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考试有感

2024-07-07

作文 考试有感(精选18篇)

篇1:作文 考试有感

关于考试的作文:模拟考试有感

关于考试的作文:模拟考试有感

离小学毕业考只剩九天的时间了,每个人都抓紧时间,努力地往前赶,而有一个人,却还在沉睡,沉睡······这个人便是我。

又一个星期一到来了,这的确是一个多变的星期一,有“全新”的感觉。高高兴兴地去上学,却死气沉沉地回来,如同从鬼门关走了一回,不,是两回!这些不是因为别的,是因为上个星期的两次模拟毕业考试!俗话说,模拟考的分数,十有八九就会决定真正的考试,可如果真是这样,我可就是太惨了。

真的不知道是怎么搞的,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错误。就说语文吧,作文让人还比较满意,是满分。但是我也太粗心了吧,有一个判断题是“人们运用各种方法认识自然规律,采取相应措施,减少自然灾害”,只要你稍微认真一点,就一定可以发现玄机,自然灾害是可以减少的吗?本来应该是减少它们带来的损失。可我呢,却一点也不认真,检查时也没发现,硬是给打了个“√”。还有一道判断题,让你判断“侃侃而谈”与“夸夸而谈”能不能混用,其实第一个是褒义,第二个则是带些贬义的,可想而知,我也是随便打了个√。有一题,是根据ji’e这个拼音写词语,饥饿,不是很容易想吗?而我呢,却七拼八凑,写了个鸡鹅。这样的题目错了大约有七个,10分吧,加上这十分,我呢,就有118分了,足足可以冠以第一的桂冠,可是呢,有了这些累赘,就只有108了,注意,满分是一百二十分哦。

如果说语文,还可以推脱成是手骨折,而造成没有时间复习的缘故。那数学就根本推脱不了了。同样也是一百二十分的试卷,按照数学老师的话来说,一百五十分才可以算的上她教的学生。而我呢,一般都是在119-116徘徊的,这次呢,也犯了个大忌,径直掉到113。首先,全班73名同学都有一道共同错的题,所以第一名就是119,我比第一名要多错两题,第一题是列式计算时没有将分数化成最简,就这样,一分就从试卷上蹦蹦跳跳地离去了。五分,当然是个应用题了,本来呢,这是一道最简单的,用的公式无非就是一块砖的面积×块数=地板面积嘛。题目一块砖的面积都给出来了,而我却“嫌太简单”,把它看成了一块砖的边长,还费尽周折地去多算了几步。试卷发下来的时候,我差点都要怀疑我参加考试的时候,近视度数上千了。

说了这么多,都是我沉睡的结果。那么大家想不想了解一下我沉睡的过程呢?说起来,那可真是一段悲惨的历史呀。那段时间呢,我可谓是坠落到了极点,却一点也没有察觉到。那时候,不论是中午还是晚上,我的心中都只挂念着一个东西,那就是——穿越小说。这可是一个极其祸害儿童的东西,有很多很多的人,都是沉迷于这个,无法自拔,上课的时候,睡觉的时候,都心心念念着它,结果成绩一落千丈,而且还被染上了不良思想。那段时间,我与这描述的也好不到哪里去。中午上床了,还想着怎么避开父母,怎么将平板电脑(上面安装了小说软件)弄到被窝里来。因为它开机时势必要发出些声响,为此我可想了许许多多的办法,用枕头压着它,不行,用手捂着,不行,只有放到柜子里,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它发出的声音。将复习呀,考试呀,扔到了九霄云外。那样的小说,无非就是围绕着男主角一开始和女主角不和呀,然后又怎样怎样地相爱了,经历了怎样怎样的波折呀。可它就是有那种魔力,让你被它吸引,虽然剧情总是老一套。马上就要考试了,再也不能这样下去了,否则,我六年的心血就将付诸东流,而且,我梦想中想玩就玩,想吃就吃,想学就学的暑假就会离去,取代的,将是一个灰蒙蒙的,没有欢笑的黑色暑假!

觉醒吧,觉醒吧,快点醒过来呀!否则,这名誉将不是你的,这成绩将不是你的,这嘲讽,是你的,这讥笑,也是你的!

篇2:作文 考试有感

期中考试有感5.1假期刚过,我们的期中考试成绩陆陆续续的发了下来。我的内心终于有了一丝轻松感,也许考试带来的压力是成绩的高低吧?这次考试,我总分考了687分,心里感到十分不理想。

遇到一位小学时的同窗,他满脸笑容告诉我,他考了651分。这让我十分惊奇,也使我十分郁闷。这并不是嫉贤妒能,而是因为我考试不理想的痛苦。考试之后,那是的我别提是多高兴了。一心想着冲上700分,不过,五一刚过,语文成绩就给我了个打击,103分,班主任低沉的读到,我的心顿时从激动的山峰跌入了无奈的谷底。不过,好在有语数这两科力挺,我才重新鼓起勇气。课下,翻翻这三张卷子,心中的失望又油然而生。虽然分数听起来不错,但丢的分数让旁人啼笑皆非,让自己哭笑不得。数学最高,但难逃失误。一道小题的有关已知数竟鬼使神差的代入下面的一道大题去算,而那道大题也代入了小题的几个已知项,无奈五分扣去,我得了115分。英语的题海战术更令人头疼。题多,密密麻麻一大堆。再用打题纸作答,全会的也能弄糊涂了。几次检查过后,不由得手麻脚冷,头上涔涔的冒汗,几次下来,才终于认为做到了最好!但是,是一个113。语文我比较喜欢,但依旧失手。基础题,我一扫而过,字体不是很整齐。

一扫而过到阅读题,现代文十分好做,但古文我又出了叉子。唉,意沾半边的答案,初中的老师是挥手打错的。到作文了,我的字写的紧张,因为在开学的月考里,我大受其亏。这次,不仅写的慢,而且一个心思琢磨怎样镶嵌好词佳句。这次的103分告诉我,又吃亏了。基础题上,笔画不严谨的字当即算作错字,而每个老师判作文的时间只有0.6分,只是依照开头结尾的精彩评判,不怎么高。政历地生平淡无奇,大都在意料之中。但政治试卷又给了我一次打击,80分!80!这个原本吉利的数字让我破梦了。

