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会议后总结报告

2024-05-08

学术会议后总结报告(共6篇)

篇1:学术会议后总结报告

报告名称:日本大学的工学部教育和实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与日本型生产系统的关系 报告时间:2010年10月13日 报告人:上山邦雄

报告地点:第三教学楼

该报告由日本产业学会理事、日本《产业学会研究年报》总编辑,日本经济学会联合英文年报总编辑,日本城西大学经济学院和研究生院院长,产业政策研究专家上山邦雄教授所讲。报告的主要内容是围绕日本大学的工学部教育和实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来讲的,以及这种教育模式和培养模式与日本型生产系统的关系。对于日本的教育,我早已有耳闻,知道日本的教育从儿童起就有一套非常严厉甚至苛刻的教育模式,它在严厉与苛刻中却同时体现着人性化,因为他们考虑到的是长远的利益与发展,纵然日本和中国有着不可磨灭的历史恩怨,但不可否认的是日本的民族文化使这个民族拥有了它立于世界的资本,而这种民族文化又是从教育开始的。听了上山邦雄的报告才开始明白他们的这种教育是怎么实行的,以及怎样一代代的影响着这个民族的文化,并且形成了其独特的生产系统,日本型生产系统。我觉得最应该让我们深思的是他们是如何培育出实用型的人才的,我相信中国人民也同样是一个智勤劳的民族,为什么我们在培养实用型人才上却并不理想呢?这一点是我们应该反思我们的教育模式的不足之处。另外就是该报告让我更加深入的了解了什么是日本型生产系统。日本生产方式是日本经济蓬勃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并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我觉得我们对于日本的生产方式以及日本型生产系统应该进行深入的研究,从而对其精髓进行学习,并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而不是简单的模仿,唯有如此,中国才有可能在工业上技术上赶超日本。

报告名称:日本汽车产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 报告时间:2010年10月14日 报告人:上山邦雄

报告地点:经管学院报告厅

该报告也是由日本产业学会理事、日本《产业学会研究年报》总编辑,日本经济学会联合英文年报总编辑,日本城西大学经济学院和研究生院院长,产业政策研究专家上山邦雄教授所讲,因为上山邦雄教授用日语进行的讲座,虽然有现场翻译,但仍然有些晦涩难懂,但多少对大概的意思有所了解,听了他的讲座我深深地感觉到他对中国和日本汽车产业的研究的深度,也开始明白为什么日本的汽车为什么有那么好的市场,丰田、本田以及东风日产在中国那么受欢迎,虽然钓鱼岛事件终于让广大中国同胞觉醒,开始抵制日货,这对日本的经济造成了严重的打击。虽然中国和日本有着永不可能抹去的历史遗留民族问题,但在经济的发展上我们却存在着实实在在的短板,在某些方面确实是需要向日本学习的,不管怎样,历史已经成为历史,日货仍然要抵制,民族情结要有,但是,真正的民族情结不是盲目的排斥与抵制,只有进步才是硬道理。因此,看到日本人能够对中国的汽车产业和市场有那么深入的研究,在感叹的同时,我们不得不让自己紧迫起来,对中国汽车产业进行深刻的反思,在科技创新和质量保证上能够真正达到较高品质,能够让我们的民族汽车产业真正从根本上强大起来,在技术上不依赖别人,就要加大对我国汽车产业的科技投入。

报告名称:方便无限、精彩尽现——SAGE学术期刊及研究成果辅助 报告时间:2010年10月21日 报告人:郝楠 地点:图书馆

为了使图书馆的SAGE全文期刊数据库及“SAGE研究方法在线”数据库发挥它的作用,为了让我们这些新生能够更好地利用这个数字资源来进行学术研究,学院为我们组织了方便无限、精彩尽现——SAGE学术期刊及研究成果辅助的讲座。该讲座的主要内容涉及到:科研论文的国际刊物发表趋势分析、学术期刊品质的常用评估标准、SAGE重点学科期刊介绍、(包括学科分类、相关学科的重点期刊Top Journals、科研的周期, SAGE资源在各阶段如何协助您的研究、SAGE Journals的投稿平台、学术成果的发表途径、投稿前的建议、如何选择投稿期刊)、SAGE平台检索与使用方法、SAGE在研究方法领域的出版及“SAGE研究方法在线”数据库介绍等。这次讲座虽然不是学术的内容,却为我们做好学术提供了有力的工具。古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听了这次讲座,我深深地感到自己太幸福了,学校能够有这么丰富的学术资源供我们利用、研究、参考,心想一定要利用好学校的这些学术资源,在研究生这三年,让自己的学术研究能力有一个较大的提升。也非常感谢郝楠老师诙谐生动、深入浅出的讲座,让我们在愉悦中掌握到能够在我们的学术研究中非常重要的研究工具与资源。

报告名称:国外管理类期刊发表论文要求与技巧探讨 报告时间:2010年10月21日 报告人:李瑜

当我看到学院安排的讲座国外管理类期刊发表论文要求与技巧探讨时,想到研究生要发表的学术论文,非常惊喜,因为没有发表过学术论文,特别期待这次讲座。管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发展至今已经形成了庞大的学科体系。对管理学理论展开学术探讨和研究,对于进一步促进管理科学化,进而指导实践有重大意义。然而,对管理学期刊论文的发表的要求也很严格,尤其是国外管理类期刊。论文选题是写论文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论文的成败往往在选题时就注定了。客观上讲,要选择有科学价值、有现实意义的论题;主观上讲,要选择自己感兴趣,有利于展开研究,自己可以驾驭完成的论题。其次,我们还要了解清楚管理类论文的结构。导语被学者们说成是一篇论文精华的浓缩,它对读者来说是了解一篇文章的窗口,审稿人往往通过导语来了解论文的质量和作者的功底。正文是论文的主体部分,要求运用论据展开分析和论证。一般来讲,对宏观经济领域的学术论文,可以运用统计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论据要充分,运用得当。结论是对所从事的研究进行集假说、数据和结论为一体的概括性论述。论证不是简单的收集资料,而是要形成并证实假说,从一些测试中得出结论,并把结论总结出来。听了这次讲座,深深地感到学术的严谨性与科学性,尤其是国外期刊对论文要求之严格。心里告诉自己,既然是来做研究的,那就要利用好学校的各种学术资源,把自己的学术论文做好,争取能够在国外的管理类期刊上发表一篇论文。

报告名称:日本汽车产业技术创新的历史和经验

报告时间:10月18日晚18:00-20:00 报告人:上山邦雄 地点: 经管学院报告厅

这学期连续听了三次日本的上山邦雄的报告,从日本的民族文化、教育模式、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与日本型的生产系统到日本汽车产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再到日本汽车产业技术创新的历史和经验,通过这几次报告的学习,真正对日本的汽车产业有了一个更加深入的认识,不再像以前一样,因为别人觉得日本的汽车好,自己也觉得好,有句话说的好,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我觉得我以前对日本汽车产业的了解也就止于此,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但是,这次听了上山邦雄的又一次报告,让我从根本上明白了日本汽车产业的所以然。日本的汽车产业之所以有今天,这与日本的创新是密不可分的。靠创新日本以自己的技术进步方式踏上近代工业化的历史行程,靠创新日本以自己所拥有的独特优势创造出一个当代的制造业大国。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汽车制造业的发展,是从经济恢复时期引进国外的装配技术,通过创新来实现外国车型的国产化开始的。在20世纪60年代前半高速增长期的大批量生产体制中,它靠国产新车型在质量和性能方面的创新,使日本的小汽车开始跻身于国际市场。在随后的经济增长过程中日本加快创新的脚步,打造车身设计和控制排污方面的技术优势。最终以环保节能、经济实用为特点在国际市场上胜出。

