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故事类歇后语

2024-07-27

关于故事类歇后语(精选8篇)

篇1:关于故事类歇后语

画蛇添足 -- 多此一举

罗成的回马枪 -- 往后看

受禅台上司马炎废魏王 -- 袭用老谱

周文王请姜太公 -- 净找明白人

周幽王点燃烽火台 -- 千金一笑

周瑜打黄w -- 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两相情愿

周瑜谋荆洲 -- 赔了夫人又折兵

宝玉湘云哭贾母 -- 各有各的眼泪

孟良杀焦赞 -- 自家人害自家人

孟获见诸葛 -- 俯伏在地

草船借箭 -- 满载而归

南郭先生吹竽 -- 不会装会

项羽攻秦 -- 破釜沉舟

项f舞剑 -- 意在沛公

赵云大战长坂坡 -- 大显神威

赵五娘上京 -- 穷语万千

赵五娘写家书 -- 难字当头

赵巧儿送灯台 -- 一去不回头

赵匡胤下棋 -- 独一无二

赵匡胤押江山 -- 大赌

赵匡胤爬城墙 -- 四门无路

赵匡胤赌钱 -- 输打赢要

闻太师回朝 -- 大金脸

姜子牙开算命店 -- 买卖兴隆

姜子牙火烧琵琶精 -- 现了原形

姜子牙卖面 -- 蚀了本

姜子牙娶媳妇 -- 老来喜

姜子牙算卦 -- 好准

姜太公钓鱼 -- 愿者上钩

姜太公的坐骑 -- 四不像

姜太公封神 -- 自己没有分

姜太公做买卖 -- 样样赔本

秦叔宝卖马 -- 背时了,穷途末路

秦桧杀岳飞 -- 莫须有

秦的杀手锏 -- 家传

秦卖刀 -- 腰里无钱

贾宝玉的通灵玉 -- 命根子

贾宝玉哭灵 -- 悲伤极了

袁世凯做皇帝 -- 短命

x襄公放败将 -- 纵虎归山

铁拐李葫芦里的药 -- 医不好自己的病

徐庶进曹营 -- 一言不发

徐策跑城 -- 头昏眼花

狸猫换太子 -- 以假充真

郭子仪做寿 -- 全家都上

诸葛亮见魏延 -- 见得离不得

诸葛亮用空城计 -- 不得已

诸葛亮吊孝 -- 装模作样

诸葛亮斩马q -- 违心办事

猪八戒下凡 -- 不象人模样

猪八戒吃人参果 -- 不知其味

猪八戒进了女儿国 -- 看花了眼

猪八戒招亲 -- 黑灯黑火

猪八戒背媳妇 -- 受猴儿骗

猪八戒败阵 -- 倒打一耙

猪八戒初进高家f -- 假装好人

一口吹灭火焰山 -- 口气不小

一枪扎死杨六郎 -- 没戏唱了

八仙过海 -- 各显神通

八虎闯幽洲 -- 死的死,丢的丢

大观园里哭贾母 -- 各有各的伤心处

亡羊补牢 -- 为期不晚

马陷小商河 -- 有去无回

马q用兵 -- 言过其实

o懿公养仙鹤 -- 忘了国家大事

王母娘娘的玉簪 -- 一画一条银河

王母娘娘的开蟠桃宴 -- 聚精会神

王佐断臂 -- 留一手

