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目标模式--创新教育

2024-07-21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目标模式--创新教育(通用6篇)

篇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目标模式--创新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目标模式——创新教育

刘 峰姚大林黄志强

[摘要]本文通过比较应试教育和创新教育的利弊,认为为适应知识经济对创新人才的需求和实现电大教育跨越式发展,必须革除应试教育,倡导和实施创新教育。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 改革 目标模式 应试教育 创新教育

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广播电视大学自1999年开始启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历时已两年。如何理解“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所要建立的目标模式是什么?这是试点实践中首当其冲应解决好的问题,本文试就此作些探讨,以求教大家。

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意欲何为

试点就是探索,众说纷纭是正常现象,但在基本问题上认识的误差必将遭致实践的失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下简称“试点项目”),决不能仅理解为电大开拓生源的新政策,电大扩大办学规模新的增长点。诚然,改革开放20年来,依靠党的政策、各级政府的关怀和电大人的不懈努力,全国电大系统为我国远程高等教育的长足发展作出了令世人瞩目的贡献。20年来为社会培养了260万高等专科毕业生,100多万中专毕业生,中小学师资学历达标127万人,培养中小学教师和校长300多万人次,继续教育、岗位培训等非学历教育3500万人次,并为数以千万计的农民提供了农村实用技术培训[1]。电大为穷国办大教育开拓了新途径,自1995年开始中央电大探索开放教育,推出注册视听生9个专业,现有在籍生70万人。1999年开始实施“试点项目”,已开设本、专科专业各6个,在籍学生30多万,今秋将再开设2个专科和5个本科专业,计划招生15万人,届时电大系统开放教育在校生将达到45万人[2]。应该承认。在当前教育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试点项目”的推出对电大事业的生存与发展确实起了重要作用,但是,如果从争取政策支持扩大生源和办学规模的角度来理解“试点项目”,有失偏颇。

“试点项目”也决不仅仅意味着采用最先进的教育技术手段对传统学校教育的面授教学模式改革的一种新的尝试。诚然,电大自1979年创办始,就采用当时最先进的教育技术手段,实施远程教育,在全国范围聘请最好的教师,挑选最好的教材,截1998年止,在全国形成了1所中央电大,44所省级电大,828所地市级分校,1768个县级工作站,17118个教学班的电大远程教育网络[1],只要能收听收看广播电视的地方,都可学习电大课程,解决了广大学习者因交通不便,家庭困扰、工学矛盾等带来的困难,为千万学子提供了传统学校面对面教学所无法提供的学习便利,为实现全民教育的平等性,缩小地区间因人才培养差别而带来的发展差距,实施全民终身教育作出了贡献。“试点项目”的开始,基于网络的新教育媒体的运用,使教学活动的开放性、教育资源的共享性、教学过程的互动性和教育机会的平

等性,都将得到进一步加强,使得“任何人在任何地点和任何时间以任何方式学习”逐渐变成现实。但是,如果把“试点项目”仅仅理解成由于教育手段的更新,教育资源利用在量上的扩张而能带来的种种学习便利,仍未能把握“试点项目”的真缔。

“试点项目”的实质和核心在于“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开放教育”是为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服务的。改革的对象就是现行传统的、封闭的、灌输式的、以传授知识内容为核心的应试教育模式。现代远程教育环境下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就是在远程教育规律的指导下,对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教育观念,培养目标,评估体制,教育方式,专业和课程设置,管理体制等方面进行革新。通过改革逐步建立起崭新的、开放的、启发式的,以帮助学生建构合理的知识结构为主的创新教育模式。

二、两种人才培养模式之比较

采取何种人才培养模式,取决于社会对人才培养规格的需求,社会知识发展程度(教学资源的丰富程度)和人类交往方式。人类社会经济形态和文明的发展,可分为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在漫长的农业社会中,分散经营的农业经济以小生产为特征,生产技术的发展以个体经验为基点,人们交往范围狭小,知识发展缓慢,社会需求的是有经验的体力劳动者和维护私有者统治的官吏。劳动者经验的再生产主要靠师徒间言传身授,形成了原始的个体化教学模式。而私塾和官学则培养忠于朝廷的官吏并经过严格考试进入仕途,从而出现了早期的应试教育。工业社会以有分工的机器大工业为特征,以科技的发展为基础,社会需求的是大批有一技之长的机器操作工。工人作为机器的附件片面畸型发展。社会知识更新的速度较慢,人们习惯用已有的知识来解决现存的问题,知识资源的有限性限制了学习者的主动选择,标准化的工业生产则要求教育“大批克隆”有一技之长的劳动者,由此而产生了集中面授、标准化教学、灌输式培训的应试教育模式。信息社会以知识爆炸且扩散迅速化,资源全球化,交往网络化为特征,生产技术的发展以知识创新为基础,社会需求的是大批能协同工作会创造解决问题的脑力劳动者,这就决定了必须摆脱工业社会通行的应试教育的束缚,采用能够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技能和创新个性人才的创新教育模式。

应试教育和创新教育有本质的差异:在教育观念上,应试教育注重知识内容的继承,以传授知识为中心。因而“传道(灌输)、授业、解惑”。创新教育则注重学生知识结构的建造,在意义建构中发展能力,以发现和应用知识为中心,因而“启发(启示)、互动、发现”。在教育目标上,应试教育实质上是在复制标准化的片面发展的陈旧知识的拥有者。创新教育则是着力培养善于将分散存在的知识融会贯通、组合集成,创造出新的知识并付诸新的应用途径的创新人才,在评估制度上,应试教育以规范化、标准化的试题考核学生对知识内容的掌握(实际是记忆)程度,“一卷定性”其可操作性强,但评估是静态的和片面的。创新教育则重视动态评价,形成性考核,考核的重点在于知识结构的合理性和知识运用能力,因而具有非标准化和非规范化。评估操作难度较大,但具有全面性和准确性。由评估制度所决定,在教学方式上,应试教育以教师为中心,教师面授重知识内容灌输、轻能力方法培养。学生被动学习,任务在于被动记住教师的讲解,人成了知识内容的载体,作为主体人的精神、个性被知识系统所阉割。创新教育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仅是启发者、引导者和助学者,作用在于帮助学生建构知识。学生主动学习以意义建构来带动知识的摄取,并不断与原有的个体经验、知识技能相融合、重组,从而扩大已有的知识网络,不断地创造出新知识并将其付诸于实践予以检验,从而成为学生生存技能的有机成分。创新教育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弘扬人的主体精神,由此培养的人才个性独立,人格完善,社会适应性强,具有创新精神和技能。在专业和课程设置上,应试教育一方面是专业越分越细,门类越来越多,造就片面发展的人才。另一方面是课程设置强调学科体系的系统化、完整性,因而具有自我封闭性和固态性。创新教育则一方面强调专业设置贴近社会发展和满足学习者个体需求,注重专业设置的综合性和开放性,力图造就全面发展的人才。另一方面课程设置强调服务于学习者知识结构的生成,因而具有交叉性和灵活性。在管理体制上,与灌输教育方式相一致,应试教育采取集中式、多层次、单向性塔式等级结构,优点是易于统一指挥,缺陷在于多层次信息传递易导致失真,单向无反馈的信道中某环节阻塞,将导致信息中断、系统管理瘫痪,学生获取教育资源较困难,该种管理体制高耗而低效。与启发式教育方式相一致,新教育采取扁平式、少层次、多向性的交互结构,由于除去了中间环节,减少了信息失真和中断的可能性,多向交互的信息传输,有利于信息反馈,从而保证整个系统不断自我调节而处于优化状态,学生获取教育资源较容易。

