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转型

2024-08-26

产业转型(通用6篇)

篇1:产业转型

今年以来,XX围绕“2+2”主导产业发展需求,实施企业科技创新和数智赋能产业转型行动,加快推进主导产业转型升级,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实施四大工程,激发企业转型升级活力。

一是实施创新平台增量工程。聚焦主导产业发展需求,构建高能级创新体系和创新机制,推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原学者工作站、技术创新中心等平台数量增长、质量提升、结构优化,重塑产业创新力、竞争力。二是实施创新生态营造工程。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以企业为主体、X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激发创新主体活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要素链、制度链共生耦合,打造一流创新生态和产业生态。三是实施创新人才引进工程。实施“才聚朝歌·兴县计划”,通过设立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实施科技项目“揭榜挂帅”等措施,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建立“候鸟式”聘任、“双休日”专家等引才引智机制,为企业创新转型升级提供人才支撑。四是实施创新载体重构工程。深化开发区改革,6月底前完成“三化三制”和“管委会+公司”改革,集聚创新发展新动能。创新开发区投融资机制,探索X场化融资模式,提升公司运行效率。

二、强化四项措施,挖掘企业转型升级潜力。

一是积极进行“全链条”筹建。建立以创新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园区等创业服务平台为主线的尼龙新材料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成果全部转化、孵化成产业项目后,直接入驻XX镇,形成上下游贯通、左右岸衔接、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的百亿级产业集群。二是邀请科研院所帮建。实施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工程,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开展全方位、深层次合作,鼓励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试基地和共性技术研发平台。三是组织企业加强自建。促成企业与“万人计划”学者合作,企业选派骨干力量赴XX科学院、XX大学深造,助力打造本土企业创新平台,目前已建成XX研发中心。年内对20%以上工业企业启动新一轮技术改造,创建X级智能工厂(车间)。四是创新招商引智联建。实施“招商+引智”新模式,把产业引进目标前移到实验室,鼓励有创业意愿、有研发成果的研究员来XX创业,将成果落地XX,实现引智引资双赢。

三、提升服务效能,激活企业转型升级动力。

一是政策支持企业创新。完善落实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创新产品政府优先采购等政策措施,加大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补贴,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奖补等扶持力度,重点支持XX技术研发中心、XX重点实验室、XX研发中心创建国家级科技研发中心,力争实现国字号研发中心“零的突破”。实施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工程,支持龙头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梯次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压茬推进“小升高,高变强”,力争3年内建立X级以上企业创新平台50家,其中X级以上20家。二是服务助力企业创新。建立“1+5+N”综合服务体系,即每个项目均派驻一名科技服务管家,提供首席服务官、金融服务官、营商环境观察员、法律专员和警务专员“五位一体”服务包,确保建成的研究院、中试基地及相关项目迅速完成孵化、落地。推行“容缺办理”制度,容缺办理各项手续,努力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企业手续“一站式”办结。三是以法制保护企业创新。开展“以案说法”、法律进企业等活动,不断增强公众维护创新成果的意识,同时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行为,保障科研人员权益,为企业创新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篇2:产业转型

------------------

发表日期:2010年5月27日

作者:中共广州市海珠区委办公室

【编辑录入:book】

产业转型是城区转型的核心和动力。科学合理的产业结构,对于提升城区功能,促进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作用。近年来海珠区紧紧围绕“转型”开展工作,就是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市关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以发展方式转型促进产业转型,以产业转型促进城区转型。

海珠区的产业现状与发展机遇

(一)产业发展现状

海珠区是位于广州市中部的一个岛区,全区面积90.45平方公里,户籍人口93.7万人,外来人口80.3万人,共174万人,辖18个街道、257个社区。海珠区原来是一个老工业区、老城区和城乡结合区,现正逐步转型为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中心城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综合经济实力明显提升。2009年全区生产总值603.66亿元、区财政收入27.37亿元,分别比五年前翻了一番和近两番。

二是第三产业快速发展。海珠区三次产业比例由五年前的0.7:38.4:60.9调整为0.4:17.9:81.7,第三产业成为全区经济和税收增长的主力。海珠区近年产业结构的演进过程详见表一。

三是会展、总部经济龙头作用明显。以广交会更名为“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并整体搬迁到海珠区琶洲为契机,发挥国际会展中心总面积世界第一的优势,积极做好环境综合整治、配套服务和招商引资工作。在会展经济带动效应的影响下,中国对外贸易中心(集团)、保利地产、广东钢铁集团、广东电网等知名总部企业落户海珠区。目前海珠区共有总部企业74家,其税收占全区的三分之一。

(二)产业发展机遇

胡锦涛总书记在广东视察时指出,“要真正打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场硬仗”。我们将认真贯彻胡总书记的指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快产业转型。近年来,海珠区产业能够顺利转型,一是广州市委、市政府对海珠区新的功能定位和新的产业布局,二是区内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当前,海珠区产业转型又迎来三大机遇:

一是中心城区功能提升的机遇。《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第一次明确提出广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定位,在这一定位下,海珠区成为国家中心城市的中心城区,在新一轮发展中能更好地承接国家中心城市的功能辐射,并承担更重要的责任,海珠的集聚力和辐射力无疑将更强大。《纲要》提出扩大“广交会”的国际影响力、打造世界一流的会展品牌,加快国际生物岛等项目建设,都跟海珠区有直接的关系。《纲要》和广东省委、广州市委提出明确的政策导向,将为海珠区发展高端产业,淘汰低端产业,积极推进产业和劳动力“双转移”,加快建立以会展经济、总部经济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是现代服务业区位提升的机遇。广州市“南拓”“中调”战略的深化实施,对于改善海珠的发展环境产生极其重要的作用,也为提升产业发展质量创造了条件。随着琶洲国际会展中心、广州新电视塔等新地标落成,海珠区已成为广州城市形象的一扇重要窗口。广州市最近确定的五大现代服务业发展功能区中,琶洲地区、城市新中轴线南段地区、白鹅潭地区三个涉及海珠区。这些为海珠区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提供强大动力。

三是会展、总部经济加快发展的机遇。海珠区拥有两个“第一”:“中国第一展”的广交会和“世界第一大”的琶洲国际会展中心。最近,广州市出台了《加快会展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从产业集聚、培育品牌、交流合作、产业链条、支撑体系、扶持服务等六大方面提出22条发展措施,并提出把广州建设成为亚洲会展名城和国际商务会展中心城市的目标。这对海珠区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带来新的重大机遇。目前琶洲会展商务区日益成熟,以会展中心为龙头、广交会为名片、周边展馆和配套设施共同发展的会展经济带动辐射作用增强,将有力促进总部经济发展。

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海珠区经历了经济快速发展时期,但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表现为“两高、两低”:

(一)人口密度高

目前海珠区人口近180万人,每平方公里约1.99万人,减去水域面积16.31平方公里和万亩果林10平方公里,达到每平方公里2.8万人,远高于国际标准每平方公里1万人。据前几年测算,规划批出的住宅建筑面积共2310万平方米,如果按照平均每套住房80平方米、住进三人计算,批出的住宅将引入居住人口约87万人,加上海珠区现有人口,将超过200万人。由于海珠区原来是老工业区、城乡结合区,在城区转型过程中,居民呈现出“五多”,即困难群众多、失业人员多、转制居民多、老年人多、流动人员多。这么大的人口规模将给生态环境、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带来很大压力。

