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不稳定因素排查方案

2024-06-25

小学不稳定因素排查方案(共15篇)

篇1:小学不稳定因素排查方案

小学开展学校不稳定因素排查工作方案

为了贯彻落实区局通知的要求,特制定本方案,请各基层学校严格按照省委教育工委确定的排查范围及六个方面的排查重点,有针对性地对本校不稳定因素进行排查,并及时上报。

一、充分认识排查工作的重要意义

维护学校稳定,是维护国家政治稳定和社会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事关全局,压倒一切的大事,没有学校的和谐稳定,就没有社会的和谐稳定。组织开展学校不稳定因素排查工作,是做好学校安定稳定工作的前提和保证。为此,我们从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高度,从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大局出发,高度重视,精心组织,认真排查本校存在的不安定不稳定因素。通过排查,全面了解学校在办学行为,办学条件、后勤保障、教育教学管理、师生思想状况以及思想教育工作等方面的情况,及时掌握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的重点问题以及校园不安全和不稳定的隐患,为构建和谐校园提供科学依据。

二、排查工作重点问题

排查的重点问题:

1、招生、学籍、学历和收费问题。是否存在有违反上级有关招生精神事件;是否存在乱收费问题。

2、学校管理问题。学校是否严格办学管理,教育教学是否科学有序;教育质量是否有保证。

3、办学条件和食品卫生问题。教学设施、设备能否满足教学的基本要求,教室、图书室、文体活动场所(宿舍、食堂)等学习生活条件是否得到保证;是否存在食品卫生问题。

4、校园及周边环境问题。校园及周边环境是否存在可能引发群体性事端的因素;是否存在邪教组织的破坏和非法宗教渗透活动;黑网吧、无证经营的摩的等容易引发事端的问题是否得到有效遏制。

5、师生思想状况问题。当前师生关注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是什么;深层次、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有哪些突出表现。师生网上维权信息有那些具体反映。特别是经常越级上访和重复上访人员、可能采取极端行为制造事端人员等突出的问题。

6、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否存在基础弱、管理松散问题;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否都按规定配备必要的政工干部,特别是一线政治辅导员;上级领导机关部署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任务是否得到落实。

三、排查工作的时间、方法和步骤

1、排查工作的时间:2012年02月13日——07月

2、排查的工作方法:采取自下而上、点面结合、自查与抽查结合、听取汇报与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排查工作要坚持内紧外松原则,周密安排,精心组织,认真开展,扎实推进。

3、排查工作的步骤:总体上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自查阶段:02月13日——03月20日,结合实际,制定排查工作方案,组织专门力量在全面部署排查工作的同时,要有针对性地确定排查的重点问题,真正做到底数清、情况明。

第二、抽查阶段:03月20日——05月15日,配合上级部门对各校进行抽查。

第三、整改阶段:05月15日——07月30日,各校对排查出来的不稳定因素,要积极采取边查边整改的有效措施,尽快加以解决,一时不能解决的要提出具体的整改措施,明确整改期限。对排查出来的一些突出隐患要挂牌督办。

四、排查工作的要求

1、要从讲政治、讲大局、讲稳定的高度,立即制定工作方案,明确排查工作责任分工和时间进度表,根据提出的排查重点,结合本地本校实际,对问题进行进一步分类、分解、细化,把排查工作责任分解到各部门,责任到人。

2、要注重把握政策和策略,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维护教育政策严肃性、稳定性和维护师生合法权益原则,认真分析、妥善处理。

3、要建立排查问题登记备案和台帐制度,实行问题消结和反馈制度,落实责任倒查。对排查出来的问题要及时汇总、归纳和分析,形成专门排查报告,上报上级部门。

4、校园稳定工作领导小组,要切实加强对排查工作的组织领导,对排查工作领导不力、责任不落实,不能按时完成排查任务或不能及时排查出可能引发群体事件的不稳定隐患,造成严重后果的学校,要追究学校党政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的责任;对直接责任人要视情节给予相应处理。

篇2:小学不稳定因素排查方案

不稳定因素排查工作方案

根据教育局的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提出如下工作要求,指定本活动方案。

一、深入学习,统一认识

组织开展学校不稳定因素的排查工作是做好学校安定稳定工作的前提和保证,对做出了具体而详细的安排,要下定决心认真进行排查整治。我校要认真组织学习文件精神,充分认识开展学校不稳定因素的排查工作的重大意义,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要从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认真落实文件要求,认真排查本校存在的不安定不稳定因素,并认真加以整改,维护学校安定稳定。

二、加强领导,精心组织

我校成立学校不稳定因素排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该项工作的领导。责任到人,全面落实。

(一)校园维稳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付新焱

副组长: 吴建勋邱洪宝胡浩吴正光

成员:尹新宇张向盛余自许

(二)排查工作安排

1、学习和自查阶段(11月20日至12月10日)

学校于12月1日上午12:00之前按照要求开展自查,工作情况形成自查报告,汇报学校自查情况。

2、抽查与整改阶段(12月10日—12月30日)

学校应认真做好迎查工作。学校将对全体学生进行检查。各班要积极采取边排查边整改的有效措施,尽快加以解决,一时不能解决的要提出具体整改措施。明确整改期限,对排查工作不烽,责任不落实,不能按时完成排查任务或不能及时排查出可能引发群体事件的不稳定隐患,造成严重后果的老师,要追究责任和给予处理。

篇3:高职学生顶岗实习不稳定因素探析

关键词:顶岗实习,不稳定,因素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明确规定“学校与企业紧密联系, 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 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实习实训时间不少于半年”。学校和企业努力在为学生最后的学习创造条件, 但很多学生在实习一段时间后以各种理由和借口, 离开了顶岗实习企业。由于学生顶岗实习稳定性差, 使企业陷入想接收实习学生但又不敢接收的尴尬局面。

1 学生方面的因素

1.1 对顶岗实习的意义认识不明确。

顶岗实习就是融学习过程于工作过程中, 提高个人的业务操作技能, 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和身心素养, 形成良好的专业素养和职业素养的教学实践环节。很多学生对顶岗实习的意义没有明确的认识, 他们认为顶岗实习就是“参观式”实习, 去企业走走看看就可以了, 自己学的知识已经很丰富了, 没必要花很长的时间, 也没有必要动手实践。

1.2 吃苦能力不足。

企业一线岗位的生产必然需要学生一定体力的付出。现在的高职学生大多是90后, 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 在进入大学以前基本上没有参加体力劳动, 身体素质较差, 没有足够的吃苦能力。进入企业顶岗实习后, 没有吃苦耐劳的思想准备, 也没有体力来完成工作任务。

1.3 学生环境适应能力差。

这一点在中西部地区高职学生身上表现比较突出。很多中西部地区的高职院校受地理环境的制约, 多数都安排学生到经济发达的南方沿海城市的企业进行顶岗实习。由于南北地域的差异, 学生在气候、住宿环境、饮食习惯等方面, 在短期的新鲜感过后便是因这些因素带来的不适感和焦虑。大部分学生缺乏应对经验, 不适感和焦虑得不到缓解, 就选择离开。

