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全省建设工程质量监督与检测工作要点

2024-06-30

2010年全省建设工程质量监督与检测工作要点(共8篇)

篇1:2010年全省建设工程质量监督与检测工作要点

2010年全省建设工程质量监督与检测工作要点

2010年,全省建设工程质量监督与检测工作,要以科学发展观和节约型城乡建设理念为指导,认真贯彻全国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工作会议和《2010年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要点》精神,紧紧围绕一条主线(确保建设工程结构安全、使用功能和观感质量),全力做好一件民生实事(全面强化住宅工程质量监管),切实加强三个基础建设(工程质量监督保障体系建设、工程质量监督队伍建设、工程质量监督与检测信息化建设),全面开展四项重点工作(住宅工程质量分户验收、精品工程战略推进、重点工程质量监督、工程质量检测市场规范),努力保持全省工程质量稳中有升的态势,为江苏保增长、促发展和推进节约型城乡建设作出应有贡献。

一、以人民群众住上满意房为目标,全面强化住宅工程质量监督

1、进一步深化住宅工程质量分户验收。突出加强保障性住房和拆迁安置房分户验收监督抽查,严防走过场和弄虚作假,确保分户验收100%覆盖和工程质量100%合格。

2、制定出台地方标准,规范住宅工程质量分户验收。上半年编制出台江苏省地方标准《江苏省住宅工程质量分户验收规程》,并召开新闻发布会,全面展开宣贯,促进全省住宅工程质量分户验收再上一个新台阶。同时,编制出台《建筑外墙外保温构造检测技术规程》和《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资料规程》。

3、大力开展住宅工程创优治劣和控制质量通病活动。加大对实体质量和资料真实性抽查频率和力度,加大对住宅使用建筑材料、保温材料抽检,发现问题坚决查处,进一步提高住宅工程质量水平。试点开展住宅工程质量检测抽测工作。下半年拟召开全省住宅工程创优治劣和控制 质量通病现场会。

二、强化质监机构依法监督,切实加强“三个基础建设”

1、加强工程质量监督保障体系建设。一是根据新形势、新要求,创新工程质量监督方式方法,进一步强化省、市、县三级巡查和随机抽查;二是修订完善《江苏省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工作实施细则》等规范性文件,制定出台《工程质量监督工作要点》,以适应新形势下监督模式改革的需要;三是强化建设单位特别是房地产开发企业是工程建设第一责任人的质量责任,突出加强用地许可、规划许可、招投标、施工图审查、施工许可、委托监理、监督注册、工程竣工验收及备案等法定职责的监督,对建设单位不履行法定职责的要加大查处力度,实行工程质量责任追究制。四是按照主管部门要求,继续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有关工作。

2、加强工程质量监督与检测队伍建设。一是积极配合财政部门做好质量监督工作经费落实情况专项检查和抽查,切实保障监督工作经费落实,确保监督队伍稳定,确保监督工作正常运行。二是进一步提高监督队伍素质和执法水平,今年上半年拟对全省监督机构和人员进行一次全面考核。三是加强业务培训和继续教育,组织新调入监督机构的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严格考试,同时对现有一线质监人员重点开展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专业技能的继续教育培训,全面提高监督人员的执法水平和监管效能,四是树立政府监督良好形象,研究和统一全省监督人员现场执法标识。五是审定出版检测人员岗位培训配套教材,进一步完善和规范检测培训考核工作,组织四期检测人员岗位培训班。六是开展工程质量检测机构技术负责人的新标准、新规范等技术培训,对鉴定检测专家组织考核发证。

3、加强工程质量监督与检测信息化建设。一是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实行科学监管,以网络为支撑,强化信息化管理手段,提高工作效率和 监管实效。要加大投入,逐步建立健全统一的监管平台,实现信息共享,全面加强对工程项目、参建企业和从业人员等基本信息、违法违规行为和不良记录的管理,提高监管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二是实现检测机构、人员、工程质量检测等各类信息的实时传递、查询和统计;进一步强化检测远程监控和检测数据实时上传,实现工程质量监督与检测联动。三是自动采集的设备实现自动加卸载功能,满足江苏省工程建设标准《力值数据采集与传输技术规程》要求。四是检测机构信息化建设要符合江苏省工程建设标准《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规程》的要求,远程监管的数据传输和视频要满足监督管理要求,全面实现网上监控,实现全省工程质量监管联网。

三、紧紧围绕节约型城乡建设,大力推行精品工程战略

1、加强推行精品工程战略的宣传和研究。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和多种形式,开展推行精品工程战略的宣传,提高全社会的精品工程意识;继续加强研究,逐步建立适应精品工程战略要求的标准体系和评价体系。

2、制定《江苏省推行精品工程战略五年规划纲要》,出台《优质建筑工程质量评价标准》,研究对工程质量实行等级制度。

3、重点抓好精品工程战略推进中的示范项目和精品工程案例编写工作,力争8月底前完成。

4、树立典型,总结经验,开展地区间交流观摩活动,摸索出适合本地区特点的实施精品工程战略的方法、手段和做法。

四、以“三级巡查”为主要抓手,进一步强化工程质量监管

1、扎实开展工程质量监督巡查。继续抓好省、市、县三级巡查,省级巡查上、下半年各开展1次;要以保障性住房、国家和省重点工程、市政基础设施为重点,加强法定程序、强制性条文检查,加强实体质量抽测,加强现场使用材料抽检,严查违反强条和违法违规行为,确保主体结构安全,确保保障性住房、重点工程项目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

2、抓好《民用建筑工程节能质量监督管理办法》和《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贯彻执行,从建筑节能设计、审图到工程施工,形成闭合监管,确保建筑节能质量,促进建筑节能专项设计、专项审图、专项方案和专项验收制度落实。

3、研究和建立联动机制,形成市场和现场、监督和检测、检查和处罚联动。各级质监机构重点做好现场监督、检查和监督与检测联动工作,确保监督、检测发现的违法违规问题在市场监管、行政处罚中得到落实。

4、开展工程全寿命周期施工阶段质量监督调研,完成《施工阶段质量对建筑全寿命周期的影响研究》课题。

五、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规范工程质量检测市场

1、引导检测市场健康有序发展。进一步完善检测机构与人员的信用管理,建立诚信获利、失信惩戒机制,积极发挥信用管理调控市场的作用。公布《2009江苏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信用等级名单》和《2010承担政府投资和重大、重要工程项目检测机构推荐目录》,积极通过各种渠道和媒体向社会进行宣传和推介,增加信用等级 A级检测机构的社会知名度和信誉度。修改完善《江苏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信用等级考核标准》,调整考核指标体系,量化分值,使之更加科学、合理、准确地考核检测机构的信用度。

