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声乐教学总结

2024-07-21

中职声乐教学总结(精选8篇)

篇1:中职声乐教学总结

中职艺校学前教育声乐教学声乐锻炼

1、中等艺术学校学前教育高职专业概述

中等艺术学校学前教育专业是为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幼儿教育工作者的学历层次和专业化水平设置的。学前教育高职专业是为广大学前教育学生提供一个参加高考的机会,经过中学的学习以后,考入上一级的高职院校。幼儿教育是终身教育的第一阶段,是我国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幼儿教育从业人员的素质和专业化水平直接影响幼儿教育的质量。按照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导方针,立足当前,着眼未来,培养一批具有现代教育观念,熟练掌握幼儿教育业务,师德高尚的幼儿教育工作者,以适应21世纪上半叶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2、中等艺术学校学前教育高职专业的声乐教学

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的是综合能力很强的技能应用型人才,不仅要掌握学前教育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还应具备一定的演唱、演奏、舞蹈、绘画等实践操作技能,歌唱能力的发展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声乐课是一门重要的课程。学前教育高职专业声乐课,主要是培养学生的音乐素质,首先,训练学生掌握基本的声乐演唱能力,在学生掌握一定的歌曲演唱技巧的基础上,提高学生声乐的演唱水平,并强化演唱能力,为学生参加升学考试专业基础。其次,为学生将来从事幼教音乐活动提供必备的知识和技能,使学生掌握幼儿的音乐生活中启发、引导幼儿感受音乐、体验音乐和表达情感的能力。

3、声乐基础训练及声乐歌曲演唱教学

一方面,是声乐演唱基本功的练习。声乐基本功训练。

1(1)发声练习:主要是发音位置和音高要准确,意大利语的元音、辅音念法要标准,汉语的字头、字腹、字尾的吐字和咬字要规范。a、e、i、o、u五个元音一定要会唱会念而且要标准。这是最简单、最基础的工作,需要日常反复练习。声乐基础训练,就像修高楼打基脚,基础不打牢、不打扎实,是修不起来的。先从学生唱得最好的一个母音开始训练,逐渐过渡到其他母音的演唱,形成正确的、良好的歌唱习惯,即能“张口就来”。母音发声练习:a、e、i、o、u,初期训练时以五度以内级近的下行音阶为主如:4/45555|54321|aeiou---(2)共鸣腔体打开:共鸣器官的功能要不断加强练习,在平时一定要指导学生有步骤的反复练习以增强这些器官的能力,比如喉咙、口腔、鼻咽腔等腔体打开的练习一定要经常做。

(3)呼吸器官:主要是气息的控制与支持,不仅共鸣器官功能需要加强练习,呼吸器官的功能练习更需要加强,声乐演唱中采用的呼吸主要包括,扩胸运动、腹部运动,腹式呼吸练习及胸腹式呼吸练习在演唱中要通过正确的呼吸方式得到好的气息支持以控制音高、音色及音量。

在气息练习中,有的人喜欢专门教学生先找气再发声,这样往往造成学生找到了气息,但气息疆硬、不灵活、唱歌呆板,我们不妨让学生在歌唱中找气。其实,歌唱气息是本能的,情绪有了,状态对了,激情来了,气息自然就有了,千万不可故意深呼吸。在训练中可以利用单个母音的保持音和跳音进行训练如:2/413|53|1-|e---另一方面,是声乐歌曲演唱训练。声乐歌曲的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感受力,在进行基础训练时,千万不可光“练声”不“唱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不仅要掌握基本的声乐曲目还要掌握一定的儿歌曲目,这里只针对歌曲演唱部分谈一些经验和体会。声乐歌曲初期训练。训练初期根据学生的实际演唱能 力,选择曲目让学生唱,认真分析作品,教学生充分表现好每一首乐曲,哪怕是很简单、很小的声乐作品,不断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和表现力。

初期训练时选择教材上的歌曲如熟练演唱,如歌曲《花非花》要熟练曲目。要背旋律、背歌词、被表情记号、肢体语言。首先,介绍作者:黄自(1904~1938)江苏人,早年留学美国耶鲁大学音乐学校学习作曲,后任上海国立音专理论作曲教授兼教务主任。作品风格典雅精致,旋律简洁流畅,结构工整严谨。尝试东西方音乐语言的融合,是我国最早谱写抗日歌曲的做作曲家之一。

代表作《玫瑰三愿》、《点绛唇》、《南乡子》等。其次,介绍作品《:花非花》是黄自于1933年以白居易的诗词谱写而成的艺术歌曲。在中国艺术歌曲发展史上是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歌词中的意境有几种解释:一是以“花和雾“比作所咏之物的短暂易逝,难以长久;二是用”花和雾“的。轻渺隐示着具有神秘色彩的美女。这正表达了一种对于生活中存在过而又消失了得美好的人与事物的追忆、惋惜之情。最后教学提示。(1)带学生逐句试唱作品,熟练掌握。(2)《花非花》4/4拍,全曲旋律紧紧相扣,形如流水,自然成曲。虽然只有8小节,其喻意耐人寻味。(3)演唱时全曲速度稍缓慢,要求声音连贯匀称,音色柔美抒情。(4)这首歌只有一段歌词,但演唱时可以反复唱两遍,可以根据学生对歌曲的理解和体会,根据歌曲的强弱记号,抒发情感,表达出艺术歌曲的意境。

