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t 生态文明创新环境工程的科技发展趋势论文

2024-07-26

qt 生态文明创新环境工程的科技发展趋势论文(通用8篇)

篇1:qt 生态文明创新环境工程的科技发展趋势论文

建设生态文明社会,迫切需要在全社会加强生态文明教育。作为生态文明教育主阵地的高校,更应该加强对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然而在新媒体广泛运用的环境下,高校生态文明教育面临着诸多困境,严重制约其实施效果。探究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困境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对策,对于促进当前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施、提高教育实效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困境

(一)学校观念困境:思想观念滞后于现实需要

高校采取什么样的办学观念,直接决定着教育的内容、人才的培养。高校要培生态文明建设急需的生态人,就需要牢固树立起与生态文明建设相适应的办学观念,将生态文明教育落到实处。然而,在新媒体环境下,许多高校的办学观念严重滞后于现实需要,直接影响到生态人的培养。一方面,大多数高校的主流思想观念中还未包括生态文明观念,许多高校领导、管理人员自身缺乏生态文明观念,对生态文明教育不够重视,也很少有高校专门设置相应部门负责全校的生态文明教育。另一方面,对新媒体在生态文明教育中的巨大作用认识不足,许多高校并没有真正认识到新媒体的强大功能,没有重视新媒体对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巨大作用,尚未形成新媒体与生态文明教育相结合的观念。

(二)教师素质困境:师资队伍素质亟待提高

鉴于生态文明教育既涉及自然科学,又涉及人文社会科学,因此,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进行生态文明教育,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极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必须具备雄厚的自然科学知识功底和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同时还要熟练地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审视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师资情况不难发现,目前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大体上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环保专业等理工科背景的教师、计算机专业背景的教师等几种类型的教师来担任,无论是哪种类型的教师,都不能同时具备自然科学功底、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和计算机网络技术三种素质,可以说,当前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师资综合素质欠缺,难以满足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对师资素质的极高要求。

(三)学生自身困境:生态文明意识相对淡漠

大学生是与新媒体联系最为密切的群体,其伦理道德观念、人生价值取向等受新媒体影响极大,而网络等新媒体所能提供的生态文明教育资源非常有限,从而极大地影响了大学生生态文明观的培养。加之大学生存在着消费主义、享乐主义等价值观偏差,致使总体上大学生生态文明观念不强,生态文明意识比较淡漠,主要表现为:许多大学生生态道德意识极其缺乏,对公共环境的维护和建设缺乏关心;部分大学生生态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不强,对全球生态危机和环境恶化缺乏忧患意识和责任感;部分大学生缺乏生态消费意识,忽视资源节约及生态保护;许多大学生缺乏生态法制意识和参与意识,对生态文明法律制度缺乏基本了解,对参与生态保护行动和生态保护事业不积极、不热心。

(四)教育资源困境:生态教育资源十分缺乏

尽管新媒体环境下大量信息资源为高校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但生态文明教育资源却十分缺乏,这与高校急需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的客观需要极不相符。一方面课程资源十分短缺。目前,绝大多数高校都还没有将生态文明教育列入全校公共必修课程中。只有少部分综合性大学和农、林、水等与生态文明相关、行业特色明显的高校陆续开设了生态文明相关领域的全校性选修课[1],而且还鲜有网络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供学生自主选择。另一方面课程外生态文明教育资源也十分稀缺。全国专业生态文明网站极少,综合网站也少有设置生态文明版块,而且很少有高校创建专门的生态文明网站或者在校园网站上设置相应的生态文明版块。可以说,当前生态文明教育资源的缺乏极大地制约着高校生态文明教育。

(五)教学方法困境:传统教学方法效果欠佳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进行生态文明教育,对教学方法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求教学方法既要符合生态文明教育的学科性质,又要适应新媒体环境。当前一些高校开设了生态文明教育选修课或在公共课中增加了生态文明教育内容,但大多数教师进行教学时还是采用了传统教学方法,注重内容传授,忽视新媒体环境下学生信息接受方式的改变,难以引起学生内心的共鸣,很难达到既传授给学生生态文明科学理论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生态伦理道德的教学目的,实际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即便有些教师运用了新媒体,也只是将新媒体作为辅助教学的工具,未能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欠佳的困境,况且生态文明教育涉及众多学科,传统教学方法根本无法将生态文明教育涉及的内容全面地展现出来。

二、破解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困境的对策

(一)树立生态文明思想观念,引领生态文明教育方向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新媒体环境下,高校要加强生态文明教育,首要的问题是解决思想观念问题。只有树立起生态文明教育与新媒体相结合的思想观念,才能真正地使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落到实处。高校要将生态文明观念和新媒体观念作为学校的主流思想观念,尤其是学校领导及其管理者要树立起新观念,才能对学校其他师生员工产生示范和规导作用,引领全校重视生态文明问题,重视新媒体的巨大作用;才能在人力、财力和物力上给予生态文明教育以大力支持,积极推动全校利用新媒体这个全新的平台和载体来加强生态文明教育,从而抢占新媒体环境下生态文明教育的制高点,切实保障新媒体环境下生态文明教育的顺利实施。

(二)培养素质全面师资队伍,奠定生态文明教育基础

新媒体环境下,只有建立一支文理兼通又精通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复合型师资队伍,才能为生态文明教育奠定基础和前提。当前可以采取下列措施加强复合型师资队伍的培养:其一,开展系统的专业培训。对正在从事生态文明教育的教师进行形式多样的、系统的培训,使其能够成为满足生态文明教育要求的复合型教师队伍。其二,提供生态文明教育进修学习机会。从现有教师队伍中选拔一些优秀教师到有关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进一步深造,将其打造成新媒体环境下生态文明教育的复合型师资。其三,打造生态文明教育的学科平台。借助新媒体来创建生态文明教育的学科平台,促进校际交流合作,开阔教师的教育视野,提升教师的生态教育素养和综合素质。

(三)强化校园生态文化建设,营造生态文明教育氛围

校园文化是融入大学生生活和精神世界的最佳载体,生态文明观教育离不开校园文化的浸染和渗透。[2]新媒体环境下,加强校园生态文化建设,可以营造良好的生态文明教育氛围,逐渐消融网络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负面影响,使生态文明理念潜移默化中熏陶着大学生。要加大校园物质生态文化建设,整个校园规划、建设要遵循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整个校园散发着生态文明的韵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生态道德情感和道德观念。要强化校园精神生态文化建设,利用校园媒介加大生态文明宣传,积极鼓励学生在校园内开展形式多样的生态文化活动。要重视校园生态网络文化建设,加大对学生的网络净化教育,提升学生的媒介素养,打造生态与绿色的互联网,使学生能正确利用新媒体上的资源,提升生态文明道德意识。

