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卷及答案

2024-06-27

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卷及答案(共6篇)

篇1: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卷及答案

机密★启用前 2018年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历 史 说明:1.全卷共6页、满分为100分,考试用时为5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座位号。用2B铅笔把对应该号码的标号涂黑。

3.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挣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上。

4.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姗;

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5.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时,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所选的选项涂黑)1.考古挖掘发现,半坡遗址有密集的房屋、贮藏用的窖穴和饲养牲畜的圈栏。据此推断半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是 A.刀耕火种 B.游牧渔猎 C.农耕定居 D.铁犁牛耕 2.有学者认为,公元前221年的改革至关重要,它摒弃了重立列国的思想,从而为中央统一全国各地的集权管辖提供了手段。材料中的“它”指的是 A.分封制 B.郡县制 C.君主专制 D.八股取士 3.公元前112年汉武帝颁布《罢郡国铸钱令》,命令销毁原各郡国的私铸钱,将铸币权收归中央。汉武帝这一措施 A.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抑制了农业生产发展 C.彻底解决了封国问题 D.实现了思想的大一统 4.从东汉桓帝(永寿二年)到西晋统一前的125年间,全国人口减少了 3390多万,平均每年减少近28万。这一时期人口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政局动荡战乱频繁 B.人口南迁土地荒芜 C.北方自然条件恶劣 D.经济重心完成南移 5.这一制度使少数下层士人得以参政,影响到文官队伍的整体素质与结构,这所造成的是一个庞大的读书人阶层。“这一制度”最早出现在 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 6.题6图所示情景应选自 A.《伤寒杂病论》 B.《资治通鉴》 C.《本草纲目》 D.《天工开物》 题6图 7.题7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军机处设置一事的历史记述,根据“孤证不立”(只有一个例子不能证明某件事情成立)的史学研究方法,能够被认为的共同历史事实是军机处 记述 出处 “雍正十年,用兵西北……始设军事房,后改军机处。” 《清史稿》 “雍正七年六月始设军机房,十年三月改称办理军事处。“ 《军机大臣年表》 题 7 表 A.因战事而设 B.设于雍正十年 C.强化了君权 D.设于雍正年间 8.英国在清末和中国一共打了三仗:一次是“全仗”,两次是和其他列强合伙来打的“半仗”。材料中的“全仗”结束后,中国被迫签订了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9.在中国被日本打败举国同仇敌忾之时,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冒着千夫所指、身败名裂的风险,冷静地提醒人们要看到敌人的长处,进而提出向仇敌学习。他们的意图是 A.吸取经验进行革命 B.仿效日本变法强国 C.维新变法推翻淸朝 D.学习西方抵御侵略 10.1912年春,广东省临时省议会上首次出现了数十名女性代议士的身影。同年秋,湖北省议会也特设了女子旁听席。上述材料说明 A.女性政治地位有所提高 B.广东女性地位比湖北高 C.男尊女卑思想被彻底打破 D.女性参政议政权利得到保障 11.如题11图,下列历史事件发生在蔡元培被任命为北京大学校长时的是 A.辛亥革命 B.新文化运动 C.“九一八”事变 D.西安事变 12.与题12图所提供信息相关的是 A.国民革命军北伐 B.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C.八路军奔赴抗日前线 D.人民解放军挺进大别山 题12图 13.1936年,范文澜在《大丈夫:范文澜说英雄》序言中写道:“每当外力入侵中国的时候,总有许多忠臣义士,用各种方式参加民族间悲壮的斗争……他们拼出血和生命,去保证民族的生存。”作者上述言论的目的是 A.呼吁民众弘扬民主精神 B.强调建立民族统一战线 C.督促国共两党合作抗日 D.唤起民众抵御外来侵略 14.1953年,周恩来在谈到大规模经济建设问题时说:“所谓集中主要力量,不是集中一切力量,不是要冒进,不是搞重工业,其他问题都不搞了。”周恩来讲话的主旨是 A.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 B.剖析社会主义改造的得失 C.强调国民经济稳步协调发展 D.反思“大跃进”出现的问题” 15.1971年10月28曰《人民日报》社论指出,美帝国主义企图制造“两个中国的阴谋宣告彻底破产,这是一切维护正义的国家的胜利,是全世界人民的胜利。该社论评述的是 A.“求同存异”方针 B.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16.如题16表,这些措施 时间 措 施 2008年 实行台湾居民来往大陆(台胞证)“一人—号,终身不变” 2013年 台湾居民在20省份可申请补发、换发台胞证 2015 年 对台胞来往大陆免予签注 题16表 A.方便台胞来往大陆 B.推动了台湾经济的发展 C.打击台独分裂势力 D.显示了维护国家主权的决心 17.题17图所示信息反映了 A.农民工群体素质提高 B.农业劳动力迅猛增加 题17图 外出6个月以上农民工人数变化 C.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 D.我国综合国力显著提升 18.有学者指出,《马可•波罗游记》是一部中世纪传递以香料贸易相关新闻为核心,辅以东方世界各种奇闻趣事的‘‘新闻书”,成为当时人们获得跨地域消息的媒介。这位学者认为 A.威尼斯是当时’世界新闻中心 B.该游记起到了新闻传播媒介的作用 C.马可•波罗是中西文化交流的使者 D.该游记直接服务于欧洲的殖民护张 19.当一个民族必须解除其与另一个民族之间迄今所存在着的政治联系时,就要求他们一定要把哪些迫使他们不得已而独立的原因宣布出来。这一主张应出自 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 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20.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废除农奴制法令后,没有遇到俄国贵族的抵抗,也没有发生内战,仅凭沙皇的一纸法令就能完成。俄国改革没有遇到贵族强烈抵抗的主要原因是 A.贵族与农奴矛盾未激化 B.贵族对农奴处境的同情 C.贵族是改革利益获得者 D.贵族力量弱小无力对抗 21.如题21图所示,关于自然科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表述合理的是 题 21 图 A.自然科学与社会发展存在内在联系 B.自然科学发展导致“一战”爆发 C.自然科学成就都是政治斗争的结果 D.社会发展进程就是自然科学发展进程 22.到1935年初,美国失业人数从1933年初的最高点减少了 400万人;

资本收入从1933 年以来增加了 6倍,工业产量几乎翻了一番。这得益于 A.新经政策 B.美国独立战争 C.罗斯福新政 D.第三次科技革命 23.读题23表,表格中二战的进程表明 时间 概况 1937年7月 卢沟桥事变爆发,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

1941年6月 苏德战争爆发,欧洲战争规模进一步扩大。

1941年12月 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卷入战争。

1942年1月 《联合国家宣言》发表,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

题23表 A.各国开展局部反法西斯斗争 B.法西斯扩张给世界人民带来灾难 C.二战达到了真正的世界规模 D.二战真正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24.伯纳德.戴迪的诗“非洲,擦干你的眼泪……从狂风暴雨中走出。”非洲完成“从狂风暴雨中走出”的标志性事件是 A.埃及独立 B.“非洲独立年” C.印度独立 D.纳米比亚独立 25.2016年英国公投数据显示,51.9%的人同意“脱欧”,2017年全民公决,决定“脱欧”;

美国宣布,从2018年6月起向欧盟钢产品加征25%的关税。上述材料表明 A.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B.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 C.全球化并非一帆风顺 D.全球化违背历史潮流 二、综合题(本大题2小题,26题13分,27题12分,共25分)26.中国企业自诞生起,即以国强民富为己任,助推国家发展、民族复兴。阅读材料,回答 材料一如题26图 题26图 材料二 光绪七年(1881年)李鸿章奏称:“该局船不时駛往东南两洋,今且骎骎(qin qin,迅速)开始赴西洋之先路。直、晋、豫等省旱灾之时,该局向承运赈粮,源源接济,救活无安徽灾民。往岁台湾、烟台之役,该局船运送兵勇迅赴机宜,均无贻误,询于时事大局有禆。” ——朱萌贵《朱萌贵论招商局》 材料三 “抗日战争期间,招商局广大员工深明大义 在江阴、上海十里铺、马当等 六处沉船塞港,招商局共献出船舶18艘 ……招商局员工冒着敌人的炮火,日夜兼程,抢运 人员物资入川,千方百计开展敌后军事运输与商货运输,为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竭尽了全力。” ——张后铨《试论招商局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作用》 材料四1978年中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代,招商局再次勇立潮头,独资开发了中国第一个对外开放的工业园区——蛇口工业区,并相继创办了招商银行、平安保险、中集集团等一大批知名企业……反映了中国企业在中国近现代历程中的精神与风貌,因而“极具标本价值”。

——李建红《书写中国自己的企业史》(1)根据材料一,指出“招商局”的诞生与哪一重要历史事件有关?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重要历史事件的地位。(2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招商局有益于“时事大局”的依据。(3分)(3)根据材料三,归纳招商局“大义”的主要表现。并指出“大义”之举在当时的历史作 用。(4分)(4)根据以上材料,指出招商局跨越了哪几个历史阶段?并谈谈你对招商局“极具标本价值”这一结论的理解。(4分)27.世界工厂为世界制造,世界工厂因创新而不断变迁;

