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教学指导意见

2024-07-16

高一语文教学指导意见(精选6篇)

篇1:高一语文教学指导意见

高一英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

一.学科分析

学生完成初中阶段的英语学习后进入高中,由于在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上存在较大差异,初、高中英语在教学形式和试题考查的侧重点上也必然存在一定的差异。不少学生发现高中课本内容增多,对词汇量的要求提高,学起来并不容易,这使得不少高一新生难以适应。在学习方法上,初中阶段主要由教师引导学生学,教师牵着学生走。高中则更多地要求学生自主学习,独立地使用工具书去解决学习中遇到的词汇难题。可是相当一部分高一新生缺乏这种心理准备,仍然沿用初中时养成的老一套学习方法,学英语不使用工具书,遇到生词不查词典,没有养成自主学习习惯的意识。为此,新生入学初,我们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进行学法指导,形成学生自主的高中英语学习方法,例如:

1).课前预习生词,课文和语法点,遇到自己实在理解不了的疑难点作上标记,带着问题去听课,听讲后仍不懂的课后就问。

2).对结构复杂的长句子给以仔细分析,难句理解透彻了,理解整篇文章也就不难了,阅读理解的能力也就提高了。

3).准备一本词典,对多功能词或易混词(语)多查查词典,长长见识。

4).尽可能多看些英语杂志或课外读物。开始时可读故事、笑话类,这样能极大地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

5).多说英语(不怕出错),多写英语(写后找错)。

2.系统强化国际音标的教学,帮助学生解决开口难的问题。

由于学生来自不同的初中学校,有些学校不重视英语音标教学,导致有些学生怕开口,不肯说,即便说了,也难以听懂,为此,我们可利用一到两节课的时间集中强化音标教学。

3.复习英语基础语法,给学生阅读的“拐杖”。

部分学生英语基础没有达到高中入学及格要求。多数学生无任何语法基础,并且认为语法不重要,不熟悉语法中的专业术语,不会分析句子成分,对语法有畏难情绪,无自主预习能力并且对英语缺乏兴趣,甚至相当一部分学生到了高三还搞不清句子成分。为此,我们应花一到两节课时间帮学生复习句子基本成分和五种基本句子结构。

二.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学期

第一周 学法指导 语音复习基础语法复习

第二至四周 模块一 Unit One

第五至七周 Unit Two

第八至十周 Unit Three

第十一至十三周 模块二 Unit One

第十四至十六周 Unit Two

第十七至十九周 Unit Three

第二学期

第一至三周 模块三 Unit One

第四至六周 Unit Two

第七至九周 Unit Three

第十至十二周 模块四 Unit One

第十三至十五周 Unit Two

第十六至十八周 Unit Three

三.教学案编制要求

1.课前导学

1)课文大意(任务型阅读)

2)词、短语翻译

2.质疑讨论

1)课文理解

a. T or F statements

b. Questions

c. Choice

2) 重难点句子剖析 (复杂句子、长难句)

3.迁移创新

1)高考链接

2)牛刀小试

4.反馈矫正 (巩固练习)

四.教学实施策略

1.认真学习高中课程标准, 提高教学理论水平。

2.做好初高中衔接工作, 树立学生英语学习的自信心。

3.指导学生科学的学习英语的方法,激发其学习英语的兴趣。

4.认真分析新课程的特点, 完善教学教法。

1).充分利用每单元的Welcome to the unit 中的话题, 建立“课前五分钟会话”, 培养课堂交际氛围。

2).适当让学生表演对话或课文内容。

3).多鼓励, 少批评。

5.交流师生感情, 促进学生求知欲。

6.渗透德育教学, 培养学生情操。

五.其他建议

1.建议培养学生下列学习习惯:

a.正确书写和朗读的习惯;

b.自主作业和订正的习惯;

c.写读书笔记的习惯;

d.课后归纳的习惯;

e.有问题意识会提问的习惯;

f.制定和实施课外阅读计划的习惯;

g. 查资料作比对的习惯

h使用字典(英英)的习惯;

i.小组同伴对话和小组合作的习惯;

j.参与辩论及竞赛的习惯;

k.每周一篇作文写作的习惯;

l.总结评价、自我反思的习惯(自评互评)。

2. 建议指导学生每天进行定量阅读 (例如:每天一到两篇阅读理解或一篇任务型阅读或完形填空训练。

3.建议每完成一单元教学,编制一份有针对性的、高质量的练习。

4.建议学校保证每天的听力训练时间。

责任编辑:李芳芳

篇2:高一语文教学指导意见

一、高一新生本学期的特点:

1、本学期最突出的特点是适应。包括生活上的适应,熟悉校园环境,适应住宿生活。学习上的适应,知识上的初高中衔接,学习方法的不同,还有同学之间的竞争力增大等。人际关系上的适应,新的同学、同桌、舍友、同铺、老师等。生活上的适应一般在半月内度过,学习上的适应出现在期中考试后,人际关系上的适应贯穿整个学期。

2、开课后第一个月是班级建设的最关键时期。

第一周是师生之间的“蜜月期”,学生为了给老师留下好的印象,通常会表现得比较规矩。这时是建立班级规则的黄金时间。

从第二周开始会进入学生的“试探期”,学生想探明老师的底细,即老师对他们的容忍度。

第三周开始进入学生的“释放期”,学生的一些不良习惯在努力收敛一段时间后,随着环境的逐渐熟悉开始释放。如果说试探期是故意的话,这段时间则是自然流露。

第四周开始进入学生的“疲沓期”,新鲜感开始消退,兴奋的神经开始平复,惰性潜滋暗长。

在这一个月是困难和机遇并存的阶段,学生的情绪起伏较大,是新的好的习惯和旧习较量的时期,但正因如此也是可塑性最强的时期。从心理学角度,好习惯的养成最基本时间为一个月,所以,一个成功的班主任往往是紧紧抓住开学一个做好文章,为三年的班级管理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开学一个月做什么

1、确定班级目标。紧紧抓住年级和学校开展的各种评比和竞赛活动,树立“逢旗必夺,逢一必争”的理念,培养班级的荣誉感和凝聚力。可以部署学生写“我心目的中班级”,共同勾勒班级建设蓝图。如

日常管理目标----争当文明班,鄙视脏乱差

学习目标----转换学习方法,完成当天作业

人格目标----有修养、有尊严的人

2、明确规范。

仪表上——要干净整洁、不留长发怪发,不戴饰物。

语言上——要文明礼貌、不骂人、不说脏话等。

行为上——要高雅规范、不打架骂人、不乱扔乱丢、不抽烟喝酒、不好吃懒做。

学习上——要勤奋好学,上课不睡觉,作业不拖交,考试不舞弊。

课间上——要井然有序,不疯赶打,不串班,不在教学楼区域内开展体育活动。

集合上——动作要迅速,做到静齐快,不拖沓、不讲话。

3、建立制度,规范日常行为。参考年级发的《班级一日常规》来指导学生什么时间做什么事。同时,在学校各种规章制度的框架下,建立班级章程,以《我订班规》为题写周记的方式,让每个学生都参与班规制定。汇总后形成正式班级管理制度(班规及奖惩办法)。人手一份,公布执行。