王婆照应武大郎 -- 不是好事

王羲之写字 -- 入木三分,横竖都好

五张羊皮买百里奚 -- 为了麻痹楚成王

中山狼出了书袋 -- 凶相毕露

公子重耳拾破烂 -- 饱不忘饥

气死周瑜去吊孝 -- 虚情假意

牛郎约织女 -- 后会有期

牛魔王请客 -- 净是妖

孔明借东风 -- 巧用天时

孔明挥泪斩马q -- 明正军纪

孔明弹琴退钟达 -- 好沉著

孔明大摆空城计 -- 化险为夷

孔明给周瑜看病 -- 自有妙方

击鼓骂曹 -- 现开销

甘露寺招亲 -- 弄假成真

石秀进祝家f -- 走了不少盘陀路

东吴杀人 -- 嫁祸于曹

东郭先生救狼 -- 好心得不到好报

叶公好龙 -- 口是心非

申公豹的嘴 -- 搬弄是非

申公豹的脑袋 -- 反著看

白骨精给唐僧送饭 -- 假心假意

白骨精骗唐僧 -- 一计不成又生一计

白素贞哭断桥 -- 想起久情来

白娘娘吃雄黄酒 -- 现原形

白娘娘斗法海 -- 精打光

白娘娘迷许仙 -- 娘儿们的心

包公升堂 -- 尽管直说

包公断案 -- 铁面无私,公事公办

包公斩包勉 -- 正人先正己

包公铡皇亲 -- 法不容人

包老爷的衙门 -- 好进难说

包老爷堂 -- 阴阳分明

玄奘的脚趾头 -- 只有一个

半路上杀出个程咬金 -- 突如其来

司马昭之心 -- 路人皆知

司马懿破八阵图 -- 不懂装懂

司马懿父子行军 -- 你要进,我要退

老包断案 -- 脸黑心不黑

老黄忠下天荡山 -- 一扫而平

死诸葛吓活仲达 -- 生不如死

吕布戏貂婵 -- 上了别人的当

吕后咬牙齿 -- 恨刘邦不死

吕蒙正的房子 -- 老窑

篇2:关于故事类歇后语

1. 招帚颠倒竖 - 没大没小(比喻没有礼貌,老少不分)

2. 总统府的客人 - 有来头

3. 砸锅卖铁 - 豁出来了

4. 揍鸡毛 - 壮但(装掸)子

5. 铡刀下伸驴头 - 刀下找食

6. 肢皮人烤火 - 浑身都软了

7. 肢皮鱼篓 - 滴水不漏

8. 辗转没有轴 - 玩不转

9. 拄着拐仗下煤窑 - 步步倒(捣)霉(煤)

10. 追击炮打蚊子 - 小题大作

11. 阵拷的徒弟 - 好睡

12. 遭驴拉重协 - 够喘的了

13. 自莱叶子炒大葱 - 亲(青)上加亲(青)

14. 自开水画画 - 轻(请)描淡写

15. 自娘子水漫金山 - 大动干戈

16. 住炉灶里泼水 - 憋气又窝火

17. 栽完树就想乘凉 - 性太急

18. 宰相肚里能撑船 - 宽宏大量;度(肚)量大

19. 脏水倒阴沟 - 同流合污

20. 脏拖布擦地板 - 不干不净

21. 早晨的露水 - 见不得阳光;见不得太阳;不久长;难长久

22. 早晨的天,婆婆的脸 - 说变就变;转眼就变;变化无常

23. 枣骨子(枣核)解板 - 不是正经材料

24. 枣子骨头 - 两头好(尖)

