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最好的我们》有感

2024-07-26

重读《最好的我们》有感(精选10篇)

篇1:重读《最好的我们》有感

重读《最好的我们》有感

在读大学以前,除了资源有限,更是有老师家长规定不可以读课外书,那都是不顾正业,班主任不时地巡查,看到谁桌上有本读者都被收走,后来听一同学讲,他一看不下去书就看课外书,竟然没被发现,嗯,应该是他成绩太好,老师比较放心,还记得一次买了一本《十大元帅的岁月》,也不记得怎么就买了,回去就被我爸骂了一顿,这是你应该看的书吗?然后,那本书也就搁置放在一边,至今没有翻阅过。

现在回想高中时代,印象中也只记得读过《平凡的世界》、《白鹿原》、《红楼梦》这样几本书,每次都是放假期间,几天几夜不睡,晚上怕被发现,就在被窝里挑灯夜读,准备高考的时候都没有这么用功过,跟着书中的人物或喜或悲,然后每次我妈喊我吃饭,每每埋怨,晚上不睡,整天白天睡,回到家也不开心,整天跟欠了你什么似的,看到就烦,你说你回来干嘛,我习惯了不解释,就任误会一直下去,反正他们永远无法理解。

读大学了,再也不会有人说这不能看,那不能怎么怎么样,终于得以个性得到释放,然后,经常跟别人开玩笑我叛逆在大学才开始。

为什么要谈到最好的我们?

刚读大学,一切都是那么的新鲜与陌生,其实自己是没有太多心思去阅读,接触到八月长安的书,是一个偶然的机会,有人推荐去读她的《你好,旧时光》,然后是《最好的我们》,作为大三的学生,竟然看这类青春的小说看到入迷,看到心血澎湃,看到开始思考人生观价值观,看到开始不再对身边的人与事做出表面肤浅或者不负责任的评价,开始心胸开阔,开始善待他人,也开始学着善待自己,我也因此结识了志同道合的闺蜜。

最近一直热播《最好的我们》,看了一下,还是有很多失望,那不是我认识的耿耿,也不是我所熟悉的应该的余淮,我也将我所想象的人物形象弄丢失了,重读,我一边又一遍的找寻那个我所熟悉的耿耿余淮,虽然会有所干扰,还是又被感动的一塌糊涂,那种简单的相处,不说话的舒服,没有什么情与爱的争执,日常生活中的一个眼神,一个小小的动作,小小的美好的丰富的内心世界,确实电视剧是表现不了的。

每次读到一下文字,总是会有这样那样的感受,你呢?

我们不负责任的用几句话将人家捧高,但万一摔下来,谁也不会去接住她。

现实生活中,除了小孩子之间那种小小的嫉妒作怪,长大如我们甚至我们的父母,大家仍总是喜欢狠狠地抬高别人,无论是家长的你看你家的谁谁怎么那么厉害,那么聪明,以后肯定找份好工作,找个好婆家,等到人家不如意的时候,不知道会如何嘲讽呢,还是,我们年轻人相互之间的羡慕,哇,你工作肯定有大大前途,好好干,说多了,我自己都开始怀疑了,我自己工作也不如意啊,自己被这样说多了,那种滋味只可意味,其实我内心是十分抗拒的!自己不了解他人,反正被捧上去被给予无形压力的是别人,他人所感都与自己无关,反正大家永远只能看到别人光鲜亮丽的一面,然后添油加醋的满口都是酸酸的。

这个世界上,离开谁你都活的下去,因为大家的幸福,并不是绑定在一起的。

越长大,经历的事情越多,这样的体会越明显,好比亲人的去世,你会发现,除了偶而缅怀,你的生活竟没有任何变化,不相关的人更加不会有任何的影响,你去世这件事情都为人所不知,这个世界还是一样运作,所以,先活着再说,然后,把自己的日子过好!

“我是说,人就这么一辈子的时间,你前半辈子观看你父母的生活,后半辈子还要模仿复制一遍——你亏不亏啊?”

我默然。话虽这么说,可是谁能保证我们不重蹈覆辙?也许父母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无聊,他们也有理想和憧憬,无论是对生活还是对爱情,就像此刻的我们。可是他们也和我们一样,高估了自己的创造力与运气。

我一直跟自己讲,无论如何,都不能步父母的后尘,仿若这一辈子的使命意义,就是结婚生子养家,然后完全没有了自我,正如耿耿所想,难道我们父母没有想过,难道他们不是迫于生计,迫于命运,只愿,无论未来怎么样,永远记住那份初心,慢慢的成为越来越优秀的自己,等到以后步入婚姻也好,作为家庭主妇也好,我们可以自豪说一声,这是我乐意去做的,这是我最想做的事,而不会说以为被迫选择的,简单说,就是变为更优秀的自己,给自己创造越来越多的可以自由选择的权利与机会!

差一点没得到,会让人气愤,而差得很远,就会让人平静。

这也是大家普遍都无法接受自己的邻居朋友发达、比自己发展的好,而对不认识的人的成名、成才根本不会有任何的羡慕嫉妒的文艺说法吧。

世界上总会有种人,嬉皮笑脸地随手摘取你费劲九牛二虎之力才够得到的神仙果,然后表现出并不是很稀罕的态度,其实,是有点可恨的。

嗯,确实很可恨的,就如小说中的沈屾,她那么的奋力努力,看着在大家心目中原本属于自己的未来就那样落到根本不会在大家眼线里的人中,在别人口中就是各种惋惜与不平,可是沈屾自己怎么想的呢,每每读到都会被深深的感动,大意是,她从来没有关注过别人怎么想,她只是尽自己的努力而已,最后的结果虽然不尽人意,可是她努力过了,就足够了。

嗯,我也会好好过好自己的生活,是自己追求就OK了,就只追求别人希望自己或者不如说自己以为的别人希望自己的样子,人这辈子那么短,多么不值得,是不是。

旅行中看到的最好的风光永远在奔赴目的地的路上。

对,以前可能没有说话的话语权,经历过为期几个月的旅行,深刻体会到,旅行,在别人眼里就是吃喝玩乐,只有自己才清楚,其实,路上遇到的各种各样的人与事,赶飞机赶火车的惊险刺激,往往是旅行最最挂在口边的事情。

这个世界太复杂了,那么多的活法,我们总要褒奖某几种,贬低另外几种。可是仔细想想,到底怎样才是对的?

谁知道。我们只有活过一遍之后才会明白,可是那时候剩下的感觉只有一种,名叫后悔。

我不知道自己的选择是不是大家眼中的正确的选择,我不知道自己的生活是不是大家期待的样子,我不知道自己的工作是不是大家说的跟你学历什么相符的,我不知道将来有一天我找到了自己的另一半,会不会在大家标准范围里面,我不知道,我不知道很多,我没办法去预测,也没法就说这就是我想要的,这就是我的使命,我真的不知道,我只能说,我会努力的好好生活,把每一天过的充实快乐,工作之余可以有自己的小圈子,可以有自己的兴趣爱好的事情。

不过,话说回来,在人生路途中,我的人生如果走了另外的一条路,肯定风景会大大的不同,比如,如果我高考多考几分或者少考几分,如果工作地点我就选择了家乡,如果……无论如何,我觉得现在自己的状态也挺不错的,我也慢慢地成为越来越好的自己,这就足够了吧。

篇2:重读《最好的我们》有感

原创: 夏洛克的粉

今天重读了杨绛的《我们仨》,感觉和第一次读的时候感觉相似又有些地方不太一样,第一次读更加感动,现在读反而太过理性,怎么都读不出那种动容的感觉,第一次读更加倾向于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和膜拜的心理,第二次看更加倾向于捕捉一些第一次看的时候忽略的细节,也要把忘掉的情节找回来,我发现其实这次的感觉和第一次读其实保持了一致,但是又有些新的见解。今天记录一下重读的感受。第一次读的是电子版本,文字一个个从眼前溜走,只留下感觉,那种复杂的感觉并不是阅历多了一些就能有更加敏锐的感悟力,我现在反而觉得单纯的时候感悟力更强。这次读的是纸质书,文字还是那些文字,可能让我觉得精彩的地方还是那些地方,但我再也找不回当初读的那种动容的感觉了,可能后半部分还没有读完吧,有一句我记得很清楚:此生我们只有死别,没有生离。

钱钟书和杨绛还有女儿在这个世界上形成了一个温暖的家庭,他们之间的关系很好很好,钱钟书希望有一个女儿,像杨绛那样,这是他的原话,书里是这样写的钟书谆谆嘱咐我:我不要儿子,我要女儿——只要一个,像你的。我对于“像我”并不满意。我要一个像钟书的女儿。

今天看的是第一部、第二部和第三部,第二部读起来很心酸也很凄凉、压抑,更有一种虚实之间的痛苦,为钱钟书后来遭受的打击心酸,还有钱媛的去世,第一次读的时候很恍惚,并不太明白其实这是作者运用的一种写作手法:以虚写实,她一直说自己在做梦,其实是实情,她受不了失去女儿的打击和痛苦。