创新是推动历史发展的不竭动力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题27表 工业革命与世界工厂的变迁 18世纪60年代 19世纪末 20世纪中期(二战以后)20世纪末 工业革命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世界工厂 英国 美国 日本 特点 制造中心科技中心贸易中心 制造中心科技中心 制造中心 分散化 ——摘自孙林岩《全球视角下的中国制造业发展》 题27表 材料二 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美国抛弃了英国模式,转向重工业发展……凭借其在科学技术上的领先,以及生产技术和生产能力上无法比拟的优势,成为了新的“世界工 ” ——周斌、李水风《中国:做真正意又上的“世界工厂”》 材料三 中国商品充斥于世界各个角落,以至于有“离开中国,世界就无法生活”的说法……但是中国关键技术、核心零部件、品牌、市场网络、管理诀窍还在欧美日等跨国公司手中,这就出现了 “中国发展,外国赚钱”的局面,利润流向国外。一个公认的事实是,中 国的制造业处于价值链的低端。

——摘自陶金钰《当代中国世界工厂问题研究》(1)根据材料一,“世界工厂”的产生起源于哪一历史事件?并概括“世界工厂” 国家的主 要特征。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首先成为“世界工厂”的政治前提。(3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美国的“世界工厂”与英国相比有何不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 说明美国成为“世界工厂”的原因。(3分)(3)根据材料三,“离开中国,世界就无法生活”说明了什么?如何才能改变“中国发展,外国赚钱”的现状?(4分)(4)综上所述,从“世界工厂”的变迁中,我们可借鉴的主要经验是什么?(2分)2018年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历史参考答案与解析 说明:1.全卷共6页、满分为100分,考试用时为5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座位号。用2B铅笔把对应该号码的标号涂黑。

3.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挣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上。

4.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姗;

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5.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时,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所选的选项涂黑)1.考古挖掘发现,半坡遗址有密集的房屋、贮藏用的窖穴和饲养牲畜的圈栏。据此推断半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是 A.刀耕火种 B.游牧渔猎 C.农耕定居 D.铁犁牛耕 【考点】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

【解析】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学生对史实的识记,从题干中“密集的房屋、贮藏用的窖穴和饲养牲畜的圈栏”可以判断它是农耕定居生活方式。半坡居民的生活方式是住着半地穴式的房屋,能制造 彩陶,会纺线、织布、制衣。

故答案为C。

2.有学者认为,公元前221年的改革至关重要,它摒弃了重立列国的思想,从而为中央统一全国各地的集权管辖提供了手段。材料中的“它”指的是 A.分封制 B.郡县制 C.君主专制 D.八股取士 【考点】秦加强中央集权的史实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史实识记。从题干中“公元前221年”的时间可以判断是秦朝,从“摒弃了重立列国的思想”“中央统一全国各地的集权管辖”这些可以看出是秦朝的郡县制。秦朝的郡县制的官员由皇帝直接任命,其设立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管辖,加强中央集权制度。

故答案为B。

3.公元前112年汉武帝颁布《罢郡国铸钱令》,命令销毁原各郡国的私铸钱,将铸币权收归中央。汉武帝这一措施 A.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抑制了农业生产发展 C.彻底解决了封国问题 D.实现了思想的大一统 【考点】汉武帝大一统的史实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史料的理解能力。从材料中“销毁原各郡国的私铸钱,将铸币权收归中央”可以看出,中央加强了对铸币权的管理,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有利于中央集权,因此A正确;

这一措施,对农业生产发展没有抑制作用,排除B;

这一措施并没办法彻底解决封国问题,因此排除C;

这是一经济措施,对思想的大一统没有太大作用,因此排除D。

故答案为A。

4.从东汉桓帝(永寿二年)到西晋统一前的125年间,全国人口减少了 3390多万,平均每年减少近28万。这一时期人口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政局动荡战乱频繁 B.人口南迁土地荒芜 C.北方自然条件恶劣 D.经济重心完成南移 【考点】三国鼎立的史实。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史料分析理解能力。题干中材料讲述了人口减少的情况,时间为东汉末年到西晋统一前。根据所学知识,这个时期三国鼎立,军阀混战,导致了大量人口的减少,故A正确;

人口南迁并没有造成土地荒芜,北方的自然条件并不恶劣,不符合史实,经济重心完成南移在南宋时期,时间不符,故排除BCD。

故答案为A。

5.这一制度使少数下层士人得以参政,影响到文官队伍的整体素质与结构,这所造成的是一个庞大的读书人阶层。“这一制度”最早出现在 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 【考点】科举制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史料的理解能力。从题干中“这一制度”使“少数下层士人得以参政”.....造成“庞大的读书人阶层”可以判断这一制度是科举制,科举制最早产生隋炀帝时期,完善于唐朝时期,清末1905年废除,因此B答案正确。

故答案为B。

6.题6图所示情景应选自 A.《伤寒杂病论》 B.《资治通鉴》 C.《本草纲目》 D.《天工开物》 【考点】《天工开物》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从图片中情景可以看出这是手工业方面的展示,从而判断这是《天工开物》。

故答案为D。

7.题7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军机处设置一事的历史记述,根据“孤证不立”(只有一个例子不能证明某件事情成立)的史学研究方法,能够被认为的共同历史事实是军机处 记述 出处 “雍正十年,用兵西北……始设军事房,后改军机处。” 《清史稿》 “雍正七年六月始设军机房,十年三月改称办理军事处。“ 《军机大臣年表》 题 7 表 A. 因战事而设 B.设于雍正十年 C.强化了君权 D.设于雍正年间 【考点】军机处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孤证不立”史学研究方法的理解。根据题干“‘孤证不立’(只有一个例子不能证明某件事情成立)”A、B选项主要在《清史稿》一处记述,不符合;

C选项材料中没有体现;

关于的设立,《清史稿》记述“雍正十年”开始,《军机大臣年表》记述是“雍正七年”,都在雍正年间,所以D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D。

8.英国在清末和中国一共打了三仗:一次是“全仗”,两次是和其他列强合伙来打的“半仗”。材料中的“全仗”结束后,中国被迫签订了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考点】《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影响 【解析】“三仗”分别指的是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所以“全仗”结束后,签订的是《南京条约》。

故答案为A。

9.在中国被日本打败举国同仇敌忾之时,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冒着千夫所指、身败名裂的风险,冷静地提醒人们要看到敌人的长处,进而提出向仇敌学习。他们的意图是 A.吸取经验进行革命 B.仿效日本变法强国 C.维新变法推翻淸朝 D.学习西方抵御侵略 【考点】戊戌变法的目的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史料的分析能力。材料中“中国被日本打败”事件指的是中日甲午战争;

“看到敌人的长处,进而提出向仇敌学习”目的就是让人们清楚日本通过明治维新强大起来,成为资本主义强国,中国应该向日本学习,变法强国。

故答案为B。

10.1912年春,广东省临时省议会上首次出现了数十名女性代议士的身影。同年秋,湖北省议会也特设了女子旁听席。上述材料说明 A.女性政治地位有所提高 B.广东女性地位比湖北高 C.男尊女卑思想被彻底打破 D.女性参政议政权利得到保障 【考点】辛亥革命的影响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史料的分析理解能力。从题干中1912年春,即中华民国建立后,广东、湖北两省议会都出现了女性身影,女性也有参加议会的机会,说明了女性的政治地位有所提高。

故答案为A。

11.如题11图,下列历史事件发生在蔡元培被任命为北京大学校长时的是 A.辛亥革命 B.新文化运动 C.“九一八”事变 D.西安事变 【考点】新文化运动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图片史料分析能力。图片中的时间为“民国五年”即1916年,这一时间与“新文化运动”时间吻合,故答案为B。新文化运动时期蔡元培担任北京大学校长,主张“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12.与题12图所提供信息相关的是 A.国民革命军北伐 B.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C.八路军奔赴抗日前线 D.人民解放军挺进大别山 【考点】长征的史实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史料的理解能力。从材料中的路线图中看出起点是瑞金,终点是会宁,行程65000余里,可以判断是长征。故答案为B。

13.1936年,范文澜在《大丈夫:范文澜说英雄》序言中写道:“每当外力入侵中国的时候,总有许多忠臣义士,用各种方式参加民族间悲壮的斗争……他们拼出血和生命,去保证民族的生存。”作者上述言论的目的是 A.呼吁民众弘扬民主精神 B.强调建立民族统一战线 C.督促国共两党合作抗日 D.唤起民众抵御外来侵略 【考点】抗日战争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从材料中的时间“1936年”,中国面临的危机是日本局部侵华,而作者写道“外力入侵中国的时候”“他们拼出血和生命,去保证民族的生存”,就是想唤醒民众去抗击日本的侵略。故D选项正确。

14.1953年,周恩来在谈到大规模经济建设问题时说:“所谓集中主要力量,不是集中一切力量,不是要冒进,不是搞重工业,其他问题都不搞了。”周恩来讲话的主旨是 A.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 B.剖析社会主义改造的得失 C.强调国民经济稳步协调发展 D.反思“大跃进”出现的问题” 【考点】“一五计划”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能力。从题干中“不要冒进”“其他问题都不搞了”看出周恩来是强调要协调发展。“是搞重工业,其他问题都不搞了”看出不是优先发展重工业,A排除,材料中没提到社会主义改造,B排除,“大跃进”是1958年开始,时间不符,D排除。故选A。

