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心理学课件

2024-08-01

发展心理学课件(共8篇)

篇1:发展心理学课件

发展心理学课件一

第一节:概述

第一单元: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发展心理学属于基础心里学科,以个体从出生到衰亡一生全程的心理发展现象为研究对象,总结出心理发展的规律。

一、心理发展的内涵:

种系的发展;

种族的发展;

个体的发展(狭义的发展)

以上三方面合起来是广义的心理发展内涵。

二、心理发展的基本性质

1、心理发展的整体性;

2、心理发展的社会性;

3、心理发展的活动性;

4、心理发展的规律性:

心理发展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心理发展的方向性和顺序性;

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

三、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一)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特征;

(二)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

1、遗传和环境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问题;

2、心理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的关系问题;

3、心理发展的内动力和外动力的关系问题;

4、“关键期”问题。

第二单元:发展心理学研究方式

一、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功能和特殊性

1、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功能:描述、解释、预测、控制

2、发展心理学研究的特殊性 发展心理学研究的设计方式:(1)横向研究设计:

定义:

优点:

(2)纵向研究设计:

定义:

优点:

(3)纵横交叉研究设计:

定义:

3、发展心理学研究方法的新趋势:(多选题)(1)、跨文化比较研究

缺点:缺点:特点:1

(2)、跨学科、跨领域的综合性研究(3)、研究方法的整合(4)、训练研究和教育实验越来越受重视

第三单元:心理发展的动因

一、遗传决定论(高尔顿)主要观点:

1、心理发展是受遗传因素决定的

2、心理发展过程只是这些先天内在因素的自然显现

3、环境(包括)教育只起一个引发作用,最多只能促进或延缓遗传因素的自我显现而已。

二、环境决定论(华生)主要观点:

1、心理发展是由环境因素决定的

2、片面地强调和机械地看待环境因素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3、否认遗传因素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三、二因素论(遗传与环境共同决定心理发展)观点:

1、心理发展是由遗传和环境两个因素决定的

2、把遗传和环境视为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同等成分;看作是两种各自孤立存在的因素

3、企图揭示各因素单独发挥作用的程度

四、通过社会学习获得行为发展(班都拉)主张儿童是通过观察和模仿而获得社会行为的,强调儿童习得社会行为的主要方式是观察学习和替代性强化。

五、社会文化因素决定心理发展(维果茨基)

1、维果茨基认为低级心理机能转化到高级心理机能的标志有:

(1)、心理活动的随意机能的形成和发展

(2)、心理活动抽象概括机能的形成和发展

(3)、形成新质的心理机构

(4)、心理活动越发突出个性特征

2、维果茨基提出教育、教学与心理发展关系的几个重要问题:(常考)

(1)、最近发展区

(2)、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

(3)、学习和指导的最佳期限(指心理机能处在开始形成而尚未达到成熟的地步时)

A、以个体的发育成熟为前提

B、以一定的心理技能发展为条件

六、心理发展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相互作用理论(皮亚杰)

1、主要观点

2、四个基本概念:图式、同化、顺应、平衡

3、心理起源于动作,动作是心理发展的源泉

4、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成熟、经验、社会环境、平衡化

第四单元

心理发展过程

一、心理发展的连续论

二、心理发展的阶段论

三、心理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

四、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

(一)、以认知结构发展特点为标准划分心理发展年龄阶段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手的抓取、嘴的吸吮;

2、前运算阶段(2—

6、7岁):

泛灵论、自我中心、不能理顺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思维的不可逆、缺乏守恒。

3、具体运算阶段(6、7—

11、12岁):

获得守恒、思维可逆、可进行逻辑运算、但思维需具体内容的支持。

4、形式运算阶段(11、12岁及以后):

思维形式摆脱思维内容、进行假设—演绎推理

(二)、以人格特征为标准划分年龄阶段

1、艾里克森划分人格发展阶段的标准是:心理社会危机

2、艾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划分:

(1)、婴儿前期(0—2岁)信任感对怀疑感,希望品质;

(2)、婴儿后期(2—4岁)自主感对羞耻感,意志品质;

(3)、幼儿期

(4—7岁)主动感对内疚感,目标品质;

(4)、童年期

(7—12岁)勤奋感对自卑感,能力品质;

(5)、青少年期(12—18岁)角色同一性对角色混乱,诚实品质;(6)、成年早期(18—25岁)亲密感对孤独感,爱的品质;(7)、成年中期(25—50岁)繁衍感对停滞感,关心品质;(8)、成年后期(50岁后)

完善感对厌恶感,智慧、贤明品质。

3、艾里克森划分年龄阶段的特点:

(1)、心理发展阶段是从出生到衰亡整个人生历程的划分

(2)、二维的发展阶段说,不只是纵向发展阶段划分,还包括横向维度的人格发展

(3)、动态过程。

(4)、个体一生发展是连续一生的渐进发展进程。

第五单元:心理发展的内动力和外动力的关系

心理发展的内动力和外动力之间的关系是:

1、儿童心理发展是内动力和外动力相互作用的结果

2、人自身的内在动因是其发展的原动力

3、外在环境和教育需要通过内在动力来发挥作用

4、内动力和外动力良性互动的结果是形成具有新质的发展动力

第六单元:儿童早期心理发展的关键期

1、人类婴儿的关键期表现在感受系统范围内。

2、儿童早期是对个体长期发展影响最深远的阶段,这种观点包括:

(1)、个体早期发展的优劣对毕生心理发展的质量具有重要的影响

(2)、儿童早期是独特的发展时期(3)、儿童早期的发展变化既迅速,又显著

(4)、个体发展的早期对负面影响最为敏感

第七单元:发展心理学简史

一、儿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的前身)的诞生和演变(一)、儿童心理学诞生的基础:

1、儿童心理学诞生的思想基础

2、儿童心理学诞生的研究基础

(二)、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

标志是1882年德国生理学家和实验心理学家普莱尔发表《儿童心理》一书。

(三)、儿童心理学的发展:

二、从儿童心理学到发展心理学的演变:

发展心理学取代“儿童心理学”的重要标志是:1957年,美国《心理学年鉴》用“发展心理学”取代“儿童心理学”作为心理发展这一章的标题。

篇2:发展心理学课件

教师心理素质是教师在专业发展过程中,在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两方面所表现出来的本质特征。如情感、意志、兴趣、能力、性格等等。教师的心理素质是由教师的劳动特点和教师所担任的职责决定的,也是教师劳动及职业特点的反映。一经形成,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它本身既是一种其他因素无法代替的力量,又是教师教书育人的一项重要工具,也是其他教育因素发生作用的基础。因此,研究和探索教师教育活动中所必备的心理素质,对教师作好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心理素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广泛的兴趣