第三部写的是她和钱钟书一起去英国读书,后去巴黎大学读书,并且生下女儿圆圆的经历,这章的节奏明快,读起来很幸福,他们在英国和法国过的比较自由快乐,钱钟书对妻子很好,每天早晨都会给她做早餐,杨绛也给他做饭,在国外做饭填饱肚子也是很有乐趣的一件事。

第三部写了他们回国后,钱钟书一直在到处谋事,回国后就显得比较压抑和不顺利,一方面受战争的影响,一方面受钟书父亲的影响,他的工作一直不顺利,钟书太听父亲的话,在西南联大还没做够一年就去蓝田谋职了,杨绛劝他别去蓝田,应该等着回清华,但是受不住父亲给的压力,他还是去了蓝田。

杨绛和钱钟书一直是很多人心中完美的伴侣,其实他们之间更多的相互尊重和相互扶持,过的生活也是柴米油盐酱醋茶,他们年轻的时候也不会做饭,不会用炉子,在生活的磨砺中学会了做饭,而且做饭成了他们的一种乐趣,所以我想神仙眷侣的生活只是一种美好的想象,我更加喜欢杨绛对钱钟书的照顾和在乎,他们之间更像是朋友,他们在牛津时,杨绛一直照顾丈夫的饮食起居,做到这点很不容易,因为只有特别关心一个人才愿意为对方做饭(讲真写到这里我都觉得写不下去了)。

但是杨绛的角色又不是简单的做饭,她在关键时候还能帮钱钟书规划自己的道路,她不愿意让他离开清华的教职,但是钟书愿意去,她就不吭声了,因为他们约定尊重对方的决定,而不是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对方,做到这点更难。

篇3:重读鲁迅的《我们不再受骗了》

你说苏联破坏文化吗?鲁迅举出了《铁流》作者绥拉菲摩维支、《毁灭》作者法捷耶夫、《士敏土》作者革拉特珂夫、《肥料》作者绥甫林娜、《静静的顿河》作者唆罗诃夫(现通译萧洛霍夫)等等著名作家在西欧东亚都受到欢迎的事实作为反证。鲁迅写的这些当然都是有根据的。不过,这些并不足以洗刷破坏文化这一指责。让少数几个装点门面的作家在文坛上活跃,正好是为了掩盖更多的作家受到迫害的事实。

现在我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所出的《苏联历史档案选编》中,引用一点迫害文化人的材料。例如札米亚丁,鲁迅在《竖琴》的后记里,称赞了他的作品,至于作家,只是说他“现在已经被看作反动的作家,很少有发表作品的机会了”。实际情况远比不让发表作品要严重得多。他已经被列名在一份《拟驱逐的知识分子人员名单》之中。又例如梭罗古勃,这位鲁迅多次提到的作家,连配给的一份口粮都得不到,申请出国也不被批准,作品也不能出版。也是作家、翻译家的妻子在绝望中投河自杀了。

鲁迅在这篇文章中还为“苏联的购领物品,必须排成长串”的现象作了辩护。他说:“但我们也听到别国的失业者,排着长串向饥寒进行;中国的人民,在内战,在外侮,在水灾,在榨取的大罗网之下,排着长串而进向死亡去。”这进向饥寒、进向死亡的两个长串,难道不是比排队购买食物的那一长串更令人悲悯吗?对比起来,这排队购买食物,就不但是可以忍受,甚至还是值得艳羡的生活了。

这当然是极其雄辩的文章,词强足以夺理。可是,排在苏联商店门前购买食物的长队,是触目可见的现实,而鲁迅拿来作对比的那进向饥寒进向死亡的长队,却只是一种比喻和象征的说法。人不但会在内战外侮水灾榨取这些祸祟中进向死亡,即使是在幸福丰足的生活之中,人不也是每过一天即接近死亡一天了吗?在这个意义上说,每一个人从母腹来到世间,他就排入了进向死亡的长串之中。用这样一个反映大自然中新陈代谢规律的想象中的排队,来作现实中购物排队的对比,多少总有些不伦吧。

苏联解体之后,人们从解密的档案中可以看出那些被长期掩盖的真相,认识到是僵硬的计划经济体制不能适应人类社会,集体农庄制度对农业和畜牧业造成了大破坏,这才是物资匮乏的真正原因。此外,还应该提到一个附加的原因,就是对外贸易的影响。在这篇文章里,鲁迅赞扬说:苏联“小麦和煤油的输出,不是使世界吃惊了么?”鲁迅注意到了苏联的小麦出口,只是这些本来应该供应居民的口粮,拿去换取硬通货了,对于国内食品供应的紧张,更是雪上加霜。

为了反驳说苏联“怎么凶恶”这一点,鲁迅在文章里举出来的例证是:“正面之敌的实业党的首领,不是也只判了十年的监禁吗?”这在当年是一条轰动一时的政治新闻,媒体作了报道,众所周知。所以这里只提一句就够了,不必细说。几十年之后的读者就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的《鲁迅全集》对“实业党”作了这样一条注释:“苏联在1930年破获的反革命集团。它的主要分子受法国帝国主义的指使,混入苏联国家企业机关,破坏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该案破获后,其首领拉姆仁等被分别判处徒刑。”

事情的真相如何呢?鲁迅不可能知道,这个所谓的“实业党”审判案,只不过是斯大林制造的无数假案和冤案中的一件。史学家罗·亚·麦德维杰夫著的《讓历史来审判——斯大林主义的起源及其后果》(中译本由人民出版社出版)中,关于这次宣传性的审判作了颇为详细的介绍。8位受审的,都是著名的技术专家,审判中捏造出的罪名荒唐离奇。斯大林亲自编导的这一场审判的一个重要目的是:用被告的供词来证明苏联面临武装干涉的威胁,搞一次极其广泛的宣传运动。审判还有另一个并非不重要的目的,那就是为经济工作的失败提供替罪羊。计划经济体制斫丧了劳动者的积极性,计划中的高指标无法完成,物资匮乏,在居民中滋长了不满现状的情绪,于是找一些技术知识分子来开刀,说经济生活中的困难是因为他们组织了怠工之类的破坏活动,从而把人们的不满情绪引到这些被告身上去。果然,他们引起了人们的愤恨,在审判进行时,苏联所有机关和团体都纷纷集会,与会者都要求枪毙“实业党”的领导人。最后宣判竟是一个不杀,首犯拉姆仁(按:在本书中译为“拉姆津”)才判了十年监禁,当然让人觉得是宽大之至了。

鲁迅生前,无法看到苏联的秘密档案,无法获知现今人们多少知道了的苏联真相。这样倒也好,他临终之际就不必为《我们不再受骗了》这篇文章感到不安了。这大约也是做梦比梦醒了要幸运一些的意思吧。

【编者附记】

《重读鲁迅的〈我们不再受骗了〉》是朱正先生的“重读鲁迅”多篇文章中的一篇。

朱正是鲁迅研究专家,认真求实,素来为学界称道。他在《必将保留的和不必保留的》中说到进入21世纪对于鲁迅遗产的估价,提出了自己的意见。他说,鲁迅的著作大体包括3个部分:一是文学创作,小说、散文等,不仅开启了“五四”新文学风气之先,而且艺术和思想都达到了当时无人企及的高度。二是学术研究,如《中国小说史略》,有开创性的价值,但限于资料等原因,也有一定的缺失。三是杂文。鲁迅的杂文集中,怀人忆旧的篇章和文学短论的文字,我们会像阅读散文及学术性文章去欣赏。通常说鲁迅杂文,主要指那些社会批评及文化批评。这部分文章显出了鲁迅对中国传统和现实的深思和洞察,对国家命运和世道人心的深切关怀。即使鲁迅所批判的时弊完全消除,它们也将会作为思想史上的一种文献得到读者的赞叹和欣赏。但杂文中有少数时评和政论,因为鲁迅当时并不真正了解相关情况,是为自己并不深知的东西强作辩护。几十年之后,情况变化了,档案公开了,今天的读者了解到相关真相,就很容易发现这些文章说得不对。这一点,我们不必讳言。《我们不再受骗了》就是一例。朱正强调:“比起文章来,更重要的是鲁迅这个人,他的入世的态度,他的爱国心和正义感,他对强暴的反抗和对弱者的同情,他为了中国进步不懈的努力,他身上那种中国优秀知识分子的传统的骨气,用他自己的话说,‘这就是中国的脊梁’。他作为中国知识分子的楷模,这形象,这精神,必将永世长存。”

重读,如同旧地重游,即使风景依旧,因为诸多因素,重游者也会有新的感受。

篇4:观《最好的我们》有感

我很少看网剧,却一本正经追起了《最好的我们》,只因这部剧能让我想起我的初中生活(高中实在太乏味枯燥了,可以直接跳过)我曾说过,我张扬的青春只属于初中那三年,那时的我们就像还没装进容器的水,随心所欲肆意流淌着。我记得那时的天蓝的透彻入骨,蓝的沉默深远,阳光像玻璃片一样一片片扎下来,落在地上碎了一地水晶。

我们班是住宿班,也是年级的最后一个班,和其他几个住宿班一样,没有规矩,没有方圆,偶尔打架斗殴,时常寻衅滋事,早恋就像开玩笑,逃课就是撒泡尿。

刚满13岁的我就被父母送去寄宿。开学第一天,我还像个刚踏出家门的小孩,抱着玩具狗狗一个人站在走廊上,眼底藏着胆怯和不安,四面高高的教学楼围成一个“口”字,像一处充满未知的深井,不知涌出的是清冽的井水,还是浑浊的泥浆。

