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名胜区生态系统初步探讨

2024-08-20

风景名胜区生态系统初步探讨(共7篇)

篇1:风景名胜区生态系统初步探讨

风景名胜区生态系统初步探讨

风景名胜区生态系统不仅是一个自然生态系统,也是一个社会生态系统.该系统具有时空异质询性、相对稳定性、多样性和动态特征等特性,还具有生产功能、保护和恢复功能、消费和破坏功能.风景名胜区的规划,开发应以风景名胜区生态系统的结构、特性、功能为基础,贯彻生态优先原则.

作 者:东向红 方海川  作者单位:乐山师范学院旅游与经济管理系,四川,乐山,614000 刊 名: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PKU英文刊名:TERRITORY & NATURAL RESOURCES STUDY 年,卷(期):2003 “”(1) 分类号:F590.3 关键词:风景名胜区   生态系统   结构   基本特性   生态优先  

 

篇2:风景名胜区生态系统初步探讨

风景名胜区环境污染值得重视.保护江苏风景名胜区生态环境十分重要,保护生态环境有利于提高江苏旅游市场吸引力,有利于风景名胜景区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提升江苏旅游形象.建议:认真学习国家生态环境保护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贯彻执行和完善有关法规,加强管理,防止过度开发.

作 者:钱怡 徐惠蓉  作者单位:钱怡(苏州市拙政园管理处,苏州,215000)

徐惠蓉(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南京,210013)

刊 名:科技与经济 英文刊名:SCIENCE & TECHNOLOGY AND ECONOMY 年,卷(期): 16(3) 分类号:F59 关键词:风景名胜   生态环境   完善法规   加强管理  

篇3:风景名胜区生态系统初步探讨

1.旅游地超载的环境风险管理状况

1.1旅游地超载的环境风险管理理念

基于旅游地超载的环境风险管理视角, 旅游地超载所带来的生态风险, 应该细分为:刚性风险和软性风险。前者指旅游地的遭受旅游发展持续不断的过度开发干扰, 已经造成景区无法自主恢复的硬性、持续性超载。显然在当前旅游景区内的旅游开发行为都要经过严格的环境保护评估审核程序, 开发行为受到相对严格的监控的条件下, 此种刚性风险一般都会处于控制之中。而后者, 指旅游地的旅游发展规模虽然也对景区当地造成一定的超载风险, 但其干扰压力的相对强度较小, 并且表现为蚕食、分散等特点, 同时景区在自主调适和管理者人为干预管理作用下, 景区的生态环境能够恢复。

1.2基于交叉学科视角引入的“压力-状态-响应”PSR分析理论

旅游地的超载带来的环境变化分析, 可借鉴由联合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OECD) 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UNEP) 在20世纪末共同制定的“压力—状态—响应” (Press-State-Response, PSR) 因果关系逻辑模型。而这一模型若能充分与旅游地管理当局的环境风险管理目标相结合的话, 就能在管理学科与环境学科交叉平台上, 构建起一条通畅的管理逻辑链条:从超载动因源头、到环境承载状态监控、再到环境管理措施的针对性响应。首先, 环境承受来自于旅游地诸多利益主体的旅游开发干扰行为, 环境遭受压力 (press) 动因来自于游客旅游行为的压力 (景区游客数量增长率) 、受到旅游地需求刺激的旅游开发商和当地居民业主对景区的干扰压力 (旅游开发、经营建设强度的增长率、景区居民的人口密度、自然增长率和就业率等) 。其次, 通过分析旅游地生态环境的各种单项容量指标或者整体变化程度来描述分析旅游地环境承载状态 (state) 。

2.旅游干扰行为给景区带来的环境风险状态

本文提到旅游地所面临的生态风险常常表现为软性风险, 这一现象具有普遍代表性。例如:嵩山风景名胜区, 拥有世界文化景观遗产 (2010年) 、世界地质公园 (2004年) 、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 (1982年) 、国家5A级旅游景区 (2007年) 、国家级森林公园 (1986年) 等多种荣誉, 作为典型的垄断级别的公共资源, 但其旅游产业的发展规模则历经曲折, 由于游客、开发者和当地居民的干扰行为, 因为景区生态风险变化而历经曲折的过程, 整体上讲嵩山景区生态风险总量水平处于严格监控之中, 但是当景区环境管理无序、失控状态下, 旅游发展干扰行为给景区遗留下来的生态风险却值得管理当局借鉴。

