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游憩学实习报告

2024-07-26

森林游憩学实习报告(精选7篇)

篇1:森林游憩学实习报告

内蒙古农业大学林学院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专业综合实习报告

班 级:09森资 学 号:090314827 姓 名:高恒

提交时间:2012.10.15

篇2:森林游憩学实习报告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生态学、旅游管理、森林游憩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能力,能在林业、旅游等部门从事生态旅游开发、策划、管理,在高等院校从事教学,在生态旅游研究机构从事科研的高级技术与管理人才。

主干课程:旅游地质地貌、土壤学、旅游气候学、野生动物学、森林生态学、测量学、森林景观学、观赏植物学、旅游解说系统、生态旅游法规、旅游学概论、旅游资源学、游憩生态学、旅游区总体规划、旅游景区管理、户外游憩导论、森林旅游学、森林公园规划设计、生态经济学、旅游景观设计、野营地管理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能在林业、旅游等行政管理部门、生态旅游景区、教学单位、科研机构和规划设计等单位从事开发、策划、管理、营销、教学、科研等工作。

林产化工: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化学工程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掌握轻化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的基本技术,受到制浆造纸的系统专业训练,并熟悉相关学科(如生物技术、印刷、包装等)的高新技术在制浆造纸工业中应用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干课程: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制浆造纸机械与设备、化工仪表及过程控制、植物纤维化学、造纸湿部化学、制浆原理与工程、造纸原理与工程、制浆造纸分析与检测、制浆造纸工厂设计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能在纸浆、造纸、化工(造纸)助剂、化工(造纸)机械等生产企业胜任制浆造纸的生产技术和产品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质量控制和技术管理工作,也可到相关单位从事教学、科研、设计工作,还可在相关部门从事商检、贸易、环境治理及保护工作。

木材科学与工程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木材物理化学、电工与电子技术、机械基础、木材科学与加工技术、造型艺术和设计艺术、材料科学基础、国际木业贸易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能在木材工业工程、家具设计制造及室内装饰工程等领域从事工程设计、产品设计、工艺流程和设备管理、新产品开发、经营管理及木业贸易等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干课程:工程制图、工程力学、机械设计与制造基础、电工与电子技术、木材学、胶粘剂与涂料、热工学、木材干燥学、木材切削原理与刀具、人造板工艺、家具设计与制造、材料科学导论、美学基础、建筑设计基础、造型原理、木制品生产工艺学、人造板表面装饰工艺、计算机辅助设计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能在木材工业工程、家具设计制造、室内装饰工程、经济与贸易等领域的企业、设计院、科研院所从事工程设计、工艺和设备管理、新产品开发、经营管理、木业贸易等工作。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掌握资源环境监测和城乡规划设计等技能,具有良好综合素质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干课程: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国土规划、地图学、遥感应用、管理科学、管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测量学、土地评价与土地管理、水资源计算与管理、生态环境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区域规划学等。

篇3:浅谈森林游憩

据《中国森林旅游学》 (董志勇2002) , 我国的森林旅游活动有着悠久的历史, 可追溯到尧舜禹时候。古代的游憩大致上可分为三类:统治阶级驰骋射猎的野游, 士人阶层游历山川、寄情山水的森林游憩和平民百姓参加佛寺道观等宗教活动的游憩活动。近代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这110年间, 由于国民经济没有多大的发展, 使得人民群众没有能力参加旅游和森林游憩。而现代森林游憩业的兴起和发展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 在其后的10年, 我国森林游憩业的建设和理论研究都有了长足的进步[3]。

从1995年5月1日起, 我国实行了每周工作40h, 即每天工作8h, 每周2天休息日制度。同时, “十一”国庆节、春节形成的长假, 我国现在已经形成了每年大量的法定假日, 加上带薪休假, 就意味着城市工作人口中每年有1/3的时间处于假日状态就逐步形成一种新的生活方式。[4]此外, 人们退休年龄也不断提前, 这一系列政策增加了人们闲暇的时间, 从而带动休闲经济的发展。使得人们更愿意将多余的时间用于体育运动和休闲娱乐, 消除压力和烦恼, 达到情感交流, 以最大限度地实现自我价值。因此, 以大城市为依托的在城市郊区范围内以农业文明、完整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和地方文化积淀为特色地域景观而开展的区域性旅游活动备受青睐[5]。

目前我国的平均工作时间虽然有所下降, 但仍高于发达国家。据Maddision, 自1991年起, 大多数发达国家的工作时间减少了11%, 法国减少了10%, 德国、英国减少了6%, 韩国减少了5%。[6]世界上森林游憩业以发达国家最为昌盛, 而美国则是世界上森林游憩业最发达的国家。近百年来, 世界各国陆续兴起的森林游憩业或多或少受到美国的影响。在陶伟、黎碧茵关于国外游憩需求研究20年的一文中[7], 提到游憩需求方面的研究力量和研究水平同国家的经济实力、旅游发展状况成正相关关系。英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等发达国家研究的较多, 美国则是该领域研究的中心。

由于城市内部的森林景观难以满足人们的需求, 且城郊森林景观存在很多的人为痕迹等问题, 因此改造城市周围的森林, 发挥其改善人类聚居环境及提供人们野外游憩、娱乐等的社会功能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一个好的森林景观, 要以森林美学理论为基础, 通过林相改造、封山育林、景象抚育等措施改造森林景观, 要力争做到:寓情于景, 情景交融, 或借景抒情, 从而抒发人物的内心世界。能满足大众游憩需求的森林必须具备自然美、生活美和艺术美的有机组合。不但能给游人美的享受和精神上的满足, 而且还能激发游人为创造美好的生活和未来而奋斗。如何利用景观美学原理, 营造森林景观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8]

参考文献

[1]陈红.大城市郊区旅游产业竞争力研究——以哈尔滨阿城区为例[J].科学决策, 2009, (4) :75-77.