但很快我就体会到家长不在身边的好处,跟撤了缰绳的小马驹似的,一开始有点发懵,等明白过来是怎么一回事,立马就撒开四蹄尽情体会“苍茫的天涯是我的爱”了。刚开学半个月,我就因把学生卡甩在教导主任身上被请到校长办公室喝茶,但当我即将被划入问题学生的时候,我又不可思议地在第一次月考中考了年级第一,这两件毫不相干的事碰撞在一起,不仅让我在同学中树立了威信,莫名其妙当上了班长,也让班主任对我的咬牙切齿迅速变成了绵延三年的纵容溺爱。

初二是最疯狂的一年。除了数学老师和班主任的晚自习,语物化的晚自习夸张到一小半的位置都是空着的,自行车库的蓝色顶棚是逃出学校的康庄大道,大家心知肚明,谁也无需说破。我不喜欢网吧的烟雾腾腾,在虚拟世界里也没有寄托,如果不想上晚自习,只会去操场打篮球。星空下的篮球场坦荡而不自知,球架在夜色中比白天高大许多,沉默地看着满球场乱跑的我,不微笑,也不责备。球砸在地面上反弹出一串串沉闷的声响,就像在湖底寂寞潜行的鱼,摆摆尾巴,吐出大大小小的泡泡。

我还喜欢趴在升旗台上写诗,面朝植着人工草坪的大足球场,想象是海子诗中那片目击众神死亡的草原,风把同一片孤零零的空旷吹过来又吹过去。我用的是黄页的保护视力的练习簿,这种本子开学会发很多,总有剩下的。那时也不知道那时候哪那么多情绪,总是满满的写,满满的写,写完就往书包里胡乱一塞,发泄了事。

和朋友一起更是欢乐和麻烦共存。记得有一次和几个哥们爬上学校天台玩,天台在最高那幢教学楼的顶上,是学校的禁地,通道处总是挂着一把锈迹斑驳的铁锁,那次也不知道是保安忘了锁,还是我们撬了锁,顺利登上这块一览众人小的宝地,跟领导视察似的在上面迈着四方步闲逛,居高临下地和教室门口趴着聊天的学生挥手打招呼。正得意时,招来了值班老师,他抬头一瞧,吓得大喝一声,朝我们这个方向冲来,我们相互使了个眼色,极有默契地分路逃跑,顺利逃脱。后来我说,等我毕业后一定要拿着吉他在天台上唱歌,那时就算校长来抓我也不怕。

所以,很多年后,当我看到路星河搬了一堆乐器到教室连廊上闹腾,觉得莫名熟悉,曾经那个莽撞疯狂的誓言又像小草一样探出头,轻轻挠着我的心。但我知道,即使再次回到母校,我也只会像个好学生一样到老师办公室坐坐,喝喝茶,聊聊大学生活,谈谈人生规划,不会再去做那件在大人眼中无比荒诞的事。

一个时代猝然消逝,在夏天的风中留下空荡荡的遗响。《最好的我们》之所以能火,就是有众多像我这般对过去念念不忘的人。关于那几年,我还能写很长很长的故事,今天只是作为看剧有感随便扯扯。

篇5:重读《最好的我们》有感

我喜欢这本书中的耿耿和余淮。一个是中考撞大运考进省重点的普中女孩,一个是中考失利没分进重点班的优秀少年。差别如此大的他们,最初形同陌路的他们,因为一张分班红榜,因为名字的巧合,做了整整三年的同桌,辛苦却欢乐的三年。

耿耿和多数普通的女孩一样,成绩不够优秀,却一般还说得过去。长相一般,家境一般。她与前几部主角不一样,她的身上没有那么多耀眼的光环,她的身上折射了我们太多的影子,她更真实,似乎触手可及,好像就是我们的另一个自己。然而她又与我们不同,她中考发国难财遇上“非典”,很幸运地进了省重点,可幸运终究不是永远,在振华高中这样高手如云的顶尖省重点,她的存在是很卑微而渺小的,以她的实力,她的数理化只徘徊在及格的边缘线,只能享受凤尾。然而她却并没有自暴自弃,这个女孩凭借着一股阿Q精神在这样一个竞争残酷激烈水深火热的地方苦苦挣扎,自己做着自己的观音,学会寻找光明。她活得坚强,活得乐观。

你也许会说,那是因为她碰到了余淮——她不幸中的万幸。是的,这个承载着太阳温度的少年,一直给着耿耿希望与坚持的动力。他耐心地帮耿耿讲题,帮她引导理解函数公式;耿耿上课不懂不敢问的地方,他总是装作无所谓的样子故意举手帮她提问;看到耿耿少的可怜的数学成绩,他在一旁安慰“习惯了就好”;在耿耿说想学文时,他一本正经地告诉耿耿,地理其实是理科;在耿耿说想种树,他真的拉着耿耿去种树;在耿耿的书皮上写下自己名字的少年……那个成长路上一直给予耿耿帮助的温暖大男孩。

她很幸运,她碰到了余淮;她也很幸运,在高考发挥超常,考取了理想的大学。但我们不是每个人都这么像她一样幸运,幸运地考进省重点,幸运地考上好大学,还幸运地碰到余淮。我们只有靠自己,不要说这个世界上没有奇迹,你要知道,奇迹只是努力的另一个名字。是的,我们是和曾经的耿耿一样的人,但也请记住我们不是耿耿,我们没有她的好运,不要做着白日梦凭空想着一切。我们要做的是将自己逼到更优秀,更强大,像周周,像洛枳,以后才能保护自己想要保护的人,以后才会有资本去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

余淮或许像极了我们身边的某个人,可他却又拥有极少数人拥有的气质。我喜欢这个少年。这个站在打电话的大肚子叔叔旁边一脸不忿的少年,这个在站在红榜前对耿耿说“我名字旁边的那个人叫耿耿,跟我的名字连起来,正好是耿耿余淮”的少年;这个侧身执笔,装作随意的样子写下“最美的时光”的少年;这个在顶楼大声说“你要继续崇拜我的少年”,这个填空“如果我是清风,我一定弄死心相印的少年……这个最好的少年。

后来的耿耿成为了最好的她,她长大了,成熟了。而余淮确被命运掌控不断失去与放弃,但他却依然是她心中最好的少年,那个“闪闪发光,有太阳干爽味道的少年!

我不想说是β的冲劲和对所爱者的维护。也不想说张平老师的宽容大度,还有徐延亮的大嗓门,韩旭的认真和对“得天独厚”态度,文潇潇的羞涩和暴躁的可爱转换。他们都很优秀,却又是平凡的芸芸众生中的辗转成员,但他们终将成长,成长为可以给予彼此更多的暖意的他们和我们。

这是他们并肩作战过的青春,压抑过,彷徨过,激昂过,欢畅过。有无奈,有苦涩,有遗憾,更有无悔。那我们呢?是否为了以后最好的自己去拼搏?

耿耿说过:“青春好像就是这样,好的好像是怎样度过都会浪费,那么不如浪费在你的身上。”

愿我们青春无悔,愿我们珍惜这最美的时光。

篇6:站在古今中西之间重读我们的文明

我本来满怀信心要给你们作一篇史诗般的“告别演说”的,这对于我并不是什么难事儿,可是昨晚骤然看了我舅舅张鸣老师半年内的博客文章,没有这样的兴致了。我是个很专注读书而不过分关心现实的小孩儿,最近四个多月呆在台湾好好读了些书,没有辜负自己的光阴,但是多少也和大陆的环境有点脱节了,写的有些文字显得不合时宜。这是最后一节课了,我还是想和大家谈点什么,也算是对自己这半年来的游学的初步总结吧。你们姑妄一听这冗长或有些乡愿的演讲吧。

我今天要谈的主题有些大,叫做“站在古今中西之间,重新解读我们的文明”。我为什么选这样的一个题目呢?因为这半年我都是生活在台湾的社会环境之中,今天的听众又是台湾的朋友,我想“我们的文明”应该是所有人都能接受的话题。至于古今中西的话题,又要感谢这段在台湾的难忘经历。台湾是个自由的社会,我们在大陆被圈养久了,突然到了台湾这个岛上,空气也觉得格外新鲜了。我平日在读书之余,也写了一些关于台湾的文字,在网上和台湾的、大陆的朋友对话和辩论,这些活动都是很能激发人思考的。一方面,台湾是个既传统又现代,既中又西的社会,另一方面,他又是个处在传统与现代矛盾之间,处在台湾人与中国人国族认同冲突中的复杂社会。我们生活其间,既感受着台湾社会现代化与进步的美好一面,也深深地思考这个社会内部或隐或显的“危机”。然而,我们终究发现台湾和中国大陆还是相同之处占了绝大多数,而这其中最重要的共同处境(Situation)莫过于——我们站在古今中西之间的巨大矛盾心理。

(一)“我”是谁呢?——同胞?外国人?同文同种?匪谍?

