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干部述职报告

2024-07-20

交流干部述职报告(共6篇)

篇1:交流干部述职报告

中层干部全员轮岗交流述职报告

领导和同事们:

xx年初,局组织了中层干部全员轮岗交流,在同事们的大力支持下,我有幸走上了市编办综编科长的工作岗位,按照任职承诺,今天在此向大家报告一年来的思想、学习和工作情况,敬请检阅。

一是思想状况。首先对公开竞职认识明确,坚定任职承诺,绷紧了从严要求,奋发向上这根思想弦。其次始终与局党组保持高度一致,忠实执行组织和领导的各项指示。再者积极协同内部科室和相关部门的工作,起到了承上启下连接左右的作用。

二是学习情况。第一是政治学习,在参加局里统一组织的学习的同时,注重加强对时事政治学习,特别是党的xx大报告关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精神的学习领会,从中丰富了理论基础,提高了推进改革的理性认识,做学习笔试近万字,撰写理论文稿2篇。第二围绕局党组提出的阶段性学习要求,注重学习认识的提高,特别是打造阳光人事、落实“三问三制”这个主题的学习实践,并应用于实际工作中。第三是业务知识学习,注重收集整理有关机构编制管理的经验,分析其可借鉴的做法,使自已有一定的科学认知。第四是兴趣学习健康,订阅了有关文化报刊,追求自身文化内涵,坚持无不良嗜好。

三是工作成效。年初曾作了“熟悉情况不等待、提高效率树形象、创新管理强方法、加强协调增活力”等四个方面的工作承诺,这里可自豪地说,件件落实,样样见效。

第一,及时掌握了全市xx名总行政编制的分解,市、县(区)党政机关、政法机关和乡镇机关的分布情况及日常编制管理方法。

第二,创新完善机构编制管理方法,探索建立了机构编制管理“六环”工作流程,及时建议并实施更换了机构编制管理手册、台帐,规范了机构、编制和实名制的有效管理,使机构、编制、人员数据清,情况明,汇总快,办事效率高。此做法被中国机构编制网作为经验宣扬。

第三,在年初,如期完成了乡镇机构改革文件的制发,并对各地在推进乡镇机构改革工作情况进行充分掌握,并在11月又制发各地部门派驻和乡镇直属事业单位编制分解文件,保障了改革的进程。

第四,科学建议服务编委会决定,全年所提交的两次编委议题,涉及经济社会发展事项占70%以上,特别对纪检监察机构设置,市级部门与省对应部门职数职级配备提供了可靠的建议意见。较好地完成了森林公安,市、县(区)物价部门体制机制和巴州区公安分局看守所的上划管理。为保障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起草呈报了市水务、天然气、城管等机构和编制的请示工作。全年撰写总结汇报、领导讲话等综合性文稿8篇。

第五,制作了市级行政机关机构编制一览表,市级行政机关领导职数一览表,分送领导掌握,发挥了工作的主观能动性和决策科学的服务性。

第六,坚持以宣传提高声誉,全年共制发《xx机构编制》信息11期、刊发信息xx条,采写新闻稿件xx篇,其中被《xx》采用3篇,《xx》等采用xx篇。所报信息被《xx》采用x篇,《xx》采用x篇,今年再次被省编办表彰为信息工作先进单位,为我办赢得了荣誉。

第七,改进服务形式,树立把岗位由“热”变“冷”的服务理念,即坚持将工作的热点自觉降温,一切按原则办事,自觉转变工作作风,一视同仁办事。把服务由“冷”变“热”,即服务热忱,不在勾兑中搞所谓“协调”,不在办好事中吃拿卡要,不擅自到部门调研工作,以实绩赢民心,以正气树形象。

第八,协同机关各科室共同推动工作,坚持和谐至上,团结友善,讲规则不给他人和组织制造麻烦;善于负重,注重理解,维护大局,因而获得好评。

当然,总结尚不全面,缺点也还不少,在新的一年工作中不断发扬成绩,自觉克服不足,同时由衷希望得到组织和同事的大力帮助与支持,为树立新形象,取得新成绩,让我们共同开创未来!

特此汇报

篇2:交流干部述职报告

一、实践与探索

1、突出交流重点。一是抓好市级机关和乡镇党政一把手的异地交流。市直机关部门交流了26个党政正职,乡镇党政正职交流面达到71%;二是抓好执法部门、热点岗位的换岗交流。对法院、检察院、建设局、交通局等单位副职组织了交流,同时有3名同志因亲属关系安排了换岗;三是抓好年轻干部的培养交流。从市级机关选派26名年轻同志到乡镇任职,其中15人先后走上正职领导岗位,占乡镇党政正职总数的37%。选派6名同志到经济开发区专职驻外招商,2名同志到信访局见习工作;四是抓好乡镇之间的干部工作交流。选调7名熟悉基层农村工作的同志到经济薄弱的乡镇担当重任,对36名乡镇领导班子成员调整了岗位或工作分工。

2、拓宽交流渠道。市委在加快干部交流的同时,积极探索干部交流的途径。一是结合干部提拔使用交流干部。去年以来,交流提拔干部占提拔干部总数的32%,有意识地把年轻干部放到乡镇和招商引资第一线加强实践锻炼;二是结合班子换届和机构改革交流干部。在市级机关机构改革和乡镇党委换届、人大例会过程中,抓住完善班子结构等契机,加大干部交流力度;三是结合公开选拔交流干部。先后两次组织局级干部公开选拔,交流提拔干部占录用干部数的54%。

