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学生核心素养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2024-07-29

聚焦学生核心素养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精选8篇)

篇1:聚焦学生核心素养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聚焦学生核心素养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学习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心得体会

开学以来,在教育局、学校的各级领导下,经过寒假的新课程改革培训,以及向外出学习新课改的老师的学习,使我们对新课改有了很大认识,虽现在仍在摸索、探索中,但是也有颇多的感受和体会,现将我们的思想和活动汇报如下:

一、领会精神

学校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并讨论了《吉安县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工作方案》。以“问题导学、小组合作、课堂检测、重点讲评、拓展延伸、总结反馈”的“二十四字”作为基本结构模式进行试验,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升教育质量。

二、学习借鉴

最近我们又在网上观看了杜郎口等学校的几节教学视频,我们感受到杜郎口精神的实质就是充分激发了学生对学习的渴求欲望,实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整个学校形成了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杜郎口的课堂活了,真正告别了传统的课堂授课模式,学生当之无愧的成了学习的主人,走进课堂,映入眼帘的是一个个渴望求知、渴望解惑的充满激情的人,正像杜郎口人说的那样“主动是学习之本,活跃是课堂之魂”。

(一)新课改与教师、学生一起成长

老师们在参加了多次关于新课堂教学改革的培训后,把大脑彻底的洗刷了一遍,有人说“换的不只是教材,而是教法,也就是大的教育改革!”什么都是新鲜的:排了几十年的课桌太死板了,要排成“圆周会议”形的,千篇一律的教室布置也太沉闷了,教室布置要有个性化,课堂是学生的……。校长教师在一起,听讲座、提问题,转变观念、互动、自主学习、探究“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很多以前看上去是不可动摇的,没有丝毫怀疑的,颠扑不破的教育真理、教育信条就要重新审视和反思,要注入新的诠释了。许多新鲜的词句“自主、快乐、高效”如急风骤雨,容不得你半点犹豫就劈头盖脸而来。不学习就会落后,不转变观念,就要被淘汰!带着“自主、快乐、高效”的新理念用于课堂实践,让孩子们自主,让孩子们快乐,让孩子在自主快乐中实现课堂学习的高效。

(二)多听听学生的心声

师生之间多多交流,会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也是课堂教学改革信息的反馈,多听学生的心声,更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对此,我深有感悟。

一次课上,一个学生怯生生地对我说:“老师,咱课上能不能换位呀,我喜欢和某某一起做作业。”原先也有很多同学希望这样,但我都没允许过,怕他们在一起光知道玩耍,但看着他渴望的眼神以及新课堂教学改革对课堂教学要求就是让学生自主,于是便微笑着点了点头说:“老师满足你的要求!”他听后非常高兴,2个人合作的非常愉快,作业做得非常优秀和成功。等课上了一半的时候,我表扬了他的进步。这下可不得了了,好几个同学说都愿意自由组合,我一想这样课堂不就乱套了呀,等换完座位就该下课了,我就没答应他们的要求。等下课铃声一响,我刚走出教室,感觉一个“小尾巴”跟了上来,回头一看,马佳璇怯怯地问我“老师为什么同意他换座位,不同意我们换,老师是不是不喜欢我们呀?”一句话问的我语塞,我赶紧说“不是,不是,我怕换位耽误大家的作业时间,下次上课之前可以提前换好就可以了,OK?”

这,给了我一个小小的启发:如果在课堂上安排自己的合作伙伴一起创作,能激发孩子们的创作热情,而且还能培养他们的团体合作意识,(而现在的孩子在生活中恰恰缺少的就是合作精神)为了能让学生更好地更愉悦地把学习积极性参与到课堂中来,使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我便答应了所有学生们的要求。我又跟同学们说:“我满足了大家的要求,也希望大家满足老师的要求,做出让老师最满意的创作,而且还要注意课堂纪律,不要太"放肆"了,而影响别人。”再上课时,我发现每一自由组合的同学都能积极主动地创作和学习。通过好的学生和相对弱一点的学生的搭配组合,对后进生的转化起到一定的效果,每次面对他们的合作创作都满意地点了点头,说:“真不错,继续努力!”

每一个学生都有他自己独特的想法,只要老师愿意去听,细心去感受,就会深入到他们的心灵深处,探知他们的需求和渴望,由此,也就会在教学方面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课堂教学改革需要我们每一位教师不断地探索、实践、领悟。与此同时,不要忘了多和学生交流,多听听学生的心声。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结合自身与学校实际,学其精髓,把握内涵,深刻领会,提高课堂效益。在教学中,我们要尝试让学生自己来实践知识的获得过程,自己对照课本进行自学,并且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互相交流,互相学习,让学生在学习中找到乐趣,找到自我。学习是一种快乐,我们也“学着乐,乐着学”,使我们的课堂真正成为活动的课堂、自由的课堂、和谐的课堂、激情燃烧的课堂、回旋着生命旋律的课堂。

以上是我们对实施新课改的一点初浅体会,新课改让教师原有的角色发生变化,新课改也为教师发展创造了一个新的机遇。相信我们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激发自身的活力,在教学中不断反思、不断创新,一定会使学生向“学会学习”这一最高目标迈进。相信自己也会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不断成长。

篇2:聚焦学生核心素养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摘要:近年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深入,这种背景下的教育改革,需从根本上体现学生全面发展需求,这就需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以提高总体教学水平。下面,本文从学生核心素养含义、本质角度出发,阐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措施。

关键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核心素养;培养措施

目前,我国正处于课程改革的主要阶段,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也在不断深入,这就需要不断吸收外来优秀文化,提高文化素养,加快学生的成长速度。学生状态是体现学校教学质量、水平的关键,加强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对于提高总体教学水平来说,作用显著。

1、核心素养的含义、本质

现如今,我国大多数学校都将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作为主要工作,在某种程度上加快了学生核心素养的研究力度。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我国各个组织均制定了培养模型,便于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2003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构建了一个框架,该框架将人和工具、人和社会、人和自己作为主要内容,可直接传授相关知识、技能,为核心素养的培养奠定良好基础。

自欧盟建立以来,不断将核心培养的培养作为发展理念,希望通过核心素养的培养替代传统的读、写等能力,加快课程改革进度,提高教学质量。一般来说,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学习能力、信息素养、创业精神、母语等体系,每个体系都能从技能、知识、态度等角度详细描述。从另一方面来说,核心素养具备迁移性、整合性等特征,主要强调相应能力的培养,但并不能否定传统技能,而是将其作为培养核心素养的基础。

[1]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措施

国家根据教育改革所制定的相关制度、纲要中提出,教育改革的主题是以人为本、加快素质教育速度,工作重点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责任感。同时,还需实现创新学生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目标。教育部门将提高各个阶段的学生核心素养,明确应具备的相应能力作为关键,认真、详细的解读文件规定、需求,从而确立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课程改革目标。

为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我认为可通过课程整合,再辅以教学、德育等核心素养实施。所谓的课程整合涉及各个学科,如:创新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数学素养、语言素养等,课程整合是目前教育课程改革的关键,改革不断深入过程中需积极整合相应课程,便于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实际教学过程中需合理、有效的运用探究、合作性的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如:基础教育课程中引入新型的教学方式,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为主,该教学模式是将学生作为教学主题的模式,通过此种教学模式的应用,不但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能帮助老师制定因材施教式的教学方案,帮助学生健康成长[2]。

