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话题作文关于相伴的

2024-06-21

初中话题作文关于相伴的(通用18篇)

篇1:初中话题作文关于相伴的

—从我们来到这个世界开始,一直有一个人陪伴着我们!那个人就是母亲。因为有了她的陪伴,我的生活才更加绚丽多彩。

还记得小时候,无论有什么问题都会问妈妈:“妈妈,为什么……?”妈妈总是不厌其烦的为我解答每一个问题!渐渐的,我对母亲的依赖好像有了前方的航标,再浩瀚的大海,帆船也不会迷失方向。

但是,渐渐的,我长大了,学会了如何打扮自己,即使没有那个航标,我好像也能自如的行驶在那一望无际的大海上!

直到期中考试后,我重重地摔了一跤,那一跤比任何一次都还疼!也渐渐体会到了:年轻的叛逆,就像一枚青果子;诱人,但生涩。作文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妈妈和我谈了谈心。她说,叛逆是人人都会有的,在这个过程中你会尝遍各种酸,甜,苦,辣!但是你要记住妈妈永远是你的后盾。无论你摔的多么疼,我都会帮助你站起来!

我把自己关在屋子里,想到因为有了妈妈我是多么幸福,而我却那么令她失望,每天晚上她陪我写作业,我困了她给我冲咖啡,冬天冷了,她给我织围脖,无时无刻不关心着我。作文

而我呢?总以为自己已经长大,已经独立。却没想到,我的每一步都是瘦弱的母亲推着我走,每一道坎坷,都是母亲陪伴我度过。

在这十四个春夏秋冬里,因为有了你的陪伴,我是多么幸福……

篇2:初中话题作文关于相伴的

也许正是你的背影,让全国人民震惊。“在这危难的关头,我要尽快赶回我的祖国,同我国人民在一起。”

——胡锦涛

玉树的强震再次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匆匆回国,马不停蹄地赶赴灾区,这让我们看到了他对人民的体恤之心。

因此,我们应该好好珍惜我们身边的每一人,每一件事。

岁月的涟漪在时间的河面上荡漾,雾霭从土壤中升起,有一种蒙昧的香甜。这些都让我回想起了以前的那些不曾忘却的日子。

那是我们第一次见面,整个食堂仅有我们两个人,于是两个女孩认识了。她从那边走来,逆着光,我看见了落在她头发上的阳光。她微笑着。我当时,抑或现在,都很感激她,我也仍记得那么午后,我和她一起走回了教室。

也是那天,我觉得有朋友是一件快乐的事。

后来我开始在假期里学素描,有一个女孩和我很要好,总是陪在我身边,和我一起削铅笔,一起骑车回家。那时的我技术很差,很想出和我一起骑车回家的她,却怎么也画不出来,记忆犹新的有一次,我胃痛,蹲在地上卷缩着,而那个女孩非常担心我,于是倒了一小瓶热水,然后递我;“你暖一下肚子吧,说不定就不痛了!”以至于我到现在都无法忘记,那份温暖我胃和心的友谊。

也是那天,我觉得拥有朋友是一件温暖的事。

今年入春,满街印着郁郁的绿,阳光温柔地落在人们的头发和手臂上,让我感觉到世界的可爱。就如同,穿着洛丽塔裙子的小天使洒向人间。我想,我应该珍惜,收集起我的每一份爱。因为春风会枯萎在失去爱的季节。

晚上,我做了一个温暖的梦,梦见世间再也没有冬天的寒冷以及阴霾,而所有的熟识的朋友,亲人,都一直在一起,再也不曾分开。

所以我想,任凭时光荏苒,那些爱却永远温暖着心灵,沐浴着清晨不会老去的阳光。

篇3:初中话题作文关于相伴的

何为意?意就是主题, 就是中心。立意即确立中心大意。古人云:“意在笔先。”也就是说, 下笔作文前应先在脑海中确立主题, 可是一些学生往往提笔就写, 一挥而就, 认为写完文章自然卒章显志, 导致作文出现一系列弊病, 如立意缺乏倾向性, 观点和材料不统一, 主题与情节不和谐, 立意模糊, 中心不突出, 等等。尤为突出的问题是立意层次较低, 境界不高, 这几乎是学生作文中的一个通病。这样的作文缺乏新意, 认识肤浅, 很难打动读者的心, 引起读者的共鸣, 得分自然不高。

学生作文立意不够高远, 这与学生的认识水平较低有直接关系。学生一般都过着“学校———家”两点一线式的生活, 接触面狭小, 对于广阔的社会空间和形形色色的人与事的认识不够全面。并且学生的时间有限, 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学习上, 很少有精力再读课外书、看报、了解新闻、关心时事, 知识面很难得到扩展。这就造成了学生作文言之无物, 写起文章只着眼于自己的生活, 只着眼于眼前, 甚至有的人老调重弹, 一遍一遍地重复自己已经写过的意思, 这样的文章即使文辞优美、形式新颖, 但眼界狭窄、没有新意, 怎么能够吸引读者的目光呢?要想学生写出好作文, 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是让学生学会给作文立意。

让学生学会立意, 必须让学生先明白什么是好的立意。教师应该向学生明确, 好的立意有三个讲究:

(一) “阔”。何谓“阔”?“阔”就是要横向扩展、发散, 立意时把人、事、景、物联系起来。以话题“良师”为例, 按照一贯思路, 他们一定会着眼于写身边的某一个好老师, 写他 (她) 的兢兢业业、一丝不苟, 大力赞扬他们的某种精神, 但如果把思路打开, 就会发现, 好的老师可以称做“良师”, 生活中的很多事物都可以看做“良师”。如悬崖峭壁上顽强生长的青松, 勤劳团结的蚂蚁, 正直虚心的翠竹, 胸怀浩瀚的大海……这些大自然中的事物都可以给予我们启迪, 都可以视为好老师。除此之外, 奋进中的挫折、生活中的教训可以从反面教育开导我们, 也可为师。不经一事, 不长一智, 挫折教训可以警戒我们少走弯路, 这难道不是良师吗?如果学生把这样的思路写进文章, 那么立意自然更好。

(二) “深”。这要求学生应有敏感的头脑和善于发现的眼睛, 捕捉与挖掘寻找事情中蕴涵的深意。如一位学生写《生活中的发现》时, 抓住生活中不经意的小事, 揭示蕴涵在生活中的哲理。文章选取日常生活中父母养“铁树”的故事, 写出过分地呵护不利于成长的主题, 由养树想到育人, 自然而贴切, 很好地做到了以小见大。由此可见, 如果学生善于透过表面现象, 发现事件内在的普遍深层的思想内容, 就能从生活形形色色的事例中挖掘出独到的见解, 立意深刻, 就能写出有思想、有内涵的文章。

(三) “新”。立意与个人的思维方式紧密相连, 要做到新意, 就要有新观念、新见解、新思考角度, 不能人云亦云。古今佳作大都深谙此理, 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佳句, 有的甚至千年不朽。文章立意讲究“新”, 讲究别致不落俗套。以咏梅为例, 王安石赋予了梅不畏严寒、不惧磨难、品格高洁的寓意;陆游通过梅花表达了一种即使惨遭迫害, 高洁品性仍然不改的可贵品质;毛泽东笔下的梅却成了报春的使者, 还被寄寓了“乐观、大度”的精神。只有这样善于思考、另辟蹊径, 才能写出别具一格的文章。

“阔、深、新”是好立意的基本要求, 如果把这三点要求具体细化, 那么学生在确定作文的立意时必须把握以下规则:

(一) 倾听时代热点。“文章合为时而著, 歌诗合为事而作”。时事中有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眼光敏锐、思维独特的学生能及时捕捉刚冒出头的新生事物, 敏锐撷取时代的“浪花”。他们能在作文中巧妙地融入现实生活, 或者提出对某类社会现象的见解, 或者引入与时俱进的崭新理念。如2014年浙江省台州市中考作文以“阳光”为题, 考生可以从“阳光”这一意象中联想到光明、快乐、温暖、爱心、奉献等, 进一步联想到“阳光”可以是生活中具体发生的事, 存在的物, 也可以是抽象的指代, 甚至可以引申为平凡、微小和伟大等。像这样感受生活, 就能发现别人发现不到的东西, 就能高效率地发掘生活, 对生活的思考和理解就比别人更灵敏、更深刻, 立意才能标新立异、与众不同。