3、完善相关制度。市委针对干部交流工作存在的实际情况,采取了相应的配套措施。一是加强教育引导。在市委形成决定后,及时开展谈心、谈话活动,细致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引导交流干部树立良好的精神状态,正确对待交流,增强他们开展工作的信心。同时建立跟踪走访和考察制度,掌握思想动态,了解工作情况;二是严肃干部纪律。市委八届四次全委会议专门形成《决议》,重申交流任职干部,应在市委决定见面谈话后三天内做好工作交接,并到新的岗位报到。无特殊情况15天内不到岗的就地免职。在任职文件下发后一个月内主动办好行政、工资、组织关系转移手续,不得以任何借口和理由将工资关系留在原单位。当然在拟定交流方案时,市委会尽量照顾和考虑干部的实际困难。但一经决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不执行干部交流的决定,必须无条件服从;三是制定激励措施。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了关于解决交流干部后顾之忧的若干《意见》。明确规定,对在乡镇担任党委书记、乡镇长达到一定年限的,实行购房奖励性补助、子女入学补贴和岗位补贴,同时对交流干部发放生活补贴,较有效地激励交流干部扎根基层第一线。

二、问题与原因

我市在推进干部交流工作中作出了积极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也遇到一些难题或是影响干部交流工作的制约因素。主要表现在:

1、思想观念的局限性,淡化了交流的目的。除提拔性交流或向热点部门、重要岗位流动外,人们对其它一般性的干部交流认识不足。有些单位主要领导怕影响稳定、怕影响工作连续性、怕得罪人,不愿组织干部交流,或以求工作“顺手”,积极推荐个性强、能力弱、不相融的同志向外交流,而不求如何改进工作方法,团结同志,增强班子的整体功能,给干部交流造成“平调就是受贬”的错觉和误解。有的同志满足于熟悉的工作环境、现有的工作条件、岗位,不愿适应新的环境、接受新的挑战,怕放弃自己的业务,影响自己的前途。

2、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性,限制了交流的渠道。客观上,不同单位的工作性质、内容,收入分配、福利待遇、人际环境等各不相同。到困难部位、复杂环境工作,有的同志心理不够平衡,甚至有抵触情绪和临时观念,寻找借口,请求组织照顾,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务方面阻力较大。女干部在乡镇交流也受到生活、交通等因素的制约。干部交流只能在情况相近的单位来回转。

3、干部管理体制的制约性,减弱了交流的力度。“三支队伍”之间干部交流不太通畅,主要集中在同性质单位之间的人才流动。机关、事业、企业之间流动比较困难。机关中层干部也为部门所有,推进中层干部的换岗交流,缺乏有力、有效的调控手段。

4、对交流干部的排他性,降低了交流的效果。有的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不愿输出干部,也不愿接收干部,怕造成本地干部提拔受到限制,影响到其他班子成员和中层干部的进取心和积极性。交流干部到新的岗位后,如担任党政一把手,工作环境会好些,如担任一般的副职,个别班子成员配合意识不强、互不相融、甚至相互拆台,造成交流干部对新的环境了解难,一时难以放手开展工作。

三、建议与对策

干部交流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我们要整体筹划,稳步推进,配套实施,精心操作。

1、积极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要认真学习党的干部路线方针和政策,总结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成果,通过交流干部的成长典型和先进事迹的宣传,让广大干部群众了解和认识干部交流的目的、意义、形式和作用,提高社会心理接受程度,排除人们对交流工作的思想障碍。

2、正确把握干部交流的原则:

一是适度交流的原则。在对干部队伍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系统分析并制定干部交流的规划和计划。要在保持领导班子和社会稳定、保持工作连续性的前提下,掌握恰当的时间和适当的比例,逐步实施。在任期内的干部不宜频繁调动和交流。组织交流时,应采取集中交流的形式,增强社会效果和交流干部的接受程度。

二是合理流动的原则。交流干部要注意扬长避短,有利于调动干部的积极性,真正使领导班子结构得到优化,功能得到增强,干部个人素质得到提高。要尽量考虑到地域靠近、部门相近、专业接近。

三是依法办事的原则。干部任免有相关的法律和制度规定。在组织干部交流时,要注意履行工作程序,应征求协管方意见的要事先征求意见,应通过选举任命的职务,要事先组织选举等。

3、科学确定交流对象和形式。注意根据班子运转状况、队伍结构、干部个人性格、特点、家庭情况、部门工作性质等研究确定交流的对象和形式。要把交流的重点放在党政一把手,缺乏基层锻炼、知识面不宽的年轻干部,热点、关键岗位干部的交流上。要把熟悉经济工作的同志充实到基层一线,提高乡镇班子含经量。班子成员交流要结合民主测评和组织考察,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对在一个地方或班子中已形成偏见、成见,而又确有能力、有争议的干部,要及时组织异地交流,让他们轻装上阵、放手工作。要有计划地从党政机关、事业单位选调政治素质好、会管理的干部到企业挂职或任职,企事业单位特别优秀的可直接调任到领导岗位。通过公开选拔、双向兼职、挂职锻炼、配备助理、调任等形式,逐步建立组织调配与市场配置相结合的干部交流工作新机制。

4、完善考核激励制度。对个人来说,交流是人生的一个转折,不能一派了之,让交流干部感到失落。要加强跟踪管理,制定工作目标,提出工作要求。要建立公正、客观的业绩考核标准,准确认定交流干部主观努力与客观条件的关系,现实政绩与工作基础的关系,把工作起点的高低、工作条件的优劣纳入干部考核的范畴。政绩明确的要及时鼓励、优先使用。

篇3:试论干部实行轮岗交流

坚持和完善干部轮岗交流制度, 是新时期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 是邓小平人才人事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干部队伍的建设和对经济社会发展等都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邓小平同志历来十分重视干部的轮岗交流工作。早在60年代初, 在谈到执政党的干部问题时, 他就讲:“干部交流, 并不完全是因为犯了错误才调动, 有的是这个原因, 有的不是这个原因, 就是交流一下对干部有好处;干部交流, 是为了锻炼干部, 便利工作, 给各个单位, 各级党委创造一个好条件。”在谈到干部能上能下时, 邓小平同志讲:“多少年来, 我们对干部就是包下来, 能上不能下。现在看来, 副作用很大。”显然唯一的出路是要能下, 这是一项艰巨的工作。邓小平同志的这些论述, 精辟地阐明了干部轮岗交流工作的重要意义。