4、加强监督、落实制度、形成良性循环。无论你的制度有多严、多细,缺少了监督就不会得到好的结果,为了让制度得到落实,让学生得到真正的锻炼,形成一个良好的班风。

注重检查、反复训练。做到一周一检查,一月一评比,严格要求,及时矫正,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可以建立了一个班长领头,老师参与,纪律委员、劳动委员记录的督察小组,每天考核、检查记录,并在教室里设置公示栏,将班规、每天考核结果都张贴在公示栏内,让学生一目了然。这样,既增强了管理透明度,也促进学生自觉守纪,以免在公示栏中“榜上有名”,有利于学生文明习惯的养成和进取精神的增强。

5、培养班级集体人格,创造班级精神。

为使每个班级成员都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如提出了一个班级宣言:让班级因为我的努力而添光彩。

一方面,班主任以自身的情感的(如关心、同情、热爱等),个性的(如风度、气质、坚毅等)心理因素融进管理活动,乐意为班集体贡献力量,形成班集体的正确舆论并起到监督和调节作用。

另一方面,在学生日常学习活动中以小组、宿舍为单位,开展比、学、赶、帮、超的活动,形成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增强班级自豪感和学生的自信心。也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5、建立班干部队伍。一开始可以自愿报名,试用,三周以后可以竞选方式建立班委会。一定要把好品行关,坚决不能用“以夷制夷”的方法,特别是体委更不能让危险分子担任。

三、班主任工作原则:

1、早。学生名字早熟悉,尽快叫出学生名字。班级建设早酝酿,如一位班主任的工作思路是:第一周主题“纪律和习惯”,第二周“目标意识”,第三周“感恩教育”,第四周“加强听课和笔记”,第五周“迎接考试”,第六周“考后100分”,第七周“学习方法及经验交流”,第八周“学会利用时间”,还有“融入集体,学会交往”“增强安全意识”“良好情感的培养”“主动学习”“各学科均衡发展”,“细节决定成败”“正确对待学习中的困难”等。

工作赶早班,开好第一个班会,第一批班干部的培养使用,第一时间掌握班级常规,赶早盯班。

早做谋划,要清楚每天应该做好几件事?先做什么,再做什么,哪个环节应该怎么把握?什么地方要到岗?空档时段怎么知道学生在干什么?

2、细。

细致观察,班主任要善于了解学生,包括思想、心理、学业等,切忌停留在表面现象上。班主任要讲究工作艺术,包括批评、表扬、个别谈话、集体谈话等方面的艺术,切忌方法单一,说话偏激,伤害学生感情。

细致管理(建立学生责任制,值日班长制,班委例会制,宿舍评优制),细致指导。

3、严。

班主任要严格要求自己,树立自身的威信。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先力行,要言传身教,率先垂范

说一不二,能够给学生提供一个有安全感谢和确定感环境,同时也不妨碍他跟学生友好相处。很多老师的经验是,先紧后松容易,先松后紧难。按照一个校准,不妥协、不迁就,始终如一的保持下去。

严并非严厉,违纪处理多么狠,而是不留缝隙,没有盲点。管理学上有一个“热炉”法则。一是警告性原则。热炉火红,不用手去摸也知道炉子是烫的,是会灼伤人的。二是一致性原则。只要你碰到热炉,肯定会被火灼伤。三是即时性原则。一旦你碰到热炉,就会立即被灼伤,决不会“缓期执行”。四是公平性原则。不管是谁碰到热炉,都会被灼伤。

四、班主任管理的两点忠告

1、管理的权威性不是完全靠严刑峻法来实现的。也就是说不是靠处理的力度,而关键是监督检查的力度,学生一项错误犯了十次中只有一次被发现,即使被开除了,他自认倒楣,别人也会心存侥幸心理。而如果犯了一次被警告,犯了第二次又被警告,犯了第三次还被警告。第四次他会知道犯错必被捉而止步。从此不再抱侥幸心理。这其实是对学生真正的爱护,其意义在于给了学生一个明确的行为准则。知道什么是不允许的,放弃任何侥幸心理,这对于遵守社会行为规范的合格公民,是十分必要的。

篇3:高一数学教学与学法指导初探

一、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特点的变化

1.数学语言在抽象程度上突变

初中、高中的数学语言有着显著的区别.初中的数学主要是以形象、通俗的语言表达方式为主, 语法结构简单, 运用的数学知识基本上是四则运算, 且公式参量也较少.而高中的数学语言相对于初中数学语言就抽象许多, 语言叙述较为严谨、简练, 叙述方式较为抽象、概括, 理论性较强.特别是高一数学突然触及非常抽象的集合语言、逻辑运算语言、函数语言、图像语言, 让很多学生一时接受不了.

2.思维方法向理性层次跃迁

高中数学难的一个主要原因是高中数学思维方法与初中阶段大不相同.初中阶段, 老师一般将各种题建立了统一的思维模式, 如解分式方程分几步, 因式分解先看什么, 再看什么, 即使是思维非常灵活的平面几何问题, 也对线段相等、角相等类型题分别确定了各自的思维套路.因此, 学生通过初中学习已习惯于这种机械的、便于操作的定势方式.而高中数学在思维形式上产生了很大的变化, 数学语言的抽象化对思维能力提出了高要求, 而大量的学习内容和多变的题型也让初中的机械学习方法不可能适用于高中数学学习.

3.知识内容数量剧增

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又一个明显的不同是知识容量急剧增加了.这一变化直接导致单位时间内接受知识量与初中相比增加了许多, 并且高中教师在授课时要求内容容量大, 从概念的发生发展、理解、灵活运用到蕴涵其中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注重理解和举一反三、知识和能力并重.因此课堂学习中就不会像初中一样, 对一种题型做大量、重复的练习.这对刚进高中的学生来说是不太容易适应的.

4.数学思想方法应用的要求进一步提高

初中数学中, 对一些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如数形结合、分类讨论、函数与方程、转化化归、归纳猜想、换元法、待定系数法、配方法等有一定的渗透, 但还是粗浅的、较低水平的.而在高中数学中, 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 并能运用这些数学思想方法来解决问题.

二、初高中学情变化

初中数学的特点导致学生只要上课注意听讲, 记准概念、公式及教师所讲例题类型, 一般对号入座即可取得好成绩.所以学生大多缺乏积极思维, 遇到新的问题不是自主分析思考, 而是等待老师讲解整个解题过程;不会自我科学地安排时间, 缺乏自学、看书的能力, 依赖性较强.虽然不少高一教师介绍并强调了高中数学的学法调整, 但由于原有学习方法已成习惯, 如果不对自己的学习方法及时进行调整, 突出的就是不能真正理解知识、不会灵活运用.高一同学们普遍反映数学课能听懂不会做题, 主要就是这个原因.

另外, 很多学生经过初三一年的努力, 终于考上高中, 有一种“可以长舒一口气”的感觉, 可是高中数学容量太大, 稍一松懈就容易导致跟不上后面的学习.