[2]张晓萍.风景游憩林的营造技术和可持续经营[J].福州植物园研究, 2006:50-56.

[3]李梅.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导论[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4.8:133-140.

[4]兰思仁.国家森林公园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4.8:58-59.

[5]王成, 詹明勋.城市森林与居民健康[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 2008.6:187-191.

[6]Maddision.A.Dynamic forces in capitalistic development:a long-runcomparative view[J].Oxford UniversityPress, 1991.

[7]陶伟, 黎碧茵.国外游憩需求研究20年——《Annals of TourismResearch》所反映的学术态势[J].热带地理, 2005, 25 (2) :128-132.

篇4:森林培育学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

关键词 森林培育 实践教学 改革 探索

云南省地处长江、珠江、澜沧江、红河等六大国际国内河流的源头或上游,是我国四大重点林区省份之一,也是全国生物多样性最富集的区域,素有“植物王国”之称。林业作为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被赋予重大的历史使命。加强西南地区森林建设、提高森林覆盖率,改善整体生态环境势在必行。

“森林培育学”是研究森林培育的理论和技术的学科,是林学的主要二级学科。“森林培育学”是涉及森林培育全过程的理论和实践的学科。随着目前科技的不断进步,经济飞速发展,掌握现代培育理论知识和技能,充分利用我国现有的森林资源,使其发挥最大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对森林培育的教学和实践进行探讨,探索出一个能与时俱进的教学模式,为提高学校教学质量提供新的思路。

1 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1 学生对专业的认知问题

大多数林业工作岗位远离发达城市和市中心,因受到现今社会经济导向的影响,部分学生更倾向于留在大城市进行工作和生活,学业与就业选择之间广泛存在的矛盾日益明显,导致有些学生缺乏热情、态度消极、学习效果较差。更多学生希望通过考研究生、公务员等方式选择留在城市中。

面对这些情况,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升学习兴趣,使学生具有积极的态度和良好的精神状态对待专业课程的学习,从而达到课程教育预期效果,是我们需要进行改善和探讨的问题。

1.2 教学方式

森林培育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实践教学在该学科的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90年代中期以前是有种苗学、造林学和森林经营学组成,后来进行逐级综合,整体优化。但在很大程度上在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和教育模式上沿袭偏重课程开设,而对能力培养不够,没有形成符合实践性的特色、以培养专业核心能力为目的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的改革与整合力度仍然不够,与社会所需要的林学高级人才存在相当的差距。实践教学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是否能够培养出合格的专业人才,培养出的人才是否能够适应社会和市场的需要。

现在倡导素质教育,希望学生能获得更广泛的知识,学校对本科教学计划进行改革,增加了许多选修课,压缩了必修课的学时。为了顾及理论课的讲授的需要,往往会压缩实验课和实习的时间。造成实验课时少,实验内容少,很难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再加上森林培育学课程的实践性比较强,林木生长缓慢等特点,往往很多实践教学只能看到过程,看不到结果,因此很多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看不到结果,使得他们积极性得不到反馈而造成学生兴趣减少。

实践基地缺乏也让森林培育的实践教学打了折扣。虽然我校有一些实践教学基地,但是由于我校地处于云南地区,很多教学基地远离城市,交通不便。如果在正常的教学实践时间内带领学生到周边的实践基地去完整地实习,往往会耽误其他教学的正常开展。因此往往带领学生仅仅到实践教学基地去参观和简单的操作,不可能完成整个教学实践的过程。

1.3 实验设备利用率低

随着招生规模的增加,实验室既面临实验设备不足的问题,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新增仪器的闲置问题。我院森林培育学科一直存在教学经费不足的问题,现在很多实验仪器比较落后,对一些实践教学不能很好地开展。

2 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措施

2.1 培养学生积极性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要强调学生多动手,多观察,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要求学生独立完成资料收集与整理、实验方案的设计。在综合性实验的过程中,把任务分到不同的小组,需要大家合作共同完成,需要发挥集体的力量和智慧,最后不同分组同学对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讨论,培养学生今后与人相处合作研究的能力。

2.2 教学改革

在以往的实验教学中,基本沿用以前的教学指导书,实验项目由教师根据讲授内容进行选择,学生只有听从老师安排。建议根据社会发展对森林培育专业知识的需求,重新编订一个新的实验或实习指导书,根据当今社会需要的知识,将实验部分分为必修和选修部分,让学生自主选择,根据选修的实验内容,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地去安排实验,设计实验。老师进行指导和疑难问题的解释,完全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这样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才能更好地学习理论知识。

另外可以将部分科研项目融入到实践教学中来,对于希望将来考研究生的同学和毕业从事工作的同学进行分别引导。根据自己兴趣和导师的科研项目内容,让他们自己设计实验,然后老师给予指导,从而完成理论知识的学习。

