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创新工作方案

2024-07-15

中职学校创新工作方案(共9篇)

篇1:中职学校创新工作方案

中职学校德育工作创新实践

江苏 滨海 ●邱国领

摘要: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高教育质量及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创新德育工作不仅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同时也是素质教育及时代发展的要求。

篇2:中职学校创新工作方案

根据《关于印发20××年蚌埠市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和高中阶段招生工作意见的通知》(蚌教[20××]60号)精神,我市20××年中职招生实行市、县“统一编制学校及专业代码、统一填报志愿、统一交收档案、统一录取时间和统一录取程序”等“五个统一”中职招生录取新机制。中职招生工作方案如下:

一、县区上报《志愿表》和相关信息

1、各区、县教育局组织考生填写《志愿表》,估分填写,6月20日前报送市、县教育局职成科。

2、各区、县教育局组织学校填写《20××年未参加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的学生花名册》,6月20日前报送市、县教育局职成科。

二、录取

1、7月16-20日,市、县教育局职成科整理《志愿表》,将未被普通高中录取的考生的《志愿表》整理出来。县区报考本县中职学校的,由县教育局职成科打印录取通知书,县区考生报考市区中职学校的,由县区将《志愿表》送市教育局职成科,由市教育局职成科打印录取通知书,市区考生报考县区中职学校的`也由市教育局职成科打印录取通知书。

2、录取通知书由相关的中职学校统一到市、县教育局领取,由学校发送。

3、录取的中专学籍的学生,由招生学校按规定连同五年制高职的自主录取的学生统一办理学籍的申报;录取职业高中的学生,由招生学校统一到市教育局职成科办理学籍的申报。

三、动员追踪未参加中考学生

1、对县区《20××年未参加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的学生花名册》上的学生,先由县区安排中职学校负责追踪,动员他们返回校园(应代表教育局,向他们推荐市内所有23所学校),县区放弃追踪动员的花名册于7月底前报送市教育局职成科,由市教育局职成科再安排学校追踪动员。

2、对市区《20××年未参加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的学生花名册》上的学生,由市教育局职成科安排学校从8月份开始进行追踪动员。

四、中职学校自主招生

篇3:中职学校德育工作创新实践

一、当前中职院校德育工作面临的困境

1. 学生综合素质在下降, 给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带来了难度

中职院校的学生一般都是因为学习基础较差, 无法进入普通高中才进入中职院校学习的, 这就直接造成了学生生源素质较差。再加之近年来生源紧张, 很多学校在录取学生的条件上大幅度放宽, 学生素质相对过去来说在下降, 部分学生存在吸烟、喝酒、打架等不良习惯, 致使出现了“难教”“难管”的实际问题。

2. 德育方式单调、陈旧、落后

很多中职院校在德育方式上存在陈旧、落后、单调的现象, 不注重对教育方法的创新。教师在讲台上兴趣盎然的灌输, 学生在下面听得昏昏欲睡,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状况, 是因为没有考虑学生的感受, 忽视了学生的情感和意志, 没能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德育课堂上来。

3. 中职院校存在重技轻德的现象

现代社会很多企业在招聘毕业生的时候, 过分看重学生的技能水平, 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其道德素质的考量, 企业的这种倾向直接影响了中职院校对人才的培养, 大量中职院校为了使学生能在就业竞争中取胜, 就将技能教育放在首要位置, 不可避免地出现了重技轻德的现象, 进而影响了学生德育素质的提高。

4. 德育包括内涵不断扩大, 给教育者带来了一定的困惑

随着社会的发展及对人才素质要求的提高, 使得现在德育内涵扩大, 要培养学生的领导才能、应变才能、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等, 如何突破原有的德育工作范围, 使之更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成为很多教育者思考和困惑的问题, 也成为摆在中职院校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实现德育工作创新应该采取的措施

1. 实现德育模式的创新

鉴于传统的德育模式带来的诸多弊病, 因此对其进行改革势在必行, 要实现德育模式的创新, 就要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 教师要坚信每一个学生都有无限发展的潜力, 学生现在的表现并不代表永远, 在德育工作过程中秉持尊重学生、理解学生的原则, 充分调动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激发学生的自我超越能力, 使之成长为一个德行高尚的人;二是教师在开展德育工作过程中要秉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与学生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 对学生经常给予关爱, 让爱心充满教育过程, 使学生感受到成长成才是幸福的;三是把德育工作贯穿于各专业教学过程中, 德育工作是无处不在的, 教师要注意消除智德分离的现象, 使之实现良好的融合。

2. 加强对中职院校学生心理辅导

中职院校学生普遍存在自卑、学习基础较差、目标不明确、情绪不稳定等特点, 这必然不利于学生的心理的健康发展及德育品质的良好形成, 针对这种情况, 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心理辅导, 可成立专门的心理辅导室, 选择德育工作经验丰富、自身心态较好的教师担任心理辅导咨询工作, 定期举办心理健康讲座, 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和谐、健康的心理氛围。

3. 实现德育方法的创新

要实现德育方法的创新, 首先就要求教师转变以往填鸭式的教学方式, 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 尊重学生的观点和思想, 学生在得到尊重的同时产生自尊, 从而不断增加自身自信;其次教师可采用探究式的教学方式, 即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 自己解决问题, 自己进行自我教育,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共同来探讨和分析当前纷繁复杂的价值观念和社会现象, 鼓励同学们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让不同的观点在激烈的碰撞中擦出真理的火花, 从而使学生受到教育, 得到提高。

