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2024-07-25

财政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精选8篇)

篇1:财政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目前,在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工作中发现,一些部门在财政预算编制、预算批复和预算执行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不容忽视。笔者认为应从规范财政资金分配行为、完善预算编制方法等方面进一步加强财政资金的管理。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预算编制方面:一是预算编制内容过粗,分配随意性大。上报

人大批准的预算草案过于笼统, 执行中难以操作,预算安排没有细化到预算部门、单位和具体项目上。二是预算编制范围不完整。例如,在编制预算时将地方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之一的中央转移支付补助资金的很大部分,应该纳入地方预算而没有纳入。三是部门预算编制不公开透明。四是上报上级财政部门的预算与本级人大报批的预算不一致,财政预算因上报对象不同而数据不同。此外还存在超范围安排专项资金预算支出指标等问题。

(二)预算批复方面:一是部分预算支出指标批复不完全,形成的待分配资金不适度、不合理。这虽然是多年习惯作法,并有一定客观原因,但不符合预算法有关规定,降低了人大对预算分配的约束力。二是向各部门批复预算不及时,批复预算时间过晚,失去了财政预算的意义。三是基本建设资金、城市维护费、科技三项费用等批复的部分预算支出指标未细化到具体项目或单位,影响了财政资金使用效果。

(三)预算执行方面:一是无预算、超预算安排支出,追加、调减支出随意性较大。专项资金的科目调剂、本年超收安排支出未履行向人大的汇报程序和备案手续,冲击了预算的严肃性,影响了预算的约束力和权威性。二是预备费管理使用不规范。预备费成为地方政府的机动财力,大部分在上半年被超范围动用,用于安排正常经费支出,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地方政府用财政资金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预备费的审批程序不合规,有的未向政府办理请批手续,有的用款单位未经财政部门直接向政府请批,有的未按规定向地方人大备案。

(四)预算平衡方面:结转下年支出核算不规范,未真实体现地方实有财力。大部分地方财政部门将年末滚存结存全部转入结转下年支出,使净结余为零,隐瞒地方实有财力。有的采取收入不入帐、支出挂帐等手段人为调节财政结余。有的不属于结转下年支出项目,如各种事业费、行政经费等也结转下年;有的无预算、无项目空头结转;有的事业项目已完成或不需要完成,资金结余继续结转下年。也有的隐藏机动财力,故意减少净结余而有意安排项目。

二、几点建议

(一)规范财政资金分配行为,增强预算执行的法律约束力。认真执行预算法等法律法规,改进预算编制方法,严格履行预算编制程序。细化预算收支项目,深化财政改革。单独向人大编报各地方本级的财政收支预算。及时足额批复预算,努力压缩预留预算支出指标,完善追加支出审批程序,减少资金分配随意性,依法进行预算的调整变动,维护预算的严肃性。

(二)改革预算编制方法,健全预算编制程序。一是要改变预算编制长期沿用的“基数法”,全面实行零基预算,公平合理地确定预算支出;二是细化预算编制内容,将预算资金直接安排到具体单位和项目,减少财政性资金的二次分配。改变专项资金分散性的分配体制,体现专项资金的重点使用效果;三是公开预算内容,预算要具有刚性约束力,就必须透明;四是预算编制权和执行权分立,财政部门主要具体负责预算的管理和执行,预算编制授予政府其他部门。

(三)建章立制,进一步完善预算管理的法律内容。一是规范预算调整行为,明确规定超收节支部分资金、预算科目间调剂等预算调整行为,应经本级政府审定,并接受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审查和监督,非经法定程序不得调整和变更,维护预算的严肃性;二是强化预算执行的保障措施,加大违反预算法的处罚形式和力度,对有关违反行为的处罚不仅追究行政责任,还要增加刑事责任和经济性制裁方法;三是增强预算法律意识,建立预算执行的奖惩激励机制,并严格执行落实。

(四)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完善预算执行监督体系。一是强化人大预算监督力度,逐步实现预算审查监督批准由程序性向实质性过渡,增强预算的约束力和监督的实效性;二是加强审计监督,审计要事前参与预算编制过程,在编制部门预算的环节增加审计机关协助政府审定各部门预算的程序和职责,从源头、过程、结果全方位对预算进行监督;三是逐步实现向社会公开预算执行审计结果,使审计监督和社会监督有机结合,保证地方财政预算执行工作健康规范发展。

篇2:财政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层次上发挥作用,是审计人员认真思考和探讨的问题。现就近几年在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实践中常见的一些问题,从规范预算执行审计方面提出如下建议。

一、预算执行审计中常见的问题

(一)预算编制过粗,向人代会提交的是内行看不明,代表看不懂的预算支出方案。现行的财政预算大多是按部门、按条条编制的,较为笼统,不利于人大和有关部门了解预算及其执行情况,也为财政部门擅自调整预算,进行隐形分配提供了方便。如:某县200×年的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为7500万元,预算支出年初预算数为15113万元,调整后的预算数为28208万元,年初批复的预算支出只是大类,而没有细化到部门、项目上。年底的决算数是预算数的二倍。由于预算过粗,科目调剂频繁、数额较大,往往使人代会批复预算和审查决算时无所适从,也造成审计人员对预算执行的科学性、完整性及合理程度难以判断和认定。

按照《预算法》的规定,财政部门应当自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批准之日起30日内批复本级各部门预算和本级人大常委会依法批准上年决算20日内财政部门向本级各部门批复决算。审计中发现,某县财政局在实际执行中,批复预算超过了法定时间3个多月,三月份人大批准方案,七月份才下达,上年各部门财政决算没有向各部门进行批复。人大批准的收支预算方案只是形式,没有实际约束力,预算和执行是脱节。

(二)违规将行政事业单位组织的非税收入与单位支出挂钩,部门职能利益化。具体表现在:一是财政将收费中心作为调节预算收入的调节器,当年预算收入完成好,收费中心将收取的部分政府非税收入不纳入预算,在“应缴预算款”中挂账,以丰补歉,此问题在每年的审计中都有发生,如200×年审计中发现,在收费中心隐瞒的应缴未缴预算收入达738万元。二是将各项非税收入滞留在部门和单位,由于缺乏必要的监督和管理,造成非税收入被挪用。如在200×年的审计中发现,滞留在4个部门和单位的非税收入达514万元,其中某单位将收取的非税收入186万元挪作他用。三是预算内资金转入预算外,逃避监督。财政部门为了扩大自己的权力,增加支出的随意性,将部分应纳入预算的收入不纳入预算,而是转到预算外,作为机动指标,逃避预算的约束,由财政部门支配。审计发现,某县财政部门将230万元应纳入预算的收入转入预算外,在预算外暂存款中挂账,并且直接在暂存款中进行支出。四是非税收入与各单位的支出挂钩,部门职能利益化,倾向明显。财政部门年初确定收入完成基数时,确定一个返还比例,返还单位用于正常支出,这在客观上助长了部门乱收费乱罚款行为,促使了部门职能利益化、部门利益金钱化,造成恶性循环,破坏了加快发展、和谐发展的良好经济环境。某县一个40多人的单位当年上缴财政罚没收入1090万元,按80%的比例进行返还,财政部门当年以临时追加预算形式拨给该单位的资金达800多万元,出现了掌握行政权力大的部门多花钱,而一些没有执行权的部门公用经费非常紧张,有悖公共财政的公平性和均衡性。

