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题材的小说简介

2024-06-23

革命题材的小说简介(通用9篇)

篇1:革命题材的小说简介

1、刘知侠的《铁道游击队》以刘洪,王强为首的枣庄煤矿工人,在党的领导下,以铁路线为主要战场,和日寇汉奸展开殊死斗争的故事。故事从打洋行开始,到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结束。描绘了我党领导的艰苦的坚持敌后的抗日战争,为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2、《红日》是一部以解放战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故事以国民党的王牌整编74师在1946年的深秋向我军连水城第二次的进攻开始,直到1947年的被我军全部歼灭为止。作者吴强在《红日》中对大踏步前进、大踏步后退,以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为目标的运动战做了最生动的诠释。全书主要以孟良崮战役为背景,描述了惊心动魄的战争的场面,刻画了我军的高、级指挥员和众多的战士的英雄的形象。

3、徐光耀《小兵张嘎》故事以1934年的白洋淀为背景,嘎子梦想参加八路,梦想得到一支属于自己的真枪。奶奶为了保护八路老钟牺牲了,嘎子只身上县城找传说中的罗金保,打鬼子替奶奶报仇。嘎子从此以小八路自居,紧接着又和区队八路打了一场挑帘战,嘎子缴获一把真枪。眼看梦想全部实现,枪却被区队长收了。嘎子想不通,和打赌认识的小伙伴胖墩一起重返县城。嘎子要单独替奶奶报仇。特派员刘燕却与孩子们在一起。经过种种误会和巧合,以嘎子为首的孩子们,粉碎了敌人的阴谋,配合区队八路使药品顺利过境,一举歼灭肥田斋藤一伙日本鬼子。

4、《小游击队员》是作家王愿坚的作品。其主要内容是: 樟伢子的父母掩护红军伤员时被白鬼子杀害了,带着对敌人的刻骨仇恨,成了孤儿的他四处寻找红军时遇到了红军的侦察员。在协助侦察员去敌区侦察时不慎被敌人发现,侦察员被俘。机智勇敢的樟伢子把敌人的工事情报图送给了游击队,游击队歼灭了敌人,救出了侦察员。樟伢子经历了战火的考验,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小游击队员。

5、张品成的《赤色小子》 以“赤色小子”为总题的中、短篇小说集。作品以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斗争生活为题材,以“围剿”与反“围剿”时苏区红军与白军的殊死战斗为背景,栩栩如生地刻画了一群红军小战士的感人形象。故事波澜迭起,险象环生,中篇“好看”,短篇则读来“有味”。十篇作品不论思想内容还是艺术表达都堪称精粹之作。

篇2:革命题材的小说简介

《红岩》作者是:罗广斌、杨益言。主要内容是:1948年,在国民党的统治下处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敌人为了得到口供,妄图用炎热、蚊虫、饥饿和干渴动摇革命者的意志。为了粉碎敌人的阴谋,龙光华、许云峰、江姐、成岗、刘思扬等人英勇牺牲了。伴随着解放军隆隆的炮声,去迎接黎明时分灿烂的曙光。

《红日》作者是:吴强。主要内容是:描写在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在山东歼灭国民党部队整编七十四师的故事。故事以军长沈振新、政委丁元善所率领的一支部队为主线,环绕着山东战场上著名的莱芜、孟良崮两大战役,描绘了波澜壮阔的战斗场面和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迹。

《小兵张嘎》改编自当代著名作家徐光耀的代表作。这部作品自1961年发表至今,已经五十多年了。小说和电影中的“张嘎”,因其“英气”与“嘎气”,已成为新中国几代人童年记忆中的最灿烂的一部分。讲述了小嘎子在老钟叔,老罗叔,区队长,奶奶的引导下,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八路战士的过程

《铁道游击队》作者是刘知侠。主要内容是:为了抑制日本侵略者的入侵,配合中国军队与日军交战,中国共产党在山东枣庄成立了以刘洪为队长的铁道游击队 他们的目的是袭击铁路沿线。破坏敌人的运输补给线。并为山里的八路军提供弹药。

《小游击队员》是作家王愿坚的作品。其主要内容是: 樟伢子的父母掩护红军伤员时被白鬼子杀害了,带着对敌人的刻骨仇恨,成了孤儿的他四处寻找红军时遇到了红军的侦察员。在协助侦察员去敌区侦察时不慎被敌人发现,侦察员被俘。机智勇敢的樟伢子把敌人的工事情报图送给了游击队,游击队歼灭了敌人,救出了侦察员。樟伢子经历了战火的考验,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小游击队员。

《赤色小子,》 作者: 张品成, 瘦小,是小主人公的名字。他是个在杀亲仇人的门下成长起来的孤儿!瘦小是个创造红色革命辉煌的孩子,他,为中国的崛起和努力平拼搏,做出了血的牺牲!他是个正义之子!

而他,却是瘦小的杀亲仇人,他是个劣绅,是个剥削农人财产的胖子地主!

篇3:职场小说的题材特点

关键词:职场小说,题材,特点

继《杜拉拉升职记》的电影电视剧占据各大荧屏, 今年, 《浮沉》电视剧也开始热播, 从2007年开始兴起的职场小说热潮尚未褪去。职场小说的兴起尤其必然性, 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 我们周遭的世界都已经卷入一个商业化的进程, 越来越多人走上职业化的道路, 职场已经演化成一个巨大的生存现实。

职场小说立足当下, 关注现实, 读者从中不但可以看到商战、办公室生存、职业发展等智慧, 也可以看到个人的奋斗、理想与现实的挣扎、利益与职业操守的斗争、个人情感等细腻的内容。

优秀的职场小说对个人的职业成长具有指导意义, 每个身处职场的人可以从职场小说中看到自己熟悉的生活, 自己所经历过的迷惑、无助、历练、成长等小说中的主人公也一样, 无形中对职场小说产生很强的认同感和情感慰藉。

