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选项课教学大纲

2024-06-21

武术选项课教学大纲(精选8篇)

篇1:武术选项课教学大纲

武术选项课教学探讨

本文对武术选项课的教学进行了一些探讨,发现了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且提出了一些看法.

作 者:宋正刚  作者单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广东,广州,510545 刊 名:考试周刊 英文刊名:KAOSHI ZHOUKAN 年,卷(期): “”(7) 分类号:G80 关键词:武术选项课   问题   分析  

 

篇2:武术选项课教学大纲

云南农业大学体育学院

金1 杜 彬2 段义龙1(1.云南农业大学 体育学院,云南 昆明 650201; 2.云南农业大学 学生处,云南,昆明 650201)

【摘要】太极拳是目前农业院校公共体育武术选项课的主要传统课程之一,深受师生的喜爱,但是太极拳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影响和制约了太极拳运动在农业院校的开展、推广和传承。笔者从农业院校太极拳教学现状和存在的实际问题入手,就如何进行太极拳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提出了一些积极有效的思考和对策。

【关键词】 农业院校 公共体育 简化太极拳 教学改革

太极拳,又称“哲拳”,是中华武术优秀的拳种之一,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简化二十四式太极拳是国家体委1956年2月组织有关太极拳专家在传统太极拳的基础上选取二十四式编成的。迄今,简化二十四式太极拳在国内推广50多年,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已经被各高校设为体育教学内容中的必不可少的部分。与此同时,必须看到由于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干扰,太极拳在高校的公共体育教学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没有很好地达到预期教学目标,甚至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太极拳运动在高校的普及推广。因此,对当前高校公共体育课简化太极拳教学改革探索研究刻不容缓。

一、农业院校公共体育武术选项课开设太极拳项目的现实意义

2004年4月,中宣部、教育部共同提出“体育课要适量增加中国武术等内容”,同年7月教育部正式颁布《武术类课程教学指导纲要》,至此,武术教学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太极拳运动不仅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而且是终身体育的最佳运动项目之一。二十四势太极拳不仅是合乎生理和体育原理的健身运动,而且具有提高自身免疫力、预防疾病功能,对于一些疾病也有治疗或后期康复的有效手段。太极拳具有的体育性、健身性、预防性、医疗性、康复性、修身养生性等功效,以及对场地、器材要求较低的优势,在高校内容易广泛开展。

选用简化二十四式太极拳作为农业院校体育课的重要教学内容之一,不仅是对中华民 作者简介: suo金(1972—),男,云南大理人,副教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教育及运动训练。邮箱:jgsuojin@126.com.联系电话:*** 注:作者为少数民族,姓氏不多见,读“suo”,上下结构,上此下夕,需造字。敬请编委留意。族武术的继承,也是符合当今“全民健身、终身体育”的学校体育教育方针。在农业院校开展推广太极拳意义重大而深远。不仅能促进大学生增强体质,调节心理健康,还能使大学生通过太极拳的学习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提高自身修养,全面适应社会的发展。对于大学生来讲,太极拳可以作为一种手段来健身,可以作为一种情趣来娱乐,可以作为一种功夫来防身,还可以作为一种文化来交流。因此,将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纳入农业院校公共体育课程,对适应素质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农业院校太极拳教学应在其形式与内容上与时俱进,使中国传统体育项目太极拳能更好地为当代大学生所传承与发扬光大。

二、农业院校公共体育武术选项课太极拳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长期以来,为适应高等教育体制的变革,农业院校对公共体育武术教学进行了改革与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据统计,近年来农业院校越来越多的在校大学生公共体育课选择太极拳项目。以云南农业大学2012级、2013级为例,在学校公共体育课开设的8个常规大项中,选择太极拳的学生人数高居选课人数的第二位,且选课人数逐年递增。充分表明了随着太极拳的普及和推广,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喜欢太极拳。但面对公共体育课大学生日益多元化的需求,必须清醒地看到太极拳教学仍存在一定的问题,亟需改革创新。主要体现为:

第一,指导思想不明,学生对太极拳认识不够,学习兴趣不高。太极拳的真正内涵在高校中没有得到普及推广,其锻炼价值没有得到很好体现。学习中部分学生望名生义,感觉“简化”就是“简单”,认为太极拳就是花架子,慢慢悠悠是老年人的运动,而且动作“缓慢无力”不实用。存在为数不少的大学生学习太极拳偏重于考核的结果,学习动机是得到一个好的成绩。考完试后绝大多数学生很难做到坚持太极拳锻炼,因太极拳套路对记忆性要求比较高,长期不反复复习就会忘记,导致最终停练或不再练太极拳。

第二,教学目标不清,缺乏时代性、前瞻性,缺乏体育课的魅力。教学中, 存在着重视技术而忽视理论教学的现象,授课教师只注重套路及拳架外型的练习,而忽略了太极拳的技击内涵,也缺少武德教育。导致很多学生学到的只是简单的肢体动作,甚至成为“大众舞蹈”,而不知道太极拳的基本知识,不懂得太极拳的独有魅力,甚至不明白什么是太极拳。