2、强化对检测机构的动态管理。加强对检测机构信用等级的动态管理,组织四次飞行检查,在日常监督检查中除对A级单位进行检查外,加大对B、C级单位的检查频次,对检查中发现违法违规和不良行为的检测机构,坚决降低信用等级和清出目录。结合历次飞行检查和监督检查的情况,将检测机构信用情况及时在网上公布,接受社会监督。加强对检测机构开展多场所检测的监督管理,研究制定《检测机构开展多场所检测管理办法》。围绕提高住宅工程质量开展1-2次全省检测能力验证工作。

3、提升检测机构自主创新能力。培养和造就富有自主创新精神的人才队伍,努力营造有利于创新的社会环境;逐步建立自主创新激励机制,以江苏省科学技术委员会工程质量专业委员会为平台组织检测行业技术创新评比活动,鼓励检测机构以市场为导向,以技术创新为动力,在检测技术、检测设备、检测手段等领域积极探索、自主创新,提高检测机构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检测机构的核心竞争力;积极搭建自主创新平台,鼓励检测机构联合省内外检测设备制造商和部分高等院校,组织开展检测新技术、检测设备应用等检测工作中的难点和热点项目研究,营造良好的科技进步与自主创新的氛围,不断提高我省工程质量检测机构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水平。

六、认真做好南京地铁二号线工程质量监督工作

1、严格把好工程质量验收关。2010上半年是南京地铁二号线工程和南京地铁一号线南延线工程的装饰装修和设备安装工程验收的高峰期,要严格把好工程质量验收关,坚持工程质量预验收制度。

2、切实抓好每月“三个一”落实。每个月组织一次地铁工程质量监督巡查,并及时通报巡查情况,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责令相关责任主体立即整改;每月召开一次工作例会,协调处理地铁工程质量监督工作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每月编印一期《简报》,及时宣传、通报南京地铁工程质量监督的动态、进度和监管工作经验做法。

3、实施检测与监督联动。针对地铁二号线后期工程质量监督特点,实行检测与监督联动,突出加强地铁工程质量检测的检测机构管理。

4、做好地铁二号线工程质量监督总结表彰工作。

七、进一步做好工程质量投诉处理和杂志编辑出版工作

1、根据《江苏省建设工程质量投诉处理规定》(苏建工„2001‟239号)和国务院《信访条例》,省质监总站受理或厅批办的投诉,根据不同 的投诉内容和问题大小的程度批转各地有关部门进行处理,对于重大工程质量问题的投诉案件直接参与调查处理。

2、各市、县(市、区)负责工程质量投诉处理工作的部门,要认真履行责任,扎实做好投诉处理工作,做到件件有登记、件件有处理、件件有回音,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

3、认真做好《江苏工程质量》编辑出版工作,进一步增强指导性、学术性、技术性和实用性。全年共编辑出版6期。

篇2:2010年全省建设工程质量监督与检测工作要点

2018年,全省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系统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遵循高质量发展方向,围绕省住房城乡建设厅中心工作,深入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促进建筑业改革发展意见,全面深化改革和创新,推动全省建设工程质量监督与检测监管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是落实工程质量监督责任。充分发挥全省各质监站的作用,严格落实工程建设参建各方主体责任,加大质量责任追究力度;强化对工程建设全过程的质量监督,重点加强对涉及公共安全的工程地基基础、主体结构等部位和竣工验收等环节的监督检查,加强对大型工程技术风险控制、地下室无梁楼盖工程质量的监督检查;严格执行工程质量终身责任书面承诺、永久性标牌、质量信息档案等制度;规范化管理责任主体的质量行为和工程实体质量控制,促进建设工程质量均衡发展,有效提高全省工程质量整体水平。

二是完善工程质量监督手段。以工程项目为载体,督查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工程质量监督人员尽责履职情况,落实质量监督机构和质量监督人员的监督责任; 推行“双随机、一公开”检查方式,加大抽查抽测力度,扩大工程质量监督执法检查覆盖面,加大处罚力度;贯彻实施《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行为执法检查手册》,全面推行工程质量监督工作标准化;全面推行工程材料登记制度,加强施工现场进场材料质量监管;编制2018版《房屋建筑和 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监督业务手册》,指导各地更好地开展质量监督工作;研究国内外工程质量监管模式,探索和更新储备更加完善的质量监督模式、方法手段和工作规则。

三是推动装配式建筑工程质量监督体系的系统化建设。严格执行《装配式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和《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控制要点》各项规定,加大装配式结构工程质量监督力度;加强装配式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和质量控制研究,不断完善装配式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工作体系,提升装配式结构工程质量监督能力;培育建筑产业现代化工程质量检测机构,加大技术人才培训力度,提高装配式结构工程质量检测水平;研究装配式建筑工程质量控制技术与工程检测技术,不断完善装配式建筑工程质量控制技术和方法。

四是强化质量监督队伍建设。建立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和人员动态考评体系,制定《江苏省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和人员动态考核管理办法》,完善质量监督队伍建设制度;推进队伍建设机制创新,组建工程质量监督专家讲师团,精准指导各地开展质量监督工作,促进质量监督工作的系统性和质量监督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水平提高;开展全省质量监督人员春训、专题讲座、岗位考核、业务能力考评,持续提升质量监督人员的履职能力;鼓励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具备条件的社会力量进行监督检查,完善质量监督工作补偿机制;完善质量监督工作保障督察机制,开展对质量监督机构人员配置和经费保障情况的督查。

五是实现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创新。编制《江苏省建设工程质量 检测管理报告》,公开检测管理信息,强化检测机构质量责任意识和社会监督;建立项目检测计划方案综合报告制度,落实建设单位和检测机构质量责任,系统化完善检测监管工作体系,充分发挥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作用,落实监管责任;出台《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执法检查手册》,推进检测监管工作标准化,提升质量检测事中事后监管效能,完善检测机构、从业人员和检测工作质量动态核查机制;改进检测能力验证工作程序和方法,加强对检测机构和检测从业人员的能力监督,切实提高检测机构和从业人员检测能力水平;研究国内外工程质量检测行业建设与监管模式,探索和更新储备更加完善的质量检测管理模式、方法手段和工作规则,鼓励检测行业开展行业自律。

篇3:2010年全省建设工程质量监督与检测工作要点

质量工作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 需要工业战线各级单位持之以恒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有关单位, 在总结去年质量工作的基础上, 研究并确定了2010年质量工作要点, 明确了2010年质量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重点和主要工作内容。

现在将2010质量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 希望各有关单位按照或参照本通知的要求, 积极研究部署本地区、本行业和本单位的质量工作并抓好落实, 推进和深化工业产品质量建设, 为提高工业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做出贡献。

一、指导思想

2010年, 要按照胡锦涛总书记关于质量工作“重在落实、重在持之以恒、重在严格管理”的批示精神,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学习实践中央经济工作精神, 通过推动工业产品质量进步, 为调结构、上水平,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保持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做出贡献。

在质量工作中, 要突出企业的质量主体地位;推动企业建立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诚信体系;以品种开发、质量提升、品牌创建和服务改善为工作要点, 积极推进质量工作。