(三)随意支出财政专项资金,超出自身能力违规举债。按照国家财经法规的规定和要求,除中央财政外,各级财政坚持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略有节余的原则,不得编列赤字,不得举借债务,但一些县、镇(乡)、和部门竞相举债,兴建所谓的“民心工程”。某县10个镇(乡)在2005年以前共举债1.2亿元,省审计厅在核实债务,制定措施逐步化解,在严禁新增债务的情况下,近三年来又新增债务4000余万元,其中有一个乡镇三年共计欠债780多万元。

(四)滞留、挤占和挪用专项资金。一是财政部门没有将专项资金及时按进度下拨到预算部门,自己开设专户,将专项资金从预算转入专户,使大量的专项资金滞留在专户中,如某县财政2004年基本建设资金专户年初余额756万元,本年从预算内转入8157万元,本年支出2993万元,年末尚有5920万元滞留在专户中。二是个别部门、单位和(镇)乡重复申报项目、虚列项目、扩大支出范围,想方设法套取财政专项资金,由单位自由支配,有的单位甚至将套取的专项资金不入单位财务账,在账外运行。三是财政部门为了平衡预算,大部分专项资金都开设了专户,专户数达30多个,而且年末都留有余额,开设专户过多过滥,增加了财政资金的风险。

(五)审计手段有限,处理纠正措施难以到位。审计机关只有审计权、调查权和处理处罚权,但很多问题由于受审计手段的限制,无强硬的措施和手段来遏制被审计单位,被审计单位往往不积极配合,审计人员也只能讲政策、法规来做其思想工作争取被审计单位的配合,而无其他办法。在被审计单位不配合的情况下,显得束手无策。同时,对审计对象的内部控制机制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制约,无法进行符合性测试,只能就账查账;承诺制度流于形式,被审计单位提供资料的完整性、真实性无法保

障。这些都使审计工作存在较大的风险。

由于连续的审计,被审计单位也开始采取应对审计人员的措施,对审计查出的问题,要么以各种理由加以搪塞,要么以上级部门的要求加以辩解,以地方利益作为挡箭牌,将自身行为说成是请示有关领导批准或政府默许同意,使有些问题难以核查和认定,处理更是无所适从。由于执法力度受到限制,缺少有力的监督手段,致使屡查屡犯现象较为普遍,审计查处和定性愈来愈困难,处理及纠正措施难以到位。

二、深化预算执行审计的对策思考

在现行的审计管理体制下,如何适应形势的变化,不断推进预算执行审计向纵深发展呢?我们认为应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审计切入点前移,向预算编制延伸。

一是关注预算执行的科学性。审计财政部门是否认真执行了“零基预算、部门预算、综合预算”,审计工作应提前介入部门预算编制工作,在财政预算编制完成后,向人民代表大会提请之前,对报批的预算从科学性、合法性、合理性和细化的程度等方面预先进行审查并出具意见。为人代会审查批准预算收支方案提供科学依据,从而使预算执行真正做到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督,以有效约束预算过粗、待分解预算数过多,以及未预算到具体单位和项目的行为。

二是关注预算方案的合理性。审查预算单位编制部门预算的定员定额标准是否科学、合理和符合实际,所有预算支出是否严格按规定标准和列入相应科目预算,部门预算收入支出是否真实,并对资金跟踪问效,促进部门编制科学合理的预算,严格执行预算,加强管理,努力降低行政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三是关注预算收支方案的完整性。审查预算编制部门隐瞒下年收入、虚列当年支出,有无隐瞒上级补助收入,少列当年赤字以及编制赤字预算的行为,促使预算编制部门向人代会提交一个与当地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收支方案。

(二)审计重点转换,向政策执行延伸。

一是注重对部门和单位“收支两条线”政策执行审计,遏制部门职能利益化的侧倾向。重点审查部门、单位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基金收入及其他非税收入是否严格按国家规定缴入财政专户,支出是否按计划统筹使用。

二是注重“税收优惠”政策执行情况的审计,促进科学发展观的落实。对税收返还中用于生产型与非生产型企业的比重进行分析,看是否真正有利于培植长远税源,有利于区域经济发展。

三是注重对各项税收政策执行的审计,防止打着招商引资的旗号,搞利益特别对新出台的税收政策予以关注,重点审查有无随意减免税收,以欠代减问题,法定减免税手续是否齐全,是否符合国家规定。

(三)审计职能深化,向效益审计延伸。预算执行审计要有所侧重,要抓住经济运行中热点、难点及关系国计民生的突出问题,重点对科技教育、社会保障、农业环保等专项财政资金的分配、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监督,确保专项资金的及时到位、专款专用,揭露挤占挪用、损失浪费等影响资金管理和使用效益等问题;同时要加强对政府采购的监督,通过对采购预算、招投标、实施采购及采购结果四环节进行审计,看其是否按法律法规的规定向社会竞价公开购买,真正做到公开、公正、规范、透明,并最终实现全部公共需求都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实行政府采购。

(四)审计内容创新,向审计精细化延伸。

1.审查财政各项改革的执行程度。多年来,为了进一步适应构建公共财政框架的要求,财政部陆续推出了各项财政改革措施,如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收支两条线、乡财县管、会计委派等,均是从源头治理、规范财政收支行为的治本之策,但在实际执行中,由于利益问题,落实不够,执行不到位。在审计时应当强化宏观监督意识,树立“大财政”审计的思路,紧扣财政改革这个主题,及时纠正预算执行中违反财政法规的行为,促进财政部门依法理财。

2.审查政府债务情况,提出予警建议。当前,各地加快发展的意识很强,由于党政领导异地任职,长效机制观念淡薄,各级领导政绩意识突出,出现了一些县、镇(乡)超出自身能力举借债务发展的现象,审计部门在财政预算执行审计中就要如实披露,遏制前任给后任挖坑现象的发生。

3.要克服重一般预算收支,轻基金预算收支的现象。防止将一般预算收入用于基金预算支出,而把基金预算收入作为财政部门行使权力的“小金库”,促使财政部门科学理财,既要搞好对预算收入合法性、完整性的审计,又要突出对预算支出全过程合理性、合法性和效益性的审计。

4.应突出对其他专项资金、基金(如环保资金、科技资金、农业资金、社保资金等)收支、运作全过程的审计,同时对财政投资效益情况,也应列为审计的重点。通过对上述不同层面和预算资金分配使用的不同环节的审计,拓宽预算执行审计的视角,系统地揭露预算执行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找出重点领域、重点部位预算资金管理和使用中存在的漏洞和薄弱环节,进而揭示影响经济运行质量的重要症结,督促、规范财权和财政分配秩序,促进预算改革措施的落实,提高预算收支运行效果和经济运行质量,加快公共财政目标的实现。

篇3:财政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部门预算项目支出评审工作组织实施

此次评审选择了包括公安、国土、教育等30个被评审部门, 共计197个预算单位, 涉及行政政法、社会保障、教科文、农业、企业及综合法规等七个业务支出处室对口管理的单位。评审预算单位的面达到66.78%, 评审部门项目支出额占全市所有部门项目支出总额的61.97%。

各预算单位“一上”后, 业务支出处室对“一上”项目筛查过滤一遍, 将根本不成立或财力不可能的项目挡在评审范围之外, 筛查通过的项目才进入下一阶段即我中心实质性评审环节。