报告名称:The Evidential Reasoning Approach & Intelligent Decision System for Strategic Decision Support(证据推理方法和智能决策系统与战略决策支持)报告时间:2010年11月1日

报告人:杨剑波、徐冬玲

地点: 经济与管理学院 B101报告厅

长江学者、曼彻斯特大学商学院决策与系统科学教授、决策与认知科学研究中心主任杨剑波和曼彻斯特大学商学院决策与系统科学高级讲师徐冬玲为我们做了证据推理方法和智能决策系统与战略决策支持的报告。虽然我以前没有接触过证据推理方法和智能决策系统,但杨教授和徐老师生动的讲座让我对证据推理方法和智能决策系统有了一个很深刻的了解,因为我对战略决策比较感兴趣,而这两种方法又能应用于战略决策支持,因此,这次报告对我来说可以说是意义非凡,让我在学术思想上有了一次突破,因为根据我之前的理解,我认为战略决策完全是定性的,是需要经验之上的直觉判断的。但这次报告让我明白,原来战略决策也有一套系统、科学而合理的方法。虽然我后来的研究方向并没有选择相关的课题,但这种思想上的改变确实是对我后来的课题研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我开始将定量的研究应用于管理学,比如,根据定量的测度数据做出定量的波士顿矩阵分析图。因为这次讲座对我的学术思想的影响,我深深的感到,学术的创新绝对离不开学术思想火花的碰撞,因此,也特别感谢我们学院领导为我们组织各种讲座,丰富我们的学习生活的同时提高着我们的学术研究能力。也真心的希望学弟学妹们不要错过那些精彩的讲座,因为那些学术研究者的一句话、几句话就可能对我们的学术思想起到转折性的影响。

报告名称:《老子 道德经》与企业管理

报告时间:2010年11月16日

报告人:熊春锦

地点: 经管学院报告厅

上大学的时候我就喜欢听各种人文的讲座,看到熊春锦老师的《老子 道德经》与企业管理的讲座时我兴奋不已,早早的来到了报告地点,因为我对我们的传统文化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敬畏,我们的祖先真的是太聪明了,用他们的智慧,用他们的领悟给我们后人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对于熊春锦老师的讲座也充满了期待,这次讲座确实让我收获很大,熊春锦老师以问题、分析、研讨、答疑方式的为我们讲解了老子的道德经及其与企业管理的关系,将晦涩难懂的道德经讲的深入浅出,并对其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主要讲到了老子的核心价值观、太极思维模式与管理思维、管理决断等。虽然我平时也一直关注该怎样将我们的传统文化的精髓应用在现代的管理之中,但只是浅显的关注,并不曾进行过深入的研究,这次熊春锦老师的讲座让我对我们古老智慧的应用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优良文化传统,如果我们能够有效的将我们的优良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进行有效的结合,古今结合、中西合璧,而不是一味的崇洋媚外,那么我们将拥有足够的资本在世界的民族之林立于不败之地。我觉得,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应该有其独特的文化与精神,能够深入人心并源远流长的恰恰是这种文化与精神,而老子的《道德经》正式我们要需找的这种文化与精神的最坚实的基础的一部分。报告名称:Supply Chain Management 报告时间:2011年6月16日

报告人:Sanchoy Das

今天听了一个关于供应链管理的报告,这次报告不但挑战了我的英文听说能力,更挑战了我的知识的积累。我所理解的供应链根本就没从一个系统角度去考虑,简单的以为送快递的,运输的等就是供应链了,而听了这次报告才明白,供应链管理与传统的物流管理在存货的方式、货物流、成本、信息流、风险、计划及足之间关系等方面存在显著的区别,这些区别使得供应链管理比传统的物流管理更具优势。原来,供应链就是指在满足一定的客户服务水平的条件下,为了使整个供应链系统成本达到最小而把供应商、制造商、仓库、配送中心和渠道商等有效地组织在一起来进行的产品制造、运转、分销及销售的管理方法。供应链管理包括计划、采购、制造、配送、退货五大基本内容。这次报告让我感到惊奇的一点就是,供应链理论的产生竟然远远落后于具体的技术与方法,在我的概念里,首先要有研究对象,首先有问题,才能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次报告让我了解了一些早期的研究供应链的一些具体方法,比如快速反应法和有效的客户反应。快速反应是指物流企业面对多品种、小批量的买方市场,不是储备了“产品”,而是准备了各种“要素”,在用户提出要求时,能以最快速度抽取“要素”,及时“组装”,提供所需服务或产品。有效客户反应也是一个由生产厂家、批发商和零售商等供应链成员组成的,各方相互协调和合作,更好、更快并以更低的成本满足消费者需要为目的的供应链管理解决方案。虽然这次讲座让我对供应链的基本理论及基本概念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但学无止境,仅靠一次讲座去了解一个领域毕竟太过浅薄,以后我会多看一些供应链管理相关的书籍。

报告名称: 经济学管理学学术学位论文的创作要诀 报告时间:2011年10月17日

报告人:李金华

地点: 经管学院报告厅

正在我们为学位论文开题的事情发愁的时候,学院领导为我们安排的经济学管理学学术学位论文的创作要诀的讲座为我们拨开了笼罩头顶的乌云。因为学术经验的欠缺,对学术论文的创作有着各种疑惑,在导师的帮助下,确定了论文的选题,看了不少学术论文,也试着进行论文的写作,可是距离达到能够发表的水平仍然相差甚远。而这次学术学位论文的创作要诀的讲座像一场及时雨,让我找到了解决困难的方法。有一句话说的好,方法不对,努力白费,如果走错了方向,付出再多的努力又有何意义呢?而这次讲座让我明白了学术学位论文的创作需要注意的以下几点:首先,要明确研究课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如果所选课题没有意义,那么我们所有的努力也将付诸东流;其次,要确定主体部分的内容,明确论文的基本观点和主论的基本依据,学术论文讲究的就是严谨性;再次,要了解自己所写论文的相关联的知识和材料,学术并不是孤独的,这个世界上就没有新鲜的东西,科学发展到今天,所有要研究的东西一定都有人曾经研究或试图研究过,因此,我们要大量的查阅文献,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但是要找到自己的创新点;最后,一定要诚恳的认识到论文会面临一些应该涉及或解决却力所不能及的问题,在前进的路上有起点,但永远没有终点。

报告名称:坚持科学发展观,建设科技北京

报告时间:2012年10月22日(周一)下午3:15-5:00 报告人:杨仁全

报告地点:北京工业大学经管楼C101 该报告的主要内容是围绕着建设科技北京来讲的,具体包括:

一、科学发展观,二、建设科技北京的意义,三、北京的科技环境,四、建设科技北京的思路,五、建设科技北京举措等。杨仁全处长的报告生动有趣,让人在愉悦中学到知识,了解了科学发展观的真正内涵,让我开始明白为什么要建设科技北京,能够用一种宏观的视角去审视并研究北京的宏观环境,从杨老师讲到的建设科技北京的思路以及各种举措中,我感触颇深,天天生活在这个城市里,曾感慨过它的便捷与机会,也抱怨过它的拥堵与压力,但从没有从一个更高的宏观的角度去思考过怎样才能够把北京建设的更加美好,听了杨仁全处长的讲解,才深深地意识到,要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北京,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贡献一份应有的力量,我相信杨仁全处长提出的建设科技北京的思路及举措绝对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更相信我们能够在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前提下,使北京的科技环境更加优化,并且进一步利用北京的各种科研、人才优势,充分发挥好北京的教育优势,切实的落实好杨仁全处长的建议,在学术实践中一步一个脚印的前进,再小的帆也能远航,不积硅步,何以至千里?所以,纵然我们在学术的道路上走的很辛苦,也要永不言弃的继续前进,为建设科技北京贡献一份应有的力量,最后,希望北京的明天更加美好,希望我们的科技北京能够使中国因为科技的进步而在世界立于不败之地,永远不在科技上受制于人,真正的能够做到中国创造。

篇2:学术会议后总结报告

后评估报告会会议纪要

2005年11月24日,由生产技术部组织在公司二楼会议室召开了2005津电技改1#、中扩4#工程后评估报告会。审计部、安保部、财务部、建安工程部、运管所、线路分公司、变电分公司及几江供电所等部门车间负责人及相关人员参加了会议。会议由生技部主任唐宏主持,会上通过对这两个项目的前期工作、工程设计、工程施工、工程安装验收、工程投运后的效果等进行了综合评估分析,找出实际情况与计划预测情况的差距,从工程完成的全过程中吸取经验教训,为今后工程的改进、提高、管理、监督等工作创造了条件,为提高电力工程项目的投资收益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措施。现将会议纪要如下:

一、生技部工程管理专责对四面山开关站技改工程(2005津电技改1#工程)、10千伏平西线及景化支线工程(2005津电中扩4#工程)的工程概况、工程量完成情况、工程投运后技术参数分析、经济与社会效益分析、工程存在的问题、今后工程建设的建议等情况进行了评估分析汇报。

二、施工单位分别对这两个工程项目的完成情况进行了评估分析发言。

—1—

变电分公司针对四面山开关站技改工程建设情况进行说明。由于设计图与现场施工方案有出入,在修改完善情况下影响了工期。35千伏电缆进线设计时未考虑电缆沟可能影响维护检修。

线路分公司针对10千伏平西线及景化支线工程建设情况进行说明。在施工中,涉及对外相关部门的手续办理和相关协调工作考虑不够充分。工程材料的管理还存在问题,有待进一步加强。由于时间紧、任务重增加了工程费用。

三、运行维护车间对工程投运后的运行情况进行了投运后的评估发言。

运管所对四面山开关站技改工程的投运后的运行情况认为所有的开关屏后无遮拦,造成安全隐患,在今后的设计中要考虑。35千伏电缆有时放电,站用电源只有35千伏级而10千伏级有待改进。

几江供电所对10千伏平西线及景化支线工程运行情况作了说明。认为该工程的建设对几江城区迎峰度夏期间可靠供电起了积极的作用,大大缓解了城区供电压力。但对今后迎峰度夏工程项目的实施,在时间安排上要尽量提前,有利于施工工作的充分准备。设计单位应与施工单位及时核实材料的规格型号,避免影响正常施工。

四、各部门的相关专责就工程建设情况进行了积极的评估发言。

—2—

综合部提出设计单位与施工单位对工程物资计划的准确性负责,避免使材料采购有误而影响工期。

生技部提出工程建设应逐步按正规建设程序进行。设计单位与施工单位应密切联系、衔接。设计方案应经过会审后实施。建安工程部应加强对主业工程施工管理工作。施工单位加强工程建设质量。希望施工单位提前做好施工停电计划,避免产生临停。

审计部提出工程的资料还需加强管理,缺陷整改处理的回复还不够及时。

五、生技部主任唐宏在会上作了总结性发言。

唐主任指出四面山开关站技改工程由于一些客观原因拖延了工期,设计中也还有所不足,但自投运以来未出现重大缺陷,总的来说比较成功。同时还指出该项目的实施解决了四面山风景名胜区供电问题,改善了电能质量,提高供电可靠性,完善供电网络。会上唐主任还高度评价了四面山开关站技改工程对四面山风景区旅游业的积极意义及深远影响。

对于10千伏平西线及景化支线工程的建设,唐主任认为这项工程本身就是一项民心工程。它不仅缓解了110千伏荆宝的过载压力,保证了公司供电网络的安全运行,而且让江津市市民能清凉度夏,在迎峰度夏期间未因电力设备过载而拉闸限电起到及其重要的作用。整个工程的建设得到了市公司、公司及各相关职能部门领导的高度重视。当然对于该工程的施工过程还存在许多 —3—

不足的地方,比如工程施工时间安排较迟,施工方案还不够优化,施工质量与工艺还存在问题等。这些将是我们以后工程建设应该加强的地方。

最后,唐主任指出虽然本次工程后评估会是江津供电公司第一次召开,经验不足,有待进一步完善,但大家都积极认真地进行了总结,也找出了不少问题。总的来说会议召开比较圆满,希望大家会后就今后的工程后评估会多提建议,共同办好工程后评估报告会。

附:参会人员名单

篇3:学术会议后总结报告

一、筹备会议

1、史无前例的报送热潮。

本届科报会共收到来自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报送的论文2956篇,论文数量与上一届(2011年)相比增加了485篇。其中,北京、天津、山西、内蒙古、上海、江苏、浙江、河南、湖南、广东、云南、陕西12个省(自治区、市)按规定各报送120篇论文,辽宁、吉林、江西、山东、湖北、重庆、四川、甘肃、宁夏报送论文各达到或超过100篇,河北、安徽、福建、广西、青海各报送论文不足100篇,黑龙江、海南、贵州、新疆各报送论文不足50篇。本届收到的论文中,学校体育理论171篇,占5.78%;课外体育活动499篇,占16.88%;学生体质健康361篇,占12.21%;学校体育管理与保障机制148篇,占5.01%;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960篇,占32.48%;学生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161篇,占5.45%;体育教师队伍176篇,占5.95%;课余训练与运动竞赛285篇,占9.64%;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50篇,占1.69%;其它145篇,占4.91%。从论文主题分布情况看,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仍然是研究的重点,课外体育活动和学生体质健康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

2. 深思熟虑的遴选专家。

本届科报会评审专家由教育部体卫艺司推荐的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体育与卫生分会和各省份推荐的专家组成,共57人。根据参评论文总数及各个专题的分布情况,遵循“本省专家回避”的原则,将所有评审专家分为19个评审组,每组3名专家。每组负责某一个专题论文的评选。

3. 严格周密的评审过程。

本届科报会专门制订了“第十二届全国学生运动会科学论文报告会评审会议指南”。评审专家在评审会议指南的指导下,保证了整个评审会议公平、公正和公开地进行,被部分专家誉为“史上最规范、最高效”的评审工作之一。2014年5月27日—29日,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进行了论文评审工作。整个科报会论文评审工作共分为准备会议、分组评议、组长会评、终审4个环节。

