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常见病护理常规

2024-07-06

icu常见病护理常规(精选8篇)

篇1:icu常见病护理常规

lCU lCU 护理常规
(1)ICU是对危重患者进行集中加强监护的场所,ICU 的护理均属重症(1)ICU是对危重患者进行集中加强监护的场所,ICU 的护理均属重症 是对危重患者进行集中加强监护的场所 监护,特级护理。监护,特级护理。(2)ICU由经过专门训练的护理人员,(2)ICU由经过专门训练的护理人员,利用较先进的医疗设施及技术对 由经过专门训练的护理人员 患者进行持续监测。患者进行持续监测。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意识、动态变化记录。(3)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意识、瞳孔 , 并作好 24h 动态变化记录。严密监测中心静脉压、保证各种管道通畅。(4 〉严密监测中心静脉压、动脉血压 , 保证各种管道通畅。应严格无(5)对行胃肠外营养者 , 应严格无菌操作 , 每天更换局部敷料 , 保持局部无 应的观察护理。保持局部无菌 , 并作好相 应的观察护理。对使用呼吸机的气管切开(6)对使用呼吸机的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的患者 , 应严格呼吸道管 保证呼吸机正常工作。理 , 保证呼吸机正常工作。使用微泵输入血管活性药物时, 应密切监测血压,(7)使用微泵输入血管活性药物时, 应密切监测血压, 及时调整输 入速度及药物浓度。入速度及药物浓度。动态监测血气、定时监测血糖、尿糖、尿比重。(8)动态监测血气、电解质 , 定时监测血糖、尿糖、尿比重。(9)真实、及时、准确、完整地记录重症记录单 , 准确记录出入量、真实、及时、准确、准确记录出入量、各种化验数据和用药情况。各种化验数据和用药情况。观察各种引流物 流物的量和性状并准(10)保持各种引流管管道通畅 , 观察各种引流物的量和性状并准 确记录。确记录。对保留导尿管者,(11)对保留导尿管者, 应保持会阴部清洁 , 做好尿道口护理 , 定 期更换导尿管 , 必要时行膀胱冲洗。必要时行膀 冲洗。(12 超声雾化应每天进行(12)常规吸氧 , 超声雾化应每天进行 2~4 次。(13 翻身、(13)定时(每 2~3h 进行 1 次)翻身、拍背 , 鼓励患者深呼 对患者进智四肢被动活动和功能锻炼。吸、咳痰 , 对患者进智四肢被动活动和功能锻炼。(14 按各专科护理常规护理。(14)有专科特殊治疗及护理者 , 按各专科护理常规护理。(15 做好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护理。(15)及时了解患者病情 , 做好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护理。


篇2:icu常见病护理常规

(1)ICU是对危重患者进行集中加强监护的场所,ICU 的护理均属重症监护,特级护理。

(2)ICU由经过专门训练的护理人员,利用较先进的医疗设施及技术对患者进行持续监测。

(3)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意识、瞳孔 , 并作好 24h 动态变化记录。(4 〉严密监测中心静脉压、动脉血压 , 保证各种管道通畅。

(5)对行胃肠外营养者 , 应严格无菌操作 , 每天更换局部敷料 , 保持局部无菌 , 并作好相 应的观察护理。

(6)对使用呼吸机的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的患者 , 应严格呼吸道管理 , 保证呼吸机正常工作。

(7)使用微泵输入血管活性药物时, 应密切监测血压, 及时调整输入速度及药物浓度。

(8)动态监测血气、电解质 , 定时监测血糖、尿糖、尿比重。

(9)真实、及时、准确、完整地记录重症记录单 , 准确记录出入量、各种化验数据和用药情况。

(10)保持各种引流管管道通畅 , 观察各种引流物的量和性状并准确记录。

(11)对保留导尿管者, 应保持会阴部清洁 , 做好尿道口护理 , 定期更换导尿管 , 必要时行膀胱冲洗。

(12)常规吸氧 , 超声雾化应每天进行 2~4 次。

(13)定时(每 2~3h 进行 1 次)翻身、拍背 , 鼓励患者深呼吸、咳痰 , 对患者进智四肢被动活动和功能锻炼。

(14)有专科特殊治疗及护理者 , 按各专科护理常规护理。

篇3:ICU常见的护理问题防范

1 临床资料

本组18例中, 男性10例, 女性8例, 年龄35~84岁, 其中脑部手术1例, 内科脑血管意外6例, 气管插管8例, 气管切开3例, 上呼吸机5例。

2 常见护理问题及防范对策

2.1 窒息

2.1.1 常见原因气管插管病人湿化不够, 吸痰不及时, 痰痂堵塞;喉头痉挛;咳嗽无力;食道返流, 呕吐物误吸等。

2.1.2 防范对策

床边中心负压吸引装置时刻处于功能状态, 正确判断窒息原因, 对因处理[2]。凡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的病人, 在术后立即使用输液泵灭菌注射用水持续气道滴入, 根据痰液性质调整湿化量, 充分湿化气道, 防止痰痂形成;及时吸痰, 对于昏迷病人要常规按时吸痰, 不能等到有痰鸣音时再行吸痰, 吸痰时负压适中, 方法正确, 做到有效抽吸;正确指导胸部术后的患者进行有效咳嗽便于痰液排出;插胃管时, 将胃管常规长度再往深延长7~1 0 m m, 使胃管前端在胃体部或幽门处, 可以有效地胃肠减压, 注入的食物也不易返流;鼻饲时将床头稍抬高, 呈30°角的半卧位是减少返流的最佳体位。鼻饲后保持该体位3 0~60min, 再恢复原体位以防意外。

