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

2024-06-30

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通用8篇)

篇1: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

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

(朱玉珍,熊佳欣)

P1:出血---与自身疾病有关

I1:遵医嘱对症止血,做好用药指导。

I2:指导家属在饮食方面少时粗糙饮食,以免诱发出血。保持衣物的清洁舒适整洁。

I3: 观察大便的量,状,性质及其颜色,准确记录24小时的出入量。

P2:疼痛---与疾病有关

I1:遵医嘱对症用药,指导患者按时口服止痛药,并说明其重要性。

I2:多于患者沟通,加强心理支持,教会患者转移注意力的方法。

I3:让家属积极参与对患者的护理照顾,增强病人的信心。P3:有感染的危险---与安置PICC导管有关

I1:定时更换PICC敷料,严格消毒。

I2:仔细观察穿刺点,询问患者安置导管肢体的情况。P4:有意外受伤的危险---有病情有关

I1:加床挡保护患者的安全,以避免患者坠落。

I2:遵医嘱24小时陪护。

I3:加强巡视,多与患者沟通交流,做好交接班。P5:自理能力缺陷---与疾病加重生活自理能力低下有关

I1:保持床单元清洁干燥,加强基础护理,落实晨晚间护理。

I2:勤翻身Q2h翻身,向家属进行健康宣教。P6: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I1:做好病人的饮食指导,鼓励病人少食多餐,多饮水,食清淡食物。

I2:必要时给予以静脉补充营养。P7:焦虑---与担心疾病有关

I1:认真倾听患者的主诉,给予心理支持。

I2:讲解相关疾病的知识,正确指导病人。

I3:给病人进行健康宣教,提供心理支持。P8:知识缺乏---与缺乏疾病相关知识有关

I1:向病人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做好健康宣教。

I2:多与患者沟通交流,认真听其主诉,做好心理护理。

篇2: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

一、护理问题:疼痛 护理措施:

1、观察、记录并汇报 疼痛性质、部位、程度、起始和延续时间、发作规律、伴随症状及诱发因素。

2、减少疼痛刺激:①教会病人咳嗽或深呼吸时,用手托住伤口。②当伤口固定过紧过松时,适当调整。③伤口疼痛及时换药观察。④病人需要活动、翻身时,固定好受伤或手术肢体。⑤寻找减轻疼痛的姿势与体位。⑥及时变换体位,减轻固定体位引起的不适、压迫。⑦去除刺激物。⑧转移性话题、抚慰、按摩以分散对疼痛的注意力。⑨争取家属和亲人的支持和配合。

3、减轻疼痛:①配合医生针对病因治疗。给予有效抗生素控制感染;解除血管痉挛,改善组织缺血状况;及时通畅引流或冲洗;使用镇痛药(包括癌症末期治疗)。②心理方法:耐心听取患者的诉说,给予同情,解释诊治与疾病的必然过程,有针对性疏导病人心理。催眠与暗示,以分散注意力,减轻焦虑与不适。③物理方法:局部外用药涂抹,热、冷敷,理疗、针灸、按摩等。

二、护理问题:焦虑/恐惧 护理措施

1、入院时做好入院宣教,主动热情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交流,介绍病区环境、经管医生、责任护士等,让患者及家属尽快融入环境中,以消除陌生感。

2、主动与患者家属接触、沟通,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同时在生活上给予患者细致的照顾,耐心详细介绍特殊检查、治疗护理的意义及配合要点,争取家属的支持及患者的积极配合。

3、做好心理护理,使患者树立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1)心理支持法:①充分理解患者的心情,关心体贴患者,耐心倾听患者的诉说,释放内心的痛苦,正确引导患者,使患者面对现实;②对于病人的想法,护士给予相应的分析与解释,缓解其焦虑情绪;③给予积极暗示,介绍同病种、已恢复的患者与其交谈;④多与病人聊天,转移注意力,让他感觉到自己并不孤单。

(2)认知疗法:①鼓励患者把自己的看法说出来;②发现问题后,我们可以说“如果你能够配合我们进行各项检查与护理工作,相信一定能够取得好的结果”。

1(3)行为矫正法:放松训练,如深呼吸、叹气联系、意识性呼吸训练等。

(4)音乐疗法:①听音乐;②读音节;③读唱词等,以缓解焦虑、失眠、头胀等症状。

三、护理问题:废用综合症的危险 护理措施:

1、向病人及家属反复讲解废用综合症的不良后果,促进他们的积极配合与锻炼。

2、向患者家属讲解锻炼目的、方法及重要性。

3、指导并协助患者进行四肢主被动功能锻炼,早期协助患者进行四肢肌肉向心性按摩及各关节伸屈锻炼,包括各手指、足趾、腕关节、肘关节、踝关节及膝关节伸屈锻炼,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组织修复,按摩时手法应轻柔、缓慢,每日活动数次,每次10min,以不产生疲劳感为准,以后逐渐增加活动次数与时间,活动范围由小到大,逐步适应,达到恢复生理功能的目的。

4、因病人不能在医院完全康复,所以出院时应做好各方面指导,以便在出院后能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从而获得最大的功能恢复。

四、护理问题:坠积性肺炎的危险 护理措施:

1、注意保暖,病房禁止吸烟。

2、床边备吸痰盘、吸痰器,密切观察呼吸频率、深浅度、指脉氧及痰鸣音情况,病情允许定时翻身叩背每2小时一次,及时吸痰,吸痰时加大氧流量。

3、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氧气吸入,鼓励并指导患者深呼吸及有效咳嗽、排痰。

4、深部痰液不易咳出时,及时报告医生行气管切开或纤维支气管镜吸痰。

5、痰液粘稠不易咳出时,遵医嘱配合雾化吸入,以减少吸吸道炎症的发生,减轻粘膜水肿及稀释痰液,有利于痰液咳出。

6、鼓励患者进食,增加营养摄入,增强机体抗感染的能力。

7、患者适量饮水,每日约1500-2000ml。

8、加强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每日2次。

五、护理问题:泌尿系感染的危险 护理措施:

1、向病人讲解泌尿系感染的常见症状,如尿频、尿急、尿痛,尿液混浊等。

2、指导患者多饮水,每日1500-2000ml。

3、保持会阴清洁,每日进行会阴冲洗2次,必要时进行膀胱冲洗。

4、按需或按时夹放尿管,尿袋低于耻骨联合,防止逆行感染。

5、教会病人膀胱括约肌训练方法。

六、护理问题:便秘的可能 护理措施:

1、每日在早餐后定时协助病人排便,并给病人合适的环境(如用屏风或布帘遮挡)。

2、餐后30分钟指导并协助患者行腹部环状按摩,以促进肠蠕动,利于通便。

3、病情允许时,告诉病人在排便时适当用力,以促进排便,协助进行增强腹部肌肉力量的锻炼。

4、饮食应少食多餐,选用富含植物纤维的食物,如粗粮、蔬菜、水果等,多饮水,每天饮水1500-2000ml,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生姜等。

5、协助医师为病人消除引起便秘的直接因素,如妥善处理骨盆骨折、痔疮局部用药、手术解除脊髓压迫症状等。

6、肛门排气。

7、开塞露塞肛。

8、轻压肛门部位促进排便,大便干结时戴手套用手指抠出粪便。

9、使用缓泻剂,如口服大黄、碳酸氢钠以软化大便而排出秘结成团的粪结石。

10、保持病人身体清洁和舒适,大便后清洁肛门并洗手,及时更换污染床单,开窗排异味等。

七、护理问题:躯体移动障碍 护理措施:

1、协助卧床病人洗漱、进食、排泄及个人卫生活动等。

2、移动病人躯体时,动作稳、准、轻,以免增加其痛苦。

3、告诉病人疾病康复过程,使病人心中有数,增强自理信心,并逐渐增加自理能力。

4、指导并鼓励病人做力所能及的自理活动,如喝水、漱口、洗脸等。

5、教会病人床上活动,指导并协助病人进行功能锻炼,预防关节僵硬或强直。

6、做好皮肤护理,协助病人翻身每2小时一次,预防压疮。

八、护理问题:自理缺陷 护理措施:

1、鼓励协助病人摄入充足的营养,保证病人身体基本需要。

2、及时鼓励病人逐步完成病情允许下的部分或全部自理活动。

3、协助病人洗漱、更衣、床上擦浴、洗头、饮食等生活护理,将日常用品放于病人伸手可及处。

4、及时提供便器,协助做好便后清洁卫生。

5、按摩和被动运动患肢、鼓励指导和协助病人进行肢体功能训练,肯定每一点滴进步,增强病人的信心。

6、给病人创造或提供良好的康复训练环境及必要的设施。

7、协助病人使用拐杖、助行器、轮椅等,使其能进行力所能及的自理活动。

九、护理问题: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 护理措施:

1、评估病人发生深静脉血栓的危险性:从手术时间、年龄、危险因素评估。

2、对于存在危险因素的病人,应采取预防措施:

(1)基本预防措施:手术操作尽量轻柔、精细,避免静脉内膜损伤;规范使用止血带;术后抬高患肢,防止深静脉回流障碍;常规进行静脉血栓知识宣教,鼓励患者勤翻身,做深呼吸及咳嗽动作,早期功能锻练、下床活动;术中和术后适度补液,多饮水,避免脱水;建议患者改善生活方式,如戒烟、戒酒、控制血糖及控制血脂。

(2)物理预防措施:足底静脉泵、间歇充气加压装置及梯度压力弹力袜等。

(3)药物预防措施:对有出血风险的患者应权衡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与增加出血风险的利弊。有高出血风险的患者,建议采用物理预防措施,当高出血风险下降时可采用药物联合预防。

3、注意观察肢端皮肤颜色、温度、肿胀情况及有无异常,病人有无下肢疼痛、足趾被动牵拉痛、浅静脉曲张、体温增高等症状,及时发现有无血栓迹象。

4、严密观察生命体征、意识状态和皮肤粘膜情况,警惕肺栓塞形成,一旦出现肺栓塞,应立即采取以下急救措施:

(1)立即安慰患者保持镇静,嘱其绝对卧床休息,不要深呼吸、强烈咳嗽或用力活动,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并予以高流量吸氧(4~6L/min)。同时立即报告医生,测血压、脉搏、呼吸,急请麻醉科医师到科行气管插管。

(2)准备好抢救药械:吸引器、吸痰包、氧气、急救车、气管切开包、呼吸机、心电监护仪等,同时急请呼吸科医师会诊。

(3)心电监测、指脉氧监测,并迅速建立双静脉通道,应选择前臂较好的血管,遵医嘱及时补液及时用药,保持输液通畅,以防药物外渗延误抢救,口头医嘱做到“听、问、看、补”。

(4)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并做好记录:观察神志、瞳孔的变化,持续血压、心率、呼吸、心电图、指脉氧等动态监测,每10min记录一次。(5)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吸痰。

(6)如患者病情变化时有输液,应送检并更换液体和输液器。

十、护理问题:睡眠紊乱 护理措施

1、积极配合医师处理引起睡眠紊乱的客观因素,如疼痛、呼吸困难、尿潴留、尿失禁等。

2、因持续牵引而不能入睡时,遵医嘱可适当减轻牵引重量,并在床旁设置挡板,防止碰撞。

3、指导病人促进睡眠(1)舒适体位。(2)睡前减少活动量。(3)睡前避免喝咖啡或浓茶水。

(4)睡前热水泡脚或洗热水澡,做背部按摩。(5)听优美的音乐,看娱乐性的读物。(6)睡前饮热牛奶。

4、创造有利于睡眠和休息的环境(1)保持室内温度舒适、盖被厚薄适宜。(2)避免大声喧哗,保持睡眠环境安静。

(3)在病人睡眠时关好门窗,拉上窗帘,夜间适宜地灯。

5、尽量满足病人的入睡习惯和方式。

6、建立与病人以前相类似的比较规律的活动和作息时间。

7、有计划的安排好护理活动,尽量减少对病人睡眠的干扰。

8、指导病人使用放松术,如缓慢地深呼吸及全身肌肉放松疗法等。

9、限制病人晚餐后的饮水量,睡前排尿,便器放在床旁以便于取用。

10、尽可能消除引起焦虑、恐惧的因素。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镇静催眠药,并观察疗效。

