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垦全年工作总结

2024-09-06

农垦全年工作总结(通用8篇)

篇1:农垦全年工作总结

2008 年,我市农垦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景德镇市农垦主管部门的悉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全市广大农垦职工大力弘扬艰苦奋斗、勇于开拓的农垦精神,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制定的新时期农垦经济发展战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创新机制、充分调动广大农垦职工的积极性,努力克服农垦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诸多困难,积极推动垦区经济持

续稳定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维护垦区社会稳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根据要求,现将一年来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我市共有红岩、梅岩、历居山、科山、凤凰山、十里岗等七个国有农垦殖场、现均为乡场合一管理体制,一个农工商公司,共有职工 6534人,其中退休职工 1421人,垦区人口 13817人,垦区土地面积 197596亩,林地面积 155102.5亩,共有固定资产 1986.6万元,资产负债率 3823.9万元 ,资产负债率 103.46%。、2008年国民生产总值 1243.5万元,其中第一产业 万元,第二产业 万元,第三产业 万元,工农业总产值 万元,销售收入 万元,2008年固定资产投资 万元,实现利润 万元,分别较上年增长 %。

二、解放思想、创新工作思路,推动垦区经济平稳运行。

为使我市农垦企业成为我市农村改革试点区,现代农业建设的示范区,新农村建设的示范区和农产品加工聚集区,我市垦区广大干部职工大胆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大力发展第一产业、巩固第二产业、拓展第三产业,积极为全市农村经济的改革发展,探索新思路、积累新经验、采取新举措,努力创造一个多功能、多形式,多种经济成分并村、多种经营方式协调发展,充满活力的经营模式。2008年我市梅岩垦殖场被列为全国农垦现代农业示范区和江西省农业高新科技示范园。

(一)大力发展垦区农业产业

2008 年以来,我市积极落实国家一系列惠农政策,积极引导广大垦区职工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强农业生产能力,促进粮食增产,土地增效,职工增收。

我市加大先进农业科技推广力度,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一是我市积极争取到了省农业厅项目资金 50万元,对种猪场进行标准化建设,建设三气工程,对猪粪便进行无公害处理,大力发展高效种、养殖业,带动广大垦区职工发展养殖业;二是推广无公害水生蔬菜 400亩,新鲜场花大棚 40亩,精品果园 1200亩,加快绿化食品开发;三是旧蔬菜加工、食品加工、油脂加工、无公害精制茶叶加工,果酒加工,芦笋加工等食品加工企业,使农产品增值,加快农业产业发展。全市 2008年粮食播种面积 亩,粮食总产量 斤,生猪 头,全年农业产值 万元。

(二)巩固工业企业

我市充分利用垦区土地、资源、人力有时,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发展新企业,深化场办工业改革,促进转机建制,巩固老企业,增殖支柱产业,加快垦区工业发展。一是我市垦区企业把招商引资工作作为土垦区经济的重要工作来抓,坚持引资招商,招商引资,不断扩大开放,全年共引进电子、膨润土、油脂加工、家俱、粮食加工等企业二十一家,为企业增加财税收入,扩大就业、拓宽了路子;二是将场办工业承包给职工经营,促进企业工业发展。

(三)积极拓展第三产业

我市充分利用垦区旅游资源优势,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加快旅游资本的开发,我市洪源仙境、文山石林、历居寺避暑山庄,交通住宿、餐饮等基础建设进一步完善,旅游人数逐步增加,旅游收入逐年增长,2008年全市森林旅游收入 1500万元,大大提升了垦区知名度,促进职工再就业,推动了垦区经济发展。

三、加快社会注意新农村建设步伐

2008 年,我市按照中共中央关于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方针的总体要求和省委提出的“五新一好”目标,坚持“政府引导、农民主体、干部服务、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大力开展垦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通过努力,我市农垦分场面貌发生了较大变化,形成了农业发展、农垦职工增收、场容村貌改善,干部职工关系融洽的良好局面。

一是我市以省农垦新农村建设试点村梅岩芦家为示范点,组织全市农场企业进行参观学习,带动全市垦区各分场的新农村建设;二是加强宣传,把新农村建设与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结合起来,广泛动员干部职工积极参与,营造新农村建设的良好氛围;三是积极引导广大农垦职工投资投劳,有步骤、有计划、有重点的逐步推进垦区新农村建设;四是引导广大垦区职工大力发展特色林业经

济和绿色食品种植,推进农业产业发展,为新农村建设增强后劲;五是充分利用垦区土地,解决垦区富余劳动力,推动垦区经济发展;六是大力开展场容场貌的整治,加快了“三清、六改、四普及”工程进度,努力提升垦殖场品位,改善垦殖场形象,为推进我市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四、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负

债累累,职工生活困难。、管理人员多,职工负担过重。

由于历史原因,我市国有垦殖场行管人员过多、机构繁多、人员繁杂、管理费用相当大,平均每两个职工要负担一个行管人员。、各种负担加重,企业难以承受。

长期以来,国有垦殖场除了上缴乡镇政府管理费和上交利润外,还要承担部分文教、卫生等政府承担的费用。目前虽然文教、卫生已剥离,类似三提五统已基本取消,但长期以来遗留下来巨额债务,压得企业喘不过气来。、企业经营困难,职工生活极度贫困。

我市各国有垦殖场大都处于偏远山区,交通不便,信息不灵,由于农田水利设施年久失修,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随着农资和各种生活必须品价格上扬,企业职工生活水平远低于附近农村农民,现边远分场不通电、不通水、不通邮、不通电视、不通公路情况比比皆是,大部分职工居住条件极差,旧房、危房占三成以上,至今仍有点煤油灯照明的生产队。近年来,国家落实了农垦企业职工参加社会养老保险优待政策,但企业无力承担本应由企业负担的 20%统筹金全部由职工个人负担。广大职工不堪重负,无力支付,至今仍有四成职工因无钱交纳养老统筹金而未能参加社会养老保险。

