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求食品安全的长效机制

2024-08-04

寻求食品安全的长效机制(共6篇)

篇1:寻求食品安全的长效机制

监管安全稳定长效机制的构建

一、严格管理与文明管理

监狱是国家的刑罚执行机关.对服刑罪犯实行严格管理和文明管理,不仅为监狱的法律属性,本质职能所决定,而且充分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的进步性,体现了我国监狱执法的人道性.严格管理是文明管理的必要前提和可靠保障,文明管理是严格管理内涵的有机组成部分及外延的必然要求,两者的终极目的都是为了实现刑罚效应,促进罪犯改造.从监狱管理视角剖析;严格管理和文明管理同为监狱对罪犯实施管理的基本原则.严格管理强调的是民警对罪犯的管理应当严字当头,并且这种从严要求要落实到罪犯刑法改造的各个环节之中.具体的说,所谓从严管理,一是要严而有据,即必须有法律,法规的明文规定;二是要严而有理,即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能坚持摆事实,讲道理和以理服人的做法;三是要严而有节,即在对管理目标作出具体分解的前提下,应考虑罪犯群体可能的接受程度,采取他们易于接受的方式并设定程序渐进,分步达标的操作标准;四是要严而有度,即严禁对罪犯打骂,体罚,侮辱,虐待.而文明管理强调的则是民警管理罪犯应当运用科学,文明,人道的方法手段,不仅要尊重他们的人格,而且不能损害其合法权益.严格管理和文明管理之间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互相渗透,不可或缺的辨证关系.正确处理这两者关系,关键要端正执法指导思想,准确把握好一个度.民警严格管理罪犯,千万不能忘记他们也是人,而文明管理罪犯,又应牢记他们又是触犯法律受到刑事制裁的特殊对象.换言之,民警必须坚持“严不过人,宽不过囚”的行刑理念,同时应具备驾御监管改造工作,熟练应用各种手段的基本功.如果一味强调严格管理而忽视文明管理,或以为严格管理是越严越好,甚至非要对他们采取“以毒攻毒”的手段不可,则势必物极必反,有百弊而无一利.反之,如果片面强调文明管理而疏于严格管理,或以为监狱管理罪犯可完全套用社会管理的一般原则和方法,甚至认为只有对他们多施仁慈,人性的善举,与其和平相处,与狼共舞,才能唤起罪犯重新做人的良知,才能感化他们,同化他们,改造好他们,则难免付出沉痛代价,导致监狱无宁日,社会不稳定的后果.二,人道主义和依法惩罚

对罪犯实行人道主义,最重要的莫过于民警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以改造人为本,坚持以改造人为宗旨的执法理念和执法完成.客观的说,民警不断提高依法行刑,改造罪犯的事务能力,千方百计将昔日的罪犯改造成建设者,把这些消极因素尽可能转化成积极因素,这就是最大的人道.同时,监狱积极营造有利于罪犯弃旧图新,改恶从善的氛围环境,努力维护罪犯的合法权益,尊重合法权益,尊重人格尊严,关注实际需求,设身处地地为他们排忧解难,持之以恒的为他们指点迷津,凡此种种也都是对罪犯实行人道主义的实质利好,并能使他们感受到改造好的希望和改造好了就有前途.而对罪犯依法惩罚,广义上是对所有罪犯都要依法收押,强制管理,而狭义上则是针对那些顽固,坚持犯罪立场,不遵守监规队纪,不服从管理教育,不愿参加劳动以及抗拒改造,寻衅滋事,哄闹监狱,故意犯罪的罪犯,民警一定要严格依照法律法规,即使而又准确地该严管的严管,该惩处的惩处,该打击的打击,决不能心慈手软施“仁政”.非如此,监管安全无法保障,改造秩序也不能维护,而且对那些真心接受改造,愿意重新做守法公民的罪犯造成恶劣的负面影响.正确处理人道主义和依法惩处的关系,关键是要坚持监狱对罪犯依法惩罚直接体现监狱的本质属性,而对其实行人道主义则无论如何地都不能离经叛道,不能有悖于监狱本质只能的凸现.由于监狱人道主义是罪犯在受到刑法制裁的特殊环境中,是罪犯权益被依法限制或被强制剥夺自由的法定前提下实施的,因此,对罪犯改造的处遇,应针对不同对象,在不同时期应区别对待.有些从宽的政策只能有条件的在那些确实需要并且可以依法操作的部分罪犯中实行,而不能不区别改造表现好坏,对不同对象“阳光普照”.常言道,没有区别就没有政策,没有严就没有宽,只有宽严结合,刚柔相济,才能扶正驱邪,抑恶扬善,真正体现法律于政策的威慑力.三 强制约束与自助自律

罪犯一旦收押入监,监狱首先要对他们依法强制约束,并坚持严格的狱政管理,从有形的,循序渐进的规范训练着手,持续不断的对他们实施教育改造和劳动改造.鉴于罪犯外露的恶习劣迹及其内在的丑陋的犯罪思想.犯罪心理并非于生具来,而是后天积弊聚成的,是受恶性环境与不良文化长期作用影响的结果,因此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也只有在监狱强制约束的前提下,经过民警“反复抓,抓反复”,才能逐步地从不自觉再到基本自觉的接受改造,这是一条已被无数事实证明的客观规律.监狱对罪犯的强制约束既有法律强制,也有行政约束.如“罪犯在服刑期间故意犯罪的,依法从重处罚:”罪犯有<监狱法>所列举的破坏监管秩序情形之一的,监狱可以给予警告,记过或者禁闭.除此,司法部颁布的<监狱服刑人员行为规范>等均属于对罪犯实施法律强制和行政约束的制度和措施.监狱改造罪犯,光靠强制约束,只能使他们表面上服从中连声称诺是不行的.罪犯真诚的接受改造,首先要铲除那些“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的犯罪思想,同时还要坚持启发思想觉悟,持续不断地灌输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并潜移默化地增强他们自觉改造的内驱力,惟此才能最终促使罪犯实现自我“扬善”,否定旧我,重新做人.助人自尊,帮人自立,叫人自新,育人自强,这可谓监狱民警对罪犯聚焦教育改造,精雕细刻育新人的最高境界.正确处理强制约束和自助自律,监狱民警需把握以下三个重点:其一是必须明确强制约束是自助自律之保证的深刻含义.如无依法强制约束在前,罪犯绝不可能将他助变为自助,将他律变为自律.其二是必须明确强制约束针对的是所有服刑罪犯,而让罪犯自助自律却只能在那些经过一段书简改造,对自己罪行有所认识的对象中先实施摸索,并在取得成效后方可逐步扩大范围.其三是必须明确强制约束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罪犯的思想转化和行为矫治,而只能以此为前提,通过可行性的规范训练与道德性的教育养成相结合的反复积累..方能在更广范围与更深层面将犯群中的自助自律纳入健康轨道.四 揭露批判与尊重人格

监狱的根本职能,是依法惩罚和改造罪犯,督促入监罪犯尽早明白自己的身份,切实知2自己是犯了罪且正在接受国家法律制裁的人,继而引导他们走向认罪伏法,改恶从善的人生新路,这是监狱民警丝毫不可怠慢的工作职责,欲达此目的,揭露批判罪犯罪行及其反改造言行.欲达此目的,揭露批判罪犯的罪行及其反改造言行,客观分析其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性,不是时机地引导帮助他们深挖犯罪思想根源,更是监狱民警必须练就的一项改造工作基本功.对罪犯的罪行及监狱内的违纪行为,该揭露的却不予揭露,该批判的却不知批判,甚至为求稳怕乱,任凭错误的东西蔓延,泛滥而不顾,必将严重的危害监狱工作的健康发展.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要把犯罪的人当作人,对他们有点希望,对他们有所帮助.当然也要有所批评.”这段话将了两层意思.其一是讲罪犯也是人,既然是人,监狱民警就要尊重他们的人格.而“对他们有点希望”.这就是尊重罪犯人格,对他们讲人道的具体表现.同时罪犯作为“犯罪的人”.监狱民警必须对他们“有所帮助”,“有所批评”.否则,他们是不可能醒悟,改邪归正的.当然民警对罪犯帮助的出发点必须与人为善,着力点是引导他们改恶从善.而民警对罪犯的批评切忌以权以势压人,更不能以力压人,必须坚持摆事实,讲道理,并要十分讲究针对性和有效性,且最终的落脚点是促使他们回归社会后做守法公民.五 履行义务和享受权利

当前罪犯只讲享受权利,不讲或少讲履行义务的倾向有所抬头.而且,一讲到监狱人权保障,仿佛为了只是对罪犯权利保护的代名词.这起码是违背了法律常识.事实上,在狱内罪犯主张权利中时常出现的“非分”,“过高”现象以及对履行的义务却采取消极,抵触的饿态度,这于部分民警执法中存在的“失衡”.“失范”以及不作为,乱作为现象是分不开的.比如:笼统地称呼罪犯为“弱势群体”,不切实际的对罪犯推出所谓的“人文关怀”,“人性化”措施,甚至对罪犯打着“合法斗争”旗号逃避惩罚和改造的行为漠然置之,丝毫无警觉,凡此情况无一不是监狱内部执法随意,作风漂浮所致.在监管改造实践中,民警对罪犯哪些权利需要保护,哪些权利不需要保护,还有哪些权利非但不能保护而且必须剥夺或限制,应当一丝不苟地以国家制订的法律法规为准则.在此,需要特别说明的一点是:对于法律没有明文规定剥夺或限制的罪犯的那部分权利,监狱机关出于维护监管安全的考虑,或民警从是否有利于促进罪犯改造的实际情况出发,在究竟是“予之”还是“不予之”的问题上,既要积极,又要慎重"既要不断探索创新,又千万不可操之过急,急于求成.民警一定要反复权衡利弊得失,切不可只图标新立异而酿成后患.同时,对于当前罪犯中反映的履行义务无自律要求的现象,民警尤其要高度增强敏锐性,客观分析其内在原因,并加大对罪犯依法行刑,强制管束的力度.只有这样做,才真正与法相符,名正言顺,与理相通,理达事成:于情相融,并无不当.由此,罪犯就不能真正领悟到法律的威慑力,不呢感深切地体会到尊纪守法和违法犯罪之间的天壤之别,也不能通过服刑改造与自我彻底决裂.