(二) 着眼现时改革。改革大潮涌动着创新的灵魂, 在作文中引入改革题材, 能给人全新的感受和思考。如一位学生在写“盼”这个话题时, 就写道:“盼啊盼, 盼啊盼, 盼着学校门前那条小路再宽阔一些, 盼着雨季不再一路泥一路水地赶往学校, 盼着晚自习后也能像城区的孩子一样让自行车跑在有路灯的大道上……盼啊盼, 329国道定沈段外环线通车了, 我的愿望实现了。”学生没有就此停笔, 由此联想到改革开放以来海岛交通的变化, 紧接着联想2008年连岛大桥竣工后, 舟山由海岛城市变为半岛城市, 舟山前进的步伐将更进一步迈开……读到这里, 一种改革开放带来的时代气息迎面扑来, 为作文增色不少。

(三) 重视最新科技。科技高度发展是当今时代的重要特征。作文如能写到高科技带来的现代文明, 定能显示出强烈的时代意识, 让作文写出新意。如谈谈“神舟”飞船遨游太空, 写出一种爱国心和荣誉感;写写“克隆”技术如果走进我们的生活, 可能会对我们产生的影响, 表现对现代科技一种理性思考……这样的立意通常别具匠心, 具有很强的时代感。

(四) 关注当代名人。写作文时当议论需要例证或叙写需要涉及某一内容时, 选择的眼光应多向当代名人扫描, 力避陈陈相因、人云亦云, 这样的文章视野往往更开阔, 角度往往更新颖。如谈到人必须把握机会、具有开拓精神, 可以想到比尔·盖茨;提到我们民族一贯的坚韧不拔、无私奉献精神, 可以说说“感动中国”人物的故事……材料的鲜活和“名人”引发的多种视角能使文章立意不落俗套, 激起读者全新的思考。

学生知道了怎样的立意才是好的立意, 无疑点亮了心扉, 打开了思路, 向写出好的作文迈出了一大步。教师必须明确, 有时候的确是“看花容易绣花难”, 学生光从理论上明白好的立意的要求还不够, 实际操作起来恐怕会遇到种种困难, 尤其前面提到的知识面狭小、眼界不够开阔等问题, 会阻碍学生的思路, 影响学生作文的立意。如何让学生真正把心打开, 写出立意高远的作文, 还需要老师下一番苦心指导:

(一) 利用周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学生阅历不深, 阅读面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为配合作文教学, 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 激发他们对周围生活的热情, 从而达到增强其写作意识的目的, 在日常教学中, 利用一定时间, 训练学生每周写周记。每学年侧重点不同, 形成一套完整的计划:

教师可以循序渐进, 先让学生把自己在一段时间内感受最深的人和事详细记录下来, 人不离事, 事不离人, 人或事件不管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均可, 过程要完整。在此基础上, 引导学生多角度体味自己写的人或事, 为什么要写它, 有什么想法, 利用一两句话进行适当议论, 提炼中心, 引起对人生的思考, 培养爱憎美丑的情感。这样长期训练, 学生对人、对事的感悟自然会更深远, 写出的作文就不会立意肤浅。

(二) 帮助学生养成多阅读、多思考的习惯。每一个人凭直接经验, 对社会的了解总是有限, 要积累素材、挖掘好的立意, 不可能样样亲历, 必须学会多积累间接经验。获取间接经验的最有效途径便是阅读。阅读是写作的基础, 是获取写作范例的唯一途径。“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 “劳于读书, 逸于作文”, 这都是前人在读写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读书是吸收、积累的过程, 思想、素材、感受以至于语言的表达方法都在不知不觉中储存起来。一旦需要, 这些储存就会蜂拥而至, 供你应用。你可以随手拈来, 不费思索而顺理成章, 进而推陈出新, 把自己的情意表达得生动、完美。多读的确是一条通向学好写作的成功之路。

(三) 督促学生不断反思原作文, 多角度分析旧题材, 推陈出新。反思是学习者提高自我觉知水平、促进学习能力发展并使自己的学习活动顺利进行的途径。在作文教学中如果督促学生经常对自己写过的作文进行反思, 从多个角度分析以往的旧题材, 那么有可能推陈出新, 使原本索然无味的文章呈现新意。而且这样的反思是在曾经写过的作文基础上开展的, 学生站在一个新的起点和高度对自己以前的作文进行审视, 更便于他们找出自己以往作文中的弊病, 看出老作文的立意缺点之所在, 并且发散思维, 想出更新、更深、更远的立意。如“生日”这个话题, 以前我布置学生写作时, 班级众多学生争着释放由“生日”带来的个人幸福感, 习作千篇一律, 没有新鲜感。后来, 作文讲评课上, 我读了好几位同学的作文, 让学生思考这些作文存在怎样的缺点, 学生有的说“意思都差不多”, 有的说“是不是事先商量好再写的”, 有的则风趣地说“如有雷同, 实属巧合”。当我告诉他们, 班级32个学生有近20个同学是这样表达时, 学生沉默不语。我指出立意陈旧、缺乏独特性是他们作文中的通病, 并让他们思考:如果跳出这个框框, 那么由“生日”这个话题还能衍生哪些新的立意?学生议论纷纷, 最后, 他们想出了一些新点子, 有的说“可以从自我的生日中走出来, 拥抱地球的山川自然, 想想它们怎样度过生日”, 有的表示“可以将生日的庆典音乐送到纷飞的战火中, 捎去对同龄人的抚慰, 释放穿越时空的爱意”……这样引导他们多反思原作文, 多角度分析旧题材, 让立意推陈出新, 常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总之, “人无我有, 人有我特”, 好的立意会给人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 这也是学生作文着力追求的目标。虽然说来容易做来难, 但我相信只要在老师得当的指导下, 学生真正做到了开阔视野、敞开心扉, 就能写出立意独特的文章。老师们, 请帮助学生把心儿打开, 让作文焕发精彩。

参考文献

[1]立意专项训练课教案.中学语文教学, 2013.2.

[2]人无我有, 人有我特.语文教学通讯, 2012.3.

篇4:谈初中话题作文的审题

那么什么是话题作文呢?所谓“话题作文”,是指用一段提示语启发思考,激发想象,然后限定范围的一种命题形式。它不同于以前的半命题、命题及材料作文,是一种崭新的、具有很强生命力的作文样式。一般有三部分组成:提示性文字材料、话题范围、注意事项或要求。话题作文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其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四不限(即不限文体、不限主旨、不限具体内容及不限题目)一强调(强调考查考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由于它在写作范围、文体形式、具体要求等方面都具有很大的灵活性,从而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写作空间,有利于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表现创造力,能够让学生放飞心灵、放飞个性。话题作文的灵活性和开放性也因此给大多数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但同时我也发现,因为开放,很多学生审题不仔细,误认为话题作文就是没有限制的作文,想怎么写就怎么写,结果下笔千言,离题万里,或是像挤牙膏一样想一点写一点,到最后无话可写,就东拼西凑。这样怎能得到好成绩呢?所以写好话题作文的第一道门槛就是要审题准确。那么怎样审题呢?下面谈谈一些不成熟的看法。

一、读懂并吃透材料,理清材料和话题的关系

一般的话题作文都会有一段材料,材料对于审准题意非常重要,写话题作文,最主要的是要吃透话题材料理清材料和话题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根据命题意图确立观点。话题材料起着由头的作用,要么提供一个事实,要么述说一段小故事,用意在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学生的写作思维引入材料所提供的情景。揭示语要么对材料作解释,要么作补充介绍,帮助学生理解材料,拓展思维。话题是由话题材料延引出来的,是在话题材料基础上提炼出来的作文的中心议题;话题和材料的关系,既可以是话题范围仅仅在材料所蕴涵意义中的一部分,也可以是话题范围远远超过材料所蕴涵的意义。因此审题时,一定要把隐含在材料中的蕴涵意义和命题者的命题意图体悟出来,并据此立意才能确保作文不走题。

二、读准提示语或导语,善于“化大为小”“以小见大”

一般来说,材料有难度的,下面多有提示语暗示,如果材料不难,则没有提示语。从审题来说,读准提示语是在读懂材料前提下的,借助提示语揣摩命题人意图是审题的关键,命题人提示你的肯定就是最准确的。还有一些习作前的导语,或激发想象,或启迪思维,或优美精粹,或含蓄深刻,能撩拨学生的写作激情。可别小觑这些提示语或导语,它们也是作文题目的一个组成部分呢。