(二)建筑密度高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城区的范围发展和扩大后,一方面形成一批城中村,导致环境“脏乱差”;另一方面由于建筑密度大,造成比较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到2010年,全区建设用地65.84平方公里;农用地10.23平方公里,为万亩果林保护区;未利用土地16.1平方公里,全部为水面积。也就是说,如果海珠区要进行新的建设,就必须通过旧城改造、城中村改造等进行二次开发。

(三)土地利用效益偏低

主要表现为城中村土地的利用水平低。目前海珠区20个村,共有各类集体建设用地37.89万平方米,绝大部分属于低效建设用地。表现为“三低”:一是容积率低。除了住宅用地外,工业、商业的容积率均低于常规标准。工业仓储用地平均容积率为0.68,小于0.8的标准;商业用地平均容积率为0.85,低于2.5的标准。二是产业档次低。多为简易工业厂房、旧仓库和旧工业小区,多用于作坊式经营,难以发展高端产业。三是土地产值低。主要用于发展五金、皮革、制衣、印花、加工机械等小规模工业和批发市场,出租价格低廉,单位土地产值较低。如海珠区一些二手车市场每平方米土地月租金还不足十元。

造成集体土地利用效益低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集体土地产权制度不完善,甚至仍然延续原有农村土地政策,难以进行高标准建设开发。二是集体建设用地缺乏明确指引,规划控制指标偏低,造成建设用地总量偏大、单元规模偏小、离散程度高、功能分区不明确的土地利用形态,不利于集约和高效用地。三是集体土地缺乏有效流转,土地市场化程度低,造成村社社员及集体所建的物业出租比较低廉。

(四)经济质量和效益偏低

主要表现为三方面:一是低端产业比较多。经摸查全区共有37.69万套出租屋, 其中4.77万套物业用于生产经营,均为小制衣厂、小作坊。仅南洲街属下三个村就有50.4万平方米物业,以经营小饮食、小百货等为主。这些低端产业不但对国家财税收入没有任何贡献,而且导致周边环境“脏乱差”,扰乱市场经济秩序。二是生产经营单位规模偏小。据统计,全区共有生产经营单位近10万户,个体户就有近8万户。呈现小企业多、大企业少、分支机构多、总部企业少的局面。2009年全区年营业收入10亿元以上的企业只有25户,且大多为批发企业和房地产企业。三是高端服务业比重偏低。2009年全区第三产业比重为81.7%,但其中批发和零售、住宿和餐饮等传统服务业占了42.8%。前几年摸查发现,全区109个专业批发市场占地约120万平方米,而年纳税额仅有7000万元。曾对全区不同行业纳税情况进行抽样调查,发现一些行业的效益和税收普遍较低,详见表二。

产业转型的总体思路

按照省、市部署,海珠区加快推进“双转移”、“退二进三”工作。海珠区有95家大中型工业企业纳入广州市“退二进三”计划,总占地280万平方米。去年已搬迁、停产、关闭了43家企业,腾出了128万平方米的用地空间。作为原来的老工业区和城乡结合区,海珠区工业外迁后该走什么样的发展之路?村社产业如何升级?这是海珠区当前必须解决的问题。

为贯彻落实广东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若干意见》的精神,海珠区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必须结合实际,推进产业转型。作为中心城区,必须走产业高端化的路子。海珠区“退二进三”的重点是“退二优三”、“退二强三”:“优三”就是指优化提升第三产业的结构和效益,“强三”就是指增强第三产业的竞争力、集聚力和辐射力。总体思路是:努力建立以会展产业、总部经济、文化创意产业、商贸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要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

(一)加快发展会展产业。广交会是中国第一展会,2008年已从越秀区整体搬入海珠区琶洲国际会展中心。广州市把国际会展中心放在海珠区,极大扩充了海珠区高端服务的总量,有力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海珠区作为广交会的主办地,积极构建会展服务体系,大力促进会展服务行业发展,促进形成完整的客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等会展经济产业链,使其成为海珠新的经济增长点。我们将进一步完善琶洲地区的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和商务配套项目建设,继续做好知名展会和会展企业的引进、培育工作,办好每年一届的会展经济论坛,不断扩大琶洲会展影响力。

(二)积极发展总部经济。总部经济是产业分工的高端环节,是城区从提高产业竞争力转向增强功能竞争力的必然趋势。一方面,以会展经济为带动,积极发展高档次写字楼,吸引国内外知名企业总部落户琶洲,促进总部聚集区建设。另一方面,在“退二”中积极留住工业企业总部。在企业将生产环节转移出去的同时,争取企业把研发总部、销售总部留在海珠。区工业龙头企业珠江啤酒集团计划部分啤酒产能转移到南沙新基地后,将原厂区改造为企业总部,打造成为国内外啤酒知名企业的总部、会展、贸易基地。

(三)积极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是海珠区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内在需要和重要手段。近年来海珠区创意产业发展逐步加快,位于区科技产业基地的广州市希力网络技术有限公司被工信部列为动漫游戏产业基地之一。在“退二进三”中,工业旧厂房、旧仓库由于历史的沧桑感,能激发创意人员的创作灵感,成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较佳载体。海珠区抓住省、市大力发展创意产业的机遇,大力引导工业企业搬迁后发展创意产业。原广州纺织机械厂按照“修旧如旧、建新如故”原则,建成以服饰、时尚、文化为主题的广州TIT纺织服装创意园,被纳入市重点建设项目和市重点创意创业基地,现在有30多家服装名企进驻,引进了如刘洋、屈汀南等全国服装十佳设计师。下一步将加快推进省文化创意产业园——联星文化星城和珠影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建设。

(四)优化提升传统商贸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不能忽视传统服务业。坚持两手抓,一手抓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一手抓传统商贸服务业优化提升。积极发展中高档次零售业、文娱消费业、现代物流业,加快应用科学管理模式、先进适用技术和现代经营业态改造传统服务业,大力发展高端、优质零售网点。加快推进全区109个传统批发市场向现代展贸交易市场转型,重点抓好中大布匹市场,以及广州新城市中轴线周边专业市场的升级改造。引导“退二进三”腾出的用地发展高级商务楼宇、星级酒店,提升传统商业档次,满足居民需求。原广东省机械进出口股份有限公司仓库改造成集购物、餐饮、体闲为一体的大型社区购物中心—燕汇广场,已建成开业。广州橡胶十一厂完成搬迁后,正在建设经营面积达9万多平方米的综合性商业中心。

(五)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自主创新是提高竞争力的核心,是增强经济发展后劲的关键。海珠区有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共40多所,在广州市乃至整个华南地区,科技单位的密集程度名列前茅。经过多年的努力,海珠区逐步培育和聚集了一批有一定技术和创新水平、发展潜力的科技企业,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仍有待提高。今后将把发展的着力点放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上,增强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推进创新型中心城区建设。充分发挥区域内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资源优势,借助广州大学城和官洲国际生物岛的辐射作用,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海洋生物技术和生物医药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逐步建立和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努力促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大力培育高新技术、民营科技龙头企业。加快区科技产业基地的发展,力争建成现代化的高新技术创业和产业化示范基地。

以产业转型推动城区转型的措施

(一)加快建设三大功能区,谋划高端服务业新布局

加强产业规划和政策引导,加快三大功能区建设,将产业升级转型的空间布局落实到功能区建设上来。

一是加快琶洲国际商务会展区建设。琶洲岛面积10.5平方公里,是广交会所在地,2009年琶洲地区展览面积占广州市九成以上,海珠区被授予“中国会展名区”称号,琶洲已成为世界上重要的国际贸易中心之一。我们将重点加快推进琶洲地区环境综合整治和商务配套设施建设,整体优化发展环境,打造国际一流高端服务业集聚区,推动以会展经济、总部经济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