具体评审操作中, 先审阅资料, 后深入到各预算单位, 补充收集证据 (包括法律法规、文件、合同、会议纪要、市级领导批件等) 。设备物资以市场价格或报价单价格为依据进行审核;外购服务项目以双方过去签订的合同为依据, 参照国家相关行业收费标准结合我市实际情况进行审核;活动类、调研类、宣传类、特殊事务类等无严格标准的项目, 以被评审单位以前年度的实际支出情况为基础, 评审时根据具体情况分析把握适当调整;相同项目的上年度预算数也是本次评审的重要对比指标。

二、评审结果

30个部门计197个预算单位2011年“一上”申报1 349个专项, 经业务支出处室筛查后剩下1 205个项目后进入财政评审实质性评审, 经评审整合成为1 007个项目。审定总金额与“一上”数同口径对比核减率49.45%;与业务支出处室筛查后的“一上”数同口径对比, 核减率38.81%。

三、评审中发现的主要问题

1. 项目专属性不强, 许多项目与基本支出的内容重复混淆, 或者说不构成专项。

这种现象, 几乎所有预算单位都存在, 主要表现为两种情形: (1) 项目支出分解为支出明细要素后, 评审人员发现项目没有主题核心, 支出明细组成与项目内容缺乏相关性。例如某系统, 所有相关工作及职责无一例外均以项目名义申请专项经费, 项目围绕着“经费”设置。 (2) 因为部分预算单位申报项目支出的组成内容中能体现项目核心用途的项目直接费很少, 大量的交通费、招待费、工作会议费、办公费等一般商品和服务支出以及一般性的外出学习、考察、调研等费用, 并非部门 (单位) 专项工作必需、合理的费用, 有的甚至为了压减当年的“四费”, 项目上年故意不列支出, 结转到下年列支。

2.“零基预算”没有落实到部门项目支出预算中去。

依照往年惯例设置专项的“味儿”很厚重, 部门项目预算并未真正做到完全以专项工作为中心。预算单位老是在打要钱的报告, 支出处室总有写不完的签报, 原因大致可归结于此。依照惯例预算项目支出, 客观上不能调动预算单位编好编细部门项目预算的积极性, 因为他 (她) 们清楚如果老项目增加金额以及新报项目, 几乎都会被“枪毙”掉。依照惯例安排预算的做法, 可能已经影响到了财政资金的效益。

3. 政策制度的某些不合理性, 导致资金分配失衡, 支出差距较大。

一是临聘人员待遇差距大:有收入来源的比没有收入来源, 例如, (1) 临聘人员数量与薪酬标准, 一些预算单位依照相关文件制定的工资水平太低, 请不到专业人员, 同时反映编制及劳动人事部门核定的临聘人员数量无法满足预算单位业务发展需要, 临聘人员经费不够怎么办, 情急之下, 预算单位只得凑报项目来弥补, 甚至将专项中的商品与服务费指标改换为临聘人员经费。资金的现实供给与单位真实需求这一矛盾无端增添了预算单位的工作量和烦恼。 (2) 学校这一块, 一般财力保证教师工资福利, 另加每生每年150元~180元拨付公用经费, 学费收入则全部原路返还到学校。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这一政策规定, 使得学校之间经费投入差别很大, 强者愈强弱者更弱, 一般职业教育比义务教育好, 纯高中比有义务教育的高中好, 名校比普通学校好, 教育资源投入不均衡, 民众不能享受教育公平。 (3) 某考试院, 事业单位参公务员管理, 财政按每人1.5万元拨公用经费, 该院组织各类考试年收入3 000多万元, 除上缴省院1 000多万元, 其余2 000多万元化为“项目”以考养考, 也是现有政策的某些规定导致财政不能统筹调整。

4. 部门项目支出预算编报、评审的技术手段落后。

目前的做法是, 预算单位每年制成电子文档表格 (项目申请书, 项目明细表) , 每年复印大量立项依据及测算依据的材料, 一式两份报财政部门, 修改调整后“二上”又报一次, 年年这样报周而复始。进入评审程序, 再次补充完善依据材料。半手工化操作, 不仅效率低, 还消耗大量纸张与电脑辅材。

四、对提高部门预算项目支出编制工作的建议

1. 财政部门可尝试进一步完善公用经费标准, 还原部门

项目支出预算的专项属性, 力戒项目专款被一般公用费用化。该市目前公用经费按在编人数每人每年1.2、1.5、2、2.5、3.5等五个档次标准控制, 虽简便易行, 但预算单位普遍认为控制标准远少于实际需要, 只得以“项目”来“折腾”。对比外省某市的控制标准, 由二块组成, 一部分按在编人数每人每年1.9、2.1、2.5、3万元计, 另一部分按实有车辆数每辆每年3.15、3.7万元计。该市已尝试在农口单位 (水务、农业、畜牧) 2011年的项目支出中不列交通费, 改在公用经费中按在编车辆数再给予每台车每年1万元~2万元的交通费预算, 成功地迈出了完善公用经费标准的第一步。还应根据各预算单位的职责、业务特点、有独立办公院址还是集中在政府机关大院等不同情形, 制订出更为详细可行的公用经费标准来, 不再发生要用专项经费去弥补一般公用经费的现象, 项目就是实实在在的专项工作, 专项经费就是项目实实在在需要的费用。

2. 在项目支出预算管理中引入支出结构模型。

无论是部门项目还是公共项目, 任何项目费用都由两部分组成, 一是项目直接费, 它是项目总支出中的直接部分, 单位不同, 项目性质不一样, 甲项目与乙项目的直接费完全不可比;二是项目其他费用, 它是指承担专项工作或任务, 一般会导致预算单位在限额公用经费之外增加耗费, 专项越多耗费越多, 是项目总支出中的间接部分。项目其他费用与项目直接费形成一定的数值比例关系 (例如1.5%~6%) , 如同建设单位管理费按建设工程第一二类费用总和的1.5%计取一样。项目支出结构如此定量化以后, 安排到预算单位的项目其他费用完全取决其承担专项 (包括公共项目) 的多少, 不须再常年性设置“系统业务费”等专项。

3. 在预算单位中, 实行部门项目支出预算申报权等级制。

例如, 信息网络化运行建设及维护类项目实行一级单位和市信息中心联合申报制;一级单位才有位宣传调研会议活动类项目的申报资格, 基层单位则不能申报;物业管理类项目及房屋和设备大中型维修改造类项目, 均集中在机关事务管理局申报, 其他预算单位则无权申报该类专项。

4. 不同情形的预算指标结余, 应有不同的处理办法。

行政事业单位实行的是收付制度, 而有的预算单位当年竟然还在使用数年前的预算结存指标。项目年度预算, 经历了“二上”“二下”后, 国库集中支付环节按已明确的支出细项控制支付, 防止项目之间调剂使用, 项目内支出细项不应“窜”用尤其不能窜为“四费”。对经常性行政事业类项目预算指标结余, 年终全部“清零”;对一次性跨年限的基本建设类项目预算指标结余则可结转下年度使用。

5. 改造“E财”部门预算管理系统, 为每个预算单位设置档案盒长久保存立项依据和测算依据。

借助改造后的“E财”, 网络报送网络审核, 预算单位不再报送纸文本, 下年度只需补充新的立项依据和测算依据即可, 甚至只需传送扫描图件。预算单位“一上”申报, 业务处室筛查, 中心实质性评审, 预算处复核汇总, 四个层次独立又相互衔接, 责任明确, 提高效率且节约部门项目支出预算编、审成本。