第三,专业师资队伍紧缺,教学形式呆板、方法单一,过程枯燥。高校的持续扩招,学生逐年增长,导致农业院校太极拳项目的教师紧缺。出现了太极拳教师越来越多的是非“科班”出身,或是“万金油”式的教师担任武术教师的现象。武术教师没有经过系统的太极拳学习,自身太极拳知识相对贫乏,对太极拳教学的认识也参差不齐,导致教学中组织形式单一,缺乏多样性,限制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也影响了教学质量和效果。第四,太极拳的成绩评价内容单

一、方法单调,甚至存在考试的随意性和不合理性。目前农业院校公共体育课太极拳的教学考核还是过分倚重对学生运动技能的绝对性评价,人为分出优劣等级,而忽视对学生的体育认知、社会性、体育态度、体育情感和体育习惯以及身心健康等综合素质的考查。教学考核评价标准不统一,出现同一学校的不同体育教师教授同样的太极拳课,但考核评价标准却是千差万别,严重影响了学生对太极拳整体动作的全面、准确的掌握,也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太极拳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农业院校公共体育武术选项课太极拳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当前农业院校公共体育课太极拳教学存在的问题,亟须我们做出相应的改革实践与创新。对此,我们提出“四个改革创新”的教学改革实践对策。

第一,太极拳教学思想理念的改革创新。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注重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的培养,重视培养学生掌握科学体育锻炼的方法和习惯。要从全面健身、终身受益出发,突出太极拳的健身价值,使大学生掌握太极拳的基本理论知识、技术和技能。要重视大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改变传统的以运动技术教学为中心的旧体育教学体系,逐渐向“快乐体育”、“终身体育”、“主动体育”的教育方向发展。

第二,太极拳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创新。因时、因地制宜地改变教学法,创造生动活泼的双向教学,应尊重学生的创造欲望,不必过分强调整齐划一,行动一致。在科学合理的前提下,允许学生创造性地理解、练习动作,允许学生发表不同意见,抒发不同感受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在教学方式上,相信并尊重学生的自主与自律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集体智慧。改变集中而整齐划一的形式,实行符合大学生身心与个性发展要求的灵活多变的“分组教学”、“结对教学”、“竞争领武者”、“华山论剑”等,由此营造出一种愉悦、宽松、奋进的学习氛围,达到学生能够自我锻炼、终身自觉进行健身的目的。

第三,太极拳考核评价方法的改革创新。在对太极拳技术进行评价的同时,应把学生的学习态度、课堂表现、课外锻炼等纳入评价内容,并成为教学效果的考核评价内容。在考核中,我们改变以往一次考试定成绩的做法,突出教学过程的评价作用。采取多种考核和多次考试相结合,不断激发学生学习求知欲望和培养顽强拼搏精神。一是实行“段考”。把简化二十四式太极拳分为四段教学考核,每完成一段后进行一次段考,评定“A、B、C、D”等段位,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和差距;二是“华山论剑”。“段考”后,将安排时间把同段位的学生集中进行“PK”。较为突出的同学封为“领武者”,站在队伍前排领武。通过同段位竞争,表现好的可以脱颖而出“逆袭”为上段位;三是期末考试实行“随机抽签考 试”。每位同学考前抽签排定顺序和抽取某一段的内容进行考核。随机抽取内容考试,加大了考试难度,并节约了考试时间。为了保证考试的公平、公正、公开,成立由教师挂帅,“领武者”参与的考评组,全面参与学生的成绩考核评定工作。四是“踢馆”考试。在期末成绩最终评定前,少数个别同学对自己的成绩不满意,经过短暂苦练后,感觉到水平突飞猛进,可以参加“踢馆”考试。踢馆考试要求更高,考评组看不到踢馆者的进步,可以随时终止考试,维持原成绩。四种考核方法相结合让学生在考中学,学中考,对弥补教学的枯燥和考核的单一,激发学习兴趣,提高练习热情大有益处。

第四,太极拳巩固提高推广的改革创新。太极拳在公共体育武术选项课中普及后,还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使其得到巩固提高与推广。一是不断提高太极拳教师的太极功夫,邀请一些著名的太极拳家和传统内家拳的大师,加强对教师的太极拳传统拳理拳法的指导,提高太极拳师资的质量。二是加强科研工作,积极探索出严谨、科学的太极拳修炼体系,使太极拳学习者早上手,早出效果,为太极拳的推广打下坚实的基础。三是强化学生的课外辅导练习,通过组建太极拳社团、开展太极理论讲座、举办太极拳提高班等形式,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有系统的练习学习,以点带面,逐步扩大太极拳的影响力。四是营造太极拳推广的良好氛围,通过组织班级太极拳教学对抗赛、组织全校性太极拳比赛、参与大型活动太极拳的表演等促进太极拳拳理拳法的普及和推广。

总之,太极拳要练好、教好实非易事,需要深入研究其内涵、技法,才能不断提高。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摇篮,文化传承的基地,在太极拳教学中,要切实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不断总结研究太极功法,不断调整和归纳各种功法,使太极拳教学更趋于科学化和实用化,为太极拳在高校的传承与推广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篇3:武术选项课教学大纲