1.4 学生眼高手低, 对自身定位不准。

学生初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前没有丝毫的工作经验, 实习单位一般给实习学生安排最基础或者最基层的工作。部分学生高估自己的能力, 认为自己受过高等教育, 专业理论水平高, 加之在学校受过比较好的专业技能实训也取得了响应的职业资格, 自己在生产一线工作, 是被“大材小用”。

1.5 学生不会寻找帮助, 不能正确对待挫折。

企业安排学生到具体岗位工作, 也就有生产任务和效率的要求。部分学生, 工作之初难以完成规定的生产任务, 或工作中频频出现失误。他们不敢向企业管理人员寻求帮助, 或碍于面子不去向同学求教好的方法。

1.6 学生自理能力差。

学校大力提倡“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 处处为学生着想, 尽全力为学生做好服务, 甚至替学生包办很多生活上的事情。学生到企业后, 企业的服务没有学校完善, 学生自己要办很多事情。由于没有足够的自理能力, 部分学生自己办事的时候茫然不知所措。

1.7 家长溺爱学生, 不全力支持学生实习。

学生在顶岗实习的时候, 吃了苦, 遇到困难, 经常就给家长反映。有些家长对学生比较宠爱, 因此就偏听偏信, 不从正面引导学生, 甚至有些家长将学生接回家中。

1.8 选择实习企业太盲目。

相当多的学生, 选择实习企业的时候缺乏主见, 不分析自己的实际情况, 随大流选择。实习后发现自己存在很对不足, 不适合安排的岗位。

1.9 实习动机不纯。

部分学生打着实习的幌子去游玩, 目的达到后就借口专业不对口离开实习岗位, 到另一个地方继续游玩。这部分学生如果得不到家长经济支援后, 就以所学专业无出路为借口, 返回学校或家中。

1.1 0 学生过于看重报酬。学生参加了企业的生产, 企业应该支付一

定的报酬。但部分学生认为自己付出的劳动多, 得到的报酬不是自己想象的多, 因此觉得企业是把自己当廉价的劳动力在使用。

1.1 1 地方招考影响。

为了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地方政府每年拿出一定的事业单位职位, 面向应届毕业大学生进行招考。多数学生认为事业单位是个“铁饭碗”, 考中后一辈子就有了保障, 所以他们在实习的时候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准备招考方面, 不安心顶岗实习, 有个别学生甚至拒绝参加顶岗实习。

2 学校方面的因素

2.1 学校选择企业不当, 安排专业不对口。

有些学校因专业设置不合理, 很难找到相应的实习企业, 为了完成实习教学, 就把学生送到技术含量低, 劳动力密集, 与专业相差太远的企业参加顶岗实习。学生到企业后发现自己的同事文化层次低, 甚至有些是小学还没有毕业, 产生了被欺骗的感觉。

2.2 学校指导不及时, 不到位。

学生实习前, 学校都按学生比例配备的一定数量的指导教师, 但因师生比例悬殊, 指导教师很难全面的给学生及时的指导;或给教师只安排专业指导, 把学生的日常教育管理交给企业, 造成了学生思想教育引导的真空, 学生遇到思想问题或生活困难无法得到相应的指导和帮助;或指导教师不负责任, 对外出实习学生不管不问, 让学生产生了“被毕业”的感觉。

2.3 学校实习考核流于形式。

很多学校用学生的实习工作总结作为最后的考核评定依据, 而且考核标准不严格, 甚至考核的教师对学生从事的工作根本不了解, 所以相当多的学生尤其是没有完成实习任务的学生就随便下载一篇工作实习总结应付了事。

3 企业方面的因素

3.1 企业对学生教育引导不够深入细致。

学生到企业实习后, 企业一般给几个学生安排一个师傅或者班组长管理。师傅或者班组长在管理学生的同时, 也有自己的生产任务, 但学生遇到问题或者出现失误时, 不认真分析学生遇到问题或出现失误的原因, 也不给学生以正确的指导, 往往以简单的责骂来管理学生。

3.2 企业不安排学生轮岗。

企业接收到实习学生后, 不考虑的学生的特点, 不征询学生的意愿, 哪个岗位缺人就安排学生到哪个岗位, 而且长期在一个固定的岗位从事同样的工作。学生长期重复劳动, 如果出现失误或经常完不成工作任务, 学生就会产生劳动疲劳, 打击学生认真工作的积极性。

3.3 企业安排岗位劳动强度不一致。

有些企业把同班级的学生安排在同一车间不同劳动强度的岗位工作, 有的学生可以很轻松的完成任务, 有的学生加班加点还完不成任务。由于学生天天见面而且互相比较, 长期以往会让工作强度大的学生产生被故意刁难的感觉。

有些学生顶岗实习不稳定是由某个单一因素引发的, 但也有的学生是几个或多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学校和企业不能片面的看待问题, 而是要深入调查研究, 找出在学生身上起作用的全部影响因素和内在关联关系, 采取多种方式教育引导学生以提高其顶岗实习稳定性。

参考文献

[1]陈令霞.关于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稳定性的思考[J].今日科苑, 2010.2.[1]陈令霞.关于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稳定性的思考[J].今日科苑, 2010.2.

[2]余战波.谭开键.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的管理探讨[J].科技信息, 2008.16.[2]余战波.谭开键.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的管理探讨[J].科技信息, 2008.16.

篇4:西部民族地区社会不稳定因素初探

关键词:西部;民族地区;不稳定;对策

文章编号:978-7-80712-402-3(2009)04-044-03

当前我国民族地区总体上呈现出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大好局面。但是,受国际国内复杂形势的影响,民族地区不稳定因素依然存在,在一些地方问题还比较严重,一些地方民族分裂主义和宗教极端势力猖獗。影响民族地区稳定的事件时有发生。新疆“7·5”事件就是很好的教训。本文试对当前西部民族地区社会不稳定因素进行探索,以求解实现“和谐西部”的对策。

一、西部民族地区社会不稳定的表现

(一)东西部地区之间差距进一步拉大,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

自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由于市场经济体制在财政、计划、税收、金融、外贸等方面的全面推行,我国政府过去给予民族地区的一些优惠和照顾政策随之难以实行。这给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民族地区长期以来商品经济不发达,市场观念淡薄,掌握不住市场变化,从而造成了经济交往中的利益流失,加大了同其他地区发展的差距。而东西部差距长期存在,就可能造成社会两极分化,进而引发社会动荡。同时。收入差距的拉大将导致少数民族心理上的不平衡,如果处理不好,则会引发严重的民族矛盾。纵观世界。不少多民族国家,就是因为地区差距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在民族关系上产生了一些麻烦,影响了整个国家的稳定。前苏联和南斯拉夫的解体,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没有很好解决各民族地区发展差距过大的问题。