摘要:部门预算项目支出是行政事业单位为完成其特定的行政工作任务或事业发展目标确定的年度事业发展项目, 并依据具体工作内容编制的年度项目支出计划。强化部门预算项目支出编制质量, 是加快推进依法行政依法理财, 提高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的内在要求。在对部门预算项目支出编制存在的问题进行评审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了如何更好地编制部门预算项目支出提高部门预算项目支出编制水平的对策建议。

篇4:财政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关键词:部门预算 编制与执行 资金使用效益

1 目前部门预算编制和执行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1 部分收入不在部门预算之列,脱离了监督,导致部门预算与部门决算差距过大。部门预算的编制以综合预算为主要内容,统一编制、统一管理、统筹安排各部门和单位预算内、外资金和其他各项收支,但在审计中发现仍有一部分单位没有将预算外收入、经营收入、事业收入等纳入预算管理。如:2008年C省省级部门预算反映当年收入556267.53万元(其中财政拨款370477.42万元,其他各项收入185790.11万元)。2008年省级部门决算反映当年收入1341254万元,其中:财政拨款1021353万元、其他各项收入319901万元。省级部门预算仅占部门决算41.47%。

另外还发现有些单位除财政拨款以外的各项收入与部门预算安排的差距也较大。如抽查的A部门2008年预算安排收入146.36万元,其中:财政拨款80.36万元、事业单位经营收入66万元。其部门决算反映除财政拨款外的各项收入为2517.03万元(其中事业收入2511.63万元、其他收入5.4万元),部门决算比预算多2370.67万元。B部门预算安排本级收入34727.69万元,其中:财政拨款30277.69万元、经营收入4500万元。其部门决算收入为119662.16万元,其中:财政拨款52843.53万元,除财政拨款外的各项收入为66818.63万元(其中事业收入42828.07万元、经营收入20365.98万元),部门决算比预算多84934.47万元。

经分析,造成部分省级部门决算与预算差异大的原因主要有:一是因为大量财政拨款是通过年度执行过程中,中央有关部门逐步下达的专项资金和部分追加预算形成的,2008年占当年部门决算财政拨款数的63.73%;二是预算单位的事业收入、经营收入等未完全纳入到部门预算之中(应考虑部分完全企业化管理的二级单位应剔除在外),这部分预算收入占决算收入的比重很小,如2008年A部门只占2.99%。

1.2 支出预算编制不细化,一些支出项目超支严重,而另一些支出项目结余过大 部门预算经批准后,必须严格按预算执行,除了经过法定的程序由有权单位的批准,不得随意变更和调整。但在实际执行中,由于事业经费支出过大,部分单位竟将其冲减项目资金,以此来弥补公用经费的不足,如C省省级W单位2006年底用上年度事业经费超支35万元,将其中的28万元冲减国家旅游局以前年度环卫及信息网络资金结余,其余7万元冲减了专项活动经费补助支出;而一些项目由于未落实,造成项目结余过大。如C省省级Q单位专项资金“支援不发达地区支出—财政扶贫资金”结余198万元,主要是历年来的科技推广及培训资金的结余,没有发挥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1.3 政府采购预算编制有待完善,执行有待进一步提高 各个预算单位固定资产采购都应纳入政府采购范畴,在年初安排政府采购专项资金时,要考虑各个预算单位的实际情况,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在实际执行中,政府采购专项资金已纳入了国库集中支付,但经审核发现,结余资金已经有了逐年上升的趋势,如C省2005年至2008年年终结转的分别有16245万元、17059万元、36733万元、60350万元,并且财政部门对这部分资金单独实行权责发生制进行账务处理,年度终了虚列支出后挂在暂付款上,造成了较严重的虚列支出。

对政府采购资金的大量结余进行分析,发现政府采购有着特定的程序和时间要求。一个采购项目从预算下达、采购计划上报、批复、采购方式确定、采购项目实施、采购结果公示、采购合同订立以及履约验收,最后才能形成采购资金的支付。这是一个一定周期的过程,这也就向各个预算单位和财政部门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提高各个环节的效率,这样才能提高财政资金的利用效率。

2 部门预算编制与执行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2.1 本位主义、小团体利益思想作祟和一些体制上的因素是收入预算编制不完整的主要原因。有些单位对部门预算改革相关政策不了解,认为经营收入、事业收入和预算外资金是本部门资金,如何安排使用,有自主权,不用纳入预算,由此导致部门预算编制的不完整,大量资金管理脱离财政监督,既影响预算收入的真实性,也容易助长部门之间分配不公及滋生腐败现象等。

2.2 内控制度不完善,执法不严肃,是造成预算支出严重超支的主要原因。编制部门预算,就是要使各预算部门的工作按照预算来安排,但实行部门预算以来,一些单位没有按要求从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入手,加强支出管理,严格控制支出,仍按照以往的经验管理和使用预算资金,花钱大手大脚,支出随意性较大,造成部门预算执行不实,既影响到部门预算编制工作的严肃性,也弱化了预算约束的刚性。

2.3 先大量申报,预算安排后再做项目的准备工作,是项目支出预算编制不够细化的主要原因。现行的项目管理是各省或各个单位,先大量进行项目的申请,由于很多项目前期工作都没有准备好,项目批复后,导致一部分资金的结余,同时也有一部分专项资金跟实际有些脱节,超过实际的需要,也是形成资金结余的一项重要原因。

2.4 对政府采购不够重视,在政府采购执行的各个环节效率不高,是导致政府采购资金大量结余的很重要原因。许多单位对政府采购预算的编制认识不够重视,敷衍了事,致使在政府采购执行的各个环节效率不高,降低了采购效率,同时导致政府采购资金大量结余,降低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3 解决部门预算中存在问题的对策建议

3.1 严格按照财政部门的要求编制部门预算,提高部门预算编制质量。一要认真做好编制前的准备工作。彻底查

清单位的资产、资源状况,认真测算支出范围、开支标准,并分析近年来的财务收支状况及预算执行情况。二要合理确定收入来源。应根据历年收入情况和下一年度收入增减变动因素,测算本部门取得的各项收入来源。三要认真做好预算申报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切实提高项目申报质量。四是预算支出要细化到项目,根据项目发展的重要性、可行性和效益,分轻重缓急,合理安排项目资金。五要认真编制政府采购预算。所有使用财政性资金及其他配套资金采购货物、工程和服务的支出都必须编制政府采购预算。

3.2 应该进一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充分运用部门预算外(含事业收入、经营收入等)资金。对部门预算外资金收入实行动态管理,全面及时掌握预算外资金收入情况,以达到减轻预算内财政负担的目的,同时提高资金使用的透明度,提高各项资金的使用效益。做好专项申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专项资金下拨后才能及时实施,避免专项资金造成闲置;同时做好政府采购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提高采购各个环节的效率。

3.3 要做好预算编制的前期基础性工作,为预算编制和审核提供支撑 完善信息库建设。逐步建立各部门基础信息库,全面掌握各部门机构设置、人员编制与构成,彻底清查各部门占用的资产、资源的使用情况、质量状况以及分布状况,为编制下一年度部门预算打下基础。着手建立部门项目库,借鉴发达地区和兄弟省市的做法,做好项目的基础工作,严格实行项目申报、审批和跟踪管理制度。同时,进一步细化政府采购预算编制,扩大采购范围,努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行政成本。

参考文献:

[1]张端方.不断深化部门预算改革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J].财政与发展.2008.(09).