篇3:听刘健老师作文讲评课有感

刘老师满 怀激动与 喜悦开场 :“上次我们写了一篇《有一种声音在记忆深处》, 整体写的很好, 选材扣住中心, 叙述条理通畅, 描写生动具体, 感情真挚自然, 其中不乏大量的优秀之作, 有的甚至让人震撼。我们班写作高手的作文这次就不读了, 下面请几位同学与大家一起分享他们的大作。”在第一位同学朗读之后, 老师做了简明扼要而又恰到好处的点评, 那种评价大作家作品的语言、发自内心的褒奖足以让习作者心花怒放了。然后又以同样的方式对两篇作文进行点评。最后又列举了20多个优秀习作的学生名字, 同时还特别点了几个进步很大的学生名字。这里要特别注意的是“写作高手的作文这次就不读了”这句话, 老师还注意到了不冷落那些“写作高手”, 始终注意保护所有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爱听好话是人的天性。正如著名教育家陈鹤琴说:“无论什么人, 受激励而改过, 是很容易的, 受责骂而改过, 比较不容易的, 而小孩子尤其喜欢听好话, 不喜欢听恶言。”宋朝魏戾之在《诗人玉屑》中说:“名家者各有一病, 大醇小疵差可耳。”强调总体不错 (即大醇) 就过得去, 差不多就行了, 不能求全责备, 提出过高的要求。只要我们静下心来, 换一种心境去看学生的作文, 注意寻找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并及时予以表扬鼓励, 那么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也就会高涨, 效果就会截然不同。

多鼓励不是一味地吹捧, 少批评也不是一味迁就。要实事求是, 一分为二, 以鼓励为主, 对作文中的缺点错误也要严格要求, 一丝不苟;要满腔热情, 使学生能从表扬中觉察到自己存在的问题, 也能从批评中得到自己今后努力的方向。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要提出不同要求, 对后进生可从文字基本功方面要求, 对较好的学生可从立意笔法上得到提高, 总之要先求“通”再求“好”。作文没固定的标准, 要说有标准的话, 我认为要真挚、真心、真话、真诚, 教学生写自己想写, 说自己想说, 抒发自己的感情, 应该不会错。

二、课前功夫, 来不得半点浮泛

刘老师让三个学生起来读的三篇作文, 看起来似乎随意, 实际上颇费心思。倪莹莹的作文取材于我校课堂教学改革, 从“组名”的命名到“组训”的确定, 再到课堂活动中所经历的波折, 突出了取材之真。朱志军同学的“母亲的唠叨”就像对整天拿着放大镜一样来找“我”的毛病的娓娓道来, 表现的是语言之美。张烁烁同学, 因为考试没考好, 大休时妈妈又不能亲自来接, 在令人抑郁的该死的训斥声中, 舅舅的突然出现也没能使“我”走出郁闷, 态度粗劣地顶撞了舅舅, 而就在返校的那天, 舅舅却因车祸而没留一句话就离“我”而去了。其情其景, 催人泪下, 真可谓“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这三篇作文从“真”“美”“情”三个角度诠释了文题内涵, 无疑是精心选择的结果。

作文讲评是一项非常繁杂细致的教学活动, 在整个作文教学环节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讲评内容的选择和确定直接决定了讲评课的质量, 因与重点, 然后精选讲评所需的实例, 采取恰当的讲评方式, 拟定启发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的问题。

三、文道统一, 既教作文又教做人

刘健老师的课, 始终强调作文选材的真实性, 一切素材皆来源于生活, 决不能为了作文而胡编乱造。他所选择的三篇作文也都来自学生的现实生活。不像我们有的作文讲评课, 只教写文不教做人, 闹出许多笑话。如讲评《今天真好》, 一个学生读了自己的作文:大休在家, 早晨醒来后, 父母便为我递来一杯热牛奶, 感到很温馨。早饭后, 跟小朋友来到小学, 结果那小学是铁将军把门, 于是我们就爬门进去, 打了半上午的篮球, 然后又怎样怎样……结果教师在点评该文时, 没有指出选材有问题, 仅仅说了一句“细节描写不充分, 怎么爬门的没写出来”。唉!难怪有的学生犯了错误之后, 你问他犯了什么错误, 他竟然一脸的茫然, 很受委屈的样子:“我怎么了?”这种明显有悖于道德的做法竟然被忽视了, 学生的真善美的判断意识何时才能明晰?

篇4:偏远山区小学生作文教学有感

【中图分类号】G62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4-0227-01

偏远山区,这里所指的是彝族地区的偏远山区。因为我从教十二年来一直服务的对象都是地处偏远山区的彝族孩子。所教他们学拼音、认字、写字、组词、造句、再到流畅的说一段话。写一段文字。每一步,每一个过程我们都要付出许多的艰辛,许多的努力。而写作文是我所教的这类孩子在学习上所面对的最大的困难。在和他们十二年接触中我掌握了这类孩子的认知特点,对于他们的作文教学我谨在我有限的教学经验上进行一些浅显的探讨。希望与大家多交流,多学习。

彝族偏远山区的孩子他们所面对的是一个经济不发达,交通闭塞,封闭,传统的环境。这样的环境造成了这些孩子的认知能力很差。再加上他们还要过语言关。入学时这些孩子完全听不懂汉语。全要在老师的带领下去一关一关的克服。这就给老师的传授和学生的学习增加了许多的困难。而且我发觉我们每位老师所发的每人一本的教案,如果按照设计者的思路来教学的话很多是不适合我所面对的这类学生的。

下面我就仅对作文教学进行探讨。

1 写出自己的真实的生活

对于低年级部分学生我在作文教学上一直以来我没有讲怎么审题,怎么选材,怎样遣词造句。

从三年级开始我就要求每位同学每天写一篇日记。就记自己身边的事。自己做的或者是自己亲眼看到的。甚至是听别人讲的。因为要写好作文关键的是提高认识事物的能力和表达事物的能力。而彝族偏远山区的這部分孩子,他们的认知能力就很受限制。这部分孩子智力开发就很迟。大部分孩子是上小学一年级才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的智力开发。信息闭塞,识字量少几乎没有课外读物。即便是学校有图书他们对图书的理解能力也是很差的。因为他们的生活圈子太小。生活的环境太封闭。等等因素大大的制约了他们认识事物的能力。因此我觉得作文素材的积累就要从他们生活的环境中去找。他们的日记就是他们真实生活的写照。在他们的日记里我跟着他们一起去放牛,一起去插秧,一起去找猪草,跟着他们和他们的弟弟妹妹一起玩。记得有一次一位女同学在日记里写到这样的一段话“放学回家爸爸妈妈都到地里干活去了,我想爸爸妈妈这么辛苦我能帮他们做些什么呢?我看见了放在门后的脏衣服。我就把这些衣服拿去洗了。太阳真好啊!不一会儿就晒干了。我把衣服收了下来啊!我闻到了阳光的味道。”对于这一段话我的评语是多香啊!老师也闻到阳光的味道。能帮爸妈分担家务你真是一个懂事的孩子。并且我也在语文课上讲评了这一段话。写的自然,写的真实。想想丰富。同时也对学生进行了感恩,回报父母的思想教育。我对这部分孩子的作文教学首先就是不拘泥于形式,从他们的生活中寻找素材。帮助他们提取素材。让他们慢慢的明白原来作文就是真实生活的写照。就是把自己所做的所想的表达出来。其实我所做的就是教他们认识事物和表达事物的方法。