二是加快新中轴线南段城市行政服务中心区建设。这一区域地处广州新城市中轴线南段,贯通珠江前、后航道,面积约16平方公里。该区域北有新电视观光塔、南有中交集团南方总部、中有海珠湖。其中,广州新地标——广州新电视观光塔将在亚运前投入使用;投资38亿元的中交集团南方总部基地已在中轴线南部奠基,珠江后航道10公里江岸线将成为总部基地和海洋工程技术研发产业园功能区;规划用地2248.3亩的海珠湖将于亚运前完成主体工程,成为广州市新城市中轴线上的靓丽景观。海珠区将以新中轴线规划实施为契机,大力发展高端服务业,吸引现代行政办公机构、商务机构和服务机构进驻,打造独具岭南文化特色,以行政办公、商业、文化、休闲、居住为主要功能的广州南中心区。

三是加快白鹅潭滨水休闲商务区建设。这一区域北起洲头咀、南至丫髻沙,工业大道以西、珠江以东,面积约6平方公里。海珠区将借助广州市实施重点功能区规划的机遇,大力促进沿江地区创意产业、历史文化休闲娱乐业和滨水商务区的发展,重点推进太古仓创意产业园和工业博物馆等建设。

(二)加快“三旧”改造,提升产业发展空间

土地资源集约经营、节约利用,是破解目前经济社会发展资源环境“瓶颈”的希望所在。广东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三旧改造”战略决策,为老城区释放发展高端产业的空间,提供重要的产业资源,激发了老城区的发展活力。海珠区城中村、旧城区、旧厂房改造地块超过700块,总面积28平方公里,占全区面积的30%。通过对低效“三旧”用地改造,引导那些技术含量低、产值低、效益低、污染高的企业迁出海珠,腾出土地引进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的项目和产业,促进产业结构转变,推动产业集聚高效发展。

一是加快城中村改造。海珠区有20个城中村,面积占全区的三分之二,如果按照平均改造一个城中村项目投资50亿估算,全区城中村改造总投资共需1000亿元。城中村改造不但可以直接拉动全区固定资产投资,更重要的是可以促进土地集约利用,促进产业和劳动力“双转移”,促进城区特别是城中村居民居住环境的改善,促进城中村居民收入增长。当前重点推进琶洲、新城市中轴线南段等地区城中村改造。加大力度保护文物和历史文化资源,对有价值的黄埔古村进行改造,按照古建筑和古港文化结合的思路建大型主题景区,建成后将成为海珠区文化旅游产业的新亮点。

二是加快旧城区改造。在旧城更新中,注重历史文化保护,如对海上丝绸之路发祥地——黄埔古港、岭南画派发祥地——十香园进行修缮保护;拥有潘家大院、青砖屋群、骑楼街、红楼群、基督教河南堂等古建筑的南华西街正积极申报首届全国历史文化名街,争取各方支持推进历史文物的连片保护。下一步将推进南华西地块二期、草芳围地块、海珠南广场地块改造建设。

三是加快旧厂房改造。早些年,海珠区工业外迁后土地大多用于房地产开发。为此,海珠区一方面向广州市积极建议,争取把外迁工业企业用地转为商业用地、公共配套用地和公园绿化用地,另一方面积极向企业做工作,引导其发展高端产业。针对村社旧厂房中存在产权手续不全、布局分散、集约度不高、土地使用率低的问题,海珠区积极鼓励有条件的旧厂房进行改造。近期,南华西第五工业区10万多平方米的旧厂房,整合改建成海珠创意园,引进了40多家科技型、工业设计和文化艺术类企业进驻。下一步将充分利用好省、市“三旧”改造的政策,统一规划、因地制宜,采用连片改造等方式对旧厂房进行升级改造,把目前分散零乱的旧厂房和村社经济用地,适当集中起来,形成一片,进行集约经营,实现产业关联,提高厂房的使用效益。

(三)以四大环境为保障,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一是营造良好政务环境。政务环境是代表一个地区文明水平的“第一环境”。近年来,海珠区先后出台《海珠区扶持会展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快海珠区总部经济发展的意见》等政策,区领导定期走访重点企业,帮助解决困难,为经济健康发展营造了良好政务环境。如加强琶洲会展周边治安、环卫、交通等综合整治,积极协调解决会展企业、参展客商的“停车难”、“吃饭难”等问题。我们将继续做好企业服务和市场监管工作。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工作效率,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进一步做好企业服务工作,坚持区党政班子成员联系重点企业制度,认真落实各项扶持政策和专项资金,切实帮助企业解决问题。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严肃查处无证照生产经营和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等违法行为,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二是营造良好社会环境。经济发展离不开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我们始终把解决民生问题、加强城区管理和社会管理,保一方平安稳定,作为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全力解决民生实际问题,认真落实各项惠民措施,切实解决好就业、社保、教育、卫生等民生实际问题。不断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认真做好亚运会场馆的安保工作。创新社区服务管理模式,充分发挥街道综治信访维稳中心作用,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三是营造良好生态环境。近年来,海珠区着力加强生态建设,不断提升城区宜居水平。新增公共绿地面积300多万平方米,采用政府租地模式建成三大果树生态公园。对全区74条河涌进行全面整治。我们将以海珠湖建设为契机,大力促进河涌整治、万亩果林保护和全区生态建设,继续推进区内100多公里绿道网建设,加快形成海珠“江、涌、湖、园、林”相互融合、相得益彰的江岛生态系统。

四是营造良好城区环境。近年海珠区加大城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三年来新增道路面积约200万平方米,基本形成了“九纵九横”路网系统。今后将一方面继续完善道路网络,重点加快环岛路建设。海珠区是个岛区,环岛路建成后将具有两大功能:一是作为景观性道路,可以环岛欣赏珠江一河两岸城市风貌,也可以作为环岛马拉松和自行车等比赛场地;二是作为交通主干道,把琶洲国际商务会展区、新中轴线南段城市行政服务中心区、白鹅潭滨水休闲商务区三大功能区贯穿起来。环岛路全长42公里,已建成14.5公里,下一步将全部打通。另一方面加强居民休闲场所等公共配套设施建设,重点推进大元帅府广场和洲头咀公园活动文化广场项目。

篇3:产业转型

海宁是观潮圣地, 也是全国的皮革之都。2008年海宁皮革工业企业2062家, 从业人员约73348人, 全年实现现价工业产值177.62亿元, 产品销售收入172.8亿元, 皮革工业经济总量列全国同行业首位。2008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规模企业有134家, 实现现价工业产值157.02亿元, 占全市产值21.75%, 实现销售收入145.97亿元, 占全市销售收入的21.33%。全市年产皮革服装2813万件 (套) , 鞣制革皮产量折合牛皮为1260万张, 皮革沙发530万套。

海宁皮革以产业集群为基础, 形成了以专业市场为龙头, 以皮革服装、制革、沙发套和成品沙发等一大批知名皮革企业为骨干, 以及箱包皮具、皮革化工、皮革辅料、五金配件等企业为主体的完整产业链, 皮革产业集群发展态势十分突出。海宁已荣获“中国皮革之都”、“中国皮革皮衣之乡”、“浙江皮革商标品牌基地”等荣誉称号。以海宁中国皮革城为龙头的皮革市场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市场”、“浙江省重点市场”、“浙江省五星级文明规范市场”, “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等荣誉称号。目前, 海宁已成为全国重要的皮革生产制造、销售基地和中国皮革产业名副其实的“风向标”。