[2]陈宏明.深化部门预算审计的研究[J].财务与金融.2008.(4).

篇5:财政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受州人民政府委托,我向州人大常委会报告2018州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请予审议。

2019年8月28日,州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州人民政府关于2018州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对进一步做好审计监督和督促审计发现问题整改提出了审议意见,现将该报告中反映的有关问题整改情况汇报如下:

州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工作,多次召开州人民政府常务会议和专题会议听取审计整改工作情况,研究部署落实整改工作,要求各相关单位要切实承担审计整改的主体责任,做到举一反三,确保整改到位。州审计局认真贯彻落实州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和州人民政府有关安排部署,积极跟踪督促整改,对审计工作报告提出的问题,要求相关整改责任单位切实对照问题清单进行整改,并对保障房、扶贫资金审计整改情况进行督促调研,推进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落实。相关县市和部门认真落实审计整改主体责任,建立整改台账,逐项细化整改措施,明确整改时限,层层压实责任,扎实推进审计整改工作。

一、州级财政预算管理及决算草案编制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

(一)预算编制存在问题的整改情况

一是对政府性基金超范围编制收支预算项目的问题,下一步通过强化预算编制管理进行整改,在2019年的调整预算中对相关基金预算进行了调整。二是对代编预算较大未能完全执行的问题,已将未执行完毕的一般公共预算项目资金全部收回总预算,按规定用于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三是对预算编制不细化的问题,将进一步加强部门预算编制改革和审核,加大结余结转资金的清理和统筹使用,督导部门做好预算编制的基础工作,促进预算项目的编制细化。四是对社保基金预算编制还不够完整和规范的问题,下一步将完善社保基金预算编制工作机制,2019年已将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纳入州级社保基金预算编制,今后杜绝超预算的发生。

(二)预算执行存在问题的整改情况

1.非税收入征收管理方面,一是要求执收单位核实预算收入来源和性质,按照规定的收入科目入库。二是全面清理州级历年非税账户待查资金,已对待划转的非税收入进行了清理收缴。

2.清理财政存量资金方面,一是督促项目实施单位加快推进力度,加快资金拨付进度,对财政存量资金进行有效盘活。二是对于清理存量资金形成的二次沉淀问题,进一步加大盘活力度进行清理。

(三)州级决算编制存在问题的整改情况

一是对部分科目超预算下达的问题,州财政已收回多下达的资金,下一步将加强预算编制,杜绝此类情况发生。二是州对县配套补助资金因列支不规范造成州级支出未执行完毕的问题,在2019年预算调整时已在“补助县级支出”科目中进行单独列示,下一步将严格执行预决算编制有关规定,进一步提高预决算编制的精准性和合理性。

(四)预算绩效管理存在问题的整改情况

对州本级预算绩效管理机制尚不完善的问题,州财政局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全面预算绩效管理的通知》、《2019州直部门预算绩效管理专项绩效评估目标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州直单位在填报预算时同步填报绩效目标,并纳入考核,同时探索采取了购买第三方服务的方式对2018年州级招商引资项目和2018年州级极贫乡镇实施的土地整治项目资金进行了绩效评价,为下一步全面做好预算绩效工作奠定了基础。

此外,州财政局还采纳了审计建议,拟定了《**州本级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管理暂行办法》、《关于加强财政预算管理“五个务必”的通知》、《关于进一步规范州级部门预算经济分类科目调剂管理的通知》、《关于加强全州财政预算收支管理做好“三保”工作的贯彻落实意见》,进一步规范了预算管理和预算单位政府收支行为。

二、州级部门预算执行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

涉及审计整改的州水务局、州民政局、州交通局、州生态环境局、州商务局、州科技局等6个州直单位认真采纳审计意见,对审计发现的问题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落实整改。截至2020年7月底,通过上缴国库、收回结余结转资金、调账处理等方式加快资金拨付并警示约谈责任人员1人。

1.关于“三公”经费使用管理方面存在超预算、核算不规范的问题,一是6个单位严格预算支出管理,杜绝超预算支出,同时将严格按照会计制度的规定列支费用。二是将按规定规范公务接待支出资金上缴。三是3个单位进一步规范公车使用管理台账,建立派车制度,并承诺不再借用下属单位车辆。

2.关于3个单位未将全部收支纳入账务核算,在往来款核算收支的问题,相关单位已按规定对往来款项进行清理,1个单位还建立了上级专项资金专账进行核算。

3.关于3个单位报账不规范,缺乏原始支付依据的问题,相关单位进一步严格执行支出审批制度,确保报销凭证真实完整。

4.关于4个单位未按规定核算资产的问题,相关单位已对资产进行清查,并补记相关账务。

5.关于2个单位未及时清收清缴非税收入的问题,目前已清缴入库14.55万元。

6.关于部门决算收支数据编报还不够准确的问题,相关单位下一步将按照会计准则要求,严格对账,确保账实相符,账表相符。

7.关于项目资金结余较大的问题,相关部门积极推进项目实施,加快资金拨付进度。

此外1家单位将虚报差旅费套取的资金已全额缴入国库,1家单位对在协会兼职并领取报酬的人员进行了警示约谈,并全额退回违规领取的薪酬。

三、重点民生项目及其他专项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

(一)扶贫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

涉及审计整改的10个县(市)通过追回资金、归还原资金渠道、促进闲置资金拨付等方式进行整改,采取警示约谈、预防提醒谈话、警告等方式处理处分19名责任人,制定和完善制度6项。

一是对将扶贫资金用于非扶贫项目问题,相关县已采取原渠道归还资金、将相关资金上缴财政等方式进行整改,并警示约谈11人,预防提醒谈话4人,警告2人。

二是对未与贫困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或未有效执行利益联结机制问题,相关县与贫困户签订补充协议等,建立完善利益联结机制。

三是对资金闲置问题,相关县采取收回结余结转资金和统筹资金安排用于脱贫攻坚项目建设方式进行整改。

四是对抽查发现部分产业项目实施绩效不佳,未发挥应有效益和达到预期效果问题,相关县收回项目结余资金、对相关责任人员进行处理等措施进行整改,截至2020年7月底,警示约谈责任人员2人,出台政策措施4项。

五是对项目应开工未开工、应完工未完工、进展缓慢等问题,相关县进一步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对确需调整项目的及时进行调整,截至2020年7月底,推进项目建设完工62个,调整实施项目22个,停止实施项目31个。

六是对“特惠贷”资金使用不规范的问题,相关县采取清收超额发放贷款、收回多享受贴息资金等方式进行整改,截至2020年7月底清退财政贴息资金7.99万元,追回贷款3,757.8万元。

七是对产业合作社和基层组织存在账务管理混乱、公款私存、私设“小金库”的问题,相关县已对合作社的账务和涉及的“小金库”进行清查。

(二)省级极贫乡镇扶贫资金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

一是对贫困补助政策不到位的问题,相关县退回了易地扶贫搬迁户重复享受的危改补助9.75万元,10户贫困户选择易地扶贫搬迁政策而放弃享受危改补助,清退1户四有人员保障资格,同时进一步加大政策宣传和强化基础信息的共享完善,切实将教育扶贫、易地扶贫搬迁、医疗保障等政策落实到位,此外还兑现危改补助28.36万元,补发生态护林员工资74.36万元。