(二)宗教问题和民族问题交织在一起,成为影响民族地区稳定的主要因素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信仰多种宗教的国家,我国的少数民族大都信仰宗教,有的是一个民族信一种宗教,有的是几个民族信一种宗教,有些宗教又都有不同的教派。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将给民族地区的宗教问题带来新变化,而宗教方面的新变化将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民族关系,使民族关系充满不可预见的变数。在此过程中,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对外开放力度将不断加大,西部民族与东部民族之间的交往将更加密切,东部民族将会大举西进经商办厂,西部民族也会有大量的人到东部学习先进经验和技术。随着东西部民族交往的增多,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因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等方面引发的矛盾逐渐增多,如果再有国外宗教敌对势力的挑拨,可能造成民族地区社会和政治的不稳定。

(三)城市遥渐成为民族关系问题的主要引发区,发生在城市里的民族问题容易向民族地区扩散,影响民族地区的稳定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民族之间散居和杂居的现象越来越多。在城镇化步伐加快的进程中,城市居民多民族化的现象日渐突出,少数民族人口城市化趋势逐步显现出来,城市少数民族人口占本民族和所居城市人口的比重虽然不大,但其作用绝不可忽视。少数民族人口的城市化,一方面增进了各民族之间的友谊和相互了解,促进了经济、文化的发展,但另一方面,由于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思维方式、性格特征等方面的差异,各民族成员交往日益频繁,一些过去未曾出现的民族隔阂、摩擦时有发生,而且也在增多。例如,在城市建设的危旧房改造和规划时,因拆迁中对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特殊要求未作充分考虑而引发的问题时有发生,造成了工作被动,产生了不良影响。在现代社会,城市必然成为一些民族矛盾汇集的中心,由于城市功能和信息交流的便利,发生在城市的民族矛盾很容易向民族地区扩散,从而影响到民族地区的稳定。

(四)民族意识增强,其消极因素成为影响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的诱因

民族意识是综合反映和认识民族生存、交往和发展及其特点的一种社会意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各民族之间的交往扩大,各民族相互封闭的状态巳难保持,原来封闭的人们开始比较强烈地感受到了本民族与他族的不同,有了比较鲜明的民族差别感。以自尊心和自豪感为主要内容的民族意识普遍得到增强,而且,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民族素质的提高。各民族的民族意识将有增强的趋势。民族意识的增强带来了族际纠纷增多的隐患,一有机会,随时有可能引发纠纷,产生矛盾。如果再加上国际国内一些消极因素的影响,民族意识就会超过自身发展的“度”,成为民族主义,这对民族地区的稳定是极其危险的。

(五)跨境民族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少数民族群众生活困难,影响当地稳定

中国各少数民族大多分布在边疆地区,中国211万公里的陆地边境线上,有119万公里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在55个少数民族中,有20多个民族与国外同一民族相邻而居,属于名剐其实的跨境民族。因此,民族地区经济尤其是边境民族地区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稳定边防的作用,在国防建设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总体而言,我国边境民族地区社会生产力发展缓慢,经济发展水平总体不高,我国大多数边境少数民族都存在着生活困难问题。例如。云南边境一线有16个贫困县,其中13个是民族自治县,有109个省是扶贫攻坚乡。这些地方的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能力都很弱,特别是解放后才从原始社会末期一步跨入社会主义的拉祜、傈僳、独龙等民族,社会发育程度很低,生产力水平不高,普遍表现为全民族性贫困。

(六)国际敌对势力利用民族、宗教问题不断进行渗透和破坏,边疆民族地区安全形势严峻

长期以来,利用民族、宗教问题策动动乱,支持分裂势力,一直是西方敌对势力对待社会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一个重要策略和手段。上世纪80年代末,西方利用苏联、东欧国家的民族、宗教问题大做文章。同这些国家的民族主义极端分子、宗教势力互相勾结,挑起民族仇恨,造成社会动乱,最终达到了搞垮这些国家、实行和平演变的目的。他们在这些国家得手后,又把中国作为“西化”、“分化”的主要目标。他们以民族、宗教问题作为突破口,与我国国内一小撮妄图分裂祖国的民族分裂主义分子勾结在一起,狼狈为奸,以敏感的民族关系和宗教问题作为突破口。散布谣言,招摇撞骗,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进行地下活动,频繁在西藏、新疆、内蒙古和云南等地制造事端,严重危害了我国民族地区的稳定与发展,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美国出于对我进行战略遏制的需要,加紧在我周边地区作针对性部署。随着北约东扩,边疆民族地区特别是西藏、新疆将受到严重的威胁。二是冷战结束以后,周边一些国家的民族意识、宗教意识和独立意识膨胀,如“泛伊斯兰主义”、“泛突厥主义”,等等。对我国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三是中亚、西亚地区民族分裂主义、国际恐怖主义、宗教极端主义日益猖獗,对我国西北部地区安全构成一定的影响

和威胁。

二、西部民族地区社会不稳定的原因

西部民族众多、宗教问题复杂、分裂势力猖獗、经济发展滞后等复杂的社会环境,特别是国际恐怖主义、民族分裂主义、宗教极端主义的“三恶合流”,是西部民族地区社会不稳定的根本原因。

(一)民族众多、宗教问题复杂是影响西部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的内部原因

西部有50多个少数名族,其中有30多个少数名族跨境而居。仅就西北地区而言,少数民族i760万人,各种宗教信徒多达1600多万人,新疆、青海、宁夏的许多少数民族几乎是全民信教:有活佛、喇嘛、阿訇等宗教神职人员10多万;各类宗教场所32000余座,其中新疆20000多座,比当地的基层政权组织、中小学还要多,青海1800多座。多年来,由于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正确,西部民族团结,社会总体是稳定的。但也要看到,不稳定、不安全问题在有些地方还很突出,借用宗教名义进行的违法犯罪活动有所增加。

(二)西方敌对势力加紧对我实施“西化”、“分化”图谋,是影响西部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的外部原因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敌对势力根本不愿看到社会主义中国的强大,他们把西部作为实施其“西化”、“分化”图谋的突破口,极尽遏制、颠覆、渗透、分裂之能事。在西方敌对势力和境内外分裂势力的政治、思想、宗教和文化渗透下,西部民族地区的社情异常复杂,分裂势力的分裂主张和破坏活动甚至在一些地方的个别群众中赢得了认同、理解和支持,进一步加大了对西部地区安全的威胁。