职场小说大致可分为商战小说和职场成长小说两种类型, 前者如《输赢》、《圈子圈套》、《终极逐鹿》, 后者如《杜拉拉升职记》、《不认输》。也有同时涵盖商战和职业成长的, 如《浮沉》。概括而言, 职场小说的题材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职场生存智慧

职场的生存不单单是个人的工作能力, 更重要的办公室的人际关系的处理。办公室政治是每个职场人都绕不开的话题, 如果说工作能力考验的是个人的智商, 职场人际关系的处理则更多仰赖于情商, 情商的高低对职场生存的重要性显而易见。在《潜伏在办公室》里, 充满了有关办公室人际关系的内容, 简直可以当成一部办公室政治教材, 作者陆琪通过描写主人公余则成的经历, 教导职业人如何在险恶的职场生存。《杜拉拉升职记》里杜拉拉从一个青涩的新人到顺利扳倒上司玫瑰成功获得晋升, 这里面既包括杜拉拉个人的努力奋斗, 也少不了办公室的政治斗争。《浮沉》里的乔莉一开始被当成棋子、炮灰等经历也是办公室政治的鲜明写照。

二、商战故事

商场如战场, 精彩的商战故事可媲美经典的武侠小说, 内容精彩绝伦, 令人拍案叫绝。职场小说里的商战故事, 既包括商业智慧的较量, 也包括资本、权利、个人修为等的比拼。相比普通的职场小说, 商战小说更需要宏大的格局, 具备高度、广度和深度。

在西方世界, 有很多优秀的商业小说, 对商业社会进程的推动起到不可多得的作用, 比如《贼巢》、《门口的野蛮人》、《摩根财团》等。然而, 在当今中国火热的职业小说市场, 有关商战的题材相对较少, 恰恰缺少好看的商业故事, 优秀的作品更很少。

大多数职场小说着重描写个人职场奋斗, 对于商战的笔墨较少。《输赢》和《浮沉》都以销售人员为故事主角, 里面都有涉及商战内容。《输赢》被誉为中国第一部商战小说, 以两大跨国企业决战中国市场为背景, 讲述了双方销售高手争夺银行超级订单, 冲刺销售目标的故事, 以超级订单的招投标为主线, 小说里有很多商业战术的描写, 小说中独创的“摧龙六式”更被销售人称为“销售人的葵花宝典”。《浮沉》也是一个充满了商战气氛的职场小说, 通过国企晶通的改制, 赛思和SK为争夺晶通七亿大单而展开的战争, 也是非常精彩的商战故事。

三、个人奋斗与职业成长

职场不单单是生存的场所, 也是承载着众多梦想的地方, 每个人在职场这个大舞台里, 有的人不断前进, 有的原地踏步, 有点沉沦下去, 这里充满收获和挑战, 不断重复着这个社会最主流阶层的梦想与失落。因此, 众多的职场小说以职场底层人物为主角, 作者通过她们描述职场人的奋斗与职业成长。如《浮沉》里的乔莉, 从前台到总裁助理再到销售人员, 实现了职业发展的三连跳, 乔莉的成长离不开其对自己清晰的职业的职业规划和时刻保持上进的态度。

四、职场浮世绘

职场不是只充满冷冰冰的斗争, 也充满着温暖的情愫。职场小说除了对职场明争暗斗的描写, 也会写到关于生活、关于情感的细节。如《米娅, 快跑》, 职场小说里的小清新, 很多有关细节和温热的感情的描写, 有一些友谊, 一些感悟, 一些小小的会心微笑。即使在《输赢》这本气质硬朗的职场小说中, 除了关于销售的技巧外, 一些关于工作、生活、爱情, 乃至人生终极意义的思考打动了读者。比如周锐、比如方威, 他们虽然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名和利, 但失去了爱情和快乐。这些都是职场小说除了描写职场之外, 有关生活、人生的一些思考。

职场小说是大众化的, 优秀的职场小说甚至可以突破类型小说的局限, 成为经典, 通过职场这个小世界来折射社会这个大世界, 对社会大背景做记录。

参考文献

[1]李可, 《杜拉拉升职记》, [M],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9-1[1]李可, 《杜拉拉升职记》, [M],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9-1

[2]崔曼莉, 《浮沉》, [M],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1-1[2]崔曼莉, 《浮沉》, [M],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1-1

[3]付遥, 《输赢》, [M], 中国商业出版社, 2012-3-1[3]付遥, 《输赢》, [M], 中国商业出版社, 2012-3-1

篇4:革命题材的小说简介

读过小说之后,我十分信服王蒙的评点:精炼,准确,有未及而无过之,绝非溢美之词。 所谓“史”,说的是1946年以李先念为首的中原军区数万部队,突破蒋介石30万大军的重重包围,胜利回到了根据地,从此,拉开了解放战争的序幕。在中国革命战争史上,中原突围,并不是广为人知的一段史实。小说之所以选择这一题材,是因为作者本人不但有着数十年的军旅生涯,而且,在这数十年中间,他始终是与当年参加过中原突同的某支劲旅生活在一起的。他熟悉众多当年突围的亲历者。听他们为军史、战史作正式的回忆,也在日常聊天中,听他们讲述中原突围时残酷战斗、壮烈牺牲的具体情景,还有大量不宜入史的轶闻趣事,从而在他的脑海中,保留了一部突围的“正史”和丰富的“野史”,以及众多活生生的真人。 综观《突围》,作者只坚持了三个字:“写真实”。他力求再现那个历史时期真实的存在,而一切价值观、道德观,则自然体现于小说的人物情节之中了。无疑,《突围》是战争小说,但作者倾全力描写的则只是战争中的人。这里,作家似乎是有意一反文艺创作的定式,没有突出塑造“这一个”或“那一个”典型人物。这是对既有文学观念的挑战,也是对作家功力的考验。作者以他独特的语言叙事风格,轻松诙谐,“细针密缝”,成功地绘制了一幅战争中革命军人的群像图。