比如在教学课堂中,改变教师主讲的形式,让学生查找资料,自主学习,在课堂中给学生提出问题,让他们小组自主讨论和学习来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再者,在学习本章内容后,让学生根据话题做相应的报告或宣传报,给学生足够的空间来创新。从而提升创新能力。

笔者还认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入背景的影响下,在对教学方法进行选择时,通常需结合教学的艺术性、科学性。一般来说,教学有法,但却不存在定法,教学方式的选择中,需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只要能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保证相应课堂的教学就具备真实性、科学性,就是基础教育课程中较好的教学方法。在基础性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影响下,人们大多联合各种教学方法,将学生作为整个教学主体,让学生在整个的学习过程中学到相应知识,实现教学目的;核心素养中的德育将道德教育作为核心,不但包括政治、心理上的教育,还包括思想品德上的教育,进而形成相对完善、持续性的教育模式[3]。实际课堂教学中需重点突出德育素养的培养,在学习相关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如:在学习有关动物的话题时,教授学生学习的不仅仅是动物的习性和特点,更应该教授学生学习保护它们,与它们和平共处的道理。从而进行知识上到情感的升华。这不但是新课标下对基础性教育课程改革提出的新要求,也是整个教学中规律性的需求。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该过程中老师需充认真、耐心的等待学生的成长,充分把握学生情感、知识上的发展规律,引导学生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养成道德行为。

此外,学生核心素养培养过程中,还需提升教师队伍素养,如:专业性素养、基础性素养的提升。所谓的基础性素养主要包括:体现教师的工作责任心、自我发展取向,只有教师的素养呈现出全方位,才能充分展现其人格上的魅力,便于更好的在教学中影响学生;教学的对象是学生,学生在知识学习、成长中提出各种问题,需其具备专业、扎实的知识素养。简单来说,老师从知识发展状态出发,深入探究研究成果,掌握音乐、历史等学科知识[4-5]。成为多方面的人才。只有学生、教师掌握相关知识,才能保证教师灵活运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就是在发现问题、处理问题中体现出创新性,实际的教学、学习中扩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而进一步扩展学生思维,这也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深入中必须具备的重点。当然,学生核心素养培养过程中还需进行心理学、教育学知识的讲解,学生的心理素质是体现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教学质量的主要指标,掌握此种知识对学生情感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3、小结

综上所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化背景的影响下,对课堂教学、教学质量、教学水平都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需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便于更好的提高教学质量。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是现代化教学手段,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本文通过对学生核心素养含义、本质的调查,发现核心素养的培养可在实现教学目标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故而,需加强核心素养培养措施的探究力度,从整合教学课程、注重教学方式的选择、道德教育等措施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文化素养和道德品质。这也是我们在今后教学中要注重和加强的一个重要内容。核心素养将是未来课堂教学中最重要而且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篇3:聚焦学生核心素养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一、创设生活情境, 理解算理, 形成计算技能

在运算教学时中, 我们可采用 “情境引入—列出算式—研究算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课堂教学流程。 如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混合运算》第35页例题进行两个积相加的三步计算当中就包含对运算顺序的教学。 教材创设了一个购物情境:求买3副中国象棋和4副围棋一共要多少钱。 解决这个问题只要把象棋的总价和围棋的总价相加, 需要先分别算出买3副中国象棋和4副围棋的钱, 这两个总价没有谁先算、谁后算的必要。 所以在列出的综合算式里应先算乘法, 而且两个乘法可以同步完成。学生在这样的现实情景中很自然地就能理解先乘后加的运算顺序。 对于学生来说虽然计算知识抽象, 但熟悉的生活情境使学生学起来又有路子可走, 可以毫不费力地诠释计算的顺序。

二、追求算法的群体多样化, 个体最优化, 深化解决问题的策略

所谓的算法多样化, 就是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鼓励学生尝试用自己的方法计算。 在一个班级中, 会出现不同的算法。 有了算法多样化, 才有了讨论交流的必要, 才能生生互动、师生互动。

算法多样化, 追求的是学生群体方法的多样化, 对某一个体学生而言, 方法可能只有一种, 但对众多学生而言, 方法呈现出多样化。

在四年级《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教学中, 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小明家距离学校有2千米, 他跑步上学的速度是每分钟108米他能在21分钟内从家里赶到学校吗?

学生会发现此问题不一定要准确答案, 因此在学生的活动中就出现了这样一些情况:

一部分学生用估算来解决问题, 即108×21≈100×21, 2100米>2千米, 因此可以赶到;

另一部分学生通过竖式笔算出准确答案:108×21=2268 (米) ,

2268米>2千米, 因此可以赶到……

由于学生思考问题的个性化, 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的不一样, 从而引出估算、笔算、计算器计算等方法, 开发和发散学生的思维, 培养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意识, 效果显著。

面对多种算法, 教师要组织和引导学生互说、互评、互学, 在比较中求真, 在应用中内化。 让学生明白解决问题并非方法越多越好, 而是看谁解决的问题的策略最科学, 方法最简便、最实用、最容易获得问题的答案。 因此我们在获取了算法多样化资源后, 应从中选出最优化算法实现问题的最佳解决。

其间学生各抒己见, 据理力争, 思维频频碰撞, 都说出自己的观点。 认定“到底哪种方法最好”在这里已无太大价值, 因为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 但学生通过对各种解法所进行的互动交流、讨论比较, 经历对各种算法的再认识过程, 而这个过程恰是最有价值的, 有利于构建起学生优化的思维方法, 有利于激活学生自主探究的热情, 有利于学生学会与人合作、交流, 也有利于增进他们学习数学的情趣, 从而提高他们的数学运算能力。

三、回归生活实践, 实现运算教学与解决问题的有效结合

现实生活既是运算教学的源头, 更是运算教学的归宿。 教师应努力为学生提供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以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的机会, 从而帮助学生了解数学的价值, 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

以“连加、连减”为例, 在学生理解了算式的意义及运算过程的基础上, 不应以反复操练巩固计算, 我们可以把这一知识运用到“超市购物”这个现实的、开放的问题情境中, 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自觉加以计算。 情境描述如下:小明和小军来到超市购买学习用品, 尺2元、小刀4元、蜡笔5元、铅笔3元、文具盒6元、橡皮1元, 小军想买尺、铅笔、橡皮, 而小明想买小刀、蜡笔、橡皮, 请大家帮他们算一下各需付多少钱? 同样买三样学习用品, 最少要用多少钱? 如果两人一共只带了9元钱, 可以买什么呢? 这样的设计才真正达到了让学生学以致用的目的,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及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另外,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不知不觉地巩固计算知识。 再如:学习了多位数加减法以后, 可以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统计家里每月的开支情况, 帮助父母理财等。

篇4:深化课程改革,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摘 要:芬兰提出:基础教育要去学科化,强调综合,提倡从现象学的视角研究教育,这符合学生核心素养综合发展的需要。尤其是在小学教育阶段,必须提高教学的综合性。

关键词:改革;素养;身心健康;课程内容

学校教育很重要的功能,就是立足学生的终身发展和社会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素养。当今世界各国教育都在聚焦对于人的核心素养的培养。素养需要在长期的教育中慢慢养成,为了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基础教育学校在课程改革方面要进行三方面的努力。