15.1971年10月28曰《人民日报》社论指出,美帝国主义企图制造“两个中国的阴谋宣告彻底破产,这是一切维护正义的国家的胜利,是全世界人民的胜利。该社论评述的是 A.“求同存异”方针 B.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考点】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史料解读能力。从题干中的时间“1971年10月28日”“制造‘两个中国的阴谋宣告彻底破产’”等关键词可以判断是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这件事。“求同存异”“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都是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的,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是在2001年,时间不符,A、B、C排除,故选D。

16.如题16表,这些措施 时间 措 施 2008年 实行台湾居民来往大陆(台胞证)“一人—号,终身不变” 2013年 台湾居民在20省份可申请补发、换发台胞证 2015 年 对台胞来往大陆免予签注 题16表 A.方便台胞来往大陆 B.推动了台湾经济的发展 C.打击台独分裂势力 D.显示了维护国家主权的决心 【考点】台海两岸的交流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能力。材料中对“台胞证”的措施由开始实行“一人一号”到“20省份可以补换”再到免签,可以看出大陆为了更方便台胞来大陆,故A正确。

17.题17图所示信息反映了 A.农民工群体素质提高 B.农业劳动力迅猛增加 C.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 D.我国综合国力显著提升 【考点】改革开放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读图和分析能力。从图中可以了解到,从1980-2015年“外出6个月以上的农民工的人数”在逐年增加,这种现象必不能反映出“农民工群体素质提高”“农业劳动力迅猛增加”“我国综合国力显著提升”,所以ABD排除,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更多的农村生产力,同时,城市国有企业改革及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促使更多的农民到城里工作。所以这一现象反映了“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故选C。

18.有学者指出,《马可•波罗游记》是一部中世纪传递以香料贸易相关新闻为核心,辅以东方世界各种奇闻趣事的‘‘新闻书”,成为当时人们获得跨地域消息的媒介。这位学者认为 A.威尼斯是当时’世界新闻中心 B.该游记起到了新闻传播媒介的作用 C.马可•波罗是中西文化交流的使者 D.该游记直接服务于欧洲的殖民护张 【考点】马可.波罗来华的史实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史料理解能力。从材料中“新闻为核心”“新闻书”“媒介”几个关键词可以判断《马可•波罗游记》起到新闻传播媒介的作用,故选B。

19.当一个民族必须解除其与另一个民族之间迄今所存在着的政治联系时,就要求他们一定要把哪些迫使他们不得已而独立的原因宣布出来。这一主张应出自 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 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考点】《独立宣言》的内容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中“解除......政治联系”、“独立的原因宣布出来”判断,这一主张与《独立宣言》有关,故选B。

20.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废除农奴制法令后,没有遇到俄国贵族的抵抗,也没有发生内战,仅凭沙皇的一纸法令就能完成。俄国改革没有遇到贵族强烈抵抗的主要原因是 A.贵族与农奴矛盾未激化 B.贵族对农奴处境的同情 C.贵族是改革利益获得者 D.贵族力量弱小无力对抗 【考点】俄国1861年改革的内容。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史料的理解能力。根据所学知识,俄国1861年改革是为了缓和贵族与农奴之间的矛盾而进行的,改革维护了贵族的利益,贵族是改革利益获得者,因此没有强烈的抵抗。故C正确。

21.如题21图所示,关于自然科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表述合理的是 题 21 图 A.自然科学与社会发展存在内在联系 B.自然科学发展导致“一战”爆发 C.自然科学成就都是政治斗争的结果 D.社会发展进程就是自然科学发展进程 【考点】自然科学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事物之间联系的理解。从图中可以反映出社会的发展促进了自然的发展,自然科学的出现又进一步促进了社会的发展。说明自然科学与社会发展之间是存在内在联系,故A正确。BCD说法片面,故排除。

22.到1935年初,美国失业人数从1933年初的最高点减少了 400万人;

资本收入从1933 年以来增加了 6倍,工业产量几乎翻了一番。这得益于 A.新经济政策 B.美国独立战争 C.罗斯福新政 D.第三次科技革命 【考点】罗斯福新政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史实的识记和对史料的分析能力。材料中讲的现象是发生在“1935”,国家是美国,A新经济政策实施是1921年,苏俄,不符合,B独立战争发生在1775年,不符,D第三次科技革命发生在20世纪40、50年代,不符,C罗斯福新政发生在1933年,时间相符。罗斯福新政中“兴办公共工程”有利于减少失业人数和“整顿工业”有利于工业的恢复与发展。故选C。

23.读题23表,表格中二战的进程表明 时间 概况 1937年7月 卢沟桥事变爆发,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

1941年6月 苏德战争爆发,欧洲战争规模进一步扩大。

1941年12月 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卷入战争。

1942年1月 《联合国家宣言》发表,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

题23表 A.各国开展局部反法西斯斗争 B.法西斯扩张给世界人民带来灾难 C.二战达到了真正的世界规模 D.二战真正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考点】二战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史料的分析能力。从“中国全民族抗战”这一点,看出A不正确;

B项材料没有体现;

从这进程来看,不单单反映出二战到达世界规模,更体现了是世界性的反法西斯,因此C错,D正确。故答案为D。

24.伯纳德.戴迪的诗“非洲,擦干你的眼泪……从狂风暴雨中走出。”非洲完成“从狂风暴雨中走出”的标志性事件是 A.埃及独立 B.“非洲独立年” C.印度独立 D.纳米比亚独立 【考点】纳米比亚独立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从狂风暴雨中走出”指的是摆脱殖民统治,根据所学知识,完全摆脱欧洲的殖民统治的事件是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故答案选D。

25.2016年英国公投数据显示,51.9%的人同意“脱欧”,2017年全民公决,决定“脱欧”;

美国宣布,从2018年6月起向欧盟钢产品加征25%的关税。上述材料表明 A.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B.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 C.全球化并非一帆风顺 D.全球化违背历史潮流 【考点】经济全球化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史料的分析理解能力。材料中“英国‘脱欧’”、“美国对欧盟加征关税”这些现象,并不说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A不符;

BD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排除;

以上现象都是经济全球化中的一种阻力,因此材料表明的是全球化并不是一帆风顺,故C答案正确。

二、综合题(本大题2小题,26题13分,27题12分,共25分)26.中国企业自诞生起,即以国强民富为己任,助推国家发展、民族复兴。阅读材料,回答 材料一如题26图 题26图 材料二 光绪七年(1881年)李鸿章奏称:“该局船不时駛往东南两洋,今且骎骎(qin qin,迅速)开始赴西洋之先路。直、晋、豫等省旱灾之时,该局向承运赈粮,源源接济,救活无安徽灾民。往岁台湾、烟台之役,该局船运送兵勇迅赴机宜,均无贻误,询于时事大局有禆。” ——朱萌贵《朱萌贵论招商局》 材料三 “抗日战争期间,招商局广大员工深明大义 在江阴、上海十里铺、马当等 六处沉船塞港,招商局共献出船舶18艘 ……招商局员工冒着敌人的炮火,日夜兼程,抢运 人员物资入川,千方百计开展敌后军事运输与商货运输,为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竭尽了全力。” ——张后铨《试论招商局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作用》 材料四1978年中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代,招商局再次勇立潮头,独资开发了中国第一个对外开放的工业园区——蛇口工业区,并相继创办了招商银行、平安保险、中集集团等一大批知名企业……反映了中国企业在中国近现代历程中的精神与风貌,因而“极具标本价值”。

——李建红《书写中国自己的企业史》(1)根据材料一,指出“招商局”的诞生与哪一重要历史事件有关?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重要历史事件的地位。(2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招商局有益于“时事大局”的依据。(3分)(3)根据材料三,归纳招商局“大义”的主要表现。并指出“大义”之举在当时的历史作用。(4分)(4)根据以上材料,指出招商局跨越了哪几个历史阶段?并谈谈你对招商局“极具标本价值”这一结论的理解。(4分)【解析】本题以“招商局”的发展史作为主题,考查了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1)问主要考查学生对图片史料的分析归纳能力,从图片中看出在“招商局”是从1872-1947年,所以开始年份为1872年,时间与洋务运动相符。根据所学知识,洋务运动的地位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2)问主要考查学生对史料的归纳总结能力。从材料中可以归纳出有益于“时事大局”的依据有:开辟远洋航线,开拓海外市场;运粮赈灾,扶危济困:运送兵勇,抵御外悔。

(3)问也主要考查学生对史料的归纳总结能力。从材料中可以归纳出的表现为:沉船塞港;抢运人员物资;开展敌后运输。历史作用为为抗日战争胜利作出了贡献。

(4)问主要考查学生对史料的归纳能力及理解能力,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主要阶段有晚清、民国、新中国;

