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社销售渠道分析

2024-07-24

旅行社销售渠道分析(精选8篇)

篇1:旅行社销售渠道分析

旅行社销售发展渠道

销售渠道的改善主要是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要实现渠道的优化、整合与提升,使之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与游客的多变需求相适应,与企业的发展目标相适应。具体对策如下:

第一、销售渠道的专业化。现在,江西旅行社在发展国内游时,多采取直接销售渠道,即自己调研、开发、销售旅游产品,这对于大型江西旅行社、江西旅游集团而言是可行的,但是对于众多中小型江西旅行社而言,则需要花费众多人力、物力及财力。因此,对于众多中小型江西旅行社而言,可以效仿西方旅行社走渠道专业化的道路,选取专业的中间代理商委托其进行销售,值得注意的是中间代理商选取应当经过严格筛选;将上游研发项目进行外包,减少江西旅行社的成本开支,或与其他旅行社合作,共同研发。

第二、扩展销售渠道宽度。渠道的宽度即是根据每一层级渠道中间商的数量来定义的一种渠道结构,受到产品的性质、市场特征、用户分布以及企业分销战略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江西旅行社扩展销售渠道宽度的方式主要有:通过自身实力的扩大,在不同的地域、城市发展门市,拓宽自身的销售渠道;与实力强大的中介进行联合,借用他们的销售渠道,依靠其销售渠道,但是要特别提醒的是这种销售渠道需要付出一定比例的佣金,比较适合缺乏资金、自己无法创建独立销售渠道的中小型江西旅行社。

第三、拓展网上直销渠道。随着经济不断发展,科学技术不断进步,互联网已经走进千家万户,许多酒店纷纷采取了网上预定销售,江西旅行社为了迎合这种变化,纷纷制作了本公司的网页。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大多数江西旅行社只将网页定位于介绍江西旅行社基本情况,而忽视了对网站的及时更新及产品销售。一方面,通过网上直销渠道能减少中间环节,利于江西旅行社利润的增加;另一方面,在网上销售的同时,应当注重加入体验元素,这与江西旅游产品的无形性、生产销售同一性是分不开的,通过虚拟江西旅游元素,使游客对江西旅游产品的感性认识增强,促使其将潜在江西旅游欲望转化为实际行动。

第四、树立营销战略观念。虽然我国旅游消费市场与国外旅游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很大差距,特别是外商准入条件放开之后,对江西旅行社业将带来极大冲击,将改变江西旅行社业现有结构。因此,江西旅行社应当树立营销战略观念,用营销战略观念引导旅行社渠道的优化、整合与提升,坚定服务于消费者的思想,渠道的选择紧随消费者消费需求的变化。

本文章来源于:江西旅游乐途假期

篇2:旅行社销售渠道分析

中西方旅行社销售渠道之比较

旅行社销售渠道是指旅行社通过各种直接或间接的方法,将旅游产品转移到最终消费者的途径。旅行社销售渠道的选择对于旅游产品的销售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旅行社作为供求关系的中介环节按照销售环节的多少可以划分为直接式渠道和间接式渠道。直接式渠道

是指旅游企业把旅游产品直接出售给消费者或使用者,中间不经过任何形式的商业企业、代理机构等中间环节转手的营销渠道结构。间接式渠道是指旅游产品从旅游企业转移到消费者或使用者的过程中,经过若干旅游中间商向旅游消费者推销的营销渠道。

目前,我国旅行社在经营国内旅行业务的时候一般是采取直接式渠道,通过组团社和接待社完成业务。在国际入境旅游业务中,由于关税壁垒、企业自身资金和技术的不足以及促销力度不够,知名度不大等原因,广泛采取的是间接销售渠道,主要有三种:

一、专营性渠道策略,在一个客源市场(国家或地区)内只找一家旅游批发商作为自己在那的独家代理或总代理。这种渠道策略销售成本低,且双方的合作关系稳定,但是会导致旅行社产品的市场覆盖面窄,市场风险大。

二、广泛性销售渠道策略。指通过经营商把产品广泛分派到各个零售商,以满足旅游消费者需求的一种渠道策略。其优点是销售范围广,联系面宽:缺点则是销售成本高,合作关系不稳定。

三、选择性销售渠道策略,即在一个市场上从众多的旅游中间商中,选择少数几家推销能力强、经营范围广、信誉度高且与旅行社较对口的中间商,设法同他们建立比较稳定的合作关系。其优点是销售成本低,市场覆盖面宽,合作关系稳定;缺点则是实施的难度大,具有一定的风险。现在,我国旅行社普遍感到客源不足,都希望和更多的外国旅行商建立关系,因此多采用广泛性销售渠道策略。采取这种销售渠道策略产生了很多不好的后果,需要我们注意很多的问题。

大体来说,西方旅游经营商推销其旅游项目有两种选择:一是通过零售旅行社销售;一是直接销售。一般较大的旅游经营商都是依靠旅游代理商来推销旅游商品的,按照惯例,旅游经营商与其委托的旅行代理商会签署一份正式的协议,他们互相支持与合作,对旅游产品进行促销。在西方,连锁旅行代理商的发展一直是旅游部门近年来的主要特点,它具有强大的价格优势,高科技管理优势和广告宣传优势。在营销策略上,旅游经营商和连锁旅行代理商都采用选择性的营销方式,这样能节约成本,实现利润最大化。以往直接销售一般会被一些限于一定地区或特定范围的经营商所采用。他们的规模较小,实力较弱,无力建立全国性的零售网络。但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市场营销观念的逐渐改变和旅游批发零售商的实力不断壮大,西方旅行社越来越多的涉及到直销领域,接受顾客的直接预订,向公众直销产品,他们直接与顾客互动接触,建立以顾客为中心的市场营销观念。