二是对脱贫攻坚项目进展缓慢以及项目未实施造成脱贫攻坚资金闲置等问题,相关县采取促进闲置资金拨付和调整项目等措施整改。

三是对项目利益联结机制未建立或落实不到位等问题,相关县签订补充协议进一步完善利益联结机制。

四是对未按规定招投标、未进行政府采购等问题,相关县已对3名责任人员进行了约谈,并对违规企业处以罚款18.75万元。

五是对项目基本建设程序不规范问题,相关县正在积极办理相关手续。

六是对抽查发现2个项目因后续管护不到位的问题,相关县已经加强了相关项目的后续管护,出台了相应的扶贫项目后续管理办法。

此外,对基层农村产业合作社在资金管理中仍存在账务处理不规范以及个别公款私存问题,相关县已对合作社的账务进行清理清查。

(三)保障性安居工程跟踪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

一是对安居工程资金闲置问题,相关县市采取收回资金等方式进行整改,已归还原渠道资金12,650万元,收回结余结转资金12,373.1万元,加快财政资金下达53,794.49万元。下一步将加大资金统筹力度,加快推进项目建设,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二是对安居工程项目建设未办理项目建设用地审批手续问题,相关县已将14.5亩土地进行招拍挂,并对剩余未办理项目建设用地审批手续的土地积极向上级申请用地指标,组织编制申报要件,申报土地用地手续。

三是对违规分配公租房问题,相关县市已对违规分配的公租房进行清退,并对责任单位进行了提醒谈话和通报批评。

四是对违规使用公租房问题,相关县市采取收回公租房的方式进行整改,已收回257套违规使用的公租房。

五是对将保障性安居工程资金用于其他非保障性安居工程领域问题,相关县积极筹措资金将用于其他非保障性安居工程领域的财政资金归还财政。

六是对违规扩大范围将市政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历史文化街区或文物保护修缮项目等造成的拆迁安置纳入棚改范围问题,相关县已将上述项目涉及资金归还原渠道。

(四)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跟踪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

对州本级和相关县少报、多报拖欠账款以及新增拖欠和未及时清偿的问题,相关单位和县采取调整台账、制定偿还计划等方式进行了整改,同时积极筹措资金清偿7,203.57万元。

(五)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责任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

对审计发现的问题,镇远县、施秉县高度重视,积极采取措施进行整改。

1.关于土地管理不规范的问题,一是对非法占用农用地的行为立案侦查,移交检察院审查起诉,并督促18个砂石场和1条通组公路完善使用林地审核审批手续。二是对耕地占用情况进行分析,对不需要占补平衡的,督促用地单位办理用地手续并做好土地复垦方案,对需要占补平衡的,积极落实耕地占补平衡方案。

2.关于违规办理采矿许可证的问题,一是为13个砂石场补办环境影响评价手续。二是4家矿山已经停产。此外,相关县下发整改通知书,要求限期对采矿权范围进行调整,禁止在限制开采区进行采矿。

3.关于未按规定使用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资金187.8万元的问题,已按原渠道归还资金,同时对未完全征收的非税收入84.98万元进行收缴入库。

4.关于城镇污水处理工程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一是加大对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填埋场的现场检查力度,确保污水处理设施和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工程正常运行。二是明确专人专职负责风景名胜区内两违建筑管控工作,拆除违规建筑2处,确保景区两违建筑零增长。三是督促做好1家企业滞留废渣处置工作。

5.关于相关职能部门对有关企业监管不到位的问题,一是对县域内相关企业产生的危险废弃物进行摸底统计和监管,将全县二类以上汽修企业13家纳入全县汽修企业日常监管。二是完成5家企业环境应急预案备案工作,剩余1家待专家评审通过后即可备案。三是完成3个企业实施的项目全部批复登记。四是拟定复垦复绿方案,督促矿山企业履行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义务,对完成复垦复绿通过验收的矿山企业依法退还保证金。

(六)政府投资项目决算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

一是对多计工程结算价款问题,项目建设单位已据实调整工程价款。二是对挤占项目建设资金问题,已原渠道归还项目资金。三是对无依据发放项目管理津补贴问题,责任单位已清退违规发放的项目管理津贴。

四、部分问题未整改到位的原因及下一步工作措施

从整改情况看,审计指出的问题大部分已整改到位,但尚有一些问题需要持续推进整改。一是属于体制机制的问题,需要通过深化改革逐步解决,如预算编制不规范,相关部门间信息不共享造成的对象不精准等问题,需要协调各级各部门,统筹推进相关改革。二是有些问题涉及部门较多,外部环境复杂,整改时需要结合实际审慎处理,如因地方财力薄弱,部分专项资金等已统筹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偿还贷款本息等,短期内无力归还原资金渠道,需分期逐步归还,还有一些环境恢复治理项目,因地质地貌多样,治理方式复杂,加之部分废弃矿山责任主体已消失等,需分期分批逐步完成,对违规发放政策补助资金的问题,由于涉及人员众多,情况也较为复杂,需要区分不同情况分类进行清理。三是有些问题涉及难以追溯调整的事项,只能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规范并杜绝,如建档立卡贫困户未参加以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及部分产业项目实施绩效不佳等问题。

对以上需持续整改的问题,州审计局将继续按照州委州政府要求,认真落实州人大及其常委会审议意见,督促相关单位切实推进整改工作并予以落实到位。一是分类施策。对整改难度不大的问题,缩短相关流程,尽快整改到位;

对受客观或外部条件制约,或涉及部门协调、政策完善的问题,加强沟通协调,做好前期准备,稳步推进整改。二是跟踪督查。进一步加大督查督办力度,提升问题整改的实效。三是建章立制。对审计反映的问题,督促有关单位在整改具体问题的同时,举一反三,认真分析问题的根源,健全完善相关机制,杜绝同类问题的再次发生。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篇6:财政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按照市人大常委会安排,X 月初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 XX 带领调研组对 XX 市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进行调研,抽查市卫健委、水务局、公路局、新区投资开发公司等 18 个单位的整改情况,并听取了市审计局关于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的总体汇报。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 市委审计委员会对审计查出问题整改工作高度重视,多次听取审计整改情况汇报,半年内两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工作。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市委审计委员会主任徐新荣明确要求,要狠抓审计查出问题整改落实,加强整改督促检查,及时有效解决问题。市政府及时召开审计查出问题整改落实工作专题会,通报审计整改进展情况,夯实责任,强化督查,加快了整改落实进度。市审计局坚持一手抓审计、一手抓整改,持续推动审计查出问题整改落实,为维护财经秩序、严肃审计纪律、助力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截至 XX年 5 月底,XX 审计工作报告反映的 X 个审计项目涉及的 X 个问题,已整改 X 个,正在整改 X 个,未整改 X 个,整改到位率 X%。市本级 X 个审计项目涉及 X 个问题,已整改 X 个,正在整改 X 个,未整改 X 个,整改到位率 X%;市属国有企业 X 个审计项目涉及 X 个问题,已整改到位 X个,正在整改 X 个,未整改 X 个,整改到位率 X%;县(市、区)X 个审计项目涉及 X 个问题,已整改到位 X 个,正在整改 X 个,未整改 X 个,整改到位率 X%;屡审屡犯问题 XX X 个,占 X%,XX X 个,占 X%,占比呈上升趋势。审计报告提出的审计建议被采纳 X 条,促使各单位建章立制 X 项。纪委、监委就审计查出问题约谈 X 人次,提醒谈话 X 人次,诫勉谈话 X 人次,通报批评单位 X 次、个人 X人次。从调研情况来看,县(市、区)整改情况略好于市直部门单位,市直行政事业单位好于市属国有企业,全市审计查出问题整改结果总体好于往年,整改到位率逐年提升。