十一、护理问题:体温过高 护理措施:

1、及时报告医生病人的发热情况,观察热型的变化,配合医师查明发热原因。

2、降温措施:按顺序如下:①通风透气。②调节室温,通过空调保持室温18~22℃,湿度50%~70%。③温水、酒精擦浴。④冷敷,冰帽,降温毯。⑤遵医嘱使用退热剂。⑥冰盐水灌肠。⑦冬眠疗法等。采取降温措施后每半小时复查一次体温,持续观察变化;>37℃,每天测4次;>39℃,每天测6次。

3、辅助措施:①保持床单位清洁,擦洗、更衣、换床单时避免着凉。②保持眼、口腔、呼吸道、外耳道、尿道、肛门及各管道口的清洁,及时保护,防止干燥,炎症。③保证水分的补充,1500-2000ml/天。④保证营养的摄入。宜清淡、易消化、高能量、富含维生素的流质或半流质。⑤卧床休息,吸氧。

4、遵医嘱合理补液,防止体温骤降引起虚脱。

十二、有牵引效能降低或失效的可能 护理措施:

1、告知病人牵引目的及注意事项,以取得其配合,尽早适应牵引。

2、为保持牵引效能,经常检查有无阻挡牵引的情况,并及时矫正。(1)被服、用物不可压在牵引绳上。

(2)牵引绳不可脱离滑轮,牵引绳要与患肢在一条轴线上。

(3)在牵引过程中,身体过分的床头、床尾滑动,以至头或脚抵住了床头和床尾栏杆,而失去身体的反牵引作用,应及时纠正。

(4)牵引的重量不可随意放松或增减,重锤应保持悬空,如碰及地面或旁靠于床栏上,都会失去牵引作用,应及时纠正。

3、为保持反牵引力,床尾应抬高,一般皮肤牵引抬高10-15cm,骨牵引抬高20-25cm。

4、对皮肤牵引的患者,应随时注意胶布或绷带有无松散或脱落,并及时整理。

十三、护理问题:肢体血液循环障碍(缺血性挛缩)的可能 护理措施

1、对四肢损伤、手术病人床头交接班。密切观察肢端颜色、温度、毛细血管充盈度、脉搏、疼痛性质及有无被动牵拉指(趾)痛,异常时及时报告医师。

2、采用预防性措施,以避免血液循环障碍。

(1)受伤手术肢体局部制动,避免继发出血或加重损伤。

(2)抬高伤肢、术肢15~30度,以利静脉血、淋巴液回流减轻疼痛和肿胀。

(3)听取病人对伤肢及术肢疼痛、麻木等的倾诉,及时调整外固定和伤口敷料的松紧度。

3、一旦出现血液循环障碍及时处理。

(1)对缺血肢体,禁止做按摩、热敷,防止增加局部代谢,加重组织缺血。(2)迅速解除外固定及敷料。

(3)必要时协助医师作好紧急手术探查准备。

(4)如引起肌肉缺血坏死,应注意观察尿色、量的变化,以早期发现肾功能损害,及时报告处理。

十四、护理问题:皮肤完有整性受损的危险 护理措施:

1、保持床单位的清洁、干燥、平整、松软、无褶皱、无碎屑。

2、避免局部长期受压,定时翻身、按摩1次/2时,使用气垫床、气圈、水垫、减压贴等。

3、对使用石膏、夹板的病人应注意松紧度。并做好衬垫等。

4、每天用温水清洗皮肤2次,以保持皮肤清洁与凉爽,瘫痪肢体与部位不用刺激性强的清洁剂,不用力擦拭,防止损伤皮肤。

5、加强二便的管理,以免刺激局部皮肤。

6、加强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

7、预防抓伤,勤剪指甲,每周1次。

8、预防烫伤,禁用热水袋取暖。

备注:外院带入压疮处理:压疮处给予换药,用紫草油纱布及泡沫敷料保护创面,压疮周围及其他骨突受压部位给予悬空、按摩,尾骶部定时更换水垫,以预防压疮处加深加大及其他部位压疮的发生。

十五、潜在并发症:出血 护理措施

1、观察、判断、记录受伤性质、部位、程度及肢端温度,估计失血量。

2、术后病人要了解术中失血量,严密观察血压、伤口渗血量(敷料渗血及引流量)。

3、密切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及神志、尿量变化,并进行血红蛋白、红细胞及其压积的追踪监测。警惕休克先兆:精神紧张或烦躁,面色苍白,手足湿冷,心率加快,血压正常或稍高,脉压差小,尿量正常或减少等。

4、出现休克先兆时,应高流量吸氧,迅速建立有效静脉通路,遵医嘱进行扩容、输血、输液,先输晶体溶液和全血。

5、协助医生采取止血措施,如加压止血、指压动脉止血、止血钳钳夹出血点,必要时遵医嘱使用止血药物。

6、怀疑内出血的病人,在扩容、止血的同时积极完善术前准备。

7、注意病人D二聚体检验结果,对凝血障碍者及时报告医生。

十六、护理问题:有导管脱出/引流无效的可能

胸管

1、加强引流管管理,妥善双固定,衔接紧密,防止引流管折叠、扭曲、受压和滑脱,水封瓶应放置在低于病人胸腔切口60cm~100 cm的位置或悬吊在床边。

2、保持引流管通畅,将插管与皮肤接触处做好标记,观察是否有引流管脱出,患者呼吸时,引流管水柱的波动幅度为4 cm~6 cm,若水柱波动不明显或无波动,应嘱病人深呼吸或轻按患侧胸部,并嘱病人咳嗽,若水柱波动仍不明显,可挤压引流管,定时挤捏引流管,每小时向水封瓶方向挤捏1次,防止血凝块阻塞。

3、保持引流装置无菌,每日更换水封瓶内生理盐水,更换时先用双钳夹闭胸腔引流管,接管后再松开止血钳,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引流管内不得有渗液或血凝块滞留。

