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 加快建设优势产业带

2024-08-01

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 加快建设优势产业带(共8篇)

篇1: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 加快建设优势产业带

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 加快建设优势产业带

高县羊田乡乡长肖越书

近年来,高县羊田乡紧紧围绕“打造产业羊田生态羊田和谐羊田”的战略目标,组织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大力发展以茶叶、粉条为主的特色农业产业,现已建成良种茶园12000亩,茶叶年产值达3000万元,茶农人均纯收入可超过4500元;种植优质红薯8000亩,年生产粉条200万公斤,实现产值1200万元。茶叶、粉条的产值占全乡农业产值的70%以上已成为乡域经济的主导产业。

一、科学规划布局,加强产业基地建设

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的生产基地,是建设优势产业带的基础。按照“因地制宜,科学规划,量力而行,适当超前”的原则,科学制定1.5万亩优质生态茶叶基地和2万亩优质红薯基地建设规划。一是加强优质生态茶叶基地建设。要大力改造老茶园,发展新茶园。重点选择在华丰、中心、光辉、前哨、羊田等村新建2000亩优质茶园,改造2000亩老茶叶。规划到2010年,茶园面积稳定在15000亩以上,茶叶年产值达8000万元以上。要加强茶苗繁育母本园和优质良种苗圃建设,到2010年,建成2000亩母本园和500亩苗圃,年产茶苗1亿株以上,产值600万元以上。二是加强优质红薯基地建设。以大坪、合理为中心,辐射周边,建设2万亩优质红薯基地,年产红薯5000万公斤以上。

二、坚持多措并举,发挥龙头带动作用。

龙头企业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核心环节。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对于加快建设优势产业带具有特别重要的关键作用。一是要“引、联、建、扶”多措并举,培育壮大龙头企业。要主动出击,招商引资,力争引进3户以上茶叶、粉条企业落户羊田或建生产车间;鼓励创业办厂,力争新建3户以上茶叶、粉条加工企业,新发展10户以上手工加工作坊;扶持现有加工企业,扩大规模,提高效益。到2010年,力争年生产加工名茶4万公斤以上,年生产加工优质粉

条500万公斤以上,通过上规模、上档次、上批量,增强企业的辐射和带动能力。二是要引导龙头企业引进先进生产设备,提高产品质量档次。提高龙头企业的深加工能力,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三是要引导企业培育品牌开拓市场。要坚持走“名牌”战略,提升产品的档次,重视品质的宣传,积极参与各种质量评比认定、新产品展销等活动以提高品牌的知名度;提高龙头企业的营销能力,建立健全销售体系,多层次、多渠道搞好产品流通,开拓自己的稳定市场。

三、依托科技进步,促进产业优化升级。

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的支撑作用,不断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加快建设优势产业带。一是大力引进新品种。引进乌牛早、平阳特早、安吉白茶等茶叶先进品种,对一批低产、低质效的老化茶园进行品种换代和改进,提高名优茶所占比例,到2010年,茶叶良种化率达95%以上;引进推广紫色薯等优质红薯新品种,到2010年,红薯优质良种化率达到80%以上。二是大力推行新技术。茶叶产业上,要以通过验收省级农业(茶叶)标准化生产示范乡为契机,严格生产技术规程标准,大力推广有机茶园培育技术、无公害生产、无性系茶叶繁苗、标准化制作技术,名优茶机制技术、应用“茶果间作”立体开发技术、生物综合治理生产技术、无公害复合生态茶园技术、名优茶冷藏保鲜技术等,不断提高茶叶产业的科技水平。到2010年,茶叶鲜叶单产要提高到200公斤以上,建成“茶套梨”和“茶林(桂花、茶花)”间作立体经济园5000 亩,立体茶园的亩收入达到1万元以上。粉条产业上,要突出羊田粉条传统手工特色,保证独特品味,同时积极引进先进技术设备,除必须的传统手工工艺外的工序,都应采用现代机制技术,提高产品质量稳定性,实现规模产量;要制定羊田粉条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积极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提高产品知名度和附加值。

四、创新经营模式,提升优势产业带建设的组织化程度。

创新产业化经营模式是加快建设优势产业带的助推器。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龙头企业为依托,以生产基地为基础,形成农、工、商有机结合的产业链和利益共同体,以缓解农户小规模生产和国内外大市场相衔接的矛盾,构建增产、增效的创新型产业化经营组织。一是创新“公司+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推动茶叶产业发展。按照“入社自愿、退社自由、民主管理、公平交易、二次返利”等原则建立茶叶专业合作社,坚持“对内服务,对外盈利”的方针,统一组织采购、供应生产资料,统一组织收购、销售生产产品,引进新技术、新品种,开展技术培训、技术交流和咨询服务。坚持扶持生产,保护农民利益,进一步完善“二次利润返还”的利益分配机制,建立合同契约关系,制定具体的规章制度,明确各自的责权利,使龙头企业、茶叶专业合作社和农户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经济共同体。二是优化“公司+协会+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推动粉条产业发展。要健全完善粉条协会功能作用和运作机制,实现生产与市场的对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要制定规范羊田粉条质量标准,强化行业自律;粉条协会牵头申办产品QS、ISO9000和HACCP等质量体系认证,牵头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牵头组织物资供应、信息服务、技术培训;要协调粉条加工企业与农户的利益关系,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利益分配方式,将分散粉条加工农户组织起来,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五、加强组织领导,提供优势产业带建设的良好环境

良好的发展环境是优势产业带建设的重要保证。各级干部必须增强加快建设优势产业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解放思想,创新实干,加强领导,科学规划,精心组织,强势推进。一是夯实基础,改善环境。要举全乡之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2008年硬化华丰至陈羊路公路及大坪、合理、前哨3个村公路,全面实现村村通水泥路;到2010年,要硬化中心至光辉的连接公路以及羊田村到云南的出境公路,畅通经济大动脉。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新建机耕道20公里、联户路35公里;新建沼气池100口,整治维护提灌站、山坪塘和石门大堰等设施;建设华丰集中供水工程、羊田村人饮工程和光辉村集雨灌溉工程;实施羊田河堤建设工程,加强水土保持和生态建设,开工建设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为加快建设优势产业带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二是组织引导,政策扶持。要积极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特色优势农业产业的规律,充分发挥项目带动、政策引导、典型示范的作用,调动农民发展茶叶、粉条产业的积极性。要支持茶叶专业合作社申请承担国家农业项目建设,要落实工商、税收以及金融扶持优惠政策,要落实项目资金支持茶叶专业合作社和粉条协会开展信息、技术、产品认证、市场营销服务和质量标准制定、骨干会员培训等。要深入调查研究,制定产业发展政策。要规范市场秩序,营造公平竞争环境。要大力表彰骨干企业和产业大户,营造宣传舆论氛围。三是转变作风,强化服务。全乡各级干部必须转变作风,提高效能,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要深入开展“解放思想,创新实干,脱颖而出”大讨论活动,坚持“执政为民、真情爱民、务实亲民、服务惠民、发展富民、稳定安民”的工作理念,认真落实便民服务制度、干部“六个一”联系等制度,对新农村建设项目实行责任包干制,严格督查督办,逗硬责任追究,以昂扬的斗志,务实的作风,高效的工作,加快推进优势产业带建设。

篇2: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 加快建设优势产业带

一要加快提升传统农业。大力开展水稻,玉米,小麦等高产创建活动,不断调优品质品种结构,努力提高粮食单产。引导农村土地加快流转,推进土地向大户集中,提高传统农业生产效益,打造四川重要农产品供应基地。二要加快做精特色农业。大力扶持蔬菜,银杏,油橄榄,葛根,水果,生猪,水禽等特色农业产业,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扩大几滴种养规模,提高产品质量,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带动特色农业做强做精,打造川渝结合部特色优质农展品生产加工基地。三要加快突破新兴农业依托秀美的山水风光,迷人的田园景色,结合四川省乡村旅游师范县创建和新农村建设,大力发展科技兴,体验型,休闲型,度假型休闲观光农业,促进农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开展农耕文化体验活动,打造成重庆,成都等大城市和达州,万州等城市的乡村旅游休闲度假基地。

着力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一要推进基地规模化,进一步推广蔬菜,银杏,油橄榄,葛根,水果,蚕桑等基地面积。以农业四区建设暨特设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 为抓手,、高标准打造普安,广福,长岭和新街现代化农业示范园区,加快建设农产品集中加工和现代牧业规模养殖小区,加强农业园区,产业基地的硬件投入和软件建设,着力提升园区,基地的形象层次。二要推进经营产

篇3: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 加快建设优势产业带

一、突出速度扩规模, 着力构筑农业产业化“第一车间”

规模是产业形成的关键, 基地是农业产业化的“第一车间”。近年来, 庄浪县大力调整农业结构, 集中力量开发苹果、洋芋、畜牧等特色产业, 扶持农民发展产业基地, 促进生产要素向优势产区、特色产品集中。全县苹果种植面积每年以6万亩以上的规模扩张, 目前全县果园累计达到35.6万亩, 苹果产业已成为建设产业强县的重要支柱。洋芋、畜牧等产业呈现出区域化、规模化发展的良好势头, 在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后, 要继续把苹果作为富民强县的主导产业和建设梯田产业强县的标志性产业, 把洋芋、畜牧、蔬菜作为助农增收的区域特色产业, 大力推进集中连片开发, 扎实推进“三大基地”建设, 高标准建办现代农业示范区。

㈠建设全国优质苹果生产及出口创汇基地以水洛河、庄浪河、葫芦河川苹果最佳适生区为重点, 到2015年, 全县优质苹果面积达到50万亩, 挂果园面积达到22.5万亩, 基本实现果园适宜栽植区全覆盖的目标。

㈡建设全省农区绿色畜牧基地坚持“扶持龙头、发展大户、带动农户”的规模化发展路子, 大力发展牛、猪养殖, 到2015年, 百头以上肉牛养殖小区达到50处, 全县肉牛饲养量达到20万头, 年出栏7万头, 扶持建设2000头以上生猪养殖小区50处, 全县生猪饲养量达到100万头。