2.2 非计划性拔管

非计划性拔管是指病人自行拔管或在护理过程中搬运病人时非病人因素的意外拨管。管道种类:脑室引流管、胃管、气管插管、动静脉置管、胸腔闭式引流管、普通引流管、尿管等。

2.2.1 常见原因

病人意识不清、躁动无约束措施或约束无效;管道固定不妥, 连接处连接不紧密;翻身移动病人时, 活动幅度过大, 管道受牵拉;固定不妥或固定太松, 如气管插管胶布被口腔分泌物润湿、胶布太细或固定太松, 病人用力呛咳时咳出、用舌尖顶出等;病人对一些管道不耐受或在穿衣、吃饭等活动时不小心拔出;护士做其他操作时, 将管道一起拉出;尿管水囊内液减少致自行脱落。

2.2.2 防范对策

向清醒患者讲明各导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取得患者的配合, 酌情使用胸带、肢体约束带;对意识不清躁动不安的患者, 及时报告医生, 合理使用镇静剂;检查气管插管的位置、深度、导管粗细, 固定方法是否合适, 并做好交接班记录;移动病人时, 尽量多人操作, 避免造成插管移位或脱落;脑室引流管除导管固定牢固外, 在头部加头套固定;留置胃管病人除用常规方法固定外, 另外用微量泵延长线在鼻子前打结后固定于脑后, 并将胃管末端固定于前衣领口上, 记录胃管的深度及日期;胸腔引流管置于病人上臂下, 避免被病人抓到, 协助病人翻身活动时注意管道长度, 用手适当提高胸管并安置妥当, 搬动病人时为防止导管脱出, 用两把血管钳夹住胸管, 水封瓶放于双膝间;动静脉置管选择穿刺部位时, 避免关节活动处, 可将胶布在导管下作蝶形固定, 铺床翻身等操作时应小心以防将穿刺针拉出;双腔尿管在膀胱冲洗时要避免刺破囊腔使囊液减少而致尿管脱出, 并且要定期检查及增添囊液。

2.3 院内感染

2.3.1 常见原因

危重病人全身免疫力低下;侵入性操作多;医务人员无菌操作观念不强, 消毒隔离制度不落实或方法不妥;消毒隔离设施不合理、用品缺乏。

2.3.2 防范对策

每日定时进行换气及空气消毒, 保持室内温度22~24℃, 相对湿度55%~65%;医务人员自觉遵守ICU的制度, 规范操作, 避免交叉感染, 严格执行手卫生;严格控制非工作人员出入I C U及执行家属探视制度, 规范消毒隔离制度, I C U分区明确, 设单独的物品消毒间, 购置必要的消毒隔离用品。

2.4 压疮及局部组织坏死

2.4.1 常见原因

医疗限制如骨折, 休克未纠正;全身营养缺乏, 高热, 重度水肿;皮肤抵抗力低下, 如大小便失禁, 糖尿病;卧床过久, 长时间不改变体位, 如深度昏迷, 瘫痪等;在浅静脉针处使用血管活性药物, 且观察不到位。

2.4.2 防范对策

护理人员严格执行护理程序, 随时观察受压部位皮肤的颜色, 采取措施减轻压迫, 鼓励清醒病人床上活动;对昏迷等病人要加强营养, 做好基础护理及生活护理, 避免排泄物刺激, 保持会阴部及床铺清洁、干燥, 定时更换体位;翻身时尽量多人操作, 以减少拖、拉引起的皮肤擦伤;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时尽量使用深静脉置管, 使用周围静脉置管时, 在穿刺或拔针前后均先用生时盐水冲洗管道, 同时应严密观察液体输注情况及局部皮肤情况, 发现异常立即更换穿刺部位并对局部组织进行封闭;加强床头交接班制度。

对于ICU因多种原因引起的护理问题, 若能早期预防并采取积极有效的防范措施, 既可发避免了给病人带来不必要的痛苦, 又减少了护理工作中的工作量, 同时又提高了护士观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了护理质量及救治水平。

参考文献

[1] 蔡学联.护理实务风险管理[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 2003:30~32.