以上可以看出,我国旅行社与西方旅行社,由于市场机制、旅游需求发展水平以及企业的自身实力和市场营销观念和手段的不同,导致在销售渠道上差异有:一:我国旅行社的销售渠道选择比较单一和狭窄,表现在国内业务一般采取直接销售渠道,但由于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较少,直销力度效果较差,没有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在国际业务上采取间接的广泛性销售渠道,对于海外中间商有两种选择:一类是经营许多旅游目的地或者是兼营输出和输入客源业务的大旅行社;一类是专门经营中国生意的中小旅行社。但往往我们没有最佳的选择优势,对于这两种选择需要我们取舍得当。而西方旅行社的选择十分广泛灵活,它的旅游批发商选择销售渠道时十分谨慎,不断根据外部和自身的条件而变化,一般有实力选择最有利的零售代理商,而零售代理商的专业化经营也为供求双方同时节约了成本,同样具有选择的优势。并且较大的旅行经营商往往采取直接销售和间接销售并重的销售渠道策略。往往这些企业实力雄厚,直销效果较好。同时在间接销售上,销售方式也具有多样性,并且它涉及的中间商较多,关系较为密切,形成互相支持的优势。二:我国旅行社之间缺少良好的配合,它们之间缺乏双方合作销售的那种相对稳定的市场契约关系,呈水平一体化趋势,大多形成过度竞争的局面,使整个旅游市场呈现“小、弱、散、差”的局面,集中化程度不高。而西方旅行社之间的合作较为密切,以垂直分工体系为主,形成纵向一体化旅游企业集团。连锁旅行代理商的发展迅速,形成全方位的紧密联合。大的旅游批发商以其雄厚的资金技术优势,不断扩大自己的规模,形成生产、批发、零售一体化,形成自己的直销优势,从而控制整个旅游产品的销售渠道,实现销售渠道最短化。

篇3:我国空调销售渠道现状分析

为了使空调能够更好的普及, 聪明而智慧的厂家们开始新一轮的技术革新, 空调朝着更节能、更舒适发展了。空调如今已经拥有数亿消费群, 成为普通百姓生活的必需品。而在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中, 企业也经历着生存与发展的洗礼, 企业除了本身产品质量有保证外, 销售渠道对其发展也十分重要。为了分析美的公司的空调销售渠道, 本文着重分析我国空调销售渠道的状况。

1 空调产品总体特点分析

1.1 空调产品属于消费类产品的选购品

按菲利普·科特勒对消费品的分类, 消费品可分为方便品、特殊品和非渴求商品。其中, 空调产品属于选购品, 消费者购买时会注意品牌、经销商、产品的技术水平, 空调性能指标, 有关认证以及价格。同时, 消费者也需要专业的导购人员来指引其购买。图1中价格是消费者购买空调时所考虑最多的因素, 其次是能效级别。

1.2 空调生命周期长

一般来说空调的生命周期为8至10年, 所以消费者选购空调时会比较严谨。

1.3 空调销售季节性明显

多数产品销售都有季节性, 尤其是空调, 淡旺季的差别就更明显——每年5月至8月这4个月内, 空调销售就以占全年销售40%。从空调销售趋势上看, 大致上呈“V”字型, 而空调的加权平均价格到最低。

1.4 空调拥有率因各地地域差异存在明显区别

由于气候条件不同, 越往南方的城市空调拥有率越高;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越高的城市拥有率就越高。

1.5 消费行为进入品牌消费时代, 消费心态注重实效

空调消费已经进入品牌时代, 不同的空调以不同的诉求, 突出自身的优势去吸引消费者。纵观城市居民购买空调的心态, 讲究实际效果还是他们考虑的主要因素, 如价格、省电、静音等, 而第一外形、功能、功率等其他因素的考虑则放在次要地位。

2010年上半年, 中国空调市场品牌结构较2009年并未出现大幅变动。格力以41.6%的品牌关注比例位居冠军, 美的和海尔分列亚军和季军, 品牌关注比例为20.4%和11.8%。三菱电器领军的第三阵型品牌关注比例均未超过5%, 市场话语权较小。图2与图3共同显示, 整个空调市场最被受关注的品牌为格力, 其次是美的, 第三是海尔。这三大品牌的竞争很大程度上影响中国空调的走势。消费者多数选择的都是这三大品牌。

空调不同类型具有不同的功能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根据空调的类型, 我们将空调分为窗式空调、壁挂式空调、吊顶式空调、嵌入式空调五大类。窗式空调:一般安装于窗口, 外形单一, 噪音较大, 一般不适合家庭使用, 现已基本被分体式空调替代;分体壁挂式空调:安装位置局限性小, 易与室内装饰搭配, 具备超宁静工作特性, 噪音低, 具有多重净化功能, 操作方便, 美观大方, 适合一般家庭使用;吊顶、嵌入式空调:基本上是商用机系列 (2P-3P) , 制冷制热功率强劲, 不占用地面空间, 一般适合商场等一些公共场所使用以及家庭小型中央空调首选。

根据空调功能, 可以将空调分为单冷式空调和冷暖式空调。单冷式空调:不具有制热功能, 适用于夏天较热或冬天有充足暖气供应的地区。冷暖式空调:具有制热功能。

根据其制热方式又可分为热泵型和电辅助加热型。热泵型适用于夏季炎热、冬季较冷的地区;电辅助加热型因加了电辅助加热部件, 制热强劲, 所以适用于夏季炎热, 冬季寒冷的地区。