理解:是中华民族企业发展的历史见证:是中华民族企业责任担当的表率:是中华民族顺应时代大势的典范等。

【答案】(1)事件:洋务运动(1分)地位:标志着中国近(现)代化的开端。(1分)(2)依据:开辟远洋航线,开拓海外市场;运粮赈灾,扶危济困:运送兵勇,抵御外悔。

(每点1分,3分)(3)表现:沉船塞港;抢运人员物资;开展敌后运输。(每点1分,3分)作用:为抗日战争胜利作出了贡献。(1分)(4)阶段:晚清、民国、新中国(3分)理解:是中华民族企业发展的历史见证:是中华民族企业责任担当的表率:是中华 民族顺应时代大势的典范等。(任答点1分)27.世界工厂为世界制造,世界工厂因创新而不断变迁;

创新是推动历史发展的不竭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题27表 工业革命与世界工厂的变迁 18世纪60年代 19世纪末 20世纪中期(二战以后)20世纪末 工业革命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世界工厂 英国 美国 日本 特点 制造中心科技中心贸易中心 制造中心科技中心 制造中心 分散化 ——摘自孙林岩《全球视角下的中国制造业发展》 题27表 材料二 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美国抛弃了英国模式,转向重工业发展……凭借其在科学技术上的领先,以及生产技术和生产能力上无法比拟的优势,成为了新的“世界工 ” ——周斌、李水风《中国:做真正意又上的“世界工厂”》 材料三 中国商品充斥于世界各个角落,以至于有“离开中国,世界就无法生活”的说法……但是中国关键技术、核心零部件、品牌、市场网络、管理诀窍还在欧美日等跨国公司手中,这就出现了 “中国发展,外国赚钱”的局面,利润流向国外。一个公认的事实是,中 国的制造业处于价值链的低端。

——摘自陶金钰《当代中国世界工厂问题研究》(1)根据材料一,“世界工厂”的产生起源于哪一历史事件?并概括“世界工厂” 国家的主要特征。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首先成为“世界工厂”的政治前提。(3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美国的“世界工厂”与英国相比有何不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美国成为“世界工厂”的原因。(3分)(3)根据材料三,“离开中国,世界就无法生活”说明了什么?如何才能改变“中国发展,外国赚钱”的现状?(4分)(4)综上所述,从“世界工厂”的变迁中,我们可借鉴的主要经验是什么?(2分)【解析】本大题以“世界工厂”作为出发点考查了了“世界工厂”的起源事件、特征、美国与英国作为“世界工厂”的比较等相关问题。

【答案】(1)事件:工业革命(1分)特征:制造中心(1分)前提: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1 分)(2)不同:发展重工业(1分)原因:南北战争为资本主义进步发展扫除障碍;抓住科技革命的契机,提高生产 能力等。(2分)(3)说明:中国商品种类多、产量大;销售范围广。(2 分)改变:中国应加强自主研发能力;掌握核心技术:精细管理打造国际品牌等。(任 答一点1分,2分)(4)制度变革;科技创新;质量提升等。(任答一点 2分)

篇2: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卷及答案

10、已知k10k2,则是函数yk1x1和y

k

2的图象大致是()

x

数学

一、选择题(本大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所选的选项涂黑.1、2的相反数是()A.

1B.C.-2D.2222、下列几何体中,俯视图为四边形的是()

3、据报道,2013年第一季度,广东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约1 260 000 000 000元,用科学记数法 表示为()

A.0.126×10元B.1.26×10元C.1.26×10元D.12.6×10元

4、已知实数a、b,若a>b,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a5b5B.2a2bC.1

212

二、填空题(本大题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请将下列各题的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11.分解因式:x9=________________.2a

2________.12.若实数a、b满足a2b40,则b

13.一个六边形的内角和是__________.14.在Rt△ABC中,∠ABC=90°,AB=3,BC=4,则sinA=________.15.如题15图,将一张直角三角板纸片ABC沿中位线DE剪开后,在平面上 将△BDE绕着CB的中点D逆时针旋转180°,点E到了点E′位置, 则四边形ACE′E的形状是________________.16.如题16图,三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为1,则图中阴影部分面积的和是__________(结果保留).三、解答题

(一)(本大题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ab

D.3a3b 335、数据1、2、5、3、5、3、3的中位数是()A.1B.2C.3D.56、如题6图,AC∥DF,AB∥EF,点D、E分别在AB、AC上,若∠2=50°,则∠1的大小是()

A.30°B.40°C.50°D.60°

7、下列等式正确的是()A.(1)

3xy

117.解方程组

2xy8

2① ②

18.从三个代数式:①a2abb,②3a3b,③ab中任意选择两个代数式构造成分式,然后进行化简,并求当a6,b3时该分式的值.19.如题19图,已知□ABCD.1B.(4)01C.(2)2(2)326D.(5)4(5)2528、不等式5x12x5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

9、下列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1)作图:延长BC,并在BC的延长线上截取线段CE,使得CE=BC

(用尺规作图法,保留作图痕迹,不要求写作法);

(2)在(1)的条件下,不连结AE,交CD于点F,求证:△AFD≌△EFC.数学试卷第 1 页(共4页)

四、解答题

(二)(本大题3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20.某校教导处为了解该校七年级同学对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篮球和足球五种球类运动项目的喜爱情况(每位同学必须且只能选择最喜爱的一项运动项目),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并将调查结果统计后绘制成了如【表1】和题20图所示的不完整统计图表.(1)请你补全下列样本人数分布表(【表1】)和条形统计图(题20图);

(2)若七年级学生总人数为920人,请你估计七年级学生喜爱羽毛球运动项目的人数.21.雅安地震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某单位开展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赈灾捐款活动.第一天收到捐款10 000元,第三天收到捐款12 100元.(1)如果第二天、第三天收到捐款的增长率相同,求捐款增长率;(2)按照(1)中收到捐款的增长速度,第四天该单位能收到多少捐款?

22.如题22图,矩形ABCD中,以对角线BD为一边构造一个矩形BDEF,使得另一边EF过原矩形的 顶点C.(1)设Rt△CBD的面积为S1, Rt△BFC的面积为S2, Rt△DCE的面积为S3 ,则S1______ S2+ S3(用“>”、“=”、“<”填空);

(2)写出题22图中的三对相似三角形,并选择其中一对进行证明.五、解答题

(三)(本大题3小题,每小题9分,共27分)23.已知二次函数yx22mxm21.(1)当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坐标原点O(0,0)时,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2)如题23图,当m2时,该抛物线与y轴交于点C,顶点为D,求C、D两点的坐标;

(3)在(2)的条件下,x轴上是否存在一点P,使得PC+PD最短?若P点

存在,求出P点的坐标;若P点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4.如题24图,⊙O是Rt△ABC的外接圆,∠ABC=90°,弦BD=BA,AB=12,BC=5,BE⊥DC交DC的延 长线于点E.(1)求证:∠BCA=∠BAD;(2)求DE的长;

(3)求证:BE是⊙O的切线.25.有一副直角三角板,在三角板ABC中,∠BAC=90°,AB=AC=6,在三角板DEF中,∠FDE=90°,DF=4, DE=43.将这副直角三角板按如题25图(1)所示位置摆放,点B与点F重合,直角边BA与FD 在同一条直线上.现固定三角板ABC,将三角板DEF沿射线BA方向平行移动,当点F运动到点A 时停止运动.(1)如题25图(2),当三角板DEF运动到点D与点A重合时,设EF与BC交于点M,则∠EMC=_____度;(2)如题25图(3),在三角板DEF运动过程中,当EF经过点C时,求FC的长;

(3)在三角板DEF运动过程中,设BF=x,两块三角板重叠部分面积为y,求y与x的函数解析式,并求出对应的x取值范围.参考答案

一、1、C2、D3、B4、D5、C6、C7、B8、A9、C10、A

二、11.(x3)(x3);12.1; 13.720°;14.25.解:(1)15;(2)在Rt△CFA中,AC=6,∠ACF=∠E=30°,∴FC=

43

;15.平行四边形;16.58

AC

=6÷43 

cos30

2(3)如图(4),设过点M作MN⊥AB于点N,则MN∥DE,∠NMB=∠B=45°,∴NB=NM,NF=NB-FB=MN-x

三、17.

x

3; y2

∵MN∥DE∴△FMN∽FED,∴

MNFNMNMNx3,即,∴MNx DEFD42463a22abb2(ab)2ab

118.选取①、②得,当a6,b3时,原式=(有6种情况).

