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白求恩的教学反思

2024-08-04

纪念白求恩的教学反思(精选8篇)

篇1:纪念白求恩的教学反思

纪念白求恩的教学反思

纪念白求恩的教学反思

文章叙议结合,叙而简约,议而精辟。教师明确这两点,就要注意引导学生对白求恩同志生平的了解。只有对其生平的感人事迹有充分的感知,才能更好的领悟此文事理统一这一特点。同时,这是一篇说理雄辩的议论文,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充分感知文本,品味文本的美。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文章时,要避免自己喋喋不休的“独台戏”式的.分析,把自己的理解分析替代学生的理解分析。避免满堂灌,扼杀学生对文本个性化的解读及对文章独自的体验,抹杀学生积极思维这一重要过程。教师应侧重于引导学生自读自悟。

基于以上认识,本人在教学上重点突显两个环节:查找并搜集白求恩的生平事迹,特别是感人的事例。“晓之愈深,理之愈明”,这是深入理解本文的情感基础之所在,教学反思《纪念白求恩》教学反思》。学生在搜集整理白求恩事迹的过程,既是培养学生整合材料分析归纳的能力,同时也是心灵受浸染震撼的一个过程。其次,引导学生自读自悟,相互交流,互相启发,深化对文本的理解,特别是对文本的鉴赏,这又是属于对文本的审美的范畴。

教学时,要精心设计文本的切入角度。只有找准了文章的关键点,才能提纲挈领,纲举目张,达牵一发而动全文之功效。如何把握切入的角度及找准关键点呢?教师尽可能引导学生搜集文本的时代背景,对象(人物)背景,写作背景。这是解读文本的重要途径,是指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切入口。

作为读者,我们所阅读文章,也仅此是作者情感表现、人生阅历冰山之一角,只有充分把握文章的“三个背景”,才能更好的透过字里行间,进而抓住文章的灵魂——其精妙之处也就在此。最怕脱离文章进入望文生义的误区。

可是,有时我们的语文教学往往脱离了背景,情感,语境。这就好比把美女当作木乃伊,我们还津津乐道地肢解、碎尸。教学尽可能的把握相关背景,还原情境,揣摩作者的写作动机,品味文中精妙之处。一言以蔽之,从人文的角度出发,培养学生健康的心智,明是非,辨美丑。让学生因文悟美,以文寓美,丰富心灵。这也许是语文的功效。

教学的上策,是教师引而有法,学生悟有所得。教师引诱相导,学生通过寻找,发现,交流,相互补充,丰富了文本,学生思想也因交流而碰撞,在碰撞中互为启发,从而升华对物、对人、对情的高层次的把握与理解。

篇2:纪念白求恩的教学反思

课文《纪念白求恩》教学反思

《纪念白求恩》是苏教版八年级下第二单元第一课,是学生接触的第一篇议论文。本文是毛泽东在1939年12月21日 所作的。此时,距白求恩大夫逝世已经有一年多的时间了。

本文是一篇结构清晰、论证明了的议论文。毛泽东在文中深刻地分析了白求恩的精神品质,他把对白求恩精神的评价提高到共产主义精神的高度,并把他的共产主义精神分析为国际主义、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和对技术精益求精三个方面,号召全党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白求恩的`精神。本文的中心论点是: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白求恩的共产主义精神,三个分论点依次是:学习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学习白求恩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学习白求恩的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白求恩身上所具备的共产主义精神及其各种表现对学生来说是一次很好的受教育的机会。这篇文章不仅是一篇议论文,还是一篇悼念性的文章。因此,课上不仅要学生归结论点分析论证的内容,还要使学生们从心底深处生出对白求恩精神的敬畏。课上,我采取与学生互动的方式,让学生分析并找到论点,老师来总结点拨,这种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学生能准确把握文章的结构,理清作者的思路并从中受到教益

篇3:纪念白求恩的教学反思

【课前准备】

幻灯片用钓鱼岛 的图片做 背景,播放电视 连续剧《北洋水师》主题歌,歌词如下:

东方有一片海,海风吹来童年的梦,

天外有一只船,请带我漂向那天边;

东方有一片海,海风吹破五千年的梦,

天外有一只船,船一去飘来的都是泪!

再不愿见那海,再不想看那只船,

却回头又向它走来,却又回过头,

向———它———走———来!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1-2分钟)

刚才大家听到的这首歌是电视连续剧《北洋水师》的主题歌。相信大家最近都在关注持续发酵的钓鱼岛事件,电子黑板上显示的是几幅有关钓鱼岛的图片(图略),哪位同学能够给大家简要介绍一下中日两国有关钓鱼岛争端事件的由来?

学生:钓鱼岛自 古以来就 是中国的 领土。1895年日本在甲午战争末期,趁清政府败局已定,非法窃取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随后,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二战结束后,《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 告》中规定中 国收回钓鱼岛的主权,因此在国 际法上,钓鱼岛已 回归中国,但日本拒不承认。显然,钓鱼岛争 端与甲午 中日战争有关。

教师:在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因反抗外来侵略而进行的民族战争曾遭到过多次失败,但没有哪一次像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那样,给中国人留下刻骨铭心的伤痛。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上一堂历史探究课《一段不能忘却的历史———纪念甲午中日战争120周年》。

二、落实基础(5分钟)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结合初中阶段已经学过的关于甲午中日战争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背景是怎样的?

2试述甲午中日战争的简要经过。

3甲午中日战争的结果、影响如何?