篇4:icu常见病护理常规

护理风险是指医院内病人在护理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的一切不安全事件[1]。由于ICU患者的病情危重、复杂、多变,护士长期处于高风险工作环境中,易发生护理风险事件。因此,了解ICU常见护理风险,对提高ICU护士风险意识,保障护理安全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结合我院综合性ICU护理中常见的风险事件探讨如下。

1非计划性拔管

非计划性拔管是指插管意外脱落或未经医护人员同意,患者将插管拔除,也包括医护人员操作不当所致拔管[2]。常发生在夜班换班时、换班前后1小时、常规护理时、缺乏经验的护士当班时、护士不在床旁时等。患者拔管后通常需要立即再插管,而许多并发症与之相关[3]。

[措施]

①分析患者置管感受,通过辅助工具如图片、写字板与患者交流感情。②合理安排人力资源,加强夜间巡视。③翻身等护理操作时应妥善安置导管。④对谵妄、躁动不安、术后疼痛,不耐受气管插管的患者,遵照医嘱合理应用镇静药物,监测镇静效果。⑤在充分解释,尽量减少患者不适的基础上,适当采用肢体约束。

[气管套管脱出紧急处理方法]:

①有自主呼吸的病人发生套管脱出,首先要安慰病人加强病人自主呼吸,辅以面罩吸氧,然后重新置管。②无自主呼吸的病人气管切开时间较长,已形成窦道,则应立即挤压胸廓,做人工通气,改善缺氧,同时想办法重新置管。③窦道未形成,则先试行重新置管,操作时间不易过长,一旦不成功,立即经口气管插管。气管插管要深,通过漏气的气管切口,保持病人通气功能,然后设法重新置管。

2院内感染

ICU患者全身免疫力低下,侵入性操作多,大量应用抗菌素等因素使得院内感染发病率明显高于普通病区收治的患者。目前ICU患者多,工作人員少医护人员为完成各项治疗护理工作,不能做到操作前后洗手;还有部分工作人员意识淡漠,不愿洗手或戴手套只保护自己忘记保护患者[4]导致院内感染的发生。因此,医护人员的手消毒非常重要。

[措施]

①加强医护人员院内感染防范意识,严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无菌操作。②可在病人床头设立提示语如“请您洗手 拒绝感染”。督促医护人员勤洗手。

3护士应急能力低

ICU护士缺乏工作经验,专业理论与基础知识不扎实,机器设备操作不熟练,都会导致护理风险的产生。而良好的护理技能和扎实的理论知识是防范护理纠纷的基础和保证[5]。

[措施]

定期进行专业知识培训,使护理人员熟练掌握各种仪器的使用方法,常见疾病的观察护理要点,危重患者的抢救技术及流程。并定期进行考核。

4执行医嘱不正确

ICU是危重患者抢救的地方,口头医嘱多,因此要正确执行医嘱,认真做好三查七对,谨记非抢救时不执行口头医嘱。

5忽略知情同意

入ICU的患者病情危重,因此在许多操作时往往忽略的患者与家属的合法权利(知情同意权)。护士的告知义务与患者的知情权是对应的权利义务关系[6]。护理人员要事先讲解清楚,让家属理解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因此知情同意书必须要注意三要素:告知、知情、同意(缺一不可)。签订知情同意书不仅维护了患者及家属的利益,同时也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常用护理告知内容]

①护士在进行各项治疗、护理时,都必须履行告知义务。如为患者留置尿管一定要告知患者,导尿管内有气囊,不能自己拔出,如果自己强行拔出,会使尿道粘膜破损,易发生感染,也会使尿道不全断裂,出现尿道狭窄,排尿困难的严重后果。②知情同意权不单纯是落实患者“被告知”和同意的权利,而且也有选择“不同意”的权利,因此,护理工作行为中,要尊重患者的选择权。如全身水肿严重,合并重度高血压的患者,需要每2h翻身1次,但翻身可能引起脑出血,在考虑患者生命安全的同时遵医嘱为其翻身,护士应给家属讲明利害关系,家属同意翻身并在护理病历上签字为证,才能避免日后医疗纠纷的发生。

参考文献

[1]余珍华,魏彩虹.ICU病房护理风险与对策[J].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2):1602-1603.

[2]Epstein SK,Nevins ML,Chung J.Effect of unplanned extubation on outcome of mechanical ventilation[J].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2000,(161):1912-1916.

[3]陈瑞珍,詹秀妹.某区域教学医院神经外科加护病房患者管路异常滑落改善专案[A].护理研究论文集[C].台北:新光医院,2001:233-236.

[4]武昆利.对ICU新护士能力培养的管理体会[J].中国医学会创新,2009,6(7):67.

[5]王丽娟.护理差错原因分析与防范措施的研究进展[J].现代护理,2004,10(3):258-259.

