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

2024-04-11

心灵(精选8篇)

篇1:心灵

走进心灵 感受心灵 培育心灵

——关注孩子的情感健康

垂杨柳中心小学 郑丹娜

大象拔木桩的故事: 大象拔木桩的故事:大象是最有力气的动物,能用鼻子将大树连根拔起。驯养大象的人,在大象很小的时候,就将它拴在一个它暂时还拔不起来的小桩子上,这样,等象成年了,虽然已经有拔起大树的力量,可是,它从不尝试去拔束缚身体的小桩子。它不是从身体上克服不了它,而是从心理上,接受了“克服不了桩子”的概念,就再也不去尝试拔起它了。孩子的心理健康状态,是成功与失败的关键因素。孩子的年龄越小对情绪的自我调控能力越弱,不良的情绪或心境对孩子地影响越大。因此我们应该:针对低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了解孩子的所思所想,帮助孩子克服心灵的障碍。给孩子创设快乐的情绪氛围,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一、感受心灵,倾听“心”的呼声

如果说 “ 真爱 ” 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情感基础,那么“了解”则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方法之源。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经说过:如果你希望从一切方面去教育人,那么就首先从一切方面去了解人。而“倾听”,则是“了解”最便捷的途径。

1.倾听孩子的诉说,寻找教育的契机

“倾听心声”要做到“四要”:

要注视的“听”,要专心的“听”。

要倾心的“听”。

要冷静的“听”。

总之,倾听孩子,既不意味着你认可他的情绪,也不等于你纵容他。恰恰老师是要通过倾听,帮助他逐渐增长应付重要挑战的能力,学会控制并处理自己的情绪。

2.倾听家长的心声,提高教育的针对性。

(1)阅读教学,激发爱得情感。

(2)体验活动,感受父母的辛劳。

(3)作文课上,书写心中的感动。

遇到不被理解时——沉住气,冷处理,感动家长心

遇到过分要求时——多理解,换位想,体谅家长心

遇到向您求助时——不推辞,热情助,赢得家长心

二、走进心灵,进行“心”的对话、“写话”交流,沟通心灵。

 悄悄渗透做人的教育:

 悄悄和学生交上朋友。

 悄悄让孩子提高能力。

“悄悄话”要写在以下几点:

一是:写在学生的品德迷失处。

二是:写在学生的心灵阴郁时。

三是:写在学生的质疑问难处。

四是:写在学生的喜讯进步时。

三、培育心灵,扬起“心”的风帆

听话型——聚合鼓励促进步

冲动型——启迪理智可制怒

散漫型——发现优点促提高

表现型——因势利导来改变

低沉型——唤醒自信促成功

1.爱心教育、塑造集体

关注弱者

谦让意识

责任意识

公德意识

2.家校协同、真爱孩子,了解需要

满足合理需要

真诚付出

退一步海阔天空

思考题

1.午饭时,班里一个男孩,把同学吃不了的馒头,都放到自己的饭盒里,准备带回家。请讨论:面对这一情况老师是该批评还是表扬?

2.针对如何做智慧的班主任,您是怎么理解的?

3.您在培养学生“友好交往习惯”上是怎么做的?

篇2:心灵

万安实验小学肖美花

很久以前,人类就幻想拥有翅膀能像鸟儿一样飞越高山,飞越大海去追寻心中的梦想。今天,人类仍无翅膀,但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有翅膀,都在不知疲惫地飞向自己理想的家园。《追梦的岁月》就是一群带着爱的微笑的追梦人的故事。细心品读着他们或忧或喜、或笑或泪的述说,用心追寻着他们播种和收获的温暖的记忆,在收藏好他们给予的感动的同时,又赋予我对这个神圣职业更多的感慨。

每个孩子都是一本书,每本书都蕴涵着不同的情感内容。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用心去品读每一本书,让自己的情感与书中的情感相融,让自己的思想与书中的思想碰撞,让自己的灵魂与书中的灵魂相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领悟每一本书的内涵,让他们各放异彩,齐放光芒!

