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词中的意象

2024-08-02

古典诗词中的意象(通用6篇)

篇1:古典诗词中的意象

文学院

13文41

130014087

王泊淇

古典诗词当中的水意象

水是我们日常生活当中不可或缺的一种物质,世界上众多灿烂的文明也是逐水而生。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将五行视为天地万物的构成要素,而水便是其中之一,由此,古人对于水的重视可见一斑。黄河水催生了历经五千年而不朽的华夏文明,中华文化也因此与水结下了不解的渊源。那么,作为历史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诗词,也理所当然少不了对于水的描写。古典诗词的历史长河中,对于水的观照比比皆是,而在历时的描写当中,水,也出现了多种多样的意象象征,这些意象内涵有的比较灵活,可以随语境的转换而传达不同的心境,比如王维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等等,表达了诗人悠闲、淡薄的心境。而有些含义则因为使用频率之高而逐渐具有了约定性的含义,本文主要对于水意象所具有的两个约定性的含义进行简单分析。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篇》当中的这句话,虽不是诗词,却具有诗性美与哲思美。我们也可以由此发现,千年之前,先哲们便把奔流不息之水与一去不复返的时光联系了起来,经过历朝历代文人的书写,水逐渐形成了一种具有约定性的意象含义——时间意象。

对于时间的珍视是所有朝代的永恒主题。屈原在《离骚》当中早已发出了慨叹:“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匆匆的时光一如滔滔的江水,时刻不停,一去不再。面对着险恶的环境,满腔的抱负却不得实现,只有无可奈何地任时间流逝。屈原以江水喻时间,既表达了对于时光飞逝的感慨,也呼喊除了内心的隐忧与不平。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政治的黑暗,斗争的残酷,战乱的频繁,饥荒灾害的折磨,人们对于时间的体悟更是别有一番滋味。永嘉太守谢灵运以山水诗著称。“孤客伤逝湍,徒旅苦奔峭。”贬谪异地,政治失意,于是乎于山水间寻求短暂的精神安憩。然而,如此做法也只可求得短暂的解脱。孤身一人面对那逝去的湍流,时光流走,欲留而不得,内心怎不感伤。鲍照亦将对于空空流逝时光的感伤寄寓于逝水之中,他在《登黄鹤矶》中写到:“木落江渡寒,雁还风送秋。临流断商弦,瞰川悲棹讴······泪竹感湘别,弄珠怀汉游。”在诗人眼中,滔滔江水便是悠悠岁月,面对着茫茫大江,诗人将一腔愁绪倾吐而出。即使在唐宋繁华之世,迁客骚人 文学院

13文41

130014087

王泊淇 亦免不了慨叹如梭光阴。“月随碧山转,水合青天流。······归路方浩浩,徂川去悠悠。”“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不论徂川,亦或长江水,都负载着诗人对于时光的独特体悟。

逝水,作为时间意象,自然就会与无限、永恒联系起来。在咏史类的诗歌中,水意象淋漓尽致地表达出诗人的内心情感。“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堕楼人。”(杜牧《金谷园》)“鹳雀楼西百尺樯,汀洲云树共茫茫。汉家萧鼓空流水,魏国山河半夕阳。”(李益《同崔邠登鹳雀楼》)诗人们慨叹:流水无情,不因汉家箫鼓而喜,也不因绿珠坠楼而悲。它送走了一个又一个朝代,在它的淘洗下,任何权威、富贵,都是短暂的,易逝的。时间、历史正像流水,在它的面前,荣华只能炫耀一时,任何权威都有尽头。无论过往何等荣耀,如今已是烟消云散,只有曾经见证了、目睹了一切悲欢离合的流水依旧奔腾不息。张九龄在《登荆州城望江》中更是将他的沉思上升到哲理层面:滔滔大江水,天地相始终。经阅几世人,复叹谁家子。东望何悠悠,西来昼夜流。岁月既如此,为心那不愁。宇宙永恒与人世短暂,面对着无法抗拒的岁月,又有谁不会叹息呢。

除了作为时间意象,水的另一个约定性意象便是情感意象了。以流水悠长喻情致久远;以流水浓密喻情思浓烈。人们寄情流水,期冀它负载着真情,送至远方。诗人们以流水为媒,传达出心灵深处的情感、情思。《诗经》当中对于水的描写的诗句十分丰富。“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为了找寻思念的伊人,他不畏霜露,久久徘徊,绵绵的思念如那秋水一般,没有尽头。《汉广》中主人公对于意中人的钟情,绵绵情丝,无终无尽。尽数融于汉水之中。“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不学诗,无以言。”“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受到《诗经》的影响,后人以水传情的诗歌不胜枚举。屈原在《湘夫人》中写到:嫋嫋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诗人以洞庭水烘托出一种哀愁的气氛,以此表达出心中的愁绪。后人对于寄情于水的表达的创新更是别出心裁。情绪情思乃是无形之物,若是直接道出,难免让人捉摸不透,无法体会其中滋味,也就难以引起共鸣。诗人们创造性地化抽象为具象。“思君意不穷,长如流水注。”(何逊《野夕答孙郎擢诗》)文学院

13文41

130014087

王泊淇 对于友人的思念如流水般绵长。“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李白《渡荆门送别》)“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李白《金陵酒肆留别》)李白的想象更是瑰丽奇特。流水被他赋予了人的意识,具有了别离感伤的情思。试想,流水都已经倾诉别离之苦,对人而言,这种痛苦更是不堪忍受了。“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面对着国破家亡的惨烈现实,李煜肝肠寸断。满腔愁苦化为一江春水,无穷无尽却又无法排遣。故国沦亡,悲到极致。“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李清照更进一步,赋予愁思重量,让后人在共鸣之余,更感怀于她心灵深处的苦痛,哀恸。诗人以流水之无穷无尽,生动形象地表达出内心情感的浓郁、强烈。

逝水,无止无休,在时光中尽览人世繁华,于情意里阅遍万物沧桑。它离我们那么近,也让我们感受那么真切。无论作为时间意象亦或情感意象,它的悠长、邈远的含意和浓郁、缠绵的内涵,都让我们体悟到一种幽幽的美感,置身于一种幽美的意境之中。