2 提高要求,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

经过以上的方法,让学生有了写作的愉快的体验之后。学生不在惧怕写作而且人人都是跃跃欲试的这种状态。这时候提高要求。树立大作文观,听、说、读、写有机结合

一要注重审题;二要明确写作目的,立意要新;三是选材要有根据;四要讲究谋篇技巧,安排好篇章结构;五要注意文章分段,六要注重文章写法,因文用法;七要妙用语言,用思想调遣语言。二、把认识结构作为作文的核心,包括学习知识,观察积累,记忆储存,训练思维,丰富想象,培养情感,锻炼意志;从说到写,推敲修改,多读勤写。

为了让学生在作文中做到听、说、读、写有机结合。为了让学生能够写好多种类型的文章,我会加大对学生的训练。主要包括一,学习知识,加强课堂上课文的阅读和文章结构的分析。多注意好词佳句的积累。加大课外阅读量。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他们的认知能力。

3 观察积累

多观察积累在班上开展丰富多彩的各种活动。比如:上体育课时举行的跳绳比赛,拔河比赛,课后让学生写写这些活动。过火把节,彝族年让他们写写这些场景。教他们学会积累素材。让他们明白写作的素材都来源于生活。就是生活的真实的反映。另外经常带领学生到自然中去认真观察周围的事物,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和陶冶,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获的丰富的感性知识。真正的做到“有米下锅”。

4 在学生对事物有了一定的认识以后教师应该多鼓励

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入手让学生有话可写,有感而发。我在这方面是下了很大的功夫的。最主要的是抓作文的讲评。学生的每一篇习作交上来我都会仔细的阅读。每一段当中的好词佳句我都会勾画出来写上鼓励的话。所有反映真实生活的句子和显示学生创新思维以及丰富想想力的句子。我都会在班上反复的阅读和讲评。哪怕只是一个词语,一句话。一个比喻。一句感想。我都会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往往在我的班上就出现了这样的一种现象:我在班上评讲完了同学们的习作后,班上大部分同学都会上来对我说“老师我还不想交,我想再改一改。”同学们改了我又讲评,又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有时候有同学的一篇习作要反复修改三四次。这样在班上就形成了一种好的积极上进的风气。形成了一种你追我赶的良好的学习的氛围。带动了一大片。另外,通过作文的讲评我还有了一个意想不到收获。这是我干班主任工作十几年来的心得和体会。那就是通过对同学们习作的讲评可以很好的掌握同学们的思想状态,可以及时的对同学们的思想工作进行指导。在习作当中对学生进行尊老爱幼,真诚善良,诚实守信,无私奉献,以及待人处事等方面的教育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方法很简单。当同学们的习作当中提到了某一方面的内容,比如有同学在习作当中写到帮助老奶奶这一个话题了那么讲评当中就对这件事情进行讨论。适时的进行尊老爱幼的思想教育。长期的坚持下去既提高了学生认识事物的能力和表达事物的能力。又培养了同学们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关。而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又能够提高小学生的作文水平。

篇5:期中考试有感作文

数学考了91分,但错的很不应该。竟然有一题没做,还有一道做对了的应用题忘了加单位,……令我自己都讨厌自己,不过又能怎样呢?就像掉下了水才想找落水的原因,现在情况也是一样,没考好就自责已经很晚了,为什么考试的时侯不细心一点呢?英语考了94分,也是三门中考的最高的一门,不过没有爸爸妈妈的帮助,我能考这么高吗?英语是一门外国语言,也是中国人与外国人交流的主要语言。有的外国人正努力学习汉语,让中国人很自豪,我要努力学习英语,长大后轻松的和外国人对话、交流,该多好呀!

语文考了90分,是全班第一,如果不是我最拿手的作文把我的分数向上举,向上托,恐怕连70分都考不到。汉语是中国的主要语言,除了广东话、蒙古语……河南最多的是普通话,可是光山这里有方言,跟普通话有很大差别,所以我要好好学习语文,让全世界都能听懂中国话。

篇6:考试有感作文

放学以后,我三步并作两步,飞快地跑回家。急忙打开数学书,拿出练习本,我像一块海绵,掉进了数字的海洋里面,吸满数学的奥秘,一次次复习老师讲的重点和自己平时作业中的错题。直到完全明白每一个解题步骤为止。

第二天早晨,跑完操后,钟老师郑重地告诉我们,今天占用晨读和第一节课的时间,进行数学测验考试。试卷发下来后,我仔细的审题,得心应手,第一题、第二题、第三题,晨读下的时候,我已做完了一半。感觉非常轻松,但是做到最后一题时。老师说还有两分钟,我紧张极了,这段时间犹如飞一般快。铃声响了,老师说:“时间到了,收卷!”我刚好答完,交给了组长,这时我的心里特别的忐忑不安,试卷还没有来得及检查一下,当然事实已经不可逆转,现在说什么都迟了。

周五的时候,老师说成绩出来了,我的心口像有只小兔子一样突突直跳,既想知道成绩,但又害怕知道成绩。张书滔97分,我那一颗悬着的心终于落地了。

篇7:期中考试有感作文

上一二年级的时候,班上的竞争对手不多,每一次考试我都能考全班第一、全级前三;而上了三四年级,我转学了,竞争对手多了,我的排名降到了20以上;上了五年级,我因为压力和马虎,成绩一直没上去。期末考试时我竟然名落孙山——没得学习标兵!

这次六年级的期中考试,我虽然得到了学习标兵,但依然不满意,因为没有打进前15名。拿到了卷子看完题后,我不禁生起自己的气来——一半以上的分都丢在马虎上。

这次考试让那个争回第一的信念在我心里植的更深了。我准备先从数学下手。这次的数学本来应该考满分的,却因为不读题和计算失误让我丢失了四分,从而导致与第一擦肩而过。我一定要把数学考到第一!