4. 加强德育工作师资队伍建设

一支强有力的德育师资工作队伍是确保德育工作顺利展开的基础和保障, 因此学校必须重视对师资队伍的建设, 学校要意识到自身所担负的德育重任, 选拔那些责任心强、心态良好、对待学生亲切耐心的教师来担任教学工作。要求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成为班级的核心和灵魂, 发挥中坚力量的作用。

上述内容可知, 要加强中职院校的德育工作并非一蹴而就的, 需要教师和学生相互配合, 共同努力, 在实践中加强探索和总结, 争取找出更有效的方法和措施, 提高德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郭运芬.如何加强中职学校的德育[J].文教资料, 2009 (12) .

篇4:浅谈中职学校德育工作创新

【关键词】学校;学生;德育;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 (2012)02-0069-02

一位企业负责人曾经这样说:“一个中职毕业生进入企业,如果技能不行,企业可以培训;如果职业素养、道德品质不合格,企业很难培养”。这段话反映了社会对中职德育工作的期待。中职学生毕业后将直接进入社会,他们的素养关系到学校的声誉、发展和我国技术工人的素质,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所以,中职学校培养学生,德是基础、是教育的根本。

1 德育教育观念创新

1.1 树立“德育为本”的理念。“教育即德育”,将德育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灵魂、根本,确立德育与智体美劳相融合的思想,把德育过程和智体美劳各育过程看作是同一过程。中职教育首先是成人教育,要从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为抓手,加强学生的责任感、健康的心灵、健全的人格、关心他人和生命的价值观方面的教育。其次强化教师自身的道德形象。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教师要完成本职工作,就要注意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以高尚的情操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1.2 树立了德育内涵多元化观念。树立德育内涵多元化观念,必须根据适应市场经济的双重效应和分配方式的多样化形势的需要,发挥学生个人潜能的积极因素,在学生的成就意识、创新意识、竞争意识、风险意识、法律意识、效率意识、健康心理意识等方面不断拓宽德育内容。

1.3 树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观念。 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是每个教师的工作,不能谈到德育工作就认为是班主任、思想政治教师和学校管理者的事。只要见有学生违纪行为,无论教师、职员、工人都有责任去教育、跟踪,努力构建一个全员参与、齐抓共管、全员育人的新局面,实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四位一体。常言说:"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教职工既是施教者,又是示范者,要在工作、学习、生活中率先垂范,以实际行动带动和影响全校广大学生。

2 德育教育内容创新

2.1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育人 长期以来,人们在理解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时有些功利化、片面化,把中职教育等同于谋职教育、技术教育、岗前教育,把中职教育的功能也仅仅理解为服务经济社会和行业、企业的发展,而忽略了教育对象本身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忽略了教育的本质是“树人”。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是育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是为了教育人、培养人,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因此,德育教育内容的创新,必须从以人为本出发,注重强化学生的责任意识、创业意识、竞争意识、国际化意识,努力提升创新能力、信息能力、交际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把学生培养成既能适应专业技术要求的“职业人”,也能适应社会和自身发展需要的“社会人”。

2.2 抓养成教育,规范行为习惯。一是通过每年新生军训规范学生的规范学生的站、坐、行习惯;二是通过教职工的德育工作、丰富多彩学生社团活动、团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升华班”学习活动等,增强学生诚实守信、语言文明、仪表仪容端庄和有礼有节的行为意识。三是抓寝室、教室的卫生,通过检查、评比,培养学生不怕苦、不怕累的劳动观念,养成讲懂文明、讲卫生的习惯。

3 德育教育途径创新

要实现德育目标,就必须通过多种途径,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作用,让学生在德育教育过程中积极主动参与。长此以往,便能潜移默化的培养提升学生良好道德素质,促进学生逐渐养成与社会发展同步的积极、健康、向上、稳定的道德品质。

3.1 社团活动。 社团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加强学生社团建设,是多渠道培养和发展学生特长的重要途径。为了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学校成立了28个社团组织,每天下午5点—6点,以及周四下午3点20—5点30分作为社团活动时间,并以“社团发现学生特长、健康学生心灵、找回学生自信、增进同学友谊、丰富学生生活”作为社团活动的目的。社团活动给校园文化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促进了校园文化多渠道、深层次、高质量的发展。在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中,营造学校浓郁的文化氛围,逐步提高学生的素养,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能力,让每位学生都有成长的舞台,学生可以接受多方面的锻炼和培养,让每位学生都发现了自己的閃光点,并感受到成功的幸福——我行,我真行!