我该从哪里开始展开今天的话题呢?还是从我这次台湾游学的起点聊起吧。大概由于半年之内第二次来台湾了,所以带着格外的谨慎和小心,但是我无法回避的却是“身份的问题”。我到了台湾,最初和人打交道,人家必然会问“你是从哪里来的呀”,这就牵涉到孔子讲的“正名分”的问题了,我该怎么回答呢?大概有三种方式——大陆人、中国人、中国大陆人,出于稳妥起见,我准备用“中国大陆”这样的这种的称谓,毕竟是在台湾的地盘上嘛。这回过海关的时候,比上次平稳多了,这回是“非中华民国籍公民”,而上回是“外国公民”。一到宿舍,见着管理员大叔,讲一口特别道地的台湾国语(基本和国语没多大共同点了),喊我“中国学生,中国来的呀”,我明白过来自己确实到台湾了。

随后就开始和台湾年轻人打交道的历程。这其中有很多有意思的片段。最初的看法是台湾的大学生似乎比较像偶像剧明星,而不是“学生”,没有学生样嘛——上课睡觉的、吃东西的、大声说话的、随意走动的,回答老师问题如同小学生一般,比如老师问“以色列人是什么人呀”,学生答“以色列人”之类的……更绝的是,下课的时候老师竟然对同学讲“辛苦你们来上课了”,传统社会是学生给老师请安的,现在真是匪夷所思了!

还老有中文系的学生来和我讲,“正体字”是如此这般好,如何比简体字更好地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正宗,现在你们大陆也有人提倡改回繁体字了。我由于不是他们专业的,最初持保留态度,等我看了相关资料之后,就有力地反驳了他:从繁体字到简体字的变迁,其实和从文言文到白话文的变迁一样都是中国现代化过程的一种历程;从历史的角度讲,秦始皇当年变“大篆”“籀文”为“小篆”“隶书”,就是一次简体字化的过程;你这么喜欢形象的汉字,怎么不去写“大篆”“籀文”,那多形象呀,和画画一样;既然中国大陆建立了“新朝”,那么他的政府要推行简化字改革也是无可厚非的;况且繁体字确实要比简体字更难学更难写,增加小朋友更多的负担,虽说现在有了电脑,也代表我们可以不动笔呀!他被我驳得无话可说,只好说“兹事体大,兹事体大”之类的话。后来别的台湾学生向我透露了“秘密”:原来他们对于大部分简体字都不太看得懂,但是有的时候还写简体字,很有意思的。至于我呢,繁体简体、竖排横排都没有任何区别,简体字显然写着比较省力,所以“识正书简”才是王道嘛!

在台湾人家最爱我问我的问题是,“你觉得台湾怎么样呀”——这问题有两个预设,一、不能答不好,因为这是欠揍的表现,不尊重嘛;

二、他其实是在问台湾和中国大陆比起来怎么样,后一个问题其实挺难回答的。如果以过小日子和对人的尊重来说,的确台湾要好太多了,这算是共识吧;但至于其他而言,则真是见仁见智了,没有统一的答案的。

谈到我们在台湾社会的身份问题,是多少有些尴尬的。元月二号,《中国时报》头版讨论开放大陆自由行的话题,谈到台湾准备向北京上海的“良民”率先开放,“良民”这个词深深刺痛了我的心。这个词是日本侵略者过去用来侮辱中国人的词汇,和这个词相对的是“刁民”,我们能不能说台湾有些人是“良民”,有些是“刁民”呢?这是互相尊重的方式吗?

在台湾,很明显的,年长一辈的人大多称呼我们为“大陆学生”,年轻一代大多称呼我们是“中国学生”。但不管何者,台湾人那种对“我们”的优越感或者歧视,是异常显著的。在你们的印象中,中国大陆全是“黑心货”“黑心菜”“黑心鸭蛋”,甚至人也是黑心的吧!台湾人这种对中国大陆人民的优越感,在我们看是很奇怪的,一个大国的国民被台湾岛民歧视,有点匪夷所思,这心理反过来或许更符合逻辑。这里面除了很浓烈的市侩主义之外,或许还和历史的恩恩怨怨扯不清。

我很关心台湾年轻一代的文化观。用我的话来说,这批台湾年轻人是第一代被教育成“台湾人”的一代人。他们对自己的乡土充满了热爱,对台湾未来满怀信心,在他们眼里,我们真的是“外国人”了。可是在我看来,一切都是利害相参,福祸相倚的,这一代台湾年轻人从小在一个相对安定和富裕的小岛上长大,的确更有自我了,对个人权利也更关注了,但视野也变小了,对公共领域的关怀也比不上父一辈了,理想主义逐渐淡出了。生活的确比较幸福和美好,社会也更人性化了,可是生命的体验也逐渐变得单调和平面——正所谓单向度的人,在这声光十色的世界中漂泊和沉浮,生命变得没有明确意义了。他们不可能有我们幼年那种对贫穷的刻骨铭心的体验,也不可能感受到在一个变化社会中的那种风潮激荡和生存压力。灵魂体验和生命经历的原子化、均质化,注定了这一代人不可能再创造出史诗般的事业了,但是维持小日子也是不成问题的。今天的台湾社会的确是对弱势群体更关爱的社会,但也是压抑强者意志的社会,这都是相对的。最优秀的人才不愿去涉足公共领域和政坛了,因为政治这个词在台湾是负面、不讨人喜欢的,大家联想到的是蓝绿恶斗、国会闹剧、互相辱骂、政治作秀和各种口惠而实不至。可是那些人有一天终会醒悟过来,最大的痛苦莫过于,最优秀的人却要被那些不如自己的二三流的人所统治,看着这个社会离过去的“黄金时代”越来越远了。

过去我是相信中华文化很好地保留在台湾,可现在我轻而易举地发现即使是这一代中最好学深思的青年学者也对“中华传统”所知不多了。这其实并不能怪他们。他们从小受到的是台湾本土教育,“中国”在他们心中不过是个极为模糊的概念,或者就是“中共”那个邪恶政权,要不就是些中国大陆的负面新闻“黑心货”之类的,几乎没有任何好感。你很难想象(除了李戡这类另类之外)一个台湾年轻人对中国大陆或中国文化有任何赞美之词,他们即使到了大陆去参观学习,也依旧是那种思维之中,反倒更加强化了自己不是“中国人”的印象。现代的台湾年轻人对传统文化几乎完全不感冒了,传统文化能给他们带来物质的奢华享受吗,能带来成功的声望吗,能带来巨大的财富吗?都不现实,传统文化没有工具理性了,那么除了在社会习俗(小传统)的意义之外,几乎不再受重视了,况且那还不是台湾本土的文化。即使是他们的文化偶像——外省人的龙应台也只能做没有“中国”的中国梦了,何况这一代的年轻人呢?要求他们去继承中华文化,继承中华道统,不是痴人说梦吗?大概不出一代人的时间,所谓中国传统就会在台湾岛慢慢逝去了,不妨看看现在中学生台湾史和中国史比例已经1:1了。他们更关心的是现代的科技、消费和文化理念,还有所谓人的价值、权利和尊严,在这种意义上讲,语气说他们是台湾人,不如说他们是西方人了。

在这种背景之下,他们看到“我们”的眼光是很复杂的。一方面有同文同种的亲切感,交流很畅通,另一方面受西方影和过去反共历史教育影响,明确区分双方之间的不同,在心理优越感的基础上,甚至有些许反感和仇恨。打一个比方,有一回和一个台湾的朋友谈到高丽战争,我很自豪地讲,解放军在极端简陋的条件下能和世界霸权美国人至少打个平手,这是中国近代世上,前所未有的事迹;可是他却冷言相讥,说那时候美国的麦克阿瑟将军准备用九颗原子弹把中国从地图上抹去。我深深震惊了,我只是谈了对国家自强的自豪,他却反感到盼望美国人把几亿中国人送去见佛祖的地步。一句不经意的话,却流露出历史教育背后的仇恨的潜意识。这还谈什么同胞情谊呢?还不如说是敌对的双方更恰当。有的时候,台湾的朋友请我喝酒,他们还要讲“共匪”“匪谍”之类酸话,固然是开玩笑,可是我们心理还是不太舒服的。我们的交换学生们在奉献着对台湾社会无私的赞美之中,却也要忍受被台湾人叫“中国学生”的辛酸和不甘。这里真的有互相尊重,互相了解,互相包容吗?我很怀疑的。

但是当我深入地观察台湾年轻人的文化取向的时候,发现他们骨子里还是地道的“中国人”。我给大家举一个我宿舍的“趣事”。最近宿舍的某台湾同学对我有点意见,为什么呢?坐在靠墙的他总是要求把窗户开开,而我坐在窗户边上,冬天又怕冷,所以我常常把窗户关上。来来回回很多次之后,他有点不高兴了,可是什么话都没说。有一天晚上,他显得躁动不安,总是跑出宿舍,还每次都把门彻底打开,这是冬天呀,我过一会儿又去把门关上,来来去去了三四回,我有点敲出端倪了,可是我俩还是什么话都没说。再后来,到了半夜凌晨了,他又去把门敞开了,我也相对应马上把门关上。在这场对“门”的争夺中,我们两人依旧什么话都没说,其实我早就等着他骂我了,把话说出来,把事儿挑明不就得了嘛,这么点小事儿,值得这么来回折腾吗?可是又来回弄了几回,他还是什么话都不说,只管开门,最后我忍无可忍了,骂了他两句,然后把窗户开了一条缝,算是息事宁人吧。可是我在那一刻的感觉其实是,那个台湾学生“真他妈太像中国人了”“只有中国人才他妈这样做”,这样息事宁人、不出恶言、忍气吞声,要是西方人早就大打出手了,哪能来回折腾这么多回合沉默的战争——我和他也真是很默契的演员。我之所以没有说出来,是因为“中国人”这个词在现在的语境中似乎有点骂人的意思。尽管中国历史观和文化传统逝去了,但是中华传统礼俗作为小传统依然保持着强大生命力,恐怕也不是一两代台湾人可以彻底改变的吧。