附:甲午中日战争知识简表

三、活动探究(30分钟)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田中义一)“明治大帝遗策是第一期征服台湾,第二期征服朝鲜,第三期征服满蒙,第四期征服支那,第五期征服世界。”

———摘自陆奥宗光著《蹇蹇录》

材料二(日本内阁总理大臣山县有朋)“朝鲜和中国东北都是日本的利益线,日本必须对这些地区进行保护。”日本外相陆奥宗光密令驻朝公使:“促成中日冲突,实为当前之急务,为实行此事,可采取任何手段。”

———摘自陆奥宗光著《蹇蹇录》

材料三日军进入朝鲜的军队日益增多,清政府驻朝官员要求增派援军入朝,李鸿章复电:“我再多调,日亦必添调,将作何收场耶?”在日军向驻守牙山的清军发动进攻以后,李鸿章仍电告清军统帅:“日军来牙窥探,可置之不理……切勿自我先挑衅。”

———摘自郑彭年著《甲午悲歌———北洋水师的覆没》

材料四1894年,慈禧正筹备庆贺60岁生日的万寿庆典,大事铺张。 她挪用海 军军费修 建的颐和 园工程,仍在继续进行。甲午中日战争爆发以后,户部奏请暂停颐和园工程,慈禧坚决不允。一些主战派官员请求停办“点景”,节省开支,移作军费。慈禧大怒,恶狠狠地说:“今天使我不高兴的人,我也要使他一辈子不高兴。”置民族和国家的安危不顾。当时北京城出现了一副对联: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

———王芸生《六十年来中国和日本》

请回答:

将甲午战争之前中日两国的政治、经 济、军事等方面展开对比,你认为甲午战争能否避免?请说明理 由。(小组讨论2分钟,然后请学生小组代表回答,教师同时进行点评,用时8分钟)

学生讨论的主要观点是“甲午战争不可避免”,理由如下:

1.战争是日本对外扩张政策的必然产物,其侵华之心早已有之,其“大陆政策”是“台湾—朝鲜—东北”、“蒙古—中国—亚洲”。

2.帝国主义国家的支持成为日本实行 侵 略 计 划 的有利条件。

3.清政府腐败的主要史实

1战前不作准备,寄希望于各国调停。

2慈禧忙于寿庆,希望和日本和平了结。

4.朝鲜东学党起义直接导致战争发生。

过渡语:刚才我们一起探究了关于甲午战争爆发的背景和原因。根据史料记载,甲午战争之前,中国的海军实力在世界上排名第九,超过了日本乃至于美国,但是,甲午战争最后的结果却以中国的惨败而告终。请大家阅读课本第59页《〈马关条约〉的签订及其影响》。

请小组讨论下列问题:(学生讨论2分钟,然后小组代表回答,教师同时点评,共8分钟)

1甲午战争对东亚乃至世界产生了什么影响?

2铭记历史,展望未来,从甲午败局 中我们应 该得到什么教训和启示?

学生讨论的主要观点整理如下。

一是《马关条约》的签订及其影响:

中国———丧失大量主 权 (割地、赔款、开放 通商口岸、允许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引起瓜分狂潮,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民族危机空前严重,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

日本———实现“大陆政策”的重要一步,助长其侵略气焰;取得大量利益,加快发展本国资本主义;成为亚洲唯一的帝国主义国家。

朝鲜———逐渐沦为日本殖民地。

沙俄———面对日本的强 大,沙俄并不 甘心,为了与日本争夺在中国 东北的利 益,引发了1904-1905年的日俄战争。但是在 战争失败 后,沙皇统治 根基开始 动摇。

二是教训和启示:

1虽然现在我们身处太平盛世,但是我们的周边地区并不平静。台湾问题、朝鲜问题等热点问题都关乎我们国家的利益,所以我们要增强忧患意识。

2从甲午战争中的惨败、丧失了大 量主权,到伊藤博文对李鸿章的“但有允与不允”这句话中,我们深刻领悟到“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3要想真正摆脱其他国家的侵扰,就必须努力提升我们的综合国力,这也正好 印证了邓 小平同志 的那句话:发展才是硬道理。

……

过渡语:甲午战争中,中国的失败对 于所有的 中国人而言,都是一剂极好的清凉药。学史使人明 智,作为21世纪的青年学子,更应该铭记历史、痛定思痛、展望未来!接下来我们来看第三组材料并探讨相关问题。

材料一两张亚洲杯照片。

图片注解:2004年8月7日,2004亚洲杯足球赛决赛在北京打响,中国队坐镇主场迎战日本队。

材料二不久前,我去了趟日本,日本同我 们总是在历史问题上产生纠葛,所以我在日本特别注意高中生的教科书。他们的教师给高中生布置了这样一道题目:日本跟中国100年打一次仗,19世纪打了日清战争(甲午战争),20世纪打了一场日中战争(抗日战争),21世纪如果日本跟中国开火,你认为大概是什么时候?可能的远因和近因是 什么?如果日本 赢了,是赢在什 么地方?如果日本输了,是输在什么条件上?分析之。

有个高中生这样分析:我们跟中国很可能在台湾回到中国后有一场激战。台湾回到中国,中国会把基隆与高雄封锁,台湾海峡就会变成中国的内海,我们的油轮就统统得走基隆和高雄的右边。这样,会增加日本的运油成本。我们的石油从波斯湾出来跨过印度洋,穿过马六甲海峡,上中国南海,跨台湾海峡进东海,到日本海,这是石油生命线。中国政府如果把台湾海峡封锁起来,我们的货轮一定 要从那里 经过,我们的主 力舰就会 出动,中国海军一看到日本出兵,马上就会上场,那就打!按照判断,公元2015至2020年之间,这场战争可能爆发,所以,我们现在就要做对华抗战的准备。

———张寿卿.历史题该怎么考?[J].读者,2004(20).

请小组讨论下列问题:(学生讨论2分钟,小组代表回答,同时教师点评,共6分钟)

1为什么亚洲杯中日两队决赛的时候,球场上的球迷会打出“俺是八 路”的标语,喊出“打败日 本、中国必胜”的口号呢?

2请同学们依据材料并联系现实,谈一谈对中日问题的预测和看法。

学生讨论的主要观点如下。

1.友好相处成为主流(日本投资、友好访问等)。

2.矛盾摩擦依然 存在 (台湾问题、教 科书、靖国神社、南京大屠杀等)。

和平共处是中日两国绝大多数人民的共同追求,两国在这些方面也做了很多努力,如日本在中国的投资逐年增多,民间的友好访问也不断增多。因此,中日两国之间,友好相处应该成为主流。但不可否认的 是,由于一小部分日本右翼势力对日本侵略亚洲邻国的史实拒不承认,毫无悔意,使得日本和中国以及东亚其他国家之间的矛盾摩擦依然存在,且有愈演愈烈之势,这也严重影响了中日两国之间的友好往来。

四、结束语(2分钟)

同学们,虽然黄海海面的隆隆炮声 已经远去,但甲午战争中中国的惨败,给中华民族敲响了警钟。

以古鉴今,环顾今日之全球,我们今天 依然身处 动荡不安的国际环境之中,刀光剑影离我们并不遥远。冷战结束后,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各种力量的消长,既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提 供了机遇,同时也使 我国面临 诸多挑战。为此,我们要总结历史经验,居安思危,保持自己清醒的头脑,制定经济、国 防、外交等诸 多方面的 正确战略,以使中国在全球化的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

今天的探究课就上到这里,同学们下课!