兴趣是一个人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倾向,是个性倾向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兴趣往往随着求知欲的满足而得到丰富和深化,在此过程中产生与更高的认识活动水平相适应的新的兴趣。一个教师的兴趣能够表现出教师自身个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它不仅推动教师去认识世界、去求知去探素,而且能够开阔教师的眼界,丰富教师的心理活动内容。更重要的是,教师对教育工作的兴趣,是其创造性完成教育和教学工作的重要心理素质之一。

教师的兴趣应该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是对学生心理、对所授学科和教育教学方法的研究兴趣。这种兴趣不仅促使教师满腔热情地接近和了解学生,积极探素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寻找更有效的教育方法,而且促使他们努力地对所教学科深钻细研,他们不会把学校工作看成一种负担,不会机械地应付上课和批改作业等日常事务,而是不断地进行创造性的教学;他们也不会对学生的烦琐问题和调皮捣蛋感到厌恶,而是积极寻求打开学生心理奥秘的钥匙。其次,教师还要表现出对其他学科的浓厚兴趣,文科教师应该懂得自然科学常识,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浓厚兴趣,理科教师应多读文学作品,加强文学修养,提高课堂语言的丰富性和生动性。

2.高尚的情感

情感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与愿望、观点而产生的体验,是人的需要与客观事物关系的反映。它是一种复杂的心理功能,具有动力作用和信号作用。也就是说,它既是人们意识活动的重要动力,人们又可以通过它来表达思想和沟通感情。正因为情感具有这两种功能,使教师的情感在教育过程中发挥着特有的重要作用。教师高尚的情感品质不仅是推动教师积极工作,使教师在教育事业中有所创造和成就的动力,而且对学生起直接的感染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育和教学过程。

3.正确的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人格的核心,是指人对自己以及与周围世界关系的认识和体验。人贵有自知之明。教师能在与周围环境、与他人的相互关系中,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正确认识自己。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教师,能够了解自己,接纳自己,自我评价客观,既不狂妄自大而做力所不能及的工作,也不妄自菲薄而甘愿放弃可能发展的机会。自信乐观,事业、生活目标较切合实际,角色定位正确,能注意扬长避短,发挥自身的优势。

4.积极稳定的情绪

情绪是一个人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能调节和控制情绪,保持良好的心境,这是教师心理素质的重要内容。教师的情绪状态直接影响教育教学质量,影响师生关系,影响自身身心健康。教师的情绪应该保持一种积极热情、乐观豁达的良好性格,对己对人的宽容精神。当然,作为一个普通人,教师也会有自己的喜、怒、哀、乐,关键是教师应学会调节和控制情绪,使自己在学生面前保持良好的心境。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眼神、表情、语气、行为、举止等各个方面的状态会对学生造成积极或消极的影响。所以,教师的情绪表达应注意教育情境和教育对象,适度表达和控制情绪。

5.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

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是教师心理素质的重要表现。环境适应能力包括正确认识环境以及处理个人和环境的关系。教师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要求教师能在环境改变时面对现实,并对环境作出客观的认识和评价,调整自我,使自身的素质、行为能符合新形势、新环境的要求。目前,国际国内社会环境的变化,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形势,素质教育的实施,基础教育的改变,教师面临许多新情况、新特点、新问题。教师必须努力学习,认识和把握环境的变化,努力调整和适应环境的变化,使自己的思想、与社会协调一致。

6.坚强的意志

篇3:发展心理学课件

1.1 什么是VR技术。

虚拟现实 (Virtual Reality, VR) 设备的出现比个人计算机还要早。1968年, 伊万·萨瑟兰 (Ivan Sutherland) 制造出了第一个头戴式显示系统[1], 而第一台个人计算机Altair 8800的问世则是在七年之后[2]。我国VR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 主要集中在航空航天领域, 尽管我国的VR研究开展得并不晚, 但在教育领域, 很难发现我们自己的案例。[3]

虚拟现实技术是仿真技术的一个重要方向, 是仿真技术与计算机图形学、人机接口技术、多媒体技术、传感技术、网络技术等多种技术的集合是一门富有挑战性的交叉技术前沿学科和研究领域。虚拟现实技术 (VR) 主要包括模拟环境、感知、自然技能和传感设备等方面。模拟环境是由计算机生成的、实时动态的三维立体逼真图像。感知是指理想的VR应该具有一切人所具有的感知。除计算机图形技术所生成的视觉感知外, 还有听觉、触觉、力觉、运动等感知, 甚至还包括嗅觉和味觉等, 也称为多感知。自然技能是指人的头部转动, 眼睛、手势、或其他人体行为动作, 由计算机来处理与参与者的动作相适应的数据, 并对用户的输入作出实时响应, 并分别反馈到用户的五官。

1.2 VR技术的特点

1.2.1 多感知性。

指除一般计算机所具有的视觉感知外, 还有听觉感知、触觉感知、运动感知, 甚至还包括味觉、嗅觉、感知等。理想的虚拟现实应该具有一切人所具有的感知功能。

1.2.2 存在感。指用户感到作为主角存在于模拟环境中的真实程度。理想的模拟环境应该达到使用户难辨真假的程度。

1.2.3 交互性。指用户对模拟环境内物体的可操作程度和从环境得到反馈的自然程度。

1.2.4 自主性。指虚拟环境中的物体依据现实世界物理运动定律动作的程度。

2 基于VR技术的可视化课件

2.1 关于课件。

课件 (courseware) 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 经过教学目标确定, 教学内容和任务分析, 教学活动结构及界面设计等环节, 而加以制作的课程软件。随着时代的发展, 从最开始的板书课件, 到基于ppt的多媒体教学课件, 到未来很可能出现的基于VR的沉浸性可视课件, 课件体系化、准确化等需求得到越来越完美的满足。

针对于现阶段的多媒体ppt课件, 可得出如下分析:

而在未来课件的发展, 将会对知识的可交流性、体验性等方面提出更高更好的要求, 那么课件的发展和改革也必将随着时代共同发展。

2.2 课件视频可视化的优点。

2.2.1空间逻辑性。视频可以塑造一个更为庞大的空间, 摆脱平面的限制, 在3d的空间领域之中, 一个成体系的知识系统可以更为直观和全面的展示出来, 系统性和逻辑性更强, 更有利于听课的同学对于知识进行整体性的逻辑性的把握。2.2.2空间图像性。对于一些理科而言, 一些工业、机械、材料性的实体, 有时在内部结构上、质地上很难深入的了解和掌握, 而有3d软件的辅助设计, 再加上视频的可视化编辑, 可以实现让人在物体的内、外所有角度进行观看和分析、了解, 在对于一些知识的掌握上势必会有一定的优势和改进之处。另一方面, 具相关资料显示, 图形记忆的效率远高于听力记忆以及文字记忆, 正如同学们往往可以将中意的视频节目各个细节如数家珍的复述出来一样, 良好的可视化视频课件会大大提高学习的效率。2.2.3更强可塑性。相比于以文字和图片为主的ppt或板书课件而言, 课件视频化可以在整合原有的文字和图片的基础上, 融入更多东西, 比如将知识框架化, 符号化, 甚至将一些名人的视频片段、一些产品、科技或知识的展示片段加入其中, 在扩大课程容量的同时, 也在很大的程度上增强了教学的趣味性。

2.3 VR技术可能为课件带来的优势。

传统教育体系下的知识是可量化的。而不可量化的内容, 例如理解性、经验性、感知性的知识, 始终是传统教育框架下的短板, 但是经VR技术“打包”的知识是感性的、动态的, VR教育的优势恰恰在此。[4]2.3.1交互性。让知识体系和知识传授的主体与客体达到交互的效果, 这将大大的提高知识的体验性, 会给予学生更深刻的体验感和记忆性, 经历过的东西和被传授东西相比, 显然是经历过的东西更容易被理解和掌握, 在人工智能不断发展的今天, 交互性的课件, 并不是一个遥远的未来, 与日益发展的线上授课的教学模式结合起来, 带给未来的是教育不可预知的广阔天空。VR技术可以通过场景化教学改善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所处的相对位置,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英语教学中老师可以构建出真实的交流场景, 让学生的眼、耳、口甚至感觉融为一体, 并最大限度地得到训练。2.3.2交互性反馈延伸。在具有交互性的VR课件程序设计中, 反馈性的课件内容设定可以进一步延伸, 根据学生在VR课件中表现出来的情况和信息, 可以很直接的反应学生的理解角度和掌控程度, 那么在后续的课件设计、调整中可以参考并进行一定的改进, 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学生的课程反馈信息收集问题。另一方面, 根据学生反馈的具体情况, 可以有授课老师有针对性的提出一定的重复性训练等极富针对性的教育建议。2.3.3打破限制。VR技术的课件可以容纳更多的人, 在不同的空间, 不同的时间来参与到课程的学习中来, 同时可以有针对性的重复学习、训练自己没有掌握好或者想额外掌握的课程内容。良好的交互性都可以将一些信息合理的保留、分析, 并在一个时间段内由任课教师给予课程安排指导。

3 结论

VR与AI (人工智能) 是新一代的科技新贵, 其意义可能与曾经的互联网比肩, 在未来的世界中, 随着VR技术的不断成熟, 不断的边缘化、平台化, 必然会在一段时间后渗透到包括教育在内的各个领域, 成为人类了解世界, 改造世界, 甚至是创造世界的新工具。

一种新媒体的问世未必能做到颠覆相关领域的作用, 但对于人类认知与学习的影响却可能是比较深远的。认知科学的具身认知转向, 帮我们将未来之门推开了一道窄缝, 窥视之下, VR前景无限:未来的教育应该:身心一体、知行合一, VR是实现这一教育理想的有效工具。[6]

参考文献

[1]尼葛洛庞帝.胡泳, 范海燕译.数字化生存[M].海口:海南出版社, 1997:142.

[2]Wikipedia.Altair 8800[EB/OL].[2016-04-20].https://en.wikipedia.org/wiki/Altair_8800.

[3]赵沁平.虚拟现实综述[J].中国科学, 2009 (1) :2-46.

[4]石宇钰.超越现实, 开创VR技术新纪元[J].中关村, 2016 (7) .

[5]汤莉.VR+教育创造更多可能[N].国际商报, 2016-5-13 (第A05版) .

篇4:共享课件资源,促进学生发展

一、恰当选择,服务教学

新课程标准的最大特点是以人为本。教师应“以人为本”。根据班级实际定位教学目标。面对日益丰富的课件资源库,我们要学会选择,选择恰当的课件。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以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圆的认识”为例,导人的课件有展示含有圆面的唯美的物品图片。如永定土楼、十五的月亮、奥运五连环等;有出示车轮为什么是圆的问题情境;有提供日常生活中含有圆面的物品图片,如圆桌面、硬币、轮胎、窖井盖等;还有提供一组含有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圆等平面图形的情境图。面对琳琅满目的导人课件,我们该何去何从?一句话,使用课件要服务于教学的需要。如果要学生感受圆的美,可提供诗情画意的含有圆面的图片让学生欣赏,如永定土楼、十五的月亮、奥运五连环等;如果要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可出示车轮为什么是圆的问题情境;如果要让学生感受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可提供日常生活中含有圆面的物品图片,如圆桌面、硬币、轮胎、窖井盖等;如果要让学生构建圆的概念,可提供一组含有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圆等平面图形的情境图。总之,面对琳琅满目的课件,我们要学会选择。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更易实现课堂目标。

二、适时应用,自主构建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应该是做数学的过程。如对数学概念的学习,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自主构建的过程。小学六年级学生的思维特征从形象思维过渡到以抽象思维为主,他们对概念的构建方式以概念的形成为主,需要教师提供感性材料,让他们感知、甄别、提炼、概括。因此,数学课堂中应用多媒体教学时,对课件的应用选准时机,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还是以“圆的认识”一课为例,很多教师教学时,常让学生把圆片对折,告诉学生这条折痕就是直径,然后让学生给直径下定义,最后课件出示“一个圆中画有各种线段”,让学生判断哪条是直径,哪条不是直径。这种概念学习的方式忽视了学生的思维特征,学生构建概念困难重重,而且思维和能力都得不到发展。我校范老师教学“圆的认识”时,创造性地使用了“一个圆中画有各种线段”的课件。首先,她让学生把圆形纸片对折后打开,告诉学生这条折痕就是圆的直径。然后再对折打开,并启发学生可以这样对折几次,可以得到几条直径,让学生明白圆的直径有无数条。接着课件出示“一个圆中画有各种线段”,让学生判断哪几条是直径。并说明为什么,最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直径。经过形象的感知、区别,学生很容易概括出直径的特征,自主构建概念。把一个课件提前使用,使学生从被动构建变主动构建,这不正是我们课改所追求的目标吗?适时使用课件,可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思维的含金量,促进学生的发展。