三、知识经济呼唤创新教育

高等教育是人才生产和再生产的重要基地。时代的发展需要何种规格的人才,应是高等教育在选择和建构某种人才培养模式的前提和主导因素。在工业社会的泰勒时代,劳动者中体力劳动者与脑力劳动者的比例是9:1,知识经济初露端倪的20世纪90年代,这个比例变成了1:5,专家预测到2010年可达到1:10[3],即知识劳动者将是社会劳动者的主体,知识劳动将是绝大多数人谋生的手段。21世纪人类进入了全新的知识经济时代。所谓知识经济是以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消费)为基础的现代市场经济。它是以知识资源为第一生产要素,以高科技产业为支柱,以知识创新为内在动力,以知识决策为导向的一种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现代经济形态。其中知识创新是知识经济的灵魂。因而知识经济的发展需要的是大批人格独立,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人格独立是作为知识经济中市场主体的前提,只有具有独立人格的市场主体才能自主地根据自身的需要,设定目标,主动地参与社会活动,正确处理人际关系,自觉地与他人协同工作,以实现既定目标,满足主体需求。人格独立又是创新的前提,具有独立人格的主体才能自觉地意识到环境的压力和改造环境的需求,从而产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人格不独立,事事依附他人,是难有创新的。

知识经济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知识爆炸,知识折旧率提高和无形磨损加快。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件称“人类最近30年的科学知识总量占人类全部科学知识总量的90%”,且近10年中每三年增加一倍。FordMotor公司CTO罗斯[4]认为“一个工程学位只有三年的保鲜期”。同时由于信息化和网络的发展,人们面对易老化,易遗忘的无限知识,可以利用电脑及网络的帮助而无需大量记忆,人的精力可主要用在创造性的工作上,即借助电脑及网络对所需的信息进行选择性接收,而后进行筛选,分析和有目的的重组合成,形成新的知识产品,以解决实际问题。这种不同于工业社会全新的工作,要求劳动者不是要具有非凡的记忆力,而是要具有创新精神,摄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据国外学者的论述,知识经济中的“知识”可用“W”来概括:一是Know—what,指关于事实的知识;二是Know—why,指原理和规律方面的知识;三是Know—how,指对某些事物的操作技能和处理能力;四是Know—who,指涉及谁知道和谁知道如何做的知识,它包含了特定社会关系的形成,以便可能接触有关专家并有效地利用他们的知识。前两类相当于传统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可以通过灌输式应试教育获得。后两类则是应试教育很少涉及但却在知识经济中更重要的知识,它们更多地属于创新能力范畴,是无法也不可能通过死忆硬背来获得的,因此知识经济所需要的个性独立,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技能的人才,应试教育是培养不出的,必须采取创新教育,才能满足知识经济对创新人才的需求。

四、创新教育模式是实现电大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

电大办学22年来,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但应清醒的看到在其发展中逐渐暴露的缺陷和不足。首先是“先天不足”。电大初创伊始恰逢“文革”结束,经济发展缺人才,国家教育投资匮乏,“被耽误的一代”渴望接受高等教育。在穷国办大教育的思想指导下,未及反复充分论证的电大,“先上马,后备鞍”仓促开办。投资短缺,教育资源匮乏,在人才培养目标,教育模式选择等方面却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其次“后天发育不良,”本来作为改革开放的产物和从事现代远程教育的电大,应该面向市场,开放办学,按需培养人才,办出现代远教特色。但在发展中却追求“正规化”,向传统高校模式靠垅,搞自我封闭体系。如果说电大前十年由于“被耽误的一代”刻苦自学,学以致用的求学精神,各级政府的积极扶持和采用了广播电视等当时先进教育技术而得以掩盖矛盾快速发展。那么后十年随着改革的深入,失去特色的电大一旦“吃政策饭,打政府牌”失灵,就变得步履蹒跚,一波三折,开始为生源而苦恼,为生存而忧虑,电大教育陷入了“电大不电、远教不远、开放不开”的尴尬境地。究其原因,根子在于采取了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虽然后来提出了“重点面向基层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但是“一卷定学分”的现实和第二代远程教育手段单向无反馈性无法满足应试的需要,这就迫使基层电大加强面授辅导,期末猜题押宝。教学资源的匮乏、电视教学课堂搬家的现实又强化了学生对辅导教师面授的依赖性,因而“电大不电”。电大主讲教师可能是“最好的”,但学生成绩常常更多地取决于基层面授辅导教师水平。由于面授辅导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电教”,其教学质量就难有保证。课程设置专注知识内容的系统性,缺乏灵活性,在内容安排上注重Know—what和Know—why,忽视Know—how的培养和Know—who的介绍。而标准化、客观化考试强调“以本为本”,考核重在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的掌握,迫使学生死记书本,无暇顾及能力的培养和创造力的锻炼,致使“远程不远”。五统一的管理模式,分级办学纵向线性管理结构,致使信息不畅,以考为主。专业和课程设置的封闭性,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等致使“开放不开”。可见电大要走出困境,实现跨越式发展,就首先必须彻底扬弃应试教育模式,构建起具有现代远程教育特色的创新教育模式,这是唯一正确的选择。为此电大人要艰苦努力,实现教育观念、评估体制、教学方式、管理体制、教育结构等方面的革新,并加快教学设施现代化和资源建设(将另文探讨)。凤凰涅盘,以求再生。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将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要创新必须要创新人才,要培养创新人才,就必须革除应试教育,倡导和实施创新教育。以“试点项目”的实施为契机,电大同仁同心协力,果能实现这一转变,则是千万学子之福,电大事业之福,中华民族之福。

参考文献

(1)张玉文中央电大喜庆建校二十周年 [N] 中国教育报

1999—10—14(1)

(2)中央电大网站 “电大在线”

(3)陈胜昌知识经济专家谈(M)北京经济出版社 1988.50

(4)顾瑞荣王建伟许静《学习的革命》导读与实践(M)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12

(5)韩延明论知识经济与大学教育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0.2.4—7

(6)赵 弘 郭继丰知识经济呼唤中国(M)北京改革出版社1998.7

[作者简介]