(三)西部经济、社会发展缓慢,与沿海和内地的差距明显拉大。是影响西部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改革开放20多年来,尽管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前所未有的重大成就,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和自然条件的限制,西部与东都相比,无论是经济总量还是人均水平都有很大差距,而且这种差距越来越大。目前,西部仍有国家级贫困县307个。仅西北五省区就有1000多万人口还处在贫困线以下。东西部的差距不仅表现在经济总量上,还表现在商品经济观念、基础设施、市场发育度、改革开放力度、经济结构效益、社会发展水平、受教育程度等方面。全国的文盲和半文盲有60%以上集中在少数民族地区,等等。这表明,各民族之间存在着事实上的不平等,这种状况如得不到根本性的改变,势必导致少数民族群众的心理失衡,成为诱发民族矛盾的一个重要因素,并为国际敌对势力和分裂势力攻击我民族政策、挑拨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提供口实,直接威胁西部安全和国家安全。

三、实现西部民族地区社会和谐稳定的对策

西部民族地区的稳定是“和谐西部”的重要组成部分。西部民族地区社会稳定搞好了,西部大开发才能顺利实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才能早日实现。

(一)以反“分裂”、反“西化”为战略,加强西部政治安全建设

政治安全是西部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的前提。在加强西部政治安全建设时。必须把与敌对势力的渗透与反渗透、颠覆与反颠覆斗争作为长期的任务来抓。为此,必须以现代军事安全为保障,以国家利益为宗旨,以西部综合实力为基础,开展“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西部大开发好、民族团结好”系列教育活动,强化中华民族大家庭的观念、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弘扬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和民族精神。不断增强党的凝聚力、军队的凝聚力和民族的凝聚力,铸牢党魂、军魂和民族魂,筑起一道反“分化”、反“西化”、反“渗透”的思想防线,抵御敌对势力的破坏和颠覆,确保西部边疆稳定和领土完整。

(二)以西部大开发为契机,加强西部经济安全建设

加强西部民族地区的经济安全建设,必须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抓住西部大开发这个机遇,强化经济安全意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全面繁荣西部农村经济,加快西部城镇化进程;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东西部积极的协调发展;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积极深化西部产业结构调整;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加强和完善经济调控;加强金融监管力度,防范和抵御金融风险,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坚持引进来,走出去。提高西部对外开放水平;千方百计地扩大就业,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再造一个经济安全、山川秀美的大西北。

(三)以“两个严密关注”为要求,加强西部军事安全建设

军事安全是西部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的支柱。西部的军事安全建设,要按照江泽民“两个严密关注”的要求,着眼推进“中国特色的军事变革”,坚持以信息化带动机械化,以机械化促进信息化,“努力完成机械化和信息化的双重历史任务,实现我军现代化的跨越式发展。”坚持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协调发展,坚持军民结合、平战结合,在重点工程和基础设施的建设中,充分考虑国防建设和军队发展的需要;坚持寓军于民,发展国防科技工业;坚持军地两用,培养选拔军事人才;确保西部经济发展不受干扰、侵犯和破坏,实现西部资源利用合理、经济繁荣、稳步增长、持续发展,实现西部经济建设与西部国防建社的协调发展;不断加强西部国防教育,加强国防动员,加快后备力量建设和战场建设,确保“打得赢”、“不变质”,确保西部的军事安全。

(四)以科技文化为动力,加强西部科技安全建设

科技文化安全是西部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的动力。西部的科技文化安全建设,要坚持科学技术址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注重西部科技进步和创新,发展技术密集、知识密集、智力密集型产业,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保护,实现西部经济的跨越式发展}贯彻人才兴国战略,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提高人口素质,弘扬民族精神和西部优秀的传统文化,抵御和防止腐朽文化的渗透,建设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构筑一道抵御西方腐朽文化侵袭的长城。为西部社会稳定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五)以维护稳定为大局,加强西部社会安全建设

篇5:小学不稳定因素排查方案

大排查大整治工作方案

根据区综治委《大亚湾区不稳定因素及治安突出问题大排查大整治工作方案》(惠湾综治委„2011‟11号)的通知精神,结合我局实际,决定从2012年1月开始至5月底,集中开展不稳定因素及治安突出问题大排查大整治工作,为元旦、春节,为全国、全省、全市“两会”以及党的十八大、省第十一次党代会顺利召开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稳定的治安环境。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科学、民主、依法决策,坚持社会管理创新,坚持预防为主、标本兼治的方针,以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为根本出发点,以维护大亚湾社会和谐稳定为目标,紧密结合我局不稳定因素排查调处整治实际,从抓源头落实入手,着力排查、调处和整治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不稳定因素,为实现我区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二、工作目标

通过大排查大整治工作,有效解决当前影响我区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和突出治安问题,坚决防止发生影响恶劣的重大危害国家

1安全事件、重大群体性事件,进一步提升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维护全区社会政治大局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三、组织领导

为有效开展和推进工作,成立区执法分局不稳定因素及治安突出问题大排查大整治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执法科,由同志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涉及我局职能不稳定因素及治安突出问题大排查大整治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督导。

四、方法步骤

大排查大整治工作从2012年1月1日至5月31日是,具体分为三个阶段。

(一)部署阶段(1月1日至1月31日)。结合我局实际,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成立领导机构和 工作机构,扎实推进大排查大整治工作。

(二)实施阶段(2月1日至4月30日)。周密部署,精心组织,落实责任,坚持边排查、边化解、边整治,采取有力措施,组织力量开展统一排查打击整治行动,及时消除解决各种重大隐患和突出问题。

(三)总结阶段(5月1日至5月31日)。对大排查大整治工

作进行面全总结,及时总结和推广成功经验做法,进一步完善制度,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巩固扩大整治成果。

五、工作要求

(一)各级要高度重视不稳定因素及治安突出问题大排查大整治工作。在整治期间,各执法队要坚持24小时值班制,指定值班人员负责整治期间的信访维稳工作。要密切关注和及时掌握群众信访动态,及时做好紧急信访信息的报送工作。对重大突发性事件、重大集体上访动态和恶性事件及其他重要紧急情况,要按规定及时上报并通报各执法队负责人和执法科。对迟报、漏报、瞒报,以及对群众越级上访和突发性事件处置不力,造成严重后果的,将对辖区执法队通报批评,并追究有关工作人员的责任。

(二)要继续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各执法执法队要按照局的统一要求,深入推进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特别是要深入开展违法建设、执法不公等重点信访问题的排查调处化解工作,把问题解决在基层,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把群众稳定在当地。通过深入排查,做到底数清,情况明,防止因排查疏漏、化解不力而造成不良后果。对排查出来的问题,要落实包案领导、具体负责人,包案解决到底。切实帮助困难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尤其是对重大的、久拖不决的信访问题,要高度重视,限期解决问题。

(三)要加强联动工作。各执法队要加强与局各科室的沟通联系,将最新信访维稳情况互相反馈。各执法队要加强与辖区街道办、居委会之间的协调联动工作,及时将重要信息或者突发性事件