一、将身心健康放在课程目标的首位

学校教育不能只盯着书本知识,练就一身好体魄是学习的前提。在体育锻炼中要培养学生坚韧、友善、合作、民主、竞争等价值观。今天大力推广的校园足球,其定位既包括强身健体,也包括精神追求、团队意识等。学校教育中,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很重要。习惯养成了,自然就会变为信念。比如,自己整理器材、装备,换衣、换鞋,收拾东西,就是要培养独立生活的习惯。小时候,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长大之后就会有自力更生的信念,不会依靠别人。另外,要培养学生阳光、乐观的心态。热爱生活,自信、自尊、自强;容纳别人,学会与别人友好相处。几次来到清华附小,每到一处,学生都会向我和其他老师行标准的鞠躬礼,附小的窦校长说清华附小有三张名片:“微笑、感谢、赞美”,我想这就是与人相处的礼仪文化,在这样的文化濡染中,学生心态阳光、相处融洽、团结向上。如果我们的学生都能有这样的心态,那么今天社会上的很多悲剧就不会发生。

二、课程教学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学校教育不仅要给予学生必备的知识技能、文化修养,更包括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其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重要。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孩子到十二、三岁还没有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做老师的要为他担忧。担心他长大以后对什么都漠不关心,成为一个平庸的人。今天我们中国的学生,学业水平不成问题,但现实中的问题是学生缺乏学习的兴趣,学习变成了完成父母、老师的任务,处于一种被教育、被学习的状态。这样的状态怎能形成终身学习的意愿和能力,怎能培养出创新人才?兴趣往往从好奇心发展而来,学校教育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好奇心是儿童的天性,功课太重会扼杀儿童的好奇心,为此学校教育要思考该怎样建立一种平衡:在保护好奇心的同时,增强学生的思维意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在小学教育中要鼓励学生大胆思考,勇敢提问。只有会思考、敢提问的学生才能对学习产生兴趣。我在清华附小听了一节科学课,教学的主要内容是“种子的传播方式”,老师在教学中并没有着急地和盘托出,而是先让学生就这个问题展开质疑,然后根据学生的质疑展开教学,教学的过程就是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不断解决自己疑问的过程。我以为,这样的教学方式非常值得提倡。

三、课程内容及实施要为学生走向社会打下基础

人都生活在社会中,这是人的社会性。人在社会中生存和发展,就要了解社会,学会共处,学会改变,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甚至以自己的创造性才能促进社会的文明和进步。特别是要关注学生社会情绪的培养,要学会尊重别人、与人沟通交流。尤其是当代社会,独生子女很普遍,自我中心意识很强烈,培养孩子的社会情绪,正确处理与他人的关系,增强自我管理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如,清华附小提出的学生发展五大核心素养“身心健康、成志于学、天下情怀、审美雅趣、学会改变”基于本校学生的群体特点,遵循学校“为聪慧与高尚的人生奠基”的办学使命,体现“儿童站在学校正中央”的办学理念,秉承清华大学的思想与精神,体现出学校在立德树人,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追求,深入回答了“培养什么人”的问题。

这让我想到最近芬兰提出的:基础教育要去学科化,强调综合,提倡从现象学的视角研究教育,这符合学生核心素养综合发展的需要。只从学科的角度出发,不利于学生素养的提高。比如,数学原来总是强调其集成性的学习体系,认为不把目前的知识弄清楚,后面的内容就学不会,就像不学代数,那么学线性代数就会很难。但是,现代社会许多知识的学习并不适用这种集成性的体系。

除了课程设置强调整合,在课程实施上,教师专业领域的整合就显得非常重要。教师要做的不仅是让学生学会知识,而是让学生自己去领会新的知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勤于问“为什么”,而不仅是牢记现象的结论。就像语文教学,语文课本发下来很多学生一两天就看完了,每个学生对于课文都会有自己的想法。老师除了要求学生掌握必要的字、词、句之外,还应该让学生将自己悟出的道理讲出来。每个人的悟性不一样,思想不一样,老师应该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学会思考,这样他会受用一辈子。我一直主张教师应该成為全能型教师,更好地整合各学科知识。

参考文献:

芦净,杨丽彬,刘爱云.高职人文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J].现代企业教育,2013(4).

篇5:聚焦学生核心素养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劲松职高《基于混合式学习的实训课教学模式》阶段汇报

(弱化课题,强化教学改革;弱化我个人的作用,强化内涵发展需要)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来宾们:

大家上午好!首先欢迎大家来到我们这所有着34年建校历史的北京市劲松职业高中,我非常荣幸能代表学校就《基于混合式学习的中职实训课教学模式》这一课题和大家一起交流和分享。希望得到大家的指导和帮助。

一、研究背景

我校1983年建校,是北京市第一所独立设校的职业高中。2014年通过三部委验收,成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在专业建设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对课堂教学的关注不够。随着中职生源质量的持续滑坡,我校学生学习基础较差,学习兴趣不浓,自主学习能力不足,普遍存在厌学情绪;家长学历层次较低,对学生期望不高,很难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指导;部分教师教育观念落后,教学方式陈旧,信息技术水平整体不高。(此场合不宜这样表述)但企业对职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仅有一技之长的员工已不能适应企业的要求,具有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是现代企业员工的核心职业素养,也是决定其职业生涯层次的关键因素。这两方面的能力恰是中职技能型人才的短板,导致他们发展的后劲儿不足,学校的教育培养与企业的用人标准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如何通过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改变学校课堂教学现状,提高育人质量,适应学校及专业转型升级发展要求,培养适应企业需求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课题。

2015年9月,郭延峰校长将普通中学“翻转课堂”的成功经验带到劲松职高。寒假里,他组织教师自主学习了99页的关于“翻转课堂”的理论文章。开学后,先后组织了15次关于“翻转课堂”、“混合式学习”的理论学习、建课培训,利用周二大课堂进行教学改革实践,全校116名老师全部完成学校规定的建课任务,共推出30节 “翻转课堂”组内研究课。

从理论学习到培训研讨,再到教学实践,这些都是在教与学方式上进行的初步探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职业学校的实训课教学与文化课教学有着显著的差 异,学生自主学习缺乏主动性与相应保障,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学校的教学改革需要认真分析,寻找新的切入点。

2016年6月,郭校长主持的市级规划课题《基于混合式学习的中职实训课教学模式》正式批准立项,学校的课堂教学改革实现了科研引领,而且选取了最具职业学校特色的、在操作上比文化课更有难度和多样性的实训课作为研究的突破口。10月份课题正式开题,在专家的建议下,课题分解成6个子课题。为保障研究有效推进,郭校长及时组织学校干部和教师进行学习、调研、分析,并结合学校实际对开展混合式学习的可行性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深入教学一线亲自指导。29节基于混合式学习的课例研究为“混合式实训教学模式”的总结提炼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二、实施准备

教师是课堂改革的主力军,混合式教学实践研究必须得到一线教师的认同。然而调查中发现: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技术水平不足,教师担心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够、教学所需的资源不足、学校配套的硬件设施和学生家庭所能提供的硬件条件有问题,这些都是实施混合式学习的必要条件。

针对老师理论和技术方面的问题,郭校长推荐全校教师共同阅读两本书:《混合式学习——用颠覆创新推动教育革命》、《如何培养21世纪技能——教学策略与学习工具》,并定期组织研讨活动。学校先后组织了15次理论培训、操作实务培训、技术使用培训及外出参观考察学习。

针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足,校长派出学校德育教育团队到71中、海南省琼中思源实验学校等进行交流学习。并亲自指导班主任和学科老师一起研究学生合作学习策略。每次听完课首先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感受与收获。