33a3b3(ab)

319.(1)如图所示,线段CE为所求;

(2)证明:在□ABCD中,AD∥BC,AD=BC.∴∠CEF=∠DAF∵CE=BC,∴AD=CE,又∵∠CFE=∠DFA,∴△AFD≌△EFC.20.(1)30%、10、50;图略;(2)276(人).21.(1)10%;(2)12100×(1+0.1)=13310(元).22.(1)S1= S2+ S3;

(2)△BCF∽△DBC∽△CDE;

选△BCF∽△CDE

证明:在矩形ABCD中,∠BCD=90°且点C在边EF上,∴∠BCF+∠DCE=90°

在矩形BDEF中,∠F=∠E=90°,∴在Rt△BCF中,∠CBF+∠BCF=90° ∴∠CBF=∠DCE,∴△BCF∽△CDE.23.(1)m=±1,二次函数关系式为yx22x或yx22x;

(2)当m=2时,yx24x3(x2)21,∴D(2,-1);当x0时,y3,∴C(0,3).(3)存在.连结C、D交x轴于点P,则点P为所求,由C(0,3)、D(2,-1)求得直线CD为y2x3 当y0时,x

A

B

D

F

C

E

①当0x2时,如图(4),设DE与BC相交于点G ,则DG=DB=4+x ∴ySBGDSBMF

11113DBDGBFMN(4x)2xx 22222

AD

CE

即y

132

x4x8;4

② 当2x623时,如图(5),ySBCASBMF

AC2BFMN 22

NF题25图(4)

113332

36xxx18 2224

D

AN

③ 当62x4时, 如图(6)设AC与EF交于点H,∵AF=6-x,∠AHF=∠E=30° ∴AH=3AF3(6x)

M

E

F

ySFHA

1(6x)3(6x)(6x)2 22

12

x4x8 4

32

x18 4(6x)2 2

题25图(5)

B

33,∴P(,0).22

综上所述,当0x2时,y

A

E

24.(1)∵AB=DB,∴∠BDA=∠BAD,又∵∠BDA=∠BCA,∴∠BCA=∠BAD.(2)在Rt△ABC中,AC=∴DE=

AB2BC225213,易证△ACB∽△DBE,得

DEBD

, ABAC

当2x62,y

1212144

 1313

F

篇3: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卷及答案

在全国许多省市的中考语文试题中, 都有体现“语文课程标准”理念的“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及探究”这样的板块。这也是新课程改革实施后, 在学业评价上与传统教学相区别的一大亮点。鸡西市2009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语文试题将“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及探究”合二为一, 变成分值为13分的一个小板块———口语交际及综合探究。

一、试题的设计朴质中饱含深意

第7题:公共汽车上, 手拎一个大提包的你, 想要向里面走走, 你会对过道上的其他乘客说些什么?

本题看起来再简单不过了, 不就是个日常的对话嘛!其实, 从知识与技能上来说, 本题要求的是口语交际时能注意对象和场合, 文明得体地进行交流。而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 则是考查和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文明得体地与他人进行沟通和交流。在南京, 有一个年轻人因没给老人让座而与老人及周围乘客发生争执, 有人拍下视频并将其上传到网上, 这件事在网上引起了强烈反响。从这个案例来看, 无论是在知识上, 还是在情感态度上, 日常乘车这样的小事并不是真正简单的小事。

第8题:在车上, 你遇见了小学同学兰兰。她的妈妈是你小学的班主任王老师, 你怎样跟兰兰打招呼, 并委托她转达对王老师的问候?

本题在第7题的基础上, 增加了难度, 除了文明得体地打招呼外, 还要委托同学转达对老师的问候, 这也是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中转述能力的考查。与此同时, 转达对老师的问候, 也是“感恩教育”的一个重要体现, 这个命题设计在积极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角度得到了丰富和拓展。

2009年10月1日, 我们将迎来伟大祖国六十华诞。这无疑是今年中考的一大热点。在综合探究部分中, 试题的设计以爱国主义为情感取向, 以中宣部、中央文明办等十部委向群众推荐百首爱国歌曲为切入点, 第9题的“感慨今昔”环节是围绕今昔对比来设计采访问题, 设计意图是引导学生在题目背景材料下, 恰当地拟定采访话题。本题要求的是设计采访问题, 而不是“采访一位老人时你会说什么”, 这样既体现了语文学习与采访实践活动的结合, 又把该题与“口语交际”作了明确的区分。题干中的“鸡西市文化广场”是鸡西市区广大群众所熟知的, 也是逐渐为鸡西其他市县所了解的, 充分体现出了试题的乡土特色。同时, 题干中的“爱国歌曲大家唱”是中央电视台文艺频道中2009年“激情广场大家唱”栏目的又一个新主题。这些巧妙的设计都自然地拉近了试题与考生的距离, 使考生对试题具有极强的亲切感。

第10题的“品味歌词”环节, 选取了人们所熟悉和喜爱的著名歌唱家宋祖英的《爱我中华》和香港歌手刘德华的《中国人》这样两首经典的爱国歌曲。“任选一首, 就内容或形式等方面来赏析歌词”的试题要求不仅体现了综合探究活动中的语文学科特点, 也为考生提供了非常人文化的自由选择度。从更为深远的角度来看, 本题的设计也为学生欣赏流行歌曲作了正面积极的导向———欣赏流行歌曲不应仅仅停留在对曲调的热衷, 对歌星形象的崇拜, 更要学会品味深情隽永的歌词。

第11题以爱国歌曲《今天是你的生日, 中国》的歌词来引出题目要求, 清新而自然, 同时也将本板块试题的情感波澜推向了高潮。借助歌词中的“我们祝福你的生日, 我的中国”引出一个示例, 三个仿写题, 在内容上表达出对祖国母亲的美好祝福, 在形式上也将以前的单纯的仿写题巧妙地与综合探究题结合起来。

整个第二板块的五道题目看起来非常简单, 但每一道题的设计都蕴涵着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诸多方面的思考与立意。

二、试题很好地体现了评价与导向的功能

毋庸置疑, 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的评价与选拔功能是最直接、最敏感的。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的试题也能从一个侧面折射出我们日常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在日常的教学中, 对于“口语交际”部分的教学除了“语文课程标准”中所要求的“注意对象和场合, 学习文明得体地进行交流”, “耐心专注地倾听”、“自信、负责地表达自己的观点”等方面的知识性原则外, 更应当加强对学生的“口语交际”实践性练习。在第7题的答题中, 有的考生这样来作答:“各位朋友, 我要到车后面去, 请大家让一下, 不然我的提包会碰到你们的。”不知他是在演讲还是在威胁他人!第8题的回答中也有类似的问题:“兰兰, 你好!见到你很高兴。请你代我向你妈妈问好。”很显然, 这样的回答既不符合“口语交际”的实际情形, 也缺少必要的文明礼貌。在这些令人啼笑皆非的回答中, 我们可以发现这样的学生不仅“口语交际”知识不足, 而且还缺少对日常学习和生活的观察和体验。从中我们也能体悟出在“口语交际”的教学中, 绝不能因感觉其浅显而忽略, 更不能仅仅停留在大量习题的操练上, 应当为学生多创造一些实践和体验的契机, 给学生一个实践的舞台。

在综合探究部分中也有类似的问题。如:在第11题的回答中, 有的考生这样写:“祝福您:如春天的小草, 生机勃勃。”这里以“小草”来比喻“祖国母亲”, 很显然是不恰当的。如果他能像“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的“能自主组织文学活动, 在办刊、演出、讨论等活动过程中, 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 能在平时多参加几次文学活动和班会活动的话, 肯定能轻松自如、流畅恰当地来作答。这依然会让我们联想到我们的语文教学是否真的为学生创造了语文综合性学习与探究的机会。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 初中毕业学业考试不仅仅能对学生进行学业水平评价, 对日常教学策略进行折射与对照, 同时, 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的命题原则、命题思路、命题方向等在很大程度上对非毕业学年的教与学都会产生巨大的导向作用。从鸡西市2009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语文试题的第二板块中, 我们可以感受到这样的几个导向:一是正面积极的情感态度取向, 二是突出语文学习的实践性, 三是关注生活, 关注社会,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三、小板块给我们带来的大思考

思考之一:“语文课程标准”是我们语文教学工作的纲领, 其中的精髓必须贯穿于我们的日常教学工作之中。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 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 应该提倡”……这些重要的纲领性论述不应仅仅用在教师培训的理论学习中, 更应很好地贯彻于教师的日常教学实践之中。

在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 语文的实践性无处不在, 语文的实践性是语文学科的重要特点之一。作为母语, 语文无疑是学生学习各个学科的基础, 也是日常生活中与他人沟通交流的最重要的工具。例如:七年级语文第二册 (人教版) 第一单元的综合性学习《成长的烦恼》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这一单元的课文以“成长”为主题, 或记录作者成长的足迹, 或展示他人成长的历程。这样的学习内容, 很显然不应仅仅停留在对课文篇章句段的分析和练习上。作为语文教师要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综合性学习, 引导学生认识自我, 正确对待成长过程中的烦恼, 积极面对生活。在这样的课堂学习实践活动中, 学生所收获的不仅仅是口语交际、交流沟通、写作表达等多方面的知识, 更重要的是, 学生在此过程中得到了思想和心理的交流与沟通。而在日常教学过程中, 这样的教学和学习内容往往被忽视掉, 把省下的时间留给所谓的最实用的知识传授。殊不知这样的处理恰恰忽略了语文学习的实践性。

思考之二: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 我们的语文教学应当是立体的、生动的、多元的。

