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

2024-07-14

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通用10篇)

篇1: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

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

[摘要] 改善生态环境是建设美丽中国,同心共筑中国梦的重要任务,也是改善民生、顺应职工群众意愿的民生工程,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是提高民族素质,提升生态文明意识,推进生态文明进程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 生态环境

生态文明

美丽中国

我国当前的生态环境正面临着耕地面积急剧减少、土地沙漠化日趋严重、、森林资源缺乏且急剧减少、水土流失日益加重、淡水资源严重缺乏、生物多样性不断减少,大量物种面临灭绝、各种污染严重等问题。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做才能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呢?我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 一是要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必须珍惜每一寸国土。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二是要全面促进资源节约。

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要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支持节能低碳产业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确保国家能源安全。加强水源地保护和用水总量管理,建设节水型社会。加强矿产资源勘查、保护、合理开发。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

三是要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

良好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要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加快水利建设,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

四是要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积极开展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试点。加强环境监管,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

总而言之,环境保护是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阵地和根本措施。建设生态文明,环保系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必须按照生态文明的要求,努力做建设美丽中国的引领者和实践者。环境保护的方法多种多样,最重要的是要能够认识到生态于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性,从而做到尊重自然,爱护自然,在遵守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只有这样,才能切实解决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最终实现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的美好希望和目标。

篇2: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

李峰山中心小学六年级李冰霖

一个国家的美可以从很多方面看出来,比如环境卫生。只有一个好的环境,这个国家才堪称最美,只有一个好的环境才能使留给别人的第一印象与众不同。环境与人类是共存的,人类自诞生起,一切衣食往行及生产,生活,无不依赖于我们所生存的这个星球,地球上的大气、森林,海洋、河流、土壤、草原、野生动植物等,组成了错综复杂而关系密切的自然生态系统,这就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环境,长期以来,人类把文明的进程一直滞留在对自然的征服掠夺上,似乎从未想到对哺育人类的地球给予保护和回报,在取得辉煌的文明成果的同时,人类对自然的掠夺却使得我们所生存的这个星球满目疮疤,人口的增长和生产活动的增多,也对环境造成冲击,给环境带来压力。

众所周知,人类是以自然环境为生存,延续的物质基础。但是,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自然环境却遭受到愈来愈严重的破坏。大气污染,水污染,陆地污染……以至世界上再也找不到一块净土。

或许你会想,想在重要的是发展科技,科技发达了之后在去环保也不迟,那你到时候可要后悔了。如果我们现在过分陶醉于对抗大自然的胜利,认为我们取得了什么了不起的成就,那我们离灭亡也就不远了

气候变暖,臭氧层空洞,酸雨,有毒废弃物,野生生物灭绝,以及大气、水污染等,这是我们当前面临的一连串全球环境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我们该做些什么呢?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但我们现在还只是学生,不可能为全人类的环境作出特别大的贡献,但我们可以从身边的环境做起,从保护学校的环境做起,例如:遵守有关禁止乱扔各种废弃物的规定,把废弃物扔到指定的地点或容器中,避免使用一次性的饮料杯、饭盒、塑料袋,用纸盒等代替,这样可以大大减少垃圾,减轻垃圾处理工作的压力,爱护花草树木,少赠送贺年卡,保持校园清洁等。以上这些虽是小事,但是,只要大家动手,一起努力,从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着手,调整一下自己的生活方式,我们就能为保护地球做出一份贡献。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做保护地球的小主人。

篇3: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

近日, 国务院副总理、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主席张高丽在北京出席国合会2014年年会开幕式并讲话。中国历来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 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确立为基本国策,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将生态文明建设纳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张高丽指出, 中_将不断创新体制机制, 自觉推动绿色发展, 努力建设美丽中闻。一是强化环境准人、环境标准硬约束, 发展壮大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从严控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发展, 充分发挥优化经济结构的治木作用。二是深化生态环保领域改革创新, 加快自然资源及其产品价格改革, 大力发展环保市场, 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激励约束作用。三是加快建设生态文明法律制度, 建立健全自然资源产权法律制度, 切实抓好新修汀的《环境保护法》的贯彻实施, 充分发挥环境法治的规范保障作用。四是抓好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工作, 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区定位推动发展, 加快划定生态保护红线, 着力解决大气、水、土壤污染等突出环境问题, 充分发挥政府的统领引导作用。五是推动形成多元共治局面, 倡导良好生态环境人人共建、人人有责、人人共享, 充分发挥社会公众的参与监督作用张高丽表示, 国合会成立20多年来, 提供了一个中外开放对话的重要平台, 打开广一扇把国际可持续发展经验带入中国的大门, 架设r一座中国与国际社会在环境与发展领域交流的桥梁, 为推动中闰绿色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中国和世界绿色发展作出贡献。

篇4: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

大型电视访谈节目“8+1对话:保护湿地资源,建设美丽中国”是第三届中国湿地文化节的一项重要活动,旨在通过领导专家学者之间的对话,使湿地保护事业得到更为广泛的了解和认同。

湿地被称为“生命的摇篮”、“地球之肾”和“鸟类的乐园”,与人类生存、繁衍、发展息息相关,是自然界中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生态系统,也是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湿地生物资源丰富,虽然湿地覆盖地球表面仅为8.6%,却蕴藏着地球上20%的已知物种。它既是陆地上的天然蓄水库,又是众多野生动植物资源,特别是珍稀水禽的繁殖和越冬地。

中国湿地具有类型多、绝对数量大、分布广、区域差异显著、生物多样性丰富等显著特点,是亚洲湿地类型最齐全的国家之一。据全国第一次湿地资源调查,我国面积在100公顷以上的湿地总面积3848.55万公顷。其中,滨海湿地的面积为594.17万公顷,河流湿地的面积为820.70万公顷,湖泊湿地的面积为835.15万公顷,沼泽湿地的面积为1370.03万公顷,库塘湿地的面积为228.50万公顷,高原湿地、红树林湿地也极为典型。

近年来,中国政府大力推进湿地保护,各项工作取得重大成就。国家林业局在建设生态林业、民生林业的过程中,把湿地保护作为林业三大生态系统一个生物多样性的核心任务,作出了一系列决策部署。今年以来,多项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颁布了我国第一部国家层面湿地保护专门规章—《湿地保护管理规定》,完成省级湿地立法的省份达到17个。首次提出了要制定湿地保护红线,到2020年,湿地保有量达到8亿亩以上,自然湿地保护率达到60%。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已形成重要成果并通过专家鉴定,专家一致认为,中国在全球范围内率先完成了《湿地公约》要求的国家湿地资源调查,成果具有广泛应用前景,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中央财政湿地保护补助资金增加了25%。各级地方政府对湿地保护的重视程度进一步提升,今年申报的国家湿地公园达到150多处。联合中央电视台开展了“美丽中国·湿地行”大型公益活动,引起了全社会对湿地保护的高度关注。截至目前,中国已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550多处,国际重要湿地46处,湿地公园430多处,湿地保护体系初步形成,部分重要区域湿地生态状况明显改善。