针对课程学习资源不足,学校依托区级精品课程建设项目、学校课程资源建设与改造项目积极推进,并以专业组、文化课组为单位建立课程资源共建共享机制,目前共建设完成500多个技能视频和微课。

针对学校硬件设施支持不到位的情况,学校首先实现无线网全覆盖,各实训室、教室多媒体设备配备齐全,定期检修。针对学生家庭信息化条件不足问题,学校召开家长会,进行宣传和动员,问题很快得到解决。特别是针对住宿生自主学习问题,学校晚上开放图书馆、机房和实训室,由专人负责管理,保证学生的自主学习。

三、研究策略

策略一:科研引领,培训先行

在郭校长主持的总课题之下,设立了6个子课题,分别是:《中职专业实训课教学现状调研分析》、《基于混合式学习的实训教学模式研究》、《单项实训课、综合实训课基于混合式学习理念的实训教学模式实践研究》、《基于混合式学习方式的课程实施、学业评价研究》、《基于混合式学习的班级学习小组评价管理机制研究》、《数字化学习资源开发及网络平台应用实践研究》,从前期的调研、分析到问题的解决,从理论到实践,从机制研究到资源及平台保障,将课题研究工作与部门工作紧密集合,整体推进。

除了学校整体组织的各类培训学习,子课题负责人认真进行相关理论研究,在研究的基础上对相应的实践人群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如进行混合式实训教学模式培训、学生学业评价培训、班级小组评价管理培训等,使得科研引领下的实践研究既面向全体,又突出重点。

策略二:整合资源,构建研究共同体

郭校长认为,任何一项研究要想深入,仅仅依靠校内的研究团队是远远不够的。寻找更多的合作伙伴,建立研究共同体,研究才可能深入。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学校构建了以下几个共同体:

一是建立学术指导委员会。聘请北京市课改专家杨文尧、朝阳区特级教师桂富荣、朝阳区教研员陈清等组成专家团队,在理论和实践层面对课题研究和课例实践进行全面指导。

二是组建课题核心研究团队。郭校长牵头,6个子课题组长(分别是教育、教学、教科研、督导、信息中心等部门负责人)共同组成研究团队,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指导,并结合部门工作全面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三是建立区校研究同盟。依托朝阳区教研部门,以区级研究课为抓手,区校共同研究与实施课例,形成了共学、共研、共实践的研究共同体。

四是组建校内研究团队。一类是横向研究团队,即以各专业主任、教研组长为主,共研、共听、共评一节课,时间固定在每周五下午。另一类是专业或学科 研究团队,专业主任、教研组长将横向教研经验带回本组,培训指导组内教研,开展周二大课堂课例实践。

策略三:骨干引路,党员、干部带头

为了有效推进课题研究实践,郭校长在全体教职员工大会上提出: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要求骨干典型引路,干部先行先试,党员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本学期展示的典型课例,全部是专业主任和骨干教师承担。今年4月份周二大课堂展示的17节课中,党员、干部、骨干的比例达到88%,确实在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中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

策略四:捆绑实施,绩效管理(重在建立长效机制)

绩效管理是学校内部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郭校长要求把部门、校区、专业组、教研组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模式的情况分别纳入干部绩效管理、校区绩效管理、专业及教研组绩效管理指标体系中,并将部门主管、专业主任、教研组长的考核与其所带领的团队考核捆绑在一起,确保工作的有效落实。

策略五:构建机制,目标导向

学校“十三五”规划在课堂教学改革目标中提出:实现“全专业、全学科80%的课时”网上建课与授课。这一目标在专业建设三年规划和目标分解中逐层落实。配套的《数字化教学平台建课管理办法》、《专业实训课课程教学实施管理制度》、《学生专业实训课学业考核评价指导意见》等相继出台,作为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保障。为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学校建立了激励机制,对积极探索教学改革实践的教师进行奖励,并在职称晋级、评优评先、培训进修等方面优先考虑。

策略六:行政推动,部门配合

郭校长作为课题主持人,他不仅在理论研究上先行指导,带领课题组共开展了15次专题研讨活动,还深入教学一线亲自指导课例,了解学生的学习感受。作为校长,他说自己在这项改革中的作用还体现在:整合资源、行政推动、创造条件、做好保障。子课题的负责人分别来自教育、教学、教科研、督导及信息中心等部门,课题研究内容即部门重点工作内容。因此,混合式实训教学模式的研究是真正立足学校实际,把问题当作研究的课题,把研究内容与部门工作紧密结合,在科研团队的引领下,在行政命令的推动下开展实施的。

四、研究成果

(一)构建了《基于混合式学习的技能习得型专业课教学模式》

该模式从新技能习得的学习规律出发,遵循学习心理学的研究理念,将动作性技能的学习分为:感知——模仿——练习——内化四个阶段。在这四个阶段中,不仅仅是动作技能的机械练习,而是包含了学生内隐的心智认知的参与。

在“四段”的学习中,我们还从每个阶段的主要目标、主要内容、知识呈现和提供形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对应的上课阶段、教学设计与实施的参考建议等方面提出具体的指导意见。新技能的学习在四个阶段的发展中,其水平层次实际是经历了四个不同的提升阶段,从而也构成了教师评估学生学习效果和自身教学效果的基本尺度,归纳为“四评”,即知识学懂——网评;操作学会——做评;技能学好——综评;能力学透——标评。

该模式的总结提炼基于对大量课例的分析研究,而现行课例的实施又是在模式的指导下开展的,正在不断修正和丰富模式的内涵。

(二)提升了实训课教学实效(后面内容就是串场,还要缩减)

混合式学习打破了学习的时空界限,教师将学习任务及资源上传至学习的平台,学生利用移动端进行理论及知识的学习,根据操作视频尝试操作。带着问题和初步经验来到实训基地,教师会领着学生解决问题,突破关键技能。问题解决了,接下来是模拟工作过程,完成工作任务,学生在仿真或真实的环境中内化知 识、习得技能、获得工作经验。运用混合式学习方式,以前四节课完成的任务现在三节课可以完成,在评价研讨之后,还有时间可以进行任务拓展练习。

我们不难看出,以前的实训,学生在实训基地只有一次实践机会,剩下的时间是听老师讲,看老师做。学习方式变革之后,学生可以在实训基地完成四次操作,从自主训练、难点突破、完成工作任务到拓展练习,真正实现了“做中学”,不仅提高了实训效果,还充分发挥了实训基地的教学服务功能。

(三)转变了教师的观念(后面内容就是串场,还要缩减)

面对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对老师多年形成的教学经验、固有教学模式和思维方式提出了很大挑战。我校在实混合式课堂改革的过程中同样经历了教师质疑、观望、尝试、接纳到创新运用的过程。随着实践研究的推进,教师从学生学习态度及效果的变化上找到了教育的成就感。例如:成晓春老师时常感慨,我教了一辈子面点,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兴奋过,学生的技能水平每天都有提高,太不可思议了!从混合式课堂教学到指导社团活动,再到技能大赛的辅导,成老师都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尤其是加强了对技术技能的理论方面的研究,“教”“学”相长在教师和学生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一年中,我校教师制作完成了有研究价值的学科微视频500多个,物化了一批与混合式相关的课例和论文,其中20余篇论文在北京市第五届智慧教师论文评选中获奖。

(四)促进了学生的成长(后面内容就是串场,还要缩减)

职业学校作为未来“大国工匠”的摇篮,教育者的首要任务是在孩子们心中播下工匠的种子,让它生根、发芽。混合式学习为学生铺就了一条实现“大国工匠”梦想的道路,他们在这条路上找到了自信,体悟到了获得感。