刘 峰1956.3.男 汉族 安庆市广播电视大学 副教授 培训处主任

姚大林1950.12 男 汉族 安庆市广播电视大学 馆员教务处副主任

黄志强 1959.7 男 汉族 安庆市广播电视大学 馆员 教务处副主任

地址:安徽省安庆市锡麟街123号246003

电话:0556—5544277—8006

篇2: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目标模式--创新教育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同志们: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第五届教学工作会议是在全省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切实将高等教育工作重点转到提高质量上”的战略部署,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和《关于实施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的形势下召开的,是在我校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之后召开的一次重要的教学工作会议。下面,我代表学校向大会作教学工作报告,请同志们审议。一、三年来我校教学工作的回顾

三年来,学校牢固确立教学工作在学校各项工作中的中心地位,抓住时机,扩大办学规模,改善办学条件,提升办学水平,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自2006年初启动迎评促建工作以来,学校加大教学投入,强化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广大教职员工齐心协力,兢兢业业,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促进了我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的全面提升和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2007年12月,学校以良好的成绩通过了国家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这是对我校教学工作的充分肯定,同时也标志着学校教学工作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一)进一步明确学校定位,理清办学思路,凝练办学特色 通过迎评促建,学校制定了符合自身实际的发展规划,牢固地树立了以“育人为本,质量立校,特色办学”以及“教学是立校之本,科研是强校之路,人才是发展关键”的办学理念,进一步明确了学校的发展目标、办学类型、办学层次、学科专业发展方向、人才培养目标和服务面向定位。近年来,学校主动适应佛山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需要,加强学科专业建设,积极推动学校与政府、企业的产学研合作,大胆探索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学校发展与佛山现代化建设的互动共进,培养了一大批具有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形成了“立足佛山,服务地方,大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办学特色,得到了教育部教学评估专家组的高度认可。

(二)强化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办学条件不断改善 学校积极筹措资金,不断加强学校软硬件建设,学校办学的基础条件和校容校貌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2007年学校争取到市政府1000万元拨款及政府贴息贷款4127万元,启动了实验设备、教学设备、图书资料、双语教学和校园环境改造等十大建设项目,20072009年四项教学经费逐年增长,较好地满足了教学工作和人才培养的需要。2008年,学校切实贯彻落实“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二十字指导方针,在认真分析、研究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专家组提出的问题和建议,结合学校实际,研究制定了相应的整改方案,提出了本科教学工作总体整改要求,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方案和相关配套措施,找准差距、明确整改责任和任务,分解指标,专项推进,层层落实,取得显著成效。目前,学校实验室总面积达到34707平方米,生均面积2.7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3869万元,学生总座位数18455个,语音教室、多媒体教室的座位数分别达到1052个和12096个,基础教学使用的计算机近千台,图书馆藏书154.65万册,期刊2669种,中外文报纸170种,电子图书15.5万种,中外文数据库12个,覆盖了中文全文学术期刊9000多种,外文全文学术期刊7000多种,体育场地和器材有了较大改善。

(三)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优化

为巩固和完善“宽口径,厚基础,重实践”为内涵的专业教育、“成人成才”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和“创业创新”为导向的就业教育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学校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与创新。2007年学校对各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进行了全面修订,以学生未来生存和发展能力培养为出发点,以培养具有引领意识、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专多能”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为目的,进一步明确了各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特色,通过优化公共基础课程、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结构,调整必修课、限选科和任选课的比例,加大实践性教学环节,更新教学内容,整合教学资源,使我校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

在探索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的过程中,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创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2007年提出了在部分专业率先开设创业创新教育试点设想。经过调查研究和周密安排,2009年在国际经济与贸易和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两个专业开始了“创业创新班”教学改革试点工作。“创业创新班”得到了2009级本科新生的积极响应,报名踊跃,引起了社会较大的反响和关注,对我校今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专业建设水平进一步提升

三年来,学校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不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在保持和发展传统专业特色和优势的同时,积极发展社会急需的新专业。至2009年我校共有45个本科专业,目前,我校本科专业已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等9个学科门类,已基本构建了符合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以理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布局,形成了一批与重点学科相匹配、在行业或地区有一定影响的优势与特色专业,提升了办学的竞争力。

学校一直重视学科专业建设和管理,推行专业负责人制度,结合学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明确责任和权利。对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的修订、专业发展方向的规划以及学科建设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结合评估和整改,2008年学校对已有的44个本科专业进行了一次全面摸底评估,通过评估,进一步明确了各专业的发展方向和建设目标。2008年,我校动物医学专业荣获第三批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项目立项,这是我校专业建设的一大突破,为我校专业建设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五)教学改革不断深化,教研水平逐步提高近年来,我校广大教师积极投入教学改革和研究,获得的教研课题立项数和层次有明显提高,成效显著。20072009年,邹采荣校长主持的《准确定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地方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研究与实践》、王林教授主持的《地方高校英语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及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等10个项目获得省级教改项目的立项资助,20个项目获佛山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立项。在近两次校级教研课题立项评审中,共有228个项目获得立项资助,其中重大项目23项,重点项目68项,一般项目125项,另有39门课程获校级双语教学立项。在教材建设方面,学校共获得了国家级“十一五”教材规划课题立项4个。全校教师发表教研论文283篇,教师主编和参编教材135部,其中获国家级精品教材一部,资助教师出版教材20部,共计7.5万元。教学法研讨、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和教学公开课活动对我校教师探索教学方法和提高教学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六)实践教学体系逐步完善,效果明显

为培养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在长期的实践教学基础上,学校注重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实践,采取有效措施,整合实践教学资源,构建了基础实践教学、专业实践教学、综合实践教学三个层次的实践教学框架体系;通过实验课、实训、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培养方式完善了实践教学的内容体系;计划内实验与课外开放实验共同推进、校内与校外实践基地相互补充,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施奠定了基础。加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设置比例,鼓励模块化整合实验教学内容,促进了实践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不断加强实习与实训教学环节,教学内容丰富,管理规范,基地完备。近年来,学校出台相关政策,设立专项建设经费,大力建设校内实践基地。同时,主动加强与企业的联系,通过“产、学、研”合作等方式,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取得到了较好成绩。目前,学校共建立了189多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实践环境。

通过进一步推进实验室开放工作,设立实验室开放基金,鼓励学生从事科研和创新活动,近三年共立项395项,投入经费23万元,参与学生人数达3000多人,并在全国和省内各类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七)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教学管理和教学过程更趋规范

2007年以来,随着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学校认真研究“扩招”形势下的教学工作,不断规范教学管理,加大教学评估和检查的力度,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完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制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实施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草案)》、《关于制(修)订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的意见》、《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籍管理规定》以及各个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和管理规范共40多个。完善了校院(部)两级教学督导、干部教师听课、教学检查、课堂教学质量评估以及课程评估和专业评估等一系列制度,促进了教学工作的规范化建设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三年来,学校教学督导小组共听课2950节,学校各级领导共听课4986节。2009年5月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以优秀成绩通过了广东省评估专家的评估。