五、教学反思

如何将历史探究课上出新意,使学生在既能掌握知识又能提高学科能力的历史课中陶冶情操呢?笔者以为要注意如下几点。

(一)要精心设计探究环节

1.结合时政热点,创设探究情境

学生参与探究性学习的主要动机来自对探究对 象的兴趣,从时政热点问题入手来选择探究对象,就容易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近期,中日钓鱼岛争端是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而钓鱼岛问题与甲午中日战争有着密切的联系。笔者通过向学生展示钓鱼岛地图,介绍当前的中日钓鱼岛争端事件,并回顾钓鱼岛问题的由来,从而激发了学生对甲午中日战争相关问题的探究欲望。所以,通过设置探究问题的情境,使学习内容贴近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为问题探究创造条件。

2.呈现历史材料,创设探究条件

历史探究性教学,是通过引导学生 自主探究 问题,达到在探究、解决问题过程中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的目的。而人们获取历史认识的前提是解读承载历史信息的原始材料,历史探究性教学就是把学习历史看作是借助史料研究和认识历史的过程。所以,历史探究性教学离不开对史料的选择与运用。本堂课上,笔者围绕探究的目标和要解决的重点问题,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呈现各种史料,引导学生对多种史料进行解读、辨析和推论,以解决历史问题。

3.注重教师指导,训练探究方法

探究性学习不是让学生接受教师的现成结论,而是要通过学生自主探究获得对历史的认识,由于受阅历、知识和能力的制约,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中会遇到许多困难,需要教师的指导和帮助。笔者在提出探究 问题后,通过对问题和原始材料的解读、说明,帮助学生确定问题探究的方向、角度,辨析材料的可信度,理解材料的含义。如图片材料中中国球迷的表现反映出来的问题,学生很难形成正确的认识,笔者指导学生要首先认识到和平共处是中日两国绝大多数人民的共同要求,对球迷的表现要辩证看待;在学生讨论和探究的过程中,要对其探究方法进行指导,如对历史事物进行对比的角度有哪些,如何辩证地分析历史事件产生的影响,谈谈历史事件对后人的启示等等。教师对学生的指导要及时、恰到好处,以帮助学生纠正思维偏差,养成正确的历史观。

(二)探究活动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1.围绕目标展开探究活动

探究性教学是以问题为载体,以研究史 料为途径,从而掌握知识、提高思辨能力并形成正确价值观的一种学习活动,探究活动围绕目标开展,有利于学生聚焦思维,提高课堂效率。笔者通过引导学生对甲午中日战争原因、影响和启示的探究,提高了学生阅读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也培养了学生正确分析和归纳历史知识、总结相关史实之间内在联系和综合评价历史的能力。同时,通过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的灾难和屈辱,对学生加强了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教育,也增强了学生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2.活动设计具有可操作性

要达成探究目标,必须考虑学生的 认知水平,注意探究活动的可操作性,这样才能有效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使学生保持高昂的探究精神。例如,本堂课上,笔者这样考虑:一是要做好知识铺垫。尽管学生在初中时已经学过甲午战争的相关知识,但大多已经遗忘。笔者在提出探究问题之前,首先指导学生根据提供的问题阅读课本,并归纳知识要点,做成表格,这样,在探究问 题时就具备了必要的知识基础。二是问题设计 有梯度。探究的问题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做到由浅入深;就中学生的认知水平看,提出的问题难度应该适度,让学生能够凭借已有知识和认知水平解答问题,问题的学术性不可太强。笔者先就甲午战争的原因和影响进行设问,适度降低问题的难度,然后对中国球迷的表现谈看法,对中日问题进行预测,提高了问题的难度,而且给学生提供了发挥见解的空间,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欲望,收到了良好的探究效果。

3.探究过程注重动态生成

教师在活动过程中,既要预设好过程,体现计划性,又要根据课堂探究过程的实际,对教学设计及时进行调整,重视并利用好课堂中的生成性资源。在本课探究的最后一个环节,笔者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亚洲杯中中日两队决赛的时候,球场上的球迷会打出“俺是八路”的标语、喊出“打败日本,中国必胜”的口号呢?这一问题有一定的思考自由度。大多数学生都认为历史上日本侵略中国,且现在否认历史真相,因而导致中国人民的不满和愤怒。但也有学生在讨论时提出:中国人对日本政府的做法有情绪,但是体育与政治不可混为一谈,体育应成为促进中日两国友好的桥梁。后者能从另一角度提出有见地的看法,是问题预设时留下生成空间的结果,也是课堂开放创造的效果。

总之,历史课堂探究教学,在课程改 革不断深 入的今天大有可为,值得我们深入探索和思考。

摘要:一部中国近代史,是中国人民饱受列强侵略凌辱的历史,同时也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抵抗外侮的牺牲奋斗史。120年前,中日两国之间进行了一场足以改变两国历史走向的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岁月历经了两个甲子轮回,时至今日,当我们重新回顾这一段历史时,如何让我们的学生重新认识这一段不能忘却的历史?正如胡锦涛同志在早稻田大学发表言论时所说的: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篇4:反思与纪念:辛亥要谈三个一百年

《同舟共进》:在辛亥80周年、90周年时,您曾一再提出反对“嘉年华式”的纪念。2011年是辛亥100周年,您觉得这种现象有改观么?我们该如何纪念100年前的那场革命?

章开沅:继承辛亥革命遗产,能对辛亥百年进行真正的反思,就是最好的纪念。民主共和的思想、节制资本、平均地权,这些思想我们都需要继承。2010年以来我就在不断参加各种有关辛亥的纪念活动,就我所了解的情况看,还是比较踏实的。但也不排除打着辛亥百年的旗号搞其他活动的现象,这是不可避免的。有些地方为了发展,不得不利用文化这张“虎皮”。我一直强调,纪念不要一阵风、一阵热。很多官员的做法是,博物馆盖起来了,纪念碑立起来了,政绩已经记上了,过了这阵儿也就不管不问了。庆典不可避免,但通过庆典,我们应该反思:怎么改进自己的工作,已经过去100年了,还有未来100年呢?这条路该怎么走呢?