学前教育高职专业的学生要进行升学考试,因此在声乐考试期间要进行强化训练,要求学生在原有的声乐演唱水平上演唱有一定难度声乐作品,因此对高职专业学生的后期训练要以有难度的声乐作品为主,如:《大森林的早晨》、《我和我的祖国》、《我爱你,中国》、《沁园春雪》等。要求学生达到以下标准。情 3 感表达:理解歌曲内涵,情感真挚、富有意蕴、表现力强。发声方法:精神饱满、音色统一、气息流畅、有一定的技能技巧和唱功。

风格把握:歌曲选择适当,演唱完整。咬字吐字:歌词咬字吐字清晰。音准:准确把握歌曲旋律。节奏:无明显出入,与歌曲伴奏配合熟练歌曲《我和我的祖国》。作品介绍《:我和我的祖国》是一首歌颂祖国的歌曲。歌曲旋律流畅,层次清楚,跌宕起伏,歌词富于深情,真挚的情感把歌曲推向高潮。教学提示。《我和我的祖国》是一首复三拍子圆舞曲风格的歌曲,它的旋律给人一种起伏、流动的感觉。歌唱时应力求做到声音优美、自然、亲切、深情、动听。要较准确的运用头腔共鸣,字要唱得舒展连贯,保持较深得气息支持,深而不僵。结尾处的五度大跳“心中的歌”要作准备,注意声音位置统一。

总结,以上是我通过日常声乐教学并结合教材总结出来的关于学前教育高职专业声乐歌曲演唱的些经验和看法,声乐教学要以基本功训练为主,在学生掌握一定的演唱方法以后循序渐进的由浅入深的进行声乐歌曲的演唱训练,并逐步形成一套健全的教学体系,以适应学前教育高职专业学生的升学需要。

篇2:中职声乐教学总结

【关键词】中职;声乐教学;实践;兴趣;方法

随着中职院校艺术教育的不断深入,中职院校的声乐教学也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是不可忽视的是中职院校学生的声乐基础依然较为薄弱,学生的声乐兴趣尚未挖掘和激发出来。因而,如何有效地开展声乐教学实践,发挥中职院校声乐教学特色,使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声乐知识和技巧是非常关键的。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实践,对中职院校的声乐教学开展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一、不断挖掘学生的音乐兴趣,鼓励其进行声乐演唱

声乐教学开展是一种复杂的、操作性的艺术实践活动,具有自身的规律性。所以,在声乐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成为真正的教学主体,挖掘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要从两个方面进行开展。第一方面,借助现代多媒体教学技术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积累声乐知识和技巧。教师要在声乐教学环节,引导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多欣赏,充分发挥多媒体声乐教学的优势。教师可以通过播放经典的声乐片段以及名家、大家声乐唱段来不断地激发和挖掘学生的声乐兴趣,加强中职声乐教学课堂的感染力,建立起积极的兴趣度。第二方面,鼓励学生广泛地阅读声乐书籍,积极地调动自身的联想思维,不断地积累声乐演唱经验。教师要在声乐开展实践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歌唱观念和意识。想要完美地进行声乐演唱,学生就必须在学习环节不断地积累自身的文化知识和音乐素养,使他们在演唱实践中能够正确地理解作品的创造意图和思想情感,能够在演唱实践中将声乐作品的艺术特点和艺术风格全面地展现出来。

二、不断地挖掘学生的演唱潜能,全方位地积累演唱方法

首先,要规范学生的演唱姿势,培养学生的演唱习惯。众所周知,演唱姿势的正确与否对演唱效果的影响巨大,因而在中职声乐教学中要严格地规范学生的演唱姿势,使学生能够在将来的声乐演唱中呈现出良好的心理状态和精神面貌。使学生能够在二度艺术创作中,借助正确的演唱姿势调整呼吸、音色和咬字处理。其次,要在声乐教学实践中加强学生对声乐演唱的呼吸处理训练,掌握正确的演唱方法。声乐作品的音乐旋律的起伏和变化,都是需要呼吸进行调整的。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胸腹式呼吸方法,利用横膈膜来控制气息的深浅和运行,保证演唱技巧的顺利完成。在具体的呼吸方法练习中,可以采用闻花香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对于气息的感受和体会,加强横膈膜对于气息的控制能力,能够游刃有余地完成声乐作品的演唱技巧。最后,要在声乐演唱实践中引导学生采用混声演唱技巧进行科学的演唱练习和处理。中职学生的声乐演唱基础并不全面,往往在演唱中用嗓不正确,对声带造成了伤害,低音区虚空,中音区不踏实,高音区紧张。混声是头腔与胸腔共鸣产生的混合音色,可以使声乐演唱更加优美,不仅有真声的明亮,还有假声的柔和,使声乐演唱更加的圆润和饱满,流畅且有穿透力。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求学生稳定喉头,找准位置,构建共鸣空间。其次要统一换声区的声音,可以采用哼唱的练习方法帮助学生扎实演唱技法。此外,还要加强学生对于字和声的演唱练习,完美地将字和声进行有机的结合,使咬字和音色的统一,彰显声音的色彩和表现力。

三、不断地拓展艺术实践平台,为学生提供展现

自我的机会对于声乐教学来说,教学课堂是学生积累声乐演唱能力的平台,但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则需要实践平台。因而,不断地拓展艺术实践平台,给学生们提供更多展现自我的机会是非常关键的。学生在艺术实践中对声乐学习效果进行评估,也能够及时地修正声乐演唱中存在的问题。学生在艺术实践中的感受与课堂上的感受是不同的,不仅要求学生有较高的演唱实力,对学生的心理素质和舞台魅力也要求极高。具体到实践,可以借助汇报课、才艺比拼、歌手大赛、演唱观摩等形式来为学生搭建实践平台,对学生的演唱优势和不足进行总结,从而更加系统和全面地进行声乐艺术的二度创作。这样一来,学生在声乐演唱实践中,对声乐作品的风格、艺术处理、舞台表现等等会更有经验,能够在演唱实践中更加自如地表现。