东营市境域大部是黄河百余年来携沙填海冲淤而成的新生陆地。全市湿地资源丰富,生态系统多样,环境典型独特。全市湿地总面积55.21万公顷,其中陆域湿地面积占全市国土面积的36.32%。分为近海及海岸湿地、湖泊湿地、河流湿地、沼泽湿地和人工湿地等5类14型。其中自然湿地38.93万公顷,人工湿地16.29万公顷,陆域湿地28.77万公顷。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东营市最典型和最具代表性的自然湿地,1992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建立,是以保护黄河口新生湿地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鸟类为主体的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面积15.3万公顷,是东北亚和环西太平洋鸟类迁徙的重要中转站、越冬地和繁殖地,每年迁徙经过的鸟类多达600万只,是中国沿海最大的新生湿地自然植被区,拥有种子植物393种,其中野生种子植物116种。

东营建市以来,确立了生态立市发展战略,遵循“严格保护、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原则,以黄河口湿地生态保护为龙头,以城市湿地建设和生态绿化为支撑,统筹抓好全市湿地系统的统一规划和保护利用,全面构筑生态体系,着力打造特色鲜明、独具魅力的湿地之城、生态之城,充分展示东营的自然之美、绿色之美、生态之美。

近年来,东营牢牢抓住实施黄蓝国家战略的有利机遇,坚定不移地走生态文明发展道路,确立了建设经济繁荣发达、城市秀美宜居、社会文明和谐、人民富裕幸福的生态文明典范城市的奋斗目标。工作中,坚持以实施黄蓝国家战略为统领,全面构筑生态系统,发展生态产业,建设生态城市,构建生态社会,弘扬生态文化,全市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正在向着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建成生态文明典范城市的目标迈进。2012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1万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95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489元,主要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增幅居山东省前列。东营市先后被命名为国家级卫生城市、国家级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国家现代林业建设示范市。

对话中,与会嘉宾围绕黄河流域湿地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东营市的湿地保护与生态富民,发展湿地与农业、生态旅游,湿地保护、湿地文化与美丽中国建设等问题进行了充分交流。他们认为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湿地不仅为人类提供多种物质产品,而且具有保持水源、净化水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生态功能。湿地是自然界中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生态系统,也是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自20世纪以来,随着全球许多地区湿地类型改变、湿地面积减少等现象的发生,湿地生物多样性下降、自然灾害频发等生态问题日益突显,湿地变化应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而东营市在工作中坚持以实施黄蓝国家战略为统领,全面构筑生态系统,发展生态产业,建设生态城市,构建生态社会,弘扬生态文化的作法在全社会中树立了一个保护湿地资源的

nlc202309040326

典范。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对话,大家认为,湿地在维护国土生态安全、淡水安全、粮食安全、气候安全,构建防灾减灾体系,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实践表明,加强湿地保护,不仅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目标的重要内容,也是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湿地资源保护是一项功在当代、泽被后世的光荣事业。党的十八大确定了生态文明建设等五位一体的建设目标,提出了“扩大湿地面积”的明确要求。今后应进一步加强湿地保护与恢复,科学构建湿地保护网络体系,积极推进湿地保护法制建设,全面深化湿地保护国际交流与合作,提高湿地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能力,逐步恢复湿地生态功能,不断增进人民福祉。

有关负责人表示,大型电视访谈节目“8+1对话”创办四年来,已经先后在郑州中国绿化博览会,浙江宁波、衢州、丽水、龙泉“绿色中国行”活动,广西南宁、内蒙古乌海、海南文昌绿色中国行活动,黑龙江伊春第三届东北亚生态论坛等活动中举办,从不同角度、不同视野对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广泛宣传,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对话精彩实录:

东营印象

李文华:我到东营应该说是回老家了,我是山东广饶的。咱们东营市第一个特点是地理区位非常独特,而且景观非常美丽。另外,咱们山东人,特别是东营人朴实和勤劳,特点非常突出。第三我觉得咱们这个地方有着非常深厚的文化积淀,把整个黄河流域的文化充分的体现出来了。我相信今后的东营,包括湿地保护、发展的问题一定会越来越好。

马广仁:由于工作关系我到山东到东营来过很多次,东营是一个新鲜的城市,有活力、有魅力,也是一片乐土,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也是我们黄河流域入海的一个保护区,这个保护区内的生物种类也很多,所以每次我到黄河三角洲来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感受。这次刚好赶上鸟类迁徙的季节,我昨天到了黄河三角洲又有一个新的感受,所以我在这里希望全国关心湿地的人们可以到黄河三角洲来体会一下,来感受东营市委市政府、东营市人民在保护生态、保护环境方面所做的工作。

马丁:这是我第一次来东营,昨天我们已经考察了黄河三角洲湿地,这里湿地的面积和规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看到了东方白鹳等鸟类,尽管这些鸟类已经向南飞了,但是这一切都清楚的说明,我们东营的生物多样性非常丰富。

陈家宽:第一非常年轻,因为东营建设在非常年轻的地方,城市建设历史也非常短,所以是全国非常年轻的城市。第二充满了活力,因为在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居然有600万个鸟波澜壮阔,充满活力,另外城市充满活力。还有十分大气,我听了申市长对东营的发展规划的介绍,看了建筑非常大气,保护区的建设有15.3万平方公里,这种保护区所表示出来的那种气势人人震撼,所以我是12个字,非常年轻、充满活力、十分大气。

申长友:我认为可以用四句话概括我们东营:一是年轻,这是一片年轻的土地,也是一个年轻的城市,我们在几百年前脚下就是大海,是黄河这个搬运夫,把黄土高原的泥沙堆积成了黄河三角洲;再一个东营市也是一个新兴的城市,是因为这里发现了油田,开始会战,1983年建立东营市,今年正好建设30年。第二句话是富饶,我们这里有石油,现在我们的石油产量已经开采了50年,还能开采50年,有10亿吨的储量,是中国的第二大油田,胜利油田80%的储量和85%的产量来自东营,我们这里还有广阔的土地,每年黄河给我们造地两三万亩,现在别的地方土地在减少,唯有东营土地在增加。而且我们这里还有广阔的海岸资源,海岸线有410公里,东营市北面、东面都是大海。第三美丽,东营有美丽的湿地,还有河海交汇。第四我们这里发展潜力巨大,2009年11月国务院批复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2011年国务院又批复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东营作为惟一全部纳入这两个国家战略的城市,发展潜力巨大,我们下一步要把潜力变为经济优势。

保护湿地资源

陈克林:现在国际上有一个叫做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湿地公约,简称湿地公约,167个国家成为这个公约的缔约国,根据湿地公约的规定,湿地的概念是这样的,就是江河湖泊沼泽,另外海洋海岸带在退潮以后的6米以上的区域,浅海区域,也是湿地的范围,同时还要加一些珊瑚礁、一些岛屿,都是湿地的范围。第三类就是人工湿地,人工湿地包括稻田、水库等等,一共有40多种类型。