篇5:重症科ICU疾病护理常规

休克:指的是各种原因导致的有效循环血量锐减,组织和器官灌注不足,微循环淤滞,从而使重要器官受损,出现一系列全身反应的病理综合征。

【护理评估】

1.病史 休克有关的创伤、出血、感染等病史。

2.评估休克体征 血压、脉搏、呼吸、体温、瞳孔、意识、面色、口唇及四肢末梢循环情况。

3.心理评估 抢救措施繁多,患者及家属易产生恐惧、焦虑、紧张等情绪。

【护理问题】

1.有效循环血量不足 与大量失血致有效循环血量减少有关。2.有感染的危险 与患者受到感染、免疫力降低有关。3.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与患者长期卧床有关。4.焦虑与恐惧 与患者及家属担心病情预后有关。【护理措施】

1.严密观察病情,观察要点:(1)意识与瞳孔;(2)肢体温度和色泽;(3)血压 ;(4)心率、脉搏;(5)呼吸、SpO2 ;(6)尿量 ;(7)体温及全身状况,并做好各项护理记录。

2.维持有效循环血量:快速补液:应迅速建立多条静脉通路,一般选用一条静脉用作扩容,另一条输入各种抢救药品。必要时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这样既可提供快速补液通路,又可监测中心静脉压,以指导治疗。

3.根据病情采取休克体位:平卧或仰卧中凹位,心源性休克取半卧位,避免不必要的搬动。

4.维持有效的通气功能 ① 保持呼吸道通畅。② 及时供氧,提高动脉氧分压,改善组织缺氧。③ 呼吸困难者,尽早使用呼吸机辅助通气。④ 动态监测自主呼吸、辅助通气、血氧饱和度及动脉血氧分压的变化。

5.维持体温(1)要注意保暖,可以加盖棉被,并提高室内温度,以利复温。(2)高热应采取措施(擦浴、冰袋、降温毯)降低体温。6.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的护理 ① 在补充血容量前提下,适当使用血管活性药物。② 血管活性药物应用微量泵持续匀速泵入,优先选择中心静脉。③ 如从外周静脉泵入血管活性药,应严防药液渗漏。④ 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期间,严密观察血压和中心静脉压的变化。根据血压和中心静脉压的波动调整药物的用量。

7.预防潜在性损伤 感染、压疮、坠床。

8.饮食护理 ⑴神志清的患者可进食清淡、易消化、富有营养的食物,昏迷病人根据病情遵医嘱给与肠内营养或静脉营养。⑵避免误吸。⑶必要时禁食。

9.心理护理 给予心理支持,消除焦虑、恐惧等情绪,安抚患者家属。【健康指导】

1.指导患者如何配合治疗与护理。

2.告诉家属护理方案及配合事项,做好患者的心理支持。【护理评价】

1.建立静脉通道及时,快速恢复有效循环血量,用药观察及时,积极配合医生抢救。

2.保持呼吸道通畅,给氧、吸痰等护理措施到位。3.护理记录及时、完整、准确。

4.急救药品、物品准备充分,患者发生意外抢救及时。

二、昏迷

昏迷:是一种严重的意识障碍,是大脑皮质和皮质上网状结构发生高度损伤的结果。病人的运动和感觉完全丧失,任何刺激都不能唤醒。

【护理评估】

1.病史 询问病因与起病急缓情况,既往健康状况。

2.通过痛觉检查瞳孔对光反射、角膜反射的表现判断昏迷的程度,观察患者有无恶心、呕吐、抽搐等症状。

3.辅助检查 脑脊液化验,CT或MRI检查有助于诊断。【护理问题】 1.有误吸的危险 与患者处于昏迷状态,气管分泌物增加有关。2.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与患者长期卧床,对压迫的感知力降低有关。

3.有感染的危险 与患者机体免疫力降低有关。4.生活自理能力缺陷。【护理措施】

1.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瞳孔、意识的变化,注意有无呕吐、抽搐等伴随症状并详细记录,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师。

2.患者一般取仰卧位,头偏向一侧,以防舌后坠阻塞呼吸道或分泌物吸入气管,有假牙应取下假牙。

3.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定时翻身、拍背,按需吸痰必要时及时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术。

4.注意安全,防止意外,谵妄、烦躁不安者应加床栏,适当约束带约束,剪短指甲,以防皮肤抓伤,注意保暖,防止烫伤。

5.注意营养及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遵医嘱鼻饲富有营养的流质饮食,每次250ml为宜,每日6-8次,注意鼻饲胃管的护理,鼻饲管每周换1次。

6.严格记录24小时出入量及各种护理记录,及时准确留取标本送检,监测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7.预防并发症:(1)两眼不能闭合时,每日用红霉素眼膏涂覆,或覆盖凡士林纱布覆盖;(2)口腔护理,每日进行2--3次口腔护理,张口呼吸者,口部盖湿纱布;(3)预防压疮,定时翻身,保持床单平整清洁,注意肢体应处于功能位,定期进行功能锻炼,防止肌肉萎缩;(4)保持大小便通畅,留置导尿者应防止尿路感染;(5)防止坠积性肺炎的发生,给予超声雾化吸入。

【健康指导】

1.患者平卧,头偏向一侧,取下活动假牙以防误吸,保持呼吸道通畅 2.瘫痪肢体要保持肢体功能位

3.保证病人安静休息,各种治疗和护理集中进行,严格控制探视人员。4.昏迷、吞咽困难病人应予鼻饲流食,防止误吸引起肺部感染。【护理评价】 1.患者治疗护理措施到位,病情观察及时,无护理并发症。2.急救药品、物品准备充分,患者发生意外及时发现并抢救。