2 我国空调行业渠道整体现状简析

目前, 空调销售渠道呈现出三大特点:一是以百货业为代表的传统渠道市场影响力不断下降, 以连锁经营形式为主的家电专业渠道份额上升, 特别是国美、苏宁等专业家电销售连锁店市场影响力越来越大;其次空调专卖店形式多样, 市场潜力巨大;此外, 整个空调市场销售重心向二、三级市场转移。部分全国性空调厂商已经意识到了二、三级市场的巨大潜力, 并依靠其强大的品牌号召力和自有渠道分销的能力向下渗透, 随着空调市场的激烈竞争, 空调厂商在家电连锁、百货业态、专卖店、区域代理之间做着艰难的选择, 空调销售渠道迎来大整合时代。

而中国空调流行行业变革的格局趋势便已经显现, 新的格局书打破旧有各种利益力量的一种动态平衡。近几年, 空调企业经历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 转以市场为中心, 以终端为中心, 以渠道为中心, 以顾客为中心的局面, 因此, 如何有效的规划和管理营销渠道, 降低渠道成本, 提高渠道反应速度, 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已成为空调企业重中之重的战略问题。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空调行业, 各个企业需要结合企业本身的特点、产品特点、原有分销特点来制定适合自己发展的营销渠道形式和分销渠道模式, 设计合理的营销组织, 创新出适合企业自身条件的独有运作方式, 以求建立起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 我国空调市场渠道的基本模式分析

中国空调企业营销渠道模式主要分为批发商带动零售商模式、零售商为主导的营销渠道系统、厂商股份合作制合作模式和区域总代理制。其中零售商为主导的营销渠道系统、厂商股份合作制合作模式和区域总代理制又分别成为海尔模式、格力模式和志高模式。

3.1 批发商带动零售商模式

这种销售模式主要是批发商负责分销, 制造商负责促销和共同承担售后服务。一个地区内往往有几个批发商, 公司直接向其供货, 再由他们向零售商供货。

3.2 海尔模式——零售商为主导的营销渠道系统

渠道政策在海尔模式的分销网络中, 百货店和零售店是其中主要的分销力量, 海尔工贸公司就相当于总代理商, 所以批发商的地位很虚弱。零售商为主导的营销渠道系统的有利也有弊, 它可以提高企业利润水平;占据卖场位置, 有利于品牌建设;可以实现精益管理, 提高市场应变能力和由于和零售商之间长期稳定的关系, 营销成本大大降低。但渠道建设初期需要消耗大量的资源;收效慢;管理难度大。

3.3 格力模式——厂商股份合作制

格力渠道模式最大的特点就是格力公司在每个省和当地经销商合作建立销售公司, 即所谓“以控价为主线, 坚持区域自治原则, 确保各级经销商合理利润”的多方参股的区域销售模式, 与各地市级的经销商也成立了合资销售分公司, 由这些合资企业负责格力的销售工作。

3.4 志高模式——区域总代理制

这种模式可以发挥批发商的积极性。由于享有垄断利润, 代理商会全力以赴的投入到销售中去, 而制造商利用代理商的网络可以迅速打开局面;制造商一般对于代理商有全年销售额以及淡季投入资金等方面的要求, 可以在短期内筹集到一笔资金, 对于很多小品牌来说这是非常重要的事情;由于制造商可以省去一大笔用于建设分公司的费用, 大大降低了固定成本, 而将之转变为变动成本。

空调行业从起步之初, 关于渠道的争夺就没有停止过, 似乎谁先拥有渠道谁就成功了一半。素有“渠道为王”说法的空调行业, 经历了品牌的整合后, 渠道的洗牌和变革也在不断进行着。从最初的专营店、百货商场、超市连锁、专卖店再到如今越来越强大的全国连锁, 空调渠道由单一的小打小闹到更加规模化和市场化发展, 与此同时, 以格力、美的等国内大品牌在内以及三菱重工等外资品牌为代表的品牌自建销售公司模式在近几年也越来越不容小视。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我国空调产品特点, 为下一步分析我国空调渠道作铺垫。接着简单介绍我们空调市场销售渠道现状, 特别介绍了我国空调销售渠道的三大特点。最后介绍我国空调市场渠道的四种模式, 分别是批发商带动零售商模式、海尔模式、格力模式和志高模式。

关键词:空调,销售渠道,模式

参考文献

[1]邬振耀.制冷与空调.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7.

[2]江乐兴.渠道为赢.中国致公出版社, 2009.

[3]黄金火.连锁经营.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9.

篇4:旅行社销售渠道分析

关键词:营销模式;销售渠道;拓展服务化

中图分类号:F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26-0157-02

随着钢材行业的不断发展和扩大,国内传统的营销模式并不能带来最大的利润收益,钢铁企业的产能过剩也使营销流通环节逐步陷入乏力的困局,而面对各种不同的市场需求企业生产中也存在着很大的落差,针对多种多样的市场需求进行的销售服务,节约流通成本以及含带分销和加工配送等一系列的配套服务,使得销售更加人性化、服务化,这也是将传统营销模式逐步提升至现代销售服务模式,打造成一种更有效便利的整体销售链,保障钢材行业在我国的稳步发展的重要一步。

1 我国钢材市场营销模式概况和分析

钢铁行业这种大规模资本密集型产业的销售和生产,其与下游行业的发展紧密相连,一直以来有着其独特的生产结构和销售模式,也是我国十分重要的支柱性产业。最近几年因世界范围的经济危机,促使包括钢材等等行业都进入一个相对冰河期的阶段,钢铁行业年产量近8亿吨的负荷,使得产能过剩,钢材价格跌至19年前,企业利润大幅下滑,据中钢协统计大中型企业2013年上半年亏损面现在已经达到了43%。同比上升8个百分点。利润除1月份2月份利润分别13亿和11亿以外,另外月份都是1亿多一点,6月份又进入亏损状态,6月份当月亏损6.9亿,环比由赢变亏。钢铁行业的严重亏损导致很多贸易企业退市,促使流通行业整体洗牌。面对这一严峻的形势,厂家和经销商都需要更多地开拓思路,减少营销成本,控制不稳定因素,积极拓展市场,创造良好的销售服务体系。就目前而言国内传统的营销模式一般有以下四种:

1.1 面对市场需求的直供式服务

指的是钢材销售公司直接面对有需求的客户进行服务,为客户办理订货和物流发货,整个销售流程是面对单一对象,一以贯之地进行服务,服务对象是相对需求量较大,合作周期比较稳定的客户。

1.2 以中间人方式存在的代理式销售

寻找具有比较好的信誉和资金流以及固定仓库的经营单位订立“质押(代理)销售”协议,根据协议内的金额与用户进行合作式销售,好处是减少市场风险,保障自身生存能力。

1.3 专项对口型销售

一般指的是有专门针对性供应生产的对象,进行某些类型和整体服务的销售模式,比如和中国铁路总公司的某些专门项目代理等等,有对口性质的,特点是销售量稳定有保障,不足的是产品类型单一化针对性化,不适用于多种市场需求。

1.4 现买现卖的实时性销售

这种销售方式一般针对中小型客户,因其购买量较小,所以客源不稳定,优点是存货量不大,对生产销售的负担较小。

现有销售模式中,厂家一般以直供式销售为主要选择模式,再加以代理、零销和加工配送的渠道结构运营,从整体来说营销渠道的结构模式、宽度模式、层级模式来说相对比较稳固。目前根据有关统计资料,大型钢铁企业的直供到最终用户所占比例为28%,而流通环节比重高达50%,其中问题在于中间商对市场影响波动过大,这种批发贸易为主的销售方式,使得价格竞争变得尤为突出,容易形成恶性竞争。而且对于不同企业争夺同一个销售渠道之间的同质冲突,同一渠道的中间商之间争夺使用用户的水平冲突等等矛盾,使得分销商中的混乱局面一直存在着。同时钢铁行业的销售普遍存在营销网络分散、规模较小、抗风险能力差等问题,运输物流各自为战,渠道集成系统化意识、服务销售意识还很不够。而且面对日益开放的国际化市场进驻步伐并不快,其很大的原因就是缺乏对大环境大市场的全面规划;另外销售公司的营销策略老旧,在拓展市场方面缺乏有力的手段和竞争意识;在面对市场的时候,也没有有效的开发手段来拓展自己的销售渠道,同时在信息化管理和销售方面,也应当拿出相当的力度,规范买卖双方的信息资源,通过电子平台更快捷丰富地接触到终端用户的需求,更多地向市场主动出击。

2 钢材营销策略的趋势和研究

2.1 调整营销模式,扁平化供应链

营销渠道是销售的基础和重点,成本控制是销售的重要环节,供应链的扁平化则是降低渠道成本的有力途径。供应链的扁平化,可以减少供应过程的中间环节,降低流通成本,减少渠道对风险收益的要求,同时可以平衡信息传递的不均衡。因此绝大部分钢铁企业是依靠直供为主,加强自营渠道建设,尽量地选择和开发大型的稳定的直供对象,通过减少中间环节,提高渠道效率,通过提供加工和分销、物流等等措施,提升服务品质,为用户创造更高的使用价值,同时减少对分销商的依赖,提高对分销的可控制能力,稳定价格保障利润不持续下跌。对于中间商之间存在的一系列因为争夺利益而产生的同质冲突、水平冲突以及缺乏系统管理导致产生的许多的市场混乱,也应当有力地加以控制。另外一种方式是在外地设立销售子公司,通过加强企业覆盖面,更有力地到达市场深处,控制资源流向,增强与终端用户的直接联系,同时扩备整合大型的仓储式现货市场,加强对市场随时存在的风险的抵抗力,巩固对市场的占有率。

2.2 优化调整营销物流,加强配套服务

现代化的营销模式里,系统化和服务性是尤其需要注重的特色,钢铁企业除了调整自身的营销以外,商品在渠道物流中,对于运输、仓储、配送、加工、包装、装卸、保管等等一系列的配套服务方面也应当大步跟进,将渠道物流打造成为一个具有系统化管理能力、高流通力的高效渠道,使商品在流通环节中的流程从精从简,运输能力更快更强,有效地控制物流成本,促进钢铁企业整合为集成信息流、资金流、物流等等能力于一体的大型集团型贸易企业。

2.3 加强管理营销队伍,提升自销能力

在整个营销队伍里起积极活跃因素的就是营销人员,营销人员的水平决定着营销队伍的成败,对于各地的经销商应当规范管理,限制最低销售价格,稳定渠道销售价格,不再因价格的波动对营销产生剧烈的影响,保证收益率的稳定,并且限制经销商跨地区销售,减少因争夺市场份额产生互相掐架的乱象。企业驻外的销售范围也应当划分明确,进行合理的控制和发展,保证对子公司的资源供应,提升企业的自销能力,保障市场开发稳中有升。

2.4 推动信息化网络营销

现代钢铁市场的网络交易平台已经逐步成型,这对传统市场而言既是一个改变又是有益的补充,实现现代化信息共享的市场和电子商务平台,打破旧有的市场模式,对于合理分配钢铁资源方面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利用电子商务的规范性、手续便捷性、资金安全性和流通快捷性等优势,通过透明的交易方式和价格,实现全国范围内的销售与购买,避免市场中的不合理差价,使货物流通更快捷方便和全面,也让企业与终端用户之间的距离大为缩短,不仅节约了流通成本,还优化资源分配模式。

3 结语

目前钢铁行业处在产能过剩的时期,就需要从自身调整做起,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重视加强营销渠道的管理和开拓,组建更合理高效的销售网络,发展终端用户资源,解决销售渠道的问题,稳定钢铁价格,提升配套的服务营销意识,满足多样化需求,为走出困境踏出坚实步伐。

参考文献

[1]赵晓飞,陈涛.营销渠道的选择和评价标准[J].世界有色金属,2002,(9).