2.1游客旅游干扰行为所积蓄下来的环境风险

1979年, 我国刚刚对外开放, 少林寺景区迎来国际游客既有9.25万人, 这在当时景区几乎处于原生态状态的紧缺供给条件下, 出现严重的住宿供给设施超载现象。但是随着1982年电影《少林寺》的热播, 20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少林景区的海内外游客就突破100万人次, 1986年游客人数上升到267万人次的第一次历史高点。虽然游客数量在迅速增加, 但嵩山景区的游览产品及项目却没有及时跟上, 嵩山的主要产品长期停滞于“早上看庙, 晚上睡觉”的单一形式。少林寺的常住院在此段时间承载的游客量一直处于超载状态。之后一段时期内, 生态环境和景观质量的下降, 导致了游客游览人数的下降, 甚至在1994年下降至48.7万人次。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的景区游客数量的缓慢回升, 以及本世纪十年来的游客数量快速上升, 都是由于国内旅游需求总量的快速发展导致的, 而非景区自身环境风险减轻所引致的游客回升。

2.2旅游开发者和居民的旅游干扰行为所积蓄下来的环境风险

由于游客数量增长刺激, 在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至九十年代, 嵩山景区内原有的山林、绿地被村庄、居民商户经营点逐渐蚕食。少林寺核心景点的居民商户, 由1990年288户上涨至的2002年的744户, 商户建筑面积也由2.95万m2上涨至51万m2, 建筑干扰压力在12年间涨幅高达16倍。在此期间, 核心景区内的人口密度达到2万人/km2, 大大高于正常城市人口密度指标。在嵩山景区核心区域的生态环境也随之改变。

与此同时, 来自于政府或管理机构为主的各种不科学旅游开发建设行为蜂拥而上。例如在少林景区内开发建设的占地3.6hm2, 建筑面积910m2的“仿古旅游市场”、“旅游市场”;在中岳庙景区投资500万元, 建设一期工程占地1.86 hm2, 建筑面积4781 m2的“中岳封神宫”;以及后来合资建设的“少林游乐宫”、“少林达摩宫”、“少林靶场”等诸多项目, 后来都陆续以政府另外斥资拆除方式而告终。显然, 这些建了又拆的低水平、无意义的建设行为, 直接改变景区原有的生态环境, 表现为加剧景区生境破碎化程度的风险。

2.3景区环境状态承受的风险反作用于旅游干扰源的互动影响

嵩山景区上世纪末期的旅游干扰行为, 由于未曾受到景区管理当局的科学响应, 其环境风险几乎处于无序监管状态, 以至于景区城市化现象严重, 游览质量下降。因而, 景区承受的负面生态环境风险, 还会以降低旅游资源品质的方式, 反馈影响到景区旅游产业的发展, 迫使景区的旅游干扰强度下降, 这一点从后来游客数量规模就能反映出来。这正好验证了“干扰压力——环境状态”之间的因果逻辑关系。

3.旅游景区对环境超载风险的管理措施

3.1景区对开发建设干扰行为的环境治理措施

上世纪九十年代不科学的旅游开发和景区居民商户的私搭乱建干扰行为, 已经在嵩山整体生态环境状态的反馈信息中展露出来, 嵩山景区2002年申报的《嵩山少林景区核心地段详细规划》得到建设部的批复。2003年初开始启动大规模的核心区景观环境治理和拆迁整治工作。其中, 景观环境治理工作包括:按照“一轴、两翼、三园、四中心”的总体格局进行景观环境建设, 具体环境建设工程包括入口处建设、核心景区绿化、恢复双塔园和甘露园及戒坛传统建筑等项目, 全面恢复“深山藏古寺、碧溪锁少林”的幽深意境, 重现青山碧水、红墙绿瓦、晨钟暮鼓、禅武合一的历史风貌。拆迁治理范围包括:东起西郭店, 西至梯子沟凤凰石, 南至南照沟, 北至初祖庵规划核心区内的所有民宅、商业门店及其他不符合景区规划的建筑物。2004年2月河南省文物局对《登封少林寺常住院建筑与环境整修方案》给予正式批复。嵩山景区主持了千年古刹少林寺第三次大规模整修。