三、气管插管

气管插管术:是建立人工气道的最有效及最可靠的一种方法,指将一种特制的气管导管通过口腔或鼻腔,经声门置入气管的技术,这一技术能为解除呼吸道梗阻、保证呼吸道通畅、清除呼吸道分泌物、防止误吸、进行辅助或控制呼吸等提供最佳条件。常用于气管内麻醉和危重病患者的抢救。

【护理评估】

1.插管后的通气情况及呼吸、循环改善的情况。2.插管后呼吸道的湿化及痰液的颜色、性质及量。3.气管插管的位置及气囊的充盈度。4.气囊的压力。【护理问题】

1.清理呼吸道无效 与插管刺激呼吸道,致使呼吸道分泌物增加,患者无力排痰有关。

2.语言沟通障碍 与经口气管插管致使无法发音或发音不准有关。3.有感染的危险 与气管插入及患者抵抗力降低有关 4.有窒息的危险 与呼吸道分泌物增加有关。5.焦虑 与患者及家属担心疾病预后有关。【护理措施】

1.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气管插管后监测血氧饱和度、心率、血压及血气指标,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并配合抢救。

2.妥善固定导管,检查其深度,防止意外脱管,注意观察病人呼吸频率、节律、深浅度,保持呼吸道通畅,选择适合的牙垫,以利于固定和吸痰。

3.定时更换固定的胶布并做好口腔护理,每日至少2次,保持口腔清洁,预防感染。

4.保持人工气道湿化,可给予雾化吸入,必要时吸痰,吸痰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使用一次性吸痰管,吸痰顺序为气管内-口腔-鼻腔,每次吸痰时间不能超过15秒,吸痰时注意痰的颜色、量、性质,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并给予相应处理。

5.监测气囊压力,放气囊前先吸引口腔及咽部的分泌物,每隔4至6小时将气囊放气5分钟,气囊注气后,压力应小于毛细血管灌注压25cmH2O。

6.做好预防肺炎、肺不张等并发症的护理,定时翻身拍背,防止肺部感染。7.更换体位时,避免气管导管过度牵拉、扭曲,防止意外脱管。8.气管插管术后患者,通常无法正常进食,除了静脉补给外,也需要给予鼻饲来维持机体需要,鼻饲时应抬高患者30-45度,避免误吸,同时观察面色、呼吸等生命体征变化。

【健康指导】

1.安慰和鼓励清醒患者,向其讲解导管的重要性,避免意外拔脱。2.指导清醒患者做有效呼吸机有效咳痰。3.指导患者如何用手势表达自己的心理需要。【护理评价】

1.气管导管固定妥善,周围皮肤无损伤。

2.呼吸道保持通畅,气道湿化、吸痰有效,无并发症发生。3.观察病情及时,护理记录完整。

4.急救药品、物品准备充分,患者发生意外时抢救及时。

四、气管切开

气管切开术:是指颈段前壁切开,通过切口将适当大小的气管套管插入气管的手术,病人可直接通过气管套管呼吸。气管切开术可解除喉源性呼吸困难、呼吸功能失常或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所致呼吸困难的一种常见手术。

【护理评估】

1.呼吸困难和缺氧程度。

2.气管套管是否通畅,分泌物的性质、颜色及量。3.气管套管周围皮肤。4.气囊压力。【护理问题】

1.清理呼吸道无效 与患者无力排痰有关。

2.气体交换受损 与气管切开后需经气管交换气有关。3.焦虑 与患者及家属担心疾病及预后有关。4.语言沟通障碍 与气管切开后不能经口说话有关。5.有感染的危险 与插管入侵呼吸道有关。【护理措施】

1.观察伤口出血情况及切口周围有无皮下气肿,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并配合处理。

2.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温湿度适宜,帮助患者取平卧位或侧卧位,24-48小时病情允许可取半卧位。

3.气管切开患者应经常检查其套管系带的松紧是否适宜,系带是否牢固。观察气管切口有无出血、感染等情况,切口周围用0.5%碘伏消毒,每日2-3次,保持切口部位敷料清洁干燥,如有分泌物污染及时更换。如气管套管为一次性气管套管,应及时清洗更换套管,保持套管清洁通畅。

4.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遵医嘱给予雾化吸入。5.气管切开术后的患者,通常无法正常进食,除了静脉补给外,也需要给予鼻饲来维持全身营养状况,鼻饲时应抬高床头30-45度,避免误吸,同时观察面色、呼吸等生命体征变化。