(八)积极推进“人才强校”战略,师资队伍建设得到加强 为适应我校不同层次、不同专业发展的需要,学校积极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不断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优化师资队伍结构。20072009年,学校共引进各类专业技术人才65人,其中具有正高职称4人,副高职称5人,具有博士学位26人,硕士学位35人;晋升教授32人,副教授80人,讲师99人,先后派出22名教师出国做访问学者或攻读学位。

同时,学校十分重视教师的师德建设,于2009年9月召开了教风学风建设研讨会,开展了“教风学风建设月”活动,发起了“营造优良教风从我做起”的倡议,要求教师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牢固树立教师职业理想,努力提升职业道德水平,刻苦磨练教书育人本领,热心关爱学生茁壮成长。活动期间,分别开展了师德建设大讨论、教学秩序大检查、教风建设学生问卷调查、第二届“我心中的名师”学生征文、教学公开课、第四届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竞赛、基于BB平台的网络课程设计大赛和教学先进集体评选等活动。通过开展教风建设主题教育月活动,引导广大教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自觉加强师德修养,模范遵守职业道德规范,认真践行求真务实、勇于创新、严谨自律的治学态度,努力建设一支理念先进、师德优良、业务精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20072009年,我校教师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人、全国优秀教师称号2人、国家和省三八红旗手2人次、广东省教学名师1人、南粤优秀教师5人、南粤优秀教学工作者2人、佛山市优秀教师3人、佛山市教育系统优秀教师及先进教育工作者16人、学校三育人优秀奖80人、校级优秀青年教师5人,广东省“千百十工程”人员33人。2009年动物医学系等七个教学单位被评为20072009学教学先进集体,6位教师分别获第四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二、三等奖,164人次获20072009教师教学质量优秀奖。

(九)形成了一批优秀教学成果,促进了人才培养质量的稳步提高

教学建设与改革取得了可喜成果:近三年,学校获得了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部国家级精品教材,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门省级精品课程,4部教材获“十一五”国家级、部委级教材规划选题,建有6个校级名牌专业,18门校级精品课程。2008年我校在广东省第六届教学成果评选中取得良好成绩,其中一项成果通过专家评审获得提名申报第六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在第九届和第十届校级优秀教学成果奖评审中,共评出教学成果一等奖13项,二等奖21项,三等奖26项。

学生综合素质显著提高:2007年以来,我校共有266名学生考取研究生,每年“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均获全省高校先进单位,学生在各类科技文化竞赛中获省级以上奖励278个,其中,国家级一等奖21个,二等奖34个,三等奖38个,省级特等奖1个,一等奖18个,二等奖53个,三等奖80个,优胜奖20个,优秀组织奖5个。在有全国多所名牌大学参与竞争的“计算机仿真大赛”中,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参赛队伍两次连获得一等奖,受到教育部有关领导的高度关注,该学院邓炳铖等同学在香港举行的“华硕AOCC2008全球超频大赛”中获得冠军。多年来,学校培养了一大批能吃苦耐劳,适应能力强,有创业创新精神的综合素质高的各类应用型毕业生,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7%以上,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可。

(十)学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生源质量明显提高 三年来,学校坚持规模、质量、结构、效益协调发展的原则,不断扩大招生规模,生源质量逐年提高。经过三年的努力,我校普通全日制在校生由2007年的10511人上升到2009年的13282人,增长达26.4%,在实现连续七年不降分录取的基础上,第一志愿录取率逐年提升,为我校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同时,我校坚持以全日制本科教育为主体的同时,大力发展成人教育,构建学历与非学历教育互补的高等教育体系。近三年来,我校的成人教育发展势头良好,目前,在校生达7631人,其中本科生2413人,专科生5218人。

此外,我校的体育工作、推普工作、行政管理和后勤服务工作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

以上成绩是在学校党委、行政的正确领导下和全校师生共同努力下取得的,凝聚着广大教师辛勤和汗水。在此,我代表学校,向辛勤耕耘在教学、管理和服务工作的全体教师、教辅人员和机关行政以及后勤员工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

在总结三年来可喜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在教学工作上仍有不足之处,主要表现为:

(一)教学资源建设仍需进一步加强

目前,我校的办学条件和教学资源与学校进一步发展、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提高不相适应,反映在学生宿舍紧缺,教学设备陈旧,实验室面积不足,实习实训基地不能满足教学需求,多校区办学管理成本较高等等。

(二)学科专业结构调整有待进一步深化

目前,我校本科专业共有45个,涵盖9大学科门类,但专业设置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仍有较大距离,产学研合作力度仍需加大,专业特色仍需进一步加强,部分专业规模效益较低,少数专业在招生和学生就业上面临一些困难。

(三)教风、学风建设工作有待进一步推进

教师在敬业精神、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等方面还需加强,教育教学方法、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教学手段等仍需创新和提高;学生的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等仍然是我校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正视和解决这些问题,有助于我校推进教学工作的健康和可持续性发展,对吸引优秀人才、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将起到积极作用。

三、今后的教学工作改革思路与措施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以及《关于实施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坚持育人为本、质量立校的办学理念,规模、质量、结构、效益协调发展,以新校园的建设为契机,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改革为动力,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加大教学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强化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突出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分层次、分类别、有计划地开展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和建设,促进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培养具有引领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专多能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基本思路

1.针对佛山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结合我校现有专业的特色和优势,采取“新建、优化、加强和淘汰”的措施,加快学科专业的调整和优化,重点发展理工科专业,着力建设与广东省现代产业体系相适应的学科和专业,注重专业内涵建设,夯实基础,加强应用,突出特色,深化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创新,形成多学科协调发展、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应用型本科人才需求的学科专业体系。

2.结合2010年人才培养方案的全面修订和实施,进一步完善以“宽口径、厚基础、重实践”为内涵的专业教育,以“成人成才”为核心的素质教育,以“创业创新”为导向的就业教育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鼓励个性化人才培养的探索和实践,通过“创业创新班”、“产业特色班”、“订单式”培养、“校企产学合作”、“工学结合”、设置主辅修专业等多样化、多途径、多形式和多平台的体系构建,开展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强化学生跨文化交流和掌握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加大与国外院校人才培养的合作力度,不断提升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综合实力。

3.通过改善办学条件,加强优质教学资源和共享平台建设,优化和完善各种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参与教学改革和建设的积极性,建设一批结构合理、团结协作、勇于改革创新的高水平教学团队,促进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进一步完善和加强学校公共服务支撑体系的建设,加强教学质量管理,牢固树立质量立校意识,完善教学质量管理制度和教学评估体系。加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由教学决策系统、教学组织管理系统、教学运行系统、教学监督与反馈系统组成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促进学校办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创新发展。