武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光辉灿烂的遗产,虽然冷兵器时代的结束导致武术发展过程中攻防技击功能的衰退,但武术深厚的文化底蕴使国人的恋武情节早已根深蒂固并世代相传,这也是中华武术能够历经千百年传承至今的主要原因。当代高校大学生对武术的学习和习练具有很高的兴趣和强烈的动机,但目前我国高校的武术选项课教学却不容乐观,仅作为修满学分的一门课程来进行教学,不能满足时代的需求和学生的需要。就目前漳州师范学院武术选项课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探索今后的发展策略,为促进武术教学快速发展提供参考。

2 武术选项课教学现状分析

目前,漳州师范学院武术选项课选课对象为大一、大二公体学生,选课时长为一学年,上、下学期总共授课时数为72学时,教学内容包括:五步拳,初级长拳,初级剑术和简化太极拳。任课教师有5人,其中武术专项毕业教师3人,其中副教授职称3人,讲师职称2人,具有硕士学历教师2人,具有本科学历教师3人。教学地点在室外,主要集中在西区田径场外围。就目前实际教学条件和教学过程来看,存在以下问题:

2.1 武术师资力量薄弱

武术教师数量还远远不能满足实际教学的需要,其中有的教师还要承担体育系的专业课,这样平均每位教师每周要承担20多节课,这就给教学质量的提高造成很大的困难。还有,高职称、高水平教师的缺乏,也给教学经验的交流和科研水平的进步带来了局限。教师数量和水平的缺乏会直接造成教师整体知识体系的阈限,不利于武术教学和科研水平的进步与提高。

2.2 教学内容陈旧

目前武术选项课教学内容仍然以改革开放前的传统套路教学为主,教学实数具体安排为:五步拳和初级长拳合为36学时,初级剑术和简化太极拳各为36学时。由此看来,现在的教学内容和以前中学武术课中的教学内容存在较大的重复性,教学内容的陈旧会直接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影响体育教学效果的达成,同时也会造成学生和教师知识体系的狭窄。因此,很多学生反映武术课上学不到防身自卫的本领,只能学到一些花拳绣腿的体操式舞蹈,造成学生以拿到满意的学分作为自己的学习目标。

2.3 教学场地、器材的限制

很多学者以“拳打卧牛之地”为出发点,认为武术的教授与习练不受时间、场地、器材的限制,这在古时师傅给个把徒弟传授武术时是讲得通的。但武术选项课教学是以班级为单位授课的,平均每个班级人数都平均在40到50人之间,由于漳州的夏季时间教长、炎热又多台风雷雨天气,再加上几个班级同时上课的话,就不能不考虑到场地、器材的配备问题和季节时间的影响。

武术选项课上课地点集中在新建的西区田径场的外围,地处校道旁边,东边又有西洋坪大桥通过,受周围影响较大,附近又少遮荫树木生长。因此,在烈日、大风雷雨的袭扰下,很难保证教学进度和教学效果的如期达成,使用生锈破损或简易竹制的刀剑进行教学,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的提升。

2.4 教学对象的水平差异

由于各地区、各中学的体育课教学水平差异悬殊,有的学生入高校前没有接触过武术教学,有的早就学过忘光,有的还保持在似曾相识的感觉之中,再加上学生身体素质条件的差异很大,使教学内容的安排和因材施教的难度加大。

2.5 教学方法的单一

由于长期以来,我国的武术教学一直围绕竞技套路的方向发展,形成了以“压腿、踢腿、步型步法练习、反复对某一动作练习、动作串联练习”这一固定的教学训练模式,导致教师只追求教材的速度、力度和柔韧程度。这种课课重复、单一的教学方法模式,使得学生对学习过程失去了兴趣,对这种追求身体极限的体操式学习内容和目标要求失去了信心。

2.6 成绩考核评价方式的竞技化

由于受到竞技武术的影响,武术教师在体育成绩考核过程中过于强调动作技能的细腻和规范程度,使得武术选项课学生的平均成绩远远低于球类选项课学生的平均成绩,这也是造成武术选项课学生逐年减少的主要原因。

3 发展对策与建议

武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好的传统我们应该继续继承和发扬下去,不好的传统我们就必须大胆地突破并进行改革和创新,武术教学工作也应当不断地进行改革发展和创新,以适应时代发展的变化和学生需求的提高。为促进武术教学快速发展,根据目前选项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发展对策与建议。

3.1 完善武术教学内容体系

教学内容的陈旧和过于单一,会减低学生对武术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阻碍着武术运动在高校的发展。教学内容体系应该为学生的需要而设置,要随着时代发展和学生需求的变化做相应的调整和完善。武术具有强身健体、养生和防身自卫等多种功能,武术教学要具有这些功能,就必须安排相应的教学内容来支撑。传统武术养生项目除了简化太极拳外,还有很多项目都适合在高校武术教学中开设,如:五禽戏、八段锦、易筋经、八卦掌等。技击性的攻防格斗项目也有很多适合高校武术教学的,如:太极推手、长拳对练、摔跤、散打以及国外传播来的拳击、跆拳道、柔道等。体现地方传统特色的武术项目如福建的南拳、地术拳等,经过选编后也都可以纳入武术课程资源体系之中。完善的教学内容体系可以满足不同需求、不同爱好、不同水平层次学生的选择,但对教师业务水平、场地设施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场地设施、师资水平的不断提高,武术教学内容体系也应当不断适当更新和完善。