2.3 实践基地建设

要充分发挥实践教学基地的作用,实践教学基地是全面培养学生基本操作技能和提高实践工作能力的地方,能有效地让学生把理论知识学以致用。我校扎根于云南,分别与昆明市宜良县花木园和雪峰生态园、楚雄紫溪山森林公园及昆明市西山区团结镇大河果园等实践基地合作,通过与企事业单位的科研合作,让学生了解森林培育工程技术员、林木种苗工、造林(更新)工、抚育采伐工和造林工程监理员的职业能力要求,在培养职业岗位素养和提升自身技能的同时,加深对森林培育的工作职责的了解,以增强学生对本专业的认同感。

3 小结

篇5:森林游憩学实习报告

专业英文名:Forest resources conservation and recreation 专业代码:090302 学科门类:农学(森林资源类)

一、专业培养目标

为林业、园林、旅游等部门培养专业基础知识扎实、热爱林业、具有高尚道德品质、身心健康,具备林学及森林病虫害防治与检疫知识,兼有森林游憩管理方面的知识,能从事林业、森林病虫害防治与检疫以及森林公园及森林游憩规划设计工作的高级复合型专业技术人才。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从实际工作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所培养的毕业生应该具备:          扎实的物理、化学、数学等基本理论知识;

掌握生物学、生态学、林学、生物多样性保护、森林旅游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重点掌握森林病虫害防治与检疫、森林防火以及森林游憩管理等基本方法和技能;

具有协调森林资源保护与森林游憩的关系的基本能力; 熟悉我国林业、森林病虫害防治与检疫、森林旅游业的基本方针、政策和法规;

了解国内森林病虫害防治与检疫、森林防火、森林旅游等学科的理论前沿及发展动态;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有较强的调查研究与决策、组织与管理、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具有独立获取知识、信息处理和创新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可以从事林业、园林和旅游等方面的工作,尤其是林业与园林病虫害防治与检疫工作。

本专业兼顾森林资源保护与森林游憩方面的知识与技能,符合教育部对该专业培养目标的总体定位,且以森林病虫害防治与检疫为鲜明特色。

二.专业培养方式

采用“一主两翼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方式,即以教师传授知识、学生自学获取知识为主线,能力培养、素质养成为两翼支撑,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为准则。具体包括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科研训练、毕业论文、第二课堂素质教育、讲座、社团活动等多种培养方式。在培养过程中逐步推行研究型教学,注重个性化培养,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更多地采用启发式、研讨式的教学方式,加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训练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动手能力、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三、主干学科和专业核心课程 1.主干学科

本专业的主干学科包括:森林保护学科、生态学科。2.主要专业课程

昆虫学、植物病理学、森林生态学、生物防治、植物化学保护、森林有害生物控制、动植物检疫、森林景观与游憩、林火生态管理。

四、全学程教学安排

在144周的教学周数中,用于教学安排共计7学期112周,用于毕业实习及毕业论文共计1学期14周,在教学安排中理论教学92.5周,考试7周,军事训练1周,入学教育1周,教学实习22周,公益劳动2周。各项教学活动的具体安排见全学程时间安排表。

本专业开设40门必修课,共计99.8学分。开设21门专业选修课共计40学分,学生必须从中选修33学分。

五、主要实践环节安排

本专业实践环节主要由实验课、课程实习、综合实习、科研训练、毕业论文等组成,包括植物学、树木学、气象学、土壤学、森林生态学、昆虫分类学、菌物分类学、生物防治、植物化学保护、动植物检疫、综合实习、毕业论文(设计)。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安排如下: 植物学,第2学期,小龙门林场,1周,1学分。

树木学,第2学期,北京,1周,1学分。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野外识别树木的能力,巩固所学树木学知识。

气象学,第5学期,北京,0.5周,0.5学分。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巩固所学气象学知识。

土壤学,第4学期,北京,0.5周,0.5学分。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巩固所学土壤学知识。

森林生态学,第5学期,北京,1周,1学分。培养学生应用生态学原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巩固所学森林生态学知识。

昆虫分类学,第6学期,北京,1周,1学分。培养学生野外识别常见昆虫的能力,巩固所学昆虫学知识。

菌物分类学,第3学期,北京,1周,1学分。培养学生鉴定常见菌物的能力,巩固所学菌物分类学知识。

生物防治,第6学期,北京,1周,1学分。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熟悉掌握生物防治的基本过程。植物化学保护,第6学期,北京,1周,1学分。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熟悉器具使用,掌握化学防治从试验设计、实施、结果分析与效果评价的全过程。动植物检疫,第7学期,北京,1周,1学分。通过对北京地区与动植物检疫相关的机关、单位工作的实地考察及听取相关报告,较全面地了解动植物检疫的事务,获取最新的行业信息,加深对行业的理解和认识。

综合实习,第6学期暑假,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火地塘教学实习林场,3周,3学分。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精神。要求每个小组在对实习地点情况全面了解的基础上,在实习教师的指导下,自己选定调查或研究的项目,完成规定的实习内容的同时,完成自选题目的调查与分析。科研训练,第5、6学期,北京,10周,不占学时,第4学期末选定指导教师,结合指导教师的科研项目或学生自选题目,一对一灵活进行。目的是个性化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研基本素养,使学生及早了解和熟悉科学研究活动的基本环节;要求学期末进行成果集中汇报,评定成绩。