当然, 景区在环境管理措施的后续响应过程中, 不得不重新投入整治环境的大量资金, 挽救景区旅游发展态势。曾遭质疑的嵩山“申遗”耗费8亿元的高额成本, 主要资金投入方向之一就是景观环境的重新治理。其中, 仅2003年登封市政府就嵩山核心景区内的居民商户的私搭乱建建筑的拆迁安置及环境整治工作, 投入资金总额达3.5亿元左右, 相当于嵩山景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旅游门票收入总和还多。可见, 嵩山景区所经历的不科学的旅游开发建设和居民无序经营行为对于景区环境风险的影响非常明显, 甚至会影响到旅游地可持续发展, 而后续的环境管理措施将为之付出巨大的经济代价。

3.2针对游客干扰行为景区可供选择的空间容量控制标准

针对游客干扰行为的日常环境容量控制手段, 应该重点锁定于景区必游的核心景点区域、锁定于旅游旺季时段的游客超载管理。依据嵩山景区具体条件, 确认该景区核心景点区域肯定是少林寺常住院, 并结合该景点在旅游旺季时段的游客数量, 分析在不同人均占用面积条件下, 嵩山景区局部时段、局部地段的环境超载风险状态。

首先, 少林寺常住院宽160米, 长360米, 占地面积约57600平方米, 经过实地调查, 其可用于游客自由活动的空间大约占其总面积的2/3。即Xi=57600*2/3=38400 (平方米) ;再者, 少林寺常住院营业时间为早上8点到下午5点, 共计9h。少林寺常住院的推荐游览时长为1.5h, 则日周转率Zi=6;最后, 计算得到少林寺常住院在不同的Zi条件值下的适载空间容量数据 (见表1) 。

本文选取少林寺常住院在2007年至2010年以来的“十一”黄金周 (7天) 、以及2011年元旦 (3天) 的游客量规模, 并计算出相应的平均日游客量;把景区实际日游客量与景区管理当局可供选择制定的不同日环境承载力标准, 进行环境超载风险的对比分析。继而得到景区制定不同的环境容量管理响应措施时, 相应的环境超载状态分析结论。其中, 选取的十一黄金周基本上都是保持7天的假日时长, 游客出游习惯及预期可视为不受近期公共假期调整的影响, 而最新的2011年元旦黄金周的对应数据, 是为展示嵩山景区在迎来“申遗”成功利好影响的游客实际规模将持续增长的态势, 这也为景区进一步制定未来的游客干扰控制的响应对策提供决策依据。

3.3景区环境状态反作用于景区管理当局制定旅游容量管理的响应措施的互动结果

通过上述景区核心景点地域在黄金周局部时段的干扰压力与管理当局的环境管理响应措施的比对研究, 可以得到以下互动结论:景区的环境状态确实能够起到实际制约景区管理响应措施的反作用。景区管理当局不得不在考虑实际环境承载状态 (游客实际通行、周转状态) 的条件下, 选择适应于综合的经营、环境管理目标导向下的环境容量管理标准。若该项容量管理标准选择不恰当, 则会导致从游客量实际规模上否定景区容量管理成效, 并且从实证角度验证景区管理当局的环境管理措施失败的结论。这也是景区环境承载状态对景区管理当局的牵制作用的展现。正是这种客观的影响作用力的制约, 使得景区管理者在选择景点容量标准时, 也不会妄自夸大容量规模, 而是尝试选择不断向景点的极限容量规模靠近的现实管理策略。当然, 若是景区管理当局可能实现核心景点占地面积扩容 (如表1中的Xi’的情况) 、若是选择促使缩短游览时间等响应管理措施时, 还有可能扩大景点的环境容量标准, 只不过这是以牺牲该景点 (尤其是历史文物景点) 的原真性或者以牺牲游客游览体验为代价的, 扩大环境容量的响应标准。

