作为任务来完成,甚至是有偿劳动。学生有了明确的任务,在忙完作业后,就会认真地去完成家长规定的家务劳动,例如扫地、洗碗、擦鞋子等等,逐步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观念。国内外很多名人都十分重视培养学生家务劳动意识。美国富翁洛克菲勒就鼓励学生从小学会家务劳动,还以部分零用钱作为对学生从事家务劳动的奖励,例如擦双皮鞋五美分等等,使学生一空下来就抢着做家务,从而有属于自己的“小金库”。可见,从小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对培养学生的良好性格是不无好处的。

从学生自身的特点来说,由于他们好动,往往都很乐意自己动手干点什么。如果因势利导,让学生参加些力所能及的轻微劳动,对他们来说犹如在进行一场特别有趣的游戏,但久而久之能使学生懂得劳动对人生的重要作用,懂得生活的艰辛,使他们的意志得到磨炼,所以要培养学生从小热爱劳动的习惯。

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习惯可以从三方面进行。

首先要教育学生热爱和尊敬劳动者,让他们认识各行各业劳动者的社会价值,并从小立志做个光荣的劳动者。

其次,要教育学生爱惜劳动果实。要让学生知道他吃的、穿的、用的、玩的都是叔叔、阿姨或其他长辈们辛勤劳动的结果。

最后,要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不仅是为了让学生掌握一些

简单的劳动技能,更重要的是让他们从小就有劳动光荣、不劳而获可耻的观念。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呢?学生的教育是家庭、社会、学校三位一体的教育。而家庭教育在学生的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家庭教育中,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来培养孩子的劳动习惯。

一,身教重于言教

人的一生部处于受教育之中,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父母应以身作则,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例如做家务,父母要让学生觉得做家务是生活的一部分,像吃饭、睡觉一样的自然和必要。学生是家里的一员,当学生参加了一些家务劳动后,对家的感情就不一样。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学生,常常不会理解父母的治家之难。“不当家不知柴米贵”,有些学生常常埋怨父母这个菜烧得不好吃,那个汤调得不鲜美,有时饭菜备得晚了还耍脾气。可是当学生参加了家务劳动后,他们则会更多地谅解父母,感到父母挑起这个“家”不易。

二,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要让学生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长要教给学生学会自己穿脱衣服,穿鞋系带,自己铺床叠被,自己吃饭,自己洗脸洗手,自己收拾整理玩具。

一般说来,从二三岁开始就可以慢慢教学生学做自己的事

情,五六岁,学生就可能做到日常生活基本自理了。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还能培养他们独立生活的能力,更能促进学生独立性格的形成和发展,使学生(尤其独生子女)能及早摆脱对大人的过分依赖,成为一个独立的社会成员。

三,制订适当的奖惩规则

规则作为共同遵守的生活规范和行为准则,常常是一种无声的命令,是潜在的强大教育力量。制订明确、合理、可行的家规,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它可以约束、帮助和教育子女在家庭中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每天起床后必须自己叠好被子,清理房间,打扫卫生等,家规也应随着学生的成长而作出调整。聪明的父母总是让学生从小就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担当责任,履行职责,让他们在战胜困难中日益成熟起来。

四,鼓励是最好的教育

许多家长曾说,孩子刚会走路,就想拿着扫把扫地,就要洗菜,就要帮奶奶洗衣服。这说明学生具有极强的模仿能力,应正确引导,培养他们的兴趣。对学生做的家务活,要及时肯定,并给予表扬。人都有一种要获得别人肯定和赞许的心理。及时鼓励学生,并对他们的能力进行肯定,这对他们的成长有一定的好处。比如你得知学生洗了碗后,可称赞说:哇,这碗是谁洗的呀,这么干净,真棒。学生听了,心里肯定乐呵呵的。

五,放手让学生参加劳动

我曾作过一次调查,表明学生不参加劳动并非他们不愿意劳动,而是有些父母不愿让学生参加劳动,连拖个地也以为学生干不了,稍重一点的活就怕学生累坏了身体,稍花些时间的活又以为会浪费时间、影响学生的学业,更不愿让学生参与。许多父母在学生上学期间包揽了所有家务,只让学生一心一意学习。殊不知,从小会劳动的人的生活比不会劳动的人要充实、幸福得多。教育的秘诀就在于:劳动在某种程度上使学生的身体锻炼、思想锻炼、能力锻炼互相调节。只有让学生的各种能力都得到锻炼培养,学生才会健康成长。