(四)丰富生态文明教育资源,提供生态文明教育保障

加强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生态文明教育,需要丰富的生态文明教育资源,为生态文明教育提供保障。因此,要完善生态文明教育的课程体系,要组织专家学者编写不同层次的生态文明教育的系列教材,在条件成熟的高校开设生态科学与人类文明等公共必修课或开设生态文明讲坛等选修课,条件不成熟的高校可在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中增设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使全体学生都能够得到生态文明教育的熏陶,使有志成为生态文明建设和管理专门人才的学生能够进一步得到更为深入的学习机会。要丰富课程外生态文明教育资源,建立大量高质量的生态文明网站或在综合网站、校园网站上设立生态文明版块,为大学生提供大量观点正确、内容丰富的生态文明教育资源,促进大学生生态文明道德意识的提升。

(五)创新生态文明教学方法,增强生态文明教育实效

[ 注 释 ]

[1] 吴明红,严耕,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路径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12):65.[2] 刘芳.当代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研究[j].河南社会科学,2014(5):92.

篇2:qt 生态文明创新环境工程的科技发展趋势论文

浅析科技创新与生态文明建设

科学技术如同一把双刃剑,它为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带来了极大便利的同时,也给自然生态造成了巨大的灾难.因此在对科技工具理性反思的基础上,生态文明的提出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结果.如何厘清科技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实现人类与自然生态的`可持续性发展也就显得至关重要.本文从生态文明建设的角度就科技创新的必要性进行阐述,并就科技创新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作用机制进行探讨.

作 者:黄星华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刊 名: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英文刊名:MANAGEMENT & TECHNOLOGY OF SME年,卷(期):“”(18)分类号:X3关键词:科技创新 生态文明 作用机制

篇3:qt 生态文明创新环境工程的科技发展趋势论文

1 数据源的选取及处理流程

1.1 数据源的选取

基于词频统计的我国生态文明领域研究热点和研究趋势,主要数据源选定为1999—2011年我国国家级重要科研项目,包括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和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以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与“生态文明”相关的学术科研文献。

1.2 分析方法

目前学术界已有部分学者对我国生态文明及其相关主题进行了综述性研究,其中葛悦华在“关于生态文明及生态文明建设研究综述”中从概念、内涵以及文明观、政策、经济发展方式和法制等几个层面对生态文明及如何建设生态文明进行了综述分析[3];邹爱兵在“生态文明研究综述”中从生态文明价值观及其与科学技术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论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问题[4]。本文分年对项目主题和论文关键词进行词频统计分析,利用文献回归法对我国自上世纪90年代至今的生态文明领域相关科研热点和趋势进行脉络性分析。

2 生态文明相关研究热点分析

对生态文明领域的研究热点统计分析,可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重点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的重大、重点级别项目和CNKI中收录的相关学术著作三个方面进行考虑,考察方法主要是分年对项目主题和论文关键词词频进行统计[5]。

2.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重点项目析出热点

进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页,选择“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与资助情况”,进行项目资助情况查询。在“资助类别”选项中选择“重点项目”,在“项目主题词”选项中选择“生态”为检索词按批准年度进行分年模糊检索。

2.1.1 研究申报的峰期。

对1999—2011年资助生态类项目总数、名称、年份进行统计,在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生态类重点项目中,多属对于自然科学领域中某一特定区域的特定生态现象或生态问题进行实验性研究,申报的项目在数量上呈现了两次峰值,分别为2002年7项和2008年13项。

2.1.2 研究申报的热点主题。

所有申报项目中涉及研究主题分别为:水质水文18项、城镇/区域生态22项、农业生态4项、渔业生态4项、林业生态3项、工业工程生态2项、宏观产业生态2项、生态毒理学5项、气候土壤生态5项、碳类排放3项、生态服务2项。从1999年开始,几乎每年申请立项的课题中都涵盖了城镇区域生态和水质水文这两个主题,涉及年份连续长达13年。自2007年后,关于城镇/区域生态和水质水文这两个主题词的词频占历年所申报生态类课题中的比例逐年增大,其中城镇区域生态类的比重分别是:2007年25%,2008年23%,2009年50%,2010年25%,2011年33%;水文水质的比重分别是:2007年25%,2008年38%,2009年12.5%,2010年50%,2011年17%。此外,基金资助项目中,2002年,2010年和2011年分别有关于“生态服务的经济价值评估”,“产业生态系统的演化机制、优化路径及管理对策研究”以及“生态系统服务与区域社会福祉耦合机制研究”等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课题申请,这表明我国自然科学基金研究已逐步将“生态”的概念融入到服务社会和促进经济发展的创新研究中;相关领域学者已逐渐从对自然工具的价值认识转换到对生态内在价值的认识,通过从科学认识转向伦理认识进而转向道德实践的方式来实现科学价值与人文生态价值的统一[6]。研究结果也因此上升到了一个可定性的具有普遍适用性的理论高度,同时又重视定量分析后的操作实施。

2.1.3 研究项目资助经费情况。

对项目受资助经费金额进行统计,以分析我国在相关科研领域中的资金投入力度。历年申报项目所获资助金额情况如图1所示,可知自2007年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逐渐重视生态类项目的审批,支持经费较之前明显增加,这与社会、经济发展对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的要求日益增加的趋势相符合。

2.2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重点项目析出热点

进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主页,选择“立项专家数据库查询”,项目类别分别选择“重大项目”和“重点项目”,课题名称选择“生态”进行模糊查询,对项目的立项时间、名称、级别、数量进行统计,对所属学科进行归类,从而分析我国生态文明类软科学的活跃学科领域。

2.2.1 研究申报的峰期。

从立项时间上看,上世纪90年代仅资助重点项目2项,而截止到2007年前,资助的生态类项目也仅有7项。自2007年后,我国社科项目中与生态相关类项目明显增多,2011年达到了11项,这也说明环境与生态问题是我国现阶段发展所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2.2.2 研究项目的学科主题。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的研究项目所属学科与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不同表现在:重大级别中应用经济10项、法学1项、管理学1项;重点级别中应用经济2项、理论经济2项、社会学1项、哲学3项、法学1项、民族问题3项、马列社科1项、管理学1项。由此可知,所申报的生态类社科课题中,所属应用经济类项目数量较多,这体现出我国社科资助项目中主要研究目的是偏向于促进我国区域或产业经济增长。此外,从民族问题研究这一领域中出现生态类课题项目也可看出,在我国解决生态问题,提倡生态文明,不仅要依托于先进的科学技术等硬手段,更要切实把握住软环境,依托民族文化、结合民族背景开展包容的、和谐的生态文明建设工程。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生态政府和生态法律制度做保障,还需要在管理体制上进行配套改革[7]。从法律的视角研究生态文明问题,主要体现在生态文明的法律机制和法律体系的建设上,由于法律具有强制性,而生态文明倡导的更多的是一种道德或理念,因此,具有法律学科背景的生态文明项目更多的带有强制性与规范性色彩,同时相关研究也体现了我党“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针。