司令员赵龙。通过大量的细节描写,诸如特意安排旅、闭干部写家信,他自己当信使;给下属积极张罗找老婆;闹洞房,听窗根等等,勾勒出了一位粗中有细、充满人情味的人。而在椴树崖,面对敌人两个师的堵截,已是濒临绝境。赵龙经过一番调兵遣将后,端坐椴树下,悠然地叫人为他剃头刮胡子,等待夜幕降临,成功突围。战斗中,不像我们在所有军事文艺作品中看到的那样,司令员总是在指挥所里一边举着望远镜观察一边不断地下达作战命令。这位赵龙赵司令不是这样。他腾身而起,跃上战场。不是战斗的需要,纯粹是他自己要寻求并享受冲锋陷阵与敌厮杀时的那种战争快感。

旅政委张子学,是一位韬略过人深孚众望的政治家,幽深的内心世界,涌动若树立个人威信的政治欲望。旅长孙学义,战斗一打响,如同战神附体,所向披靡,不愧是军中一员战将;而在和平的空隙,却又丑魂附体,找来集镇上的暗娼泄欲。小说尽皆和盘托出,写得繁简有度,是当代文学中不曾见过的形象。

冯苗是《突罔》中的“另类”人物。这位品、才、貌俱佳的青年女性,知名大学新闻系的高材生,军区报社的记者。她拒绝了旅政治部主任柳燕荪的求婚,深深地暗恋着一个外号“大洋马”的小连长——杨茂。她被诬陷为“特嫌”,遭受监督审查,屈辱中依然大度乐观,卓而不群。在电闪雷鸣的荒野之地,一对恋人相遇初欢。不意冯苗怀孕。审讯批斗,冯苗保持沉默,保护着自己神圣的爱之秘密。杨茂尚不知自己已有爱果,却突然壮烈牺牲。冯苗扑倒在杨茂坟前,泣血不止,无声地向世界宣告:我怀的是小洋马!冯苗“正正经经跪在杨茂面前,端端正正磕了二十六个响头,为的是纪念大洋马二十六岁的寿数”。原来负责监督冯苗的兩个女兵,苏端阳和华桦,现在却成了冯苗的护卫。二人陪着冯苗哭了一场,扶她骑上毛驴,“苏端阳在前面牵着缰绳,华桦拿树枝在后面鞭打毛驴的屁股,驴背上端坐着尚未出生的小洋马的母亲……”小说读到这里,仿佛升起了一幅圣母图。

《突围》绘制的革命军人群像图,还有旅政治部主任柳燕荪、团政委龚言斌、团长高震、团参谋长李立春、高参金光祖等。性格各异,情趣不同,但都围绕着“老婆问题”演绎了不同的故事,有喜剧,有闹剧,亦有悲剧。喜怒哀乐,苦辣酸甜,美丑真假,无所不包,展现了人性之种种。《突围》中还有一群来自重庆的大中学生,男女青年。或工笔细绘,或简笔素描,形象鲜明,展现出不同的人生。

有位以酷评著称的作家曾经撰文说,老了就不能也不要再写小说了。据说,写小说是与荷尔蒙有关的。附和者众。也有著名的小说家践行之。老夫聊发少年狂。年近八旬的丁朗不仅打破惯例写了小说,而且作了性描写。性描写,在古典小说《金瓶梅》、《红楼梦》中,一般用于负面人物的刻画,性行为通常被指为淫荡、腐化之代名词。丁朗却一反其道,把性描写用于正面人物,写出性爱之美,为性正名。作家匠心独运,在“千里雷声万里闪”一章内,设计了一场性爱盛典,把人物一步步推向圣殿。先是椴树崖突围,冯苗为了陪伴抚慰一个身受重伤即将死亡的年轻生命而掉队;继而自己坠下山崖;尔后,攀沿着树木在死亡线上挣扎;她呼唤着杨茂,用爱支撑着生命力。与此同时,杨茂也在寻找他的爱人,满山遍野地呼唤着“冯苗——”作者首先把人物置于这样的特殊情境,之后,“一道闪电撕裂了天空”,一对互相呼唤的情人,终于发现了对方。“两人都像发了疯似的,跌跌撞撞地在雨中向着对方奔跑,向着一起靠拢,再靠拢。在降隆雷声和哗哗豪雨之中,他们壮烈而豪迈地,放肆而狂野地拥抱在了一起”。接下去的描写是喃喃私语,热烈狂吻……再接下去,“在无边夜雨的掩盖和伴奏下,他们倒下去而且滚动着,顾不得水流,顾不得泥泞……”灵与肉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呻吟着,尖叫着,完成着人生的一次盛典。而在他们看来,那雷也好,那雨也好,那吓人的闪电也好,此刻,都不过是为他们的结合而前来凑趣的礼花、唢呐和锣鼓”。前后两千多字的描写,从铺垫到高潮,酣畅淋漓,节奏明快,语言典雅,刚柔相融,全然是一首性爱的赞美诗。

正因为作家坚持了写真实,我们在《突同》中看到了人性的多面性和复杂性;看到了真善美和假恶丑同在;看到了“光明”与“黑暗”、“歌颂”与“暴露”共存;看到了建构与解构并行。真实是残酷的,也许有人接受不了。但,这就是生活,这就是文学。

篇5:革命题材的诗歌

曾记得那一年,

一声枪响,

从此翻开了,

一段新的历史。

这段时光的尽头,

是那无尽黑暗的,

一丝星火,

渐渐变得明亮。

历史的长廊,

总是会带给我们,

诸多的启示,

却永远不会磨灭。

我们的今天,

是用他们的昨天换来的`,

我们的笑脸,

夹杂着先辈们血泪辛酸。

想起这段历史,

我们斗志昂扬,

回首过去,

是我们新的开始。

请不要忘记,

我们的先辈,

请不要忘记,

他们的奋斗。

辛亥革命,

萤光闪亮的一刹那,

是便新中国,

篇6:革命传统题材课文的价值取向

“王二小该不该喊救命?”课间,几位语文教师热烈地讨论着在《王二小》课堂上出现的情景——在讲读到王二小把敌人引进八路军的埋伏圈时,老师发问:“王二小此时会喊什么?”有生答曰:“鬼子来啦!八路军叔叔快来救我!”对此,有老师觉得王二小喊救命是怕死的表现,极大地损害了人物勇敢、不怕牺牲的英雄形象,对于这样的发言,教师要及时纠正;也有老师认为不能断然否定孩子的想法,现代社会提倡以人为本、珍爱生命,学生认为王二小在自己的生命受到威胁时喊救命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如果生硬地纠正,难免会有“穿靴戴帽”之嫌;还有老师认为之所以出现了这种“不协调”的声音,原因在于学生对文本的体悟不到位,缺少必要的情感和认知铺垫……