江西省南昌市豫章小学的熊丹琳老师就是这样一位心灵的倾听者,更是心灵的守望者。刘宜,熊老师的学生,一个皮肤白皙、五官清秀的小男孩。上课举手,如果老师没点到他,他会生气地揪自己的头发或拍桌子;他喜欢的朋友,不管别人愿不愿意总是抱着别人亲;如果你批评他,他马上会用双手抱着头,把头深深地埋在桌子下;老师转身写板书的时候,他会突然站在你身后,理由是“你挡住图了,我看不见。”老师们,面对这样的一个孩子,你会怎样做呢?大发雷霆、正言厉色、恨铁不成钢,抑或采取怀柔政策。我想,这都是治标不治本的做法,是无法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无法让生命绽放色彩的做法。这到底是个怎样的孩子?熊老师走进了刘宜的家庭,走进了孩子的父母,了解到孩子是一个生活在自己世界里的人。同情、酸楚和责任,促使她决定用爱打开孩子心中那扇紧闭的大门。熊老师悄悄地告诉刘宜:“喜欢同学,想和他们交朋友,就要尊重别人。以后你想亲自己的朋友就来亲老师吧!”对孩子许多的反常行为,熊老师不妄下结论,而是首先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就这样,由于熊老师的悉心呵护,精心倾听来自心灵的声音,毕业前夕,刘宜在熊老师的留言簿上留下了这样一段话:“熊老师,有你的日子真好。如果有下辈子,请你当我的学生吧!我也要用自己全部的爱,让你感觉到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学生。” 不知为什么,当我读到这的时候,心为之一振,一股暖流欲喷涌而出。真的,一种感动,一丝幸福洋溢在心中。我想,这样稚气而又真实的话语,任何为人师者都无法抵挡地会升腾起一种幸福和快乐。“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对学生自尊的呵护,给学生于尊重,让学生真正的从心灵深处感化和触动,这才是教育对爱的诠释,才是我们真正的细心、耐心与爱心啊!设想,如果只是一味的斥责和讥讽,又怎能换来”浪子回头”的觉醒呢?

反思自己的教育,虽然也有和风细雨,也有循循善诱,也能将关爱的目光,偶然的微笑,轻轻的问候,真诚的赏识带进每一节课,但扪心自问:我真的走进了孩子的内心世界吗?不,没有。面对学生中的弱势群体,我没有细致地去追寻他们闪烁不定的眼神,没有真心地去关注他们茶余饭后的生活,没有仔细地去分析他们启而不发的症结,更没有耐心地去等待花开的日子。有的只是痛心地数落和纯粹的知识辅导,更有甚是一种责任的推卸:家庭教育的失败,家长素质的低下和极端的不配合。

回想自己初出茅庐时,曾立志做个好老师。但城市的繁华让我远离了简单,职业的倦怠让我远离了童真,源于爱心的急功近利让我远离了心灵的家园。感谢熊丹琳老师,让我在喧嚣中寻找到了一丝静谧,让我在一路风尘中驻足回望自己走过的足迹。更感谢《追梦的岁月》一书,让我于浮躁中看清了路在何方,让我懂得:教师今天的教育,能为孩子的明天点亮一盏灯,可以照亮他们的心灵,更能照亮他们的一生!今天的我,虽然仍然立志做个“好教师”却仍然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好教师”,但我并不气馁,我依然在追求着。我自信我是一个富足的人,因为我有那么多的书等着我去读,有那么多渴求知识的眼睛等着我去润泽,有那么多的信任和鼓励等着我去努力。