4. 曲终奏雅的评审结果。

经过专家评审,本届科报会从2956篇论文中遴选出1036篇优秀论文,录用率为35.05%。其中入选分会报告即一等奖论文79篇,占报送总数的2.67%;入选分会讨论即二等奖论文425篇,占报送总数的14.38%;入选书面交流即三等奖论文536篇,占报送总数的18.13%,内容涉及学校体育理论、课外体育活动、学生体质健康、学校体育管理与保障机制、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学生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体育教师队伍、课余训练与运动竞赛、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和其他十个领域。报送论文的30个省市均有文章录用,但对不同省市录用率进行统计的结果显示,东部省市的录用率为53.75%,西部地区12个省、市、自治区的录用率为20.67%,这表明东部地区论文质量明显优于西部地区。录用的论文中,第一作者的分布情况为:小学教师185人,占17.79%;中学教师494人,占47.5%;大学教师215人,占20.67%;教研、科研人员38人,占3.65%;教育行政管理人员36人,占3.46%;卫生保健人员15人,占1.44%;其它人员57人,占5.48%。由此可以看出本届科报会的主力军仍然是中小学体育教师,所占比例高达65.29%。

国际研讨会组委会共收到国内外投稿论文642篇。2014年5月一6月,在教育部体卫艺司的指导下,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组委会邀请15名国际学者对所有论文进行了严格地匿名评审。最后,共有230篇论文入选,其中包括口头报告48篇,墙报交流126篇,圆桌讨论56篇。论文内容涉及学校体育政策、体育文化、体育与健康教学改革、学生体质健康和青少年健康促进、竞技体育与学校体育的融合等方面。

二、会议举办期间的特点

1. 高端大气的会议内容。

本次科报会组委会邀请了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密歇根大学、乔治亚大学、印第安纳大学、纽约城市大学、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爱尔兰科克大学等著名大学的9名教授,分别从体育政策、体育教学、体育教师专业发展、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等多个方面开展主题报告。在4天时间里共安排了7场主题报告、10场实践培训、27篇论文的圆桌交流、108场口头报告、600多个墙报交流,安排紧凑,内容丰富,极大地拓展了参会代表的国际视野。

2. 平易近人的指导专家。

本次科报会,有来自美国、加拿大、爱尔兰等国和来自全国各地的学校体育专家近50名,这些专家为参会代表不仅提供了理论指导,还进行了实践培训活动,活动之余对于一线教师的问题是有问必答,给代表们留下了难以忘怀的记忆。

3. 充实易查的会议材料。

本届科报会组委会将本次会议的日程安排、会议须知、论文信息以及组织机构和相关通知、评审标准、综述报告等所有相关材料汇总成一本会议指南发给与会代表,为了方便查询,还在会议指南中设计了按论文题目和作者姓名两种快速检索的工具。这本会议指南是学生运动会科报会举办以来,设计最精致、内容最全面、检索最方便的一本会议手册,获得代表们的一致好评。

4. 满足需求的多元平台。

本次科报会第一次在学生运动会科学论文报告会的这个平台上又同时引进学校体育国际论坛和学校体育博览会两个活动,在提升我国运动会科报会的国际影响力的同时,将体育产业拉进了一线体育教师的视野中,突破了原来科报会纯学术活动的禁区,将学术活动与商业、产业结合起来,为科报会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解决了一线体育教师教学实践过程中对器材和活动设计的需求难题。

5. 方便快捷的信息技术。

本次科报会第一次将会议相关的视频资料、图片资料、文字资料、课件资料整理汇总后上传至云服务器,供所有感兴趣的参会代表下载使用,方便所有参会代表后续的学习与交流共享,这也拓展了本次科报会的服务方式,提高了服务质量。本次科报会的志愿者给与会代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在书面评价上写道,“志愿者工作尽心尽力,接待热情,服务人性化;他们的服务和笑容给代表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小结

从本届科报会暨国际研讨会录用的论文以及邀请的主题报告内容可以看出,特色突出、主题鲜明已成为广大体育工作者开展科学研究、交流实践经验、分享优质资源的平台和载体。总体而言,会议的论文内容呈现出如下态势:一是学校体育理论研究质量明显提升,研究深度有所突破,部分研究在哲学层面对学校体育的理论和机制进行了探讨,推动了学校体育改革的深化。一些研究借助其它学科如解剖学、生物力学等研究学校体育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拓宽了学校体育研究的视角;二是在对传统的体育课程与教学组成要素,如目标、内容、评价、效果等进行研究的基础上,体育课程和教学改革的研究逐渐从前期理念的争论转向对理念的应用与创新,且研究了基于课程标准的体育课程与教学模式,说明我国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正在逐步深化,效果逐渐显现;三是阳光体育运动的研究大量使用行动研究方法,重点转移到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特色和模式的实践,研究领域从一般的体育运动拓展到融合体育、艺术、文化于一体的综合活动,从课堂拓展到课后和假期,从学校拓展到家庭与社会,进一步关注课外、校外活动对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促进作用,探索相应的影响因素;四是体育教师队伍建设研究主要结合国家教育政策,从教育行政部门、教研组等上位层面提出教师素质提升的途径、模式与方法;同时还关注与体育教师相关的一些问题,如教师评价、教师专业标准、教师满意度、免费师范生、文化课教师参与体育活动指导等,进一步拓宽了研究范围;五是学生健康研究主要关注体质和心理两大方面。其中体质健康研究的范围不断拓展,对象更加多元化,测试指标更加丰富,研究方法有所突破。在心理健康方面,能够结合“立德树人”等背景,积极探索运动对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六是在学校体育研究的其它方面,聚焦于学校体育管理与保障机制、学校课余体育训练和运动竞赛等。提出的一些政策性建议对学校体育的发展有一定的启发性,但总体而言数量有限,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研究深度与范围急需拓展。

篇4:学术综述:立法后评估

关键词:立法后评估;研究现状;立法后评估完善

一、立法后评估概念的界定

目前我国法学界对立法后评估的概念并没有统一的阐述。有的称为“立法后评估”、“立法评价”等等。

高勇在《法规质量评估,走向地方立法前台》一文认为:“立法后评估就是“立法机关对法律法规的在实际生活中的实施情况进行调查,研究法律法规在实际生活中取得的效果,并发现法律法规在实际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调查的情况进行分析,从中发现法律法规中各项制度存在的合法性、操作性和针对性,从而得到实施中客观存在的信息,以便能够及时修改和完善法律法规制度,更好地发挥法律法规在社会中的规范作用”[1]。

周旺生在《立法技术手册》一文认为:“立法评价是指在法律实施一定时间后对法律的功能作用、实施效果等所做的评估并在在此基础上对整个立法质量、价值、作用、效果的所做评论估价。”[2]

汪全胜在《立法后评估概念阐释》一文认为:“立法后评估同样也是立法评估的内容,是在立法制定出来后,在其实施一定阶段后的效果对其进行的评估,立法后评估制度从产生时起,更多的从它实施的效果、后果来考察发现法律自身存在的问题。以此判断该法律法规是否有修改、完善甚至废除的必要。”[3]