对于辛亥百年的反思,通常有两层含意:一是反思辛亥革命百年以来的历史,二是反思百年以来的辛亥革命研究。总的来说,辛亥革命研究这些年出现了过分细化甚至碎片化的趋向。历史是一个整体,所以我提出,应该将辛亥革命研究扩充到“上下三百年”,除了回望辛亥之前一百年,辛亥以来一百年,下一个一百年也要纳入视野。辛亥革命是人类历史长河中的一个部分——如果没有从大历史里观察辛亥的气度和境界,写出的历史是有局限的,也必然不能完整地认识辛亥的意义和价值。

《同舟共进》:能否详细谈一下您所说的三个一百年?

章开沅:我特别强调历史的延续性与复杂性。为什么不能忽视辛亥之前的100年?因为它是孙中山先生思想形成、革命纲领形成的基础,是辛亥革命的土壤。没有它,就没有辛亥革命。反过来,前面有了这样的100年,接下来即使没有辛亥革命,也会有其他革命。

辛亥以前的100年,就是19世纪,是工业革命以后最重要的100年。工业的发展此时已到规范时期了。这100年,生产力的解放、人类文明的更新、全球化的浪潮,都以惊人的速度进行着。在《民报发刊词》里,孙中山用精警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百年锐于千载。”这个“锐”实际上是指100年等于1000年。在这样的全球大背景、国内小背景下,孙先生认为革命是不可避免的。所以他从革命一开始,就立足高远,看到了西方文明的利与弊,并结合中国实际,形成三民主义的政治纲领。那时并没有谁来委托他思考这些问题,他只是出于一种历史使命感来学习、思考、观察,最后形成政治纲领,这很了不起。我认为辛亥革命提出的纲领,包括三民主义,到现在都有实在的意义。

第二个100年就是辛亥革命到现在的100年。从时间上讲,100年要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从空间讲,应把两岸四地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这样才可以真正看出,辛亥革命有哪些遗产,哪些发扬了,哪些是好的,哪些是负面的;以及如何让辛亥革命的一些好理念、好经验,继续影响今日社会、今日中国。例如台湾,它当然有很多问题,但它的民权程度、民主探索是否值得两岸四地思考?再比如香港,它的法治,是否值得两岸四地借鉴?

辛亥革命是达成共识的结果,今日世界、今日中国也需要共识。我认为,文化就是中国两岸四地的最大共识。孙中山的革命历史遗产还存不存在,他所遗留的事业有没有人继续下去,他在辛亥革命前后的思想理念是否还有影响?这些都需要实事求是地研究,不要用党派的观点来左右研究,应该更客观、更超越,把中华文明浓缩为一个整体。

前两个100年,都是前人做的事业,但未来的100年是我们的事情、年轻一代的事情。环境污染,资源浪费,战争绵延不绝,人类在自我毁灭。如果不惊醒的话,未来100年有什么样的前景,很难说。所以我们不需要一般的纪念、庆祝,需要的是反思、思考:世界往何处去?人类往何处去?中国往何处去?

完整地看这三个一百年,更感到孙中山的伟大——他在百年以前思考的问题,百年后我们仍在思考。

《同舟共进》:您刚才提到“三民主义”的现实意义,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对今日有何启示?

章开沅:当代最困扰的,就是民族主义、爱国主义问题,甚至就是国家主义问题。我们应该做一些新的思考。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南海问题,背后当然有霸权主义,但也有民族主义与国际主义、人类整体利益、国际整体利益的关系问题。孙中山对此已有很好的表述,那就是把民族主义和国际主义放在一起来考虑。一个民族必须保持自己的主权与领土完整,但民族主义不能发展过度,过度膨胀的民族主义必然侵犯其他国家民族的利益。所以孙中山认为民族主义是世界主义的基础;世界主义是民族主义的目标,而且是一个更大的前提。孙先生关于世界主义和民族主义的结合、融合、处理,很有政治智慧,到现在还是有影响的。

民权主义当然更重要。民权主义实现了吗?没有,但是在前进。把两岸四地的政治情况看一看,是否仍在遵循当年孙先生的这种追求,是否还在继续往民主共和的道路上发展?我认为是的。孙先生不是完人,他在当时不可能提出一个完美无缺的架构来。大陆的问题很复杂,台湾的情况更复杂,但台湾正在探索中。当然,大陆通过改革开放也在不断探索,各种空间比以前大多了,但从整个国家的民主发展程度讲,恐怕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有很多障碍要突破。

我只相信一条:民主从来都不是施舍的,都是靠争取得到的。我相信三民主义的核心是民权主义,民权主义即of the people、by the people、for the people ,这of、by、for三个连结词非常重要,我认为这是普适性的。我们的执政者和老百姓,脑袋里面有没有这三个连结词呢?不能说没有,但并不普遍。

民生问题如今已成为世界问题了,在中国也越来越摆上议事日程。如何解决贫富差距带来的尖锐矛盾,孙中山尽管没有具体方案,但有思路:一是节制资本,一是平均地权。我们现在解决问题的思路需要反思。比如为了应对金融危机,砸入4万亿刺激经济——这其中有多少浪费,多少贪污?有时该花的钱不花,不该花的乱花,结果是满城开挖,四面“开花”。所以我说,我们现在还没有资格把百年辛亥办成一个“嘉年华 ”。

这100年来,成绩大,问题也很多。民主法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一关必须过。我们要做公民,不仅做中国公民,还要做世界公民。孙中山就是世界公民。没有人民的自觉,没有广大人民的参与、监督,便不能从根本上、制度上解决腐败问题。发展的路上潜藏着很多危机,这不用慧眼就可以看出来。能不能过这道坎儿,就要看政府和老百姓的大智大勇。现在强调“求稳”,但真正的“求稳”也需要政治智慧——不要只盯着眼前一点利益,今日中国需要的不是个别官员的位子稳,需要的是“求大稳”,国家、社会、民心之稳。我很珍惜我的晚年,我要呐喊到底。

《同舟共进》:辛亥革命建立了民国。近年来的一个趋势是大家似乎跳过辛亥,热衷于“民国风”、“民国范儿”。您曾亲身经历民国中晚期,能否谈谈您所体会的民国?