4景区防范环境风险的主要对策

4.1游客超载的防范控制

首先, 防范游客流量超载, 尤其防范高峰时段、核心景点地域的游客超载, 应当进一步细化客流量的分时段、分人均占用面积标准的动态实时预警监测。这就需要提升和细化景区相应的游客监测措施。其次, 为了能够落实科学规划, 严格控制功能区布局及开发干扰压力, 景区应当尝试建立一系列环境保护及补偿措施, 也可以尝试建立生态环境监管专项保证金公开制度, 并将惩罚开发破坏的收益, 作为奖励和支持景区开发商承担环保责任的专属款项来源。

4.2旅游资源及环境承载状态监控

景区管理当局应当坚持景区林相改造的多树种科学配置方针, 改善自然生态系统功能, 增强景区林地涵养水源的生态功能。在管理措施响应方面应当提高对生态环境整体承载状态的实时监控, 推荐实行景区生态环境数据的每日分析、每日总结、每日呈报上级监管部门审核的日常环境状态科学管理制度。这是防范景区在环境监测管理体系中, 出现敷衍行为的最佳手段。

4.3提高科学响应水平

景区若想提高景区的干扰控制监管和环境监管水平, 真正做到实时监控的话, 都需要大量的数据信息搜集与处理工作, 显然单靠人力调查几乎是不可能实行的巨大工作量, 这就进一步提醒景区需要重视到高科技手段的应用, 提高景区软件化信息管理与数据分析的技术管理能力。当然也涉及到相应软件操作管理人员的技术培训问题。这样才能实现在游客量高峰时段, 及时引导游客流向, 也能实现景区环境监控状态的实时化, 从而为景区环境管理决策的制定提供及时的、科学的信息依据。

摘要:本文以嵩山景区为例, 通过借鉴PSR理论模型, 科学识别造成景区环境超载的风险因素的相互作用, 分析景区所承受的环境风险状态, 进而为旅游地管理者预防超载风险提供更有针对性的管理对策。

关键词:旅游地超载,PSR理论模型,环境风险,防范对策

参考文献

[1]李若凝, 程柯.旅游资源开发与区域生态经济良性互动机制研究[R].河南农业大学, 2009.12-14.

[2]程柯.论全球视野下酒店设备管理风险与定位策略[J].商场现代化, 2010, (34) :141-142.

[3]程柯.自然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主体行为优化的理论分析[J].河南林业科技, 2008, (4) :50-52.

篇4:城缘风景名胜区规划探讨

一、城缘风景名胜区的概念

城缘风景名胜区是指位于城市边缘的风景名胜区,属于城市边缘区绿地空间的一种,是我国风景名胜区体系中地理区位比较特殊的一类。一般来说,城缘风景名胜区位于城乡结合部,受到城市生活、城市扩展的直接影响,但这个区域又没有完全城市化,人口组成、自然景观等方面又具有乡村的某些特征。

二、城缘风景名胜区对城市的影响

1.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

欧美许多城市外围营造大片森林绿带,在很大程度上治理了污染、改善了生态环境。我国城市内部绿地普遍不足,而城市用地不断扩大,有的已经是城市与城市相连,农田日益减少,环境质量不断下降。在这种情况下,可将城缘风景名胜区作为城市大环境绿化的龙头,与城市绿地系统建设结合起来,保护自然资源。

如果说传统园林与城市公园是把园林作为城市美的点缀和装饰物,那么城缘风景名胜区则是把绿化看做城市的生命线。实现点状的城市公园绿化向面状的以城缘风景名胜区为龙头的大环境绿化推进,让自然拥抱城市,把自然引进城市,是实现城市生态环境改善的有效方法,也是医治大多数“城市病”的一味良药。