2.3 基于关键词词频统计的学术论文析出热点

利用从CNKI上以“生态文明”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得到的6682篇学术文献进行词频分析,除“生态文明”外共获得3859个中文关键词。1994年—2011年18年来我国生态文明领域逐年排名前10位的关键词统计如表1所示,除对关键词出现的次数进行统计以外,还对关键词占当年论文总量的百分比,即词频进行统计,得到如下分析结果:

2.3.1 最高词频的热点主题。

依1994—2011年我国生态文明领域排名前10位的关键词统计数据可知,总排名前10位的关键词分别是: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循环经济、建设、人与自然、环境保护、生态环境、生态、工业文明。

在位列前三名的关键词中,排名最高的是“可持续发展”。除1994、1995两年外,“可持续发展”一词一直位于当年生态文明关键词的前10位之内,且除2007、2008年词频排序第二位以外,其余几年皆是当年关键词词频值的魁首。其中,诸大建的“从可持续发展到循环型经济”[8]和曹利军,王华东的“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原理与方法研究”[9],前者将发展循环型经济、建立循环型社会看作是深化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引用频率651次;后者探讨了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的原则、建设思路和方法,并以常州市为实例进行了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建设,引用频率371次,从词频值和引文量均印证了“可持续发展”是贯穿我国生态文明历年来研究的主线。

词频值仅次于可持续发展的是: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强调社会经济的发展必须与自然生态的保护相协调,要求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10]。自2004年首次出现以来,除2007年排名为当年的第四位外,其余几年均在前三名之内,且2008年关于科学发展观的研究达到了一个峰值,位列当年第一。其中,俞可平的“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10]、马凯的“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发展”[11]和冯之浚的“树立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12]三篇文章,均为该主题下引用量较高的论文。

词频值第三位的是:和谐社会。自2005年首次以关键词的形式出现以来直至2008年,4年间一直处于当年生态文明领域研究热点关键词次数的前三名之内。但自2009年起,其关键词次数排名逐渐下降,分别为2009年第4位;2010年第7位;2011年第7位,究其原因主要是排名让位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等研究热点,如有关循环经济的研究中“清洁生产、生态工业和循环经济”,提出了“清洁生产是生态工业和循环经济的本质,发展循环经济是保持和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13]的观点;有关低碳经济的研究中“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研究”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论证了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发展方向并提出了我国实施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四项政策措施[14]。

2.3.2 生态文明研究热点的发展变化。

从关键词的数量反应了历年生态文明领域研究热点的个数;关键词出现次数从数值上反映了当年对各关键词方向研究的总体热度。经统计,历年来关键词出现数量和次数如表2所示。

经对表2的统计分析可得知,在历年关键词数量方面,较前一年有明显增长的年份分别是:1999年增加7个、2000年增加7个、2002年增加12个、2003年增加8个、2004年增加9个、2007年增加8个、2008年增加6个。其中关键词数量呈阶段性稳定状态,即1994—1997年小于5个,1999—2002年小于30个,2003—2006年除03年为34个外,其余3年均维持在43~44的稳定水平内,2007—2011年维持在52—58之间,其中考虑到不可避免的误差,2008—2011年关键词数量趋于绝对稳定。

从历年关键词出现的总次数上可以看出,比较明显的增长年份分别是1998年较上年增长16次,至2002年逐年次数变化量维持在20以内,2003年较上年增长58次,至2007年总次数未突破200,2008年次数较07年激增663次,之后逐年开始回落。由此可知,自1994年起生态文明关键词的研究热度基本经历了3个增长阶段,分别是1998年、2003年和2008年。从某种程度上讲,这三个年份反映了对于生态文明文献研究的热度变化点,但对于研究热度的强弱与学科发展的走向,还要参考特定年份的关键词次数总值以及具体关键词研究的集中度。以2007年为例,虽然较前一年的增长率明显低于2003年,但其关键词总次数为196,远高于2003年的120,因此该年生态文明的整体研究热度高于2003年。

从新增研究方向上可以得出:1999年出现了5个之前历年未曾提及的研究点,分别是生态意识、生态环境、自然观、发展、对策。2000年新增了10个研究点,分别是:环境保护、建设、生态文化、生态旅游、生态化、环境危机、生态城市、马克思、生态建设、经济发展。2001年虽关键词数量较上年有所减少,但首次反映出了绿色消费、天人合一和生态产业。2002年新增了6个研究点,分别是生态伦理、政治文明、生态道德、小康社会、人的全面发展、实践。2003年新增4个研究点,分别是循环经济、人与自然、社会主义、生态发展。2004年新增6个研究点,分别是马克思主义、和谐发展、高校、启示、创新和以人为本。2005年新增研究点5个,分别是和谐社会、以人为本、大学生、社会主义、构建。2006年新增研究点新农村建设与林业。2007年新增研究点生态社会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008年虽研究热点总数量较大,但较之前并未出现新增研究关键词。2009年新增研究热点低碳经济。

3 生态文明领域研究的变化趋势与发展脉络分析

3.1 生态文明研究主题的数量变化趋势

选取2011年词频次数位列前20(含20)的中文关键词,追溯其到1994年间逐年出现的数据,据此计算出该关键词每年出现次数较上一年的增长率,再将1995年—2011年每年的增长率进行累加,并求平均值,以此确定相应关键词的年平均增长率。在计算增长率时,当前一年关键词出现的次数为0时,为方便计算,将计算分母规定为1。根据计算结果显示,年均增长率在50%以上的热点关键词有14个,按照研究数量的多少由高到低排列分别是:生态环境、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建设、环境保护、工业文明、环境、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马克思主义、发展、和谐、生态。

3.2 生态文明研究主题变化的增长趋势曲线

为了更进一步直观说明我国生态文明领域自1994年至今的研究趋势变化情况,本文选取年均增长率排名前10位的关键词并根据相应数据绘制其增长趋势曲线图,如图2所示。由图2可知,从10个关键词的整体趋势变化来看,自1994年学术界开始关注生态文明问题后,历经18年的发展,大致出现两个较为集中的研究高峰,分别是2004—2005年间以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为主导的第一次学术研究高潮和2008年以生态环境和科学发展观为主导的关于生态文明问题的第二次全面性研究。10个热点关键词中涨幅趋势较为平缓的分别为:可持续发展、环境、马克思主义、发展、和谐、生态。其中关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虽然涨幅较小,但由表1可知,其历年出现的词频值较高,体现了其作为整体研究主线的稳健性;其余涨幅较小的关键词或具有上位词属性,或与变化较大的关键词具有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可视为在主导性研究热点带动下的从属性研究。