总而言之,对于中职院校的声乐教学开展来说,要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挖掘学生的音乐兴趣,通过科学系统的演唱方法训练,帮助学生构建系统的声乐演唱系统,能够在演唱实践中展现自身的专业素质和音乐素养。中职院校的声乐教学只有在环环相扣中进行不断的教学总结,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同时,也需要更多的声乐教学工作者付出努力,为中职院校的声乐教学加油助力,彰显中职声乐教学的意义和价值。

参考文献:

篇3:试论中职声乐课多样化教学

一、加强声乐大课教学

为了提升中职声乐教育资源利用效率, 我们要根据声乐课教学内容发挥大课授课作用。例如在教学声乐理论时, 我们可以采用传统集体授课模式, 通过大课教学引导学生了解发音器官构造、发音姿势、呼吸技巧等, 帮助学生对发音全过程形成全面认识;对于声乐发声技巧课也可以采用大课授课的形式, 例如心理素质在演唱中的意义、发音训练技巧、歌曲选择方法、一般发声错误与调整方法等教学。通过声乐大课教学既丰富了中职声乐教学形式, 又能帮助学生开拓视野, 丰富声乐小课内容, 提升声乐教学效率, 发挥声乐教育资源最大价值。

二、继续推进分组教学

中职学生不同于普通院校学生, 学生基础与接受能力相对较差, 学生之间存在很大差异。这需要我们针对学生学习能力与水平差异采取合适的教学形式, 小组学习很好的满足这种教学需求。相对于声乐大课集体教学形式, 分组教学更具针对性, 突出学生差异性, 因材施教, 同时也能兼顾共性;与“一对一”教学形式相比, 它能够提升声乐教育资源利用率, 突出小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在进行分组时, 我们要充分考虑学情, 依据学生声乐基础、接受能力、演唱能力等进行合理分组。小组内教学要体现小组共性, 练习曲目的选择要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 逐步推进。在小组教学内, 要加强个体辅导, 加强学生发声训练;同时加强小组内学生的互动学习, 引导学生互相学习, 取长补短, 同时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

三、强化“一对一”教学

一对一教学能够有效增进师生互动, 促进学生身心素质发展, 张扬学生个性, 不断完善学生等。在实施一对一教学过程中, 我们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 根据声乐教学课程标准的要求, 充分考虑中职学生音乐学习特点与学生身心发展, 尊重学生的声乐学习需求与学生个体存在的差异性, 通过“一对一”教学, 有效推进因材施教与差别教学, 保护学生声乐学习主动性与知识探求愿望, 充分发挥学生在声乐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 切实提升学生的声乐技能。

四、丰富声乐实践课教学

“课堂实践活动的教学设计是让学生巩固理论知识和加深理论认识的一种有效途径, 也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提高知识运用能力的一个重要平台。”2丰富的声乐实践活动能够进一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提升学生运用知识的应用能力, 具体的我们可以采用以下几种实践形式:

汇报展示活动。汇报展示就是安排学生将自己所学的知识与掌握的技能通过展示的形式曾现出来, 展示形式与周期不限, 可以是每月汇报展示, 也可以是周汇报展示、学期汇报展示等。通过汇报展示, 为学生创造登台展示的机会, 而且通过展示能够让学生发现自身的优点与存在的不足, 帮助教师调整教学行为, 帮助学生调整学习行为;在汇报展示后, 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与点评, 肯定学生的优点与取得的成绩, 让学生收获成就感, 通过实践活动提升声乐教学的效率。

声乐观摩实践。学生只有不断的接触音乐作品, 才能增强对声乐教学理论的理解, 正确的运用理论。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定期安排学生观摩音乐作品。在观摩时, 要注意加强观摩活动的针对性, 教师要对学生的观摩活动加强引导, 了解不同演唱声部的风格、作品处理艺术、舞台表现力、演唱经验等。因为声乐不仅仅是一门歌唱艺术, 也是一种舞台展示艺术, 通过组织观摩活动, 引导学生展开讨论, 在欣赏、鉴别中加深对已有知识的理解与运用, 同时提升学生舞台展示能力。

当然, 艺术实践活动的形式还有很多, 例如合唱排练, 我们可以通过合唱排练活动, 训练学生集体发声的能力、协同能力等, 提升自我艺术修养与艺术鉴赏能力;我们还可以借助节假日安排学生参加实习活动、主动参与社会节日表演、组织社团活动等, 将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结合起来。

五、媒体辅助教学

时代发展对中职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 需要中职学校培养出越来越多的复合型综合人才, 提升声乐教学效率, 媒体教学具有直观、形象、容量大、信息资源丰富等教学优势, 我们要善于借助现代教学媒体辅助教学。

1. 传统媒体。

在声乐教学中, 我们要善于发挥录音、录像等传统媒介的作用。传统媒体使用方便, 便于操作。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将上课内容录下来, 通过录音帮助学生辨别师生之间发音的区别, 提升声乐辨别能力, 发现自身的不足, 及时弥补不足;还可以引导学生制作录像, 了解自身舞台展示能力与台风等。

2. 现代媒体。

现代互联网平台与各种辅助教学软件为声乐教学模式创新创造了更大空间, 我们要善于借助现代媒体信息资源丰富、互动性强等优点, 不断提升声乐课堂教学效率, 为社会输送优质音乐人才。

摘要:当前声乐教学形式单一, 严重制约了声乐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我们要不断丰富声乐课教学形式, 加强声乐大课教学, 继续推进分组教学, 强化“一对一”教学, 丰富声乐实践课教学, 借助媒体辅助教学等, 通过多样化教学提升中职声乐课教学效率。

关键词:中职,声乐课,教学,多样化

注释

11 .李婷.浅谈如何上好中职学校音乐课[J].华章.2010 (24) :135.