篇3:用心灵接近心灵

关键词:班主任,教学实践,体会

笔者从教已近17个年头, 我主要扮演的是班主任角色。作为一名班主任, 我深深明白, 中学是人生中的一个重要的阶段, 它对人格塑造所起到的作用不可忽视, 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影响到一个人的未来。正是抱着这种心态, 丝毫不敢有所松懈, 希望不仅能在知识方面传道, 更可以在人生中这个充满变数的阶段为他们解惑。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 我品尝过许多次成功的快慰, 但最为刻骨铭心的却是那些亲历的失败故事。

记得那是一个周二午休时间, 我听见我班教室里打闹嬉笑声大有地动山摇之势。我三步并作两步赶到教室门前, 只见十多个男女生的头上、脸上、手上、衣服上全是生日蛋糕, 他们在疯赶着相互涂抹, 闹得正欢, 全然不知道班主任就在门前。我那个气啊, 大吼一声:“你们翻天啦!”接下来, 我怒斥他们约30分钟, 最后“啪”的将剩下的蛋糕摔在地上。

上课铃响了, 我依然怒火中烧。我让那些“大花脸”一个个站起来, 让全班同学“欣赏”, 我又暴跳如雷一番。然而, 我没有换来学生的理解, 我明显地感觉到他们的行为更加肆无忌惮。几天后的早上, 我在讲桌上看见了一张纸条, 是他们写给我的:宽容是一种美德, 您也曾给我们讲过, 我们不愿接受您的愤怒, 我们需要理解和宽容。

面对学生的纸条, 我无语了。可以说, 是他们教会了我应该学会理智, 是他们告诉我大动肝火该付出怎样的代价。原以为这样凶神恶煞一次, 能使学生有所畏惧, 殊不知却适得其反。回过头来, 审视他们, 发现他们心理上有着很多叛逆和不安分的东西。如果不因势利导, 只会造成更大的师生隔阂。我认为, 教学实践中的这一点体会对于教学方面有着很大的正面作用。

一、信任学生, 放开手脚

高一十班入学时有33人, 其中男生16人, 女生17人。从高一军训开始, 通过观察我发现, 我们男生训练热情高涨, 训练质量很高, 集体荣誉感很强, 这是优点, 但有些男生表现欲过强, 希望能引起大家的重视, 其中以王柏淇同学最为突出。在训练时他表现得极为突出, 对同宿舍的同学很热情, 主动照顾身体不舒服的同学。为了最后的文艺表演排练节目, 强度很大的训练过后利用午休时间精心排练。但由于纪律问题被其他老师批评过一次。女生普遍训练踏实, 较为细心。我没有对过分表现的学生予以压制, 而是在心中默默地计划。开学后, 我根据每个同学的性格特征以及在军训中的表现, 并适当参考了他们以前的经历, 任命了我班临时班委会。并大胆地予以在军训中表现活跃的同学重要职务。班委会名单宣布后, 虽然嘴上说不想担任职务, 但从王柏淇同学的脸上我看到了一丝惊讶和得意的表情, 更加坚定了这样做的决心。经过一个学期的实践, 也证明了当初的决定没有错, 选择相信学生, 给他们机会展示自己, 既稳定了本人及周围同学的情绪, 也是能使他们在不断地为班级服务组织活动中找到自信, 获得其他同学的认可。这样就形成了互相促进的良性循环。

二、用学生的眼光来看问题

美国总统华盛顿在他的演讲词中曾经这样说过:人, 生来是平等的。老师和学生也应是平等的, 但是, 我想这只是在人格上才应该是这样的。在学识上, 老师和学生绝对不应该是平等的, 老师永远应该站得比自己的学生高, 此所谓“学高为师”。老师得有一桶水甚或是更多的水, 才能够去装满学生所持的不同的杯。我们提倡老师要与学生平等, 指的是老师要学会用学生的眼光去看问题。这样你才能知道学生需要什么, 切合实际地将学生原本所持有的不同尺寸, 不同形状的杯子装满, 让他们有满足感与幸福感。在教学活动中, 教师要以学生学习的合作伙伴的角色出现在学生的面前, 从学生的心理角度出发, 与学生共同讨论、探究, 在适当的地方给予点拨, 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现在, 我每天在处理班级事务之前与之后都不忘提醒自己:我所做的一切, 尊重学生的权利了吗?