二、工作重点

在进一步落实《关于加强工业产品质量工作指导意见》 (工信部科[2009]180号) 的基础上, 2010年质量工作要突出以下四个重点。一是通过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和大力实施名牌战略, 推动品种开发和品牌培育工作深入开展;二是通过开展“提高工业产品质量示范项目”和“质量兴业”等活动, 推动地方和行业质量进步;三是完成工业产品质量“十二五”规划的编制, 为持之以恒地开展质量建设打好基础;四是通过推广先进质量管理方法、加强质量公共服务等工作, 提高企业质量管理能力和水平。

三、主要工作内容

(一) 制定完善工业产品质量规划和政策法规

按计划完成《工业产品质量“十二五”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十大行业在编制行业“十二五”规划时, 要对行业质量发展提出目标要求和措施;继续推动修订《工业产品质量责任条例》。运用修订完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重点行业产业政策、行业准入条件等手段, 推动工业产品质量进步;组织开展重点工业行业质量指标体系研究, 逐步建立工业行业质量水平评价和发布制度。

(二) 完善工业产品标准, 提高标准符合性水平

继续开展梳理工业行业标准体系和标准的制、修订工作, 2010年要完成3400项急需标准的制、修订;在重点行业、重点产品组织开展达标工作的试点, 推动企业严格执行强制性标准, 引导企业采用推荐性标准, 提高工业产品采标率水平, 稳定提高产品质量;鼓励行业和企业参与国际标准的制、修订, 增强我国在国际标准制定中的话语权和消除标准性的贸易壁垒, 并组织开展相关的研究工作, 争取逐步形成一批“以我为主”的技术和产品标准。

(三) 落实提高产品质量的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项目

在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项目中, 加大对提高产品质量的支持力度。重点安排与新产品开发、产品共性质量问题攻关、提高实物质量水平和增加产品知识产权含量相关的项目;要通过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项目, 促进企业实现生产改造, 增强企业制造能力和工艺水平, 保证产品质量稳定提高;要通过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项目, 支持和引导有关产业领域优化技术攻关组织形式, 加大研发投入, 集中力量攻克制约我国工业化和信息化发展的关键技术。

(四) 发挥行业和地方在质量工作中的作用

指导和帮助地方工信部门落实质量工作职能, 积极开展工作。在“提高工业产品质量示范项目”试点工作的基础上, 推广开展“示范项目”的活动;以“示范项目”拉动地方质量工作, 提高区域性重点产品质量水平和竞争力, 促进经济发展;组织工信系统开展质量工作研讨和培训活动, 提高地方工信部门质量意识和能力, 促进地方质量工作。积极促进和指导行业协会加强质量工作, 提高行业质量管理水平;在重点行业组织开展“质量兴业”活动, 2010年将确定3~5个行业和领域开展“质量兴业”活动试点;通过发挥行业协会在质量工作中的作用, 指导和帮助业内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和质量管理水平, 转变发展方式, 增强竞争力, 提高行业整体质量和效益。

(五) 加强工业产品质量诚信体系的建设

开展对工业产品质量诚信体系的研究工作, 并将质量诚信体系纳入社会诚信体系框架;制定和发布食品质量诚信体系的标准, 抓好在黑龙江省、河南省分别开展的乳制品和肉类加工企业诚信体系建设的试点工作;鼓励和推动有条件的地区和行业建立完善区域性、行业性的质量诚信体系。

(六) 落实“下乡”产品质量保证措施

继续配合财政部、商务部、发展改革委和农业部等部门做好“家电下乡”、“汽车下乡”、“农机下乡”和“建材下乡”产品的质量保证工作;通过产品选点、制定目录、质量监督和签署质量责任协议书等工作, 配合有关部门切实保证下乡产品的质量和售后服务水平, 维护农村用户的合法权益;对农村消费市场的开发和保持进行研究, 巩固和扩大“下乡”政策的效果。

(七) 加大扶持中小企业质量发展的力度

积极宣传贯彻《关于推进中小企业质量建设的若干意见》, 推动中小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加快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 增强平台的质量服务功能和水平。继续开展中小企业公共 (技术) 服务示范平台的遴选工作, 2010年要建成150个公共 (技术) 服务示范平台;在中小企业银河培训工程中, 将质量管理培训作为一项重要内容, 2010年为中小企业培养300名全面质量管理普及教育教师;鼓励行业和地方在政策、技术、资源等方面加强对中小企业质量工作的指导和扶持。

(八) 推动工业企业提高质量管理能力

积极推动工业企业建立和完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质量管理体系, 提高企业质量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筑牢企业科学管理、严格管理的根基;宣传贯彻《关于推广先进质量管理方法的指导意见》, 依靠行业协会和质量协会等组织在重点行业、地区采用多种手段宣传推广适用有效的质量管理方法, 逐步改变我国企业管理粗放的状况;鼓励企业推行ISO9000、ISO22000等国际质量管理体系标准, 切实提高体系运行和认证的有效性;通过实施《关于鼓励工业产品开发品种和技术创新的指导意见》, 增强企业产品开发和创新的能力;加强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机构管理, 为企业提高质量管理能力提供技术保障;开展工业企业质量管理研究, 提炼源于我国企业成功实践的质量管理经验并普及推广;组织开展先进质量管理方法及其在我国企业中成功推进的路径研究, 为推广先进质量管理方法提供指导和帮助;研究开展评选工业行业质量人才培训示范基地的有关工作, 为培养质量人才创造更好的条件。

(九) 积极开展消费品领域质量品牌建设

开展对工业消费品品牌建设的研究, 制定《加快我国家用电器行业自主品牌建设的指导意见》;组织实施《关于大力推进服装家纺行业自主品牌建设的指导意见》, 以服装和家纺行业为切入点, 推进自主品牌建设;开展对市场和用户信息收集和分析的研究工作, 开展在重点产品领域的用户评价和市场评价工作, 了解和掌握重点产品的顾客满意度和市场认同度, 为质量改进和品牌建设打好基础;鼓励有条件的地区、行业和产业聚集区培育区域性、行业性品牌, 提升区域和行业质量形象。

(十) 做好重点产品质量整治工作

继续配合执法部门, 做好相关工业产品质量整治工作;与质检、工商部门配合, 对国家监督抽查和国家市场监测的重点工业产品进行质量分析和质量改进活动;做好与有关部门、单位配合, 做好农资产品和生产单位的管理, 做好农资质量监测和农资打假, 提高支农化工产品质量;开展做好通信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的专项治理活动, 加强建设中的程序管理、质量责任制和质量通报制度, 切实提高通信工程质量;继续开展手机产品的质量整治工作, 重点治理手机生产和非法手机交易市场两个源头, 制定手机企业售后服务行业标准, 维护手机用户的合法权益;会同国家质检总局和工商总局, 对手机、电视、计算机商品“三包”规定进行修订。