是啊,“英雄主义”是时代的需要,“珍爱生命”不也反映着时代的进步么?语文课本中类似于《王二小》的革命传统题材课文所讲述的故事,所表达的主题对于今天的孩子来说过于遥远,过于陌生。学生表现冷淡,认识上出现偏差也是常见的事。如何正确解读革命传统题材课文的主题?如何引导学生与此类文本所诠释的人文内涵产生情感共鸣?当文本价值取向与学生的独特体验发生冲突和矛盾时,我们教师又该如何正确合理地对待呢?这是我们在执教该类课文时不得不面对的三道难题。对此,笔者认为:

一、尊重历史,尊重文本,不随意改变课文的价值取向 我们生活在当今这个时代,需要与这个时代同步,与这个时代积极的思潮和主流思想融合,同时又需要弥补我们精神世界的缺失——传统文化思想的精华和革命传统的光辉。在历经“《王二小》该不该删除”“《狼牙山五壮士》该不该退出小学课本”等多次大讨论之后,如今的人教版小语课本还是保留着相当数量的此类课文,这是完全正确的!因为这些课文所承载的集体记忆和时代精神不应该被忘却、被否定。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文章是时代的回音壁,是作者人生的记录,其中的人物自然也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文章中的主人公必须放到特定的时代背景中去解读,才能准确把触摸到他的脉搏。新的时代,我们注重从人性化的角度去解读教材,建构人文、民主、个性化课堂。然而,对于革命传统教育题材课文的价值取向,是不能随意改变的。王二小的事迹流传了多年,已经不只是一个故事这么简单了,他代表着那个时代中华民族的抗日精神。我们不应该用现在这个时代的价值观和道德观看待那个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年代。有人认为让一个孩子去为八路军放哨最后被日军杀死有些不人道,但是在抗日战争中,又有多少未成年人走上战场,承担起本不该属于他们那个年龄的责任!这是一种悲壮的现实——一个民族不愿被奴役而被迫起来反抗的战争。王二小只是他们中的一员,一个典型的代表。在当时严峻的抗敌形势下,王二小顾全大局、舍己为人是一种迫不得已的斗争需要,更是一种源自人物内心爱憎情感的英雄壮举。因此,我们必须用历史的眼光去观照文本,去审视人物的灵魂。

正如陈先云先生指出:“革命领袖和革命传统教育方面的课文有着较明确的价值取向,最好不要做多元的解读,不能因为时代感的要求,随意改变其编排意图。”因此从这个层面来说,“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机智勇敢,不怕牺牲”才是王二小英雄品质的真正内核。在那千钧一发的时刻,王二小是不会喊救命的!

二、搭梯架桥,披文入情,在平等对话中实现精神建构 如前所述,阅读革命传统题材课文,只有依据作者和文章中主人公的时代背景定向文本的价值取向,在价值取向允许的范围内解读文本,才能体现这类文本的真正价值。由于年代久远、价值观念的变迁,学生一般对这类课文表现冷淡,经常产生认知偏差。作为教师,我们的职责就在于引领学生无限接近文本的人文内涵,将文本的精神内核植入到学生的生命中,涵养学生的精神,实现发现自我和提升自我的本质意义。教学此类课文,笔者认为可以应用以下策略来实现情感共振和精神引领之目标。

1、立体阅读,补充历史背景资料

革命题材课文所述故事与当今儿童的生活体验存在比较大的距离,学生阅读课文实际上是一种横向单一的平面性阅读,它给予学生的阅读信息比较少。因此,我们必须给学生提供各类足量的相关背景资料,实现学生纵向多纬度的立体性感知,提高阅读革命题材类课文的质量。比如教学《王二小》,老师可以简单地补充介绍什么是抗日战争、王二小是为掩护几千村民和干部而牺牲;可以引导学生交流:你知道哪些抗日小英雄、儿童团员如何帮助八路军打鬼子等知识;还可以学唱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等。这些背景知识的补充能够帮助和延伸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与判断。

2、创设情境,适时介入媒体资源

当遇到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和超乎学生想象的问题时,当课文关键性的疑难词句使学生难于理解和把握时,我们应该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适时地引入视频、图片等媒体资源,化抽象为具体,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让学生穿越时空,身临其境,感同身受。

例如《王二小》一课,“敌人来扫荡”中的“扫荡”一词,学生难于理解。教师可以适时播放一段反映日寇实行“三光”政策、无恶不作的录像,学生立马能够知道“扫荡”一词的内涵,同时立即产生同仇敌忾之感,为理解王二小恨鬼子、爱人民做了很好的铺垫,可谓一举多得。一位老师教学《飞夺泸定桥》时,剪切了影片《大渡河》中“雨夜急行军”“冒着枪林弹雨攀铁链”的两个片段,在课堂上适时播放,帮助学生很好地理解了红军战士“抢时间”“攻天险”的英勇与悲壮,情感上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3、切己体察,揣摩感悟关键词句

革命传统题材课文都离不开鲜活的人物形象,往往通过细节化的言行、神态、心理描写来展现人物的思想性格,有的甚至写出了人物思想性格的复杂性。像《狼牙山五壮士》中一个“走!”字便写出了班长马宝玉大义凛然、义无反顾的英雄气概;《桥》中先“揪”后“推”的动作描写既体现了老汉作为党支部书记不徇私情的大爱,又表现了他舐犊情深的父爱……“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惟文通彼此,譬如梁与津。”(叶圣陶语)老师必须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抓住这些对理解内容、感悟形象起关键作用的“桥梁”与“渡口”,设计一些填空补白、角色体验之类的语言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深入地研读文本,探究字里行间蕴含的深意,巧妙落实语言文字的训练,实现与文本的有效对话,从而加深阅读的深度和效果。