1.1 实施干部轮岗交流制度, 有利于多岗位广范围地锻炼培养干部

通过轮岗交流, 使干部有条件在更大范围和更多的岗位上开阔眼界, 丰富经验, 交流信息, 学习更多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管理办法, 避免因长期在某一地方某一岗位任职而造成的视野狭窄、目光短浅、思想僵化、固步自封的状况并使之切实增长才干, 提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领导和管理水平, 增强领导效益, 促进更大范围内两个文明建设的健康发展。

1.2 实施干部轮岗交流制度, 有利于改善干部队伍结构, 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才效益

由于区划、地域、行业、地城和岗位之间的情况各不相同, 各类人才的分布也存在不尽合理的状况, 各类干部中的用非所学, 用非所长和用非所需、学非所用的现象大量存在。通过干部的交流轮岗, 可以使干部调整到适合其发展的部门、岗位, 也可以使各级组织将一些地区、行业、部门和岗位中富集的人才, 抽调到那些人才贫乏而又急需的地区、行业、部门和岗位。

1.3 实行干部轮岗交流制度, 有利于干部队伍的廉政建设

干部在一个地区、一个部门、一个系统和一个岗位任职太久, 人熟地熟情况熟, 是工作的有利条件。但同时又容易产生思想和工作上的惰性, 甚至形成思想定势, 凭经验办事, 造成主观愿望与实际情况的错位, 可能得出违背客观规律的结论, 导致官僚主义、主观主义。同时, 干部在一个地方一个岗位任职太久, 上下左右就会自觉不自觉地形成一些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网, 使之在领导和管理工作中尤其是在管人、管钱和管物等岗位上的领导管理工作中, 很难避免一些非理性因素作祟, 很难秉公执法行政。还有可能形成一些小团体, 甚至“山头”等盘根错节的关系, 从而导致腐败现象甚至违法乱纪案件的发生。通过定期地进行不同岗位的任职交流, 有利于干部在更新的环境中勤政廉政, 不徇私情, 始终保持正常的和健康的组织关系和人际关系, 杜绝腐败滋生的土壤。

1.4 实行干部轮岗交流制度, 有利于消除封建余毒, 提高行政效率和保证良好的社会效益

通过轮岗交流制度, 避免裙带关系和派系关系的产生, 有效地克服“官本位”等封建余毒的滋生, 打破一些机关中存在的关系网的掣肘和干扰, 保证机关良好人际关系、工作关系。使各种公务活动能够规范、有序、不受干扰地进行。从而, 进一步提高行政效率和公正执行公务, 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风和民风, 对充分调动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等是又十分积极的作用。

2 当前干部轮岗交流工作的现状及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 按照党的组织制度和组织原则要求, 在干部对位的轮岗交流方面已经取得明显的成绩, 为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在干部人事工作中, 在干部轮岗交流中, 还明显地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

2.1 干部职务和干部工作岗位终身制的现象仍然大量存在

一是机关干部职务和工作岗位的终身制。不少干部相当长的时期内供职于一个工作岗位, 担任一个工作职务, 没有轮岗交流的机会;二是干部能上不能下, 能进不能出, 派不进、派不动和抽不出、调不走的现象十分突出;三是企业进事业, 企业事业单位促进机关渠道不畅, 致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之间相互交流人员困难, 导致工作岗位和工作职务的终身制;四是行业、单位、地域之间自然地理环境条件和工资福利待遇悬殊过大, 致使干部流动困难, 从一而终;五是干部单位级别的差异, 是级别不同单位之间的干部交流特别是上级机关到下级机关的交流困难, 导致干部在同一单位工作终身制。

2.2 干部的部门所有、单位所有和干部使用工作中的长官意志、家常作风问题十分突出

在目前的机关、部门和一些基层单位中, 人才匮乏和人才“过剩”现象十分突出。即一方面单位人才奇缺货人浮于事, 而另一方面人员又调不进、抽不出;一方面不适宜在一个单位、一个地方和一个部门工作的“关系干部”大量存在, 另一方面又交流不动等等。究其原因:一是相关组织人事工作制度不健全、不完善;二是制度不逗硬、执行乏力;三是监督约束机制不健全, 组织人事纪律观念淡化;四是一些地方和单位领导升权、要权、长官意志重, 搞家长制一言堂, 老子天下第一, 摆不正个人与组织的关系。

2.3 干部轮岗交流制度不健全、不统一、不规范、不具体, 某些方面缺乏可操作性

当前, 我们的干部交流轮岗制度显得过于拢统、过于宏观。没有针对机关、企业、事业单位之间的统一规定, 没有针对企业、事业单位管不轮岗交流工作的具体制度。现有的一些制度也还存在不规范, 不具体, 流于形式, 难以实施的问题。

2.4 缺乏干部轮岗交流工作的强有力的监督约束机制

干部交流不交流一个样, 交流工作无人管也不好管的问题明显存在。

2.5 干部人事管理权限划分尚不明确, 干部工作政出多门, 管

理过于分散, 致使干部不轮岗交流的政策尺度掌握不一, 开展工作的力度不相同。

3 改革和完善轮岗交流制度的对策和建议

针对干部目前轮岗交流工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干部轮岗交流工作:

3.1 坚强领导, 提高认识

“深化人事制度改革, 引入竞争激励机制, 完善公务员制度,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国家行政管理干部队伍”。贯彻落实江总书记在十五大报告中的这一指示精神, 其中的一项重要举措, 就是要认真坚持和改革、完善干部轮岗交流制度。各单位、部门就充分认识实施干部轮岗交流制度的重要作用, 把干部的轮岗交流工作的具体实践中, 要以邓小平人才人事理论为指导, 通过市场需要, 促使人才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 向效率更高的领域流动, 实现人才与人才、人才与经济的最佳组合, 促进人才的优化配置。

3.2 完善制度, 强化措施

完善干部轮岗分流制度, 一是在严格执行《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中有关干部轮岗交流规定的前提下, 认真制定干部轮岗交流工作的具体实施意见并不断加以完善:二是要认证制定企业领导干部和事业单位干部轮岗交流工作的实施办法:三是要尽快制定机关、基层单位干部之间, 不同地区干部之间相互轮岗交流的实施办法。

强化干部轮岗交流主要明确并认真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 明确并认真坚持干部轮岗交流的原则。为了使干部的轮岗交流工作正常有序和有效的进行, 是交流工作制度化、经常化、科学化, 应遵循五个方面的原则。一是工作需要的原则, 各级党委、政府的组织人事部门应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制定干部轮岗交流工作计划并付诸实践。二是保证行政工作正常运转的原则。在干部轮岗交流的一体化运作中, 应当在有计划, 按比例的前提下坚持适度适量的原则。首先, 党政领导和组织人事部门要注意控制轮岗交流面, 以不影响工作的正常开展为前提;其次, 是要保持适当的交流节奏。特别是领导班子中的一把手在短期内不易轮番交流, 主要成员不易频繁调动, 以利于工作的连续性和领导人对工作的适应性。三是要坚持以轮岗交流求稳定的原则。通过轮岗交流, 消除不适应、不稳定因素, 是一个领导集体在新的基础上实现新的适应与稳定。四是做好思想工作原则。不能完全采取行政命令的手段进行。还要对被交流者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给予可能地解决照顾。五是个人服从组织原则。

(2) 确定并落实好干部轮岗交流的对象、范围和方式:[1]干部轮岗交流对象要确定。在确定轮岗交流对象时, 应主要考虑这样一些人员:一是担任领导工作的干部, 任满两届者;二是一般干部除一般工种外, 在同一岗位工作满五年以上者;三是针对需要进行任职回避、工作回避的干部。[2]干部轮岗范围要确定。机关、企事业单位内部和相互之间要进行轮岗交流。[3]干部轮岗交流的方式要确定, 轮岗方式有调任、转化、轮换和挂职锻炼、竞争上岗等五种形式。

(3) 明确制度干部轮岗交流制度的相关配套政策, 对轮岗交流和工作实行定期督促, 定期检查。干部轮岗交流工作政策性强、牵涉面宽, 事关干部切身利益。要加强调查研究, 本着实行求是的原则, 研究制定相关配套政策。对单位和个人在这项工作中遇到的困难、问题要切实解决, 做到制度逗硬、原则坚持、办法灵活。要加强对干部轮岗交流工作的领导, 强化考核检查, 列入岗位目标管理。

3.3 实行干部轮岗交流工作中领导职务的公平、竞争、择优上岗

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干部人事制度的要求, 优化配置人才资源的有效杠杆, 应是市场对人才需求的配置。在稳妥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尤其是在各岗位重新配置人员的过程中, 应当逐步推行在各级各层领导职位上的公平竞争、择优上岗制度。首先, 是本人申请并按照任职条件和岗位特点对竞争人员进行资格审查, 再按组织考核[或考试]、竞争、演讲、民主测评、组织决定、任免部门审批的程序依次进行。在开展干部轮岗交流、实施领导职位公平竞争、择优上岗的过程中, 要注意把握好几个原则:一是公平、公正、竞争、择优的原则;二是群众公认的原则;三是注重实绩的原则;四是尊重本人意愿的原则;五是组织服从的原则。

3.4 构建公平合理的干部工资福利待遇机制, 逐步消除因地

域、自然环境条件和行业不同而带来的干部工资待遇差距过大的问题

政府应当出台相关工资福利待遇政策, 对边远贫困地区、艰苦地区、工作任务繁重和责任重大的收费行业、非盈利性部门的干部实施工资福利方面的财政定额补贴制度。

3.5 建立强有力的轮岗交流的监督制约检查机制

各级党委、政府应成立由组织人事部门牵头、纪检监察部门协助、相关部门参与和党委、政府挂帅的干部轮岗交流工作督导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 在组织、人事、纪检、督察部门抽派, 作为非常设机构。其主要任务是每年或每两年开展依次较大范围的干部轮岗交流工作监督检查;制定全局性的干部轮岗交流工作计划;审查相关部门的干部轮岗交流工作实施方案;开展干部轮岗交流工作的表彰奖励;通报干部轮岗交流工作进展情况;提出轮岗交流工作的建议;反映工作中的困难、问题。对个人不听招呼、不开展工作、干部派不进、调不出的单位领导, 在批评教育无效的情况下, 要采取组织措施, 调理领导岗位。

3.6 规范干部管理权限划分

要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 对干部管理工作科学地规范权限划分, 做到依法管理、规范管理、科学管理。在规范干部管理权限工作中, 要注意几个原则;三是要坚持政策统一原则;四是要坚持下级服从上级原则;五是组织人事部门要充分发挥干部综合管理职能, 加强干部管理的统筹协调、宏观指导和监督检查工作。

摘要:坚持和完善干部轮岗交流, 是党的组织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 是科学配置人才资源, 合理使用各类人才, 最大化地激活人才效益和有效防止人才素质蜕变的重要组织手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各级党委、政府和组织人事部门在稳步推进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 尤其是在推行实施干部轮岗交流上, 在努力构建“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环境和建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充满生机活力的人事管理机制上, 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并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 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对干部人事制度的要求, 现在的干部轮岗交流的运行机制在现实工作中还存在不少这样那样的问题和不足, 还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干部人事工作的需要。因此, 笔者认为, 还必须以邓小平人才人事理论为指导, 对此问题作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