话题作文由于范围宽泛,给学生的把握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写作前首先要读准提示语或导语,善于“化大为小” “以小见大”。如一个西瓜,洗净后只有切成小块才好下口。话题作文的写作也应如此。我们可以将话题化为几个契合话题的子话题,然后从这些子话题中选择一个易写好的来写。不能什么地方都写,应只写话题中的某一个方面。“择其一点,不及其余”。还要从小处落笔,通过对具体、平凡的小事小物和有关细节材料的叙述描写,并加以适当抒情议论,以阐明大道理,揭示深刻的社会意义,以一滴水折射出太阳的光辉,于细微处体现伟大的精神。 不要人云亦云,没有个性。只有这样,文章才能“出彩”,才能出现题材多样、迭彩纷呈的好局面。

三、审清作文要求

一般话题作文都有题目自拟和文体不限或者还有字数等的要求。对于这样的要求,很多同学掉以轻心。许多学生的文字功底很好,材料也选得不错,就是没有按照要求去写,结果也令人唏嘘叹息。要知道现在作文要求非常宽泛,题目可以自拟,文体你可以自由选择。但是不等于没有要求!

作文题目的拟定首先要准确,角度要小,内容要尽量具体,还可以在凝练、含蓄、新奇、优美上下功夫,力求使阅卷者“一见钟情”。俗话说,题好文一半。一个好的标题,能给阅卷老师耳目一新的感觉,为整篇文章的成功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切记不要把话题当标题。命题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对自己将要写的文章进行立意和选材方面的思索、辨析、筛选和凝聚的过程,所以万万不可粗心大意。

“文体不限”让学生在表达方式上有了更高的自由度和更广的表达空间。但淡化文体,不限文体绝不等于不要文体,任何文章都是靠一定的文体样式来表现的。文体不限是指学生可以采取任何一种自己所擅长的文体来写作,而不能理解为写出来的作文可以不属于任何文体。就是说最好选自己最擅长的文体,这样才能较好地展示自己的写作功底,另外选择一种体裁就一定要按照体裁的要求去写。切不能以为文体不限就是空前的解放,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事先既不做打算,不列提纲,写作中更随着思维的跳跃,任意挥洒,最终把作文写成"四不像":叙事不像叙事,议论不像议论,说明不像说明,抒情不像抒情。自以为突破限制便是创新,却不知如此为文非驴非马,不成文体,很难得高分。

篇5:初中关于相伴的作文

与书相伴的日子,它会使你心胸豁亮明达。因为它是良师益友,是生命中的一盏神灯,照亮你的漫漫人生路。古人云: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阅读能开启你的心智,寄托你的精神,点化你的灵魂,使你拥有乐观豁达的心态,虚怀若谷的胸怀,洞察世界的头脑。使你能心纳百川而志向高远。拥有闲看花开花落,云卷云舒的淡然心境,能让你避开暗礁浅滩,披荆斩棘,所向披靡,为你的人生掌舵指航。

与书相伴的日子,它会赠你知识,赋你智慧。因为它是知识的源泉,智慧的扁舟,载你在书香的海洋里畅游,贪婪的吸食营养精华,在墨香里沉醉。上至天文地理,下至人情世故,无所不能,无所不及。跨越时空隧道,任你思绪驰骋飞扬,领略风骚。温文儒雅的柔弱书生,闲诗淡词的绝世佳句,旷世骇俗的雪月风花,都会让你荡起涟漪,魂牵梦绕。阅读的神圣使你如痴如醉,细品慢嚼,品出书香,嚼出韵味。使你得以修身,得以养性,得以资政,得以经世事风云。在风云变幻,纷繁复杂的大千世界里,让你游刃有余而立不败之地,

与书相伴的日子,生活会充盈快乐。一切的忧愁烦恼顿觉烟消云散,让你的身心远离喧闹争吵,抛开恩怨纠葛而得以歇息。“问渠那得清如许,谓有源头活水来”,让书籍给你的心溪汇入源源不断的圣洁之水,滋润你干枯而略显孤寂的心。你会沉浸其中,漫游于书山墨海里而孜孜不倦。你会忽然发现生活不再孤独,世界不再昏暗。书中亦有仙境佳地,会让你流连忘返,受益匪浅!

与书相伴的日子,默默的阅读,细细的品味,静静的感悟。独享这份书香,这份怡然,这份恬静。谁说不是一种高雅的享受呢?

篇6:以相伴为话题的作文

――题记

那年盛夏,你活蹦乱跳地来到我身边,兴奋地哼着你那不知名的曲调在我身旁转来转去。我给你取名叫做巧克力,你好像很喜欢这个名字,小尾巴转得可高兴了。你很挑食,不喜欢吃骨头,只喜欢吃上好的肉,我只能每次都给你一大块肉,不然你就闹脾气不吃饭。我想尽办法给你洗澡,你却挥舞着小爪子毫不客气地给了我一掌,我生气了,拿着小木棍打了你好几下,听到你一声又一声委屈巴巴的叫声,我又突然下不去手了。唉,你这个淘气包!可是就是你的淘气,陪伴着我,给我带来了多少的快乐。

你在我面前一副小可怜的样子,谁又能想到你那天会那么勇敢。八月的北京,气温一天又一天地刷新着记录,而你却想出去找小伙伴玩。我本来不想出去,可是经不住你的小眼神,只好作罢。太热了,我掏出纸巾,正准备擦擦汗,你却径直冲了出去,没有一点心理准备的我,竟然生生地被你拖着踉跄地前进了十几米!一抬头,原来如此,一只野狗正盯着你小伙伴嘴里衔着的肉流口水呢!你没有等我出声,挣开了我本就拴得不紧的绳子冲了出去。“巧克力!”随着你冲出去的那一刹那,我的心尖儿也跟着颤了一下,你如果受了伤可怎么办!我心急如焚,三步并作两步冲上去抱走了你和你的小伙伴,转身就跑。然而,“途中一狗,缀行甚远”,野狗穷追不舍。怎么办?这么跟它跑下去也不是办法啊!我微微蹙起了眉,你抬头望望我,又探出小脑袋向后看了看,毅然决然地从我的怀里跳了下来。我的个子不矮,这一跳,很危险!我正欲伸手去接你,你却稳稳地落地,骄傲地冲我叫了一声,转过身,面对着那只野狗张开嘴呲着牙大声发出“呼噜”“呼噜”的声音。那只野狗看着凶猛,实际上竟然是个纸老虎,它跑了。那天晚上,为了表扬你英勇的表现,我给了你满满一大碗肉,你埋头大吃,偶尔抬起小脑袋,鼻头上、小胡须上都是肉汁,你舔舔小嘴巴,心满意足地回到了自己的小窝。与你相伴的日子,你的勇敢给我留下了多么深刻的印记。

篇7:以相伴为话题的作文

他,与我相伴了十几个年头,已然没了幼时的亲密,反而多了几分疏远,但我与他的一切,却愈发深沉。

处于青春期的我,习惯于与朋友分享自己的心事。在家对着他仅有的时间,也仅是那么几句家常。他习惯在周末的上午陪我练练书法,拿着墨条在砚台上细细地研磨,阳光从窗台洒入,任着时光流逝,鼻尖在宣纸上挥洒,耳边有他略带急切的声音,慢点来,再稳一点。尔后他便会去泡一壶茶,在品茶的过程中为我讲讲茶之道,再寻常不过的早晨,却是我一周中最享受的时光,茶的香气氤氲在空气中,连同他的话语,与墨香一同藏进那国粹中,使那墨字仿佛更活几分。

他习惯于每天早晨送我上学!向来准时,早晨的餐桌上,我看着手机,他看着报纸,有事道几句家常,两个人沉浸在各自的世界里。话匣子不知从何打开,更让我一度地认为,我和他的关系渐渐疏远了。后来,一次逢他出差,整整一个月,紧靠一根电话线把我们的生活牵连起来。早晨没了他的身影,没了他那几句叮咛,没了那茶香,原有的墨字也失去了活力。靠着一根电话线,我与他互道着家常。原来,不是所有的情,都需要彻夜长谈,需要互道心事,一如我与他的情,深沉却浅淡,悠远而寻常。