3.2 实行班、团例会制。每周星期天晚上,班主任组织班、团干部开班级管理会,学生提出本周什么事做得好,什么事要改进,并总结经验和教训,提出下周工作要点,怎样落实。班级例会帮助、指导学生解决实际管理中的困难、困惑,提高他们的觉悟和管理水平,以此来带动全校学生积极、健康、向上。

3.3 开办“升华班”。由于中职招生的无门槛入学,许多学生的文化基础、思想道德和行为习惯较差,即三差生。我们通过对经常违纪的学生举办“升华班”,对他们进行法制教育、文明礼貌教育、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通过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心理治疗,让学生放弃内心的痛苦,快乐生活、快乐学习,通过军训、劳动、谈心、写心得、自我总结,使差生转变学习、生活态度,增强自信,激发他们的生活热情,调动了他们学习积极性、主动性。

篇5:中职学校创新工作方案

1创新德育观念

我国在素质教育中倡导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其中德在五育中占着最重要的位置,因此学校要认识到德育在我国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位置。德育是教育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德育教育作为指导学生今后做人重要标准,其在教育中的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在学校的教育中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重视德育的重要性需要做到以下几方面:中职教师和学校领导对德育的重视是做好德育工作的重要保障。有了教师和学校领导对德育工作的重视,学校开展德育教育的工作就会十分的顺利。学校领导和教师在平时的工作中重视学生德育的培养,在教学工作中制定相应的德育教学计划,对德育工作的开展有着良好的推动作用,为德育工作在学校中的全面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真正实现德育教育在学校中的教育成效。中职学校教师对学生品德的培养可以是无处不在的,如何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实现德育工作的实施是教师的一项重要教学任务。教师在学科教学中可以将德育的教育渗透到课堂内容的讲解中,在政治思想道德课中、在语文课程教学的过程中都蕴含了关于道德教育的文章,其中大量包含了作者的情感,教师通过对课内知识的分析,将文化课中的道德情感教授给学生;教师可以在活动课上对学生开展道德素质教育在活动课中教师可以通过阅读新闻素材、道德故事去感化学生的心灵,对学生的道德情感产生启迪的作用,使学生在活动课程的体验中得到成长。学校要搞好校园文化建设,在校园的墙壁上展示一些名言警句。提示学生良好行为的准则,使学校的每一堵墙都能够“开口说话”,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优美的学习环境中受到无声的感化和教育,使学生的心灵得到净化,自觉提升自身的素质和修养。

2创新德育内容

德育教育的创新首先要构建新的德育教育的内容,树立新的德育理念,通过对学生的学习意志和品德培养,使学生在对德育的学习中逐渐形成坚强的学习品质,了解努力学习的意义和重要性,使学生产生不断学习的动力。中职学生在德育教育中树立健康的人生观,为学生的智育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对学生德育的培养中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以及学生在德育教育中的主体作用。教师要调动学生在教育中的积极性,不能只是单调地举行德育活动,教师要坚持将德育的培养渗透到每一位学生的心中,实现德育教育的真正意义。除此之外,德育的内容也是德育创新的一部分,在学生的学习时期加强学生爱国爱党的`基本道德情感,加强学生的诚信教育,中国素来以礼仪之邦著称,因此在德育教育中还要重视礼仪教育,培养学生健康文明的行为习惯。德育教育的创新就是将抽象的德育教育理论具体化,生活化。在这些创新的基础上还要不断与时代的步伐相结合,完善学生整体道德素质的培养。最后,要重视德育的载体。传统形式中的德育载体是思想品德课、活动课,或者是一些先锋模范人物。创新形势下的德育教育要求学生不仅能够从这些人身上学到一定的道德品质,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还要做到以身作则的作用,用自身高尚的道德去感化学生,为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做出表率,用自身美好的言行、亲和的态度去感化学生的,用最真实的情感去感化学生。加强社会和家庭对学生道德培养的影响作用。学校的德育教育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于细微之处感化学生,考虑到学生不同的接受能力和差异,对学生实施引导的方法,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学校针对社会上的现象对学生进行一定的解释和揭示,帮助他们吸取社会上的道德精华,择去其中的糟粕。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家长对学生在学校中的良好表现进行观摩,使更多的家庭真实地看到自己的孩子在德育教育的影响下得到的进步。

3创新德育机制

在中职学校道德教育中实行一定的激励的机制,使道德教育真实地在课堂中得到体现,学校对道德教育结果优秀的班级进行一些奖励,实现激励优秀道德班集体的作用。班级中可以开展道德小模范的评比,激励学生自觉地遵守道德准则,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是光荣的道德认知。学校要经常在校园中进行道德调查,帮助德育工作的全面开展。学校在道德教育中要促进良好的校园文化的形成,使这些优良的道德品质得到传承和延续。加强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创新不是一朝就能够完成的,这需要学校的教育工作者清楚地认识到德育工作的重要性,需要教师和学生之间良好的配合,更需要国家对德育工作的重视。需要社会各界重视,也需要学生家长的配合,不要将目光只关注到学生在学校期间的学习成绩,要将教育的目光放得更加长远。

参考文献:

[1]张洪彬.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创新的思考[J].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8):48-49.