英语是我要努力的第二个目标。英语本是我的强项,这次却是三门中成绩最低的一项。失分也是不认真造成的。我要把失去的英语100分给找回来。

语文是我最差的一项,这次却考得比较满意的。只有作文扣了5分,其余的只失一分。我要努力,以后要把阅读题做好,只有这样,我才有可能考90分以上,也只有这样,我才有可能争回第一。

篇8:作文 考试有感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文章都是反映“亲情”这一主题的, 几篇文章都非常贴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情感世界。下面我就以《羚羊木雕》的教学为例, 谈谈我在“开发利用教材, 引导微格作文”时的几点做法。

微格训练一:复述故事

复述是培养学生口头作文的好办法, 通过复述, 学生既了解了文章的结构思路、谋篇布局, 又培养了概括、表达能力。如在教学《羚羊木雕》时, 我在课前布置学生复述故事, 允许学生按照原文顺序复述或者自行创造性复述。通过复述, 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对整体结构的把握能力, 还可以使学生从中学习别人的构思, 锻炼自己的语言再现能力。

微格训练二:生动描写

教学课文的真正意义不仅仅是揣摩词句表达的精妙, 也不仅仅是从作品中获得心灵的洗涤、情感的碰撞、思维的启发,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从中领悟到表达的方法, 明白如何准确地将自己对生活的所见所闻所悟用恰当的方式, 以文字的形式表述出来。

学生作文普遍存在以叙代描, 内容干枯的现状。我觉得《羚羊木雕》文本中生动的描写对学生写作有很大的启发和借鉴意义:文中对话形式多样, 感情丰富, 符合人物个性特点;在对话中加上动作或神态描写, 人物性格更丰富细腻, 形象栩栩如生。如妈妈“突然问我”“目光紧紧地盯着我”“变得十分严厉”“把手搭在我的肩膀上”“从柜子里拿出一铁盒糖果对我说”……作者用语气、语态、目光、神态和动作修饰了母亲的语言, 可谓步步紧逼。而“我”“心怦怦地跳了起来”“小声地说”“站在那儿一动不动, 低着头不敢看她”“声音有些发抖”“哭着喊了起来”……语言描写揉入了语调、心理、动作、神态, 将一个柔弱、胆怯的孩子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而这些恰恰是当前许多学生作文中最薄弱的环节, 教师可通过教学让学生明白刻画人物只有抓住了“一言一动之微, 一沙一石之细” (朱自清语) , 才能使形象丰满起来。教学后, 教师可安排学生进行练笔, 学习借鉴《羚羊木雕》中人物对话片段, 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心理、动作、神态等的描写, 再现某一生活场景。

微格训练三:以景衬情

细节描写的确能让文章增色不少, 但并非作文时只要有了细节就能吸引读者, 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清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曾说:“情景虽有在心在物之分, 而景生情, 情生景, 哀乐之触, 荣悴之迎, 互藏其宅。”可见, 在叙事、抒情中融入景物描写, 效果非凡。如《羚羊木雕》文末写“我”走在路上, “月亮出来了, 冷冷的, 我不禁打了个寒战”。虽然只有这么简单一句景物描写, 却恰到好处地烘托了此情此景。景情相互映衬, 文章才体现出独特的情韵来。文中将此景放在万芳突然“不见了”和忽然“跑了过来”之间, 让读者在不同情感阶段、不同情境的转折点上体会作者用意, 更能凸显作品的深意。但许多学生在写作中不懂得景物描写的特点, 有的描写模糊不清, 有的分不清主次, 有的“情感苍白”, 出现了许多不应有的败笔。因此, 教师应让学生进行此项训练。

微格训练四:巧妙结构

结构是文章的骨架, 没有一副好的骨架, 文章就站不起来。设计好文章的骨架是作文时不可忽略的问题。文章结构安排一般遵循这些要求:线索清晰, 构思完整;有头有尾, 布局合理;巧妙衔接, 自然过渡。《羚羊木雕》在结构的安排上可圈可点, 非常符合初中生的认知水平。

1.开篇:“未见其人, 先闻其声”

《羚羊木雕》的开篇恰当地选择了“起点”, 直入事件, 特别值得学生借鉴。“那只羚羊哪儿去啦?”直接从妈妈的追问开头, 自然给人“未见其人, 先闻其声”之感, 做到了先声夺人, 构成了一个悬念, 吸引了读者, 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教师在微格训练时, 应直接出示文题让学生写开头, 或者出示文章后文、结尾, 训练拟开头, 学习这类以人物描写直入事件的新颖简洁的开篇。

2.巧妙叙述:“文似看山不喜平”

叙述故事从哪里开始, 过程怎么叙述, 这是写记叙性文章的重要问题。《羚羊木雕》如果按故事情节的原始顺序写, 文章势必拖长了, 内容就不集中, 文中的“插叙”部分就要取消, 整个故事情节的叙述就会显得平铺直叙、毫无波澜了。作者在构思时没有采取这种平板的叙事方法, 巧妙采用“插叙”, 节省了篇幅, 内容变得集中而又生动活泼。人物出场也是颇具匠心:妈妈最先出场, 担任“主攻”;爸爸“走了进来”, 随后支援, 担任“后盾”;奶奶“站在门口”却“无能为力”。最后, 万芳妈妈“接过来”“火上浇油”……一波又一波攻势, 让“我”不得不就范。在教学中, 教师应引导学生将这种自然而巧妙的过渡运用到作文中。

3.对比突显:“不见高山, 不知平地”

对比是一种较常用的写作方法, 写人时对比法大有用场, 通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同类型的人或事物进行比较分析, 使被比的人、物更加突出。教学《羚羊木雕》时, 教师应引导学生品味人物间的对比:妈妈的“突问”“紧盯”“严厉”“坚定”和我的“小声”“低头”“发抖”“哭喊”之间的对比;“我”、万芳和双方父母之间的对比;“我”的父母和奶奶之间的对比……不同层次的对比使人物形象更生动, 主题也更鲜明。

当然, 究竟采用哪一种巧妙结构方式, 并没有固定的框框, 完全可以根据行文的需要与写作时的灵感来决定。总的说, 结构层次安排的要求是突出主题, 吸引读者, 并做到严谨、自然、完整、统一。

微格训练五:模仿续写

《羚羊木雕》的故事比较贴近学生生活, 容易引起学生共鸣, 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日常生活中, 学生总免不了跟父母、他人产生矛盾冲突,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观察、积累生活细节, 学习通过小事、细节写人, 充满情感写人的手法, 要求学生模仿写一篇有关亲情或友情的记叙文。

对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地方, 教师可适时安排学生进行续写练习, 这样不仅能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消化原作, 还能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 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如《羚羊木雕》结尾“我”从万芳那里要回了“贵重”的羚羊木雕, 教师可让学生想象“我”要回羚羊木雕到家后的情景将会如何。

总之, 作文训练的方式很多, 但我更希望每一位教师教学时学会“用教材教”, 而不仅仅是“教教材”;学会如何去开发利用教材资源, 通过对教材的开发, 帮助学生从细微处探究为文之道, 以学生的成长为经, 以写作技巧指导为纬, 利用课堂阅读教学, 精选角度, 帮助学生建构起写作的“语言”“结构”, 使学生通过借鉴整合、模仿创造, 最终学会超越。那么, 教师作为一名教材的开发者, 就不再是一句空话。

参考文献

[1]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 教育科学出版社.