比如《王二小》一文中,“王二小装着顺从的样子,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就是一处很重要的语言读悟点。有老师在“装着顺从”四个字上大做文章,让学生想象说话:“王二小此时心里是怎样想的?”通过切己体察,读悟表述,语言与精神同构共生,王二小不怕牺牲、机智勇敢的形象已然在学生心头鲜活、丰满起来。王崧舟老师执教《我的战友邱少云》时,就是牢牢抓住“纹丝不动”这一文眼引导学生从原因、后果等不同角度来品读全篇,以情促读,领悟主旨的,由一词见形象,由一词见精神,收到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奇效。

4、尊重学生,辩证看待“独特体验”

“鬼子来啦!八路军叔叔快来救我!”一年级学生在课堂上替王二小“喊”出这样的话语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哪怕老师在前面的教学环节中做了足够的铺垫。老师虚晃一枪,不置可否显然是不行的。窦桂梅老师在执教该课时也遇到过类似的回答,她一句“哦,王二小希望八路军叔叔来救他,说明王二小担心自己,那同学们想一想,王二小是不是这样想的?”就巧妙地实现了对学生认知偏差的引领。对于偏离文本价值取向的课堂生成,我们要加以引导纠正;对于学生认知中的合理成分,我们也要予以肯定。比如教师可以告诉学生:新的时代,我们小学生学习王二小,不能鲁莽地“见义勇为”,而更应该提倡“见义智为”。

篇7:革命题材电影闪闪的红星观后感

这部影片主要描写儿童团员潘冬子在困难面前不低头,在闪闪红星的照耀下,由一个儿童团员成长为一名红军战士的故事。

影片讲述了少年潘冬子和游击队联手对抗土豪恶霸胡汉三的故事。本剧主角是小英雄潘冬子,他的父亲是红军团长,母亲是地下党成员。

当他的父亲跟着红军队伍走了后,小冬子就天天盼望着父亲能够回来,有一天母亲对他说:“等到山上开满映山红的时候,红军就来了,你爸爸也就回来了。”于是冬子天天来到村口的一棵小松树下,从地上捡起一枝干枯的映山红,坐在石头上等待着红军的到来,一天又一天……

有一天,他梦见山上的映山红开了,红军来了,自己穿着整洁的军装,戴着闪闪的红星走在队伍里,特神气……当他正陶醉在这美梦之中时,吴大叔来了,他对冬子说:“要想胜利不能靠等,要去斗!”冬子听了后明白似的用力点了点头。

经过一系列的“考验”,最终,尽管冬子失去了母亲,但他靠自己的机智与勇敢帮助共产党打败了土豪劣绅胡汉三,村里又变得和谐和安宁。

就在这时,冬子的父亲长征回来了。他亲手为冬子戴上了那颗闪闪的红星。从此以后,冬子就成为了人人称赞的小英雄。

潘冬子留给我很深的印象。他机智、勇敢、有恒心······而且性格很坚韧,小小年纪就怀有坚定的革命信念,使他在面对残暴的敌人而毫不畏惧。他也很坚强,他没有因为失去母亲而丧失自我。他也很机智勇敢,在最危险的时刻,他冒着生命危险去除掉恶霸。他高尚的品格值得我们去学习。

我们也见证了他从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孩子成长为一个“红军战士”的过程,虽然艰辛,但他挺过来了。

看了这部电影,我的感触很深,主要有两点:第一点是潘冬子的机智、勇敢和不怕牺牲、坚信革命必胜的信念。他敢于与敌人作斗争,敢于争取革命的胜利。当时的胡汉三为了阻止红军吃生命中必不可少的盐,便封锁了上山的路,潘冬子灵机一动,将盐融化到衣服里,把河水装到竹筒里带上了山。他的聪明、机智使红军保存了体力,最终取得了胜利。第二点是:吴大叔的那句话:“要想胜利不能靠等,要去斗!”是啊,要想实现任何愿望,都要靠我们自己去努力奋斗!要是没有红军与日本鬼子等“敌人”战斗,就不会有我们现在的美好的生活!

篇8:革命历史题材的影视剧创作研究

关键词:革命历史,影视剧

革命历史题材的影视剧主要来源于当代文学 ( 1949 - 1967) , 也称为十七年文学这段时期作家创作的以1921 年中国共产党建党至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这段革命历史为题材的作品。我国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兴起一股创作革命历史题材的文学作品风潮。进入新世纪后, 国内再度兴起一股革命历史题材的文学作品创作浪潮, 一大批经典的革命历史小说《林海雪原》《红日》《红岩》等纷纷再版, 成为一部部畅销书籍。至此之后是连续的重拍“红色经典”, 笔者研究发现几乎所有的革命题材的经典文学作品均被搬上荧幕。不管是文化现象还是社会现象的出现均有内在的原因, 就上述情况 ( 改编革命历史题材文学作品) 也不例外。

一、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剧创作繁盛原因分析

如今, 国家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科技水平不断提升。文化多元日趋显现, 为什么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 钟爱爱情、武侠、戏说等影视作品创作的艺术家们对革命历史题材的文学作品加以重视? 原因多种多样, 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为下面几点:

( 一) 历史和精神文化的传承呼吁

在中国社会生活中出现大量的革命历史题材影视作品是国内独特的文艺现象。我们也可以这样认为, 其中具有的历史记忆有很多, 一个国家或者民族最珍贵的精神财富也包含其中, 对这种记忆加以尊重是创作者尤其是从事红色经典改编活动编导们的责任, 让整个民族记住那一段血与火的历史。所以, 对这笔财富怎样利用, 把历史的原汁原味保存在精神记忆力, 成为文艺界普遍探讨的话题之一。在革命历史题材影视作品创作中, “红色经典”改编而成的影视作品占有很大的比重, 所以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就流行的改编“红色经典”有其存在的必然, 就其自身而言, 一些作品之所以会经历时间的考验, 成为经典和其顽强的生命力和超越时代限制的公知具有很大的联系, 奉若圭臬并非经典存在的意义, 被高阁“悬置”, 也不能产生经典, 价值为其最重要的传承。从某种意义上而言, 在屏幕上频繁出现革命历史题材影视作品, 也是一条维持革命历史题材文学作品生命力的重要途径。市场调查也表明, 从权威机构发布的收视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 对革命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 观众的关注度较高, 其市场比较广阔。

( 二) 主流文化构建的需要

革命历史题材影视作品具有较为特殊的题材, 所以其应该自觉肩负文化、历史传承的重任。但是, 对革命历史进行反应的影视作品和历史书有一定的不同。普通民众作为其受众的主体, 这类型的影视作品肩负着宣传国内主流文化的重任。如今, 语境趋于多元化, 要想让广大观众华英这类型的影视作品, 就不能对历史资料进行堆砌, 要对观众的心理有所了解, 具有良好的艺术创作基础, 在科学的创作方法下, 为观众提供具有营养的文化产品。国内文化发展的趋势和要求需要创作者牢牢地领会和把握。自觉地肩负起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任, 以国内现代化建设为基础, 以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为目的, 促进社会和人的全面进步、发展。

( 三) 市场商业利益的考虑

进入新世纪后, 国内经济水平不断提升, 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稳步提高, 需要的精神文化日益丰富。他们欣赏电视电影的水平也有所增长。同时, 大众传媒的市场竞争在不断加剧, 为了对生活偶的话语权锦绣谷争夺, 影视制作商在深入市场、寻找市场, 以便于制作的影视作品和大众的口味相符合。《激情燃烧的岁月》的一大批经典的历史题材影视作品打开市场后, 对革命历史题材影视作品所具有的广阔市场被电视界看好。可以说在市场营销规律的促使下, 我国文艺创作的主旋律为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剧, 选择上述主旋律, 可以大大降低投资风险, 因为他的读者和受众已经积累及几代人, 具有较高的认知度, 因此更容易走俏于市场。同时, 观众对改编的“红色经典”作品具有较高的期待性, 对制片商而言, 发行的宣传费用更少, 而且在国家影视文化出版部门审核作品的时候, 主旋律的作品更容易过审。就企业性质的制作公司而言, 对主旋律作品进行投资, 拍摄的费用以及制作成本较低, 更会被广大受众所接受, 投资收益见效较快。

( 四) 大众的审美追求

任何一种艺术和媒体形态都需要具有一定的受众, 作为一种媒体, 电影电视和其他商品相比, 具有一定的不同, 这种不同决定了作为买方的媒体和作为买方的影视制作最终需要投资方、广告商等掏钱, 广告方的钱来最终还是由观众埋单, 他们对收视率极为关注, 广告商对收视率高的影视资源趋之若鹜, 所以媒体以及制作方对收视率高的影视作品也更为重视。就国内而言, 对收视率最广泛的认识为: 一个“磁铁”, 观众不仅被其吸引, 广告商也被其吸引。如今媒体投资资源日趋丰富, 观众作为最终的埋单者选择的空间很大, 仅仅需要操控遥控器, 就可以换掉不符合自己口味的电影电视作品, 各类型的影视作品中就存在竞争, 收视率由此出现。时代在进步, 媒体资源随着时代的进步会越来越多, 在市场经济背景下的媒体运作需要以满足受众的各种需求为最终标准个基础, 影视节目的收视率被观众的喜好 ( 收视率) 直接决定, 所以检验影视节目成功与否的标准为观众的选择。

( 五) 媒体的推广

如今科学技术在不断发展, 媒体也被其所促进, 获得蓬勃的发展, 作为影视艺术题材的一种, 革命历史题材影视作品, 由于市场空间巨大, 热度不断提升, 多种媒体会对其越来越青睐, 这也严重考验着革命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 唯有全方位的整合多种媒体之间的资源, 才能最大化的传播革命历史题材影视作品。如今网络视频的竞争最为激烈, 不仅传统门户网站开始推出网络宽频, 同时专业性的网络公司在国内也开始出现, 浩瀚的网络海洋中已经可能容纳所有的影视资源, 广大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合适的影视作品观看, 可以随时的转换并自由的选择传播者和受播者的身份, 这对影视剧节目的传播更为有利。

二、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剧的创作特征

( 一) 力图恢复革命历史全貌

由于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剧的加入, 使得革命叙事具有的内涵更加丰富: 那就是续写经典革命叙述, 并重新审视和言说某些领域, 把大统一的革命历史格局予以打破, 想把当年国内革命历史的真实情况向观众展示。其一, 续写革命历史。研究近些年国内出现的红色影视中, 很多都以革命历史为题材, 如《延安颂》、《解放》、《建党大业》等。这些作品把革命的意义、价值和导向加入革命叙述作品之中, 对历史的进步性进一步强调, 并从根本上证实共产党政权是国内唯一的合法政府。延续了经典革命叙事的经典表达。其二, 补写革命历史, 对民族精神构建、抗战语境进行重塑。革命叙事不仅对经典革命叙述中延续革命正当性以及政权合法性进行延续的同时, 更把当前的人道主义、民族主义等加入其中, 试图恢复被埋没的历史, 事实上是补写经典革命叙事, 也是当前历史话语突破的展示。其三, 如今国内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中普遍认同在抗日战争中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的作用, 也以较大的篇幅再现和论述。其中有国民党抗日和全民的抗日。