篇2:古典诗词中的意象

班级: 姓名: 学号: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水调歌头》,这是苏东坡的浅浅吟唱,“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意思》,青莲居士俯仰之间流露出淡淡的忧伤……明月——黑夜中的精灵是许多诗词家亲密的伴侣。她以打黑暗背景中皎洁的形象赐予诗人灵感和幻想,于是,李白吟诵出“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下独酌》的哀伤;陶渊明描绘了“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归园田居五首之三》的恬淡画面。可以说是,交界的月光洒满了古代诗歌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没有月光的照耀,古典诗歌就会变得干瘪、生硬。

古典诗歌中,“寓情于景”这种表现手法比比皆是,而黑夜中的月亮,以其独具特色的存在姿态必然受到了万千诗词作者的青睐。由于主人公心态、诗词创作背景等因素的不同,古典诗歌中以明月为意象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团圆与思念。古典诗歌中,圆月通常是团圆的象征。“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这一象征义的生成, 显然与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中秋节有关。每年的八月十五秋高气爽,圆月当空, 银光洒遍人间。家家祭月, 赏月, 亲人团聚。所以, 中秋节又称团圆节, 是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古诗十九首·明月何皎皎》写道:“明月何皎皎, 照我罗床帏。忧愁不能寐, 揽衣起徘徊。客行虽云乐, 不如早旋转。出户独彷徨, 愁思当告谁!引领还入房, 泪下沾衣裳。”曹植的《杂诗二首》也描写了相似的境界:“俯视清水波, 仰看明月光。郁郁多悲思, 绵绵思故乡。”两首诗的内容都是游子见月思乡。《诗经·陈风·月出》最早唱出了月下怀人的怨歌。其诗共三章, 第一章为:

月出皎兮, 佼人僚兮。舒窈纠兮, 劳心俏兮!皓月当空, 清辉万里, 诗人想念一位俊俏的美人。她那舒徐的神情、苗条的姿影, 使诗人忧思焦虑, 难以安静。在诗人创造的皎洁、空明、幽静的境界中, 皎月与美人相互辉映;月下佳人, 成为千古相传的令人遐思的理想。而且, 月又是引起思念的触媒。月下怀人念远, 一直是古典诗歌常用常新的基本抒情模式之—。唐人继续沿用月意象的这种现成涵义, 如, 张九龄《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 竟夕起相思。”李白《长相思》:“孤灯不明思欲绝, 卷帷望月空长叹。”白居易《八月十五夜禁中寓直寄元四稹》:“三五夜中新月色, 二千里外故人心。”不过, 沿用时并未忽视创新。他们大大拓展了月下怀人这一抒情模式的表现容量, 利用暗示团圆之盼与思念之苦的明月, 来表现戍卒与征妇的离散的悲愁。

离愁别绪之情是抒发在诗词作品中是非常普遍的,明月天生具有这中寓意,所以,大量诗词作品中以月作为抒情或者歌咏的对象,是很符合审美观点的。这点在唐诗宋词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故园。明月是亲友团圆的希望和期待,基于此特点,月的意象有自然而然有故乡联系在了一起,成为游子心中一块永远也割舍不掉的眷恋。徐祯卿《月》诗写道:“故园今夜月, 迢递向人明。”屈大均也有相同的体验:“吹笛关河夜,衣裳清露滋。谁能见秋月, 不起故山思。”《吹笛》。月是故乡月,寂寞惆怅的夜晚,一轮明月高悬,游子注视着,远方的亲朋好友也期盼着。此时,月亮便在游子有家乡之间构架了一座精神沟通和慰藉的桥梁,使得游子的惆怅得以抒发,情感得以表达。虽然,家乡远在万里之遥,但是借助于月,彼此却可以“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苏轼)因此, 一个漂泊者, 不论他是在踯躅旅途, 或是在独守客舍寒窗, 只要在明月的照耀下, 心灵就会体会到故园的温馨, 沉浸于对家乡的思念之中。徐祯卿的《月》诗, 非常真实地传达了月与故园的这种神秘而美妙的联系。千百年来, 在羁旅行役之思的篇章中, 月意象频频出现。不同时代的诗人, 都善于在明月中寄寓对故园的无限深情。

永恒。时间的车轮从未停止行驶,但天空中那轮明月依然亘古不变的续写着永恒的传说和故事。她目送漂泊的游子回温暖的家,她见证了月下游子思乡的眼泪,她寄托了一个个孤单身影的思念,她依旧叙说着绵长的呢喃......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这样唱道:“江 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 但见长江送流水。”张若虚笔下月亮渗透着哲学的意味。诗作中,诗人将月的永恒与人生的短暂作比,构成诗意的对比。古人、今人, 一代又一代, 相续无穷, 而江月仍是原来的江月;人生短暂, 而江月却不知从何年开始, 也没有终结。在月光的照耀下, 过去了一个又一个王朝, 上演了一出又一出戏剧。明月, 跨越时空, 阅尽沧桑兴亡, 见证历史。处在动荡不居的兴亡潮流中的每一个个人,感到人生的渺小、短暂, 把天上的明月视为永恒的化身, 显然是既具体又深刻的体验。由此形成月意象的又一种现成涵义。面对历史陈迹, 感叹兴亡的作者, 把明月作为历史的见证者, 吟出了一首又一首挽歌:

山围故国周遭在, 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 夜深还过女墙来。

——刘禹锡《石头城》

自胡马窥江去后, 废池乔木, 犹厌言兵。渐黄昏, 清角吹寒, 都在空城⋯⋯ 二十四桥仍在, 波心荡, 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 年年知为谁生?