三、初高中数学衔接方法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 可采取以下几方面措施以搞好初高中数学教与学的衔接:

首先, 教师通过听介绍、摸底测验、与学生座谈等方式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和学生的学习习惯, 摸清初中知识体系、初中教师授课特点、学生认知结构以及学生的心理, 加强对学生的正确认识.

其次, 分析高一第一学期内容的特点, 对高一数学中难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 如集合、映射、函数等, 从内容、结构、过程、方法、思想等角度考虑学生的困难, 在授课中重视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区别, 建立知识网络.这一点, 特别是刚送完高考的老师要特别注意.

在知识内容处理方面, 一定要找准衔接点, 并且要做好衔接点的处理工作.比如, 我们一般在开学之初讲解一元二次不等式解法, 而在讲解一元二次不等式时, 先详细复习二次函数的有关内容, 然后将二次函数、二次不等式、二次方程联系起来进行解决, 这样, 从学生熟悉的二次函数入手, 从已掌握知识中衍生出新知识, 有助于学生的理解掌握.而一元二次不等式又是一种重要的工具, 在集合、三角、解析几何中几乎处处可见, 把它提到前面学习, 给学生一点缓冲, 也为后面的学习打好基础.

四、高一数学学习方法探讨

鉴于高中数学逻辑推理强, 抽象程度高, 知识难度大, 为了更好地学好数学科, 数学老师要指导高一学生掌握以下几点学习方法:

1.提高自学能力

在初中, 大部分同学是在老师的督促检查下学习的, 没有自学习惯, 但进入高中后, 老师对学生的个别督促检查明显减少, 取而代之的是学法的指导.这就需要学生自觉加强自学的能力.第一, 逐渐养成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学习过程中如果遇到问题首先自己认真分析、思考, 想办法解决, 如果实在解决不了再向老师或同学请教, 切忌一看到不会的题马上就问;第二, 要边看书边动笔, 该圈的圈, 该点的点, 该记的记, 这样既能防止走神, 又能强制自己积极思维寻找重点难点;第三, 要善于归纳总结, 学过的知识要及时反思, 最好能把主要内容和思想方法列出纲来, 使记忆有条理.

2.珍惜课堂时间

首先, 尽量能预习, 带着问题来听课, 特别关注老师是怎样对这些问题描述的、解释的, 是从哪几个角度来分析的.此外, 课上一定要积极投入.比如我们现在是小组合作学习, 老师设置的讨论题目一定要积极讨论, 发表自己的看法见解, 练习题也要积极认真完成, 如果自己小组有展示或讲解的机会也要积极争取, 这样不但自己受益, 也会使整个课堂紧凑和谐有生气, 课堂里的每个人都受益.总之, 课堂时间非常珍贵, 一定要做到非常投入, 听、做、议、展示, 该做什么的时候一定尽力做好.

3.适当做笔记

课堂做笔记要防止两个极端:一是一点不记, 呆听傻看, 这样的后果是要么睡觉要么走神;二是将老师讲的例题一字不漏地抄下来, 而同时忽略了老师精辟的分析.笔记应记下讲课的要点、自己的感受、有创新思维的见解、典型的例题和重要的思想方法、当时没理解的问题等.总之, 把听课中的要点、思维方法等作出简明扼要的记录, 以便复习、消化、思考.

4.做好纠错工作

数学学科少不了做题, 俗话说“做对十道题, 不如做错的那一道题有价值”.要想学好数学, 务必重视做错过的题.一定要建立一本错题笔记, 把每天做错的、具有典型性的题目及解答整理入册, 这对每名学生来说是自己宝贵的材料.

5.及时复习

听完课的当天, 必须做好当天的复习.复习的有效方法不是一遍遍地看书或记笔记, 而是采取回忆式的复习, 回忆上课老师讲的内容, 分析例题的思路、方法等.然后打开笔记与书本, 对照一下还有哪些没记清的, 把它补起来, 就使得当天上课内容巩固下来, 同时也就检查了当天课堂听课的效果.

6.合理计划

“长计划、短安排”: (1) 要结合自己的实际. (2) 要有具体目标. (3) 要注意任务的轻重缓急.

篇4:谯城区初中课堂教学指导意见

[关键词]谯城区初中课堂 改革发展 指导意见

[中图分类号] G63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270074

一、关注基础知识,面向所有学生

这里所说的关注基础知识,就是要求任课教师在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中,强化学科知识中最基本的东西、最基本的技能和最基本的研究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态度的培养,从而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里所说的面向所有学生,就是要求教师要把师爱的阳光洒向全班每一个角落,既要关注优秀生,更要关注学困生,特别要关注中等生。一定要克服“重视两头、忽视中间”的片面做法,中等生在班级里往往是一个较大的群体,只有充分关注中等生的课堂教学才能真正称之为面向了全体学生的教学。

二、明确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点

教师在进行教学方案的设计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牢固树立目标意识,既要重视课堂教学的长期目标比如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又要重视课堂教学的短期目标比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目标。要做到重点突出,其实就是强调课堂教学不能平均用力。教师对哪些知识点学生通过自学就能够学会,哪些知识点必须经过教师的讲解、点拨学生才能够接受应该了然于胸。一节课中,学生精力能够集中的时间是一定的,教师就应该在这段时间内将本节课中的重难点,利用这宝贵的时间予以突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好钢用在刀刃上”。

三、改革课堂结构,创新教学方式

传统课堂教学过分重视教师的讲授,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应有的体现,这无疑制约了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考察当下的一些课堂教学改革,似乎又走到了另一个极端,比如一些教改学校硬性规定教师在课堂上占用的集体讲授总时间一般不应超过15分钟,学生在课堂上的“自由活动”总时间不能少于30分钟。这也是不恰当的,因为不同的学科、不同的章节要求教师讲解的时间是不一样的,课堂时间的划分、课堂教学结构的调整不能成为一个呆板的教条,而只能是一种导向性的教学理念。

四、实施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策略

“先学后教”既是一种教学模式,也是一种教学策略,更是一种教学理念。它的实质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在实施过程中要把握其核心要点。

1.教会学生学会学习

教师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教会学生学会学习,而教会学生学会学习最关键的就是让学生学会读书和学会思考。唯有如此,才能够真正实现“少教多学”和“教是为了不教”。初中教师在教会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结合自己所授学科的特点,将本学科最基本的研究方法和学习方法介绍给学生,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要教师经常指导才能够形成的,比如可以在课堂上对学生提出明确的自学要求,包括读书的范围、思考的内容、时间的安排、目标的达成、自学检测等,同时还要指导学生自学的方法,如看书的方法、练习的方法等。

2.坚持独立学习与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

教师要深信并努力挖掘学生独立学习的潜能,切实将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要把教学建立在学生独立学习的基础上,使教学成为推进独立学习活动和巩固、深化独立学习效果的一种活动。不仅要重视学生的独立学习,还应该重视小组合作学习,因为学习本身也是一个合作的过程,是一个相互启发、相互帮助的过程,同时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这对于学生将来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3.坚持以学论教、因学定教