(二)体制不顺,外部环境不佳。、乡场合一,政企不分。我市众多乡镇政府均是在农垦殖场的基础上成立的,从此企业就成了乡镇附庸,乡长、场长一肩担、财务一本账、审批一支笔,乡镇政府随意从企业调钱、调物、借人,企业无经营自主权。近年来乡政府开展招商引资,所占用土地均是从企业无偿划拨,使国有资产大量流失,国有土地面积逐年减少。近年来甚至还存在乡镇政府挪用职工社保统筹金行为,因乡镇换届至今无法填补。、乡镇政府主要领导三年一换届,带来了短期行为,乡镇领导为突出任期政绩,根本不对企业进行投入,而是采取过量索取,急功近利,长期以掠夺式经营使企业丧失了自我生存和发展机能。全市各国有垦殖场个个负债累累,场办工业全军覆没,下岗职工生活无依无靠。、国家惠农政策不能贯彻落实。近年来国家虽然对农业进行大量补助,但经过乡镇政府一再克扣,真正到职工手中已所剩无几,国家对农垦企业的转移支付,2005年就已下拨到了省财政,经过漫漫的长征路,2008年 6月才下拨到了市财政,真正到农恳企业不知还要等到何年何月。国家制定的城镇医疗保险、城镇居民低保均在民政和社保部门产生了梗阻,未能得到落实。、企业周遍环境状况恶化。全市各国有垦殖场均存在着周边村民集体对全民山林、水、耕地蚕食和侵害,广大企业和职工得罪不起,敢怒不敢言,终日生活焦虑不安。

(三)过量采伐,森林资源危机。

由于乡镇政府对国有垦殖场的管理上存在严重的短期行为,采取“竭泽而渔”的做法,为增加乡镇财税收入,完成上缴管理费用,加大对国有垦殖场林木的过度采伐,由于企业缺乏造林更新、抚育资金。全市各国有农垦企业只砍不造,早已出现大面积“返荒”,采育比例失控,资源危机严重,许多垦殖场早已无树可砍,森林资源出现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化,我市垦区甚至出现前所未有的山体滑坡现象。

(四)观念陈旧,人员素质下降。

长期以来,垦殖场职工居山、守山、吃山、靠山,交通不便,信息不畅,加上特殊的地理环境闭塞,思想“因循守旧、求稳怕险”,先进的农业技术无法推广,致富经验无法传播,一些基层领导不思进取,无所用心,不是守摊子就是想挪位子,缺乏责任感和危机感,除此之外,企业人才外流相当严重,由于林区、垦区条件艰苦,交通不便、信息不灵,教育、卫生和文化都远远落后于广大农村集体,众多年轻力壮职工和有一技之长的职工对垦区失去了信心,为了自己、为了子女不得不忍痛离开自己曾经为之奋斗的沃土,挥泪远离他乡导地,形成了有亲靠亲、无亲投友,纷纷外出打工,留下来的都是一些老弱病残职工,使农垦企业劳动力整体素质下降。

五、2009年农垦工作打算

农垦经济改革和发展关系到城乡协调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2009年我市农垦工作着力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改革现有的垦殖场管理体制,把乡镇政府与国有垦殖场彻底分开,真正使垦殖场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积累的经营实体。

(二)改革企业内部经营机制。一是精简企业管理人员,充实到生产第一线,打破铁饭碗,建立平等竞争、择优上岗、能上能下,合理流动的用才机制;二是大力发展农垦企业职工家庭农场,家庭林场,鼓励职工承包荒山,发展高效林业,对现有的果木林、经济林、竹林承包给职工长期经营,安置下岗职工;三是通过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林种、树种和农产品种植结构,努力开发绿色产业;四是充分利用国有农垦殖场的森林资源和地下矿产资源优势,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带动垦区经济,安排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

(三)市财政恢复对农垦事业财政预算。改变目前国有垦殖场管理有摊子、无编制、无经费的窘迫现状;加大对垦区农田水利设施维修的投入。尽快落实财政转移支付。

(四)加大对垦区周边环境的治理,优化企业发展环境。

(五)加快场办工业改制改革,通过大力开展招商引用资,为垦区经济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六)加快垦区新农村建设步伐,改善垦区交通、饮水等职工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广大干部职工生活水平。

(七)进一步落实国家一系列惠农政策,加强职工养老金的收缴、发放管理,落实职工医疗保险,最低生活保障、离退休职工死亡抚恤,确保国家惠农补贴、补助资金及时、足额到位。

篇2:农垦全年工作总结

一,xx年年的主要工作

1,积极扶持农垦龙头企业:

2,抓好企业改革,改制工作

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改制的有关指示要求,xx年年我们在结合农垦管理工作实际和确保企业职工思想稳定的基础上,加大对三联公司改革改制.鉴于该公司资产总量过大,任何一家外来投资者都很难独立完成收购或参与改制的实际情况,按照“整体推进,盘活存量,分步实施”的总体思路,通过招商引资项目的形式来筹集改制成本,分行业和项目来推进公司整体改革,改制工作.今年4月以来,公司经多方招商引资和洽谈后,与广东碧桂园控股有限公司签订了《花溪基地综合开发意向书》.具体做法是将花溪生产基地的全部资产(含土地)与公司剥离后进行评估,并以评估价作为国有资本,按《国公司法》的有关规定,共同设立新的股份公司,双方按各自出资额确定公司股权比例,新股份公司负责花溪生产基地开发的具体事宜.花溪生产基地的具体综合开发项目所需的资金投入,由战略投资者负责,对花溪生产基地现有国有职工的分流安置,在严格按照国有企业改革改制相关政策规定的基础上进行,一是对花溪生产基地国有职工的进行分流安置,费用由市改革发展基金据实核拨.二是公司国有职工暂不进行国有身份置换,由新股份公司对选择上岗就业的职工进行就业安置,其余职工继续由公司管理,待公司改制工作整体启动时再进行国有身份置换和分流安置.目前,正在对该基地的资产进行剥离,审计和评估.