三、拓展延伸,提升思维

课堂教学提倡以学生为主体,但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有时教师的一个问题、一个启发,可以开启学生的智慧。提升学生思维的品质。随着“堂堂用”资源库的建立,课件日益丰富的今天,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更显得弥足珍贵,可以使数学课堂别有一番生机。还是以“圆的认识”一课为例,以前许多教师把课件“一头牛拴在一根木桩上吃草”用在“圆的面积计算”一课作为问题情境导人,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而我校范老师在教学“圆的认识”时,拓展了“一头牛拴在一根木桩上吃草”的课件资源。她首先出示课件,问学生:“牛吃草的多少是什么形状的?能不能再多吃点?为什么呀?牛如果想到别的地方吃草,怎么办?”几个看似平常的问题,拓展延伸了课件资源,提升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的思维更开阔,形象感受了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的知识内涵。几个看似平常的问题,就可以拓展课件资源?其实不然,看似平常的问题,需要教师匠心独运,用一双慧眼去发现课件背后隐藏的资源。取他人之材为己所用,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从而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促进学生的发展。

篇5:党的发展史课件

回顾我军历程历程

强化党对军队领导的信念

(教案)

批准人:周树峰 授课人:韩

二支队教导队 二〇一一年五月十八日

授课提要

授课题目:回顾我军历程 强化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的信念 授课目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回顾中国共产党、国家发展的光辉历程,珍惜来之不易的生活,强化警魂意识,坚定跟党走的信念。

授课内容:

一、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发展历程;

二、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原则,是我党我军应对未来复杂局面的必然要求。

授课方法:课堂讲授,分班讨论,体会交流。授课重点:

1、中国共产党光辉发展历程 授课对象:中队全体官兵。授课时间:40分钟。

授课要求:

1、认真听讲,做好笔记;

2、认真思考,不懂就问;

3、认真查摆,总结提高。

参考书目:

1、党史教育。

回顾我军历程

强化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信念

我军作为执行党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从诞生那一刻起就和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臵身于党的绝对领导之下,始终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党的旗臶为旗臶。形成我军特有的克敌制胜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下面,让我们来重温一下历史,探索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看一看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历程。

一、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发展历程

中国共产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四大部分,即新生期、奋斗期、探索期、逐步迈向成熟期。

(一)中国共产党新生期

清末民初,人民深受军阀混战的残害和西方殖民者的压迫。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失去土地,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中国国民党由于它的自身原因限制,无法满足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的需要。因此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迫切要求成立自己的组织。1917年,十月革命的曙光照亮了世界。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中国以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开始了学习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活动。于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当中,逐步传播开来。

1920年4月,共产国际派代表维金斯基等来华,先后会见了李大钊、陈独秀等人,开始酝酿成立共产党。之后,在全国各地建立了共产主义小组的基础上,于1921年7月下旬,在上海举行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出席大会的代表有:毛泽东、何叔衡、董必武、陈潭秋、王尽美、邓恩铭、李达、李汉俊、张国焘、刘仁静、陈公博、周佛海十二人,还有陈独秀指派的代表包惠僧以及共产国际的代表马林和尼柯尔斯基。大会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制订了我党的第一个纲领。规定了党支的奋斗目标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资本家私有制”,“达到共产主义”。大会选举了中央领导机构,由陈独秀担任中央局书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中国共产党破天荒第一次提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为中国人民指明了斗争的目标。采取资产阶级民主派没有采取的依靠广大群众的革命方法,推动中国工人运动出现了第一个高潮,中国革命的面目焕然一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影响和推动下,在国共合作的条件下,中国掀起了反帝反封建的大革命。1925年的五卅运动标志着全国范围的革命高潮的到来,为举行讨伐北洋军阀的革命战争奠定了群众基础。北伐战争是在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反帝反封建的口号下进行的。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同国民党中的先进人士一起,在北伐军中发挥了骨干作用。随着北伐的胜利进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运动迅猛发展,动摇了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在中国的统治基础。但是在斗争的关键时刻,由于大资产阶级的叛变和共产党内发生陈独秀投降主义的错误,对统一战线内部的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妥协性与反动性认识不足。因此,没有及时有效地组织革命力量同他们作坚决的斗争。结果,当蒋介石、汪精卫控制中国国民党先后叛变的时候,中国共产党不能组织有效的反击,导致了第一次大革命的失败。

1927年革命失败后,蒋介石与中国国民党在帝国主义、买办资产阶级和封建势力的支持下,建立了新军阀统治,对共产党人和革命者实行极其残酷的镇压。在1927年到1928年上半年,就屠杀了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33.7万4

多人。但是,共产党人并没有被吓倒,被杀绝。他们揩干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体,又继续战斗了。

1927年8月1日,周恩来等人领导的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8月7日,党中央召开紧急会议,确定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9月,毛泽东同湖南省委领导了湖南、江西边界的秋收起义。随后,湘鄂赣粤各地的秋收起义、广州起义和其它许多地区的起义先后爆发。自1927年大革命失败到1928年,中国共产党在全国各地领导武装起义100多次,开始进入创建红军和发动土地革命的新时期。

毛泽东组织建立了中国农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并带领军队进驻井冈山。于1928年与朱德带领的起义军会师于井冈山,创立了红军第四军,扩大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到1933年,全国红军发展到33万人,共产党员也从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的1万多人发展到30多万人。在此后的一段时间里,党内的“左”错误几乎使城市中有组织的革命力量损失贻尽。党中央在城市站不住脚。1933年,被迫撤到江西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一方面军损失惨重,不得不在1934年10月退出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二万五千里长征。1935年1月,长征途中在遵义召开的政治局扩大会议,批评了党在军事理论指挥上的错误,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全党的领导地位。但是,王明冒险主义造成的这次严重损失,使全国红军由30多万人减少到3万人左右,共产党员由30多万人减少到4万人左右。

毛泽东说过:“我们的军事力量长征前曾经达到过30万人,因为犯错误,后来剩下不到3万人,不到十分之一。重要的是在困难的时候,不要动摇。三万人比三十万人哪个更强大?因为得到了教训,三万人队伍比三十万人的

队伍更强大。”

(二)中国共产党的奋斗期

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针对当时实际情况毛泽东同志多次重申党的二大提出的关于中国革命分两步走的规化,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光辉思想,指出了中国的出路在于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反动统治,并进而转入社会主义。并着重总结了建党以来在统一战线方面的经验与教训,制订了既联合又斗争的策略,以及同顽固派斗争的方针。建立了中国国民党在内的包括一切抗日阶级的抗日统一战线。并将中国共产党的工作重点放在敌后,放手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建立革命根据地和政权。在抗日战争期间,由于执行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党中央的正确路线,致使革命力量迅速发展。到抗日战争胜利的前夕,人民军队的主力,由抗战开始的3万多人,发展到120万多人,使我们党真正建设成为一个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政党,成为中国人民前所未有的领导力量。