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主要安排在第四学年,14周,14学分,毕业实习地点随导师课题而定。目的与要求: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熟练运用基本技能的能力;培养学生拟定开题报告,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严肃认真的科学作风;培养学生深入科研、生产实践,收集加工各种信息、数据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撰写科研报告和学位论文的能力。

六、文化素质与创新能力培养

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如举办讲座、开展社会生产实践、参与教师科学研究、科研训练、毕业实践与毕业论文及第二课堂等培养大学生文化素质和创新能力。可获得相应的学分。

七、学制与学位

标准学制四年,授予农学学士学位。

八、相近专业 林学

九、毕业合格标准

修完本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课程并考核合格,毕业论文答辩通过,德智体全面发展,身心健康,达到专业培养目标。

总学分:166.3 理论教学:131.3(2405学时)

必修课学分:99.8(1745学时)

选修课学分:33(其中公选:10学分

篇6:森林培育学实习报告

学生姓名:专业名称:林学年级:2009级学号:090410102指导教师:冯金玲教师职称:讲师

二O一二年十二月

一、前言

(一)、实习目的要求

1、基本掌握造林绿化的工序,技术环节的实践知识,操作技能;综合所学专业知识,应用到森林培育施工设计

2、纪律:必须参加所有现场调查,现场考察,现场评估,独立完成实习报告。

(二)、计划安排

1、时间:1.5周。12月10日星期一(下午竹种园),星期二校内两山体调查,星期三灵石林场。

2、组织方式:划分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老师现场总介绍后,各小组独立调查;

3、内业整理:星期

一、星期四实习辅导

4、实习报告:实习结束后完成(三)、实习内容

1、造林地立地类型(立地级)评价表、造林效果调查与评价;主要树种生长效果(山地与校园、灵石林场)

2、造林施工作业设计(灵石林场)

3、林分改选设计——校园内

4、典型设计表

5、园林绿化树种评价与选择

(四)、外业实习方法

1、观测、目估

2、测定小班因子(标准地调查,样地调查,样圆调查等方法)

树种组成、混交比例、造林密度—半径3.26米、立地级、树高、胸径、冠幅等;

3、竹林调查、造林地调查、杉木、湿地松调查

4、后山台湾相思林改造—城市森林、生态风景林

5、校园绿化树种

二、调查地区概况

(一)福建农林大学两山及创业园竹园

1社会经济概况:位置、范围、面积、劳力、人口、交道、工农业生产概况、林业生产比重

福建农林大学位于福州西郊,面积2700多亩,交通方便,学校注重生态建设,有以观音湖、创业园等为主体的校园景观生态风景。

2自然概况:地形、气候、土壤、现有林情况

农大南山海拔150m左右,北坡,坡度较缓,土壤为砖红性土壤,土层厚度50cm左右,表土层厚20cm左右,气候温暖湿润,降水丰富,主要树种为人工种植樟树,密度过稀,可补植耐阴树种。农大北山主要树种为台湾相思,包括少部分竹子,台湾相思长势良好,但密度过大,应适当间伐。农大创业园竹园主要有毛竹林,还包括景观效益为主的观赏竹,如佛肚竹。

(二)福清灵石山国家森林公园

1社会经济概况:位置、范围、面积、劳力、人口、交道、工农业生产概况、林业生产比重

灵石山位于福清西部,东山水库旁,海拔1000多米,总面积4082亩,建于1957年,1992年以前为用材林生产基地,92年后改为森林公园,如今公园注重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还包括少部分木材生产功能。公园职工人数57人,起源上看,最早为原始形成,经过天然恢复,再后来通过人工更新抚育,现在以生态公益方向为经营目的。

2自然概况:地形、气候、土壤、现有林情况

灵石山海拔1000多米,坡度适中,土壤为专红性红壤,土层厚度为65cm左右,表土层厚19cm左右,气候温暖湿润,降水丰富,中下部为人工林,树种有湿地松,杉木,樟树,以及其他常绿阔叶树种。公园引种台湾珍贵树种,在一片采伐迹地上将于2013年春季重新造林。

三、经营规划

经营规划是指根据一定地区的社会经济生产水平,结合林业生产特点,在一定地段上进行森林经营规划,以期达到经营目的,实现森林的多种效益。

(1)工区及小班区划、说明区划的依据、区划结果。

根据当地自然资源,林业生产特点,经营目的和社会经济条件进行工区和小班区划,小班区划以山脊线,山沟线等自然分界特征进行划分。区划后还应进行适当的说明。

(2)经营方向:林种、林种规划、造林顺序及多种经营意见。

根据经营目的选择用材林、经济林、生态公益林,防护林等为主要林种,根据具体实际进行林种规划,确定造林顺序,制定相应的经营方案。

四、造林设计:(见表5)

造林设计要求根据造林目的,结合立地条件,通过科学的造林技术要求规划作业设计。主要依据以下几点进行。

(1)树种选择、配置及混交方法。

(2)造林密度。

(3)林地清理和整地方法。

(4)造林:包括苗木规格要求,保护和处理措施、栽植方式、季节。

(5)幼林抚育:方式、方法、季节、次数、年限、施肥及林根间作。

此次实习在灵石山公园的采伐迹地上,自行进行两个小班的区划,并在两个小班分别进行经济林和用材林的造林设计。

经济林设计应该要考虑速生丰产、高产、稳产。在结合适地适树、社会经济条件和造林技术的基础上选择经过选育的省级以上优良无性系苗木营造油茶纯林,整地采用环山开水平梯带整地穴规50×50×40厘米,以垃圾、稻草、芒箕、农家肥等作基肥,每穴加施石灰0.5斤,复合肥0.5—1斤,磷钾肥0.5斤,然后,回填表土,再将穴填满呈馒头状,待造林使用。为保证早产、丰林、稳产、高产,一般栽植密度以株行距2×3米,且每亩在110株为宜。油茶造林选择经