篇6:学校教学创新工作方案

根据学校三年发展规划提出的工作目标,为提升我校教学水平,打造特色学校,特制定学校教学创新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和中央全教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坚持教育创新,办好让人民满意的学校,实现学校跨越式发展。

二、工作目标

1、教师培养目标

努力培养市区级以上骨干教师达10人以上,占总数的25﹪以上。抓好教师的学历提升工作,全校教师本科以上学历比例达95﹪以上,提高具有研究生学历以上的教师比例。中学高级教师达25﹪以上。到2013年,形成一支以市级学科带头人、市级骨干教师为中坚力量的师德高尚、学识水平高、富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结构优化的新型教师队伍。

2、教学特色目标

⑴教师树立正确的教学观,构建自主学习的新模式,教学方法灵活,教学风格独特。

⑵学生思维活跃,语言表达正确、流利、有感情,课堂充满激情,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强,目标达成率在95%以上。

3、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明确学习目标,加强学习的主动性。强化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

三、主要工作任务和措施

(一)打造一支精干的教师队伍。

1、创新教师培训工作思路

一是要面向全员,二是要分层培训,三是要突出名教师的培养,四是要注重综合素养提升,五是要严格考学。

二是在做好各项培训工作的基础上,突出重点培训项目。比如骨干教师培训,可以突出“名师工作室”;教师综合素质提升工程,可以突出“教师读书”等。抓住了重点,也就抓住了工作的主要方面,既利于整体工作的推进,也利于做出自己的成绩,打造出自己的品牌。

三是创品牌,鼓励教师参加县、市、省乃至于全国教师基本功和优质课大赛,使之成为我们的培训品牌。

2、教学岗位大练兵

1、内容。

①教学设计能力②教学实施能力③教学评价能力

2、方法。

教师岗位大练兵活动的主战场离不开课堂教学,离不开教研组,因此我校教研要根据以下有效的方式进行。

①实践反思——基于自我反思的专业能力训练 同伴互助——基于团队合作的专业能力训练

②每周集体备课时间进行教学设计,说课研究;对课堂教学进行集中评议,量化评分,不断整改提高。

③学校领导要自始至终参与本年级的说课、听课、评课,保障活动的实效性。

在充分运用上述研修方式的同时,还要注重从实际出发,不断创新练兵的方式、方法,形成学校各教研组教师岗位大练兵不同的风格与特色。

(二)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

1、挤时间读一些教育理论书籍和文章。学校订阅教育教学杂志,每期重点读几篇文章。通过阅读,不断吸取新的教改信息,尽快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提高理论水平,跟上时代步伐。

2、要求教师养成积累教学经验的习惯。把从书刊、报纸上看到的教学小技巧和自己教学实践中想出的好点子做成卡片的形式,按教材内容顺序分类存档,以供教学设计时查用。

3、为教师提供参加学习培训、教研教改等活动的机会。从别人的研究、讲座和讨论中学习新方法、策略。促进教学教研水平的提高。

4、要求教师写教学案例、教育故事、经验论文、读书体会。通过这几类文章的撰写,促使全体教师学习和思考问题,能使“教”与“研”更深入一步,写的过程是总结和提高的过程。在教学的同时要养成把点滴经验、体会记载下来,把看书得到的收获记载下来的习惯。拿起笔时就会认真思考、仔细回顾,广泛联想。是教师的思想得到整理、提炼,产生新的见解和认识,便会发现问题。

5、组织教师积极主动地参加课题研究。课题研究不仅有助于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同时还有利于教师形成长期研究方向。进行课题研究,就需要学习、需要钻研教育理论,搜集与分析有关的教育研究情报资料;需要对以往的教育、教学工作经验进行回顾;对面临的各种教育现象细心观察、思索,对大大小小的教育实际问题进行整理、辩析;还要对主客观条件中不利因素、有利因素作出正确的分析、估价。同时进行课题研究时,教师要使自己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所成就,需要确立一个主攻方向,锲而不舍,长期坚持积累知识、形成有用的知识体系。

6、以高水平、有影响的教师为导师,跟随听课,虚心求教,并把自己在教学、学习、研究中的成功与困惑及时汇报。

(三)研究教育教学方法,实现生态课堂

“生态的课堂”为师生发展而教,为师生发展而学,以创新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养成可持续发展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的习惯,培养学生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责任心,造就张扬的个性、开放的思想、创新的品质。经过三年的努力,打造高效的生态课堂教学模式

1、提倡自主学习的方式,崇尚研究性学习和探索性学习。

2、“生态的课堂”从个人独立学习的方式转变为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教师的角色从全权代理的灌输者转变为设计者和促进者。

3、学生由被动的教学信息接受者转变为一个具有创造性的学习者。生态的课堂让孩子不断地做他们的思维体操,生态的课堂让孩子们在新异的话题里驰骋思辨的语言。

4、通过加强培训,争取有更多的名师、有思想的老师投入到教学中来。

5、环境和技术的优化,在课堂上讨论与合作,运用多媒体设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实现学校课程的优化

1、明确学校课程管理的目标与要求。

(1)严格执行上级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文件,确保国家课程计划与课程标准的严肃性,杜绝随意增减科目或课时、随意提高难度或降低要求的现象。

(2)结合学校的实际,合理安排课程,建立或健全教学管理制度,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实施有效的课程教学。

(3)研究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结合当地社区发展的需要,合理开发适合本校特点的、可供学生选择的、多样化的课程。

(4)满足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建立或健全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提供必要的有效培训,努力创造教师参与课程开发的机会。

(5)建立教师、学生及其家长、社区人士参与学校课程管理的机制,创造必要的机会,让他们了解或评价课程,参与课程决策。

2、合理安排课程和执行课程计划。

(1)学校要根据上级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课程计划或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对综合实践活动、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做出整体安排,制订《年度课程实施方案》,包括各年级的课程门类、课时分配、班级课程表、作息时间表、课程实施要求与评价建议等。