25. 灶倒屋塌 - 砸锅

26. 炸油饼的卖冰棍 - 冷热结合

27. 灶鸡子打架 - 对头

28. 灶神爷跑到院里 - 多管闲事

29. 灶膛抡锤子 - 砸锅

30. 灶王爷吹灯 - 好神气

31. 王羲之的字帖 —— 别具一格

32. 王羲之写字 —— 入木三分;熟手;手熟;熟能生巧

33. 王瞎子看告示 —— 装模作样;装样子

34. 王小二卖瓜 —— 自卖自夸

35. 王爷的宅院 —— 层层深入

36. 王字少一横 —— 有点土

37. 王佐断臂 —— 有一手;留一手;苦肉计

38. 网兜打水 —— 一场空

39. 网里的鱼虾 —— 一个也溜不掉

40. 网套里的麂子 —— 吓破了胆

41. 往头上拉屎 —— 成心糟踏人

42. 望江亭上度中秋 ——近水楼台先得月

43. 望乡台上搽胭脂 —— 死要面子;死要脸

44. 望乡台上吹口哨 —— 不知死活;死活不知

45. 望乡台上枪骨头 —— 馋鬼

46. 围着火炉喝白干 —— 周身火热

47. 维吾尔族的朵帕 —— 顶好

48. 桅杆尖上的猴子 —— 到顶了

49. 卫生口罩 —— 嘴上一套

50. 温度计掉冰箱 —— 直线下降

51. 温室里种庄稼 —— 旱涝保收

52. 文火煎鱼 —— 慢慢来

53. 蚊子的脑袋 —— 大不了

54. 蚊子叮菩萨 —— 找错了人;不识相

55. 蚊子飞到电灯上 —— 弃暗投明

56. 蚊子咬木偶 —— 找错了对象

57. 蚊子咬一口 —— 无伤大体;无关大体

58. 瓮中的乌龟 —— 处处碰壁

59. 瓮中捉鳖 —— 手到擒来

60. 蜗牛耕田 —— 费力不小,收获不大

61. 窝里的蛇 —— 不知长短

62. 窝窝头进贡 —— 穷尽忠

63. 窝主分赃 —— 坐享其成

64. 我解缆绳你推船 —— 顺水人情

65. 我心似你心 —— 心心相印

66. 乌狗吃食,白狗当灾 —— 代人受过

67. 乌龟吃乌贼 —— 黑心王八

68. 乌龟出口 —— 活宝

69. 乌龟的后代 —— 龟儿子

70. 乌龟跌灰堆 —— 憋气又窝火

71. 乌龟进沙锅 —— 丢盔卸甲

72. 乌龟壳上贴广告 —— 牌子硬

73. 乌龟请客 —— 尽是王八

74. 乌龟上山 —— 难上加难;难上难

篇3:“老鼠”的歇后语故事

书箱的主人原来是个文学爱好者。写了满满一箱的文稿却仍是一贫如洗。一气之下便下了海, 将这满满一箱的文稿遗弃。一只老鼠正好掉了进去, 牙齿有些发痒, 就啃起文稿来。这一咬一嚼, 就品出些味道来, 懂得些世态炎凉、人情世故, 成了高智商老鼠。比如它从咬文嚼字中得知:贪官露面, 人人喊打。从此, 它要过街之时, 就尾随贪官之后, 让贪官当挡箭牌, 自己则溜之大吉。

老鼠爬秤钩——自称自

这只老鼠在一个贪官家里不仅养得肥肥的, 而且沾上了贪官的贪婪和野心。居然想创造一项最肥大老鼠的世界纪录, 它每天拼命地吃着贪官享用不完的香肠。每隔几天, 就要爬到贪官家里用来称金子的秤上称一称重量, 看看又长了多少斤。就在这只老鼠已经增长到3斤8两时, 却不料贪官倒了台, 老鼠没有了香肠吃, 又瘦了下来。于是, 它又钻到了另一个贪官家里, 不仅又寻找到了香肠, 而且又找到了一杆能称金子和自己的秤。它天天爬到秤钩上, 自己称自己。

老鼠过街——人人喊打

篇4:一个关于睡前故事的故事

这位父亲跟大家说,他在女儿很小的时候就养成一个睡前听故事的习惯。其实很多故事并不是格林童话或者安徒生童话,而是这位父亲自己乱编的,他的故事里永远有森林、有小朋友、有狐狸、有小河等,但是每次发生的故事都不一样。他当时并不知道自己的这种即兴发挥已经深深地影响到了孩子。当他听到一个完整的故事从女儿的嘴里讲出来的时候,他自己都吃惊了,有点后悔当初给孩子讲故事的时候多少有点儿敷衍的心态。

如果不是亲自听到这个故事,我也不相信一个2岁孩子竟然会讲故事,注意,这不是复述,不是背诵,这是完全出自她自己脑海里一个原创的故事!

我们究竟对孩子们有多少忽略和误解?因为忽略和误解而错失了多少自然早教的机会?很多家长会花高价去送孩子学习各种技巧,却单单忽视了最贴切的言传身教的能力。如果这个女孩没有这样一个喜欢随口编造故事的父亲,她就不可能在2岁自己开始学习编造故事,我们甚至可以推测,这种编造故事的兴趣和能力如果一直持续,持续到她会写字的时候,一个小小的可爱作家就诞生了。