4、每班护士观察固定线是否脱落、有无红肿、渗血、渗液等。翻身搬运过程中用两把止血钳垂直方向夹闭,以免引流管脱落。

5、如引流管不慎脱落,及时用手指捏起伤口皮肤,消毒后以凡士林纱布封闭伤口,同时报告医生及时处理,切不可将脱出的引流管再插入胸膜腔内,以免造成污染或挫伤,并检查导管是否完整。尿管

1、置尿管前要正确评估患者。

2、对尿道松弛的病人气囊内生理盐水注入量不可过少。

3、向病人做好宣教工作,避免过度牵拉尿管及尿袋。

4、如尿管不慎脱出,不能重新插入,应检查尿管是否完整,尿道口有无出血及病人的排尿、尿色情况,同时报告医生给予相应处理。

十七、护理问题:气体交换受损 护理措施:

1、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鼓励患者深呼吸、咳嗽排痰,遵医嘱给予雾化吸入每日2次,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床边备吸痰盘、吸引器,患者痰液粘稠或咳痰无力时及时给予吸痰。

2、教会患者正确的咳嗽方法,鼓励患者有意识的使用呼吸技术(包括缩拢嘴唇呼吸和膈肌呼吸),以增加肺活量,保持肺功能。

3、遵医嘱给予吸氧2-3升/分,浓度为30%-50%,同时保持输氧装置通畅。

4、观察病人的呼吸性质、频率、深度、有无鼻翼扇动、三凹症、呼吸困难及反常呼吸,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处理。

5、遵医嘱监测动脉血气分析。

篇3: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

1.1 查对制度不严

(1) 医嘱处理不及时, 医嘱转抄错误, 医嘱签字后未执行等; (2) 口服药错发、漏发、早发或迟发, 发药后对病人交待、解释不详, 致多服、漏服、错服、误服; (3) 注射输液中药名、剂量、浓度、方法、时间发生错误, 导致错注、错输、漏注、漏输, 换输液时没查对, 导致同病房相邻床位输液输错; (4) 输液卡上未签输液滴数、时间;输液卡上签名潦草或无签名;输液滴数与实际不符;输液时未挂输液卡等, 这些都容易使护士在临床操作中发生差错事故, 造成输错液体或重复输液等等。 (5) 使用过期、变质、混浊、有杂质的药品。

1.2 基础护理不到位

(1) 不能按分级护理制度巡视患者, 观察病情, 发生褥疮、烫伤; (2) 昏迷、躁动病人或无陪伴的小儿坠床, 造成不良后果; (3) 漏做药敏试验或未及时观察结果又重做; (4) 手术、检查病人应禁食而未禁食以致拖延手术和检查时间; (5) 观察病情不细致, 病情变化发现不及时, 延误病情; (6) 发现问题, 报告不及时或主观臆断, 擅自盲目处理等等。

1.3 护理书写不规范

(1) 护理记录单书写不及时, 漏写、简写或随意写; (2) 服药后无观察记录, 无法体现护士对患者的病情进行了及时地观察和处理; (3) ?护理记录单修改不规范或有涂改, 修改后未签时间、姓名; (4) 护理记录单上只简单记录患者外出, 未说明是经请假后外出还是私自外出, 患者在院外一旦发生意外时, 护士无法证明自己未同意患者外出; (5) 患者必须翻身但未记录卧位及皮肤情况以及对压疮的观察; (6) 监测数据不准确、不真实, 弄虚作假; (7) 护士只注重临床护理操作, 告知内容不全, 只做不记; (8) 护理记录单中健康教育未能体现, 或过于简单不能体现专科特色, 千篇一律; (9) 临床护士只注重口头宣教而忽视护理记录, 一旦患者发生意外, 引起医疗纠纷, 空口无凭; (10) 医疗记录与护理记录不一致, 由于护士专业水平有限, 经验不足, 以及医护双方在收集患者资料过程中信息来源的误差, 医护人员之间缺乏沟通, 使医护人员记录不一致, 引起患者及家属对病情记录的真实性表示怀疑。

1.4 消毒隔离制度管理不严

目前有许多乡镇卫生院没有规范的供应室, 有的卫生院就是有供应室, 也没有正规的护士管理, 而只有消毒员, 所以就会出现因各种无菌技术操作管理不善而发生院内感染, 消毒液浓度配制不准确, 器械清洗灭菌不彻底, 培养有细菌, 一次性用品处理不当, 院内感染监测项目不达标等等。

2 原因分析

2.1 护理人力资源严重不足, 医护配备不合理。

护士流失严重, 因乡镇卫生院护士少, 分工不明确, 工作繁杂, 工作量大、工作时间长、倒班勤, 休息时间少, 待遇较低, 所以, 许多护士不安心呆在那里, 想方设法到大医院, 造成乡镇卫生院留不住护士。而随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不断扩大和完善, 老百姓实现了就近就医, 因此乡镇卫生院病人越来越多, 而护士相对来说更加不足, 服务质量难以保证。由于人员少, 能保证每天有人上班即可, 至于基础护理、病房管理、健康教育、整体护理、心理护理、人文关怀、与患者的交流与沟通等没有人强调和重视, 护理危机意识不强, 护理人员的责、权、利没法落实;护理各项制度、质量标准落实较差、执行不力, 缺乏监督和约束机制, 检查考核只是走过场, 未落到实处, 质量提高较难保证。

2.2 护理人员整体素质不高, 缺乏安全意识。

由于条件有限, 护士外出学习的机会很少, 信息来源少, 加上乡镇卫生院病种杂, 没有专科, 导致护士的专科理论知识及临床实践水平相对不足;还有些护士工作责任心不强, 安全意识淡漠、惰性严重, 缺乏自我约束能力和慎独精神, 不能严格遵守工作制度和护理操作规程, 导致护理缺陷发生。

2.3 护理管理组织不健全。

许多乡镇卫生院护士长都必须在临床一线顶班, 还要花大量精力进行琐碎的行政事务管理, 就没有太多的时间做好护理管理工作, 严重影响了护士长的管理职能。加上有的护士长自身安全意识淡漠, 思想麻痹, 缺乏管理力度, 责任不清, 奖罚不明, 质量控制措施形同虚设流于形式, 任务观念强, 报喜不报忧, 对上应付了事, 对下放任自流, 甚至包庇、袒护不良行为。