范文网

3,抓局属农垦企业税费改革工作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国有农场税费改革的意见”(国办发[xx]25号),为加强我局属农垦企业税费改革工作的组织领导,确保税改工作顺利进行,我局成立了以荆子亚为副局长任组长的税费改革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具体指导负责协调和联系相关部门,拟定税费改革实施方案,及时处理和解决税费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确保国家税费改革政策和配套措施得到认真贯彻执行,切实解决好农工负担,全面促进了国有农场改革发展和稳定.xx年年市财政局共下达我局属农垦企业xx年的国有农场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补助资金共计166万元,其中:三联公司75万元,红枫公司61万元,开阳双流茶场30万元.4,抓企业生产管理

为帮助企业发展生产,围绕局年初制定的工作目标,深入企业做好调查研究,组织企业召开生产经营运行情况分析会议,帮助企业分析,探讨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并要求各企业从销售,物资采购,加工等几方面开展增收节支,合理有效的降低费用开支.5,抓企业党风廉政建设和厂务公开工作

根据年初目标要求,企业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纳入了领导班子成员的工作目标,与精神文明建设和其他业务工作一起布置,一起落实,一起检查,一起考核.层层签订目标,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真正做到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党风廉政建设无死角.通过认真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进一步巩固深化企业的厂务公开工作,使企业党员干部的思想提高了,企业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及时妥善得到了处理,重大事项提交职代会审议,既规范了企业管理,降低了生产成本,又为企业的改革,发展和稳定创造了有利条件.6,抓好企业安全生产和维稳工作

我局属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按照“局统一领导,农垦管理处具体监督,企业全面负责”的方式进行,为使企业安全生产工作落到实处,年初,局与各企业签订了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按照目标责任书要求具体抓了以下工作:①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以局和企业党政一把手任组长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设立安全生产办公室,并具体对安全生产工作进行检查,指导和服务.②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结合自身实际,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了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管理制度和安全生产责任制.使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并对重点岗位和关键环节进一步明确安全生产责任人.③进一步修定和完善企业安全生产应急预案:为积极预防和应对可能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最大限度的减少事故对企业带来的危害和损失,企业结合自身实际,针对原预案的不足,进一步修定和完善了企业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使其更具有指导性和可操作性.④加大安全生产检查和监督:全年共组织企业节前安全生产检查3次,安全生产重点隐患专项排查2次,有效防范和遏制了企业安全生产重大事故发生.⑤做好维稳工作:为确保稳定,根据局要求各企业党政领导必须切实解决好离退休人员和困难职工群众生活,一是积极筹措资金,保证工资的按时足额发放;二是对当前存在的各种不稳定因素,认真进行排查,认真研究处理,对倾向性,苗头性问题,有预见,有防范,对企业存在的不稳定因素,全面认真进行排查,加强政治思想工作,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共2页,当前第1页12 二,全市农垦经济运行情况:

工农业总产值18000万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8.97%;

奶牛存栏4600头(含基地奶牛存栏),比去年同期减少3.16%;主要原因是饲养成本增加,奶农收入减少.上市乳制品8500万份,比去年同期增加879万份,完成年计划目标任务的101.19%;

加工各类干茶208吨,比去年同期减少4.81%.一年来,在全市农垦广大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全面完成了省局下达我市的农垦目标,基本实现了企业的稳定,职工增收和国家增税的总体目标.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垦企业职工多,社会性负担重,资金不足,机制不活,严重制约着企业的发展.2,企业职工素质低,管理水平落后,技术创新能力不强,产品科技含量不高,市场同质化产品严重,附加值低,销售利润薄.3,农垦企业改制面临巨大困难,农垦农场涉及面广,人员众多,职工安置问题难度大,企业改制成本高,资产变现力弱,加之,职工对改革改制顾虑重重,担心改革改制后丢掉饭碗,使改制工作困难重重.

四,明年工作计划:

篇3:农垦企业人才工作现状及对策

1 农垦企业人才工作现状

“十一五”期间, 虽然农垦各个企业结合自身情况, 从企业做大做强的战略高度, 为不断巩固壮大农垦企业人才队伍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但由于农垦经济总体发展缓慢, GDP总量小, 目前仍面临人才引不进、留不住等困境, 特别是农垦下属各场 (公司) 更是如此, 加之多年停止了招工政策, 职工队伍后继无人, 人才队伍明显老化, 严重滞后于飞速发展的形势需要。

2 存在的问题

“十二五”期间正是世界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 日益激烈的人才竞争决定了加快人才发展必然是各个企业在竞争中赢得主动的重大选择。就整个农垦企业而言, 人才工作存在的最主要问题:一是多年来对人才投资严重不足。由安徽农垦十字铺茶场每年财务预算可以看出, 基本上没有关于人才开发、培养、教育、引进等专项投入预算费用。二是认识不到位。没有从人才是第一战略资源的高度来制定企业人才工作的中长期规划。三是没有形成一套完整有效的科学使用人才机制。