湿地保护在国际上热度非常之高,很多国家都开始发展起来了。从全世界来讲,湿地的面积占了地球陆地表面的6%,这是天然的湿地。如果加上人工的湿地又是6%,大约总共在12%左右。自从经济发展、地球人口增长,特别是近百年来快速的经济发展,对湿地的破坏比较严重,换句话说,发展经济第一位首先使用湿地资源,因为人们居住在湿地的周围或者湿地里面,所以湿地很容易被开发利用。一些发达国家利用湿地最早,破坏的程度也很严重,像美国、欧洲一些发达的国家,它们的平均湿地损失掉了50%,这是从面积来讲。从复杂的角度,主要是湿地的功能或者功能价值的转换,一个很好的天然湿地,由于开发利用转换成人工湿地,可能价值原来从一亩地一千美元现在变成了一亩地一百美元,所以服务价值发生了变化,这是近些年来国际上之所以认识到湿地保护所体现的价值是非常之高,引起了世界各国对湿地保护的重视。

马广仁:中国湿地的特点可以用几句话来概括,第一句话面积大,现在湿地总面积3848万公顷。第二个特点分布广,我们31个省自治区、东南西北湿地分布很广。第三叫类型全,主要是湿地公约的42型三大类在中国都有分布,只是中国在湿地公约的分类系统里面主要讲到是滨海湿地、内陆湿地和人工湿地,内陆湿地分成三个:湖泊湿地、河流湿地、沼泽湿地,所以我们是五大类。第四句话区域差异明显,就是南方的、北方的、东部的、西部的,类型都不一样,区域差异比较明显,比如我们集中连片的沼泽湿地主要在东北,比如我们的泥碳地主要在四川,比如湖泊群在西部的青藏高原和长江中下游。第五句话是生物多样性丰富,湿地资源里面植物、动物,包括水生的都很多,这个数据我记不太清了,大约植物1700多种,所以生物多样性非常丰富。

nlc202309040326

我们国家中央人民政府在湿地保护管理中大体分几个方面,一个是从政策上,我们从2000年开始出台中国湿地保护行动指南,2004年国务院专门发了一个关于加强保护湿地的通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里面专门提到了湿地的内容。从机构上国家正式批准组建了国家层面的,具有全国指导和管理的一个机构,也就是我们这个机构,设在国家林业局。同时31个省市自治区大约现在有14个省有专门的湿地保护管理机构,没有湿地保护管理机构的省份也有专门的人员管理这件事情。第三从规划上,2002年国务院正式批准了我们国家的湿地保护的中长期规划《全国湿地保护工程规划》,根据这个《规划》我们又制定了阶段性的,也就是十一五、十二五规划,中央财政拿出大笔资金进行湿地的保护。现在按照湿地公约的精神,我理解是两句话,一句话叫有效保护,第二句话叫合理利用。在有效保护方面,我们主要通过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湿地保护小区、湿地多功能管制利用区,这四种方式对我们国家湿地进行有效保护,到目前为止我们在全国建立的保护区,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大约550多种,建立湿地公园430多处,其中国家级298处,保护小区就更多了,保护小区主要是对单一物种,比如野生大豆进行有效保护,在沿海我们通过多功能管制利用区,在利用的同时进行有效保护。

李文华:我们现在湿地还处在一个非常严峻的破坏和对话的形势之下,比如说由于我们人口增加这么快,很多问题就产生了,比如说有些地方把湖泊变成耕地,有些大型的水利建设,另外就是污染的问题等等各个方面。而且在我们国家不同地区,破坏的形式突出的特点不一样,比如东北地区主要是把湿地变成耕地了,现在长江流域或者华东地区,人口密集、发展很快,城市化发展很快,那地方城市化和污染问题就特别突出,西北地区大家都知道这个地方告急,那个地方危险,农业发展以后就缺水了。再有比如说青藏高原,现在看起来那个水是很好,但是雪山在融化,气候变暖的情况下,从将来看这是非常大的隐患。那么将来我们湿地会怎么样,因为不管怎么说水还是湿地中最根本的特征,而且从面积上来讲,根据最近十年几乎是3%,按照这样的情况退化下去怎么办?所以大家就提出来,我们能不能像耕地一样划一个红线,这个地方必须死守,要不然不好办,因为我们的湿地看起来是类型比较多,比较齐全,但是我们面积很少。有些学者在研究过程中提出来,是不是耕地提出来18亿亩,咱们这边是不是至少应该保存6.5亿亩,我觉得这个愿望都是可以理解的,而且我从思想上也是很赞成的。另外,在划的时候还有一个问题,为了保存湿地不只是像农田那样就行了,还要供给湿地周围的流域或者面积,这个事情怎么弄?另外我们说湿地要保存,除了面积问题还有质量问题,到底哪些指标来反映它是退化的。因此我的建议是这样,我们要积极的进行研究,最后又要科学的论断怎么样有它的可行性,这样的话就把我们很好的愿望能够具体落实到实际上去了。

刘劲:刚才李院士的话,我是见证人也是亲历者,我记得1999年我们拍摄电视剧《长征》,当时我们爬雪山是在四川,过草地就是刚才李院士说的草原,当时去拍的时候一个特别奇特的现象,就是沼泽地里有沟,因为我们行军有时候骑马,那个沟马过不去,很宽,两三米,我就问这个沟是干什么的?说排水,排水干什么?养羊养草。因为改革开放发展初期羊肉很值钱,藏民很开心,羊长大以后一卖到年底有很多的收入。我感觉,你还是把自然环境破坏了,总觉得不对。很可喜的是,我今年又去了一趟阿坝州,又回到那个湿地草原,我首先看有没有沟,那个沟没了,但是有铁丝网了,后来我问他们沟呢?沟填平了,说以前排水是不对的。我说铁丝网干什么的?是分片放牧,今年把这片草地圈起来让它长,牛羊进不去,我让它到那片吃,明年再把这片吃过的圈起来,我说这样挺好,就像休鱼一样,几个月不去打鱼。还有在那个草原基本建不到羊了,全是牦牛,我说为什么?他说羊吃草太厉害,把根都要吃掉。牦牛别看挺粗壮的,但是很温柔,只吃地面上的草,我说这挺好,我说你们牧民利益会不会有牺牲。他说我们现在有很多经济收益的渠道,比如我们把环境保护好,把湿地保护好,有很多人自驾游来旅游,都来拍照,我们收入起码比我们养羊时还要高。因为他算经济细帐,所以我特别开心我们的藏族牧民们都有了保护湿地的意识。