二、经济危机下海宁皮革产业的转型升级

发端于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冲击, 中国也面临着宏观经济增长放缓的挑战。随着经济危机的进一步深化, 国际皮革产业市场萎缩明显, 海宁皮革产业2008年开始出现市场萎缩、利润同比下滑和亏损的现象, 皮革服装出口同比下降7.12%, 皮沙发同比下降15.10%, 毛皮裘革下降了56.65%。海宁皮革产业面临“逆水行舟”的不利局面, 产业的转型升级问题进一步凸显。

海宁皮革产业的兴起以及块状集聚经济的产生是中国改革开放以及出口导向战略的结果。经过三十年来粗放式增长以后, 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各种矛盾凸显, 本身面临着向“培育自主创新能力, 建设创新型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模式的转变。而2008年发端于美国的金融危机提前释放了中国经济中各种矛盾。这种背景下, 高度依赖外贸的海宁皮革产业面临着一系列发展的困境, 简单的生产加工为主的块状集聚经济向高附加值的创新性产业集群转型升级有着时代的必然性 (见图1) 。

海宁皮革向现代创新性的产业集群转型升级方向可以借鉴“微笑曲线”来加以描绘:曲线低端的生产加工附加价值最低, 沿着曲线向上移动, 附加值提高, 上游的研发、设计和下游的营销、品牌附加值最高 (图2) 。目前皮革产业的研发、设计、品牌和营销等环节进入壁垒高、利润丰厚, 但基本上被意大利等发达国家所控制, 而海宁的皮革产业仍被锁定在进入壁垒低、利润低、竞争激烈的生产环节。未来随着海宁皮革产业的不断成熟, 在激励的竞争环境中皮革产业的转型升级就是一个从微笑曲线的低端向微笑曲线高端转移的过程, 是一个以粗放型的生产加工为主向研发、生产和设计齐头并进的过程。

三、海宁皮革产业转型升级的人才瓶颈

南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刘志彪认为, 人才集聚所产生的竞争、交流、融合和创新, 应该是产业升级的最重要的氛围。而海宁皮革产业目前自主创新能力较弱, 企业吸引和留住优秀的研发和设计人才难度较大, 技术创新和设计能力不够, 这成为了产业转型升级主要的瓶颈。

1、海宁皮革产业转型升级的人才挑战

制约海宁皮革产业转型升级的第一“短板”应该是人才, 一方面人才是决定产业转型升级的“第一生产力”, 另一方面人才短缺一直是海宁的“痛处”, 其中尤以高层次技术创新人才、设计人才、熟练技术工人和国际商务人才等的缺口为大。海宁目前的皮革产业以国际市场作为主导产品市场, 多年来过分依赖OEM生产模式, 使得海宁的皮革企业仍处于国际垂直分工的底端, 研究开发、营销和品牌等主要增值环节为发达国家的公司所掌控。海宁自身一直没有形成自己过硬的研发、设计、营销团队, 主要以生产型员工团队为主, 而且学历层次较低, 企业引入高层次人才非常困难。据卡森集团的副总介绍, 像卡森这样亚洲最大的皮革企业在招人方面仍存在诸多困难, 公司特别缺乏高端的经营管理人员和国际商务人才, 因为海宁地理位置的限制和皮革行业产业特点使得公司在吸引和留住高端人才方面一直非常被动。

2、海宁皮革产业人才短板的根源剖析

制约海宁皮革产业高级人才引进与培养的因素有很多, 本文针对研发、设计和管理人员的不同需求特点, 重点从产业特征、城市文化和生活品质三个方面阐述海宁皮革产业人才短板的根源。

(1) 产业特征——技术和管理人才瓶颈。皮革产业一直被视为重污染行业, 刚从学校毕业的大学生都不愿意留在生产一线长期从事技术研发和生产工作, 缺乏基层的锻炼和积累则很难培养出一流的技术和管理人才, 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皮革产业高水平专业技术团队的形成和有实战经验的高层管理人员的培养。另外, 国内专门开设皮革研究专业的高校比较少, 目前主要以陕西科技大学、四川大学和温州大学等几所高校为主, 这样在生源上就限制了专业人才的培养。因此, 皮革的这些产业特征使得技术和管理人才的短缺成为海宁皮革转型升级的重要短板。

(2) 城市文化——设计人才瓶颈。产品的品牌也是一种地方文化, 欧洲皮革产品的品牌价值来源于历史悠久的城市文化和城市品牌。虽然海宁人杰地灵、才俊辈出, 是一个充满文化气息的历史名城。但是相对于意大利等世界服装创意中心, 海宁的城市文明和服装文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在现有的文化背景下很难培育出世界级的设计大师。为此, 海宁在设计师的引入方面做了很多工作, 特别海宁中国皮革品牌风尚中心, 专门是为皮革业转型升级服务的而成立的总部商务区, 希望通过风尚中心提供企业总部、设计研发、创意乐园、休闲会所等功能来吸引大批欧洲一流的设计人才, 但是城市文化环境的提升并不能一蹴而就, 仍是长期限制国际高端设计人才引进的重要因素。

(3) 生活品质——吸引高端人才的关键。作为高端的技术和设计人才往往在物质收入之外对生活品质等城市软环境关注的比较多, 对他们来说高收入并不是唯一追求的目标, 因为高收入并不意味着就一定有好的生活品质。海宁作为县级城市毕竟生活配套有限, 很难像北京、上海一样提供高品质的生活环境, 生活质量全面提升难度较大。在笔者访谈调研的过程中, 海宁很多皮革企业反映, 即使企业为高级技术人才提供了非常丰厚的待遇 (核心技术人员年薪可达一百万) , 但是仍然很难吸引和留住一流的技术人才。

四、如何通过人才转型升级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在于充分发挥人才保障和支撑作用。

1、海宁产业转型升级中的人才保障战略

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转型升级, 进一步深化实施“人才强市”战略, 加快创新型人才引进培养, 2008年底以来, 浙江省、嘉兴市和海宁市政府都出台了一系列人才支撑政策 (见表1) , 力图通过人才的转型升级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特别是2009年10月海宁市出台的《加快引进培养创新型人才推动创新发展的政策意见》, 文件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和嘉兴市人民政府的相关文件精神, 对海宁的创新人才制定了包括生活、购房、和科研启动等方面的专项扶持政策, 以期引入更多高层次人次。但是现有出台的众多政策中仍存在以下两方面的不足:第一, 现有政策均是针对于某一个区域, 并没有针对皮革产业的特殊人才政策, 不能有效体现皮革产业特性。因为与其他制造加工产业不同, 皮革产业需要大量高端的设计人才, 对生活品质和城市文化有更高的要求, 所以, 需要政府制定针对性的政策才能更好吸引和留住一流的皮革产业人才。第二, 现有政策重点强调对引入人才的购房和科研启动经费等物质奖励, 在如何通过城市软实力来提升海宁人才吸引力方面没有给出具有操作性的建议。

2、海宁皮革产业人才战略的发展建议

基于海宁皮革产业的特殊性, 本文认为对于海宁产业的人才转型升级, 不仅需要在拓展人才吸纳渠道、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完善人才激励等方面下功夫, 还需要在以下四个方面做更多的功课:

(1) 人才结构与质量的转型升级。随着海宁皮革产业向微笑曲线两端升级战略目标的确定, 人才结构与质量也必须进行相应的转型与升级。要从以往主要以生产型员工团队为主向研发、设计和生产三类人才并重发展转变。在人才队伍建设中提高具有独立研发、设计能力的人才比例, 提升员工整体文化素质, 通过人才结构和质量的转型升级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2) 改善皮革生产环境。这些年来, 皮革企业通过逐步使用清洁生产工艺代替传统制革工艺、在皮革产业中使用绿色化学品、制革工业过程自动化等方法, 使原有高污染的产业特征获得了很大的改善。政府和行业协会等中介部门可通过更多的宣传和舆论导向, 让新一代的大学生更客观地了解皮革产业的生产环境, 让更多的人才愿意参与皮革行业的技术、生产和管理工作, 提高皮革行业总体素质。

(3) 柔性人才引进与培育机制。为破解高端技术和设计人才引进和培养难题, 海宁市可以探索“不求所有, 但求所用;不求所在, 但求所为”的用人新思路, 建立人才柔性流动机制。对高层次人才、特殊人才、急需人才, 打破地域、户籍和人事关系等限制, 开启多样化的人才引进和培养模式。例如, 高级人才对生活品质和城市文化要求比较高, 但是这两项内容海宁市短期内无法快速提升, 为此, 企业可以考虑在上海、杭州等文化氛围较好的城市设立研发和设计公司, 条件好的企业甚至可以在欧洲等时尚发源地设立设计公司, 通过现代化的通信交流手段及时将设计成果与海宁生产中心沟通, 这样可在一定程度上破解高级人才的引进和培育难题。

(4) 提升地方品质——打造城市软实力。随着人才竞争的发展, “人才的价格竞争”应该向“非价格竞争转移”, 所谓的非价格竞争主要是给人才一个适应平台, 给人才创造最适宜生活的城市条件。创造性的人才, 包括研发人才、设计人才和高级管理人才, 他们之所以会集聚在特定的区域, 是因为这个区域具有独特的、有吸引力的地方品质。这种地方品质, 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是高品质的人居环境, 包括生活环境、自然环境, 及两者之间的匹配。创新型人才对别具一格的建筑环境, 可靠的治安环境, 优雅的社区环境情有独钟, 在工作地点的选择上必然对人居环境有较高的要求。美国的硅谷就因为具备这样的人居环境而吸引了大量国际化人才;其次是开放的社交环境, 即成为不同文化背景、民族背景、教育背景人才的汇集地, 来自不同背景的多元化人才不仅不因地域、人种、文化的不同而有疏离感, 更可以在这里进行交流、碰撞, 进而在交流碰撞中激发创新、创意;再者是富有创意的休闲文化, 艺术活动和体育活动能够有效的激发创新型人才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精致典雅的餐厅文化、酒吧文化则能给创新人才带来生活品质上的满足。

摘要:2008下半年以来,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外部冲击下, 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结构性、素质性矛盾进一步凸显, 而人才的转型与升级日益成为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要素。本文以海宁皮革产业集群为例, 讨论了在经济危机环境下如何通过人才的转型升级来推动产业的转型升级, 以实现产业稳定可持续的发展, 本文的结论和建议对我国地方产业转型升级中的人才战略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关键词:人才,产业,转型升级,海宁皮革

参考文献

[1]、邬爱其、张学华, 产业集群升级中的匹配性地方政府行为[J], 科学学研究, 2006 (12) :878-884

[2]、王缉慈、林涛, 我国外向型制造业集群发展和研究的新视角[J], 北京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7 (11) :839-846

[3]、海宁皮革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 海宁市政府报告, 2009年10月

[4]、海宁市人才网:http://www.hnrc.gov.cn/

篇4:金融转型才能有效推动产业转型

关键词:经济结构;产业转型;金融转型

中图分类号:F83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544(2012)06-0022-02

一、产业转型是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核心内容

从当前中国经济运行的现状看,结构性问题是当前经济运行中的主要矛盾。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解决结构性问题,是在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能源、劳动力成本等诸多约束逐步强化的情况下,实现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中国经济发展活力和竞争力的客观要求;是遏制产能过剩,提高中国资源配置效率的客观要求。只有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中国经济发展的基础才能夯实,中国经济增长的质量才能提高,中国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才能得到保证。

我国早在1995年就提出要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但这些年来,由于政府对传统经济发展方式高度依赖,加之政府在推进经济结构转型方面的措施和力度不够,因而经济结构转型的步伐不快,以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经济增长内生动力的增强。无论从“稳增长”的现实需要看,还是从中国经济的未来发展看,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都刻不容缓。

产业结构是经济结构的主体,自然,产业转型也就成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核心内容。推进经济结构优化,首要的是要推动产业转型。产业转型的地位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为它与经济增长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第一,产业转型会驱使社会资源依据国家产业政策要求,在不同增长率的产业之间实现差异化分配,促进经济增长。从产业经济学的角度看,经济增长的过程,就是新兴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市场份额逐步提升,而传统产业不断转化升级但市场份额有所下降的过程。新兴产业代表着一国产业结构的发展方向,是产业转型过程中劳动力、技术、资本等要素大量投入的“朝阳产业”。而传统产业中的“两高”行业和产能过剩行业,则需严格控制要素投入限制其发展,并通过兼并重组、破产倒闭等方式,使这些行业中的落后企业实现市场整合和市场退出。产业转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产业转型的初始阶段,由于对新兴产业的投资不可能一下子迅猛增加,而对“两高”行业和产能过剩行业的投资抑制又会导致产出下降,故新兴产业还无法弥补前者投资和产出下降给经济带来的漏损,这势必对经济增速产生影响。而随着产业转型的推进,产业转型进入加速期,新兴产业的投资和产出迅速增加,大大超过传统产业中发展受限产业投资和产出的下降规模,使得新兴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显著提高。

第二,产业转型会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升级,形成结构优化效应,促进经济增长。产业转型会推动国家主导产业的转换更替和产业体系的深刻变革,而这种结构优化效应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主要表现在:产业转型催生出新的主导产业并使其在产业群中的地位逐步强化,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产业转型使生产要素从生产率低的产业部门向生产率高的新兴产业部门流动和转移,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产业转型促进了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不仅能够提高新兴产业的发展水平,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而且能够增强产业之间的关联度,促进各类产业协调健康发展,从而为经济增长提供有利的产业基础和产业发展环境。

第三,产业转型有利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经济实现集约型增长。我国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是建立在资源高消耗、环境高污染基础上的。这种以大量增加要素投入和牺牲环境为特征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已经难以为继。以发展节能环保、新兴信息产业、生物产业、新能源、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业和新材料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要内容的产业转型,是对传统增长方式的“扬弃”。不搞产业转型,仍然恪守原有产业结构和产业发展方向,经济增长方式不可能发生质的改变。反过来,产业转型也是改善经济增长质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有力推手。只有依靠产业转型,我国经济才能从传统增长模式中解脱出来,通过要素效率提高和新增长动力的推动,实现集约型增长,进而使经济增长方式发生切实的改变。

第四,产业转型带动的产业转型周期与经济周期高度相关。产业转型进程影响产业转型周期,而产业转型周期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经济周期。由于在经济周期发展的不同阶段上经济增速差异很大,因而产业转型周期通过影响经济周期进而影响经济增长。

产业转型是我国整个“十二五”以至以后更长时期经济工作的重心,其作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也就具有持续性、长久性的特征。顺利有序并且快速推进产业转型,是实现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二、推动产业转型金融必须转型

产业转型受制于政策安排、技术创新、金融支持、微观经济主体的主观努力等诸多因素。其中,金融是推动产业转型的重要动力和关键因素。产业升级、产业扩张、产业集聚、产业整合、产业并购等一系列关系到产业转型的活动,都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因而要推动产业转型,金融必须主动转型。