篇4:干部交流新动向

8月19日,公安部网站“领导信息”栏目披露,北京市公安局局长傅政华兼任公安部副部长。

在傅政华到中央部门兼职之前,多位公安部干部下派到地方担任省级公安厅厅长。除此之外,还有多地公安厅长异地调动。据统计,在全国省级公安厅(局)长中,超过七成为异地调任(包括从中央部委调任)。

事实上,公安厅长的交流只是人事调整的一部分。随着十八大和全国两会后党政干部人事调动的广泛进行,交流干部始终被舆论关注。

“央地互动交流”提速

对十八大后地方各省(直辖市、自治区)主要党政干部交流情况的统计结果显示:目前内地31个省份的在任党政领导(党委常委和政府领导)共591人,其中118人由中央司局级以上干部调任,占20%。上述118名从中央调往地方任职的党政领导在工作一段时间后,有超过半数的人获得提拔。

加大从中央调任地方工作的力度是近年来干部交流的新趋势。2010年,中组部开展了中央和国家机关与省区市中青年干部双向交流任职工作。当年,66名中央部委干部正陆续调任至各省市,而根据“进一出一、统筹安排”的原则,各省市选派66名官员到中央部委交流任职的工作也在各省展开。目前,已经交换了3批干部。

从这些干部的职位变化,不难看出组织部门对此项工作的重视。截至2013年7月底,2010年首次到地方交流的66名司局级官员中,至少有12位已升为副部级。而在66名下派交流官员中,担任地方党政“一把手”的有近30人。

除了组织系统的专项交流,近年来,多个系统的“央地互动交流”都在提速。《瞭望东方周刊》对十七大后的数轮省部级干部调整的历次报道发现,近年来,交流干部在省级党委系统已经占据多数。近日,《南方周末》的报道也曾作出统计称:2006年前,地方纪委书记中鲜有从中央选派来的干部,到目前已有25个省份的纪委书记是从中央选派或从外地调任。2008年后,中央加大地方党委组织部长的交流力度,目前31个省份中,9个省份的党委组织部长直接从中央调任,另外21人从外地调任- - -这些人中有不少也是从中央调任地方、之后又异地交流的,仅有海南是当地提拔的。

这些干部各有特点。本土干部长期在一地为官,无疑更熟悉本地情况。本刊曾对十八大后13省市区党政一把手换届情况进行过梳理,发现在新晋的政府一把手中,原地升迁的占据多数。

与之相对的是,在此次调整中,各省市区新晋的党委一把手中,绝大多数则是异地交流的干部。其中,从中央调派的干部又占据相当比例。

政法系统集中交流

十八大后的党政干部调整中,除了省级的党政一把手,还有不少干部从中央下派,充实到各省市区的党政部门中。例如,今年全国两会后,国家工商总局副局长王东峰出任天津市委副书记,国资委副主任姜志刚出任北京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广电总局副局长李伟出任北京市委常委、宣传部长。

而在各系统的干部交流中,近期政法系统的交流较为频繁。

从今年3月起,江苏、上海、辽宁、贵州、广东、宁夏、福建、西藏、河南、安徽等10地公安厅(局)长经当地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已陆续到任上岗。这其中,除了西藏、宁夏,其他8地的新领导均是交流任职,其中3人从公安部调任,包括上海市公安局长白少康、贵州公安厅长孙立成、广东公安厅长李春生,其余5人为异地任职。

在今年各省省级高院院长和检察长的调整中,共有16人为异地调任或来自中央和国家机关,超过全部调整人员22人中的七成。

今年7月31日,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法委书记孟建柱和公安部部长郭声琨在与交流任职的公安局长交流时均表示,这种交流任职是中央的决定。孟建柱说,这是中央从全局和战略高度作出的决策,是领导干部全面成长的重要途径,有利于公安厅(局)长进一步开阔视野、增长才干,有利于公安厅局长提高拒腐防变能力。

“干部交流作为我国长期的一项制度,具有锻炼干部和预防腐败的两项重要作用。此次政法系统干部的交流调任,实际上属于正常的工作安排,并不具有特殊的含义。”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干部交流的未来

从干部交流制度的具体实践来看,并非没有改进之处。尤其是随着近年来干部交流力度的加大,这一制度在实施过程中产生了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

这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是,过于频繁的人事调动对地方治理的影响。

比如华北某市自1994年到2009年的15年间,更换了9个市长,无人任期超过5年。中部某市十年更换了6任市委书记,其中任期最长3年零4个月,最短为期半年。

地方主政官员的频繁调动,无疑会对地方的政策稳定性和连续性造成一定影响。由于地方党政一把手具有相对集中的权力,其个人施政理念和性格特点对地方发展影响较大。一旦主官调任,继任者出于种种因素的考虑,“萧规曹随”的少,“革故鼎新”的多。

另一个问题是,对于一部分本土干部来说,中央和国家机关下派干部的增多挤占了其上升空间,这不容忽视。因此,中央和国家机关下派干部和本土干部的磨合,成为地方必须解决的问题。

针对干部交流制度所存在的一些问题,中央也适时作出了一些完善的举措。

对于干部交流制度的未来,竹立家认为,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干部任命的规范化、制度化应当成为主流。相应地,干部交流制度也会与时俱进,作出相应的改善和调整。

篇5:交流干部述职报告

召开座谈会18个,座谈270人,其中,县干部77人,中青年干部153人,院校教师40人;

发放调查卷300份,收回率100%;