过选育的省级以上优良无性系苗木进行植苗造林。在幼林当年的5月份雨后,每株适量地施入少许尿素催苗进行幼林抚育,第2-3年进行松土、扩穴、除草、灌溉、排水、施肥改良土壤、整枝修剪等抚育措施。主要经营目的是营造速生丰产的经济林。

用材林设计包括首先是确定造林目的,选育大径材的速生丰产,优质、高效,稳定的树种,结合适地适树原则和树种特性挑选了杉木,樟树,然后清除造林地的采伐剩余物、杂草以及灌木等,对所选择的两种树种采用混交林的方式,具体树种组成为8杉2樟,混交方法采用星状混交,造林地的整地方式选用带状整地挖穴(表60*60深40 底40*40)基肥1000/穴,一般栽植密度以株行距2*2.5米为宜,该用材林造林采用3年生的苗木进行植苗造林,幼林当年进行松土除草灌溉排水施肥改良土壤,第2-3年进行抚育间伐全锄块松、扩穴通带、林地套中、以耕代抚等。间伐开始期为12年,主伐年龄为26年。

五、营林设计

(1)对已造幼林及其它现有林的分类采取措施,如抚育、间伐

幼林的抚育包括对林地进行松土除草、灌溉与排水、施肥、种植绿肥植物或者改良土壤树种、保护林地凋落物;对幼林林木还可进行抹芽接干、修枝抚育等实现幼林林木通直、圆满、高干、速生、丰产和高效。

(2)确定森林保护的原则,提出预防、消灭森林火灾和森林病虫害的措施。

(3)选择营林机械类型,确定营林作业的机械化比例

六、附表(另附)

七、总结

《森林培育学》是研究森林培育的理论和技术的学科,是林学的主要二级学科。森林培育是指从林木种子、苗木、造林到林木成林、成熟的整个培育过程,按既定培育目标,遵照自然规律所进行的综合培育活动。具有理论性、实践性和

区域性都很强的特点。

本次实习围绕造林效果评价、造林调查设计、林分的改造以及现有林经营措施、造林作业设计等内容展开。本次实习历时1.5周,通过这1.5周的实习使得我们在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能较好地应用到生产实践中,并且掌握培育学的基本技能,为今后可能从事的相关工作提供一定的实践经验。

本次实习分为内业和外业两部分进行,在外业实习开始前老师在教室为大家统一讲解实习的主要内容和布置相应的任务以及强调外业中应当遵守的纪律。在老师讲解完实习要求的当天下午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来到校内的大学生创业园进行景观配置、林分改造、散生竹林的调查。通过对创业园的景观配置进行了解并提出改进方案,让我们对园林景观方面的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对散生竹林的调查让我们对竹子形态特征,地下结构等生长特点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第二天上午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分别对校内的南山和北山进行造林调查,南山是学校的教学实验林,主要树种是樟树,但是林分过于稀疏,在改造的过程中可是适度的补植耐阴树种;北山的主要树种是台湾相思,但是林分的密度过大,可采取适度的间伐降低林分的密度,使得台湾相思林的林分密度达到一个适宜状态。下午我们小组根据老师的要求对校外的南江滨公园进行了绿化状况调查了解,第三天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去到福清灵石山国家森林公园进行调查,通过调查我们知道了灵石山国家森林公园是以生态公益方向为经营目的。在采伐迹地根据老师现场的讲解我们小组对采伐迹地进行两个小班的选定,调查其地形、坡度、坡向、坡位以及土壤状况。当所有的外业实习都结束后,老师再次对实习报告的撰写为大家进行讲解。最后我们根据这几天的外业实习进行了实习报告的撰写。

篇7:森林游憩学实习报告

院: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 小

组:第#组 组

长: 组

员: 指导老师:梅丽

2014年05月

目录 2

前言

实习时间:4月16、20日;

实习地点:玲珑山林场;

实习目的:通过与实践相结合的基本技能训练,使学生进一步明确适地适树的意义,同时使学生掌握适地适树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开展造林规划设计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1.1 造林规划设计实习的任务:

一、调查林场造林地的属性和主要造林树种的生物学特性、森林生长的自然资源和发展林业的社会经济情况;

二、分析立地性能和主要造林树种的适应程度,对立地性能作出间接鉴定,确定出林场立地条件类型,编制立地类型表和立地类型图。与此同时,调查分析各小班的立地属性;

三、选树适地或选地适树,掌握选择树种的原则,做到适地适树;同时又要讲究实效,使设计符合当前的技术水平和经济条件,进行成本核算,力求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四、编制造林规划设计方案,根据不同树种、不同立地类型、不同经营目的,进行不同的造林类型典型设计。