抗日战争结束以后,蒋介石依赖美国的援助,拒绝我党和全国人民关于实现和平民主的正义要求,悍然发动全面内战。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以根据革命形势的变化和革命实践的发展,充实和丰富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和政策,面对蒋介石发动的全面内战,提出了“针锋相对,寸土必争”的方针,以革命的两手反对其反革命的两手。在武装斗争总题上,毛泽东同志提出了十大军事原则,使我党领导的革命力量在内战中不断发展壮大。

从1946年6月至10月,国民党军侵占解放区城市153座;解放军则收复城市40座,歼敌29.8万人。从1946年11月至1947年2月,国民党军侵6

占解放区城市87座;解放军则收复和解放城市87座,歼敌41万人。国民党军被迫放弃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而改为对陕北、山东两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从1947年3月至6月,解放军经过4个月的内线作战,努力打退国民党军的重点进攻,并在东北、热河、冀东、豫南等地开始局部反攻。解放区虽仍有95座城市被敌侵占,但解放军同时收复和解放了153座城市,并歼敌40余万人。1947年10月1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发表宣言,提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口号。1949年4月,百万雄狮过大江,占领南京总统府。

中国共产党仅仅经过3年多的英勇奋战,就消灭了蒋介石的800万军队。中国共产党用小米加步枪打垮了美国制造的飞机加大炮,推翻了国民党政府。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胜利充分说明: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不谋任何私利的政党虽敢于并善于领导人民百折不挠地向敌人作斗争的政党。中国各族人民从亲身经历中看到了这个事实,从而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实现了我国历史上空前的民族统一和团结。

(三)中国共产党探索期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此,中国人民开始建设新中国,为新中国的繁荣与发展奋斗的探索之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我党领导全国人民医治战争的创伤,恢复和发展经济,使年轻的共和国粉碎了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对中国的封锁和颠覆活动。在国内领导全国人民,迅速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奠定了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基础。在一个几亿人口的大国中比较顺利地实现了如此复

杂、困难和深刻的社会变革,促进了工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这的确是伟大的历史性变化。同时,中国国际影响力迅速得到提高。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中国的“两弹一星”,是20世纪下半世纪中华民族创建的辉煌伟业。“两弹一星”不仅为我们建立战略导弹部队提供了装备技术保障,增强了我军在高技术条件下的防御能力和作战能力,而且带动了我国高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促进了经济建设和科技进步。“两弹一星”事业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是中国人民挺直腰杆站起来的重要标志,极大地鼓舞了全党全军全国人民的斗志,增强了民族凝聚力,激发了振兴中华的爱国热情。正如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的那样:“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由于中国建设在处于摸索期,在建设过程中走了不少弯路。1955年夏季以后,“大跃进”运动兴起,社会主义改造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形式过于简单划一,为以后的长期发展遗留了一些问题。期间,“浮夸风”盛行,偏离了实事求是的道路。虽然后来拨乱反正,但是这次错误给中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不得的影响。

从1966年5月到1976年10月这十年,是“文化大革命”时期。1957年,毛泽东同志也曾提出了必须正确区分和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敌我矛盾的问题。但是,毛泽东现场在此之后的一个时期内,逐步夸大了确实存在的阶级斗争的严重程度,提出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口号,随后发展为“无8

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错误理论,致使在不少场合混淆了敌我,造成了阶级斗争扩大化,终于酿成了“文化大革命”这样全局性,长时间的严重错误。

“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它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文化大革命”中同“左”倾错误和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进行了艰难曲折的斗争,使“文化大革命”的破坏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1976年10月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的胜利,从危难中挽救了党,使国家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随后开始的改革开放事业,是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创立的毛泽东思想,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建立新中国、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伟大成就以及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取得宝贵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从新中国成立到现在,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沿着社会主义道路,经过半个多世纪的艰苦奋斗,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

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着帝国主义的干涉。为了保护党和国家不受外国的侵犯,中国共产党不断地完善自己,歼灭国内的残余反动势力,还先后进行了抗美援朝战争及援越战争。从而使新中国的国际威望进一步提升,彻底粉碎了蒋介石幻想的第三次世界大战,更好地维护了党和国家的政权。

(四)中国共产党逐步迈向成熟

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全会结束了1976年10月以来党的工作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开始全面地认真地纠正“文化大革命”中及其以前的“左”倾错误。

这次全会坚决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充分肯定了必须完整地、准确地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这个不适用于社会主义的口号,作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提出了要注意解决好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的要求,制订了关于加快发展的决定;着重提出了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任务;审查和解决了党的历史上一批重大冤假错案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全会还增选了中央领导机构的成员。这些具有重大意义的转变,标志着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

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这个决议,对党的历史上的一些重大问题,作出了实事求是的评价,特别是对毛泽东的历史地位的实事求是的评价,有着伟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1982年9月,中共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提出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从“文化大革命”结束到党的十二大召开,实现了历史性的伟大转变。在思想上,坚决冲破长期存在的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的严重束缚,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使各个工作领域获得了生气勃勃的创造力量。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了经济建设上来。1987年10月,中共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这次大会提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党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10

国家而奋斗。

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89年9月邓小平至信中共中央政治局请求辞去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职务,这十多年间,是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历史时期。1989年11月召开的中共第十三届五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同意邓小平同志辞去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职务的决定》。邓小平是我国各族人民公认的享有崇高威望的杰出领导人,在党所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各个历史时期都做出了重大贡献。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成为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十年来,在党和军队工作的各个方面,在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方面,在努力实现和平统一祖国和外交活动方面,邓小平都是当之无愧的总设计师。在以他为核心的领导集体的坚强领导下,我国人民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历史上开创了一个新的时期。1992年1月至2月,88岁高龄的邓小平同志视察了深圳、珠海、上海各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的讲话。即“南巡讲话”。小平同志南巡之后,中国改变了过去建立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提法正式提出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使改革掀起了新一轮的高潮。进入21世纪,中国共产党继续大力发展经济,为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通过10年的发展,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已经超越了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1993年3月27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投票选举江泽民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2003年3月15日 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投票选举胡锦涛当选国家主席。2007年,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绘制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宏伟蓝图。十七大彰显了党的自信、成熟、智慧和力量,昭示了