陈家宽:湿地这个概念比原来湖和沼泽更重要,实际上它把海洋和生命并列起来。全球所有淡水资源最终是通过这四种类型湿地保存下来的,因为水是人的生命资源,湿地最早是为鸟,后来为了生物多样性,现在可能更重要的是为了人类自身的发展。看看十八大报告生态文明一章里的解读,我觉得是最好的概括,第一个任务是把国土资源空间开发要优化,该保护的保护,该利用的利用,要把人类的公民活动和城市化压缩在一个空间里,这非常好。东营我注意到了,他把自然保护区,面积非常大,保护起来了,然后公民区分开,最重要的是把我们的国土资源的哪些地方应该开发,哪些地方应该保护,保护当中如何跟人和自然协调,要空间合理化,这是最重要的。生态系统、水源地、农业安全的耕地要保护起来。第二个事情,十八大文件讲得非常好,要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如果不改变的话是没有用的,包括对长江流域的水利资源怎么利用,怎么建坝,包括我们现在大量污染的排放等等,我觉得一定要改变,这跟每个人都有关,湿地决不是主管部门的,人人都有关,我们必须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第三个比较紧迫的,对已经受到损害的湿地和环境要修复,我们修复任务非常重。第四个最重要的方法是立法,用法律规范我们。

申长友:国务院批复的两个区域都提出了生态优先,所以我们工作中确立了高效生态的发展理念,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典范城市的理念。在工作中我们把湿地保护作为改善生态环境的核心,突出大水面,大空间,大绿地。构建森林环抱、水系环绕、湿地相间、鱼鸟共生的生态系统。二是我们把发展生态产业作为改善环境的基础,我们提出要大力发展高质高效的产业体系,大力发展新型的工业化,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现在把东营市中心所有的污染工业全部搬迁。另外在市中心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集约发展现代农业,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三是我们把生态化作为城市建设的一个特色,我们把生态文明的理念突出到城市建设的各个方面,努力打造秀美宜居富有魅力的生态城市。

nlc202309040326

燕翔:我们全省9600万人民对湿地也是情有独钟,非常的爱护湿地,所以我们山东出台了省委省政府的文件、政策、条例,包括山东省人民政府的省长令都有。山东这几年一共投入了19亿,我们重点治理了黄河三角洲、南四湖、黄河古道等所有湿地。现在全省有湿地面积大约在200万公顷,占整个山东国土面积的12%,而且我们现在有17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98个省级以上湿地保护单位。

刘劲:我是绿色中国形象大使去过很多地方,像浙江的衢州乌溪江,我在那打过鱼,我看渔民不费劲拿着网兜一兜就是一条鱼,太容易了,但是他说不是随便打的。还有那个白鹭就在我头上盘旋。其实我们国家只要稍微下功夫,以中国人的智慧、中国人的聪明能干、我们的勤劳,一定能把美丽中国早日建成。

马丁:听了专家的发言,我也有同感,中国像其他许多国家一样,对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不断提高,中国自1992年加入湿地公约以来,现在已经指定了46处国际湿地,可以说湿地保护方面取得了瞩目的成绩。现在我想谈一下欧洲的湿地保护的现状,上世纪以来,欧洲已经丧失了50%的湿地,现在已经建立了完善的保护体系,湿地公约的起草在英国,就是在我的家乡,我们基金会参与了这个公约的起草,也作为这个公约的发起人之一。目前在欧洲一共有47个国家批准加入了湿地公约,现在一共有1001处国际重要湿地,跟中国没办法相提并论,因为相对来说国际湿地的面积只占全球面积的13%。但是由于欧洲人口稠密,面积非常小。所以,保护也会面临一些问题。欧盟制定了三个指令,在它的成员国里,要求在指定的区域进行严格的保护。第一个指令是栖息地指令,要求到2015年指定的特别保护区要处于良好的状况。第二鸟类栖息地的指令,专门设立特别的保护区保护这些水鸟。第三个指令就是要求在欧洲建立水框架指令,要求欧盟成员国制定河流流域管理计划,以改善水质增加水量,提高生物多样性保护。

马广仁:中国湿地目前存在的问题,我们归纳了三个方面:一个叫做面积减少,十年间我们湿地面积减少300多万公顷。一个是功能下降,一个是生物多样性降低。这是一个问题的结果,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一个方面就是我们现在的制度问题,现在在国家层面还没有一部关于湿地生态系统保护的法律法规,我们是一个法治的国家,很多事情都要用法律的方式把它固定下来,只要立法了人们就去遵守它,这是制度方面。第二我们没有建立长效机制,现在湿地的生态系统都是阶段性的。比如说湿地生态补偿制度没有建立。第三个也是很重要的,就是全社会湿地保护意识还比较缺乏。五年以前,我们委托中科院就湿地生态系统的评价体系进行了研究,主要是三个方面:一个是健康的评价体系,就是湿地是不是健康的;一个是功能的价值评价体系;一个是经济的评价体系。三个评价体系,通过两年多的研究,确实建立了一个框架,这个框架我们现在已经在全国选取不同类型的湿地进行实际的检验。单说经济评价,我们在这之前选取了19个不同类型的湿地进行了评价,按照这个价值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评价,每公顷湿地经济价值大概8~20万之间,由于类型不同、区域不同,由于发挥功能不同,自然每公顷的经济价值肯定不同,平均大约在每公顷10万左右。

生物多样性保护

陈家宽: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植物、动物、微生物的总和及其变异体,还有包括它跟环境组成的生态系统与生态过程。所以生物多样性一般误读成物种多少。所以要纠正物种的多少,这只是生物多样性的一个内容,还包括生态类型还有遗传资源。第二生物多样性是不同的,受损的情况也是不同的,从生态系统来讲,我们讲湿地,中国的湿地关键是有四种方式改变,一种是改变它的物理过程,比如说原来是跟江湖相通的,像鄱阳湖、洪湖是通的。有些是跟长江连通的,那么你修了很多坝,很多鱼上不去了,这个物理过程改变了湿地的自然的水文过程。第二种方式是污染化学过程,大量的排污,还有营养物质加进去。第三种是外来物种入侵。还有全球气候变化。基本上四种方式影响我们的生物多样性和湿地的保护问题。现在比较难办的是全球气候变化,非常难控制。前面物理的、生物的方式,是人类主动行为造成的可以改变,但是全球气候变化这个最困难。

李文华:中国的生态学作为一个学科发展,在世界上来讲有很多的创意和很丰富的经验。生态学提出来到现在不到半个世纪的历史,中国用生态学是解放以后,所以最初阶段我们只能跟着国际上进行学习,中国的后发优势还是非常明显的,咱们生态学会从1970年成立时只有几百人,到现在已经一万多人。目前来讲,有些情况我们还是要像国际上学习,特别是基础研究方面,但是有些方面我们一起在前进,在某些领域,特别是牵扯到实践和理念的问题上,我觉得我们有些地方已经领先。

陈克林:湿地到底在气候变化当中起了什么作用呢?过去确实很少人知道湿地到底发挥什么作用。湿地是储存二氧化碳巨大的仓库,刚才刘劲先生提到那个草原,您看到的堵的那个沟就是我堵的。为什么堵?原因是上世纪60年代,尤其是70年代开始以后,大量的排水,为了扩大草场,为了扩大牧业。而这底下全是泥炭,泥炭就是碳形成的前期,最深可以达到十几米深,而且如果在不破坏的情况下,全球陆地碳达到5400亿吨,35%的碳是在湿地里储存的,可以想像泥炭被破坏的话,二氧化碳天天都在释放,因为它的水排了,排了以后好氧性微生物繁殖以后释放大量的碳。所以被排干的湿地中大量二氧化碳在不断的排放到大气当中。本来这个湿地是抑制气候变暖、阻止气候变暖,但是由于没有保护好,破坏了它,它不但阻止不了反而促使加快对碳的排放,现在我们说全世界基本都知道了,湿地可以调节气候就是这样的因素。