由于间接融资在我国社会融资结构中占有优势地位,因而商业银行在支持产业转型过程中肩负重要使命。商业银行应适应产业转型中经济主体的融资需求,自觉调整信贷结构,不断创新信贷产品、信贷业务流程和信贷风险控制技术,使信贷结构实现“三个优化”。

一是优化信贷投放的行业结构,使信贷支持重点从传统制造业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改造升级转变。商业银行应该按照产业转型要求调整贷款重点,严格控制产能过剩行业和“两高”企业的贷款,优先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在支持新兴产业时,也应考虑地区和企业差异,着眼于企业的产品竞争优势和行业地位,避免一哄而上。同时,必须大力开发绿色信贷产品和业务,增加业务创新投入,扩大绿色信贷规模,促进我国以“高碳”为特征的传统经济向以“低碳”为特征的绿色经济转化。

nlc202309051203

二是优化信贷投放的地域结构,使信贷资金配置从侧重于经济发达地区向区域均衡转变。产业转型既是产业升级的过程,也是产业区域间梯度转移的过程,亦即产业升级和区域升级的有机统一。改革开放后,东部地区凭借政策带来的“制度红利”和地利之便,成为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吸引了包括信贷资金在内的大部分金融资源。在经历了30多年的经济高增长之后,东部地区原有的一些优势正在消失,中西部地区在劳动力成本、土地成本、经济发展后劲、政策资源等方面的优势凸现出来。顺应这种变化,商业银行应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贷款支持力度,支持部分朝阳产业从东部向中西部有序转移,支持东部与西部在科学的产业分工基础上建立紧密的产业合作,延长产业链条。应根据中西部的产业发展条件,大力支持其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的发展。

三是优化信贷投放的企业规模结构,使信贷服务由只重视国有大企业向同时重视中小企业转变。中小企业对稳定经济增长、扩大就业人口、增加财政收入、维护社会稳定至关重要。然而,在经济减速、劳动力成本上升、外部需求放缓等多重不利因素的挤压下,当前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环境变得很艰难,其主要以制造和加工为主的旧有盈利模式遭到前所未有的挑战,面临着转型发展的迫切需求和沉重压力。但受资金、技术、人才等条件的制约,又使得其转型之路十分坎坷。商业银行应转变信贷支持中的“规模歧视”和“所有制歧视”现象,努力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多适合其经营特点和产业转型需求的差异化信贷产品,为其转型升级创造较好的资金条件。

直接融资对推动产业转型,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优越之处在于:(1)直接融资的适用性较强。银行贷款要求融资主体必须具有相对稳定的现金流,并且能够提供价值足够的抵押物或担保,这种融资方式主要适用于进入成长期末端或成熟期的企业。很多处于创业阶段的企业由于不具备贷款条件,难以获得贷款,但它们可以通过天使基金、创业基金等直接融资形式获得资金支持。(2)在货币政策紧缩背景下,贷款可得性大大下降,而直接融资工具的融资能力则不受货币紧缩政策的制约。(3)产业投资基金、股权投资基金等支持的重点是高科技企业,因而对产业转型具有金融推动和技术推动的双重功能。目前,直接融资在社会融资总量中的比重只有15%左右,未来发展空间广阔,因而直接融资推动产业转型的潜力也十分巨大。

面对产业转型过程中经济主体对直接融资手段的需求,相关监管部门也应积极推进直接融资的转型。在这方面,最重要的是要优化上市公司结构,改变传统制造业企业在上市公司中占有绝对优势地位的状况,优先安排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处于改造升级过程的传统产业的企业上市,扩大这两类企业的上市数量,充分发挥这些上市企业具有的产业吸附和产业扩张功能,彰显其带动相关产业形成的产业集聚效应,推动产业结构升级。要规范发展政府引导基金、产业投资基金和各种类型的股权投资基金,发挥这些基金在增加创业资本、支持新兴产业扩张、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方面的优势。应创新直接融资方式,拓宽直接融资渠道,使更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能够利用直接融资方式筹措产业转型所需资金。

要实行积极的股市政策。中央政府应把股市改革发展作为金融改革发展的重要内容,采取延长大小非减持年限、规定PE投资股权最低持有期间、有节奏安排新股上市等有效的政策措施平衡股市供求,矫正股市定价功能,从根本上改变股市“重融资、轻投资”的偏向,重振投资者信心,使股市真正发挥应有功能,成为推动产业转型的重要金融平台。

企业并购是实现产业扩张、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环节。要消除阻碍民间资本自由投资的行政壁垒和市场壁垒,把国务院各部门落实“非公经济36条”的实施细则真正落到实处,使民间资本真正自由地进入垄断行业,真正自由地参与对国有企业的并购重组。应该扩大商业银行的并购贷款规模,设立并购基金,为市场并购主体顺利实施并购奠定坚实的资金基础。

(责任编辑:郄彦平;校对:李丹)

篇5:产业转型

[发布日期: 2011-07-13 ] [字号:大、中、小] [关闭窗口]

按照支柱产业提升发展、新兴产业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优先发展的思路,落实“4+8+8”产业发展规 划,即用信息技术提升改造提升电子、石化、汽车、钢铁等四大支柱产业,优先发展广电光伏、电力自动化与智能电网、信息通讯、节能环保、生物医药、新材料、轨道交通、航天航空等八大新兴产业,加速发展软件和服务外包、信息服务、现代物流、金融、旅游会展、文化创意、商贸流通、商务服务等八大现代服务业,加快 构建以科技创新为导向,以先进制造业为基础、现代服务业为主导、都市型生态高效农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

以招商选资带动产业转型升级,成功举办了重洽会、紫金山峰会、第三届中国服务外包大会、中央省重点企 业对接会、金秋恳谈会、台湾名品交易会,组织开展了赴欧洲、新加坡、台湾地区等一系列对外重大招商活动,中电55所江宁基地、中兴通讯三期项目、华电亿智 能电网基地、OLED项目等相继落户。2010年全市利用外资28亿美元,增长18%。

以“千企升级”带动产业转型升级,滚动式推进1000家成长型企业实施“六个升级”,即科技创新能力 升级、企业信息化建设升级、企业规模升级、企业管理升级、品牌质量升级和企业人力资源升级,促进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2010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突破 4000亿元,高新技术产业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超过42%。

篇6:产业转型

应急产业是为科学预防和有效处置突发事件提供产品和服务的产业,涵盖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四大领域,具有安全性、公益性、专业性等特点。促进应急产业发展,对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应急管理科学化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明确规定,国家鼓励、扶持教学科研机构和有关企业研究开发用于突发事件预防、监测、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的新技术、新设备和新工具;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国家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明确要求加快推动应急产业发展、推进应急产业园区建设;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首次将“公共安全与应急产品”列入其中。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马凯在批示中专门指出,应急产业是一个社会需要又大有作为的产业,有关部门要专题研究,大力推进。这为广东省在“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的大背景下加快发展应急产业迎来了春天。为抓住国家推动应急产业发展的良好机遇,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副书记、省长、省应急委主任朱小丹在2012年全省应急管理工作会议上提出的“扎实促进应急产业发展”有关要求,进一步提高应急管理工作的科学化、现代化水平,2012年7月至II月,广东省政府应急办通过组织省应急管理专家组部分专家查阅国内外相关资料,会同省经济和信息化委以及省应急管理学会、省应急产业协会开展21个地级以上市的书面调研及到广州、深圳、珠海、东莞等14个地级以上市实地调研,基本摸清了全省应急产业发展有关情况,并对加快应急产业发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一、基本情况