3 护理措施

3.1 加大护理人员的引进力度

通过各种渠道招聘护理人员, 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 吸引护士, 落实相应待遇, 留住护士。根据各卫生院实际情况适当增加护理人员, 确保日常工作的顺利开展。

3.2 加强管理、履行管理职能

结合自身实际, 由护士、主管护师及护士长组成质控小组, 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各项护理管理制度、质量标准和质控标准, 实行全面的质量控制, 充分发挥质控组织作用, 定期不定期按质量标准进行检查和考核, 发现问题, 不断纠正和完善, 针对薄弱环节加强督查, 在检查和考核中做到奖惩分明, 使护士在工作质量要求上形成压力和竞争, 互相促进互相学习, 加强每个环节的质量控制;建立护理缺陷分析讨论机制, 每月组织人员进行分析讨论,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以此防范缺陷。护士长要认真履行管理职能, 勤检查、勤督促, 对差错隐患早预防、早发现、早杜绝。对工作责任心不强易出差错者, 基本功不扎实、业务素质差者, 外界环境不良、工作不安心者, 自控能力差、易情绪化者, 进修实习生和低年资护士等加强管理。充分发挥高年资护士作用, 因为高年资护士既有扎实的专业知识、熟练的操作技能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又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善于及时发现、处理问题的能力, 所以高年资护士要为年轻护士把好关, 做好传、帮、带、教, 工作安排上要新老搭配, 以老带新, 以此防范护理缺陷出现。

3.3 加强护士素质的培养和继续教育

强化安全意识, 落实护理工作制度。经常性地学习医疗安全知识和有关法律、法规, 进行安全教育, 强化安全意识, 警钟常鸣, 防患于未然。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并认真落实, 如查对制度、交接班制度、执行医嘱制度、差错事故分析讨论制度等。规范护士行为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及各项护理操作规程, 加强护士专业能力培养对新上岗的护士进行岗前培训。在医疗护理行为中, 加强护士责任心, 多与医生沟通, 交换意见, 规范医护配合行为, 保持护理病历与医疗病历一致性, 减少医疗纠纷。努力创造机会保障护士参加继续医学教育, 通过培训使其了解新知识、新动向, 转变观念和服务模式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树立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 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 不断规范护理操作和护理管理, 提高护理质量。

3.4 加强沟通

乡镇卫生院护士少, 工作繁杂, 工作量大, 还时常要面对病人的不理解甚至谩骂, 工作压力大, 护士长及院领导等管理者, 要主动关心护士的工作生活, 主动为她们排忧解难, 为她们提供多种途径和方式释放压力, 改善环境, 排除外来干扰, 适当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 避免疲劳上岗, 工作繁忙时合理调配人员和分配工作任务, 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 关心下属的心理状态, 为她们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工作氛围, 以最佳的状态投入工作;一方面可提高她们的工作效率;另一方面还可通过她们影响周围的患者和同事, 有利于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构建和谐医院, 还可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医患纠纷, 确保医疗安全。

篇4: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

【关键词】初次人工流产 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01450-01

人工流产是作为计划生育失败后的补救措施,现在大多在麻醉下进行,手术时间短,痛苦小,但从人身生理结构来说,任何时期终止妊娠都是违反生理规律的,它对子宫内膜和宫颈都有不同程度的损伤,尤其是初次妊娠妇女更加会出现恐惧、焦虑情绪,由于对手术不了解,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影响术后的恢复。有效的心理护理可以大大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

1 一般资料:

我科自2009-2013年孕早期人工流产患者中,随机抽取90例初次怀孕妇女,年龄在18~26岁之间,孕周5~9周,B超检查都是正常的宫内妊娠。

2 常见的护理问题

2.1心理问题 通常初次怀孕的人群,她们多数较年轻,考虑个人隐私问题,处于怀孕的不知所措中,情绪大起大落。加之对手术不了解,害怕影响以后再次怀孕等不良心理。

2.2宫颈内口较紧。在工作中有一些初孕妇宫颈内口较紧,导致术中对宫颈的过度牵拉、扩张等机械性刺激引起迷走神经反射增强,引起面色苍白、血压下降等人工流产综合征。有的甚至无法手术。

3 护理措施:

3.1 術前宣教护理 对于前来行人工流产的孕妇,医护人员要从手术者的利益出发,围绕每个孕妇的不同心态,做好相应的心理护理。尊重她们的隐私,治疗的时候要拉上围帘,给患者一个私人空间,减轻心理负担和压力,取得受术者的信任与合作。给与患者讲解手术过程,回答她们的疑问,使她们明白人工流产是小手术,消除恐惧心理。对行无痛人流的患者嘱咐其术前禁食水4~6小时。

3.2 宫颈松弛护理 手术前3小时宫颈后穹隆放米索前列腺醇一粒,可以软化宫颈。或在人工流产扩宫前用2%利多卡因5ml稀释到1%分别在宫颈3,9点位置,距宫颈外缘1mm处(刺入约1.5cm抽吸无回血后)各注射2ml左右,分别以两根长棉签蘸取剩余液体,分两次轻轻插入宫颈内口处,3~5分钟取出棉签.此时宫口以完全松弛,可行流产术[1]。

3.3 术中护理 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对陌生的环境和手术仪器会产生压迫感和紧张感。此时护士要温和的安慰鼓励患者,用双手握住患者的手,给予心理支持,同时可以和患者聊一些轻松的话题或者放一些舒缓的音乐,转移患者注意力。手术中严密观察患者的神志、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注意观察吸出物及出血量的情况。术中出血一般在5ml左右,如出血量增多,应立即报告医生,随时准备缩宫剂的应用[2]。

3.4 术后护理 手术结束后,帮助患者穿好衣服,无痛人流者由于麻醉的作用还没有完全消散,护士要告之家属,手术顺利完成,让其家属放心.并嘱咐家属看护好患者,防止坠床[3]。护士仍要注意观察患者的呼吸,血压。以及出血情况.患者苏醒后,告之有少量出血,及轻微痛是正常现象。