篇5:销售渠道分析

销售渠道有哪些新变化2009-05-12 23:58厂家——总经销商——二级批发商——三级批发商——零售店——消费者,此种渠道层级可谓传统销售渠道中的经典模式。然而这样的销售网络却存在着先天不足,在许多产品可实现高利润、价格体系不透明、市场缺少规则的情况下,销售网络中普遍存在的“灰色地带”使许多经销商实现了所谓的超常规发展。然而众多的厂家却有“养虎贻患”之感。多层次的销售网络不仅进一步瓜分了渠道利润,而且经销商不规范的操作手段如竞相杀价、跨区销售等常常造成了严重的网络冲突;更重要的是,经销商掌握的巨大市场资源,几乎成了厂家的心头之患——销售网络漂移,可控性差,成了说不定哪天就会掉下来的一把利剑。改革势在必行。由此,我国企业的销售网络进入了一个多元化发展的新阶段。

一、渠道体制:由金字塔式向扁平化方向转变

传统的销售渠道呈金字塔式的体制,因其广大的辐射能力,为厂家产品占领市场发挥出了巨大的作用。但是,在供过于求、竞争激烈的市场营销环境下,传统的渠道存在着许多不可克服的缺点:一是厂家难以有效地控制销售渠道;二是多层结构有碍于效率的提高,且臃肿的渠道不利于形成产品的价格竞争优势;三是单项式、多层次的流通使得信息不能准确、及时反馈,这样不但会错失商机,而且还会造成人员和时间上的资源浪费;四是厂家的销售政策不能得到有效的执行落实。因而,许多企业正将销售渠道改为扁平化的结构,即销售渠道越来越短、销售网点则越来越多。销售渠道短,增加了企业对渠道的控制力;销售网点多,则增加了产品的销售量。如一些企业由多层次的批发环节变为一层批发,即厂家——经销商——零售商,一些企业在大城市设置配送中心,直接面向经销商、零售商提供服务。

二、渠道运作:由总经销商为中心,变为终端市场建设为中心

销售工作千头万绪,从销售网络开发到经销商开发、从铺货到促销,内容繁多,但归结起来,销售工作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如何把产品铺到消费者的面前,让消费者见得到;二是如何把产品铺进消费者的心中,让消费者乐得买。不同时代,企业解决这两个问题的方式是不同的。

即便是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企业还多是在销售通路的顶端,通过市场炒作和大户政策来展开销售工作。当市场转为相对饱和的状态,对企业的要求由“经营”变为“精营”、由“广耕”变为“深耕”时,这种市场运作方式的弊端表现得越来越明显:

——企业把产品交给经销商,由经销商一级一级地分销下去,由于网络不健全、通路不畅、终端市场铺开率不高、渗透深度不足等原因,经销商无法将产品分销到厂家所希望的目标市场上,结果厂家产品的广告在电视上天天与消费者见面,消费者在零售店头却难觅产品踪影。厂商无法保证消费者在零售店里见得到、买得到、乐得买。

——产品进入零售店后,摆放到什么位置、如何展示陈列、POP广告如何张贴、补货能否及时等等,这些终端工作经销商往往做不到位,影响终端销售力。

——厂家的销售政策无法得到经销商的全面执行,其结果是厂家的促销力度越来越大,但促销的效果越来越差。

——厂家与经销商的利益矛盾,使得厂家无法确保一个稳定的市场,经销商无序经营,窜货、降价倾

销现象屡禁不绝。

——厂家调动经销商积极性的成本越来越大,导致厂家无利经营,如此等等。

实践证明,这种市场运作方式越来越成为销售工作的桎梏。针对这些弊病,成功企业开始以终端市场建设为中心来运作市场。厂家一方面通过对代理商、经销商、零售商等各环节的服务与监控,使得自身的产品能够及时、准确而迅速地通过各渠道环节到达零售终端,提高产品市场展露度,使消费者买得到;另一方面,在终端市场进行各种各样的促销活动,提高产品的出样率,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使消费者乐得买。

三、渠道建设:由交易型关系向伙伴型关系转变

传统的渠道关系是“我”和“你”的关系,即每一个渠道成员都是一个独立的经营实体,以追求个体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甚至不惜牺牲渠道和厂商的整体利益。

在伙伴式销售渠道中,厂家与经销商由“你”和“我”的关系变为“我们”的关系,由油水关系变为鱼水关系。厂家与经销商一体化经营,实现厂家对渠道的集团控制,使分散的经销商形成一个整合体系,渠道成员为实现自己或大家的目标共同努力,追求双赢(或多赢)。

厂家与经销商合作的形式很多,如(1)联合促销。厂家与经销商共同进行促销,如合作广告——经销商发布广告,厂家给予一定金额的补贴(从货款中扣除或凭单据报销);陪同销售——厂家派销售人员协助经销商向其下级客户销售;销售工具——厂家为经销商提供样品、POP等。(2)专门产品。厂家为经销商提供专门产品既可以增强销售网络凝聚力,也可以减少消费者购买时对价格的比较。如厂家对大的零售商专门生产某一产品,以及经销商买断某一品牌经营等。(3)信息共享。厂家与经销商共享市场调查、竞争形势、消费者动向等方面的信息。(4)培训。即厂家为经销商提供销售、产品、管理和营销等方面的培训活动,以提高经销商的销售和管理水平。如此等等。

在紧密型的伙伴关系中,厂家与经销商共同致力于提高销售网络的运行效率、降低费用、管控市场。从厂家的角度讲,需要重视长期关系(如帮助经销商制定销售计划),渠道成员责任共担(如建立零库存管理体制),积极妥善解决渠道纠纷,厂家的销售人员要担当经销商的顾问(而不仅是获取订单),为经销商提供高水平的服务。厂家为经销商提供人力、物力、财力、管理和方法等方面的支持,以确保经销商与厂家共同进步、共同成长。