综上所述,他们分别站在立法后评估不同的角度,对立法后评估概念提出自己的看法,但他们对立法后评估概念强调的重点是有所不同。由此可见,立法后评估还没有一个较为清晰一致的概念。

二、我国立法后评估在当前阶段存在的问题

纵观我国的立法后评估的发展历历程,立法后评估制度还不太完善,各地在评估内容、方法、程序等方面也各有差异。

陈书全在《论我国立法后评估启动常态化》一文认为:“立法后评估是我国提高立法质量的有效途径,作为一项独立的法律法规评估制度,与其他形式评估制度相比特别是临时性的立法监督检查:如执法检查、法律绩效评估相比,立法后评估更具较强的针对性、更客观的全面性和更直接的反馈性,从而得到了各级、各地甚至国家立法机关以及法律专家学者的认可和重视,但从目前各级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国务院的立法后评估实践情况来看,这项工作还存在着一些障碍并且还缺乏规范化、常效性制度的支持。”[4]

俞荣根在《立法后评估:提高立法质量的有效途径》一文认为:“立法后评估30多年以来,地方立法工作取得快速有效的发展,因此进一步提高地方立法质量已经成为我国地方立法机关在当前及将来很长时期的工作重点。为此,开展地方立法质量后评估是迫切而且也是非常必要的。但是要开展进行这项工作,做好立法后评估在实际当中也存在着一些困难,甚至存在着一些障碍。这些困难和障碍主要表现在两个层面:一是我国法学界对立法后评估在理论研究层面存在着不足。二是相关制度供给存在缺失。”[5]

三、研究现状及其分析

学术界对立法后评估的研究自2005年开始出现(参见中国知网论文数据库),本文从中国知网收录的“立法后评估”研究论文,分析我国的研究现状。以立法后评估为篇名的共计301篇:2005年10篇、2006年21篇、2007年20篇、2008年27篇、2009年18篇、2010年34篇、2011年50篇、2012年46篇、2013年44篇、2014年25篇、2015年截止目前6篇。

(一)研究主体过于集中

通过论文主要发现研究主体相对集中,主要以高等院校为主体。期刊论文共154篇,其中核心期刊和CSSI期刊共54篇。汪全胜一人发表15篇、陈全2篇、俞荣根2篇等。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学术界研究立法后评估主体过于集中,基本为高等院校。

(二)研究主题过于分散

通过对论文的内容的分析看,我国对立法后评估的研究主要围绕地方性法规、评估主体、评估对象、评估标准等主题展开。田家华、李燕飞、张光进在《基于期刊论文的中国行政学研究评价》一文认为:“评价一项研究在学科中的地位及质量,是从该研究在‘大问题’上的脉络并在该脉络上进行展开研究。”[6]

四、立法后评估制度的完善

在我国,立法后评估虽然有较多的研究,但还存在一些不足,为了更好的规范立法后评估工作,建议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完善:

(一)加强评估人才队伍的建设

汪全胜在《立法后评估研究》一文认为:“因立法后评估具有专业性、技术性要求,我国要建立独立第三方立法后评估制度相应地需要培养专业人才队伍。”[7]

(二)立法后评估的制度化与规范化需要确立与加强

汪全胜在《立法后评估研究》一文指出:我国现行地方立法后评估以及行政法规、规章的立法后评估都处于没有法律规制的状态,评估主体杂乱、评估程序不规范、评估结果未能回应于立法等等,需要建立有效的、长期的、规范的立法后评估制度。[7](作者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高 勇.法规质量评估,走向地方立法前台[N].人民之声报,2006-07-13.

[2]周旺生,张建华.立法技术手册[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1999.

[3]汪全胜.立法后评估概念阐释[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8(6).

[4]陈书全.论我国立法后评估启动的常态化[J].法学论坛,2012(3).

[5]俞荣根.立法后评估:提高立法质量的有效途径[J].公民导刊,2010(4).

[6]田家华.李燕飞.张光进.基于期刊论文的中国行政学研究评价[J].理论月刊,2010(12):76-81.

篇5:制冷学术会后总结

制冷与低温技术在国民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中越来越得到广泛应用,包括在航空航天及空间探测开发、国防军事装备、信息技术、生命科学技术、交通和能源、科学研究、工业以及日常生活等方面,展示了制冷与低温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推动社会进步的巨大作用。以“制冷与低温科学技术研究前沿”为主题的香山科学会议第240次学术研讨会日前在北京召开。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洪朝生院士、清华大学过增元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王浚院士担任会议的执行主席。来自制冷与低温、工程热物理、低温物理以及声学等不同学科领域的40多位专家参加了会议。

会议就新型低温制冷技术热力学、低温制冷技术中的流动与传热传质学、低温制冷技术中的热动力学理论和非线性问题等中心议题进行了讨论。

新型低温制冷方法、进展及展望

中科院理化技术所周远院士在“新型低温制冷方法、进展及展望”主题评述报告中,介绍了当取得重大进展的新型制冷方法以及进一步发展所需要解决的科学问题。

新型的制冷方法包括脉冲管制冷、热声制冷、混合工质节流制冷以及吸附式制冷等。脉冲管制冷是一种完全消除了低温运动部件的新一代低温制冷方法,可以较好地解决可靠性问题,在近二十年左右的时间里得到飞速发展。发展进程中,中国和中国学者做出了重要贡献,开展了许多原创性的工作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包括提出了双向

中国冷库网 进气流程、多路进气流程以及双小孔脉冲管制冷流程等发明,同时建立和发展了脉冲管制冷工作机理的热声理论、热力学非对称效应模型以及数值模拟方法,得到了国际同行的认可和赞誉。热声制冷则是一种应用前景更为广阔的新型制冷方法,具有许多传统制冷方法无法比拟的优势。我国在该领域里取得多项令人瞩目的创新成果,包括发明并研制出了压比高达1.3的聚能型热声发动机(国际上为1.2左右)、首次突破液氮的完全无运动部件的热声制冷机以及在冰箱制冷温区(-20°C)COP达到1.5左右的高性能室温行波热声制冷机,将会极大地推动热声制冷技术的全面发展和工程化进程。热声制冷是热声效应在制冷中的应用,而利用热致声效应则可以研制热声发动机或热声发电机。可以预期,热声制冷技术和热声发动机技术将成为国际制冷界和能源界里一个竞争白热化的重大研究前沿和热点。为了进一步推动脉冲管制冷技术的工程化进展,特别推动具有前瞻性和战略性发展地位的热声技术的发展,需要对基于可压缩交变流动为基础热机和制冷机存在若干共性科学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最后,周远院士提出了发展我国制冷与低温技术的建议,包括要大力加强基础研究、热物理测量传感器以及科学仪器的研制等,争取做出原创性研究成果,为我国今后可持续性发展做出实质性贡献。

讨论中,上海交通大学郑平教授对脉冲管制冷机在国防军事上的潜在应用以及交变流动传热研究的进展情况进行了介绍,建议对脉冲管制冷机中的回热器,发展新的可压缩气体多孔介质模型;东南大学施明恒教授强调,要充分重视可再生能源在制冷与低温技术中的应