三、尊重、肯定、赞扬学生

尊重学生, 以肯定、赞扬来代替指责、批评。学生不是物品, 我们应该把学生当作具有自己的思想、感情、性格等个人品质的人来对待, 即使对待后进的学生依然要倾注满腔的热情, 不带偏见, 要让每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多跟自己的学生说“你行”, “你能行”。也许, 在某一天, 你会发现, 他真的做得很好, 你不得不对他刮目相看。即使你非得要批评一个学生, 也应该先肯定他的优点, 然后再接着跟他说:如果你能……的话, 那就会……这样做了之后, 你常常会看到被批评的学生心悦诚服的表情, 既让你的学生虚心接受了你的观点, 又避免了师生间因批评而起的矛盾与冲突。而且, 这样做的实际效果要比直接批评所收到的效果要好得多, 直接批评有时候表面上看起来学生是听你的话, 照你所说的去做了, 但其实心里并不一定信服于你。尊重学生就要把学生的行为和思想当作有意义的事情来关心, 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感情, 关心学生的进步与成长, 扶植他们正当的兴趣和专长, 同时严格要求他们, 严格要求也是尊重他们。

四、关心、体贴、爱护学生

“转轴拨弦三两声, 未成曲调先有情。”我在教学工作中, 深深地体会到:情是心灵的钥匙, 爱是教育的基础, 深厚融洽的师生之情带来的是轻松愉快的气氛及高质量的教育教学效果。因此, 做一名优秀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像关心自己的亲人一样去关心爱护班内的每一位学生。学生是很敏感的, 他们会在第一时间发现并感觉到老师的爱。如某位学生昨天生病了, 打个电话问候一声就不失为一种师生关系的良好开端, 今天来了之后, 你的一声“好点了吗?”会令他感觉到老师是真心关心他;天气冷了, 问一句“别忘了加件衣服”, 会令人倍感亲切;所有这些都处处体现了对学生的爱, 而一旦你付出了真心的爱, 那是一定会有回报的, 那就是:亲其师, 从而信其道, 无形中形成一种积极的热情与动力, 学生会以刻苦的学习态度、优良的学习成绩来报答你对他的爱。

篇4:从心灵走向心灵 使心灵升华心灵

去年下半年,分管德育的同志告诉我一个信息,学校“知心朋友”信箱收到了学生心理咨询方面的一百多封来信,心理健康教育总辅导员史玲亮老师也认认真真地回了一百多封信。随即,一大叠信件到了我的眼前……

一、我第一次从内心感受到如此真切地走进了学生的心房

作为教师,我们一直都认为,童心是天真的(甚至天真得一无所知),童心是无瑕的(无瑕得犹如一张白纸),但当我看完这一封封来信,我感受到了一颗颗复杂的,并不是十分幼稚、幸福(甚至包含着压抑、痛苦、怨愤、无奈……)并已具有了一定的理性思考问题能力的童心。更使我激动、兴奋的是, “知心朋友”信箱成了他们信得过的、心甘情愿地公开内心“秘密”的“知音”。我大体归结了一下他们心声的指向,人员上主要涉及到了父母、教师和同学。事项上涉及面很广,很多孩子对家长的生活方式、教育方法反感、不满。有的认为父母苟求子女,批评多于鼓励,怀疑多于信任,逼子女一天到晚只许看学习辅导书籍、做习题,家庭缺乏民主、平等的氛围;有的认为父母有严重的不良习气,贪图玩乐,对子女漠不关心;有的认为父母在别人面前说孩子的不是,不懂得尊重孩子的自尊心……很多学生对教师也很有“看法”,有的认为教师工作不细致,处理事情时不了解、不尊重事实,有冤枉学生或“各打五十大板”的现象;有的认为教师不能公平对待学生,偏袒成绩好的学生,评“三好生”不公正,说话不算数;有的认为教师与学生之间距离较远,对学生中存在的一些欺负、霸道行为听而不闻,视而不见……很多学生还反映了同伴之间存在起绰号、讥笑挖苦他人、欺骗同伴等不良现象。甚至有的学生还“斗胆”公开了一些真叫人难以启齿的“秘密”,那么多那么多的“秘密”,他们向“知音”倾诉,求“知音”相助。