3 对策

3.1 树立科学的人才观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必须坚持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人皆可成才、人才存在于人民群众之中的人才观, 以科学的人才观统领企业整个人才工作。要坚持科学发展, 做精人才文章。实践证明, 思想观念陈旧, 不但发现不了人才, 而且还会埋没人才。企业的领导层、决策者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转变观念, 树立科学的人才观, 要有识才的慧眼、爱才的品德、用才的气魄、护才的策略。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 不拘一格选人才、用人才。坚持党管人才原则, 在完善人才选拔机制上下功夫, 激励各类人才共同创新、创造、创业。同时应该懂得人才的形成有一个成长过程, 不是与生俱来的。“千里马”是要通过“伯乐”的及时发现, 认真培养, 不断经实践锻炼及自身的艰苦努力而形成的。不能急于求成, 要防止和克服死盯高端人才、特殊人才, 一味追求高学历、高学位等不切实际的人才指导思想, 否则既造成大才的浪费又影响到已有人才作用的有效发挥。

3.2 建立科学的选才用才机制

一是建立人才竞争机制, 大力推行公开选拔、竞争上岗, 切实把优秀人才选聘到重要岗位, 并形成能上能下、能进能出、量才使用、人尽其才、优胜劣汰的用人机制。二是建立人才考评机制, 打破常规用好人才, 破除一切不利于人才成长、人才交流、人才使用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性障碍, 建立健全科学的人才评价发现、选拔使用、流动配置和激励保障机制, 创造人才大量涌现和脱颖而出的良好制度环境[3]。对已上岗人才要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 将组织考核与群众评议有机统一, 确保人才有其位, 能谋其职, 要有意识压其担、放其权, 让其在社会实践中经风雨、长见识、增才干, 保证各类人才用当适任、用当其时、用当尽才。三是建立人才激励机制, 设立人才奖励基金。每年度对重要领域人才做出突出贡献者给予重奖;对在相关工作和业务方面做出明显成绩的给予鼓励奖。企业各类专业技术人才是人才队伍的主力军, 对企业的发展、经济效益的提升、竞争力的增强都起到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对已取得各类专业技术资格, 并受聘在岗的专业技术人员应按照规定给予相关待遇。

3.3 重视关爱现有人才

用好用活人才是引进人才、挖掘人才的根本。这就要求领导层既要会育才, 更要擅长驭才。企业要对各类现有人才进行分类、分析, 看是否有人才浪费情况, 搞清目前需要哪类人才和急需人才, 做到心中有数, 从而充分使用好现有人才[4]。对现有人才的使用要善于用人所长, 对他们不苛求, 不求全责备, 尽力将他们安排在最能发挥其特长的岗位上。作为领导者要以爱才之心、识才之举、容才之量、用才之艺, 做好发现、培养、使用、管理和凝聚人才工作, 切实抓好人才队伍建设, 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为实现全面、协调、可持性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保证。一是高度重视、关心爱护企业现有各类人才, 要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 调动他们的创新积极性, 重视他们为企业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二是赋予他们相应的责、权、利, 要真心实意帮助他们解决工作上遇到的各种问题, 努力改善他们的工作、生活条件和环境, 并想方设法为他们解决家庭生活上的实际困难。

3.4 坚持走内外相结合的人才之路

一是强练内功, 认真做好企业人才培养、培训工作。要结合单位具体情况, 经常组织本单位或请技术权威和专家来场指导和举办培训班;也可以走产学研相结合之路, 加快人才培养。安徽农垦十字铺茶场通过产学研相结合的方式, 加快培育创新茶叶品牌, 打造茶叶精品的科技人才。目前茶场已与安徽农业大学建立了产学研基地, 为培养研发茶叶名牌产品科技人才, 打造具有世界先进水准的技术创新团队, 加快推进人才培养步伐起到了重要作用;还可以带领自己的人才队伍走出去, 主动学习外单位在人才培养、教育、使用方面取得的成功经验。同时作为人才本身至关重要的是:首先要具有励精图治、服务企业、努力为企业增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其次要努力加强自身学习。二是走人才资源共享之路。要针对本系统本企业一些特殊行业、重要岗位、人才缺乏的实际情况, 积极主动与周边市县地方相关部门加强联系、合作, 制定人才交流借用合作协议, 走人才资源共享的人才使用之路。三是制订引进计划。可以采取直接聘用、考核聘用、公开考聘等方式进行;适时出台特殊优惠政策, 制定岗位待遇、免费公租房配给、安家补助、购房补助、配偶和子女就业入学等优惠条件及标准, 实行特殊人才特殊对待的人才引进办法[5]。

3.5 积极储备人才

着眼农垦企业未来建设发展规划和战略目标, 实施人才梯队建设计划。对一些尖端人才、未来新型人才和具有很大潜力的人才, 要加大投入、适时引进、积极储备、蓄集能量。培养造就创新型人才, 实施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工程, 大力开展专业人才培训, 特别是要着眼长远, 抓紧培养造就青年人才, 形成急需人才跟得上、后备人才后劲足的良好局面。总之成功的企业, 必然是能不断聚集和持续造就高素质人才的企业[6]。

摘要:总结了农垦企业人才工作现状, 分析了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解决人才工作的对策, 以期促进农垦企业对人才的合理应用。

关键词:农垦企业,人才工作,现状,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杨仁德, 向华, 魏善元.农村人才流失问题与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10 (9) :4429-4431.

[2]黄梅梅.南宁市农村实用人才建设现状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 2011 (5) :398-399.

[3]马寅生.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及改善措施[J].安徽农业科学, 2009 (33) :16688-16690.

[4]孙英华.对农业科研人才资源战略规划的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 2009 (24) :363-364.