那种只注重知识性操练, 关注考试分数的题海战术不仅与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相悖, 更重要的是它给我们的教学, 给我们的学生带来的是单调的、僵化的、机械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 对学生的终身学习习惯会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语文教学应当是立体的:它不应当只停留在纸质的书本和练习册上, 电影、电视、网络、音乐、美术等, 都是语文教学难得的素材。语文教学应是生动的:学生富于个性的诵读、写作、表演等都可以成为语文学习的有效方式;语文教学应是多元的:师生的互动、校内外的联系、生活与实践的结合等, 都是语文教学和语文学习的多元化切入点。例如《雷电颂》的教学, 除了话剧常识、艺术手法、主题理解等知识的学习外, 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排练小话剧的形式来让学生真切地感受主人公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直观地感受作品中艺术手法的巧妙运用。再如教学苏轼的经典词作《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 如果仅仅按照传统的简介作者及背景、疏通字词、朗读作品、分析内容和写法这一过程来进行课堂教学的话, 这个作品将平面化地被动地存留于学生的记忆中。而换一种生动的方式:学唱著名歌手王菲的通俗歌曲《明月几时有》, 甚至再加点即兴的表演, 恐怕一个有血有肉、浪漫多情的苏轼, 一首有声有色、脍炙人口的宋词便会永久地存留于学生美好的记忆之中。

思考之三:作为一名语文教师, 要在夯实专业素养基础的同时, 不断丰富和充实自己, 不断开阔教育教学视野, 多方面地汲取专业营养。

“两耳不闻窗外事, 一心只有教科书”的语文教师, 很显然无法适应当前语文教学紧密联系生活的发展潮流。只有我们充实了, 才能为学生提供更为生动、鲜活的语文课堂;只有这样, 才能更全面、更科学地对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评价与引导。中外名著、时文佳作、文史常识等方面的储备, 是语文教师看家的基本功;而时事新闻、书法绘画、体育音乐、影视网络等方面的知识则是语文教师必备的“滋补品”。如果我们对NBA有所了解, 那么教学迈克尔·乔丹的《最出色的球员》时, 我们会游刃有余;如果我们对中国画的特点有所耳闻, 那么引导学生理解王维的“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的“诗中有画”将会水到渠成;如果我们了解电视风光片《话说长江》, 那么郦道元的《三峡》便不会再枯涩难懂……

篇4: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卷及答案

一、2008年-2010年普通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题的特点

1、命题紧扣《考试说明》,考查主干知识

从三年的小高考试卷考察的知识分布来看,内容都是三年《考试说明》中规定的3个必修模块25个专题中的主干知识。

2、客观题形式灵活新颖,注重考察学生的能力

客观题以大量历史图片和表格、漫画的形式呈现史实。在史料呈现方面除了上文所提到的形式之外,还有以历史人物的话、历史学家评论、诗歌、文献、最新上映的电影等形式。在10年试卷中情境式选择题占选择题总量的73%以上,判断题的40%。出题者力求试题创新的精神得到了充分体现,体现《考试说明》说的体现情境性和创新性的特点。

从考察的能力上看,《考试说明》要求学生的几种能力调动和运用历史知识、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叙述和阐释历史以及论证历史问题四大类能力都能在从客观题得以体现。对三维目标中情感态度价值观也有涉及。

3、小高考试卷紧紧结合当前已经发生和即将发生的重大时事政治,贴近时代跳动的脉搏,充分体现出历史为现实做参考和借鉴的功能,历史为现实服务的特点。例如10年第38题以举世瞩目的上海世博会。小高考试卷还关注江苏地方史。如10年第21题以“奋进的江苏——庆祝建国60周年”。

4、考试的形式从08年开始,跨度更大、综合性更强,在选择题里常以组合型题目来综合考察知识点。主观题往往几个单元知识的整合。如10年第36题,考察了古今中外的思想涉及到了必修3的第1、2、5三个单元。

有研究者认为新课程背景下历史学科考试命题应该遵循这样一些原则:一是要全面考查学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水平;二是内容注意联系现实,贴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生活;三是题型力求多种多样,如材料题、情境题等;四是多一些开放题……从上文分析来看近年来江苏省普通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和上述原则有着惊人的一致。

二、历史学业水平测试复习策略

根据《考试说明》的要求以及近三年来普通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试题的题型样例,我们在历史学业水平测试复习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1、 宏观把握,抓住主干

在教学过程中要认真研究《考试说明》和几年的小高考试卷,制定考点细目表,对教学内容有所取舍。下列11个专题重点复习:(1)对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经济;(2)中国近代历史的阶段性整合;(3)新中国各方面的成就(政治、经济、外交、民主法治);(4)欧美四国资产阶级代议制(5)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6)中国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及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7)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和经济的全球化;(8)经济危机和各国经济政策的调整;(9)中国古代思想和近代“西学东渐”的过程;(10)新中国科技与文化的进步。(11)西方人文主义思想及近代科技成就。

按照《考试说明》考察内容比例,2011年小高考必修1占40%,必修2占35%,必修3占25%,这就要求我们复习以必修1、2为重。必修3中的内容能穿插在必修1、 2中尽量穿插。如必修3中的三民主义就可以放在必修1辛亥革命这个考点中。

2、 细化知识、分点掌握

在抓住主干知识的同时,也要按照《考试说明》中对每一个知识点进行细化。在考试说明中对知识有 “了解”、“理解”、“认识”和“探讨”的四个层次的要求,这就要我们在复习能以这个位标准认真落实细化每一个考点。

那么 ,应该如何认识“了解”、“理解”、“认识”和“探讨”这几种对知识点的描述呢? “了解”是带有识记性的。包含事件的时间、原因、过程、性质等知识点。 “理解”要注意这一知识点的因果关系,分析其成因,总结其作用。 “认识”往往是带有阶段性、专题性的。 “认识”应该有三个层面,一是知识点的汇集;二是进行分类;三是提炼出观点。“探讨”带有明显的开放性,也比较少,如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3、重组知识,形成体系

了解三个模块25个专题的知识结构,把知识熟练地纵横联系,将分散的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形成一个科学的网络体系,对政治、经济、文化三本书的内容能融会贯通。如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要讲清楚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概念、核心、出现的原因、中央官职和地方制度的变迁、演变的趋势、评价等几个方面。在重组知识的时候,应该鼓励学生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让学生找到知识之间的联系。

4、创设情境,培养能力

小高考非常重视新情境的创设,注意用新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在实施评价时要注意通过创设情境来考核学生。情境的创设可以是引用原始材料,也可以是描述性的语言,或者是各种类型的图表,以及详实的数据,通过这些情境培养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及认清概念等能力。在复习中叶应该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校内测试时如果能增加一些有利于加强学生道德素养和人文素养的试题,既可考核学生的应变能力,又能加强思想教育,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5、切合现实,关注热点和地方史

复习时还要注意模块的渗透,适当关注现实生活的热点。2010-2011年社会热点有:(1)上海世博会;(2)第二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3)海峡两岸关系协会第五次领导人会谈;(40圆明园劫难150周年;(5)深圳特区成立30周年;(6)辛亥革命100周年;(7)海地地震、玉树联想到抗灾减灾、国际合作与援助;(8)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的影响;(9)金融危机;(10)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大业;(11)江苏地方史等。

篇5: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卷及答案

第二部分 历史(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选出的答案前面的字母,填入下表相应的栏目中)

1.春秋战国盛行“钟鼓之乐”,在湖北随州出土的大量钟鼓乐器中,最为珍贵的是 A.司母戊鼎 B.整套编钟 C.青铜神树 D.四羊方尊

2.科举制度在我国延续了1300多年,直到清朝末年才被废除。这一制度正式诞生于 A.唐玄宗时 B.武则天时 C.唐太宗时 D.隋炀帝时

3.“元旦那天,盛行燃放鞭炮,穿新衣,往来拜年。……”这是宋代人在过哪一节日? A.端午节 B.中秋节 C.春节 D.元宵节

4.“我们从军卫国,生死早已置之度外。我们虽然牺牲了,但可以壮国家的声威。”说这番豪言壮语的,是在中日黄海战役中英勇牺牲的民族英雄

A.佟麟阁 B.邓世昌 C.戚继光 D.赵登禹 5.翻译了《天演论》一书的是戊戌变法时期的启蒙思想家 A.严复 B.侯德榜 C.魏源 D.詹天佑 6.1978年底中共中央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的思想路线是

A.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B.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D.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7.1996年被列入我国“863计划”的第八个领域的高新技术是

A.激光技术 B.海洋高技术 C.能源技术 D.自动化技术 8.印度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下列选项哪一项与印度有关? A.金字塔 B.汉谟拉比法典 C.分封制 D.种姓制度

9.“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这段话摘录于马克思、恩格斯1848年发表的

A.《权利法案》 B.《人权宣言》 C.《共产党宣言》 D.《独立宣言》 10.爱因斯坦一生中最重要的贡献,是他20世纪初提出的

A.进化论 B.力学三定律 C.自由、平等思想 D.相对论 11.1937年,西班牙著名画家毕加索创作名画《格尔尼卡》,是为了 A.抗议德国法西斯轰炸西班牙小镇格尔尼卡 B.揭露和批判美国的生活方式