6.做好基础护理,及时做好清醒患者的心理护理,并向其讲解气道湿化及吸痰的重要性。

【健康指导】

1.向清醒患者说明气管切开的目的及意义,给予心理支持。2.说明手术后声音和一定时间内不能进食的原因。3.指导患者如何用手势表达自己的心理需要。

4.长期使用呼吸机的病人指导加强自我呼吸锻炼,争取早日脱机,早日拔管。

【护理评价】 1.套管固定妥善,切口保持清洁,周围皮肤无损伤。2.呼吸道保持通畅,气道湿化、吸痰有效,无并发症发生。3.观察病情及时,护理记录完整。

五、深静脉置管

【护理评估】

1.置管部位、时间、置管长度、是否通畅。

2..局部皮肤情况,有无红、肿、热、痛等炎症表现,有无局部肿胀。3.患者有无原因不明的发热。

4.输入液体浓度、有无刺激性强液体。5.患者对置管的认识程度。【护理问题】

1、有感染的危险 与深静脉置管为侵入性手术有关。

2、导管堵塞的危险 与导管护理不当有关 【护理措施】 1.预防感染

(1)应当尽量使用无菌透明、透气性好的敷料覆盖穿刺点,对于高热、出汗、穿刺点出血、渗血的患者应当使用无菌纱布覆盖。

(2)应定期更换置管穿刺点覆盖的敷料。更换间隔时间:无菌纱布为1—2天,无菌透明敷料为3-7天,如果纱布或敷料出现潮湿、松动、可见污染时应立即更换。

(3)医务人员接触置管穿刺点或更换敷料时,应当严格执行手卫生,洗手或手消毒后要戴无菌手套。

(4)保持导管连接端口的清洁,注射药物前,应当用70%酒精或含碘消毒剂进行消毒,如有血迹等污染时,应当立即更换。(5)导管不宜常规更换,如输血、输入血制品、脂肪乳剂后应酌情更换。(6)紧急状态下的置管,若不能保证有效的无菌原则,应当在48小时内尽快更换导管。

(7)怀疑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感染,或者患者出现静脉炎、导管故障时,应当及时拔除导管。

(8)医务人员应当每天对保留导管的必要性进行评估,不需要时应及时拔除导管。不应为预防感染而定期更换导管。

2.保持导管通畅

(1)为长期保持导管通畅,在输注酸性、碱性药物之间应用生理盐水冲管;先输乳剂,后输非乳剂;输注刺激性药物及黏附性强的药物前后应用生理盐水冲管;每次测量中心静脉压的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不通过导管进行抽血以免影响结果正确性和引起导管堵塞。

(2)静脉导管暂停输液时需封管,一般采用肝素盐水,其浓度至少为10∪/ml,每次用量为10 ml。

(3)注意不要扭曲导管,防止机械性堵塞。

(4)一旦发生堵管,可抽取少量肝素盐水或尿激酶溶液轻轻冲洗导管,然后尽量往外吸出血栓,不可硬性向内推注,以免形成血管栓塞。若抽吸无效,应拔除导管。

3.加强输液巡视 对用中心静脉导管进行输液的患者,要严格控制好滴速,防止太快。确保衔接牢固可靠,输液完毕及时更换液体,防止脱管或空气栓塞。

4.拔管 如为颈内静脉穿刺,嘱能合作的患者屏气,轻缓地将导管拔出,注意按压。拔管后24小时内用无菌敷料覆盖。

【健康教育】

1.告之穿刺部位不宜剧烈活动,以防管道扭曲、脱出。2.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防止穿刺部位污染、受潮。

篇6:icu常见病护理常规

第一节 神经内科危重症常见疾病护理常规

一、重症脑出血护理常规

(一)评估及观察要点

1.确认患者身份,询问评估患者起病情况、主要症状、既往史及发病时的伴随状况。2.立即行心电监护、血压、指氧饱和度的监测,快速评估患者生命体征,特别是呼吸道的通畅情况。并遵医嘱监测随机指血糖和行血气分析。

3.评估患者神经功能的缺损情况:是否有头痛、意识障碍、言语障碍、感觉障碍、运动障碍、吞咽障碍等。快速判断患者意识障碍的程度,观察瞳孔的大小及四肢运动功能情况;了解脑出血定位诊断,评估患者影像学资料,初步评估脑出血的量及性状。

4.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评估患者是否有颅内压增高的表现及脑疝的前驱征兆,观察是否伴有呕吐,并观察呕吐的量、颜色及性状。

5.评估压疮的风险:评估患者全身皮肤情况,准确记录,做好与家属或工作人员就病人皮肤情况的交接记录并签字确认。

6.评估跌倒/坠床危险因素,采取相应防范措施,必要时给予约束,并告知病人及家属取得支持和配合,并签字。

(二)护理要点

1.就地抢救为主,急性期尽量减少对病人的搬动,绝对卧床休息2-4周,抬高头部15-30度。

2.保持呼吸道通畅,观察患者呼吸速度、深度、节律。伴呕吐者行侧卧位,头偏向一侧,防止误吸,减少和预防呼吸道并发症,酌情给予吸痰、口咽通气管等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性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

3.避免颅内高压,严密观察患者的血压、呼吸、神志、瞳孔的变化,并做好记录。及时、正确使用脱水剂;避免用力咳嗽、解大便等动作;为患者吸痰时动作轻柔,吸痰管不易过深,以免诱发剧烈咳嗽反射导致颅内压急剧升高。