(一)已经整改的问题。主要包括应缴未缴财政收入、多计建安工程投资、预算编制和批复不规范、减税降费政策未落实、违规借用下属单位车辆、档案管理不规范等。其中,延安职业技术学院等单位 X 万元财政增值收益、培训费已全

部上缴财政;市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已将多计建安工程投资 X万元予以核减;市财政局进一步健全制度,重新制定了《延安市市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对专项资金设立、预算分配、预算执行、绩效管理与监督等提出了明确要求;新区管委会已按照省政府有关政策要求,将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收费标准由原来的 120 元/㎡下调至 100 元/㎡;市文化和旅游局已将违规借用下属单位的车辆移交市机关事务服务中心;市融媒体中心成立了档案整理小组,按整改要求移交了原延安日报社的全部档案,并通过市城市建设档案馆达标验收。

(二)正在整改的问题。主要包括应收未收土地出让金、挪用项目资金、固定资产账实不符等。其中,市自然资源局应收未收土地出让金 X 万元,涉及陕西卓雅医院 X 万元已缴清,涉及西安万昌房地产有限公司 X 万元已申请市仲裁委仲裁,仲裁费用拨付后将依法追缴;高新区管委会李渠镇庙沟饮水等维修工程挪用项目资金 X 万元;原市煤炭局固定资产账实不符,涉及资金 X 万元。

(三)未整改的问题。主要包括超概算投资、未办理项目审批手续、违规挪用资金等。其中,市城市项目建设办公室大砭沟至小砭沟环线工程超概算投资 X 万元;市养护处市区道路改造提升等工程未办理审批手续并超概算投资 X 万

元;市黄河引水工程管理处、黄河引水工程有限公司违规使用贷款资金购买理财产品,涉及资金 X 万元。的(四)调研抽查的 X 个单位整改情况。调研抽查的 X个单位共有审计查出问题 X 个,已整改 X 个,正在整改 X个,未整改 X 个。已整改到位的问题主要有多计建安工程投资、专项结余资金未上缴财政、无预算支出、违规借贷、多收非居民水费等。正在整改的问题有超概算投资、逾期缴纳房款、未及时清算预借项目资金、固定资产账实不符等。其中,市旅游集团有限公司市自驾车营地尾留工程项目超概算投资 X 万元;市新区投资开发建设有限公司客户逾期缴纳房款 X 万元;市公路局未及时清算预借项目资金 X 万元、固定资产账实不符 X 万元;市水务投资建设有限公司红庄水库价值 X 万元的国有资产未办理产权登记。未整改的问题主要包括挪用资金、罚没收入未及时上缴、会计核算不规范、车辆维修费报销不规范等。

二、整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工作主动性不强。少数部门单位对审计报告提出的意见建议重视不够,重审轻改,对整改工作消极应付、敷衍塞责,强调客观原因多,缺乏推进整改实质性措施,整改进展缓慢。个别单位主要负责人不能亲力亲为,积极主动协调解决整改中遇到的具体问题,特别是对历

史“旧账”思想上不重视、整改措施不力,存在新官不理旧事现象,造成往来账款余额过大、多年挂账难以清理等问题。

二是制度执行不严格,整改工作不扎实。一些单位主要领导依法行政意识不强,执行财经纪律不严格,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无预算支出、超概算投资、挪用资金、违规建设、违规采购等问题屡审屡犯。一些单位整改主体责任压得不实,重部署、轻落实,没有及时遏制苗头性、普遍性、倾向性问题。一些单位以“开展批评教育、加强财务和项目管理”的空头承诺代替整改措施,将“正在办理、正在协调、正在争取”视为整改到位,执行审计决定不严格,存在虚假整改现象。

三是市属国有企业问题突出,项目和资金管理亟待规范。从调研情况 看,市属国有企业特别是建设项目多、资金流量大的企业存在问题较多。一些企业投资建设项目管理不到位,项目手续不完善、未实行工程监理、招投标程序不合规、违规采用 BT 模式等现象比较突出;财务管理不规范、内控制度执行不严格、固定资产账实不符等问题较为普遍。一些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监事会作用发挥不充分、权责边界不清晰,部分被兼并企业的人员、资产、负债尚未归并、划转到位。市属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改革刚刚起步,监管制度还不健全,监管工作存在不少漏洞。

四是审计力量薄弱,部分单位财务人员业务素质不高。市审计局干部平均年龄 43 岁,第一学历大专以上的仅占25.6%,审计、财政财务、造价等专业仅占 18.9%,复合型人才匮乏,工作力量、人员业务素质与实现审计全覆盖的工作要求不相适应。部分单位财务人员法律意识不强,财经政策把握不准,业务素质不高,财会业务不熟,财务管理不规范。

五是审计结果运用不充分,整改工作制度机制不健全。依据审计结果追责问责不到位,有的单位对先施工后招标、未进行招投标、未进行政府采购等既成事实的问题,既没有采取纠正措施,也没有对相关责任人追责问责,严重影响着审计监督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有的单位没有以审计查出问题为镜鉴教育干部职工、及时修补制度漏洞、理顺管理体制。审计机关与监察、财政等部门信息共享不及时,协同督查整改机制有待完善。

三、关于审计查出问题整改的建议 (一)提高政治站位,加大审计查出问题整改力度 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单位要从推进市域治理现代化的高度,从落实“六稳六保”任务、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出发,深化思想认识,提高政治站位,加强督查检查,全面加强对审计查出问题整改的组织领导。要认

真落实市委审计委员会安排部署和工作要求,建立问题清单和整改台账,夯实部门单位主要领导第一责任,逐项推进审计查出问题整改,主动向市委审计委员会和市人大常委会报告整改进展和结果。对一些整改难度大、情况复杂的问题,被审计单位主要领导要敢于担当作为,按照尊重历史、面对现实、于法周延、于事简便的原则,积极主动协调财政、审计等相关部门单位共同研究制定方案,限期整改销号,妥善处理历史遗留问题,不能久拖不决、长期挂账,更不能新官不理旧事。

(二)突出监督重点,进一步规范市属国有企业内部管理 理 要以审计查出问题整改为切入点,持续深化市属国有企业改革,全面加强市属国有企业规范化生产、建设、经营,加快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管理体制。要配齐管理层成员,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科学界定权责边界,建立健全企业项目、资金管理及内控制度;全面加强企业项目和资金管理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建立科学规范的现代企业经营机制。建立市属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制度,促进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加强对市属国有企业的常态化审计监督,特别是要加大对建设项目多、涉及资金量大的市属国有企业的审计监督力度,及时纠正苗头性问题。加强对

企业资产负债损益、资产质量、财务收支和专项资金使用等情况的审计监督,切实防范化解企业债务风险。深化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对违纪违法、重大决策失误等问题要深挖细查。

(三)强化学习培训,打造高素质审计和财务队伍 立足新时代审计全覆盖工作需要,进一步充实专业人员,不断加强审计队伍政治建设、能力建设、作风建设和廉政建设,努力打造一支信念坚定、业务精通、作风务实、清正廉洁的高素质审计队伍。坚持科技强审,建立数字化审计分析平台,充分运用大数据手段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研判问题,提高审计的精准度和时效性。要切实加强对部门单位会计核算工作的检查指导,通过开展学习培训、印发操作规程等方式,不断提升部门单位主管领导、分管领导和财务人员依法理财、科学理财意识,进一步规范财务管理。