[5]李春生, 叶元林, 张小惠, 等.论新时期大型种业公司人才战略[J].种业导刊, 2007 (4) :11-13.

篇4:通化市农垦工作显实效

从目前生产情况看,第一产业以种植和养殖业为主,由于国家实行粮食和良种补贴政策,提高了农场种粮的积极性,生产面积与2010年同期相比增加3.2%。全市农垦种植企业克服了低温和局部干旱等恶劣气候影响,采取保温、保苗和加强田间管理等项措施,确保了2011年粮食生产安全和健康发展。2011年全年粮食总产量6000吨,同比增长7%。其中玉米5250吨,水稻700吨,大豆50吨,同比分别增长6.3%、8.5%和10.6%;以8个鹿场为主的养殖业,由于2011年国内外市场需求旺盛,市场前景看好,产品价格持续走高、养殖户积极性提高,鹿存栏4500只, 产鹿茸1500公斤,同比分别增长8.2%和10.8%;人参产业2011年市场前景看好,价格走高,通化市8个参场人参留存面积10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9.5%,全年人参产量200吨,产值2400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5%和20%。工业生产以天强药业为主,在市场竞争激烈、能源及各种成本价格上涨、产品销路不畅、价格下跌等不利因素影响,企业加大了改革创新力度,增加产品科技含量,开发适销对路的新产品投放市场,以销售定产,其中主要产品麝香抗栓丸销售占总收入的20%,舒筋胶囊占12%。该企业2011年销售回款加快,流动资金紧张情况有所缓解,产品产量满足销售所需,经济效益明显好转,2011年实现产值2090万元,同期比增长24.3%。

养老保险情况 通化市各级农垦管理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有关文件精神,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配合社保部门开展了多次调查研究,并提供了大量企业参加养老保险的基础数据,在組织企业参加社保过程中,努力做到应保尽保。2011年9月末,20户农垦企业全部纳入社会养老保险体系,参保率达到百分之百。所属企业的728名离退休职工足额领取养老保险金,实现了老有所养,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全市2239名在册职工,包括822名顶岗工在内有1980人参加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88.4%,通化县5户企业、辉南县4户企业、集安市2户企业,在册人员全部参加了社会养老保险。但由于历史原因,多数农垦企业亏损严重,负债经营,拖欠银行巨资,特别是职工老无所养问题十分突出。分散经营后,职工无力或无积极性交纳社会统筹养老和医疗保障等费用,造成对保险部门的拖欠,预计全年全市农垦企业累计拖欠养老保险4500万元。

危旧房改造建设情况 按照国家和省相关部门文件精神,通化市各级农垦管理部门和农垦企业积极开展了危旧房改造和项目申报工作,年初根据申报情况,计划全年完成危旧房改造393户,面积18760平方米,计划投资1430万元,其中,争取补贴资金589.5万元,对有危旧房改选任务的,对市、县两级主管部门专门成立了危旧房改造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并每月调度进展情况。2011年9月29日,通化市农委专门召开工作会议听取各县(市)农业局落实危旧房改造工作任务汇报,并提出了具体要求,确保按时完成任务。各县(市)积极开展工作,加大了督促检查了落实力度,目前,所有企业的危旧房改造工作已经完成。全市农垦企业劳动力转移467人,年收入500万元。

篇5:农垦总局党委会议工作报告

总局党委委员、常务副局长邹积慧主持会议,总局党委委员、副局长王有国、徐学阳,总局党委委员、工会主席于春明,总局党委委员、组织部部长梅殿龙,总局军事部部长裴志忠及参加总局党委(扩大)会议的全体代表出席会议。

在热烈的掌声中,隋凤富全面回顾和总结了今年的工作,提出了垦区明年工作的总体要求和预期目标,描绘了百年垦区的愿景目标,向垦区人民发出了建设现代化大农业的动员令。

垦区按照“抓城、强工、带农”统筹发展方针,全力以赴实施跨越工程,有效应对金融危机和自然灾害的双重挑战,夺取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新胜利

隋凤富首先对垦区2010年的工作进行了回顾与总结。今年垦区生产总值预计达535亿元,同比增长18%,提前一年超额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粮食总产和商品粮总量双双迈上300亿斤台阶。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北大荒品牌价值和九三粮油工业集团销售收入率先突破百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6倍,粮食物流、商贸流通、金融保险、房地产、旅游等产业快速发展。北大荒集团总公司进入实体化运作阶段。农场职工家庭人均纯收入首次突破万元大关,预计达到10800元,同比增长13.5%。整体搬迁居民点491个,超过历史撤并居民点总数的一倍。新建住宅面积570万平方米,相当于前5年建设面积总和,城镇化率达到62%,比上年提高5个百分点。1500公里通村公路竣工通车,建虎高速公路全线开工建设。完成跨区作业面积2300多万亩,垦区的示范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圆满完成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进一步深化“北大荒先锋工程”,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提高。广泛开展践行北大荒核心价值观活动,涌现出徐元林、陈大玉等新时代楷模和一大批先进典型,展现了当代北大荒人的良好精神风貌。四级公共文化体系进一步完善,四大媒体的宣传主阵地作用和北大荒文化建设的平台作用进一步增强。

在不断攀登新高峰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及时总结宝贵经验,客观分析垦区发展遇到的主要矛盾和问题,实现更好更快发展