童言“无忌”,童心“无忌”,童年并不轻松、快活——孩子那“鲜为人知”的内心时空震撼了我的心。

二、我再一次沉重地感到长期以来德育工作存在的弊端

春夏秋冬,从元旦到岁末,从清明节到国庆节,从现在到未来,从小我到大家……德育为首,我们学校似乎没有一点偏差过,但我们是如何在进行德育的呢?反思,我们即可发现——

一是封闭的、独裁的、单向的德育程序,始终没有根本逆转。从校长到教师,从教师到学生,学生注定就是德育信息的“接受器”,德育工作的“终点站”。

二是单一的、官僚的、说教式的德育方法,仍然是普通使用的“常规武器”。德育者,说烦繁说说无效;受德育者,听腻厌听听不进。

三是全员性、全面性、全程性的德育意识,依旧失落多多。看来德育工作面向了全体,却偏偏忽视了个体,导致“只见森林不见树木”,看来什么都教育了,却往往是什么都未教育得了。真是“草色遥看近却无”;看来时时刻刻都在教育,却恰恰是时时刻刻的教育都 没有落实……

诸多弊端,我们可以归结为一点:德育工作没有尊重和突出学生的主体,学生没有走进德育时空。由于缺乏学生的参与,双向的交流,心灵的沟通,我们德育工作者播下的德育种子,究竟“发芽”了没有, “开花、结果”了没有,心中无数。

打个不恰当的比喻,我们的德育工作者就是缺少一种思考:德育犹如“打靶”,出膛的子弹中了几环?如何来进一步提高“命中率”?

上述言辞,可能过于激烈,我的想法是:把问题看得重一些、深一些、透一些,可以减少或避免新问题的出现。

一堂心理健康教育课……

看了学生来信后的不久—— 2000年年末,丹阳市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讨会在我校举行,一堂心理健康教育课使我受益匪浅。

课题:走进快乐宫

主要环节和程序:学生讲述内心快乐和不快乐的事→教师引导学生客观看待人、事和社会→心理知识总结(①对同一事,不同的人看法不同;②调适心态,换一个角度看事物;③快乐全靠自己)。

课堂组织形式和手段:“学生自由组合而坐——多媒体辅助(图像、文字、音乐相交融)——讲故事、自由讨论、换位思考、情节表演……

课堂师生关系:平等、尊重、鼓励、共同参与。学生走进并占有了课堂的时空,教师成了服务者。

课堂氛围:轻松、活跃、愉悦,学生的精彩表达不时进出智慧的火花。

这堂心理健康教育课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至此,“心灵”这一新的德育理念在我的心中确立。从新世纪的开始,我们在德育工作中开始落实这一理念,并从此人手,探索学校管理工作的新途径。我们的努力和探索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认真开展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以此为突破口,让学生走进德育时空,把握“从心灵走向心灵,使心灵升华心灵”的德育工作主线。一般认为,德育包括思想、政治、道德和良好心理素质等方面的教育,我们认为良好的心理素质教育非常重要,它渗透并影响着其他各方面品德的形成。因此德育工作当“攻心为上”,牵一“心”可修全德,心正则德高。

