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

2024-07-20

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精选8篇)

篇1: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

文章标题:维护公平正义保障社会和谐

找文章到更多原创-(http:///)

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涉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也是

促进社会和谐的生命线。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作为政法部门要肩负起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重任,切实做好政法工作,维护公平正义,保障社会和谐。

深刻理解公平正义对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意义

公平正义是政法工作追求的永恒的价值目标。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涉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也是政法部门开展工作必须遵循的指导原则。人民群众往往从政法部门执法办案的实践和政法干警的言行举止中观察领悟法律的尊严,感受体认社会的公平。换言之,政法机关公正、高效、廉洁、文明执法的程度,是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考量,不仅体现社会主义法律的统一和尊严,而且体现党的执政形象和国家政权的公信力。政法干警的良好形象、政法部门的公信力和司法权威,要靠严格执法、热情服务、主持公道、伸张正义,赢得社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因此,政法部门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把维护公平正义作为促进社会和谐的生命线,贯穿于政法工作全过程,在维护公平正义和促进社会和谐中发挥保障作用。

准确把握公平正义的丰富内涵

公平正义作为政法工作的价值追求,有着丰富的内涵,落实在具体工作中需要准确把握以下几个主要方面的内容。一是法律权威。政法机关作为法律的实施者,在执法、司法活动中必须以法律为准绳,所作决定、裁判必须要有明确的法律规定,不得随意解释法律或者依据自己对法律的理解来执法、司法,更不能利用立法上的不完备或法律规范之间的差异,而有意歪曲理解和执行法律。二是适当处理。政法部门在适用法律上要准确无误,具体处理要恰到好处,遇到特殊案件时,如果没有直接的法律依据,为了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需要,应按照法律的基本原则处理,做到客观、适当和公正。也正因如此,在我国无论是实体法,还是程序法,都赋予执法者在处理具体案件时的自由裁量权,以保证案件的适当处理和矛盾纠纷的及时平息。三是平等保护。政法部门在办理具体案件时要平等对待当事人,平等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不因当事人的地位、身份、贫富的不同而有所差别,实现人人享有同等的法律权利。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的价值,尊重人的尊严,体现社会主义执法、司法的人文关怀。四是程序公正。政法部门执法、司法要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让案件和纠纷的处理过程公开透明,让当事人感受到政法机关是公正的、所受到的待遇是公正的、所得到的权益主张机会是公正的。只有在公正的程序规范下,才能保证实体法的实现,有效地保障人权。当法律赋予人的各项权利都得到切实的保障,社会的公平正义就能实现,和谐社会就应运而生。

维护公平正义对政法工作的具体要求

按照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总体要求,政法部门在工作执法、司法实践中要做到“四个坚持”。一是坚持秉公执法。以人民利益、国家利益、社会利益为至高利益,保证法律的正确实施和维护法律尊严;立场坚定,旗帜鲜明,除恶扬善,伸张正义;克服己欲,排除私利,不为人情所困、不为金钱所惑、不为美色所俘、不为权势所屈,以公允的态度和公正的立场处理相关事务,杜绝“冷、硬、横、推”现象。二是坚持以事实为据,以法律为准绳。牢固树立证据意识,客观全面的收集、审查证据。在事实清楚、证据确凿上下工夫,努力提高办案质量和效率。提高政法工作人员遵守法律的自觉性,严格把好法律适用关,避免因法律水平不高而导致办案错误的情况发生。三是坚持公正与效率并重。效率是实现法律公正的重要条件,公正是评价法律效率的基本尺度,二者都是法治社会所追求的重要价值,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统一体。因此,政法工作要努力追求公平与效率的最佳结合,而不应把二者分割对立。四是坚持以公开保公正。执法公开是防止执法腐败、促进执法公正的一剂良药。实行执法公开,使执法过程和环节置于社会和群众的监督之下,能够有效防止执法中的权钱交易和“暗箱操作”,消除当事人和社会公众对执法不公的疑虑,促进和彰显执法公正。

以履行职责、强化监督促进公平正义

政法工作实现公平正义必须关注和满足各类社会群体对法律的不同需求,完善司法救助和法律援助体系,使人人平等地享用法律资源,使有理无钱的人一样享受法律的公正。通过依法打击经济领域的违法犯罪行为,依法严惩腐败分子,依法解决涉法信访问题,让群众从中感受到社会公平,增强对社会的信任和友善;通过于运用“宽

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尊重人的人格与尊严,推进和加强各方面的人性化管理;通过完善司法鉴定、刑事赔偿等制度,维护和促进司法公正。政法工作者在工作中既要抵御权力、关系、人情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干扰,更要管住自己,严防自身不正、不硬,把每一起案件的办理都当作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具体实践,努力从实体上、程序上、时效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法工作实现公平正义必须加强监督制约机制建设。要树立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和接受监督并重的观点,不断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和司法体制机制改革,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政法部门要针对涉法信访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和执法活动存在的突出问题,特别要抓住人民群众不满意、容易发生执法问题的岗位和环节,着力加强执法责任体系、执法质量考评体系和执法监督体系建设。要本着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政法部门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原则,强化对执法、司法活动的法律监督;高度重视信息技术在执法、司法过程中的运用,从注重事后监督转变为注重全程动态监督;认真实行人民陪审员制度和人民监督员制度,从制度上保证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司法、监督司法,以公开促公正。