3.5 出院指导 嘱其术后注意休息,适当补充营养,术后一月禁止盆浴和性生活,出血超过10天应及时就诊。采取有效避孕措施,以防再次怀孕。

4 结果

90例患者均达到了无恐惧,无人流综合征,无后遗症的效果.术中宫颈松弛良好,术后随访无宫颈粘连.病人满意度100%。

5 体会

优质个性化的护理可以舒缓初次人工流产的患者的情绪,减少患者的恐惧心理。最大限度的降低患者的身心创伤.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质量,减少了医患纠纷,促进了术后更好的恢复.作为护理工作者不仅要有熟练的操作技术,还要有心理学知识,更好的与病人沟通。本着以人为本的治疗护理理念,对所有患者尽心尽力.促进计划生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侯立苹.利多卡因宫颈麻醉在人流中的应用. [J]健康大视野.2013.21.18.

[2]颜贵琼.无痛人流术的护理与体会. [J]临床护理.2013.7.

篇5:picc护理问题及措施

1、机械性静脉炎;

2、穿刺点渗血;

3、有堵管的可能;

4、有局部感染的可能;

5、疼痛;

6、有导管脱出的可能;

护理措施:

1、机械性静脉炎:是导管刺激血管内膜出现的无菌性炎症,多发生在置管后早期(48-72h),1周内最多见。该病人表现为穿刺点上方延静脉走向红、肿、热、痛症状。处理:抬高患肢,促进静脉回流;因血小板低不宜热敷所以应用硫酸镁湿敷,局部涂抹喜辽妥软膏,每天至少3次,每次不少于1小时,再结合微波治疗后症状明显缓解,现在病人无静脉炎表现。

2、穿刺点渗血:患者自身有血小板减少症状,所以置管数天后仍有穿刺点渗血情况及穿刺点周围皮下有淤青。处理:除了早期应用弹力绷带加压止血外穿刺点表面还放置了藻酸盐敷料,以吸收渗血渗液,预防穿刺点感染;定期换药加强维护观察穿刺点渗血情况;正确活动的指导,避免手臂太过频繁活动引起出血。经处理后皮下淤青消散,穿刺点无渗血渗液。

3、有堵管的可能:冲管不当,接瓶不及时,输注完高粘药品或血液制品后未及时手动冲管,静脉压力过高(剧烈咳嗽、呕吐、便秘等)或是未进行正压封管血液反流入导管内,因病人体位导管打折等原因。预防:采用正确的冲封管技术,及时接液体,回血后及时冲管,输注完高粘药品或血液制品后手动冲管再接普通液体,及时检查导管是否打折,病人体位恰当。

4、有局部感染的可能:穿刺点周围皮肤发红及疼痛甚至产生脓液。处理:加强换药,严格无菌操作,可预防性局部应用抗生素(百多邦)。

5、疼痛:与静脉炎引起疼痛有关,处理:治疗静脉炎的同时给予心理疏导,解除患者紧张情绪,取得患者配合。

篇6:留置导尿常见的护理问题及措施

摘要 留置导尿是一项常见的护理操作,但操作中易出现尿道疼痛,尿道损伤,出血,尿路感染,尿管滑出等护理问题。本文对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护理措施。

关键词 导尿; 常见护理问题; 护理措施

留置导尿技术是临床常用的护理操作技术之一,是观察病情变化、治疗疾病的一项重要措施,在诊断和治疗急、危、重症患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1】。临床上使用的留置导尿管固定性能好、不易滑脱、刺激性小,使病人减轻了痛苦,提高了生存的质量。常见护理问题

1.1 尿道疼痛

1.1.1 解剖因素 男性尿道全长16~22cm,有3个狭窄,2个弯曲,且副交感和交感神经分布于整个尿道,上尿管时,尿管刺激尿道括约肌,引起其强烈收缩,增加了插管的难度,给患者带来痛苦。

1.1.2 操作因素 操作粗暴,插管速度过快,尿管型号过粗,润滑准备不够均会损伤尿道,而造成疼痛。

1.1.3 患者身体因素 男性患者因前列腺增生、尿道狭窄、尿道炎症等,增加了插管的难度及尿道机械损伤【2】。

1.1.4 患者心理因素 患者高度紧张使腹肌不能放松,进而引起尿道痉挛,使尿道阻力增大,插管时引起疼痛【3】。

1.2 出血

1.2.1 气囊导尿管未进入膀胱 完成常规导尿操作步骤后,导尿管气囊尚在尿道中,向气囊注入液体,致使未进入膀胱的充液气囊嵌顿在尿道内【4】,膨胀的水囊就会将尿道膜部撑破,而致黏膜出血。

1.2.2 尿管牵拉过度 使气囊滑入尿道狭窄处嵌顿,损伤尿道,造成出血。1.2.3 气囊导尿管型号不合适 实施导尿术时导尿管过粗,导尿管插入深度不够,囊内注入液体,造成患者尿道损伤,引起出血。

1.2.4 气囊导尿管质量不合格 拔管时不能将气囊内的液体完全抽回,致使拔管时造成患者尿路黏膜损伤;气囊漏液,导致尿管滑出,需反复插管,以致黏膜水肿、出血【5】。

1.3拔管损伤

①注水管阻塞,气囊内液体未能完全抽出,直接拔管损伤尿道。②气囊表面形成尿垢,使体积增大不易拔出。③患者烦躁不安,自行将尿管强行拔除。

1.4 尿管滑出

相关因素 ①气囊注水不足;②气囊破裂;③外塞松动,气囊慢性漏水;④操作前没有检查气囊是否完好,其本身漏水;⑤气囊注入了空气。

篇7: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

参加人员:全体护士,日期:2012/2/15

地点:科室试教室

一、护理质量查房及业务学习、技术考核计划执行情况:1)质控小组人员未及时检查和记录,2)业务学习记录未及时,3)技术操作考核未按计划进行考试;

整改措施:

1、所有业务质量查房及业务学习、技术操作考核请按计划执行,表格已列出请大家查看,严格执行。

二、劳动纪律:个别护士在周六周天及节假日有迟到现象,护理部从监控录像调出来的,请大家严格遵守劳动纪律,迟到及早退扣除半月奖金。

三、交接班存在问题:1)P班的护士不按时接班,规定三点接班,三点半准时床头交接,但是现在仍然交接班混乱,这一阶段液体更换没人管,整改:交接班的时候,请A临班及未交班的A班护士和P班及帮班及时更换液体等;帮班接物品,抢救室急救车由后组P班交接。

四、关于A班和A临分工合作的问题:A班和A临合作不密切,存在A班工作量大,相对A临班只处理医嘱,其他抽血、备术、检查、细菌培养及输新开医嘱的液体,都是A班在执行。

整改:健康教育A班和A临班同时做 按排班分床号:一组1-8,9-16;二组16-23,24-31;三组32-40,40-50;按照排班分组执行,下午A班下班的时候,新入院未作,交给P班和A临班组长,但在院患者必须做完,如果太忙未作,交完班下班后再做,必须让患者及家属掌握。健康教育内容:入院指导及须知、检查注意事项、手术前后注意事项、检查及化验的结果、药物指导、当日治疗及检查项目患者及家属必须掌握。A临班除了处理医嘱,其他抽血、备术、检查、细菌培养及输新开医嘱的液体,临床班要摆好后分组合作执行,不要全交给A班执行。下午护士长抽查及质控组抽查均按照排班核对责任人。

五、医嘱执行及测量体温:问题:1)家属自己测量体温,护士未向家属交待体温测量的时间,家属事实在自己测量或者不断的向护士要体温表测量;2)治疗未做,但个别护士已签字,3)停深静脉但未停病历医嘱,造成总务收费时多收;4)出院患者或在院患者测血糖监病历医嘱已停止,但黑板和治疗单上仍然未停止。

整改:体温护士要按时测量,危重、发热、手术、新入院患者必须严格4小时测量一次,由护士自己测量不能让家属测量,如果家属自己有体温表,他们测量他们的,我们严格按要求自己测量,如果不到测量的时间患者不适需要测量时,由护士给患者测量,不能把体温表交给家属让家属测量。

1)治疗及医嘱必须严格及时执行,如果因为患者拒做治疗,护士要耐心向家属及患者讲解做治疗的必要性,争取让患者做治疗,不能患者不做护士就不给做,如果患者执意不做,护士要想医生汇报,医生停止医嘱后,护士才能停止执行,不能私自停止不做,或只签字而不做治疗,违反程序。2)患者出院后要停止所有治疗医嘱,大查对医嘱的时候,一定再次查对当日出院患者,把出院患者治疗停止。3)患者治疗及医嘱停止后,要及时把执行单及黑板上治疗去掉。

如果深静脉拔除以后责任护士要 停止病历医嘱,并通知总务护士不收费。

六、周六、日及平时接待住院患者的问题:接待住院患者态度不热情,尤其是周六及周天,患者长时间等待,无护士接待入院。病区环境吵杂

整改:

1、新入院患者,总务护士热情接待,安排床位,责任护士尽快安排患者到床位。责任护士在做入院指导的时候要讲清楚家属及患者遵守院规,降低音量说话,护士要以身作则,护士相互交流时不要大声喊。

七、皮试液的配置:每天的皮试液有A临班统一配置,前后组不要重复,然后由A班做皮试。

八、手术患者的术前准备:术前健康教育要充分,给患者家属讲买棉签

九、备用口服药:备用的口服药科室在交班,患者急用以后要及时补充电脑录入,并交班,以防备用口服药用完但未补充,影响急用患者的使用。

十、手术后患者的护理规范:胆管癌、胰头癌、胃癌、急性胰腺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护理规范尽快定出来。

十一、预约卡发放:预约卡发给患者并贴在相应的检查单上,告诉患者及家属做的时间:早上还是下午。

十二、关于探视及病区宣传的作用:向患者讲解我们贴在门口和床头的注意事项,不要贴在那不管,什么作用都没起,十三、关于出院患者的指导:各组负责自己所管患者的出院指导:办手续的方法及流程,复印患者病历的程序。

十四、传达护理部会议精神及一月份全院护理质量存在的问题

篇8:产后会阴护理问题及措施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20例产妇中, 年龄22~35岁, 中位年龄28.6岁;初产妇108例, 经产妇12例。

1.2 方法

改变传统的护理模式, 运用护理程序, 及时发现问题并分析原因, 客观地评估产妇的需求, 根据每个产妇的情况和问题考虑健康教育内容及方式, 制定护理计划, 然后针对每个问题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

2 护理问题及措施

2.1 疼痛

会阴是阴道口与肛门之间的软组织, 是自然分娩胎儿必经之道, 绝大多数自然分娩都会造成会阴不同程度的撕裂, 如有会阴切开或撕裂修补, 会阴部有疼痛。在医学疼痛指数中, 分娩疼痛是最痛的一级。而由于母乳喂养的原因, 医师和产妇都不愿使用药物, 因此对产后会阴伤口疼痛应进行积极干预, 及时止痛, 以促进母婴健康。护理措施为产后48h内冰敷会阴, 48h后湿热敷会阴。因为48h内冰敷会阴有利于降低组织代谢, 抑制血管的炎性渗出和出血, 从而减轻伤口局部疼痛和肿胀。48h后湿热敷可使局部血管扩张, 血流加快, 从而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使局部损伤组织早日恢复, 有助于炎性反应的吸收, 并有止痛、消肿等作用[1]。具体做法为:自制冰袋, 首先准备一些小冰块, 放入消毒的乳胶手套中, 再加入一些凉水配成冰水混合物, 容量为乳胶手套的1/2~2/3满, 然后扎紧袋口。会阴部擦洗后, 覆盖一块无菌纱布, 然后将冰袋放在纱布上, 首次冰敷15min, 以后每次20min, 连续2d, 2次/d。从第3天起会阴擦洗后用33%硫酸镁加热至38℃~40℃无菌纱布湿热敷会阴伤口及肿胀处, 2次/d, 20min/次, 直至拆线[2]。