篇9:听于永正老师对话作文课有感

一、创设宽松的情景,走近学生心灵

于老师走进课堂,和学生的几句对话,平易近人,谦虚随和。于老师高兴地走进课堂说:“大家好!欢迎老师吗?对我有了解吗?老师对你们说我什么了啊?喜欢老师的理由是什么啊?”在与学生的交流中拉近了和学生的距离,创设和谐的氛围。杨再隋教授曾这样评价于永正老师:“贯穿其间的是一个爱字,即对教育事业的爱,对儿童的爱。”是的,正因为于老师爱学生,所以他善于营造愉悦宽松的学习氛围。一上课他就鼓励学生想说话就直接站起来说,有问题就直接站起来提。在他的鼓励下,孩子们不再拘谨,平等交流,相互尊重。他们一古脑儿提了许多问题,于老师都逐一认真解答。老师的亲切、随和一下子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然后于老师要求把对话写下来,正是这样贴近生活的言语交际活动,使孩子们想说,要说,会说,使他们体会到成功的乐趣,渐渐消除了对作文的恐惧。

二、提供想像的情境,鼓励学生勇于创新

小学生有着敏锐的感知能力和丰富的想像力。为学生提供想像的情境,让学生多一些来自内心想像的东西,写出真实的內心世界,符合孩子们习作的心理需要。于老师懂得孩子们的这种需要。他让孩子们课堂展示自己的作文,让学生一边听,一边点评。孩子们认真地听着,指出作文的问题,相互指正,合作探究。特别是对话中的提示语,有的想到了神态描写,于老师是高兴地走进教室,有的想到了动作提示,写到小猴子摆摆手说……充满个性的想像带来的是充满个性的表达。当老师要求孩子们把想到的写下来时,我们看到孩子们急于一吐为快的自豪感和成功感。

三、重视生活的体验,鼓励学生角色参与

要引导学生观察真实的外部世界,从中寻找说话、作文的源泉,反映生活本色,写出原汁原味的社会生活。

正当孩子们沉浸在小猴子和猴妈妈风趣的对话时,这时于老师和孩子分角色对话,动作和语言是活灵活现,完全投入到课堂教学中,到了忘我的境界。于老师扮演小猴子,孩子扮演猴妈妈,语言生动风趣,动作到位,引导孩子把自己所看到的真实的再现出来,学生写,老师巡视指导,课堂展示,于老师把一现象搬进课堂,旨在引发学生学会观察和思考,在内心产生真实的体验和感受。这里,孩子们又得到了语言能力的训练,同时也使学生学会观察,体现了作文指导的教学思想。

四、优化读写结合,帮助学生积累语言

于老师深谙阅读和写作的关系。上作文课,他同样注重读写结合。当他发现孩子们语言的匮乏时,他注重字词的积累和朗读能力的培养,他多次要求孩子课堂展示朗读,看看谁读得最有感情,给孩子充分的朗读的时间,培养孩子的语感,让孩子提高了语文的素养,达到新课标的目标要求,让我们明白作文到底要教什么。于老师多次提示孩子的写字姿势,要求孩子书写规范,找出书写好的,课堂展示,给孩子树立榜样,让我们懂得小学作文要教孩子什么,让我们在百家争鸣的当代,看到简单也是一道美丽的风景。

五、实施鼓励性评价,保持学生快乐心态

纵观整堂作文课,没有一个学生不是积极参与的。于老师始终微笑着面对学生,始终以激励的话语和学生交流。我们不时听到他对学生说:“不错!”“真好!”“好的!”“好啊!”“写得真快!”“又快又好!”孩子们在这样一位老师面前,启动了心智,敞开了心扉,他们畅所欲言,欲罢不能。孩子有了创新,于老师大胆的给予鼓励,奖励10分,奖励20分,赏识教育给了孩子信心和勇气,激发孩子创作的热情,挖掘孩子的潜质,让孩子在作文中享受自我表达的快乐,实现了“快乐作文,作文快乐”的理念。

能否把全体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出来,是衡量作文教学成败的关键。毋庸置疑,于老师的作文教学能激发学生写作兴趣;能及时了解学生习作中的疑难之处,给予指导、点拨;能发掘学生习作中的闪光点进行表扬和鼓励,这种简单的作文教学可以说已经达到了作文教学的理想境界。

篇10:有感于期中考试作文

在这一次期中考试过后,我沉默了许多:

那一天,天气晴朗,万里无云。我和同学们坐在教室里专心致志的做考卷。“叮铃铃,叮铃铃”下课了,老师让大家把试卷交上去。过了一会儿,教室里议论纷纷,大家都在讨论着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确,我翻开语文书一看。天哪!我做错了整整一大题呢!而且分数还不少于十分呢!顿时,我心里就像揣了一只兔子似的。

上课时,老师叫我到她的办公室里去一趟。我心里暗暗地想:该不会是老师改出来了吧?到了老师的办公室,她告诉我:她要去开会,让我帮她批改试卷。我长长地吸了一口气。我拿起红笔,对照着老师的答案,一题一题地改了过去。突然,改到我的了。我小心翼翼的改着,改到那一题了,我拿起老师的答案一看,整题都错了!可我又转念一想:即使我打勾了也没有人知道啊!此时,我的脑子里出现了一个小红人和一个小黑人,小黑人说:“打勾吧,到时候,同学们会向你投来羡慕的眼神的!”小红人说:”打叉吧,否则你一辈子都会良心不安的!“我选择了后者,在试卷上打了一个大大的叉。顿时,我仿佛觉得太阳更灿烂了,河水更清了,小草更绿了,鲜花更艳丽了!它们好像再夸我做得对呢!

篇11:高中一年级期末考试有感作文

我曾反复地考虑:微笑是什么?

我所理解中的微笑,不是宏大的理想,不是伟大的救世者,不是让人仰慕的女皇……它只是微笑,普通的微笑。

天天,大家迎着通红的太阳,呼吸着清爽的空气,心中欢愉无限。所以,大家把第一个微笑投给了自然。来到学校,同学们都在好好学习,做我们的功课。上课了,辛勤的园丁又要给大家这部分极度干渴的小树苗施肥﹑浇水了。因此,让大家把第二个微笑送给大家的老师﹑同学吧﹗看着香喷喷地饭菜,大家馋的直流口水。肚子里的小馋虫不断催大家快点用餐。大家禁不住要动筷子了。等一下,先让我对给大家能量的美味微笑一个吧!啊哈,要去睡觉了,先微笑一个,让自己做个好梦……

一天中的微笑是最真实、最好看的好的。万物成长,天天都是新的。对自己微笑,对他人微笑。让自己和他人都能感受到快乐。

笑对他人,生活将充满无限生机。笑对自己,内心才会更充实。人类所有活动的源头是从微笑开始。

古人在还不会用语言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时,他们就会用脸部表情和肢体动作来替代现代语言。而微笑就是他们内心喜悦的最真挚的情感表达。