《维护公平正义保障社会和谐》来源于,欢迎阅读维护公平正义保障社会和谐。

篇2: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

现代意义上的公平指的是一种合理的社会状态,它包括社会成员之间的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但当今社会公平与正义的落实依然存在一些问题: 第一,社会保障体系覆盖面窄,每年实际参保者所占的比重比较小。失业保险和低收入阶层的基本生活保障制度相对滞后,对于新出现并将在相当长期内有增无减的以结构性下岗失业为主的贫困群体缺乏妥善的处理办法。

第二,低收入群体和社会保障体系有脱节的现象,这些在社会分化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农民工进城务工后普遍面临着工资待遇偏低、劳动时间过长、工作环境恶劣、社会保障不全、合法权益屡被侵犯等不公平待遇,并享受不到城市人的权利,如落户、子女入学、就业、住房等。

第三,社会各阶层的利益不均衡,群体事件多发,弱势群体的利益诉求通道和司法保障机制的无法实现,凭借势力和权力行事的情况经常发生。司法的软弱会助纣为虐,导致更多纠纷的发生。

第四,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市场本身的不完善和市场职能缺陷的问题逐渐显露出来,收入差距越来越悬殊,使得我们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个高收入者少数而偏低收入者占绝大数的现象。

在现阶段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仍然较低的情况下,实现真正意义

上的公平与正义需要从社会的各个方面去努力。

第一,实现公平正义要靠发展。发展是促进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前提,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为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

第二,正确认识和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过去由于效率优先,但没有很好地兼顾公平,导致实际工作中虽然经济建设效率较高,但产生了一些比较突出的社会矛盾,造成局部性的社会不和谐。我们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下更大的力气、花更多的精力,从收入分配、利益调节、社会保障、公民权利保障、政府施政、执法司法等多方面切实采取措施,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

第三,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往往是社会矛盾表现最集中的领域,因而也是关系社会和谐的关键问题。如近年来比较突出的收入分配问题、行业垄断问题、企业改制问题、土地征用问题、拆迁问题、教育医疗问题、“三乱”问题、腐败问题等。

第四,以健全的制度保障社会公平正义。要加强保障公平正义的制度体系建设,最终建立一个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完整的社会公平制度保障体系。同时要抓好制度的落实。

第五,进一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

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篇3:维护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

一、公平正义对实现社会和谐的意义

公平正义, 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 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公平正义作为衡量和评价处理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利益关系准则的综合性范畴, 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涉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是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体现, 是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 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

1. 公平正义有利于合理分配社会利益

从社会利益分配的视角来看, 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 使所有劳动者和建设者都能够分享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成果, 促进社会共同富裕, 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目标。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社会主义革命不同于历史上一切政治革命的一个重要特征, 就是能使广大劳动群众不仅享受到革命的政治成果, 而且享受到革命的物质成果, 消灭贫穷和愚昧, 达到共同富裕。

2. 公平正义有利于调动广大劳动者主动性和创造性

无论何种社会形态, 发展都是第一位的, 特别是中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构建和谐社会, 发展尤其重要, 而发展的核心内容是生产力的发展。在生产力中, 劳动者始终是第一位的, 是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 起着主要的决定作用。劳动者的积极性如何、潜能发挥怎样, 对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至关重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必须调动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坚持以人为本, 保证公平正义。在公民基本权利方面, 尊重每一个社会成员对社会发展作出的贡献, 尊重人的尊严, 保护人的基本权利, 使人们享有基本的教育、就业和参与社会活动的权利, 给每一个社会成员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基本平台, 有利于提高整个民族的基本素质, 为国家现代化的和谐构建奠定坚实的基石。在个人机会选择方面, 机会应向全社会成员开放。只有实现机会均等, 才能最大限度调动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 充分发挥人们的聪明才智, 培育社会公平竞争和奋发向上的风气, 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注入源源不竭的动力。

二、公平正义对实现社会和谐的作用

当前, 中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 但也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保持清醒头脑, 深刻认识中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科学分析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更加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 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 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 这是实现中国长远发展目标的重要保证。