篇2:寻求食品安全的长效机制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的决定

隆政发〔2008〕73号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直属机构、议事协调机构: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构建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的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在重点行业和领域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的通知》有关规定,结合我区实际,特作出如下决定:

一、建立安全生产隐患集中排查治理制度

(一)安全生产隐患集中排查治理制度。是指生产经营单位根据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必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建档监控和报告制度,经常性地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制度。

(二)严格实行安全生产隐患建档备案制度。每月集中1—2天时间对生产经营各环节进行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对排查出的安全生产隐患逐一登记建档,重大安全生产隐患、重大危险源应当报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及其安监站备案。

(三)集中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治理。生产经营单位对排查出的安全生产隐患,能立即整改消除的,要立即组织整改;对危害和整改难度大的,应全部或局部停产停业,并制订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采取相应的监控防范措施,报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及其安监站备案。确保一般隐患的整改率达100%,重大隐患的整改率不低于90%。

(四)集中开展安全生产隐患督查。区人民政府每半年集中开展1次对生产经营单位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全面督查。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每季度集中开展1次对生产经营单位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全面督查,对有重大安全隐患的生产经营单位依法责令其停产停业并限期整改。

(五)聘请专家参与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区人民政府聘请有关行业和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组成安全生产专家组,实行动态管理,并统一发证,按照“政府聘任、部门组织、企业付酬,实务实补”的原则开展工作。

二、建立安全生产重大隐患挂牌督办制度

(一)安全生产重大隐患挂牌督办制度。是指对易发生一般安全生产事故以上的隐患,分别由安监部门根据隐患点危害程度大小,分别建立重大隐患三级管理档案,由市、区、乡各级政府挂牌督办的制度。

对重大事故隐患,报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并建立一级重大事故隐患管理档案;对一般事故隐患由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负责建立二级一般事故隐患管理档案;对一般事故隐患以下的,由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站负责建立三级安全隐患管理档案。

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部分停产停业,并经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一般事故隐患以下的即指对生产有一定影响和不良的,能立即整改恢复的隐患。

(二)实行事故隐患三级政府挂牌督办。需挂牌督办的重大事故隐患,每年由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负责组织筛选并报区人民政府确定。一级重大以上隐患报市以上人民政府挂牌督办,二级一般事故隐患由区人民政府挂牌督办,三级安全隐患由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挂牌督办。

(三)明确安全隐患挂牌督办的责任。区人民政府或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挂牌督办的安全隐患,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要明确隐患治理责任单位、督办责任单位、整改时限和责任人,并在相关媒体上公布。治理责任单位要执行隐患治理月报制度,每月底向督办责任单位上报进展情况,整改时间最长不得超过半年。挂牌督办重大隐患涉及2个以上单位的,由有关单位主要领导共同承担隐患治理责任。

(四)挂牌督办重大隐患的摘牌。挂牌督办的较大以上隐患治理结束,治理责任单位应当聘请有资质的安全评价中介机构,对较大以上隐患整改效果进行评价,并出具评价报告。符合要求的,治理责任单位应向督办责任单位及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提出摘牌申请,有关部门收到生产经营单位摘牌申请后,应当在15个工作日内组织现场审查。审查合格的,由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报区人民政府同意后予以摘牌。

三、建立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回头看制度

(一)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回头看制度。是指各级各部门和各生产经营单位,对本单位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落实情况进行督查的制度。区人民政府每半年组织1次,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每季度组织1次,生产经营单位每月组织1次,重点查找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落实情况、重大隐患消除情况等,防止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走过场。

(二)实行挂牌督办较大隐患治理验收回头看。挂牌督办的重大隐患摘牌后第2个月,责任单位要组织检查验收,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组织复查,并向区人民政府报告挂牌督办较大隐患治理的复查情况,防止隐患治理出现反弹。

四、建立安全生产重大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制度

(一)安全生产重大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制度。是指落实各级各部门和生产经营单位在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中的责任主体制度和监管主体制度。

落实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必须严格按照“谁生产经营、谁负责排查,谁得到受益、谁负责治理”的原则,对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负主要责任。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是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必须认真落实安全生产隐患的排查治理工作,负责组织制定较大以上隐患治理监控措施,做到措施、责任、人员、资金、时限“五落实”。

(二)落实政府的安全生产监管主体责任。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是本地、本行业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监管主体。要严格按照“属地管理”和 “谁主管、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谁发证、谁负责”的原则,全面落实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的组织领导和监督管理工作。区人民政府主要领导每半年召开1次常务会议,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主要领导每两个月召开1次办公会议,研究、解决安全生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中的情况和问题;政府分管领导要具体负责安全生产和隐患排查治理的部署、督促、检查和落实工作;区安委办负责组织全区较大以上隐患的监督检查、挂牌督办、社会公示、审查摘牌、举报查处、统计上报等工作,负责对各乡镇(街道)、各部门的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监督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指导、协调。

(三)加强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保障。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加大对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资金投入,确保隐患排查资金逐一落实;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各部门应当保障治理的工作经费,为隐患排查治理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配备所需的装备;其他有关部门应当对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给予支持与协助。

五、建立安全生产监督员联系企业制度

(一)安全生产监督员联系企业制度。是指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对行政区域内的隐患排查挂牌督办企业、重点企业落实1名安全监督员,进行安全生产工作的监督、检查、指导、协调的制度。重大以上安全隐患由安全监督员每10天督查1次,较大以上安全隐患每15天督查1次,一般安全隐患每月督查1次。

(二)安全监督员联系企业与管理。由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落实安全管理监督员和联系企业工作,并负责管理和业务指导,具体联系企业情况报区安委办备案(电话:2162596)。

六、建立安全生产隐患报告和举报奖励制度

(一)安全生产隐患报告和举报奖励制度。是指为鼓励、发动各企业职工发现和排除事故隐患,鼓励社会公众举报,区人民政府特制定《隆阳区安全生产隐患报告和举报奖励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对发现排除和举报事故隐患有

功人员,依据《办法》相关规定,给予经济和精神奖励的制度。该制度保护举报人的合法权益,对打击报复举报人的单位或个人,将依法严肃查处。

(二)设立公布报告、举报电话。在区安委会办公室设立专门的安全生产隐患报告和举报电话(电话:0875—2162596),负责报告和举报信息收集、核实、受理和查处工作。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各有关部门也要建立隐患报告和举报制度,进一步落实责任和人员,确保隐患报告和举报工作顺利开展。

七、建立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制度

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制度是指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对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不落实,导致行政区域1年中发生1起重大以上安全事故的;非煤矿山发生1起较大生产安全事故的;2起1次死亡5人以上道路交通事故的;各类事故死亡人数突破安全生产控制指标的,对其党政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实行安全生产一票否决,且年终安全生产责任状考核为不合格档次的制度。

八、建立安全生产培训制度

安全生产培训制度是指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接受培训,取得任职资格后方可上岗的制度。每年应当接受不少于20个学时的安全生产更新知识培训。由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及行业主管部门每年应对其培训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及时发现问题,依法予以纠正。

九、建立安全生产新闻发布制度

(一)安全生产新闻发布制度。是指区人民政府根据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情况适时召开安全生产新闻发布会,通报本地安全生产形势、隐患排查治理和事故查处情况的制度。

篇3:构筑甘肃粮食安全的长效机制

一、连续十一年丰收的经验值得认真总结

甘肃历史上是一个缺粮省份, 粮食生产始终是关系全省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历届省委、省政府对粮食安全高度重视, 经过全省上下的艰苦努力, 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 长期困扰甘肃的粮食问题得到基本解决, 步入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新阶段。特别是2004年以来, 由于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的落实, 粮食生产扶持力度的加大, 以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为主的旱作农业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和结构调整力度的进一步加大, 全省粮食生产步入了快速增长的阶段, 粮食生产连续11年获得丰收, 连续8年增产并创历史新高, 连续3年产量稳定在1100万吨以上, 跨越了900万吨、1000万吨、1100万吨三个大的台阶, 综合生产能力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 实现了全省粮食生产由总量基本平衡到有部分调出的历史性转变。这11年可以说是甘肃粮食生产发展史上的黄金时期。粮食“十一连丰”成为这一时期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亮点, 为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这期间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值得认真总结推广。

(一) 强化组织领导, 营造全社会重农抓粮的良好氛围

甘肃省委从2005年起, 连续10年下发指导“三农”工作的1号文件, 为稳定发展粮食生产指明了方向。地方各级党委政府按照省上的决策部署, 把粮食生产摆在突出位置, 做到了思想不放松、力度不减弱、措施不减少。各有关部门积极主动、通力合作、加强协调、创新机制, 制定出台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扶持措施, 形成了齐抓共管促进粮食稳定生产的合力, 营造了全社会重农抓粮的良好氛围。尤其是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示范成功以后, 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抓住机遇, 加强领导、增加投入、靠实责任, 多次组织召开现场观摩会, 以强有力的行政推动, 确保了这项旱作农业粮食增产技术短时间内在全省适宜地区得以大面积推广应用。省政府出台了全省旱作农业发展意见, 启动实施了1000万亩全膜双垄沟播旱作农业工程和旱作农业新增5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规划, 明确了全省旱作农业发展的目标和任务。省直有关部门和旱作农业区政府及有关单位密切配合, 整合项目资金、创新工作机制、加强督促检查、强化技术培训与示范指导, 为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的大面积推广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技术和物资保障, 带动了该项技术的快速推广。农业部先后两次在甘肃省召开北方旱作农业现场会议, 总结推广甘肃发展旱作农业与粮食生产的做法与经验。

(二) 加大扶持力度, 切实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2006年, 国家在取消农业税的基础上, 逐步建立了对种粮农民的补贴制度, 实行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农资综合补贴等政策, 充分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为甘肃省粮食连续11年丰收发挥了重要作用。甘肃的“四补贴”资金由2004年的1亿元, 增加到2014年的36亿元。同时中央财政加大了对甘肃省粮食生产大县的奖励补助, 2014年达2.45亿元。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大面积推广后, 省财政多方筹措资金, 年年加大投入力度, 资金投入由2007年的1000万元增加到2014年的4.2亿元, 8年中央和省级财政累计投入18亿元, 市州及县区配套17.54亿元, 极大的支持了推广工作, 减轻了农民的投入压力, 调动了农民的种植积极性, 促进了该项技术的快速推广。推广面积由2007年的49万亩达到2014年的1529万亩, 8年累计推广7294万亩, 累计增产粮食超过700万吨, 为全省粮食生产“十一连丰”立下了汗马功劳。

(三) 顺应自然规律, 积极调整种植结构

全省上下坚持不断深化对省情、农情和灾情的认识, 顺应天时和作物生长规律, 坚持压夏扩秋、压劣扩优, 积极调整种植结构和品种结构, 大力发展马铃薯、玉米等高产优势作物, 力求使降水期和作物需水期相吻合, 着力缓解干旱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全省夏秋比例由2004年46∶54调整为2014年的32∶68;夏粮面积由2004年的1734万亩减少到2014年的1364万亩, 减少了21.3%;秋粮面积由2067万亩增加到2900万亩, 增长了40.3%, 其中玉米面积达到1501万亩, 比2004年翻了一番, 马铃薯面积达到1024万亩, 扩大了200万亩。全省秋粮总产达到849万吨, 比2004年增加380万吨, 占全省粮食产量的比例达到73.3%, 比2004年提高了15.1个百分点。同时, 建立适应性种植结构, 大力发展中药材、水果和草畜等特色优势产业, 确保农民收入稳定增长。2014年, 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736元, 比2004年增加3884元, 10年增长了2.1倍。