古往今来,时光的轴轮还在向前滚动,可能不会有停止的那一天。但我想无论是多远的距离,多长时间的时间,都不会阻隔微笑。古之,面对周瑜的百般难为,诸葛孔明一直以微笑视之,才有周瑜的“既生瑜何生亮”的感慨。今日,慈善家比尔·盖茨面对上亿资金从自己手中滑过,他并不因此而感到伤心难过,而是以微笑面对。由于他知晓钱并非我们的,而是社会的。社会需要这部分钱去解决问题,帮他人,那就是在帮自己。使自己愈加有价值。

日常,微笑随处可见。当自己遇到困难,其他人会对你报以微笑,使你感到温暖。同时,你的微笑也会勉励其他人。如此,大家身边就都是微笑。

篇12:作文 考试有感

从盘古开天辟地一直到新中国成立,经历了五千年的风雨,然而每一个故事都让我深有感触:《尧舜禅位》的大公无私、《黄泉相见》的亲情、《管鲍之交的友情、《秦晋之好》的和谐……那么,朝代的更替是什么引起的呢?是因为一国之君的昏庸与贤明,看看每个朝代最后一个君王就知道了,商朝的纣王酒肉不离身,好色而不管国家大事,滥杀无辜;西周的周幽王整天饮酒作乐,烽火戏诸侯;隋朝的杨广,残酷暴虐,嫉妒才能……一个贤明的君王,不会一意孤行,而会听从贤臣的建议,并且信任他们。这样的君王很多:齐桓公、隋文帝、晋文公、楚成王……

人民在进步,这就是《上下五千年》告诉我的真理!

篇13:作文 考试有感

一、快乐作文, 源于有“趣”

作文教学中, 教师坚持“趣”字为先, 就能使学生乐学, 乐写。纵观本次研训活动的作文课, 都极好的体现了一个“趣”字。

1. 内容之趣。

即以作文教学内容的趣味性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如王霞老师的《尝味道》, 以一种学生意想不到的果子——青花椒为切入口, 猜一猜这是什么果子, 尝一尝什么滋味, 观一观品尝者神态, 访一访品尝者感受……这样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倍感新鲜, 参与热情高涨, 趣味盎然。

2. 语言之趣。

作文课堂中要使学生感受到习作之乐, 教学氛围首先应是宽松愉悦的, 而师生教学语言的趣味性和启发性则是营设这种良好氛围的关键。被评课老师誉为“女刘谦”的吴老师, 教学语言风趣幽默, 像“魔术, 是真的吗?”“你猜猜, 老师会不会忽悠大家?”这些语言不仅极大地唤起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还常常逗得孩子们开怀大笑。

二、快乐作文, 源于有“货”

作文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 让学生易于动笔, 乐于表达。听完两位教师的作文课, 笔者发现, 让学生发现自己有“货”, 才是解决学生畏惧心理的关键。

1. 有写作素材。

作文教学时, 教师要唤醒学生的生活积累, 发现身边的写作素材。王老师《尝味道》一课, 在课前谈话中, 她紧紧围绕学生喜欢的食物来聊味道, 课堂中又让学生亲历了观察、品尝、猜测、体验、交流等系列活动。当每个学生有了真实、具体、个性的生活积累和写作素材后, 下一步的习作就变得容易多了。

2. 有备用词库。

语言贫乏是学生习作时的通病。为了较好的解决这个问题, 两位执教者不约而同的给孩子们提供了备用词库。特别是吴老师还将词库分为三类, 有动作类:挂、甩、捏、折、卷、掏、撒、气沉丹田、吹、满脸通红等;有神态类:煞有介事、神秘兮兮等;还有心理类: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心理打起了小鼓、半信半疑、不可思议等。这些准确生动的词语较好地解决了学生习作时语言贫乏、用词不当的问题, 为学生提供了示范和引领。

3. 有观察体验。

作文教学中, 调动孩子的眼、耳、鼻、口、手, 全方位的观察体验能使孩子的写作素材有血有肉, 饱满丰盈, 还能培养孩子仔细观察的良好习惯。像王老师, 在出示青花椒后, 第一时间就让学生仔细观察这种果子的外形颜色, 请学生凭借观察来猜测, 在接下来品尝环节中, 不仅要求学生细心观察同学尝味时的动作神态, 从同学的动作神态猜测这种果子的滋味, 在倾听同学们的猜测和尝味孩子的描述后, 亲自尝一尝, 品味青花椒, 留下自己独特的感受。

三、快乐作文, 源于有“情”

快乐作文就得激发学生积极参与, 愉快写作的情感, 让学生想表达, 有表达的意向。

1. 投入而情生。

如果教师的作文课堂教学从学生的兴趣出发, 以趣味性的、生本性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参与热情, 学生就能争相参与、有感而发、妙语连珠。如《尝味道》一课, 前三位品尝青花椒学生:其中一位闭上眼睛, 慢慢咀嚼, 细细品味, 仿佛正在享受一种美食;另外一位不停吐出舌头, 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 似乎想用他的神态告诉同学这是一种怎样的滋味;还有一位神情坚定, 动作幅度保持一致, 似乎不露一点儿声色, 仿佛在向大家宣布他才是最勇敢的。前三位同学的投入, 进一步唤发了其他学生的好奇心, 几乎个个都来争着品尝, 于是, 课堂上学生的情感就彻底调动了起来。

2. 情动而辞发。

在很多时候, 作文课堂教学往往运用的是逻辑性、理性、结论性的方法。小学生不大容易接受, 就像我们与其告诉他们“炉子上的开水壶很危险, 不如让他们的小手轻轻触摸一下水壶”, 这种真切的体验会让孩子铭刻在心, 建立在这种体验基础上的写作就会“情动而辞发”, 自然而顺畅。

在课堂展示之后, 两位评课教师各自畅谈了对每堂作文课的看法, 用专家的话来说:两堂课“新、实、真、趣”, 无一例外的体现了快乐作文的理念, 值得广大语文教师学习和深思。

摘要:面对作文, 学生常常无话可说, 无事可写, 更谈不上作文之乐。观摩了区作文研训活动之后, 笔者发现只要在教学中注重有“趣”、有“货”、有“情”, 那么作文教学就能实现“快乐作文”的追求。

关键词:快乐作文,兴趣,情感

参考文献

[1]叶圣陶.叶圣陶论语文教育[M].湖南教育出版社.2004 (01) .