( 二) 不完美英雄人物的塑造

国内外所有战争文学的审美诉求均统一: 打造英雄形象, 但是时代的不同, 创作者理解的“英雄”内涵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具有中国特色的并在一定历史中诞生中的革命历史题材文学作品具有特殊性。塑造出一批空前绝后的新英雄形象是其主要的特点和成就, 这一类英雄是无产阶级利益的集中代表, 他们信仰共产主义, 具有典型的共产主义价值观。和国内古典英雄相比, 这类英雄最主要的区别为他们的思想、精神和道德均异常伟大, 超人的物质力量并不是这类英雄完成和实现业绩的依靠, 他们依靠的是蕴含有丰富文化内涵、强大精神动力的红色理念精神。缺少的精神支柱就如缺少了灵魂, 人就无法立足于社会, 这也是人们广泛欢迎革命历史题材影视作品的重要原因之一。英雄并非天生而是来源于劳苦大众之中, 他们均是普通、平凡的人, 不仅有闪烁光辉的灵魂, 也有普通人具有的缺点, 但是在革命历史中之所以永垂不朽和其强大的灵魂具有很大的关系。

( 三) 体现当代人们的审美意识和心理

革命历史题材影视作品经久不衰, 广泛传播, 说明广大群众的喜爱, 从侧面反映了其符合人们的审美需求或者满足人们的心理期待。在特定历史时期的影像市场展现的影视作品, 也是一个社会的缩影, 确切的讲反应了整个社会心态。如今, 文化语境在不断趋于多元化、多样化, 人们在市场经济体制中面临繁琐的情感问题、工作压力, 娱乐和精神享受是人们观看影视作品的主要驱动力, 如果影视仅仅重视教育意义, 那么很难在市场中受欢迎。如果把娱乐性和精神品位很好的引入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剧, 那么会取得更大的成功, 如电视剧《历史的天空》里戏说成分几乎没有, 其以红色理念为依托的娱乐性属于高级精神娱乐。我们都知道, 一种商品在要想在市场上走俏, 不仅要和广大消费者的社会心理相和, 其自身的品质必须独特和优秀, 就影视作品而言更是如此。作为一项文化产业, 电影电视在市场经济体制下, 必须走一条可持续发展道路, 受众的审美心理就是群众的审美心理。正是深谙这一时代心理, 新革命历史题材影视作品获得了广泛的成功。

三、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剧创作的思考

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剧尽管在时下的荧幕中播放的频率高, 较受人们的亲睐, 但是我们不得不正视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剧中的一些情节、英雄人物的模式化创作等问题, 因而有必要对此后的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剧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 一) 弘扬主旋律

在新的历史时期, 国家鼓励文艺领域百花齐放, 电视荧屏和电影市场的竞争更为激烈, 观众将面临多种题材、多种形式的影视作品。影视作品中塑造的艺术形象, 要切实的反应老一辈革命家在反抗外来侵略, 为民族解放斗争过程中抛头颅、洒热血的感人故事加以再现, 鼓舞全国各族人民。在电影、电视作品中弘扬时代主旋律以及优秀文化就是确定国家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 满足人们对文化的诉求以及时代对文化的诉求, 这是当前国内红色电影电视最突出的特征。电视剧《日出东方》, 对五四运动时期进行艺术的塑造, 涌现出一大批典型的具有独特性格的中国知识分子形象, 他们代表了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理想、追求、人格等, 其中突出描述了李大钊, 毛泽东、周恩来、瞿秋白等人, 并历史性的评述陈独秀的功与过, 深受观众喜爱, 用艺术的手法展示当时先进的知识分子, 接受马克思主义洗礼, 创建中国共产党的艰苦历程, 描述了他们以中国的实际情况接受马克思主义, 领导工人阶层探索富国强民的道路。

( 二) 历史书写中的现实情怀

历史和现实之间是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剧的创作空间, 即用宏大叙事对重大革命历史时间进行着力的渲染, 烘托出英雄人物的光辉形象, 由此对当代人进行启发, 并深入的反思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这种表现方式被称为“隐喻”, 自认的衔接了现实和历史。这种内在的联系并不仅仅的模仿和复制, 也不是简单的对比。学者余秋雨以历史剧为基础, 总结出存在于创作艺术手法里的弊端, 上述两点也批判的提出。革命历史题材作品通过两个层面对历史书写现实的情怀进行表达。第一个层面, 使用艺术性的手法对历史事件、人物和氛围加以再现。首先, 对错综复杂的历史事件进行真实叙述。其次, 精心营造真实的历史氛围。第二个层面是作品的言外之意, 直接了当的指责出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第二层面和第一层面相比, 更倾向于要求真实性。

( 三) 平民视角, 关注人性

我们之所以对主旋律进行弘扬, 因为其思想和精神符合了时代主流前进的方向, 其内含的思想和精神并不是简单地说教和语言, 而应该在广大人民群众实际生活中有所体现, 因此我们必须用平民化的视角, 在千家万户中磨练主旋律、发展主旋律, 文化背景也会被这样的现实主义精神所深化。回归民间是当前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发展的趋势和方向。《历史的天空》创新了人物表达、叙事等, 反映了新的历史背景下影视界历史观的转变, 让国内革命历史影视作品更加丰富, 由过去歌颂战争的宏大走向现在对战争进行反思。其一, 历史观的改变, 我们不在以政治的角度来关注历史和战争, 而是从民间开始, 从过去歌颂战争胜利到反思战争。其次, 展现历史中的人性, 全面的铺张人物的个性, 编剧改变以往从剧情定人物性格的做法, 而是以人物的性格来安排故事情节。

四、结语

革命历史题材的影视改编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的变化的, 目的就是和时代的审美需求符合, 影视改编中国革命历史题材的性质决定了它并不仅仅是文化产业更是一种事业, 把革命历史题材作品改变为影视剧, 要把精神文明建设和市场发展规律很好的协调处理好。影视剧发展的历史也早已证明, 不合乎常理不科学的改编方式只丧失越来越多的观众, 市场份额会越来越低, 更无法取得预期的经济收益。唯有准确的定位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剧, 然后以其定位为基础, 对剧情、人物形象等进行科学、合理的定位, 这才能进一步促进革命历史题材的影视剧创作水平和质量。

参考文献

[1]杨伟光.繁荣重大革命和历史题材影视创作[J].当代电视, 2006.04.