篇8:关于中考话题作文的几个陷阱

陷阱一:把“话题”当“题目”

“话题”与“题目”,二者既相关又不同。“话题”是所限定的写作范围,是进行思维的中心点,往往内容比较宽泛,涉及面比较广。因此,话题作文常常要求考生自拟题目,可是许多考生却直接用话题命题。如要求以“幸福”为话题,学生的作文题就是《幸福》。因为材料给的是一个话题,也就是说,题目都比较大,学生不易把握,往往难以下笔,写出的作文空泛无物。所以, 考生应在话题范围内自拟一个符合选材内容的更小更新的题目。如以“幸福”为话题,就可以拟《我和幸福有个约定》、《别让幸福擦肩而过》、《缝在衣服上的爱》、《幸福的滋味》、《拒绝幸福的“侵蚀”》等。

陷阱二:把“文体不限”当“没有文体”

话题作文往往有“文体不限”的要求,但“文体不限”不等于“不要文体”。“文体不限”只是放宽了对文体的限制,给考生提供了选体的自由。其实,同一个话题的作文,学生的生活实践不同,立意与选材不同,写出来的文章体裁肯定各不相同,如同样以“幸福”为话题的作文,有写成议论文的,有写成记叙文, 也有写成夹叙夹议的抒情散文, 甚至有的写成了说明文的。但对个体考生而言,一旦选定了某一种文体,就必须按这一文体行文,不能不管文体,信马由缰,切忌写成“四不像”文章。一般来说,要选择自己最擅长的文体写,如果擅长写记叙文,则在记人叙事中必须体现记叙文的六要素;如果擅长写议论文,则在逻辑严密的论证过程中,有鲜明、正确的观点,有充分有力的论据,如果擅长写说明文,就要科学地说明事物的特征,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合理安排说明的顺序,准确使用语言。总之,写什么必须是什么,写什么必须像什么。

陷阱三:不扣话题,若即若离

“围绕话题”是话题作文的唯一限制。能否紧扣话题 、突出主旨是评卷老师紧抓不放的。由于有的考生对其置之不理,考卷中便出现了不少不符合话题的离题之作。

1.任意扩大话题的外延 ,写似是而非的内容。如有的考生将“感激”写成“感动”。

2.整体偏离。指文章内容全部没有落实题目要求 ,比如 ,题目要求以“诚信”为话题写作,有的考生拟题“要做个诚实的人”,全文大谈诚实,忽略了“诚信”中“守信”的意思。

3.部分脱轨。即行文中出现离心句 、离心段 ,使得部分内容偏离题旨和文章中心。比如《我关注“神舟”八号飞船升空》一文,记叙“我”全天守候在电视机旁关注飞船的情况,中间写母亲教育“我”不要因此耽误学习,顺势写“我”以前痴迷于电视导致学习退步的经历,结尾又写“我”看飞船而感到自豪一事。文中插入“影响学习”的一段就偏离了题旨。

造成偏离题旨的原因,首先是写作时审题不准,错误地理解了题意。比如以“责任”为话题作文,你若将它等同于“任务”,就会写别人“指定”你担任的工作,而不是写自己“应尽”的职责。曲解题意,写作就极容易离题。其次是扣题写作和围绕中心写作的意识不强,写作时随意性强。特别是话题作文,不要以为只要把写作内容锁定在话题范围之内就万事大吉了。殊不知,符合话题理所应当,扣住自己拟定的文题写作也很重要。再次是没有掌握一定的点题方法。比如有的同学重视开头点题而忽视结尾扣题,结果在中间部分跑了题。

陷阱四:选材贪大求全,内容空泛

考场作文大多有字数限制,其容量极为有限。有的同学往往忽视这一点,想在作文中装进尽可能“丰富”的材料,尽可能“全面”的观点 ,尽可能“充分”的感情 , 想要面面俱到 , 结果面面不到。如有关“环保”的话题,有的同学既想谈环境污染的愈演愈烈,又想谈环境污染的严重后果,更想谈环保的措施,最后还不忘呼吁人们强化环保意识,承担起环保责任。在有限的篇幅内,怎能将这些问题一一谈得清,谈得透? 只能是“蜻蜓点水”、浮光掠影而已。平时学生作文的选材常出现以下三个方面问题:

1.忌“信马由缰”不着边际 。文章主题集中突出才有“冲击力”,可是有些学生贪大求全,面面俱到,搞“多头并进”,这样反而费力不讨好。例如,以“朋友”为话题写作,有的同学把家庭、学校、社会,人类、物类各种“朋友”,凡感兴趣的一股脑塞进作文;写“与_______对话”,有些学生便海阔天空,闲聊瞎侃。还有一种情况是学生对文体把握随意性强,写成“临界文”或“四不像”。因此,教师要教学生学会在命题范围内,通过对纷繁的生活表征和积淀的审美印象进行盘点, 并与内心的创造冲动印证,精准地确立自己要表达的主题,做到心无旁骛,思绪不外驰,确保文章主题鲜明、集中、突出。

2.忌“顺手牵羊”不作深究。 话题作文取材立意空间广。往往想写、可写的东西很多,不少学生消除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烦恼,却又容易犯“鱼目混珠”的错误。例如,以“亲情”话题写一篇文章,生活中能反映亲情的人和事多如牛毛,有的学生不能从“真、新、深、独”的要求出发,通过反复比较,精心思考选取典型材料,而是信手拈来一个,以为符合题意就行,如此写出来的作文自然是平浅之作。因此,教师要提醒学生消除这种作文时的懒惰心理和草率态度,鼓励学生工于构思、勇于创造。

3.忌“管中窥豹”只见一斑 。中学生写话题作文 ,提倡“开口”小,以小见大,这样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不少学生选材立意时就事论事,以小见“小”,不能做到言近而意远,题浅而旨深。例如,以“幸福”为话题写作,不少学生避重就轻,少惹麻烦,选取生活中的寻常小事,表现自己对“幸福”的感受,认为这样稳实可靠,而忽视对“小事”本身的裁剪与挖掘。这种无视生活的普遍意义、本质意义,缺少对人类自身深切关注的写作习惯,断然不足取。

陷阱五:阐述过多,缺少创新

一些应试者认为话题作文“比较好写”,觉得写作话题作文只不过是对所供材料的阐释和类比。近年的高考话题作文中就出现了这种苗头。比如2015年有不少记叙性文体是比照材料原文杜撰出的救人故事: 有自己登山时风雪中勇于救人,有路遇车祸不顾安危凛然救人,有突发洪水冒着被卷走毅然救人,等等。议论性文体只是对材料故事的简单议论和说明,如解释登山者为什么要舍己救人,这样做的结果是什么,应如何向登山者学习,等等。这种缺乏创造性的肤浅简单的照搬和阐释,也是对话题作文写作的又一种误解。与此相联系,这种杜撰编造的文章,其感情必定是虚假的,行文必定是矫揉造作的。

话题作文要求对所供材料进行深入思考,是指经过这样的思考, 找到与材料题意完全吻合的规定情 境。这种规定情境 ,如写记叙类文章 ,表现为人、事、景、物。如写议论类文章,表现为哲理、情感和思维逻辑。对每一个考生来说,要取得好成绩,围绕话题深入思考,找到与材料题意完全吻合的“规定情境”是关键。把自己思考的创造性成果,再用一定的文体形式,通过恰当的表达方式,准确、生动地反映出来,这又是检验考生写作水平的重要尺度。上面列举的考生对材料缺乏创造性的简单阐释和类比, 根本谈不上围绕话题进行深入思考。2015年我省高考优秀作文《选择》、《拷问灵魂》(刊登于《燕赵都市报》7月19日C2版 )等 ,对考生如何围绕材料深入思考,富于创造性地找到“规定情境”,如何立意、选材,最终写出有创意的作文提供了有益借鉴。从某种意义说,话题作文倡导创新,鼓励创新。只有这种新型的作文形式,才能为那些有写作特长的考生提供展示才华的广阔天地。阅卷教师每每碰到有新意的作文,眼睛总要一亮,同时出现沐春风、浴甘露的感觉。大家相互传阅,连连称赞。这就是有新意的话题作文答卷的社会效果。

篇9:试谈初中语文话题作文的训练

【关键词】话题作文;初中学生;作文教学

话题作文近几年已成为了中考作文的一种常见形式。所谓“话题作文”,是指用一段提示语指明写作范围,启发学生思考,激活其想象力的一种作文命题形式。其特点有:题目只提供写作内容围绕的核心,而不以标题的形式提供具体明确的主旨;只提供写作范围,而且范围相当宽泛,要求所写内容与话题相关即可;话题作文一般要求自拟文题。这种开放性作文与以往的命题作文或半命题作文相比,其优点在于给了考生更广阔的写作空间和更大的发挥余地。然而,对于思维比较狭窄,视野还不够开阔,作文水平还比较低下的初中学生而言,却常常存在比较严重的畏惧心理,不知道如何下笔。那么,怎样才能写好话题作文呢?