章开沅:辛亥不应该被忽略。如果没有辛亥革命,还有五四运动吗?还有后来的北大吗?现在对民国有美化倾向,这可能是对现实不满的一种发泄。我经历过民国,民国时代有些官员甚至知识分子也有腐败,有很多问题并不美好,最大的问题就是国民党的一党专政。但那时的知识分子远没有到卑躬屈膝的地步。那时有一部分知识分子能够保住自己的骨气,保住自己相对的独立性,在很严酷的政治环境里面争取民主,争取自由。

《同舟共进》:您提到那时知识分子的风骨和独立性,本刊正在出一套精华作品系列,其中一册收录几年来《同舟共进》刊出的有关民国知识分子的文章,书名就叫《文人的骨气和底气》,近日将寄赠您一册,请指教。

章开沅:谢谢,我很期待这本书。辛亥时期,在追求民主共和的路上,有很多报刊勇于发声。现在,《同舟共进》、《南方周末》、新华网等媒体也能够发出真实的声音,这是我们继续民主共和之路必需的声音。

(本文由章开沅先生口述,本刊记者郭芙秀整理)

篇5:《纪念》教学反思

《纪念》是北师大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课文语言生动活泼、富有童趣。把生活当中人们的行为安排到动物的世界中去,借小动物们给自己造的小亭子留纪念的故事,告诉我们:最珍贵的纪念不是刻上什么字,而应该像小刺猬那样,爱护它、美化它,从而了解怎样与自然和谐相处、怎样与周围的事物和睦相处,进一步树立环保意识。

本节课的优点:

1、在教学本课时,我尝试识字教学与阅读教学兼顾,在扫清字词障碍时,让学生发现“刻”与“该”的相同与不同之处,在图中找一找“台阶”、“柱子”、“旁边”、“周围”的具体地方,发现“蜜蜂”和“蝴蝶”相同的部首有什么,在生活中你还积累了哪些带有“虫”旁的字,并注意发现带有“虫”字旁的字多于昆虫有关。

2、在指导朗读教学中,我引导让学生体会小动物们在盖好小亭子后的高兴心情,指导学生读好“大家围着亭子唱啊、跳啊,真高兴!”。在理解小动物们都留下了什么纪念时,注意让学生看图发现小动物都具体做了什么,课文中时怎么表达的`,从而让学生理解“纷纷”,让学生对比小刺猬和其他小动物们的做法有什么不同,体会小刺猬的想法和做法,体会“乱刻乱画是不对的”。通过第二年春天亭子发生的变化,指导朗读“啊!亭子周围开满了五颜六色的鲜花,蜜蜂在花丛中唱着歌,蝴蝶在花丛中跳着舞,小亭子更美了。”,通过让学生带着动作、师生合作、表演读等形式让学生充分的读,读出感情,进而理解美化亭子才是最好的纪念。最后一自然段,通过“小刺猬甜甜地笑了”发现小刺猬栽花,他行为的美好以及不愿张扬的个性。

本节课的不足:

1、由于准备的不足,在板书中,呈现给孩子以及听课老师的是“乱刻乱画 美化”,忘记写了“不应该和应该”几个字,出现了重大的失误,有理解上的歧义。

2、识字教学还不够扎实,虽然设计了识字教学,但都流于老师讲和学生说的形式上,没有给学生写一写的机会,没有将识字教学落到实处。

篇6:《纪念刘和珍君》教学反思

学生学习收获

知识与能力:1、理解本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2、抓住作者情感发展的脉络,理清思路。3、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4、学习刘和珍等爱国青年渴求真理、勇于斗争、对祖国有高度责任感等优秀品质。

过程与方法:一、感知课文,诵读文段。二、明确课题,合作探究三、分析材料,扣题成文四、发言交流,完成结题

篇7:纪念白求恩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对幼儿园、老师、同伴的热爱之情,不忘幼儿园的幸福生活。

2、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及做事的持续性,拓展幼儿与人让交往的技能。

3、培养幼儿能独立地进行纪念册的设计、制作。

4、激发幼儿渴望上小学、即将做个小学生的自豪感。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活动准备:

录音机、磁带、白纸若干、彩笔、订书机。

活动过程:

一、请幼儿欣赏音乐《甜甜的家》,再次感受与老师同伴在一起的快乐和幸福。

刚才,我们欣赏的歌曲的名字叫《甜甜的家》,这个甜甜的家指的是哪里?甜甜的家里都有谁?一家人在一起心情是怎样的?

二、谈话,萌发幼儿的惜别之情。

我们有这么一个甜甜的家,真幸福。可是,过些日子,我们小朋友即将升入小学,要离开这个甜甜的家,离开朝夕相处的小伙伴和亲爱的老师,你们有什么感觉?心里是怎么想的?你们有什么话要对老师和小伙伴说?

三、激发幼儿建立纪念册的愿望。

不管我们怎么舍不得,我们还是要分开。分开后如果想和大家联系,该怎么办?[快思老师.教案网出处]用个什么办法把小伙伴的信息保存下来,不会忘记,而且方便大家以后联系?

给小朋友2分钟的时间讨论一下。

幼儿交流好办法。

四、讨论纪念册的内容和形式。

我们可以把自己的信息记录在一张纸上,然后把每个小朋友的信息装订在一起,做成一本纪念册,小朋友想老师和小伙伴的时候就可以看看,还可以随时联系。那么,我们应该在这张纸上记录哪些内容,让小伙伴一看就知道是谁的信息?

根据幼儿的意见确定记录内容和形式,如内容可包括姓名、电话、自己的爱好等,可以绘画或写字,然后鼓励幼儿在纸上表征出来。给幼儿10分钟的时间完成。

五、请个别幼儿交流展示自己记录的内容。

将全体幼儿的记录纸装订成纪念册。

六、活动延伸:

请幼儿回去后给自己的纪念册设计封面,好好保存,永远记住幼儿园这幸福美好的时光。

教学反思:

本次主题活动是以幼小衔接为主,情感为主线的一系列生动的活动。以幼儿参观小学掀开主题活动的帷幕,到对小学的好奇、想要上小学,再到对幼儿园的依依不舍、对老师朋友的分别,都体现了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情感发展。与此同时,一系列活动中教师、家长的参与也是我们作为成人参与者心灵受到了孩子们的触动,萌发了想要为孩子留住幼年回忆的想法。