篇4:中职声乐教学创新发展的思考

一、从学生的个性特点出发,合理选取声乐教材

中职学校的学生是一个特殊的教育群体,不仅处在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关键阶段,更重要的是他们有较为突出的个性,所以在实际的体育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选取声乐教材,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声乐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声乐教学工作需要通过学生平时进行歌曲和发声的练习来提高声乐技能和水平,这是声乐教学的基本手段,也是训练的最终目标。所以,教师在选取声乐教材的时候要结合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选取难易适度的教材进行训练,这样才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声乐教材选取的科学与否很大程度上关系到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选取教材的时候,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特点、接受知识的能力、塑造力以及处在学习知识的哪个阶段等要素,可以在进行训练的时候将经典的曲目融入一些时代特征鲜明、内涵丰富、具有思想和时代性的东西,同时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邀请一些艺术家来现场演绎一些经典地方曲目,为学生进行现场示范,使声乐教学凸显出地方特色。我们还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将一些音像资料加入声乐教材,从资源的广度上补充声乐教材,同时要鼓励学生多听一些优秀歌曲,积极地进行总结和反思。

二、采取多样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对于个性极强的中职学生来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所以在实际的声乐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来对学生进行专业科学的训练,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声乐水平和能力。只有学生对声乐的学习有足够的兴趣,才会以饱满的学习热情投入到声乐课的学习之中,声乐教学这种复杂的创造性思维活动才会有条不紊的进行。首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来激发的学习兴趣。中职学校的学生大多数基础比较薄弱,声乐方面的知识非常欠缺,所以多听多看多学就成为不可缺少的学习步骤。而多媒体技术具音乐视频于一身,优美的旋律,动人的画面,都紧紧抓住中职学生的心理需求,让学生从内心深处产生对声乐学习的共鸣。其次,可以借助音乐方面的书籍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日常的唱歌训练固然是声乐教学必不可少的学习环节,但是歌唱并不是唱出来那么简单的事情,需要深厚的音乐素养作为其艺术铺垫。所以善于引导学生读一些音乐方面的书籍来提升自己的音乐素养,这对于以后理解艺术作品的内涵是很有必要的。最后,改变声乐教学方式,使学生参与到整个教学环节,使学生体会到在声乐教学中的每个环节和过程都被重视,学生的心理素质也会得到提高。

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综合声乐素养

声乐教学如果只有日常的训练而没有实践的表演,不能称为完整的声乐教学。实践出真知,可以不夸张地说艺术实践是声乐教学的延续和补充,对于声乐教学活动两者缺一不可。表现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声乐教学不仅需要课堂教学为其提供丰富的理论知识,而且也需要艺术实践为其提供宝贵的舞台经验,也可以弥补声乐课堂教学中所欠缺的表现技巧,而且学生自己从实践中积累的知识更容易掌握。学生经历的艺术实践次数多了,就会对所学的课堂知识进行系统化的总结,进而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艺术实践的另一个作用就是可以净化学生的思想和心灵,开拓学生的视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艺术实践的方法和形式多种多样,比如每月进行学习总结报告,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在学习中的问题;比如不定期地进行汇报演出,可以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舞台表演的经验,有针对性地进行纠错改错;还可以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自己编排节目,这样可以锻炼学生自编、自导、自创的能力。声乐是表演的艺术,表演的艺术永远也离不开舞台,学生只有积累的舞台经验丰富了,才能形成自己独一无二的音乐风格,所以要善于运用艺术实践来提升学生整体的音乐素养。

篇5:关于中职声乐有效教学方法的探讨

【内容摘要】新课程改革已经由实验阶段走向了全面实施的阶段,职业学校的声乐教学活动也从单一化走向多元化、被动化趋于主动化,以均衡为主、兴趣为主的教学方式正逐渐被广泛师生所接受,但从事相关教育的工作的人员在具体执行方式上并没有独树一帜的新型教学方案,对教学生活化的不充分理解,让声乐教育日常工作依旧机械、呆滞。如何才能提高学生对本专业的兴趣,成为中职声乐教师面临的重要挑战。

【关键词】中职 高效 教学方法

中职声乐专业一直致力于培养合格的音乐工作人才,为了能够给在校声乐学生一个光明的前途,必须加强对本专业教师素质的培养,目前我校的高年级的学生已基本完成了各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学习,并于第七学期参加了为期三个月的实习,能够客观正确地评价自身所获得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经过三个月的实习之后能够清楚地看到专业知识的重要性。但是就全国范围内而言,依然存在很多问题,笔者就中职声乐专业学生职业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做出分析,并且就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希望能够引起同僚的注意。

一、教育工作者应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要提高教育质量就需要从事教育的工作人员创建良好的教育模式,即体系,老旧的教育观念过于注重书本知识,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以学习成绩的高低来衡量一个学生的能力,忽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这样的教育方法是错误的,这样的学习成果是低效的。教育工作者只有树立好正确的教育观,坚持正确的教育模式才能引领学生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争取效益最大化。