篇7:ICU常见致命性护理缺陷

一、气道梗阻:

1、痰痂堵塞

2、气道异物

3、呼吸机管路堵塞、管内积水、管路折闭、未开呼吸机

4、人工气道口被物品遮堵

5、气切套管脱出

二、输液管路问题

1、空气栓塞

2、药物外露

3、输液管脱开

4、液路污染

5、配伍禁忌

三、监护器问题

1、监护导联脱开,误为心跳停止,误予胸外按压或电击除颤。

2、监护仪显示恶性心律失常 而未及时发现。

3、监护仪显示血压过高或过低,血氧饱和度不显示,未能及时发现危险信号。

四、各种引流管方面的问题

1、胸腔引流不通畅可致气胸 或血胸加重。

2、腹腔引流不畅未能及时观察到内脏失血。

3、侧脑室引流管不畅或引流瓶位臵不当。

4、翻身时不注意可致各种引流管脱出、断离。

5、胃管引流不畅可能延误对消化道出血的观察。

五、采集标本方面的问题

细菌培养标本、生化标本、血气标本采集不规范,可致虚假结果,严重影响治疗方案。

六、出入量记录方面

1、尿液外泄,管路连接不牢靠或尿液过满外溢。

2、过分担心心脏负荷过重,而随意限制入量。

3、出量过多或过少时,未能及时发现,而致脱水或循环负荷过重。

七、胃肠营养方面

1、不注意喂养温度及速度引起严重腹泻。

2、静脉营养时因故中断后不随时调整速度,导致当日摄入热卡不足。

八、护理文书书写与观察病情的矛盾

过分专注护理文书的书写,忽略了对患者病情的观察,常常会出现一些病情“突然”变化状态,令人费解。

九、只专注皮肤护理忽略五官护理,其实五官护理更胜于皮肤护理。因为五官通内脏,口鼻腔黏膜干燥、裂伤,最易导致细菌入侵,引起院内感染,更是陪护探视时重点观察部位。

十、关于物理降温

1、冰毯温度感应器应妥善固定,否则就是摆设。

2、放臵冰帽冰块后万事大吉,冰块已成温水,降温已成保温,亦不知更换。

3、相反低体温时却不主动采取复温措施。

十一、护理态度问题

1、个别护士值夜班时能昏睡到休息室,呆坐在电视机旁,病人心跳停止呼之不动。

2、不注重心理护理:不论患者清醒与否,有无知觉,很少过问患者是否口干口渴,哪里不舒适?不论患者肢体是否会动,按程序:被子一揭,全身暴露,翻身拍背,打扫大便。

3、个别护理人员在翻身拍背、肢体活动时,基本是走过场,摆花架子。根本没有认识到上述操作的重要性及危险性。常常是顾了东头,丢了西头。一次翻身后哪管它管道脱落,感应器落地,甚至呼吸机管路打折也不在心上。尿路撕伤屡有发生。

4、最严重也最致命的是:对于常见的护理问题很少进行深入思考,不主动寻求解决办法。常见常犯,从不改进。遇到有人反映,还满肚子不高兴,甚至记恨一辈子。

5、缺乏主人翁精神,ICU常用物品,不知放在什么地方,常是一问三不知,单等别人拿来递在手上也不知愧意。所用设备之常见小故障更是知之甚少。

篇8:icu常见病护理常规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住院患者中急症抢救的患者110例, 男63例, 女47例, 年龄18~90岁, 平均48.7岁, 脑外伤30例, 胸部创伤5例, 腹部外伤24例, 多发骨折10例, 复合伤17例, 自发性颅内出血24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55例, 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和护理, 治疗组采取再造的ICU护理临床路径进行治疗和护理。观察两组病例开展专科有效抢救时间及医嘱执行时间。

1.2 再造方案

(1) 强调医护配合, 随时组成抢救应急小组, 配对值班; (2) 将护理人员根据职称、学历和工作能力不同分为护士A (高年资) 、护士B (中年资) 、护士C (低年资护士) ; (3) 在护理人员排班上做到新老搭配, 高年资低年资搭配, 每班中高年资护士为组长, 负责制定抢救监护计划, 协调指挥低年资护士的工作; (4) 每遇急症抢救, 由高年资护士A站在患者床头, 负责观察生命体征及瞳孔意识等, 保证气管插管、胸腔闭式引流管及其他引流管的安全及妥善固定, 采取紧急救护措施, 并指导护士B、C的工作;护士B站在护士A对侧, 负责查看管路及引流情况, 协助护士A实施心肺复苏、吸痰、吸氧, 临时注射给药;而护士C站在床尾, 配合护士A、B, 准备液体及急救器材, 同时负责病室内其他患者的治疗及护理。