㈢建设陇东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和供应基地大力推进脱毒种薯示范园区和商品薯基地建设, 计划到2015年, 使全县马铃薯产业基地达到30万亩, 其中种薯生产基地达10万亩、商品薯生产基地达20万亩。

二、突出延伸抓龙头, 着力打造特色农业产业链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是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主体, 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支持龙头企业发展, 对于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现代农业建设和农民就业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 庄浪县围绕促进农业特色产业开发, 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着力优化投资环境, 放手发展龙头企业, 在财政、税收、信贷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奖励扶持措施, 累计引进资金9亿多元, 新建了宏达淀粉、娇芸食品、6000吨气调果库、陲川红果品进出口贸易、瑞塬果品包装等一批龙头企业, 有效延伸了产业链条, 提高了苹果、洋芋、畜牧等特色产业的附加值, 走出了一条“市场+基地+农户”“企业+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路子。今后, 要继续把培育和发展农业龙头企业摆在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梯田产业强县的重要位置, 按照“扶优、扶大、扶强”的原则,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龙头企业扶持培育力度、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建设力度, 围绕特色农产品加工、贮藏、销售和农业产业化服务, 着力培育一批骨干型、成长型、出口创汇型优势企业, 延伸产业链条, 实现多层次增值, 努力提高全县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三、突出质量创品牌, 着力提升特色农产品知名度

农业品牌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标志, 也是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效益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庄浪县在品牌建设上取得了一定成效:依托“平凉金果”的品牌优势, 对“紫荆红”果品实行“双商标”管理运行方式, 有力地提高了庄浪苹果知名度;自主培育的“庄薯3号”洋芋被评为省农牧渔业丰收一等奖, 宏达公司生产的“茂源”牌水晶粉条在全国农产品加工业投资贸易洽谈会上荣获金奖;建成全国绿色食品原料 (苹果) 标准化生产基地10.3万亩、全国绿色食品原料 (马铃薯) 标准化生产基地10万亩, 申请认定无公害蔬菜、玉米等生产基地13.71万亩, 牛、猪、鸡三种主要畜产品全部获得无公害产地产品认定认证。但总的来看, 广大农业生产者的市场观念仍比较淡薄, 品牌意识还不强, 缺乏对农产品加工、包装等后期开发, 产品知名度不高, 效益不够理想。今后, 必须大力实施品牌战略, 以农产品科技含量和品牌质量带动农产品效益提升。

㈠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以创办现代农业示范区为载体, 全面推行标准化生产和管理技术, 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 切实提高市场竞争力。苹果产业要深入实施“优果提质工程”, 不断加大果农培训力度, 全面推进果园标准化管理;洋芋产业要建立完善马铃薯种薯繁育体系, 积极开展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与研究试验, 使种薯产业科技含量和发展水平得到明显提升;畜牧产业要以推进饲喂方式转变为重点, 积极推广标准化养殖技术, 加强动物疫病防控, 强化无公害生产科技支撑, 特别是要大力推广玉米秸秆青贮技术, 加快肉牛产业发展, 促进农民增收。

㈡创建农产品知名品牌做好商标注册、产地认证、绿色无公害产品的推广工作, 着力打造一批辐射带动能力强的优质特色农产品品牌, 靠品牌兴产业、以产业富农民。对苹果、洋芋等具有一定市场和影响力的本地特色农产品, 积极推进品牌跨部门、跨行业整合, 实行品牌统一注册商标、统一广告宣传、统一设计包装、统一质量标准, 提高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着力改变优势农产品高产无高价、增产不增收的尴尬局面。

㈢推进农业地理标志产品开发加快推进无公害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 积极鼓励扶持有经营实力的龙头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组织、种养大户, 对本地农业地理标志产品进行系列开发利用, 建大产业, 创大品牌, 进大市场, 提高农产品市场占有率。

四、突出保障建体系, 着力健全农业产业科学发展机制

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是集食物保障、原料供给、资源开发、生态保护、经济发展、文化传承、市场服务等产业于一体的综合系统, 是多层次、复合型的产业体系。庄浪县的苹果、畜牧、洋芋等产业特色鲜明、质量上乘、前景看好, 要做大做强庄浪县的农业特色产业, 必须抓好产业体系建设。

㈠完善基础设施体系加大投入力度, 加强项目建设, 谋划实施一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切实改善生产设施条件。加快乡村公路、梯田产业路建设步伐, 形成方便快捷的循环交通路网, 为加快特色产业开发、提高梯田综合效益打好基础。组织实施农田灌溉、中小流域治理、水源调蓄、山洪灾害防治和水资源保护等民生水利工程, 努力实现全县川区水利化、灌溉节水化和人饮自动化。加快低标准梯田改造步伐, 为实现大面积机械化耕作创造条件。

㈡完善农产品流通体系积极扶持贩运大户组建专业协会或专业合作社, 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 逐步增强农户开拓市场和抵御市场风险能力。支持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改造升级, 鼓励和引导龙头企业参与农产品交易公共信息平台、现代物流中心建设, 支持龙头企业建立健全农产品营销网络, 加快“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 促进高效畅通安全的现代流通体系建设, 扩大“农超对接”规模, 推动本地农产品进超市、进商场, 促进产销有效对接。支持龙头企业改善农产品贮藏、加工、运输和配送等冷链设施与设备。

㈢完善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服务体系结合贯彻落实今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 深化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 建立健全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站、果业工作站、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基层公共服务机构, 配齐基层服务设备和人员, 大力提高基层服务队伍的素质, 为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服务体系。

㈣完善农民教育培训体系有效整合县内各类培训资源, 大规模、多层次、多渠道开展劳动力转移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 切实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职业技能和经营能力。特别是围绕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 有针对性地搞好果园管理技术、旱作农业技术、现代设施农业、节水灌溉、优质新品种推广、病虫害综合防治、先进农机具应用、农产品加工增值技术等方面的宣传培训和普及推广, 引导农民改变只重经验种植、不重科技应用, 只重提高产量、不重优质高效, 只重自给自足、不重商品生产的陈旧观念, 促使农业走上依靠科技的轨道。

篇4: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 加快建设优势产业带

下一步,白山市将按照打资源牌、走特色路的总体思路,立足资源优势,以转方式、调结构、抓特色、促发展为主线,大力发展立体生态效益型特色农业,在保护好生态环境和森林资源的情况下,加大林下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扩大特色农产品基地规模,壮大特色农产品加工企业,稳步实现特色农产品经济总量和产业效益同步提升,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农业农村经济实现平稳健康发展。

一、调整种植业结构

立足白山资源禀赋和优势特色,坚持差异化发展思路,围绕参、蛙、菌、药、菜、牧、果、蜂八大产业板块,认真组织实施种植业结构调整工程,大力发展具有长白山区域特征的生态效益型特色农业。采取示范拉动、龙企带动、政策推动等推进措施,不断扩大高效经济作物种植规模,提高特色经济作物和蔬菜生产比重。

二、建设特色农产品基地

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发展模式,大力发展专业乡镇、专业村屯,全力推进长白山道地药材、林蛙、山野菜、北五味子、蓝莓等为代表的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

三、发展产业化经营

按照“以工业化思维谋划农业,以产业化经营推进特色农产品产业发展”的基本工作思路,突出抓好浑江食用菌、江源蓝莓、临江葡萄、靖宇中药材、抚松人参、长白人参六个产业化园区建设。加大对外招商力度,引大企名企落户园区,全力打造以生态为标签、以品牌为支撑、以信誉为保障的长白山绿色食品产业集群。以园区建设为载体,加强特色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培育。集中精力、务求实效抓好龙头企业产业化项目建设,加快形成参、蛙、菌、药、菜、牧、果全产业链,提高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率。全力打造诚信品牌和知名品牌,鼓励更多的企业和产品品种加入“长白山”品牌,加强与名牌企业合作,借力借势发展我市特色农产品产业。

四、重点突破人参产业

紧紧抓住人参产业被列入国家重点培育发展接续替代产业的有利机遇,全力抓好两大产业、四大园区(新增江源人参产业园区)、四大基地、五个中心建设,努力把人参产业建成强市富民的支柱产业、绿色转型发展的支撑产业。按照适度发展林地种参、稳步发展非林地种参、大力发展林下参的思路,突出抓好人参生产基地化、安全化、标准化建设,全市人参(西洋参)GAP生产面积稳定在2000万平方米,林下参发展到55万亩,非林地栽参发展到600万平方米。加大人参精深加工企业招商引资力度,深化同恒大、香雪制药等企业集团的战略合作,建立人参高新技术园,精深开发人参药品、食品、化妆品、动物饲料添加剂等系列产品,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人参附加值和转化率。全力打造万良人参新城,加快推动万良国家级专业市场的评审申报和挂牌工作,把人参产业真正纳入国家级产业平台管理。积极推进国家级长白山人参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建设,健全人参流通可追溯体系,努力把白山建设成为产业体系完备、经济效益显著、文化影响深远的国家级人参产品交易平台和世界人参集散地。

五、强化科技创新推广

紧密结合特色农产品产业生产实际,深入实施科教兴农战略,从源头抓起,从生产环节入手,认真搞好农民技术培训,大力推广特色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技术,不断提高科学化种植水平。重点推广人参标准化生产、林蛙规范化养殖、食用菌规范化栽培、中药材标准化生产等20项技术。充分发挥市、县人参(特产)研究所在产业发展中的骨干作用,以企业为载体,以政府为媒介,主动与省内外大专院校、科研单位进行科研合作,加快推动参、蛙、菌、药、菜、牧、果、蜂八大板块新产品、新成果开发。积极为企业搭建新成果转化对接平台,加快推动传统加工方式向高新科技成果转化。