涨幅落差较大的热点关键词分别是: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生态环境和低碳经济。其中,科学发展观的研究分别在2004年和2008年出现了研究的峰值,但自2009年后有明显回落的倾向,特别是2010年研究趋势呈负增长状态。究其原因主要是2003年经我党智慧的高度总结后,科学发展观这一概念成为了解决我国普遍存在的生态与发展问题的重要法宝,围绕其展开的生态文明类相关研究成为了这一时期整体的研究趋势。伴随党的十七大提出全面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时代背景,2008年成为了对于科学发展观研究的第二个黄金时期。虽然自2009年后其词频增长率开始回落,但由于其词频基数值较大,未来对于科学发展观的研究仍将成为生态文明领域研究的主流趋势。

和谐社会体现了我国全面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本质目的,是建设小康社会在新时代下的理念诠释和升华。关于和谐社会的研究在2005年出现了显著的峰值,其增幅明显高于同一时期生态文明领域的其他研究方向,成为了当年生态文明研究的主基调,而后经历了2006、2007两年的平稳发展,在2008年出现了一个关于和谐社会研究的次高峰,由此可推断在党的十七大精神高度正确指挥下,我国学术界普遍形成了以建设生态文明为途径最终服务于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构想。自2009年后关于和谐社会的探讨虽逐年在研究量上趋于平稳、研究成果上未出现较上一年的明显增高,但作为我国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最终目的,该主题仍将成为今后生态文明相关研究的核心指导思想。

生态环境的改善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成果之一,是体现关于生态文明学术科研效果的主要方面。生态文明体现于生态环境保护,更在人类文明形态和内容的丰富以及对人、生命、生态、环境的认识和理解上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15]。生态环境的提高是一个亟待解决而又复杂长远的重大问题,不可毕其功于一役。对于生态环境的研究在经过2008年的高速发展后,又理性的回落到了2007年前的研究热度,而自2009年起,在其他研究方向增幅趋于平缓的情况下,低碳经济的增幅异军突起,成为了时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一个主要矛盾。通过对低碳经济的相关研究来间接解决我国生态环境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也清晰的体现了我国学者绕过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思路。

3.3 生态文明研究的发展脉络

通过如上定性与定量分析,可总结出一条较为清晰的我国生态文明文献研究与发展主线,大致可分为4个阶段。

生态文献研究的萌芽期:2004年前。此阶段的研究为生态观在我国学术界奠定了基础。学术界由工业文明开始探索伴随国民经济发展所带来生态问题的解决方法,并认为生态文明将作为未来社会的主要文明形态以取代工业文明,引导人类社会继续向前发展[16]。主要研究方向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并开始将可持续发展定为解决我国一系列生态问题的总思路。课题项目方面多为解决我国特定环境问题的研究。

生态文献研究的调整期:2004年-2007年。伴随着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的提出,关于生态文明的研究在主题和内容上不断做出调整与细化,析出关键词明显增多,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建设成为了这一时期研究的重点。研究项目方面,软科学类开始出现了关于生态文明机制方面的课题研究。

生态文献研究的生长期:2007年—2009年。伴随着党的十七大建设生态文明的明确提出,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愈加清晰、内涵愈加丰富。对于生态文明的研究在这一时期经历了告诉的发展与不断深化。各个主题在研究数量上明显增多,内容上不断丰富。以科学发展观为主导的研究体现了生态文明的重要内涵,伴之而来的关于制度、法律、道德、文化方面的研究体现了这一时期生态文明已上升到了我国社会主体发展的战略层面。

生态文献研究的分层期:2009年至今。生态文明研究在经历了2007—2009年的黄金发展后,主要研究层次更为清晰。在宏观层面,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与和谐社会的内涵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和丰富;微观层面,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环境保护、生态伦理、生态文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生态观中的应用成为主要研究方向。这一时期的研究主题鲜明、方向集中,这些集中的主题,说明了生态文明的研究更重视研究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相适应,与全社会可持续发展要求相适应,体现研究注重社会意义与可实践操作的意义。

4 结语

生态文明的问题是摆在我国现实发展面前的一个长远的复杂问题,其植根于我国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生态文化中。对于生态文明的建设工作既要根据地方环境特色进行与环境相协调的经济建设和环境建设,又要从树立公民全新的生态价值观以及在生态价值观的引导下规范我国民众的实际行为等几个方面入手开展[17],做到将生态物质文明建设与生态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双管齐下方能事半功倍。

从历年受资助的国家级项目分析数据中得出,生态文明领域的作用范围广,既涉及到农业、工业等支柱性产业的产能与经济效益,又涉及到社会、民族、伦理道德、规章制度、法律法规等软性层面,因此相关研究成果丰富、涉及领域繁多,需要相关研究者具备深厚的学科背景。

篇4:qt 生态文明创新环境工程的科技发展趋势论文

【摘 要】如果要从人类文明的演变过程当中分析当前人类社会面临问题的原因,那么就得从技术、经济和环境这三方面来入手,要了解它们三者之间的关系才行。经研究发现:科学技术是人类文明不断发展前进的重要动力之一,也同样是当下地域性、世界性生态环境问题的源头所在。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核心构成了人类社会的基本文明形态,也叫做生态文明。它与、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是一样的,都是将理想建立在现代文明之上的人与自然环境的重新调整。也同样提倡可持续发展,并建立一个资源节约性的、环境友好型的生存、生活、生产方式。

【关键词】生态文明;环境发展;科技

0.引言

人类自身利用自然的力量和资源创造出来的人工社会和全新的社会活动,就叫做人类文明。科学技术永远作为第一生产力,它不断促使着人类演变,并且随着人类本身的不断进步而进步。当然,任何事物都由两面性。科技在给人类带来美好的同时也带来了灾难。

1.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

随着发展,人类的需求能力也无限扩张,自然资源越加匮乏,人类如今面临着史无前例的面临环境和资源带来的紧迫,人与自然这个老课题终于又被人们提出来。人类通过著书立说或立法等方式来表达对如今处境的反思和治疗,清晰的提出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这也许就意味着,人类终将迎来一个崭新的生态文明社会。

生态文明是基于人和自然相互尊重的前提,达成一定默契的一种高度发达的文明。这样的社会是符合目前人类所期望的社会的样子。但这种文明并不是一种简单的人类豁达、环境优美的感觉,而是一种自身由内到外彻底反思自己和反思工业文明的思想革命。