1. 公平正义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

公平正义产生于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 人们在生产过程中不仅形成人与自然的关系, 产生人与自然的矛盾, 而且在生产过程中形成人与人一定的社会关系, 产生个人与个人、个人与集体、集体与集体之间的矛盾, 为解决这些矛盾, 人们一直在探索一种比较合理、大家基本可以接受的解决方式, 这就是社会公平正义原则。在原始社会, 主要通过部落首领或酋长主张公道, 来化解社会矛盾, 来维系原始部落的生活生产秩序和生存发展。人类分化为阶级社会以后, 产生了利益根本对立的阶级, 自然也形成了不同的公平观。统治阶级凭借占有生产资料和掌握国家政权, 对被统治阶级进行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 认为是天经地义的, 是他们养活了穷人;而被统治阶级则认为, 我们一年到头辛勤劳作, 其主要成果被统治阶级无偿占有了, 这是不公平的。被统治阶级为了追求自己的公平, 不断地起义、造反和抗争, 结果一次次被镇压。直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消灭了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剥削关系, 形成了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公平观。但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着矛盾。只有通过深化改革, 完善制度, 堵塞不公平渠道得到的不义之财, 营造公平正义的竞争平台, 通过正当渠道致富, 才会得到社会的认可和接受, 才能减少社会矛盾, 实现社会稳定。

2. 公平正义是维系社会和谐的法律规则

在阶级社会, 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 表白自己的公平正义, 也会制定一些法律和规章来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和持续发展, 这样既有利于按章协调统治阶级内部之间的矛盾关系, 也可以向广大人民表白, 他们是按法律政策公平行事。事实上法律和政策是统治阶级自己制定的, 是维护本阶级利益的工具, 对广大劳动者而言只是形式上的公平正义, 实质上毫无公平正义可言。在社会主义社会, 基本上消灭了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剥削关系, 人与人之间处于基本平等的关系, 为了维护这些公平合理的平等关系, 必须建立必要的法律和规章来保障广大人民的合法权益。这些法律和规章必须体现人民的意志和公平的原则。只有人们认为这些法律和规章是公平的, 他们才会心悦诚服地接受, 并按照这些法律、规章去做, 即使自己违反了这些法律和规章, 做了蠢事, 也会甘愿接受处罚。这样, 社会才会有章可循, 人民才会安居乐业, 社会才会安定有序, 实现良性安全运行。

三、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社会公正是千百年来人们追求的理想社会状态, 是衡量社会进步的重要尺度, 是促进社会和谐的主要因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社会公正、促进社会和谐奠定了政治前提;“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为实现社会公正、促进社会和谐提供了政治保证;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为实现社会公正、促进社会和谐提供了物质基础。

马克思不止一次毫不隐讳地称自己的哲学为“人道主义”、“实践的人道主义”。他的社会和谐思想也带有浓厚的人道主义。他将社会和谐解释为, “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 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很大成就, 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但社会生活中许多由于社会公正缺失而导致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也凸显出来。由于社会成员在禀赋、能力、机遇等方面的差异, 也由于市场规则难免存在着诸多不严密和不尽合理之处, 还由于中国特定时期的经济发展战略安排, 导致了较为明显的城乡差别、区域差别、行业差别以及贫富悬殊等不公平现象, 产生了分配上的不公平;一些垄断经营甚至违法经营得不到有效遏制, 群众的土地、住房等财产权得不到有效保护, 产生经济权利的不公平;有的地方内部制度不健全, 少数领导干部的权力得不到监督和制约, 独断专行, 党员和群众的民主权利得不到保障, 群众的意志难以表达, 产生政治权利上的不公平。可以说, 当前人们对社会公正的关注程度实际上已经超越经济领域, 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 涉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是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适时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 “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在和谐社会的六个方面中公平正义对于其他五个要素有着重要影响。只有实现公平正义, 才能切实保证人民群众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权益, 更好地体现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只有实现公平正义, 人们的心情才能舒畅, 各方面的社会关系才能协调, 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充分发挥出来, 一个充满活力的社会才能形成;只有社会利益分配公平合理, 才能使社会各阶层之间实现良性互动, 社会才能呈现安定有序的局面。可见, 公平正义是和谐社会的灵魂,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维护和实现社会公正。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 “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 “更加注重社会建设,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推进社会体制改革, 扩大公共服务, 完善社会管理,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尊严、权威”。一个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的建立, 必将充分保障人民群众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权益和利益, 使广大人民群众能够共建共享社会发展的政治经济文化成果, 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和谐社会将不再遥远。

当今社会, 网络信息的畅通使人们对公开、公正、公平正义的认识和要求越来越高, 越来越人性化。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 一切行动都是在自觉意识指导下的, 而行动的深沉理念源于社会公平正义。社会公平正义, 给每个社会成员提供公平竞争的机会和平台, 使每个劳动者都能发挥自己的潜能, 都能得到自己的应得。社会强者有发挥自己聪明才智的机会, 有自己施展才能的平台, 能够得到相对合理的报酬。社会弱者也能各尽所能, 也能发挥自己的长处, 找到自己生存的位置和价值, 得到社会相应的尊重和关爱, 有生存和发展的基本保障。善者能善有善报, 得到社会的赞誉和推崇, 恶者应恶有恶报, 遭到社会的唾弃和鄙视。只有这样, 社会正气才会上升, 人们才会心情舒畅, 和谐社会才能实现。

摘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是一个公平公正的社会, 是一个充满创造活力的社会, 是各方面利益关系得到有效协调的社会, 是社会管理体制不断创新和健全的社会, 也是稳定有序的社会。公平正义对化解矛盾、实现社会和谐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实现公平正义的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篇4: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公平正义 实现