六、打造电商营销平台

电商平台建设是未来发展的方向,立足长白山绿色生态发展这一主题,扎实抓好渤海商品交易所、邮乐网等一批电商平台建设,全力打造长白山绿色家园板块,建设以生态为标签、以品牌为支撑、以信誉为保障的长白山绿色、有机、无污染农特产品集群。同时,继续借助淘宝网、京东商城、微信等大型电子商务平台,鼓励全民创业建网店,打造一批“淘宝村”,让白山优质农产品借助现代化手段走出大山、卖出身价。

篇5: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 加快建设优势产业带

阿里巴巴农业2013-02-18来源:新农村商网专题:农业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自治区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以全面推进“两区”建设为契机,按照“一优三高”农业发展总体要求,进一步创新产业扶持机制,调整优化农业结构,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推进我区农业特色优势产业集聚升级,努力打造一批优质农产品产业带、一批加工销售龙头企业、一批知名品牌,把我区建成全国重要的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示范基地,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特提出以下政策意见。

一、着力推进特色优势产业提质增效

建立自治区与市县协调推进工作机制,对全区分布范围广、发展潜力大、品牌优势明显,在农业农村经济所占比重高的优质粮食、园艺、马铃薯、清真牛羊肉、奶产业、枸杞、葡萄、适水产业、优质牧草产业和农作物种业,由自治区整体规划、统筹布局、政策引导,区市县共同推进,重点扶持。红枣、苹果、中药材、压砂瓜、鸡、生猪、西芹等地方特色产业和产品,充分发挥市县的自主作用,由已形成一定优势的相关市县,结合实际制定发展规划,自治区定向支持,促其发展。

(一)优质粮食产业。

提升主要粮食作物良种化水平,支持有品种权、具备原种生产条件的科研单位、企业建设稻麦原种扩繁基地,按照区内原种销售量,每公斤补助1元;支持制种企业购买原种,建设集中连片1000亩以上的优质水稻、小麦良种生产基地,按照区内良种销售量,每吨补助100元。补助后原、良种实行限价销售,让利于农民。

促进粮食作物大面积均衡增产,按照“三覆盖,五统一”(良种覆盖、测土配方施肥和病虫害专控防治达到100%,统一品种、统一播种、统一水肥管理、统一病虫防治、统一机械作业)的要求,开展粮油高产创建活动,支持县(市、区)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加工企业,引导带动农民建设小麦、玉米、水稻、马铃薯、小杂粮和油料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每年100个,其中农业部安排下达80个、自治区配套创建20个,每亩补助16元,重点支持配方肥应用、病虫害统防统治和综合配套技术推广,实行示范片补助政策公示制度,接受群众监督。

支持中南部地区发展旱作节水农业,在中南部地区推广覆膜保墒集雨补灌旱作节水农业技术200万亩,其中:秋季全膜120万亩、秋季半膜40万亩、早春全膜40万亩。按照“村申报、乡实施、县验收、区抽查”的方式组织实施,每亩地膜补助50%,农民自筹50%。

(二)园艺(瓜、菜、花卉、设施水果)产业。

扩大设施园艺规模效益,以农民为主体,重点支持千家万户扩大规模,推进设施园艺规模扩张和旧棚改造。新建日光温室每亩补助5000元;新建大中拱棚每亩补助2000元;改造日光温室每亩补助2000元。鼓励设施园艺生产经营企业与农民实行联合,建设基地,向农民提供种苗、农资、产品营销等社会化服务,带动农民共同致富。企业自建日光温室超过50亩的,原则上不再补助;空棚率超过10%的县(市、区),设施园艺整体上不予支持。

推进工厂化集中育苗,支持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育苗大户开展园艺作物标准化、商品化集中育苗。对年育苗能力500万株以上、90%以上供应当地农户的育苗中心,主推品种每推广销售1万株补助500元,主要用于配套育苗床架、喷灌等设施。补助后种苗实行限价销售,让利于农民。

推广提质增效关键技术,重点支持日光温室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示范推广,以园区为单位整体推进,每年推广实施1万栋,每栋补助200元,主要用于统一采购菌种。

建设高标准外销蔬菜基地,支持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建设高标准外销蔬菜基地,新建集中连片1000亩以上,与农民建立紧密利益联结机制,配备喷灌、1 滴灌等节水灌溉设施,实行统一品种、统一购药、统一标准、统一检测、统一标识、统一销售,每亩一次性补助100元,主要用于配套杀虫灯等设施设备、品牌创建保护等。

建设高标准花卉、设施水果基地,支持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家庭农场、专业大户新建集中连片200亩以上的高标准花卉、设施水果基地,配备喷灌、滴灌等节水灌溉设施,花卉基地每亩一次性补助1000元,设施水果基地每亩一次性补助500元,主要用于种球、种苗引进、病虫害防治、配套相应设施设备等。

(三)马铃薯产业。

提升种薯繁育能力,加快一级种薯示范推广。在继续执行中央马铃薯脱毒种薯三级繁育体系建设项目的基础上,采取政府与企业双向投资机制,强化市场引导,逐步推行马铃薯种薯企业自繁自育,农民自选自购。支持马铃薯种薯繁育单位(企业)繁育马铃薯原原种,2013年每粒补助0.2元,2014年每粒补助0.1元,2015年不再补助,全面推向市场。加强种薯质量监管,严格建档立卡,鼓励种薯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马铃薯原种、一级种生产基地,支持马铃薯一级种薯示范推广。每年一级种薯整村推进200个,到2015年一级种薯整村推进村达到600个,按平均每亩用种薯100公斤计,每公斤补助种薯生产企业0.4元,补助后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组织生产的一级种薯实行限价销售,让利于农民。

(四)清真牛羊肉产业。

滩羊:加快滩羊品种提纯复壮,以滩羊养殖专业村、规模养殖场为重点,支持存栏滩羊母羊30只以上的养殖户(场)繁育推广周岁龄滩羊种公羊,每只一次性补助800元;在盐池、同心、海原、红寺堡等滩羊养殖核心区建立二级以上优质滩羊种母羊群,支持存栏滩羊母羊30只以上的养殖户(场)开展滩羊保种选育,每只种母羊一次性补助100元,实行整村推进,整场优化,建档立卡、在线管理。加强滩羊规模养殖场(园区)建设,支持企业、农民联户新建规模养殖场(园区),棚圈面积达到1500平方米以上,符合《宁夏标准化羊场建设规范》(DB64/T749-2012),按照棚圈建设面积,每平方米一次性补助100元,主要用于水电路、防疫、饲草料调制等基础设施配套。支持规模养殖户改善饲喂条件,转变饲喂方式,对新建棚圈面积达到150平方米以上,滩羊母羊存栏100只以上,按棚圈建设面积,每平方米一次性补助100元。支持龙头企业开拓滩羊肉高端市场,对有稳定的外销市场,有与农户联合建立的养殖基地或自建基地,通过分割加工、品牌营销,面向高端市场,年销售滩羊肉200吨以上的龙头企业,销售价格高于市场价15%以上,年销售量每增加10吨,以奖代补2万元。

肉牛:加快肉牛品种改良,每冷配1头,补助冻精、液氮等18元。加强良种繁育推广,支持饲养基础母牛5头以上的养殖户(场),每繁育1头犊牛一次性补助500元,实行建档立卡,在线管理。发展中南部肉牛养殖专业村,采取整村推进,对农户新建棚圈60平方米以上,青贮池30立方米以上,肉牛存栏达到5头以上,按棚圈建设面积,每平方米一次性补助100元。发展适度规模养殖,支持企业、农民联户新建保准化规模养殖场(园区),新建棚圈面积达到2000平方米以上,存栏肉牛200头以上(基础母牛存栏40%以上),符合《宁夏标准化肉牛场建设规范》(DB64/T756-2012),按照棚圈建设面积,每平方米一次性补助100元,主要用于水电路、防疫、饲草料调制等基础设施配套。推进高档肉牛生产,支持养殖,加工企业建立高档肉牛生产基地,完善繁殖、育肥和加工销售生产体系,对年销售高档牛肉50吨以上的龙头企业,销售价格高于普通牛肉价格一倍以上,年销售量每增加10吨,以奖代补2万元。

(五)奶产业。

加快奶牛“出户入场”,支持企业、农户新建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并通过收购、托管、租凭、入股等方式接纳散养奶牛入场,完善企农利益联结机制,实行“统一管理、统一饲养、统一繁育、统一防疫、统一检测、统一销售”。棚圈面积达到2500平方米以上,存栏奶牛 2 200头以上,符合《宁夏标准化奶牛场建设规范》(DB64/T759-2012),按照棚圈建设面积,每平方米一次性补助200元,主要用于水电路、挤奶设施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高产种子母牛繁育基地,支持标准化奶牛养殖场,引进国外高质量冻精,实施性控胚胎移植,开展智能化精准养殖,打造种子奶牛(成母牛年均单产9000公斤以上)繁育基地。对种子母牛存栏达到300头以上的奶牛场,每场一次性补助10万元。开展乳肉兼用牛新品种养殖示范,支持扬黄灌区、奶业新发展区规模肉牛养殖场,开展乳肉兼用牛新品种养殖示范,对新建的乳肉兼用牛新品种示范场,基础母牛存栏达到200头以上,每个示范场一次性补助20万元,主要用于引进乳肉兼用牛种公牛冻精、配套挤奶设备、完善基础设施等。

(六)优质牧草产业。

加快中南部地区苜蓿更新种植,实施国家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每年支持中南部地区退化苜蓿更新复种114万亩,每亩良种补助50元。建设优质饲草料基地,实施国家退牧还草工程,加快盐池、同心、海原等中南部地区优质人工饲草基地建设,对集中连片1000亩以上的,每亩一次性补助160元;实施国家奶牛苜蓿推进计划,支持草业公司、养殖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有灌溉条件的区域,对选用适宜品种,推行根瘤菌接种,精量播种、测土施肥、适时机械收获等适用技术,集中连片3000亩以上,并建立稳定产加销经营模式的高产优质苜蓿示范基地,每亩一次性补助600元。推进牧草产业化经营,支持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家庭农场、专业大户面向农户开展适时机械收割、订单收购、包膜加工。对组建牧草联合机收服务队,年收割农民苜蓿5000亩以上,每亩补助30元;对订单收购农民苜蓿草(折干物质)3000吨以上,每吨补助30元;对生产包膜青贮2000吨以上,每吨补助30元。