二、教育工作者应树立正确的角色观

传统观念里老师是高于学生的,老师在课堂上教授知识,学生做该做的笔记,老师在课堂上提问问题,学生被提问回答问题,老师一直在给予知识方面处于主动位置,而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知识,这样的方法的是错误的,使学生失去学习积极性的同时也遏制的思维的宽度与广度,这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是极为不利的,教育工作者应树立正确的角色观,把课堂还给学生。

三、提高教师教学能力,严于律己

学校需要根据本专业的特征,适当的修订课程设置与培养方案,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较高的教育教学技能。教师需要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改善教学手段,上课时应该推广应用反思性教学,着重教师自身的教学反思和教学评价能力,重点对教师职业技能进行培养,一名优秀的教师应该具有专业的素质框架,这样的专业素质框架分别体现在四个方面:学科教学能力;职业观与职业道德;教学观;教师学习与发展观。所以,在中职声乐教育中,应该重视对声乐教师的职业技能培训,并且把它纳入专门的课程体系中去,增加重视度。具备完整的系统的相关教育教学知识,熟悉相关的心理学知识、教育学知识、教学法知识,无论面对何种状况都能够熟练地运用相关的声乐技能和声乐教师职业技能,对学生进行专业的培养。

四、重视声乐职业技能的培养方法

在声乐职业技能培养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把重点放在“培养”这两个字上,学生是教学工作开展的主体,也是“被培养”的主要角色,主要的任务就是在不断地实践,不断地提升,不断的提高声乐知识。而相对于学生来说,教师就是声乐专业培养的组织者,主要负责在培养过程中指导学生认真思考、细心观察、整理归纳、实践锻炼,全身心的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争取达到初始的教学目的,从而增加学生的声乐知识,实现课程的实践性,两者各司其职,分工合作,互相配合,才能“芝麻开花,节节高”,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以下教学方法,一步步的对学生进行引导:

1.上课之前,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上次学习内容,让学生模拟老师,总结上节课的内容,并且引导学生对其进行评价总结,最后教师提出最终观点,对好的方面进行表扬,错误的地方进行更正,赏罚分明。

2.教师讲解新技能的内容,训练的目的、意义、要求、所遵循的原则,训练的步骤、方法、形式等。

3.学生进行分组训练,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4.依然以小组为单位,向同学们展示自己组的讨论成果,为同学们做演示,与此同时,其它组的学生也不要闲着,要积极观察,提出相关的意见和建议。老师在旁指导。

5.最后,由教师总结本堂课的大致内容,学生做填补工作,查漏补缺。

另外,利用科技化手段,综合多种多媒体教学设备,树立一个引路人的姿态,确立学生课堂主体性,可以组织一些活动,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可以在学校范围内不定期的组织各种各样的音乐会、各种音乐比赛,学校一定要给予最大的鼓励和支持,创造良好的学习音乐的环境。

结语

当前的就业前景对中职教师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这是对一名老师综合素质及执行能力的考查。教师的职责异常艰巨,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提升是一名教师首当其冲的事情。在未来教育的宏观框架下,希望各位同僚严于律己,开拓创新,以全新的模式去引领未来之星。

【参考文献】

篇6:中职声乐教学总结

一、声乐教学的现状和成因分析

近年來,笔者一直辅导参加省、市级技能大赛的学生,且长期担任学前教育专业技能大赛市级大赛评委。学生现场参赛状况显示:大多数学前教育专业的参赛选手都不能够做到“自然地、舒服地、完整地”歌唱。某些老师、学生受“学院派”的影响(可以在技能大赛中得高分),盲目地进行美声唱法训练,捏着嗓子、鼓着肚子,把一个个无法驾驭的作品唱得面目全非,“惨不忍睹”;某些老师、学生置声乐教育的根本规律不顾,提倡或者坚持“原生态”、“野蛮唱歌”而无视学生基础音乐素养和基本技能的培养。由于方向性问题,某些学生就业后无法很好地适应工作;由于基本乐理知识的匮乏和视唱、音准能力的欠缺,再加上学习能力缺乏,教学技能提高通道被堵死。某些参加升学的学生进入大学后,专业课学习由于中职阶段各种“怪相”误导,无法和大学学习很好地衔接,“走了弯路”,甚至无法完成学业。

通过调研发现中职阶段某些无序的、过度拔高的或者轻视基础的教学现象,导致教学水平参差不齐乃至低下,表面上锣鼓喧天,很热闹,实则学生声乐演唱能力、视唱能力等都差强人意。

二、以未来的需要对教学进行前瞻性的规划和设计

(一)未来幼儿园教师教学能力要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未来社会对教师的能力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概括来说,大致有以下几点:

首先教师要熟悉教材。要准确熟练演唱或弹唱教材内容;其次教师要有分析教材(重、难点如:歌词、旋律、节奏)的能力。教师要研究如何理解教材、优化教材、提炼教材重难点并完成适合学情的`、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再次,教师要努力挖掘儿童歌曲中的最大价值。课堂中采取多样、灵便的方法,如改变节奏或节拍,改变速度和音响,累加课外资料,扩大知识范围等,努力提高教学效率;最后,选好唱歌方法。如用填空式、衬腔式唱法(唱出相声词)还是累加打击乐等,都要根据歌曲特点和学生资质。未来社会对幼儿园教师教学能力要求提高了,同时对中职从事声乐教学的教师敲响了警钟:中职阶段声乐教学的标准必须落到学生音乐素养基础的培养上。提高中职生听音视唱的能力,培养中职学生理解熟悉教材、设计教学、具备基本的乐感认知和基本技能,是中职声乐课教师必须研究、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二)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的规划设计