公平正义的社会是人类追求的理想社会,马克思、恩格斯不仅揭露批判了资本主义制度形式上的公正和实质上的不公正,而且指出只有到未来共产主义社会才能真正实现公平正义。马克思主义公平正义思想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辩证法的统一,对实现我国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的方法论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公平正义思想的基本观点

第一,公平正义是历史的、具体的,具有阶级性。马克思指出,平等原则不是从来就有的永恒的东西,它产生于现实的经济生活。恩格斯明确指出:“这个公平则始终只是现存经济关系的或者反映其保守方面或者反映其革命方面的观念化的神圣化的表现。”[1]212 社会公平正义观念归根结底地是客观存在的经济关系的观念表现,不存在永恒不变的、超越社会经济关系的公平。公平正义还具有阶级性,不同的阶级会根据自身的利益提出不同的关于公正的主张,也不存在超越阶级的抽象的公正。

第二,社会公正应是形式公正与实质公正的统一。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社会形式公正下隐藏着实质的不公正。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认为资本获得利润是最公平不过的事情,而事实却是利润是资本家凭借生产资料所有权对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无偿占有,是不公正的。他说:“所有权对于资本家来说,表现为占有别人无酬劳动或产品的权利,而对于工人来说,则表现为不能占有自己的产品。”马克思追求的不仅是形式公正,更是实质公正,是人们在社会经济生活一切领域内的公正。

第三,无产阶级追求的公平正义是逐步消灭一切阶级差别,实行按需分配。建立社会公平正义的前提是消灭阶级差别,要实现真正的公平正义,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无产阶级和未来共产主义社会公平正义的内核是“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其实质是消灭一切阶级差别,实现每一个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随着阶级差别的消失,一切由这些差别產生的社会的和政治的不平等也自行消失。”而“消灭一切阶级差别”这样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它需要随着条件的成熟逐步实现。

二、社会主义背景下我国社会公平正义问题的凸显

从总体上看,公正与和谐是我国社会的主流形态。但在一些领域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公平正义缺失。主要表现在:

在经济领域,主要表现为收入差距加大。目前,我国城乡居民之间、区域之间、不同阶层以及不同行业之间收入差距拉大的现象依然存在。在我国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社会成员和地区之间收入差距拉大是不可避免的。贫富差距存在,要控制在一个合理的限度内,否则就容易造成两极分化,不利于社会全体成员实现共同富裕,损害人们的公平正义感,从而导致社会心理失衡,引发各种社会矛盾,造成社会不稳定,影响国民经济的健康良性发展。

在法律、政治以及行政领域,司法腐败、权力腐败现象较为严重。我国在一定范围内还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现象,损害了法律的公正感。我国法律体系还有待健全,为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奠定基础。政府本身首先必须是正义的,才能提供正义的服务。但依然有个别政府领导漠视群众的利益诉求,造成极坏影响,个别部门甚至出于私利侵害群众权利。这些行为我们必须坚决纠正,防止行政不作为或乱作为现象的发生。

在社会与文化领域,政府相关部门应充分利用好各种媒体资源,倡导公平,弘扬正义,揭露和谴责各种社会不平、不公和丑恶现象。然而,事实却是:在教育、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出现不公正现象。比如,在文化教育方面,存在文化教育公平缺失现象。在就业方面,存在着性别等歧视导致就业结果不公平。社会保障方面则表现在城乡社会保障不平衡,增加了社会的不公平。在文化领域,文化发展中存在地域间、城乡间、阶层间的不均衡发展。此外,公民参与文化生活的缺位与不均衡并存,弱势群体文化权利得不到充分保障。

三、马克思主义公平正义思想对实现我国社会公平正义的启示

首先,在经济发展领域,要大力发展生产力,生产力的发展是协调各种利益矛盾、保障公平正义的前提条件。只有发展经济,才能为彻底消除贫困、维护公平正义奠定雄厚的物质基础。要确保经济制度的公平正义性。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制度建设,努力推进市场化进程,建立一个主体之间自由、平等、竞争的经济秩序,保障市场主体的公平竞争。此外,要保证分配的公平正义,完善再分配功能,以缩小收入差距。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其次,加强民主法治建设,为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提供制度保障。民主法治建设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途径。民主可以减轻、缓和社会矛盾和冲突,是解决社会不公正的有力手段。维护社会秩序离不开法律,社会秩序和社会公正需要法律的确认和调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良性运行和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环境需要更加民主科学的决策制度和完善的法律制度。此外,当前公平正义问题的解决也要完善我们的法律制度,杜绝贪污腐败等违法乱纪行为对社会公正的影响。

再次,健全各项社会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制度,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民生状况直接反映社会公正的状况,因此要保障和改善民生,使社会公平正义实现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的统一。社会公共服务制度的健全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直接措施,人的全面发展、我国贫富差距的解决都依赖于社会公共服务。因此,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要加快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缩小地区与地区之间的社会保障差异。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3]唐代兴.公正伦理与制度道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4]袁贵仁.论马克思主义公正观[J].求索,1992.04.