尽管有这许多观察,通过比较之后,我依然觉得两岸年轻人其实是极为相像的。比如我在北京的时候,就觉得其实大学生都挺混日子的,好多人也没事志向和理想,可是到了台湾一看,有点小巫见大巫的感觉,这么看大陆学生还是很用功很有理想的。可是台湾学生不这么看,他们比较两岸之后,分析说这表明台湾年轻人比较幸福,台湾社会比较自由民主。我心里在替台湾的年青一代担心,将来他们怎么能和大陆年轻人竞争呢?有一个办法,那就是不要竞争嘛!这样才叫“爱台湾”“守护台湾”嘛!

还有台湾人在认同方面依然是有问题的,比如马英九总统的百年元旦文告中的政治修辞,除了有强烈的置入性行销嫌疑——又和上回“双英辩论”一样在宣传他的“黄金十年”政纲,其实他的政策只能反映一部分台湾人的主张,有一半的人是不认同的,执政党与反对党也许在国家层面最主要的共识恐怕是目前不让共产党染指台湾吧!至于马先生那些关于两岸关系的宏论,遭绿色人士的讥笑,怕只是他的一厢情愿吧,哪里有什么共识呢?况且台湾据说还有“后殖民”的问题,还有本土认同的问题,还有国际承认的问题。在政治上,我们把台湾称为美国的“附庸”也不至于大谬,因为毕竟是美国人保证了台湾政权的生存。

今天,海峡两岸的人们为什么会有这样那样的观念差异和冲突?为什么我们同样面临着这样或那样的认同问题?今天的问题又是怎么来的?这其实都是在古今中西的历史性变迁和剧烈社会转型中无可回避的困惑、犹疑和彷徨。

这学期有幸能被学校派到台湾地区的高校进行交换学习,在这个岛上,边学习,边交流,边观察,打交道最多的自然是作为同龄人的大学生。在这同文同种的的亲切环境中,总结一点此间大学校园的文化,以飨读者。

(一)大学生

所谓大学校园文化,主角自然锁定在校园中的大学生身上。今天的台湾是个标准意义上的现代社会,年轻人在一个相对富裕和发达的社会中长大,远离了上一辈人的贫苦和动荡,享受着现代文明的繁荣与进步。类似于我们的八零后、九零后,与父母辈大不相同,他们既是追求自我价值,张扬个性解放,关注个人发展的一代,游刃于网络空间的一代,玩着Ipad、Iphone成长的一代,“只要我喜欢,有什么不可以”的一代,和“管它那么多,给我娱乐来”的一代人。有一档叫《大学生了没》的娱乐节目,倒是了解今日大学生所思所想的不错的孔径。总之在我们看,他们是多么令人羡慕的一代大学生。

我最初的看法是台湾的大学生似乎较像偶像剧明星。女大生不但“天生丽质难自弃”,而且美妆水准也专业,据说至迟从高中起,女生们就开始画眼线、帖假睫毛(那时我们的女生们还在“素以为绚兮”吧),叫人眼前一亮的“正妹”真是俯仰即拾。男生打扮也别有个性,多有烫染酷发者,再打扮出几分嘻哈的风格,反观我们的男生们确实鲜有染发者。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台湾的男女生间关系也更为亲昵和热络,形同“哥儿们”之状,勾肩搭背、呼啸成群之景也是随处可见,更见几分天真活泼、热情好动的年轻人气息。

当然了,相形之下,某些大学生似乎又少了点“学生样”。上课睡觉的、吃东西的、大声说话的、随意走动的,课堂没有我们那么多规矩,似乎也没有太多限制。回答老师问题如同小学生一般,比如老师问“以色列人是什么人呀”,学生答“以色列人”,问“美国前总统尼克松是什么人”,答“美国总统”之类的……据说,台湾的大学生们不再在课堂上发言表达意见了,都到批踢踢上去“灌水”了。更绝的是,下课的时候老师竟然对同学讲“辛苦你们来上课了”,传统社会是学生给老师请安的,现代真是匪夷所思了!

在那略显沉闷的学习之外,却是这群不安分的年轻人释放青春和激情的大好舞台。台湾的高校有着更为完备和充足的体育设施,学生们也有着更好的日常体育锻炼和运动的习惯,尤其是棒球、篮球和排球等团体项目。值得一提的是,棒球是台湾最为popular的运动,普及到无法想象的地步,以至每个系都有代表队,每时每刻都可见运动员在操场上训练和比赛。台湾学生的舞蹈艺术表演能力那更是一绝。据说台湾的国中生当中,十个里面有九个都梦想着当明星,把相当大把精力大都投入到这上面了,学校的舞蹈社团五花八门,门类之多样,分工之细致,远远超越我们高校的舞蹈社。虽然都是自己组织的业余社团,但训练水平可一点不下于我们校级艺术团呢,笔者有幸亲自观赏过一两回,真有叹为观止之感呀!校园的社团文化自然也是不拘一格,除了由学生自治的系学会之外,各种专业性的社团、交友俱乐部经常举办各种Party,周末旅行和趣味运动等等,是对学生组织活动能力和规划安排能力的一大锻炼呢!

(二)高等教育

台湾的高等教育本身则更耐人寻味。对于这一代大学生来说,大学的门槛已经几乎不存在(2009年录取率达97%),现在几乎人人只要有心想念书,都可以上大学。尽管要考取台、成、清、交等名校仍面临激烈竞争,但较之于大陆的高考,升学竞争要小太多了。以头块招牌的台大为例,其每年从不到十万的考生中录取两千多人,而我们的北大和清华则大约从一千万考生中录取二千多人,差距可想而知。

在这个自由民主社会里,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的“平等”受教育权利,大学教育终于也“民主化”了:把所有参加考试学生都招到了大学里,每个县都实现了拥有一国立大学的“梦想”,也满足了各级政客和议员的选票需求。在这一切都获得满足的时刻,不但大学的理念空洞化了,并反而变相加重了中学生的负担(因为大家都要考台、成、清、交嘛),当然倒带动了“补习班”产业和《补教人生》之类泡沫剧的一片繁荣。可是在台湾少子化即粥多僧少的情况下,后半段的大学在竞争激烈的趋势下,仍面临这招生不足的窘境,于是在今年开始开放对大陆学生的招生,以便维持其运作和经营。我们这些大陆的小朋友,在两岸关系缓和的形势下,还天真地以为台湾当局和台湾人民大发慈悲了呢!

台湾的大学教育的形式倒是更人性化、更多一些自由。例如台湾学生进入大学之后有更多转学、转系、辅修之类的机会,可以在信息更充分的情况下选择自己的未来,而不必像我们那样更多是“一考定终身”的残酷局面。甚至有些台湾学生在读了两三年大学之后,觉得真正发现了自己的所爱的专业,又重新投入大学入学考试的竞争之中。台湾的课堂也有些许不同,老师上课更为幽默诙谐,更注重贴近现实和年轻人的心思,没有高高在上之感,反倒是平添了几分亲切感。不过,有一点蛮相似的是,每到老师提出问题时,下面就鸦雀无声了。

台湾学生的打工经历是似乎是他们大学经历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也许是我们作为独生子女比较“幸运”的原因,在大学里仍由父母供养生活,更多的则是就业前的实习和当些家教之类的,可以平添些零花钱。而台湾的大学生由于家中都有两三个孩子,不可能由父母完全负担,再加上,台湾的学校由于比较小不能提供足够的宿舍空间,很多学生得在校外租房,结果大大加重了学生的生活成本,使得打工对于不少中下收入家庭的孩子成为了生存的必需。学校方面也会特别在校园内提供各种各样的工读生岗位和实习工作,比如图书管理员、宿舍管理员、校园售货铺的服务员等等,也算是在专业教育之外,为学生提供更充分的职业教育。

当然,课后打工事件是颇为辛苦,难免影响课内学习,时常翘课、请假。这一社会现象不久前在台湾还引发了“监察院长王建煊日前对大学生打工提出批评,认为他们「太笨了」,竟然把人生的黄金时间,浪费在不符合成本效益的打工上的”的舆论战。这其中似乎的确存在某种张力,但对于一个多元的社会来说,让学生自由选择其生活方式并对自己的选择负责也是大学教育的题中之意。