刘劲:“洪湖水浪呀浪打浪,洪湖岸边是呀是家乡啊。”大家知道这首歌是洪湖赤卫队的主题歌,这是周恩来总理生前最喜欢听的一首歌,我想他一个是喜欢听这个旋律,再一个浸透着总理对湿地的爱护、对湿地的重视,所以我希望我们国家随着经济的发展多一些像洪湖、洞庭湖、青海湖,尤其像东营这样的湿地,因为有了良好的湿地,我们才有好景、好时和好的文化。

篇5: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

——学习贯彻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重要讲话

“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发表重要讲话,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高度,全面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科学分析当前面临的任务挑战,对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确立了重要原则、进行了具体部署。讲话展现强烈使命担当、蕴含深厚民生情怀、具有宽广全球视野,发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进军号令。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的工作,推动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从认识到实践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当前,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已进入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攻坚期,也到了有条件有能力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的窗口期。“有智不如乘势”。把握新形势,解决新问题,完成新任务,我们就能回应广大群众热切期盼,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

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持“六项原则”是根本遵循。“六项原则”明确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方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宗旨精神,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系统思想,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的坚定决心以及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大国担当。这些重要论断构成一个紧密联系、有机统一的思想体系,深刻揭示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深化了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自然生态规律的认识,为我们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指明了方向。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是制度保障。制度才能管根本、管长远。严格的制度、严密的法治,可以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要以生态价值观念为准则,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保障,以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和环境风险有效防控为重点,加快建立健全生态文化体系、生态经济体系、目标责任体系、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生态安全体系,为确保到2035年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到本世纪中叶建成美丽中国提供有力制度保障。

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动绿色发展是治本之策。坚持绿色发展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是构建高质量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然要求,也是解决污染问题的根本之策。要围绕调整经济结构和能源结构等重点,培育壮大环保产业、循环经济,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把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作为民生优先领域,打赢蓝天保卫战这个重中之重;有效防范生态环境风险,提高环境治理水平,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的增长点、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和展现我国良好形象的发力点。

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是重点任务。污染防治攻坚战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是一场大仗、硬仗、苦仗,必须加强党的领导,各地区各部门坚决担负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是关键。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对损害生态环境的领导干部终身追责,为敢干事、能干事的干部撑腰打气,建设一支生态环境保护铁军,守护好生态文明的绿色长城。

篇6: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

常州市实小教育集团平冈校区五(2)班赵宇辉pg130439月14日,你知道这是什么日子吗?这是我们实小教育集团平冈校区的小记者到南大街星聚广场上参加常州市2013年全国科普日启动仪式暨保护生态,建设美丽常州主题宣传活动的日子。

一路上,我们五(2)班的小记者在一起欢场笑语地谈论着采访的话题。到了南大街,我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下车。我们排着整齐的队伍,走到了星聚广场上,在悠扬的音乐声中科普日启动仪式开始了。主持人绘声绘声地向我们介绍了今天的主题“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常州。”

接下来,我们便到一个名叫翔宇资源再生科技公司那里去采访。工作人员热情地向我们介绍:“小朋友,我们公司可以利用废旧塑料粉沫废线路板粉末加工处理成脂塑景观制品”。听完后我问那个工作人员: “叔叔,你们公司怎么把塑料加工成脂塑景观制品的了做成脂塑景观制品有哪些东西?”那个叔叔想了一会儿对我说: “我们公司把塑料压成小段,组装成椅子,垃圾桶,地板等,而且这些脂塑景观制品不会被雨腐蚀,对保护环境有很好的作用”。听完这些,我觉得现在的科技真发达,暗暗的在心里下决心,一定要好好学习知识,做一个对环境,对社会有用的人。

不知不觉采访结束了,可我的心还沉浸在废旧资源再生的话题之中!

篇7:保护家乡环境建设美丽家园

——参加环保实践活动有感

“蓝蓝泉州湾,轻轻戴云山,海上丝路从这里铺向世界……”

每当唱起这首《蓝蓝泉州湾》时,作为一个泉州人的自豪感就会油然而生。伴随着优美的歌声,我的眼前浮现出了一幅幅动人的画面,看:一座座花园式标准住宅小区拔地而起;一条条柏油马路宽广平整;一片片工业园区正勃然兴起。清晨,鸟语花香,到处是晨练的人群;傍晚,万家灯火美不胜收,一派祥和安宁!多么美丽的城市,多么可爱的家乡,叫我怎能不从心底里喜欢她呢。

于是,在我幼小的心灵里便萌生把这蓝蓝泉州湾,把这美丽刺桐城建设得更加美好的崇高理想。特别是参加了“我爱泉州湾,我爱刺桐城”环保实践活动,保护家乡的环境,把家乡建设成“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信念更是深深地扎根在我的心中。

我知道,美丽的家乡在焕发出勃勃生机的同时,也在默默承受着城市繁华带来的喧嚣和吵杂,白色污染、噪音污染、空气污染等环境问题切实存在,不容忽视。在我们的身边乱扔垃圾、随意张贴、随地吐痰、马路摆摊、占道经营等行为处处可见。

我知道,爱护环境也是在热爱家乡,为维护城市文明卫生出力也是建设家乡的一部分。作为城市的一员,作为这座城市的主人,我们应该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家乡的环保事业奉献自己的力量。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养成讲究卫生的好习惯;节约用水、节约用电,减少资源的浪费;出门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倡导低碳生活;不使用一次性筷子、购物时尽量使用可循环使用的袋子,减少丢弃,从源头上减少垃圾的产生……为保护环境出力,我能做的事情很多很多。

我还知道,保护环境光靠一个人是不行的,应该积极宣传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让家人、朋友、身边的所有人都能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大意义,积极加入到环保实践的活动中来,为创建“环保模范城市”尽自己的一份心意。

篇8: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

1 城市生态现状

1.1 现状生态绿地

1.1.1 主要各类保护区分布情况

目前, 长治市共有各类保护区19处, 其中风景名胜区12处 (省级) 、国家森林公园3处、自然保护区3处 (省级) 、国家城市湿地公园1处。

1.1.2 主要林地分布情况

长治市林地集中分布在西部的太岳山、东部太行山两大山系范围内, 各种林地总面积约3900km2, 森林覆盖率约为23%。太岳山森林植被较为完整, 太行山森林植被呈现破碎化的趋势 (见图1) 。

1.1.3 主要草地分布情况

草地分为高山草甸、低山草地两种类型。高山草甸分布于沁源县海拔较高的2150m以上的花坡牧场茶房山一带平台缓坡处;低山草地主要分布在各县 (市、区) 海拔800~1400m的石质、土质山区。