3.2 增强武术教学师资力量

武术教学师资数量严重缺乏,高职称的专业教师较少,给教学带了很大的压力。因此,需要引进部分高职称或高学历的专业教师,以带动教学和科研水平的大力提高,还应加强在职教师的培训、进修和自修,特别是把青年教师培养成一专多能的教学骨干,弥补教师整体知识体系的缺陷,促进教师团队整体教学与科研水平的提高。

3.3 优化武术教学环境

室外教学场所应该远离噪杂、人流过往密集的地段,减少周边干扰,提高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周围种植一些高大树木,既可以遮风避日,又可以美化教学环境,稳定学生的学习心理情绪。有条件的话,应尽量开发室内教学场所,以保证台风雷雨天气时的实践教学以及理论教学、多媒体教学方式的顺利进行。器材设施的定期维护与更新,场所的定期打扫与保洁等工作,也影响到武术教学的质量与效果。武术教学的人文环境也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营造合作、宽松、愉悦的课堂气氛,适当举行课内的教学比赛等,都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提高教学效果。定期举办校内武术表演与比赛,既能巩固课内教学内容,又能提高学生的武术技能、培养学生的终身锻炼习惯与能力、丰富课余文化生活。

3.4 端正武术教学目标

对于大部分公体学生来说,武术技能的学习和提高是具有相当难度的。因此,武术教学过程中更要注重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而且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调整教的目标,使用统一的技术标准目标来要求每一个班级、每一个学生,在非专业的武术选项课中是万万行不通的。因此,对不同身体、技能、体能基础的学生,要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强调过程目标、淡化结果目标,以提高学生在武术学习过程中的自信心,培养学习兴趣,逐步提高学习效果。

3.5 丰富和改进武术教学方法体系

单调和简单重复的教学方法,容易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产生厌烦的不良情绪。因此,丰富和改进武术教学体系是良好教学效果得以达成的重要条件保障。在武术动作技能教学过程中,穿插该动作的攻防转换方法练习,讲解该动作的健身功能、锻炼方法和技击功法原理,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对武术的整体认识,提高对动作的记忆效果。采用互帮互学的小组学习,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适当采用比赛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的锻炼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

3.6 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方式

以单一的技能规范标准来考核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会造成大部分学生成绩较低,造成学生考试过程中因过分紧张而不能完成考试的内容。因此,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方式,既能体现学生的真实情况,又能给出学生自己满意,其他同学又能接受的结果。考试的内容可以由学生根据自身的基础自行选择,记忆差的可以选择五步拳,基础好的可以选择长拳,性格柔的可以选择太极拳。考核评价要参照学生自身评价、同学评价、教师评价、平时评价、课余练习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对身材高大或肥胖的学生要适当酌情降低要求。

4 结语

高校体育课是学校体育教育的最后一站,也是终身体育的加油站,高校武术教学的成败直接关系到武术的传承和发展。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节假日增多带来的休闲娱乐、体育思想的兴起和体育产业的发展、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促使新世纪人们健康意识的急速提升,中华传统武术又勃发了新的生机。

摘要:文章采用观察法、访谈法、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对武术选项课教学现状进行了考察和分析研究,揭示出武术选项课教学过程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武术教学快速发展的对策与建议,以期为武术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武术,选项课,教学

参考文献

[1]温力.中国武术概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

[2]张小龙.普通高校武术教学环境分析[J].四川体育科学,2002(1):53-54.

[3]杨啸原.试析武术教学改革[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5):61-64.

[4]周伟良.中国武术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篇4:对我院武术选项课教学改革的研究

【关键词】武术 选项课 教学内容 模式

【中图分类号】G8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2-0091-02

武术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集健身、防身、修身、养性于一体,武术教学是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独具民族特色的一部分,在增加大学生身心健康、培养优秀道德品质、树立民族自尊心、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院武术教学目标存在短期性,只是定位在身体形态的完善、技能的提高和发展上,忽视可利用武术技能进行终身体育能力的培养。从《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提出的五个领域的目标来看,也只是定位在运动技能目标、身体健康目标,而忽视了运动参与目标、心理健康目标、社会适应目标,武术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学习期望值有一定差距。

1.我院武术课程的现状分析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指导纲要》对高校体育课程的内容要求的主要原则有健身性与文化性相结合,在体育课作为高校课程的必修课之一,体育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也在不断改革、创新。自从2005年以来,我院体育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从原有的自然班上课改变成可供学生自由选择的体育选项课,从一年一选变成一学期一选,这也就意味着每个学期都有很多从未接触武术的学生来选择武术课,也有一些是已经选择过武术选项课的学生。学生在大学期间将进行2年的体育与健康课程,这无疑对武术教学内容的安排也提出更高的要求。武术作为一项传统的体育项目,在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体育课内,积极学练,主动投入,并长期进行武术锻炼,这是教与学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因此,不断探索教学方法,主动适应学生需要,提高武术教学质量,是为传统课程改革的方向。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以2009、2010级武术选项课学生为研究对象,分两个学期进行调查。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相关教学改革的文献百余篇,并针对武术教学改革的文章进行比较分析。为本文的研究设计提供了相关的参考依据。