不过,这又不单单是打工对不对的问题,而是社会文化和大学教育理念的内在冲突问题。大学本来是培养贵族、绅士和知识精英的,前两者家庭富庶,无生活之忧,后者可以获得奖学金的支持。就笔者而言,对于打工也是认同的,毕竟学习不只是读书,社会实践也是广义上的“读书”呀——阅读社会这本大书。况且,打工可以培养独立自主的意识,对于走入社会也是颇有裨益。但在这样一个强调工具理性,追求物质享受,乃至放情纵欲的社会中,不少打工的学生通过翘课的时间来打工,用打工赚来的钱吃牛排和给女朋友买礼物,再以上课的时间来“补充能量和体力”,然后再请假、再翘课……牛排、女朋友、金钱岂可舍弃哉?只好把学业抛开了。这也许只是台湾高等教育面临的诸多问题之一角吧。

(三)年轻一代的文化观

我同样很关心台湾大学生们的文化观。用我的话来说,这批台湾年轻人是第一代被教育成“台湾人”的一代人。他们对自己的乡土充满了热爱,对台湾未来满怀信心,在他们眼里,我们真的是“外国人”了。可一切都是利害相参,福祸相倚的,这一代台湾年轻人从小在一个相对安定和富裕的小岛上长大,的确更有自我了,对个人权利也更关注了,但视野也变小了,对公共领域的关怀也比不上父一辈了,理想主义逐渐淡出了。生活的确比较幸福和美好,社会也更人性化了,可是生命的体验也逐渐变得单调和平面——如所谓单向度的人,在这声光十色的世界中漂泊和沉浮,生命变得没有明确意义了。他们不可能有我们幼年那种对贫穷的刻骨铭心的体验,也不可能感受到在一个变化社会中的那种风潮激荡和生存压力。灵魂体验和生命经历的原子化、均质化,注定了这一代人不可能再创造出史诗般的事业了,但是维持过日子又是不成问题的。

我似乎也发现即使是这一代中最好学深思的青年学者也对“中华传统”所知不多了。这其实并不能怪他们。他们从小受到的是台湾本土教育,“中国”在他们心中不过是个极为模糊的概念,要不就是些中国大陆的负面新闻“黑心货”之类的,几乎没有任何好感。即使是他们的文化偶像——外省人第二代的龙应台也只能做没有“中国”的中国梦了,何况这一代的年轻人呢?要求他们去继承中华文化,继承文明道统,不是梦人呓语吗?现代的台湾年轻人对传统文化几乎完全不感冒了,传统文化能给他们带来物质的奢华享受吗,能带来成功的声望吗,能带来巨大的财富吗?都不现实,传统文化缺乏工具理性,那么除了在社会习俗的意义之外,几乎不再受重视了,况且这也不是台湾本土的文化。他们更关心的是现代的科技、消费和文化理念,还有所谓人的价值、权利和尊严,在这种意义上讲,与其说他们是台湾人,不如说他们是西方人了。

有几次台湾的学生请我喝酒吃饭什么的,酒过三巡,大家的话匣子完全打开了。他们这样对我说,“兄弟,咱们的观念可能有点不同,在台湾,也许那些家境比较寒酸的孩子可能会比较用功上进,而我们这些家境还行的就玩得多了,比较享乐主义”。诚如这位朋友所言,台湾的年轻人的娱乐活动似乎比我们在北京要更丰富了,去夜市、夜店、Pub玩之类的是很稀松平常的事,有的甚至天天流连忘返。作为学生而言,我们似乎是很羡慕这样的生活的,可是从社会层面思考,一个合理的社会应该是有能力的人更努力,对社会做出更多贡献,而不该由家庭经济条件决定一个人的努力和对社会的贡献吧——这依然是物决定了人的社会,而不是真正自由的社会。当然在台湾大学生的视野里——没有什么是必定要去追求的,而是在各领域发展总有属于他们的价值,这是他们的观点。

(四)结语

大多数来到台湾的大陆学生,毫无保留地对台湾的一切予以无私的赞美,因我半年之内两度造访台湾了,两相比较,有了点不同的一己之见——我有时会忧虑台湾的大学生将来能否竞争得过大陆学生呢,他们似乎少了一些对现实的清明认识,对外部世界也关心甚少,却有着一种习惯性的优越感和自洽性,远不如我们这样勇于自我批判和发愤图强。

当然,我这有点杞人忧天,毕竟台湾的未来是属于这批大学生的,他们自然会“永言配命,自求多福”,何必我们去操这份心呢?不过在两岸交流日益热络和信息越发畅通的今天,保持一种对台湾社会的独立思考和冷静判断而非盲目追随,或许也是有益的。

注:

此文系我受某杂志之邀请,在之前数篇类似主题的日志基础上修改润色而得的。文章主体是对台湾校园文化的概览性综述,没有特别刻意的挖掘,唯有文末的数段算是一孔之见吧。至于台湾教育总体是好的,但是问题出在了学生身上,而学生又是受社会风气的影响——给人一种印象是,台湾的学生生长在不错的环境中,受到了正规的教育,却缺乏“自我教育”的能力,尤其是自我反思与批判的精神。这不得不说是台湾教育的瑕疵。他们似乎生活在梦一般美好的社会中,民主社会也保障了做梦的权利,可是却忽略了作为人的精神的意义——人欲横流而不知检,理想湮没而不知发,徒以今之自由民主以夸人,于世道人心有何哉?吾国先宋儒有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那些迷思(Myth)中之存在岂不要自惭形秽至极吗?今天的台湾人还敢说自己是中华文明道统的继承者吗?真是世界上最大的笑话!

篇7:读《重读抗战家书》有感

中央军委原副主席迟浩田同志曾说:“袁国平同志是一位我所尊敬的在党史、军史上有重要影响的英雄人物,牺牲时只有35岁,生命短暂却又波澜壮阔……从20世纪20年代中期至30年代末,风起云涌的大革命史和土地革命史中许多重大事件,特别是我军艰难创建发展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都留下了他坚定而光辉的足迹。”

我1939年出生在皖南那红旗飘扬的地方,年仅8个月我就被送回老家湖南邵东由祖母抚养。父亲袁国平1941年1月15日在皖南事变中牺牲,所以我的出生之日实际上就是我们父子生离死别之时,父亲没有在我脑海里留下任何印象。父亲的封封家书让我认识到他是怎样的人,他怎样走过短暂而又艰难的人生之路。

在北伐战争后期,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开始了反革命政变。大屠杀开始前,父亲在整装待发之际,曾寄给我奶奶刘冬秀一张照片。照片背面,写了这样一段话:“1927年顷,反动派谋袭武汉,形势岌岌,革命之士莫不愤恨填膺,舍身赴敌。斯时,余在第十一军政治部服务,亦奉命出发鄂西,抗御强寇。此行也,愿拼热血头颅,战死沙场,以搏一快。他日,儿若成仁取义,以此为死别纪念;万一凯旋生还,异日与阿母重逢,再睹此像,再谈此语,其快乐更当何如耶!”

“战死沙场,以搏一快”;“万一凯旋生还,……其快乐更当何如耶!”死也是“快”,活也是“快”,这就是父亲那一代共产党人为理想、信念而献身的崇高精神境界。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时,父亲正在陇东高原,担任中共陇东特委书记兼八路军驻陇东办事处主任。在民族危亡之际,他炯炯的目光早已投向驰骋杀敌的抗日疆场。在给亲人的信中,父亲表达了渴望着到抗日前线去歼灭敌寇的强烈愿望。在给哥哥醉如的信中,他写道:“国事如此,愿以最后一滴血贡献于国家民族”;在给侄儿振鹏的信中说:“我过惯了战壕生活,正请求党中央派我到抗日前线去工作,愿为我中华民族之生存、解放和夺取抗战的最后胜利而英勇战斗。纵然捐躯疆场,死而无憾。”

到达皖南,就任新四军政治部主任后,父亲为新四军的发展壮大和华中抗日根据地的创建与发展呕心沥血。他针对统一战线条件下的特殊情况,围绕“协同抗日”的中心任务,开拓了新四军的政治工作。他紧抓政治工作这个人民军队的生命线,同新四军其他领导一起,按照中央的方针,经过艰苦的努力,使来自各个山头、各自为政、游击习气严重的游击队,创建成一支纪律严明、思想统一、有战斗力的鐵军。

父亲与万千抗战英烈一样,“是以殉道者的精神为革命、为国家民族服务的”。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的解放,他贡献了自己的一切,这其中,也包括我们一家。我出生后被送回老家,在日军占领邵东时,我们与组织上失去了联系,我一度牵着双目失明的奶奶讨饭度日,曾因病重险些丧命;此前我的二姐已经死于因病无医,我的大姐因外公外婆在逃难中相继身亡而给人做了童养媳。在1941年1月的皖南事变中,父亲身中四弹,重伤难行。为了不影响部队行动,不连累战友,他为部下、为战士英勇自尽,实践了他“如果我们有100发子弹,要用99发射向敌人,最后一发留给自己,决不当俘虏”的阵前誓言。

父亲在皖南给家人的信中说:“我置身革命是以牺牲一切为代价的,无法帮助家里,望能原谅我。”我清楚地知道,我父亲是著名文学大师田汉的得意门生,才华横溢,在文学艺术上有很高的造诣。有人曾说如果当年他选择的是另一条道路,很有可能成为中国文坛上的一颗璀璨明星。然而,他选择的是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奋斗的事业。正是无数像他这样的革命先烈的奉献和牺牲,才有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和我们幸福的今天。

值此皖南事变75周年到来之际,谨以此文献给我的父亲袁国平和所有牺牲在抗日战场上的革命英烈!