我们的操作思路是:凭借“知心朋友”小组、心理健康教育课、各科教学、少先队活动等载体,给学生提供表达内心世界的时空,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并在这一过程中提升学生人格品德。例如,我校前一阶段开展了确立“自信”,品味“成功”的自信心教育主题活动,就极大地鼓舞了学生们“从信心走向成功”的心理追求。再如,活动课程一般要涉及到学生成长过程中四个方面的问题,即自我、人际交往、学习(学习适应、学习监控)、价值观(个人的发展、对社会的看法、人与自然的关系),非常有利于健康人格的发展,可大大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因而在活动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就显得十分重要和必要。通过探索,形成“体悟学生内心——恰当引导心理——提升学生品格”的学生心理健康辅导的操作程序。

二是探求“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新途径。德育的成败说到底取决于教师的人格修养和心理素质等诸方面。 “从心灵走向心灵,使心灵升华心灵”这一理念本身就包含着师生的双向交流和沟通,相互影响和修炼。为此,我联想到了我们长期以来的学校管理(主要指对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也如同往昔的德育一样,存在着单向性、单一化、说教式等严重弊端,虽是对人的教育,其实“目中无人”;虽是对心灵的塑造,然而“心不在焉”。缺少教师的内心体悟,缺少有针对性的、科学艺术的教师健康心理引导。这样做的结果是,教师在对学生的德育过程中就可能扮演像领导对他们进行思想政治工作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因此,我觉得民主管理、让教师走进管理时空也显得越来越重要。所以,一百封信,一堂课,使我顿悟出德育工作新理念中的另一层想法,即从学生中找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源头活水”,使“自上而下”逆转为“自下而上”,学校的管理者当好“中介”,与教师共同本着“塑造学生必先锻造自己”的理念,在师生中走个“来、回”,采用恰当、科学、艺术的方法,引导教师心理,提升教师品格。为此,我们将以“提高生命质量”为主题开展师德师表系列活动,让教师感悟生命,感悟生命质量,感悟生命价值的追求,从而最终实现教师队伍建设的理念化、目标化、生命化和无制度化。

篇5:美文 心灵温暖心灵

雨夜,成串的雨水打在伞面上,发出“啪、啪”的躁动声,不时几滴雨水漏进脖颈,带着几丝寒意,我不禁打了个哆嗦。

远远望见公交车迎面驶来,停定,我急忙跳上去。

雨夜的车厢挤满了黑压压的人群,浑浊的空气中流动着压抑与烦躁,然而却没有了往日的叫嚷声、躁动声。一个个仿佛凝神屏息,象是在接受着什么洗礼。我困惑,忽而听见车厢广播中传出的沉重话语、、、、、、“5月8日,佳木斯市最美女教师----张丽丽不顾一切救出车轮下自己的两名学生,而一量大客车却从她的身上碾过,造成双腿截肢、、、、、、”广播仍旧在继续着,而我的心却像是被莫名的东西一下下叩动着,不忍再听下去。我转过头,将视线放向窗外,明晃晃的雨线在路灯照射下更加刺眼,一串串雨水划过窗扉,分离、会聚又顺着窗棂流下、、、、、、是什么力量让一位教师舍弃自己去救学生?那一刻她难道没有为自己考虑过吗?我震撼,我疑惑,复杂的情愫在心中交织着。

篇6:心灵温暖心灵作文

那是一次放学,我背着与我同大的书包走出了校门。刚出校门,妈妈连忙摘下我的书包,使劲儿的往自己身上一背,然后轻轻地接过我手中的袋子,缓缓的向前走去。正值初冬,地面刚刚下的一场雪结了薄薄的一层冰。我每走一步都小心翼翼的张开双手保持平衡,偶然间抬头看见妈妈十分小心吃力的走着每一步,妈妈隔一会就把书包往肩上耸一耸,在一个拐角处妈妈身子往后一仰,险些滑倒。

我凝望着妈妈的背影,渐渐的与妈妈拉开了距离,距离越远,妈妈的背影在我眼里越完整,我不禁愕然,妈妈的背已经不知不觉有些弯了,不像从前那样挺直。忽然间脑海中全是妈妈这十几年如一日对我无微不至的照顾,妈妈是因照顾我而累弯了腰。此时我觉得母亲身上这岁月无形的痕迹隐藏的是深深的母爱。