2.2.2问卷调查法

对我院2009、2010级学生在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和第二学期的武术选项课中随机抽取200名学生,每个学期的学生各占50名进行问卷调查,发放200份,回收200份,有效率为100%。

2.2.3访谈法

对浙江省高职院校武术选项课的一线教师和武术专家进行访谈,了解当前武术选项课的现状与存在问题,探讨解决办法。

2.2.4数理统计法

对回收问卷进行整理,并运用SPSS统计软件和EXCEL统计软件对获得的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3.结果与分析

3.1教学内容的改革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文明的发展,武术项目也在不断推陈出新,更多的武术项目呈现在世人的眼前。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喜欢太极拳的学生占60%,喜欢器械运动的学生有70%,有40%的人喜欢健身功法,85%的学生喜欢拳法及其攻防含义的教学。由于我院学生在大二期间会有较多的实训课程安排,大二学生的体育课学时比大一学生的要少,而且每个自然班的实训课程安排时间都不一样,因此,在考虑每个学生都能顺利完成体育课程的要求,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改革。

3.2教学手段的改革

3.2.1教学方法的改革

经过改革后,我院武术教学方法上有了很大的改变,如长拳以及太极拳的教学,在套路中有很多攻防技术的结合,先让学生清楚动作的具体路线和意图,再举例说明并传授套路中的某个攻防的配合,然后留部分时间让学生自己去研究如何进行拆招,掌握攻防动作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充分利用高科技技术进行教学,使学生能够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在教师的指导下正确解决问题。

3.2.2教学场地的改革

一改以往在室内进行的教学模式,采用多场地进行教学。增加学生与大自然贴近的机会,感受大自然的气息!

3.2.3教学考评方式的改革

采用教师评价与学生互评相结合,平时成绩与考核成绩相结合。同时要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性,强调对所学知识的技术和技能的了解与运用,重视参与性、健身性及娱乐性的统一。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我院武术教学改革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对武术的兴趣,掌握学习的技巧,形成锻炼武术的习惯,培养终身体育项目。通过武术课程的改革实践,我院学生对武术课程的兴趣有了极大的提高,对武术项目的了解也更加清楚,对课程的评价模式也非常认同,在参与运动的同时,身体和心理方面也得到全面的发展。

4.2建议

建议我院武术选修课可以与武术课程内容相结合,通过武术协会等方式学习与武术初段位内容,并争取给我院学生提供武术段位制的获取资格,从而更好的推广与发扬中国武术。

参考文献:

1.徐现峰.高校武术教学的改革与发展初探[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 年5 月:152-153

2.范海彪.普通高校武术选项课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9年5月:16-17

篇5:新课标下的体育选项教学

体育选项教学是贯彻落实素质教育、执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而采用的教学组织方法之一,也是体育课程改革的亮点。选项教学即依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结合学校体育教学总体要求和体育课程自身规律,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多种类型的体育课程,打破原有的系别、班级建制,重新组班上课,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爱好、不同学生的需求。在教学中,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运动实践教学中注意渗透相关理论,并运用多种形式的现代化教育手段。安排了10%的理论教学内容,扩大体育理论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认 知能力,同时对不开设体育课的年级开设体育选修课。

一、关于开展选项教学的实际意义

1、选项教学是当前课堂改革的需要

选项教学相对在课堂中能够给学生一个较大的自我支配的空间,让学生进行有利于他们生理和心理发展需要的体育活动。教师在过程中要做到科学引导和细致指导,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功能和教师的引导性功能的有机结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高中阶段巩固这一两项体育运动项目,并基本掌握这一两项体育运动项目技能”的目标。

2、选项教学是发展和满足学生运动兴趣的需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没有兴趣又谈何参与,就更谈不上提高。培养兴趣爱好,又如何培养?这才是教学的重点所在。体育活动有它的特殊性,它必须经过练习才能使技术能力得到提高,才能使学生在竞技练习中体会到体育活动的乐趣,才能引起他们参与体育活动的欲望而选项教学在所选项目中以球类为主,并且球类项目本身就具有很强的娱乐性和竞争性,不仅符合了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的需求,更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在非完全选项教学中通过阶段性基础知识和能力的教学,弥补了完全选项教学在初、高中阶段所存在的因内容单一而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不足,使学生既能较全面地接触体育的各种运动项目,有利于培养学生对各种运动项目的兴趣爱好,又能在学生所选项目的参与兴趣的基础上能很好地带动其它项目的发展,从而使学生在运动中获得愉快和成功的体验,在运动中学习到更多的体育知识掌握体育技能,增强体质。

3、选项教学是实现终身体育锻炼的需要 高中阶段进行选项教学就是针对在传统教学中,学生虽然对体育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并没有将其运用到生活中去的缺点,而建立的一种既能提起学生的体育兴趣,又能提高学生的各项体育技术的能力,使学生创建一个健康的、积极的终身体育锻炼的思想和实践方法。同时,以基础教学为主,专项技术技能学习为辅的学习模式,不仅能让学生提高自身的专项技术水平,而且在专项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形成了对其它项目有力的辐射,而建立了主次分明的终身体育锻炼系统。从而使学生在学习和练习过程中不断地巩固和提高体育能力,养成了较好的体育锻炼的习惯。