(四) 集成创新技术, 不断提高生产水平

在与干旱的长期斗争中, 甘肃人民探索总结出了“修梯田、打水窖、铺地膜、调结构、兴科技”的旱作农业发展路子, 为旱作农业区广大农民稳定解决温饱、实现脱贫致富找到了出路。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 旱作农业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 广大农业科技人员在不断完善总结前人成果的基础上, 经过多年实践探索和反复试验研究, 使以地膜覆盖为主的抗旱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提升, 有限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不断提高, 困扰甘肃旱作农业发展的瓶颈逐渐被突破, 终于在2003年研究探索出了集地膜集雨、覆盖抑蒸、垄沟种植等技术为一体, 抗旱、保墒、增产效果十分显著的全膜双垄沟播技术, 实现了旱作农业技术的重大突破。在此基础上又成功总结探索出了抗旱增产效果均十分显著的全膜覆土穴播小麦和黑膜全膜双垄沟播 (侧播) 马铃薯生产技术, 形成了以全膜双垄沟播玉米为主体, 以全膜覆土穴播小麦和黑膜全膜双垄沟播 (侧播) 马铃薯生产技术为补充的旱地粮食生产技术体系, 成为新时期全省旱作农业技术体系的核心。同时, 强化技术培训与现场指导, 创新培训方式和推广模式, 提高了技术的入户率和到位率。实行良法良种配套, 坚持农机农艺融合, 不断提高粮食生产的科技水平和效益。

(五) 科学防灾抗灾, 有效减轻灾害损失

不断完善防灾减灾的工作思路, 创新救灾的方法理念, 切实做到防在灾害前面、救在第一时间、抗在关键点上。强化信息预警发布, 加强行政推动和技术指导服务, 实行分类指导, 落实关键措施, 引导农民因地制宜加强田间管理, 及时恢复生产, 有效推进了科学防灾减灾。在主动避灾上, 根据不同地区不同作物的灾情特点分类施策。天水、陇南小麦条锈病核心越夏区通过推广抗锈品种、调整种植结构、推行药剂拌种、实施秋苗和早春及时防治等措施, 实施综合治理;中部马铃薯主产区通过推广抗病品种和脱毒种薯、实施切刀消毒和种薯拌种、配方施肥、推行垄作栽培及专业化防治等措施, 提高产量及品质;旱地玉米通过选用抗病品种、适时轮作倒茬、推广全膜覆盖、垄沟种植、种子包衣、双粒播种、适时追肥防病、适期晚收等措施, 确保苗全苗壮、高产优质。在有效防灾上, 加强灾情的监测预报, 突出一个“早”字, 做到早监测、早发现、早防治, 前移防控关口, 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 提高防治效果。不断完善防灾减灾的预案, 每年都制定下发小麦、玉米、马铃薯等主要粮食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方案, 多方争取资金项目, 提前做好防灾救灾物资、资金和技术的准备, 在重大灾害发生时赢得了主动, 减少了损失。在积极救灾上, 灾后及时启动应急预案, 迅速组织专家深入一线, 开展灾情调查, 制定生产恢复技术方案, 做到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科学救灾、应对有方。

回顾总结近年来甘肃省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的轨迹, 我们深刻地体会到:在甘肃这样一个自然条件严酷、农业基础设施差、干旱多灾的省份, 要实现粮食生产的稳定发展, 除了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外, 最主要的经验有两条:一是顺应天时, 调整结构, 大力发展玉米、马铃薯等高产大秋作物, 压夏扩秋, 压劣扩优, 提高粮食生产的稳定性。二是立足省情转变思路, 依靠科技创新大力发展旱作农业, 全力打造全省粮食生产新的增长点和增长极, 努力提高旱作农业的可控水平。与全国其他省区相比, 这两条经验可以说是具有甘肃特色、最根本、最重要的经验, 也可以说是符合甘肃实际的粮食生产发展道路。近年来, 甘肃正是沿着这条道路一步一个脚印的向前迈进, 才取得了今天来之不易的大好形势, 需要我们倍加珍惜。

二、持续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需要科学研判

尽管近年来甘肃的粮食生产取得了突出的业绩, 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 甘肃粮食生产连续多年增产, 既是现有生产能力的集中释放, 也是多种因素同向作用的结果。从长远看, 制约甘肃粮食生产的基础条件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 靠天吃饭的局面仍然没有彻底摆脱。在目前较大基数、更高起点上, 继续保持粮食稳定发展的良好势头, 需要对面临的新形势和新挑战进行科学分析和研判。

(一) 耕地面积继续减少, 扩大面积增产已无潜力可挖

甘肃省粮食连续11年丰收, 播种面积增加了515万亩, 对增产的贡献率超过30%, 粮食种植面积的潜力已挖掘的比较充分, 再要靠扩大面积来增加产量, 既不现实, 也不可能。在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的大背景下, 耕地面积持续减少的形势不可逆转, 加之受农业结构调整、生态退耕、自然灾害损毁和非农占地的影响, 稳定粮食面积的难度已越来越大, 要继续扩大面积更是难上加难。因此, 必须走稳定面积、依靠科技、提高单产, 集约化、内涵式发展的路子, 实现粮食和经济作物统筹协调发展, 粮食生产与农民收入同步增长。

(二) 口粮缺口加大, 继续压夏扩秋的空间已十分有限

近年来, 甘肃顺应天时, 调整结构, 实施压夏扩秋战略, 大力发展玉米、马铃薯等高产大秋作物, 压缩小麦等低产夏粮作物, 较大幅度提高了粮食的单产水平。2014年全省粮食单产达到271.7公斤, 比2004年提高了60公斤。但由于夏粮面积调减幅度大, 作为主要口粮的小麦播种面积连年减少, 产量不断下滑。2014年, 全省小麦播种面积已减少到1189万亩, 比历史最高水平的1984年的2279万亩减少了47.8%;获得大丰收的当年小麦产量271.6万吨, 仍比历史最高水平的1993年的398.6万吨减少了31.9%。由于小麦产量持续减少, 供需矛盾进一步加剧, 需求缺口已超过200万吨。继续大幅压减夏粮、扩大秋粮的空间已十分有限。必须依靠科技, 在保持夏粮特别是小麦面积、产量基本稳定的前提下, 努力提升生产水平。

(三) 技术储备明显不足, 技术突破的难度越来越大

粮食生产要上大的台阶, 必要有突破性的技术或品种作为支撑。近年来由于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和马铃薯脱毒种薯技术的大面积推广, 使甘肃玉米、马铃薯单产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粮食生产的稳定性有了较大的提高。但从目前全省的情况看, 短期内有突破性、带动性、全局性的新品种、新技术储备明显不足, 转基因等生物技术的应用又受到诸多的限制, 依靠像全膜双垄沟播技术这样的单项技术突破大幅提高粮食单产的难度越来越大。比较可行的途径是走不断完善已有技术, 实行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 集成推广成熟技术的路子。

(四) 资源约束日益趋紧, 成本上升趋势不可逆转

甘肃70%的耕地是山旱地, 人均耕地不足2亩。人均水资源仅1100立方米, 是全国平均水平的二分之一, 亩均水资源367立方米, 是全国水平的四分之一。一方面, 随着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 耕地减少、水资源紧缺和人口增加的趋势短期内无法改变, 甘肃的粮食生产受耕地和水资源的约束日益增强, 资源保障条件越来越严峻。另一方面, 受原材料涨价和劳动力价格上涨的影响, 国内市场化肥、农药、农膜、种子、农机具等生产资料价格不断攀升, 粮食生产的物化成本和人工成本上涨的趋势短期内不可逆转。据甘肃农经管总站调查统计, 2013年全省小麦、全膜玉米、马铃薯三大粮食作物生产的亩成本分别是545.35元、777.53元、1105.58元, 比2009年上涨了113.87元、354.37元、495.63元, 上涨幅度为26.39%、83.82%、81.25%;同年, 全省小麦、全膜玉米、马铃薯平均亩利润为131.19元、539.54元、744.53元, 比2009年分别上涨了-0.42元、168.97元、345.17元, 上涨幅度为-0.32%、45.60%、86.43%。除马铃薯因鲜薯价格上涨较大, 亩均利润上涨的幅度基本与成本上涨幅度相符外, 玉米的亩均利润的上涨幅度仅为成本上涨幅度的一半, 小麦的亩均利润5年基本没有增加。这些情况表明, 粮食生产已经步入了一个高成本的时代。加之目前劳动力素质普遍较低, 化肥、农药、灌溉水等资源要素的投入效率低下, 利用率明显低于发达国家和地区。在粮食生产成本持续增加的大背景下, 要确保粮食生产稳定持续发展, 必须大力推进节本增效, 加大政策补贴力度, 提高粮食生产的竞争力。

(五) 气象灾害与生物灾害叠加, 发生的不确定性增大

甘肃自然条件严酷, 十年九旱, 旱灾、冻害、雹洪、大风、沙尘暴等自然灾害几乎年年有、月月有。特别是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耕作制度的改革和种植结构的调整, 各种气象灾害和生物灾害发生的不确定性增大, 灾害多发、频发、重发、已成常态, 危害性显著增强, 对粮食生产稳定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据不完全统计, 2004~2014年, 全省每年农作物受灾面积都在2700万亩以上, 其中旱灾1100多万亩, 病虫灾1300多万亩, 因灾损失粮食达68万吨以上。由此可见, 通过科学的防灾减灾挽回粮食损失的潜力仍然很大。面对日益严峻的防灾减灾形势, 我们必须要牢固树立抗灾夺丰收的思想, 牢固树立减灾就是增产的思想, 切实加强抗灾能力建设, 推进科学防灾减灾, 努力把灾害对粮食生产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

(六) 小规模生产的格局短期仍难以改变, 普惠制补贴政策的效应已难以持续

以家庭为单元, 小规模、分散种植是我国粮食生产的基本格局。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 广大承包农户仍将是我国农业生产经营的重要主体, 小规模经营的格局不会根本改变。甘肃省现有耕地5300万亩, 承包农户487.26万户, 农村人口人均耕地仅2.55亩, 仅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如何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 整合碎片化、粗放型、分散化、小规模的耕地资源, 构建适合甘肃特色的粮食生产微观基础, 就成为目前稳定粮食生产发展的新问题。同时, 目前国家对粮食生产实行的普惠制、收入性补贴, 对生产发展的激励作用正在逐步减弱, 而最低收购价制度、目标价格制度、产粮大县奖补、防灾减灾关键技术补贴等政策, 针对性强、农民易接受、增产效果好的补贴政策目前面窄量小。因此, 必须要在努力稳定传统种粮队伍的基础上, 尽快培育和打造一支专业化的种粮新队伍。进一步优化调整政策扶持的方向和方式, 更加注重直接调动农民、地方和科技人员的积极性, 更加注重培育新型种粮主体, 更加注重提升种粮科技水平, 切实发挥政策对粮食生产的激励作用。