(三)建设目标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培养学生引领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线,通过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促进本科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培养具有基础扎实、知识面广、适应能力强和素质高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1.建立一整套适合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方案体系。2.构建适应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包括:“公共基础+学科专业”平台的课程体系,国家、省、校、院四级精品课程体系,跨学科课程群,基于校园网的课程中心和教材数字化资源共享平台。

3.构建适合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包括:建立机械、电子、生物和医学等实训中心,建设200个左右大学生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建设10个左右涵盖基础和专业的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把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作为理、工、农、医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

4.建立青年教师学术与教学成长制度、教师培训制度、教学考评与分流制度和教学名师培育等制度,完善提高教师教学水平评价的长效机制。

5.形成稳定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保障体系,包括:教学过程监控体系(专业评估,课程评估,教师课堂教学评价与督导),教学管理目标考核机制和人才培养质量反馈体系等。

6.在推进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过程中,力争用58年的时间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2项,特色专业建设点23个,精品课程12门,精品教材23部;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58项,特色专业建设点46个,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示范专业12个,精品课程68门,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4个,大学生创新性实践基地35个,省级教学团队24个,省级教学名师34名。

(四)建设计划与措施 根据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实施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结合, 我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础和实践,提出以下八大建设计划和措施。

1.学科专业结构调整优化计划

采取“新建、优化、加强和淘汰”的措施,需求牵引,注重应用,凸显特色,构建适应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多学科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专业体系。为了主动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及其产业结构调整的需求,更好地与佛山“3+9”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和“两转型,一再造”任务相衔接,学校将新建和改造一批专业,以适应地方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按照市委市政府对我校提出的“理工为主,综合发展”的要求,积极推进以电子信息技术为重点,建设电子信息学院,以工业设计为重点,建设设计艺术学院。

2.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计划

根据经济与社会发展对人才多层次、多类型需求的特点,2010年全面推进学校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构建多样化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打造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新格局。例如:“订单式” 人才培养模式、“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校企产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创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国际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等。

3.课程体系优化计划

为实现我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力求课程体系的设计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紧密结合,科学分析各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总体框架中的地位和作用,构建多种课程模块,设计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建立“课程中心”和“课程数字化平台”,实现全方位、网络化、信息化、开放式课程管理;通过建设“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和精品课程资源共享平台,加强课程资源的应用与管理;通过资助出版一批具有竞争力的高水平的优秀教材,进一步提高我校教材建设水平。

4.实践教学改革计划

建立学校实训中心,采用“定时开放”、“预约开放”、“阶段开放”等形式共享实践教学资源。加强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拓展校外实习空间,与各企事业单位,建立顶岗实习基地和一批稳定的专业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际锻炼机会。

5.教学方法改革计划

着重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缩小“学”与“用”之间的距离。推进教学方法改革,完善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评价体系,进一步改革考核与评估办法。

6.创业创新能力拓展计划

为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创新活动,通过在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方面设立创新学分,激励学生发表论文、获取专利、参与竞赛和创业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7.教学团队培育计划 加强教学团队建设,重点分层次建设一批结构合理、团结协作、教学水平高、爱岗敬业的教学团队,在开展教学研究、改革和教师培训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为学校推动教学改革与创新奠定坚实的基础。

8.质量保障体系完善计划

进一步完善促强扶优机制、量化考核机制、成果激励机制、教授、名师从教机制和院系考评机制,完善思想保障体系、领导保障体系、制度保障体系和经费保障体系,促进我校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同志们,今后几年是我校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关于实施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加快学校发展的关键时期。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全校教职员工要充分认识所肩负的使命和职责,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积极投入到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的实践中,为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而努力奋斗。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篇3: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目标模式--创新教育

一、人才强国目标下云南省职业教育发展要求

结合习总书记在云南关于人才培养的讲话, 以及国家人才强国的大方针, 对云南省职业教育发展提出新的要求。确定了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和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战略决策。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这个大背景之下, 职业教育发展迎来了一个重大的发展契机。结合人力资源强国的目标, 高职院校必须根据国家人才强国目标下的三个发展阶段, 适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 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1.在人力资源强国的目标之下, 国家教育发展战略的第一个转型战略是:实现从重视经济物质基础到重视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的转变, 从现行教育与传统工业化阶段需求相吻合的人才培养体系到针对未来基本实现现代化。在这一大的目标之下, 国家确定了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和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战略决策。针对这一方针, 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大背景之下, 转变职业教育观念, 结合市场需求, 打造产学研相结合的一体化培养模式, 以培养市场需要的新型人才。在这一阶段职业教育从以教育者为主体转变到以学习者为主体, 从学历本位转变到以能力本位, 为最终创建一个“学习型社会”而构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在这一阶段当中职业教育发展速度不断提升, 职业院校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起来。云南省政府根据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指导方针, 提出了到2020年云南省要建立起具有云南特色、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规模合理、产教深度融合、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相结合、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相互沟通、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重、内外发展环境优良、体现终身教育理念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2.第二次战略转型是随着我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2006—2020)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年》和确定了“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 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 进入人力资源强国的行列”的总体战略目标。在这一阶段当中主要体现了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从重视数量的增长转变为重视质量的提升, 这一时期的发展可以用四个字来概况“以质图强”, 就是指要实现教育发展模式的转变, 以提高教育质量和提高人的整体素质为核心, 以提高民族整体素质为根本, 实现从以量求大到以质图强的战略转移, 不断增强国家的综合实力和竞争能力, 实现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的转变。为了实现这一阶段人力资源强国的目标, 云南省政府在职业教育方面提出了扩大规模, 巩固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转变方式, 提升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拓宽范围, 丰富继续教育内容;统筹协调, 加快边疆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在职业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方面, 按照“贴近行业、围绕行业、面向职业、服务就业”的原则, 加强学生职业技能、就业创业和继续学习能力的培养。鼓励校企合作委托培养、定向培养、订单培养。创新顶岗实习形势, 建立健全学生学习实习制度。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 广泛开展职业技能竞赛, 完善支持政策, 推进校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同时用职业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核心技术标准不断完善专业标准和专业核心课程标准。建立专业标准和职业标准联动开发的机制, 推动专业设置和专业课程内容和职业标准相互衔接, 形成对接紧密和特色鲜明的职业教育体系。

从这些具体的措施当中可以看出, 云南省政府结合国家关于人才强国第二阶段的战略目标, 在职业教育的价值观方面所做出的两个重大的转变:一是教育发展重点从以关注规模增长和教育机会供给为重点, 向更加关注教育质量和人的培养质量转变。二是在教育质量上, 在重视国家统一的质量标准的同时, 更加关注特色、优质和多样化学校的建设, 建立统一与多元结合, 多样化与个性化相统一的教育发展模式。这一转变凸显了国家在人才强国战略第二阶段的“以质图强”发展理念的深入发展, 结合云南特色不断开发人力资源。