4、选项教学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自信能力

学生由于先天或后天的因素而导致的个体差异的不同,在参与体育活动过程中会出现一些学生不喜欢甚至放弃体育锻炼的现象。选项教学在进行选项时就充分考虑到这一类学生的心理及生理特点,让学生自己在规定的项目中选择自己较喜欢的项目进行学习,而学生在选择项目时也是选择自己较喜欢、较强的项目作为自己的练习项目。教师在进行选项教学的过程中,由于所面对的学生的人数较少,在安排教学内容和选择教学手段上就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目的性,使学生在学习时更能清楚地看到自己在这一项目上的水平,在与教师的学习与互动过程中就会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专项水平,从而在参与体育活动过程中逐渐使自己的自信心得到不断提高,这样就更有利于学生的自信心的培养。

二、选项教学在实施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及建设性意见

1、在进行体育选项教学时要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为准绳,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以及学校的场地、器材及师资情况合理的安排。

2、注重教学内容的可选择性和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使课程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运动爱好和专长的培养。按规定体育与健康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其中健康教育专题和田径类项目是必修中的必修,其它项目的安排可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由学生自己选择学习项目。这既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又深受广大学生的欢迎,还可提高体育课的教学质量。

3、选项分组是组织分项教学的主要环节。在分组上既要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及特长,又要考虑师资、场地及器材,还要考虑人数的平衡。这项工作是选项教学的基础,要多思考。实验证明这一教学模式是可行的,是行之有效的,也是符 2 合体育课程标准要求的。

三、选修项目的开展

1、选修项目的确定和要求

结合我校的场地、器材实际情况和教师的专业特长及学生问卷调查的结果,我级高中体育选项教学共开设了羽毛球、乒乓球、篮球、形体、健康舞等五个项目。从学生的报名情况看男生的可选性大;女生稍有不足,但总体上基本满足学生的选择要求。

2、报名

由体育科组统一制定体育选修教学的报名表格,并利用专门时间,为所有学生选项报名有关的事项进行指导。

3、确定学生专项

在确定学生专项时,要求学生严格按照选项课的指导原则来选项报名,主要有几点要求:一是所选的项目自己要兴趣;二是所选的项目自己要有一定的基础;三是所选的项目对自己的终身体育锻炼要有一定的帮助;四是要持之以恒。

4、对超过教学所需人数的学生进行思想交流和重新选项。

5、确定选项教学的方案和实施步骤。

四、教学实施

1、学习周期和学习目标

在确定学习周期上,一般以一个学期为一个学习周期,学习目标主要参照《新课标》水平5的五个方面的具体目标。我级还根据学生的技能水平和身体素质情况对学生进行层次教学。例如:把全班学生按水平分为好、中、差三个不同学习目标的小组,学生根据学习发展情况可随时进行调整学习。

2、制定学习计划

根据学习目标和学习周期,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包括学期教学计划、单元教学计划和课时教学计划。计划是动态的,可根据实践课的学习反馈情况进行修正和调整。学习计划细化到每一节课中去,让每一节课的学习内容、目标、组织方法、安全措施、场地器材安排落到实处。

(五)选项教学组织方案

高中阶段(水平5)规定了每一个高中学生可以在学校开设的选项内容中,根 3 据自己的爱好与专长,进行选择性学习,每个学年有两次选择机会。体育选项教学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为了使学生更加系统地学到对自己终身有益的体育项目,所以要求学生一个学期只有一次选择的机会。一个学期学习两个单元计划,学满规定课时并成绩及格,才能获得2学分。

(六)实施课堂教学

1、选择教学组织形式

在教学组织形式上,我们主要采取分组教学形式,同一专项的学生采取分层次教学,教师可以灵活采用强弱配对和友伴分组的形式进行,互教互学、能者为师教学的形式。

2、确定教学方法

根据选项教学的特点: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学习,主张学法创新和学习方式的转变,发展学生自学、探究和创新意识及实践能力。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和要求采取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及尝试性、探究学习等综合性学习方法。

(七)加强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数据的收集

篇6:普通高校足球选项课教学初探

足球运动是大学生喜爱的体育运动项目之一,目前许多高校都开设了足球选项课.为了探讨足球选项课的规律,提高教学质量,本文通过对足球选项课的教学实践,针对高校足球选项课的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的`采用以及大学生身体素质适应足球技、战术方面的要求等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与研究.