从这个成功父亲的经验中不难总结,有意识地给孩子灌输~些知识,可以从婴儿做起。孩子对知识的吸收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我常听一些家长说:等孩子4岁的时候我送他去学什么什么,等孩子上学后我给他弄什么什么,恰恰是成年人的自以为是让孩子错过了人一生最重要的学习期,那就是婴孩期。当然,我不赞成把孩子推到一出生就要学习的行列中去,我所说的学习是~种以兴趣为出发点的默默的培育,绝对不是把几个月的孩子送到早教中心去受折磨。

寓教于乐并不是一个普通的词,重点就在于乐,比如说睡前的故事,这分明是一种学习,但是这又不是学习,是孩子和家长亲近的一种最佳方式,而这种方式又恰好达到了学习的目的。这难道不是最完美的寓教于乐吗?最重要的是,通过这样一种方式,父母和孩子的距离将会越拉越近,共同话题也会越来越多。

有一些家长不但没有给孩子任何精神财富,反而从孩子刚出生就要锻炼其所谓的独立精神,让小婴儿自己一个人在屋子里睡觉。当孩子夜间突然醒来的时候,孤独无依,仿佛被全世界抛弃,等父母奔跑来的时候,黑暗中的恐惧已经将孩子深深地袭击,而那些幸福地躺在父母身边,接受着睡前幸福教育的孩子们,他们从小所获得的爱和知识,是如此牢固、如此自然、如此简单。

在我们衡量是否应该克制爱而要求孩子独立的时候,我们已经丧失了孩子最需要爱的时机,未来我们就算捧着爱去送给孩子,也只能招致反感和抗拒,因为太迟的爱不合时宜,距离已经让这份不合时宜无处安放。与其每天研究那些不切实际的教育,不如认真地反思如何去爱吧。

篇5:故事类歇后语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说的是这样一个故事:商纣(zhóu)暴虐,周文王决心推翻暴政,太公姜子牙受师傅之命,下界帮助文王。但姜子牙觉得自己半百之龄、又和文王没有交情,很难获得文王赏识。于是在文王回都途中,在一河边,用没有鱼饵的直钩钓鱼。大家知道,鱼钩是弯的,但是姜子牙却用直钩(那其实也不能叫钩了)、不用鱼饵,钓到了很多鱼。问王见到了,觉得这是奇人(古代人对奇人都很尊敬的),于是主动跟他交谈,发现这真是个大有用之才,招入帐下。后来姜子牙帮助文王和他的儿子推翻商纣统治,建立了周朝。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唐朝。当时,云南一少数民族的首领为表示对唐王朝的拥戴,派特使缅伯高向太宗贡献天鹅。

路过沔(miǎn)阳河时,好心的缅伯高把天鹅从笼子里放出来,想给它洗个澡。不料,天鹅展翅飞向高空。缅伯高忙伸手去捉,只扯得几根鹅毛。缅伯高急得顿足捶胸,号啕大哭。随从们劝他说:“已经飞走了,哭也没有用,还是想想补救的方法吧。”缅伯高一想,也只能如此了。

到了长安,缅伯高拜见唐太宗,并献上礼物。唐太宗见是一个精致的绸缎小包,便令人打开,一看是几根鹅毛和一首小诗。诗曰:“天鹅贡唐朝,山高路途遥。沔阳河失宝,倒地哭号啕。上复圣天子,可饶缅伯高。礼轻情意重,千里送鹅毛。”唐太宗莫名其妙,缅伯高随即讲出事情原委。唐太宗连声说:“难能可贵!难能可贵!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歇后语故事—快刀斩乱麻一刀两断

在1482年7月23日,刚满24岁的小伙子吴东胜准备去街上买二斤白菜。突然,看见了一个人群拥挤的地方。他看见人群内部似乎有一个擂台。于是,他使用轻功飞过人们的头顶,落在了擂台的最前方。

原来,台上正站着一位美丽的少女正在与一个膀大腰粗的男子在比解死结。两个人各拿了一个复杂的用麻绳捆的结。粗一看去没什么奇怪,细一看就不得了了,这个大结上至少有90个小结。小姑娘和大汉开始比赛谁先解开结了。吴东胜明白了,这不是比武招亲,也不是比文招亲,而是比巧招亲呢!