2.提高城市旅游环境质量

旅游活动一般分为长线游、区域游和周边游。城缘风景名胜区位于城市边缘区,具有最佳的旅行经济距离,是城市的巨型的“后花园”,很自然地成为市民节假日的首选去处。我国城市内部休闲游憩用地普遍不足,以城缘风景名胜区为龙头发展环城市旅游观光度假带非常有必要。环城市旅游观光度假带有四个要素:“环”字标明区位;“城市”体现发展的市场目标;“旅游观光度假”提供产品;“带”说明既需要较大的单体规模,更需要群体规模,并且需要因地制宜,适度发展。发展环城市旅游观光度假带,有利于城市游览体系更趋系统化、合理化。

把城缘风景名胜区作为环城市旅游观光度假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涉及的范围已远远超过风景园林的传统范畴,从美化生活转向健康生活,是实现城市旅游环境改善的有效方法,也是传统风景园林拓展视野、寻求生存和发展空间的领域。

三、城缘风景名胜区规划

城缘风景名胜区与一般的风景名胜区规划在程序、内容上都大致相当,但城缘风景名胜区特殊的地理区位使其面临的问题与矛盾也就更加突出与尖锐。本文主要就城缘风景名胜区与城市协调发展的问题进行探讨,在规划中寻找处理好这个问题的思路、原则与方法。

1.确定旅游开发定位

城缘风景名胜区的旅游开发定位应以城市总体规划为依据,从城市的整体旅游结构、功能等宏观方面入手,考虑与城市其他旅游资源类型、功能和开发导向的异同,避免项目的雷同,努力完善城市游览度假体系。如果从城缘风景名胜区的使用功能入手做一番剖析,不难发现,在一般情况下,如果为了观赏风景,一个风景名胜区去一至两次就够了,而城缘风景名胜区高频率使用功能是休闲度假与娱乐交往的好选择,实际使用中也客观地反映出这一规律。显而易见,用高质量的国家级、省级城缘风景名胜区去满足对景观及意境要求不高,流动性较大的一般旅游是一种浪费。那么,能否把城缘风景名胜区的直接功能看做两部分,观赏风景仍是其主要内容,而将市民经常休息、休闲度假与娱乐交往的区域从国家级、省级城缘风景名胜区中分离出来,由风景游憩区—市(县)级城缘风景名胜区和旅游度假区等来承担,用以提高各自的使用效率呢?功能分离后的城缘风景名胜区,压力得到缓解。风景游憩区—市(县)级城缘风景名胜区成为大众周末休闲度假及体验乡村风情的最佳选择,而更高质量的国家级、省级城缘风景名胜区则在环境质量上得到了有效保护,成为城市整体旅游形象的一部分。

在规划实践中虽未明确提出风景游憩区这个概念,但已经涌现出了许多类似的较成功的例子,如淄博原山森林公园和建设中的花山风景区。

2.总体规划布局

城缘风景区还特别要重视功能分区、环境保护规划、出入口设置、道路交通设施以及基础设施的建设,应考虑总体长远的规划使用,考虑以自然山水为背景,充分发挥原有景观的作用和价值,使各个景区能以自己独特的魅力而存在,拥有较强的独立性与完整性,保持对城市的吸引力。

篇5:风景名胜区生态系统初步探讨

xx村是以石为主的村寨,与xx风景名胜区生态旅游城隔河相望,相距1.5公里。一条清透的河水从三个自然村寨门前流过,是通往扁担山区的必经之道,在大瀑布上游3公里,四季不断的河水直接流向大瀑布。

现在的xx不是狭义的一个村寨,根据撤并村规划,将原来的xx合并为一村,人口从原来的2000人增加到现在4000余人。

xx依山傍水,各自然村寨依山而建,寨周围石旮旯里茂林修竹,山坡上桃子、樱桃遍山,河道两旁翠绿成翠荫,柳树、水车、石桥、石凳倒映手中,令人难忘。河中鱼儿成群,田园阡陌。