篇8:纪念白求恩的教学反思

创刊于1985年的这份刊物,是改革开放之后,我国最早的高等教育刊物之一。30年间,她经历了一次更名, 从最初的《高等教育学报》,更名为《中国高教研究》。经历了二次改版“扩张”,从1985—1991年的季刊,到1992—1999年的双月刊,再到21世纪开始的月刊。经历了三任主编,分别是黄展鹏主编、王革主编和王小梅主编。30年间,共出版了255期(含4期增刊),“网罗”了近千位作者,其中包括党和国家领导人、改革开放以来历任教育部长(教委主任)和分管高等教育的副部长(副主任)、大学校长、教育厅长等不同级别的高等教育领导者和管理者,也包括那些“职业”的高等教育研究学者,还有在读的博士生和硕士生。30年间,共发表了八千余篇文章,其中被人大复印资料和《新华文摘》转引的文章几百篇。按作者单位统计,涵盖了我国500余所高校,上至“阳春白雪”的清华北大,下至“下里巴人”的高职院校和民办高校,乃至于部分以省政府名义出现的文章。30年中,在贵刊发表文章最多的作者是周远清会长,有47篇;还有瞿振元会长17篇,杨叔子校长16篇,我的老师潘懋元教授有11篇,令我看了之后汗颜。30年间,曾设有令人喜欢的“探索与争鸣”、“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研究”以及“促进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栏目,也有不受人待见的“高校保卫工作研究”以及“学会和期刊编辑工作研究”等栏目。可惜的是,一些受宠的栏目与不受人喜欢的栏目,就像把“小孩和脏水”都泼掉了一样。30年间,从最初没有中文摘要和关键词,到2003年开始,文章出现了中文摘要和关键词,再到2012年开始有英文题目、摘要及关键词。同时我还注意到,从1988年开始,贵刊出现了广告 ;从1994年开始 ,封面开始采用彩色图片,包括人物照片和高校的校园风光照片,其中该年第4期,第一次采用高校的校园大门作为封面;从2000年开始,几乎每期都有高校的广告宣传页,每期刊登4~6所高校不等。30年中,最长的文章有52页,刊登的为完整的研究报告,最短的文章有1页;最少的一期有14篇文章,最多的一期有53篇文章,尤其是在1998年和1999年两个年份,每期文章数量都超过40篇。如果有更多的时间,再做进一步的详细统计,可以得出更多的数据,给我们提供更多的分析视角。

以上数据,既有“温暖”的一面,也有“冰冷”的一面。通过以上最简单、也不够全面的统计数据,对贵刊30年走过的路,可以做如下的基本判断和评价 :这是一份有明确办刊宗旨和使命的期刊,既坚持了最初确立的办刊宗旨,又不囿于某些“陈规戒律”。这是一份受各级领导高度重视的期刊,浸透着许多高教管理者和研究者的心血,涵盖的作者队伍是其他同类期刊无法比肩的。这是一份经过市场经济洗礼的期刊,留下的既有顺应某些“市场潮流”的痕迹,也有超越了“市场潮流”和影响的烙印。这是一份展示中国高等教育走向大众化“缩影”的期刊,刊物的“更名”“扩版”与大学的“更名”“升级”有一定的相似,从中可以看到从不规范逐步走向规范,从稚嫩走向成熟的痕迹。这是一份典型的“专业化”期刊,始终恪守于“高等教育”,从不偏离轨道;还是一份特色鲜明的“本土化”期刊,共有9篇文章出自外国学者,“国际化”的初衷只是时隐时现。仔细品味160本期刊,不同的观者可以截取不同的数据;面对不同的数据,不同的作者可以做出不同的结论和判断。通过这160本期刊,你可以看到一幅立体的中国高等教育30年的发展画面, 既可以得出“这是一份不断进取的期刊”,也可以得出“这是一份似乎走过弯路正在上升的期刊”。无论如何,30年的期刊史,令人回味,值得反思。

在1985年的创刊号上,《编者的话》是这样描述办刊宗旨的:

为适应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更好地开展高等教育理论的研究和学术交流。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创办了《高等教育学报》。它是高等教育工作者和理论工作者进行学术理论研究和交流的共同园地。

《高等教育学报》遵循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导方针;宣传、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教育理论、特别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在中国高等教育领域的应用和发展;探讨有关高等教育的各种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为开展国内外的学术交流,发展和繁荣高等教育学术理论的研究,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科学体系,使高等教育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为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民主、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服务。

《高等教育学报》刊载国内外有关高等教育学术研究的成果;发表高等教育研究方法论的著作和探讨高等教育未来与发展的文章;介绍有代表性的学术观点、学术流派及其代表人物,以及新兴学科及其代表人物和著作;报道国内外高等教育学术理论研究的动态,等等。

《高等教育学报》坚定不移地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不论名家论著,还是新秀佳作,抑或“新兵”习文,只要言之成理,持之有据,即予发表。有争论的问题,持各不同观点者,均可各抒己见。作为编者,我们热诚地希望广大的高等教育理论和实际工作者积极为本刊撰稿, 特别欢迎提出需要讨论的向题,并参加论争。对于联系实际、勇于探讨、立意新颖和观点鲜明的文稿,本刊将予优先发表。

《高等教育学报》刚刚问世前进的历程中必然会有重重困难和种种问题。但是,我们坚信,有广大高等教育工作者和读者、作者的大力支持、热情帮助,一定能够克服困难,解决难题,开拓前进! 让我们团结一致,为办好《高等教育学报》而共同努力,愿它不断成长,日益完善,开出艳丽之花,结出丰硕之果!

至今重温由697个字构成的《编者的话》,依然感受到当初创办者的前瞻,无论从哪个角度考量,都不失为一个“顶层设计”的“宣言”,就像历史上那些著名大学的《大学章程》,依旧不失时代感。抛开历史的时空,仅仅阅读《编者的话》,你会感受到,贵刊在创办之初,就已经具备了“而立”的气质和成熟。但当你仔细翻阅这30年的期刊,又会感受到贵刊离“而立”的距离,更很难得出贵刊已经到了“而立”之年。翻阅完30年的期刊,我突然感觉到,岂止是贵刊,所有的刊物,包括社会各种组织,乃至所有的人,当他到了“而立”之年的时候,未必已经“而立”。