没过5分钟,少女就已经把所有的结解开了。而那位中年汉子却才解30多个结。于是,那位少女对大汉说道:“对不起,失败了。”中年汉子只好垂头丧气地走出了擂场。接着,少女又对大家说道:“现在只剩两个结了,如果也失败的话,今天就到此结束了!”

吴东胜早就想好了:这位少女有着一对水灵灵的眼睛,五官端正,皮肤也嫩白,身材也很苗条。吴东胜又想到:我也要到结婚的时候了,老母亲也还没有看见过我的女朋友呢!于是,他飞上了擂台。

底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吴东胜上台就问:“有没有规则?”“有,谁先弄开谁就胜!”听了规则后,吴东胜和少女的比赛正式开始。吴东胜拿出匕首一刀就把结给砍断了。因此也赢了这场比赛。

后来,此事被传开了,就成了歇后语:——快刀斩乱麻——一刀两断。

外甥打灯笼——照“舅”

有一句民间邂逅语,外甥打灯笼——照“舅”,指的`是做事做人和之前一样,没有任何改变。不过这句歇后语,在生活中有生动真实的诠释。在家乡,春节期间,正月初二是“回娘家”,初五以后称为“送灯”。前者好理解,后者的意思是,初五以后,作为舅舅或者没有舅舅的娘家人要给外甥或者还没有外甥的亲戚家里来,其中礼物中必须带有“灯笼”,且至少是一对,也就是灯笼必须是舅家送的,一般不能自己买。假如一家女孩子今年刚出嫁,那么今年娘家要给婆家送至少3对也就是6个灯笼,还要不同品种,

其中三种必备的灯分别是“大红灯笼”、“莲花灯”和“火葫芦灯”,分别代表红红火火、早生贵子和预示给未来外甥送灯。有了外甥以后,哪怕是外甥女,那么就每年都要送,直到12岁。我就是这样的童年过来的,每每到了正月的晚上,所有的孩子会把自己的灯笼点亮打出来一起在街上玩,还有我现在都会唱的童谣: 灯笼会,灯笼会,灯笼灭了回家睡。

打灯笼,找舅舅,舅舅躲在门后头。

灯笼会,会灯笼,小孩不来我吹了。

西瓜灯,南瓜灯,大街小巷挑灯笼,小鱼立刻唱和着,踢一脚,踹一脚,我的灯笼坏不了。

小红孩儿,戴红帽,四个耗子抬红轿。

花猫打灯笼,黄狗来喝道,一喝喝到城隍庙,城隍老爷吓一跳。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故事

八仙"一般是指铁拐李、汉锺离、蓝采和、张果老、何仙姑、吕洞宾、韩湘子、曹国舅,这八位神仙人物。在传说中,八仙各有不同的法器,铁拐李有铁杖,汉锺离有鼓,张果老有纸叠驴,吕洞宾有长剑及箫管,何仙姑有竹罩、韩湘子有花篮、曹国舅有玉版,蓝采和有大拍板。他们随身所携带的法器各有妙用。

铁杵磨成针,功到自然成

唐朝大诗人李白,小时候不喜欢读书。一天,乘老师不在屋,悄悄溜出门去玩儿。

他来到山下小河边,见一位老婆婆,在石头上磨一根铁杵。李白很纳闷,上前问:“老婆婆,您磨铁杵做什么?”

老婆婆说:“我在磨针。”李白吃惊地问:“哎呀!铁杵这么粗大,怎么能磨成针呢?”老婆婆笑呵呵地说:“只要天天磨铁杵总能越磨越细,还怕磨不成针吗?”

聪明的李白听后,想到自己,心中惭愧,转身跑回了书屋。从此,他牢记“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道理,发奋读书。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三国时期,东吴的大将黄盖受命诈降到曹操的军营,为了取信于曹操,周瑜故意借故痛打黄盖一顿,让黄盖假装气愤而投敌。庞统劝曹操将战船连在一块,给周瑜利用火攻创造条件,最终孙刘联盟取得赤壁之战的胜利。