1.合理规划课程设计。

听音、视唱技能课程属于基础能力培养课程,要花大力气长时间进行训练。某些学校开设专门的视唱练耳课程,只有学生形成了较强的视唱能力,建立了良好的音准感觉,才能较好地演唱作品。作品演唱训练课程分为基础声乐课程和合唱课程,这类课程在所有声乐训练课中应该占到绝对多数的课时;声乐、儿歌创作课程是学生能力提高的部分,也是未来工作过程中必需的部分,但中职阶段教学应以培养创造性思维为主,占用的教学时间不宜过多。

2.优化教学设计。

让教学设计在具体教学中体现教学思想,成为具体声乐教学中的导向。这就要求授课教师具备相应的教学素养,还要指导学生锻炼相应的能力。常用教学模式是作品任务驱动教学,以小班化或一对一教学流程实现。中职学前教育普遍呈大班额,甚至超大班额,教学只能通过任务驱动模式、集体教学小组或个人检测性教学流程实现教学。很明显,由于学生个体所受的独立教学时间不足,学生个人演唱中的细节问题较多,表现力明显不足。

3.提高学生的声乐艺术素养。

引入其他艺术种类,运用有效的方式感知体会,丰富声乐艺术的感知体会,使学生形成饱满的认知;运用听赏、跟唱等有效教学活动增强学生的心理感受,形成正确、良好的心理反应,实施有效的审美教育。

三、声乐技术训练

(一)音乐教学语言的运用

1.语言的准确性。

一名声乐教师只有对复杂的声乐理论理解透彻,才能讲给学生听,如气息沉、吸气深、吐气匀、下巴松、笑肌提、咽腔立、气息通等。因此,在声乐教学中教师应不断扩大知识面,丰富教学语言。

2.语言的形象性。

教师可以运用启发式感觉教学,利用平时生活中的感觉及常见现象。例如:对于初学者来说,让其体会咳嗽时肚子、小腹的感觉和抬钢琴向下使劲的感觉,使学生理解这一刻气息所在的位置与支持点;学生歌唱时声音不连贯,可以让学生把声音想象成散落的珍珠穿成一条线,这样声音就会柔软、圆润。这样教学易于学生接受和理解,从而取得很好的课堂效果。

3.语言的科学性。

歌唱是一项内部肌体的运动,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只有真正实践、倾听声音效果才可判断。因此,只有提示是不够的,还需要比较抽象的语言,如把气吹到小腹、把声音竖起来等。教师只有运用科学的语言,才能指导学生的歌唱实践,借以完成演唱。

4.肢体语言的示范引导性。

唱歌过程是各个器官和肌肉群相对紧张和放松有机统一的运动,教师在教学时有意识地应用肢体语言并引导学生体会运用肢体语言,如唱歌过程中活动肩颈、手臂等,缓解紧张心理,达到放松的效果。

(二)声乐作品的完成

在讲解声乐作品时,教师应该对作品了如指掌,才能用生动准确的语言启发学生表达声乐作品的艺术。

1.准确生动地阐释声乐作品的“情感、情绪”。

认真学习理解歌词,熟练记忆,感受词的意境和韵律,把握张口和闭口时的字音字韵,体验歌词的轻重缓急,在声乐作品中处理的强与弱就能很明白地感知到了;认真揣摩旋律,做到旋律舒张、进行自如。极佳地处理好换气、声音的位置状态等,非常清晰地处理好一些特别需要处理的地方,如表达“深情的”、“悲伤的”情绪时要“拽得住”,表达“热情的”、“激动的”情绪时要“抢得好”。全身心投入作品描绘的意境当中,准确生动地体现作品的思想情感。

2.因材施教,让学生轻松地歌唱。

根据不同的学生,分析其不同的音域、音色、气息动力特点等要素选择合适的作品教学,让学生自如地运用正确方法轻松歌唱。

3.系统训练,完整表达声乐作品。

教师的分辨能力和教学方法直接影响学生的演唱水平。就声音训练来讲,正确的歌唱方法是整体歌唱,这就要求声乐教师的思想方法是辨证的,听觉是平衡的,看问题是客观的,分析和解决问题是全面的,比如在声音训练中,当强调声的高位置时,同时要强调气息的低控制,否则就会产生气浅、喉紧,发出的声音效果尖、擠、卡、虚的现象;在提示气息下沉有深度时,同时要保持高的歌唱位置,反之就会破坏歌唱状态的平衡性和完整性。在训练中让学生把喉咙打开时,提示学生把声音唱得集中;提示靠后唱时,要特别注意声音的垂直性;提示笑肌上提时注意下腭向下松的感觉,闭口音开着唱,开口音关着唱,科学的训练方法贯穿在辩证统一的规律之中,学生只有融会贯通,才能较好地表达出作品蕴含的情感。

(三)注重学生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

针对中职学生的教学更突出强调的是实用性。在幼师专业声乐教学过程中,要求声乐教师不仅仅要在40分钟声乐课堂内帮助学生提高演唱技能,还要让学生具备教会幼儿音乐知识与演唱表演的能力,这是课堂教学的一个深化过程。

1.示范引领,体会声乐演唱的基本表现。

在课堂上,老师精彩、准确的演唱,严谨的教学过程都给予学生示范引导,教师是学生眼里看到的“歌唱家”,学生听唱模仿都有了具体的对象,近距离感受作品的控制、表达的声音、气息的特点。

2.落实教学法教学,形成实践能力。

“试讲法”“模拟幼儿园”“模拟幼儿园微课堂”等,拿一首儿歌给学生,模拟幼儿园教唱,锻炼学生分析、视唱、节奏、表演等各方面能力,落实教学法学习,促进实践能力的形成。

3.提供活动平台,提升实践能力。

通过课堂内创设情境、班级、年级音乐会、文艺会演、专项活动等方式打造活动平台,给学生创造尽量多的登台演唱的机会,培养声乐实践能力,不断提高声乐表演水平。

总之,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应该使学生努力理解、掌握科学的气息、发声、控制、表达的理论,形成完备的声乐演唱技能,助力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和学前教育专业技能的培养,较好地完成音乐艺术文化传承、发展的任务。

参考文献:

[1]陶黎明.声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程郁华,吴刚,汪继红.大合唱[M].佛山:南海出版公司,2010.