一、认真审题是写好话题作文的前提

审题,就是详细弄清题目的含义和要求。审题是作文的一项基本功。许多学生认为话题作文不存在审题,认为只要围绕材料的大致意思就可以了。其实这是不正确的,话题作文需要认真审题,我们不可等闲视之。

“先看话题,后看材料”这是因为“话题作文”审题立意的中心是话题,不是材料,也不是提示语。许多同学在审题时出现偏差,就是这个原因。如:以“共享生命”为话题,许多同学在审题时发生了错误,写偏了题。他们围绕“提示语”中“生命”做文章,写成了:珍惜生命、讴歌生命、生命的意义等,没有看到话题中“共享”一词的“题眼”作用,没在“共享”上做文章。

话题作文的话题,一般都是一个词或短语,话题的字越少,说明外延越大;反之字越多,外延就越小。字多的话题,观点比较明确,容易下笔。字少的话题,可在话题前加上一定的限制语,来缩小其外延。故审题时首先要准确地把握其内涵和外延,明确选材范围。如话题“初三生活的烦恼”,它是一个偏正短语,在“烦恼”前冠以“初三生活”,不仅是为了缩小“烦恼”的外延,更是为了丰富和深化“烦恼”的内涵。如写“初三生活的趣事”,“初二生活的烦恼”,等,就不符合题意了。

二、“拟好题目”是写好话题作文的基础

话题作文也和其他非命题作文一样,一定要拟好题目,那么如何拟好题目呢?现在,以“书”为话题,介绍几种常见的拟题方法:

(1)加词法。所谓“加词法”,即在话题的前面或后面尽可能多地加上一些修饰、限制、补充性词或短语,将宽泛、抽象的话题具体化、形象化,再选择自己熟悉的方面确定写作范围和作文题目。

(2)想象法。引导学生由所给的话题想象开去,让学生的思维在虚幻的世界里自由翱翔,从而拟出新颖独到的题目。

(3)拟人法。就是指导学生把所给的话题拟人化,拟出人性化的题目。如:《书与笔的对话》、《书的自白》等等,这样的题目使文章生动、形象,引人入胜。

(4)悬念法。即指导学生巧设悬念,拟出能充分激起读者兴趣的题目来。如将以上话题拟为:《书中这样说》、《你同意书中的观点吗?》,这样的题目颇具悬念,能使人产生不读不快之感。

三、选好文体是写好话题作文的关键

话题作文的主要特点之一便是“文体不限”,打破了命题作文规定体裁的单一要求,让学生有广阔的选择余地。但 “文体不限”不等于 “不要文体”。因此,在话题作文的文体选择上,变随意为理性,变无序为有序,变不自觉为自觉,准确地选择好能整合自己智能优势,充分展示自己写作才能的文体,是写好话题作文的重要基础。

1.结合自身优势、扬长避短

文章是写作主体与客体互动的产物,面对同一话题的作文,作者主体素养的高低对文章的成败往往起决定作用,但主体素养千差万别,体现在作者的理想情趣、性格气质、学养专长、生活阅历等许多方面。

2.正确理解题意,因题选体

这一点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审题准确,切合题意,而不仅仅是“符合题意”或“基本符合题意”,更不能偏题;二是在正确审题的基础上,确定主题,然后根据主题的需要和作者主体的优势,选择恰当的文体。

四、构思上以小见大,立意上创新是写好话题作文的核心

话题作文的话题,范围一般是非常宽泛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构思、选材上下功夫,尽量做到以小见大,于“一点水中见世界,一粒沙里说乾坤”。文章要想出新、立意必须新奇。

首先,要从多角度联想,对同一事物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寻求多种答案,从中选择最佳的角度来立意。其次,要从个人独特的生活经历中选取题材,写别人所未写,立别人所未立。如以“流水”为话题的作文,如选取“滴水石穿”思路写凡事持之以恒才能成功,就难免老生常谈;但如能选取“流水不腐”的思路谈死水一潭易于腐败,而大浪淘沙才富有生命力,进而联系社会谈改革开放给国民经济带来的活力,谈竞争机制对陈规陋习和“铁饭碗”的冲击,则能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总之,话题作文是初中学生经常遇到的作文形式,它充分体现了作文教学与生活的联系,是素质教育在作文教学中的很好体现。需要同学们从大处着眼,小处落笔,以小见大,反映主题,从具体的生活中,感悟人生的真谛。

参考文献:

篇10:以相伴为话题的作文

每天,我都和小黑在一起。一年级时,我数学考试考砸了,只考了九十五分,我十分失落,双脚像灌了铅似的,漫不经心地走在回家路上,我看见花儿们的“头”抬得高高得,仿佛在嘲笑我,我害羞得真想挖个地洞钻下去,突然,我耳边传来一阵熟悉的声音:“咕,咕,咕,亲爱的小主人,你怎么了?”“数学成绩,呜……我捂着脸大哭起来。“小主人,你别哭,我替你想个办法,咕……有了我去劝对他们。”说着,我的脸立即“雨转阴”,小黑一路上跟我一会儿做脑筋急转弯,一会儿捉迷藏,又一会儿做奥数题,我的脸立即“阴转晴”,开心极了。

我们一路上说说笑笑,我再也不为成绩不好而苦恼了,我喜欢小黑我和它成天相伴在一起。

篇11:以相伴为话题的作文300字

妈妈总会在困难的关头来安慰我,比如说晨跑的时候,我跑到一半跑不动了,妈妈总会回来鼓励我,“灵依,不要在半路就放弃,一定要坚持到底。”我就会重新站起来,完成晨跑。

她还会在我练琴的时候为我着想,她总是想着法子让弟弟静下心来,听我演奏。每当我练琴的时候爸爸总会回来,他一边吃饭,一边欣赏我的音乐,吃得津津有味,还夸道:“我们家大宝弹得真棒,不愧是弹钢琴的料。”弟弟也夸着:“是啊!是啊!姐姐弹得最棒了。”妈妈也在一旁帮腔:“我们大妞可努力了,每天都在练,可认真了!”我听了心里喜滋滋的,但不能让心里的小骄傲滋长,希望下次继续努力!

可是妈妈不能伴随我一生,当有一天,妈妈老了,行动缓慢了,走不动路了,不能再保护我了,我要学会独立,但是我仍然不会忘记妈妈对我的爱与鼓励。

篇12:以相伴为话题的作文600字

夕阳西下,苍茫的暮色笼罩着天空。微风吹过树叶发出的沙沙声,让我想起外婆家那棵与我相伴童年时光的老树。在每个春季迎接着小鸟的嬉戏驻足。在每个夏季拥抱着炙热的骄阳,在每个秋天沐浴着细雨的清凉,痛快的洗礼。在每个严冬,默默的承受着凛冽的寒风。

从我记事起,那棵树就已静静伫立在肥沃的土壤中。如今已盖过外婆家的`砖瓦屋顶。我总喜欢轻抚它粗糙挺拔的树干。盼着它每天都能长高一点。院落里那么多争奇斗艳的繁花,我却独爱那棵树的枝繁叶茂。

我与树相伴。清冷的秋季到来,花木凋零,没有了春的活力,夏的热情。一阵阵秋风吹过,落叶漫天飞舞,每天清扫那零星枯黄的落叶便成了我的任务。它使我的童年生活充满了如金黄落叶般的璀璨。