(七)农作物种业。

加强种业能力建设,在不同农业生态类型区域,每年建设100亩以上的农作物新品种展示推广园区15个,每个补助20万元。鼓励种子企业、科研院所开展新品种选育,对通过自治区审定的主要农作物新品种,每个品种补助3万元-5万元;对自主选育并通过审定,3年内推广面积达到20万亩以上的主要农作物优新品种,每个品种补助50万元。培育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鼓励种子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及股份制改造,做大做强,对取得自治区核发生产经营许可证,在本区工商部门注册,注册资本3000万元以上,种子繁育基地1万亩以上的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每个一次性补助100万元;对取得农业部核发生产经营许可证,在本区工商部门注册,注册资本1亿元以上、种子繁育基地3万亩以上并建设大型现代化种子加工中心的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每个一次性补助400万元。补助资金主要用于加工设备、仓储设施升级改造、检验检测仪器设备配套及质量追溯体系建设。

(八)道地中药材产业。

加强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鼓励草原承包大户等培育野生甘草采种基地,对集中连片2000亩以上的野生甘草采种基地,每亩补助20元;支持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建设集中连片100亩以上的甘草、黄芪、黄芩、板蓝根、银柴胡等中药材良种繁育基地,出苗率达到70%以上,推广育苗新技术,每亩一次性补助100元。加强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建设,支持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建设集中连片500亩以上的甘草、黄芪、黄芩等中药材种植基地,重点示范推广规范化种植技术,每亩一次性补助100元。

(九)地方特色产品。

按照“优势互补,全面提升”的原则,对于具有一定规模、在县域经济占有一定比例的鸡、生猪、小杂粮、小茴香、西芹、辣椒、红葱、黄花菜、苗木等地方特色产品,实行“市县申报、专家评审、竞争立项、自治区确定”的工作机制,项目资金打捆整合,由自治区农牧厅、林业局、财政厅直接分配,切块到县,重点开展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推广、品牌培育和市场体 3 系建设等。每年对产业发展情况、项目执行情况、资金使用情况等进行综合考核,作为下一项目资金分配的重要依据。

二、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支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鼓励龙头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收购控股等方式组建大型企业集团,优先将符合条件的龙头企业纳入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库重点培育,对在宁夏依法工商注册和税务登记,进入辅导期拟上市的龙头企业,一次性奖励50万元;对成功挂牌上市的龙头企业,按照《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鼓励和扶持企业上市工作的若干意见》(宁政办法【2008】180号)执行。加大招商引资,支持引进国内外大型企业,开展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享受自治区招商引资有关优惠政策。

支持龙头企业改造升级,对龙头企业开展技术改造、产品研发、固定资产投资等,扩大生产规模,提升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川区贷款800万元以上、中南部地区贷款300万元以上,根据金融机构贷款凭证,给予贴息补助。单个企业年贴息总额不超过100万元。

支持龙头企业建设种养基地,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采取“企业十合作组织十农户”模式建设原料生产基地,当年流转土地1000亩以上,与农户签订正式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吸收40%以上流转区农民以产业工人身份优先进入企业或基地务工,每亩补助50元。对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与当地农户签订稳定的农产品购销合同,当年订单收购初级农产品达到1000万元以上,辐射带动农户1000户以上,每个一次性补助30万元。对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通过承贷承还、信贷担保等形式支持农户建设标准化种养基地(原料基地)500万元以上,根据金融机构贷款凭证,给予贴息补助。单个企业年贴息总额不超过100万元。

支持龙头企业开拓市场,对龙头企业在国内大中城市新建宁夏特色农产品直销店、外销窗户,年销售额在1000万元以上,每个一次性补助20万元(枸杞、葡萄酒外销窗口按照枸杞和葡萄产业政策执行)。对龙头企业建设鲜活农产品运储初加工冷链体系,年销售蔬菜1500吨以上、肉禽蛋奶鱼1000吨以上的,每个一次性补助30万元,重点用于冷链车辆、预冷库、冷藏库补助。对龙头企业参加自治区组织的区内外各类农产品展示展销会,根据参加次数和参展规模,适当补助摊位费、广告费等。对龙头企业参加自治区组织的国外展会,其费用范围及标准按《中国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管理办法》的规定执行。对新获得中国驰名商标的农产品,纳入自治区商标战略奖励政策。

支持龙头企业提升自身素质,对龙头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合作,创建农产品加工、开发、贮藏、保鲜等科技研发中心,经考核验收达标的,每个一次性补助10万元。对龙头企业引进吸收再创新国内外先进技术成果,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并发挥效益的,每项一次性补助10万元。对龙头企业科技投入200万元以上,按照基准利率上浮3个点,给予贷款贴息补助,单个企业年贴息总额不超过100万元。支持龙头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培训,每年选择100名国家和自治区级龙头企业经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法人,集中参加国内外企业管理专题培训,每年补助培训经费100万元。加强龙头企业运行监测,动态管理,能进能出,优胜劣汰,对优秀龙头企业,给予适当奖励。

支持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加快发展,坚持依法有偿自愿,鼓励土地承包经营权向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民流转,培育各种类型的专业大户、家庭农(牧、林)场,对专业大户、家庭农(牧、林)场流转土地200亩以上,连续三年每亩给予50元的补助。按照“积极发展、逐步规范、强化扶持、提升素质”的要求,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创建活动,对入社农户100户以上,开展统一新品种引进、投入品购销、生产技术推广、病虫害防治、产品分级包装、收购销售等服务,经考核验收,认定为自治区示范合作社,每个一次性补助10万元。

支持休闲农业发展,围绕黄河金岸、贺兰山沿线、生态六盘,支持引导以农民为主体发展休闲农业,拓展农业功能,促进农民增收和城乡统筹发展。对符合县域经济发展规划,布局合理、特色突出、经济效益显著,经营面积达到100亩以上,在金融部门贷款30万元―200万元的休闲农业场点,根据金融机构贷款凭证,给予贴息补助。

三、加强农业特色优势产业科技支撑

加强产业技术支撑体系建设,完善13个特色优势产业技术支撑体系,优化专家团队结构,竞争确定首席专家,任期三年,通过农科教、产学研相结合,吸纳多方技术人员参与。专业服务团队负责制定产业发展技术规划,遴选产业主推技术、主导品种,指导龙头企业、示范基地开展产前产中产后关键技术集成推广,根据服务企业、示范基地的数量、成效和实际蹲点服务的天数及考核结果,安排专家团队科技服务工作经费10万元―20万元。针对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关键技术瓶颈,择优确定专家团队,竞争承担自治区农牧、林业等部门及特色优势产业指导组确定的特色产业关键技术研发项目,对完成项目任务的,每个专家团队补助20万元―30万元。

开展重大农业技术推广,围绕13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以现代农业产业技术支撑体系为依托,以自治区现代化农业示范基地为载体,由自治区农牧、林业、财政等部门及产业专家团队,分产业制定重大农业技术推广项目三年规划和实施方案,打破行业和区域界线,面向全区农技推广单位、科研院校、龙头企业、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农技人员,公开招标,竞争立项,经自治区农牧、林业主管部门专家评审后下达项目目标任务,对考核验收合格的,按照项目计划每个补助50万元―100万元。

创新农技推广服务模式,充分调动农技人员积极性,支持农技人员完成本职工作的前提下,创办和领办经营性农业科技服务

组织(专业合作组织),或到示范园区承包经营设施种养业50亩以上(水产200亩以上),为农户提供技术培训、种子种苗供给、病虫害防治、农机化作业、农产品销售等服务,辐射带动农户100户以上,经考核完成工作任务的,每个补助10万元。

加强新型农民培训,整合各类培训项目,由自治区农牧、财政等部门,分产业分提出培训计划,面向社会公开招标,择优确定培训机构。筛选具有一定文化程度和产业基础的职业农民3万人,围绕特色优势产业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应用,每年集中脱产理论培训5天,现场实训5天,连续培训三年。每年通过技术人员入户现场指导、组织农民到周边示范基地观摩学习、科技文化赶集等方式,普及性培训农民5万人,受训3天(次)以上;每年筛选文化素质较高的优秀青年农民300人,开展农产品加工、运销等创业培训,集中脱产培训10天以上,通过创业带动其他农户发展。

四、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支持全区现有7个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每个市场补助资金20万元,用于购置快速检测设备12台;支持每个县(市、区)选择1个综合批发市场,每个市场补助资金10万元,用于购置快速检测设备6台;由农牧部门下达检测任务,检测数据联网监督,实现检测、处置、执法联动。加强乡镇农产品监测体系建设,每年支持63个乡镇,每个乡镇补助资金2万元,用于购置快速检测设备1套。配合中小学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支持中南部市、县(区)农牧部门加强初级农产品检测,每县(区)每年补助检测费5万元,每市每年补助检测费10万元。

推进“三品一标”认证,以县(市、区)为单位,每年建设全国绿色有机食品标准化生产基地2个,集中连片种植同一种作物不少于10万亩(蔬菜不少于3万亩),每个补助15万元;当年认证“三品一标”数量达到10个以上,其中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地理标志农产品不少于3个,根据具体认证数量,每县补助10万元―20万元。

加强农业投入品监管,开展“绿剑护农”行动,按照统一标识,统一进货、统一配送、统一明码标价、统一台账制度、统一服务规范的要求,每年创建农资经营示范店30个,每个一次性补助2万元。

五、加快提高现代化农业机械化生产水平

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继续执行国家补贴不超过机具价格30%的补贴比例,且单机补贴额最高不超过5万元。100马力以上大型拖拉机、高性能青饲料收获机、大型免耕播种机、挤奶机械、大型联合收割机、水稻大型浸种催芽程控设备、烘干机单机补贴限额可提高到12万元;200马力以上拖拉机单机补贴额可提高到20万元。利用自治区财政资金对马铃薯生产机具、玉米收获机具、牧草收获和包膜机具,在国家补贴的基础上再累加补贴10%-20%。调研制度全价购机、定额补贴试点方案,先行试点积累经验后,在全区逐步推行。