相互通报,掌握好辖区内的动态情况,把解决群众矛盾纠纷和信访问题的关口前移,重心下沉,将群众的诉求问题有效给予分流、解决消化,力求反应更灵敏,解决更到位。

(四)要注意文明执法、人性化执法。各执法队在执法过程中,要注意文明执法,人性化执法,注意文明态度和礼貌用语,要综合运用法律、政策、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商、调解、疏导等办法,要注重与群众的联系和沟通,重视对群众的引导和教育,从源头上减少矛盾的产生。

(五)要加强对涉疆、涉少人员的监管。各执法队要全面掌握辖区内少数民族外来人员底数、动态、住所、工作等情况,加强走访排查、监控防控,及时发现处置不安定因素苗头,加强服务管理和法制教育,加强同公安等部门的联系,加强对涉疆涉少人员的管理。

篇6:不稳定因素排查结果

为确保两会期间维护稳定工作的顺利开展,公司根据上级转发《关于做好全国两会期间维护稳定工作的通知》的要求,开展了不稳定因素排查工作。现将排查结果汇报如下:

公司现有员工24名,针对人员少,员工年龄偏小等特点采取一对一座谈宣传教育的形式,自上而下进行一次排查,排查过程中发现三项问题并立即进行了解决与疏导:

一、公司处于成立初期,项目前期手续办理困难重重,员工思想上有一些波动,公司领导组织会议为员工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和未来项目发展的前景,以及解决现阶段困难的想法和方案,员工信心大增,消除顾虑,工作干劲十足。

二、公司大部分员工来自外地,不能经常回家,对家庭照顾较少,为解决员工的后顾之忧,公司对目前确实存在困难的员工在要求合理,不影响工作的前提下,在公司能力范围内给予一定的照顾考虑。

三、针对薪酬体系结构调整,做好解释工作,耐心解答员工提出的问题,消除疑义。

篇7:不稳定因素排查通知

各单位党支部(总支):

根据上级指示精神,切实做好春节及今后一个时期的信访稳定工作,确保全矿和谐稳定。按照矿党委、矿行政提出的“安全无事故、治安无案件、群众无上访”的总体要求,各党支部(总支)要迅速开展一次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排查工作。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排查内容

1、对本单位员工的思想动态进行全面分析,排查倾向性、苗头性问题,重点排查影响干群关系的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

2、对因伤病残待遇、工资待遇、工作调动、医药费报销、家庭困难、民事纠纷、改革改制、制度落实等热点问题可能到矿滋事的;

3、对精神病、上访老户、写信大户等各类重点人物有没有上访的可能,个别的极端人物有没有可能导致铤而走险的问题;

4、可能导致地企关系紧张的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

5、影响家庭、邻里之间的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

6、本单位认为较为突出的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

二、排查方法

1、各党支部(总支)接此通知后,务必要引起高度重视,主要领导要靠上抓、亲自抓,切实把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排查细,分析透。对于存在的问题要敢于揭丑亮短,不能存在侥幸心理,各党支部(总支)要立即召开班子会,针对本单位情况,做好认真细致的排查分析,做到

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不留任何死角,不留任何苗头隐患,凡是因排查不细出现信访问题的,按照有关规定加倍考核。

2、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处理方案和措施,明确责任,责任到人,发现问题及时盯上靠上做工作,将各类不稳定因素消灭在初发阶段和萌芽状态。

3、春节及今后一个时期是信访稳定工作的特殊时期、非常时期、关键时期,各党支部(总支)务必引起高度重视,凡发生不稳定问题的,将按照《白庄煤矿关于进一步加强信访事项归口办理的意见》严肃追究经济责任和政治责任。

三、有关要求

1、各党支部(总支)请将排查情况于元月20日11:00前,经单位党政主要领导签字后,以书面形式报送到党务工作部信访接待室。对不报、晚报的单位主要负责人每人罚款100元,并在全矿通报。

2、根据工作需要,各党支部(总支)报送信访信息员1名,并将信访信息员基本情况一并报送矿信访办公室。

白庄煤矿党务工作部

篇8:社会不稳定因素与预警机制探讨

关键词:武警经费; 不稳定因素; 指标体系;预警机制

社会不稳定因素越多越严重,就越需要强大的军事力量来震慑。武警部队作为这支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保卫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神圣使命。社会形势越紧张,武警部队用于维护社会稳定的投入即武警经费也需要相应地增加。因此,探讨和研究社会不稳定因素的种类和发展变化趋势,对于预测和研究武警经费需求规模有着积极的作用。

一.社会不稳定因素分析

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经济结构调整,利益格局变化,各种矛盾错综复杂,在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面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进一步增多。国际经验表明,人均GDP在1000美元至4000美元之间,通常是一个国家各种矛盾和社会变动的多发期和凸显期。目前我国人均GDP已经超过2000美元,正处于这样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影响我国社会稳定的主要因素有:收入差距、失业、物价上涨、政府执政能力、社会保障能力、宗教因素、民族因素、自然灾害、恐怖主义等。这些因素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和社会结构的调整并没有消除,有的反而更加凸显,更加复杂,而且这些因素在短时间内不会消除。对于武警部队来说这是一种挑战和考验,对于研究武警经费支出规模同样也是一种挑战和考验。

二.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体系

本文把确定武警经费支出规模作为一个决策问题,把影响武警经费支出规模的因素分成三层,通过各层之间两两比较、判断和计算,确定每层中各因素的重要程度即权重关系。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建立决策问题的递阶层次结构。

为了便于分析,本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经济、社会、环境三个主要因素,构成影响武警经费支出规模的不稳定因素指标体系,详见图1 。

图1 社会不稳定因素体系

第二步:构造两两比较判断矩阵。

咨询专家意见获得判断矩阵,把指标无量纲化,下面以确定不稳定因素体系中第二层因素为例说明。第二层有经济因素、 社会因素、环境因素三个因素,专家通过三个因素的两两比较给出一个分值,分值分四档,分别为1分、3分、5分和7分;评分标准:1分为同样重要,3分为比较重要,5分为十分重要,7分为极端重要。专家在打分时:若认为经济因素相对于社会因素同样重要,则分值为1;若认为经济因素相对于社会因素比较重要,则分值为3;若认为经济因素相对于社会因素十分重要,则分值为5;若认为经济因素相对于社会因素极端重要,则分值为7。将专家打分结果输入表1。

表1 专家打分意见表

[]经济因素[]社会因素[]环境因素[] 权重[][BHD]经济因素[]

S11[] S12[]S13

[BH]社会因素[] S21[] S22[]S23

环境因素[] S31[] S32[]S33[][BG)F]

经济因素比经济因素=1 ,社会因素比社会因素=1,环境因素比环境因素=1,即在表中输入S11=S22=S33=1;若专家认为经济因素比社会因素=1,则社会因素比经济因素=1,

则在表中输入S12=S21=1;若专家认为经济因素比社会因素=3,则社会因素比经济因素=1/3,则在表中输入

S12=3,S21=1/3。

同理,通过比较确定经济因素、社会因素、环境因素之间的分值关系,即获得第二层因素的判断矩阵。用同样的方法可获得第三层因素的判断矩阵。

第三步:计算各层指标的组合权重。

下面同样以第二层因素为例计算各指标权重。根据表1数据计算权重:

经济因素权重=[ S11/(S11+ S21+ S31)+ S12/(S12+ S22+ S32)+

S13/( S13+ S23+ S33)]/3

社会因素权重=[ S21/(S11+ S21+ S31)+ S22/(S12+ S22+

S32)+ S23/( S13+ S23+ S33)]/3

环境因素权重=[ S31/(S11+ S21+ S31)+ S32/(S12+ S22+

S32)+ S33/( S13+ S23+ S33)]/3

同理,用上述方法可计算出第三层因素指标权重。此时已确定了影响武警经费支出规模的不稳定因素指标体系。表2为指标权重表。

三.预警机制的建立及应用

预警机制,是指一种或几种不稳定因素即将或已经促使社会发展偏离正常现象和正规秩序,而严重妨碍社会稳定的预先警告机制。通过建立预警机制,有助于及时有效地防范、控制不稳定因素的发生,为组织指挥机制、现场处置机制、保障机制提供准确的信息,及时有效地采取处置措施,以维护和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下面将建立社会不稳定预警机制,并讨论预警机制的应用。

3.1 预警机制的建立

预警系统分以下五步:

第一步:社会调查系统。对不同地区、不同的阶层、不同群体作社会调查,采取对各因素满意程度打分的形式收集信息,被调查者从1至10十个分值中选择自己认为合适的分值填入表3,分值分四档“十分不满意、不满意、满意、十分满意”。

分值标准:十分不满意 1至4分;不满意 4至6分; 满意 6至8分;十分满意 8至10分。

表3 社会稳定满意度调查表

经济因素[] 分值[]社会因素[] 分值[] 环境因素[]分值

[BHDG2]收入差距(a1)[][]政府执政能力(b1)[][]自然灾害(c1)

[BH]失 业 率(a2)[][]社会保障能力(b2)[][]恐怖主义(c2)[BH]

物价(a3)[][]宗教民族因素(b3)[][BG)F]

第二步:数据处理系统。先计算每份调查表社会稳定满意程度得分,然后计算出社会稳定满意得分平均值μ。计算公式:

经济因素满意得分Score(A)=A1a1+ A2a2+A3a3

社会因素满意得分Score(B)=B1b1+ B2b2+B3b3

环境因素满意得分Score(C)=C1c1+C2c2

社会稳定满意得分SHWD=Score(A)*A+Score(B)*B+Score(C)*C

平均值μ=(∑SHWD)/n, 其中n为社会稳定满意度调查中被调查者数量。

第三步:警级评估。分为四种情形如表4:

表4 警级评估表

警级[]μ值范围[]指示灯状态

[BHDG2]无警:[]μ∈(8,10)[]正常状态

[BH]I级警[]μ∈(6,8)[]黄灯亮[BH]

II级警[]μ∈(4,6)[]橙灯亮[BH]

III级警[]μ∈(0,4)[]红灯亮[BG)F]

当社会处于安全稳定状态时,即无警,此时处于正常状态,预警活动重新进入初始阶段,回复到社会调查系统环节;当处于有警戒状态时,显示灯亮,进入下一步。

第四步:应对预案设计系统。针对不同的警级制订不同的方案,同时提醒相关部门做好相关工作,搞好协调。

第五步:社会控制系统。通过社会各部门协调合力控制不稳定因素,以维护社会稳定。预警系统流程图如图2。

图2 预警机制系统示意图

3.2预警机制的应用

运用预警机制可适时调整武警经费总规模和武警经费地区规模。根据社会稳定情况变化,通过分析社会稳定满意度变化,适时适当地调整武警经费总规模和武警经费地区规模。当社会满意度下降时则应增加武警经费投入;当社会满意度上升时则可适当减少武警经费投入。分析全社会稳定满意度平均值μ的纵向变化,当μ值呈下降趋势时,应根据μ值下降的幅度,调整武警经费总规模;μ

值微降时,可微增武警经费总规模,骤降时应及时加大武警经费总规模,当μ值升高时可适当减少武

警经费总投入。分析比较各地区的社会稳定满意度平均值μ的变化,当某一地区的μ值与其它地区μ值的变化不相一致或变化比例明显不同时,应引起注意,应重点调整该地区武警经费投入,体现保障重点,兼顾一般的原则,以确保地区稳定。同时,根据地区稳定情况差异,各总队、机动师应建立协防机制及时增补调整驻防兵力,确保地区安全稳定,同时做好和政府部门、公安部门、信访部门、安全部门及其他相关部门的协同工作共保社会稳定。

参考文献:

[1]黄建钢,宋富军,李百齐,等.社会稳定问题研究.北京:红旗出版社, 2005

[2]贾来喜.国防与维稳经济学.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3]王煜.社会稳定与社会和谐.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篇9:不稳定因素排查情况报告

草场边界不稳定因素排查情况汇报

为了确保我乡边界稳定,农牧民群众安居乐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按照县委、县政府和县政法委的安排部署,我乡党委、政府成立了不稳定因素排查领导小组对辖区内的不稳定因素进行了全面排查;经过排查依冬村与炉霍县宗麦乡草场边界存在不稳定隐患,现将排查和预防情况汇报如下:

一、不稳定因素产生的原因

1.壤塘县宗科乡依冬村与宗麦乡双玛村、撒旭玛村比利沟二吉黑沟草场边界纠纷追溯到1966年。双方因为争夺争议草场放牧权问题曾发生过几次群体性事件,造成双方人员30余人伤亡,牲畜被赶走1000余头,直接和间接损失达200余万元;为了平息事态避免草场纠纷进一步恶化省州进行了调处;省委出台了省委„78‟2号文件和„87‟79号纪要对行政区划和草场边界进行了初步确认,并要求双方就草场使用权达成协议(该协议达成了依冬村借蒲瓦龙瓦沟(地名)以上草山给宗麦乡双玛村、撒旭玛村使用;争议草场双方共同放牧,我方先放牧,对方后放牧等协议。),给我县4个村(依冬村、卧龙村、大伊里村、阿斗村)500万元的损失补偿,但至今只兑现120万元。以后双方虽有小的摩擦但没有引发群体事件。

二、草场边界不稳定因素事态发展情况

2008年炉霍县宗麦乡双玛村、撒旭玛村违反协议,在双方存 1

在争议的草场内使用树枝等方式简单围栏圈定草场,2009年春节期间老百姓向乡党委、政府反映对方村民在原来的基础上下移了放牧界限并用铁丝进行了网围栏,在借用草场上建冬房5座,盗伐边界柏树;他们没有与我方进行沟通协调,伤了我乡群众的感情,严重违反了协议内容。针对这一情况,乡党委、政府在做群众安抚和好调查的同时,积极向县委、县政府和政法委进行了详细汇报,并且主动找到宗麦乡党委、政府及宗麦乡双玛村、撒旭玛村多次协商没有得到积极的回应,留下了隐患。2010年对方在边界内修路和2010年、2011年网围栏继续向我方延伸,群众的情绪进一步被激怒;今年部分群众表示要利用8月2日在边界“炊烟祈福”的时机撤除网围栏。