C.揭露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俄国社会的基本矛盾 D.表达对生活的无比热爱

12.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争结束的时间是

A.1945年5月2日 B.1945年5月8日 C.1945年8月15日 D.1945年9月2日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14题分别为5分,共10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3.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周恩来同志为我们党创建人民军队……建立了不朽功勋。新中国成立后,他卓有成效地领导了党和国家的外事工作。

——胡锦涛在纪念周恩来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从周恩来到温家宝,在灾难面前,“中国式”总理总是身先士卒,在第一时间,第一个来到最危险、最困难、人民最需要的地方。1966年河北发生邢台大地震,周恩来总理在地震的当天深夜就到达灾区。前不久的汶川大地震,温家宝总理地震发生2小时后就登上飞机,奔赴灾区。……“中国式”总理让人民感动。——《国防时报》 请回答:

(1)“周恩来同志为我们党创建人民军队”主要指的是1927年发生的哪一历史事件?遵义会议后,确定毛泽东、周恩来等人负责什么工作?(2分)

(2)周恩来是伟大的外交家。请问:1953年,周恩来总理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了哪一原则作为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1955年亚非会议上,他提出了什么方针,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2分)

(3)周恩来总理、温家宝总理以怎样的可贵品质,“让人民感动”?(1分)

1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日本)遣唐使回国后,很受重用。他们以唐朝的制度为模式,进行政治改革。——《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二: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2008年5月8日在日本早稻田大学演讲中说:“明治维新以后,日本人民努力学习吸收世界先进文明成果,逐步发展成为亚洲第一个现代化国家。”

——央视网消息 请回答:

(1)材料一所说的“政治改革”,是参照隋唐制度进行的。那么,最著名的一次改革的名称是什么?它对日本的社会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

(2)明治维新中,日本在经济和社会生活方面吸收了西方哪些先进文明成果?(2分)

(3)从两则材料看出,日本因为善于学习而跻身世界强国之列。这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哪些值得借鉴的经验?(请回答1~2条,1分)

三、问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5、16题分别为5分,共10分)

15.2008年北京奥运会,是中国走向体育强国的重要里程碑。请回答:20世纪90年代,我国是如何发展体育事业的?中国能举办2008年奥运会说明了什么?(5分)

16.1921年苏俄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20世纪90年代美国进入新经济时代。两个“新经济”,意义有不同。请回答:苏俄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起了什么作用?美国新经济时代的主要特征又是什么?(5分)

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6分)

17.望台中学九

(五)班近日举行了一场“海峡两岸一家亲”的主题探究活动。下面选录了这次活动的两则时事素材和部分问题,请你也来参与这项活动。

时事一:2008年3月下旬,台湾地区举行领导人选举。国民党候选人因为提出加强两岸沟通与交往的政治主张,顺应了民心民意,在选举中获得胜利;台独势力候选人由于推行其阻碍两岸交流与合作的倒行逆施,违背台湾人民意愿,在选举中遭到失败。

——台湾媒体报道

时事二:今年5月底,台湾地区国民党主席吴伯雄率团访问大陆。他强调,海峡两岸同属中华民族,血脉相连是任何人抹杀不了的。——《环球时报》报道

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1)为什么说台湾自古以来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列举两则史实说明。(2分)

(2)历史上,郑成功于哪一年迫使荷兰殖民者彻底投降、收复了台湾?当地居民为什么送酒食慰劳欢迎郑成功的军队?(2分)

(3)海峡两岸关系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什么?试分析其理由。(2分)历史(50分)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小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字母 B D C B A C B D C D A B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14题分别为5分,共10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3.(1)南昌起义。(1分)军事指挥。(1分)评分说明:意思相同语言表达不同,酌情评分。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分)评分说明:若回答了五项原则的具体内容,也可同样 给分。求同存异。(1分)

(3)热爱人民,或答:“亲民、爱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等等。(1分)评分说明:意思相同语言表达不同,或从其他角度答题符合题意的,酌情评分。

14.(1)大化改新。(1分)影响:大化改新促使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或答: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1分)

(2)经济方面,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1分)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1分)评分说明:两个方面的全部内容回答完整,得2分,划线部分掉1句扣1分。

(3)答案要点列举如下:①坚持改革开放,广泛吸收世界先进文明成果。②积极引进科学技术,大胆创新。③重视发展教育,大力培养人才。等等。(1分)评分说明:回答1点就可以给1分,意思相同语言表达不同,或从其他角度答题符合题意的,酌情评分。

三、问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5、16题分别为5分,共10分)

15.20世纪90年代,国家把体育作为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重要内容,(1分)建立完整的体育制度,(1分)大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1分)说明了中国经济实力(或“综合国力”)、国际地位的全面提高。(2分)16.主要内容:允许多种经济并存,(1分)大力发展商品经济。(1分)作用: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1分)主要特征:信息化,(1分)全球化。(1分)

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6分)

17.(1)①吴国船队曾到达夷洲,加强了内地同台湾地区的联系。②元政府加强了对琉球(今台湾)的管辖。③1684年,清政府在台湾设置台湾府,加强了台湾与祖国内地的联系,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2分)评分说明:任答其中两则得2分。

(2)1662年。(1分)原因:当地人民从此摆脱了殖民者的压迫和奴役,回到了祖国的怀抱。(1分)评分说明:意思相近语言表达不同,或从其他角度答题符合题意的,酌情评分。

篇6: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卷及答案

本试卷共8页,70 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I:本大题共50 小题,每小题1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货币具有商品的基本属性,但又不是一般的商品。从本质上看,货币

A.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B.具有不同于一般商品的价值

C.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的职能D.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

2.现实生活中,尽管轿车的价格有时下降很多,自行车的价格上涨幅度很大,但轿车的价格总是高于自行车的价格。这说明商品价格

A.与价值总是保持一致B.高于商品价值

C.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D.是由价值决定的3.居民消费的基础和前提是

A.物价水平B.收入C.商品价格D.储蓄

4.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于2008年6月1日正式实施.商家开始有偿提供塑料购物袋.消费者也重新挎起了菜篮子.限塑令的实施有利于

①资源重复使用,多次利用②节约资源,减少污染

③建设节约型社会④引导消费者适度消费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5.根据国资委的部署,国有经济要对军工、电网电力、石油石化等七大行业保持“绝对控制力”,对基础性和支柱产业领域的重要骨干企业保持“较强控制力”。这说明国有经济

A.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B.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

C.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D.必须在所有领域占支配地位

6.商业银行的基础业务是

A.存款业务B.贷款业务C.结算业务D.兑换业务

7.下列选项中,具有“高风险、高收益”特点的投资理财品种是

A.国债B.基金C.股票D.保险

8.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我国现阶段实行的分配制度是

A.按劳分配与按贡献分配相结合B.按生产要素的贡献参与程度分配

C.按资本分配为主,其他分配方式为辅

D.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9.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①初次分配注重公平,再分配注重效率

②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

③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④鼓励人们创业致富,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0.财政收入是国家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渠道筹集起来的资金.其中最普遍的财政收人形式是

A.税收收入B.利润收入C.债务收入D.其他收入

11.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是国家财政的作用之一。下列选项中能体现这一作用的是

A.减少财政赤字B.加强对基础设施行业的投资

C.增加发行国债D.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12.市场经济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信用经济。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市场经济只要信用不要法律B.经营者只要讲诚信就一定能盈利

C.诚信能消除市场经济的缺陷D.诚信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条件

13.在我国当前总需求不足的情况下,政府实施了积极的货币政策以刺激需求。货币政策是属于宏观调控中的A.法律手段B.经济手段C.行政手段D.道德手段

14.经济全球化的表现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是

①生产全球化②消费全球化③贸易全球化④资本全球化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5.我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必须坚持的原则是

A.独立自主、自力更生B.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C.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D.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16.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

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工农联盟 C.对少数人专政D.人民当家作主

17.某地群众常通过“民主恳谈会”的形式对基层政府的重大决策和建设规划提出批评和建议。这是公民在行使

A.选举权B.决策权 C.管理权D.监督权

18.公民参与政治生活,贵在实践。下列关于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公民实行民主监督必须选择合法的渠道

B.公民可以直接参与政府所有的决策

C.公民参与基层民主管理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的途径

D.公民参与民主选举应出于公心,以人民的利益为重

19.政府及其公职人员必须依据宪法和法律行使权力.政府坚持依法行政体现了

A.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B.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C.对人民负责的原则D.人大意志和政协意见的统一

20.为防止权力滥用,必须对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是

A.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B.党的监督C.人大监督和政协监督D.舆论监督

21.有权威的政府必定在广大人民群众中享有声望。区别政府有无权威的根本标志是

A.政府工作人员是否具有高素质B.政府决策是否让全体公民参与

C.政府的管理和服务是否被人民自觉地认可和服从 D.政府的行政管理体制是否科学合理

22.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的最重要特点是

A.少数服从多数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民主选举D.实行民主集中制

23.我国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是

A.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B.遵守宪法和法律

C.坚持人民政协的组织形式D.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24.下列关于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理解正确的是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是立法权

B.民族区域自治以高度自治为前提和基础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消除了民族差别,促进了民族关系的和谐