1.3 评价标准

(1) 开展专科有效抢救时间, 即从患者病情突变到实施正规专科有效抢救治疗为止; (2) 执行医嘱到位时间, 即从医生下达医嘱到药物进入患者体内为止。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以表示, 采用t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开展专科有效抢救时间和执行医嘱到位时间分别为 (3.4±1.1) min、 (1.9±0.8) min, 对照组患者开展专科有效抢救时间和执行医嘱到位时间分别为 (5.5±2.1) min、 (5.4±2.3) min。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目前, ICU常规治疗护理工作存在以下弊端: (1) 医护配合欠协调; (2) 护理人员排班中, 老年、中年、青年, 高年资、中年资、低年资搭配不合理; (3) 抢救反应能力差, 患者病情突变时不能很快进入抢救状态; (4) 遇到抢救患者时, 出现医务人员扎堆忙乱现象, 不能各司其职, 及时展开救治。

业务流程再造理论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由美国迈克尔·哈默提出, 在成本、质量、服务、速度等衡量企业绩效的重要指标上取得了显著进展。ICU护理临床路径是以患者为中心, 为患者创造价值, 提高对患者的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2], 节省不必要的中间环节, 把时间还给护士, 把护士还给患者。

本研究对原有工作流程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改进创新: (1) 明确工作目的。张亚卓[3]研究表明, 合理的分工合作能提高急救监护的效能。本研究发现, 实施ICU抢救临床路径后, 医护人员无论年资长短, 或经验是否丰富, 只要根据工作小组事先指定的抢救计划严格执行即可。这样就尽量避免了人为因素造成的治疗差异, 使护理人员按照计划, 有序的进行工作, 可以使参加抢救的护士明确自身在整个抢救路径中的作用、工作的目的, 充分调动各级护理人员的积极性, 发挥各自的潜能, 避免工作中的盲目性, 避免两个人同时准备同一项操作或操作位置不够合理, 影响其他人员的抢救。 (2) 节约人力资源, 提高抢救效率。有相关资料显示, 每延迟1 min, 成功率下降7%~10%[4]。传统的抢救模式是, 护理人员按个人经验或习惯参加救治, 不同的护理人员, 因技术水平和临床经验不足, 工作方式会有很大出入, 治疗抢救过程中难免出现疏忽, 严重影响了抢救效果和护理质量。ICU护理临床路径, 实行新老护士配对值班, 保证了各班的监护力量, 使高年资护士充分发挥自己经验丰富, 业务能力强的优势, 发掘出了潜藏在护理人员心中的知识和经验, 使之沉淀为ICU的显性知识, 高、中、低年资护士优化组合分工明确, 弥补了护士相互间的技术水平差异, 减少了资源的浪费, 护士A、B、C职责明确, 有分工又有合作, 避免了抢救分工不明确导致的慌乱紧张现象, 提高了工作效率。 (3) 做好传帮带。目前, 笔者所在医院ICU护士无法进行正规岗前培训, 只能延承了师带徒, 徒再带徒的师徒式管理方式, 所有进入ICU的护士, 首先在外科系统轮转后, 经过ICU岗前培训, 再由老护士带班上岗。低年资护士动作迅速, 反应灵敏, 但工作中缺乏经验, 而ICU急症抢救护理临床路径程序顺畅, 分工详细, 职责明确, 由高年资护士进行一些技术含量高的操作, 而低年资的护士则从事一些技术含量低而速度快的操作, 分别为患者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同时让年轻护士通过场景训练, 培养应急应变的能力, 使其在真实的抢救工作中得到较好的训练, 而高年资护士则能够以身示范, 容技术经验于一体, 通过对不同患者、不同病情实施不同的抢救措施及方法, 为年轻护士做出表率。

综上所述, ICU护理临床路径护士A、B、C形成组合, 高、中、低年资护士相互搭配发挥各自优势, 有效利用了人力资源, 节约了时间, 提高了工作效率。在急症患者抢救中具有实效、简便的特点, 使抢救工作更具有条理性和程序性, 提高了抢救成功率。

摘要:目的:讨论ICU护理临床路径对急症抢救患者开展专科有效抢救时间、医嘱执行时间及病情转归的影响。方法:将110例ICU急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各55例, 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和护理, 治疗组采用ICU急症抢救护理临床路径进行治疗和护理。结果:治疗组开展专科有效抢救时间及医嘱执行时间明显缩短,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ICU护理临床路径在急症患者抢救中具有实效、简便、快捷的特点, 使抢救工作更具有条理性和程序性, 提高了抢救成功率。

关键词:ICU,急症抢救,护理临床路径,常规路径

参考文献

[1]陈亚文, 蒋翎翎, 秦薇萌.优化护理流程在危重患者管理中的应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9, 26 (74) :18.

[2]胡杨, 胡蓓, 许世政.面向顾客的流程管理及其应用研究-以医疗服务为例[J].经济师, 2007, 1 (5) :216-217.

[3]张亚卓.创伤链式抢救流程在急救护理中的应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6, 23 (9) :13-15.

上一篇:灵山县龙岗中学扶贫日活动总结下一篇:幼儿绘画《熊猫》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