2.玲珑山林场基本情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玲珑林场位于浙江省临安市境内,地处东径119°42′,北纬30°14′,地形地势以低山丘陵宽谷型为主。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水、热丰富,有利于多种林木生长。根据气象资料统计,年平均气温15.9℃,极端最高温为41.2℃,极端最低温为-13.1℃,无霜期234天,年降水量1399.7毫米,年相对湿度80%左右。场内土壤以红壤为主,其成土母质多发育于花岗岩、流纹岩、凝灰岩、砂岩、页岩、砂砾岩及第四纪红色粘土。红壤土层厚度一般在70cm以上,表土层8-20cm,质地多为粘壤质,结构粒状、块状,土壤湿润肥沃,PH值4.0-4.5。

海拔250m下以的低丘坡地主要有茶、桑、竹、杉、马尾松及常绿阔叶树等;海拔250-500m的丘陵山地主要有杉木、马尾松、甜槠、苦槠、青冈、木荷、石栎、紫楠、毛竹、油桐、白果、板栗、麻栎等林木;海拔500-800m的低山山地主要有马尾松、杉木、竹子等林木;海拔800m以上中低山地区主要有黄山松、锥栗、光皮桦、香果树、柳杉、短柄枹、化香、粗榧、白栎等林木;海拔1200m以上有山顶矮林灌竹丛和山地草甸。人工植被优势树种是杉木、其次有竹子、马尾松、油茶、油桐、乌桕、山核桃、板栗、桑、茶、果树等。

2.2 社会经济情况

玲珑林场隶属玲珑街道,位于临安市城区西面,交通方便,面积 115.5平方公里,辖区有 35 个行政村,228 个村民小组,1 个居民组,有农户 7564 户,农业人口 23831 人。山林面积 131168 亩,其中毛竹面积为 28400 亩,林业产值 670 万元。全年采伐木材达 1830m 3是临安市的毛竹产区。

街道内共有竹制品加工企业 12 家,年加工竹材 200 万株,主要产品为竹丝、竹片、竹炭、竹醋液,脚手片等;还有 9 家木材加工企业,主要生产木工板、合成板及装潢料。在玲珑村、高坎村及祥里村还有五个花卉盆景基地,其中有著名的杭州恒丰花卉有限公司。

玲珑林场现有职工5人,管山员23人,看山房20个。年抚育毛竹600亩,年采伐木材500 m 3,毛竹5万支。林场年收入40余万元。

2.3 林场历史、林业生产及资源状况

玲珑林场现经营面积4523亩(包括生态公益林1000亩),其中松、杉用材林3100亩,毛竹林1000亩,高节竹170亩,雷竹50亩。从2000年开始,林场先后种植了杨梅、桂花、香榧等生态经济树种。

该林场始建于1978年1月,经过10多年的艰苦创业,到1989年时,建成杉木丰产林2800亩,竹林、经济林500亩,封山成林的针阔混交林1000亩。全场森林蓄积量1983年为5000 m 3,1989年为21300 m 3,到1994年睦上升到32000多m 3,森林覆盖率由原来的30%上升到

98%,林地利用率由原来的30%上升到96.7%。该场的基地林是临安市林相最整齐,生长量最高的林分之一。

为改变林业周期长、见效慢、林业资金不足的现状,林场走出了一条“以林为主、多种经营、综合利用、立体开发”的新路子,建立一个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俱佳的新型林场。1989年林场销售收入30.79万元,利润6.56万元。同时,林场还主动扶村带户,联营开发荒山,用8000多元资金扶持村子发展毛竹笋用林2000多亩,无偿提供村子造林苗木60多万株。开发荒山3300多亩,还支持乡村办公教育资金50万元。林场由于办场事迹突出,1989年7月被省政府授予林业先进锦旗一面;同年被国家林业部授予“全国先进乡村林场”荣誉称号。

1991年以来,林场每年以50亩的速度将杉木采伐迹地套种毛竹,共新发展毛竹760亩。1999年市政府在林场召开毛竹抓发展现场会。1993年向周边调入25亩土地,创办“森竹园”餐馆。九十年代,玲珑林场承担了“中国农用林业研究”、“退化林地改造及社会经济手段研究”等科研项目,并成为国际示范林合作伙伴,使林场发展更上一层楼。

3.立地类型的划分 3.1 立地类型划分的依据

对于基本的立地分类单位其依据主要是地形、土壤、植被、水文等立地因子的差异。

3.1.1 环境条件

对产品进行环境适应性设计和环境试验时要考虑的、对产品可靠工作、贮存和运输能力产生影响的自然和(或)诱发的物理环境应力条件。环境条件分为设计用的环境条件和试验用的环境条件。设计用的环境条件是根据一定风险或取值准则对自然环境极值或平台环境实测数据进行处理后得出;试验用的环境条件是根据设计用的环境条件、试验目的和性质按一定的原则确定的。

3.1.2 植被条件

植被就是覆盖地表的植物群落的总称。它是一个植物学、生态学、农学或地球科学的名词。植被可以因为生长环境的不同而被分类,譬如高山植被、草原植被、海岛植被等。环境因素如光照、温度和雨量等会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分布,因此形成了不同的植被。

利用卫星不同波段探测数据组合而成的,能反映植物生长状况的指数。植物叶面在可见光红光波段有很强的吸收特性,在近红外波段有很强的反射特性,这是植被遥感监测的物理基础,通过这两个波段测值的不同组合可得到不同的植被指数。