“而立”之年,既代表着成功,也代表着代价。“而立”之年的期刊,应该有其鲜明的个性,比如研究领域的定位、外观与格式的不同。在栏目设置上,“而立”之年的期刊也应有其特色化的栏目,看到这些个性化的栏目,大家就知道这是某个刊物。但我认为,作为刊物的“而立”之年,应该是“一个争鸣的阵地”。《中国高教研究》在“争鸣”这个问题上,曾辟有栏目,也发了一些文章,但其目的性和影响力都十分有限。在我的印象当中,我国所有的教育类期刊,在这方面都有明显的不足,感受最深的是上个世纪80年代初《教育研究》创刊时,发起的关于“教育本质”的讨论。这场讨论延续了几年, 在那场讨论已经结束几年乃至十几年之后,我还会感受到讨论的余波。在1990年前后的一次会议上, 我第一次见到了曲阜师范大学的陈信泰老师。他是那场讨论中“教育的本质是上层建筑”一方的典型代表,就这个命题,他在《教育研究》发了不止一篇文章。虽然这是我们第一次见面,他还在津津乐道当年的讨论和自己的观点。在1996年6月前后,我和潘懋元老师借到曲阜开会的机会, 来到陈老师府上,这时他已退休,在交谈中,他又提起了对教育本质的看法,其观点依旧未改。实际上,在今天高等教育领域,值得“探讨和争鸣”的话题非常多,例如高等教育的产业性和公益性、通识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等命题,都有非常大的讨论空间。一份高水平的杂志应该“搅动”理论争鸣 ,并对重大理论问题进行追踪研究 ,应该对一些重大理论问题形成一个历史的链条,它应该是一种历史的递进。

我国是高等教育大国,造就了高等教育刊物的大国。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期,高等教育研究专业刊物相对较少, 只有《高等教育研究》(1980年)、《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1983年 )、《江苏高教》 (1985年)、《高教探索》(1985年) 等高等教育类专业期刊,《中国高教研究》是研究中国高等教育最主要的阵地之一。20世纪末以来,高等教育研究的专业刊物不断增加,一些教育类刊物、综合类刊物也开始关注高等教育问题,使得《中国高教研究》的学术影响力出现明显的变化。如以“高等教育”为关键词进行题名检索,1986年,《高等教育学报》(《中国高教研究》) 的相关文章有13篇, 占该年度此类文章总量的比例为5%(13/226);1993年 , 改为《中 国高教研 究》后的 第二年,其所占比例为7%(38/510);但是,到2000年,这一比例降至2.5%(40/1626)。在众多的“分羹”面前,《中国高教研究》的机遇与挑战并存,抉择的正确与否将直接决定其未来的生存空间。

对于一份学术刊物而言, 最重要的是其学术水平。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评价中心发布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报告 (2014年 )》当中 ,教育学科共收录期刊33种,《中国高教研究》为核心期刊,排名第6,在专门的高教类刊物当中仅次于《高等教育研究》(权威期刊, 排名第3)[1]。从排名来说,《中国高教研究》的水平已经很高。从历年设置的栏目来看,《中国高教研究》的学术性也在提升,比如曾经出现的刊登经验总结式文章的栏目逐渐消失了。但客观地说,《中国高教研究》的实际排名与大家内心对它的排名还有一定的差距。期刊以文而重,一份刊物要想获得水平的提升和维持,获得广大读者和作者群体的认可,吸引高水平的作者发表他们高水平的论文是必须的。

今天在我国,刊物名称中曾经出现“高等教育”的期刊共22份,现在依然有“高等教育”的期刊有13个,CSSCI刊物2个(没有包括《中国高等教育》),冠以“中国”二字的高等教育期刊有两份,分别是《中国高教研究》和《中国高等教育》,前者是一份会刊,后者是“黄袍加身”,有强大教育主管部门支撑。但是在现实中,“研究”二字也许更具有优势,更容易获得人们的青睐。如何在“研究”二字上做文章,恐怕是与另一个“中国高等教育”竞争的关键。因为在我国高等教育研究和期刊市场上,是否冠以“中国”已经没有那么重要了,重要的是“研究”和“研究中国”。当然,这不是说将国际比较教育研究和外国教育研究排除在外,而是“为我所用”。

在我国,许多刊物的厚度在不断增加,然而,读者阅读时的感觉,却是越来越薄了。在过去30年,我一直坚持订阅的刊物是《读书》,过去是每期必看,现在做不到了。即便如此,还是在订阅,有时出差不小心落在了飞机上,只好叫学生到书店再买一本,以保持完整。即使没有时间阅读,也不想缺了一本。从阅读到变成收藏,尽管刊物的价值降低了,但也反映了一本刊物在读者心中的位置。到现在为止,在我国教育类刊物中,还没有一本这样的刊物,在世界上可能也没有这样的教育类刊物。但我希望能有这样一本,至少从事教育研究的人,能够有一本这样的刊物。

在中国, 要办好一份学术刊物是一件棘手的事情,它需要的不仅仅是智慧,还要有勇气。有智慧而没有勇气,就算想办好也不敢实行;有勇气而没有智慧,即使敢办好也是徒劳。一份杂志如何把握政治与学术二者之间的距离,便决定了这个刊物的生存地位。熟悉《中国高教研究》这份杂志的读者都知道,它的办刊理念中有两个特点从未变过:一是在整体上保持了创刊时的基本框架和特色;二是在关注重点和办刊方式上结合时代特征持续变革。这种既保守又开放的特点保证了这份杂志的生命力和竞争力。

在办刊最初的十几年中,作者大多数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和高教界知名学者,所刊发的重点是宣传国家教育政策、教育会议以及高等教育学会的文章。可是除了这部分以外,也有高等教育领域内的知名学者在上面刊发文章,这些文章大多数以理论性文章为主,集中在思考当时社会里高等教育发展的重大问题以及发展方向方面, 实证性的文章只占很少篇幅, 很多时候连1/3都不到。就拿1993年第1期来说,它总共有23篇文章,其中结合实际情况来分析微观问题的实证性文章仅占8篇,其余的文章要么是领导报告,要么是政策宣传,可称得上学术性文章的也只约占1/3左右。随着刊物的不断发展,加上学术界学术规范和关注取向的变化,到了21世纪之后,这份杂志的风格也发生了很大变化。首先是作者群体方面,国家行政部门领导的文字在其中所占的篇幅明显减少,而普通学者的文章显著增多;其次在文章风格方面,它不再是单纯的文字性表述,而是开始出现各种数据、表格、图形等科学化的写作方式,并且其关注的问题更加与实际接近,由此可以看出这些文章正朝一种实证性的方向发展。例如在2010年第1期,在31篇文章中 ,实证性的文章就占了21篇 ,已经达到2/3, 这种变化也反映了学术界整体研究范式的发展趋势。