(十一) 组织和支持全国性质量活动

继续作为主办单位之一, 会同质检总局、中宣部等有关部门组织开展“全国质量月”活动, 共同举办“第十七届中国质量论坛”和“全国工业质量管理和可靠性现场经验交流大会”;支持中国质量协会等组织开展“先进质量方法推广年”、质量管理知识普及教育、用户评价和质量宣传交流等活动;会同宣传部门, 广泛开展质量宣传, 提高全民质量意识, 营造重视质量、关心质量的社会氛围。

篇4:2010年全省建设工程质量监督与检测工作要点

一、加大宣传培训力度

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和农药管理机构,要继续加大对《农药标签和说明书管理办法》、国家禁用限用农药和安全合理使用农药知识的宣传培训力度,对辖区内农药经营人员要普遍开展一次培训,提高经营人员业务素质,增强经营人员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采取多种方式面向农民搞好宣传培训,提高农民识别假劣农药、标签不合格农药的能力和安全用药水平。

二、加强农药登记管理和广告审查工作

省农药检定所要按照《农药登记资料规定》要求,加强对全省农药生产企业农药登记工作的指导,切实做好农药登记资料初审和田间药效试验资料初审工作,完成农业部下达的农药登记田间药效试验、残留试验、农药安全性监测与评价项目等工作任务。

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按照《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第二批向县(市)下放经济社会管理权限的决定》(吉政发[2005]33号)和《农药广告审查办法》,切实做好辖区内刊播的农药广告审查工作,配合工商部门做好农药广告监督管理工作,防止虚假广告坑农害农。

三、强化农药市场监管工作

按照农业部部署,2010年继续深入开展“农药市场监管年”活动。各地要在“農药市场监管年”活动中,按照省农委《吉林省农药市场监管年活动实施方案》(详见附件)的要求,切实做好辖区内农药市场监管工作,落实农药市场监管责任。对当地较大的农药批发市场、县际间和城乡结合部农药市场、乡镇、村屯农药经营商店要进行重点监管,配合工商部门依法取缔无照经营农药和流动商贩销售农药的违法行为。加强高毒农药监管,凡经营高毒农药的,一律要建立营销台帐,实行高毒农药经营使用可追溯管理。建立农药产品质量例行监测制度,强化农药标签监管,严厉打击制售假劣农药和标签严重不合格农药的违法行为,确保农业生产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

四、加强对农药生产企业监管工作

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对辖区内农药生产企业产品质量和标签的监管工作,强化源头管理,落实监管责任,开展定期监督抽查,指导和督促农药生产企业做好产品质量和标签自律工作,抽查中发现问题要及时警告和依法处理,确保企业不合格产品不出厂。

五、加强农药使用管理工作

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在搞好农药安全合理使用宣传、培训和指导的基础上,加强农业生产用药使用管理,强化对种子加工企业种子包衣用药监管。各地要及时掌握农药使用事故发生情况,会同有关部门做好农药使用事故调查和协调处理工作,切实保护农民利益,维护社会稳定。

六、做好中德合作废弃农药管理项目年度工作

由农业部牵头我省参加的“中德合作废弃农药管理项目”一期工作已经结束,经两国政府批准,项目延期三年零八个月。榆树、桦甸、公主岭、梅河口、前郭等五个项目实施县(市)要按照项目年度实施计划,积极争取地方政府的经费支持,在省中德项目办的指导下,做好一期项目中已收缴的废弃农药销毁工作,完成项目年度工作任务。

七、加强领导,落实属地监管责任

篇5:2010年全省建设工程质量监督与检测工作要点

2012年全省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要点

2012年,全省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总体思路是:健全工程质量安全监管机制,落实质量安全生产责任,严肃责任追究制度;加强工程质量安全动态管理,建立质量安全联动监管工作机制;构建工程质量安全事故防范体系,防范和遏制重大事故发生;开展工程质量安全专项治理,落实工程现场质量安全措施;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推广绿色施工管理,全力打造政府放心、百姓满意工程。

一、创新工程质量安全监管理念

严格落实工程质量安全责任追究制度。进一步加大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力度,认真做好工程质量安全事故处理工作,出台《关于加强全省建筑安全生产责任追究若干意见的通知》,进一步明确工程建设各方主体质量安全责任,完善工程安全质量责任追究制度,推动工程安全质量终身责任制落实。进一步建立健全工程质量安全监管政策法规体系,有计划地出台有关工程质量安全监管的规定、办法和文件。

加强工程质量安全动态管理。加快全省工程质量安全信用信息平台开发建设, 统一安全质量信用评价标准和安全质量信用体系。建立《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动态监管》内部通讯网,做好企业和个人安全质量信用信息的采集、管理、发布和使用工作。建立质量安全信息快报制度。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作,加大“建筑市场”和

“施工现场”信息共享联动管理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省市县三级联动工程监管体系,全面推动工程质量安全监管水平提升。

完善优质工程评审体系。贯彻落实《关于加强建设工程质量评优评奖管理工作的通知》精神,实行目标创建,强化创优质工程的过程监管,引导企业将目标管理融入到工程质量管理全过程,促进工程建设各方责任主体增强质量意识,争创精品工程,充分发挥优质工程的引导和示范作用。规范优质工程评优管理工作,严格控制各个工程质量奖项数量,强化申报国家级优质工程奖项的审核管理,组织各协会开展创优质工程奖示范项目现场会,努力提高我省的质量水平。

推行工程质量报告制度。总结工程质量报告制度试点经验,推动市县深入开展工程质量状况统计分析,在查找问题的基础上,有计划的改进质量管理举措。

建立住宅工程质量保证保险制度。建立实施住宅工程质量保证保险预备金制度,运用市场经济和行政手段相结合的办法,积极防范化解工程质量风险。开展住宅工程相关主体实施工作目标考核和信誉等级认定,考核认定结果与各方利益挂钩,促进住宅工程参建各方全面落实质量安全责任制。

二、突出抓好施工现场质量安全监管

突出重大民生工程现场监管。重点监管保障性安居工程以及轨道交通等重大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安全。研究制定加强城市地铁等重大项目质量安全管理政策,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轨道交通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的意见》。深化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巡查制度,强

化工程参建各方主体质量安全责任行为监管和工程实体质量检测。全面落实住宅工程质量分户验收制度,进一步提高住宅工程质量水平。

加强信息化建设推进两场联动。加强安全生动态监管,推进“两场联动”机制。制定《江苏省建设工程安全生产动态监管办法》,将落实领导带班制度与大力推行建设工程施工现场GPS定位试点工作相结合,与推行在建项目视频监控相结合,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深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建设上下联动的施工现场动态监督网络平台。将企业和从业人员违反建筑市场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行为,列为日常监督检查的重要内容。对建筑施工企业、监理企业、施工企业负责人、监理企业负责人、项目经理、项目总监理工程师、专职安全员等现场安全生产管理情况进行量化打分。在市县级层面上将打分情况与招标投标相联动。