(2)依据相关的课程规定,制订《校本课程开发规划方案》,包括需要评估、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课程结构与门类、实施与评价的建议以及保障措施等。

3.建立必要的教学规范和评价制度。

如学校要加强对教学过程的全程管理,引导教师群体积极参与和开展教学改革,创设灵活的、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环境,确保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学习所需要的时间、空间和相应的教育资源;建立教师课堂行为的基本规范,引导教师为学生创设自主、合作、探究的机会,尊重学生人格,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建立教师参与课程实施的考核奖励制度和教学研究制度;建立发展性的课程评价体系;建立必要的课程档案。

4.建立课程实施的保障机制。

学校要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落实学校相关部门和人员的工作职责,形成校长、教师、学生及其家长等共同参与课程管理的机制;要在教学经费及教学设施等方面提供保障。

伊川县实验中学东校区

篇7:学校德育工作改革创新方案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学校教育不仅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以人为本、德育为首”,我校高度重视德育工作,并以此为契机,促使学校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并取得了显著的办学效益。近年来,我们加强了学校德育管理工作,并力求在抓好各项日常工作的基础上有所改革创新,为创建国家示范校添砖加瓦,夯实基础。基于此,特制定本草案。

一、转变德育工作理念,达成德育工作目标。

(一)树立一个核心理念:一切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

1、中心词:学生,以学生为中心。学校的一切工作,如教育教学、技能实训、后勤服务等工作都围绕着学生开展。没有学生就无所谓学校。

2、关键词:成长。(1)理论支撑:多元智能理论。该理论认为每个人智能结构不尽相同,有优势智能与弱势智能之分。有的学生动手能力较强,有的学生思维能力较强;有的学生社会适应性较强,有的学生合作精神较好。应关注、发展学生优势智能,树立信心、扬长避短,让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程度、不同侧面的成长,让每个学生都能享受成功的喜悦,让学校成为学生成长的乐

1园。(2)具体内容:“四个学会”。学会求知。要求学生尽可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尽可能学好专业实践技能、专业理论知识、文化基础知识,并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学会做人。要求学生在校期间懂得尊敬师长、团结同学;懂得尊重老师的劳动,遵守课堂纪律;懂得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增强自律意识。要求学生在家期间懂得尊重长辈,团结同辈,关爱小辈;懂得父母劳作的艰辛,珍惜每一分钱;懂得自己也是家庭一分子,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要求学生在校外期间懂得注重自身学生形象,不给学校、家庭带来负面影响;懂得遵纪守法,在社会做个好公民。学会做事。在学做事过程中,应讲究办事方法、提高办事能力、提升

4学会合作。树立“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意识。在办事效率。○

校期间,学会与同学、老师和谐相处;走上社会,懂得和同事、领导密切合作,开创美好职业生涯。

(二)锻造两支德育队伍。即学校德育队伍、学生干部队伍。

1、学校德育队伍。多年来,学校致力于打造一支以学生处、各专业部辅导员、班主任、德育老师、生管和保卫人员为中坚力量的德育工作队伍。

2、学生干部队伍。主要由学生会、团委会、班委会、各学生自治小组构成,在学生管理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培育三种工作机制。即各尽其责、及时高效、尊重和谐。要求全体德育工作人员明确各自工作职责,站好各自岗位,及时高效地完成各自的本职工作,不拖拉、不推诿,同时在工作

过程中形成互相尊重,和谐相处的良好氛围。

(四)达成四个基本目标。即保稳定、抓常规、求突破、促发展。

1、保稳定。即力求确保和谐稳定。学校应始终把安全工作放在第一位,通过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直接抓,学生处、实训处、后勤处、教务处等相关部门具体抓,班主任、生管老师、保卫干部等全体教职员工共同抓,家长、政府相关部门配合抓,从而形成齐抓共管的学校安全网络,把可能发生的事故降到最低程度。力争为学校的发展、师生的安全提供一个稳定的秩序、和谐的氛围。

2、抓常规。根据中职学校大部分学生文化素质较低、行为习惯较差、理想目标迷茫的基本情况,学校德育工作应把学生仪容仪表、日常行为习惯、纪律、卫生、安全、出勤、法制、亲情、感恩、心理健康等教育纳入常规工作,反复抓、抓反复,长抓不懈。

3、求突破。在确保稳定、抓好常规的基础上,力求德育工作有所突破、有所创新。如心理健康工作:中职学校学生心理问题普遍存在,如自卑失落心理、攻击型人格障碍、理想目标缺失等等,而又没有引起大部分学校的充分重视。学校对学生心理问题应多关注、多疏导,应成立心理健康教育小组,指定专人负责,多开展相关活动。如设立心理咨询室、心理热线,制作心理健康网页、心理小报,举办心理健康讲座、主题班会等等。又如学生