三、保障粮食安全必须要明确的几个问题

保障粮食安全、构建粮食稳定发展的长效机制, 必须首先要弄清楚甘肃目前实际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找准下一步发展的指导思想和目标定位, 明确结构布局的重点及主攻的方向, 做到有的放矢、精准发力。

(一) 关于目前的粮食生产能力

目前, 甘肃粮食播种面积在4250万亩左右, 综合生产能力在1100万吨以上。但据各地典型调查推算, 目前全省粮食实际播种面积在4600万亩以上, 实际产量在1300万吨左右。其中小麦实际播种面积1450万亩, 比年报面积多约250万亩, 实际产量300万吨, 比年报产量多约50万吨;玉米实际面积1570万亩, 比年报面积多约70万亩, 实际产量650万吨, 比年报产量多约90万吨;马铃薯实际播种面积约800万亩, 比年报面积少多约250万亩;实际产量约240万吨, 与年报产量相符;其他杂粮面积780万亩, 比年报面积多约200万亩, 实际产量约120万吨, 比年报产量多约20万吨。另据甘肃省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显示, 2009年全省实际耕地面积达8115万亩, 其中1500万亩因生产力比较低下, 已不适宜继续耕种, 目前实际耕种的耕地面积为6615万亩, 比省统计局公布的年报耕地加园地面积多出约620万亩, 说明甘肃的实际耕地面积与年报面积相差约10%。若按此比例推算, 甘肃目前的粮食实际播种面积在4600万~4700万亩。甘肃的实际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比年报数要大, 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甘肃粮食生产回旋的余地较大。下一步我们应把着力点放在稳定面积、优化调整结构、保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上, 把精力集中在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增加农民收入上。为此, 建议未来6年全省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4250万亩以上, 总产稳定在1100万吨以上。调减350万亩玉米和杂粮用于种植饲用玉米或饲用甜高粱, 实行全株青贮, 用于发展草食畜牧业, 增加农业收入, 其中河东旱作农业区调减300万亩全膜玉米和杂粮, 种植饲用玉米, 可年产优质秸秆1200万吨;河西灌溉区调减制种玉米或商品玉米50万亩, 改种饲用玉米或甜高粱, 可年产秸秆400万吨。这些秸秆全部用于发展草食畜牧业, 每年可饲养肉羊1250万只, 或饲养肉牛220万头, 增加农民收入125亿元, 形成粮食生产与畜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体系。

(二) 关于粮食安全的指导方针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提出了“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新形势下国家粮食安全战略, 强调要坚持“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战略底线。那么, 甘肃应该坚持怎样的粮食安全的指导方针或思想呢?我们认为, 确保甘肃的粮食安全, 根本在耕地, 出路在科技, 动力在政策, 基础在农民, 重点在旱区。为此, 必须要紧扣保护耕地、科技兴粮、完善政策、培育农民、抗旱防灾等关键点上, 应该坚持“稳定面积、优化结构、依靠科技、确保产能”的粮食安全指导方针或思想。

稳定面积, 就是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的基本稳定, 这是粮食稳定发展的基础。从现在到2020年, 甘肃的粮食面积必须稳定在4250万亩以上。

优化结构, 就是进一步推动和优化全省粮食生产的布局结构, 在稳定小麦面积的同时, 调减部分小杂粮面积, 适当扩大马铃薯面积, 稳定全膜玉米面积。同时调整优化全膜玉米的结构, 发展部分饲用玉米和粮饲兼用型玉米品种, 提高粮食生产的效益。

依靠科技, 就是要在耕地、水资源等要素约束日益加剧、自然灾害日益多发的情况下, 在较高的起点上要确保粮食生产稳定发展, 根本的出路在科技, 节约资源绿色增长, 核心是要藏粮于技。必须坚持走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单产的内涵式发展路子, 给粮食生产插上科技的翅膀。

确保产能, 就是要采取强有力地措施, 守住耕地红线, 划定永久保护的基本农田, 确保耕地面积基本稳定且不“非农化”, 确保基本农田面积不减少、质量不下降、能力有提高, 确保未来我们“有地种”。同时要建设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 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 确保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

(三) 关于未来几年粮食生产的目标

甘肃是国家定位的11个粮食产销平衡省份。也就是说, 国家不依靠甘肃提供多少商品粮, 但甘肃必须自己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 做到省内粮食产销基本平衡。经过甘肃几代人几十年的不懈努力, 目前甘肃的粮食生产问题已完全得到解决, 实现了省内产销基本平衡、略有盈余的目标。2014年, 甘肃的粮食总产达到1159万吨, 再创历史新高, 连续3年保持在1100万吨以上, 这为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同期全省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达到10.8%, 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3个百分点, 说明甘肃经济发展步入了快车道, 形成了粮食生产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 也说明甘肃目前的粮食生产能力是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是基本适应的, 应予以保持。

那么, 甘肃省到2020年以前每年到底需要多少粮食才能满足需要呢?按照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确保所有的人在任何时候既能买得到又能买得起所需要的基本食品”的粮食安全目标, 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和国内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 绝大多数专家认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最低标准应该是人均占有原粮不低于400公斤。如果按照人均400公斤粮食计算, 到2020年, 甘肃至少需要1100万吨的粮食生产能力, 才能保障粮食生产不出大的问题。另外, 按照《中国食品与营养发展纲要 (2014-2020年) 》提出的2020年全国食物消费量目标是:人均全年口粮消费135公斤、食用植物油12公斤、豆类13公斤、肉类29公斤、蛋类16公斤、奶类36公斤、水产品18公斤、蔬菜140公斤、水果60公斤。据专家测算, 如果把人均消费的肉蛋奶及水产品的量按照转化率折算成粮食, 到2020年, 甘肃省如达到《中国食品与营养发展纲要 (2014-2020年) 》提出的食物消费量目标, 全省人均消费的粮食除口粮外, 每人还需要约220公斤, 再加上种子、工业用粮和救灾备荒, 全省每年人均至少需要粮食400公斤, 粮食的总需求量至少在1100万吨。由此可见, 目前甘肃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基本上是相适应和相互协调的。考虑到未来几年甘肃的人口仍然处于刚性增长阶段, 因此, 从现在到2020年前, 全省粮食生产目标应该每年继续保持在1100万吨以上。

(四) 关于粮食生产的结构布局及主攻方向

在结构布局上, 要继续突出抓好玉米、马铃薯两大高产粮食作物, 突出旱作农业区和旱作农业技术集成推广, 紧紧抓住建设国家级旱作农业示范区的机遇, 着力把旱作农业区打造成全省粮食生产的主产区和增长极。把玉米和马铃薯作为保障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产业来培育, 在稳定粮食生产能力的前提下为发展养殖业和加工业打好基础。进一步调整优化全膜玉米种植结构, 大力发展粮饲兼用玉米, 改种部分饲用玉米, 提高玉米的种植效益。适度扩大马铃薯种植面积, 推广专用品种, 努力建设全国种薯繁育基地, 替代小杂粮等低产作物。集中力量扶持玉米、马铃薯种植大县, 使玉米、马铃薯等高产作物进一步向优势区域集中, 形成优势粮食作物产业带。稳定小麦播种面积, 改善品种及品质结构, 主攻单产, 提高产量及效益, 逐步减少小麦口粮调进的数量。

在主攻方向上, 要实行农机农艺融合、良种良法配套、集成推广成熟配套技术, 不断挖掘粮食增产的科技潜力。2014年甘肃省粮食平均单产仅271.7公斤, 比全国平均水平低87.3公斤, 在提高单产方面还有很大的潜力可挖。因此, 必须要发挥好科技增产的潜力, 这是实现粮食持续增产的根本出路。要着力抓好新品种、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应用, 加快选育推广一批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新品种, 加快国家级玉米种子生产基地建设, 有效保障良种供应能力。继续大规模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 扎实开展粮食绿色增产模式攻关, 促进大面积均衡增产。加强农机农艺融合力度, 加快推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 特别是玉米、马铃薯收获机械化, 进一步发挥农机在科技增粮中的载体作用。玉米要重点完善全膜双垄沟播为主的旱作农业技术和垄膜沟灌、膜下滴灌等高效节水技术, 马铃薯突出黑膜全膜垄作侧播和脱毒种薯全覆盖技术, 小麦着力推广全膜覆土穴播和宽幅精播技术。同时配套推广优质专用高产品种、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专业化绿色防控、机械化耕作、废旧地膜回收利用等技术, 实现高产高效、绿色增长。

四、构筑长效机制的关键是强化政策导向

保障粮食安全, 核心是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重点是构筑粮食稳定发展的长效机制, 根本是激发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关键是明确政策取向, 落实好各项重农抓粮的政策措施。

(一) 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 扶持大县大户

目前甘肃粮食生产的主体功能区已转移到旱作农业区, 这是旱作农业区广大干部和农民群众在多年的结构调整实践中形成的共识和必然的选择。旱作农业区已成为全省粮食生产新的主产区, 保障全省粮食安全的重任已责无旁贷的落到了广大旱作农业区各级党委和政府的身上。2013年, 全省粮食产量在1.5亿公斤以上的37个生产大县中有28个在旱作农业区, 占到75%。这些县区耕地和粮播面积普遍较大, 由于地方财政拮据, 投入跟不上, 基础条件较差, 中低产田面积大, 单产水平低, 但增产潜力巨大。另据省农牧厅种植业处调查, 2012年全省有种植规模5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 (家庭农场) 3.05万户, 当年粮食种植面积271万亩, 占全省的6.4%;年粮食产量136万吨, 占全省的12.3%。这些大户为全省粮食的持续稳定增长做出了积极贡献。因此, 必须要高度重视旱作农业区的粮食生产, 继续加大对旱作农业的投入, 积极推进国家级旱作农业示范区建设, 突出旱作农业区的粮食生产主体功能区地位, 突出玉米和马铃薯两大高产作物, 突出关键增产技术的集成创新, 突出防灾减灾, 确保粮食稳定增产, 努力把旱作农业区打造成甘肃粮食的新增长极。要根据近几年粮食面积、产量、商品量和增产潜力, 划定全省粮食主产市、县和主产乡镇, 着力打造粮食生产的主体功能区, 使之成为区域平衡的主力军。要进一步加大对粮食生产大县和种粮大户的扶持力度, 建立利益补偿机制, 实行特殊的支持政策, 将各种项目资金重点向大县、大户 (家庭农场) 倾斜, 将各种试点示范向他们集中, 努力提高大县和大户 (家庭农场) 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使之成为新一轮粮食增长的中坚力量。集中力量经过5年左右的努力, 把目前产量在2.5亿公斤以上的凉州、甘州、通渭、安定、环县、会宁、镇原、永昌、民乐、宁县等10个县区打造成年粮食生产能力5亿公斤左右的粮食生产大县, 把目前产量在2亿公斤左右的临洮、崆峒、秦安、永登、秦州、静宁、靖远、灵台、古浪、甘谷等10个县区打造成年粮食生产能力2.5亿公斤以上的生产大县。