3.1.3 树木生长状况

很多树种在幼年期的枝条,扦插、压条的生根成活效果较好,而成熟期的枝条,其扦插繁殖成活率下降。如水杉、池杉类,一年生幼树扦插的成活率最高,随着年龄的增大,生根越难。即使在同一株树上,树体下部幼年区的萌生枝条具有扦插、压条成活率高,虽然下部生长年龄长,但萌生枝条为幼年阶段;树冠外围的枝条虽然生长年龄短,但处于成熟阶段,可开花结实,而扦插质量不及树体下部幼年区的萌生枝条,故有“干龄老,阶段幼;枝龄小,阶段老 ”的特点。

3.2 立地类型划分的方法 3.3 调查记载

3.3.1 地形因子调查记载

(1)编号:填写调查线路与调查段的编号。调查线路以规划设计区域为整体按一定顺序编号。调查段则按每一条调查线路顺序编号。为便于区别线号和段号,可采用两种不同数字书写或加注。

(2)图幅号:为了便于查找调查材料所在图面上的位置,应注明该调查段(或典型调查段,下同)所在地形图图幅号和航摄照片号。

(3)地点:为准确查找调查段在图面和立地的具体位置,应注明该调查段所在的地点,如县、乡、村和小地名。已有林业调查区划的地区,则应注明林场、分场、作业区(营林区)、林班和小班。

(4)调查段周围情况:为了反映周围环境条件对本调查段的影响,调查记载与本调查段相邻的地类、地形、植被情况,以及是否有道路、垦荒、放牧、割草、割灌、火烧等情况。

(5)海拔高:是指所处位置与海平面相对的垂直高度(我国以黄海海面为零点,作为各地计算海拔高度的水准零点)。海拔高对划分不同立地条件类型具有重要意义。调查时,填写调查段海拔高的幅度(区间),如300-550米。海拔高一般可采用气压计(海拔仪)读数,或者在地形图上查数等高线。在大面积平原地区,海拔高度的变化甚小,则不必逐个调查记载。

(6)坡向:指坡面所对着的方向。调查时,记载调查段的主要坡向,一般按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等记载。根据坡向对当地立地条件影响的大小,归纳材料时可分为阳坡、阴坡以及半阳坡、半阴坡等。

(7)坡度:可用手持罗盘、测斜仪等直接测出调查段内的平均坡度,也可在地形图上求算平均坡度。为了把各种不同的坡度概念化,便于按坡度分类或命名,一般将坡度划分为坡度级。如5度以下为平缓坡,6-15度为缓坡,16-25度为斜坡,26-35度为陡坡,36-45度为急坡,46度以上为险坡。

(8)坡位:指调查段在坡面上所处的位置。一般在较长的坡面上,可分为上部、中上部、中部、中下部和下部等坡位。坡面较短时,则可按上部、中部和下部三个坡位划分。

(9)地形特点:根据当地的地貌条件,描述调查段内地形特征和小地形变化的相对高度。地形特征的描述,山地一般可分为山顶、山脊、山坡(凸形坡、直线坡、凹形坡和凹凸形坡等);丘陵可分为丘顶、丘坡和丘间凹地等;河谷地可分为河床、河漫滩和阶地等;风沙区可分为固定沙丘、半固定沙丘和流动沙丘,黄土高原区可分为塬、梁、峁,斜缓坡、沟坡、沟底、阶地、河谷等等。并目测内部小地形起伏变化的高度。

(10)裸岩比例:记载裸露岩石的分布状况和所占面积的比重。岩石分布状况,通常以带状、团状、均匀和零星等描述,岩石裸露面积比重以目测百分数记载。

(11)侵蚀状况:主要调查记载有无土壤侵蚀、风蚀或沙化的情况。在有土壤侵蚀的地区,应按侵蚀类型(片蚀、沟蚀、崩塌)、侵蚀程度(轻度、中度、强烈、剧烈)和侵蚀形成的原因进行调查记载。

(12)母质及母岩:母质是母岩风化的产物,是土壤形成发育的物质基础。在调查时应记载母质的名称和组成,以及母质主要由哪类岩石风化而成。

(13)地表水与地下水:对于沼泽地、低洼地;河滩地以及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应调查记载地表水或地下水位情况。地表水主要记载有否积水现象,积水季节(或永久性),一般可根据地形条件、植被情况、地表水位痕迹以及调查访问等进行分析判断。地下水位情况,除收集有关方面的资料外,还可借助于水井、土坑等观测。

(14)小气候特点:较大范围内、的气象条件,一般通过收集当地有关气象资料即可掌握。对于局部小气候条件,如风口;迎风面,干燥、阴湿、低温、积雪、雹、霜期等等,与周围其他地段有明显差别的应进行调查记载。一般可采用访问调查的方法或根据地形条件加以判断。

(15)人为活动情况:调查记载该地段内有无人为活动情况,频繁程度如何。如砍柴、割草、割条、放牧和火烧等。

3.3.2 土壤调查记载

土壤调查是立地条件调查的重要内容,是造林规划设计重要的基础工作。通过土壤调查摸清土壤的性质和肥力条件,掌握土壤的基本特点和分布规律,以便因土选树;因土制定造林技术措施。造林规划设计中,各地应充分利用当地全国土壤普查的成果,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详细的土壤调查。