加强对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继续开展专项治理。贯彻落实住建部《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和《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等技术规范,督查施工企业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制、程序、审核和实施,积极防范和遏制建筑施工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确保安全。有计划、有重点开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继续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按照“谁检查、谁签字、谁负责”的原则,加强层级检查、监督和指导,督促主管部门、监督机构和参建单位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实现安全生产监管零盲区,努力实现降低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减少一般事故、控制较大事故、杜绝重

特大事故的目标。

全面推动绿色施工管理和建筑工地生产标准化建设,有效防治工地扬尘。制定出台《江苏省绿色施工管理办法》,全面开展绿色施工工地和建筑工地生产标准化建设创建活动,召开一次现场推进会。研究提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建筑工地扬尘防治实施意见》;有效防治建筑施工工地扬尘,减轻大气污染,改善环境质量。认真执行《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标准化管理台帐》,逐步统一使用质量安全标准化图集,将质量安全标准化工作与文明工地、绿色施工工地创建活动相结合,在修订完善省级文明工地评审办法的基础上,加大创建文明工地动态化、日常化管理力度,提高各方参建主体创建省级文明工地极积性。

强化重点环节监管。研究制定《施工现场危险源点管理办法》,指导施工企业加强施工现场事故预防工作,编制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认真排查隐患和加强事故源管理,坚决杜绝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加强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管理。严格建筑起重机械管理,规范特种作业人员教育、考核,全面落实建筑机械安装检测规定和使用登记备案制度。

加强建筑材料进场管控。深入研究施工现场建筑材料质量管理现状,出台《进一步加强我省施工现场建筑材料质量管理的意见》,建立影响质量安全重要材料的抽查制度,加强施工现场原材料采购、进场验收和分类堆放的管理,认真落实原材料进场各环节的质量责任,强化材料的检测管理,加大对进场材料的抽检力度,坚决杜绝不合格原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加强对预拌砼、预制构件和预拌砂浆的质量管理研究,出台《进一步加强我省预拌砼、预制构件和预拌砂浆质量管理的意见》,加大对商品混凝土厂家的质量管理和抽查、抽测力度,强化内部实验室的建立和质量检测管理,督促各预拌混凝土企业和管理部门建立严格登记管理制度,把好质量关。

三、加大建筑施工技术创新

积极推进建筑业施工技术创新。继续开展建筑业十大科技之星、十大科技能手和十大科技标兵活动,激发和调动技术人才的积极性,实现更多的施工技术创新,促进建筑业健康发展。在保障性住房建设中,探索试点和推广工程建造专业化、部件标准化、制造工厂化,提高建筑工业化水平。

加大施工新技术研究推广力度。进一步开展工程建设工法研究开发工作。大力开展建筑业10项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创建活动,加大新技术推广应用力度,促进全省工程建设施工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提升。继续开展施工企业技术中心认定工作,积极鼓励施工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打造技术创新平台,引导企业加快技术革新步伐。指导企业开展QC小组活动,探索施工新工艺、新方法,整体推动建筑施工技术进步。

四、加强工程质量安全生产监管队伍建设

加强质量安全监管队伍建设。开展质量安全监管人员培训工作,以组织培训和开展技术交流、学术交流等方式,进一步提高监管人员的监管能力和水平。建立全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技术专家库,从政府部门、监管机构、施工企业、行业协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遴选业务骨干入库,加强质量安全监管技术指导。

建立安全生产救援应急队伍。根据国家和省安委会相关文件要求,全面建立安全施工应急救援体系,进一步增强建筑施工领域应对和处置生产安全事故能力。2012年,着重指导省辖市建立建设工程安全事故应急队伍,针对建设工程中的重大危险源、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别、关键工作岗位等事故预防重点,组织综合应急预案演练和专项应急演练。

五、加大安全生产宣传力度

篇6:2010年全省粮食工作要点

四川省粮食局办公室

关于印发《2010年全省粮食工作要点》的通知

各市(州)粮食局,四川粮油批发中心:

现将《2010年全省粮食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二〇一〇年三月一日

2010年全省粮食工作要点

2010年全省粮食工作的基本思路是:以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和省委九届七次全会精神为指针,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以“两个加快”为契机,推进灾后重建,加强宏观调控,发展产业经济,维护市场秩序,促进行业建设,努力开创粮食流通产业科学发展新局面。

主要目标:努力实现全社会收购粮食420万吨、销售420万吨;收购油菜籽40万吨、销售食用油30万吨;优质粮油订单面积达到1800万亩;乡村粮油超市连锁店达到4600个。继续开展农户科学储粮工程,主动争取国家有关部门继续将我省列入2010年国家农户科学储粮专项,新改建农户小粮仓50000个以上。完成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下达的26个粮油重点投资建设项目,实现新增6个销售收入过亿元的龙头企业目标。进一步加强地方储备粮油管理,加强粮油行情监测和预警,加大粮食市场监管力度,确保全省粮油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

一、落实国家调控政策,确保粮食市场基本稳定。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应对金融危机,加强宏观调控的政策措施,以服务“三农”和保障粮食安全为根本点,着力在落实惠农政策和提高粮食宏观调控能力上下功夫,确保全省粮油市场基本稳定。一要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及时发布市场信息,引导粮食种植 — 2 —

结构调整,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服务实施“新增1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工程”,确保粮食稳定供给。二要抓好粮油收购,保护种粮农民利益。继续完善和落实好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充分发挥国有粮食企业主渠道作用,引导多元市场主体积极入市收购,促进农民增收。三要抓好粮油销售,确保市场基本稳定。认真做好大中城市、三州及地震灾区、水库移民区、阿坝州大骨节病区、军队、院校的粮油供应工作,确保市场有效供给和价格基本稳定。四要加强储备管理,提高调控能力。认真落实《四川省省级储备粮油管理办法》,进一步充实成品粮油应急储备和地方粮油储备,做好省级储备粮油轮换管理工作,加强粮食统计和社会粮油供需平衡调查工作,完善粮油应急、价格监测预警机制,有效应对突发事件。五要加强产销衔接,促进粮食有序流通。做好省内企业到东北等地区采购粮食的组织工作,确保全省粮食供需基本平衡;落实省内产销衔接指导性计划,搞活粮食流通。

二、推进产业化经营,增强粮食行业发展后劲。充分利用国家扩大内需和灾后恢复重建的政策机遇,加大粮食产业化经营和结构调整力度,促进粮食企业做强做大。一要搞好优质粮油基地建设。优化粮食品种结构和区域布局,加快规模化、标准化优质专用粮油产业基地建设,发展优质粮油订单生产,推进粮食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生产。二要大力培育龙头企业。结合灾后重建和扩大内需,引导和鼓励国有粮食企业利用资产重组、控股、参股、兼并、租赁等多种方式,做强做大龙头企业,延长产业链,— 3 —