(二) 加强高标准农田和现代装备建设, 夯实增产基础

要坚持不懈的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中低产田改造, 加快建设田林路渠配套、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旱作农业区继续实施好1000万亩梯田建设工程, 在已有3200多万亩梯田的基础上, 力争用3到5年时间, 使全省适宜兴修梯田的坡耕地全部实现梯田化, 为旱作农业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创造条件, 打牢基础。沿黄灌区和河西走廊着力推广高效农田节水技术, 改造提升盐碱地的生产能力。要坚持农机、农艺与农业信息的深度融合, 用信息化改造传统农业, 用信息化武装现代农机, 推动农机智能化、农艺精准化, 努力提升粮食生产特别是玉米、马铃薯生产的机械化水平。要充分利用物联网、互联网技术, 构建数字化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体系平台, 加强突发农业灾害应急防控能力建设, 逐步建成功能完善、反应灵敏、处置有方的区域性、机械化、信息化应急防控体系。

(三) 加快科技成果集成推广, 再造新的增长势

加快种子、肥料、植保等重点领域的农业科技创新。进一步加大种子工程实施力度, 尽快把河西走廊建成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集约化的国家级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 提高种子综合生产能力, 确保种子的数量、质量和品种安全;着力培育以企业为主体, 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种业体系, 加大对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的扶持, 加大对产学研结合的支持, 提高甘肃种业的核心竞争力。积极扶持农作物专业化防治组织, 大力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 积极扶持配方肥生产和供应, 大力推进测土配方施肥, 使这两大技术尽快实现全省普及, 节本增效、减少污染, 构建绿色增产的长效机制。创新科技推广的平台, 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集成推广。在总结以往成功经验的基础上, 深入推进粮食高产创建, 积极开展绿色增产模式攻关, 形成区域性、标准化、可复制的高产高效模式, 创新创建机制, 鼓励高产创建与科研院所、种粮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组织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结合, 实行整县、整乡整建制、大规模推进高产创建, 带动大面积均衡增产, 建立起科技支撑的长效机制。加快推进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的改革与建设, 提升公共服务能力。

(四) 加快培育新型经营主体, 夯实微观基础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的稳步推进, 甘肃与全国一样, 粮食生产“兼业化”、“副业化”的倾向越来越明显, 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 留守劳动力素质下降, 尤其是新生代农民弃农化、不种地现象日益严重, 直接影响粮食安全。面对新的形势, 必须要在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长期不变的基础上, 引导土地有序流转, 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扶持发展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社会化服务组织, 积极培育新型的农业经营主体, 使他们尽快成为未来粮食生产的主力军。要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开展农民职业培训, 加快培育一批新型职业农民。要鼓励和支持专业化经营性服务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化服务, 加快构建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要因地制宜的制定不同地区的种粮大户和家庭农场的专项补贴政策, 规范土地流转, 鼓励土地向种粮大户和能手流转集中, 防止出现非农化、非粮化。要积极引导农民组建粮食生产合作社, 并与龙头企业联姻, 实行订单生产, 产销对接, 防范化解市场风险。要建立健全各类社会化服务组织, 以适应目前小规模分散经营的生产方式和老弱妇幼的生产主体, 解决农村劳动力短缺、种植效益偏低的问题。

(五) 着力完善扶持政策, 健全补贴政策体系

着眼于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逐步形成目标清晰、受益直接、类型多样、操作简便的农业补贴政策体系。扩大补贴规模。现有农业补贴主要是“四补贴”, 与粮食生产关系不密切, 良种补贴标准低、范围小, 作为全省第三大粮食的马铃薯仅补贴了29万亩的原种田, 农民大田用种和杂粮等尚未纳入补贴。下一步应扩大补贴品种、提高补贴标准, 逐步实现给种粮农民免费供种的目标, 切实提高良种的覆盖率, 花小钱办大事, 解决目前粮食作物特别是小麦常规种、马铃薯脱毒种薯推广难的问题。考虑到国家和省级财政的压力, 可先从小麦开始, 逐步向马铃薯、玉米扩展, 力争到2020年, 全省小麦率先实现免费供种。完善补贴机制。目前实行的种粮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 主要以农户承包地的面积为依据发放, 种不种粮都给补贴, 而种粮大户和家庭农场种了粮却拿不到补贴, 良种补贴实现了全覆盖, 直接发钱, 用不用良种都给补贴, 失去了良种补贴的意义, 急需进行完善。建议对“四补贴”的存量部分, 维持原有的补贴办法不变, 以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对增量部分改变补贴办法, 将补贴资金与粮食生产直接挂钩, 重点对种粮大户、家庭农场、粮食专业合作社进行补贴, 促进规模经营, 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夯实粮食生产的微观基础。充实补贴内容。现有的补贴政策主要是生产资料和对农民的直接补贴, 实际上成为农民的收入补贴, 而对重大技术推广直接挂钩的生产性补贴较少。下一步要充实补贴内容, 开辟新的补贴项目, 着力向生产性补贴倾斜, 着力向新的经营主体倾斜, 着力向高产创建、粮食政策性保险、土地流转、防灾减灾技术等方面倾斜, 切实发挥补贴的效应。加大粮食生产大县财政奖补力度, 建立动态调整机制, 改变粮食大县财政穷县的窘态。同时要完善粮食价格政策, 稳定大户 (农场) 种粮预期, 保障种粮收益, 达到稳定粮食生产的目的。

(六) 健全生产责任制, 强化行政推动力

篇4:建立保障食品安全的长效机制

为了便于大家掌握食品安全法的基本精神和主要内容,全面理解和正确实施这部法律,以下对这部法律的立法过程、主要内容和重要意义作一介绍。

一、食品安全法的立法过程

目前,我国的食品安全总体情况不断改善,但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不少食品存在安全隐患,食品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去年发生的三鹿牌奶粉事件更是为我国的食品安全工作敲响了警钟,人民群众对此反应强烈。为了从制度上解决这些问题,更好地保证食品安全,需要在现行食品卫生法的基础上,制定一部全面规范我国食品安全法律制度的食品安全法。这部法律由国务院法制办负责起草。国务院法制办于2004年7月成立了由中央编办和国务院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的食品卫生法修改领导小组,组织起草食品卫生法(修订草案)。此后,法制办在经过认真调研、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对食品卫生法(修订草案)作了进一步修改,并根据修订的内容将食品卫生法(修订草案)的名称改为食品安全法(草案)。这部法律草案经由国务院常务会议于2007年10月31日讨论通过后,于2007年12月提请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进行初次审议。

为了贯彻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的原则,2008年4月20日,经委员长会议决定,食品安全法(草案)向社会公布征求意见,从4月20日至5月20日的一个月时间内,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共收到包括政府部门、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食品行业组织、普通消费者,以及世界卫生组织、欧洲委员会驻华代表团、国际洋酒生产商协会等国际组织在内的各方面意见11327件。通过对意见进行整理,比较集中和有代表性的意见包括:建议进一步理顺食品安全的管理体制,对食品安全的具体监管部门予以明确,处理好食品安全法与食品卫生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法律的关系,对食品生产经营实行分层次的管理,明确监管部门在食品召回制度中的职责,加强农村食品安全的监管等。对上述几个方面的问题,立法机关都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对法律草案作出了有针对性的修改和完善。

经过2007年12月、2008年8月、10月和2009年2月四次审议,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食品安全法。可以说,食品安全法是我国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的又一重要成果。

二、食品安全法的主要内容

(一)进一步明确了食品安全的监管体制

食品安全法明确规定了有关部门对食品安全实施分段监管的体制,即: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承担食品安全综合协调职责,负责食品安全风险评估、食品安全标准制定、食品安全信息公布、食品检验机构的资质认定条件和检验规范的制定,组织查处食品安全重大事故。国务院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依法分别对食品生产、食品流通、餐饮服务活动实施监督管理。

我国的食品安全管理体制经历了从一个部门统一监管,到多个部门实施分段监管的变化。1995年制定的食品卫生法确立的是由卫生部门统一对食品卫生进行监管的体制。依据这一体制,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应当向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办理食品卫生许可证,由卫生行政部门进行统一管理。卫生部门还负责食品卫生标准的制定和食品卫生事故的处理。但是,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不少食品存在安全隐患,食品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如2003年3月19日,辽宁省海城市部分小学生及教师饮用豆奶,引发食物中毒,其中涉及2556名小学生,中毒人数达292人。豆奶食物中毒的原因是,活性豆粉中的胰蛋白酶抑制素等抗营养因子未彻底灭活。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人民群众对食品缺乏安全感,对食品安全问题反映强烈。为了解决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中的突出问题,国务院于2004年7月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国发(2004)23号),确定了对食品安全实行分段监管的体制,即:农业部门负责初级农产品生产环节的监管:质检部门负责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监管:工商部门负责食品流通环节的监管;卫生部门负责餐饮业和食堂等消费环节的监管: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负责对食品安全的综合监督、组织协调和依法查处重大事故。也就是说,从2004年下半年开始,国务院对食品安全监管体制作出了调整,从原来由卫生部门一家管的体制变为多部门实施分段监督的体制。

我国目前实施的分段监管体制,尽管实践中还存在一些职责不清等问题,但总的来说,这一体制的确立是有积极意义的,因为整个食品生产经营过程,从食用农产品的种植、养殖到食品的生产加工,再到食品流通和餐饮服务,链条较长,监管环节众多。单个部门的力量难以实现全程监管,必须由多个部门协同配合,共同监管。现行的由多部门分段监管的体制也是历经多年、反复多次研究形成的,如果作大的调整,可能会给执法工作造成波动,给食品安全工作带来不利影响。因此,食品安全法维持了现行的分段监管的体制,并在此基础上规定国务院设立食品安全委员会,作为高层次的议事协调机构,对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进行协调、指导。同时,食品安全法对不属于任何一个环节的事项。如食品安全风险评估、食品安全标准制定、食品安全信息公布、食品安全事故的调查和处理,以及有关食品检验机构的资质认定条件和检验规范的制定等,规定由一个部门负责监管。这样规定,既加强了对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协调,又有利于做到部门之间职能既不交叉,又不脱节,从而提高政府部门的监管效率,节约监管资源,使现有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发挥更大的效能。此外,考虑到食品安全的监管体制不可能永远一成不变,将来随着我国食品安全管理情况的变化,国家可能需要对食品安全监管体制作出与时俱进的调整,以适应监管实践的需要,所以食品安全法特别授权国务院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食品安全监管体制作出调整,以适应食品安全执法的需要。