“养猪为过年,养牛为耕田”的小农经济村,村两委在做我的梦、群众梦、旅游举动梦。梦有所思,如何利用上天赋予的资源禀赋,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观光农业,体验农业。

每到周末,xx河道两旁迎来了兴义、昆明、六盘水、贵阳等地的客人,一家带着老人和小孩来这观光赏景,摄像机在河道、水中、田园、山野、寨貌、风土人情、建筑风格.......扫描,相机在咔嚓咔嚓地响个不停,一家老小在田园埂上漫步,领略大自然的美丽,然后到河道中浅水处放上方桌,打扑克、下象棋、搓麻将,还摆放些果品饮料慢用,眼观四周景色,到村民摊点自助烧烤,部分游人早早地与农家旅馆联系预定。

看着周末和节假日这么多观光客到xx,吃无处、住无落,农户自发地在河道沙滩摆摊设点,给游人提供便利,然而观光游人越来越多,摆摊设点象雨后春笋般涌出,有的摊点收入高峰期一天可达万元以上,一般都在300元至2000元不等。

无序运作,杂乱无章,卫生与秩序成了问题,河道污染十分严重,白色垃圾和食油污物乱丢乱倒。河道人多拥挤,小孩戏水和游人在水中洗澡,由于对水性不了解,给安全带来重大隐患。

想为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看见老天给的这碗饭如不好好打理守住,一旦安全出了问题,河流被污染,那就不是美丽乡村,而是臭名远扬。村两委深知每个人身上的担子有多重,如何解决实际困难,认真分析发展形势,拓宽思路,将xx做成锦上添花的美丽乡村。把xx安全隐患和污染严重问题向管委会作了汇报,提出在做好群众珍惜自然、保护环境思想工作的同时,不能以单独斗的形式,把群众的积极性更进一步的调动起来,创造更好的经营环境,彻底杜绝安全事故,彻底解决污染源问题,把资源保护和经营增收有效结合起来;把“传统农业”变为“观光农业”、“休闲体验农业”;把“养猪过年”变成“养猪挣钱”;把“绿水青山”变成“银水金山”。

村两委的梦正在变为现实,管委会已为圆梦做了大量工作,将河道进行了全面清理;从河道上游旁新开辟一条人工河供游人休闲观光,规划建设的一个小岛供村民摆摊设点。这样既能使原河道保持原生态形状的美丽,又能使新的河道为当地村民提供就业挣钱地点和机会,还增加了一条亮丽的风景线。

篇6:风景名胜资源产权制度探讨

我国现有风景名胜资源产权制度的.特点是:风景名胜资源法律上的产权主体具有单一性,事实上的产权主体和法律上的产权主体具有不一致性,导致了风景名胜资源利用效率低下.文章作者认为我国的风景名胜产权制度的重建必须是构建私人产权和公有产权的多元产权结构,建立完全的风景名胜资源产权出让和交易市场.

作 者:吴三忙 和文征 作者单位:吴三忙(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旅游管理系,陕西,西安,710069)

和文征(石家庄经济学院商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31)

篇7:风景名胜区生态系统初步探讨

关键词:武陵源风景名胜区,非生态行为,心理根源,实证

生态旅游作为绿色旅游消费, 于1983年首次被谢贝洛斯·拉斯提出后, 在全球引起了广泛关注。然而, 随着生态旅游的逐步发展, 问题也随之显现。一些游客素质较差, 乱抛废弃物品、乱折花草树木、乱刻乱画、高声喧哗等, 这些行为给优美的生态环境造成了污染和破坏, 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 生态环境的破坏违背了旅游资源开发的初衷。大体来说, 游客产生非生态行为的心理原因分为两类:一是内在因素的驱动, 如游览时心情激动, 疏于自控, 或者是受占为己有心理的驱使;二是外在因素的导向, 如景区游客过量, 引起游客心情烦躁和愤懑, 从而破坏生态环境。旅游行为是在游客心理的支配下发生, 并随着游客心理的变化而变化的。游客在产生一系列非生态行为时都会经历一个外因导向或内因驱使的过程, 因此对游客的心理原因进行深层次分析, 能从根本上了解生态景区游客产生非生态行为的原因, 揭示非生态行为的心理结构特征, “治标更治本”, 从源头上减少非生态行为的产生。