增强服务功能和经营活力。三要加快粮油精深加工发展。抓住粮食企业退城进郊和粮食园区建设机遇,加大粮油加工企业技术改造力度,提高粮食产业科技水平,形成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加工、集约化经营的发展新格局,提升粮油加工档次,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四要争创名优品牌。大力整合品牌资源,依靠技术和制度创新,支持知名品牌适度扩张,增强四川粮油的市场影响力和占有率。进一步发挥粮食行业协会作用,开展放心粮油示范企业创建工作,推进放心粮油进农村、进社区,提升粮食行业新形象。

三、加大灾后重建力度,恢复和优化灾区粮食流通服务体系。按照灾后重建三年任务两年完成的要求,加强与灾区市县政府的衔接,尽力落实规划重建项目资金,开工建设已列入国家规划的粮油市场服务体系恢复重建项目,争取尽早形成收购储存能力。一要把落实规划项目重建资金放在首位。主动向当地政府汇报规划项目在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中的重要作用,争取项目资金支持。同时要广开重建资金融资渠道,自主筹集重建配套资金,力争规划项目建设按期完成。二要加强重建项目监管。按照工程监理制、项目合同制、责任追究制的要求,加大对重建资金支持项目督查力度,建立健全资金使用、监督核查机制,确保粮食流通基础设施重建工程有序推进,规范运作,做到廉洁重建。

篇7:2010年全省建设工程质量监督与检测工作要点

2010年全省农机安全监理工作要点

2010年全省农机安全监理工作总体要求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围绕农机安全生产控制指标硬考核,继续开展“农机安全生产年”活动,进一步深化“三项行动”、农机安全专项整治和隐患排查治理,强化“两个主体责任”的落实,杜绝重特大农机安全生产责任事故,确保农机安全生产形势进一步稳定好转。认真宣传和贯彻《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和工作重点,努力改进和创新监管方式,完善农机安全生产各项制度和监管体系,不断提高履职能力、保障能力和监管水平。坚持落实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进一步推进“三项建设”,不断改善许可条件,加快依法监理、科学监理、和谐监理、服务监理的进程,为我省“全面达小康,建设新江苏”作出积极的贡献。

一、认真宣传贯彻落实《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 1.学习宣传《条例》。通过举办学习班、培训班、专题讲座、报告会及知识竞赛等形式,组织农机安全监理人员认真学习《条例》,把握精神实质,理清工作思路。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媒体,通过张贴标语、悬挂横幅(每个乡镇达到2条幅以上)、发放卡片、一封信和宣传手册等,把《条例》精神宣传到每一个农机生产、销售、维修企业、农机合作组织和每一位农机从业人员、管理者,做到家喻户晓。

2.建立财政保障机制。以《条例》和省政府2009年111号文贯彻为契机,争取将农机安全监理机构所需各项经费全部纳入同级财政预算,解决农机安全监理财政经费保障问题。同时,各级要紧紧抓住新一轮机构改革的有利时机,积极争取和不失时机地推进农机安全监理机构的“参公”。

3.调整监管重点和形式。按照《条例》规定,努力转变监管重点,不断拓展监管范围,积极推进联合收割机免费实地检验工作,在确保享受购机补贴的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全部纳入牌证管理的同时,着力提高其牌证管理率、检验率及驾驶人持证率,其中要确保拖拉机登记率提高5%以上和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年检率达90%以上三大目标的实现。

4.积极完善有关配套制度。按照《条例》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和农业部《农机安全监理人员管理规范》的贯彻,组织制定《江苏省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档案管理制度》、《农机事故统计报告制度》,修订《江苏省农机安全监理人员管理办法(试行)》。同时积极配合农业部农机化司、农机监理总站做好《条例》配套规章、《农机事故处理办法》、《农业机械实地安全检验办法》的调研及制定工作等。

5.继续做好政策性保险工作。加强与保险、财政、金融等部门的沟通协调,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金融办、省保监局、省农机局《关于切实做好拖拉机交强险工作的通知》(苏金融办发„2009‟34号)精神,在保障变拖、拖拉机交强险制度全面实施和农民机手权益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农机保险政策措施、细化操作方法、扩大险种范围和参保机具数量,推进农机政策性保险的有序健康深入开展。

6.推进农机报废更新工作。认真学习和贯彻《江苏省农业机械报废更新办法》(苏政办发„2009‟123号),积极配合农机主管部门搞好宣传发动、管理制度和业务流程制定、政策研究和规划调研等,切实履行《办法》规定的有关职责。

二、继续深入开展农机安全生产年活动

7.健全农机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将农机安全生产列入政府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乡镇安全生产、农机化的目标及考核内容。进一步建立和强化领导班子全员责任制,严格执行“一岗双责制”和“一票否决制”。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农机安全责任体系和考核体系,扩大责任状签订的范围,调整或充实责任状内容,推动各项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实。

8.深化专项整治及隐患治理。根据国家、省关于继续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的部署,研究制定2010年农机安全生产年及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突出整治重点,明确步骤和措施,进一步加大隐患排查治理力度,确保宣传教育、落实责任、奖惩措施、隐患排查治理“四个到位”。重大农机事故隐患按期整改率和较大以上农机事故按时快报率达100%。杜绝重特大农机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发生。9.落实变拖安全监管措施。认真贯彻《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公安厅 省安监局 省农机局关于加强变型拖拉机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意见的通知》和《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交通运输厅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车辆超限超载治理工作意见的通知》,切实加强源头管理,严格变拖准入门槛,严把登记、检验及驾驶人考试、发证关,将变拖一年双检、注销、安全教育、记分等管理措施落到实处。

10.加强部门间的配合和联动。切实加强与安监、公安、交通等部门间的协调和沟通,进一步完善信息互通、联席会议、联合执法制度,积极探索和稳步推进公安驻农机警务室建设,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围绕执法和治超专项行动的开展,积极配合安监、公安、交通等部门,加强路检路查和联合督查,坚决查处和严厉打击假牌假证、无牌无证、载人、超速超载超限、脱检、脱保以及使用伪造、变造牌证、检验标志、保险标志等各类违法行为。

11.进一步完善应急救援机制。坚持防控结合,进一步完善重特大农机事故防范及应急机制。市、县(市、区)要着重抓好应急队伍建设和预案演练及完善,不断提高突发事件快速反应和重特大事故应急处置能力。事故频发或较大以上事故多发地区,应建立应急物资储备制度。

12.农机安全反光标识的应用。认真贯彻落实GB7258—2004《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第三号修改单和省所2009年1号《通知》精神,在变型拖拉机、拖拉机登记及年检时,全面推广使用农机安全专用反光标识。

三、加强农机安全监理规范化建设

13.进一步规范监理许可行为。结合《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江苏省农业机械管理条例》、《农业机械运行安全技术条件》、《拖拉机登记及检验技术规范》等有关法规、规章、标准的贯彻,进一步规范监理业务流程和执法行为,全面使用《江苏省农机安全监督管理信息系统V3.0》和《全国农机驾驶人理论考试系统》、《江苏省变拖驾驶人理论考试系统》,严格执行《变拖登记及驾驶证业务指南》等。