六,参加公益劳动

篇6: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好习惯

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好习惯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怎样教育孩子热爱劳动”这一条中提到:“真正的幸福根源何在呢?就在于创造,在于创造性的劳动”。他和他的学生用勤劳和智慧建起了葡萄园,参与劳动的学生到了青年时代都走上了独立的劳动的生活的道路。因为在小学时期播种的探索的种子,在学生后来的生活中发育了丰硕的果实,在他们的意识中对于土地、植物和土地上创造性活动怀着眷恋之情。可是看看我们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全家人都在围着这些“小皇帝”“小公主”转,他们实在被宠坏了。这些学生普遍缺乏必要的劳动意识、劳动习惯和劳动技能。这种状况实在令人担忧。其实坏习惯的养成不在一朝一夕,要改掉它也绝非一日之功。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提到:“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就要教育他们从小事入手开展劳动实践教育,从课内到课外,引导他们通过生活自理、帮助同学、学做家务等方式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的确孩子就要从小培养他们热爱劳动,让他们养成爱劳动的习惯,视劳动为光荣,认识到爱劳动的人心灵是美的。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的:“习惯成自然,自然成性格,性格影响一个人一生的命运。”毫无疑问,劳动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性格、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有效途径。希望通过我们的教育和培养使每个孩子都能养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

篇7:小学五年级热爱劳动的作文怎么写

早上刚起床,爸爸妈妈都不在家,被子还在床上躺着,一边叠着被子,一边想着叠完被子再把卧室收拾一下吧。但是,要想干其它活,就必须先把被子叠好。我二话不说,又继续叠起了被子。我把枕头放在被子上,不行,因为被子已经有两个枕头了,所以只能放在床上了。叠被子完成了,把床单铺平,把该放的东西,放到原来的位置,收拾卧室这项任务便完成了。

该擦桌子了,我将抹布拿了过来,先把桌子上的所有东西都放到旁边,又把该扔的东西都扔到垃圾篓里一切就绪了,把抹布放到桌子上,手左右来回摆动,终于擦好了,该把放在旁边的东西都放回桌子上,但是原来在桌子上的东西一整齐了就放不开了。桌子上摆放着我最喜欢的玩具龙猫,我最喜欢的东西之一,打算把它也擦一擦,我龙猫拿下来,仔细擦拭着,忽然发现龙猫的爪子里到全是灰尘,可是,这缝太窄了,一点办法也没有将它擦干净,于是,我将它用水冲洗了一下。

接下来便是拖地了。我拿来拖把,地上的灰尘很多,但我想偷懒,所以只拖了灰尘多的地方,突然,我发现地上有很多的脚印,这是谁的?我注意到了我的脚下,一抬脚,一个脚印,一抬脚,又是一个脚印,原来是我的。这该怎么办呢?有了!

从里往外拖不就行了吗?其它没有拖的地方,只能一起拖了,我把全身的力气都用在拖把上,一会儿竖着拖,一会儿又转过来身子横着就像手中拿着画笔在绘画一样,从到客厅到厨房,一排一排地使劲拖着,刚才想的偷懒全忘了角落一个都也不放过,拖完后,已经是累得筋疲力尽了。但却是快乐无比,因为我帮妈妈做了家务。

篇8:热爱学生是教师的美德

教师一词有两重含义, 既指一种社会角色, 又指这一角色的承担者。

广义的教师是泛指传授知识、经验的人, 狭义的教师系指受过专门教育和训练的人, 并在教育 (学校) 中担任教育、教学工作的人, 狭义方面来理解, 即教师是指受过专门教育和训练的, 在学校中向学生传递人类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 发展学生的体质, 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 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社会需要的人才的专业人员。

一、热爱学生是教师必备的美德, 同时这种爱的积极情感又具有提高教师自身修养的功能

热爱学生的积极情感是教师献身教育事业的动力基础, 促使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在德识、才学等各方面要做到为人师表。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说明“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 这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 是热爱学生的最实际的行动。