三、农牧民群众的看法

(一)依冬村是半农半牧区牲畜少,双玛村、撒旭玛村是纯牧

区牲畜多;根据协议和历年放牧习惯我方群众认为:在争议草场内进行网围栏、修路、修房,没有和我方进行协商,他们严重违法协议,伤害了我方群众的感情,存在争夺草场资源的嫌疑。

(二)对方在比利沟修路,究竟是为了交通、放牧方便还是

侵占边界资源意图不明确,他们一直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我方群众认为他们是在争夺边界资源。

四、我乡工作开展情况

(一)针对上述矛盾纠纷,2010年和2011年,我乡党委、政府及时向县委、县政府和政法委进行了专题汇报;与依冬村干部群众进行了交流,同他们讲清了厉害关系,避免事态进一步恶

化。

(二)2011年7月22日,在村干部带领下以阿达县长为组

长的工作组到二吉黑草场进行了实地查看,了解详细情况,经确认对方在争议草场修建了5座冬房、围栏1.5公里。

(三)乡党委、政府专门就此事召开了专题会议,协商如何

处理这件事;我方与对方乡村进行了初步接触,解决的时机不成熟。

(四)密切注意群众的思想和动态,积极向群众宣传法律法

规和方针政策。

2011年7月23日

中共宗科乡委员会文件

宗委【2011】26号

中共宗科乡委员会

关于成立不稳定因素排查领导小组的通知

各村两委、各单位:

按照县委、县政府和政法委的维稳工作安排部署,为了确保

我乡辖区社会稳定,群众安居乐业,经乡党委、政府研究决定成立不稳定因素排查领导小组成员如下:

组长:海涛(乡党委书记)

副组长:马吉富(乡党委副书记、乡长)

汪勤勇(维稳副书记、卧龙村工作组组长)

成员: 寇良峰(乡党委副书记、加斯满村工作组组长)

张利(专武部长、加斯满村工作组副组长)

茸准(人大副主席、卧龙村工作组副组长)

罗洪波(副乡长、依冬村工作组组长)

韩兴健(派出所指导员)

唐世斌(中心校校长)

汤成友(卫生院院长)

王扎(兽防站站长)

尕壤卓玛(司法助理员)

丁富强(办公室主任)

占灯(加斯满村支部书记)

依扎(加斯满村委会主任)

扎西(加斯满村村官)

夺洛(依冬村支部书记)

高向东(依冬村委会主任)

何礼松(依冬村村官)

肖红(卧龙村支部书记)

雄弟(卧龙村委会主任)

罗安华(卧龙村村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乡综治办,由汪勤勇同志兼

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处理日常事务。

2011年7月9日

篇10:信访不稳定因素排查制度

一、排查内容

1、正在酝酿中的集体上访、越级上访和重复上访问题:

2、已经处理,但信访人不服或仍不稳定的“三访”案件和重复信、联名信;

3、本发生的集体上访和影响较大的异常信访、紧急信访事项;

4、涉及上级重大政策调整改制等有可能诱发上访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其他信访隐患问题。

二、排查程序

1、信访不安定因素坚持每周排查一次,重要时期每天排查一次。

2、对排查出的问题要填写《信访不安定因素登记表》,实行台帐管理。

3、对排查出的问题,按照“分级负责、归口办理”的原则,分轻缓急程度,落实责任人,并根据不同情况分别进行处理。

4、对可能发生的集体信访,要高度重视,认真对待,落实严密监控措施,做到本单位发生的问题解决不出本单位,本系统发生的问题解决不出本系统。

5、认真坚持信访信息报告制度。一般信息每月25日前向

区信访局报告一次,重要时期每天一报,重大信息随时报告。

6、为强化信息报告的责任,一般信息应由分管领导签字,重要的信息应由主要领导签字,然后加盖公章上报。

**社区居民委员会

篇11:不稳定因素排查化解汇报材料

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下,在乡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切实做好年的维稳信访、安全生产及矛盾纠纷、信访的排查化解工作,维护社会稳定。乡党委、政府多次召开党政联席会进行研究部署,主要领导亲自带头参与各类矛盾纠纷、信访隐患等不稳定因素的化解工作,做到发现隐患及时化解,确保社会稳定。现将影响年上半年来我乡社会稳定的各种不稳定因素的排查化解情况汇报如下:

一、急、大、难矛盾纠纷

(一)山林权属纠纷

尽快派工作组调查处理。我们将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和稳控工作,协助县工作组调查处理。

(二)其他纠纷。

4月28日

4、双方不得再因此事引发新的纠纷。

二、重大信访隐患

1.“6.23”交通事故的赔偿问题。

2.对越自卫反击战人员问题。我乡人员详细掌握他们的思想状态和近期动态。确定了责任人,进行跟踪监控,确保他们不上访,切实做好“两会”期间稳控工作。

3、三组钟科举因本组在林改分山时,本人有小山竹的山未分到,要求给予解决。

三、安全隐患 1地质灾害点。我乡对山体划坡地质灾害点进行监控。连日雨天,造成了山体滑坡、泥石流等,特别是云中亭的滑坡,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6月25日,乡政府投资5万余元完成了云中亭塌方处护坡工程,确保交通运输安全。

篇12:不稳定因素排查工作情况汇报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广东省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办法》和市、县的工作部署,结合我镇实际,充分发挥各部门职能作用,切实做好维护社会稳定工作,及时有效化解社会不稳定因素,确保我镇辖区内社会稳定。现将开展排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明确职责

为加强对这次不稳定因素排查的领导,及时化解调处社会矛盾纠纷,确保辖区稳定,镇委、镇政府高度重视,成立排查工作领导小组,由镇委郑副书记任组长,党委委员郑志明、综治办主任李楠任副组长,成员从综治、党政办、司法、派出所、民政等部门抽调,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排查工作的日常工作。明确责任,落实分工,并根据属地管理、谁主管谁负责原则,要求各村(居)成立由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排查小组,对各辖区内的不稳定因素进行排查,同时要求建立定期汇报制度,定期向镇领导汇报排查情况。

二、明确目标,突出重点

在开展不稳定因素问题排查活动中,我镇及时掌控涉稳重点对象,积极疏导涉稳重点对象思想情况,及时解决其合理诉求,确保涉稳重点对象不越级上访、不集访,及时排查化解容易引发群体性事件和突发治安问题的不稳定因素。重点排查农村土地使用、村(居)换届选举、村务公开、社会治安、山林水利、征地拆迁、房屋拆迁等方面的矛盾纠纷。力争做到不漏、不重、不错。