推进特色产业全程机械化生产,全区建设2000亩以上玉米、马铃薯、水稻、苜蓿全程机械化生产示范园区,每个补助10万元,重点开展机械化收获、育插秧、高效植保等农机化新机具、新技术推广。提升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支持建设农机作业公司、农机维修站(点),投资150万元以上的,每个补助30万元-40万元;继续推行农机免费管理,提高农机安全监管水平,补助资金500万元。

六、加快推进生态移民村特色产业发展

促进生态移民村特色产业发展,生态移民村日光温室、大中拱棚、养殖棚圈等基础设施建设按照自治区生态移民补助政策执行。从2013年开始,按照“项目支撑、示范带动、整村推进”的原则,以农业技术部门、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为主体,每个生态移民村成立一个产业发展技术指导服务组,技术人员驻村包户指导、蹲点帮扶,一定三年不变。技术指导服务组根据帮扶村实际,制定生态移民村特色产业发展项目规划和实施方案,建设产业示范基地,普及推广节水灌溉、覆膜保墒、设施种养、病虫害防治等先进适用技术,报经自治区农牧、林业等主管部门组织专家评审后,下达目标任务和项目计划,对考核验收合格的,按照项目计划每个补助50万元―100万元,重点用于技术培训、种苗、滴管设施、饲草料青贮、动物疫病防控等物化技术配套和先进适用技术示范推广等。补助资金不得用于生产性补助和基础设施补助。建立主管部门、服务对象监督考核机制、根据生态移民村特色产业发展项目规划,经考核完成任务的技术指导服务组,给予适当奖励。

七、强化现代农业激励保障能力建设

(一)开展创建自治区农业特色优势产业示范县创先争优活动。创新扶持方式,鼓励各县(市、区)发展壮大特色主导产业,开展农业特色优势产业示范县创建活动。从2013年起,按照“县区申报、专家评审、自治区确定”的原则,每年根据各地产业规模效益、科技水平、经营机制、产业链条、市场开拓、资金投入、农民收入等指标,进行综合考核,择优评选,特等奖1个,以奖代补200万元;一等奖2个,其中川山区各1个,每个以奖代补150万元;二等奖5个,其中川区3个、山区2个,每个以奖代补100万元;三等奖5个,其中川区3个、山区2个,每个以奖代补50万元。对于达到自治区农业特色优势产业示范县创建标准的县(市、区),予以挂牌命名。奖励资金主要用于下一当地农业产业发展。

(二)开展金融担保贷款。各类金融机构对农村信贷要降低门槛,放宽政策,支持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建立农业产业化担保风险补偿机制和农业政策性担保保证金规模持续增长机制,自治区财政安排1000万元,搭建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专业大户融资担保平台,按照1:5的比例通过银行放大贷款,滚动使用,发展特色产业。

(三)推行农业保险补贴。实行农业保险保费补贴,鼓励农户、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参加农业保险,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种植业和林果业,小麦、水稻、玉米、葵花保费中央财政补贴40%,自治区财政补贴40%,投保人缴纳20%;其他品种自治区财政补贴50%,6 市县财政补贴30%,投保人缴纳20%。养殖业、奶牛保费中央财政补贴50%,自治区财政补贴35%,市县财政补贴5%,投保人缴纳10%;能繁母猪保费中央财政补贴50%,自治区财政补贴30%,投保人缴纳20%;肉牛基础母牛、肉羊种羊、基础母羊保费自治区财政补贴50%,市县财政补贴25%,投保人缴纳25%。

(四)规范资金拨付机制。各市、县(区)组织申报项目,自治区农牧厅、林业局等会同自治区财政厅审查后下达项目确认计划,并先期预拨50%-70%项目资金,其余待验收合格后予以拨付,各县(市、区)财政、农牧、林业等部门对于验收合格的项目,应及时拨付项目资金,不得延误。未完成任务的项目,扣回先期预拨资金。稻麦原良种、水稻秧苗、马铃薯一级种薯、园艺作物种苗、龙头企业带动农户建设种养基地、承贷承还贴息等补贴农户资金,通过企业兑付。

(五)完善财政支农正向激励机制。按照“目标统一、渠道不变、合理分工、管理有序”原则,加强部门协调和涉农项目资金整合,集中力量、形成合力,推进特色产业发展。坚持大干大支持、小干小支持、不干不支持,依据项目执行情况、资金使用情况、产业发展情况等考评结果,作为下一产业化项目安排、资金分配的主要依据,形式以考评结果为导向的资金分配机制。加强对特色优势产业带和产业大县扶持力度,补助资金重点向专业大户、家庭农牧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倾斜。要优化安排生态移民村、妇女创业小额贷款从事的特色产业项目,到户补贴资金要向产业扶贫示范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少生快富户倾斜。建立自治区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原则上不低于上财政收入法定增长比例。

(六)加强项目监督检查。自治区农牧厅、林业局、财政厅根据政策意见制定具体实施细则和检查验收办法。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对农业产业发展的组织协调和指导服务,落实好项目实施及资金监督管理,项目确认计划、检查验收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确保项目实施公正透明、优质高效;确保项目资金及时落实到位,专款专用,不得截留、挪用。如发现挤占挪用、虚报冒领等违纪违规行为的,将依照《国务院财政资金监督管理办法》(国务院427号令)、《宁夏回族自治区专项资金监督管理办法》(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令第69号)和自治区《关于专项资金管理使用中违纪违规行为党纪政纪处分规定》(宁党办【2006】54号)等相关法规制度严肃查处。

篇6: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 加快建设优势产业带

(试行)

(甬政发〔2008〕110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

为扎实推进实施工业创业创新倍增计划,加快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培育建设一批新兴、特色优势产业基地,根据市政府《关于实施工业创业创新倍增计划的若干意见》(甬政发〔2008〕37号)精神,特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产业基地是指依托当地资源、经济、科技、人才等优势,以产业政策为导向,发展前景良好、行业特色鲜明、技术水平先进、市场竞争力强、布局相对集中的产业群体以及外部发展环境配套完善的产业集聚地。

我市培育和扶持产业基地的总体要求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定不移地走融合信息化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充分调动各级政府和企业的积极性,围绕国家九大重点产业振兴规划为目标,以创新转型发展为主题,以创建国家级各类先进制造业产业基地为导向,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培育工业创新机制,优化创新环境,发挥各类工业园区(含开发区、城市功能区等,以下简称各类园区)及块状特色产业集聚区的产业基础、资源及创新要素集聚等比较优势,进一步优化区域功能布局,突出重点园区、核心企业、知名品牌、重大项目、优秀服务平台,促进产业集群化、企业集聚化、工业园区化、分工专业化,加快产业集聚发展和优化升级,建设国内领先、富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实现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发展目标

我市培育和扶持产业基地的总体目标是,进一步优化功能布局,突出主导产业,加快把各类产业基地建设成为国家级的现代先进制造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有优势的高端服务业基地、创业创新的优质服务基地。到2012年,集群化发展的新兴、特色优势产业基地实现的具体目标是:规模总量倍增,完成工业增加值2700亿元,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75%左右;创新能力突出,规模以上企业技术开发经费投入超过150亿元;新产品产值率显著提高;资源集约利用,单位土地面积实现工业增加值比2007年提高60%以上;规模以上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超过13万元/人·年,比2007年提高60%以上;综合功能优化,培育形成50个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产业集聚发展的新兴和特色优势产业基地,产业布局显著优化。

三、培育重点

(一)余慈产业区块:含慈溪、余姚等杭州湾沿岸地区,以慈溪杭州湾新区和余姚工业园为重地,立足现有产业基础,着力优化产业结构,培育品牌家电、高档纺织化纤、先进装备、新材料、新光源、医疗及保健设备、软件及服务外包等产业基地。

(二)临港产业区块:含慈东产业园区、镇海、北仑、大榭等区域,以经济技术开发区、保税区(出口加工区)、大榭开发区、化工园区、镇海经济开发区为重点,打造石化、先进装备、电子电器、新材料、新光源、软件及服务外包、文具等产业基地。

(三)绕城产业区块:沿绕城高速公路,主城区外围环状产业带,含鄞州、奉化、江北及镇海部分区域,以鄞州工业园区、望春工业园区、奉化经济开发区、鄞州投资创业中心、江北投资创业中心为重点,打造先进装备、高档纺织服装、电子电器、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基地。

(四)都市产业区块:包括海曙、江东、江北等中心城区和宁波国家高新区、鄞州中心区等区域,是我市人才、信息和高端服务密集区,重点培育和发展资源能源投入少、知识资本密集、低污染(无污染)、高效益的研发、创意、总部经济等生产性服务业和高端服务业,建设软件及服务外包、新材料、新能源、新光源等新兴产业基地。

(五)象山港产业区块:沿象山港沿岸,含鄞州、奉化、宁海和象山等地,突出发展生态型经济,重点发展先进装备、高档纺织服装、高档文具、新材料、新能源、新光源等产业基地。

四、申报、认定与管理

(一)申报条件

申报宁波市级产业基地需有相对明晰的空间区域,而且有明确的发展规划、主导产业、龙头企业、主管部门及扶持政策措施,自主创新能力突出,节能减排成效明显等。具体包括以下条件:

1.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符合国家九大重点产业振兴规划,有培育申报国家级各类先进工业产业基地的潜能和基础,有切实可行的中长期发展规划,主导产业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创新能力强,在未来5年内具有较大的发展前景。注重环境保护以及能源、土地、生态资源的集约利用,资本、技术、土地等资源使用效率高。不得有国家产业政策明令禁止或淘汰的产业、生产工艺。

2.主导产业明确。有集群发展前景,已形成产业特色,在国内有一定的品牌优势或规模优势,产品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和技术水平,主要产品在全国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特色优势产业基地主导产业年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新兴产业基地主导产业年销售收入5亿元(软件及服务外包产业基地要求1亿元)以上或者占所在区域工业总产值的50%以上。