1.1.4 主要农田分布情况

基本农田集中分布于上党盆地西部、浊漳河南源、西源流域范围内, 面积约2700km2, 占市域总面积的19.8%。其中, 沁县、屯留、长子、长治县、武乡、壶关6个县境内分布较多 (见图2) 。

1.2 现状水源地保护

1.2.1 浊漳河源头自然保护区

该区位于沁县西北部, 总面积142km2, 核心保护区45.33km2, 范围涉及羊庄、漳源、西汤等5个乡。区内植物物种丰富, 种类繁多, 野生动物活动频繁。

1.2.2 沁源县东北部水源补给生态保护区

该区位于沁源县东北部, 总面积126.10km2, 该区是沁河及其流域主要的水源补给区, 区内水源充沛, 森林资源丰富, 与浊漳河源头自然保护区相连。

1.2.3 沁河源头自然保护区

该区位于沁源县西部, 区内植被覆盖较好, 动物种类繁多, 基本保持了原有的森林植被生态系统, 是沁河上游重要的水源保护地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区。

1.2.4 辛安泉泉源重点保护区

该区位于平顺、潞城、黎城三县交界地带的浊漳河河床内。以浊漳河为轴线, 北起黎城县赵店桥, 顺浊漳河谷向下游, 至平顺县北耽车, 包括河谷两岸地带, 面积16.07km2。

1.3 主要河流水系

长治市域河流水系分为浊漳河水系、沁河水系 (见图3) 。

1.3.1 浊漳河水系

浊漳河属海河流域, 是市域范围内最大河流, 在长治市流域面积l0035km2。浊漳河分三源:浊漳南源, 浊漳西源, 浊漳北源。

1.3.2 沁河水系

沁河是黄河的一级支流, 发源于长治市沁源县, 源头分水岭高程为2300m左右, 沁河在长治市境内流域面积为2283km2, 河道水量来源主要是雨季积蓄的洪水径流和沟溪泉水, 河道流量受年份和季节影响较大。

2 城市生态环境的规划和保护

目前, 长治市面临着区域中心城市地位弱化、经济结构转型艰难的困境。在城乡统筹、产业结构优化、城市空间结构调整和人居环境建设等诸方面, 均需重新审视思路、制定策略。本版总体规划借山西省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东风, 全面优化城市发展策略, 助推城市转型发展。规划在市域生态建设方面, 抓住资源型城市特点, 充分发挥市域生态环境优美、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 构建以中心城市为核心, 层次分明、高效有序的市域城乡生态环境保护体系。在城市环境方面, 通过“漳泽湖南进、老顶山外拓”, 构建漳泽湖郊野公园和老顶山郊野公园, 进而形成环抱中心城市、连接周边县城的大公园体系, 并构建绿道系统。

2.1 市域生态绿地规划

2.1.1 市域空间管制规划

根据长治市市域的实际情况和已经建设的区域, 将分为禁止建设区、限制建设区和适宜建设区。从生态要素中选出八类重要的, 具体是陡坡地区、高海拔地区、主要河流廊道、大泉泉域、土壤侵蚀地区、植被保护地区、基本农田、地质灾害地区, 同时提出了具体的管制措施。

2.1.2 市域生态绿地规划

市域生态绿地分为生态片区、生态廊道和生态节点三个要素。生态片区分为一级区和二级区。一级区共12处, 主要是山地、丘陵、主要河流走廊等区域, 重点是保护现有的生态系统, 促进生态环境多样化, 加强生态环境的稳定性, 提升生态绿地的生态价值。在保护的前提下, 可以进行适度的旅游活动, 建设一定的旅游服务设施, 但要控制其规模, 并且在指定区域内。二级区共6处, 主要是基本农田保护区域, 对基本农田进行最严格的保护, 禁止一切与农业耕种无关的活动在此区域进行建设。生态廊道和节点地区主要是保护现有廊道、加强对二级和三级廊道的生态保护, 通过封山育林、退耕还林等措施, 进一步提升植被覆盖度。严格控制城镇在此区域的建设强度和规模, 保证各城镇能够获得充足的、清洁的氧气 (见图4) 。

2.2 中心城区及周边地区大公园体系规划

总体规划中对中心城区及周边地区的绿地水系开放空间实施保护与利用分区管制, 构建中心城区及周边地区大公园体系, 包括郊野公园系统和游憩绿道系统, 并对漳泽湖提出生态保护与修复 (见图5) 。

2.2.1 郊野公园系统

规划将郊野公园划分为东山山系山地公园、浊漳河水系湿地公园两大板块。

东山郊野公园系统是将城市东部自然山体区域整合而成的郊野公园系统。共有6处山地郊野公园, 从南至北分别是:羊头山—慈林山山地郊野公园、老顶山山地郊野公园、黄沙岭山地郊野公园、三垂岗山地郊野公园、风和岭—马鞍山—富山—仙堂山山地郊野公园、老爷山山地郊野公园。山地郊野公园布置服务区和游览区, 服务区应设置在交通便捷、用地条件适宜且非资源环境保护区范围内。内容可设置民俗体验、田园观光、体育健身等活动类型及相关小型服务建筑;结合周边的村镇布置餐饮、住宿等服务设施。游览区为山地生态环境优良的区域, 活动主要是结合游人的体力及不同需求, 开设不同性质的游步道, 如自然教育和林木研习等设施设置和服务 (见图6) 。

浊漳河水系郊野公园系统是将浊漳河水系主要河流、水库、湿地及其滨水区域整合而成的郊野公园系统。共有9处湿地公园, 分别是:太行湿地公园、漳泽水库湿地公园、浊漳河南源湿地公园、浊漳河北源湿地公园、浊漳河西源湿地公园、岚水河湿地公园、绛水河湿地公园、淘清河湿地公园、石子河湿地公园。浊漳河水系郊野公园内开展各类游览活动, 应符合水系核心保护区、水系生态缓冲区的相应要求。滨水区域允许设置游憩绿道, 包括自行车道、步行道等, 鼓励以自行车骑行、徒步游览为主的户外休闲游憩活动内容。滨水区域以外可结合周边的村镇、农田、林地开展田园观光与采摘、户外休闲等活动。

2.2.2. 游憩绿道系统

结合长治当地自然条件与生活特点, 规划中将绿道游憩方式划分为以下三种主要类型:小型机动车游径、自行车游径、步行游径。小型机动车游径主要针对使用者的交通工具包括小型机动车、摩托车及其他山地交通工具。自行车游径主要针对使用者的交通工具包括自行车、轮滑鞋、滑板等。步行游径主要针对散步者、观察研究者、野营者等步行通过游憩绿道的使用者。规划中结合资源评价与城镇游憩需求分析结果, 提出9条游憩绿道线路。1号绿道为精卫湖—白松林—浊漳河南源—太行湿地公园—漳泽水库—浊漳河—仙堂山;2号绿道为羊头山—老顶山—风和岭—马鞍山—富山—仙堂山;3号绿道为浊漳河北源—浊漳河—太行水乡;4号绿道为老爷山—文王山—马鞍山;5号绿道为老爷山—黄沙岭—风和岭;6号绿道为屯绛水库—绛水河—漳泽水库—三垂岗—卢医山;7号绿道为盘秀山—鲍家村水库—岚水河—太行湿地公园—主城区—石子河—庄头水库;8号绿道为太行湿地公园—陶清河水库—西堡水库—太行山大峡谷;9号绿道为太行湿地公园—主城区—黑水河—黎都公园—陶清河。