(二)确立了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制度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是对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以及食品中的有害因素进行的监测。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信息是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进行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根据之一。食品安全法确立了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制度,规定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制定、实施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是对食品中生物性、化学性和物理性危害对人体健康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进行的科学

评估。将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作为制定食品安全标准和政策的科学依据,是人们对食品安全监管规律的深刻认识,已成为许多国家的普遍做法。据此,食品安全法确立了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制度,规定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组织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工作,成立由医学、农业、食品、营养等方面的专家组成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进行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为了保证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结果得到利用,食品安全法规定,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作为制定或者修订食品安全标准和对食品安全实施监督管理的科学依据。

(三)明确了统一制定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原则

根据食品安全法的规定,我国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包括国家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三个部分。在食品安全法实施以前,我国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中,除了国家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外,还有行业标准。目前我国各部门制定的行业标准已达2900余项。食品安全法之所以将行业标准排除在标准体系之外,主要是为了标准的统一。目前食品标准存在政出多门的问题,针对同一种食品,既有国家标准,也有行业标准,如苹果既有国家标准,又有农业部颁布的无公害标准、绿色标准、外观等级标准,这些标准往往相互矛盾,给食品生产流通领域的管理带来问题。因此,食品安全法从统一标准的原则出发,规定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制定、公布,除食品安全标准外,不得制定其他的食品强制性标准。上述规定,从制度上确保了食品安全标准的统一,即由一个部门制定统一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同时,食品安全法还明确规定了制定食品安全标准的原则,即以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为宗旨,做到科学合理、安全可靠。

科学合理就是要实事求是,尊重农业生产和食品生产的客观规律,既要参考相关的国际标准,同时也要与我国社会经济和科学发展的水平相适应。简而言之,制定的标准既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要把标准制定在科学合理的范围之内。标准定得太低,不能保证食品安全,也不利于我国食品工业水平的提高:标准定得太高,脱离社会经济和科学发展的实际,也会对我国的食品行业发展和市场上的食品供应产生负面影响。

(四)进一步强化了生产经营者保证食品安全的社会责任

为了强化生产经营者保证食品安全的社会责任,食品安全法规定,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对社会和公众负责,保证食品安全。接受社会监督,承担社会责任。食品安全法同时确立了以下制度,以进一步强化食品生产经营者作为保证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法定义务。

1、生产、流通、餐饮服务许可制度。食品安全法规定,国家对食品生产经营实行许可制度。从事食品生产、食品流通、餐饮服务,应当依法取得食品生产许可、食品流通许可、餐饮服务许可。

2、索票索证制度。食品安全法规定,食品生产者采购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应当查验供货者的许可证和食品合格证明文件:食品经营者采购食品,应当查验供货者的许可证和食品合格证明文件。生产经营企业还应当建立并执行进货查验记录制度、出厂检验记录制度等台账制度。

3、企业食品安全管理制度。食品安全法规定,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应当建立健全本单位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职工食品安全知识的培训,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做好对所生产经营食品的检验工作。依法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

4、食品召回和停止经营制度。食品安全法借鉴国际通行做法,明确了食品召回和停止经营制度,规定食品生产者发现其生产的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应当立即停止生产,召回已经上市销售的食品,通知相关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并记录召回和通知情况。食品生产者应当对召回的食品采取补救、无害化处理、销毁等措施。食品经营者发现其经营的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应当立即停止经营,通知相关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并记录停止经营和通知情况。食品生产经营者未依照规定召回或者停止经营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的,有关监管部门可以责令其召回或者停止经营。

(五)加强了对食品添加剂的监管

目前,食品添加剂使用不规范甚至滥用,成为危害食品安全的重要源头,为此,食品安全法进一步加强了对食品添加剂的监管,规定食品添加剂应当在技术上确有必要且经过风险评估证明安全可靠,方可列入允许使用的范围。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应当根据技术必要性和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及时对食品添加剂的品种、使用范围、用量的标准进行修订。同时,食品生产者应当按照食品安全标准关于食品添加剂的品种、使用范围、用量的规定使用食品添加剂:不得在食品生产中使用食品添加剂以外的化学物质和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

(六)加强了对保健食品的监管

保健食品是指声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它适用特定人群,主要调节机体功能。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保健食品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热情,希望通过平衡膳食增进健康,这种需求促进了保健食品行业的迅速发展。目前,我国保健食品产业增长十分迅速,截止到2007年底,我国已审批保健食品8900多种,共有保健食品生产企业1640多家,年产值达到1000多亿元。我国的保健食品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添加了中药材的保健食品。约占保健食品的65%左右:另一类是国际通行的营养补充剂,约占保健食品的35%。为了加强对保健食品的管理,1995年施行的食品卫生法确立了对保健食品的审批制度,规定表明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其产品及说明书必须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审查批准。此后,《保健食品管理办法》、《保健食品通用标准》、《保健食品生产规范》等法规和文件陆续出台,使保健食品的审评、注册、生产、管理等各环节都逐步得到规范。但是就保健食品行业目前的现状而言,还存在着一些企业搞虚假宣传、添加违禁物质等问题,需要法律加以严格规范。

为了加强对保健食品的监管,食品安全法明确规定:国家对声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实行严格监管。有关监管部门应当依法履职,承担责任。具体管理办法由国务院规定。声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不得对人体产生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其标签、说明书不得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内容必须真实,应当载明适宜人群、不适宜人群、功效成分或者标志性成分及其含量等:产品的功能和成分应当与标签、说明书相一致。

食品安全法对保健食品的监管体制没有作出具体规定,只是原则上规定了要严格进行监管的原则,具体管理办法由国务院作出规定。按照国务院对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职责的规定,目前是由该部门负责对保健食品进行监管,对保健食品的产品和说明书进行审批。

(七)明确了食品安全事故的处置

食品安全事故,是指食物中毒、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等源于食品,对人体健康有危害或者可能有危害的事

故。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事故时有发生,给食品安全和人民群众身体健康造成很大危害。造成食品安全事故的原因很多,有主观上的原因,如食品生产经营者没有守法生产经营,主管部门监管不力等:也有客观上的原因,如食品的生产经营链条比较长,我国现阶段的食品生产经营总体水平不高等。因此,我们一方面要做好食品安全事故的预防工作,力争不发生事故: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看到食品安全事故的客观存在,积极做好食品安全事故的处置工作,避免事故危害的扩大。为此,食品安全法明确规定了食品安全事故的处置机制,包括:

1、报告制度。食品安全法规定,农业行政、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在日常监督管理中发现食品安全事故,或者接到有关食品安全事故的举报,应当立即向卫生行政部门通报。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接到报告的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按照规定向本级人民政府和上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县级人民政府和上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按照规定上报。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对食品安全事故隐瞒、谎报、缓报。不得毁灭有关证据。

2、事故处置。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接到食品安全事故的报告后,应当立即会同有关农业行政、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进行调查处理,并采取措施防止或者减轻社会危害。一是开展应急救援工作,对因食品安全事故导致人身伤害的人员,卫生行政部门应当立即组织救治:二是封存可能导致食品安全事故的食品及其原料,并立即进行检验;对确认属于被污染的食品及其原料,责令食品生产经营者依法予以召回、停止经营并销毁:三是封存被污染的食品用工具及用具,并责令进行清洗消毒:四是做好信息发布工作,依法对食品安全事故及其处理情况进行发布,并对可能产生的危害加以解释、说明。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立即成立食品安全事故处置指挥机构,启动应急预案。

3、责任追究。食品安全法规定,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立即会同有关部门进行事故责任调查,督促有关部门履行职责,向本级人民政府提出事故责任调查处理报告。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涉及两个以上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依照上述规定组织事故责任调查。

(八)加大了对食品生产经营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为了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食品安全法加大了对食品生产经营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对用非食品原料生产食品或者在食品中添加食品添加剂以外的化学物质和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用回收食品作为原料生产食品,生产经营营养成分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专供婴幼儿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经营病死、毒死或者死因不明的动物肉类或者生产经营这类动物肉类的制品等严重违法行为,规定了较为严厉的处罚措施,主要是: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没收违法所得、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和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料等物品,处以最高多达货值金额十倍的罚款,吊销许可证。对依照食品安全法规定被吊销食品生产、流通或者餐饮服务许可证的单位,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五年内不得从事食品生产经营管理工作。违法的食品生产经营者给消费者造成损害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关于民事赔偿责任,食品安全法特别规定了惩罚性民事赔偿责任和民事赔偿优先的原则。具体是:

第一,惩罚性赔偿责任。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销售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销售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的赔偿金。

第二,对违法的食品企业既要给予罚款、罚金的行政处罚、刑事处罚,又要其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时,明确了民事赔偿责任优先的原则:违反本法规定,应当承担民_事赔偿责任和缴纳罚款、罚金,其财产不足以同时支付时,先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这样可以使权益受到损害的消费者优先得到赔偿。

三、制定食品安全法的意义

食品安全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的食品安全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里程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制定食品安全法是保障食品安全,保证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需要。通过制定食品安全法,建立以食品安全标准为基础的科学管理制度,理顺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明确各监管部门的职责,确立食品生产经营者是保证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法定义务,可以从法律制度上更好地解决我国当前食品安全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防止、控制和消除食品污染以及食品中有害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危害,预防和控制食源性疾病的发生,从而切实保障食品安全,保证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二)制定食品安全法是促进我国食品工业和食品贸易发展的需要。通过制定食品安全法,可以更加严格地规范食品生产经营行为,促使食品生产者依据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在食品生产经营活动中重质量、重服务、重信誉、重自律,对社会和公众负责,以良好的质量、可靠的信誉推动食品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市场不断发展,从而极大地促进我国食品行业的发展。同时,通过制定食品安全法,可以树立我国重视和保障食品安全的良好国际形象,有利于推动我国对外食品贸易的发展。

篇5:长效机制建设食品安全

1、食品安全培训类别分班组培训、车间培训、公司培训和外援培训。2.按照《食品卫生法》的有关规定,从业人员每年至少接受一次公司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车间每季度进行一次培训,班组每个月进行一次培训。根据生产需要,各班组和车间可根据需要随时进行培训。

3.新录用的从业人员以及临时工应做到培训合格后上岗,培训情况应记录在案。

4.应定期组织从业人员学习食品卫生法律法规及相关卫生知识,使从业人员了解熟悉有关应知应会内容,每次学习要有学习记录。5.应建立从业人员学习培训、考核档案。

6.对不参加培训学习或考核不合格者要从严考核直至辞退。

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

1.食品从业人员应按《食品卫生法》规定,每年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如遇特殊情况还应接受临时检查。