树与我相伴,炎热的夏季,骄阳射下来一束束炙热的光芒作文。它用繁密茂盛的绿叶,撒下一片片阴凉。像绿色的华盖。像擎天的巨伞。我和家人坐在树荫下,看着地上金黄的光斑若隐若现。它多像一个耄耋的老人。粗糙的枝干是他饱经风霜的双手。挺拔的树干是他的脊梁,它又似一位良师。再大的狂风也吹不折它。即使吹扯着树叶四处飘散。依然坚强的矗立着。就像是一种无声的启示;告诉我不能向逆境低头。它还像给予我温暖的亲人,当我坐在树荫下读书时,寂静的空气中只有树叶的沙沙声传入耳。犹如母亲的低语嘱咐。它又是一个顽童,调皮的抖落几片绿叶,打着旋飘落在我洁白的书页中。变成一枚夹杂着清香的书签。

篇13:初中话题作文关于相伴的

关键词:职校生,话题作文,审题能力

语文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各专业学生必修的文化基础课, 也是中职毕业生参加高职单招考试必考的科目。

自从2000年福建省实施高职单招考试以来, 高职单招语文考试作文大致经历了命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三个阶段。笔者认为, 写好话题作文的关键是审题, 在高职单招语文复习及中职作文教学中, 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 就如何培养职校生话题作文的审题能力谈谈看法。

一、引导学生明确话题作文的特点

话题作文是当前职校生最为常见的一种作文训练形式。什么是话题作文?迄今为止尚无明确定义。怎样写话题作文, 现行的中职语文教材也没有系统安排。话题作文是近几年来出现的一种作文形式, 也是这几年高职单招作文命题的主要模式。

话题作文与命题作文一样需要审题, 但二者之间审题宽严有所不同:命题作文要求学生对题目的每一个字都加以审查与落实, 既要审文体、审范围, 又要审写作重点理解命题意图。话题作文只有一个松散的话题, 在话题的范围内, 学生可以自由地选择文体, 题目可以自拟, 立意、取材不加限制, 写作重点也由自己确定。

话题作文与材料作文虽然都有“材料”, 但二者对待材料的“态度”不完全一样, 在试卷上的指令也不完全一样。材料作文是根据材料作文, 话题作文是阅读材料根据话题要求作文。话题作文与命题作文虽然都有“题”, 但命题作文的“题”是标题, 所有的考生都必须共用这个标题;而话题作文的“题”是话题, 也有考生用话题作为自己作文的标题, 但更多的考生是在话题的范围内自拟标题。

作为话题, 可以无限多, 举凡自然、社会、人生、艺术、学习、生活、情感、幸福等都可以成为话题, 但就高考作文而言, 话题又要受到一定的限制, 即话题必须贴近学生的生活和思想实际。就高职单招作文来看, 以下的话题是每年必须关注的作文话题。

关注自我———学会做人, 学会交往, 学会协作, 学会发展。

感受真情———亲情, 友情, 师生情, 乡土情, 爱国情。

话题作文的“话题”只不过是个引子, 它不要求对话题本身进行引用, 进行分析。它需要从话题出发进行作文, 只要与话题有关的, 不论写什么, 用什么样的体裁都可以。

话题作文是一种只提供一个写作话题或写作范围, 而没有限定立意、选材和写作方法的自选作文、自由作文。正是因为这样, 审题对于写好话题作文尤其重要。

审题是作文的第一关。“题”, 包括作文话题、作文材料、写作要求。“审”, 即是对题的内容逐项细读, 咀嚼话题及各项要求的意味, 准确地把握话题中所“明示”和“潜在”的各项界定。对于题目提供的材料与话题, 动笔之前要好好地分析背景材料、作文要求及限制条件, 进而确定作文的写作内容, 否则就会出现偏题、跑题的现象。

二、帮助学生分析话题作文审题不当的原因

学生写不出高质量的话题作文, 审题不当是根本原因。学生审题不当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 一叶障目, 不见泰山。

只看话题要求中的一个词, 而不顾其他, 就会出现审题不当。例如, 2009年福建省高职单招作文题:“舞台上, 几个角色演出一台戏;生活中, 众多角色组成一个团体。你对‘角色’有什么见闻或体验, 认识或感想?请以‘角色’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要求:自定立意, 自选文体 (诗歌除外) , 不得抄袭。”如果学生在作文中只强调舞台上的“角色”, 忽略了“生活”中的角色, 就有可能导致审题失误。有一部分考生立意时只侧重于“舞台”, 认为只要文章内容与“舞台”有关就可以, 如果忽视话题后边的限制性语言, 就有可能导致偏离题意。

(二) 顾此失彼, 理解狭隘。

也就是说, 对题意的理解不全面, 导致审题不当。如有的学生面对《诚信》文题, 往往把“诚信”拆成“诚实”、“诚恳”、“真诚与信任”、“真诚与自信”等, 导致审题偏差。又如2010年福州市高职单招质量检查卷作文题“照亮理想的月光”, 有的学生只写了“理想”而没有写到“月光”, 基础等级只能归入三类卷以下打分。有的学生只写了“月光”, 根本没有提及“理想”, 这就更属离题, 这类作文只能归入四类卷打分。

(三) 分析肤浅, 中心游离。

也就是说, 不能准确理解材料和把握材料的中心, 导致审题失误。话题作文一般都会给一个材料, 而所给的材料都与写作的中心有关。例如2012年泉州市高职单招质量检查卷作文题:“1.曾有人问周恩来总理怎么没有写一部回忆录, 他说如果有时间的话他倒想写一部像卢梭那样的忏悔录。2.每年犹太人都要过一个‘赎罪节’, 到那天, 所有人都要到教堂里去祈祷, 为自己的罪过由衷地忏悔。请以‘忏悔’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自定立意, 自选文体, 自拟标题。”这个材料的中心是“忏悔”。忏悔不同于我们经常讲的后悔、检讨或自我批评, 不是迫于外界压力或是迎合某种需要, 而是真诚的自发行为, 它不仅仅停留在认识层面, 更伴随着悔恨、愧疚、羞耻、自责等情感体验。只有深入地分析理解材料, 把握中心, 拓展思维, 才能写出生动感人、入情入理的好文章。人不可能不做错事, 但若有忏悔之心, 就能回归正确, 不至于错了又错, 不可救药。有忏悔之心的人是正直善良的, 而有忏悔之心的民族是强大的、优秀的。忏悔是对灵魂的自我拯救, 也是良知的闪耀、人性的升华。它能荡涤污秽, 净化心灵, 催人上进, 促人有为。也许在你的内心早就有过忏悔, 也许你的朋友也曾向你吐露过他的忏悔, 也许你已认识到忏悔对人的成长和进步的重要性, 也许你感到正是由于忏悔意识的缺失使社会道德日益滑坡。有些忏悔虽然是迟到的, 已于事无补, 但对世人却是一帖清醒剂。抓住了这一中心, 记叙、议论或二者兼而有之, 对此文题皆相宜。

三、指导学生掌握话题作文的审题方法

如前所述, 写好话题作文, 要过的第一关就是审题, 审题不准造成的影响极大, 一旦偏离题意, 得分就会大打折扣。教师必须让学生明确:话题作文不是没限制的, 只不过限定的范围比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的范围宽了一些。审题

WENJIAOZILIAO

的主要任务, 就是要弄清题目中到底有哪些规定。

作文的审题方法一般可分为直接审题法和间接审题法。

直接审题法就是直接解剖题目的词语, 分析词语的含义和它们之间的关系, 从而确定命题的范围和写作重点。这种方法适用于命题作文的审题。

间接审题法要求写作者按照作文题所提供的材料, 联想、想象、思考与话题有关的生活情景、社会现象、生活经验、历史故事……确定立意、选择文体、拟定题目, 进行作文。这种方法适用于话题作文的审题。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当重视引导学生掌握以下几种常用的审题方法, 为提高作文能力和水平奠定基础。

(一) 不要漏掉题中的任何一句话, 一定要把题目反复看几遍。

就像做数学题一样, 如果一个已知条件都没用到, 这个题就很可能解错了, 作文题目也是一样, 每句话都要考虑到, 想一想这句话对作文内容作了怎样的限定, 写作时应注意什么, 然后才能动笔。