近几年来,广东省以提升应急管理科技水平为目标,以应急管理产、学、研一体化为突破口,坚持“应急工作科学化,应急技术产业化,应急产业园区化”,努力抢占应急产业发展高地,全力推动应急产业发展,取得了初步成效,受到国务院办公厅及工业和信息化部的充分肯定、兄弟省(区、市)的高度评价。2011年10月,国务院应急办组织专题调研组到广东省调研应急产业发展情况,充分肯定近几年广东省在该领域所取得的成绩,认为广东省(省政府应急办)推动应急产业发展具有系统性和前瞻性,起步早、思路清、办法多、措施实、成效大;积累的创新理念和经验对国家制订相关政策意义重大,值得其他省(市、区)学习、借鉴。负责牵头推动全国应急产业发展的工业和信息化部分别于2010年、2011年先后两次到广东省调研应急产业发展情况,认为广东省为全国加快应急产业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提供了有益的借鉴。2012年2月14日至17日,鉴于广东省率先在全国推动发展应急产业所取得的成效,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广州市举办全国应急产品先进技术高级研修班,并组织参加学习的全国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部分应急企业有关负责同志到东莞市实地考察应急产业发展情况。2012年5月15日,美国驻穗总领事馆有关负责人及美国克劳斯公司等知名展览服务公司负责人组成的美国应急管理考察团高度评价了广东省在推动应急产业发展等方面创造的经验,认为广东的经验值得其他各国学习和借鉴。

(一)应急产业初具规模。据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应急产业协会统计,截至2012年底,广东省共有属于应急产业的生产企业(以下称应急企业)2000多家,年产值约4000亿元,从业人员约130万人。

应急企业生产的产品主要涉及应急决策指挥平台技术开发与应用、防控突发公共卫生和生物事件疫苗和药品、应急救援人员防护用品开发与应用、社会群体个人防护用品开发与应用、应急发电设备、应急照明器材及灯具等,覆盖了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公共安全与应急产品”中43个子目录的60%以上(详见表2)。

(二)应急产业初具集群效应。据调查,应急产业从地域分布、行业类别、经营规模等方面都呈现集群效应。在地域分布上,广东省应急企业主要集中在广州、深圳、珠海、东莞等市,75%以上集中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呈现出以珠江三角洲为中心,向粤东、粤西、粤北3个方向由多到少、由强到弱、呈扇形分布的规律(详见图1)。在年销售额上,据不完全统计,排在前4名的依次是东莞、深圳、广州、潮州市。

(三)部分应急产品应用性处于市场领先地位。广东省应急企业既包括“传统”和“低端”的应急产品生产企业,又囊括应急领域的软件开发、系统集成与服务等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既有国内最早、最先进的工业生产领域应急安全、预警预测产品的研发生产企业,也有占据了应急产业领域高端的救援装备技术研发和服务应用产品生产企业。如东莞市德生通用电器制造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手摇发电式应急收音机,2005年被美国军方一次采购20万台;“5·12”汶川大地震期间,该企业紧急调运一大批应急收音机送抵灾区专供救援人员和受灾群众使用,获得一致好评;“3·11”日本大地震,日本政府紧急订购了10万台。东莞市永强汽车制造有限公司的多功能消防车、大吨位水罐泡沫消防车和机场泡沫喷洒车等产品在国际上属尖端类别。东莞市巨千家具有限公司的“仕安居”组合屋(又称“集成屋”),属于应用于配套设施不完善或者自然灾害条件下的组合板房产品,房屋质量和安装速度接近国际水平,能够快速解决临时居住问题。广东志成冠军集团有限公司(位于东莞市塘厦镇,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致力于不间断电源(UPS)、应急电源(EPS)、高压直流电源、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等一系列产品的研发,部分产品应用于西昌卫星发射基地、北京地铁工程、北京奥运新闻中心和国家体育场、第2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比赛场馆等。

(四)应急产品科技含量不断提升。广东省积极推动提高应急产品生产企业的科技水平,鼓励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提升应急产品科技含量。广州市虎辉照明公司作为广东省第一批高新技术企业,不断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生产的LED应急灯被认定为广州市2009年自主创新产品,广泛应用于“5·12”汶川大地震、“4·14”玉树大地震、“3·11”日本大地震等灾区。中国规模最大的干电池经营企业——广州市虎头电池集团有限公司研发生产的应急发光电池,广泛应用于应急疏散通道。韶关市新宇建设机械有限公司作为省高新技术企业和第一批制造业信息化工程重点示范企业,研发生产的微型挖掘机、塔式起重机等畅销全国20多个省(区、市),并远销德国、意大利、荷兰等国家。

二、主要措施

广东省充分借鉴国外发展应急产业先进经验,结合实际,探索“广东特色”应急产业发展之路。目前已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一)加强政策引导,创造应急产业发展良好氛围。2011年1月7日,时任省委书记汪洋在省委十届八次全会上提出要“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2012年3月1日,朱小丹省长在全省应急管理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积极研究制订扶持广东省应急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健全应急产品准入和认证等相关制度,通过政府采购、鼓励社会储备等途径培育好应急产品市场”。2011年2月22日,副省长、省应急委副主任刘昆在全省应急管理工作会议上提出,“充分利用产业转型升级的大背景,推动建立应急产业体系,加快应急产业发展。”2009年,广东省在全国率先提出要加强应急管理产、学、研结合,整合资源,探索发展应急产业,提升应急管理科技支撑水平。2010年7月颁布实施的《广东省突发事件应对条例》规定:省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扶持政策和优惠措施,鼓励和支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相关机构等开展公共安全技术理论研究,开发用于突发事件预防、监测、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的新技术、新设备和新工具,促进应急管理教学科研一体化。这为发展应急产业提供了有力保障。2010年2月,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2010年全省应急管理工作计划》(粤府办[2010]4号)中提出,要推动应急管理产业发展,研究制订加快全省应急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编制应急产业指导目录;积极培育应急产业龙头企业;探索建设应急产品认证中心;推动举办全国应急产品博览会。2011年1月,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2011年全省应急管理工作计划》(粤府办[2011] 49号)中再次提出,要充分利用产业转型升级的良好机遇,推动应急产业体系建设。2011年12月,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广东省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粤府办[2011] 97号)中明确提出,以救援与运输装备、应急能源与动力装置、应急通信与指挥设备、医药和防护用品、应急材料等领域为重点,鼓励企业对现有产品开展满足应急需要的适应性改进,推进重要应急工业品的规模化、专业化、系列化发展,推动形成一批应急产业聚集园区。2012年12月,省政府办公厅在全国率先出台的《广东省应急管理教学科研一体化扶持办法(试行)》(粤府办[2012] 129号)中提出,按照“政府引导,教学科研单位主导,创新技术先导,应急产品向导”的原则,通过实施应急管理教学科研一体化,形成公共安全科技创新机制和应急管理技术支撑体系;充分发挥省应急管理学会、省应急产业协会等社会组织作用,为应急管理产、学、研一体化提供全方位服务。