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是人类所有社会活动的总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就是具体的表现。人与自然的关系如果一个有相互作用的纽带,两者直接或间接的改变着对方。其实说白了,如今自然资源日渐枯竭等一系列问题,就是人类产生的活动超过了自然所承受的极限。虽然科技经过长久的发展为社会提供了更多的动力,但造成的污染和破坏远不是利用科技就能彻底解决的。有报告显示,自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期开始,全世界的木材销量增加了近65%;谷物类翻了一番,肉类增加两倍。另外,全世界重金属的开采量也有巨大增长。

另外还有资料表明,零六年全世界使用的全部能源加起来达到了115亿吨,达到了1971年的兩倍;而因为化石能源的开采量增多,全世界的二氧化碳排放也相应的开始增长(如图2)。

人类凭借自己的改造力量,终于造成自然生态严重的不平衡,同时自然又反馈人类给予的恶果返还给人类本身,两者形成一种对立状态。

人类之所以这样大规模的破坏环境,还是和利益有关的。有资料显示,当污染的排放量增多时,人民平均GDP也随之上升。(如图3)

2.改善环境应重点创新的领域

人类的每一次文明进步,都伴随着新科技的产生,同时也产生污染问题。从环境的主要因素来看,地域性和大气层的污染进一步增强,生态环境日趋衰弱,其功能性也日渐衰退,土壤质量令人担忧。同时,全球气候的变化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也急需解决。面对我们国家这种复杂性极强的环境问题,亟待创新科技来预防和治理。为改善我国的环境的水平、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应重点从以下几个领域开展。

2.1地球系统工程

地球系统科学产生的同时,地球系统工程也随着而来。这个工程的重点在于采取怎样的手段解决地球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无论是利用现有的,还是亟待创新的科学技术。国内外的系统研究表明,此系统科学方法已经成为当前应对全球生态变化和环境改变、并提供良好解决办法的重要手段之一。

2.2全球气候的变化

如今全球的气候变化已经成为人类面对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世界的政治外交和经济发展等诸多方面都受到它的深刻影响。我国是主要受影响国之一,近些年来因为气候变暖的问题而产生的极端天气明显增多,多地区的生态环境脆弱不堪,有些地区跟随季节的变化降水呈两极分化。从内陆到沿海,气候变暖无时无刻都在对生存环境造成直接的影响。所以,创新发展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科学技术,是应对全球气温变暖基本方法,也能促进环境工程有关科学的技术发展。

2.3绿色经济

绿色经济是时代对人类提出的新的发展方式。它建立在传统的经济基础上,能有效的协调环境与经济之间的关系,使其健康发展。同时,也再针对全球环境变化、自然资源的合理配置、优化产业结构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2.4控制管理重大环境风险

近些年我国经济发展过于迅速,从而忽略了很多环境问题存在隐患,一旦问题爆发,不但严重威胁到人民的生命财产(下转第311页)(上接第284页)安全,还会引发一系列的次生灾害,从而给人民和环境带来更大的危害。对于我们环境问题存在的复杂性,应该开展重大环境问题的风险评估、预警和应急处理,有针对性的对局部进行重点管理。这对于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保障人民安全有着重大意义。

3.结语

生态文明能够有效的重建和调整现代工业社会下人与环境的关系,它的本质与提倡的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一致,旨在寻求人与环境和谐共处的平衡点。而环境工程和科学技术是促进生态文明发展的重要手段,尤其是目前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今天。它应当准确把握目前国家相关问题的发展形势,力争形成具有我们国家特色的技术体系,给保护环境、促进经济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持。 [科]

【参考文献】

[1]孟伟,傅泽强.生态文明创新环境工程与科技的发展模式[J].环境工程技术学报,2011,01(1).

[2]姚芝茂,燕中凯,刘媛等.我国环境工程技术规范体系建设进展[C].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2013.

篇5:qt 生态文明创新环境工程的科技发展趋势论文

摘要:环境保护是实现社会发展的前提,保护环境,确保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社会能够得到进一步发展的前提,也是人类文明延续的保证。党的十九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的重要内容,把建设美丽中国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大目标。

关键词:环境保护;环保成效;生态文明;绿色发展;美丽中国等

一、当前环保工作的形势

1“十二五”环保工作取得的成效

“十二五”以来,坚决向污染宣战,全力推进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持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生态环境质量有所改善,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国家把生态系统保护作为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成立了生物多样性保护国家委员会,发布《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1-2030年)》,启动了“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十年中国行动”。大力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生态修复工程。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投资达3600多亿元,约105万平方公里的天然林得到有效保护。近十年,我国森林面积净增长10万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由本世纪初的近16.6%上升为2013年的21.6%,不仅是森林,湿地保护率也提高13个百分点,水土流失面积由2000年的356万平方公里减少为2013年的近295万平方公里,减少多达1/6。我国已建成以自然保护区为骨干的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网络体系,各类陆域保护地面积达170多万平方公里,约占陆地国土面积的18%,提前完成《生物多样性公约》提出的到2020年达17%的目标。建成自然保护区2729个,总面积达147万平方公里,约占陆地国土面积14.8%,高于12.7%的世界平均水平,85%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和野生动植物得到有效保护。

2.“十三五”环保工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十三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仍然突出,多阶段、多领域、多类型生态环境问题交织,生态环境与人民群众需求和期待差距较大,提高环境质量,加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加快补齐生态环境短板,是当前核心任务。“十三五”期?g,生态环境保护面临重要的战略机遇。全面深化改革与全面依法治国深入推进,创新发展和绿色发展深入实施,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逐步健全,为环境保护释放政策红利、法治红利和技术红利。经济转型升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化解重污染过剩产能、增加生态产品供给,污染物新增排放压力趋缓。公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日益增强,全社会保护生态环境的合力逐步形成。

同时,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任务尚未完成,生态环境保护仍面临巨大压力。伴随着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发展与保护的矛盾更加突出,一些地方环保投入减弱,进一步推进环境治理和质量改善任务艰巨。区域生态环境分化趋势显现,污染点状分布转向面上扩张,部分地区生态系统稳定性和服务功能下降,统筹协调保护难度大。我国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国际社会尤其是发达国家要求我国承担更多环境责任,深度参与全球环境治理挑战大。