隋凤富指出,在不断攀登新高峰的过程中,三代北大荒人创造的宝贵经验值得我们认真总结和借鉴。一是必须始终坚持把垦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战略和全省大局紧密结合在一起,靠国家和省的关怀支持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二是必须始终坚持弘扬北大荒精神,践行北大荒核心价值观,靠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强大的精神动力支持农垦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三是必须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和改革开放,靠思想解放和体制机制创新,解放和发展垦区生产力;四是必须始终坚持自主创新,靠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支撑国家重要商品粮生产基地建设;五是必须始终坚持战略性结构调整,靠产业化拉动和经济结构优化,提升综合竞争力;六是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六民”理念,靠扎实推进“十大民生工程”,切实维护好、发展好和实现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七是必须始终坚持抓好党的建设,靠充分发挥党委核心作用、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带领全体北大荒人攻坚克难、勇攀高峰。

隋凤富强调,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垦区目前的综合实力、经济总量和人均收入水平,与所拥有的资源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相比,与党和国家对我们的殷切期待相比,差距还很大。主要表现为:结构性和体制性矛盾仍很突出,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亟待解决;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尚未完全形成,龙头企业核心竞争力急需提高等。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并切实加以解决。

当前,垦区改革发展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今后一个时期,垦区改革发展的方向就是全面落实xx的重要指示精神,以现代化大农业建设为目标,坚定不移地实施“三步走”百年垦区发展战略

隋凤富说,今年6月,xx考察黑龙江时明确指出垦区要积极发展现代化大农业,我们一定要认清新形势,把握新机遇,致力于以大产业、大集团、大规模、大效益、大发展和大贡献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化大农业建设,全力实施“三步走”百年垦区发展战略。目标定位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建设现代化大农业为目标,加快构建现代化大农业产业体系,努力打造国际化超大型现代农业企业集团,着力建设好本体垦区、影子垦区、域外垦区,实现跨越,奋力超越,追求卓越,率先建成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垦区,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食品安全和生态安全,引领带动农村发展,参与国际农业竞争,维护边疆稳定繁荣做出更大贡献。

第一步,实现跨越。到2012年实现垦区生产总值比XX年年翻一番;人均收入1.6万元,达到全国城镇人均水平;城镇化率67%以上,达到中等发达国家初级水平;实现“五加一百亿工程”目标,工业化率达40%左右,接近工业化中期水平;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350亿斤,在全国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带动周边农村耕地5000万亩,使全省一半以上的耕地纳入垦区现代化大农业产业体系;完成“本体垦区”建设任务,比全省提前5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

第二步,奋力超越。到2020年实现垦区生产总值比2012年再翻一番;人均收入4万元,超过全国城镇人均水平;城镇化率80%,超过发达国家初级水平;工业化率45%,达到工业化中期水平;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超过400亿斤,全面实现“三化”奋斗目标;北大荒集团总公司“五个中心”基本建成,形成较强的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跻身世界500强行列;农垦产业与周边经济有机融合,带动一批农村建设现代化大农业,完成“影子垦区”建设任务。

第三步,追求卓越。到2047年,也就是到垦区开发建设1XX年的时候,人均收入达到发达国家人均水平,城镇化率和经济结构达到现代化水平,垦区进入工业化后期。经济实力和综合竞争力大幅提高,对周边农业农村辐射带动能力更加强劲,实现“五区”建设的宏伟蓝图,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大农业模式,打造东北亚现代化大农业核心功能区,积极参与国际粮食安全事务,完成“域外垦区”建设任务,全面实现建设“三个垦区”的战略目标。明年是建设现代化大农业的开局年,是实施“三步走”战略的起步年,总局党委对明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和省委十届九次全会精神,深入落实xx考察黑龙江时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建设现代化大农业为目标,坚持“抓城、强工、带农”统筹发展方针,着力推进抓城提档、强工提速、带农提质、场县共建提升、“十大民生工程”提效,做强北大荒集团,确保现代化大农业建设开好局、起好步,推进垦区城乡一体跨越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保持经济增速18%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5%,外贸出口总额增长20%,农场职工家庭人均纯收入增长15%,万元gdp综合能耗下降4.5%以上。

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夯实建设现代化大农业的政治基础,凝聚起全民干事创业的伟大力量,为建设现代化大农业提供坚强保障

隋凤富指出,垦区要加快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努力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现代化大农业建设。

要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度,以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为根本,以加强党内基层民主建设为基础,广泛凝聚垦区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的意愿和主张,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中到现代化大农业建设事业中来。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依靠基层党组织凝聚起全民建设现代化大农业的强大力量。要加大反腐倡廉工作力度,以勤政廉政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保障现代化大农业建设。

以农业提质为重点,加快国家级现代化大农业示范区建设;以工业提速为重点,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以抓城提档为重点,进一步打造最佳人居环境;以推动场县共建提升为重点,进一步提高示范带动能力

隋凤富指出,垦区要大力发展现代粮食产业,积极发展绿色健康养殖业,着力发展生态经济型林业,加快发展新型农业服务业。明年是垦区“强工”年,工业占垦区经济总量的比重要提高3个百分点,工业销售收入增长30%,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利润提高20%。加快北大荒集团总公司“五个中心”建设,增强集团总公司对成员企业的管控能力,推进内部资源整合。以营销网络共享为重点,构建统一有序的市场营销体系。加快企业体制机制创新,推进工业产品结构调整,强化工业企业管理,加强营销管理,加强预算管理,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隋凤富要求,“抓城”工作要提档,要规划好城镇,建设好城镇,经营好城镇,管理好城镇。在场县共建工作中,要进一步提高示范带动能力,搞好合作共建带农服务,搞好社会事业共建共享,推进文教卫生资源共享,加强垦地双方干部挂职交流。要以“十大民生工程”提效为重点,进一步推进和谐垦区建设。扎实推进“住、路、水、能、树,教、卫、文、保、富” 十大民生工程,让全体北大荒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明年新建住宅500万平方米,整体搬迁居民点400个,年内使12万户居民搬进新居;新建通村公路2500公里,提前一年完成公路建设三年决战任务,高标准、高质量抓好建虎高速公路建设;再解决12万人安全饮水问题;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推广新型建筑节能材料;推进绿色城堡、见缝插绿和绿色屏障三大生态工程,提前两年实现“绿满垦区”目标;加强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提高普通高中办学水平,切实抓好学前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着力改善基层卫生所条件,保证职工群众享有基本的医疗卫生服务;深入开展践行北大荒核心价值观活动,发挥“报、刊、台、网”、职工书屋等文化载体作用,宣传北大荒文化;按照国家政策及时调整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确保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推进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扩面工作,实现垦区基本医疗保险全覆盖;学习借鉴海林农场经验,大力推行职工群众财产性收入模式,进一步拓宽增收渠道、拓展致富空间,实现收入多元化。