实地查看培训基地11个。基本掌握了我市干部培训工作主要情况。

1、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基本情况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紧紧围绕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坚持为全市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化建设服务的方向,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着眼于提高干部队伍的素质,加大理论武装工作力度,强化中青年干部的培养,加强市场经济知识和专门业务知识培训,探索教育培训新方法、新形式、新途径,切实提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质量和效果,为我市造就一支经得起执政、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考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努力建立符合我市实际的干部教育培训有效机制

近几年来,我市坚持把干部教育培训作为一项事关全局的战略性、基础性工作切实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从三个方面入手,努力建立符合我市实际的干部教育培训有效机制。一是建立领导机制。为加强对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领导,我们及时对市委干部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进行调整。各县区按照市委的要求全部成立了干部教育培训领导机构。建立健全了教育培训工作议事制度,定期召开干部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成员会,对全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进行研究部署。市委主要领导十分重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对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都是在第一时间批示,并亲自确定培训内容、亲自联系专家学者授课、亲自讲课。二是建立落实机制。为保证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有效落实,我市对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进行了分工,明确了有关单位承担的培训任务和职责。同时,市委制定了《2001年—2005年秦皇岛市干部教育培训规划》,明确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工作目标、培训内容、基本任务及保障措施,把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纳入规范化轨道。各单位按照分工和职责,认真落实规划要求,不断加大干部培训工作力度,制定切合实际的干部教育培训计划,实行干部教育培训责任制,把教育培训各项任务落到实处。三是建立督导机制。市委组织部定期深入到县区和承担培训任务的市直有关部门,对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进行检查指导,了解掌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开展情况、教师队伍建设和培训资金投入情况,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解决意见。同时,把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作为组织部门考核的重要内容,年初明确培训目标和任务,年底对培训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及时通报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完成情况,有效地促进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开展。

(二)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加强对干部的政治理论培训

我市把理论武装作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首要任务,突出两个方面的重点,努力在广大干部中掀起理论学习的新高潮。一方面,突出培训对象。我们把领导干部和中青年干部作为培训重点,切实提高他们的政治理论素养。培训中,坚持并完善了党委中心组学习、干部脱产进修和在职自学三位一体的理论学习格局。中心组学习严格按照中央和省、市委的有关要求认真组织学习,精心确定学习题目,不断提高领导干部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全市县级中心组集中学习时间全部达到12天以上。在2002年中心组理论学习考试中,及格率达到100%。同时,我们加大干部脱产进修的力度。坚持点名调训制度,把培训任务落实到人。加强对培训班的管理。坚持组织部门派干部跟班管理,对干部在学习情况进行全程考察。制定了培训注册、请假、考核等制度。学员入学进行注册,对各单位选派干部参加培训情况及时进行通报。在学员考核中,对学员遵守校纪校规、党性表现、学习态度、学习成绩、出勤情况等如实做出鉴定,反馈给本单位,并把培训考核作为干部提拔和使用的重要依据。为调动学员学习的积极性,检验培训效果,我们对中青班实行入学考试和毕业论文答辩制度。实行入学考试,了解掌握学员的理论知识水平,针对学员实际情况确定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形式。在毕业论文答辩中,每名学员结合工作实际,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撰写质量较高的论文,并参加论文答辩,提高了培训质量。市电视台、市日报对此进行了专门报道。2000年以来,我市共举办县处级进修班、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县区科局长班24期,培训干部1400多人。在自学中,我市每年根据实际,确定必读篇目和参考书目,定期检查笔记,引导广大干部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另一方面,突出教学内容。切实加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理论教育,使广大干部系统掌握科学理论,提高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牢固宗旨观念,增强防腐拒变的能力。先后组织开展了“干部教育月”、政治理论研究等学习活动。组织广大干部认真学习了江泽民同志5.31讲话、十六大精神、胡锦涛在西柏坡讲话,不断把政治理论学习引向深入。同时,组织系列理论学习宣传活动。在秦皇岛日报开辟专栏,连续刊登县级中心组学习理论、指导实践的学习体会文章;

举办了政治理论学习答题竞赛活动,万余名干部积极参与,广泛传播了科学理论。十六大前夕,邀请国防大学王长存教授就学习《江泽民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对县级领导干部进行辅导。