活动:应根据学校师资、场地等实际情况,结合专业部特点、学生兴趣爱好,调动广大师生积极性,尽可能丰富多彩。如学生处的专业部、班级活动,实训处的兴趣小组、技能比赛活动,教务处的第二课堂活动,团委会的社团活动,学生会的自我管理、课外活动等等,让大多数同学参与进来,在活动中有所投入、有所收获,既激发了学生潜能、培养了学生兴趣、提高了学生技能,又增强了学生集体荣誉感、个人成就感。而所有这一切,都必须建立在学校真正重视的基础上,必须给予真正的政策倾斜和必要的经费保障。

4、促发展。通过前面三个目标的达成,促进师生的成长、发展,促进学校各项工作更上一层楼。

二、创新德育工作机制,落实德育工作任务。

(一)修订并进一步实施《班级管理月评估方案》、《班主任管理月评估方案》。从纪律与安全、卫生、出勤、财产、班容班貌、文体活动等对班级管理、班主任工作进行动态跟踪、管理评估;

(二)改革学生宿舍管理机制,实行委托管理制度。针对学生宿舍管理压力大,为进一步规范管理,提升工作效率,学校决定对学生宿舍管理进行改革,委托相关人员进行管理,期望能够有效遏制学生违纪高发事态,学生秩序能明显好转;

(三)开办“成长教导班”。针对部分学生恶性违纪及常规屡教不改情况,学校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筹备,通过聘请部队退伍军人任教导员,通过制定一系列的实施方案、工作职责、学员

守则、课程安排、作息时间等内容,逐步端正学生思想认识、规范学生行为习惯;

(四)建立违纪学生处理机制。针对我校学生实际情况,为了更好、更快处理各种学生违纪情况,经学校研究,成立训导室,每天安排学生处主任、辅导员带班、值班,处理学生违纪事宜;

(五)贯彻实施“爱生六个一要求”(即

1、熟悉每一位学生的基本情况;

2、每天到教室看一看;

3、上好每节班会;

4、每周到宿舍走一走;

5、每周最少一次家访;

6、每月至少一次班级活动)。充分肯定学生优点、挖掘学生的闪光点等等。

(六)实行违纪学生预警听证制度。本着“以人为本、教育为主”的原则,我校对个别违纪学生在进行处分之前,由学生处、专业部辅导员、班主任、违纪学生家长及学生、学生代表组成听证会,让违纪学生反思犯错过程、表明态度、承认错误,听取学生代表、家长、班主任意见,同时也让其他学生从中受教育,既处理了学生,又使其能欣然接受。

(七)实行助理班主任制度。针对我校实际需要,学校实行校务委员兼任助理班主任制度,协助部分班主任开展班级管理工作;

(八)抗拒外来滋扰。我校地处市区东区、城乡结合部,治安情况较为复杂,校外闲杂人员多次进校滋扰,学校采取务实措施,争取教育局执法科、派出所、家长多方支持,有效抗拒了外来滋扰;

(九)贯彻缺席通知制、家校联系制。值日辅导员、科长、班主任每个午别对缺席学生及时通知,同时每学期进行定期不定期、各种形式的家访。既防范学生出现突然情况,又密切了家校联系。

(十)建立学生成长记录档案。要求学生处从新生入学开始,即为每一个学生分别建立档案,记录学生平时表现情况,肯定优点、闪光点,指出不足和努力方向,从而更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篇8:中职学校创新工作方案

一、实施背景

中等职业教育仍然是现阶段我国教育事业的薄弱环节, 农村中职学校尤其薄弱, 一些学校在教育理念更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问题突出, 如不认真加以解决势必会更加严重制约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要解决办好人民满意教育这一难点, 迫切需要一批在改革发展和建设中起骨干示范作用的中等职业学校, 通过互动交流共建共享等方式带动薄弱学校共同发展。然而这一辐射带动的机制并未建立, 亟待尽快建立中职示范学校辐射带动农村薄弱中职学校共同发展的机制并使其常态化、长期化。

二、主要目标

1. 预期成果:

通过交流互动式引领带动、跟踪指导、资源共享等机制的构建和运行, 可以科学、严谨、高效地开展示范学校辐射带动农村薄弱中职学校共同发展工作, 更加有效地发挥示范学校的优势, 在统筹城乡职业教育发展方面发挥龙头作用, 带动农村薄弱中等职业学校在深化改革中办出特色, 为区域经济发展培育更多的中等应用型技能人才。

2. 创新点:

在面向西部地区和本市农村薄弱中职学校对口支援过程中, 突破地域和校际间界限, 破除封闭、保守观念, 构建中职教育协作体, 构建辐射带动常态机制, 为校际间的深度合作、共享国家中等职业学校建设成果创建新的交流平台。

三、工作过程

1. 基本思路

多年来, 我校坚持品牌输出、重在软件, 平等互学求实效、共同促进求发展的原则, 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 倾力帮助受援学校加快内涵建设。我们从深入合作学校进行调研入手, 根据受援校的不同需求, 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多项目交流互动, 在教育理念更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与受援学校互动交流, 促进受援学校的改革与创新, 带动受援学校的建设与发展, 努力做到工作机制常态化、合作长期化。

2. 主要方式方法

(1) 调研先行, 援建任务明确重点更突出。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我校坚持从调研入手, 采取多种形式对各合作支援学校进行专项调研, 掌握准确信息和帮建需求, 形成调研报告, 为辐射带动工作做好必要的准备。