[5]龚秀勇.马克思的公平正义思想及其当代意义[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8.04.

[6]刘德定.论马克思恩格斯公平正义思想的当代启示[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1.02.

篇5: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

10月26日下午15时,乌迳镇党委充分利用广东省现代远程教育平台,组织全体镇村干部和农村党员一起收看学习了加强社会建设系列专题讲座之第五讲——《营造民主法治环境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该讲座由省人大常委会委员、省依法治省办常务副主任张宇航主讲,张副主任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如何营造民主法治环境,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一要提高依法执政水平,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二要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三要依照法律法规办事,用法治手段解决基层现实问题。

此外,张副主任还指出,省“阳光法治·法治惠民”主题实践活动,落实在农村基层,就是阳光政务、阳光村务,要把村务、财务、党务置于阳光之下,才能做到公平正义,农民群众才能得到更多的实惠。这也是村民当家作主、落实“四民主”要求的主要途径。

收看完讲座后,该镇还组织了讨论活动,镇党委书记周铁山同志就如何做好党务、政务、村务和财务公开结合乌迳实际谈了自己的看法,并对下一阶段工作提出了要求,各村(居)基层站点也向镇党委书面报告了收看心得体会,一致认为省委组织部开展学习收看加强社会建设系列专题讲座意义重大,大家表示要将理论结合实际,为乌迳的民主法治环境建设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张宇航同志讲述社会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社会建设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础工程,是新形势下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是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的迫切需要。

发展民主,健全法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要求。构建和谐社会,最重要的是加强民主法治建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加强基层民主法治建设,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需要,是加快发展经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有力保障;加强基层民主法治建设,提高公民的法律素质,提高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应有之义;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是新形势新任务对党领导人民更好地治国理政提出的基本要求,也是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方面。

近年来,我区积极总结普法工作经验,结合全区经济发展对民主法治需求的特点,加大普法力度,拓宽普法范围,加强普法深度,全力推进民主法治建设。随着在全区范围展开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提高群众的法律素质,提高各级政府及国家公职人员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能力,提高各社区、农村、企业、学校依法管理的能力,有利于提高社会法治化管理水

平,提高政府依法对市场进行管理和宏观调控水平,有利于促使公民人人依法律己、依法维权,营造和谐社会氛围,从而有力保障全区经济高速发展、建设和谐稳定社会。

在制定相关规划时,我们要加强民主法治建设内容,将民主法治建设纳入其中,使其与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共同筹划,同时发展;在制定各项发展规划时,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应提前介入,组织制定规划人员学习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制定的规划合法、合规,能够促进各项工作的全面发展。

要在全区范围内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应从社区、农村、学校深入开展普法、依法治理入手,形成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网络,保证基层群众依法行使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等民主权利,切实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逐步形成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篇6: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

摘要:为了平抑收入差距急剧扩大的趋势,克服社会公平与经济增长相悖现象,必须关注社会公平。有鉴于此,应实行兼顾公平与效率的发展战略。替代“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增长理念。即应实行以人为本的公平与增长并重的发展战略,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关键词:公平;效率;和谐社会

和谐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目标之一,它使社会主义社会发展日趋完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要通过经济发展实现社会进步,促进社会和谐。全面小康社会就是一个和谐的社会。为了平抑收入差距急剧扩大的趋势,克服社会公平与经济增长相悖现象,必须关注社会公平,特别要关注就业机会和分配过程的公平。有鉴于此,应实行兼顾公平与效率的发展战略[1],替代“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增长理念。即应实行以人为本的公平与经济增长并重的发展战略,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一、实行兼顾公平与效率的发展战略,替代“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增长理念

公平与效率关系,一直是引起国内外理论界热烈讨论的课题。经济学家更强调效率,而社会学家更强调公平[2].西方学者从机会成本,即选择成本视角出发,普遍把公平与效率的关系看作是替换关系。例如,美国经济学家阿瑟。奥肯认为,公平与效率存在着替代关系,为了效率就要牺牲某些公平,而为了公平就要牺牲某些效率[3].国内学者主要是从经济哲学的视野提出,公平与效率是一个矛盾统一体。“效率是公平的基础,公平则是增进效率的推动力,它们的最终目的都在于增进社会福利。”[4]

在经济发展初期,由于大量经济福利只有凭借效率才能取得,因此人们会优先考虑经济效率;不过不能由此而低估公平分配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于是形成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改革理念。在这种思维方式的影响下,强调效率优先的理念导致社会对经济增长目标的追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GDP年均增长9.5%,近10年GDP年均增长8.6%,远高于3.7%左右的全球平均增长速度。但是,在我国保持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收入不平等程度也大幅度提高,财富分配不均、社会两极分化现象日益严重。世界银行专家计算,我国基尼系数从1981年的0.31提高到2001年的0.447.这种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程度,在世界范围的比较中也处于很高的水平。学者们一般都认同,我国基尼系数已超过国际公认的0.4警戒线。财政部官员曾透露,银行60%的存款掌握在10%的储户手里。国家统计局最新披露,内地最富裕的10%人口占有了全国财富的45%,而最贫穷的10%的人口所占有的财富仅为1.4%;并预言,贫富差距在未来十年还将进一步扩大。