——姜夔《扬州慢》

多少不可一世的王朝, 都烟消云散了, 只有曾经照临这种种兴亡的明月, 仍然光照人寰。对具体的王朝的虚无主义的体验, 最终走向对历史长河的真实性的肯定, 对永恒的冥思幽讨。而这种肯定与思索, 正是借明月意象折射出来。

篇3:古典诗词中的“浊酒”意象

一.“清酒”“浊酒”之分

中国酿酒历史源远流长。相传, 酒产生于夏朝。最初, 酒作祭祀之用, 敬天地, 祭祖先, 以成礼, 是中国礼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古代, 都是以粮食做为酿酒原料。固有“酒, 乃谷物之精”之说。随着酿酒工艺的发展, 到了唐代, 酒有了清酒、浊酒之分。一般说来, 清酒选用小米、玉米等粘性小的粮食酿制而成, 具有酒精浓度高、糖分少的特点。由于糖分少, 其色泽相对清透, 饮用时不必过滤。浊酒则选用黍米、糯米等粘性大的粮食作为原材料, 其酒精浓度低、含糖量高且有大量沉淀物, 需反复过滤后方可饮用。[2]此外, 清酒酿造工艺复杂, 酒精浓度高, 醇香甘洌, 一般价格不菲, 为贵族享用。浊酒则不然, 工艺简单, 相对寡味, 一般百姓家庭即可酿造饮用。

既然清酒、浊酒有品质上的差别, 相应地, 在诗歌中“清酒”“浊酒”意象之意蕴也会有所不同。

“清酒”在李白诗中较常见。“金樽清酒斗十千, 玉盘珍馐值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 拔剑四顾心茫然。” (《行路难》) 美酒佳肴激不起任何食欲, 只是因为个人才华、抱负得不到施展, 悲愤、茫然。“五花马, 千金裘, 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 (《将进酒》) 良马、华服不足挂齿, 无需在意, 在乎的是这亘古不变的外在情状对个人的束缚, 对个体自由精神的摧残和压制。唯有在美酒中沉醉, 才能缓解内心的苦闷。“人生达命岂闲暇愁, 且饮美酒登高楼。” (《梁园吟》) “美酒樽中置千斛, 载妓随波任去留。” (《江上吟》) 不论身在何处, 美酒在手, 成为了李白标志性的举止, 狂放、随性。李白作为大唐子民, 受盛唐气象时代大环境的影响, 不可避免具有强烈的济世之心, 希望能指点江山, 影响黎庶, 从而最大限度地施展才华, 实现自我价值。李白又信道教, 少年既有侠义之气, 不喜束缚, 向往自由。时代的召唤与个人禀赋的奇异组合促使李白选择了一条非同寻常的人生之路。李白不愿皓首穷经, 也等不及步步为营地层层晋升, 他拒绝参加科举考试。李白试图通过游历、拜谒制造声名从而一步登天, 期望能像姜尚、傅说那样由居陋巷之草民一跃而为国之重臣。李白把自我人生理想的实现寄予在个别权贵的赏识和引荐上, 显然是不够成熟的。因此, 在他的人生遭际中, 屡屡碰壁, 多有失意之叹。李白的个人意志有多强烈, 他的失落与苦闷就有多浓烈。李白始终执着于实现个人意志, 可谓个人英雄。李白诗中“清酒”意象侧重传达其自我的生命感悟, 多失意不平之气。

杜甫诗中多“浊酒”。“父老四五人, 问我久远行。手中各有携带, 倾醘浊复清。” (《羌村三首》) 安史之乱后, 杜甫追随玄宗入蜀, 后因直谏获罪被疏, 得空回羌村探亲。邻里乡亲得知消息后, 纷纷造访, 叙聊别后光景。尽管是动荡的年月, 乡亲们颠沛流离, 生活困苦, 但拜访时仍带着自家酿造的寡淡薄酒, 聊表情谊。“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登高》) 杜甫晚年漂泊西南, 贫苦困顿, 所饮之酒只能是廉价易得的浊酒。浊酒不仅仅是杜甫个人困顿状态的显现, 还蕴含着杜甫忧国忧民的家国之愁。杜甫是人民的诗人, 后人称其为“诗圣”。他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宣称:“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可见其博大胸怀。杜甫并不记挂个人得失, 而是关心民生疾苦, 可谓集体英雄主义的代表。“浊酒”意象频现于杜诗中, 与诗人贫困潦倒有关, 诗人买不起价格昂贵的清酒。“浊酒”意象除了表现其个人生活贫困之外, 更多地寄予了杜甫深深的家国之忧。

李白用“清酒”宣泄自我的人生失意;杜甫用“浊酒”传达个人命运与人民、与国家休戚相关之态, 传达家国之愁。民间本有“清比圣”、“浊如贤”之说。用圣人指代清酒, 用贤人指代浊酒。圣人本是践行道家思想的最高代表, 追求自我意志的张扬, 追求自由精神。贤人则是实践儒家思想的最高境界, 提倡以社稷民生为己任, 兼济天下, 在实现群体利益的过程中获得自我完善和满足。概言之, “清酒”意象倾向于表达自我的个体生命感受, “浊酒”意象则侧重于传达忧国忧民之群体深沉感怀。

二.“浊酒”意象分析

在含“浊酒”一词的古典诗词中, 大家耳熟能详的名句有:“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 都付笑谈中”“浊酒三杯沈醉去, 水流花谢知何处”“浊酒不销忧国泪, 救时应仗出群才”“一壶浊酒尽余欢, 今宵别梦寒”, 等等。

杜甫《登高》:“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登高远眺, “西北望长安, 可怜无数山”。国破家亡的无奈与痛苦, 都蕴含在浊酒之中。范仲淹《渔家傲》:“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边疆戍守的将士们, 杯中浊酒融入的不仅是无尽的思乡愁苦, 还有功业未遂的惆怅和唏嘘。杨慎《临江仙》:“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 都付笑谈中。”喜中有忧, 笑中有泪。喜的是老朋友、老相知的重逢。忧的是斗转星移、“古往今来只如此”的喟叹。这种忧非具象之忧, 而是形而上的人类群体之忧。这种忧是中华子民, 尤其是文人墨客, 骨子里深沉的忧患意识。“浊酒”意象入诗, 多意味着深厚、凝重的忧愁。这种忧愁非限于个人愁苦, 必定饱含深广的家国之忧, 抑或人类普遍的烦恼和忧惧。“浊酒”联系着深沉愁绪, 也符合语言本身的特质。从语言学角度分析, “浊”字发音不响, 给人的生理感觉就有厚重、凝滞之感。