在实践中,有以下几种方式来组合厂家与经销商的关系:

1.合同式体系。在厂家与经销商之间,经销商与经销商之间,以一定的合约为约束,在一定的利益基础上,把渠道中各个独立的实体联合起来,形成一个合同式的营销体系。特许经营就是一个典型的合同式体系,通过特许权,将生产到经销的各个环节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直达终端的经营体系。

2.管理式体系。一些厂家依靠自己的市场声誉、产品创新能力及其它力量,成为整体流通渠道的主导成员,从而将销售渠道中的不同成员联合成一个体系。

3.所有权式体系。厂家以入股的方式来控制销售渠道,如格力空调西南销售公司就是由格力集团与经销商共同入股组成的。所有权经营体系的整合水平最高,厂家与经销商的联系最为巩固。在这一体系中,渠道成员的独立性部分或全部丧失,整个渠道的活动将全部受制于厂家的目标,渠道的经营能力也大大提高。

四、市场重心:由大城市向地、县市场下沉

以往许多企业是以大城市为重点开发的目标市场,在大城市,至少是在省会城市设立销售机构。当众多企业为争夺大城市市场而进行你死我活的竞争时,一些企业则已将市场重心转移到地区、县级市场,着眼于地、县级市场的开发,在地、县级市场上设立销售机构,如双汇集团在一个省设立的办事处多达一、二十个。企业以大城市为销售重心,靠一个或几个经销商来辐射整个省级市场,受经销商销售网络宽度和深度的局限,容易出现市场空白点,造成市场机会的浪费。将销售重心下沉,在地区设立销售中心,则可能做好地区市场;以县为中心设立办事处则可能做好县城——乡镇——村级市场。

市场重心下沉是一个细化市场的过程,这种细化也反映在对经销商的选择上,销售机构下沉,客户也要下沉。以往企业是以省城为中心来选择经销商,有一些经销商是在省城做市场,甚至是在省城做局部市场,而“下沉”则要求在每个县选择、设立经销商。

企业对经销商的政策也由此发生了变化,从重点扶持大客户转移到重点扶持二、三批经销商。美的集团的小家电经销商以前多在省会城市,现在要让地、县级经销商占全部经销商的2/3,把市场发展的重心真正放到地、县市场上,一级市场的经销商只负责给美的提供资金,让二、三级经销商去做市场。一个地区级的经销商的销售量可能只有一级经销商的1/10,但得到的美的集团的支持可能会比大客户更好。通过提高地、县级经销商市场竞争力,做“小方块”的规范来实施更大市场的规范,美的现在的渠道战略就是“弱化一级(经销商)、加强二级(经销商)、决胜三级(终端商)”。

五、渠道激励:由让经销商赚钱变为让经销商掌握赚钱方法

我国现有的经销商队伍是以个体户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整体的素质不高。许多经销商是在经商大潮中靠着“敢干”而发家的,他们具有四点不足:一是市场开发能力不足,二是促销能力不足,三是管理能力不足,四是自我提高能力不足。等等。厂家对渠道的激励措施已不再仅仅是给经销商送“红包”,而是让经销商掌握赚钱的方法,对经销商进行培训。

美的集团家电部销售总经理朱凤涛认为,经销商要与美的一同进步,如果他们跟不上美的的步伐,难道要让美的停下来等经销商上来?所以美的要送经销商去上MBA,要与新加坡及香港的大学合作,把美的经销商送去强化培训,真正学到东西,实实在在提高。这也是厂家给经销商的一份长远利益。

篇6:饲料行业销售渠道分析

——以新希望集团为例

一、行业背景介绍:

饲料工业是养殖业的基础,我国饲料工业开始于70年代后期,80年代中期蓬勃兴起,起步晚,但发展较快。我国养殖业年均增长率11.92%,而同期饲料产量年均增长率为9.36%。也就是说过去饲料供不应求。由于进入壁垒较低,大量非国有资本和外资逐渐进入市场,导致生产能力过剩,竞争白热化,迅速形成买方市场。

目前我国饲料行业生产能力居于世界前列,但行业整体还发展不完善,许多成熟的管理模式尚未形成,而且效益微薄,因此对其经营管理尤其是销售渠道管理进行研究以节约成本扩大市场份额就显得很有必要。

二、饲料企业销售渠道现状:

目前,我国饲料企业的销售渠道主要有两条:一条是直销,饲料企业通过销售人员或自建的销售终端直接把饲料销售给养殖企业或下一级饲料企业。二是经销,渠道多呈金字塔式结构,饲料企业通过一级经销商->二级经销商->三级经销商->零售商->消费者,这样的层级结构将产品最终送到目标顾客手里。饲料企业在组建自己的渠道体系时,采取的策略一般是直销、经销两条腿走路,不同企业侧重点也不同。

饲料企业组建直销渠道,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业务员直销,这是一种基本直销方式,存在于所有饲料企业内。二是饲料企业在特定业务在特定业务区域设立销售终端直销,业内一些有实力的企业较多采用这种直销策略。

直销方式可以使公司建立自有渠道以长期占有市场,可以赚取中间商的额外利润,此外直销方式可以直接接触用户,较之经销方式可以更好掌握用户需求。但是直销渠道的建立需要大量成本投入,而且渠道管理耗费饲料加工企业大量资本、人力、精力,且市场管理困难、资金风险大、市场得不到精耕细作,对大部分企业会是一种拖累。相信随着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激烈的市场竞争将逐渐淘汰这种销售模式。

饲料企业组建经销渠道,一般沿金字塔形“顺向”建设,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饲料企业选定代理商或总经销商,完全利用经销商自己的渠道进行产品流