3.重点企业带动。特色优势产业基地内有年销售收入超1亿元的企业,拥有宁波市级以上品牌不少于3个;软件及服务外包产业基地内有年销售收入超1000万元的企业;其他新兴产业基地内有年销售收入超5000万元的企业,拥有高新技术企业或宁波市级以上企业研发机构。以龙头企业为主体,具有专业分工细

致、上下游产品配套的生产体系。

4.创新能力突出。特色优势产业年创新投入达到5000万元以上,企业研究开发经费总和占基地相关产业年销售收入的2%以上,新产品产值率13%以上,有3项以上授权发明专利或10项以上实用新型专利;软件及服务外包产业的企业研究开发经费要占基地相关产业年销售收入的10%以上,有3项以上软件著作权登记;其他新兴产业的企业研究开发经费总和要占基地相关产业年销售收入的3%以上,新产品产值率15%以上。

5.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已建成或已规划建设科技含量较高的研发设计、人力资源、创业投资、信息服务、知识产权等公共服务平台,能够为基地内的企业提供完善的公共配套服务,实现资源共享。

6.当地政府支持力度大。所在地方政府(管委会)对特色产业基地的发展有明确的中长期目标并切实保障实施,有明确且统筹实施的产业政策、财政政策和资源保障政策,在土地、资金等方面有明确的支持措施,每年财政安排一定规模的专项资金用于产业基地的建设与发展。

(二)申报程序

县(市)区工业主管部门向当地政府提出申报申请;当地政府初审同意后上报给宁波市工业“两创”倍增计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市倍增办)。

(三)认定授牌

市倍增办组织有关部门,邀请专家进行评审,对符合条件的,报请市政府同意,给相关产业基地授予牌匾。

(四)评价考核

加强对市级产业基地进行跟踪管理,产业基地应定期向有关职能部门报送基地发展信息。市倍增办组织有关部门对县(市)区政府基地建设进展情况实行年度考核,对考核不合格的,实行限期整改;整改后仍不合格的,取消宁波市级产业基地称号。

五、政策扶持

(一)加强组织领导。宁波市实施工业“两创”倍增计划领导小组是全市产业基地建设的组织领导机构,负责认定产业基地,制定扶持政策,协调产业基地建设推进中的重大问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经委)具体负责跟踪、监督、指导基地的建设、发展和政策落实,以及产业基地的具体认定工作。县(市)区政府是当地产业基地建设的责任主体,负责总体规划、协调推进、政策扶持等,同时协助推进全市同类产业发展;县(市)区工业主管部门是具体的推进运作单位,负责日常工作。

(二)推进政策联动。各级政府和各有关职能部门要推进政策联动,政策资源和要素资源向产业基地倾斜,产业基地内企业实施的先进技术和工艺设备投资项目,优先列入市工业、科技、信息产业、外经贸等相关主管部门的项目计划,新开工项目原则上要进产业基地。

(三)鼓励实施“低产田改造”。鼓励企业通过技术改造、优质项目引进、合资合作、转变经营等各种方式提高单位土地产出。产业基地内,列入市级重点“低产田改造”的企业(认定办法另行制定),自认定当年起3年内,其实际上缴税收地方留成额比上年环比增长部分,按50%补贴给企业,由市县两级财政根据各自分成比例分担。

(四)鼓励实施“零土地技改”。市级产业基地内企业实施经认定的“零土地技改”项目,由当地财政根据关键生产设备及工艺技术投资额的8%给予最高300万元的补贴,奉化、象山、宁海三县按市县两级财政3:7的比例分担。

(五)优先保障要素供给。产业基地进行技术改造、项目引进时,对符合产业政策导向、技术水平先进、产出效益良好、符合节能环保要求的优质项目,在土地、资金、水、电、汽等要素供给方面率先保障,产业基地建设推进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积极配合,工业用地可按产业基地的性质进行定向招拍挂,政策性贷款、差别水电气价等政策优先在产业基地内实施。

(六)加强政府采购扶持。实施政府“订购”制度,对于产业基地需要研究开发的公共和关键技术、公共服务及软科学研究课题等,通过政府“订购”方式面向全社会招标,签订合同,明确相关的权益和激励办法。政府采购的目录,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列入产业基地内企业生产的产品和服务;具体采购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选用产业基地的产品和服务。

(七)推进公共服务。鼓励基地建设研发设计、人力资源、创业投资、信息服务、知识产权等公共服务平台,推行服务采购的办法,签订服务采购合同,根据平台服务于企业的数量、质量和能力综合评价,择优予以扶持和表彰。鼓励基地依托支柱产业,建立产业联盟,加强企业间交流,促进产学研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合作共赢。

(八)加强人才保障。建立多层次的研发、制造和管理人才培养引进体系。依托高校院所、高级技校和其他社会力量,加快培养产业适用的高级技术人才和技工。实施企业家培训工程,多种形式引进急需的专业人才。加强人才服务,各级各部门积极联动,在住房、落户、社保、子女教育等方面切实解决外来人员的困难,消除后顾之忧。

(九)完善考核奖励制度。对产业基地进行年度评价,考核合格的,给予最高100万元的工作经费补助,分5年发放,由市县两级财政按1:1的比例分担,其中奉化、象山、宁海三县按市县两级财政7:3的比例分担,专项用于产业基地建设推进。

附件:第一批宁波市级产业基地

二○○八年十二月二十七日

附件:

第一批宁波市级产业基地

宁波市石化产业基地

宁波市大型成套装备产业基地

宁波市重点船舶产业基地

宁波市精品钢材产业基地

宁波市新材料产业基地

宁波市新能源产业基地

宁波市液晶光电产业基地

宁波市医疗保健设备产业基地

宁波市品牌家电产业基地

宁波市高档纺织服装产业基地

宁波市高档模具产业基地

宁波市精品文具产业基地

发布部门:宁波市政府 发布日期:2008年12月27日 月27日(地方法规)

篇7: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 加快建设优势产业带

尊敬的各位领导:

根据会议安排,现就我乡小城镇建设、“一事一议” 财政奖补政策、生态茶产业三项工作开展情况作简要汇报,不对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基本乡情

中界乡是一个典型的农业乡,素有 “青松盖顶、绿林缠腰、花果满坝、稻花飘香、鱼跃峡门、双龙环抱”之美誉。全乡辖3个办事处、23个行政村、85个村民组、5421户、24488人,总耕地面积12458亩,其中田8336亩、土4122亩。2008年末,全乡社会总产值5374万元,农民人均收入2364元,人均产粮450公斤。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乡党委、政府以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和县十届四次党代会精神为指导,团结带领全乡各族人民,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又好又快发展为主题,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以农民增收为核心,着力加快城镇建设,调优产业结构,培育后续支柱财源,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实现了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政通人和的良好局面。

二、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着力推进小城镇建设。中界乡政府于1988年从大龙迁至现址,无论是集镇还是基础设施建设,结构布局都不尽合理,城镇功能不适应新时期的发展要求,严重制约着全乡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随着市场经济的繁荣,农村人口逐步向集镇聚集,乡域经济日趋活跃,走城镇化发展道路迫在眉睫。鉴于此,2008年底

经乡党委扩大会研究,决定实施集镇开发。为了实施好这一决策,我们主要采取了五个方面的措施:一是加强领导。成立了以书记任组长,乡长任常务副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小城镇建设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招商引资、土地征收、纠纷调处、手续办理等工作。在招商引资方面,尤其注重了开发商资质的问题,必须具备经济实力,在签订合同时,先预缴纳一定数量的保证金,待土地征收结束后方可返回,既保证了工作的正常开展,又维护了群众的切身利益。二是科学规划。规划是前提,规划必须坚持有利于吸纳人口,有利于节约耕地和保护环境,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突出特色、保证质量,做到按图施工,以市场为带动,依托新农村发展乡村旅游,让群众搬得来、稳得住、能致富。三是注重保护。抓小城镇建设,土地征收和房屋折迁是难点,也是关键,为了妥善解决这一关键和难点问题,我们坚持严格按照国家依法征收土地,实现了特殊问题特殊解决。比如,规划区范围内有土地的农民,不要钱要办土地的,就由村委会出面,在规划区范围外500米范围内用相同面积的土地与其交换;对被征地农户需要在街道买地基门面的,优惠10%的价位;对农村计划生育独生子女户、二女结扎户优惠10%的价位;对土地被基本征完的,安排低保和岗位就业(主要是街道保洁员)。通过落实这些措施,既推动了工作,又体现了人性化。四是讲究方法。通过召开村组干部、党员、知名人士大会,把他们纳入征地领导小组成员,制定征地方案和措施。规定凡是涉及村干部、党员、国家班干部家庭在规划区范围内有土地的,先由村干部签字领款,其次是党员干部、再由国家班干部家庭、最后一般群众签字领款,坚持公平、公正、公开。五是强化销售。门面销售的快慢,直接影响着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我们采取

了凡是在规定时间内购买地基建房的,优惠5-10%的价位;对属于地质灾害危房户和边远村危房户购买地基建房的,优惠10%的价位,有力地推动了城镇建设,增加了集镇人口,避免了危改户再次返贫。五是完善功能。我乡在拉通新集镇几条主干线的同时,还完成了污水处理、垃圾填埋等设施建设,规划了路灯、绿化带、停车场等附属设施。

(二)着力抓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是一项新的惠民政策。为了切实将这一政策贯彻好、落实好,我乡在四个方面狠下了功夫、获得了启示。首先党政重视是关键。成立了以乡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部门为成员的“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领导小组,下设政策宣传组、综合组和督查组,主要从指导规划、宣传政策、发动群众、组织投劳、物资管理、工程监管等方面开展工作。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党委政府在项目实施村内挑选办事公正、群众信任、有责任心、德高望重的村民代表直接参与项目实施工作,全程监督工程进展情况和财务支出情况,随时向群众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其次群众参与是前提。其他项目工程不同,“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国家只投物资,要求群众自愿,靠自己的双手,在政府的支持下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有利于充分利用农村富余劳动力发展公益事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因此,群众投劳参与是关键,必须将政策宣传做深做细做实,将政策原原本本地交给群众,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才能保证工程的圆满完成。第三保证质量是核心。为了避免将“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变成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乡督查组经常深入工地查看混泥土标号及硬化是否规范标准,路面厚度是否达到规定要求,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妥善解决,有力地保证了工