抽样调查标明:学生的学习兴趣、时间管理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合作不了、表达能力等均得到明显提高。75%的学生认为混合式学习提升了学习兴趣,80%的学生认为提升了学习效率。82%的老师认为混合式学习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再来听听我们学生的学习感言吧:“每天都会和大家在一起互相学习。以前的时候上晚自习除了玩手机,就是看书,跟现在相比都觉得把以前荒废了。现在我们接到任务后就上平台看视频,还网上讨论。”“我们的作品还得到了行业大师、学校领导的肯定,我们的内心也受到了极大的鼓舞。” 在今年的北京市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酒店专业实现了突破,8名参赛选手全部获奖,还有一名同学在备战国赛。烹饪专业的学生更是成绩斐然,尤其是高一年级的选手,是混合式学习的最大受益者,她捏出的包子具备了国赛一等奖的水平,这在历届的选手中是从未有过的。

(五)获得了和家长的认可(后面内容就是串场,还要缩减)

中餐王凯同学的妈妈对孩子的成长和变化非常欣慰。她说,以前孩子在家无所事事,几乎不学习。这半年多,天天回家给我们做饭,把学校新学的品种在家试验,还带着我们一起看操作视频,家里的老人可开心了!我把孩子做的蒸饺、花卷等发到朋友圈,大家可羡慕我有个学厨艺的好儿子呢!

我们开展的混合式教学实践研究还不到一年,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仍有很多问题困扰着我们:如激发教师更加主动探索研究的机制建设问题、班级小组制配合实施的问题、学生学业评价大数据积累与统计分析的问题、课程资源的制作与适用性的问题等等。

在非首都功能疏解、职业学校招生大幅缩减的今天,转型升级、增效提质是每一所职业学校面临的重大课题。如何迅速适应新形势,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把好人才培养的质量观,是我们将混合式教学推向深入的动力与目标。

篇6:聚焦学生核心素养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李家清/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430079).常珊珊/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430079)

摘要:本文在界定地理核心素养内涵与特征的基础上,从地理课程目标的擅变、国际地理教育发展的趋势、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以及地理学学科特性的视角,讨论地理核心素养框架体系的建构,对课程标准修订、教学实践变革以及教师专业发展等的深度跟进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地理核心素养;体系建构;课程改革

2014年3月30日,《教育部关于全而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正式下发,文件对课程改革的深化发展给子了高度关注:“教育部将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修订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依据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进一步明确各学段、各学科具体的育人目标和任务,完善高校和中小学课程教学有关标准”。核心素养已经置于深化课程改革、提升国民素养的关键地位,它将指引地理课程改革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时代,成为引领教育改革的核心理念。本文在界定地理核心素养内涵与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建构地理核心素养体系的设想,并对课程标准修订、教学实践变革以及教师专业发展等的深度跟进提出了建议。

一、地理核心素养的内涵与特征

素质教育是我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的教育式回答。核心素养培养是我国素质教育发展的新阶段。核心素养的提出明确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和方向。在“素质教育”的引领下,地理新课程提出了“培养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的理念。目前,素质教育步向核心素养培养新阶段,认识和厘清“地理核心素养”这一新范畴、探索并阐释“地理核心素养”的内涵与特征,将成为推动和深化发展地理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

1.地理核心素养的内涵

据考证,“素养”最初涵义是指基本的修养,包括山训练和实践而获得的技巧或能力,具体指个体平时修养而成的知识、能力、品德、观念、方法等[1]。根据其属性小同,可以将素养分门别类。例如,根据应用领域小同,可以将素养学科化,如语文素养、数学素养、化学素养、地理素养等;根据素养对个体发展的必需程度和功效小同,可以将素养分为核心素养以及山核心素养延伸出来的一般素养等。

地理素养是一个人能够从地理学的角度来观察事物且运用地理学的技能来解决问题的内在涵养[2]。而地理核心素养应是在“地理素养”的基础上,更加关注个体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个人终身发展所必须具备的关键素养,其在本质上应是一般地理素养的精髓和灵魂,在数量上是少而精、在功能上是最重要和最必要的地理素养。

2.地理核心素养的特征

地理核心素养是地理学科教育赋予人的发展的价值体现,是以满足学生终身发展所需要的关键素养。培养今日和未来社会活跃又负责人的合格公民为宗旨的地理核心素养体系,应具备以下特征。

关键性。关键性或者说不可或缺性是地理核心素养的首要特征。在个体终身发展的过程中,每个人都需要具备许多素养来满足生活需求、应对社会发展与挑战。地理科学的不断进步,也使得人们能获得的地理素养愈发丰富。然而,有些素养并小是每个人必须的,如果通过地理课程体系得到完全培养,恐怕难以尽善尽美,只有有所取舍,才能使地理教育功效最大化。地理核心素养应是个体在社会中生活与生存所应具备的最重要地理素养,对学生而言,应是最有用的地理知识、最关键的地理能力、最需要满足终身发展所必备的地理品格。因此,关键性应该成为地理核心素养的基本特征。例如,现代地图学知识素养相当丰富,中学地理课程中的地图知识隶属于这一范畴。中学地理课程仅要求学习地图“三要素”,且重在培养学生从地图中获取、整理和运用地图信息的能力,这就是体现了对地图学知识的取舍,是地图素养关键能力的所在。

动态性。核心素养总是具有时代特征的,它与社会发展及其变革有着密切联系,体现了社会发展对人的根本需求。地理科学以研究人地关系为主线、探索可持续发展路径为主旨,随着全球生态、环境、人日等问题的日益突出,社会对公民的地理素养和创新能力要求愈来愈高。因此,地理核心素养必然紧密结合社会发展,与时代要求接轨,体现出不断更新、动态发展的特征。例如,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地理2中要求:“联系‘21世纪议程’,概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举例说明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领悟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的必然选择;认识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个人应具备的态度和责任;地理课程涉及的地理信息技术应用,就是为培养学生地理信息素养,以适应作为21世纪公民必备的信息素养所必须的。

生长性。核心素养总是在特定的情境和需要中反映并生长的。从学生终身发展的需求看,地理核心素养应具备一定的生长性。从纵向发展看,不同教育阶段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在地理课程中表现出来既具有共同指向,又具有层次层级的阶段差异性特点,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深化的发展过程。例如,“义务教育地理课程原则上不涉及较深层次的地理成因问题”,而高中地理课程则要求注重与实际相结合,要求学生在梳理、分析地理事实的基础上,逐步学会运用基本的地理原理探究地理过程、地理成因以及地理规律等;从横向发展看,地理核心素养是学生踏入社会后能够不断延伸、拓展和生长的开放体系,随着社会经验的丰富、个体发展需求增加,能在已有素养的基础上获得自我丰富和完善。例如,高中地理课程中比较重视区位因素、区位原理的学习,帮助学生认识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以培养区域地理素养。实际上,社会实践中的生产要素在时空上的聚集与变化,比理论学习的区位因素更复杂、更动态,更需要“审时度势”,它表现出来的就是核心素养的生长特性。

二、地理核心素养的体系建构

从素质教育发展到核心素养培养新阶段,它是伴随时代发展、科技进步、课程改革的推动原因,也是顺应国际教育改革潮流的结果。通过深度分析国际地理教育的发展态势、着力挖掘现代社会发展对地理人的素养需求、客观梳理地理课程目标的擅变、紧密结合地理学的学科特性等,可为地理核心素养体系的建构提供思考方向。