(2) 教师驻校, 示范引领工作全面而具体。从2005年到今年6月, 我校共有20多人次的优秀教师到六所学校驻校支教。特别是入川抗震支教、援疆对口支教的三名教师在教育教学、帮带教师、专业建设等各方面表现出色, 代表学校对受援校给予了多项具体帮助。

(3) 培训来校, 受援教师多方获益更实用。组织受援学校教师来我校参加每学期固定的校本培训, 已先后为6所受援校教师进行了数控车、铣床加工技术、汽车二级维护、幼教弹唱及智能化网络平台使用等方面的培训。

(4) 结对帮学, 各校教师多形式交流更灵活。我校组织23名骨干教师分别与6所受援学校的近50名教师结成了帮学对子, 采用以网络交流为主的多种形式互动。结对教师利用我校的智能化管理网络资源平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互学互动, 业务交流和指导的方式更及时而灵活, 合作更稳定。

(5) 活动常态, 教师专业发展课题研究更实际。各协作校共同开展以教学改革和专业实践能力提高为重点的教师专业化发展论坛活动。论坛每年度举办一届分为主论坛 (校际间集中论坛) 和分论坛 (各校校内论坛) , 已成为打造善于研究、技能过硬专业教师队伍的一项常态化长期实施交流活动。

3. 主要程序

(1) 成立协作会制定章程和制度。同农村薄弱中职学校、西部地区受援校共同成立辐射带动农村中职学校共同发展校际协作会, 并制定《协作会章程》和《工作制度》。

(2) 签订框架协议。与6所农村薄弱中职学校、西部地区受援中职学校签订《示范校辐射带动农村中职学校共同发展框架协议》, 为实现校际间合作交流的长期稳定提供基本保障。

(3) 签订专项合作协议。各校有合作项目的职能部门 (教务 (科研) 处、培训处) 间签订专项合作协议, 推动机制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

(4) 制定实施方案。与协作学校共同制定《交流合作项目总体实施方案》和学年度《实施计划》, 明确工作任务, 为有计划地开展交流活动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做好必要的准备。

(5) 进行专项调研。对受援协作学校进行教学工作专项调研, 编制了具体的针对性较强的调研提纲, 撰写了各校《教学工作专项调研报告》, 汇总受援学校合作交流需求。

(6) 全面展开具体交流。按总体方案开展协作学校校际间教学改革研讨、送课到校、专业教师互帮互学结对、专业技能代培及专业化发展论坛等各项具体活动。

四、条件保障

1. 政策支持是构建辐射带动机制的基本保障。国家中职示范校建设的政策是促进中职学校改革创新加速发展的助推器。

2. 中职示范学校高度重视并扎实推进示范校项目建设的各项工作, 学校各方面改革创新不断取得新成果。这是有效开展辐射带动农村薄弱中职学校共同发展的最基本的条件保障。

五、实际成果、成效及推广情况

1. 主要成果、成效

近年来, 我校重点带动的泰来、克东和甘南三所县级职教中心学校进行了全方位改革, 实现了创新发展。其中, 泰来和克东两县的职教中心学校在创建省级中职示范校中成效显著, 通过了市级初审。

对口支援的新疆富蕴县职业高中建校仅三年就发展为规范化职业技术高级中学, 并在2012年10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条件评估中被评为仅有的两所A级学校之一。

2. 推广情况

我校构建的辐射带动的工作机制在新疆自治区富蕴县职业高中、我市克东、泰来、甘南、碾子山等县区四所职教中心学校和泰来县大兴镇综合中学推广一年多来, 各校积极配合, 共同探索, 不断创新互动交流方式, 完善了运行机制, 辐射带动对口支援工作逐步实现了常态化。

六、体会与思考

1. 中职示范学校辐射带动常态机制和长期运作是实现不同区域中职学校同步发展的根本保证, 建立这一机制必须切实加强示范学校与受援校间的积极配合协同努力。我校和各受援学校所共同构建的常态化辐射带动机制是学校间密切协作的成功探索和实践, 在实现各协作校提速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必须认真坚持并不断完善。

篇9: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创新研究

【关键词】中职学校;德育工作;创新

教育改革不仅体现在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阶段,素质教育和全面发展的观念在职业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也体现的越来越明显。在中职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的焦点已经不能仅仅停留在学生课程成就的提高上,更应该在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人格教育方面做出努力和尝试,向他们灌输新的理念、培养他们更加健全、完善的人格,使他们成为思想状况良好、道德水平高、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而这一任务的完成离不开教育教学工作创新的推动。

一、创新中职学校德育教学工作的理念

德育,顾名思义,是以塑造学生良好的人格、品质、道德、情操等软实力为主要着眼点的教化行为。从学习和德育的关系来看,德育工作是教育内容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德育工作取得的良好效果可以帮助学生更加健康的学习,助力于学生人格的全面提升和素质的综合发展。

在全社会对教育越来越重视的情况下,教育理念的转变迫在眉睫,首先是要加强对德育工作的重视,认识到德育对学生培养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对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如何通过德育工作的改善使得他们认识到学习专业课程的重要意义,并能准确认识自身,认识到自身的潜力和人格魅力。科任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应当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关照他们的内心、发挥学生自身在学习中的主动性,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体,真正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同时,更加明确的认识到作为学生在这一阶段肩负的责任与义务。