程质量。第四严格奖惩是保障。奖惩是手段,推动工作才是目的。在实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中,我乡制定了严格的四项奖惩措施:即对不能按时完成任务的包村干部和村干部,由乡党委诫勉谈话,并取消该绩效奖和扣发工资报酬;对因质量问题影响工程验收的包村干部和村干部,实行停发工资整改,直至合格;对在有徇私舞弊、贪赃枉法行为的包村干部和村干部,情节轻微的按干部纪律处分条例处理,严重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对在成绩突出,受到县委、县政府以上表彰的包村干部和村干部,年终作为评先评优主要依据之一。

(三)着力加快生态茶产业发展。一是加强领导。实行了党政“一把手”负责制,建立了由党委书记任组长,乡长任常务副组长,分管乡长任副组长,相关办、站、所、室负责人为成员的生态茶产业协调领导小组,负责协调处理茶园建设各项工作。二是科学栽培。按照无公害茶园的建园要求和技术规程,高质量高标准地做好道路规划、园地初垦、园地复垦、底肥施放、茶苗定植、定型修剪等重点环节的建设,严格按照双行双株栽培。三是注重管理。对各项目实施村的村支两委按照茶园管理考核要求,切实落实管理责任,重点抓好幼龄茶园套作适宜农作物的示范推广,切实加强中耕、除草、施肥、修剪、病虫防治等环节的标准化管理。四是加强培训。建立了茶叶管理技术干部和种茶农户学习培训制度,邀请县区划办进村入园进行了现场培训;组织茶农到湄潭、凤岗等地学习借鉴了茶园管理经验。五是强化宣传。乡工作组和各村采取召开村组党员干部会、群众会、技术培训会、现代远程教育、印发宣传提纲、书写永久性标语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种茶扶持政策,积极营造种茶的浓厚氛围,充分调动了农户种茶的积极性,在全乡掀起了种茶高潮。六

是狠抓督查。按照“任务到人、责任到人、考核到人、问责到人”的原则,对生态茶产业工作实行全过程的督促检查,突出阶段性工作督查和面对面指导,定期或不定期开展工作督查,确保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七是严格奖惩。对基本农户、大户、企业集中建园30亩以上的,每建1亩茶园奖励100元;对工作组完成计划面积80%以上的,按每亩15元予以奖励,超任务完成的按每亩25元予以奖励;对完成计划面积80%以上的村干部,按每亩5元予以奖励。截止目前,全乡已建茶园4310亩,今冬新定植茶苗720亩,补植补造210亩,完成幼龄茶管护3684亩,计划再用三年时间发展到1万亩茶园。

篇8: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 加快建设优势产业带

自本世纪初以来,黑龙江省农业产业以及整个农村经济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一是农村人均收入大幅度增加,到2009年末,全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已达到5207元,比2000年的2148.2元增加142.4%;二是农村居民消费结构、需求方式、消费总量发生了显著变化,在解决了温饱的同时,生活质量开始有明显提升,2009年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已经降为31.4,比2000年下降了12.9个百分点。

但是,如果从农民收入构成来分析,就会发现农民的收入远远没有达到农业产出应该带来的水平(见下表):

单位:元

从农民纯收入和现金收入的资料分析:一是农业生产所带来的现金收入增长幅度小于全部现金收入增长幅度。2009年全省农村人均现金收入比2000年增加230.7%,其中,出售产品的收入增加220%,低于总的增长幅度10.7个百分点。二是2009年农村人均纯收入比2000年增长142.4%,但其中的家庭经营收入仅增长95.8%,比人均纯收入增长水平低46.6个百分点。三是出售产品所获现金收入占总的现金收入比重下降。从现金收入看,2009年农民出售产品所获现金占总的现金收入的比重为73.7%,比2000年降低了2.5个百分点,从纯收入看,家庭经营收入占比2009年是63.89%,比2000年降低了15.2个百分点。

上述分析说明,黑龙江省的农民并非完全是由于农业丰收而使收入得到了大幅度增长。同时也说明黑龙江省并不是农业强省,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进程中之所以会产生上述相矛盾的问题,并不是该省农产品质量不行,而是在于长期困扰着农村经济与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是:

(一)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仍很突出

目前,黑龙江省的农业产业在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等方面还存在着很大差距,产供销、贸工农、经科教尚未做到紧密结合,还未完全形成一条龙的经营方式和产业组织形式,特别是在大宗农副产品生产和营销方面还没有把“千家万户”和“广阔市场”有机地结合起来,没有形成完善的农产品流通体系。在这样的背景下,农民仍然是以农户为单位参与市场经营,不能很好地了解市场需求,生产规模小,产品无标准,缺少信息指导,交易方式落后。由于农产品的生产与市场未能很好对接,在买方市场环境下新的卖难开始凸显,什么时间卖、什么价格卖在困扰着农民,农产品的商品转化率低,变现速度慢,往往越是丰收,价格低以及优质不优价等问题就愈明显,使得本应该得到更多的收入而没有得到。分散的小农户与大市场之间的主要矛盾,仍然是严重阻碍农产品商品化生产发展的主要因素。

(二)缺少大型农产品加工销售企业

小企业多大企业少、总体能力大先进产能小、初加工多精深加工少,副产物量大合理利用比重小,产品结构单一、经营管理粗放,企业开工率低,效益普遍不高,是黑龙江省农产品加工销售企业的真实写照。2009年全省产粮4353万吨,其中玉米1920万吨,但全省以玉米为原料的12户省级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深加工能力仅达400万吨。2009年全省生猪出栏头数为1512.6万头,经过像金锣集团(大庆、齐齐哈尔)、大众雨润、北大荒等肉业品牌企业屠宰的生猪仅达几百万头,冷却肉年生产仅20万吨左右,肉制品不到10万吨。长期以来,黑龙江省玉米大量外销,却大量购进省外饲料;盛产小麦,却吃着外省生产的饼干和面粉;肉类产品虽然不从省外购进,却始终是白条酮体统治着肉类柜台。

(三)围绕农产品经营的各利益主体之间尚未真正形成长期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

目前,在黑龙江省农产品加工企业或销售企业和大多数农户之间基本还是松散的买卖关系。即使是建立了“公司+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模式,也因为缺少良好地利益机制,往往当市场发生变化后则出现各类违规违责问题。就全省而言,更多的农民在销售农产品时主要依赖游商。正是由于各利益主体之间缺少能把双方稳定联系在一起的利益机制,才导致了产加销各环节间不能紧密合作。

综上所述,目前农产品流通市场以及市场体系的建设与完善问题,已经成为农村经济市场化初期的一个突出矛盾,是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新阶段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更是确保黑龙江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黑龙江省“黑白产业”产业对于我们加快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的启示

建设与完善农产品流通体系的问题,既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也是一个人人认可的问题,关键是如何操作的问题。2010年通过对黑龙江省《黑白特色产品》—-黑木耳和白瓜子进行专题调研,从中发现,这两种产品之所以能够做大做强,形成产业,关键是这些地方建设了产品批发市场,完善了产品流通体系,从而促进了当地经济快速发展,引领广大农民走上了小康之路。

(一)加快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进程

“黑白产业”依托较为完善的农产品流通体系,把产供销各环节、种养加各领域、贸工农各部门有机联合起来,形成完整的现代农业再生产流程,从而解决了传统农业与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矛盾,促进了农业生产模式由单家独户向有组织的联合与合作转变,推动了农业生产要素由分散占有向统筹应用和集中投入转变,拉长农业产业链条,拓展了农业多渠道、多环节、多领域的增值空间,进而形成了规模化、一体化的农业产业化格局。

东宁县的黑木耳之所以能成为一个产业,创建绥阳黑木耳市场是决定性因素。市场创建之初的2002年,其销量只有1000多万斤,交易额只有2亿元。到2010年交易量已经突破12万吨,交易额达50亿元。目前,绥阳黑木耳大市场除集聚了当地的木耳资源以外,还大量的吸引了周边及邻省的资源;其销售网络覆盖了除西藏以外的全国所有省份,并远销到日本、韩国、东南亚及俄罗斯、乌克兰等独联体国家,成为全国最大的黑木耳集散地和销售中心,初步形成了专业加工集聚、产业链条完善、循环配套发展的强势格局。

在大市场的强势带动,上下游产业不断延伸拓展,衍生了一批锯末、麦麸、菌用器械、编织袋等菌用物资专业经纪人,关联发展77个锯末加工厂、19家菌需商店、16个草帘编织厂、2个专业从事黑木耳运输的空车配货站和15家塑料回收、加工企业,在配套经济、循环经济发展上有了较好起步,促进整个东北三省的柞树锯末都向东宁聚集,构建了分工协作、衔接配套的专业化、社会化生产格局,区域产业步入了良性发展轨道。

宝清县是闻名遐迩的“中国宝清大白板白瓜系列产品之乡”。通过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引进战略投资伙伴,做大市场,拉长产业链条,形成了白瓜种植、收购、加工、销售各环节紧密配合的产业化格局。白瓜种植专业村发展到28个,1500户农民从事白瓜种植,种植面积达26万亩,年产白瓜子2万吨,销售收入逾2亿多元。现有白瓜子购销企业92家,加工专业户24户,户均日生产能力2.5吨。由于产供销一体化运作,流通体系较为完善,因而聚集了周边县、场的白瓜子资源,为白瓜子销售提供了有效的市场载体。“宝清大白板”品牌辐射力逐年增强,出口额由2003年的2.14万美元猛增至2009年的约1300万美元,成为拉动县域经济和外贸出口的强劲动力。