1.视角一:国际地理教育的发展态势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基础地理教育蓬勃发展,各国纷纷研制或修订地理课程标准,推动了国际基础地理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体现出如下发展趋势为我国建构地理核心素养提供启示。

首先,地理核心素养需关注学生的生命发展质量及终身发展所需的地理素质。如《宪章》指出:“地理教育必须有助于发展学生解决当前和未来空间组织问题的地理技能”。美国《国家地理标准》指出:“地理学是生活化的、终生的、维持生活和提升生活的”。日本《学习指导纲要(地理篇)》指出:“养成地理的见解与看法,并培养作为国际社会的重要个体而存在的日本人的自觉性与素质”。由此可见,地理素养中包含学生生活质量、生命发展质量以及终身发展需要的素质应成为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成分。其次,地理核心素养体系需体现全球化趋势与区域性问题。如《宪章》中指出:“在各个教育阶段里,都体现国际度量和全球观点”。美国《国家地理标准》中提出“在全球经济竞争、环境保护、文化交流以及分析国际事务中具有地理的视角和能力”。英国《国家地理课程》中的环境地理和人文地理重点反映了全球性的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因此,地理核心素养体系应包含国际理解、合作意识以及全球性观念等地理思想。第三,地理核心素养体系应包含现代化地理信息技术等相关科学素养。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为地理教学开创了一个崭新的育人环境,国际地理教育改革也}一分重视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3]。如美国《国家地理标准》明确提出了地理信息系统(GIS)是地理课程学习的主体之一;英国《国家地理课程》对学生每个阶段的地理信息技术学习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因此,体现地理信息技术的科学素养应成为地理核心素养的追求之一。

2.视角二: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

地理核心素养体系作为时代发展的产物,它的建构只有立足于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等因素发展的基础,才能从根本上满足与顺应现代社会发展对地理课程教育的价值诉求。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来看,全球性问题逐步融入人们的日常生产与生活活动中,社会结构多样性与趋同性并存[4],知识与信息爆炸式发展,经济与科技水平自线式进步,国家重大政策的制定、部署与实施,重大工程的规划、建设与完善,都需要以地理科学知识、能力和技术作为支撑,尤其是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的突出问题,如环境污染、资源枯竭、人口膨胀、粮食危机、城市化进程与人口迁移问题、区域经济发展等,迫使地理教育必须为社会的改良和发展担负起应尽的职责,地理课程内容发展出现“环境化”趋向,地理信息获取手段呈现出“现代化”特征。因此,地理核心素养体系的建构应以关注现实社会问题为导向,以关注社会生产、生活中使用频率高、价值大的地理知识与能力为重点,以解决地理实际问题为落脚点,并着重体现环境保护、资源节约、人地观念、可持续发展观等具有鲜明地理学科特色的观念培育与价值认同。

3.视角三:地理课程目标的擅变

新中国成立以来,地理教育发展历程跌宕起伏,地理课程目标也不断演变。梳理建国以来地理课程目标的擅变,认识其内在联系,能为地理核心素养的建构找到历史依据。第一,建国以来的地理课程目标内容在不断深化和丰富。由原来的单纯强调知识与技能目标逐步发展到今天融三维为一体、体现学生全而发展的地理课程目标。例如,1986年之前的地理教学大纲仅仅要求学生具备使用地图的技能,1992年之后的地理课程教学大纲加强了对地理观察、记忆、想象、思维能力的重视,本世纪初的新课程改革发展到注重对学生获取地理信息,以及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能力的培养。由此可见,地理课程目标提高了对学生进行地理活动、探究和解决地理问题能力的要求,以地图为基础的活动、探究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也是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构成。第二,建国以来的地理课程目标逐步凸显出学科人文价值。这一特征在情感目标的演变中体现的尤为明显,例如,1992年之前的地理情感目标大多重视“爱国主义、国际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新课程进一步提出了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重视挖掘地理学科本身科学价值、人文价值的趋向,能为建构地理核心素养提供重要的价值取向。

4.视角四:地理科学的学科特性

地理科学是关于人类生存空间的一门学问,空间观主要是对地理现象的分布格局及其空间关系的基本认识,涉及“它在哪里”、“它是什么样子的”、“它是什么时候发生的”、“它为什么在那里”等问题[5]。地球表而上的一切地理现象、地理事件、地理效应、地理过程,统统发生在以地理空间为背景的基础之上,因而空间性是地理学科的基本特性,是地理学区别于其它学科的最突出特征,而大多数存在的地理问题归根到底都指向于空间问题,如上文提到的以地图为基础的地理技能、国际理解、全球意识、资源观、环境观、人口观等地理观念也都以空间视角的形成为前提和基础,涉及到空间联系、空间格局、空间规律、空间思维等概念。因此,地理核心素养的构成必然以空间性为基本的特征体现。

基于上述分析,地理核心素养体系包括基于地理空间视角下的地图技能、地理信息技术能力、国际理解、全球意识、人地观念、可持续发展观这六大方面,不论哪一种素养,其培育的关键在于学生空间观念的建立,都以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为前提和基础。其中地图技能、地理新技术能力侧重于学生地理科学素养的形成,国际理解、全球意识侧重于学生地理文化素养的养成,人地观念、可持续发展侧重于学生地理思想素养的养成,这六种素养相辅相成、互相联系,共同构成具有地理学科特色的地理核心素养体系。

三、基于地理核心素养深度跟进的地理课程改革

从素质教育走进核心素养培育的新时期,是地理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命题,一方而,应清楚地认识它将给地理课程改革带来新机遇,有利于实践地理教育的独特价值;另一方而,需要进一步厘清课程改革的思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寻求新突破。

1.地理核心素养的培育应成为课程标准修订的重要导向

地理课程标准是指导地理课程实践的纲领性文件,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有着方向性的引领作用。修订地理课程标准是顶层设计,应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内容标准、教学建议、评价建议等部分修订中体现地理核心素养培育指向。

首先,优化原有课程标准制定的思路和方向,以培育学生地理核心素养为指向,确立提升学生终身学习能力为课程理念;其次,课程目标的设置凸显地理核心素养体系,体现方向性、整体性、层次性和可操性;第三,课程内容选取应进一步改变以现有的追求知识体系完整的学科取向转变到以培育学生核心素养为宗旨的能力取向,体现依据学生心理发展阶段和核心素养体系的层级特点,分学段女排地理课程内容,精选重点知识、突出关键能力、培育核心品格;第四,教学建议应为核心素养的培育策略、方法等提出指导,为创新地理核心素养培育指引方向,成为促进地理核心素养形成的保证;最后,课程评价应提出地理核心素养形成的评价理念先进、目标明确具体、评价方法多样且可操作性强的质量测评体系,为教师教学实践和相关部门进行地理核心素养学业评价提供依据。

2.地理核心素养的培育应成为引领教学改革深化的根本动力

地理核心素养的培育离小开学生的学习实践与生活实践,它的培育、养成遵循一般素养养成的原则与路径,即以学生知、情、意的形成与内化为认知基础,以学生地理核心素养行为的体现为根本标志。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形成是学习与生活发生链接、内化走向外显的复杂动态过程,学生认知领域的丰富、认知水平的提高能够为素养养成奠定基础,帮助学生具备行为倾向性,才能表现出一定的地理素养。地理教学应以提高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为追求,以贯穿地理核心素养的养成为主线,以学生的学习生活实践为依托,成为深化改革的动力源。