三、齐抓共管,落实措施

在这次不稳定因素问题排查活动中,我们严格按照工作方案,精心组织实施。一是调查摸底,建立台帐。各村对不稳定因素进行排查化解,对排查出来的问题和苗头做及时汇总,每15天集中向镇政府

上报相关情况,由镇建立台帐,进行监管。二是全力调处,加强防控。坚持边排查、边调处。三是落实责任,包干调处。对排查出的疑难问题,要落实领导责任制,层层分解,责任到人,限时解决。四是建立联动机制,各职能部门、各村(居)委之间互相配合,协调处理。

四、具体排查情况

1、林庭武信访案件办结后,其已回广州与家人团聚。我镇派员与其取得联系,林庭武表示诉求得到解决,日子过得舒心,不会再次上访,感谢政府对他的关心。

2、浮任虾池合同纠纷事件,双方协商处理合同问题,达成共识,纠纷得到解决,回访后没有发现异常,情况稳定。

3、对隆东“龟坑”违规用地当事人朱阿亮进行座谈,其表示已深刻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是违法的,目前该地已完成复绿工作。我镇将继续派员对该地进行巡查。

4、达南与上港场地纠纷案件,达成协议,划定界址线。目前,双方和睦共处,达南、上港村委将继续跟踪情况并及时上报。

通过排查和分析,以上案件未出现不稳定情况,我镇仍继续派员进行跟踪监管。

海山镇综治信访维稳中心

篇13:德阳市不稳定因素排查表(二)

(二)填报单位: 罗江县教育局报送时间:2007年4月25日

德阳市不稳定因素排查报表

(一)填报单位:

篇14:隐患和不稳定因素排查整改制度

为了确保幼儿园的安全,在对师生的安全教育常抓不懈的前提下,把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做到有安全事故逐级上报,防止事故的扩大,为此特建立安全信息上报制度。

一、班级矛盾应做到“矛盾不上交”,班主任能解决的矛盾力求自己解决。

二、班级幼儿在班内出现安全问题,由班主任负责立即送往医院治疗,并第一时间报告幼儿园园长,同时电话告诉家长。幼儿在园外出现安全问题,由当事人报告给班级老师,再由老师报告给园长,逐级报告,以便了解幼儿情况。

三、幼儿发生重大事故,幼儿园必须及时上报中学备案,必要时与当地派出所联系。

四、教职工发生事故,一般由幼儿园主要领导负责解决,重大的必须上报中学。

五、所有事故幼儿园必须有书面调查材料报中学。

六、充分发挥幼儿园各部门的作用,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广泛搜集治安保卫情报信息,及时报告给园长。情报信息要及时、准确,不瞒报、不漏报、不错报。

七、园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对信息要整理、登记,及时搜集整理,认真分析情报信息的内容,提高信息上报的质量,逐级上报治安情报信息。

八、幼儿园设专人负责安全信息的上报,上报信息要完整,要具备何时、何地、何事、何因、何果的“五何要素”。

九、幼儿园园委会向全园教师、家长、司机公布电话号、手机号、qq号,并保证24小时内信息随时都能传输。

十、掌握火警(119)、匪警(110)电话号码,同时要知道教育主管部门电话:***,以便出现情况,每个人都可在最短时间内报警、报告。

江垭中心幼儿园

幼儿园门卫管理制度

为了提高幼儿园安全管理力度,对所有进出人员及物资进行有效监控和严格管理,实行责任副园长负责制和保育教师值班制,对两园门卫工作进行管理。特制定门卫管理制度。

1、副园长和值班教师负责本园安全保卫工作,定时开锁大门,钥匙不能转交他人,坚守岗位,尽职尽责,维持园内正常工作秩序。有值夜班的园所,夜间只能是专人守护,不许教职工友人逗留和住宿。

2、值班人员按时巡视检查院落及重点部门,夜间应提高警惕,防盗、防破坏,遇到临时暴风雨查看全园各处门窗,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不能及时解决的要及时报告领导,与有关方面联系,防止事故发生。熟记火警、匪警、急救站等电话。

3、副园长负责工作时间各类人员的来访接待,询问及解释工作,重大问题及时与园领导联系。对外来的文件、报刊、杂志负责登记后,发放各处。

4、副园长每天检查院落、操坪和大门外的环境卫生,保持园容整洁,及时清除活动场地危险物品,(砖块、石子、玻璃、小刀、铁丝、有毒物品等)防止事故发生。发现活动场地玩具、用具有隐患或险情,及时登记和报告领导,采取措施进行整改。

5、园内大件物品出园门,必须履行检查,确保财产安全。

6、衣着整齐,礼貌待人,工作时间不聚众聊天,不擅离职守,实行幼儿园封闭式管理,严防幼儿个人跑出园门。

7、工作时间无特殊情况,一般不传私人电话。进出园门的所有人员必须进行进出登记。

篇15:小学不稳定因素排查方案

根据学校党委的工作安排,财务处认真学习了XX 文件精神,按照“把握规律,突出重点,预防为主,积极防控”的原则,深入开展不稳定因素排查化解工作,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高度重视

根据工作安排,学校党委成立了排查化解工作领导小组,要求部门负责人亲自抓好安全稳定工作,对安全稳定工作负总则。我部门明确责任分工,要求工作人员从讲政治的高度,充分认识安全稳定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增强安全稳定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把安全稳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二、全面排查、认真化解、务求实效

1、资金安全工作

落实财务管理制度,报销支付严格执行了审签制度,严控“三公经费”支出。在工作中用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保证了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各项工作在制度化、规范化的前提下顺利开展。加强银行账户管理,保证资金安全。加强内部的控制和监督,大额资金收付等重要事项实行集体决策,经领导审批后实施。按照不相容职务分离和内部牵制原则,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工作各岗位之间合理分工。

2、无乱收费现象发生 学校不存在收取学生学杂费、借读费、择校费的现象。没有以募捐、摊派、服务等形式增加学生家庭负担的收费问题。不存在违规向学生和家长收取转学费情况,学校不收赞助等与招生入学挂钩的费用,无“校中校”或“校中班”等违规办班情况。不组织学生统一购买教辅材料、课外读物等,无强制服务、强制收费现象。没有违反规定强制学生订购教辅材料、课外读物、学具、报刊杂志的情况。没有违反规定举办向学生收费的各种兴趣班、辅导班、补习班、提高班或变相收费补课等情况。

3、防火防盗排查情况

经过认真排查,办公场所使用的配电盘部分出现破损和老化现象,已及时更换新的配电盘。门窗等完好无破损,保险柜内现金没有超出规定限额。

通过本次不稳定因素排查化解工作,提高了处室工作人员安全责任感,提高了安全稳定工作的前端管理和源头预防责任意识。通过排查,财务处目前没有不稳定因素存在。

财务处

上一篇:鲁教五四制七上下一篇:医院突发事件应急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