(二) 准确理解话题的含义。特别是有的题目中用了比喻、寓言等材料, 一定要弄清比喻或寓言的含义。

(三) 学会分析材料。

有时候, 材料比较复杂, 在审题时, 要学会分析。如“照亮理想的月光”, 关键词是“月光”, 月光在材料中的含义有四种:一是实指的月光, 可以借助它来抄写乐谱。但光凭月光还不足以支持巴赫走过“那么艰苦的岁月”。二是明亮温柔的月光, 一种美好境界的象征。三是哥哥的帮助, 这种帮助虽然微不足道, 却是必不可少的, 有如屋顶上的月光, 在艰苦的岁月总是无法叫人忘怀。从这个角度出发, 可以写亲情、友情、爱情。四是艰苦的环境。巴赫靠哥哥的辛勤演奏来生存, 徒步求学, 借助月光抄乐谱, 这样艰苦的环境造就了一位音乐大师。从这个角度来看, 逆境造就人才, 似乎也可以写, 但范围较大, 难以找到合适的切入点。

篇14:初中话题作文教学管见

一、做诚信的人,写真实的文

俗话说,文如其人,作文与做人始终是紧密相关的。明白了这一点,我们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就应重视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品格,让他们对自己说过的话写过的文字负责任;解放他们的心灵,让他们学会用自己的眼光和心灵去感受、体验,用自己的笔写自己想说的话。只要写真话、实话、心里话,即使不合老师的心,都应该肯定和鼓励。

同时,应该让学生明白,感人心者在乎真。文章要达到感染读者的目的,那就要说真话、抒真情。只要用自己的语言写出自己发自内心的真实感受和认识,写出来的文章就可以达到说真话、抒真情的要求。从写作技术方面来说,如何提高说真话、抒真情的能力呢?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条有效的途径。阅读文学作品,是一种文化的积累,一种知识的积累,一种智慧的积累,一种感情的积累。大量地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能增长人的知识,也能丰富人的情感。知识增长了,修养提高了,情感丰富了,就可以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好文章。

二、重视文体特征指导

初中生以写记叙文为主。记叙文,要求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写人、记事或写景、状物,表达一定思想感情。记叙文的基本要求:内容真实具体,叙事完整生动,中心明确,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层次清楚。

作文训练时,培养学生组织好文章内容的能力,要求他们的文章力求充实、生动,言之有物。要注意两方面,首先分好段,简单地说就是多分段,并用恰当的过渡词、句、段进行起承转合;另外,要精心设计出一两个精彩片断来。这种片断最好能够提炼出富有个性色彩的、构思精巧的、有独特性的细节,或浓墨重彩,精工细描;或饱含深情,抒发感慨;或画龙点睛,提示哲理……这种文字看似短,但“磁力大”,它往往能够像闪耀的珍珠一样博得阅卷老师的青睐。

篇15:以相伴为话题作文

寒雪纷飞的冬天是我的至爱。放了寒假,就可以观赏着纷飞的雪景,欣赏的这银白色的世界。但这个寒假,我决定放弃这悠然的生活,积累做文的素材,为中考而备战。

说到做到,当我拿起笔备好纸时灵感却迟迟不肯涌现出来,空调中暖风徐徐吹来,但我却阵阵的寒意。真是羡慕李白斗酒诗百篇的洒脱与豪迈,而我只有“欲辨已忘言”的无奈与悲哀。

没有李白的才华横溢,那就从头开始积累。正当我四处翻找素材时,一个故事映入眼帘:一个穷苦人听从了一位道长的指点,每天用一块砖头砌墙,坚之以恒。终于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穷苦人的屋都倒了,惟独这面墙未倒,等他打倒这面墙,墙里的砖都成了金子。

我恍然大悟,穷苦人是每天坚持砌墙最终发家致富,而我的作文不就是同这人砌墙一样,是一点一滴,不断努力才能有所提高的吗?只有坚持不懈,努力去积累才能成就梦想。

由那时起我坚持每天都阅读优秀的文章,学习他们的长处,积累他们的优点,改正自己的错误,修改自己的不足。我在慢慢的积累着,我相信,在我的努力下,我的奋斗一定会有成果。

篇16:感谢你一路相伴话题作文

为什么今天我要感谢老师呢?因为是老师,在我遇到困难时,帮我一起面对;在我得到获奖时,一直对我说:“虚心万事能成,自满十事九空。”告诉我要虚心;在我伤心时,给我讲笑话,逗我开心。

记得有一次,那是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太阳公公在对我笑,树爷爷在对我打招呼。一进教室门,我们班的“快嘴大王”就对我说:“期中考试成绩出来了!”我回答道:“成绩出来了,又不是老虎来吃人了,干嘛大惊小怪的。”“快嘴大王”立刻补上一句:“我考了第二名,你考了第一名啊!”“真的吗?”我大吃一惊,原来忐忑的心里住了一只兴奋怪。卷子发了下来,我发现我果真是第一名,我大喜过望,脚下仿佛有一朵幸福的云。上语文课时,我心不在焉,因为我考了第一名,好像谁也超不过我。老师发现了,问我:“赵星,我讲到第几题了?”当时,我还沉浸在幸福中,根本没听见老师说什么。同桌推了一下我,我才知道是干嘛。我急忙看了看卷,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不知所措的样子被老师看出来了,所以只好站着。下课后,老师把我叫到办公室,语重心长的对我说:“赵星,你这次考好了,我送你一句话‘虚心万事能成,自满十事九空。’做任何事都要谦虚,知道了吗?”我点点头。之后,我做任何事都变得谦虚。不出所料,期末考试我又取得了好成绩。

这件事让我终身难忘,要不是老师,我下次考的一定很糟糕。

篇17:感谢你一路相伴话题作文

我是一名住宿学校的六年级的小学生。每次一回到家,妈妈就会问我今天吃什么饭?

每次回家的周六,我都会到李老师那里去补课。每天晚上我回到家,吃完饭,妈妈就拿出我的新概念英语书和我一起复习今天所学习到的英语单词和英语句子。让我背会并且要会默写。记得有一次,妈妈太忙了,没有顾得上我的学习。后来,当妈妈提问我英语时,我却一问三不知。于是,妈妈便让我读、背、写。一直学到晚上十点。当我上床睡觉时,妈妈又会把书拿到床上,自己又在琢磨。此时,我心想,没有你的陪伴,怎么会有我今天优异的成绩?

妈妈不仅在学习上这样细心的辅导我,在生活上也更是如此。有一次,我做了手术。当我在手术室里时,妈妈已经担心得快要哭了。在住院期间,妈妈没日没夜的照顾我。为我端水、端饭。当我出院时,便看到了妈妈那满眼的血丝。此时,我又在想,妈妈头上的根根白发是因为我而白,脸上的道道皱纹又因我而起,我又有何理由不感谢我的妈妈呢?

妈妈在生活中还让我懂得了许多人生哲理。在平时,妈妈总是给我讲一些做人的道理。例如,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学习有什么好处?就好比昨天,妈妈让我看了一个链接,上面说的是如何使我的注意力高度集中,让我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方法。妈妈在平时,总是会搜一些利于孩子学习之类的东西。记得还有一次,妈妈报了个学习论坛班,杨鑫老师是主讲。妈妈让我和她一起听,也是关于怎样教导孩子的。里面有两句话使我记忆深刻,受益匪浅,也是我们数学老师常说的两句话。“挤时间就等于分数”,“我虽然不是最优秀的,但我却是最努力的”。

篇18:初中“话题”作文写作之我见

关键词:“话题”作文,切入点,文体,情感

“话题”作文是指以所给的话题为中心, 并围绕这一中心内容进行选材而写出的文章。作文题表面上不含观点, 内容上不予限制, 写作形式也往往体裁不限。这种不拘泥于传统“命题”作文的新写作形式, 是当前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和对学生写作能力的一种新要求, 正因这类作文显得非常“散”和看似没有要求, 往往使学生写作时感到困惑, 无从下手。如何贯彻新课改理念, 适应新课改要求, 提升初中学生写好“话题”作文能力呢?通过几年的不断探索, 我认为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选准切入点是关键

选准切入点。就是指学生在所给的话题范围内,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某一方面甚至某一点, 切实展开, 充分发挥, 以表达某一观点或反映某一现象。同一话题, 切入点不同, 文章的选材、结构、立意等呈现形式定也多种多样。如果在作文构思时找到一个很好的切入口, 就为能写出一篇好文章奠定了基础。