(责任编辑 党亚惠)

篇8:重读《雷锋日记》有感

又一天在奔波忙碌中过去了,一抬头窗外万家灯火,此时些许疲惫,暂时把账表放在一边,放松身心准备积蓄力量挑灯夜战,同事开玩笑说距离雷锋同志的标准还差的很远,一时间激起大家对雷锋同志的缅怀。

“雷锋”对于我来说不只是一个名字,他是崇高的代名词,记得小的时候就经常唱“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长大后也看过不少有关他的影视作品,对于他的事迹也了解的很多,此时突然很想重读一下他的日记,好更近一步距离的了解他。

《第一堂政治课》、《把知识教给大家》、《照顾一位老太太》、《愉快的星期天》、《节约二百元钱》、《防洪抢险》……,雷锋同志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展现出一个具备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且怀有着崇高理想的革命战士为实现共产主义伟大理想而奋斗的信心和决心。他是一个实干家,总是能把实现崇高的理想落实到本职岗位上,且始终保持着昂扬的精神状态和勇往直前的革命干劲,他一心向党、公而忘私,时时处处都以党、人民和祖国的利益为重,把帮助别人看作是最大的幸福和快乐,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用生命践行了为共产主义事业毕生奉献的誓言。

通过阅读雷锋,走近雷锋,了解他的爱心如何外化为实践。

褪去耀眼的光环,“雷锋”不再只是一个精神符号,他鲜活起来,你仿佛看到了那个面带微笑“对待同志像春天般温暖,对待工作像夏天般火热”的善良青年,他“背上老人的包袱,领着老人四处打听”,他“和工人们一起推砖”,他舍不得买汽水“拧开水龙头喝了个够”,他“用手当锹挖泥修堤坝”……,“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他引发了人们对人生价值及意义的思考,一个人的名字,或许会在时世变迁中陨灭,但是他的精神却可以超越时空,对人类心灵发出永恒的召唤,激扬人们心中蕴藏的美好思想品德,激励着人们对真善美、对爱、对高尚情怀的追求。

篇9:重读《古文观止》有感

上师范的时候就读过《古文观止》这本书,当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辅助自己学好文言文,里面所选文章的篇章结构、文言语法,在当时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时隔十几年,我重读了一遍《古文观止》,正所谓“温故而知新”,这本书再一次的给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体验。

《古文观止》选录了自先秦到明朝末年200余篇名篇佳作。在物欲横流的今天,它能在我们的精神世界里注入一股凛洌的清泉,安抚我们的精神家园,提升我们的精神境界。北宋的苏轼,才华横溢,却仕途坎坷,在人生最悲凉孤寂的时候,苏轼寄情于山水,在微波粼粼的月色下体验人生,这是何等丰富的精神境界,豁达洒脱,超然出尘。我每读于此,灵魂不由的颤抖,人生的悲欢离合,功业的得失成败,在岁月的长河里,在浩翰的宇宙下,算得上什么呢?

《古文观止》里有古老而又实用的智慧,质朴而又圆润的处世方法,亲近它,能够启迪我们的心智,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唐朝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里写道“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悛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文武并用,垂拱而治,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哉!”这劝说皇帝的话,直率中肯,委婉有度。类比当今,在工作中,也应该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广积德义,以期得到团队成员的帮助,顺利完成自己的工作。

《古文观止》里有清新隽永的散文名篇,有气势恢弘的谏论奏疏,有荡气回肠、哀宛曲折的书表说传,亲近它,能够加强我们的文学修养,提高我们的人生品位。汉朝旧臣李密,因为要照顾自己卧病在床的祖母,不愿到朝廷为官,向当时的晋武帝写下了有名的《陈情表》,以求得到谅解。“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作者申诉了自己辞不应诏的苦衷,讲诉了自己和祖母特殊的情感。为祖母,写下“乌鸟私情,愿乞终养”的感慨;为国家,写下“生当陨首,死当结草”的豪迈。措辞委婉,极富感染力,娓娓道来,情真意切,终于打动了晋武帝。古人评价:读《出师表》而不下泪者,此人必不忠;读《陈情表》而不下泪者,此人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而不下泪者,此人必不友。

篇10:重读《边城》有感

——重读沈从文《边城》有感

读罢《边城》,合卷掩眸,再次沿着这条响彻千年带着楚戈般古旧与悠远的沅水,溯源至从文先生笔下的凤凰古城,任思绪如袅袅炊烟般油然升起。看哪,溪流如弓背,山路如弓弦。白塔之下,依稀有人家。吊脚楼旁,野渡无人舟自横。绕山岨流,茶峒城边,龙舟竞赛,河中捉鸭,鸟雀鸣竹篁,与人争欢喜。心中的边城,大抵如此!

记得高中语文课本节选过《边城》片段,当时老师说它是“现代文学史上最纯净的一个小说文本”,亦有评价说“中国现代文学牧歌传说中的顶峰之作”的《边城》被遴选进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使高中学生得以领略沈从文笔下湘西世界的美。”当时的自己也仅是肤浅的流连忘返于沈先生为我们勾勒的世外桃源湘西的山水美、风情美和人性美之中,爱那种恬淡、质朴的诗意生活。可是进了大学,当自己再读之后,我的心中却隐约飘出了几许闲愁。试问闲愁都几许?沈先生写下此文,难道真只为让我们“领略笔下湘西世界的美”么?

我摇头。心中反复思考沈从文先生那句:“你们能欣赏我故事的清新,照例那作品背后蕴藏的热情却忽视了。你们能欣赏我文字的朴实,照例那作品背后隐伏的悲痛也忽视了。”是啊,“美丽总是令人忧愁”。沈从文先生在给我们展现这一幅人与自然相得相融,优美和谐图画的同时,却又流露出一副面对人生悲凉命运的无奈与困惑的面孔。翠翠那“隐伏的悲痛”,小说里爱情悲剧那“隐伏的悲痛”,物质文明、现代文明侵蚀下沈先生记忆中的湘西已成“乌托邦”那“隐伏的悲痛”……所有的所有,都已悄然浮出沅水之上,浮于边城之畔。一.翠翠及其爱情悲剧“隐伏的悲痛”

翠翠,湘西山水孕育出来的精灵,“她在风日里成长着,皮肤黑黑的,触目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如水晶,自然抚养着她,教育着她。”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从不想残忍的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边城的风日、山水,使她出落成一个眉清目秀、聪慧温柔,且带几分矜持、几分倔强的少女。可是,就是这样一个精灵,当她向我慢慢走近时,我感觉到的是越来越清晰的对爱情的渴望,却又有越来越模糊的对爱情的信心。梦想在一轮轮的破灭中升华,爱在脆弱中坚强,同时又在坚强中脆弱!

这样一个圣洁淳朴的世外桃源,本该能够圆满美好的家庭,可父母的爱情悲剧,爷爷的溘然长世,傩送的远走他乡,使她痛苦至极,她谢绝船总让她住进他家的好意,而是像爷爷那样守着摆渡的岗位,像母亲当年那样苦恋并等待着傩送归来,她孤寂地守在渡口与黄昏作伴,怀着希望与自己坎坷命运作持久的抗争,而傩送“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留下的仅是凄凉的余韵,是生死契阔、会合无缘的感伤······

《边城》是一幕爱情的悲剧,看似文字轻松酣畅的流淌,实则笔墨浓晕幽幽的凝重,它的感人正是爱情悲剧的美丽。小说的开篇对翠翠身世的描写就隐隐约约沁濡着“隐伏的悲伤”。《边城》以翠翠与傩送的爱情故事作为主线,同时,小说中也暗含了翠翠母亲的爱情故事,两段故事都带有悲剧意味,如宿命中轮回的悲歌般一直纠结在心头,剪不断,理还乱!沈先生笔下的妙龄少女翠翠,细腻的再现了一个少女春情朦胧的心里变化,生动的刻画了少女羞涩的恍惚与冷漠。由于从未有过母爱和作为女性的涉世,心理孤独的翠翠面对痴心爱情不知所措,一次次含蓄埋没,躲避推脱,终于忧郁等待竟是一场悲剧。山崖上再也听不到天保和傩送兄弟月夜的山歌,天保在漩涡中溺水身亡,傩送悲痛之际又不愿接受家中“新碾坊”的催逼,去了遥远的“桃源”地方。在这令人心碎的时刻,爷爷在吃了掌水码头“一闷拳”的怨恨后,那个暴雨雷鸣的夜晚,碧溪岨的白塔终于倒塌,翠翠唯一的亲人,辛劳一生的老船夫在睡梦中带着忧虑和期待撒手西去。这一切的发生,犹如一个个巨石压抑着翠翠幼小的心灵。翠翠在杨马兵等人述说中,明白了一切,她痛哭了一个晚上,可是那如歌的岁月似白河流水滔滔而去,那“隐伏的悲痛”也如墨点般在白纸上释荡开来,挥之不去。

还记得小说中有一段写道翠翠“坐在悬崖上,很觉得悲伤”。有人说,“悬崖”这个意象,准确地揭示了翠翠濒临深渊、进退两难的困境:梦醒了却无路可走——这是所有非西方民族和文化面对西方现代性冲击的共同命运。二十岁的我,涉世不深,思考不够,因此对这个问题没有那么深入的探索。我只是在想,假如翠翠真的出走了,那么,翠翠走后会怎样呢?她会找到那份爱情获得幸福吗?感性思维期待如此,可是理性思维却告诉我,如鲁迅所说,“或者也实在只有两条路:不是堕落,就是回来”。沈从文先生很多小说如《一个女人》、《萧萧》、《三三》、《巧秀与冬生》、《丈夫》、《小砦》等可以看作是“翠翠系列”。在这些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到翠翠的“出走”,以及她们在“堕落”与“回来”之间绝望挣扎的心路历程。就算勇敢地出走又如何呢?这种欲罢不能、欲语还休、无果而终的爱情迷雾,这种无可奈何、摆脱不了的女性宿命难道不也是一种“隐伏的悲痛”么?