(二)促进了农民收入稳定增加

一是农民从产品销售中直接获得利益。市场为农民提供了较为全面的供求信息,引导农民在种、养、加环节按照市场需求组织生产;市场中的加工流通企业与农民紧密合作,提高了农民参与市场竞争的组织化程度,不仅增强了农民的市场话语权,还由于有稳定的农产品销售渠道降低市场风险和交易成本,从而大幅度的增加附加值。这些附加值的一部分通过利益联结机制从“加工车间”返还到“第一车间”,使农民得以分享加工领域和流通领域的后续收益,实现稳定增收。

二是农民从广泛就业中获得收益。健全完善有效的农产品流通体系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让农民从中获得更大收益。宝清县白瓜子大市场仅生产、运营环节就为县内外农民提供了3万多个就业岗位,每年都要吸纳穆棱、宁安等周边地区富余劳动力万人以上。仅剥仁一项带来直接经济收入就达1.5亿元。东宁县绥阳镇98%的富余劳动力实现就业。每天在市场内外从事木耳挑选、加工的农村家庭主妇达到了千余人,月工资达到800至900元,年收入可达6000元以上。2009年绥阳林业局黑木耳栽培量从2000年的不足800万袋增加到1.5亿袋,实现产值1.8亿元,从业人员近万人,黑木耳产业收入占全局人均可支配收入的40%。绥阳镇22个村,超千万袋的村达到2个,300万袋的村13个,占总村数的54%以上;食用菌生产户达到3500户,占总户数的60%;全镇农民仅黑木耳所获得的人均收入就实现9760元,占全部收入的71%;2009年全县生产达到8亿袋,为农民创造人均收入7026元。

三是市场促进了其他服务业的发展。如黑木耳大市场,吸引了全国20多个大中城市的客商常年驻绥阳洽谈、采购,直接推动了餐饮、宾馆、运输、仓储等行业发展,全镇从事黑木耳贩运车辆由最初的40余辆发展到目前的700多辆,旅店宾馆入住率达70%以上。宝清县白瓜子市场带动了运输业的快速发展,2009年运输业户的收入达5000万元以上。

(三)是培育社会主义新型农民的重要载体

调查发现,这两个市场能够快速健康发展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培育农民,把向农民传输技术、对农民开展技能培训、帮助农民掌握市场信息作为企业发展的基础,引导农民严格按照产品质量标准和技术规程从事生产,使农民的知识素质和农业生产技能得到显著提升。在农产品加工领域,越来越多的农民就近转移务工,接受了现代文明的熏陶,学到了工业管理理念和技术知识,提升了自身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一大批勤劳聪慧的优秀农民在各个领域奋力打拼、脱颖而出,逐步发展为专业大户、农民经纪人和农民企业家,成为增收致富的示范户、带头人。他们将新的发展理念、生活习惯和经营方式逐渐渗透到广大农村,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改变着农民和农村的面貌。如东宁县北域良人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刘玉福,在黑木耳市场刚刚创建时还是一个单干的木耳经纪人,现在不仅组建了自己的公司,还开发了30多个深加工品种,其产品销价达到300/kg,销售市场远达京、沪、兰州、西安。

(四)是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重要动力

农产品加工业具有原料供给足、吸纳就业多、环境污染少、资源综合利用水平高的特征,符合新型工业化的基本要求,是一个永不衰落的朝阳产业。发展农业产业化必将推进工业化;而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必将促进三个产业的良性互动,带动上下游产业和关联产业的发展,从而形成各种要素的集聚,自然会加快城镇化建设进程。

东宁县和宝清县城镇发展的事实都充分证明:依托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和劳动力资源,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全面建设并不断完善农产品流通体系,是农业产业化与工业化、城镇化相互交融、相互关联、相互促进,共同构成城乡经济转型和社会变迁的重要动力。

三、完善黑龙江省农产品市场及流通体系建设的途径

(一)将农产品市场作为龙头企业来发展

黑木耳和白瓜子市场的实践证明:政府部门把市场视为龙头企业,并指导企业运用市场机制,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按照“优化配置、集约经营、规模发展、降低成本”的思路,以国内外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合同契约为载体,把相关企业和农民联合起来,真正形成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生产经营体系,才是市场能够发展壮大的根本出路。

过去,我们很多地方下力气建设的市场之所以没有真正发挥市场的功能甚至不长时间都夭折了,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是政府部门没有把市场作为一个龙头企业来看待,没有对市场进行精心呵护和培育,没有把经纪人队伍的建设、品牌的培育、市场的开拓、产品的营销放在首位。

在“十二五”期间,应该深入探索符合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和特色产品优势要求的农产品市场管理模式,依托市场加快流通体系建设。向市场要规模、要效益,形成在国内外能叫得响的农业产业化集群,形成效应,形成竞争能力,带动区域经济整体发展。

(二)尽快完善利益协调机制

利益机制是农产品流通体系的灵魂,参与到这个体系中的各个实体必须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紧密型利益共同体。无论是“企业+基地+农户”,还是“专业市场(或专业协会)+基地+农户+科研”等组织形式,都必须是以经济利益为纽带,形成互惠互利、共兴共荣的关系。这是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农业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

十二五期间,政府部门应该加大力度帮助企业建立与完善利益协调机制,要求企业做到:(1)加工及营销环节要让利于生产环节,弥补农户因其自身经营规模过小造成的利润损失。(2)坚持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互助协作、联动发展,建立产加销各环节、贸工农各方面的共同利益关系。(3)企业建立风险基金。利益各方按照一定比例提取适当的风险基金,以备在产品滞销、市场跌入波谷、遭受自然灾害时提供自我保护,避免生产经营的大起大落。

(三)大力帮助龙头企业提高组织化程度

龙头企业以市场为基础,以农产品流通体系为纽带,把农民生产、产品加工、市场营销紧密结合起来形成联合体,是提高组织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但是,实现这一过程仅仅依靠企业自身还有很大难度。政府部门要强化综合服务功能,在农业资金、科技、农资的投入上加强协调和服务,在信贷、税收等方面制定优惠政策,给予支持。

(四)加大农产品加工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力度

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农业受到的冲击最大,就是因为我国农产品科技含量低,劳动生产率低,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特别是近两年来不时出现的餐桌污染,更凸显了我国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所以,建设市场、完善农产品流通体系,必须最大可能地开展精深加工,提升产品质量,增加产品附加值。要特别注意抓好农产品质量标准和认证体系以及质量检测检验体系建设,既做到防止二次污染,又做到可追溯。

十二五期间,政府应该设立专项资金引导企业引进和开发新技术,并要把执行质量标准及相应的技术和农艺要求导入农户,带动农户和基地的标准化生产,为企业加工销售优质农产品和名牌产品奠定坚实基础。

(五)以品牌化强化农产品市场及流通体系建设

品牌是质量和信誉的象征。农产品加工和营销企业要按照市场导向、科技带动、质量第一的原则,以提高农产品竞争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农民增收带动力为目标,通过产业化、标准化、规模化经营,认真组织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政府部门应充分利用市场手段,推动企业整合品牌资源,开展原产地保护、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和商标注册,集聚品牌效应,努力在全省形成一批知名度高、带动力强、辐射面广的安全优质农产品品牌,创建品牌化流通体系。

(六)以标准化建设巩固农产品市场及流通体系

农产品市场及流通体系的标准化是农产品质量的保障线,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生命线。农产品流通体系标准化建设主要涉及三个方面内容:一是市场信息搜集发布的标准化;二是销售服务的标准化;三是产品质量要求以及宣传的标准化。

(七)各级政府要把农产品流通问题摆上位置

1. 全面提高对建设与完善农产品市场及流通体系的认识

黑龙江省“黑白产业”之所以能发展起来,关键在于厘清了农业产业化发展与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的关系,对农业产业化有全面的认识和理解,建设了较为完善的农产品流通体系,把小农户与大市场、小生产和大需求联系了起来,把城市和乡村、现代工业和落后农业联结了起来。在发展过程中树立大市场、大流通的市场观念,瞄准市场需求和消费热点,以调整品种、提高质量为重点,推进农产品品种和品质结构升级,由数量扩张型增长到质量优化型增长的转变。所以,各级政府部门都应该进一步提高对农产品流通体系作用的认识,把标准化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摆上位置,发挥其特有的先导性作用,带动和引导农业产业化经营所形成的综合竞争力。这种综合竞争力还会产生正外部效应,如带动餐饮业、房地产业、旅馆业等其它产业的发展。

2. 加大对农产品流通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

一是把农产品流通设施作为社会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来发展,纳入“十二五”规划,采取相应的政策予以扶持。

二是为农产品流通改革与发展提供良好的法律环境,建立规范化的市场监管机制。

三是加强农产品市场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研究国内外农产品市场动态,为企业、农户提供准确信息。

四是建立和完善对农产品流通的调控制度,特别要建立市场运行监测制度、重要农产品的储备制度、农产品价格调节基金制度等,以保障农产品流通的正常运行。

3. 充分利用各种展会的推介功能

每年国家及各省举办的全国性农产品展销会议都应该成为黑龙江省推介、展示优质、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的平台。当地政府和商务部门要积极组织相关企业参加展会,并帮助企业全力做好产品推介、销售工作。“十二五”期间应该在省市两级政府分别设立优质、绿色农产品销售基金,对向省外、国外销售农产品的企业给予必要的广告费用补助。

摘要:黑龙江省农业经济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以后,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农业大省尚未成为农业强省,农民收入的增长并非来自于农业的丰收,相反,在农民现金收入中出售产品的现金收入以及农民纯收入中家庭经营收入所占的比重呈现下降趋势。其原因并不是黑龙江省的农产品质量不行,而是在于长期困扰着农村经济与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突出表现是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仍很突出;缺少大型农产品加工销售企业;农产品经营的各利益主体之间尚未真正形成长期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黑龙江省应从黑木耳、白瓜子这两个特色产业的发展中汲取经验,大力发展农产品市场,以市场拉动产业,以产业助推经济发展。

上一篇:毕业登记自我评价下一篇:人体的营养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