作 者:周昊  作者单位:大庆石油学院 刊 名:科技信息 英文刊名: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年,卷(期): “”(12) 分类号:G64 关键词:普通高校   足球选项课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篇7:对体育选项课进行分层教学的体会

我校探索实施高中体育与健康课“选项”教学已近三年,在实践中教师充分发挥自身专长,根据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开设选修项目,学生自主选项上课,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与热情比以前有普遍提高,体育课深受学生喜爱。同时授课的模式也发生了变化,在选项之后,学生的不同身体素质、不同运动水平、不同接受能力等多方面的差异表现的由为突出,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在授课时采取了以分组分层次教学为主的多种教学方法,充分体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努力使不同状况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运动水平都有所提高。如果我们把选项作为课程的基础的话,那分层则是教学的关键。以下谈谈本人在实践中的几点体会:

一. 分析研究学生的运动水平差异,找准“分层点”

在分层教学展开之前,要从选项内容的特点、学生原有水平的差异等方面进行分析,找出学习群体对所学内容表现出来的各种反应特征,抓住关键环节作为切入点。在进行《足球选项课脚内侧传接地滚球》的授课过程中,开始我是按传球的准确性,把学生分为较好的和较差的两组进行分层教学,经过一段时间后发现效果并不明显,两个层次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提高不大,技术稳定性差,传球时好时坏。经过对教学的反思和分析,我发现问题是“分层点”找的不准,在两个层次的学生当中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身体协调性差、技术动作不准确的问题,有的学生虽然传接球比较准确,但其技术动作却显得很别扭、不协调、稳定性差,而大部分基础薄弱的学生这一问题更为突出。所以我有意识的将教学策略进行调整,重新按身体协调性、技术动作准确性的好坏来分层分组,较高层次的学生在巩固原有水平的同时,增加练习难度,比如由原来的踢固定的球改为踢运动中的,还有在有对抗的情况下传接球等,充分发挥他们的潜力;针对基础薄弱层次的学生,主要锻炼他们的身体协调性和熟悉球性,提高技术动作的准确性,这样做的结果是很自然的使学生传接球的准确性提高了、动作连贯了,学习兴趣也不断增加。由此可见能否找准“分层点”对教学效果有较大影响。

二. 让学生理解分层教学的真正目的 在开展分层教学的初期,当我们根据学生的基础、技能状况分层后,出现了这样的情况:有些被分在较低层次的学生上课表现比较消极,自信心不够。有的学生错误的认为自己“低人一等”,有的则看到高组别同学的水平表现,有些望而生畏,产生心理压力,直接影响学习效果;还有一部分较高层次的学生,错误的认为自己被分在高水平组别是一种“奖励”,因此沾沾自喜,学习中不思进取,提高缓慢。学生的这些表现表明很多人还不理解分层教学的真正目的,所以我告诉学生分层教学是为了体育教学的发展,而不是给学生划分等级,教师通过分层分组提供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分层、施教分层、评价分层等教学方法,尽可能做到因材施教,才能使不同状况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分别提高。让他们明白了只有“正视差异”,才能“利用差异”,最后“消除差异”的道理。在解决了学生的思想问题之后,学生们对分层教学积极配合,充分协作,压力变成了动力,学习兴趣和效率大增。

三. 分层教学要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在分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要充分落实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实施分层分组体育教学、照顾学生差异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体现和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习成为学生“我愿意、我能够、我自信”的事情。只有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分层教学的教学效果才能有质的提高。我在足球选项课的教学当中,对各环节技术动作的示范讲解尽量做到精确、简练,即使是较复杂的技术也不去占用太多的时间去细说,而且不强求学生对技术的掌握一定要达到多高的标准,因人而异。我的重点是放在学生的练习过程中,首先保证学生的主动活动时间要足够;在练习方法上,根据足球的特点设计双人、多人、小组形式练习以及分组对抗和比赛;在教学方法上,主要以教师引导、启发和点拨为主,把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体验练习中的成败得失,从而引发对学习内容的个人以及集体的思考与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长处,调动较高的学习潜能,扬长补短各尽所能,不同层次的学生之间相互竞争、相互交流、相互促进,再加上教师的及时指导,最后理解和掌握技术动作,达到了共同提高的目的。当然,由于基础层次之间的差异,学生经过学习所达到的技术水平有高有低,但是他们的学习体验是相同的,都是在一种主动、有趣、宽松的氛围中进行学习和练习的,都有成功和愉悦的心理感受。

四. 分层教学模式的动态开放性特点

分层体育教学模式是一个动态开放的系统,这种教学模式的基本结构保持相对稳定,并不意味着从此就一成不变了。在分层分组教学的实施和进行过程中,许多原来比较固定的因素会开始发生变化。比如:学习群体对教学的反馈、接受速度和程度;学习内容的不断更新;达成五个学习目标领域的侧重点;学习评价的方法与结果;教育观念和理念的逐步发展和完善;环境、场地器材等因素。这些变化从不同角度都会对分层教学产生影响,所以我们要善于洞察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情况,并加以分析和探究,及时对教学模式做出调整和改进,保证教学效果的质量。我在方面体会比较深的一点是:学生在完成了一个学习模块,准备开始学习下一个模块时;或者是学完了模块的其中一个单元之后,往往会出现以上讲的因素变化,在这个时候做出相应的改变是很有必要的和行之有效的。所以,我们说分层教学模式应该是也必须是动态开放的,否则它的优越性就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

篇8:武术选项课教学大纲

随着“以人为本, 健康第一”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 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也深入开展, 新型的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体制也逐渐建立起来, 但其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学评价却严重滞后, 势必对实现素质教育改革目的产生影响。2002年7月, 教育部下发《全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指导纲要》, 就我国普通高校学生的体育课学习评价提出了弱化区别和挑选功能、重视发展学生的体育学习态度与情感、强调过程性评价的要求。《纲要》指出体育课程改革的中心任务———评价研究学生的学习质量是一个庞杂的体系。体育学习评价必须与整体的体育课程改革实现同步推进, 它对学校体育课程改革成败起着关键性作用。