歇后语小故事“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篇6:故事类的歇后语

2) 刘备的江山 -- 哭出来的

3) 刘备借荆洲 -- 只借不还

4) 刘备卖草鞋 -- 有货,本行

5) 刘备掼阿斗 -- 假买人心

6) 刘备上黄鹤楼 -- 吓得索索抖

7) 刘备请诸葛亮 -- 思贤心切

8) 刘皇叔哭荆洲 -- 拿眼泪吓人

9) 刘海拉著孟姜女 -- 有哭有笑

10) 关云长败走城 -- 吃亏全在大意

11) 关云长守嫂嫂 -- 情意为重

12) 关云长不杀张文远 -- 念在旧情

13) 关云长刮骨疗毒 -- 全无痛苦

14) 关公舞大刀 -- 拿手好戏

15) 关公走城 -- 最后一著

16) 关羽降曹操 -- 身在曹营心在汉

17) 关羽放曹操 -- 念旧情

18) 关羽失荆洲 -- 骄兵必败

19) 关羽看《春秋》 -- 一目了然

20) 齐桓公进迷谷 -- 靠老马识途

21) 许褚战马超 -- 赤膊上阵

22) 孙二娘开店 -- 住不得

23) 孙大圣听了紧箍咒 -- 头痛

24) 孙权杀关公 -- 嫁祸于人

25) 孙行者上天 -- 忘了自己从哪块石头里蹦出来的

26) 孙行者钻进铁扇公主肚里 -- 心腹之患

27) 孙武用兵 -- 以一当十

28) 孙悟空碰著如来佛 -- 认栽

29) 孙悟空的金箍棒 -- 随心如意

30) 孙悟空大闹天宫 -- 慌了神

31) 孙悟空封了弼马温 -- 管它官大官小

32) 孙悟空借火扇 -- 一物降一物

33) 孙悟空变土地庙 -- 尾巴难藏

34) 孙悟空进了八卦炉 -- 炼结实了

35) 孙悟空打筋斗 -- 十万八千里

36) 孙悟空七十二变 -- 神通广大

37) 孙悟空戴上紧箍 -- 有法无用

38) 孙悟空关进老君炉 -- 三魂冒火,七窍生烟

篇7:简单版故事类的歇后语

1) 包公斩包勉 -- 正人先正己

2) 包公铡皇亲 -- 法不容人

3) 包老爷的衙门 -- 好进难说

4) 包老爷堂 -- 阴阳分明

5) 玄奘的`脚趾头 -- 只有一个

6) 半路上杀出个程咬金 -- 突如其来

7) 司马昭之心 -- 路人皆知

8) 司马懿破八阵图 -- 不懂装懂

9) 司马懿父子行军 -- 你要进,我要退

10) 老包断案 -- 脸黑心不黑

11) 老黄忠下天荡山 -- 一扫而平

12) 死诸葛吓活仲达 -- 生不如死

13) 吕布戏貂婵 -- 上了别人的当

14) 吕后咬牙齿 -- 恨刘邦不死

15) 一口吹灭火焰山 -- 口气不小

16) 一枪扎死杨六郎 -- 没戏唱了

17) 八仙过海 -- 各显神通

18) 八虎闯幽洲 -- 死的死,丢的丢

19) 大观园里哭贾母 -- 各有各的伤心处

20) 亡羊补牢 -- 为期不晚

21) 马陷小商河 -- 有去无回

22) 马q用兵 -- 言过其实

23) o懿公养仙鹤 -- 忘了国家大事

24) 王母娘娘的玉簪 -- 一画一条银河

25) 王母娘娘的开蟠桃宴 -- 聚精会神

26) 王佐断臂 -- 留一手

27) 王婆照应武大郎 -- 不是好事

28) 王羲之写字 -- 入木三分,横竖都好

29) 五张羊皮买百里奚 -- 为了麻痹楚成王

30) 中山狼出了书袋 -- 凶相毕露

31) 公子重耳拾破烂 -- 饱不忘饥

32) 气死周瑜去吊孝 -- 虚情假意

33) 牛郎约织女 -- 后会有期

34) 牛魔王请客 -- 净是妖

35) 孔明借东风 -- 巧用天时

36) 孔明挥泪斩马q -- 明正军纪

篇8:关于故事类歇后语

一、以听、说歇后语为先导,体现了“从内容入手”的知识要求

于永正教学步骤一:让学生学习歇后语,说歇后语。(教学过程略)