首先让学生自学,然后根据学生自学的情况确定该如何去教。比如学生通过自学已经掌握了的内容,教师就没有必要再做讲解,如果学生自己已经学会的内容,教师还在那里详细地讲解,不仅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而且还会让学生昏昏欲睡,降低课堂教学效率;对于学生通过自学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一定要讲,而且可以详细地深入地讲解,这样就提高了课堂教学的针对性,效果会好得多。

五、教师要求要清晰,指导要到位

这里所说的“要求清晰”主要包含三个方面:首先是确定目标,比如下一个环节学生要干什么;其次是规定时间,计划需要多长时间学生才能完成;最后是适当的评价,教师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方式评价这个环节的课堂活动。那么如何落实呢?教师落实要求的主要途径是走下讲台深入学生中间逐个落实提出的要求,另外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也是落实教师要求的重要途径。

六、关爱全体学生,关注学生个体

所谓关爱全体学生,就是指带着博大的师爱走进教室,用心留意学生的喜怒哀乐,关心全体学生的课堂成长。所谓关注学生个体,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亲自指导需要指导的学生个体,帮助他们解决所遇到的学习障碍。只有从宏观上关爱全体学生,从微观上关注每一个学生个体,课堂才可能是和谐的、民主的、高效的。

七、创设问题情境,创造成长体验

所谓创设问题情境,是指教师课堂教学中努力营造生动活泼并且具有启发性的学科教学氛围,创设符合学习内容的具体情境,如多媒体展示相关的视频资料、图片资料、各种图表、各种实物等。所谓创造成长体验,就是创造一切机会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展示自我,进而体验到成功、自信和快乐,从而激发出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成长的动力。教师要有意识地通过课堂提问、个别表扬、作业评语、成绩激励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课堂上得到展示自我的机会,得到成功的机会。

八、注重生生互动,培养学生合作习惯

建立合作学习小组,进行课堂小组学习,一般5—7人为宜,这是课堂学习的基本形式之一。教师应该结合学科实际、班级实际科学合理地建立学习小组,物色好小组长,努力将小组合作学习变成学生课堂学习的有效方式。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一生受用的东西,因此,教师要刻意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如认真听课、仔细阅读、相互提问、书写工整、合作交流的好习惯。

九、及时梳理知识,培养创新思维

在新课结束后,一定要鼓励学生用简明的语言,以适当的方式进行课堂小结,及时梳理知识,比如以知识树的形式进行梳理,或者以表格的方式进行梳理。知识的梳理要与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相呼应,之所以要特别重视这一点,是因为知识越注重概括,就越有利于迁移与运用。同时要紧紧抓住这一契机,鼓励学生在梳理知识的基础上,提出富有个性化的见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十、改进训练方式,促进知识迁移

1.提倡当堂学过的内容当堂训练

提倡当堂学过的内容进行当堂训练,反对将训练一味地放到课后,很多时候只有当堂训练,才算是真正地达到教学目标,同时当堂训练能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当堂训练往往能够化知识为能力,不仅能够打好基础,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此,要精心选择当堂训练的作业,比如可以设计一题多解的题目,引导学生发散思维。

2.建议留有充分的当堂训练的时间

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巩固练习,是培养学生对基础知识理解、应用、分析和综合能力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为取得较好的效果,一般每节课当堂作业时间要不少于10分钟。

3.当堂训练的题目要具有针对性和典型性

所谓针对性就是教师要根据所任学科的特点和班级实际情况,布置不同层次的习题,可分为基础题和提高题,其中基础题面向全体学生,而提高题本着自愿的原则让学生选做,这样优秀生可以发挥自己的优势,中等生和后进生则可以打好基础,使不同的学生都得到不同层次的提高。所谓典型性,就是要做到有代表性和层次性,特别是针对重难点所进行的当堂训练更要体现这一原则。

4.当堂训练应做到让学生独立完成和按时完成

当堂训练要严格要求,在课内让学生自主完成,不准学生抄袭。这样做有助于让学生养成在课堂上聚精会神、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有助于准确反馈学生的学习真实情况,有助于减轻学生的课后学业负担。

十一、要把握好“五个”基本维度

1.充分的活动时间

课堂活动是新课程课堂教学的一大亮点,主要形式有静思、阅读、对话、讨论、争辩、表演、练习、实验、设计、游戏等。学生活动的量和质,需要有一定的时间作保证,一节课学生活动的时间应不少于70%。

2.课堂活动要面向全体

教师应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学会互相合作,互帮互助,从而实现共同提高。课堂上应确保全体学生参与活动,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活跃的课堂气氛

活跃的课堂气氛的重要标志是课堂教学能够引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情感生发,主动积极地参与,全身心地投入。

4.一定深度的教学内容

只有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深度,才能让学生了解知识产生的过程,了解问题解决的途径,实现知识网络和逻辑结构的建立。

5.良好的教学效果

通过学生充分的课堂活动,要让90%以上的学生掌握课堂教学的基本内容。

十二、正确处理好教师讲授与学生练习的关系

教师要当讲则讲,不当讲的则不讲,讲则讲透讲细,使学生理解透彻,牢固掌握。讲什么,一是讲易错点、易混点、易漏点、重难点,讲结构、规律、思路、方法,讲知识的内涵和拓展创新。坚持“四不讲”,即对学生已经会的不讲,对学生能够学会的不讲,讲了学生也不会的不讲,超出《课标》和《考试大纲》的不讲。二是绝不就题讲题或只告诉学生答案,而是引导学生寻找规律,总结方法,强调概要、实质和易混点及关键点,要讲出知识的新旧联系、部分与整体的联系。至于讲到什么程度,教师绝不能轻易开口讲,一旦开口讲,就得下工夫,就得讲透,让学生刻骨铭心,牢牢记住,点拨开窍,形成系统化的模块,真正举一反三。“练”要精讲精练,讲练结合,练评结合。

篇5:小学语文教学指导意见

当前的语文教学,无论从指导思想、教育理念,还是从教材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上,都处在大变革时期,因此提出以下教学建议,以期促进我校小学语文全体教学同仁的思考和探索。

一、基本理念

1、要特别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既要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又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关于体罚和作业)

2、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注意摒弃“劳其筋骨而未劳其心智”,打消语文学习积极性的机械练习。

3、重视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特别注重培养自律、自省、自查、自纠的意识。防止把不应有的包办代替看作体贴关心,把迁就纵容看作爱护宽容。要努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积极尝试“先学后教”、“先练后讲”,尊重学生的学习自主,不代替学生思考和朗读,越俎代庖。追求“不愤不启、不悱不发”,重视学生知识的生成建构过程。树立“协助学生搞好学习”的理念,敢于放手,诱发主动,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4、有整体结构意识。学会研读课标,宏观地了解1—9年级的语文知识架构;逐步引导学生生成“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实践活动”几大知识版块,把语文知识梳理成系统,防止将语文知识教得支离破碎、云里雾里;引导学生认识本册语文书的整体结构和编排意图,以及每组教材的编排结构、每篇文章的谋篇布局。