2.新参加工作或临时参加工作的人员应经健康检查,取得健康合格证明后方可参加工作。

3.凡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以及其他有碍食品卫生疾病的,不得从事车间生产工作。

4.从业人员有发热、腹泻、皮肤伤口或感染、咽部炎症等有碍食品卫生的应立即脱离工作岗位,待查明原因、排除有碍食品卫生的病症或治愈后凭有效的医院证明方可重新上岗。

5、工作前、处理食品原料后、便后用肥皂及流动清水洗手。接触糖果之前都应用流动清水洗手消毒。

6、工作时应当穿戴清洁的工作服、帽,头发应置于帽内。

7、不得留长指甲、涂指甲油、戴戒指、首饰。

8、不得有面对正在加工的产品打喷嚏、咳嗽及其他有碍食品卫生的行为。

9、不得在车间和其他生产场所内吸烟。

原料采购查验管理制度

1、原料采购应严格认真执行各种原料的采购标准,低于标准的原料不得采购。

2、考察选定原料供方,制订采购计划,签订采购合同,供方提供各种资质证明,质量保证,检验报告,合格证明。如供方生产原料采用的是企业标准时,应同时提供备案后的该企业标准。

3、原料采购前采购员通过感官进行鉴定,当符合要求时,采样送检(如无检验能力,送样到委托检验机构进行检验)。

3、采样报验,进厂后经检验、验收、验证后经总经理签字核对清单、数量方可入库。小批量或零散收购,到购货现场考评。

4、每批原料进厂后应认真填写原料采购台帐,经手人签字,原料采购台帐由仓库管理人员负责保管。

5、质量检验人员能独立行使职权,验收人员严格把关,不合格的原料不能入厂。

食品添加剂管理制度

1、购进的食品添加剂登记备案管理。对所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名称、生产厂家、产品质量等级、使用剂量等进行详细填写。

2、建立食品添加剂采购和使用台帐。对每批食品添加剂严格进货、入库、领取、使用情况登记管理,对进货渠道不明、质量等级不清的食品添加剂一律不得入库和使用。

3、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不得以掩盖食品腐败变质或以搀假伪造为目的。

4、使用食品添加剂必须符合GB2760规定。该标准未包含的添加剂严禁使用。

5、食品添加剂应严格按照国标使用,对食品添加剂用量超标的产品一律不准出厂。

生产过程安全管理制度

1、严格按工艺流程作业,不准违章操作。

2、车间作业时,穿工作服、工作鞋、戴工作帽。

3、车间内严禁吸烟。

4、车间采取防鼠防蝇措施,防鼠板、防蝇罩应保持完好。

5、车间保持清洁,车间内不准堆放杂物,机械设备无尘积,地面干净。

6、操作人员对机械设备中的滞留物要及时、定期清理,防止霉变,对机械设备定期擦拭,对跌落糖块及时清除,对包装设备上的糖垢及时清理,达到设备干净、地面清洁,墙壁无尘。

7、对使用的设备及电器要熟悉,做到精心维护、保养,定期维修,避免人身、设备事故的发生,做到安全文明生产。

8、虚心好学,努力钻研技术,操作时精神要集中,动作要力求规范化,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9、做好岗位练兵工作,新工人上岗必须进行技术培训,熟悉岗位工作内容及注意事项等。

设备管理制度

1、根据生产设备的结构、性能,合理安排生产任务,充分发挥设备的作用。

2、操作人员要熟悉设备的性能,做到应知应会方可上岗,定人、定位、定机。

3、按操作规程作业,爱护各种设备,开机前认真检查是否完好可靠,作业中认真观察有无异常声响,停机后彻底清量擦拭机械设备,有故障及时修复。

4、有计划的做好设备的维修保养,做到小修不过夜,大修不出厂,以保证生产的正常运行。

5、建立机械设备档案,应有台帐、卡,并做好维修保养记录。

卫生管理制度

一、食品卫生:

1凡入厂加工的原料必须经化验、保管、收货人员进行严格的检验,对已经变质、污染或根本不符合质量标准的原料,一律不准入库。

2认真检查包装指和包装袋的质量,对不符合卫生标准的包装不准入库或使用。包装的存放地点要保持卫生、清洁,严禁乱拖、乱用,不准随便拿出车间或做他用。

3做好成品的检验,不合格产品不准出厂。

二、个人与室内、外环境卫生:

1生产岗位人员着工作服、工作帽、工作鞋上岗,必须穿戴整齐,要勤洗勤换,保持清洁卫生,严禁穿生活服装进入生产厂区。

2工作前、处理食品原料后、便后要洗手。接触糖果之前都应用流动清水洗手消毒。

3厂院卫生清扫工要负责每天清扫厂院卫生,整理车棚,保持厂院整洁,并负责夏季灭鼠、灭蝇、打药等工作。

4其他部门或岗位人员要负责搞好本部门卫生区或岗位的环境卫生,做到每日清扫,车间卫生要随时清扫,达到地面净,玻璃门窗净,墙壁净,设备净。5厂内职工要自觉爱护公共卫生,不得乱泼污水,乱丢杂物、垃圾,随地吐痰、便溺等。

三、生产车间卫生:

1熬糖工应对次料及时处理,解决好。注意节约,反对浪费。

2成型工对掉料要及时处理,做到随掉随清,保持干净卫生,力争安全生产。

3包装工应注意包装机、包装台随时清洁,保持卫生清洁。

4班前班后进行严格清扫,不留死角。

5每次放假后或长时间不用的车间在使用前应进行空间熏蒸消毒。

6工作鞋应和日常用鞋分开。

产品出厂检验管理制度

1、检验员负责糖果常规指标的检验。对糖果的色泽、形态、组织、滋味、气味、杂质、水分、微生物、总糖份、包装每批次检验一次,并留样,其他项目下班前检验完毕,并做好检验记录。

2、对不合格产品要写清数量及批次,不合格原因及处理意见,不合格产品严禁出厂。

3、出厂检验;化验员持证上岗负责糖果常规指标的检验;对每批次的糖果进行检验作好检验记录及台账;产品合格出具检验报告合格证。

4、所有检验和试验项目指标均有记录并妥善保管。

5、产品检验合格,出据检验报告、合格证,检验不合格不得出厂。

食品包装、储存、运输管理制度

1包装、运输和储存,必须符合保质、保量、运输安全和分等储存的要求,严防污染。

2袋装成品应使用糖果专用包装袋,净含量应符合标准。

3散装糖果应存放在专用容器中。4包装标志应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

5糖果成品的运输器具应清洁、无污染,并有防尘、防雨雪设施。

6糖果成品应放在清洁、干燥、阴凉、无污染的仓库中。有必要的情况下使用空调。

不合格品管理制度

1、在检验和试验过程中发现不合格品,由检验员对不合格项目记录,确定不合格品的性质,作出标识,实施隔离。

2、质检部门对不合格产品进行评审,并提出处理意见:(1)进行返工,以达到规定要求。(2)让步处理。(3)按废品销毁处理。

3、成品经检验不合格的产品不能出厂,对理化指标的一项不合格,做降级处理,对达不到普通指标要求的按废品销毁处理。

4、对不合格品找出原因,采取纠正措施,防止不合格品再次发生。

5按不合格品生产日期追溯,给予当日检验人员、操作人员经济处罚或处分。

问题食品召回管理制度

1、问题食品,是指有证据证明对人体健康已经或可能造成危害的食品,包括:

(一)已经诱发食品污染、食源性疾病或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甚至死亡的食品;

(二)可能引发食品污染、食源性疾病或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的食品;

(三)含有对特定人群可能引发健康危害的成份而在食品标签和说明书上未予以标识,或标识不全、不明确的食品;

2、食品生产者提交的食品召回计划主要内容包括:

(一)停止生产不安全食品的情况;

(二)通知销售者停止销售不安全食品的情况;

(三)通知消费者停止消费不安全食品的情况;

(四)食品安全危害的种类、产生的原因、可能受影响的人群、严重和紧急程度;

(五)召回措施的内容,包括实施组织、联系方式以及召回的具体措施、范围和时限等;

(六)召回的预期效果;

(七)召回食品后的处理措施。

3、食品生产者应当建立完善的产品质量安全档案和相关管理制度,应当准确记录并保存生产环节中的原辅料采购、生产加工、储运、销售以及产品标识等信息,保存消费者投诉、食源性疾病事故、食品污染事故记录,以及食品危害纠纷信息等档案。

4对由其生产原因造成的某一批次或类别的不安全食品,通过换货、退货、补充或修正消费说明等方式,及时消除或减少食品安全危害的活动。

质量投诉处理制度

1、所出售的食品,必须要有国家技术监督部门规定的八标(八标内容:厂名、品名、规格、净重、生产期、保质期、主要成份、注册商标或批号、代号)。只标食品保质期限,不标生产日期一律不得销售。

2、定量包装商品在包装显著位置必须正确、清晰标明净含量、中文数字和法定计量单位。净含量计量负偏差、平均偏差按强制性国家标准和强制性行业标准。

3、凡出售食品无质量问题,一律不得退调货。

4、定量包装食品缺重(超标准误差值范围);在保质期内非人为因素出现密封包装泄漏引起食品变质等和经法定检验机构确认有质量问题,可退、可调。

重要情况报告制度

一、重要情况报告的范围 :

(一)在本系统发生的与监管职责有关的对国家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重大损失和严重威胁,以及对当地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产生重要影响的重大突发事件、重要动态、安全事故、紧急灾情、疫情、重大刑事案件、集体上访、民族宗教矛盾等。

(二)对本系统人员人身安全有重大影响的事件及有关情况。

(三)因工作失误给本系统工作和形象造成或可能造成重大影响及后果的事件。

(四)在本系统发生或虽不在本系统发生但对本系统有重大影响的安全事故。

二、重要情况报告的主要内容:

(一)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具体内容;

(二)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发展进程和产生的后果;

(三)本单位采取的对策、措施及工作开展情况。报告要注明或说明报告单位、报告时间和报告人。

三、重要情况报告实行责任追究制

(一)值班人员要认真履行职责,坚守岗位,不得擅离职守,认真处理好每一件事,接待好每一位来访者,做好值班记录。遇有重要情况及时向带班领导报告,遇有紧急情况可直接向主要领导报告。

(二)各单位值班室必须保持每天24小时联络畅通,对擅离职守、漏岗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严肃追究责任。

(三)严格执行首办责任制,第一承办人对承办事项负全责,并对承办事项及时跟踪督办。各科室主要负责人为本部门重大紧急情况报告的第一责任人,重大事件、重要案件和紧急情况发生后,要及时组织上报,不得迟报、漏报和瞒报,不得避重就轻、遮遮掩掩,要实事求是。如因报告不实,影响领导决策,影响事件处理的,要追究有关领导和责任人的责任。哪一级发生迟报、漏报、瞒报的问题,由哪一级负责。对因迟报、漏报、瞒报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严肃查处。