篇14:考试零分,作文满分

为了让我们回家好好温习,考试前一天学校提早放学,我向外婆哭诉:“阿嬷,我英语都不会。”

“那,你就在答题纸上写‘我是日本人’。”

“对啊,在日本不懂英语也不会特别麻烦啊。”

“是啊,是啊。”

“我也讨厌历史……”

“历史也不会?”讲到这里,外婆终于有些傻眼了。我以为外婆会叫我“赶快去读书”,但她毕竟是外婆,想了一下,冒出这句话:“那就在答题纸上写‘我不拘泥于过去’。”

帅呆了!

我真的这样写了,结果……讨了老师一顿打。

在当时所处的环境下,我根本不可能用功读书,偶尔写作业到很晚时,外婆也会熄掉电灯说:“别太用功!太用功会变成书呆子!”

……

中学以后,我的成绩单大致如下:

数学:5社会:2语文:1

英语:1理化:2音乐:1

劳动:3体育:5

我对外婆说:“对不起,都是一分或两分。”

她笑着说:“不要紧,不要紧,一分两分的,加起来,就有五分啦。”

我问:“不同科目的成绩也能加在一起吗?”

这回,她严肃而果断地说:“人生就是总和力!”

可是,当时的我不太明白这是什么意思。

心香一瓣

篇15:期末考试有感

1月15日星期一早上,钟老师进行了国旗下的讲话,主题是《以积极的心态迎接期末考试》,我听了深有感触。下周一我们就要进行期末考试了,老师说我们应该刻苦学习,认真准备,以积极的心态迎接期末考试。期末考试不仅是对同学们本学期学业成果的一次大检阅,也是对每个人综合素质的一次挑战,更是对大家的自信心、自觉性、意志力、诚信度的一次考验,我们不能要求每个人都成为优胜者,但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超越自我的勇敢者。

我们在期末考试的时候,应该要仔细审题,认真作答,保证会做的题目一分不丢,考试顺序要先易后难,在考试结束前必须留出时间检查答卷,一定要检查题目是否有遗漏,检查答案是否正确,考试是一种挑战,成绩取决于习惯。

古人云:“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相信我们只要努力了,在期末考试就一定会有一份丰厚收获。

篇16:期中考试有感

“什么,期中考试!”L惊呼。看看周围的同学,烙饼的眼中已充满了熊熊火焰,似乎能老班烧死;乌龟则低下了脑袋,数着能休息的日子还有几天;麦子则慌了手脚,随便抓了本生物书进入废寝忘食状态……“老班,可不可以在中考前给我们一节微机课。”L眨着那双水汪汪的大眼进行恳求。

想也知道,向来吝啬的老班是不可能在期中考试这种重要时期让我们逍遥的。坚定的摇摇头,老班收拾好讲台,快步走出教室。“铃……铃……!”下课声准时响了起来。教室里像炸开了锅,惊呼声,抱怨声,祈祷声,不绝于耳。还未反应过来,生物彪已走了进来。“同学们,今天讲呼吸道的构成,打开书第43页。”骚动仍在继续。

“后天下午第三节考第二单元,回家好好复习!”在老班扔完导弹后,连生物彪那个不愿批改试卷的懒人也扔了地雷。我那已被炸得焦黑的心,还不知能否找得到。

看着娇小玲珑的MISS陈在黑板前高速移动,不由得为她悲哀,一把年纪的人还要陪我们这些半大小子折腾。地理帅哥刚把地图拿进教室,便开始了男声独唱,划重点,讲错题7,发复习资料,忙的3不亦乐乎。看见语文老太我就犯晕,满黑板白乎乎的汉字,怎么像表情符号。正当我在为不二出神时,老太的魔音再次灌入耳来“起来,说说这篇课文的写作特点。”

篇17:考试有感

已经进入初一,原本想以一个崭新的人出现在同学的眼中。于是我认真学习,努力思考,已学会带着笑容去面对生活了,却不知发生了这样的一件事。

那天,我像平常一样写作业,看到英语老师带着一叠试卷进了教室。我想:这次考试应该不会太差,我都认真做了,不会粗心大意了吧。于是很快把这事忘的一干二净,都抛到云霄了。待到下课时,我挤进了班级人海中,听说只有十人九十分以上呢,会不会有我呢?应该会吧。我焦急地等着同学们拿到试卷,去找我的试卷。等到拿到我的试卷,旁边的人惊呼了一声“79哎——”我看了看试卷,红色的字十分显眼79。果真,幸运和我不是一个国度的。我没有太大的惊讶,在我的人生中,这已经是常事了,不是吗?我只是厌恶那位同学的.反应和话,你难道就没失利过么,装成那样好玩吗?特别是最后的哎,拖那么长干嘛?想嘲讽,轮也轮不到你。我像平常一样面不改色的收起试卷,随便揣进了桌子里。

只是不同的是,我不再笑了,而是静静坐在座位上,这是最好的冷静方法了。我却一点也没平静下来,周围的声音真吵,烦死了,让他们去死吧。我烦躁的用尽力气拍了下桌子,班上瞬时间安静下来,一个个看着我,见我没动作。几秒后,依旧吵了起来,依稀听见“哇噻,94啊,不错呢。”“知道就好,你多少啊?”……你们,竟然一个个欺负我,考好一次不代表以后也会,一点也不体谅考差同学的感受!

上课了,语文老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的讲着课文:“夏蚊成雷……”我只听进去了几个字,脑海里全是那几句话和那两个数字。细心的同桌发现我的反常,问我怎么回事。我使劲的掐着自己的手,努力扯出一个笑容,“没事。听课吧。”“哦,看你不说话,以为有什么事呢!”同桌仔细看着我的表情。我有些不自在,别过脸去,然后嫣然一笑。这样应该正常了。“这次你考多少?”同桌进入话题。原来是套话呀,那么这些关心的话是假的吧,我有些心灰意冷。原然如此,还是没人关心我。我不说话。他见我没回答,便不再追问了。

好不容易等到放学,我收拾好书包就下楼。甚至如何进入车库的都不知道,就这样混沌的回到家。我迷迷糊糊拿出试卷,把它交给了爸爸,反正老师肯定发信息了。爸爸没说话,我也感觉到了他的不爽,我本来就很欠揍。爸爸拿出一个蛋糕,递给了我,却没说任何一句话。我看着蛋糕,哭了,无声的哭,身子随着哭泣在颤抖。其实我也很脆弱啊,我也是有血有泪的人。我一手拿着面纸擦着鼻涕眼泪,一手吃着蛋糕。甜甜的蛋糕似乎浸透了泪水,咸咸的。爸爸安慰我说:“没事,下次认真点就没事了。”

篇18:作文 考试有感

生1: (朗读) ……在家里, 奶奶早就把拜祭的东西准备好了。到了墓前, 奶奶默默地把祭品拿出, 爸爸、姑姑让奶奶在一旁休息并指点就行, 我不会做, 在一旁照顾小堂妹……到许愿时, 虽然我不大乐意, 但也顺着奶奶。虽然爷爷不在, 但奶奶看到儿孙们如此孝顺, 也心满意足了。看到此景此情, 我想:长大后我一定像爸爸、姑姑那样, 尊老爱幼, 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师:在作文里, 卢安同学用细腻的笔触, 描绘了一幅其乐融融的生活画面, 令人感动。而陈翔同学, 用他敏锐的目光, 观察到了生活的另一面:假、恶、丑。在评析作文前, 谁先来说说写记叙文要注意哪些问题?