2.2 水肿

产后会阴水肿是经阴道分娩的产妇产后出现会阴部充血水肿, 是产妇分娩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导致产后会阴水肿的因素很多, 巨大儿增加手术助产的概率;第二产程延长;反复阴道检查;手术助产, 切口缝线过紧、过密等均可影响局部血液回流;孕期卫生不良、外阴阴道炎性反应;孕期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低蛋白血症等均可引起不同程度的会阴水肿。轻度会阴水肿, 一般产后2~3d自行消退;但严重的会阴水肿会造成局部血液循环不良, 会阴部肿胀疼痛, 会阴伤口感染、愈合不良, 给产妇带来难言之苦。因此, 积极有效治疗会阴水肿很重要。现用方法为冰袋、大黄及芒硝联合外敷, 具体做法为:第1天即给予自制冰袋1个, 外用塑料薄膜包裹后用2块无菌敷料包裹置于会阴肿胀处, 外用"丁"字带固定, 外敷时间约2h。产后第2天开始用大黄、芒硝外敷, 大黄1份, 芒硝4份, 研成细末, 充分混匀, 大黄100g (研末) 与芒硝400g混匀。取适量分装2个10cm×10cm纱布袋中, 外敷外阴水肿处, 每次6h, 1次/d。如袋内容物潮湿变硬, 更换备用袋, 此袋洗净晾干, 可重复使用, 直至会阴水肿完全消失。自制冰袋可用250ml输液袋回收消毒后装清水约200ml, 放入-5℃冰箱冰制约5~6h。同时, 产后24h内即予冰袋冷敷外阴水肿处。冷敷可减轻局部组织充血和出血, 使毛细血管收缩, 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 减少渗出, 促进血液凝固, 麻痹局部神经, 减轻疼痛[3]。

2.3 感染

细菌性阴道病和真菌性阴道炎是引起会阴切口等使机体抵抗力下降易引起局部伤口感染化脓。胎膜早破使产程延长增加感染机会。会阴切口的伤口一般7d才能愈合, 并将缝线拆除。此时, 会阴表面组织早已愈合, 但是深部肌肉层、筋膜需6~8周才能得以修复。如果过早恢复性生活, 可导致伤口出血引起感染。会阴护理要求产妇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 勤换消毒会阴垫。对不同感染程度的伤口给予不同的护理, 对于仅仅表现为红、肿、硬的伤口, 先用0.5%碘伏冲洗消毒会阴部伤口, 然后用50%硫酸镁纱布热敷, 并用会阴红外线照射30min, 每天3次。对于表现为有压痛并且窦道有脓性分泌物的伤口, 应对伤口进行有效引流, 并及时的换药;对于表现为伤口全层裂开的伤口, 在引流换药的基础上, 进行Ⅱ期缝合, 并且加强会阴部的护理, 预防二次感染。同时, 由于会阴部的解剖位置临近肛门及尿道, 因此要注重二便的通畅及便后的清洁。必要时可以对大便困难的产妇使用缓泻剂, 或对小便不畅的患者进行导尿等措施。产后保持外阴清洁, 每天用0.5%碘伏冲洗会阴两次, 大小便后再对会阴部另行消毒以保证会阴部的清洁, 同时保持会阴部干燥, 有利于预防感染或防止进一步的加重感染[4]。

2.4 会阴出血

导致产后会阴出血的主要因素有会阴条件差、胎儿大、裂伤、侧切过迟和凝血障碍等。以上几种因素并非出血的单独因素, 而是相互影响。会阴条件差常需要助产, 比如臂牵引、胎吸, 但此时又要兼顾会阴切开时机的把握, 切开太迟容易造成会阴破裂, 延长第二产程, 甚者导致新生儿窒息, 一旦会阴破裂, 出血就会明显增多。护理措施有:由于产妇对出血缺乏必要的了解, 很多患者出现出血后比较慌张, 且容易对医师和护士产生怨言, 因此护士要及时向产妇及家属解释出血的原因和已采取的措施, 多用安慰性、鼓励性、积极性的语言与患者沟通, 树立其信心;指导患者勤换会阴垫和消毒内科, 大小便后对会阴进行冲洗, 保持会阴的清洁;会阴切口肿胀的患者可以用50%的硫酸镁湿敷外阴, 促进血液循环, 减轻肿胀;分娩后产妇身体比较虚弱, 免疫力比较差, 此时容易让病原菌趁虚而入, 因此要给予高热量饮食, 补充产妇所需营养, 提高免疫力, 也是促进伤口愈合和控制出血的关键所在;患者出院时叮嘱其定期来院进行复查, 如有不适感, 立即来院检查, 3月内避免剧烈运动, 保持会阴的清洁、干燥, 选择宽松的裤子[5]。

3 结论

由于会阴部位置特殊, 位居肛门、尿道口附近, 易污染局部, 产妇分娩后体质相对虚弱, 若不注意加强会阴伤口的护理, 容易引起会阴部以及生殖系统感染, 或造成局部组织红肿疼痛、活动受限等并发症。因此, 分娩后对产妇进行有效合理的会阴护理, 可以增加产妇对治疗的满意度, 减少产妇产后会阴伤口感染, 使产妇更快更好的康复, 是促进母婴健康的主要手段。总之, 对产后会阴部的护理一定要制定有效合理的措施, 针对不同护理问题积极采取护理措施。

关键词:产后,会阴,护理问题,措施

参考文献

[1] 朱丽辉, 刘杏仙, 张君红, 等.分娩相关会阴疼痛和损伤的系统化管理[J].护理学杂志, 2012, 11 (20) :46-48.

[2] 董丽宏, 金子环.自然产后冰敷、湿热敷会阴的效果观察[J].现代预防医学, 2007, 26 (14) :2773-2775.

[3] 赵红艳.冰袋、大黄及芒硝在产后会阴水肿中的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 2014, 19 (6) :107-109.

[4] 李远真.产后会阴伤口感染的防范与护理措施[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3, 11 (23) :136-137.

上一篇:六年级秋天真美日记400字下一篇:汽车驾驶员员工个人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