二、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加大环境治理力度

制定和实施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方案,加大投入,强力推进,严格控制污染源头,狠抓末端排放治理,切实整改突出问题,让人民群众真正感受到环境改善的成果。打赢蓝天保卫战,大力调整能源结构,有序推进“煤改气”、“煤改电”,发展冬季清洁取暖。实施20万千瓦以上燃煤发电机组超低排放改造,淘汰20吨以下燃煤锅炉1000台。加大油品升级和机动车尾气治理力度。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突出抓好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加大石头口门、新立城两大水源地综合治理力度。新建、续建、提标改造10座污水处理厂。完善黑臭水体治理工程,落实水污染防治责任,努力实现建成区水体长治久清。加快推进伊通河南南段、北北段和串湖、新凯河、东新开河、饮马河等重点流域治理。全面落实河长制,形成巡河、治河、护河常态机制。推动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启动建设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餐厨垃圾处理厂投入使用。开展土地污染详查,严格建设用地准入,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治。实施退耕还林还草还湿、矿山环境修复。严格环境执法,对环境违法犯罪,必须依法惩治。加快构建环境管控的长效机制

完善机制,深入推进综合整治。总结以往经验,建立完善日检查、周通报、月评比的楼院卫生管理评比机制和社区环境卫生日常监管机制,并逐步在全市范围内推广楼院环境卫生挂牌机制,以引起物业公司和广大居民对楼院、小区环境卫生的高度重视。抓好市民素质教育,动员辖区退休职工、热心居民组建成立宣传队,加强对身边居民教育引导;动员热心居民加入志愿服务队,定期开展环境整治、文明劝导等志愿服务活动;充分发挥楼院“红黑榜”的作用,增强居民的荣辱感,引导居民收好自家杂物,做好楼道卫生,逐步养成人人注重生活环境、天天打扫卫生、及时清理垃圾的良好卫生生活习惯。

3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美丽中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一是着力增强“四个意识”,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二是着力推进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三是着力解决大气、水、土壤污染等突出环境问题,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四是着力加强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增加优质生态产品供给。五是着力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完善生态环境管理制度。党的十九大在十八大的基础之上再一次吹响了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的号角,这就进一步昭示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意志。

篇6:qt 生态文明创新环境工程的科技发展趋势论文

系列讲话精神)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

秦光荣

《 人民日报 》(2014年01月16日 07 版)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这些重要论述饱含尊重自然、谋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理念和发展理念,为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我们应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这些重要论述,更加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突出抓好蓝天、碧水、青山、绿地、资源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努力争当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

牢固树立“生态环境也是生产力”的理念

习近平同志强调:“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这揭示了一个朴素而又深刻的道理——生态环境也是生产力。

人们对生产力的认识是不断深化的。生产力是人类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过去我们突出强调人类的“能力”,但实际上生产力也离不开“自然”,生态环境也是生产力。因此,马克思主义生产力概念不仅包括人的劳动和创造力,还包括作为人类生存依托和劳动对象的自然界。特别是随着人类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生态环境所涉及的方方面面无不与生产力有关,生态环境越来越成为重要的生产力。

牢固树立“生态环境也是生产力”的理念,就是要把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马克思曾说过:“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我们只有更加重视生态环境这一生产力的要素,更加尊重自然生态的发展规律,保护和利用好生态环境,才能更好地发展生产力,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之间不是主仆关系、对抗关系,而是同呼吸共命运的关系。我们要克服把保护生态与发展生产力对立起来的传统思维,下大决心、花大气力改变不合理的产业结构、资源利用方式、能源结构、生活方式,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和低碳技术,进一步提高生产力发展水平,走绿色发展之路。

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在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上。近年来,云南省良好的生态环境有效促进了群众增收致富和经济社会发展,许多产业就是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发展起来的,比如生物产业、旅游业的发展都得益于良好的生态环境。目前,云南省与生态环境相关的绿色产业增加值已占全省生产总值的3/5以上。我们要牢固树立“生态环境也是生产力”的理念,大力改善生态环境,为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条件。

切实把生态环境保护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工业革命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提高,人们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推动了社会文明进步。但与此同时,生态破坏、环境污染、水资源短缺、气候变暖等问题敲响了人类生存与发展的警钟。历史经验告诉我们,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习近平同志告诫我们,要清醒认识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的紧迫性和艰巨性,清醒认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对人民群众、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和责任,真正下决心把环境污染治理好、把生态环境建设好,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我们要深刻领会这“两个清醒认识”的重要论述,把环保优先的理念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落实到每一个工作环节,树立生态观念、完善生态制度、维护生态安全、优化生态环境,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在重大决策、区域开发、项目建设等方面实行环保一票否决制度,使各项决策更加有利于环境保护、更加有利于科学发展。

坚持以最小的环境代价实现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既要算经济社会效益账,也要算生态效益账,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实现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使有限的环境、资源得到永续利用。这就要求我们不断提高资源利用率,使经济社会活动对生态环境的损害降到最低程度,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多赢。应坚持“既不欠新账、又要多还旧账”,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优化建设布局、优化人居环境,实现由“环境换取增长”向“环境优化增长”的转变;坚持经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一起抓、产业竞争力与环境竞争力一起提升、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一起考核、物质文明与生态文明一起发展。

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习近平同志强调,经济发展不应是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竭泽而渔,生态环境保护也不应是舍弃经济发展的缘木求鱼。这深刻揭示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辩证关系。从我们目前的发展情况看,生态问题不能用停止发展的办法解决,保护优先不是反对发展,其核心是要正确处理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在发展中保护生态环境,用良好的生态环境保证可持续发展。事实证明,我们可以把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与推动产业发展、群众脱贫致富紧密结合起来。近年来,云南省发挥“山”的优势,做好“林”的文章,着力培育带动力强、影响面广的木本油料产业,不仅绿了荒山,还为广大山区农民增收致富找到了一条新路子。

坚持宁可牺牲一点发展速度也要守护好生态环境。习近平同志指出,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西方发达国家曾走过“先污染后治理、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增长”的道路,我国一些地方在发展中也付出了很大的生态环境代价。习近平同志强调,再也不能简单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来论英雄,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状况的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增加考核权重,使之成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导向和约束。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我们要牢固树立生态红线的观念,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宁可牺牲一点发展速度,也要保住良好的生态环境,决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而要努力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新型发展路子。

努力争当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云南省最宝贵的资源、最明显的优势、最亮丽的名片,也是云南后发赶超的最大潜力。生态文明建设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革命。我们应进一步增强使命意识,以对国家、对人民、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使彩云之南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人与自然更和谐,为人类保护和建设好一个珍贵的绿色宝库,奋力书写无愧于历史的云南生态文明建设新篇章,争当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

着力构建生态文明建设的产业支撑体系。按照全国主体功能区划要求,细化主体功能区定位和发展方向,调整区域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业,打造现代庄园农业,调快调特第一产业;加速新型工业化,改造提升优势传统产业,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调快调强第二产业;提升旅游业发展水平,加快发展物流、金融、信息咨询、科技服务等现代服务业,调快调优第三产业;加快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发展,推进循环经济试点,创建一批循环经济企业和生态园区;制定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标准和审核技术指南,形成技术支撑体系。