5、保持适度的个性和激情,有自己的思想和思辨能力。只有有个性的老师才可能教出个性各异的学生。认识到语文教科书只是教学的依托,它只是学生要学习的很多文章中的主要的一种,应该科学对待,不要囿于教材、迷信教材、神话教材,以致一叶障目、画地为牢。语文教师要敢于主张自己的教育思想、理念、教材、教法、测评;要有自己的教学观点和教学鉴赏力,教参只能作参考。

6、牢固树立大语文观,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敢于对教材作调整:增减、调序、取舍,有开发身边课程资源的意识。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其他学科教学内容,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等等。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方言俚语,国内外和地方的重要事件,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

7、热爱书籍,营造书香。教师应该博览群书,因为“语文教学是以人类社会的整个历史文化为背景的”,语文教师要用自身浓浓的书卷味诱导学生走进书丛,把《哲学原理》、《文学概论》、《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写作》、《中国通史》、《中国革命史》、《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外国文学史》、古今中外名家名著等书籍作为枕边读物,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舍得花时间加强课外阅读,相信磨刀不误砍柴工,多花时间提高自己,通过提高教学水平提高教学效率,减少时间加汗水式蛮干。引导学生创建书香班级,开设班级图书角,定期向学生推荐优秀的儿童读物,鼓励学生借阅各类经典童话故事、成语故事,广泛涉猎古今中外的名篇经典。要适时地开展一些读书活动,如讲故事比赛,亲子阅读活动等,营造浓厚的“好读书、读好书”氛围,让学生“厚积”,以期日后“薄发”,相信大量阅读、“外围包抄”,是学好语文的重要途径。适时指导读书方法和选择读书内容,重视传统文化的熏陶和国学启蒙。学校图书应该以班为单位,由专人负责定期借出和回收。

8、把写作和讲故事作为教学基本功不断练习。学会勤练笔,勤和学生一起“下水”,只 有自己能写出好文章,才能对文章怎么写出来的有切身体会,才能深入地分析课文和作者意图,走进文本,更好地培养学生对课文的鉴赏能力,克服纸上谈兵。会讲故事,善于表演和模仿,能让语文课堂声情并茂、多姿多彩,每个语文教师都应该是讲故事的高手。

9、语文课堂教学从“听说读写演、比搜观思猜”入手,牢记语文教学的“识写读背说作习”——七字歌,“知识、能力、方法、习惯”——八字要诀,“字词句段篇、听说读写书”——十字真经,注重提高课堂效益,面向全体学生。坚持师生人格平等,善于营造民主、和谐、共鸣的课堂氛围,充分激活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在乎学生体验,追求 “一课一得”,让学生有所收获、有所改变、有所提高。要坚决地让学生多表现,舍得把大多数时间给大多数学生,忌教师包办太多,表演欲过强。但要防止走向另一极端:过于热闹而丧失了语文教学的个性。

10、相信学生的潜力,特别是要相信后进生在和同学互批作文、互出考卷等方面的潜力。相信每个学生都是一个“魔袋”,树立依靠学生搞好教学的理念。

11、“磨刀不误砍柴工”,要舍得花时间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要结合各教材的具体内容,始终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放在重要位置,相信“起初是我们造成习惯,后来是习惯造成我们。”

12、各种拼音构成原理、造字方法、词性、特殊类别词语、词语感情色彩、释词方法、改句、修辞、说明、写作手法、作文技法、记忆的原理和方法、答题技巧等,可以在一定实践的基础上进行归纳,集中讲解,帮助学生把语文知识拴捏成坨。

13、教给学生储存知识的方法,帮助学生建立“知识树”。

14、教给学生记忆方法。如:1.理解记忆法

2.快速诵读法

3.提纲挈领法

4.求同存异法

5·示范激励法

6.关联词提示法

7.辞格勾连法

8.听录音背诵法

9.趣味背诵法

10.分层背诵法

11.图表背诵法。12.辅助背诵法

13.整体背诵

14.整分背诵

15.尝试背诵。还应相机介绍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全脑记忆、抗遗忘方法等。

15、每一次测试后要重视对试题出题方向和学生答题情况的书面分析,及时弥补,争取“练一次提高一次”。书面分析应包括:试题分析、成绩分析、失分方向、失分原因、整改措施等。

16、有教学研究意识,随时记下教学心得,注重培养自己的学科专业气质。

二、分版块教学建议

一、识字写字教学

(一)、拼音

1、声母:体会平、翘、卷(通过教习z——zh——er的发音来体会)和H、F——N、L——b、d、p、q的辨析。

2、韵母:结合教材图文,适当提示复韵母和鼻韵母的拼读原理。

3、整体认读:结合教材图文,适当提示和复韵母的转换。

4、字母表:利用歌诀和指导好书写。

5、声调:强调标调顺序、适当讲解调值原理、适当提示轻声和变调原理(三声和轻声的变调),反复训练二、四声的运笔方向。

6、善于总结拼音书写规律。

(二)、识字写字

1、低段要落实课程标准提出的识字、写字“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要多认少写”的思想。要求认的字,不要拔高要求。

2、熟读《古代汉语》,手边备好《说文解字》,注重运用网上资源及同事间的信息共享,强化字理教学,熟练运用相关造字方法(特别是形声字)分析字形结构,避免“识字不讲理”,2 丧失语文教学的本位。

3、鼓励学生自主识字,掌握查字典的方法和养好良好的查字典的习惯;辨析知音不知形、知形不知音、大写字母、音序、音节等的含义。

4、识字教学一般流程:自学(文中圈出、书上注音、组词、黑板上注音、组词)——师导(自由口头组词、有选择性的板书、分析字形、辨析同音字和形近字、笔顺笔划)——巩固(你认为有那个字需要注意什么?读,课堂上指导抄写,如:镶、凹、凸等)。笔顺笔划:一二年级要书空,三年级以上强调疑难字就可以。

5、写字指导要到位,要加强板书示范,严格要求,严格训练。语文教师要以身作则,对学生潜移默化。特别是对低年级学生,每次写字,一定要提醒写字、执笔姿势,直至养成良好的习惯。每写一个字,一笔一画的起笔、止笔、占格、占位,每个字的间架结构、每个部件的高矮肥瘦,部件、笔画之间的穿插挪让„„都要交代得清清楚楚,并且要边讲解边示范,而后让学生先描后临,发现问题,在评议中指导。低段用习字本,中高段尽量用作文本进行语文书面作业,以规范学生书写。不用作业本。

6、教给学生丰富多彩的识字方法,如游戏、猜谜、字的组合联想、认一认“同类家族”中的成员等。

7、不简单地用罚抄的方式来达到纠正错别字的目的,坚持质量重于数量的原则。

二、阅读教学

(一)、关于词语:

1、词语理解坚持多造句运用,少抄背含义。特别是低年级,多数只求“意会”,不求“确解”。中高年级可相机介绍一些释词方法:分析语素法、同义注释法、反义注释法、比喻法、下定义法、描绘说明法、联系语境用白话替代法等。