(四)运用审计结果,建立健全工作制度机制

对审计查出问题要加大追责问责力度,对审而不改、整改不力、屡审屡犯导致发生严重违纪违法案件和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要将问题线索向纪委监委移送,严肃追究有关人员责任,切实维护法律权威和审计监督的严肃性。加强对带有普遍性,易发、多发问题的研究,分析深层次原因,举一

篇7:财政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根据《*县人民政府办公室抄告单》武政办抄字(20**)32号批准,20**年度审计项目计划安排及审计调查项目28项:

一、法定项目1项

篇8:财政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部门预算编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些年来,通过财政等政府相关部门的通力协作,部门预算编制工作区域完善,但是其可操作性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下面对部门预算编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阐述:

首先,不重视基础资料的收集整理。部门预算编制工作需要建立在大量数据信息的基础上,相关工作人员需要深入了解国家财政政策和预算工作的相关规定,再按照部门预算工作的详细要求制作财务表格或者是汇报资料,再将其发送给各职能部门。财务人员需要向职能部门解说财务工作方法以及具体的工作要求,并且严格规定各部门需要反映真实财务数据,这样才能保证预算编制的真实性。同时,财务部门需要先核查基础数据,并填写单位基础信息表,通过比对和计算确认部门预算编制基础。部门预算工作的开展依赖于预算制度,需要采用新型技术和程度辅助编制工作。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基础资料不全面,使得预算质量较差。

其次,预算编制不完整。预算编制数和实际发生数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对预算的准确性造成较大影响。因为基层单位的预算收入是需要根据各部门的工作计划和对未来市场推测、经济发展形势等因素进行,从而实现对事业收入、经营收入等的合理设置。基层单位的预算支出需要严格遵循国家相关规定对其中重点预算支出项目进行严格管控。例如,人员支出是按上年8月末单位在册在编人数来核定并编制下年度的部门预算,而从上年9月到预算年度的12月单位职工增减变动的可能性非常大,这就影响了人员支出的准确性。

再次,行政管理手段滞后。在编制当前的行政管理制度都带有鲜明的计划经济特征。上级政府对于来年的工作安排不能和下级单位及时沟通,造成下级单位的工作开展没有明确方向,预算编制也有会产生误差。部分政府部门也站在长远发展角度规划工作,采用的行政管理约束方法也比较落后,不能满足当前的发展要求。

然后,行政事业单位如果过分在意既得利益,却没有结合部门预算编制共组需求,那么在实际工作时,很多部门会降低对预算编制工作的重视,财政资金也不能充分发挥出其作用。因此,财政部门不能只注重既得利益,而应追利于实现持续增长和单位的可持续发展。零基预算的奠定特征表现在不需要考量技术,都是从零开始,这样有助于平衡资金和发展之间的关系。但是有些部门为了维护经济利益,综合采用基数和零基方法,使得最终的预算编制结构不尽如人意。

最后,会计制度的相关规定和部门预算编报的要求不相一致,预算单位就会借此草草了事,导致提供的财务信息不能客观、全面地反馈部门预算的实施落实情况。部门预算编制是需要按照政府的发展管理要求进行的,收入也必须按照类型、支出、作用等不同项目进行分类设置,从而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某一方面的财务情况,也可以全面反馈单位整体的收支状况。部门预算执行的结果主要体现在单位基础会计资料中。因为当前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对于收支项目的规定和部门预算编制等工作要求是不完全相同的,有些工作人员就会随意使用会计科学,导致预算单位最终汇总的会计资料不能为预算编制工作提供有效依据。

二、对编制部门预算的几点建议

1.体现人本理念

在管理工作实施阶段,部分单位会通过特殊措施强制提前执行预算,并且提前动用单位资产,严重时也会有部分单位处于维护自身利益将资产价值低价抛售给收购者,将获得的收益作为单位职工的福利,或者是通过增加补贴以及提高奖金额度等形式发放,造成了国有资源的浪费和流失。所以,预算工作需要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注重对人为因素的管控。因为预算工作的开展和各个部门的经济效益密切相关,这就会触及到部分人群的经济利益,那么就会个人的道德问题,做出不准确的预算,这就违背了预算指标制定工作的基本原则和要求。为此,财务会计工作人员,需要本着对政府负责、对上级主管部门负责、对单位负责、对自己负责的责任精神,才能保证预算编制工作的有效性,才能维护单位整体的经济利益。

2.降低财务风险,严格预算支出

制定预算标准需要依托大量的数据信息。财务部门在编制预算过程中,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使得预算支出项目更加详细。例如,个人工资支出需要依据个人进行核查;对于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公用经费支出,需要在项目定额基础上进行计算。财务管理在制定工作计划时,需要和其他部门进行沟通,使得发展规划更加合理,同时需要对项目支出进行审核。审核的主要标准是项目发展的重要等级、发展前景、经济性等,再根据项目的不同分配资金。对于政府安排的刚性支出项目,必须先安排资金。由此,项目支出预算工作可以和部门发展紧密相关,也可以明确工作权责和重点工作内容。

3.建立完善财政支出预算绩效考评制度

建立财政支出预算绩效考评制度,是促进预算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重要保障,各个单位需要对财政部门的工作内容进行统一管理,当开展预算编制工作时,需要咨询各项目部门的意见,收集各部门的收入支出情况,再进行绩效考核,最终依据绩效考核结果制定预算管理计划。需要注意的是,绩效考核制度的建立需要所有工作人员的积极参与,在实践中也需要根据实际操作情况进行完善,保证财政工作的真实有效,资金的使用也更加规范,不会肆意浪费公共资源。

4.对基础信息数据库实行精细化管理

建立基础信息数据库,将预算工作涉及的信息数据全部入库储存,并且对其进行分类。借助基础信息数据库可以明确各个部门的人员性质、构成、工资状况、资产情况等信息都纳入在内。所有单位都需要注重数据库的建设以及内容的完善,这样可以为单位预算的编制工作奠定基础,并且提供实时数据。

5.加强项专项资金分配管理

各单位需要加强预算规划工作,依据相关要求和单位发展现状进行,并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合作,积极落实项目发展计划,对专项项目设立程序进行规范化建设,同时还需要对专项项目预算编制工作进行处理,使得预算编制内容更加详尽,可以满足各部门的业务需求。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编制部门预算过程中,需要建立符合实际情况的定额标准体系,同时,也需要监理预算绩效评价体系,依据公共财政的相关要求和预算安排原则,对支出结构进行调整,将支出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从而提高预算工作的高效性,实现对预算工作的全面监管。作为预算部门,也需要保证预算工作的公开公正,必要时需要将工作信息公开,使得其他部门可以根据预算规划开展业务。

摘要:部门预算是由政府多个部门共同编制的,其可以反馈出部门的收支情况,当前部门预算在全国已经广泛推出,但是仍然存在多种问题。对此,本文对部门预算编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部门,预算编制,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刘连珍,张海梅.黄委事业单位部门预算编制和执行中存在问题及建议[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旬刊,2012,(21):67-68.

[2]朱钜巍.事业单位在部门预算编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经济师,2012,7(3):187.

[3]徐丽君.浅议基层部门预算编制与执行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科技视界,2012,(27):340-341.

上一篇:领导干部任前公示简介下一篇:新时代共产党人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