长期以来, 普通高校体育课程中的武术选项课面对学生的学习评价从内容到形式, 基本上局限于一次性单一的、终结性的教师评价模式, 导致一些学生虽然努力学习和训练, 但因体育基础和身体素质较差, 最终不能获得好成绩;而一些上课不认真、平时不训练, 但体育基础和身体素质较好的学生, 却能获得较高分数。随着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推进, 现有的武术套路选项课课程教学现状已不能适应改革的需要, 因此, 在素质教育的基础上武术套路选项课教学评价体系是否科学、合理, 对普通高校武术课程教学改革有着深远的意义, 对武术教学质量和效果的提高也有较大影响。

2、普通高校武术选项课课程教学评价的研究现状

不断推进的素质教育改革, 使体育教学改革也全方位展开, 体育教学评价的改革也势在必行, 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 使其反馈和激励的功能得到真正发挥, 是改革当前体育教学的重要课题之一。在对国外体育教学评价的大量研究基础上, 一些国内学者开始了对高校武术选项课课程教学评价的研究, 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在2002年《体育科学》上陆根秀发表的《武术课实施多维综合评价法的研究》, 开创了国内学者研究“武术课评价”问题的先河, 她在文中根据体育教学对象间的关系, 确立了由教师对学生、学生对学生、学生对自我3个不同视角的“多维综合评价”基本维度结构;提出“多维综合评价法”的具体评价内容, 通过技术水平、学习态度、学习能力3项指标来落实;构建了“多维综合评价法”体系框架;说明了“多维综合评价法”操作方法。但武术作为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其在运动特点和功能上是有别于其他体育项目的, 而在评价中却没有凸显武术其项目特点和其独特性。

桑全喜《武术教学评价模式的实验性研究》论述了考核形式应多以任课教师为主, 借鉴《武术竞赛规则》制定评分标准等建议, 评价对象为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 但忽略了学生的身体和专项的差异, 并且没有对各项评价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权重。

郎勇春于2005年撰写的《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武术普修课学习效果评价的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主要研究结论是: (1) 在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和评价理念的指导下, 本研究认为,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武术普修课学习效果评价应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呈现的情感状态、参与交往状态、思维状态和目标达成状态等几方面来进行评价。 (2) 在评价方法上, 本研究认为评价方法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除以往的考试和测验外, 还可采用观察法、谈话法、问卷法、比赛法、语言评价法等多种方法, 以方便教师和学生使用, 提高学习效果评价的有效性。 (3) 在评价主体的选择上, 认为管理人员、教师和学生都应作为评价的主体, 使评价信息的收集更全面、更客观地反映学习效果。

此外, 张世林、邹国忠等的《体育院校运动技术教学与效果评价体系的设计》、支川的《合作学习-复式评价教学模式在武术套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李建设的《竞争机制引入高校武术套路技术评价体系的研究》、张艳永、杨云霞的《普通高校武术教学方法与评价的探讨》、龚煦琳的《体育专业武术普修课考核方法探析》等论文分别分析和研究了武术课教学评价的某方面, 对本论文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中国近几年在研究武术选项课课程教学评价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果, 但还存在评价手段过于单一, 评价功能不明确, 评价内容不能很好地涵盖中国武术的特点等方面的问题, 导致没有一个较为完善的适合于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目标同时又符合中国武术传统文化内涵的评价体系, 且目前还没有这方面的实验研究案例。

通过查阅大量的研究文献后发现, 现行的武术教学评价, 都是教师为主体在学期结束时对学生的武术动作演练水平和技术风格进行考试评价, 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也无法真实的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也无法根据学生情况及时调整武术教学。这就导致成绩高的学生未必是努力学习的, 而是身体素质好的;相反那些努力学习但先天身体素质不好的学生却考不出好成绩。如果我们再过分强调共性, 用统一的标准衡量学生成绩的优劣, 那么学生个性发展和个性差异的价值势必会被忽略, 对学生的自信心的树立和学习兴趣的培养也是不利的。其次, 评价内容单调且只重视技术。武术的评价不仅注重学生学业成绩, 更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察, 不仅关注结果, 更关注学生成长发展的过程, 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在传统的武术教学过程中, 我们所采用的评价类型多为总结性评价, 在期末时, 学生先参加技术考试, 然后再进行理论考试, 最后根据不同比例折合成最终成绩。再次, 多是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学生对学生的互评、学生对自我的自评, 或从学生的技术水平、学习态度、学习能力等方面去评价, 小部分从创编、看图学练、运动体验等方面进行评价。尚未发现武术选项课课程教学中实行分组合作学习、训练、创编、考核, 并将课内外一体化即参加武术俱乐部训练、武术比赛、武术表演及武德纳入武术选项课课程教学评价的研究论文或课题, 因此, 进行这些研究是非常必要也是非常重要的。

3、总结

上一篇:为什么QQ邮箱中有未读邮件但QQ客户端邮箱图标上不显下一篇:安全生产月新闻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