望着妈妈那有些瘦弱的身影,不禁心中一酸,鼻头一紧,跑上前去,双手摘下妈妈肩上的书包,但却被妈妈拦住了:“不用你来,妈妈背着就行。”我的声音有些哽咽:“妈妈,我长大了,可以自己来。”这时,书包一下子落了下来,我和妈妈同时伸手去接,正好我们同时牵住了书包的一角。妈妈笑道:“正好,我们一人一半。”妈妈乐了,我也乐了。就这样,我与妈妈一人拉住书包的一角,漫步在夕阳下,那一束暖阳倾洒在我们的身上,余晖将我们的影子越拉越长……

篇7:心灵温暖心灵作文

十五年过去了,大汉还杳无音讯。难道他们真的忘记了你?你鞭打着羊群,伴着叹息声,度过了四年。

十九年啊!你终于憾动了天心,大汉天子即位后听说此事,感动得老泪纵横,他急派使节至匈奴,要赎回功武。狡猾的单于在铁证下只得承认了功武还活着。

须发皆白的你终于回到了阔别十九年的长安。大街上车水马龙,人山人海,只为了欢迎你的到来。大家都想一睹你这位大忠臣的风采。就连皇上也亲自接见你,握着你的手,嘘寒问暖。你的眼泪无声地滑下,感动得老泪纵横。

你的名字已于十九年前早已流传中外苏武。你的忠君爱国的一颗赤子这心温暖了天子,温暖了整个大汉王朝。那十九年的不变赤子之心,如一团熊熊烈火,即使是坚如铁石的心,也会被他融化。

篇8:心灵

从业以来, 一直在一线工作, 我深刻地体会到当教师的快乐和不易, 尤其是当了班主任之后, 我对教师这个职业有了更真实深刻的体会。

一直认为, 每个班集体就像是一个大家庭, 而班集体的中心与灵魂就是班主任,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建设者、组织者、领导者, 她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班主任工作纷繁而又细致具体, 这就要求班主任在做学生思想工作时不仅要开动脑筋、探索方法, 而且要更新观念。 认识了班主任职责的重要性, 就让我摆正了工作的态度, 确立了工作的方向和重心, 借助与学生的年龄差小的优势, 我在学习和总结中得到了以下收获。

一、和谐平等, 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班主任都希望在学生中有较高的威信, 在工作中我发现这种威信靠强制是不行的, 如果靠强制, 学生表面上可能怕你, 但内心不服。 刚从学生过渡到老师不久的我最明白在素质教育的今天, 师生关系应该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 要让他们内心服你, 只有与学生彼此沟通理解, 互相尊重和信任。

尊重学生, 用自己的聪明和智慧, 播撒心底的甜言蜜语, 使自己的诚心与妙语如雨露滋润每个学生的心田, 融洽师生关系。 这样学生才会在心理上接受你、容纳你, 才愿意与你接近, 愿意向你敞开心扉, 把你当做朋友, 只有这样班主任的教育才会奏效。

新型的师生关系要建立在班主任真心关爱每一个学生的基础上, 爱, 可以温暖一切, 对学生施以爱, 同样可以感化其幼小的心灵。 班主任要像父母关心自己的孩子一样关心、爱护他们, 也要像朋友一样真诚对待信任他们。 班主任要让学生感到教师是爱他们的, 班集体是温暖的, 让学生对班集体有所依恋, 让他们真心热爱集体。 比如对于家庭比较困难的同学, 我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帮助他们, 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 包括物质帮助, 让他们感觉到有人在关心他们, 还经常在同学面前表扬他们吃苦的精神和忍耐的品质, 让他们充满自信, 同时号召所有学生互相帮助, 让大家的心头总感到有甘甜的清泉潺潺流过, 要他们热爱生活, 热爱自己, 热爱集体, 互相关爱。