生2:写记叙文要交代清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生3:写人记事要注意记叙的顺序:如顺叙、倒叙、插叙。

生4:作文要围绕中心选择材料, 注意详略得当。

师:大家说得非常好!现在评析陈翔同学的作文《扫墓有感》。

生 (众) :这篇作文是以时间为顺叙进行记叙的

生 (众) :文中交代清楚了记叙的六要素

生5:题目与作文的内容不是很相符。

师: (欣赏地) 很好, 你发现问题了, 请具体说一说。

生6:“扫墓有感”应该是写怎样扫墓, 或对扫墓产生的种种感想, 可是文章里没有具体写扫墓的情况, 而是写在扫墓中所见到的一件事。

师: (微笑) 说得很好, 那你说怎么办?

生7: (部分学生抢着说) 改为“扫墓见闻”。

生8: (笑) 是的, 把“有感”改为“见闻”。

师:很好, “有感”限定的内容是扫墓, “见闻”所写的范围比较广, 既可以写扫墓的事, 又可以写扫墓中见到的事。根据“作文要有一个与题目相符合的中心”的要求, 这篇文章的题目用“扫墓见闻”适当多了。

生9:这样改题目后, 文章就详略得当了。

生10:不对的, 文章详略不得当。

师: (笑) 哦, 意见完全相反了。我们来听听他们的理由。你们俩谁先说?

生9:我先说, 文章详略得当!他详写停车场发生的事, 略写扫墓的事, 或者说几乎没写, 只写: (朗读) “……山还是那座山, 路也还是那条路。上山了, 路虽然不远, 可是路并不是那么好走。这里的树很多, 在城市很少能见到。但我不会像弟弟妹妹们那么兴奋, 因为我毕竟有近十年的扫墓经验。数小时后, 我们下了山, 准备拿车回家, 这时……”

生10:是呀, 该详写停车场发生的事。可是他却没有写哦!最精彩的应该是在:“中年人的`舌战群雄'和我们的`据理力争'”之处, 可惜他却略写了。

师: (赞赏地) 两位同学说得真是太棒了!综合同学们的见解, 我们发现了这篇作文的优点与不足!前一位同学是从作文的整体来说的, 作者是注意到了详略的问题, 详写见闻, 即停车场发生的事, 略写扫墓。后一位同学是从作文的局部方面来说的, 即停车场发生的事应该详写, 特别是中年人的“舌战群雄”和我们的“据理力争”更需要重笔浓彩, 细致刻画。如在《背影》中, 描写父亲爬铁道买橘子的场面———

生 (众) : (全体背诵)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 ……我的眼泪很快地流了下来”。

师:在这个场面中, 作者对父亲“蹒跚”、“慢慢地探身”、“攀”、“缩”、“微倾”、“努力”等一系列细节描写, 表现父亲行动不便和买橘子的艰难, 爱子之心的中心就突出了。由此可见细致刻画能使人物形象丰满, 文章内容充实, 中心突出。现在为陈翔同学的作文, 补写“中年人的`舌战群雄'和我们的`据理力争'”的场面。

(分小组:讨论———归纳———整理成文, 最后选出写得好的组上讲台宣读)

生11: (朗读场面描写) 那中年人也不甘示弱———舌战群雄。我们也不是省油的灯———据理力争。那中年人见情势不利于他, 就说:“上级规定的, 我有什么办法。”妈妈问:“有证件么?没有就是乱收费, 犯法的。”就这样, 你一言我两语过去了几分钟。扫墓的人陆续下山了, 听到这个价位, 便和我们家一起进行了轮番“轰炸”。最后, 中年人再也无话可说, 亮出了最后一张王牌;“你们不给钱就不能走!”说完, 他一屁股坐在车上, 跷起了二郎腿。我们这伙人中有个年轻人冲进来, 说:“你讲不讲理, 不讲理要动手了!”说罢, 又有几位年轻人走出来, 个个摩拳擦掌, 像要打人的样子。那中年人见这种架势, 吓得出不了声。这时, 有一个人慢慢地走出来, 老态龙钟的, 说:“我看这事还是大事化小, 小事化了吧!现在是建设文明城市, 需要我们大家协助啊!”

中年人见这位老人出来说情, 便灵机一动, 说:“我是看在这位老人的面子上, 你们走吧。”我们一拥而上, 拿了车走了。我回头一看, 那中年人也灰溜溜地走了。

在回家的路上, 回想起刚才那件事, 我觉得这种用拜祭先人的日子赚不义之财的人太没道德了。 (顾聪、宋冰)

师:很好, 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神态的描写, 一方面突现了中年人不道德的思想, 揭示了社会上一些不良的现象;另一方面通过众人的说理, 表现了邪不敌众, 弘扬了正气之风, 这不正是我们社会所需要的正气吗?!

师: (总结) 世界是个多元的组合体, 因此, 我们在生活中要善于发现真善美, 明辨假恶丑, 弘扬正气, 让我们的世界多些洁净, 创文明城市正是我们迫切的需要, 如果我们大家都能化需要为行动, 那我们的生活将会无限美好。不是有一首歌这样唱吗: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 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生12:是《爱的奉献》。

师:对, 现在我们来合唱《爱的奉献》。 (以歌声作结)

附学生习作:扫墓有感 (陈翔)

清明节又要到了, 随之而来的就是要去扫墓。

汽车开过了拥挤的人群, 不久便到了墓地。山还是那座山, 路也是那条路, 上山了, 路虽然不远, 可是并不是那么好走。这里的树很多, 在城市很少能见到。但我不会像弟弟、妹妹们那么兴奋。因为毕竟我也有近十年的扫墓经验。

数小时过后, 我们下了山, 准备拿车回家, 这时过来了一个中年人, 从他那不太标准的普通话中, 可马马虎虎听出他是来收车子保管费的。他看了看我们说:“自行车收一元, 摩托车要三元, 汽车要五元。”待他说完, 我睁大了眼睛, 心想:你还不如去抢呢。家里的人便上前去评论。

那中年人也不甘示弱、“舌战群雄”。这时, 扫墓的人陆续下山了, 听到这个价位, 也和我们家人一起据理力争, 最后, 中年人被说得哑口无言。于是我们拿了车走了。

上一篇:航空维修管理论文下一篇:团工委2012年度工作总结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