教师倡导的做人的道理、教师倡导的道德要求、教师倡导的为人准则、不仅通过教师的语言, 更重要的通过教师自身的表现来强化学生的认识, 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俗话说的“其身正, 不令而行, 其身不正, 虽令难行”“身教重于言教”, 这就使热爱学生的积极情感成为调节教师自身行为的内在动力, 使教师成为人格品德的楷模。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主要的品质, 就是要热爱学生。教师职业是一个充满自我牺牲的职业, 在这一职业中的我不是要成就自己的什么业绩, 而是成就学生, 使他们成长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只有这些学生实现了其人生价值, 当教师的才能够体会到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才体会到教师职业给予的慰藉。

从以上这个意义上看, 爱不仅仅是对学生的付出, 同时也是自己的收获。

二、特别在市场经济这一特定的社会条件下, 学生的成就给予教师职业的慰藉主要是教师心理的“自我感受”

当然, 我们不能把教师正当的个人利益也当作“金钱至上”来加以批判。

市场经济条件下, 人们有“功利”的追求也是很正当和正常的事情, 但这种“追求”必须以不损害国家、集体和他人的正当利益为前提, 当个人利益的追求和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 个人利益应服务从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 有时还必须牺牲个人利益而维护国家和集体的利益。怎样正确地处理好个人和集体、个人和国家、个人和他人的关系, 除了法律规范外还有道德来规范。作为教师,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更应大力提倡热爱学生, 关爱学生, 这一传统美德。正如鲁迅先生说的:“教育是植根于爱的。”

三、立足于热爱学生的教育是成功教育的原动力

热爱学生是教师必备的美德, 同时这种爱的积极情感又具有提高教师自身修养的功能。热爱学生的积极情感是教师献身教育事业的动力基础, 促使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在德识、才学等各方面要做到为人师表。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说明“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 这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 是热爱学生的最实际的行动。

四.结语

热爱学生不仅仅是对学生的付出, 更是教师自己的收获, 热爱学生是教师的美德。

摘要: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主要的品质, 就是要热爱学生。教师职业是一个充满自我牺牲的职业, 在这一职业中的我不是要成就自己的什么业绩, 而是成就学生, 使他们成长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只有这些学生实现了其人生价值, 当教师的才能够体会到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才体会到教师职业给予的慰藉。热爱学生是教师的美德。

关键词:教师,热爱学生,美德

参考文献

[1]秦庆勇.热爱学生与教育教学的关系[J].曲靖师专学报, 1999 (S2) .[1]秦庆勇.热爱学生与教育教学的关系[J].曲靖师专学报, 1999 (S2) .

[2]周成虎.将爱进行到底, 撑起教育的明天[J].新课程研究 (下旬刊) , 2009 (11) .[2]周成虎.将爱进行到底, 撑起教育的明天[J].新课程研究 (下旬刊) , 2009 (11) .

[3]马学民.有爱才会赢——浅谈热爱学生在教育中的作用[J].新课程 (教研版) , 2009 (09) .[3]马学民.有爱才会赢——浅谈热爱学生在教育中的作用[J].新课程 (教研版) , 2009 (09) .

[4]陆太斌.钟情于教育这片热土[J].黑龙江教育 (中学版) , 2006 (05) .[4]陆太斌.钟情于教育这片热土[J].黑龙江教育 (中学版) , 2006 (05) .

[5]邓平, 马凤英.爱学生是教师的美德[J].湖北省卫生职工医学院学报, 1995 (02) .[5]邓平, 马凤英.爱学生是教师的美德[J].湖北省卫生职工医学院学报, 1995 (02) .

[6]黄培勇.师生沟通要用“心”[J].现代教育科学 (中学教师) , 2010 (06) .[6]黄培勇.师生沟通要用“心”[J].现代教育科学 (中学教师) , 2010 (06) .

[7]郑德平.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J].辽东学院学报, 2004 (S1) .[7]郑德平.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J].辽东学院学报, 2004 (S1) .

[8]张元凯.教师及其职业道德[J].科技资讯, 2006 (25) .[8]张元凯.教师及其职业道德[J].科技资讯, 2006 (25) .

[9]杨克平, 傅晓燕.教书育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真谛[J].中国高等教育, 2007 (01) .[9]杨克平, 傅晓燕.教书育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真谛[J].中国高等教育, 2007 (01) .

[10]许淑萍.浅谈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与素养[J].中国电力教育, 2008 (05) .[10]许淑萍.浅谈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与素养[J].中国电力教育, 2008 (05) .

[11]刘宝俊.浅谈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建设[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2005 (04) .[11]刘宝俊.浅谈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建设[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2005 (04) .

上一篇:生活委员的期末总结报告下一篇:比的化简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