14.进一步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市、县(市、区)农机安全监理机构要组织对内部各项管理制度进行全面梳理和修订,按照“设岗科学、职责明确、程序合理”的要求,健全和完善符合现行法律法规、工作规范和技术标准要求的一整套管理制度,全面落实服务承诺制、工作AB制和责任追究制,做到“按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各地要通过开展优质服务和落实各项便民、利民和惠民措施等,方便农机所有人登记挂牌、年检及驾驶人考试,探索“一站式办公”和“一条龙服务”,实行政务公开、透明。

15.加强统计及事故报告工作。全面贯彻执行国家安监总局《生产安全事故信息报告和处置办法》(第21号令)、农业部《农业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办法》(农办发„2009‟18号)和农机化管理统计报表制度,切实加强农机安全监理资料统计、信息报送、事故报告及分析工作,建立宣传信息、事故统计报告直报、通报和奖励制度。

16.加强监理业务档案管理。认真执行《江苏省农机安全监理行政执法档案管理办法》,加强监理业务档案管理工作的指导和检查,组织开展监理执法档案自查互查评查活动,着力提高监理业务档案管理规范化、标准化和设施装备水平。

17.加强监理行政执法监督。省及各市农机安全监理所要加强对县(市、区)级监理行政许可行为(含网上)的检查监督,经常性地组织开展农机安全生产督查活动,对问题较大的要督促限期整改,对问题较多的要通过建立对口挂钩联系制度指导和帮助整改。

18.深入开展示范所创建活动。根据监理规范化示范所创建活动部署和要求,各地在认真总结前一阶段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落实创建措施和责任;省级要研究出台示范所考评标准,力争有一批创建单位达到省级创建标准。积极配合省局搞好“农机安全监理规范化研究”的调研。

19.加强监理许可条件建设。坚持“科技兴安”战略,积极争取财政对农机安全生产的投入,积极改善农机安全监管手段,力争在农机安全监督检查车辆、事故勘察车辆、移动检测线、驾驶人考试机具和行政服务中心建设上有新的突破。

20.加强执法队伍建设。积极探索建立和完善分级管理、分级培训、分级负责的监理人员培训教育体系,加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监理人才的培养。继续组织实施农机安全监理人员“三年大培训”工程,力争完成培训总任务的70%。各市要进一步组织开展监理人员技能培训和专业岗位练兵活动,使培训教育工作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21.加强监理系统自身建设。各级监理机构要切实加强学习型、服务型机关和系统行风建设,牢固树立为“三农”服务的根本宗旨,深入开展“三贴近、三满意”活动,全面提升监管能力和服务水平。2010年,在全省监理人员中开展以“监理职业道德、科学和谐监管”为主题的“三项教育”活动,重点纠正执法不公正、不文明和服务不规范、不到位,解决监理队伍中存在的作风漂浮、不思进取、办事拖拉、不抓落实、不求实效和服务意识淡化等突出问题,以推进监理队伍正规化建设,维护农机部门及监理机构的良好形象。

四、深入推进“平安农机”创建活动

22.把合作社作为创建工作重点。充分发挥乡镇在创建活动中的作用,努力把农机合作社等新型农机服务组织作为创建工作的重点,建立与农机服务组织的联系制度,积极探索基层农机安全监管工作的新途径。省级将制定“平安农机示范合作社”创建标准,并将纳入“平安农机示范县、示范乡镇”的考核内容,各市要加强对“平安农机示范合作社”创建工作的指导、考评和表彰,以推进“平安农机”创建活动的有序健康发展。

23.规范创建工作资料。在调查研究和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省实际,按照“真实、科学、适用、有效”的要求,进一步规范“平安农机”创建工作的资料、制度、台帐和表格等,不断提高创建工作的质量、水平和效果。确保实现省政府关于“到2010年底建成500个平安农机示范乡镇”的目标。

24.建立正常化创建机制。各地在争取地方政府重视、相关部门支持和把“平安农机”创建工作纳入社会大安全考核内容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农机安全生产投入、学习宣传教育、部门间联系协作、安全检查考核的制度化和常态化。

五、推进宣传教育的信息化

25.加强农机安全宣传教育。各地要充分发挥监理行政服务窗口、机手之家等阵地的学习宣传作用,结合《条例》宣贯、农机具购置补贴实施、跨区作业、定期检验、平安农机创建等,进一步开展警示教育,扩大宣传覆盖面,提高宣传教育效果。各级要继续把变拖驾驶人和道路交通违法行为人作为宣传教育的重点,积极探索农机安全宣传新途径,有针对性地编(制)发农机安全知识读本(手册)和光盘,把“六个一”、“五进”和“农机安全生产月”、“咨询日”活动落到实处,以努力提高农机驾驶操作人员安全意识和受教育面。

26.充分发挥省所门户网站作用。各地要结合农机安全生产年、专项整治、隐患排查治理、平安农机创建、监理规范化建设等各项工作的开展,认真组织做好农机安全监理宣传和信息工作;充分利用“江苏省农机安全监理信息网”,加强信息交流和互动,及时组织报送各类工作动态、做法经验、工作成效等,不断提高信息报送和编用的时效、质量、水平和宣传的效果。

27.推广和完善“平安农机通信息服务网”。按照苏农机管„2010‟2号《通知》要求,加强组织领导,加强与移动公司配合协调,明确责任和措施,采取便民主动的服务方式,认真做好宣传发动、业务推介、政策咨询和入网登记等各项工作,力争在入网户数上取得大的突破。同时,各地要按照分工,及时搜集、报送服务网的信息内容,加强后台管理和投诉处理,不断更新内容和完善功能。

六、认真做好其他各项工作

28.加强农机安全协会建设。各级农机安全(互济、驾驶人)协会要切实维护会员合法权益,健全和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和会员济助制度,进一步提高济贫互助的标准和范围;加强行业自律,开展协会间互通和交流,进一步发挥好协会的职能和作用;积极探索和创新服务形式,进一步拓展为会员服务的内容。在全省组织开展优秀农机驾驶人评选和表彰活动。有条件的协会,可以探索农机安全风险互助保险试点工作。

篇8:2009年全省档案工作要点

一、围绕中心推进三项重点服务

(一) 以抓好扩大内需项目档案为重点, 推进档案工作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服务

根据党中央国务院以及2009年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 全力抓好扩大内需项目档案工作。要把抓好扩大内需项目档案作为档案部门服务经济建设的重要任务, 围绕省委提出的建设“八大经济区”、实施“十大工程”的战略布局, 加强与项目主管部门沟通协调, 对项目档案管理提出要求, 开展业务指导和检查, 确保项目实施过程档案的完整、准确、系统和安全, 为项目尽快发挥效益和投资监管提供相关服务。

围绕增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活力的各项任务, 加大民营企业档案工作的力度。要通过协会、协作组等方式把规模以上民营企业全部纳入指导范围, 积极主动指导民营企业建档, 实现档案规范化管理, 帮助民营企业建立符合自身特点的“自我完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的档案工作机制。