(三)丰富内涵,拓宽渠道,广泛开展专业知识和岗位技能培训

几年来,我市紧紧围绕全市工作大局,加大专业知识和岗位技能培训力度,对带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问题进行专题研讨,使广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驾驭市场经济和履行岗位职责的能力明显增强。几年来,共举办各级干部财贸、国际形势、WTO、计算机、英语、电子政务等专业知识培训班310多期,参加学习的干部2万1千多人次。培训中,按照“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以工作需求为导向,不断丰富培训内容。在公务员培训工作中,确定了“不求大而全、但求少而精,打破常规,务求实效”的办班方针,并精选教学内容,经过多方征求意见,反复论证,确定培训班开设军训、宣誓、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依法行政、保密常识、国家公务员条例、廉洁从政、公务员行为规范等内容,收到了良好效果。根据农业系统干部的实际,举办秦皇岛市WTO与农业培训班,重点培训WTO基本规则、农业协定主要内容、我国加入WTO在农业上的有关承诺、加入WTO我国农业面临的挑战及主要对策等内容,增强了培训的针对性。为提高妇女干部参政议政的能力,举办了以如何提高参政议政为主要内容的培训班,聘请市委主要领导授课,切实提高妇女干部的素质。为适应沿海开放城市对外交往的需要,我们举办县处级领导干部英语培训班。重点对45岁以下、具有一定英语基础、负责外经外贸、对外开放工作的县处级领导干部进行3个月脱产英语培训,使这些领导干部的英语应用能力明显提高。同时,我们积极探索干部教育培训新方法、新途径,切实拓宽培训渠道。一是请进来。为提高培训水平和质量,我们聘请专家、教授、学者授课。2002年,我们举办了全市县级干部WTO知识讲座,专门聘请中国WTO研究会会长、原国家外经贸部副部长、入关谈判代表团团长佟志广和副会长吴家煌做专题报告,参加人员达1600多人,受到了广大干部的热烈欢迎。几年来,我们还先后聘请了中国科学院院士冯宗玮、卢良恕,中央党校副校长王伟光以及中央民族大学知名教授、中组部、省委组织部领导讲课。二是走出去。2002年4月至7月,我们在苏州市委党校分四期对全市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进行了学习培训,重点学习了苏州市发展经济的成功经验,使我市广大乡镇干部进一步解放了思想,开阔了视野,更新了观念,理清了思路,为做好乡镇各项工作奠定了基础。目前,苏州市委党校已经成为我市干部外训的主要基地,把参观考察苏州市、昆山市等经济发达地区作为中青班的重要课程,使干部开阔视野,更新观念,学习经验,明确差距,提高做好本职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统战系统干部到外地学习考察已形成制度,并把培训与有关活动结合起来,派人参加全国海外联谊会网络年会和全国20城市对台工作研讨会,通过参加活动,交流经验,沟通信息,使统战系统干部的政策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不断提高。三是网络教育。山海关区委党校开通了中央党校卫星远程教育网,市中级人民法院积极与北京大学联系,在秦皇岛设立了北大法学远程网络教育秦皇岛辅导站,运用现代手段对干部进行培训。远程教育手段的运用,丰富了教育内容,开阔了干部视野,提高了培训质量。

(四)加大力度,夯实基础,强化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建设

我们把加强教育培训基地建设作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要保证,不断加大资金投入、硬件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的力度,夯实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基础。一是各级财政部门严格按照干部教育培训规划要求足额划拨教育培训经费,并做到专款专用,保证培训工作的顺利进行。几年来,全市共划拨干部教育培训经费200多万元。二是加强硬件建设。2002年,我市成立了市行政学院,与市委党校合署办公,明确工作职能和领导机构,为我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渠道。同时,全市各级培训基地加大设备的购置力度,投入40多万元新购置了背投、摄像机、投影、电脑、VCD以及桌椅等教学设备,对教学楼进行改造、装修,市委党校还引进宽带工程,建成校园局域网,使教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三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积极引进对口专业的大学毕业生和市内外优秀教学人才,充实干部教育培训队伍,并聘请有关专家、教授、学者作为兼职教师。加强对教师队伍的教育培训,选派10名教师到中央党校和省委党校学习,并组织教职工到苏州等经济发达地区参观学习。同时,选派2名年轻教师到乡镇挂职锻炼,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全市干部教育培训没有形成一盘棋格局,承担干部教育培训任务的部门缺乏交流、沟通和协调,存在重复办班现象,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

2、有的培训班培训内容针对性不强,教学方法陈旧,管理不严格,培训质量不高,效果差。

3、有的部门领导和干部对学习培训工作的认识不到位,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不高,不愿意参加培训;

有的参加培训干部不能静下心学习。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抓协调,形成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合力。充分发挥各级干部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的作用,保证干部教育培训方向。各级组织部门要进一步履行好“主管”职责,做好牵头抓总工作。我市将召开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协调会议,对今后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切实发挥各部门的作用,形成协调联动、密切配合、相互支持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格局。要加强干部教育培训的宏观管理。要严格落实干部培训计划申报制度,进一步完善《秦皇岛市关于干部教育培训办班审批规定》,按照干部管理体制和权限申报审批,避免重复办班和多头抽调,禁止“乱办班、乱收费、乱发证”。

(二)抓管理,增强干部教育培训的实效。要严格执行计划调训制度。要突出抓好计划制定和计划落实两个环节。培训班次、培训内容、抽调对象和时间安排要符合实际。要认真落实培训计划,加强对领导干部的调训,保证完成各级各类培训班次的调训任务,使广大干部能够按照计划接受培训。要严格对学员的管理,认真执行点名调训、请假、考核、学习通报等制度,强化对干部学习培训的激励和约束作用,调动学员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

篇6:关于乡镇干部轮岗交流的调研报告

————山庄乡政府乡长王峰

乡镇干部轮岗交流是指对在乡镇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的干部有计划的进行调换职位岗位,包括内部轮岗和外部轮岗,它是干部人事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建设干部队伍的一个重要途径。

一、山庄乡乡镇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基本情况

我乡乡镇机关和事业单位有乡政府、乡计生服务所、农技站、农经站、农机站、财税所、山庄初中、山庄小学8个单位。共有工作人员101人,其中乡政府25人,正科级干部6人(检查员2人),副科级干部6人,一般干部人13人;45周岁以上8人,35至45周岁4人,35岁以下13人;大学学历1人,大专学历5人,中专学历6人;管理类专业8人,技术类专业15人,其它类专业3人。计划生育服务所7人,正科级干部1人,副科级干部1人,一般干部5人;35至45周岁3人,35岁以下4人;大专学历5人,中专学历1人,初中学历1人;管理类专业2人,技术类专业4人,其它1人。乡农技站0人。乡农经站2人。乡农机站1人。乡财税所5人,副科级干部1人,一般干部4人;35至45周岁1人,35岁以下4人;大专学历3人,中专学历2人;