2、教师教学中要词汇丰富,特别要注意自觉运用新词,给学生以“学以致用”的暗示。

3、注意归纳特殊类词语:AABB、ABAB、ABCC、ABB、AAB、AABC、一三反、二四反、一二反、三四反、意思相反或相对;按要求写词语:自然景物、人物形态、历史故事、寓言、来自古代作品、口头语言、含比喻、含夸张、含数字、含动物、含对偶、刻苦学习、时间快、热闹场面、优秀品质等;关联词语:并列、递进、选择、转折、假设、条件、因果等。

(二)、关于句子

1、引导学生赏析、抄写、模仿、借鉴、化用好词佳句。

2、根据教材内容安排逐步学习标点:顿号、逗号、分号、句号、感叹号、问号、引号、书名号、破折号、省略号。体会标点符号在表情达意上的功能。

3、小学阶段句子教学的其他知识:

修辞: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反问、设问、对偶、借代、双关、反复、反语

病句:搭配不当、成分残缺、前后矛盾、重复罗嗦、词序混乱、不合逻辑、用词不当、标点错误、错别字、关联词错误;

特殊句:缩句(1、主、谓、宾;

2、谁做什么或者什么怎么样;

3、一般考虑去掉:时间、地点、数量、形容词、„„的、在„„等。

4、慎删人物,不改变原文包括标点。扩句反之。)和扩句、被字句与把字句、肯定句与否定句、反问句与陈述句、对话句与转述句(增减字和变化标点、人称)、兼语句。

按语气分类和转换:陈述、感叹、疑问、祈使; 其他:谜语、歇后语(含人物、数字)、名言警句(好好学习、珍惜时间、不怕困难等)、歇后联、对联(春联)、广告词

4、句子排序技巧:思考逻辑关系——找可能第一句――合并亲近句――链接亲近群――找结束句。

(三)、关于文段

1、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细致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2、阅读教学要以“读”为主,盲目地舍教材而做练习,是舍本逐末。课文以诵读为主,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3、阅读教学应该是一种情意发展的过程,强调学生与教师与作者与文本主人公共振,乐其所乐,哀其所哀,激其所激,虑其所虑,让学生置身于文本之中。重视教师与文本对话,学生与文本对话,教师与学生对话,学生与学生对话。避免徘徊在文本之外做机械识记,为考而教、牵强附会、无病呻吟。学会让学生反复阅读和入文体验,恰当挖掘文眼,提炼主线,多维解读;指导学生阅读要注意挖掘人物内心、环境变化、人物特征等多方面因素,读出区别、读出特色。

4、采用多种阅读形式:默读、小声读、大声读、个人读、小组读、分组读、齐读、快速浏览、反复精读、有感情地读、轮读、对读、开火车读、对比读、诵读、分角色读、配乐读等。一些文段熟读成诵即达到教学目标。

5、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一边读一连想的习惯,查阅字词典及相关资料的习惯,画、批、注“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及至读书看报的习惯。指导读书方法,特别是读整本书的方法。要指导并鼓励学生摘录好词佳句,做读书卡片,写读书笔记。

6、克服离开语言文字进行繁琐的内容分析,注重整体把握,注重对文章的总体感受和文章精髓的把握,对语言的积累和写法的借鉴。不仅要抓理解,还要抓表达,鼓励他们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迁移、运用。

7、中高年级要特别重视对学生概括句群主要内容的训练。

8、文段教学的其他知识:

分段原理:亲密合并;分段依据:时间跳跃、空间转换、人物出场、情节转折、小结句、过渡句;段落逻辑:总分、总分总、分总、并列。特殊句:总起句、总结句、中心句、过渡句。

归纳主要内容:平时教学要引导学生说出一句一句完整的话来;指导采用六要素法——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串联段意法、大意概括法——谁做什么或者什么怎么样等方法。文章的表达方法(记叙议论说明抒情)、表达顺序(顺序倒叙插叙补叙)、文章技法(过渡、照应、暗示、侧面等)。

描写人物的方法:肖像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

说明方法:打比方、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分类别、下定义、画图表、描述等。古诗积累:思乡、季节、边塞、爱国、送别、报恩、尊师、夸张、对偶、花卉等。

三、习作教学

1、习作教学指导应该一开始要从内容而不是技巧入手,坚持由易到难,不要拘泥于课本上的篇目,相信作文无禁区。要多一些开放,少一些束缚,让学生自主习作,在内容、情感上贯穿一个“真”字,在语言、形式上贯穿一个“活”字。从小学生第一次写话开始,教师就要鼓励他们说真话,吐真情,要对胡编乱造、言不由衷,说“不!”。对有创意的表达应予鼓励。

2、学会布置前作文,指导学生观察和体验,养成在生活中经常练笔及时记录,随时记下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的好习惯,提高写作水平,积累写作素材。重视对写作材料准备过程的评价,要用积极的评价,引导和促使学生通过观察、调查、访谈、阅读、思考等多种途径,运用各种方法搜集生活中的材料。高度重视观察能力的培养,对生活细节进行切割、分解、挖掘、多方观看、前后延伸。作文观察技巧:细致、有序、抓住重点、调动多种感官(眼耳鼻舌手)、边观察边想象和联想。

3、把练笔辐射到阅读课上,经常写写感受、启示,仿写典型的句、段,续写结尾等,体现从读中学写,读写结合,学以致用。

4、长短课结合进行习作教学。有的习作话题可以当堂尝试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在课堂上即时反馈、修改;有的习作话题可以预先布置相关的家庭活动、户外活动,然后当堂完成;有的习作话题,则要先在课堂引导,学会讨论、观察、采访、调查、收集资料的方法,再组织实践,在活动后动笔,再在习作课堂进行反馈、修改、加工、评价。

5、尽量遵循:先观察后作文、先实践后作文、抓时机写作文、创设情境写作文;从生活中学习作文、从阅读中学写作文。

6、习作教学一般流程:审题(字斟句酌地审题,学生说要求,教师相机引导,纠正偏题)或者观察、体验——学生说:想得出来才说得出来,说得出来才写得出来(启发学生搜集、借鉴、提取素材)——提出书写(字不出格)、时间、字数要求——学生写(立意时注意题目:题好一半文;写时敢于下笔、天马行空、抓住灵感;教师巡视指导,发现问题及时提醒全班)——抽取有代表性的一篇中下作文板书在黑板上示范修改(发动学生参评)——引导总结修改要求(附后)——自己读,按照修改要求逐条修改后重抄——范文点评——随机交换修改——再收上来重新随机分发修改——再次重新抄写——教师修改——自己整理成为精品作文——订成班级作文集。每期一两次就可以。

7、批作文的主要任务是夸孩子,要把批作文变成批读后感,淡化升格多就少改。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指导学生学会修改作文,相信“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要重视对作文修改的评价。要适当精批和面批。

8、多创造一些学生作品交流的机会。可以通过一周交流、学习园地展示、黑板报刊登、班级小报发表、向各级刊物推荐等,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有条件的还可以利用网络,促进交流,与更多的人分享习作的乐趣。