[3]谢莉莉.音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篇7:学期声乐教学工作总结

一、讲究科学方法,加强声乐有效教学

声乐教师要努力学习、钻研,不断探索科学方法,积累有效教学经验,加强“对症下药”的能力。首先看学生歌唱姿势、歌唱器官状态是否正确,教师应简明扼要地向学生介绍发声方法,要特别强调正确的歌唱呼吸、三类共呜腔的作用及打开喉咙歌唱的重要性,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发声是一个讲究科学方法的基础训练,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好的与教师配合,引导学生整个身体“积极的放松”状态,为歌唱发声运动奠定良好的器官协调的基础。其次用听觉来感受声音、调节歌唱的运动状态。在教学中首先要通过对学生的声区训练,倾听其声音向高向低扩展的难易倾向性,观察其换声点的具体音高位置等来了解学生的声音本质,确定学生的歌唱声部。要让学生以听觉建立正确的歌唱技法。在教学中通过语言交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歌唱观念。练声是一个比较枯燥的过程,学生很容易走神,甚至产生厌烦情绪,这就要求教师要适时加以引导,多与学生交流,寻找松弛自如、通畅、明亮、圆润的声音,多听,多思考,用“脑”去歌唱。此外,练声的方式可采取个人与集体相结合的方式,思想汇报专题除了教师的点拨之外,让学生互相指出练唱中的问题,教师再引导学生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也能帮助学生提高兴趣,集中注意力。

二、遵循教学规律,逐步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学习声乐往往

都有急于求成的毛病,都喜欢和别人比,老师也有拔苗助长的现象。我们常见到不少基础还没有打好就急于唱难度很高的大作品,结果唱坏了嗓子。“欲速则不达”,这一古老的哲理,不管是老师或学生,都必须谨记。在声乐教学中要把握渐进原则,一是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声乐理念,培养学生正确的声乐审美观和正确的声音感觉(包括内心听觉和内心感觉)。二是在进行基础训练时,先从学生唱得最好的一个母音开始训练,逐渐过渡到其他母音的演唱,形成正确的、良好的歌唱习惯,即能“张口就来”。三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感受力,千万不可光“练声”不“唱歌”。老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演唱能力,安排丰富的曲目让学生唱,要认真分析作品,教学生充分表现好每一首乐曲,哪怕是很简单、很小的声乐作品,不断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和表现力。当学生经过了一两年的声乐学习,懂得了呼吸,明确了发声方法,理解了共鸣,知道了吐字咬字,基本走上了正轨以后,结合每个学生的实际因材施教,多开“小灶”,进行个别指导,使学生少走弯路,以发展她们的个性,让她们体现不同的风格,这是一条很好的路子。所以在教学方法上也不应采用一种方式和感觉,去生搬硬套所有的学生。因此,我们在指导学生练唱时,不能采取“一刀切”的办法,要根据学生本人的嗓音条件,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指导。

三、创造条件,鼓励学生课内学习与课外实践相结合

声乐是一门特殊的艺术,也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艺术,只懂得声乐的理论不可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歌者。教师应为学生创造登台表演、锻炼的机会。首先,要鼓励学生上台(讲台)演唱,除了声音、情感上的要求外,还要求有朴实大方的“台”风,稳健自信的心理素质,力求在歌曲的处理上有自己的独到之处,有自己的演唱特点。在这种欣赏加评评议的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有所提高,乃至会产生强烈的演唱欲望,引发竞争情绪。还要鼓励学生参加课外的艺术活动,在实践中锻炼成熟自己。如参加校内及社会举办的各类声乐比赛。对于赛前的一些准备工作,像演唱曲目的选择,表演风格的确定以至着装打扮,教师都要给予建议和帮助,热忱地关注他们的成长和进步。

四、尝试不同风格,不断提高学生的艺术表现力

选择不同风格,具有代表性的歌曲,是不断提高学生艺术表现力的重要环节,歌曲的演唱风格是多种多样的,不同风格的歌曲不仅需要不同的音色与技巧来达到声音与演唱风格的统一,而且还依赖它来展现民族地方色彩。我们所面对的学生在心理上正处在一个易于接受表扬,鼓励的阶段。歌曲选好了,他们就会在技术技巧上、歌曲内容、风格的表现上相对做的更好一些,也会使他们感到学习声乐并非难事,这时提高他们的自身学习兴趣,增强自信心,无疑有着很好的作用。

篇8:中职学校幼教声乐有效教学之我见

然而, 造成目前中等职业学校幼教专业声乐低效教学的主要原因我认为有以下几点:一是声乐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缺乏正确系统的歌唱艺术观念;二是声乐教师缺乏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训练手段;三是学生基本音乐素养低, 缺乏乐感和良好的心理品质。因此, 如果要在现行的教育目标下, 迅速扭转声乐教学中存在的低效教学、无效教学的不利局面, 就必须大力提倡并实施声乐的效教学。

我经过多年的学习和教学总结认为, 实施声乐有效教学, 可以从师生两个方面分别着手:

一、教师方面

声乐教师要注意加强自身的教学能力。要实施声乐有效教学, 拥有一些好的声乐师资队伍是关键。意大利女高音歌唱家莱·泰巴尔迪直截了当地宣称:“歌唱和秘密就是找到一位好教师”。因此, 声乐教师要有意识地努力学习、钻研, 不断探索和积累, 从以下五个方面切实加强声乐教学能力。

第一, 声乐教师要有正确的歌法观念。声乐教师尤其是刚毕业的年轻教师, 要通过各种渠道的学习和提高, 形成正确的歌唱艺术观念。尽可能多的掌握多种风格的作品演唱。

第二, 锻炼自己的好耳朵。声乐教学这门艺术主要通过听觉来进行, 声乐中的绝大多数问题是很抽象化的, 是需要声乐教师借助敏锐和有经验的听觉去准确地判别学生发声和演唱时的音准、节奏、音质、音色、共鸣、气息、吐字等情况, 并及时对学生的发声和演唱作出调整。

第三, 声乐教师必须能“对症下药”。每一位声乐学生在声乐学习中或多或少都存在着歌唱发声技巧和歌唱艺术表现上的问题, 声乐教学实质上就是动用有效的训练手段逐步解决问题, 巩固成绩的过程。

第四, 声乐教师应有实践能力。声乐教学没有器乐教学那样直观, 学生只能通过聆听教师的演唱和从教师的教学语言中, 去理解发声的原理和琢磨歌唱的技法, 去领会音乐作品的内涵, 去创造美好的声乐艺术形象。

另外, 我们学校用的教材, 其歌曲的选用是比较科学、规范的, 都配有正谱伴奏。教师在备课期间, 最好是练习正谱伴奏, 如果正谱较难也可选用钢琴伴奏的CD来代替。这样, 不仅教师的专业基本功得到了加强, 学生也能通过伴奏, 更好的了解和把握歌曲的风格特点, 是一举两得的好办法。

第五, 声乐教师应具有全面的文化艺术修养和相关和科学知识。声乐是音乐、诗歌和演唱技巧完美结合的艺术, 好的演唱必须建立在科学的发声技巧、丰富的情感体验和浓厚的文化底蕴基础之上。因为, 在知识信息爆炸的时代, 我们的学生已经不再是封闭的个体。如何吸引独具个性的90后学生进入我们的课堂并使她们折服, 是我们不得不面临的挑战。总之, 教师越是全面的提高教学艺术, 越能教出高水平的学生, 适应社会需求。

二、学生方面

第一, 重视声乐“选苗”。学过声乐的都知道, 大班教学和小课一对一的教学所产生的效果是大相径庭的。那么, 如何在这样庞大的队伍里培养出较高水平的学生呢?这就需要教师发现“良苗”, 并加以尽心培育了。每个班一旦有了好的带领者, 教师不但能节省大量的时间带领年级的学生搞创作, 还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第二, 重视声乐实践。幼教学生毕业以后, 大多数是要从事幼儿园教育工作的。就业方向要求我们的学生不仅有较好的理论基础, 还要有较高的表演、编排能力。学校的专业汇报和毕业招聘会都是学生们施展本领的好机会。无论是从舞美到灯光, 还是从节目的选材到编排, 都应放手让学生们参与, 使她们从实践中吸取给养。

此外, 一定要注重校外交流。只要有比赛的机会, 无论大小, 不要轻易放过。比如带合唱队参赛, 尽量不使用简谱。每位合唱队员都要会基本的指挥手势, 能用柯达伊手势练习和声。最近, 我在带领她们参加省级比赛时, 为了提高她们的能力, 采用央视合唱比赛的方式, 让学生进行简单的四部和声视谱训练。起初, 我根本没有想到学生们能做到, 只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 然而“相信奇迹, 奇迹就会发生”。由此可见, 我们的学生是有潜力的, 即便是被认为“没有好前途的中专生”。只要我们教育者合理的给予指导, 耐心地磨练她们的基本功和意志, 我相信总有一片天空是属于勤奋者的。

第三, 让学生学会用课程资源进行学习。专用教室、钢琴、音像等基本器材的应用, 图书馆和学校的学生阅览室配备的音乐读物、杂志和音像资料, 都是供学生开拓视野的窗口。这两年校园网络资源也成为声乐教学的一个重要资源。21世纪信息的最大来源是互联网, 我们应培养学生网上获取信息的能力, 包括文字、音频、视频等信息, 为我们目前的声乐有效教学服务, 更为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服务。

总之, 声乐的有效教学应将基本技能教育深入持久的进行下去, 再配以新的教育理念和科技的运用, 才能实现1+1>2的效果, 并将审美教育有意识地贯穿于声乐教学的全过程中, 不断挖掘教学过程中可能潜藏的美感因素, 努力将声乐课中的技能、技巧与美感教育结合起来, 使学生在充满音乐美的气氛中学习声乐专业知识。我们无论是用什么样的教学手段, 目的都是为了培养合格的有用型人才。只要我们教育工作者潜心深入到教育教学的第一线, 认真倾听来自学生们的心声, 为她们的将来做一个美丽而长远的规划, 我们的职业教育就一定会有开出硕果的灿烂明天。

参考文献

[1]《沈湘声乐教学艺术》沈湘著上海音乐出版社

[2]《有效教学:提高课堂效率的永恒主题》辜伟节《江苏教育报》

[3]《音乐艺术教育》齐易张文川著人民出版社

上一篇:新课改下课堂“小组合作学习”存在问题及对策探微下一篇:注册税务师考题--税法Ⅰ单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