通,企业将工作重点放在做宣传、促销等面对终端用户的工作中,靠“拉”的策略带动渠道各环节运作起来。二是饲料企业在选定总经销商后,帮助总经销商建立渠道的下一级经销商层来协助分销。同时,为加强物流的快速畅通,饲料企业协助总经销商向下一级分销商进行“铺货工作”,以部分或全部的代销、赊销方式,主动向目标经销商供应饲料。

经销制模式可以使企业产品进入目标市场后利用当地经销商原有网络迅速打开市场,成本低、见效快,而且企业可以集中精力经常产品研发、生产、宣传。但经销模式渠道流通环节过长,经销商层层加价,影响企业也终端用户获利能力。而且由于饲料行业本身产品同质化、竞争激烈,如果销售较高依赖于经销商,则会大大降低企业谈判能力,不利于企业发展。

除以上两种销售渠道外,近几年逐渐发展起来新的“公司+农户”的供应链模式,更加注重农村、农户市场终端的需求,通过业务员深入农村基层,获得终端的第一手资料,并且可以培养很好的客户忠诚度。

三、新希望集团饲料销售分析:

2005年前,新希望集团的销售模式是,在各省市建立自己饲料加工企业,然后直接交给经销商销售。经销商为了利润最大化,往往会不顾农户的实际需求,对饲料进行实时调配,而只把精力放在销售饲料的量上,由于饲料销售没有针对性,效果也大打折扣。最重要的是,经销商缺乏直接养殖经验,有没有深入农户调研,他们更关心如何创造噱头去增加销售量。据介绍,经销商反馈给饲料厂的信息经常是千奇百怪:如要求饲料里添加香蕉味或葱油味等香精的想当然的建议。新希望也曾根据经销商的反馈对饲料方案对饲料配方有所调整,但发现越调整越偏离新希望固有的优势,包括定位和品牌等。

经历了一段迷茫期,新希望决定改变经销商合作模式以及销售维护模式,进行渠道下沉的改革。当时的希望集团总裁刘永好提出,为了适应农村养殖规模的变化以及养殖水平的提高,采取经销商和厂家服务小分队两条腿走路的方式,更能抢占精细化服务农户的先机。

新希望将原有经销商转变为农业综合服务商,负责配送饲料、预防药、组织回收签约猪的屠宰、物流等服务。取代经销商的则是一个个业务员。新希望聘请了1000~2000名的畜牧业技术专业的大学生,组建了“服务小分队”,进行“技

术营销”和“数据营销”。他们通过专业的技术以及跟踪调查累积而来的数据库分析,有针对性地进行服务销售。这些富有乡村特色的服务小分队成员,每天都在走街串户,和农户打成了一片。这些专业又贴身的帮助,让小分队人员成为离农户最近的一股潜意识的销售力量。

四、饲料行业销售渠道建设的问题与建议:

目前饲料行业渠道建设主要面临的问题有:(1)渠道定位不明确。大多数企业并没有明确的渠道定位:直销为主、经销为辅,经销为主、直销为辅。饲料企业的渠道定位就常在二者之间摇摆,表现出来就是原料价位低的时候就多做经销商, 原料价位高的时候就多做终端用户。(2)企业偏重渠道面的扩展,却忽视了企业自身实力。从我国饲料企业情况看,绝大多数企业实际选择的销售渠道已超出了自己的行销能力。一味追求“渠道网络覆盖面越广越好,经销商数量越多越好”,最终给企业带来的只有负面影响。条件不具备而强行进入一个市场,意识开拓不了市场,而是损耗企业资源,三是给企业日后开拓市场制造障碍。(3)企业认为渠道合作只是权宜之计,只重短期而忽略长期。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经济市场逐渐接受更多先进的世界管理理念,注重从战略高度规划企业。在竞争激烈的饲料行业,把渠道合作当作权宜之计的做法也不合时代要求。企业应当把渠道的建设当作一个长期的任务来完成,与合作伙伴建立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这样在长期内可以大大建设企业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4)企业注重生产与销售环节,却忽略了最终用户的需求。在传统的直销与经销的模式下,企业只是在销售点等待用户前来购买用品,对农户需求调查和反馈严重不足。缺乏对用户需求的了解,一方面不利于产品开发,另外也很难培养出客户的忠诚度。

篇7:我国水暖卫浴销售渠道分析

我国水暖卫浴销售渠道分析

慧典市场研究报告网讯,从水暖卫浴市场发展的规律和市场销售主体竞争方式的角度看,虽然水暖卫浴传统销售有着其本身一套完整的营销体系,随着科学技术巨大 能量的逐渐释放,传统销售渠道将面临着新的考验。传统的销售渠道在水暖卫浴企业经销商被公认为是最有效、最直接的,也是目前水暖卫浴商家为推广自已品牌和 扩大销售的首要选择。

网络营销的渠道比较适合水暖卫浴产品,很具发展潜力。现在网络营销的消费者偏向80后的年轻一代,再过几年他们必将成为最强的购买力人群,由此可见网络营销不可忽视。也是未来市场最有潜力的一块蛋糕。

由于它有一定的营业场所,使得商品和服务均可看、可触、可感,其核心在于把简单的商品买卖行为变成一种消费者的直接体验过程,通过消费者感观、感受的参 与,充分刺激和调动消费者的感觉、思维、行动等感性因素和理性因素,通过产品、服务和环境打造和谐统一的特色和风格,从而实现对消费者需求的把握。

尽管如此,传统销售渠道仍然存在与生俱来的不治之症。品牌水暖卫浴厂家无法控制经销商、终端执行不到位、经销商更改品牌、短视行为、市场推广能力软弱、渠道不畅等问题,都曾令品牌厂家头痛不已。