2.2.3 漳泽湖生态保护及修复

漳泽湖生态保护与修复坚持保护优先, 预防为主, 防与治结合;保持湖泊自然生态环境和生态功能, 维护生物多样性和湖泊生态景观;在保护生态的基础上, 有节制、有区别的开发滨湖地区;严控漳泽湖环湖地区及上游地区的城镇和产业发展, 限制农业和工业生产强度, 保护水质。

加强湖区生态修复, 要合理开发湖泊水资源, 保证生态用水, 增强水体自净能力。优先实施湖泊湿地保护和恢复工程, 禁止围湖造田、围湖养殖等缩小湖泊水面的行为。采取生物控制、放养滤食鱼类、底栖生物移植等措施修复水域生态系统, 加强生态湖滨带和水源涵养林等生态隔离带的建设与保护。对主要入湖泊河道、河口进行综合治理, 实施生态恢复。

3 保护规划的建议和实施

3.1 保护规划建议

3.1.1 完善经济政策

市委、市政府要制定价格、财税、金融等经济政策, 激励和引导社会资金投身生态文明建设。政府定价体现出生态环境损害成本和修复效益即可。加大财政资金投入, 对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生态修复与建设、先进适用技术研发示范等给予支持。推广绿色信贷, 支持符合条件的项目通过资本市场融资, 保证项目顺利建设。

3.1.2 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加快形成生态损害者赔偿、受益者付费、保护者得到合理补偿的运行机制。完善转移支付制度, 归并和规范现有生态保护补偿渠道, 加大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的转移支付力度, 逐步提高其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建立县与县 (市、区) 间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引导生态受益县 (市、区) 与保护地区之间, 通过资金补助、产业转移、人才培训、共建园区等方式实施补偿。

3.1.3 完善责任追究制度

市委、市政府建立领导干部任期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制, 完善节能减排目标责任考核及问责制度。严格责任追究, 对违背科学发展要求、造成资源环境生态严重破坏的要记录在案, 实行终身追责。

3.1.4 提高全民生态文明意识

积极培育生态文化、生态道德, 使生态文明成为社会主流价值观, 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树立市民生态文明意识, 把生态文明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新闻媒体作用, 加强资源环境宣传, 普及生态文明法律法规、科学知识等, 提高公众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 形成崇尚生态文明的社会氛围。

3.1.5 培育绿色生活方式

广泛开展绿色生活行动, 推动全民在衣、食、住、行、游等方面加快向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式转变, 坚决抵制和反对各种形式的奢侈浪费、不合理消费。积极引导消费者购买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高能效家电、节水型器具等节能环保低碳产品。大力推广绿色低碳出行, 倡导绿色生活和休闲模式, 严格限制发展高耗能、高耗水服务业。

3.2 规划的实施

市委、市政府依据省政府批准的新版城市总体规划, 正在逐步落实关于生态环境方面的内容。具体项目有:长治市改善农村人居环境2015年行动计划、长治市主城区“三河一渠”建设项目、长治市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项目、长治市主城区应急水源保护及管网项目等。长治市正在集中力量打造一批生态建设方面的示范项目, 推动全市在生态环境方面的工作在上台阶、水平 (见图7) 。

参考文献

篇9: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

与第七次森林资源清查结果相比,我国森林资源呈现四个主要特点。一是森林总量持续增长。森林面积由1.95亿公顷增加到2.08亿公顷,净增1223万公顷;森林覆盖率由20.36%提高到21.63%,提高1.27个百分点;森林蓄积由137.21亿立方米增加到151.37亿立方米,净增14.16亿立方米。二是森林质量不断提高。森林每公顷蓄积量增加3.91立方米,达到89.79立方米;每公顷年均生长量提高到4.23立方米。随着森林总量增加和质量提高,森林生态功能进一步增强。全国森林植被总碳储量84.27亿吨,年涵养水源量5807.09亿立方米,年固土量81.91亿吨,年保肥量4.30亿吨,年吸收污染物量0.38亿吨,年滞尘量58.45亿吨。三是天然林稳步增加。天然林面积从原来的11969万公顷增加到12184万公顷,增加了215万公顷;天然林蓄积从原来的114.02亿立方米增加到122.96亿立方米,增加了8.94亿立方米。四是人工林快速发展。人工林面积从原来的6169万公顷增加到6933万公顷,增加了764万公顷;人工林蓄积从原来的19.61亿立方米增加到24.83亿立方米,增加了5.22亿立方米。人工林面积继续居世界首位。

国家林业局局长赵树丛在发布会上说,清查结果表明:我国森林资源进入了数量增长、质量提升的稳步发展时期。这充分表明,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林业发展和生态建设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实施的一系列重点林业生态工程,取得了显著成效。然而,我国仍然是一个缺林少绿、生态脆弱的国家,森林覆盖率远低于全球31%的平均水平,人均森林面积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4,人均森林蓄积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1/7,森林资源总量相对不足、质量不高、分布不均的状况仍未得到根本改变。人民群众期盼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宜居,造林绿化、改善生态任重而道远。一是实现2020年森林增长目标任务艰巨。从清查结果看,森林“双增”目标前一阶段完成良好,森林蓄积增长目标已完成,森林面积增加目标已完成近六成。但清查结果反映,森林面积增速开始放缓,同时现有宜林地2/3分布在西北、西南地区,立地条件差,造林难度越来越大、成本越来越高,见效也越来越慢,如期实现森林面积增长目标还要付出艰巨的努力。二是严守林业生态红线面临的压力巨大。5年间,各类建设违法违规占用林地面积年均超过200万亩,其中约一半是有林地。局部地区毁林开垦问题依然突出。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速,生态建设的空间将被进一步挤压,严守林业生态红线,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底线的压力日益加大。三是加强森林经营的要求非常迫切。我国林地生产力低,每公顷蓄积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69%。进一步加大投入,加强森林经营,提高林地生产力、增加森林蓄积量、增强生态服务功能的潜力还很大。四是森林有效供给与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的矛盾依然突出。我国木材对外依存度接近50%,大径材林木和珍贵用材树种少,木材供需的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森林生态系统功能脆弱,生态产品短缺的问题也很

突出。

赵树丛说,为实现我国2020年森林覆盖率达到23%的目标,保障国土生态安全,国家林业局将紧紧围绕建设生态文明、美丽中国,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着力抓好四个方面工作:一是全面深化林业改革,完善林业治理体系,提高林业治理能力,为加快林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二是进一步调动全社会力量,实施好生态修复工程,搞好义务植树和社会造林,稳步扩大森林面积;三是扎实推进森林科学经营,扩大森林抚育,提升森林质量和效益,不断增强森林生态功能;四是严格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守住林业生态红线,落实好林地保护规划,推进依法治林进程。