陆游《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 丰年留客足鸡豚。”“酒浑”必定为浊酒。浊酒酿造工艺简单, 普通百姓家即可自行酿制。农家盛出自家物产, 更显出热忱与亲切。白居易《问刘十九》:“绿蚁新醅酒, 红泥小火炉。”“绿蚁”为酒面上的绿色泡沫, 显然为浊酒。该诗句是白居易晚年闲适生活的写照。天寒欲雪, 窝在自家屋舍, 生一炉火, 温一壶自家新酿之浊酒, 温暖而惬意。这才是生活中的小情趣, 具体而亲切。“浊酒”意象亦有朴实、亲切之旨。

参考文献

[1]勒内·韦勒克、奥斯汀·沃伦著, 刘象愚、邢培明、陈圣生、李哲明译.文学理论.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5.

篇4:古典诗词中的“雨”意象

雨意象思想感情雨作为一种自然现象,经过诗人、词人用独特的艺术视角观察,具有了饱满的生命力,是中国古典诗词的常见意象,那一首首诗词在雨的滋润下越发清新透亮。本文将诗词中的“雨”意象分为希望之雨、朦胧之雨等几类,并就其各自蕴含的深刻意义进行分析探讨。

一、希望之雨

写景即是写情。诗人、词人借雨抒情。雨被人们赋予一定的感情后带有丰富的思想韵味。根据雨下的节令可分为春雨、秋雨等,春雨便是希望之雨。俗话说:一场春雨一场暖。春雨是大自然的恩赐,是及时的、温润的,带给人希望的。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春雨的滋润使草木开始生发,万物充满生机。在那个以农业经济为主,灌溉技术却并不十分发达的年代,人们靠天吃饭,春雨贵如油。可以想象农家人见到春雨落地时的喜悦心情。

春雨对农作物有好处,给大地带来生气,对人类和社会是有益的。所以,重视文学的教化和功用的儒家便借春雨这一含义引伸出它的教化之意,说明良好的政策和品德就像春风化雨那样滋养人们的心灵,让人也像春天的草木那样成长得更好,传播了正能量。就像杜甫的《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此诗就有这样一层和风细雨的含义。再看苏轼的《浣溪沙》:“软草平莎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春雨洗净了道路的尘土,也涤荡了诗人使人心灵上的尘埃,赋予春雨积极的意义。

二、朦胧之雨

江南烟雨、杏花微雨都会营造出朦胧优雅的意境。如宋代词人王淇的《望江南》:“江南水,江路转平沙。雨霁高烟收素练,风晴细浪吐寒花。迢递送星槎。”还有苏轼的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山水在薄纱一般的烟雨笼罩下显得影影绰绰,就像一幅巨大的水墨画氤氲了诗人的思绪。

细雨展现的思绪也是浓淡相宜的,没有太强烈的情绪起伏:“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僧志南《绝句》),“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苏轼《望江南》)等诗句都表达诗人若有若无的情思,或是淡淡的喜悦,或是淡淡的哀愁,符合中国人中和含蓄的审美标准。细雨观景,景物显得更加别致,留下更多的想象空间,微雨绵密就像剪不断的思绪。

三、悲愁之雨

秋天草木凋零,天气转冷。“一场秋雨一场寒。”秋雨的寒凉会带给人萧瑟的感觉,所以秋雨多表示悲愁之意。秋天叶离树,花离枝,秋雨中也常有离别的故事,愁是离人心上秋。柳永的《雨霖铃》便是如此:“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暮雨、夜雨和晚春的雨也常表现悲愁意境。如姜白石《点绛唇》):“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许浑《谢亭送别》:“日暮酒醒人已遠,满天风雨下西楼”。暮色昏暗,再加上子规的啼叫声让此时的雨变的苍凉,如苏轼《浣溪沙》:“潇潇暮雨子规啼”。夜雨如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晚春的雨如戴叔伦《苏溪亭》:“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李煜《浪淘沙》:“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这些都写出了悲愁的意味。

四、禅意之雨

禅宗是汉传佛教的主导宗派,“禅”在佛教指静思。在静思中,可以领悟真谛,破除烦恼,寻得自在。诗佛王维曾写过《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这首诗中的雨有空灵之美,雨有了禅意的跳动。

松涛听风,竹林听雨,晶莹的雨滴滴在碧绿的竹叶上,景物显得格外青翠空明。以动衬托外部环境的安静,内心的宁静,更显得诗人心境通透,与万物合而为一。如宋人方岳的《听雨》:“竹斋眠听雨,梦里长青苔。门寂山相对,身闲鸟不猜。”颇有庄周梦蝶的意味。伴着雨声入梦,梦和现实的界限并不十分明显。身心闲静得连鸟都不猜疑。外部的雨声丝毫没影响诗人,反而更衬托出诗人内心的宁谧。

五、人生之雨

豁达莫如苏东坡。他的《定风波》这样写道:“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雨可以摧花折枝,词人便借雨来比喻人生路上的挫折。最后一句“也无风雨也无晴”表现了词人宽阔的胸襟:不为外界风雨所动,泰然自若的前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蒋捷的《虞美人》全词:“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人生伴着雨的淅淅沥沥不断变化。随着人生经历的增多,词人不复年少时的轻狂,饱尝人生百味后听雨的心情也随之改变。认识到悲欢离合的无常,最后“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雨再也不能引起词人过多的情绪起伏,就像词人对待人生的态度也逐渐趋于平和。

《红楼梦》里,曹雪芹借林黛玉之手写的《秋窗风雨夕》:“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林黛玉寄人篱下,阴秽的贾府如何安放她自纯净的灵魂?秋雨给她风霜刀剑一样的生活增添了凄凉,她就像被秋雨打落的一片漂泊无依的落叶。

六、结语

篇5:古典诗词中的咏月意象

诸子散文,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是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主体形式,在这些文学作品中,作者往往表达了自己的感情,或托志,或怡情,或喻理,或讽世,可谓用心尽也。