经销商、代理商模式能够利用更多的资源,如经销商的本地社会资源、资金等,迅速实现品牌的本地化,吸纳更多的社会资源为厂家的品牌建设服务。

专卖店即实体存在的经营场所,对消费者而言无疑是一颗定心丸;毕竟实际存在的物体给人以踏实的感觉,对于企业而言也是一种信誉的保证。

篇8:变革中的建材销售渠道分析

1.1 消费动因:需求扩大和消费水平的提高为销售终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是建材消费处于高速成长期。高速增长的国内住房需求和以基础建设为主的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增加会带来建材需求进一步增加。消费需求的剧增对渠道流通提出了新的要求, 传统渠道难以重负, 渠道规模在不断扩大, 渠道主体在不断增多。

二是建材消费层次多元化。消费者消费收入与消费档次的提高, 直接影响到对渠道终端的选择, 包括终端环境、终端产品、终端管理、终端服务等等。

1.2 环境动因:交通运输的发展为直接采购提供了便利

铁路网络的完善和多次提速, 跨省高速公路不断兴建与扩建, 长江航运能力因三峡的建设大幅提高, 国内货运成本不断降低, 货运效率大幅提高。以水陆运输、大批量采购为主的建材产品在国内跨省间的流通变得越来越便利。交通环境的改善和大规模直接采购带来的成本下降使得越来越多的二三级建材市场批发与零售商开始从厂方 (建材产品的生产加工基地) 直接采购货物传统的层级经销与批发体制受到冲击, 经销与批发辐射范围逐步缩小。

另一方面, 消费者的建材选购区域却不断扩大, 交通的方便使得消费者不在拘泥于当地的建材市场, 而有条件且比较方便的去大型的、规模化的、专业化的建材市场直接采购, 消费者与供应者 (厂家) 之间的渠道链越来越短。

1.3 竞争动因:业态多样、供应增多, 竞争需要成本优势

1.3.1 建材超市的崛起与扩张, 成本优势推动传统市场采购渠道变革

以宜家、百安居、欧倍德为代表的跨国建材超市和好美家等为代表的国内建材超市的崛起与扩张, 他们的统一采购战略使他们有强大的成本竞争优势和价格竞争能力。作为大中城市的建材商家, 如果继续遵从传统模式而从上级渠道采购, 将无法在价格上与不断扩展的超市业态展开竞争, 必将推动着建材采购渠道发生变革, 以应对超市直接采购带来的压力。

1.3.2 厂家不断加大直接供货的范围和力度

供过于求———价格竞争———微利经营是市场经济的铁定法则, 巨大的建材消费需求必将带来建材生产的扩大从而带来建材产品的供过于求, 竞争的加剧使得终端价格逐步走低。对于厂家, 要保持终端市场的价格竞争力, 传统的层级分销体系显然难以达到, 交通环境的改善又为厂家展开直供提供了条件。于是在价格、成本与竞争的压力下, 建材生产商纷纷展开直销、专卖、连锁等直达终端的渠道模式, 这既降低了成本, 又利于渠道的控制和品牌的塑造与维护。建材产业的渠道链逐渐缩短而走向扁平。

2、渠道变革带来的影响

2.1 产业基础成为建材批发与集散市场的重要支撑

由于经销零售商的直接采购, 没有产业基础的批发市场必将走向萎缩, 而那些吸引了大量厂家的直设点、加工厂、中转仓的交易市场便在批发中占有了巨大优势。由于大量的建材产品都是在原材料的基础上需要经过加工才能转化为直接销售的成品, 因此建材加工产业将成为支撑传统建材批发市场发展的必要基础。未来具有生存与成长潜力和竞争优势的建材批发市场, 将从两方面产生:一是有庞大的建材生产或加工产业群, 二是有具有绝对优势的地理位置和交通环境, 两者兼备将成为未来建材产品的区域集散中心。

2.2 大中城市, 建材市场进入“营销竞争”时代

国外建材零售巨头的大规模登陆与本土建材零售业的扩张, 推动国内大中城市建材零售由"卖方市场"步入"买方市场"。以"坐商"为基本特色的传统摊位制销售被迫在营销策略上升级, 同时, 超市、卖场等新型建材零售业态在相互间的竞争压力下不得不在市场定位、品牌塑造、服务提供、规范管理等各方面引入现代营销理念, 展开全方位的竞争。主要体现在差异化定位兴起;服务竞争不断升级;管理日益规范;大众传播越来越多的被采用。

从竞争现状来看, 建材市场已开始走向细分化、专业化和精细化, 从一个简单的交易场所向渠道品牌建设转换, 由产品、价格为主营销手段的竞争向以服务、管理为主的全面营销竞争转变, 从"坐"等顾客上门向以整合传播为主的营销方式转变。

摘要:渠道作为连接沟通产销的中介, 在市场的变革中往往表现最为剧烈, 毕竟谁把握了通路才有可能把握市场。来自国内外的建材连锁大鳄在各地激烈厮杀, 成为国内建材渠道变革的导火索。加之消费需求剧增的拉动、客观条件与环境的改善、供应方在竞争压力下的推动, 多方合力, 共同导演着建材渠道新一轮剧烈变革。本文旨在对建材渠道变革动因进行剖析并揭示渠道变革给行业可能带来的一些影响。

关键词:建材,渠道,变革,动因,影响

参考文献

[1]菲利普.科特勒:《营销管理》 (第九版) .梅汝和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9年[1]菲利普.科特勒:《营销管理》 (第九版) .梅汝和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9年

[2]王方华、吕魏著:《企业战略管理》.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7年[2]王方华、吕魏著:《企业战略管理》.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7年

[3]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陈小悦译.华夏出版社, 1997年[3]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陈小悦译.华夏出版社, 1997年

[4]顾国祥、王方华著:《市场学》.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5年[4]顾国祥、王方华著:《市场学》.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5年

上一篇:素食餐厅经营策划一下一篇:乡纪委开展主题活动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