在地理教学的逻辑上,首先应以夯实学生的认知基础为基本前提。地理知识是学生地理学科能力、创新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形成的基础,知识是发挥能力的基础和保障,能力是知识的行为体现[6]。地理学科知识作为教学的载体来帮助学生获得发展,是一种能力取向、发展取向,惟有扎实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才能为地理核心素养形成提供保证。其次,教学过程应以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践为根本途径。通过地理生活实践,学生可以发现生活中的地理现象与地理问题,学生因关心身边的事而积极主动实践,培养用地理视角、地理观念、地理方法观察、分析、解读身边地理现象的习惯,增强地理学习的内驱力,进而逐步促进地理行为表现,养成地理核心素养。

3.地理核心素养的培育应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部分

地理教师专业水准是能否完成学生地理核心素养培育任务的关键。地理核心素养的培育应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组成。教育部《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衍)》的颁布为地理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了基本规范,对教师专业理念、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的构成及其内涵说明了基本要求,为地理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明确的导向作用。因此,地理教师专业发展与地理核心素养的培育应密切结合,成为地理教师专业发展的显著特征。

首先,地理教师应明晰地理核心素养培养是地理课程的基本任务,教师的专业发展应与承担的任务密切联系,能秉承核心素养培育观念、能将地理教学内容中的素养价值充分挖掘、能以“空间”观念贯穿于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在感知空间、分析空间、领悟空间的基础上促进人地观念、国际理解、全球意识等地理核心素养的养成;其次,教师应不断更新实现核心素养培育的知识构成。地理核心素养体系紧随国际发展的趋势、社会发展的需求,呈现出动态性的特征,且以全球问题、人地关系为主要研究范畴,因关注时代发展的重大议题,用地理视角发现社会的、国家的以及身边的地理事象,成长自己的教学智慧,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地理观念的更新,实现地理教师的专业发展与学生地理核心素养培育的效率、效果、效益共进共赢!▲

参考文献:

[1]袁孝亭,王向东编.中学地理素养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4.

[2]袁孝亭,王向东编.中学地理素养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5-6.

[3]韩梅.国际基础地理教育的态势分析及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07(4).

[4]陈澄,樊杰主编.地理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6.

[5]袁孝亭,王向东.论地理学科的空间观教育[J].地理教学,2003(01).

[6]吴宝宏,袁孝亭.中学地理学科的公民教育价值分析[J].中国教育学刊,2014(11).

[7]张超,段玉山主编.地理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版.

篇7:聚焦学生核心素养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近几年,核心素养成为了基础教育领域的一个关键词,全国小语会会长崔峦认为,语文核心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其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因此,小学语文教学应充分利用教学资源,遵循语言运用的规律,潜心引领学生在阅读教学中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那么,如何聚焦“语用”教学,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呢?笔者在此简介自己所采用的一些教学策略。

一、巧借汉字文化,说中提高识字能力

所谓汉字文化,是指汉字的起源、演变、构形等基本规律所体现的文化内涵。笔者认为,教学时,应该以汉字本身部件为根本的出发点,巧借汉字文化,把本属于汉字的因素巧妙地运用到教学中来。如教学《青蛙写诗》中的“点”字时,首先,笔者引导学生观察甲骨文“点”的构成,让学生说说图片的含义,明白了“点”字表示烟火会一点点熏黑物体,表示黑点。然后,笔者引导学生认识新偏旁“灬”,告知学生“灬”的名称,以及在古时,“灬”常表示“火”的意思。最后,让学生说说自己知道哪些带有“四点底”的字。学生在交流中认识了“热”“蒸”“煮”等字。这样,在追根溯源中,引导学生体味汉字的内涵,了解汉字的演变,感受汉字所特有的魅力。同时在说话的训练中,提高了学生系统识字的能力。

二、关注词语内涵,悟中提高学生语感

语言文字的运用基本单位是词语,因此,准确地理解词语、积累词语和运用词语,是学习语文的一个重要任务,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语用”能力的基础。我们要引导学生自由地穿行在曼妙的词语密林里,体会词语的内涵,在感悟中提高语言的敏锐性,培养语感,在感悟中积累语言,并有效地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如教学《生命 生命》中“飞蛾求生”部分时,首先,引导学生找一找,从哪些词语可以感受到飞蛾的求生,从中引出“挣扎”一词;然后,引导学生说一说“挣扎”的意思,讨论飞蛾会怎么挣扎,会产生什么后果;最后,引导学生说说,从“一只小小的飞蛾仅仅只能活九天,但它还要挣扎着”中可以读出什么。此环节的教学,通过想象、品读来“复活”词语的本来面目。学生通过想象,眼前就会展开一幅又一幅的画面,而在这个过程中,词语的丰富内涵就会生动地印在了他们的脑海中。这样,融情景想象与感情朗读于一体的教学,既深化了学生的体验和感悟,又让他们感受到了词语的魅力,体会到了词语的意境,提高了语言的敏感力,从而培养了语感。

三、捕捉语言特点,练中提高“语用”能力

叶圣陶先生说:“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巧。”教材中的文本是学生学习语言形式的重要资源,教师应该潜心会文,关注语言,捕捉语言特点,让学生借鉴文本的语言形式,有依可循、有例可鉴地进行语句表达的语言实践,以达到熟练运用语言的目的。

1.聚焦特色句式,习得表达方法。

句子是构成段、篇的基本单位。教材中,许多课文中都蕴含着优美的、精彩的句子,等待我们去挖掘、去细细地品味。所以,笔者认为,阅读教学中,聚焦“语用”教学,要聚焦文本中具有特殊表达的句式,让学生徜徉在表达有特色的句子里,通过揣摩、诵读的形式,学习句式的构成方式及其规律,从而迁移到写作,提高遣词造句的能力。如教学《圆明园的毁灭》第三自然段时,笔者首先请学生默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找一找圆明园的建筑精美表现在哪里,让学生去发现作者是如何把这种美写出来的。学生发现,作者是通过“一大一小”“一动一静”“一仿一创”“一中一西”的强烈对比,然后用关联词“有……也有……”“……还有……”把这些建筑串起来,从而写出圆明园宏伟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去发现构段方式,明白作者是通过“观看到的景物+感受”的构段方式来表达的。最后指导学生运用这样的方式去尝试描写厦门的园博园。这样,教师有选择性地指导学生进行写法的运用,学生就从文本中获取了习作表达的方法。学生不但从范例中获取了作者表情达意的?Z言模式,而且从中学习了句子的表达方式,提高了表达能力。

2.聚焦典型片段,习得表达特色。

所谓典型片段,就是文章中语言形式比较有特点的,对学生学习语言运用、学习写法有较大帮助的片段或者段落。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利用这些片段指导学生练笔,让学生经历“认识―理解―运用”的语言习得历程,习得文章的表达特色。如教学《呼风唤雨的世纪》第四自然段时,首先,笔者引导学生说说哪些是20世纪的“发现”,哪些是20世纪的“发明”,让学生探讨课文是如何将“发现”写具体的。学生很快就发现,作者从“高、深、远、小”四个方面来写20世纪的“发现”,从“通讯发达”角度来写20世纪的“发明”。教师接着引导:这是从内容上来说的,那么从表达上来说呢?学生很快就发现了作者不仅准确搭配动词,还运用了举例子的表达方法。接着,笔者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有条理地说说21世纪的“发现”和“发明”。最后,让学生运用文本中的写作方法,写写21世纪的变化。这样,学生不仅理解了文本中的内容,还内化了文本中的表达特点,在运用中习得了文本的表达特色,提高了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3.聚焦篇章结构,习得谋篇布局。