作文最怕无米之炊。细品于老师夸赞师生的歇后语及赠送给孩子们的歇后语是很有意思的。如:“雨后的春笋——个个拔尖”,“敲锣打鼓——响当当”,“老寿星的脑袋——宝贝疙瘩”等。这样创设情境的供料作文体现了“从内容入手”的知识要求,学生自然而然地文思潮涌了。

二、以编演故事为媒介,激活儿童丰富的想象力

教学步骤二:让学生推荐表演者,学生编故事排练。(教学过程略)

教学步骤三:师生合作演老母鸡给黄鼠狼拜年。(教学过程略)

任何一篇优秀的作文,都是学生丰富想象的结晶。缺乏想象力的学生,必然思路闭塞,语言干瘪,很难写出精彩的文章来。于老师为了激活儿童丰富的想象力,生生合作、师生联手编演歇后语故事,课堂顿时活了起来。孩子们编演的故事凝缩了他们的创造与智慧,展开了思维中最美丽的火花——想象。

三、写与读结合,提高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

教学步骤四:提出写的要求,生即时写,让学生朗读自己的习作。(教学过程略)

作文的评改能力是写作的重要能力。大多数的老师在学生作文完稿后仅要求其用默读的方式自改,而于老师在学生完稿后,一是让学生高声念出来,而且还要求有感情地朗读,在读不通不畅不适时便能发现问题并主动自觉地修改。二是个别读草稿,其余的同学看看老师怎么评改的,看看别人哪些地方可以借鉴,可以学习,听完之后再认真地修改自己的作文草稿。

四、由听到说,再由说到演,过程紧凑,浑然一体

作文教学更重视过程和方法,过程比结果更重要,过程有长短、大小之分。过程本身的价值在于使学生既经历一个知识建构的过程,又经历情感体验的过程,带给学生探究的体验、创新的尝试、实践的机会和发现的能力。于老师从“导入”到“编故事”,一环扣一环,环环不离歇后语,由听到说,再由说到演,浑然一体,课堂的每个环节衔接得紧凑,不显得杂芜。这些听说演的过程,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写作素材。这些素材是小品化了的,是艺术化了的。这形象可感的动态写作素材把学生的视觉、听觉和感觉都调动起来,看得清,听得真,感受深。让习作变得轻松。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应该让我们的学生在每一节课上享受到热烈的、沸腾的、多姿多彩的精神生活,因为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上,师生才是全身心的投入,他们不止是在教与学,还在感受课堂中生命的涌动和成长。”寓写作于丰富有趣的活动之中,正是关注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唤起学生不吐不快的表达欲望,以至文思泉涌,落笔成文。

五、作文起草到眷写的过程是一个不断修改、不断完美的过程

在作文课中,于老师特别重视修改文章的过程,这过程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作中指导”。老师在学生完稿后,一是让学生高声念出来,而且还要求有感情地朗读,在读不通不畅不适时便能发现问题并主动自觉地修改,二是个别读草稿,其余的同学看看老师怎么评改的,看看别人哪些地方可以借鉴,可以学习,听完之后再认真地修改自己的作文草稿。文章不厌百回改,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学生修改的过程,就是获得方法的过程,就是提高能力的过程。

六、培养习作的兴趣和自信心,关注情感体验

在这节课中师生交流融洽。一是于老师充分地应用语言激励和情感激励,融洽课堂气氛,使学生在表演表达中放松,放开,有效地激发了他们习作的情感,甚至使一部分学生有了超常的发挥。二是他的要求不多,也不高。只要写的是一个故事,有头有尾,就是合格的作文;如果你的故事写得很有趣,高分,绝对高分!如果要求多了,高了,学生就望而生畏,不知从何下笔了。三是师生之间坦率地交流、分享彼此的真情实感,缩短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教学关系得到优化,老师关注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如同组的同学在表演“许褚战马超一赤膊上阵”时,同学们的对白就颇为精彩,加上老师幽默的点评,听课老师都报以热烈掌声。于老师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了实践的机会,减少了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交流和有创意的情感表达。

上一篇:新教师的角色适应下一篇:勤学创新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