中国冷库网 用,并提到基于微/纳米固体的半导体制冷技术是一个值得注意的方向。

中科院基础局金铎研究员强调,量子工程今后可能在信息技术方面有重大的发展和应用,而量子计算机和量子通讯这些量子技术的物理效应都是低温下才出现的现象,它们的大规模应用将极大地取决于今后是否可方便地提供经济、可靠的低温冷源。新型低温制冷技术

浙江大学陈国邦教授作了“多级低频G-M型脉管制冷研究”的中心议题报告。介绍了多级G-M型脉冲管制冷的科学问题及其研究的主要思路,涉及的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包括:多级脉冲管制冷的流程及热力学设计方法;回热器在深低温(20K-1K)和交变流动状态下的热力学、流动和传热规律,以及提高交变低温回热器的科学途径;氦在临界区的流动传热规律以及低温换热器的强化传热措施;环路直流产生的机理、抑制措施以及脉管内热自然对流的工作机理等;氦-3在全温区尤其是极低温区的基础物性数据及热力状态方程。最后指出,多级脉冲管制冷目前处于快速发展和激烈竞争阶段,我国在此方面已具有较好基础,但需要继续深入研究,才能保持先进地位,为我国的低温技术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梁惊涛研究员在“高频脉冲管制冷研究的新进展及基础问题”的报告中,分析了高频脉冲管制冷在航空航天、国防军事以及民用市场中的应用前景和研究发展趋势;介绍了高频脉冲管制冷研究的最新进展,包括基础理论研究、基础实验研究以

中国冷库网 及应用研究三个主要方面的进展情况。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李青研究员和华中科技大学郭方中教授在“热声现象、热声热机和热声网络理论”的报告中,指出了传统平衡态热力学方法在揭示新型热机-热声热机所碰到的困难和遇到的挑战。介绍了将网络理论应用于回热式低温制冷机以及热声热机的思路以及回热器无源网络模型和有源网络模型。阐述了发展高频(kHz以上)微型热声系统的应用前景、面临的学科问题以及可能采用的研究方法等。

中科院理化技术所戴巍博士和浙江大学邱利民教授在“热声制冷研究的最新进展”的报告中,指出热声热机的研究工作已从原来依赖本征热力学不可逆性的驻波工作模式转向了内在热力学可逆的行波工作模式上。最近热声发动机效率和压比的大幅度提高,热驱动室温制冷和深度低温制冷都取得突破性的进展,热声系统微型化的研究也有较大进展。这些研究进展有许多是中国提出并实现的,表明中国在热声研究领域已处于国际前列。

讨论中,有的专家提出热声驱动的脉冲管制冷是否可用于我国许多中小油田和气田上的“火炬”气体的回收上。有的专家还提出,多级脉冲管制冷机是否一定要做到液氦温区,也可以研究高效工作于20K-30K温区的多级脉冲管制冷。

新型制冷与低温技术中的流动、传热和传质学

上海交通大学王如竹教授和浙江大学陈光明教授作了“热致浓度差制冷技术中热力学和传热传质学问题”的中心议题报告,指出了热

中国冷库网 致浓度差制冷主要包括吸附制冷和吸收制冷等形式。目前,吸附式制冷技术还处在初步的工程化研究阶段,尚需解决许多技术基础问题,包括高效的混合吸附制冷流程探索、多重吸附的工作机理以及小温差、交变流动情况下多孔介质材料的相变传热传质规律和强化传热措施等。吸收式制冷技术是我国少数几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普冷温区制冷技术,但深度冷冻的吸收式制冷技术尚待进一步开展工作。近来,我国学者提出了自行复叠的吸收式深度制冷流程,是一种可能获得低温的没有运动部件的新型制冷方法,其科学问题包括自行复叠吸收式热力循环过程分析、多种循环工质对的筛选等。

中科院理化技术所吴剑峰研究员和公茂琼博士作了“深冷混合工质节流制冷的若干关键热物理基础问题”的报告,介绍了深冷混合工质节流制冷的基本工作原理及其进展情况,指出了我国学者在研究深冷混合工质所做出的重要贡献,包括采用混合工质获得51.2K的最低温度纪录、提出了高效简单的分凝分离循环流程以及在国际上澄清了一次节流循环和内部复叠循环的本征热力学效率的优劣问题等。上海交通大学郑平教授作了“脉冲管制冷机中非稳态流动和传热过程的基础研究进展”报告,他指出,脉冲管制冷机是一个复杂的热力系统,其研究的挑战性和难点在于:可压缩的往复交变流动,具有显著的多维效应,从启动到进入周期定态的过渡过程需要很长时间;回热器多孔介质的严格局域非平衡模型没有,缺乏往复流动情况下流动阻力系数和换热系数的关联式;系统存在多种尺度的流动状态,几何结构存在长径比很大的部件,界面的耦合条件难于给定,等等。

中国冷库网 清华大学彭晓峰教授作了“过冷沸腾多样性与气泡动力学特性”的报告,介绍了沸腾过程在广泛的领域里出现,是制冷与低温技术涉及到的一个重要的传热过程,沸腾以其高热流和小温差等突出优势在小温差的热利用方面可以扮演重要角色。他还介绍了他们近期利用高速摄影和微尺度PIV手段对细丝上过冷沸腾进行的可视化实验和相关流场的测量,发现了核化形态的多样性并量化了气泡动力学特性。初步研究表明,在相变换热影响下的界面的Marangoni效应是泡顶射流的形成原因等。

讨论中,有的专家指出,天然气将在我国的能源结构中有一个较大比例的增长,国外现在的大中型天然气液化装置以深冷混合工质节流制冷为主,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开发还刚刚开始,希望国家有关部门对此予以重视。有的专家建议,将制冷与低温技术应用于民用客机上,以减少能耗和提高飞机的工作性能。

制冷与低温技术中的热动力学理论和非线性问题

清华大学过增元院士和李志信教授作了“传热过程中的场协同理论”的中心议题报告,以几个典型的例子解释了场协同理论的原理、应用和得到的新观点:导热过程(扩散过程)中的场协同理论。根据场协同理论可以得出:当导热系数场与温度梯度场之比处处相对时,热传导能力最强;对流换热过程中的场协同理论。当速度场和温度梯度场两个矢量的夹角为0时,对流换热的强度达到最大,反之,传热速率最小,与纯导热相同。根据这一理论,研究了一种周期性的交叉缩放椭圆管结构,可以诱导出4个(低雷诺数)或8个(高雷诺数)

中国冷库网 纵向涡,在相同单位泵功耗的情况下其传热强化结果比其他强化管高很多;换热器中的场协同理论。协同场理论指出:当冷热流体的温差处处相同时,换热处于协同工作状态,此时叉流换热器的效能可以达到逆流换热器的效能;交变流场中制冷或者热功转换的场协同理论的应用,取得一些初步结论。最后指出了场协同理论与突变论的不同之处,并指出了场协同理论研究的几个发展方向:交变流动、传热过程中的场协同、湍流流动换热的场协同、热功转换过程场协同以及场协同设计理论的建立等。