作为一个真正的学者, 不论他从事的是什么专业,在他的心目中,对本专业的学术刊物都有一本账,对其水平优劣都有自己的价值判断,都有自己对某种刊物的偏好,都愿意把自己最好的文章投给自己最喜欢的刊物。由于特殊的评价体系,国内的杂志被人为的划分三六九等,具有典型的科层化色彩。在我国,一份权威杂志的形成,既有学术底蕴的功劳,也有最初的办刊背景, 尤其是支撑杂志的即办刊单位的身份。看看今天我国的权威杂志,几乎无一例外都有所谓国家级的研究单位支撑。在计划经济的条件下,办刊单位的行政级别和权威性几乎就决定了杂志的权威性,它是一个杂志的保护伞。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层保护伞的作用在降低,杂志的权威性最终将取决于学术水平,非权威单位的杂志会向权威单位的杂志提出挑战。从质量来说,《中国高教研究》目前是国内最好的教育类杂志之一。在国内所有的教育研究机构当中,几乎都把《中国高教研究》划分在“权威期刊”的范畴。但是,能否长期维持自己的权威性,在50年乃至100年后 ,依然是“权威杂志”,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命题。

今天,期刊的功能在异化,市场因素正在赋予杂志某些外在的功能。由于制度的因素和生存的需要,今日的杂志都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一种工具,越是权威的杂志起工具的作用越是明显。例如,在权威杂志上发表一篇文章,作者还可以从单位获得几百元至几千元乃至万元不等的奖励。权威杂志已经成为一个“经济平台”。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与杂志本身并没有什么关系,它是一种“制度环境”的产物,但它可能会催生出某种东西,某种一眼即明、与学术格格不入的东西。作者和社会把刊物当成工具是一回事,这是一种无奈,也可能是一个过渡阶段,但编辑部如果把刊物当成一种工具,就是另外一回事了。今日之盛和权威就可能是明日之衰。

一本好的杂志应该是跨越国界的,其权威性应该是国际水准上的。从国际的视角看《中国高教研究》,似乎还有不尽人意之处。1994年,我在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院作访问学者,在与香港同仁的交流中,内地的教育出版物,他们只知道《教育研究》,且对内地的教育刊物都有微词。当时在香港的7所大学中,对内地的教育类杂志都没有列入认可范畴,今天是否变了不得而知,这其中也许有某种政治的因素。在当时的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院,只有一位刚刚任教的年轻教师在《教育研究》上发文章,后来虽见到几篇,也不是很多。2002年,我入选美国富布莱特学者,出国之前,《教育研究》高宝立主编打电话给我,让我借此机会向国外著名学者约稿,以提升《教育研究》的国际化品位。我在美的研究单位是加州伯克利分校高等教育研究中心,马丁·特罗教授在此工作。为了完成高主编交给的任务,我向特罗教授提出了约稿的要求,并向他介绍了《教育研究》在中国的地位,他没有正面回答我的要求,只是说没有现成的稿子,刚刚完成的一篇文章,准备在英国的一份杂志上发表。在美一年,并没有完成高主编交给的任务,空手而归。实际上,在中国今天的教育类杂志上,还是能够见到几篇外国学者写的论文,但据我所知,极少是第一次发表,大多数是重复发表。今天,教育国际化的大门已经打开,国内的许多学者,尤其是青年学者,已经把目光投在了国际的学术杂志上,一个新的群体也有可能淡出国内杂志的视野。《中国高教研究》作为中国开展教育研究的“权威杂志”,能否在国际化的视野中重新思考自己的定位?

诚如人有生老病死的生命周期,一个刊物也有其特定的生命周期。但对于期刊来说,寿命的长短似乎不是特别重要,关键是风格、定位、品位以及留下的历史痕迹。在近代中国教育史上,有的教育杂志刚一发行,就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即使是短命的,也给世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关于这个话题,我曾经讨教过潘懋元老师,他告诉我,旧中国比较好的教育类杂志,有中华书局办的《中华教育界》、旧教育部办的《教育通信》、商务印书馆办的《东方杂志》。 潘老师随口道来50余年前的杂志,就是历史痕迹的作用。可惜的是 ,解放后这些教育杂志就断代了。以历史的眼光看待我国的教育类杂志,似乎都缺乏一种历史感,有一种时空上的断裂。在目前发行的教育类杂志中,最长的历史也就不过50余年,《中国高教研究》已经有30年的历史,其历史排名应该是很靠前的。据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的一份统计,全国的教育类杂志在最多的时候有400余份,今天虽没有那么多了,但还是一个相当庞大的群体。在各种杂志有些“泛滥”的情况下,一本杂志的定位就显得十分重要了。一份好的杂志,对读者群要有定位,对研究的基本领域要有定位,对办刊风格要有定位。从办刊风格和读者群定位来说,我认为国内最好的杂志是《读书》,给读者一种典雅、高贵、深刻的印象。从风格来说,《中国高教研究》肯定不同于《读书》,但对学术的追求和捍卫学术权威的宗旨是一致的。《中国高教研究》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学术权威性,已经具有了自己的话语权。但是,维持长期的权威性则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奋斗的过程。

一本杂志具有多种功能, 关键是对功能的选择。先从最简单的功能说起,它可以提供最新和最广泛的学科进展。以国外的教育类杂志为例,几乎无一例外的都有新书介绍,是一个固定的栏目,这些新书介绍都写得很有特点。过去出国,为了尽快找到一本好书,判断一本书的价值,以便复印带回来,我是经常看这些新书介绍的。再如一本杂志对研究方法具有一种无形的导向作用。国内的教育研究论文,从总体上说,研究方法多偏思辩,纯思辩的文章比较多。对比国内外的教育研究成果,我始终不认为国外的研究水平有多高,思想有多么深刻,但承认国内研究方法的落后。我觉得《中国高教研究》在上述方面是可以多做一些工作的,开辟一个书评或新书介绍栏目,多刊发一些实证性的研究文章。高等教育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领域,中国的高等教育改革既为研究高等教育提供了更大空间,也为《中国高教研究》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充分发挥《中国高教研究》的多种功能,是每一个研究高等教育和关注《中国高教研究》的人希冀看到的。

上一篇:中考作文修辞手法的运用-中考作文指导下一篇:县林业局在保护中求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