[2]严红兰.当前历史题材影视创作的价值观问题[J].江西社会科学, 2014.

篇9:革命题材的小说简介

毫无疑问,本书获得茅盾文学奖,作者徐贵祥在其中灌注的心血是相当巨大的。但是,有一个问题对这部作品的获奖的重要性也是不容忽视的。那就是在接触文本之前,更多的读者接触的是由张丰毅、殷桃、李雪健等人主演的电视剧《历史的天空》。正是由于电视剧的热播,文学接受者才开始注意对《历史的天空》的小说文学文本进行阅读,进而使其在图书市场的销售量大增,并造成巨大的影响,这在某种程度上为该书的获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其实,这种电视剧热播、革命历史题材文学作品紧随其后上市的情况在世纪之交的中国是一种普遍现象。《亮剑》、《父亲进城》(电视剧名为《激情燃烧的岁月》)、《军歌嘹亮》、《暗算》、《功勋》、《延安颂》、《长征》、《八路军》、《新四军》等等革命历史作品都是电视作品与文字作品的上市同时进行,甚至有的电视作品还先于文字作品。电视剧对革命历史题材小说的影响莫过于作家权延赤的《狼毒花》了,原著的出版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除了文学评论界对其简单的介绍与分析外,并未产生更大的影响。但随着由于荣光等人主演的同名电视剧《狼毒花》在2007年夏季各省市卫星频道的热播,爱睡女人、打仗不要命的“老常”一下子走进了千家万户。紧随其后的就是文学作品的再版与热卖,甚至连权延赤的其他作品也得到了市场的青睐,文学界也不得不对《狼毒花》开始了新一轮的重新解读与研究。而改编自都梁同名小说的电视连续剧《亮剑》在央视热播,也获得了极高的收市率。紧接着该剧的原版小说便出现在中国大的大街小巷。那么是什么样的原因,会导致了剧本先行,电视剧亮相,然后才是文学文本的露面,宣告了政治/艺术/商业三位一体的红色影像文学的诞生呢?

事实上,这种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与革命历史题材小说的再度繁荣。对应着中国社会深刻的历史转折,时代语境的巨变促成了新的革命历史想象。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又无反顾地走上了经济体制改革之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使中国发生了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变革,它改变了中国延续了几十年时间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政治意识形态不再是社会中的主宰力量。政治语境的变化必然带来社会文化语境的变动以及新的的社会文化思潮的涌动。这种变动表现在社会文化语境上便是:首先,政治与文学的规约、冲突日见其少,思想的空间日见其大。其次是人们的思维方式、立场、观点呈多元、分散的态势,比如新自由主义、新保守主义、新左派、民族主义。再次,思想的探索与交锋更重视现实中的问题甚至是制度层面的、可操作的问题,比如现代性与后现代性问题、市场经济的理论问题以及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的划分问题等等。正是90年代文化语境中的这些变化,构成了以个人体验与趣味为核心、世俗价值观为底色的新的文学时代。新的文化语境的变化必然影响到文学艺术的创作观念,我们可以用这样一个体式来标明二者的联系:社会文化语境的变化——文学语境的变化——文学创作的变化。关于这次中国社会文化思潮的涌动,金元浦谈道:“在道德准则上,一批人实际上已经经历了由传统集体主义向个人主义、后现代主义的转化,由崇尚精神完善到崇尚物质实惠的转化。人们的物质消费的欲望日益高涨,享乐型的生活期望日益膨胀:人们往往不再关注政治历史的伟大推动者和伟大主题,只关心生活和身边的‘小型叙事’;人们不再关注哲学文化的形而上终极探寻和未来世界的‘辉煌远景’。转而关注自己、关注当下,关注所谓的‘生活质量’。”市场经济体制中经济行为的灵活性、自由性以及追求利润的合法性激活了长期被压抑着的国人的金钱意识和消费意识。尤其是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基础十分薄弱的国家里。人们关心的是怎样获取自己起码的生活资料,怎样最大程度上改善自己的生存条件,这一切都排斥着他们对精神文化的追求。文学对于普通大众来说,已经成为可有可无的事情。世纪之交的中国文学生存和发展环境被社会文化语境的变化而彻底改变,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文学接受者阅读行为的改变。在新的经济文化条件下,大众的阅读行为虽然仍在广泛地发生着,但是他们的阅读对象发生了变化。普通大众是按照他们各自的兴趣和文化水平选择文本进行消费。他们的阅读动机转向了娱乐性、消遣性、感官刺激性、知识性。第二,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学的生产与消费也被纳入整个社会化生产与消费的轨道中,消费对生产的制约和影响作用是非常直接的。第三,随着市场经济的来临,虽然文学与政治的关系出现了历史性的进步,但文学仍然是主流意识形态文化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政治的制衡仍然存在,文学仍是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实现国家新的战略目标的需要。

归根结底,在幕后操纵革命历史题材小说与电视剧命运的无形之手就是电视媒体生产背后的市场商品经济运营策略,毕竟影视作品的传播归根到底是一个市场机制问题。市场经济的崛起,对国人的意识形态的影响和改变是显著的。市场经济体制中经济行为的灵活性、自由性以及追求利润的合法性激活了长期被压抑着的国人的金钱意识和消费意识。在这种条件下,文化产品的生产与消费也在实质上被纳入到整个社会化生产与消费的轨道中,消费对生产的制约和影响作用是非常直接的。因此,文化产品的投资者们便看中了革命历史题材小说的这个巨大的潜能市场。一方面,它代表着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对其的生产、传播、流通必然受到国家的重视与保护,甚至有可能得到国家的部分资金援助:另一方面。革命历史题材小说的文化消费者群体是巨大,构成是多层面的。上到政府官员,下到平民百姓,都对革命历史题材文化产品具有浓厚的兴趣。普通百姓想从中看娱乐及刺激,政府则想让青少年从中看到民族精神与英雄精神,受到革命先

上一篇:当前反腐败工作的形势下一篇:卫生院药库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