党的蓬勃生机、旺盛活力、锐意进取精神以及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十分鼓舞和振奋人心。历史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二、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原则,是我党我军应对未来复杂局面的必然要求。

胡主席指出:“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就要以党的旗臶为旗臶、以党的意志为意志,坚决贯彻党领导人民军队的根本原则和制度,坚决完成党赋予的各项任务。”在时代条件深刻变化、社会环境日益复杂、使命任务艰巨繁重的情况下,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切实抓好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官兵的工作,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军队党的建设,确保党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牢牢掌握部队,为履行使命任务、推动部队建设科学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

当前,西方敌对势力把“和平演变”的主要目标指向中国,对我军大肆进行思想文化渗透,鼓吹 “军队非党化、非政治化”、“军队国家化”等反动政治观点,极力否定军队与党的内在联系,否定党对军队的领导地位和作用。其险恶用心就是要“化”掉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化”掉我们党的执政地位,“化”掉我们国家的社会主义性质,“化”掉我军人民军队的政治本色。对此,我们务必保持高度的政治警觉。要不断强化官兵的军魂意识,坚决抵制各种错误思潮的影响和侵蚀。

如果说,在我们党夺取政权以前,在“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的阶级斗争形势下,党对军队实行绝对领导关系着革命的成败,那么,在党和国家工作重点转向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形势下,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12

是不是就没有坚持的必要了呢?其实不然。我们先来看一组数字。20万、200万、2000万,3个数字,不同的含义。当年,苏共仅仅依靠20万党员,在国际国内形势都非常恶劣的条件下,排除万难,一举夺取了革命的胜利,在世界上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苏共发展到200万党员的时候,又一举打败了曾经无人能阻挡的法西斯侵略者,成为了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堪称是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但当它发展壮大为自己当初的100倍,拥有近2000万党员的时候,国家政权空前强大的时候,苏共却连最后一声求存的呐喊都没有,就拱手让出了自己的政权,并最终导致了红旗落地,国家分裂,成为了民族历史上永远的罪人!20万就能成就一个划时代的英雄,而2000万却保不住自己74年的政权,究竞为何?导致这一历史性悲剧的原因有很多,但有一个教训是我们应该牢牢记取的,这就是放弃了党对军队的领导,丢掉了党的旗臶。让我们再看一下国民党,国民党在台湾失去政权,也同失去军权不无关系。蒋经国后期受到各方面舆论的包围,就是军队要由国家来管,不能由党来管,他后来决定搞“军队国家化”。李登辉上台后,借“军队国家化”之名,把军队掌握在手中,作为他推动“台独”的军事资本。这些教训告诉我们,党对军队放弃领导之日,就是国家政权丢失之时。在国际国内政治**的严峻考验面前,我们为什么能够挺过来?历史和现实都证明,就是因为我们始终坚持高举党的旗臶。

在中国,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创造了三大奇迹:一是将农民为主体的队伍建设成新型人民军队,创造了建军史上的奇迹。二是以劣胜优,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迹。三是中流砥柱,靠党和军队的紧密联系,在东欧剧变、苏联解体、颜色革命的多米诺骨牌效应中岿然不动,创造了国际共运史上的奇

篇6: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课件

7、我国的三大基本国策是:

(2)从材料二的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国人口文化素质的总体状况是怎样的?应如何解决?

中国与发达国家的真实差距

事实上,中国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差距都非常大。经济学家向松祚表示,要清醒地认识自己经济的真实水平,中国人必须了解如下事实(以美国为例):

中美两国国土总面积差距不大,然而,美国的可居住国土面积和可耕地面积至少是我国的3~4倍,人均可居住面积和可耕地面积则是我国的15~20倍;

石油、有色金属、天然气、水资源等许多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战略资源,美国的储量皆位居全球前三名,有些则高居世界第一。相反,中国许多资源都相当贫乏,尤其是石油和水资源;

美国的自然环境没有受到大规模破坏。美国绝大多数国土依然保留着原生状态。反观我国,或许毁灭掉的“自然”财富并不少于因此创造的.“人为”财富;

通过掌握全球最强大的军力,美国直接和间接掌握了全球石油资源的70%。相反,我国则几乎没有对国际资源的控制权;

美国在军事科技、军事工业、航天航空、互联网、芯片设计、新能源、生物科技等几乎所有前沿科技领域,都占据着绝对领先的地位。《财富》世界500强里,美国至少占有160家。而中国企业还非常缺乏原创性技术创新,以研发投入为例,美国、欧洲、日本企业的研发开支平均占企业销售收入4%~6%,是中国的2~3倍;

过去30年里,中国教育支出始终没有超过GDP的2.0%~2.5%。美国教育支出始终占GDP的6%以上。按绝对数计算,美国是中国的7.1倍,人均教育投入则是中国的30倍。

凭借数百年的金融创新和强大的实体经济,美国创造出一个真正的全球货币体系美元本位制。而中国的人民币国际化步伐刚刚起步,金融体系在国际市场上也没有竞争力。

“结论非常简单”,向松祚评价称,无论有形财富还是无形财富,中国追赶发达国家的道路依然漫长。

篇7:《有机化学的发展与应用》课件

教学目的要求:

1、了解有机化学的发展简史,知道人类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过程。

2、通过对有机化学于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生命科学等结合较紧密的内容的交流与讨论,使学生认识到人类生活离不开有机物,有机化学与其它学科的交叉渗透日益增多,是许多新诞生领域的研究基础。

教学重点难点:对有机化学与有机物的认识

教学过程:

一、有机化学的发展。

1、我国早期的有机化学:

我们的祖先在3000多年前用煤作燃料,2000多年前掌握石油和天然气的开采,从植物中提取染料和香料等物质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

2、有机化学的形成:

19世纪初,瑞典化学家贝采利乌斯提出有机化学概念,使有机化学逐渐发展成为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3、现代有机化学:

21世纪的今天,各种合成有机物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有机化学已经与其它学科融合形成了多个新型学科,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介绍:德国化学家维勒

1828年,贝采利乌斯的学生、德国年轻的化学家维勒,在实验室中加热无机物氰酸铵时无意中得到了尿素。NH4CNO CO(NH2)

2第一次用无机物合成有机物。

有机物的生成不必借助于所谓生命力的作用。

二、有机化学的应用

1、人类的衣食住行离不开有机物:

天然有机物:如糖类、油脂、蛋白质、石油、天然气、天然橡胶等。

合成有机物: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合成药物等。

2、具有特殊功能有机物的合成和使用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提高了人类的生活质量。