隋凤富提出,要完善科技支撑体系,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要完善智力支持体系,加强人才资源开发。努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和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社会氛围。要强化管理深化改革,推进体制机制创新。要以思想大解放推动垦区大发展,以战略思维谋划科学发展大局,完善责任机制,推进工作落实。党员干部要率先垂范,凝聚起跨越发展的强大合力。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和机关工作人员,要秉持“六民”执政理念,坚持“六公”廉政理念,坚持“六新”勤政理念,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要以自身的模范行动影响人、凝聚人、激励人,努力营造全民团结和谐、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激励全体北大荒人满怀信心地开创垦区更加美好的未来。

篇6:农垦全年工作总结

棚户区改造工程是省委、省政府为解决弱势群体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的一项民生工程。我场自2013年棚户区改造启动以来,市委、市政府抓住民生之本,实施民生工程,确保改革开放和经济转型成果惠及广大棚户区居民。

一 项目由来

棚户区改造工程是国家批复的重点建设项目,自2013年立项,根据()号文件上,()年正式动工。

二 基本情况 由于我场新建房没有新址可选,只能拆旧房新建房,或在原居民区内的部分空地处建新房,这不仅给“棚改”,也给规划带来了一定难度。为此,我们班子多次实地察看,组织人员测量,反复测算,几经讨论规划事宜。在党委班子的带领下经过()最终定成。经调查,拆迁()户,宅基地面积约()亩

拆迁建筑面积有()亩。规划用地()亩。道路、绿化、广场、供水系统一共()亩。我场从各科室、各工区抽调人员组成了柑桔示范场棚户区办公室。分工合做,明确职责,开展工作。完成了大部分征地拆迁工作。制订出了征地拆迁补偿方案,目前被征居民对方案的赞同率达到了()%以上。经过一年的施工,在拆迁房屋中,我们形成了文字书面拆迁协议,履行必要手续,力争做到规范化。到目前基本完成的主体工程达到了()以上。

4把好旧房拆除关。由于5月份正值春耕大忙季节,加之拆除旧房有一定的危险性。我们专门成立了以后勤人员中,党员干部为主体的旧房拆迁小分队,下设拆除组,后勤组,负责统一办理拆除工作,尽量不损坏旧房拆下来可利用的物品,既把拆迁户的损失降到最低,又保证了拆迁的安全。

5是把好质量监督关 房子的质量是建房户最关心的大事,也是决定棚改的成败的关键因素。基于这一认识,经班子研究决定:专门成立了由书记挂帅,各工区职工组成的建房质量监督小组,并在他们当中进行各项标准的培训,从挖地基槽,焊地基砂,砌地基石,打圈梁,砌砖墙,抹墙面,等,对建房过程中各道生产工序进行全方位监督,力争使质量上乘。

6五是把好住房分配关。由于在棚改中,根据实际情况,对全场新建住房进行了统一规划。过去一些老房建筑面积小,同一地段原有住户多,再加上每栋房之间的距离都进行了统一规划,还有在部分空地上新建了住房,所以在新建住房的分配上,是一个敏感点,必须解决好。

三、加强领导,切实保障“棚改”的实施。

如何有效地解决“棚改”中遇到的问题,我们主要从加强领导入手,及时破解瓶颈问题,打造实施棚改的绿色通道。一是建立了领导机构。我们成立了以书记挂帅的领导小组,凡是涉及棚改的重大事宜,均由书记主持领导小组会议,集体讨论决定。领导小组下设建筑工地前线指挥部,由党支部书记和一名主任负责处理,协调各项事宜。

二是建立了决策机制。对一些实际问题,及时研究对策。从考虑职工的经济承受能力出发,我们一项一项测算新建房和改建房的所需费用,最后向开发商商谈承包价位时,被其心悦诚服地接受了。其中改建房未收取职工群众一分钱,更是得到了职工群众的认可。在施工过程中,从兼顾房屋的审美观出发,我们还对瓷砖,涂料质地及颜色的搭配进行选材定色。

三是建立了抽查制度。不放任管理,虽然有工地现场监督员,单位主要领导还经常到现场察看施工进度和质量,当看到施工方采购的小红砖质量欠佳时,当即要求施工方另找生产厂家,很快一种新型质量看优的小红砖重新进入了工地,再一次让职工见证了单位的重视,切实在为我场严把质量关。

四是建立了反馈制度。对一些单位自身能够解决的共性问题,我们例会研究后,以文字书面或会议等形式告知,仅在建房过程中,张贴的有关通知就达20余份。对单位自身难解决的问题,我们积极向农业局进行反映。

五是建立了研讨制度。对一些职工提出的刁难问题,我们首先本着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同时还积极学习有关规定,集体研究找对策。通过以上粗浅做法,我单位的危房基本拆除,既解决了职工的住房的问题,又改变了单位的面貌。一个暂新的农场呈现在人们的眼前。