会计专业1人。山庄初中24人,山庄学区37人。

二、山庄乡乡镇机关及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岗位情况

乡政府领导职务设乡党委书记、人大主席、乡长各1个,副书记2个(其中一人担任纪委书记),副乡长2个(1人兼任经济发展办公室主任,1人兼任社会事务办公室主任),党委委员1个,党办副主任1个,经济发展办公室副主任1个,检查员2个;其中在本单位担任领导职务超过5年以上者有乡党委书记、乡党委委员、副乡长兼社会事务办公室主任;在本岗位连续担任职务超过5年以上的有党委书记、乡人大主席、副乡长兼经济发展办公室主任;在本单位本岗位连续担任领导职务超过5年以上者有乡党委书记。一般干部岗位有:党委秘书、政府文书、民政助理员、城乡建设助理员、司法助理员、土地管理员、科教文卫干事各1个,进村驻社人员3个,司机1人;在本单位工作超过10年以上的干事有民政助理员、科教文卫干事。

乡计划生育服务所设所长1人,副所长1人,计生专干8人(其中乡政府干事兼任2人,财税所干事兼任1人)。

乡农经站共有工作人员2人,其中在本单位本岗位连续工作超过10年以上者有1人。

乡农机站现有工作人员1人。

乡财税所设副所长1人,一般干事4人。

山庄初中设校长1人,教务主任1人,教职工22人。

山庄学区设学区主任1人,学区干事2人,教职工34人。

三、山庄乡乡镇机关及乡镇事业单位目前用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目前存在的问题有:一是缺乏干部提拔使用,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不高。2005年以来无一例一般干部提拔,副转正仅一名,干部缺乏内在的激励动力;二是缺乏干部轮岗交流,2007年以来乡政府领导干部没有进行轮岗交流,一般干部轮岗交流1人,个别干部在本单位内工作时间过长,由于在同一个地方同一个岗位上干着同样的工作,缺乏新的挑战和工作上的新鲜感,产生了严重的惰性,工作上按部就班的多,开拓创新意识不强;同时在单位内部的分工调换不多,如果干部在自身分工的工作上如果干的较好,领导就会产生依赖心理和信任感,干部便在某一方面长期负责,缺乏交流的活力,形成了所谓的“死水”现象;三是专业不对口现象严重,在财税、农机、农经、计划生育等方面的人员配制上,工作人员面临工作与所学专业不对口的尴尬局面,例如农经专干所学专业为刑侦专业;计生服务所缺乏手术、妇科病检查、生殖保健服务方面的专业人才,唯一的环孕情服务人员所学专业为文秘专业;一名进村入社人员所学专业为土木工程等等。同时在某种程度上又造成了一些专业人才资源的浪费,比如计算机信息管理及金融专业大学毕业生姬建荣在乡政

府担任党委秘书,市场营销与电子商务大专毕业生张建权在我乡担任计生业务主办,不能发挥其特长。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窃以为,在权力资源比较稀缺的现实情况下,调动乡镇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培养乡镇干部的综合素质,增强乡镇单位的活力和生机,加强干部的轮岗交流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途径,正所谓“流水不腐,户枢不蛀”。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45%以上的干部对自己目前的岗位不满意,20%以上的干部对自己目前的岗位不适应,在担任同一项工作3年以上的干部中,80%左右的干部对自己的工作感到厌倦。尤其是在一些涉及执法、触动群众利益例如封山禁牧工作、计划生育工作等容易与群众发生矛盾的工作岗位上的工作人员,长期工作会导致矛盾的积累与激发,会让群众把矛头指向干部个人,不利于干部的成长与保护。60%的调查对象认为,干部经常进行轮岗交流,能够让好的工作经验在乡镇与乡镇之间、部门与乡镇之间得到交流,让干部的人际资源、才能优势实现互补,70%的调查对象认为干部轮岗交流能够避免在一个单位内形成关系网、小帮派。因此干部轮岗交流存在现实意义上的必要性和理论意义上的重要性。

首先,要有计划的进行乡镇与乡镇之间、乡镇与部门之间的外部轮岗交流,使乡镇干部能够变换新的工作环境、变换新的工作岗位,从而接受新的挑战,接受新的任务,调整

新的心情,从而激发新的工作动力,从而避免产生“审美疲劳”。

其次在单位内部对干部进行有计划的岗位调换,让干部在一定时期内承担不同的工作任务,使干部在岗位需求与自身能力之间产生差距,促进干部学习成长,培养干部各方面素质。

第三是在尽可能的情况下,进行轮岗交流,安排干部岗位与所学专业对口,发挥其所学所长。

四、加强今后干部轮岗交流工作的建议

一要提高认识,明确轮岗交流工作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在人事管理工作中,应当充分到,轮岗交流工作,对于培养高素质的乡镇干部队伍,增强乡镇干部活力,提高办事效率,促进勤政、廉政建设,避免因干部长期担任某一职务而产生工作上的惰性,以及因此而可能形成关系网而导致腐败滋生,让干部能够进行多岗位锻炼,提高干部综合素质等方面的重要意义,主动把落实干部轮岗交流制度落到实处。

二要完善措施,增强干部轮岗交流工作的可操作性与科学性。要定期归纳整理干部任职年限情况,掌握各乡镇干部轮岗对象;要通过年终乡镇班子考核了解干部的工作状况与思想动态,对于长期任职且工作不积极不主动的干部、有轮岗交流意愿的干部重点考虑,纳入轮岗计划之列;要定期评估乡镇干部队伍建设现状,找准存在问题的症结,掌握是否

有必要进行干部轮岗交流;要对轮岗交流任职、综合素质发展较好的干部给予提拔重用;要建立岗位需求与对应专业人才数据库,按岗位所需配备工作人员。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交流干部述职报告】相关文章:

交流干部述职报告07-05

干部交流方案04-20

干部交流方式07-18

干部轮岗交流07-27

干部轮岗交流范文05-26

青年干部交流范文05-30

党务干部交流发言06-27

干部交流轮岗意见06-29

干部挂职交流总结06-29

干部轮岗交流办法06-29

上一篇:2016—2017小学三年级语文期末试卷分析下一篇:接力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复习课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