着力构建生态文明建设的环境安全体系。深入推进“森林云南”建设,大力实施退耕还林及陡坡地生态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城乡绿化、防护林建设、天然林保护、低效林改造、石漠化治理、农村能源建设“八大工程”,力争到2020年森林覆盖率达到60%。加大以滇西北、滇西南为重点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力度。加强云南九大高原湖泊和江河流域水污染防治,确保达标湖泊水质稳定,确保被污染湖泊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实施大江大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确保重要江河流域监测断面达到三类以上水质标准。推进城乡人居环境综合治理,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把生态理念融入城镇建设,加快推进中小城市污水、垃圾集中处理设施建设。

着力构建生态文明建设的文化道德体系。建设生态文明,除了运用经济和法律手段,还要依靠文化道德的力量。应深入开展保护生态、爱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宣传教育和知识普及,在全社会树立生态文明观念。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入手,宣扬亲近自然的生活理念,提倡勤俭节约、保护环境的社会风尚,建立生态文明的道德规范。推广可持续发展的消费模式,实行环境标志认证和政府绿色采购,提倡绿色出行。完善绿色消费激励政策,完善绿色消费体系,以绿色消费带动绿色生产。

着力构建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制保障体系。习近平同志指出,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应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建设的综合评价体系,把资源能源节约指数、生态环境治理指数等纳入各级党委、政府政绩考核内容,落实责任,严格奖惩。严格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将规划环评列为项目环评的前置条件,依法对各类专项规划、重大决策和建设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严格执行环境准入制度,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杜绝国土资源恶性开发和破坏环境的事件发生。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建立健全资源有偿使用机制和生态补偿机制,加快资源型产品价格改革,形成反映资源稀缺程度的价格体系。探索建立环保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健全环境民事责任,进一步明确政府、企业、公民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法律责任。

篇7:qt 生态文明创新环境工程的科技发展趋势论文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就是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法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相伴而来的生态环境问题日渐突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与西方发达国家国家相比差距还很大。在污染治理,单位GDP能耗,三产业比重,城镇化率及农药使用强度等诸多方面与西方发达国家差距明显。特别是在广大农村地区,由于种种原因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普遍不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农村人居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作为农村改革发展的目标之一,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在我国整体生态文明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农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重要基础。

周末回家,我在家乡进行了走访调查,很多曾经污染严重的地方被彻底的清理整顿,基本上恢复了原来的面貌。不同的地方虽然效果不同,但是在整体上有了很好的改观。近几年,由于政府大力提倡生态文明建设,坚持走可持续发展路线,从前,家乡建设对于生态文明建设一直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只是在培植树木方面比较突出,建立防护林,防止水土流失。在工业方面,为了大力发展经济,对于污染现象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所以导致很多地方被污染,我家乡的春陵河也受到了严重的污染,由于挖沙经常向河里排放污水,从前的春陵水清澈透明,而现在生活垃圾四处飘浮,春陵河下游更是遭到严重破坏。

近年来,人们对生态文明建设有了新的认识,并且体会到了破坏生态环境后上天对人们的报复。由于人们对生态的破坏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水土流失,地震,海啸,雾霾等这些仅仅是上天对我们小小的惩罚。如果我们不从中吸取教训,那么上天对我们的惩罚只会更加的变本加厉。

生态文明的提出,实际上是人们对可持续发展问题认识深化的必然结果。严酷的现实告诉我们,人与自然都是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环境保护的问题,在中国始终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我们曾经高喊着“人定胜天”的口号,毁林垦荒、围湖造田。改革开放初始,就有专家学者大声疾呼——中国不能走西方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但那些为官一任的急功近利者根本听不进逆耳的忠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几乎都是以环境污染加剧和资源能源的大量消耗以及生态破坏为代价的。我们面临着残酷的社会现实,自然资源不足、生态系统破坏、环境质量下降宣告着环境危机正在越来越严重地制约经济发展,成为吞噬经济成果的恶魔。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农村和谐发展,农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丰富,健康,幸福的重要保障与措施。

农村生态环境基础实施不足和设施建设投入不够,农村村社建设的不合理性,农村散放式养殖产生的危害,水土流失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工业产品大量进入农村引发的环境危害,不当的农业生产方式导致的危害,不文明的生活习惯,生活方式和不良的农村风俗导致的危害等等都是我们当下遇到的问题。

但是,生态文明建设我们还是小有成就的,农村制定了包括环境卫生治理办法,安全用水方法,沼气建设等几十项政策及办法。这些政策办法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近年来又推出的新型农村建设,实现了城乡生态环境统一规划,统一投入,统一建设,统一整治。加强农村生态建设和污染控制,开展“三清”,“三改”,“三绿”等生态文明建设。农村面貌焕然一新。

党的十六大以来,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党中央相继提出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生态文明等新的发展理念和战略举措。

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新要求,并将到2020年成为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要求之一。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提高生态文明水平。绿色建筑、绿色施工、绿色经济、绿色矿业、绿色消费模式、政府绿色采购不断得到推广。

党的十八大又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我们一定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共建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 ”成了我们鲜亮的口号。相信绿色生态文明会在你我的共同努力下传承;相信蓝天白云会在你我的共同奋斗中再现;相信青山秀水会在你我的共同争取下重生。相信你我的力量,让我们携手共铸人类美好的未来家园。

回想过去,我们国家发展到今天,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把生态文明建设提上了议事日程,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这也是以人为本的重要标志。生态文明建设的提法,避免了只注重经济开发,不讲究生态环境保护,提出要留给后人天蓝、地绿、水净的环境。

虽然近年来,各级政府及领导开始采取多项措施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努力建设生态文明农村,但是收效甚微。我认为其中的主要原因还是农民对生态文明建设这方面地意识太薄弱,他们只关注当下眼前的利益,没有意识到后辈子孙的利益。所以,接下来的主要任务是让人们加强对未来家园建设的认识。要想加强农民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识,必须增强这些方面的。

一是和谐意识。良性生态的构建,其要义是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就是要寻求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最佳结合。

二是文明意识。将文明引入生态发展,或将生态发展上升到文明的高度来看待,这是对生态问题的重大觉醒和认识上的重大升华,是生态意识的明显体现。

三是持续意识。伴随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增强,人们在使经济加速增长的同时,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也呈加速的趋势。

再次是权利与义务意识。随着野蛮的、掠夺式的开发和经营,人们赖以生存的土地、水源、矿产、能源、森林、草地、生物等资源伤痕累累,资源和环境危机四起,自然界给予无情的报复。