二、创新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内容

德育教学是中职学校教学工作的主体部分,为了真正落实这一理念和方针,德育工作的内容创新应做到以下方面。

(一)思想教育方面

在职业学校学生的德育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是主要方面。首先要让学生在思想上有明确的认识,让他们掌握当下党中央基本的、有关教育的方针和政策,树立正确的思想路线,在政治立场上同党和国家保持一致。为了做到以上内容,我们需要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艰苦创业教育;及时深入到实践过程中,真正辨别科学知识与迷信腐败思想,成为人类文明的传播者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者,扩大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影响力,同时也达到提高自身思想认识和文明程度的目的。

(二)道德建设方面

道德建设是德育工作的另一项重要内容,思想道德水平的高低决定着一个人的人生修为,也是判断人生价值的一个关键点。在职业学校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方面,要加强公民基本道德教育和社会公德教育,重点在于构建与当前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和社会环境相适应的德育体系,在这个框架之内,引导学生建成与社会同步、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变化着的道德体系。

(三)心理教育方面

职业学校的学生往往存在以下特点:一是普遍基础差、底子薄,自制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较差,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不高,学习动机不明确。二是自信心不足,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状况认识不清楚,觉得自己低人一等,对学习生活逐渐失去了信心。三是个性特点鲜明,但集体意识淡薄,独立意识与自我表现的欲望不强。这一普遍现象说明加强职业学校学生的心理教育、咨询与辅导势在必行,教师不能忽略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争取通过德育教学,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性格、健康的心理、坚韧的毅力和孜孜以求的人生态度。

三、创新职业学校德育教学的形式

德育形式必须“以人为本”,我们所采取的德育形式是否受学生欢迎,是否具有针对性和可接受性,是德育能否收到成效的关键。首先,德育应从单向式向多向式发展。这样,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在心灵和思想的撞击中,他们就能得到较好的发展。其次,德育应从平面式走向立体式。因此,现代德育追求开放性,力求实施多渠道、多层面、全方位的立体式德育。再者,德育应从包办式走向自选式。因此,我们德育工作者应该为学生提供营养丰富的“自助餐”,让学生“自己动手”选择,改变过去教师“一人掌勺”的做法。

四、创新德育工作的途径和方法

(一)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类似于社会调查,通过面向全校学生开展心理咨询,真实掌握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学习状况,明确他们在思想道德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教师教学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在了解到这些之后,咨询者和教育者就要帮助、指导学生减轻内心矛盾与冲突,增强对挫折的忍受力,开发与发掘学生自身潜能,更好地适应环境,加速人格成熟等方面有特殊作用。

(二)加强师德修养,提高自身素质

教师的个人榜样,是使青年心灵开花结果的阳光。在知识更新加快传播渠道多样化的今天,教师已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因此学生并不因为教师年龄比他大就信服和尊重你,而是因为你确实有知识才敬重和信任你,教师如果没有真才实学是很难在学生中树立威信的。而威信是教师开展教学工作以及班主任开展班级管理活动的最宝贵的“魅力”。有威信的教师,学生会心悦诚服地接受他的教育和劝导,做工作事半功倍。我们要对学生开展德育工作,就必须用以身作则、表里如一的人格魅力和榜样去“影响学生”。用崇高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去“感染学生”;用真诚、爱心和无私奉献的情感去“打动学生”。

(三)尊重学生,善待“问题学生”

现在的中职学生由于独生子女居多,伴随着身心的发展、交往面的扩大、自我意识的增强,使得他们特别渴望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和赏识,这往往是他们进步的积极因素和强烈动力。因此,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要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意识,学会尊重学生是很有必要的。一句温暖的话语,一个鼓励的眼神,一次信任的微笑,都能让他们产生极佳的心理效应。对那些爱惹是非、老爱犯错的学生,不要简单地将其定义为“差生”,要怀着信任、期待去关心和帮助她们,让她们树立自信,觉得自己不再是别人所说的“不可救药”。另外,我们还要对其取得的进步进行毫不吝啬地予以肯定和鼓励,从而学会去创造自己成长的价值和魅力。

(四)树立换位意识

十六七岁的中职学生正是有理想的时候,我们应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而不是压制着他们。我们在考虑和解决问题时,不能凭着自己的想象和经验任意评论,要多理解学生的需要,体谅学生的困难,要学会和学生协商解决问题。换位意识能让我们理解学生的思路,同时也能发现他们思维中的合理因素,换位是为了理解,而理解则是为了更好地工作。

总之,职业学校的德育教育是一项漫长而艰辛的工作,需要我们所有人不断努力、探索和创新,这一工作的最终目的,是培养符合新时期需要的合格的中职毕业生,是“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能发展”,贴近市场的职业技能型人才。我们每一个职业学校的教育工作者要掌握管理规律,科学运用教育机制,要树立开放的观念,将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联动起来,从整体上进行规划和创新。用诚挚的心,真诚的爱,去善待每一位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才会在中职教育这片沃土上开创出一片新天地。

参考文献:

[1]宋秀芹,张汉军.关于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思考.山东教育学院学报.济南,2004年第3期

[2]肖徐波、王晨曦.试论新时期的德育教育.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湘潭,2005年第3期

上一篇:农村公共财政下一篇:好的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