3.人力资源强国目标下教育发展的第三次战略转型表现为:创新人才战略、教育创新引领经济发展。我国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协同创新体系, 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R&D投入和研发机制。通过推行“孵化器”制度鼓励创业投资, 形成创新成果终端转化的企业主体“导向”科技创新体制。同时, 建立政府主导下的校企一体的人才培养机制, 使教育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导型要素。同时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建立高素质应用性人才的培养与成长体系, 作为实现从人力资源大国转化为人力资源强国的重要举措。最后, 在全球一体化的格局之下, 培养与国际接轨的人才是构建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全局理念。为了保障国家人力资源强国方案的顺利进行, 我们不仅需要具有高尖端技术的科技人才, 同时也需要国际化的军事人才、管理人才、外交人才。

云南省教育厅针对这一阶段人力资源强国战略的转变, 鼓励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共建艺术企业和产品开发中心、实验实训平台、技能大师工作室等, 制定多方参与的支持政策, 推动政府、学校、行业组织、企业联动, 促进技术技能的技术创新。

二、创新体系下云南省职业教育院校人才培养机遇与挑战

在纷繁复杂的国际竞争中, 中国要实现人才强国的宏伟目标任重而道远, 在面对机遇的同时也面临巨大的挑战。

在经济全球一体化模式之下, 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的竞争, 其核心是人才的竞争, 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将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即要素驱动阶段、效率驱动阶段与创新驱动阶段, 中国的发展进入了由第二阶段向第三阶段转型的关键期。这一关键时期的主要任务在于自主创新, 技术的创新和发展归根结底是教育的创新和人才的创新。如何培养高水平的创新人才, 是人力资源强国目标下的首要任务。

在各种发展要素的制约下, 我国经济在经历高速增长后将进入中低速增长的新常态。我国的发展已经从生存型发展阶段跨入发展型新阶段, 如何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实现企业的创新, 而企业的创新面临最大的困境是技术落后和人才短缺。最核心的技术无法靠引进获得, 自主创新往往受到人才、环境等条件的限制。人才引进和培养需要一个长期过程, 转型升级和创新创业需要一个良好、积极的制度环境。

三、人才强国目标下云南省职业院校构建特色职业教育出路窥探

1.不断完善制度建设。云南省职业教育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背景之下, 积极推进各级各类职业教育的发展, 但是在制度建设方面仍然存在制度僵化、短缺的现象。制度是保障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有效运行的关键所在。目前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不足, 与普通本科相比仍然有很大差距, 同时在职业教育中鼓励校企合作, 积极引进企业技术人才进入高校, 但是由于学校缺乏相关的激励机制, 导致企业、行业相应技术人才进入学校的积极性不足。

2.加大各层次职业教育衔接力度。加大中职、高职、本科、硕士职业教育的衔接力度是构建特色职业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任务。中职教育重在培养具有基础技能型、应用型人才, 偏向于基础性和应用型知识和技能的传授。高职教育重在培养受教育者就业、创业的能力, 更偏向于高端性、技能型能力培养。中职和高职教育相互统一、衔接, 可以从招生工作入手, 打造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如3+2模式 (3年高职+2年中职) , 同时完善职业教育学历体系, 打通职业教育上升渠道。特别是升学通道和学历层次的提升, 构建中等职业教育——专科——职业技术本科——职业技术硕士的一体化模式, 注重各个层次的连贯性, 将各层次教学纳入整体职业教育的体系中, 统一规划、统一管理。

篇4: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目标模式--创新教育

摘要: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通过在教学方式、学习方法的的改革。通过转变观念的同时,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的转变,不断提升实践教学的重要地位。通过多种方式加强实践教学,不断提升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和独立性。规范实践教学的考核标准,从重视结果向重视过程转变,强化了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关键词:教学改革,实践教学,创新,应用型

O3-4;G642.0

培养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本科人才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影响教学质量和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因素之一是实践教学环节,因此对实践教学环节进行教学改革研讨是非常必要的。实践教学必须寻求一种全新的模式,实践教学改革的重心正从传授知识转变为培养能力,从关注结果转向注重过程,依据实际的教学采取差异化、注重个性发展的多元化教学模式[1],以适应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这既是社会发展的需求,也是教育发展的要求,更利于调整高等教育的结构使之愈加地合理化。

一、改革教学

1.教学改革焦点转向

教学改革最终要落实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两个方面。以往的教学改革多着眼于教学内容的改革或称课程体系的变革,当前教学改革的热点正转向关注对人才培养途径及过程的改革与实践,以通过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作为教学改革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从而能够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2.教学方式的转变

要达成实现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和素质教育培养的目标,就首先从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式及教学手段着手。克服传统课堂教学的教学方式单一、教学方式固定、教学内容滞后等弊端,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在讲解的同时注重对学生的启发与提问,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因此,教师在研究如何教好必要知识的同时更应该研究学生如何能学好[2]。要使学生们会学习,要善于指导学生自我学习,自我发展。

应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由传统的传授式的教学形式向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方式转变;积极推进启发式、合作式、开放式、探究式、案例式等教学方式的转变,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发挥。提倡学生进行研究型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钻研精神、独立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团队意识。在教学过程中欢迎师生之间各种形式的交流、对话与合作,整个教学过程更加强调以学生为主体。逐渐由以教师教授为中心向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进行转换 [3]。从而能够达到促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效果。使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使他们的整体素质得到全面地提高的目的,进而使他们能够具有创新的精神和自我发展的能力。

3.学习方式的转变

转变学习方式是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通过建立和形成以充分促进、发挥学生主体性为目标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以取代原有传统的单向、被动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差异性地学习。传统学习方式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依赖性的一面上,从而导致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的不断销蚀。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转变这种他主性、被动性的学习状态,把学习变成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把学习过程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突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强调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是学习方式转变的一个重要特征[4]。

4.师生关系的转变

通过建立新型师生关系,教师转变为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调控者,学生是过程的探究者、合作者、体验者。无论是教师的教的过程还是学生学的过程,教师和学生都是主体,在教师教的过程和学生学的过程是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两个方面在实践中是分不开的,是水乳交融的同一过程。教师要教好学生,就应该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和核心地位;学生要学习好,就应该将教师同样当作与自己一样的主体进行交流和合作,这样师生之间才能构建平等的交流和对话。从而促进师生互相尊重,彼此平等,激发学习的智慧和灵感,促进教学过程及教学效果的良性发展。

二、改革实践

1.转变观念,提升实践教学的地位

高校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需要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来共同完成,离开了实践教学,学生的素质不可能得到全面发展。因此首先观念上就要提高实践教学的地位,只有从思想上对实践教学进行重视,才能在行动上不断地推进实践教学改革进程,最终做到能够精力充沛地投入到实践教学过程中,这样才能从真正意义上保证实践教学的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真正意识到实践教学对于工科学生的重要性,并且在实践过程对学生认真负责、严格过程管理,无论是在实验课程过程,还是设计课程方面都要对学生高标准严要求;同时还要引导和帮助学生转变思想观念,让他们意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改变原来所形成的实践教学的附属地位的观念,把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在实践教学环节过程中对学生严格要求,使学生意识到实践教学对于自身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综合素质等的养成都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学生自身转变观念才能在根本上改变眼高手低和高分低能的状况[5]。