一、研究区域及方法

1.研究区域概况

武陵源风景名胜区位于湖南省西北部, 由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索溪峪自然保护区、天子山自然保护区三大景区组成。整个风景区以世界罕见的石英砂岩峰林峡谷地貌为主体, 集“山峻、峰奇、水秀、峡幽、洞美”于一体, 森林覆被率高达97.9%, 动植物资源相当丰富, 是极具典型性的生态旅游景区, 景区内拥有我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武陵源风景名胜区是中国生态旅游业发展的缩影, 2009年旅游人次再创新高, 旅游接待量达到超记录的1 900万人次。

2.问卷设计与研究分析

调查问卷由两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游客基本信息, 包括游客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月收入、旅游方式等人口社会学特征信息;第二部分为游客产生非生态行为的原因, 其中外在因素为8个, 分为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 内在因素为11个, 分为本我因素和冲动因素。本问卷采用李克特量表 (Likert Scale) 5点尺度设计, 认同选项的程度分为“非常同意”、“同意”、“普通”、“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分别给予5~1分。本研究从2009年8月22日至8月28日在天子山、黄石寨、金鞭溪等核心景区进行问卷调查。总共发放问卷150份, 回收150份, 剔除无效问卷14份, 有效率达90.7%。

二、数据分析

1.样本人口社会学特征分析

样本的人口学特征表明, 在性别构成上, 男性人数为73人, 占样本的53.7%, 女性人数为63人, 占样本的46.3%, 男女比例符合风景区样本调查的一般特征。样本年龄层次较均衡, 21~30岁、31~40岁、41~50岁分别占样本的25.7%、21.3%、22.8%。从职业结构来说, 政府职员、专业技术人员、企事业人员以及学生所占比例较大, 占样本的63.9%;其次是教师、退休人员, 分别占样本的8.1%、5.9%, 上述人员以外的人员所占比例很低。在文化程度上, 游客主要以高中及职高以上文化程度的群体组成, 占样本的94.8%, 说明游客的主体人群受过良好的基础教育, 但硕士及以上群体所占比例很小, 只占样本的7.4%, 这与我国国民整体学历水平有关。从月收入状况看, 月收入在1 000~4 000元的游客占的比例为72.2%, 说明游客的收入大部分处于中等水平, 月收入在1 000元以下的游客占样本总量的14.7%, 主要包括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在旅游方式上, 48.5%的游客选择团队旅游, 单独旅游占样本的5.9%, 说明国内游客的出游方式仍以团队旅游为主。结伴旅游、家庭旅游分别占样本的19.9%、25.7%, 这是国内新兴的旅游方式, 也是生态旅游景区要集中开发的市场。

2.游客产生非生态行为的外因分析

在外因方面, 根据影响行为主体的差异, 可以将影响因素分为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两个方面。人们对产生非生态行为的外部因素的认同程度大体上呈正态分布, 越趋近于两端所占比例越小。从纵向比较来看, 以“普通”一栏为中立项, “非常同意”与“同意”为肯定, “非常不同意”与“不同意”为否定, 可以发现, 有28%的游客否定“景区游客过量”这一说法, 有31.6%的游客选择肯定。对“同游伙伴怂恿”问项, 有52.2%的游客选择否定, 只有16.2%的游客选择肯定, 这说明游客的自主意识较强, 受他人直接影响较小。认同程度最高的是“设施数量不够”, 有33.8%的游客选择肯定, 其次是“景区游客过量”, 有31.6%的游客选择肯定。从横向比较来看, 差异也比较明显, 在客观因素中, 对于“设施数量不够”和“使用不方便”分别有8.1%和6.6%的游客选择“非常不同意”, 明显低于“景区卫生状况不好” (12.5%) 、“景区游客过量” (11.8%) 和“没有相关禁止说明” (13.2%) , 说明旅游设施的好坏会极大的影响旅游者对景区的知觉印象。在主观因素中, 有5.9%的游客对“导游组织不善”选择“非常同意”, 略高于“管理人员不加制止” (3.7%) 和“同游伙伴的怂恿” (2.2%) , 其中游客对“同游伙伴的怂恿”的认同程度最低, 39.7%的游客选择“不同意”, 12.5%的游客选择“非常不同意”, 仅有2.2%的游客选择“非常同意”, 从这里可以看出导游人员对游客具有一定的引导作用。