9、作文的分类:

1、写人(外貌描写的最高境界:福楼拜教莫泊桑)

2、写事

3、写景

4、抒情

5、议论(读后感)

6、应用文(书信的格式和人称)

7、说明文

8、想象

9、看图

10、童话

11、扩写

12、缩写

13、续写

14、改写。

10、想象作文中的文本材料作文训练:老课文新演绎,旧故事谱新篇,新材料编故事,按提纲写故事,续写经典故事。

附:文章创作及修改要求(十五条)

1、不离题(一字一句、字斟句酌地审题;全命题、半命题、自由命题作文题目正确、不删改、不加书名号、题目下面不空行)。

2、书写工整、干净、整洁,笔色统一,字不出格,不能用改涂液,用规定符号修改,不大段大段增删。

3、字数适中(不能多于或少于15%、不超过规定方格一行,更不能加纸三年级一页以上、四年级一页半以上,五六年级两页最多只能留两行,要锻炼自己刚写满自然收尾的功夫)。平时练习要尽量把字数写多,多写才能锻炼自己谋篇布局的能力和更多地暴露自己的缺点,从而赢得更多的改正错误的机会。

4、格式、人称正确(分段提行空两格,强调书信、信封及应用文的特殊格式要正确无误;人称分为第一(我)、二(你)、三(他、她、它)人称))。

5、无错别字(不能100%保证正确的字词要动手查字、词典;考试时坚决不用模棱两可的字词)。

6、标点正确(标点大小及位置适中,不滥用标点,注意引号、书名号、破折号、省略号、链接号的运用,忌一逗到底;学会斟酌标点)。

7、语句通顺(用词准确,不重复、不罗嗦,关联词、修辞恰当、没有明显语病:自己朗读两遍)。

8、讲究叙述顺序(顺序分为时间顺序、空间顺序(也叫方位顺序:如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远到近、从中间到两边等)、逻辑顺序;尝试顺叙、倒叙、插叙、补叙等记叙文的写作顺序;议论文结构从总分、并列、层推、对照等方面考虑;)。

9、段数恰当,一般一页3段左右;句、段衔接自然;练习写过渡句、过渡段。

10、全文脉络清晰、结构完整、美观、有头有尾(会应急结尾)、有中心、有重点(有详有略),观点一致、明确、正确。

11、立意新颖、视角独特、想象大胆、丰富、合理。

12、文意深刻,选材得当、有典型意义;有内涵、有意境。

13、修饰得当(想办法改句: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问、反复、反语、引用、谐音、设问、对偶、借代、双关、顶针、委婉等,让文章更耐读;说明方法如举例子、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分类别、下定义、引用、描述等,让文章更详实可信;描写手法如外貌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还有细节描写、侧面描写、委婉暗示、场面描写等。描写事物要抓住特点写出与众不同之处。初绚烂后平淡。)(尝试学习教材同类文章的写作手法)。

14、开头结尾新颖、有意味;练习总起、开门见山、环境烘托、设置悬念、对比、映衬、倒叙等作文开篇技巧;练习总结、拓展、升华、号召、警句、点名主旨、画龙点睛、照应题目、呼应开头、追问等作文结尾技巧(开头结尾要适当修饰和恰当用上修辞手法,成为文章的亮点)。

15、努力运用学过的名言警句、俗语、对联、谚语、歇后语、惯用语、好词、成语(刻意从教材及课外书、词典、网上去寻章摘句;学习研究和选用近义词)。

四、口语交际教学

1、要鼓励学生利用各种场合、各种机会,自觉锻炼口语交际能力。

2、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重视口语交际的文明态度和语言修养。如: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不随便插话;说话要使用礼貌用语;要针对不同对象,文明地进行交际等。

3、口语交际答题应坚持:书写工整、语句通顺、围绕中心、说得有道理(健康、不离题)、有问必答、注意礼貌用语和标点符号、写到最后一行。

五、综合性学习教学

综合性学习应强调合作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提倡跨领域学习,与其他课程相配合。

三、分年级教学建议

在“分版块教学建议”的基础上,分年级作如下补充强调。

一上

1、学习习惯:一是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二是爱惜学习用品。应抓好:(1)于细微处抓起,注重自身的言传身教。(2)坚持不懈。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是一日之功,教师应有足够的耐心与毅力,坚持反复抓,抓反复,并注意与各科教师、家长密切合作,齐抓共管。

2、识字写字:引导学生坚持书空,适当讲解字理,灵活运用歌谣和字谜,把汉字教得更生动有趣。写字只能用铅笔在田字格里书写。

3、汉语拼音:正确使用“情境图”与“语境歌”;要在教学生准确拼读音节上下功夫;学会收集、编撰各种拼读的顺口溜和歌诀;人人过关。

4、课文:指导学生指读,读准字音,熟读成诵。适当指导停顿。

5、写话:强调“写话就是写自己想说的话”,让学生敢于下笔。一下

1、学习习惯:乐于倾听,勇于发言;认真写铅笔字。教师检查评价的重点,不是谁写得快、写得对,而是谁的姿势最规范,书写最工整,要花时间矫正不正确的姿势,矫正不正确的握笔。

2、识字:“遵循“先自学而后教”,重视利用韵文形式和情境图识字。帮助学生分析字理,树立形声字意识。

3、写字:坚持指导学生保持正确的写字姿势,使学生做到人人用眼卫生,个个读写姿势正确。讲求写字的质量,要求学生按照笔画、笔顺、间架结构的规范标准把字写好,做到笔笔到位,字字工整。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坚持书空。

4、阅读教学:加强认读,读得正确、连贯,不错、不丢、不添、不断、不重。读后对课文的整体内容,能有大致的、轮廓的了解。

二上

1、在学生的语文学习和实践中能潜移默化地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为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打下基础。

二下

1、继续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指导学生养成勤查字典、主动识字等良好习惯。

2、查字典:首先要带领学生读懂字典的整体结构,明确字典的编写者是如何按照“符合客观规律思维模式”编写的。第一,要让学生明确为什么要查字典?第二,要通过实际的翻检操作,让学生在操作中了解查找、检索的步骤、方法。第三,要在日常的学习或生活之中,采取不同的方式,不断强化“字典随身,只要是遇到了不认识或不理解(包括拿不准的)字,一定要动手翻一翻”的意识。

3、识字:更丰富地揭示汉字的造字规律,激发儿童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4、写字:只用铅笔,不用圆珠笔和钢笔书写。

5、课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尝试默读、复述。

三上

1、习惯:继续坚持指导学生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养成爱惜学习用品、积极发言、专心倾听、勤于朗读背诵、乐于课外阅读、勤查字典、主动识字等方面的习惯。

2、写字:练习写钢笔字和毛笔字,不用铅笔和圆珠笔。

3、阅读:进行分析自然段、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等方面的练习,学习联系语境理解词语、句子,学习课文中常见的构段方式。开始培养略读能力。