在比较短小的诸如诗词中,作者只须用几句话便可勾勒出一幅美妙的场景,寄托了自己独特的感情。在作者笔下,自然已不是单纯的自然物象,而是经过作者加工的自然物象,其间包含了第一自然物象的的个别特征和属性,更有通过第一物象赋予的具有特殊内涵的特征和属性,谓之意象。

通俗点说,意象通常指创作主体通过艺术思维所创作的包容主体思维意蕴的艺术形象。意象最早出现于刘勰《文心雕龙-神思》篇:

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其思理之致乎!故思理为妙,神与物游。神居胸臆,而志气统其关键;物沿耳目,而辞令管其枢机。枢机方通,则物无隐貌;关键将塞,则神有遁心。

是以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疏瀹五藏,澡雪精神。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研阅以穷照,驯致以怿辞,然后使元解之宰,寻声律而定墨;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此盖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

刘勰把意象放在《神思》篇中提出,作为神思的基本内涵,这就确定了意象在创作中的巨大作用。《神思》篇是探究艺术想象与艺术构思的章节,显然,意象作为艺术想象和艺术构思的基本因子,受到中国文论的极大重视,也体现了意象在作品中的作用。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意象,最明显的特征之一,是有着强烈的概括性,一种意象的形成,无论在任何人笔下,都有相同或相近的意思。就是说在一定意义上,意象是有其规定性的,不可以随便改变。当然,这种相对的确定性,又有着中国古典诗词的广泛性和模糊性的因子,所以读者能体会到某一意象的内涵,却不能加以精确的量化或数字化,所谓‘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即是此意。今就古典诗词中的咏月意象加以总结,望读者评判,以期补过。《诗经》陈风<月出>篇: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月出皓兮,佼人刘兮。舒忧受兮,劳心嘈兮。月出照兮,佼人燎兮。舒夭绍兮,劳心惨兮。

《月出》三章,每章四句,反复吟咏相同的主题:皎洁的月光下,美人儿明丽动人,姗姗独行,满怀忧愁。韵味十足,意境深邃。

南朝时宋文学家,谢庄,在《月赋》中有这么几句:

美人迈兮音尘阙,隔千里兮共明月;临风叹兮将焉歇?川路长兮不可越。比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早了半个多世纪,韵味丝毫不逊于后者,读来琅琅上口。

太康文坛领袖人物陆机,所作诗文开六朝文学之风气,拟古诗第六首《拟明月何皎皎》云:

安寝北堂上。明月入我牖。照之有余辉。揽之不盈手。凉风绕曲房。寒蝉鸣高柳。踟蹰感节物。我行永已久。游宦会无成。离思难独守。

诗人借明月写一个游子辞家远宦,功名无成的苦闷心境,和对家人的思念。以景启情,以情纬景,把秋季的凄清,游子的孤独和对亲人的思念表达的曲折情深。陶渊明《拟古》其一写到:

日暮天无云,春风扇微和。佳人美清夜,达曙酣且歌。歌竟长叹息,持此感人多。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岂无一时好,不久当如何?

此诗托兴咏怀,书写传统的‘美人迟暮之感’,揭示出青春易逝,好景不常,万物有盛必有衰的哲理。云间之月皎洁明亮,绿叶丛中繁花似锦,固然无比美好,但月盈必亏,花开必落,今日虽是花好月圆,不久之后又会怎样呢?诗人难免出现悲观厌世,寻求自我解脱的感想。

唐时张若虚由于留下的诗作甚少(《全唐诗》仅存其诗二首),而为人做不知,可一首《春江花月夜》足以让其成为大家,也为后人多了一篇月夜的名篇佳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指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这首诗构思精巧。全诗以月、水经经纬,以春为质地,以花为图案,以夜为底色,织就了一幅光彩斑斓的春江月照图。诗题中春、江、花、月、夜五个与主题密切相关的概念,或离或合,进隐时现,彼此错落,相互叠加,使全诗的意境由浅入深,由深至浓,逐渐进入一个浑然圆融的朦胧、迷幻、神奇、幽深、静谧而又略带惆怅的艺术天地,从而神思飞举,浮想联翩。又紧扣江、月浓墨重彩,春江、江流、江天、江花、江畔、江月、江潭、江树,明月、孤月、初月、落月、月楼、月华、月明、月照、斜月,一连串的意境,呈现出不同色调、不同形态,包含着不同内容、不同的情感。如此良宵,如此佳辰,人生能得几度逢?然而,普天下不知有多少思妇游子,却因离别而将它轻轻虚掷!

在“江”与“月”两个主题中,又主写“月”。从初月、高月一直写到斜月、落月。在离人眼中,初月是明媚的,高月是皎洁的,楼上月是依恋的,镜中月是撩人的,石上月的凄清的,斜月的迷离的,落月是缠绵的。它“代代无穷已”,“年年望相似”。这是一个永恒的无法解开的人生之谜。张九龄有篇《望月远怀》,这样写到: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谣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诗歌即景生情,写出了在清幽的月光下对情人的缱绻情思。结构层层而发,低回婉转,处处因月光而生旖旎温情,蕴涵着对远人的入骨相思。李白有《峨眉山月歌》云: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李白是四川人,峨眉山又是他少年读书之地,乡情很深。全诗凝聚着一种乡情,作者离开峨眉山,顺江而下,物随景移,景中寄情,一路山山水水,特别是天上明月照遍山水,让他流连忘返,激发他心中的思乡情怀。还有一首《静夜思》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

相比之下,另一首《把酒问月》就是别样情怀: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李白是个正直,性情豪放不羁的人,因而在充满黑暗和污浊的封建时代,难免会处处不如意,加上他受到的道家思想的影响,使他对人生产生了一种消极对待的态度。借酒浇愁,对月浩叹,深感人生虚无,产生了低沉,空叹的消极思想感情。另一首《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多少也有此类感情。

杜甫一生悲苦流离,唐玄宗天宝中,客居长安十年而不得志。安史乱起,颠沛流离。肃宗朝做的西川节度使严武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因称杜工部。天宝十五年六月,叛军攻陷潼关。杜甫在前往投奔肃宗时被叛军所俘,带至长安。当年秋八月做《月夜》诗:

今夜鹿阝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此诗不实写诗人泪痕满面望‘长安月’,却虚写妻子闺中孤苦地看‘鹿阝州月’表达诗人身陷贼中思念家人的凄苦心情。

白居易是中唐诗坛领袖,他与元稹等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其诗无论短韵长篇,抒情叙事,皆明白流畅又章法多变,随物婉转而曲尽情致。《长恨歌》,《琵琶行》已是古今传诵的名篇,现呈上他的七绝《暮江吟》: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此诗真率自然,格调清新,传达了诗人刹那间的真实情感,及其丰富的审美享受。诗人热爱生命,热爱自然的欢快情绪,也含蓄的流露了出来。宋词中也不乏此类作品。晏几道《临江仙》其中一首云: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这首词是怀人的。此情非单独以月寄情,乃是将各种景物和感情联系在一起,最后以月寄怀。‘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含义深刻,既有今日望月相思之痛,又有昔日悲欢离合的回忆。这明月今日照着自己怀伤悲,也曾经照着自己与小苹相聚之欢,离别之痛,将现实和回忆交织一体,委婉含蓄,伤情缕缕。苏轼的《水调歌头》大家都不陌生: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首是中秋月夜怀念弟弟而作的。结构严密,层次分明,意脉清晰。咏物,写景,抒情,议论水乳交融,互为表里,展现出富有诗情画意的境界。感情也极为细腻,缠绵,婉转,愈转愈曲,愈曲愈深,另人玩味不尽。宋人胡仔《苕溪渔隐丛话》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皆废。”可见影响之深远。东坡还有一首词《念奴娇-中秋》云:

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玉宇琼楼,乘鸾来去,人在清凉国。江山如画,望中烟树历历。我醉拍手狂歌,举杯邀月,对影成三客。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便欲乘风,翻然归去,何用骑鹏翼?水晶宫里,一声吹断横笛。

这是作者在被贬黄州时做的。面对广阔的天空和皎洁的月亮,引起了无限的幻想,联想到现实社会丑恶和自己的不平坎坷,向往那虚无缥缈清净自由生活。这正是作者在苦闷中寻求解脱,自我宽慰的无可奈何的举动,表现出对自由生活,美好现实的追求。

谢逸在他的《江城子》中写到:

杏花村馆酒旗风。水溶溶,残红。野渡舟横,杨柳绿荫浓。望断江南山色远,人不见,草连空。夕阳楼外晚烟笼。粉香融,淡眉峰。记得年时,相见画屏中。只有关山今夜月,千里外,素光同。

这首上片写春暮夏初之景,下片用虚笔回忆当年和思恋之人相见的情形。她人在千里之外,愿与她共对明月寄相思。虚实相间,清淡相宜,形成一种清丽疏隽,凄婉感人的艺术效果。

吕本中有一首《采桑子》是写别情的,全文如下:

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得几时。

上片写他在宦海浮沉,行踪不定,南北东西漂泊,经常在月下怀念妻子。感叹妻子不能像月亮那样长年陪伴他。下片写同妻子分离的时候多,难得团圆。作者以月寄情,借月传恨,将那种思念亲人,缠绵幽怨的情绪渲染的入木三分。上下两片,反复咏叹,既恨君非江楼月,又恨君似江楼月。非,因意中人不能像江楼月那样伴我不分离;似,因意中人相江楼月那样团圆时少。正及两层,反映的都是同样心情,而更显得情深意切,怨恨交织。

蔡伸有《天》一篇:

天!休使圆蟾照客眠!人何在?桂影自婵娟。

这首词只有区区16个字,但其间感情意韵决非言语能明。全词写游子月夜怀人的浓愁,一声突兀,夜呼苍天,且求其勿使明月相照,造成悬念。后两句点明主题:月圆乃象征团圆,如今月圆人不圆,空负美好时光,愁情自然浓烈。言间而含义无穷,须细细品味。

杨万里有词一首《好事近》是写对生活的热爱之情的:

月未到城斋,先到万花川谷。不是城斋无月,隔一林修竹。如今才是十三夜,月色已如玉,未是秋光奇艳,看十五十六。

城斋是作者的号,应是作者读书休憩之所。万花川谷是作者的花园,因花木多而名。全词语句通俗易懂,上片写登临万花川谷赏月,下片写月色之美好。十三已经明洁如玉,十五就更加奇绝了,以月托月。洋溢着对生活的热爱,强烈憧憬着,追求着光明,洁净,美好的未来。

上面有谈到谢庄的〈月赋〉,在结尾将全文奉上:

陈王初丧应、刘,端忧多暇。绿苔生阁,芳尘凝榭。悄焉疚怀,不怡中夜。乃清兰路,肃桂苑;腾吹寒山,弭盖秋阪。临浚壑而怨遥,登崇岫而伤远。于时 斜汉左界,北陆南躔;白露暧空,素月流天,沉吟齐章,殷勤陈篇。抽豪进牍,以命仲宣。

仲宣跪而称曰:臣东鄙幽介,长自丘樊,昧道懵学,孤奉明恩。

臣闻沉潜既义,高明既经,日以阳德,月以阴灵。擅扶光于东沼,嗣若英于 西冥。引玄兔于帝台,集素娥于后庭。(月肉)(月兆)警阙,(月出)魄示冲。顺辰 通烛,从星泽风。增华台室,扬采轩宫。委照而吴业昌,沦精而汉道融。若夫气霁地表,云敛天末,洞庭始波,木叶微脱。菊散芳于山椒,雁流哀于 江濑;升清质之悠悠,降澄辉之蔼蔼。列宿掩缛,长河韬映;柔祗雪凝,圆灵 水镜;连观霜缟,周除冰净。君王乃厌晨欢,乐宵宴;收妙舞,驰清县;去烛 房,即月殿;芳酒登,鸣琴荐。

若乃凉夜自凄,风篁成韵,亲懿莫从,羁孤递进。聆皋禽之夕闻,听

朔管之秋引。于是弦桐练响,音容选和。徘徊《房露》,惆怅《阳阿》,声林 虚籁,沦池灭波。情纡轸其何托?诉皓月而长歌。

歌曰:“美人迈兮音尘阙,隔千里兮共明月;临风叹兮将焉歇?川路 长兮不可越。”

歌响未终,余景就毕;满堂变容,回徨如失。

又称歌曰:“月既没兮露欲(日希),岁方晏兮无与归;佳期可以还,微霜沾人衣!”