我国收入差距迅速扩大的趋势,已成为影响当前社会和谐与稳定的重大问题。这一公平与经济增长相悖现象逐步引起社会关注与理论界的思虑。为了平抑收入差距急剧扩大的趋势,必须关注社会公平,特别要关注就业机会和分配过程的公平。有鉴于此,关于效率和公平,今天已不再是孰为优先、孰为兼顾的问题了,而应该是两者并重、相互兼容、统筹发展。

二、兼顾公平与效率,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1.实行

“生产要素按贡献分配”,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制度,在非劳动要素收入大幅增长的同时,使劳动收入保持适度增长,才能抑制社会贫富收入差距急剧扩大之势,实现收入分配公平,促进社会各阶层利益和谐。

(1)由于我国劳动力丰富而资本、技术、管理、自然资源等生产要素相对稀缺,实行“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多种分配方式,一方面会使生产要素使用效率得到提高,特别是会使稀缺的资本、技术、管理、自然资源等非劳动要素使用效率得到提高,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另一方面会出现劳动者收入相对于非劳动要素所有者收入而下降的现象,会呈现出非劳动要素收入相对增加而劳动收入相对减少的变动趋势,从而加剧社会贫富差距的扩大。

我国劳动力丰富,非劳动要素稀缺,劳动用工用人制度市场化,进一步导致各级各类劳动力市场逐步形成或大或小的买方市场。这是我国收入分配市场化改革中不同于发达国家收入分配市场化的新特征。这种劳动力买方市场,压低了劳动者工资水平,使劳动者工资收入低于劳动者对收入的贡献,使非劳动资源所有者收入高于其对收入的贡献。非劳动资源所有者收入与劳动者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可能会引起劳动者对近期收入相对减少现象的困惑与不满情绪,进而否定生产要素按贡献分配的多种分配方式改革。因此,实行“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多种分配方式,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制度,在非劳动要素收入大幅增长时,使劳动收入保持适度增长,让广大劳动者分享改革与发展的成果,实现收入分配公平。

(2)由于我国与发达国家要素分布格局是相逆的,即我国劳动力丰富而非劳动要素相对稀缺,发达国家劳动力稀缺而非劳动要素相对丰富,因此实行生产要素按贡献分配会导致我国与发达国家的收入分配格局也是相逆的。收入分配格局的国际比较表明,实行生产要素按贡献分配的多种分配方式,在我国会呈现出非劳动要素收入相对增加而劳动收入相对减少的趋异格局,社会贫富收入差距呈扩大之势;在发达国家会呈现出非劳动要素收入相对减少而劳动收入相对增加的变动趋势,社会贫富收入差距呈收敛之势。这种收入分配格局的发展演变会引起我国劳动者的困惑与不满情绪,甚至会引发信仰危机。因此在我国实行“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多种分配方式,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制度,在非劳动要素收入大幅增长时,使劳动收入保持适度增长。只有使非劳动要素所有者与劳动者收入双增长,才能抑制社会贫富收入差距扩大之势,使社会贫富收入差距逐步呈收敛之势,促进社会各阶层利益和谐。

2.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形成合理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是实现共同富裕,促进区域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我国幅员辽阔,地区之间的自然环境和经济条件存在很大差异。在传统计划经济时期,西部地区曾经取得了与东部地区相近的经济发展水平,但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差距扩大速度呈进一步加快之势。

1978年东、中、西部地区GDP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52%、31%、17%,到1997年则变化为61.46%、23.74%、14.8%。不仅西部地区GDP总量占全国的比重逐年下降,人均GDP的差距也与东部地区逐步扩大。改革开放初期,西北各省区人均GDP高于福建,其中青海甚至高于广东,但是到1998年,广东、福建人均GDP已超过10 000元,西北五省区除新疆达到6 435元以外,其余各省区均不到4 500元,相差达1倍以上[5].由于我国东部地区开放时间长,经济运行的市场化程度高,投资软硬环境都优于西部地区,因此,市场导向的社会资金和外资受成本最小化和利润最大化的诱导会大量流入东部地区,与政策导向的西部大开发资金反向流动,从而使我国资本与劳动相对密集型产业分布格局的区域差距不是在缩小,而是继续在扩大;进而会使东西部地区人均收入、工资水平差距呈进一步扩大之势。要缩小我国东西部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绝对差距还有一段漫长路程。

因此,可以考虑针对我国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实行不同的税收优惠政策,给落后地区多留资金以培植他们的自我发展能力。要加大西部大开发的力度,增加财政转移支付资金,促进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同时以加速资本折旧、贷款担保等措施吸引国内外资金投入西部大开发。增加西部地区教育投资,提高人力资本素质,实行高工资政策,引导人力资本向西部地区流动。在保证投资效益的前提下,使西部地区与其它后进地区的投资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高于东部地区,保持“西高东低,增长极北移”的相对演变态势,是逐步相对缩小地区发展差距、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促进区域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