档案管理制度

1、公司档案工作实行二级管理。其中:一级管理是指公司办公室的统筹管理;二级管理是指各部门的档案资料管理工作。

2、公司档案业务归属办公室,由办公室指定人员兼职负责。各部门指定人员兼职档案资料管理工作。

3、公司档案管理员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以及公司档案工作制度、条例统一管理公司的档案;各部门的档案管理人员应参照公司的有关管理规定做好工作,负责收集、整理、保管本部门或本单位的档案资料。

4、档案管理人员要严格执行公司档案管理规定,认真细致地做好档案保管以及利用工作,充分发挥档案资料的作用。

7、公司档案管理人员有责任对二级档案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每年对二级档案管理进行一次检查验收。

产品(配方)安全风险评估制度

1风险评估制度,对食品、食品添加剂中生物性、化学性和物理性危害进行风险评估。

2安全风险评估应当运用科学方法,根据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信息、科学数据以及其他有关信息进行。

3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得出食品不安全结论的,企业应立即采取措施,确保该食品停止生产经营,并告知销售商停止销售、消费者停止食用。

食品安全责任制度

a)业人员必须一年一次体验,持健康合格证方能上岗。

b)采购人员在购进原材料时,必须坚持索证索票制度。

c)从业人员上班时必须穿干净的工作服,戴工作帽,穿工作鞋。

d)存放成品的库房要地面整洁、墙壁干净,无堆放杂物。库内严禁吸烟,非工作人员不准入内。加强防蝇、防鼠措施等。

e)车间工作人员要严格按照工艺流程作业,不准违章操作。车间保持清洁,不堆放杂物,机械设备无沉积,地面干净。

企业监督考核制度

全厂实行考核制度,逐级考核,统一标准,与工资挂钩,每月一次,标准是:各级岗位人员认真履行职责,业务精通,操作熟练,完成生产指标,无违章、违纪,无产品不合格事故,在质量管理中提出合理化建议者,拿全额奖。

有下列条件之一者,扣除其部分奖金。

1、水分不合格一次扣除奖金20%

2、还原糖不合格,一次扣除奖金20%

3、细菌总数不合格,一次扣除奖金40%

4、无糖中含蔗糖,一次扣除奖金60%

5、杂质量超标,一次扣除奖金20%

6、清理车间不及时,一次扣除奖金10%

7、生产车间落地糖块不及时清除,乱堆杂物一次,一次扣除奖金10%

8、防鼠板关闭要及时,发现有鼠粪便一次扣除奖金10%

9、作业时,不穿工作服,一次扣除奖金10%

10、车间库房环境卫生达不到四净(地面净、设备净、墙壁净、玻璃门窗净),一次扣除奖金10%

11、车间、库房、院落乱扔杂物、乱倒垃圾,随地吐痰者,一次扣除奖金10%

12、厂内抽烟,一次扣除奖金10%

13、上班迟到早退,擅自离岗,聊天者,一次扣除奖金10%

14、班前、班中饮酒者,一次扣除奖金10%

15、不请假为旷工,旷工一天扣一天工资,连续旷工三天按自动离厂对待。

16、违章作业,违章指挥者,一次扣除奖金10%

17、各种记录、报表一次不填写者,一次扣除奖金5%

质量安全管理员、检验员管理制度

1、负责全厂原料采购、质量检验工作。

2、对采购的原料检验不合格及验证不符的不准采购、不准生产。

3、督促检验全厂质量管理制度的落实,认真执行质量检验标准,把好质量关。

4、做好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人员素质。

篇6:安全长效稳定机制

卫 秋 来

构建监管安全长效机制,确保监狱持续安全稳定,是实现监狱惩罚改造罪犯功能的前提和基础。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时期,作为担负着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安宁与稳定职能的监狱来讲,构建监管安全稳定长效机制,显得尤为重要。多年来,晋城监狱坚持以健全和完善监狱安全稳定工作长效机制为保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推进监狱各项工作不断向前发展,截至2010年5月23日,晋城监狱实现了连续十五年无押犯脱逃奋斗目标。

一、以提高教育改造质量为中心,落实“首要标准”,把改造人放在监狱工作的第一位。

十五年来,我们适应时代发展变化的要求,始终把握监狱工作的大局,惩罚和改造罪犯的“主业”意识不断增强。不管社会形势如何变化,我们坚持把改造人、造就人作为监狱第一位的任务,监狱的一切工作紧紧围绕惩罚改造罪犯这一“主业”开展。凡是涉及监管安全的一切动议,党委及时研究,果断决策;凡是涉及罪犯改造的所需经费,监狱全额保障,没有丝毫动摇;凡是涉及文明监狱建设的资金投入,监狱通盘考虑,足额到位,不留缺口;凡是有利于罪犯思想改造的好做法、好经验,我们都切合实际、不遗余力推广执行。清晰的思路、科学的决策、坚强的执行力,使我们的事业一步步走向辉煌。

二、以强化民警队伍建设为根本,坚持从严治警,把民警队伍建设作为监狱安全稳定的保障。

十五年来,我们坚持以人为本,狠抓各级领导班子和民警队伍建设,把真正的高墙电网构筑在全体管教民警的心中。“人是第一位的”,任何制度都要靠人来落实,民警的政治思想和业务水平高低决定了能否实现监管改造秩序的持续稳定。监狱党委审时度势,把对民警的爱岗敬业、秉公执法、依法办事牢牢抓在手上,一刻也不放松。在管教各单位大力推行监管改造工作目标考核,奖勤罚懒、奖优罚劣。监狱领导和各中层单位领导,一级抓一级,用铁面孔、铁手腕、铁纪律管人用人,从严处理一切违反监管制度,给监管安全造成隐患和漏洞的人和事。与此同时,我们狠抓基层基础工作,从管教分监区一线抓起,采取多种方式,对民警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进行学习和考核,不论是“提升现代化文明监狱管理理念,进一步规范民警执法行为”专项治理活动,还是为期半年的管教民警集中业务学习活动,都极大地提高了民警的政治理论素养和业务水平。

三、以环境治理为抓手,提升现代化文明监狱管理理念,把整顿改造秩序作为监狱管教的重要内容。

十五年来,我们目标明确,行动坚决,坚持不懈大力治理改造环境,整顿改造秩序,严格、公正、规范、活泼的改造氛围业已形成。罪犯入监后能否安心改造,除了受到来自自身、家庭、社会等多种因素制约外,改造环境的优劣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多年来,我们大胆创新管理模式,着力整治监管环境。一是严厉打击牢头狱霸,严厉打击各类又犯罪行为。重拳出击,把那些隐藏在罪犯集体中的阳奉阴违、欺下瞒上、扰乱改造秩序的害群之马一网打尽,净化了改造环境,稳定了改造秩序。近几年来,随着涉黑类罪犯不断增加,我们更加注重在严格依法管理的前提下,严格查处涉黑类罪犯的一切违纪问题,严防他们成为特殊犯。深入排查、提前预防、消除隐患的良好机制基本形成。二是深化劳动现场区域化

管理,构建全方位的防范系统。我们不断完善劳动现场管理手段,逐步形成了以带班民警为主体,以落实互监组制度、小哨制度为载体的区域化管理体制,把所有罪犯的活动情况牢牢控制在区域之内,控制在民警掌握之中,成功地防范了罪犯在劳动现场的监管失控。三是认真细致,扎实开展罪犯计分考核工作。我们坚持民警直接管理、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深化、细化罪犯日常考核工作,以分计奖,依法减刑,让罪犯在希望中改造。

四、以创建现代化文明监狱为载体,坚持“软件要强,硬件要硬”的原则,把创新工作作为监狱向前发展动力。

十五年来,我们以创建现代化文明监狱为载体,坚持“软件要强,硬件要硬”的原则,监狱整体工作不断向前推进。首先是监狱硬件设施不断加强、不断完善,并更趋科学化、智能化。建立了防脱逃、防暴狱、防劫狱等预案,与驻监武警开展了“共管、共建、共保安全”的“三共”活动,组织联合演练,提高了监狱警察的快速反应能力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在井下劳动现场,我们适应时代要求,用现代化的综采综掘取代了传统的生产方式,提高了安全系数,减少了罪犯劳动量,减轻了劳动强度,促进了罪犯的身心健康。其次,我们不断深化教育改造工作,法制道德教育、形势前途教育更加贴近罪犯的思想改造实际,思想教育唱响了主旋律;文化、技术教育在服务井下生产的同时,为罪犯刑满释放就业拓宽渠道,包括创业培训班在内的各种职业技能班应运而生;个别教育坚持突出重点与普遍教育相结合,成效明显;心理矫治工作一枝独秀,成为稳定罪犯思想的重要阵地;监区文化建设成效显著,“5+1+1”教育模式顺利实施,改造质量评估全面展开。尤其是反逃跑教育,一年一度,坚持不懈,声势浩大,形式多样,“逃跑无出路,积极改造有前途”已深入绝大多数罪犯的心田,安心改造、踏实改造、积极改造慰然成风。

五、以安全稳定为目标,坚持科学发展,建立全面有效的堵、控、防、建、管五位一体的监管防控体系。

十五年来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安定稳定为目标,建立全面有效的堵、控、防、建、管五位一体的监管防控体系,确保了监狱的安全稳定。“堵”,即堵罪犯脱逃的渠道、堵违禁品流入监狱的渠道、堵监管安全的漏洞。“控”,即控罪犯的思想动态、控罪犯的活动空间和范围、控罪犯的行为。通过民警现场管理、罪犯谈话、检查来往信件、监听监视监控、狱情分析制度等多种形式,及时掌握罪犯思想动态,控制其活动范围,做到防患于未然;通过完善民警承包责任制、完善罪犯包夹联号制度、落实夹控等措施,限定和掌握罪犯的活动空间和活动范围;通过狱政管理、教育改造、劳动改造三大手段的综合运用,促使罪犯在违规违纪方面达到“不想为”、“不敢为”、“不能为”。“防”,即狱内安全防线、武装看押防线、社会防线三道安全防线。“建”,即建立健全领导责任机制,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和局面。把监管安全目标责任分解到具体部门、具体人员身上,定职责、定期限、定标准,形成人人负责、层层负责、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环环相扣、齐抓共管的责任落实机制,充分发挥所有人员的积极作用,共同维护监管安全稳定。“管”,即在落实防控措施过程中加强制度化、规范化、流程化管理。用制度约束和指导监狱各项管理工作;用制度规范、指导和约束民警的执法行为、管理行为;用制度维护监管改造秩序,罪犯生活、学习、劳动秩序。按照司法部的具体要求,积极开展“规范化监区”、“规范化分监区”达标活动,实现监狱各项管理工作的规范化。

上一篇:我成功了小学优秀作文下一篇:关于加强困境儿童保障工作的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