土壤调查,一般以土壤剖面调查法,若有条件还应采集土壤标本进行室内分析。

(1)土壤剖面选设,一般按调查段进行土壤剖面调查,每个调查段至少挖一个土壤剖面,当调查段距离较长(面积较大)时,可适当挖对照剖面进行䃼充调查。

(2)土壤剖面观察记载:土壤剖面观察的目的在于了解土壤各层次的组成和性质,记载各层次的形态特征(如颜色、质地、结构、干湿度、紧实度、植物根、新生体、侵入体等),以及酸碱度和石灰反应等。以便根据土壤特性正确划分立地条件类型,为造林设计打下良好基础。土壤剖面观察记载,一般应首先划分土壤层次,接着量测各层的厚度,然后分别层次观察记载形态特征,测定酸碱度和石灰反应等。土壤剖面观察记载方法如下:

①土壤层次划分:A层(腐殖质层)、B层

(淀积层)、C层(母质层)、D层(基岩层)。

②土层厚度:土层厚度以厘米为单位。连续记载各层厚度,如A0 0-5,A1 5-0,B 20-50,„„一直记载到土坑的深度。

③土壤颜色:土壤的颜色能反应土壤的一些性质,同时,土类和土种以及群众所称的土壤俗名。往往也是通过颜色来定名的。描写土壤颜色时,首先要确定主要颜色和次要颜色,把次要颜色放在前面,主要颜色放在后面。如灰棕色,即以棕色为主,灰色为次。颜色的鲜明程度可用暗、浅表示,如暗褐色、浅褐色等。确定颜色时,以剖面所反映的自然色泽为准,不能在手中磨碎后再确定。当没有经验时,可借助于“比色卡片”予以确定。

④土壤质地:土壤质地也称机械组成,主要反映土壤的砂粘程度。在野外鉴别时,可用指测法加以确定。即把指头大小的土块放在手指上,稍加水进行搓捏,便可进行区别。

分为:沙土、沙壤土、壤土、粘壤土、壤粘土、粘土。

⑤土壤结构:野外调查时,挖出土块,使其自然散碎或用手轻捏,观察其分散情况及碎块形状。一般常见的土壤结构有以下几种:

块状结构、团状结构、核状结构、粒状结构、柱状结构、棱柱状结构、片状结构。⑥土壤干湿度:土壤干湿度是指土壤剖面土层自然含水状况。一般可分为五级: 干、润、湿润、潮湿、湿。

⑦土壤紧实度:野外鉴定土壤紧实度可根据土钻或小刀插入土层的难易进行大致划分: 松、散、紧、极紧。

⑧植物根:观察记载土壤剖面各层次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根系的多少和分布情况。

⑨酸碱度:土壤酸碱度用速测法比色确定。通常使用混合指示剂,碱土则用酚酞指示剂。其方法是取黄豆大小的土粒,放在白瓷盘中,加2-3滴指示剂;搅匀,静置一分钟后与比色卡对照,找出相当的pH值。

酸性土的pH值大于5.5,微酸性5.5-6.5 中性6.5-7.5,微碱性7.5-8.5,碱性的土pH值大于8.5。(3)土壤剖面特点:土壤剖面经观察记载之后,要将记载材料加以归纳整理,综述其特点。一般应归纳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土层厚度、腐殖质层厚度、石砾含量、土壤剖面主要因子、植物根系、土壤名称。

(4)土壤标本采集:为了进一步掌握各立地条件类型(或主要立地条件类型)土壤的肥力条件,如腐殖质、全氮、速效氮、磷、钾的含量,在土壤剖面调查中要同时采集土壤分析标本(土样),以供室内分析。若不具备分析条件,可提请有关部门协助。

土壤分析标本的采集方法:采样前,先修出新鲜剖面。然后,根据划分的土壤层次,由下而上逐层从每层的中间部分采取土样。每层采集土样0.5-1.0公斤(不含石块),装入干净的布袋或纸袋,袋内、袋外各填写一份内容相同的标签,注明调查线路和调查段的编号、地点名称、土壤层次名称、采样深

度和采样时间等。

土样采集后,要及时晾干。晾干后,分别按土坑把各层土袋结扎在一起(或另装入一大袋内)。为校正野外土壤调查材料或进行室内土壤评定、分类和陈列,可采集土壤纸盒标本。采样时应在各土层典型层段上切取,将保持土壤结构体原状的土块分层装入盒内,纸盒上注明调查线路与调查段编号、地点、时间、各土层深度等。

3.3.3 植被调查记载

造林地现有植被的生长与分布情况,往往反映出立地条件的某些特征。因此,对植被条件的调查记载也是立地条件调查的重要内容。在植被调查中,主要调查记载不同立地条件下现有乔木、灌木、草本及苔藓地衣类的种类和生长、分布情况。

植被调查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正确识别植物。一般应在调查之前结合其他调查方法的练习,统一组织识别,使调查人员能正确地识别当地的植物。

(1)乔木:造林地上现有散生的乔木树种,不论起源于天然或人工栽植,对于分析立地条件及设计造林树种都有实际的参考意义。因此,对调查段内散生的乔木树种,应进行较为详细的调查记载。调查的内容主要有:树种名称、层次、株数、树龄(年龄)、平均树高、平均胸径、物候期、生长状况。

(2)灌木:主要调查记载灌木的树种、多度、高度、生活强度、物候期和生长情况等。(3)草本及苔藓地衣类:调查和记载方法基本同灌木。

上一篇:2016科技小论文下一篇:迷人的夜景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