3、有机物在维持生命活动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生命体中许多物质都是有机物,如细胞中存在的糖类、脂肪、氨基酸、蛋白质和核酸等,都是有机物。

4、药物中大多数是有机化合物,在帮助人们战胜疾病,延长寿命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5、1965年,世界上第一次用人工方法合成的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在中国诞生。

课堂小结:

一、有机化学的发展。

1、我国早期的有机化学:

2、有机化学的形成:

3、现代有机化学:

二、有机化学的应用

1、人类的衣食住行离不开有机物:

天然有机物:如糖类、油脂、蛋白质、石油、天然气、天然橡胶等。

合成有机物: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合成药物等。

2、具有特殊功能有机物的合成和使用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提高了人类的生活质量。

3、有机物在维持生命活动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4、药物中大多数是有机化合物,在帮助人们战胜疾病,延长寿命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5、1965年,世界上第一次用人工方法合成的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在中国诞生。

课堂练习:

1、有机化学概念是下列哪位科学家提出的()

A、道尔顿 B、阿伏加德罗 C、贝采利乌斯 D、门捷列夫

2、下列常见物质的主要成分不是有机物的是()

A、塑胶跑道 B、面包 C、植物油 D、水泥

3、迄今为止,人类发现和合成的有机化合物已经超过3000万种,从1995年开始,每年新发现和新合成的有机化合物已超过100万种。有机化合物种类繁多的主要原因是()

A、含有H元素 B、含有O元素 C、含有C元素 D、研究的人多

4、人类第一次用无机化合物人工合成的有机物是()

A、乙醇 B、食醋 C、甲烷 D、尿素

5、世界上第一次人工合成的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是由下列哪国科学家完成的()

A、美国 B、俄国 C、中国 D、英国

6、NH4CNO与尿素的关系是()

A、同种物质 B、同分异构体 C、同素异形体 D、同位素

7、上海环保部门为了使城市生活垃圾得到合理利用,近年来逐步实施了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的办法。其中塑料袋、废纸、旧橡胶制品等属于()

A、无机物 B、有机物 C、盐类 D、非金属单质

8、鉴别四氯化碳和乙醇两种有机溶剂应该使用什么方法是最简单?书写出鉴别的原理和实验的步骤。

9、经元素分析后,发现某烃的含碳量为82.76%,氢的质量分数则为17.24%,且相对分子质量为58,试推断该烃的分子式。

课堂练习参考答案:

1、C

2、D

3、C

4、D

5、C

6、B

7、B8、分别取少量的四氯化碳、乙醇加入两支试管中,分别往两支试管中加水,互溶的原样品是乙醇,会分层的原样品是四氯化碳。

主要利用二者与水混合时在水中的溶解性不同:四氯化碳难溶于水,而乙醇易溶于水的,所以,依照混合后是否分层即可以区别这两种物质。

9、C4H10

解析:该物质中N(C)∶N(H)=(82.76%/12)∶(17.24%/1)= 2∶

5可设其分子式为(C2H5)n,由于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58

则(12×2+5)×n = 58

计算可得:n = 2,故分子是为C4H10。

布置作业:

1、题纲8、92、练习册P6基础梳理 P8优化训练1-

篇8:发展心理学课件

基于我校学前专业的特点, PowerPoint课件制作主要培养学生制作幼儿园课件的能力。在PowerPoint的学习进入中后期时, 刚好遇到学生的教育实习, 实习期间, 笔者多次接到学生类似这样的“求救”电话:“老师, 幼儿园让我制作一个课件, 其中有个××效果怎么也做不出来, 您知道怎么做吗?”学生焦急的语气始终在笔者耳边回荡。笔者想:为什么不在实习结束之后来一次“忆苦总结”呢?让学生回顾一下实习期间遇到的困难, 帮助他们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从实践中汲取的知识一定是学生非常渴望得到的。于是, 就有了下面的这堂课。

案例描述

课前准备:笔者已经告知学生将实习期间遇到的关于课件制作方面的问题记录下来, 作为这堂课讨论的内容;也可以把自己制作的课件带来, 跟大家分享一下感受。

上课铃响了, 笔者刚走进教室, 学生们就开始诉苦:“老师, 我们都愁死了!”“哎呀, 老师, 我们上课学的东西太少了, 好多都不会做!”笔者举手示意大家安静下来:“好了, 大家别着急!这节课干脆就作为‘忆苦总结’课, 让大家都倒倒苦水, 看看究竟遇到了什么样的拦路虎。不信还有我们解决不了的困难!”学生们听了这话, 忍不住都笑了, 气氛顿时轻松了起来。

接下来, 笔者要求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 将实习期间遇到的困难归纳一下, 作为之后讨论的重点。经过讨论, 在小组内部消化掉一些问题, 剩下的问题则列在黑板上, 集思广益, 寻找解决的方法。以下选取两个片段:

片段一:如何围绕课堂主题设计简单的小动画

不少学生在课前就反映, 拿到幼儿园教材后, 想做一个小动画在课堂上使用, 可是不知该如何下手。现在, 这个问题又被提了出来:“老师, 我觉得自定义动画挺简单, 操作都会, 可是设置完后, 效果却与自己想的不一样, 想修改吧, 却越改越乱……”, 根据课前的了解和现场的反馈, 笔者发觉问题主要是动画设计思路不清晰。

动画设计思路混乱是初学者经常遇到的问题, 对此笔者的观点是:一定要养成好的习惯。笔者强调在动手制作小动画之前应该先有一个设计方案, 就像写作文一样, 一定要列出提纲, 理清思路再动手做。边做边改只能是越改越乱!此处, 笔者以学生提供的幼儿园课件《我的一天》为例, 用表格的形式帮助学生梳理思路。笔者先画出基本框架 (如表1) 。

然后请学生思考, 在每个时间段会出现什么场景?需要什么动画效果? 有什么样的顺序?这个环节学生表现很踊跃, “早晨”的设计很快就有了 (如表2) 。

以此类推, 其他时间段的动画设计也很快就完成了。有了清晰的思路, 按照类别找到需要的动画效果, 把动画参数作相应的设置就行了。

片段二:课件在课堂使用的效果不好

这也是反映比较多的问题。“老师, 我刚开始上课小朋友就走神, 导致整堂课效果都不好!”一位学生这样说。她上课的内容是《年》, 在课堂导入的时候, 为了吸引小朋友, 准备了一个关于“年”的故事, 并把这个故事全文敲在了课件的第一页, 上课时念给小朋友听。结果念故事的时候, 好多小朋友都走神了, 后面的教学效果受到了影响。听完描述, 笔者把问题抛给班里其他学生:“你们认为问题出在哪里?一起来想想办法!”大家七嘴八舌, 说什么的都有:

“是不是她讲故事语气不够生动?”