4、习作:根据课文特点相机安排“小练笔”,让学生模仿其中的句式、段式、立意、写法等,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凡是干的、玩的、想的,觉得有意思的就记,一句两句也可以写,不勉强拉长,也不硬要缩短。总之实事求是,说实话,对自己负责。”能写出心里想说的话即可,坚决地以鼓励为主,避免一开始就对学生从技巧上高要求,让学生觉得作文高深莫测,敬而远之;内容上导向胡编乱造,套话空话,言不由衷,削弱表达欲望。同时指导好作文的一般习惯:如标点占格、分段提行、题目居中等。

三下

1、习惯:着力培养自主预习复习的习惯,提出预习和复习的方法。预习六步:理解题目;标出自然段序号;思考文章顺序;圈出生字新词,勾画疑难地方;给文后的生字注音组词;完成练习册上基础题。复习十步:读课文内容;看文后题;生字;词语盘点;日积月累;要背诵篇目;练习册;构思作文;其他资料;试卷(读、背、练——在试卷上重写错题)。

2、习作:学习写看图作文。教师要引导学生有序、细致地观察图画,合理发挥想象。积极尝试即兴作文、命题作文、前作文,不断丰富他们有关写作素材、语言材料、认知与表述 7 经验的储备,让学生觉得作文有话可写,以保护他们写作的兴趣和自信心,因为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谈得上指导作文技巧。尝试让学生间互相修改、评阅习作,从而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3、口语交际:做到说话得体,举止大方。

四上

1、习惯:学会选择书和学会边读边在书上做记号的读书方法,能做多种形式的读书笔记。

2、阅读:联系上下文课解词语和句子的意思;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会默读,养成良好的默读习惯;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

3、习作:可以开始统一指导学生谋篇布局和表情达意的作文技巧,重视学生自己修改作文和互相修改作文能力的提高。

4、口语交际:学习用幽默、机智、优美、有感情的语言打动他人。

四下

1、习惯:养成读书看报,坚持写日记、周记、读书笔记的习惯。日记宜长短自由,条理清晰,有真情实感。周记选材要典型,提倡写得越多越好,可适当加强题目引导。读书笔记方式要灵活,可采取提纲式;批注式;摘抄式(注明摘自哪里);概括式;剪贴式;读后感等形式。

2、阅读:能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复述较长叙事性课文的大意。

3、习作: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叹号、冒号、引号和顿号。

4、口语交际: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五上

1、习惯:着力培养学生读书做笔记和随时使用工具书的良好习惯。

2、阅读:第三学段的课文,蕴含比较丰富,难度较前有所增加。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 认真钻研文本,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要求教师要有很高的写作修养。开始培养学生浏览能力。

3、习作: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写出的习作“感情真实”。要求学生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表达需要,分段表述。

五下

1、阅读:着力培养“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一边读一边想,一边读一边做圈点批注。能利用教材上的印刷空白,及时将自己的疑惑、体会、思考、不解等流注笔端,记载下来,与他人交流、探讨。

2、习作:重视“读”与“写”的有机结合。在阅读教学中,除了要帮助学生理解字词,弄懂句意内涵外,还应有机地引导体悟文章遣词造句的独特方法,学会从句式、段式、文章布局、立意等方面进行仿写。教师要结合具体的课文,捕捉训练点,有针对性的进行小练笔。如围绕一个主题,用上相关词语;围绕一个中心词,进行片断的细节描写等等,将场景写生动、写具体。

六上

1、写字:正确、规范、整洁、入体。

2、阅读:以读为主、以讲助读,以各种教辅手段促读,注重感受、领悟、积累、运用。

3、习作:由 “模仿起步”转变为“借鉴、迁移”。帮助学生掌握学习、借鉴的艺术规律。帮助学生选择素材,提高习作水平。教师应该熟悉《文学概论》。

5、口语交际。特别要注意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六下

1、阅读:重视朗读、背诵、复述。提高默读速度,学会浏览。体会词句的感情色彩和表达效果。揣摩表达顺序,体会思想感情,领悟表达方法。了解不同的文体。强化文章结构意识。明确记叙性、说明性课文及诗歌的基本特征。

篇6:教学设计指导意见

一、教学设计的结构(共13个方面)。

第一部分:教学内容

第二部分:教材分析(概括出本课或本节知识的主旨或内容,写作特点或知识特点,给学生传达的讯息等以及本课或本节知识的编排意图等。)

第三部分:学情分析(主要写清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预设学习本节知识会遇到哪些困难和疑惑等)

第四部分:教学目标 第五部分:教学重难点

第六部分:教学方法(常规的教学方法及运用)

第七部分:媒体应用策略(概述本节课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共设计了几张幻灯片,引用了什么音频或视屏文件,或几张图片,呈现环境是什么;或使用实物投影展示、白板的某某功能等,写清使用的目的、意图)

第八部分:教学准备(所需的媒体环境及学生的学具、教师的教具等,如有均要写清楚,可教师、学生分开写。)

第九部分:课时安排

第十部分:教学过程(不论是文字叙述式还是表格式的过程设计都要划分出时间段;每处使用媒体时具体写出用了什么,如PPT几至几或配乐朗诵视频等,要干什么,语言要简介、凝练概括。)

第十一部分:板书设计 第十二部分:作业布置(可略)

第十三部分:教学反思(只设计环节,不写具体内容)

二、教学设计形式:表格式和叙述式(个人根据学科特点和个人习惯,采用最佳的表现形式进行设计)。

三、关于语言表述原则

1.通篇语言表述力求简洁、精准,严禁大话、空话、套话。2.教学过程中对教师的活动、学生的活动用第三人称说清做什么,怎样做,要干什么即可,不要过多描述性的语言,教师课堂上对学生说的话尽量不要出现在设计上。

3.媒体应用环节表述清楚,目的意图描述简介、概括,如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初步感知,强化应用、加深理解,深化理解、拓展延伸等。

四、课件设计应把握的几点原则。

1.课件的设计要精炼,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为出发点,不必面面俱到。

2.课本上有的内容或导学案上有的东西尽量不在PPT上出现。3.学习目标、方法等尽量不在PPT上呈现(初高中课程可根据学科特点而定)。

4.可以用语言直接表述的文字尽量不在PPT上出现(学生不熟悉、不了解的链接性、拓展性资料除外)。

5.板书设计的内容尽量不在PPT上出现。

6.设计的课件要做到色彩鲜明、字体清晰、布局合理、简洁明了。7.PPT课件封面设计规范(内容包括教材版本、课题、单位、执教者),使用背景做到与教学内容相一致,以简洁、清爽为主,不设计封底。

8.所用的课件要链接打包,整体呈现,保证任何人、任何环境都能流畅使用。

五、几点说明:

1.所有教学设计封面左上角插入横向文本框,嵌入一师一优课 一课一名师字样,字号为宋体5号。

2.设计首页标题为《*****》教学设计,标题下为***学校,后面空两字符跟教师姓名,位置均要居中。

上一篇:精彩的足球比赛优秀作文下一篇:提升为美容顾问申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