(二)搭建发展平台,创造应急企业成长良好机会。2010年7月,广东省成立全国第一个应急管理学会,为应急管理专家、社会各界参与应急管理工作尤其是推动应急管理科技支撑体系建设搭建了创新平台,对推动建立健全政府、社会、公众共同参与应急管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省政府应急办的指导下,201 1年1月,应急管理学会在广州市举办广东省科技应急研讨会,围绕“加强应急管理科技支撑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应急管理科技水平”为主题,对进一步通过推动应急产业发展提升应急管理科技水平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专家们提出了很多有益的意见和建议;2011年3月,应急管理学会在东莞市举办广东省应急产业研讨会,结合“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围绕“健全应急产业体系,打造应急产业平台”主题,为进一步加快应急产业发展进行了深层次的探讨,为建设应急产业园出谋献策,有力推动全省乃至全国应急产业体系建设;2011年6月,东莞市率先成立了东莞市应急产业协会;2012年3月,省经济和信息化委推动成立了全国第一个省级应急产业协会,明确了“政府指导、市场运作、企业参与、联合推动”的应急产业发展思路,搭建应急产品生产企业合作与发展平台,引导企业积极参与应急管理工作。2012年5月,在省政府应急办精心谋划下,全国第一个应急物资服务平台一一广东省应急物资信息服务平台正式开通,实行严格的备案、审核、发布机制,实行标准化、动态化管理,建立灵活高效的筛选查询系统,为政府、企业、个人提供基于互联网的个性化、专业化应急物资信息服务,为完善应急产业链,助推应急产业发展发挥重要作用。为推动广东省乃至全国应急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2012年9月22日至25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政府应急办联合主办,省应急管理学会、省应急产业协会承办的全国第一个应急产品国际展览会——2012中国应急产业展览会(第九届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重要专题展之一)在广州市举办,以“做强应急产业,加快转型升级”为主题,为应急企业提供扩大行业影响力、展示应急产品、交流商业资讯的崭新平台。国内外近300家应急产品生产企业及相关单位参加了展会,展品涵盖应急通讯、指挥调度、消防救援、安全生产、应急发电、应急车辆、医疗救援、应急咨询、应急培训等领域。与此同时,依托广东省应急物资信息服务平台.国内外采购商实现了网上交易。

(三)加大科技攻关力度,推进应急管理产、学,研一体化。2008年,广东省启动应急技术研究中心组建工作。目前,省科技厅、省政府应急办已在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领域组建了20家应急技术研究中心,聚集了一批应急技术领域的高素质专家团队,提前储备了一大批先进实用的应急技术,为提升应急产业发展水平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如广东省禽流感监测、预警及快速诊断应急技术研究中心已研发了快速、特异、灵敏的禽流感诊断方法和配套试剂,研制的疫苗已获得临床批文;地质灾害技术研究中心在地质灾害成灾机理、监测预警技术、风险评估技术、防治和决策技术等领域开展研究,研究成果得到同行肯定,部分产品已投入使用;重大传染病预防和控制技术研究中心建设了拥有117株细胞的细胞库、抗体制备平台、快速分子诊断平台、传染病监测网络、食源性疾病应急检测技术平台等;新发传染病病原学检测技术研究中心开展了新发传染病的生态学、环境学和溯源研究,其中,分子溯源技术国内领先。2011年5月,省政府应急办推动清华大学公共安全研究院在深圳市成立广东分院,依托清华大学公共安全科研力量,加强公共安全科学理论和应用的研究,为应急产业发展提供多方面的科技支撑。

与此同时,广东省组织实施“防灾减灾关键技术”研究专项计划。“十一五”以来,投入专项经费2000多万元,取得一大批新成果。如省微生物所针对食品中毒事件等公共安全问题,开展了食源性致病菌免疫磁捕获——荧光定量PCR快速检测技术及试剂盒研究,目前已收集大量食源性致病菌,并且用多种方法提取DNA,初步建立起食源性致病菌快速检测技术体系。广东省每年计划投入1000万元以上专项经费启动实施“农产品安全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重点专项,该专项实施完成后,计划制订20项以上安全技术标准或规程;研制新型安全农业投入品10个以上,每年获得无公害、绿色或有机农产品认证10个以上。

(四)以点带面,大力推进应急产业园建设。广东省以东莞市为试点,推动应急产业园区建设。东莞市松山湖工业园区的中国南方应急科技大厦已于2011年3月正式奠基建设。2006年开始,东莞市开始大力实施科技东莞工程,市财政连续5年,每年拿出10亿元支持企业技术研发,资助公共平台建设,鼓励创新人才引进等;“十二五”期间,科技东莞工程专项资金计划提高到每年20亿元,进一步加大财政引导扶持力度。目前,东莞市聚集了一批大型应急企业,研发了一大批先进的应急装备、设备等,应急咨询服务业也日益壮大,为东莞市率先建设应急产业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存在问题

国家将应急产业列入“十二五”期间优先鼓励发展的重点产业,为应急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广东省在积极探索发展应急产业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仍感觉步履维艰,很多瓶颈问题亟待解决。

一是政府支持力度不足。政策层面仍没有对整个应急产业进行长远规划,系统性不强,造成目前部分企业产品渐趋同化、企业之间的市场信息流通渠道不畅。与此同时,政府对应急产品的推广不足,整体市场仍未有效开发。据东莞德生通用电器制造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其生产的手摇式发电应急收音机在美国的销量相当理想,仅美国市场5年累计销量超过400万台,但国内市场的份额相当小,不及美国的l/10。

二是专业人才缺乏。从政府、科研机构、企业看,仍然缺乏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导致应急产品的科技研发不够,缺少核心竞争力,市场开拓乏力,不同程度制约应急产业做大做强。

三是产品认证手段缺失。国内具备应急产品认证资质的机构不多,且价格高昂。广东省部分生产出口产品的中小企业拥有较好的产品,因未有充足资金进行认证,无法真正打入国际市场。

四是产业集群优势不明显。从应急产业集群层面看,广东省相关企业在深度分工、企业竞争、区域品牌等方面优势仍不明显,产业链仍然不完善,上游产业和关联产业薄弱,缺乏相关中介服务机构和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有力支撑。

四、几点建议

应急产业作为新兴产业,是“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的重要抓手之一。实践表明,发展应急产业是提升应急管理科技支撑水平的助推器,是提高应急管理综合能力的重要引擎。随着应急管理工作的不断深入,公众应急意识的不断提高,应急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为进一步提升应急产业发展水平,建议近期重点推进以下工作:

(一)尽快出台应急产业扶持政策。一是由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牵头,抓紧起草《广东省应急产业发展指导意见》,明确应急产业发展目标、政策原则、政策范围等,特别是要制订支持应急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二是加快推动建设东莞应急产业园,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建设一批应急产业示范基地,依托产业园形成产业聚集,推动全省应急产业发展。

(二)充分营造应急产业发展环境。一是充分发挥省经济和信息化委作业,加快建立部门间应急产业的沟通协调机制,提高产业组织水平,整合供给需求。二是依托省应急平台体系和省应急物资信息服务平台,进一步建立健全应急产品储备目录和资料库,重点包括企业应急产品、生产能力储备、应急资源等3个资料库,实现相关数据信息的动态管理与共享。三是依托广东突发事件应急技术研究中心,加快建设广东省应急管理研究院;多举并重,推动建设国家级、省级应急领域重点实验室。四是加强宣传和舆论引导,大力普及防灾救灾知识,增强公民应急意识,着力培育、开发应急产品市场。

(三)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一是企业要加快转型升级,从“传统”和“低端”的应急产品向高端领域救援装备和服务应用产品延伸,注重产品研发,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二是企业要加大应急产品研发投入,加快科技创新,培育自主品牌,培育具有高科技含量的应急产品。三是鼓励企业做强做大,成为行业龙头,形成榕树效应,促进产业资源的高效聚集和产业集群高效、可持续发展。

上一篇:五年级数学《小数乘法》试题下一篇:汽车底盘拆装实训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