“应该配上背景音乐, 这样就有气氛了!”

“文字太多了, 密密麻麻的, 显得乱, 最好删掉一些。”

“要不在文字旁边加上点图片, 小动画什么的, 小朋友一定喜欢!”

……

这里实际上涉及课件素材合理使用的问题。学生们比较熟悉的课件多数是课堂上各科教师使用的教学课件, 文字比较多, 所以在不知不觉中就会把这种风格延续到幼儿园课件上来, 上述这位学生遇到的情况就比较典型。正好有学生建议减少文字, 笔者决定顺水推舟, 抓住这个机会让大家对幼儿园课件中文字的使用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于是问到:“刚才听到有同学建议减少文字, 理由是感觉整个画面太乱了, 那问一下, 文字减少到什么程度合适呢? 有什么标准或者原则吗?”停了一下有学生说到:“老师, 这哪有什么标准啊? 减到看着舒服就行了!”“是啊, 字少点不太乱就行了!”看来, 学生的思路还停在“看着舒服”的层面上, 笔者于是决定下一剂猛药:“那这样吧, 干脆把所有的文字都删掉!”话音刚落, 教室里顿时一片议论, 学生们脸上都露出“那怎么可以”的表情。一位学生忍不住说:“老师, 没有字了, 这课还怎么上啊?”笔者意味深长地问到:“不可以吗?课堂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 我们一起分析一下吧!”笔者转身问那位学生:“这个故事上课前你准备得怎么样?”她说:“我备了好几遍课, 这故事都会背了!”笔者接着问到:“那为什么还要打出来呢?”她有点不好意思地说:“我怕忘记了。打出来可以看一看, 提醒自己。”“哦, 也就是说, 准备充分的话, 没有这些文字你也可以把故事讲出来的!”她很肯定地点点头。于是, 笔者对学生们说:“看来只要备课充分, 没有文字对老师没什么影响, 再来看看学生吧!幼儿园里, 我们的学生都是小朋友, 他们……”说到这里, 笔者故意停下来, 看看学生的反应。没人说话, 看来大家一时还转不过弯来, 于是笔者接着又说:“……还没有接受义务教育……”再次停下, 这一次, 终于有反应了。“我知道了, 他们还不认识多少字呢!”一个学生大声说到!话音一落, 其他学生也都反应过来, “那这么说, 文字对小朋友也没什么作用, 看来可以不要啊!”

“那么, 没有了文字, 课件的这一页怎么处理呢?”笔者继续追问。这问题难不倒学生, 他们一致认为应该使用与故事内容相符的图片来代替文字。甚至还有学生建议放一些小动画在课件上, 理由也很充分:“小朋友们都喜欢动画, 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在幼儿园课件中, 的确有很多学生非常喜欢在课件里添加一些可爱的卡通人物和小动画。以至于形成这样一种定式:没有小动画和卡通图片就不是幼儿园课件。这样就真的好吗?笔者曾经也听过有学生抱怨:“我的课件做得很吸引人呀, 可是为什么小朋友们都不听讲呢?”究其原因, 就是由于过度使用动画、图片等素材, 转移了幼儿的注意力, 影响了课堂的效果。因此, 经过讨论, 学生们对动画、图片等多媒体素材的使用归纳了两条意见:①必须与上课内容密切相关;②必须是必要的, 宁缺毋滥。

经过一节课的交流和讨论, 学生们已不是刚上课时愁云满面的样子了, 对于如何使用PowerPoint制作幼儿园课件, 大家有了新的、更深刻的认识。在最后总结的环节中, 学生们的发言也非常踊跃, 有的说:“我发现做课件不光是操作的问题, 还要考虑上课的需要才行!”还有的说:“经过这堂课的梳理, 感觉原来杂乱的知识变得有条理了, 学会了很多做课件的思路和方法, 这对我们今后的工作是非常有好处的!”……学生的话语是朴素的, 但是从这朴素的语言中笔者已经感受到这堂课带给他们的触动和思考。

案例反思

1.借助体验式学习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多媒体课件制作实践性很强, “学以致用”是教学的重要目标, 也是目前教学中的“软肋”。学生在课堂上学到了知识和技能, 但是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往往不知道该怎样去用。在反复的探索过程中, 笔者发现体验式学习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在教育实习期间的具体体验中, 发现了问题, 引起他们的观察和反思, 教师通过在课堂上帮助他们对相关知识和技能进行梳理和归纳, 使学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形成新的概念, 而这些新知识新技能又会被学生应用到新的教育实习环境中去检验。这就完成了一次体验式学习, 但并非彻底完成学习过程。体验式学习是一个螺旋上升的循环过程, 学习活动始终贯穿在“实践—反思—实践”的过程中。在这一过程中, 学生感悟了知识, 提高了能力。

实践环节除了教育实习外, 现场及远程观摩活动, 模拟课堂等都是可以利用的形式。反思环节也可以有多种形式:个体、小组、课堂……

2.重视培养师范生的教育信息素养

师范生具有双重身份, 他们既是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又是未来的教师, 除了具备基本的信息素养外, 他们还应该具备一定的教育信息素养, 如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信息问题解决能力及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能力。

在教育信息化的大背景下, 教师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 教师的作用更偏向于帮助学生去寻找、发现、组织和管理知识。因此在我们的课堂上, 不应出现“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模式, 更多的是在基于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环境下, 学生自主探究、主动学习的情景。在这里, 教师成为课程的设计者和学生学习的指导者, 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改革课程的教学模式本身就是在向师范生潜移默化地展示如何进行信息化的教学, 就是在培养师范生的教育信息素养。

3.突出信息技术与学前教育课程的整合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信息技术运用于教育的核心, 也是当前教育信息化过程中研究的热点。信息技术在整合过程中的作用是为了更好地完成课程目标。在这方面, 中小学已经有了很多成功的经验, 但是在学前教育领域,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才刚刚起步。

经过长期实践, 笔者认为幼师生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要想达到较好效果, 必须注意以下几点:①教学内容以幼儿园教材为依托, 突出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功能。②密切联系学前教育专业课, 引导学生以学龄前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为基础, 营造恰当的信息化教学环境。③教学过程中适当引入关于教学设计的内容, 加深学生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解, 同时, 也为后续的教育技术课程做一定的铺垫。

结语

上一篇:迎七一文艺晚会主持词下一篇:离职声明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