篇7:山西农垦社会保险工作情况

部农垦局科技与社会发展处:

接(2005)农垦(科社)字第79号文件通知后,我局立即下发文件,就全省农垦企事业单位的社会保险情况进行调查。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全省29个企业,其中,企业性质的单位15个,在册职工3429人;事业性质的企业14个,在册职工1365人。企业单位全部参加了养老保险,参保率89.24%;事业单位有9个参加了养老保险,参保率60.81%。7个企业参加了失业保险,参保率54.18%;2个事业单位参加失业保险,参保率2.27%。9个企业参加了医疗保险,参保率62.64%;7个事业单位参加了医疗保险,参保率43.08%。2个企业参加了工伤保险,参保率22.81%;1个事业单位参加了工伤保险,参保率1.03%。4个企业参加了生育保险,参保率20.97%;1个事业单位参加了生育保险,参保率1.03%。具体参保情况见附表。

从社会保险综合情况调查表中可看出,各类保险情况明显好于往年,职工对参加保险的积极性和重要性都有了较高的认识,参加各类保险的企业和职工人数也在逐渐增加。特别是对于养老保险,企业单位的重视程度明显高于事业单位。但是失 1

业、医疗、工伤和生育保险情况仍不容乐观。

二、2005年的主要工作

1、部分企业继续完善合同制职工养老保险的工作。

2、及时、足额缴纳参保职工的各项社会保险费用,配合社保机构办理离退休人员的资格认证等工作。

3、继续建立和完善参保职工养老保险台帐工作。对每位参保职工建立、完善专人专户,让职工明明白白缴费。

4、加大社会保险宣传力度,让每位职工都认识到参加社会保险对自身的社会保障性和福利性,明白其中的好处,即使在单位无力缴费的情况下,有经济能力的职工可以先垫付资金参加社会保险。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落实“15号文件”的过程中,我省垦区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资金问题。由于大部分农垦企业经济不景气,特别是建场时间比较早的老农场,历史负担沉重,离退休职工较多,在尽力维持企业正常生产、职工稳定的基础上,能保证缴纳当年的养老保险金已是不易,根本无力支付欠缴的费用,更谈不上参加其它险种。截止2005年末,我垦区累计共拖欠基本养老保险基金2007万元,仅2005年一年就拖欠538万元。拖欠的主要原因是企业的经济效益较差,有的甚至严重亏损,难以支付。

2、在落实有关优惠政策中,各农垦企业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财力和时间来争取当地社保机构及财政部门的支持和帮助。

四、2006年的工作措施

2006年,首先要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精神,让每个企业、每位职工都深刻领会其精神内涵。具体措施有以下几点:

1、加大工作力度,尽量将企业的职工全部纳入养老统筹,同时,继续完善合同制工人的续保工作,使他们能尽快纳入社会保险统筹,享受到基本的社会保障。

2、切实做实参保职工的个人帐户,完善和健全参保职工的社会保险征费台帐,足额、及时缴纳社会保险金,关键还应做到应保尽保、即征即保,确实保证社会保障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

3、不断地宣传社会保险的有关政策法规。全面提高职工的缴费意识,让职工真正认识到,参加社会保险具有强制性、保障性、福利性和普遍性,是保证自己在年老、患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可以获得帮助和补偿,对于维护社会安定、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4、继续努力发展企业经济的同时,通过多种渠道,积极争取各项资金,在首先保证职工社会保险缴纳的基础上,根据当地的最低生活标准,适当增加社会保险的缴费基数,加大职工的社会保障系数。

5、有条件的农垦企业,在完善养老保险的同时,可适当开展其它社会保险险种,建立一套全方位、多层次保障职工自身利益的体系。

五、社会保险经办人员情况

我垦区的农垦企业大多为小型企业,企业内的管理人员多为一职多能,因此关于办理社会保险工作的经办人员都为兼职,每个企业只有1名经办人员。由于参加社会保险纳入属地管理,各企业经办人员的业务及政策法律等知识培训也根据当地社保机构的安排进行培训。

附件:

1、农垦系统企业社会保险综合情况调查表

2、农垦系统事业单位社会保险综合情况调查表

篇8:农垦全年工作总结

农垦系统购机补贴资金主要投向高性能、大功率、复式、节能环保和高效益农机, 这一导向促进了农垦农机化发展方向的转变。2009年各农场购置的212台拖拉机中, 除血吸虫疫区购置“以机代牛”小型拖拉机外, 另107台全部是51.5 kW (70 hp) 以上;购置的196台联合收获机中包括半喂入收获机9台、油菜收获机91台、玉米收获机18台;另外还购入旋耕播种施肥机36台、秸秆粉碎还田机91台等。同时, 在中央资金补贴之外, 安徽农垦继续以累加补贴等方式引导职工购买农场急需机械, 优化农机装备结构。

安徽农垦把推进全程机械化作为2009年的工作重心, 重点解决水稻机械化插秧、田间管理机械化和粮食 (种子) 产后处理机械化等农机化的薄弱环节, 取得了良好成效。垦区3个茶场购置采茶机118台、茶树修剪机49台, 大幅度提升了茶园机械化水平。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农垦全年工作总结】相关文章:

农垦工作总结05-10

农垦协会工作05-20

农垦企业工作总结08-10

农垦改革05-21

甘肃农垦07-08

农垦会计08-07

农垦系统09-09

农垦农业09-14

农垦局退管办2010年工作总结06-15

省农垦局“三万”活动工作组工作方案06-15

上一篇:市委党校分校工作计划下一篇:餐厅管理前厅岗位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