文章的结构是它的骨架和纲领。笔者认为,为了让学生感悟文章的结构和表达方法,教师要引导学生细读文本,让他们去发现文本中谋篇布局的奥秘,然后凭借文本中的范例,进行仿写的训练,从而提高学生谋篇布局的能力。如教学《开国大典》时,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读课文,想想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写开国大典的盛况,并用简练的语言概括;然后说说作者是如何通过点面结合,把典礼的经过写具体的;最后引导学生采用课文的篇章结构来写写学校的运动会,并注意点面结合。这样,学生在语言实践的活动中学习了谋篇布局,提高了“语用”的能力。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立足教材,在文本中寻找独特的语言,把握表达特点,引导学生品味语言、积累语言,学习表达方式。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把握语言文字运用的规律,提高“语用”能力,进而切实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篇8:聚焦学生核心素养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因此,围绕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不同学科的专家都依据本学科的特点,提出了符合本学科特征,适应本学科发展的核心素养。专家指出,初中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四大方面。作为中学一线教师,我们要调整思维,从课堂教学设计及其外延出发,促进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一、语言能力

语言能力是在社会情境中借助语言,以听、说、读、看、写等方式理解和表达意义的能力。初中英语学科作为一门基础教育学科,而且是语言类学科,本身就缺少一定的语言环境,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努力营造课堂语言氛围,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语言意识和英语语感;通过学习要掌握英语语言知识并在语境中整合性运用所学知识;通过学习能理解口、笔语语篇所传递的意义,识别并赏析其恰当表达意义的手段;最终要能有效地进行人际交流。

例如在教授牛津英语教材七年级第六单元单元的Reading和Task中的《爱丽丝漫游仙境》内容时,我在课堂内的设计和课外的延伸来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

1. 看著作。

推荐学生阅读《爱丽丝漫游奇境记》([英国]卡罗尔著),学生根据自己的英语水平的高低,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版本,可以选择英文版,也可以选择中译英版本。通过阅读,除了可以让学生了解著作的大致内容以外,也可以为接下来的上课效率的提升打下基础,还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他们的语感,同时也为最后一个环节的续写作文埋下伏笔。

2. 听英文。

有了阅读原著的基础之后,我又利用时间让学生观看《爱丽丝梦游仙境》电影,而且是英文中字版本的电影。因为了有了一定的基础,所以在让学生观看影片时强调不能仅停留在视觉的层面,更主要的是要发挥听觉的功能,通过听英文,一方面可以训练学生的听力,另一方面通过多种器官的刺激作用,来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3. 学课文。

在阅读了著作、观看了电影之后,学生对该课已经有了更加深刻的印象,所以在此基础之上再来学习本课,学生可以更加细致的了解细节、宏观地把握结构。(摘要部分表格与设问)

Why was the rabbit running in the story?

Where was the rabbit going?

Three animals:cat/mouse/rabbit

Two important people:king/queen

...

4. 扮角色、说感想。

在把本课内容都学习结束之后,我让学生对本课内容进行角色扮演,学生根据自己对不同角色的喜欢程度,选择不同的角色进行角色扮演,可以是依据课文内容,也可以选择著作或影片的片段,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参与到角色中去,通过身临其境的体验,再次强化了学生对不同角色的理解,达到了对知识的巩固与理解的目的,更是达到了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的目的。

5. 写作文。

写作是英语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也是学生最怕的一项,它是学生能力的一种体现。因此,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除了学生平时的积累以外,也需要教师平时加强对学生写作的指导与训练。我会每半个月限时让学生认真写一篇不同主题的作文(在本课内容学习结束之后,我还让学生对本课内容的结尾发挥充分的想象,进行续写)—然后通过实物投影的方式加以展示—并让学生互评,指出其优秀的语句与不足之处—最后教师点评的方式。通过这样的训练与坚持,我相信,只要师生共同坚持,最终一定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也一定会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

二、文化意识

文化意识指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对优秀文化的认同,是学生在全球化背景下表现出的知识素质、人文修养和行为取向。在现行的牛津版英语教材中就有不少内容是属于文化部分的,由于我国与西方国家有着不同的历史,不同的文化背景,从而在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思维方式、价值观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语言学家罗伯特·拉多就曾指出: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因此,不懂得文化的模式和准则,就不可能真正学习语言。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让通过阅读文学作品等多种手段让学生感受到他国的文化氛围,并通过比较等多种形式,清醒地认识到他国与我国民族文化的异同。

例如,牛津英语7A《Unit3 Let’s celebrate》一课,教材上的内容是万圣节(Halloween)。课前,我先让学生收集相关资料以大致了解万圣节——课上,我再让学生观看视频《万圣节的由来和传说》;并播放歌曲This Is Halloween,Trick or treat,从而让学生知道万圣节的概况。最后指出每年的10月31日是西方的万圣节,也叫作“鬼节”,那么,中国的“鬼节”在什么时候呢?你知道它的由来和传说吗?……这样就从万圣节一个节日引申到一种文化并将中西方两种文化作比较,通过对两种文化的比较,不仅掌握了一定的学科知识,而且是通过学科知识的比较,了解到不同习俗文化的差异,在文化差异的背景是两个国家国情的不同。通过这样的课堂知识的内外延伸,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知识素质和行为取向。

总之,教师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在获得文化知识的同时,还要理解文化的内涵;在比较不同文化异同点的时候,还要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情感,对待传统优秀文化,学会继承与创新,对待外来文化,学会甄别与借鉴。

三、思维品质

思维品质指人的思维个性特征,反映其在思维的逻辑性、批判性、创新性等方面所表现的水平和特点。

由于学生的家庭背景、学习经历、生活环境、知识水平等诸多方面的差异,所以也就造就了不同的学生在思维品质方面也就千差万别。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思维习惯不是与生具有的,而是后天培养出来的,作为教师,我们就是要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多种途径、采取不同的方式来启发和点拨学生积极思考,能辨析各种现象,评判各种观点,理性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促进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正如布鲁姆所说:“成功的外语课堂教学应当在课内创设更多的情境,让学生有机会运用已学到的语言材料。”正因为如此,在课堂上,我努力创造各种情景,提供视频、歌曲、图片、实物等资料,鼓励学生在各种情景中积极思考、大胆发言,真正体现出新课改所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只有当学生的兴趣浓厚了、积极性提高了、发言踊跃了,才能真正地提高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

四、学习能力

学习能力指学生积极运用和主动调适英语学习策略、拓宽英语学习渠道、努力提升英语学习效率的意识和能力。

新课程改革一直强调的“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观念和模式早已给初中英语教学带来了新视野、提供了新思路、指明了新方向。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转变观念,转变思维,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习对英语的学习兴趣,突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通过多种形式促使学生把教师的外驱力内化为自觉行为,让学生能树立明确的目标,并通过多渠道获取各种资料,最终能有效的规划学习行为并采用恰当的策略与方法评价自己的学习。

综上所述,在初中阶段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需要我们教师从改变我们的课堂开始,做长期的坚持与努力,与学生共同努力并与学生共同成长。

参考文献

[1]褚宏启.21世纪学生核心素养及其培育[J].青年教师,2015,(3).

上一篇:大班家长工作小结下一篇:房地产中介店庆主持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