2.深化理论的同时加强实践教学,强化能力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融入科研的思想、方法,并将科研成果和先进的科研理念有选择地穿插于教学内容中,使教学内容密切结合专业发展方向和动态,具有科学性和引导性,因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能使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能了解一些学术前沿的知识。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启发学生的思维和引导学生的参与。将课堂讲授、课上交流讨论、课上课下阅读、答疑、思考与研究相结合形成一个完整的研究型的课堂教学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实践过程注重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注重基本操作和基本能力的夯实,利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过程。做到理論与实际紧密结合,找到理论性知识与实际应用的交汇点,要更有效地结合实践中一些有影响的、贴近实际生活的案例,使学生切实感受到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实践类课程应尽量与工程实际相结合,让学生了解并逐渐熟悉专业知识的可应用性,进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此基础上整个实践过程重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团队合作的意识、与人沟通正确表达自己意愿的能力。使学生具备工科学生的基本素质。

3.以项目教学为载体,进行实践教学改革

通过让学生参与教师科学研究项目或参与到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等多种形式,学生进行初步的探究性的分析研究工作。将能力培养贯穿于实践研究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教师通过开展现场教学,培养学生合作式、探究式学习模式。形成“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基本特征[6]。

通过教师指导与项目组成员探究与讨论的过程,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及培养团队合作的意识。凸显合作学习的优点。同时通过整个过程加强了同学之间的合作,培养了他们独立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了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团队精神。在项目的牵引和教师的引导下,通过文献检索、分组讨论、协作学习以及针对性的辅导与释疑等方式,让学生在参与项目开发的过程中,学习专业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題的能力。真正实现教师指导与学生研究性学习相结合、学生的独立研究与合作研究相结合。

三、规范考核标准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实践过程的质量而不是单纯注重实践教学的结果,注重实践教学每一个过程环节的严格管理。实践过程每一个环节都尽量由学生自主完成,教师在整个过程中仅仅起到辅助和引导的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整个实践教学过程的严格管理也是直接决定学生在整个过程收获多少的关键因素。

对实践教学环节的考核要注重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相结合,这样可以不仅激发学生投入实践教学的积极性。还能够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整个过程建立了一套有效的考核办法。设立主要考核项目,如: 文献查阅情况,方案的制定情况, 实验操作情况, 数据的记录及处理,整个过程的学习态度,“实践总结报告”的质量等等。并对每一个考核项目都量化打分, 实现了综合实践全过程质量控制。

当前,教学改革的重心正从知识传授向能力培养转变,从重视结果向重视过程转变,根据教学实际采用差异化、注意个性发展的多样化教学形式,以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打破传统的习惯和模式,对新世纪创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青林. 关于创新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若干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13(6):20~23.

[2]周诗彪,肖安国,黄小兵.本科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高教学刊,2015(8):87~88.

[3]徐大勇,徐建平,宋珍霞.高素质环境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保障措施[J].宁夏农林科技,2012(6):150~151.

[4]宋广元,李永平,刘云利. 实践创新能力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J].中国高等教育,2015(7):65~67.

[5]刘有耀,蒋林,杜慧敏. 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5):76~81.

[6]眭平.基于应用创新性人才培养的创新教育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13(8):89~92.

作者简介:

篇5: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目标模式--创新教育

随着二十一世纪的临近,人类所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严峻,其中不仅有高科技和高情感的挑战,而且有生态危机、道德危机等一系列全球性重大问题的挑战。在迎接挑战的各种对策中,最有效又最紧迫的对策是:尽快在基础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中传播新世纪的文化价值观念,并据此改革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模式,在新一代人身上塑造出适应未来社会所必需的品格、能力、思维与行为方式,由此完成国民素质的改塑工程。有远见的思想家和政治家们将这种从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改革入手迎接挑战的对策形象地比喻为“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与灾难之间的赛跑”!要使中华民族在这场“赛跑”中跃身于世界前列,当前迫切需要更新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观念,并按照二十一世纪世界舞台激烈竞争对人才素质的要求选择和确立课程改革的目标模式。

一、当前我国课程目标分类中需要澄清的模糊认识

对我国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目标分类体系的理解中一直存在着不少混乱,最突出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其一是把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目标中的理论分类与课程设置中的学科分类混淆起来,并由此将五育与学科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等同起来,认为数学、语文、自然等学科是智育,思想品德课、团队活动是德育,音乐美术课是美育,体育课是体育,劳动课是劳动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这种把五育分割开来的错误观念,其认识论根源在于把理论思维中的抽象范畴实体化了。其实五育并不是五种互不相关的具体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内容或形式,而是统一的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整体活动中的`五要素,只有在理论研究的科学抽象中才可将五育加以区分,而在现实的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教学活动中,则不能将五育分割开来。不同课程设置尽管在知识内容上有所分工,但在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目的和效果方面则应是几育的综合,否则势必违背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规律。

其二是把五育并列起来,同时也就割裂开来。

五育是对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目标进行理论研究时的科学抽象,因而不能并列地阐述五育关系,只有在从抽象到思维中具体的综合过程中,才能全面深刻地理解和把握五育的关系。尤其需要指出的是,五育不属于同一层次,而分别属于心理发展,身心发展和实践能力发展三个不同抽象层次,后一层次内在地包含了前一层次的内容,又综合了本层次的新内容。

下面我们就以马克思主义的抽象思维方法论为指导,从三个层次来剖析五育的相互关系。

二、智育、德育、美育的内在联系与观念更新

遵循从抽象到思维中具体的方法论原则,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目标分类的第一层次是从促进受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者心理发展的抽象层次提出的目标和任务,这就是智育、德育和美育。

智育、德育、美育从不同角度可以有不同的排列次序。从纠正前一段忽视德育造成的严重恶果和当前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存在的主要矛盾等角度看,强调德育在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工作中的首要地位是必要的。但若从理论思维的内在逻辑,从抽象到思维中具体的概念演进过程

篇6: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目标模式--创新教育

一、对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认识的误区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为绝大多数学校会计专业所采用,产生了积极作用,对于推进人才培养的提高有较大的帮助,但从工学结合模式开展上看,还存在一定的认识误区。

其一,过于强调实践,忽视了会计专业特点。很多院校认为,无论什么专业都需要采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大有不采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就不能培养出优秀人才之势。没有对专业特点进行深入分析,一哄而上,势必对技术要求较高,岗位实操相对容易的会计专业产生不利影响,因为这些专业还需要在学校多保留更多的时间,由教师进行授课,加深专业理论知识学习。