3.游客产生非生态行为的内因分析

在内因方面, 根据游客产生心理动因的影响因素不同可以分为本我因素和冲动因素。本我因素的游客其行为决策多受个性、常见心理效应等其他长期累积因素的影响。此类游客本身素质不高, 缺乏环保意识和公共意识, 比较容易在生态景区产生非生态行为。而冲动因素的游客其行为决策多受当时情境因素的影响。人们对产生非生态行为的内在驱动因素的认同程度差异较明显。从纵向来看, “出于好奇心理”这一选项分布较均匀, 选择否定、中立和肯定的游客分别为30.2%、32.4%和37.5%。另外, “不知行为是否破坏环境”的分布差别也不大, 其中39.7%的游客选择不认同, 27.9%的游客保持中立, 32.3%的游客选择认同。在横向比较中差别最大的为“出于逆反心理”, 有63.9%的游客不认同, 远远高于认同人数, 其中有15.4%的游客选择“非常不同意”, 48.5%的游客选择“不同意”, 仅有2.2%的游客选择“非常同意”。从横向比较来看, 对于“出于好奇心理”, 有7.4%的游客选择“非常不同意”, 明显低于其他两项常见心理效应“受占为己有心理驱使” (16.2%) 和“出于逆反心理” (15.4%) , 这说明了游客在旅游过程中探奇求知的旅游动机。游客希望了解和认识未被认识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 越是新奇的事物和现象越能引起人的注意。在“不同意”一栏中, 游客对“出于逆反心理”的不认同程度明显高于本我因素中其他选项, 其中有48.5%的游客选择“不同意”, 而冲动因素中这一栏的差别不大。

三、结论与建议

本次调查结果表明, 由于景区的设施不完善, 或者游客为了满足自己探索体验的动机而产生非生态行为的。综上所述, 笔者认为, 以下几点建议将有助于减少生态景区游客的非生态行为:

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游客在生态景区道德感弱化, 也是因为道德观念不稳固而产生的。在提高游客素质的基础上, 建立游客文明素质的长效机制, 充分利用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等媒体工具加强全社会旅游道德、旅游法规宣传, 使环境保护观念深入人心。

加强景区基础设施建设。从游客角度出发, 营造良好的旅游环境, 尽可能方便游客, 促使游客产生积极的旅游情绪, 从客观上减少游客非生态行为的诱因。同时, 设计一些集知识性、娱乐性、趣味性、环保性的活动, 既方便游客亲近大自然, 充分体验旅游的乐趣, 又能使游客在潜移默化中获得环境保护知识, 营造保护环境与景观、遵守游览规范的良好氛围, 从而使游客自觉约束个人非生态行为。

改进宣传方式。从心理学理论角度出发, 在生态旅游景区多使用人性化和有文化底蕴的倡导性口号, 尽量不用或少用生硬的禁止性条文, 侧重强调“保护环境, 人人有责”的个人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 来减少旅游者逆反心理。另外, 在景区内可以开辟一些有个性的“特区”, 专供游客“留作纪念”, 或者设计一些独特的旅游纪念品, 证实游客曾“到此一游”, 满足游客独特的心理需求。

参考文献

[1]张文, 李娜.国外管理经验及启示[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7 (27) :91-88.

[2]冯春艳, 杨萍.生态旅游者的非生态旅游行为的深层成因研究[J].昆明大学学报, 2006 (2) :31-34.

[3]张国栋, 李祝舜.旅游者自主性非生态行为心理学分析与治理对策[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 (4) :182-185.

上一篇:服务大局应做到三个到位下一篇:高速公路大修设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