据了解,我国的森林资源清查是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的,采用国际上公认的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方法,第七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于2008年底结束。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从2009年开始,到2013年结束,历时5年,投入了近2万名调查和科研人员,运用了卫星遥感和样地调查测量等现代科技手段,调查内容涉及森林资源数量、质量、结构、分布的现状和动态,以及森林生态状况和功能效益等方面。

国家林业局局长赵树丛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指出,林业“双增”目标显示了中国政府加大生态环境治理、保护自然生态的坚定决心,也是对全世界应对气候变化负责任的态度和务实的行动,中国有信心如期实现林业“双增”目标。

赵树丛说,在2009年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中国政府向国际社会承诺,到2020年我国森林面积比2005年增加4000万公顷、森林蓄积量增加13亿立方米。第八次森林资源清查结果表明,我国森林面积为2.08亿公顷,完成了增加森林面积目标任务的60%,森林蓄积量为151亿立方米,已经达到了增加森林蓄积量的目标要求。

赵树丛指出,全面实现林业“双增”目标,下一步,要进一步实施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抓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长江珠江防护林、沿海防护林、平原绿化等重大生态修复工程的建设,用大工程带动造林绿化大发展。要进一步抓好干旱、半干旱地区造林,加大科技攻关,研究推出抗逆性强的品种,坚持适地适树,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造则造、宜封则封,使造林真正适合这些地方的生态需求和自然规律。要进一步调动全社会造林积极性,继续深化林业改革特别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调动广大农民造林护林的积极性;改革林业财政性补贴政策,对所有的造林主体一视同仁,调动社会力量参与造林绿化;改革义务植树工作机制,使更多的人履行植树义务,提高义务植树尽责率。要进一步加大对森林资源的保护管理,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建立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编制自然生态资源负债表,推行领导干部生态森林资源离任审计;加大森林防火和森林有害生物防治力度,保护森林资源。

在谈到如何守住生态红线问题时,赵树丛强调,生态红线是构建我国生态安全战略格局的底线,是发展林业建设生态文明的“安全线”和“生命线”。2013年,国家林业局划定了林地和森林、湿地、沙区植被以及物种四条生态红线。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对建立空间规划体系,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提出了明确要求。

赵树丛指出,根据到2050年森林覆盖率达到26%以上目标的要求,我国林地保有量不得少于46.8亿亩,这就是我国的林地保护红线。下一步,国家林业局将把划定的林地红线,落实到省、市、县,落实到地图、地块上,并向社会公布,接受监督。严格落实林地规划。根据《全国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纲要》,切实抓好各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的实施,建立起有效的林地监测、评估、统计等工作机制,形成“以规划管地、以图管地”的管理模式,实现全国林地管理“一张图”。还要严格林地用途管制,实行林地定额管理,坚决制止非法占用林地和林地的非林化,严格占用征收林地审核审批。制定占用征收林地项目禁限目录、准入原则,提高准入门槛。鼓励节约使用林地,做到尽量不占或少占林地,特别是有林地。严格查处林地案件,坚持依法治林,落实森林法、防沙治沙法、野生动物保护法、退耕还林条例等法律法规。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依法严查毁林开垦、乱砍滥伐、非法占用林地等违法案件。还要通过严格行政执法,强化舆论监督和群众监督,形成保护林地资源的强大社会合力。

篇10: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

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以独立篇章系统提出了今后5年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并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更加突出的战略地位,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建设生态文明,完全符合经济发展阶段的需要,也符合人民群众的长远根本利益。当前,我们要深刻领会、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以生态文明为发展导向,切实负起时代和历史的责任,把祖国建设得更美丽、更富强,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对此我认为最重要的应该从几个方面做起: 一:深化节能减排,促进绿色低碳发展

P22

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企业要做好产业转型升级,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的产业,处理好三废问题,不能 把未经处理的废气,废水,废渣排放,生产垃圾、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的处理。尽可能 的做到资源循环利用。研发先进技术,做到低能低耗,做好节能减排工作。不能再像过去那样采取高投入、高能耗、高消耗的做法发展经济,不然会使全球出现了极其严重的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等生态灾难。同时还要遵守职业道德,爱护生态环境,不可以乱砍乱伐,此外,在做好自己的本分的前提下,要回报社会,大力投资生态文明建设,开展绿化,把各种绿化,生态林带,好好地建设好、保护好。

三: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 “十二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逐步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政府保障能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贯彻这一精神,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四:切实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切实改善农村生态环境质量,推进城乡环境一体化发展,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提高农村环境监管能力,使得农村工业、农业、生活污染得到有效遏制,畜禽养殖污染得到有效治理,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得到有效保护,生态创建活动全面展开,整治后的乡镇基础设施基本配套、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村庄风貌整洁优美、农民素质整体提高。

五:加强生态保护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

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重要保证。近几年我国重特大自然灾害频发,给人民生命财产和经济社会发展造成重大损失。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持保护优先和自然恢复为主,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加强水利建设,推进以防洪和防治地质灾害为重点的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六:加强宣传教育

加强生态文明意识教育。教育是改造人的灵魂、塑造人性的重要途径。建设生态文明,普及生态文明观必须积极普及生态科学知识,加大生态文明宣传,繁荣生态文化。要把贯彻十七大和贯彻省第五次党代会精神结合起来,通过举办宣讲会、报告会、读书教育等活动和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积极普及生态科学知识,加大生态文明宣传,繁荣生态文化,在全社

会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观。建设完善的生态文明教育机制,强化从家庭到学校再到社会的全方位生态教育体系,利用各种创新宣传手段广泛宣传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科普知识和价值取向,从而将生态文明的理念渗透到生产、生活各个层面,增强全民的生态忧患意识、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树立全民的生态文明观、道德观、价值观,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七:建立健全制度和激励约束机制

制定和实施生态道德规范,建立行之有效的生态保护公众参与机制。要依法加强土地、矿产等资源的管理和调控,严格实行耕地保护制度,建立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推进节约集约用地,保证矿产资源的合理开采。制定实施促进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相关标准和评价体系,培育一批循环经济示范性企业和园区。制订发展生物质能源、太阳能和风能等产业的优惠政策,大力开发和使用新型能源。生态文明规范建设,除了强调道德规范建设,强化人们的自我控制力和自我约束力外,还要加强生态文明法制建设,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的政策法规体系。

八: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全球性环境问题

2008年生物多样性与气候变化国际研讨会在京召开。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吴晓青出席会议并讲话。他说,各国应携手奋进、坦诚合作,加强生物多样性应对气候变化的工作,为推进全球可持续发展而不懈努力。全球气候变暖对自然生态系统、人类生存环境及经济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做好生物多样性应对气候变化的工作,既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必要措施,也是减缓气候变化的重要途径。

上一篇:大学生习惯教育下一篇:中考突破话题作文5:我们这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