陈王曰:“善。”乃命执事,献寿羞璧。敬佩玉音,复之无怿。

篇6:古典诗词中的意象

在我国古典诗词曲中,杨柳是最常见的意象之一,也是最优美动人、缠绵多情的一个意象。仔细而深入地探究杨柳意象在古诗中的作用,对于了解古代文化传统,提高民族文化素养,增强诗词鉴赏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借杨柳抒写惜别深情 “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柳管别离。”(刘禹锡《杨柳枝词九首》)蕴含惜别之意是杨柳意象最本质的艺术特征。古代诗词曲借杨柳意象来抒写离别之情的佳句可谓不胜枚举。“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李白《劳劳亭》)“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光无故人。”(王唯《送元二使安西》)“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郑谷《淮上与友人别》)“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苏轼《水龙吟》)“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王实甫《西厢记》)这些佳词丽句都以柳传情,缠绵悱恻。

杨柳意象与离别联系在一起,首先,是因为杨柳姿态婀娜柔美,温婉多情,“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 •小雅•采薇》)杨柳的依依不舍之态和人们的依依惜别之情水乳交融地吻合在一起,以至南朝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篇中称赞道:“灼灼状桃花之鲜,依依尽杨柳之貌。”认为“杨柳依依”生动地表现了杨柳的婉软美好之态,“以少总多,情貌无遗”。从《诗经》这个源头开始,我国古典诗词曲中的杨柳意象便有了惜别的暗示性和启发性。

其次,是因为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所谓“载酒送春别,折柳系离情”。这一习俗到唐代尤盛。当时长安人多到灞桥折柳送别。据《三辅黄图》载:“灞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到此桥,折柳赠别。”这是折柳与赠别有密切联系的最早记载。“高拂危楼低拂尘,灞桥攀折一何频。思量却是无情树,不解迎人只送人。”(裴说《柳》)“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陆游《秋波媚》)“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无名氏《送别》)

再次,“柳”与“留”谐音,折柳送行,含有殷殷挽留之意,表达眷眷难舍之情。“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秦观《江城子》)

还有一点是,古曲中有《折杨柳》的送别曲子。例如,汉乐府《横吹曲》中就有《折杨柳》曲。北朝民歌《折杨柳歌辞》有“上马不提鞭,反折杨柳枝”的句子。唐朝诗人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孤城一片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其中的“杨柳”指的就是《折杨柳》曲。李白的《春夜洛阳城闻笛》)更妙:“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闻笛声而激起乡愁,触动离忧,何也?皆因此笛吹奏的是《折杨柳》曲!

▲借杨柳歌咏美好春光

杨柳生长于春,茂密于夏,枝叶葳蕤,生机蓬勃,所以古人常借咏柳来赞美春光歌咏大自然。例如,“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陶渊明《归园田居》)“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韩愈《初春小雨》)“春风杨柳欲青青,烟淡雨初晴。”(晏殊《诉衷情》)“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晏殊《破阵子》)“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玉楼春》)“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青玉案》)春光明媚,美景如画,令人流连忘返。借杨柳歌咏美好春光,最负盛名的当数唐朝诗人贺知章的那首《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运用比喻、拟人手法,不但表现了柳叶的精致之 1

美,歌颂了春天的盎然生机,而且唤起了读者的联想,给人留下了极为广阔的想像空间,堪称咏柳的千古绝唱。

也有借杨柳表达惜春伤春之情的。例如,“杨柳丝丝弄轻柔,烟缕织成愁。海棠未雨,梨花先雪,一半春休。而今往事难重省,归梦绕秦楼。相思只在,丁香枝头,豆蔻梢头。”再如,“参差烟柳灞陵桥,风物尽前朝。衰杨枯柳,几经攀折,憔悴楚宫腰。”(柳永《少年游》)把伤春、惜别和相思之情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借杨柳描写女子和爱情

从审美的角度讲,杨柳随风披拂,娇羞依人,千般姿态,万种风情,极具女性的阴柔美,因而古人常用杨柳来形容女子的身姿容颜。“芙蓉如面柳如眉”(白居易《长恨歌》),“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白居易《不能忘情吟》)以“柳眉”、“柳腰”状女人俏丽之姿、优雅之态,如在目前。

杨柳给人的审美愉悦还体现在对爱情的描写上。“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欧阳修《生查子》)多美的意境,多美的爱情!“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江上”并非“江岸”)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竹枝词》)诗歌以杨柳起兴,寓情于景,描写了一幅融诗情、画意、哲理为一体的绝妙图画。也有借杨柳描写爱情悲剧,抒写感世伤怀之情的:“莫攀我,攀我太心偏。我是曲江临池柳,这人折了那人攀,恩爱一时间。”(《敦煌曲子词》)以杨柳自比,直抒胸臆,其身遭遗弃的痛苦和怨愤,求爱不得的无奈和悲哀,怎不令人潸然泪下,感慨系之?!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兮,雨雪霏霏”。杨柳妩媚婀娜,摇曳多姿。它诞生于《诗经》这方沃土里,茁壮于陶渊明的草庐旁,繁荣于唐诗宋词的艺苑中,历来为诗人画家所钟爱,为文人墨客所青睐。千百年来它寄托了多少相思离愁,又承载了几多羁旅情怀。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杨柳代表着春风,象征着春天,它是春的使者。所谓“风回小院庭芜绿,杨柳春相续”你看,庭院绿意盎然,柳睁开了眼睛。春天是一个多么令人神往的绿色世界啊!“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美丽的黄鹂在嫩绿的柳枝间尽情的欢唱,春天又是一个多么富有生机的世界啊!“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春风居然裁出了丝绦,可见春天是一个多么富有创造力的季节!诗人们就是这样把对春天的热爱赞美之情融于对杨柳的描绘中。

“杨柳枝,芳菲节,可憎年年增离别”。自汉代以来,人们送别亲朋好友,爱折柳枝相赠来表达依依惜别之情,至唐代“折柳”这一风俗便成为赠别或送别的代称。“霸岸晴来送别频,相偎相依不胜春,自家飞絮犹无定,争解垂丝绊路人。”(罗隐《柳》)诗人运用比兴手法,借助春柳的形象,抒写暮春晴日长安城外灞水岸边的送别情景,字里行间洋溢着浓浓的离情别绪。杨柳啊,你留给多少亲朋挚友惜别的痛苦辛酸!