西安交通大学陶文铨教授和何雅玲教授在“跨尺度和可压缩交变流动与换热中的科学问题及其现代数值模拟方法研究”的报告中,指出交变流动热力系统是集非稳态、可压缩以及多尺度于一体的复杂热流体系统称,可以采用跨尺度模拟方法对其进行研究,跨尺度模拟的科学问题是:零Mach数(Ma<0.3)可压缩交变流动的新算法;零Mach数可压缩交变流动流态转变的判别;零Mach数可压缩交变流动瞬态与周期平均的流动和换热规律研究。

中科院理化技术所罗二仓研究员在“热声自激振荡、非线性声波传输和热声声流”的报告中,介绍了热声热机中三大非线性问题及其研究进展:热致声自激振荡演化过程出现若干非线性现象,例如,振荡模式的突变、热声滞后回路、间歇周期振荡、锁模、拟周期态、混沌现象等,它们产生的机理尚不十分清楚,也没有数学物理模型描述;热声发动机中谐振管中的非线性传播特性及采用特殊截面提高热声发动机的压比和效率的工作机理;热声热机中声流的产生机理及其物

中国冷库网 理模型。进一步的问题是热声声流对热声系统性能影响的定量描述以及交变湍流情况下的热声声流机制和理论解决途径。热声声流的测量是理论研究的基础,其准确测量是一个十分挑战性的问题。

中科院声学研究所刘克研究员在“热声学中的一些非线性问题的探讨”报告中,介绍了有关的非线性研究工作,包括: Rijke管内非线性热声振荡的实验研究,实验中发现了半波这一显著的非线性现象,同时观察到了振幅饱和的情况;开展了Obster驻波管中声场中次谐波饱和规律、混沌以及分岔规律的实验研究,发现一些以前未曾发现的现象。实验初步验证了马大猷先生提出的驻波管声场中的严格解;介绍了马大猷先生在热声转换效应所进行的一些研究工作。最后指出,热声学研究既是工程热物理研究的前沿课题也是声学研究的前沿课题,希望在今后的研究工作能够与工程热物理界专家一起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共同推进我国热声科学技术取得进展。(作者单位:香山会议办公室)专家建议

会议执行主席洪朝生院士等对会议作了学术小结,概括了报告、讨论和自由交流中所取得的重要科学思想和建议:

(1)研究开发新型的节能、环保低温技术对缓解我国能源紧缺、降低环境污染具有重大的意义,而小型深低温技术将对空间技术、超导技术、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等高新技术的发展起重要作用。我国在脉冲管制冷、热声制冷、深冷混合工质节流制冷以及热致浓度差等几种新型制冷技术方面具有很好的研究基础,并有一支相当强的研究队

中国冷库网 伍,可以为我国的制冷与低温技术发展做出贡献。

(2)脉冲管制冷和热声制冷技术是新型的低温制冷技术方式,其涉及可压缩交变流动及传热规律的科学问题,需要加以深入研究,其中,回热器在高频率、极低温(氦-3和氦-4临界区)的交变流动特性、传热规律以及气、固工作介质的物理化学特性等是研究的重点。(3)协同场理论、跨尺度的数值模拟方法将会成为研究复杂交变流动热机和制冷机系统的重要方法。热声热机中的非线性研究是揭示热声效应工作机理和提高热声转换效率的关键,建立系统的非线性热声动力学理论是本领域的前沿课题。

(4)开展以天然气和煤层气液化为对象的深冷混合工质节流制冷研究对改善我国的能源利用和降低煤矿安全事故具有学术和应用上的双重意义。以吸附/吸收为代表的热致浓度差制冷技术是利用太阳能和工业废热等低品位热源方面的一项重要技术,混合吸附和吸收机理以及开发小温差的强化传热技术是促进这一技术工程化的关键科学问题。

(5)实验研究检验和发展理论的重要依据和基础,为揭示和深入研究新型制冷与低温技术的新现象和内在规律,要重视新的测量方法和先进测量技术的应用和平台的建设。

篇6:学术会议后总结报告

1.动员大会后会议总结发言稿500字优秀

班长:通过十佳班级体的评奖活动认识到如何进行班里的内建工作和学风建设,丰富了同学们这学期的班级活动并希望下学期能加强班级活动的意义,开设了班级微博和班级微信公众平台,展望下学期,希望下学期做得更好。团支书:本学期的主要工作是确立了班级制度,完善了各项班规,以及组织各种班级活动,如本学期的定向越野,真人cs和烧烤,密室逃脱等。并希望同学们能在下学期积极参加群邮里面的活动。

副班长:这学期主要负责与兼副的沟通,每两周发一次关于班级的工作汇报,并积极配合各班委的组织活动。

生活委员:这学期认真负责了班费支出公开化群邮的工作,但觉得自己在班级查卫生方面力度不够,希望下学期能改进。

组织委员:主要每周的考勤工作并向兼副回到到勤情况,希望同学们下学期能保证到课率。积极配合各班委的活动工作。

学习委员:负责班级学风建设,觉得这学期班级学风有下降的势头,便创新性地搞了答疑平台,每周一次,让班级里成绩比较好的同学回答大家各科的疑问。关于作业问题,也每次负责到底。并且强调在下学期会加强这项工作。体育委员:主要负责院运会的准备工作,并且在这个学期开展了一周一次的班级篮球训练。

科创委员:查找校内各种比赛信息并且群邮通知同学们,更主要是拷各科课件,让同学们可以更好地进行复习。

心理委员:主要负责每周一次的心晴工作室工作,也希望下学期同学们有什么心里上的问题找他咨询。

宣传委员:负责院运会班里各项的宣传工作,确定了班牌和班旗,负责班级相册和微博,公众平台的文章发表

文娱委员:组织各节日的班级活动,还有班级活动后微博,公众平台的更新等

素拓委员:积极配合团支书各项工作,主要负责入党工作,如积极分子等。希望下学期同学更加积极报党。

2.班主任发言:

肯定各班委的活动,并希望同学们多关注模具方面的公众平台,关注就业方向,端正学习态度,注意假期安全,回家时,特别是女同学,要注意回家安全。并在会后解答同学们关于学习软件和就业前景的疑问。

20xx年x月x日

2.动员大会后会议总结发言稿500字优秀

今天是××届×次职工代表大会胜利召开的日子。会议认真讨论审议了处行政、党委、工会、财务、工会经费、提案落实与征集、职工教育培训、集体合同履行等八个工作报告,会议一致同意上述八个工作报告。

大会认为,一年来,全处上下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工作全局,紧紧围绕企业转型发展的中心任务,不断夯实基础,锐意进取,勇于作为,各项工作取得了全面的提升与进步。

××同志代表工程处所做的行政工作报告,对工作的回顾客观准确、事实求是,对问题的分析,深刻有力。行政报告紧紧围绕公司“××”工作思路和两大奋斗目标,全面分析了企业当前所面临的形势,并对今后的工作重点做了详细的安排与部署,提出了“××”的工作思路,思路清晰明确、措施务实可行、目标鼓舞人心,是一篇凝聚力量、催人奋进、鼓舞斗志的好报告。

大会指出,在面临新形式、新任务的情况下,只有巩固加提高,奋斗加创新,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商业浪潮中赢得生存。