班主任要做到“偏爱”后进生, “严爱”优等生, “博爱”中等生, 让所有孩子都健康正确地发展, 一定要做到“一视同仁”。

二、实施自我管理, 培养管理能力。

班级常规管理是一项整体的育人工程。 把学生的积极因素调动起来, 才能形成合力, 共同构筑学生自我管理机制。 因此, 我想方设法地构建学生自我管理体制, 为学生设置多种岗位, 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上岗“施政”, 有服务同学、锻炼自己、表现自己、提高自己的机会。 当然, 班规的具体内容每学期都根据班级的实际和学校的要求, 及时作出适当的调整, 使班规跟上学生、班级的变化, 不断提高要求, 引导学生的行为和品德向更高的层次发展, 促使学生通过自我教育、自我调整而不断成长。

我提到的自我管理是双向自我管理, 即班干部管理班级和学生的自我管理。 我把所有的工作的都落实到个人, 重在培养学生的主人翁责任感。 明确每位学生在班级中的位置和责任, 使学生体会到自身的价值和尊严。 为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 就要使每一位学生都在班级中找到合适的位置, 担负具体的工作, 人人都为集体作贡献, 人人都意识到自己是班集体中不可缺少的一员。 我在班级管理中建立了一套 “事事有人干, 人人有事干”的制度, 包括班干部管理制度、值日生管理制度和任务承包责任制度。 在这种广泛的参与过程中, 使学生在集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觉察到自己的利益, 从而形成责任意识。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 我们班得到了学校的卫生免检、间操免检和公务免检等多项荣誉。

另外, 我从前辈老师那里学到了培养学生习惯是日常管理中最重要的一条, 于是在严格要求他们在学校中应该有的一些学习生活习惯, 比如见到老师要问好, 出现错误要勇于承认和承担, 待人有礼, 交往有度等, 让他们学习知识和生活之前先学会做正直的人, 我对他们的要求是“诚实做人, 认真做事”。

三、建立竞争机制, 形成竞争氛围。

让学生参与竞争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增长其才能的重要途径。 在改革开放的现代社会, 我们更应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 培养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上进心和耐挫力, 这样才能使学生将来能适应社会的发展。 因此, 我在班级中建立竞争机制, 营造竞争气氛。

人人都要有一个竞争对手, 每个学生自找一名水平相当的对手 (我依据学生的可比性, 稍作调整) 。 让每个学生都在自己的铅笔盒上贴上竞争对手的名字, 与竞争对手比学习、比思想、比体育。 每次考试、比赛之后, 谁输了就把个人竞赛中的“万里马”送给对方, 以便时时激励双方。

除了个人竞赛, 我在班上还实行“一帮一、一盯一”, “最佳表现小组”、“富有挑战小组”、“最佳合作小组”等, 分别对得分最高的、竞争最激烈的、小组最团结的三个小组进行奖励, 鼓励其他小组都朝这个方向发展, 并帮助尚需努力的小组想出响应方案。 通过竞争, 班级中形成互相监督、互相帮助、你追我赶的氛围,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促进学生和谐、生动、活泼地发展。

四、严格自律, 树立班主任威望。

教师是学生的榜样, 也是学生的镜子, 学生很多行为的源头在教师, 所以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 在班级工作中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 教师首先要做到。 “打铁全凭自身硬”, 要做好班级各项工作, 必须加强自身建设, 提高自身的素质, 树立班主任的权威。 这种权威不同于上下级之间形成的行政权力, 而是班主任知识丰富、能力超群、人格高尚、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来的使人敬服的声誉和威望, 这是做好班主任的无形资本……

比如要求学生在上课时提前一分钟进教室, 教师都提前一分钟在教室门口候课, 久而久之, 学生就愿意听你的, 老师在他们心目中的形象也会更高大。

上一篇:买新房流程-任下一篇:农村小学五年级学生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