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自是《边城》的结尾。挥洒的十分悲壮幽深,意境深沉:“到了冬天,那个圯坍的白塔,又重新修好了。可是那个在月下歌唱,使翠翠在睡梦里为歌声把灵魂轻轻浮起的年轻人,还不曾回到茶峒来”。

“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沈先生诗歌般精妙的几笔点缀,给人留下了悠长的惋惜和无限的牵挂期盼。或许作者想通过二老“也许明天回来”来点燃翠翠心灵的一时希望。但“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又岂不是给她一种无尽的无限的无法自拔的困惑与迷茫?!一个从小就遭受人生悲惨命运的心灵,本想寻得一处关爱、拯救的归宿,却一直得不到实现。这难道不是许多人的写照?这难道不也是一种“隐伏的悲痛”?又或许每一位读者在掩卷之际,都会像我一样,内心为优美而感伤的希冀所充满,盼着二老傩送的归来,并盼着美丽的翠翠戴上红色头盖出嫁的日子。可是,这也仅是个柏拉图式的梦罢了!

关于《边城》,沈从文说:“将我某种受压抑的梦写在纸上。……一切充满了善,然而到处是不凑巧。既然是不凑巧,因之素朴的善终难免产生悲剧……这一来,我的过去痛苦的挣扎,受压抑无可安排的乡下人对于爱情的憧憬,在这个不幸故事上,方得到了排泄与弥补”。这是沈从文通过《边城》寄托他的文化恋母情结的真实的说明,也点出了《边城》故事“田园牧歌式”的背后,“隐伏的悲痛”!

有人说,《边城》是一曲描写湘西人性美的“牧歌”,一部美丽得如此朴素,悲剧得如此恬淡的人性“牧歌”。而我却更愿意将《边城》解读为带着淡淡的忧伤的一幅刺绣,作者用细腻和婉转的针法,带着丝丝的痛,编织它,穿刺它,最终呈现给我们的是完整的美好画卷。而那“隐伏的悲痛”,谁解其中味?谁解其中味呢!

二.《边城》主旨寄托沈从文自身“隐伏的悲痛” 关于《边城》的主旨,用沈从文先生自己的话说就是,“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边城》以撑渡老人的外孙女翠翠与船总的两个儿子天保、傩送的爱情为线索,表达了对田园牧歌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而事实上,这种宁静的生活若和当时动荡的社会相对比,简直就是一块脱离滚滚尘寰的“世外桃源”!在这块世外桃源中生活的人们充满了原始的、内在的、本质的“爱”。沈从文正是通过抒写青年男女之间的纯纯情爱、祖孙之间的真挚亲爱、邻里之间的善良互爱来表现人性之美的。

有人说,你越难以得到什么,越是渴望、憧憬什么。这句话使我隐约猜测为什么沈从文先生要极力描写、极力回味湘西之美了。也许,作者是想要通过翠翠、傩送的爱情悲剧,去淡化现实的黑暗与痛苦,去讴歌一种古朴的象征着“爱”与“美”的人性与生活方式。翠翠与傩送这对互相深爱着对方的年轻人,既没有所谓的大城市的海誓山盟、卿卿我我,也没有所谓的大城市中离经叛道的惊世骇俗之举,更没有所谓的大城市中充满铜臭味的金钱和权势交易,有的只是原始乡村孕育下的自然的男女之情,这种情感像阳光下的花朵一样,清新而健康。或许,沈从文先生对两个年轻人对待“爱”的方式热切的赞扬,对湘西美景极力的描写,是对它记忆中湘西人民行为的高尚和灵魂的美由衷的赞美和留恋吧!尽管那已是行走在岁月中、仅存在于记忆中的伤逝了!理想描绘得越美好,“隐伏的悲痛”隐藏得越深沉;现实运转得越复杂,“隐伏的悲痛”涌动得越激烈!沈从文先生理想与现实的强烈反差,这“隐伏的悲痛”叫他如何不感慨万千呢!小说中的简单与生活中的复杂,这“隐伏的悲痛”叫我们怎么能没有共鸣呢? “你害怕明天的事实,或者说你厌恶一切事实,因之极力想法贴近过去,有时并且不能不贴近那个抽象的过去,使之成为你稳定生命的碇石”,沈从文先生如是说。从这句话中我隐约触摸到那种“隐伏的悲痛”了。“那个抽象的过去”指的是什么?是小说中沈从文先生以如椽巨笔,为我们绘就的如诗如画、如梦如烟、田园牧歌式的美丽的湘西世界么?“稳定生命的碇石”指的是什么?是沈从文先生毕生拱卫的人性之爱、原始之美么?

高中老师曾分析过,沈从文先生作为“京派小说”的代表作家,他们专心耕作“自己的园地”,远离政治,安于书斋,渴望个性自由独立;同时,他们怀着“人生艺术化”的追求,渴望得体地活着。沈从文先生的抒情体叙事风格,多从乡土社会或抒情中构筑一种理想的完美社会,他持着“返璞归真”的独特文化观念,构建着属于自己的都市和乡下“两个世界”。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后,当都市道德的虚伪和雌性侵蚀着我们的民族,我们的世界,甚至那梦幻湘西已成乌托邦,沈从文先生以及我们还会笑得灿烂、美得沉醉么?

老师曾叫我们思考过一个问题,沈从文的文化观念是否有偏激之处?文化之根该如何寻觅?在我看来,我很欣赏他的文化观念。试想一下,当人生的荒谬、生命的悲剧本质、现代之美对自然之美的入侵都在困扰着你,你该如何守候心中那片净土呢?帕斯卡尔说过,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而沈从文虽号为“文体作家”,他的作品却是承载了他的人生理想的。这理想是什么?我看就是想借文字的力量,把野蛮人的血液注射到老态龙钟,颓废腐败的中华民族身体里去,使他兴奋起来,年青起来,好在20世纪血腥残忍的舞台上呐喊着争取有尊严有个性活着的权利。不是么?只有民族之根紧紧扎根在几千年的地下沃土,只有保证生存问题,才有资格谈一切。不然,文化之根绝对只是可笑的奢谈罢了!可是,当记忆中农村社会所保有的那点正直朴素人情美,几乎快要消失无余,代替而来的却是近二十年实际社会培养成功的一种唯实唯利的人生观,怎么能没有那种“隐伏的悲痛”呢?当沈从文先生从乡下跑到大城市,所谓上层社会的奢靡腐烂生活,城里人那种“庸俗小气自私市侩”让他这个“乡下人”深恶痛绝,这怎能不引发他的乡愁?这怎能不使他怀念故乡湘西尚未完全被现代物质文明所摧毁的淳朴民风?

可是,即便在湘西,这种古朴的民风也正在消失。沈从文得意门生汪曾祺有评价说,《边城》不只是一个地理概念,亦是一个时间概念,文化概念。“边城”是大城市的对立面,这是“中国另一地方另外一种事情 ”。《边城》是一个怀旧的作品,一种带着痛惜情绪的怀旧;《边城》是一个温暖的作品,但是后面隐伏着作者的很深的悲剧感。可以说《边城》既是现实主义的,又是浪漫主义的,《边城》的生活是真实的,同时又是理想化了的,这是一种理想化了的现实。这就必然在恬淡美好背后涌动着“隐伏的悲痛”。

人心多虑,命运无情,矛盾之中深蕴悲凉!

人性向善,生命多爱,却彼此隔膜而心生忧伤!生活单调,环境闭塞,使人内心落寞而惆怅!

这是《边城》“隐伏的悲痛”。而沈从文对人生人性痛苦感悟后内心的忧伤正是《边城》一切忧伤之根源,《边城》的忧伤内蕴令人警醒和反思,《边城》同时也就有了深层而独特的美感。《边城》,是沈从文先生理想人生的缩影,是他远离“边城”而作于都市的梦。

《边城》,是一首哀婉的抒情诗。最后,回到小说作结吧。江河的浪花漂白了人世间最美丽的颜色,岁月的浊水消融了无数的人事与尘嚣,沅水河边,翠翠只有“此恨绵绵无绝期”地等待。

二老还不曾回茶峒来。

“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上一篇:市场营销策划资料下一篇:新员工先进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