其二,过于注重形式,忽视了与企业共同育人的内涵。很多院校认为,只要把企业引进学校来,与企业共同培养,就是工学结合,这其实是对工学结合的一种肤浅认识。与企业合作只是人才培养的一种手段,能不能产生作用,关键还在于工学结合的形式是否有效,比如订单培养是校企合作的一种重要形式,但是我们也会知道,现有订单企业不可能永远为学校提供订单。更重要的是,学校应该通过订单明确企业需要的是什么样的毕业生,这为学校人才培养提供了一个方向,包括“校中厂”和“厂中校”建设,这也只是人才培养的手段,最终目的都是通过学校的人才培养与企业紧密结合,使学校明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让毕业生更加符合社会需要。

其三,还停留在学校是人才培养唯一主体这一认识。所以,很多院校认为,就学生培养来说,学校仍然是实施人才培养的唯一主体。所以,为了更好的开展工学结合人才培养,大规模的建设校内实训室,投入大量资金去建设企业的真实工作场景。(本网网 )而教职成(2011) 12号文中强调“高等职业院校要按照教育规律和市场规则,本着建设主体多元化的原则,多渠道、多形式筹措资金;要紧密联系行业企业,厂校合作,不断改善实训、实习基地条件。要积极探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新模式,由学校提供场地和管理,企业提供设备、技术和师资支持,以企业为主组织实训;加强和推进校外顶岗实习力度,使校内生产性实训、校外顶岗实习比例逐步加大,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因此,可以看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教育的主体不仅仅是高职院校,还需要行业和企业。

二、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不足

1.专业服务产业意识有待加强

高职教育培养的目标是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强调专业服务产业,尤其要与本区域经济的发展相结合。如果不把学校自身特点和实际情况与本地区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很难真正服务产业,但目前很多学校服务产业意识淡薄,与企业的合作都只停留在表层,包括签订一些合作协议,派遣学生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等。企业在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专业和课程建设改革等方面的参与度还远远不够。

2.开展工学结合途径缺乏创新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方向,但各个院校对工学结合的认识不同,有些学校认为工学结合就是开展实践教学,所以大规模的进行实训室建设,大建校内外实训基地,甚至把教室全部改为会计模拟实训室,加大会计专业课程课内实践环节。应该说,加大实践教学环节,本身没有错误,但一味的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不注重实践课程内容和体系的规划,不注重工学结合途径的创新就有问题了,毕竟从会计专业来讲,对业务处理的技术要求较高,人才培养更是一个系统工程。

3.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开展需要企业的积极参与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离不开企业的参与,但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在校企合作共同育人上,首先考虑的是利润,不愿意承担社会责任。尤其考虑到学生的实践成本、人身安全等方面,更使企业有所顾虑,而国家又缺乏鼓励企业接受学生实习的相关政策支持,所以参与的愿望并不强烈。如果高职院校不能够深入研究市场需求,培养的学生与社会需要有较大差异,对于会计专业,想让企业顺利接受学生顶岗实习更是难上加难。

4.院校专任教师的“双师”素质还存在不足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开展需要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尤其具备“双师”素质的专任教师是工学结合人才模式落到实处,能否有效开展的关键,但职业院校会计专业专任教师中青年教师所占比例较大,多数从学校毕业就走进工作单位从教,缺少专业实践动手能力。很多院校把教师派到企业进行锻炼,但如何进行考核尚存在很多不足。 三、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有效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对策

(一)充分认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作用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就是要充分利用企业和院校两种不同的、互补的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发挥企业和学校两大主题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优势,共同培养学生,以最终达到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所以,认识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作用,就会使教师真正的在教学中研究和实践这种模式,产生让教师自发的在教学中加以实施的原动力,教师在实施过程中是主动的、快乐的、积极的。这样,才能把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才能与会计专业教学完全结合起来,更好的实现会计专业教学的人才培养目标。

(二)探索符合会计专业工学结合新模式

依据认知一实践一再认知一再实践的成长规律,对于会计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在注重“德技兼修“同时,采取“工学交替”方式进行。依据会计专业现状和社会需求,应注重对会计专业学生会计职业道德的培养,这一方面是对学生个人职业道德的培养,另一方面也是树立行业风气,维系社会公德的有效手段。采用“工学交替”方式进行有利于学生以最快的速度掌握专业知识和能力。第一步,在入学后可以组织学生到校外实习基地,或学校财务部门和“校中厂”参观实际的会计资料,了解会计业务处理的流程,对会计有一个感性认识。第二步,学期中,学习专业课程时采用一体化教学,在每个学期结束前集中利用一周或两周进行集中实践,对本学期所学课程的实践处理进行系统训练。最后一学期进行顶岗实习训练,使学生完全达到实际工作需要。

(三)制定全新的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过程中,强调为企业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应当按照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紧紧围绕培养目标构建新的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是专业建设的核心内容,会计专业采用“德技兼修、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要制定符合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新的人才培养方案。根据岗位能力的确定和分解,明确核心课程,构建新的工学交替的课程体系。按照确定的人才培养目标,整体设计和优化教学、实训、实习、就业等人才培养环节。

(四)完善政策

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需要有适合的外部环境,政府应该相应的政策、法规和条例等方面来协调和支持。政府可以制定新的税收政策来鼓励企业积极参与职业教育,这样,对于学校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具有较大辅助作用,比如有利于学校安排学生进行顶岗实习。企业可以根据需要与学校建立订单培养,鼓励企业走进学校,建立校中厂。还应加强在工学结合中涉及的学生安全、成果分配和学生待遇等方面的立法,以保障学生和学校的权益。

(五)创新校企合作机制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中,校企合作是重点,为了更好的进行校企合作,必须创新或改进与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管理机制和体制,这是有效推行校企合作的重要保障。第一,应建立有效地运行机制,明确校企双方在合作中的角色和职责,各负其责,有效开展校企合作。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企业追求的是利润或其看重的广告效应,以及技术支持。而学校看中的是人才的培养,次之才是可能带来的利润。第二,应建立有效的分配机制,对于可能带来的获利,双方要事先明确分配方法,还要对可能带来的收益建立预期分配模式,这样能保证双方不会因为利润分配产生摩擦,影响合作的有效进行。第三,应建立有效地的评价机制,能够准确的分析校企合作的成效,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幅度有多大。

(六)建立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考评体系

会计专业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课程的开设与传统教学计划完全不同,“工学交替”会使课程分阶段进行,还要和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助理会计师、会计师考试内容有所衔接,教学场所和教学方法也有发生很大变化。所以,应建立由学校、社会、企业多方组成的突出实践能力、过程评价、多元性考核的开放性考评体系,这对于教师的教学质量,以及会计专业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客观评价会起到积极作用。

上一篇:关于中秋节祝福语大全下一篇:学习投资学的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