3、利用比较利益原则,促进农业向市场化、工业化方向发展,支持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是改善城乡收入分配,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促进城乡社会和谐发展的根本途径。

统计资料显示,1978年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率为2.57:1,到2004年上升为3.21:1.国际比较表明,当经济发展水平在人均国民收入为800-1000美元阶段时,其他国家城镇居民收入大体上是农村居民收入的1.7倍;而我国这一比例远高于其他国家。国内比较研究表明,1978~2003年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距呈现出先缩小后又扩大的趋势,2004年在实施“多予、少取、放活”扶农、惠农政策后,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距再次呈现缩小的迹象。

2004年我国农业占国内生产总值15.20,工业占国内生产总值53.02%,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31.78%,表明我国的生产结构依赖于工业和服务业,我国产业结构已处于工业化发展后期的较发达阶段。但我国5.8亿的人口生活在农村,表明我国劳动就业结构依旧依赖于传统农业,我国劳动就业结构仍处于工业化发展初期的不发达阶段。比较就业结构与生产结构表明,在我国从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化过程中,就业结构

优化速度远远滞后于工业与服务业的生产结构的升级。要做到统筹城乡发展,破解“三农”难题,必须利用比较利益原则,促进农业向市场化、工业化方向发展,支持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才是根本的富农之道,是改善城乡收入分配,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促进城乡社会和谐发展的根本途径。

篇7:坚持依法治税促进公平正义

公平正义是人类追求美好社会的一个永恒主题,也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公平正义是我们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过程中进行制度安排和制度创新的重要依据,是协调社会各阶层关系的基本原则,也是增强社会凝聚力、同心力和感召力的重要旗帜。

税收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方面承担着重要职责。当前,发挥税收在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方面的作用,一项重要工作就是把依法j台税作为税收工作的灵魂贯穿始终,努力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为实现社会公平正义营造良好的税收法治环境。

一是推进税收立法。完善的税法体系是坚持依法治税、促进公平正义的重要保证。要加快建立反映社会主义币场经济发展要求、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有利于科学发展的税收法律法规和制度体系。制定税收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要深入实际开展调查研究,使其反映群众愿望,符合实际情况。积极扩大税法制定过程中的公众参与度,建立健全税收立法专家咨询论证制度。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税法草案,要采取听证会、座谈会等方式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体现。当前,要加快推进个人所得税等方面税收制度改革,充分发挥税收的调节作用,努力缓解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问题。

二是规范税收执法。税法面前人人平等。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做到规范公正执法,是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关键。要认真落实依法征税、应收尽收、坚决不收过头税、坚决防止和制止越权减免税的组织收入原则。加强减免税和缓税审批管理,坚决防止违规批准减免税和缓税。强化税收执法监督,减少执法随意性,及时纠正违规行为。加强对税收执法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以及税收规范性文件的监督检查。落实税收执法责任制,进一步完善税收执法管理信息系统,构建人机结合的税收执法责任考核机制。强化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加大对执法过错责任行为的通报与惩戒。严格落实税务行政复议规则,完善税收执法中的回避、告知、听证等制度,维护纳税人合法权益。

三是认真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税收优惠是国家为支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利益问题而实施的重要政策措施,在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中发挥着特殊作用。要牢固树立不落实税收优惠政策也是收过头税的观念,确保各项税收优惠政策不折不扣落实到位、收到成效,绝不能以收入任务紧张为由在落实税收优惠政策上打折扣。贯彻落实好国家出台的统筹城乡发展、推动区域发展、支持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鼓励中小企业发展、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支持就业再就业等方面税收政策,在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扶持弱势群体等方面作出积极贡献。

四是整顿和规范税收秩序。严厉打击涉税违法犯罪行为,营造公平竞争的良好税收秩序,是保护守法纳税人的重要举措,也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方面。要加大大要案查处力度,深入查处各种形式的税收违法行为。深入开展税收专项检查和区域税收专项整治。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建立打击和整治发票违法犯罪活动的长效机制。在税务稽查中要树立稽查执法主体与稽查对象之间法律地位平等的理念,自觉做到规范执法、文明执法,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提高税法遵从度。

五是加强税法宣传教育。加强税法宣传普及教育,是营造全社会懂法守法、依法维权良好环境,促进税务干邗提高依法治税意识和能力、规范执法的重要手段。要采取多种形式,加强税法宣传普及教育,增强全社会自觉学习税法、遵守税法的观念和意识,积极引导支持社会各界加强对税收执法的监督。深入开展全国税收宣传月活动,努力形成品牌效应。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大力推行政务公开,通过税务网站、办税场所等渠道,使税