3.动员大会后会议总结发言稿500字优秀

xxxx年7月9日至11日,展辰涂料集团xxxx年上半年销售工作总结会议在北京顺利召开。此次会议由销售中心主持,来自全国六家分公司的业务一部、业务二部、技术服务部以及集团家具漆销售中心的相关负责人共同参会,会议还荣幸地邀请到了刘顺总裁、孙金平副总裁、肖劲总经理、王宝副总经理、张君副总经理以及北京公司部分同仁参会。

会议第一天,刘顺总裁作了精彩的开幕致辞,继而各分公司业务二部的负责人分别对各自xxxx年上半年的销售工作做了总结,并在总结后进行了务实的交流和讨论。会议后两日分别是各分公司业务一部和技术服务部门的总结和交流,均得到了卓有实效的成就。

此次销售年中会议,在每个人的汇报中,纷纷呈现出展辰文化中谦虚、好学、求真、务实的态度和精神,用准确的数据和系统性的分析,真实地将成绩表达,也将各自的问题毫不掩饰地拿出来交流,共同探寻解决之道,传递出一股极有力的正能量,为下半年销售工作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汇报总结结束,集团对表现优异的业务和技服部门进行了表彰和嘉奖,北京业务一部、成都业务一部、青岛业务一部、成都业务二部、上海业务二部、深圳业务二部、北京技术服务部、成都技术服务部、深圳技术服务部分别获得精英团队奖。

会议最后,孙总对会议进行了精炼而又务实的总结,一番感激之词让现场每一个展辰人温暖而感动,一语“为了目标,前行!”更将展辰销售人的风采潇洒展现!

通过此次会议,大家更加清晰了下半年的工作方向、目标和重点,同时对于提高各公司的销售管理工作提供了一个交流沟通的平台。相信通过此次会议,展辰销售系统必将在下半年取得更优异的成绩!

4.动员大会后会议总结发言稿500字优秀

同志们、朋友们: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紧凑进行,xxx大会就要结束了。我们选择这样的一个时间召开这样的一个会议,目的很明确,就是要xxxx之机,认清公司形势,明确公司任务,鼓舞作战士气,发扬优良工作作风,再接再厉,再创辉煌,争取提前、超额完成所有工作目标和任务,到年底,让我们一起收获希望、把酒论功。

会上,xxxxxxxx分别作了重要发言,各部门负责人作了表态发言,各部门负责人就年度任务目标的完成保证签订了责任状。尤其是x总作的题为《xxxxxxx》的动员报告,站在发展与全局的高度,紧紧围绕公司年度目标,客观总结了上半年xxxx整体情况,对下半年工作任务作了严格要求与全面部署。报告思路清晰,重点突出,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操作性,是抓紧做好我公司下半年各项工作的总动员和总纲领。

会议时间虽短,但主题鲜明,目标明确,开得非常成功,使大家进一步统一了思想,明确了任务,振作了精神,鼓舞了斗志,增强了做好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可以说,本次会议既是一次解放思想、开拓进取的鼓劲会,也是一次真抓实干、谋划长远的动员会。下面,就如何贯彻落实此次会议精神,全面完成xxxx目标,我讲如下几点意见。

一、高度重视、认真落实

此次会议作为xxxxx大会,意义非同寻常,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此次会议精神,深入学习领会此次会议精神,认真贯彻落实此次会议精神,抓紧抓好施工大好时机,将会议精神贯穿到实际工作中去,时刻牢记任务,不忘目标,坚决完成xxx任务。

二、坚定信念、步履踏实

世间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我们只要坚定必胜信念,增强必赢信心,一步一个脚印,一天一份收获,扎实高效的向总体目标步步推进,到年底完成任务目标绝非难事。

三、永不自满、永不懈怠

重任在肩,压力当前,我们需要的是艰苦拼搏,奋力开拓,我们决不能自满,懈怠,我们一定要在已有成绩的基础上,完善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寻求高效途径,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再接再厉,再上新高。

同志们、朋友们,201x年是我公司抢抓机遇、乘势而上的关键一年,200x年上半年已经在我们的辛勤耕耘中悄然逝去,200x年下半年正等待着我们去奋发图强,无限大好机遇,无限发展空间,就在我们面前,就在我们手边,下半年我们的任务非常繁重,我们能不能抢抓机遇、实现目标、完成跨越,值得我们深思,需要我们策划。任务完成了,目标实现了,我们所有人光彩,所有人体面,任务完成不了,目标实现不了,我们所有人汗颜,所有人惭愧,不管是公司领导还是普通员工,因为庞大的卓电工程我们每个人都是其中的一份子。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正如x总在讲话中提到,我们的xx任务目标并非干不到、完不成,相反,完全可能超额提前完成,关键看我们怎么去想,怎么去做。同志们!在完成年度xxxx目标的道路上没有退路可言,更没有逃路可选,xxx公司为我们每个人提供了施展才华、实现自我的广阔平台和绝好契机。让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发扬只争朝夕的拼搏精神,理顺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紧密团结在公司领导班子周围,迎难而上,矢志不渝,同心同德,开拓进取,扎实工作,确保完成各项任务目标。为xxxxx,为在创业的过程中实现自身的价值而努力奋斗!

谢谢大家!

5.动员大会后会议总结发言稿500字优秀

时光穿越,你我的昨日与今朝

在我班班委的用心策划和筹备下,我班与20xx级人力资源管理班在S101顺利开展新老生交流会,并取得了圆满成功。整个交流会在欢快、愉悦的气氛中圆满落幕。本次活动的顺利进行不仅仅拉近了新老生之间的距离,更是在必须程度上消除了新生心中的的迷茫和对未来的种种担忧。

此次活动得到了大四学姐学长们的大力支持,他们在学习之余参加了我们班级的新老生经验交流会。会上他们对我们提出的问题都一一详细地解答,使我们对以后的学习安排、社团工作以及个人生活等方面有了充分的了解,为我们指明了大学生涯前进的方向。活动整体分为两个部分,八个小环节。

我们对学弟学妹们的寄语新生提问环节

第一部分是指导性质的提问环节以及系主任和各位辅导员老师的新生寄语以及互动性质的新生提问环节。同学们围绕最关心的微积分难学,大学英语学习以及一些与生活相关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学长们也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并提出了解决方法为刚入学的新生带给了有益的指导与帮忙,让他们更好更快地制定大学四年甚至更长时

间的规划,更用心主动地去学习、工作和生活。

第二部分是娱乐性质的文艺节目。有时尚的歌曲串烧节目,有诙谐幽默的话剧表演,有互动性很强的“猜数字”游戏,有用心向上的小合唱表演。这些活动都有利的拉近了彼此的距离,使大家都感受到了人力资源管理永久一家的温暖。

本次活动的到达了预期的效果,具体总结如下:

1.前期准备工作到位,宣传较好,各班委也用心配合活动,主动地邀请优秀学姐学长参与班级交流会

2.班级透过此次活动,不仅仅促成了新老生间的相互交流,而且促进了班级团结

3.此次交流会主题明确,好处深刻

4.此次交流会形式新颖,率先采取了录制视频短片的形式

但也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

1.由于协调工作没有做好,场馆布置工作耽误了必须时间,原本19:30的活动一向到19:40才开始

2.答问环节准备不够充分

3.部分同学性格较内向,没有很好的与他人进行交流

上一篇:最新运动会加油稿范文下一篇:行业协会如何成立的具体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