人们只有对这几方面有所意识时才能更好的建设自己的生态文明家园。到那时候我们的家园将会是另一番模样。到那时候我们的家乡会变成这个样子,一条条平整洁净的水泥路直通农家院,一棵棵郁郁葱葱的林木长势喜人,充实忙碌的村民奔走于山间绿道,欢声笑语回荡在山林间。绿叶繁花,鸟语啁啾,波光潋滟,美不胜收,好一幅“村在林中,路在绿中,人在景中”。

作为一名大学生,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环境保护意识下,我们要努力学习生态文化,大力弘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提倡从我做起,提倡绿色消费,倡导低碳生活。在学校我们要懂得生态文明建设大局下的责任和义务,我们更要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自己的热情与力量。

篇8:浅谈生态环境监测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生态环境,监测,发展

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保护和建设好生态环境, 是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是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基础。现阶段, 我国环境监测工作的重点落在环境质量检测、工业污染源检测以及城市环境监测等方面却忽视了生态环境监测, 对于生态监测而言其监测技术能力以及硬件水平的落后加之工作人员的经验欠缺, 导致不能准确掌握生态系统的规律性。因此, 我们首先要从实际出发, 加强对生态环境监测的力度。

1 基本概念

1.1 生态环境

已故中科院院士黄秉维先生对于生态环境一词的解释于文章中明确指出:生态环境就是环境, 应包含污染以及其他各种环境问题, 而不应将生态与环境二词分开解释。刘昌明和沈国舫等院士对生态环境一词作如下解释:所谓生态就是与生物关联的关系总称, 以群体的形式存在, 而环境则属于客体。生态环境诠释的自然环境并不包括所有的环境问题, 所以真正意义上的生态环境就是环境[1]。

1.2 环境监测

所谓环境监测就是指正确使用生物、化学和物理等系列现代科技手段, 持续性地或者是间断地对三者污染因素实施现场勘测, 进而准确判断环境质量问题。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 环境监测的范围呈多方面发展, 其中还包括对工业污染源的检测以及生态环境的检测, 进而使检测对象由狭隘的污染环境的因子扩展到生态变化和生物的监测, 其目的主要是及时、确切、全方位的展现环境质量状况, 从而为污染源控制、环境管理和规划等提供科学、合理依据。

1.3 生态环境监测

由于目前生态环境监测的概念存在较多异议, 所以本文选取一种观点加以论述。所谓生态环境监测就是生态系统各个层次的生物监测, 其主要功能就是监测与评判大自然和人类变化在生态系统里的相关反应, 主要包括地球物理化学监测以及生态监测。具体说来生态环境监测指运用生命系统和与生命系统存在关联的系统变化作用于监测环境质量和变化的工作中[2]。

1.4 生态环境监测与环境监测的联系

环境监测作为研究以及检测环境质量的重要途径, 是科学研究环境的必备手段。生态环境监测则使用各项技术检测手段以及生命系统对自然与人为举止的评判, 进而将二者对环境的危害、影响和对应变化规律加以分析总结, 从而为环境质量的控制、评估与管理提供科学理据。

2 发展历程

2.1 国外

环境监测一词首先是由欧美发达国家于十九世纪末提出的, 在美国主要是由卫生部门带领、指导全国范围内的空气、土质、水质、污染物的监测工作。随着国家逐步发展壮大成立了国家环保局并由其统一指挥监测工作, 从七十年代末开始, 国家环保局有力落实其环境监测的主导功能。上世纪初马森等人提出的污水生态系统标志着生态监测的发展;克列门茨将研究指标定位于植物个体和群落作用于农、林、牧业中, 积极倡导将高效率检测仪器视为植物这一观点[3]。

2.2 国内

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我国的生态环境监测有所发展并且于省市之间创建了环境监测站点, 提出了生态环境监测应以“五化”为目标、数据以“五性”为标准、质量以“五报”为反应形态的具体要求。直至目前, 我国已推出四百多项环境准则, 包含了土质、水质、大气、噪声、废物等各个领域。

3 生态环境监测的主要内容

3.1 检测的基本原理

3.1.1 代表性原理

即将有限的断面和点位代替无限的整体环境情况, 其主要反映空间状况;运用有限的采样频率代替可变动的整体环境情况, 主要反映时间状况;运用有限的数据量反映整体环境信息。

3.1.2 规范性原理

将环境信息的可比性、可靠性与检测的精准性、可溯源性以环境监测的技术规范化 (标准化) 、监测制度化的形式加以体现[4]。

3.1.3 完整性原理

检测过程运用要素与相素以及压力三者混合监测程序达到反映环境内涵的复合性和完整性的目的, 并将环境监测的系统性展现的淋漓尽致。

3.2 检测指标

生态环境监测指标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 (1) 化学指标; (2) 生态学指标; (3) 环境质量指标; (4) 生物学指标; (5) 环境建设指标等。

4 我国生态环境监测的现状

缘于本国生态环境监测的起步落后于发达国家, 所以容易缺乏统一有序的监测标准且对于技术规范的制定尚未落实, 只是在海洋和农业方面推出了较为具体的技术章程制度。制约我国生态环境监测发展的主要因素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 监测地位、作用、性质均无规范性法律法规; (2) 运行的环境管理制度与各项机制不符合监测需求; (3) 无有力财政措施作为平台; (4) 监测队伍缺乏规范性且资质与机制尚处于青涩阶段; (5) 监测体系不完善缺乏连贯性, 监测人员的能力与素质有待提升[5]。

5 我国生态环境监测的发展趋势

将地面监测技术与3S技术有机结合, 分别从微观、宏观两方面审度生态质量;加强网络设计一体化, 将全球生态变化作为质量变化的首要考虑因素并且将生态风险评价替代生态质量现状评价, 为早期防御警戒打好基础。具体而言, 笔者认为, 生态环境监测趋势主要有以下几点: (1) 主要监测手段由人工取样以及实验室分析, 向网络化和智能化以及自动化发证; (2) 重视技术发展方向, 将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扩展; (3) 检测领域向全方位检测扩展; (4) 将地面监测与遥感环境监测混合使用; (5) 检测硬件设施要求增多, 需集多功能、自动化、高质量、智能化为一体。

参考文献

[1]李文峻.浅谈生态环境监测[J].农业环境与发展.2011 (01) :62-63

[2]丁琼.生态环境监测[J].科协论坛 (下半月) .2009 (01) :78-79

[3]李武杰, 王文滨, 李丛君.农业生态环境监测技术方法研究[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9 (02) :15-16

[4]屈红艳.生态环境监测及在我国的发展[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 (10) :55-57

上一篇:关于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报告下一篇:上外保送面试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