篇8: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

地税文化, 是地税人的精神支柱和不竭动力, 是推动地税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加强地税文化建设, 就是以良好的地税文化塑造人, 以高尚的情操影响人, 以科学的知识启迪人, 以伟大的精神感染人, 以严谨的作风带动人, 以优雅的环境陶冶人, 以良好的团队意识凝聚人。地税文化建设的根本是人的建设, 关键是全面提升人的素质。要运用各种文化手段, 通过各种渠道来教育、引导、鼓励和熏陶干部职工, 在广大地税干部职工中培养有利于税收事业不断发展的群体意识和价值观念, 激发干部职工振奋精神, 调动广大干职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强化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 积极创造条件, 为每个干职提供一个施展才华和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和场所。改造干职的思想观、人生观、价值观, 培养美好、高尚的理想、道德情操,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为纳税人服务的人生观和正确的价值观。大力营造全员学习、终身学习的浓厚氛围, 创造人人都能成才的学习环境。通过规范化管理, 提高干部操作力、执行力和

理解力, 鼓励干部人事学历教育, 最终使干部做到懂法、依法、顺利执法。

二、不断加强信息化建设, 进一步提升信息化应用水平

用先进的科学观念促进依法征税, 规范执法行为, 这就要求地税人:1、更新观念, 树立税收信息化管理的思维理念。信息化建设要顺利实施, 首先必须实现各级税务机关领导干部、尤其是“一把手”意识的更新与超越。2、提高认识, 树立全员参与意识。信息化建设是全员参与的一次再创业, 需要充分调动和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才能取得实效。3、充分认识信息化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 树立系统的观念。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 涉及范围广、技术含量高、资金投入大, 而短期内也难于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三、积极推行规范化管理和个人绩效管理

规范化管理是提高工作效能的重要手段, 建立规范化管理体系、落实规范化管理手段, 可以克服税收管理中的主观随意、标准不一和依据多样, 规范管理者的行为, 保持管理工作的连续性和有效性。推行个人绩效管理, 通过建立干部职工业绩档案, 将干部职工列入绩效管理之中, 按月、按季进行个人绩效考核, 并与奖惩挂钩, 以增强干部的忧患意识和竞争意识, 激励干部善于学习、勤于实践和勇于创新。同时, 局领导和各部门负责人可对绩效目标进行督查、质询, 提出改进建议。这样既能保证大家能及时掌握绩效目标进度情况, 又能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 促进工作效率的提高。

四、不断优化纳税服务

纳税人纳税是天经地义, 相应的, 地税人员为纳税人服务也是义不容辞。在优化税收环境的过程中, 地税人员要始切实维护纳税人合法权益, 构建和谐的税收征纳关系。严格做到“六公开、六不准”, 要不断转变纳税服务观念, 重新定位纳税服务的价值观, 改变纳税服务的形式, 深化纳税服务内涵, 加强地税干部队伍建设。在优化纳税服务的同时, 全面提升干部队伍综合素质, 加强干部政治素质修养和职业道德修养, 增强为纳税人服务的意识。加强对干部队伍专业知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把培训工作重点放到对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上, 实现从一般性知识培训到整体性人才资源开发的转变, 造就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熟练、作风优良、执法公正、服务规范的地税干部队伍。

五、加大征管及稽查力度, 堵塞税收漏洞, 减少税收流失

一是规范税收征管, 实行科学化、精细化管理, 依托征管业务软件, 推行“户籍式”管理, 加强税源的严密监控, 完善地税征管机制, 规范征管业务流程。二是加大稽查力度, 严格税收执法, 加强对税收执法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整治, 深入开展各项税收专项检查, 堵塞税收漏洞, 严厉查处涉税违法案件, 打击偷漏税行为。税务稽查是依法治税的关键环节, 我们要在强化税务稽查服务的同时, 必须充分发挥税务稽查职能, 依法打击偷逃骗税, 为广大纳税人营造依法纳税, 公平竞争的良好环境。一是要增强稽查的深度。对重点税源、执法难点、执法热点、群众举报的大案要案、危害较深、社会影响较大的“新闻”案, 要重点稽查, 查深、查细、查透, 排除障碍, 一查到底。二是要加大处罚力度。对一些涉税违法行为一经查实, 就必须依法严格处罚;对屡查屡犯或偷骗税情节严重的予以重罚, 构成犯罪的, 依法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决不姑息迁就, 包庇纵容。三是要扩大舆论宣传。做好涉税案件公告工作, 并对涉税违法大案、要案, 利用各种新闻媒体进行公开曝光, 扩大影响, 震慑违法分子, 教育纳税人, 达到查处一案, 教育一片、治理一方的目的, 强化税务稽查的权威性, 避免偷税、骗税、逃税的恶性循环和税收环境的恶化。

摘要:社会公平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 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一个和谐的社会, 必定也是一个公平的社会。从这个意义上说, 构建和谐社会, 也就是建设更为公平的社会。《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 落实到地税部门, 就是要不断提升依法治税水平, 用足用活税收优惠政策, 发挥部门优势, 为地方经济发展建言献策。

上一篇:儿童经典益智小故事下一篇:常识性知识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