(一) 从“点”上切入

作文所给“话题”往往比较开放, 限制少, 题目大, 范围广, 可写的人、事、物、理很多。面对这类话题, 学生难以把握和驾驭, 因此, 大处着眼, 小处着笔, 最好的办法是“化大为小”, 从“小”处切入, 写自己感受最深的一个小方面, 表达独到的见解。如:鄂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话题作文“喝彩”, 可写的层面很多, 可以为人而喝彩或为事而喝彩, 为景而喝彩或为物而喝彩;为成功而喝彩或为失败与挫折中的坚强而喝彩;还可以为伟人大事而喝彩或为自己而喝彩等。我们写作时要尽可能收缩到一个“小”层面, 或写为朋友喝彩, 或为父母喝彩, 甚至让笔墨更集中, 专写某次成功, 从某一点上切入, 便迈出了“喝彩”的第一步, 使主题更鲜明。

(二) 从“面”上切入

对于思考空间大、取材范围广的话题, 我们可以宽题窄做, 在标题上做文章, 通过添加修饰语的方式加以限制, 以缩小入题的范围和角度, 从面上化多为少, 化大为小, 化粗为细, 最终确定文意的取向。如:鄂教版七年级上册的第一个作文以“童年”为话题, 我们可以在标题的前面加修饰语, 也可在后面加中心词, 还可前后同时加, 这样话题范围就缩小了。如:童年的趣事、欢乐的童年、那一年的夏天、童年的无知等。话题缩小了, 思路容易集中, 避免了在材料、立意等方面与别人的文章雷同等。

(三) 从“新”上切入

作文所给材料的内涵往往很丰富, 理解角度多样化, 如何将材料用活用新, 可运用一些技巧, 可以从特定的情景, 或就某一句话、某一个细节, 作为突破口, 开口小, 挖掘深, 由此及彼, 引领创新, 做到思维新奇, 见解新颖, 材料新鲜, 层次分明, 内容深刻。如:在写以“生活”为话题的作文时, 我们就可从材料的提取入手, 创新思维, 标题定为《生活的调味瓶》, 以酸、甜、苦、辣等分层依次叙写自己生活中的点滴感受, 甚至将范围定格在初中生活中的点滴感受。从标题的选取到内容的层次, 均给人耳目一新, 这样写出来的文章定是好文章。

(四) 从“实”上切入

对于虚拟话题的作文题材, 所隐含的寓意往往捉摸不准, 难以下手, 这时我们可以化虚为实, 变抽象为具体, 把抽象的话题转变为对某具体问题的议论, 便可有效地避免作文的空泛。如:某年的中考作文以“变化”为话题, 这是一个典型的虚题作文, 学生作文前必须要先锁定一个实体目标, 如果写家乡的变化, 就应考虑是写物质的还是精神的, 如果写精神上的变化, 还应再缩小角度, 写人的思想观念的变化, 并且紧扣时代精神, 把“变化”这个大而宽的话题通过实写一件小事而表现出来。有位考生就以奶奶穿裙子为切入点, 通过奶奶思想观念的变化, 反映经济社会的发展给农村带来的巨大变化。以一个小的“变化”现象, 却反映了当前农村社会观念的不断更新, 避虚就实, 便成了一篇好文章。

(五) 从“情”上切入

作文特别注重真情实感的抒发, 提倡体验生活, 感悟生活。只有写出先打动自己的人或事的文章, 你的真情才会感染别人。如我曾在指导写话题“心事”时, 有位学生满怀深情地在文章中写道, 爸爸妈妈经常吵架, 最后离了婚, 从此使他感到自己孤独和自卑, 以及她对温暖亲情和家的渴望, 反映了他丰富而细腻的内心世界, 催人泪下, 让人震撼, 产生了很强的“情感”艺术效果。

二、选择适宜的文体是重心

“话题”作文文体选择自由, 立意多向发散, 选材范围宽广, 给广大学生提供了“海阔凭鱼跃, 天高任鸟飞”的写作自由, 有利于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写作优势, 展示写作才华, 激发创新意识。在选准文章的切入点后, 学生还应结合自己的选材内容, 选择最适宜的文体来表情达意, 才能够让文章更加有血有肉。选择文体应把握以下几点:

(一) 根据侧重点不同选择文体

有些话题对选择什么样的体裁是有所侧重的, 比如“假如记忆可以移植”的话题作文, 各类文体均可用, 但最好选择记叙文和抒情散文, 如果选择议论文写起来就比较困难;如果以“诚信”为话题的作文, 选择议论文要比选择记叙文等要顺手得多。

(二) 结合自身所长选择文体

对于侧重点差异不大的话题作文, 学生可结合自身特点、特长选择文体。如:形象思维较好的同学可以写记叙文;擅长讲道理、逻辑思维较好的同学可以写议论文;脑子灵活善于讲故事的同学可以写童话寓言、故事新编、小小说等。

(三) 适时运用特殊文体拓宽深度和新意

特殊文体指应用文体和文艺性文体。日记、书信、演讲搞、辩论稿、会议纪要、实验报告、新闻报道、广告等属应用文体;小说、戏剧、童话寓言、故事新编、散文、诗歌等属文艺性文体。在作文时我们运用特殊文体较少, 近些年来, 中考时运用此文体获取高分的学生也不乏其人。为此, 适时运用这类文体或可取得出其不意的效果, 当然运用不好, 也常有很大的风险。学生必须熟练掌握相应文体的特点才能保证效果。

1. 使用特殊文体表达观点更有创意。

如:“缺陷”这个话题, 思路是“维纳斯的断臂是一种缺憾美”。选择议论文比较平淡, 若写成一篇想像文章就比较新奇了, 设想维纳斯当初双臂齐全时默默无闻, 偶然失去双臂后却一举成名, 成为美的化身;或者设想维纳斯的双臂被发现并修复。再如:“环保”这个话题, 思路是“批判人类对环境的破坏”, 既可选择议论文;也可以某地为例写成一篇记叙文;但这两种文体的文章很一般。如果我们以童话方式来写, 让各类动植物具有人的思想感情, 纷纷到法庭来状告人类, 文章就很精彩了。

2. 特殊文体有时能有效地扬长避短。

如:“日记、书信”两种文体具有可记叙、可议论、可抒情, 可自由表达的特点;其结构自由, 不需要复杂的过渡承接;对于写作时文体不太规范的同学也能写好。“戏剧、对话体”两种文体具有不必叙述描写、文章结构也较灵活等特点, 对很适合思路活跃、善于写对话的同学。“童话、寓言、科幻故事”等文体很适合素材缺乏而又善于想象的同学。“故事新编”这类文体适合素材缺乏而又有大量故事原型、头脑灵活的同学。

三、写出真情实感是根本

“文非情不深”, 即文章没有感情就没有深度, 更谈不上感染力。生活乃情感之源, 我们要引导学生用真诚之心去观察生活, 关注身边的人和事, 加深情感体验, 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能真正打动读者。巴金说:“我写作, 不是我有才华, 而是我有感情”。只要我们在观察中抓住动情点, 就会发现人间处处有真情:早晨叶片上的一滴露珠、傍晚天边的一抹晚霞、伤心时好友的一句话都可以让学生感动不已。语文教育专家孙绍振说:写作, 贴近生活是不够的, 更重要的要贴近自己的经验, 写自己真正感受到的东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会了观察、思考、体验和想像, 有了观察所得、思考所获、体验所感和想像所创, 通过平时的积累, 写文章时就会自然而然地流露出真情。

虽然说只要用自己的语言写出自己发自内心的真实感受和认识, 写出来的文章就可达到说真话、抒真情的要求, 但是对于大多数初中生来说, 依然存在一个怎么说事、如何抒情的方法问题。所以, 在实际的作文教学中, 老师依然要指导学生掌握作文表达“真情实感”的一些具体方法和途径。例如, 我在指导写作鄂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以“心事”为话题的作文时, 我用多媒体配乐式朗读一个有关此话题的文章, 把学生的情感调动起来, 引领学生感悟生活, 挖掘生活中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人和事, 或者是自己一想起来就心潮起伏的人和事。为了让大家能够更加静心地聆听, 我又建议大家捂上眼睛, 这样会听得更加投入, 并且让几位同学在背景音乐中倾诉自己的感情, 叙说自己感慨最多、记忆最深、情感最炽的往事, 最终唤醒了所有学生脑子里感人的事情。

总之, 初中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不能一蹴而就, 它是一个长期积累、感悟和融会贯通的过程。教师要培养他们的写作兴趣, 教会他们写作方法, 就能提高他们的写作素质和写作技能。

参考文献

上一篇:一、二类汽车维修企业质量考核表下一篇:匆匆时光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