“垂柳万条丝,春来织别离,行人攀折处,是妾断肠时。“(代叔伦《堤上柳》)青青的垂柳啊,你垂下的万条柔丝,编织了多少离情,又缝进了多少别绪,你使夫妻们肝肠寸断,又使多少情侣们爱意缠绵,泪水涟涟。

“袅袅古堤边,青青一树烟,若为丝不断,留取系郎船。”(雍裕之《江边柳》)诗中的女主人公没有折柳送别。反而希望柳丝绵绵不断,以便把情人的船儿系住永不分离。难以割舍的依恋之情通过柳丝的这一意象表现得何等真切,又何等凄婉。

“绊惹春风别有情,时间谁敢斗轻盈,楚王江畔无端种,饿损纤腰学不成。”(唐彦谦《垂柳》)。这首诗的开篇惟妙惟肖的写出了垂柳的婀娜多姿,别具柔情,然后笔锋一转,另辟蹊径,联想到楚灵王“爱细腰,宫女多饿死”的故事,针砭时弊,讽刺矛头直指皇帝为首的封建官僚集团,于柔情中见犀利,含蓄中露锋芒,愤世嫉俗之情可谓淋漓尽致!

“参差烟树霸陵桥,风物尽前朝。衰杨古柳,几经攀折,憔悴楚宫腰。夕阳闲淡秋光老,离思满蘅皋。

一曲《阳关》,断肠声尽。独自凭兰桡。”这是柳永的一曲《少年游》。作者借霸桥暮色、衰杨古柳、夕阳残照等一系列物象寄情,将羁愁与伤感的双重惆怅进行了强烈的渲染,字字跳荡着浪迹异乡、沦落不遇的愤慨;句句蕴涵着对现实的不满和诅咒。高度的概括了封建社会无数游宦漂泊的文人的凄苦忧愤的心境。

因为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折柳象征着离别,所以杨柳往往成为引发相思、触动离愁的媒介,寄托着相思怀人之情感。“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该诗前两句写少妇经过梳妆打扮之后,兴冲冲的登上翠楼去欣赏春景,忽然间无情的杨柳闯入了她的眼帘,撩拨起她的相思,使她想起了当年与丈夫折柳送别的场景,激起她对丈夫的无比思恋。孤独、寂寞、悔恨之情便油然而生。“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是柳永《雨霖铃》中有名的诗句,它把杨柳、晓风、残月这三件最能触动相思离愁的事物集中成为一幅鲜明而又凄凉的画面。因为此时是他离开心爱的人儿的第二天早晨,“执手相看泪眼”的图景还依然鲜明的留在心上。面对眼前的凄凉景象,而前路是“千里烟波”还要继续前行,离自己的恋人越来越远,他怎么能不思念万分呢?这惹人的杨柳啊,就如同他那绵绵的相思深深地扎根于他痛苦的心畔。

“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毛泽东)。中国人民如春风中的杨柳那么蓬勃,那么多姿,那么富有活力和生机,他们在社会主义春风的吹拂下,意气风发,欣欣向荣,婆娑舞弄。充满了希望,充满了无比伟大的创造力,毛泽东借春风中的杨柳抒发了对劳动人民的无比热爱和深深赞美之情。

出门顺风栽杨柳

清明前后,谷风习习,柳条依依,柳叶如眉,不禁想起温州鼓词艺人吟唱的“出门顺风栽杨柳,回家金杏满树红”的俚语。温州人素有外出务工经商的习惯,每年清明前后,春和景明,便打点家生伙出门做生意,家人邻里预祝他顺风顺水在外地发达赚银,广进财源。像杨柳那样栽到哪里,就在哪里生根、立业,叶茂枝盛,待到秋后回家时,门前屋后金杏满枝硕果,红红似火。这虽是一句古老的吉祥讨彩的祝语,却应验当今数百万温州能人在祖国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以至越洋过海在外国创业之身,像杨柳那样随土而安、异域生财。数不尽的温州村、温州城正是温州人出门顺风栽杨柳的写照,更是温州人的骄傲。杨柳,不仅是温州人的吉祥物,也是中华民族借以咏吟胸臆、寄托心志的具有诗情画意的素材,侧面体现中华传统文化的积淀。

杨柳的柳字与留字谐音,提到柳便在人们的心目中油然滋生挽留客人、亲人的意境。早在汉代便有折柳送别暗寓殷勤挽留之情。到隋唐两宋更盛。隋代无名氏的《送别》诗:“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唐代长安东边的灞水上有座灞桥,是东去洛阳的必经之路,京城人送客至此,大盛折柳示留之风。因而灞水两岸遍植杨柳。南朝那位才尽的江郎曾有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的句子,后人便改称灞桥为销魂桥。唐代裴说《柳》诗:“高拂危楼低拂尘,灞桥攀折一何频,思量却是无情树,不解迎人只送人。”怨柳树无情,实怨离人无情。被误归李白名下的《忆秦娥》词中“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的灞陵就是指这座销魂桥。离人在此桥折柳话别,难禁热泪。现代常闻于歌坛的近人李叔同的《握别》:“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句,也是借晚风笛声中的柳丝来抒发“知交半零落”后好友又要分手的伤感!

上一篇:雨过天晴诗歌下一篇:承租户遭遇拆迁 租赁合同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