围绕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任务, 加强对国有企业档案工作的指导和帮助, 尤其要密切关注新一轮企业重组与改制的动向, 按照国家档案局、国资委《国有企业资产与产权变动档案处置暂行办法》的要求, 切实指导企业做好资产与产权变动中档案的处置工作, 避免国有档案资产流失。

认真贯彻落实《企业档案管理规定》, 在抓好企业档案规范化管理的同时, 指导企业切实建好自主创新、产品质量、生产安全、节能减排等方面的档案, 采取有力措施加强涉及职工切身利益档案的管理。省档案局将会同省劳动和保障部门对企业职工档案管理情况进行一次检查, 出台企业职工档案丢失损毁的补救办法。

(二) 以抓好新农村建设档案为重点, 推进档案工作为农村改革发展服务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结合农村改革发展的基本目标任务, 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 统筹城乡档案工作协调发展, 努力建立与农村改革发展和新农村建设需要相适应的、覆盖新农村建设各个方面和全体农民的农村档案工作体系。要在抓好村级档案的同时把重点转向乡 (镇) 一级。省市县三级档案局的领导同志要每人确定一个农村档案工作联系点, 加大对农村档案工作的调查研究力度、经验推广力度、业务指导力度以及政策和经费支持力度, 切实解决农村档案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县级档案部门要加强对辖区内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的统筹规划和组织协调, 争取把档案工作纳入对乡 (镇) 村工作的考核内容, 纳入示范村、小康村、文明村的建设内容, 与新农村建设的其他工作同部署、同检查。

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的安排, 从保护国家森林资源安全和维护农民切身利益出发, 积极做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档案工作, 切实加强林地承包、流转、经营、处置、勘界等各个工作环节及时建档和规范化管理, 使国家森林资源流向清晰, 农民的各项权利不受侵害。

认真细致地做好农村各立档单位文件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的修改与完善工作, 要特别注重把农村土地、林权、房产、社保、就业、教育、医疗等涉及广大农民切身利益的档案, 农民合作组织、专业户、龙头企业等农村各种新型社会组织和新的工作领域的档案, 以及农产品种植、检测、加工等方面的档案纳入到农村档案资源体系中来, 确保农村档案资源不断丰富和完善。要进一步强化乡、村两级档案部门的档案利用功能和服务功能, 已经实行村档乡管的地方, 要努力解决各村档案的日常利用和方便村民利用问题。要加强对乡、村两级档案工作人员的培训, 使他们增强档案意识和法治意识, 增加档案工作的基础知识, 掌握基本技能和基本要求, 提高工作水平。

(三) 以加强“两个体系”建设为重点, 推进档案工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服务

要把涉及教育、医疗、就业再就业、社会保障、物权、诚信、知情权和公共服务获得权等八个方面的涉及民生的档案纳入业务指导范围, 加强监管。对已有民生档案资源要摸清情况, 编制详细的民生档案目录, 进行科学的整合开发, 有条件的地方要优先对民生档案进行数字化处理, 以方便人民群众查询利用;对于新形成的民生档案, 要实行定期向县级以上综合档案馆备份制度;对于过去因管理不当造成民生档案丢失损毁的, 要推出必要的补救措施, 以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二、以综合评估推动公共档案馆建设

档案事业发展综合评估是新形势下推动档案事业向纵深发展的重要手段。各级档案部门要以国家档案事业发展综合评估为动力, 抓住机遇, 加强档案资源建设、信息化建设、服务窗口建设、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馆库建设, 完善公共档案馆的服务功能, 整体提升全省档案工作水平。要齐心协力做好评估的各项准备工作, 申报文明城市的地方要把档案馆测评同评估工作结合起来, 从实际出发, 找准本地区档案事业发展的薄弱环节, 主动向党委和政府汇报, 争取得到党委和政府的支持, 解决一些影响档案事业发展的实际问题。

要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档案局8号令, 完成好文件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编制工作任务, 同时做好各级各类档案馆进馆范围的修订工作, 确保把涉及普通人、关系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反应该立档单位基本职能的文件材料列入归档范围, 纳入进馆范围, 夯实档案信息资源基础。要加强电子文件的收集归档工作, 有条件的地方要积极开展电子文件中心建设。

按照国务院《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认真做好已公开现行文件利用工作。要认真总结查文查档服务窗口建设的经验, 注意收集利用效果事例, 研究改进服务、方便公众的具体措施。

围绕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等重大活动, 开展各种档案宣传和服务。一方面积极参与当地党委、政府开展的重点宣传活动, 主动提供档案服务;另一方面要发挥档案资源优势, 利用报刊、出版物、电视文献片、展览、网络、主题活动等多种形式, 大力宣传新中国的光辉历程、伟大成就和成功经验。

省档案馆要全力做好搬迁工作。各市地县要认真执行国家建设部、发改委新发布的《档案馆建设标准》, 达不到规范要求特别是贫困县的档案馆, 要抓紧做好档案馆建设的可研报告, 争取当地政府批准立项, 以获得国家给予的资金扶持。

三、坚持不懈抓好各项管理

推动档案事业科学发展, 加强依法管理是保障。要抓住全国人大修订《档案法》的有利时机, 深入开展档案法治宣传和档案法制建设问题的研究和探讨, 围绕“两个体系”建设和新领域的档案工作, 以民生档案、重大活动档案为重点, 进一步加强档案法规体系建设, 完善科学的档案管理机制, 促进档案事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科学发展。深入贯彻实施档案行政执法责任制, 注重研究和解决实施档案行政执法责任制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加强档案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和档案行政执法检查, 加大对违法案件查处力度, 形成依法治档、依法管档、依法用档的良好环境, 不断提高依法管理档案事业的能力和水平。

推动档案事业科学发展, 强化安全管理是基础。要深刻认识当前档案安全形势的严峻性, 把确保档案万无一失作为档案部门和领导干部的首要职责, 强化措施, 从严管理, 警钟长鸣, 常抓不懈。各级各类档案馆、档案室要集中开展一次档案家底大普查, 各级档案局要自上而下开展一次档案保密和安全保管的专项检查, 看各项规章制度是否健全和得到有效落实;看工作的各个环节是否存在漏洞和安全隐患;看档案安全防护设备设施是否齐全、能否真正保证档案的安全等等。各级各类档案馆、档案室都要制定应急预案, 对各种突发灾害、突发事件到来时怎样抢救和保护档案制定出方案, 以保证一旦发生突发事件, 档案能够得到妥善处置。对重要的档案要实行多套、异地、异质备份制度, 对已有缩微、复印、数字化等副本的档案原件一律封存, 以复制件提供利用。继续做好国家重点档案的抢救和保护工作, 对每个抢救项目要进行跟踪问效, 项目完成后要及时上报结项报告, 保证把国家补助的专项经费管好用好。

上一篇:我要把春天画下来作文下一篇:六年级课外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