D.民族自治地方要在国家统一领导下行使法律赋予的自治权

25.构成主权国家的基本要素中,被称为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的是

A.领土B.主权C.政权D·人口

26.联合国是当代国际社会中最具世界影响力的国际组织。联合国的宗旨是

A.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B.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

D.消除南北发展不平衡,建立国际新秩序

27.世界各国之所以会出现分离聚合、亲疏冷热的复杂关系,其决定因素是

A.国家制度B.外交政策C.国家利益D.国家力量

28.下列关于文化与经济、政治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A.文化是基础,政治和经济是文化的反映B.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

C.一定的政治、经济由一定的文化所决定D.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与政治互不相关 29.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充分展示了四大发明、书画、击缶等多种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极大地振奋了国人精神。这说明

A.文化决定着社会的发展B.文化一定能塑造健全的人格

C.优秀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D.文化能够提高人的道德修养

30.下列关于对待文化多样性的观点正确的是

①要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②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③加强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沟通④理解、包容和吸收所有的外来文化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31.下列做法能体现出正确处理文化继承与发展关系的是

A全面继承,为我所用B.推倒重来,另起炉灶

C.推陈出新,革故鼎新D.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32.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是

A.社会实践B.交流与借鉴C.科技进步D.创作灵感

33.中华文化能够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所特有的A.多样性B.包容性C.灵活性D.独创性

34.当前,必须把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这是因为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①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②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

③是我国当前的工作中心④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35.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根本要求和根本保证是

A.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B.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C.弘扬主旋律,提倡多元化D.发展市场需要的文化

36.在当代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目标是

A.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B.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C.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D.培育“四有”公民

37.现阶段,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是

A.思想道德建设B.科学文化建设 C.培养诚信意识D.改造主观世界

38.下列关于世界观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世界观是人们对主观世界的根本看法

B.世界观是理论化、系统化的正确观点

C.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D.世界观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总结和反思的一门科学

39.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B.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问题

C.真理与谬误的关系问题D.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关系问题

40·否定自然界先于人的活动而存在,必然导致唯心主义。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是

A.思维不能正确认识存在B.意识是世界的本原

C.主观精神依赖于客观事物D.原子是世界的本原

41.“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反映了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是

A.客观实在性B.静止C.运动D.客观存在42.2009年3月1日,在科技人员的精确控制下,嫦娥一号卫星准确落于预定撞击点,我国探月一期工程画上了圆满的句号。这表明

A.科学知识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B.人能够能动地认识和改造世界

C.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取得成功D.意识对改造世界都有积极作用

43.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就必须

①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②求真务实,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③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

④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一切工作的落脚点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44.下列关于实践与认识的关系表述不正确的是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认识是实践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D.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45.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

A.客观性B.无限性C.有用性D.反复性

46.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思想方法,其总特征是

①辩证否定的观点②发展的观点③对立统一的观点 ④联系的观点

A.①②B_①④C.②④D.③④

47.下列关于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A.整体的功能一定大于部分的功能 B.立足局部,用局部推动整体发展

C.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就是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D.整体由部分构成,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变化会影响部分

48.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

A·事物的运动和变化B.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C.促进事物的质变D.一种事物取代另一种事物

49.下列关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A.社会意识总是先于社会存在 B.社会存在推动社会意识同步发展

c.社会意识必然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D.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50.2009年6月,广州亚运城市志愿服务拉开序幕,13000多市民争当爱心推广大使,积极投身于“促文明、迎亚运”的活动当中去.这反映了人的价值在于

A.追求个人名利B.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C.追求人的个性发展 D.树立坚定的信念

二、单项选择题Ⅱ: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51.2008年9月,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公司宣布破产,美国第三大投资银行美林公司被美国银行收购。企业的破产或被收购是

A.企业经营管理不善的结果B.公司制运作的必然结果

C.政府干预的必然结果D.企业做出的战略决策

52.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迫切要求政府从“越位”的地方“退位”,在“缺位”的地方“补位”,把不该管的事交给市场,把该管的事不折不扣地管好。这说明

A.市场经济应该完全由市场自由调节B.市场经济应弱化政府的宏观调控

C.宏观调控对资源配置具有基础作用D.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应有机结合53.我国2009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扩大内需,绝不能放松出口。面对外部需求急剧萎缩、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严峻形势,要加大对进出口工作的支持力度,继续实施“走出去”战略。这表明在新的形势下需要

A.统筹城乡发展B.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C.统筹区域发展D.统筹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

54.为进一步促进广东经济发展,广东省政府于2009年6月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指导意见》。这反映了政府主要在履行

A.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B.协调人民内部矛盾的职能

C.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D.保障人民民主的职能

55.在某市召开的新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上,人大代表就本市该年的财政预算案提出了许多批评意见,市财政局长就预算中的一些问题回答了代表的提问。人大代表在此行使的权力是

A.提案权B.质询权C.表决权D.决定权

56.发展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也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作。目前,我国基层民主建设的主要内容是

①村民自治②城市居民自治③乡镇政权建设④企事业单位工会建设

A.①②B.①④C.②④D.③④

57.广东南海九江镇被称为“龙舟之乡”,该镇的龙舟赛具有悠久的历史,至今每年都要举行龙舟赛,吸引了大批人前来观看。这说明文化的影响具有

A.潜移默化的特点B.深远持久的特点

C.多样性的特点D.时代性的特点

58.下列成语或典故中能反映中华文化中自强不息精神的是

A.同舟共济B.三顾茅庐C.舍生取义.D.愚公移山

59.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惠及亿万农民的系统工程,要充分考虑农民的意愿和需要,而不能搞成政治运动,也不能搞“政绩工程”。其哲学理论依据是

A.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B.价值观都有正确的导向作用

C.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D.人民群众的世界观总是正确的60.为推进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国家出台政策调整了农村土地制度,允许农民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这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A.上层建筑决定经济基础的发展程度

B.只要调整生产关系就一定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C.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D.生产关系的调整必然引起经济基础的根本变化

三、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两项最符合题意。未选、错选不得分.只选一项且正确得1分。

61.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右图所体现的经济学观点是

A.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动

B.价格上升,需求量随之减少

C.价格下降,需求量随之减少

D.价格和需求量都由价值决定

62.小王大学毕业两年了,一直没有找到他认为合适的工作,原因是他觉得有些工作太累,有些工资太少,有些与自己所学的专业不对口。你认为小王要就业就应该树立

A.专业对口观B.职业稳定观C.职业平等观D.多种方式就业观

63.自2008年3月1日起,我国的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由1600元提高到2000元。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提高征税起征点能促进公民依法纳税

B.这一举措有利于调节个人收入分配

C.公民的所有收入都必须缴纳个人所得税

D.这一举措是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

64.在建设服务型政府过程中,某地政府采取了“一站式办公”、“网上审批”等措施为民服务。这些做法既节省了群众的时间和费用,也增进了群众对政府的感情。这充分反映了

A.我国政府是便民利民的政府B.弱化政府职能是大势所趋

C.只要简化办事程序,就能够建成服务型政府

D.我国政府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

65.温家宝总理在第63届联合国大会上发言时强调:“中国的发展是和平的发展,不会损害任何人,也不会威胁任何人。中国现在不称霸,将来也绝不称霸。中国将以自身的发展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这主要表明

A.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B.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C.我国是维护世界和平和地区稳定的坚定力量

D.维护世界人民的利益是我国外交政策的目标

66.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年由过去的“吃喝年”逐渐发展成为“休闲年”,“网上过年应运而生。“网上过年”在给人们提供新的过年方式的同时,也让传统习俗在高科技条件下找到了与年轻人的亲和点。这包括的文化生活道理有

A.民族节日应该在继承中发展B.文化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充满生机和活力

C.只有利用网络,才能实现文化的创新D.“网上过年”已经取代了传统过年的方式

67.近年来,“山寨文化”借助其草根性、民间性而受到一些人的追捧,一些不健康的文化也“山寨”之名大行其道。这要求我们

A.要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发展各种文化B.要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

C.要不断抛弃传统,追求时尚文化D.要对文化市场加强管理和正确引导

68.列宁说:“当我们不知道自然规律的时候,自然规律是在我们的 认识之外独立地存在着并起着作用,使我们成为‘盲目的必然性’的奴隶,一经我们认识了这种不依赖于我们的意志和我们的意识而起着作用的规律,我们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这表明

A.规律是客观存在的B.只要创造充分的条件就能改造规律

C.人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D.人既是规律的主人又是规律的奴隶

69.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几千年的发展历史,其中既有精华,也有糟粕。今天,我们不仅要批判和继承,更要在实践中丰富它、发展它。从哲学上看,这一认识坚持了

A.一分为二的观点B.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观点

C.辩证否定观D.联系的客观性观点

70.当经济过热、物价上涨时,政府一般采用紧缩性财政政策给经济“降温”;反之,政府往往采用扩张性财政拉动经济增长。这蕴含的哲学道理有

A.量变质变关系原理B.主次矛盾的原理C.具体问题具体分析D.一切从实际出发 2009年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思想政治试卷

上一篇:2022年最新教育法律法规试题及答案下一篇:特色教学活动工作总结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