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扶贫政策

2024-07-14

我国的扶贫政策(精选6篇)

篇1:我国的扶贫政策

我国扶贫就业方面的政策研究

摘要: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针对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出要求,坚持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的基本思路,多些雪中送炭,更加注重保障基本民生,更加关注低收入群众生活,更加重视社会大局稳定。“这体现了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社会政策托底的思路。”张立群说,当前经济发展的特征和环境均发生改变,低收入群体和困难家庭可能会面临更多压力。中央强调守住底线,既是实现社会公平目标的需要,也是保障社会稳定大局的需要。

会议着重强调要做好就业和扶贫工作;做好就业工作,要精准发力,确保完成就业目标;要更多面向特定人口、具体人口,实现精准脱贫,防止平均数掩盖大多数。

张立群说,做好就业和扶贫,是新常态下中央经济工作的两个重要底线。今后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充分发挥好政府保障社会公平的职能,针对特定目标和群体精准发力。“只有实现充分就业,经济才能实现稳定可持续的增长。明年要进一步发挥好市场和政府两只手的作用,确保完成就业目标。”王军说。关键字:就业现状,政策建议,精准扶贫,政府职能

我国社会就业压力一直比较大。改革开放之前,受到计划经济体制强制束缚,我国的劳动力市场供求矛盾并没有明显的表现出来。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我国市场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失业问题逐渐凸显出来。深层次看,中国的失业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劳动力供给过剩。对于拥有众多人口及经济发展水平较 低的中国来说,在向市场化推进的过程中发生失业现象是一种必然。首先,市场经济原则要求经济主体对要素配置服从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原则,凸显出劳动力的供给过剩。其次,结构性、周期性、摩擦性的失业的存在也会加重我国的失业问题。此外,由于劳动年龄人数量进入高峰期、国企经营机制的改革、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领域转移等原因,我国的失业人数在逐年增加。到了2010 年,全国城镇登记失业人数达到908万人,登记失业率达到4.1%。考虑到隐性失业等各种因素,我国城市的实际失业情况其实更糟。

一、我国就业现状的分析

近几年来的统计数据表明,我国经济每增长一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只能带动17万人就业,而第三产业可以带动85万人就业。根据 2011 年中国就业人员和职工_ T资统计年鉴,从 1999 年到2010。我国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减少了7837万人,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占就业人员的百分比已由1999年50. 1%下降到 2010 年的36.7%;第二产业净增5421万人,第二产业从业人员占就业人员的百分比已由1999年的23%上升到2010年的28.7%,从业人员占就业人数的百分比没有太大变化;第三产业净增65l2万人,从业人员由1999年的26.9%增长到2010 年的34.6%,第三产业吸纳社会新增劳动力的能力在持续增强。从2004年到 2008年,城镇个体私营从业人员增加了近3218万人。约占城镇新增就业人员的86.645%。以上数据表明第一产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在逐年下降,第二、三产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在逐年增强,且这一趋势还将继续下去。

二、促进就业的政策建议

新形势下就业问题的解决,应把重点放在非公有制经济主体和第三产业上面,可以通过制定相关的税收优惠政策积极引导经济结构的调整,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和第三产业经济的发展,使之能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最太限度的带动就业水平的提高。

(一)鼓励中小企业发展

中小企业是我国市场经济的重要主体。有关数据表明,中小企业提供了城镇就业人口80%以上的就业机会,并吸纳了75%以上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随着中小企业的不断发展扩大,其吸收劳动力的作用将越来越明显。由于我国多年来较重视大型企业的发展,中小企业并未被给予充分的重视 在政策上没有大企业有优势,我国的中小企业一直没能发展起来。所以为了发挥中小企业增加就业岗位、促进就业的作用,我国应借鉴国外的政策,对中小企业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可以考虑向中小业提供贷款的金融机构免征营业税,在所得税方面,可以根据企业的规模和效益实行差别税率制度,对中小型企业或小型微利企业进行税率照顾。

(二)支持第三产业发展

2010年,第三产业吸纳社会劳动力的比重已经达到了35%。第三产业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吸纳社会剩余劳动力能力强,所占就业比重较大。如上文指出,同样的经济增长条件下的服务业可以比第二产业容纳多得多的劳动力,所以我们可以通过税收优惠政策鼓励第三产业的发展,创造更多新的岗位。

(三)降低宏观税负

尽管近年来,我国一毒在进行结构性减税,但是我国的大口径宏观税负仍然偏高。目前,世界上多数发达国家通过实施较轻的宏观税负来保证社会财富能够留在民间,促进经济的增长和增加就业。降低宏观税负是一种间接促进就业的方法。

三、扶贫工作存在的问题

就四川省而言,长期以来,四川省扶贫工作存在以下问题:贫困居民底数不清、情况不明、针对性不强、扶贫资金和项目指向不准等。国家统计局根据全国7.4万户农村住户调查样本数据推算,目前全国农村贫困居民有8249万人,其中四川省为602万人。据了解,贫困居民数据来自抽样调查后逐级往下分解,有没有扶贫项目、有什么扶贫项目,农民缺少发言权;扶贫项目能否成功,责任承担主体不明。相当部分扶贫项目直接落实到村到户,其特点是分散、零星、细小。调研发现,扶贫中的低质低效问题普遍存在,较典型的有:贫困居民底数不清,扶 贫资金“天女散花”,“年年扶贫年年贫”;重点县舍不得“脱贫摘帽”,数字弄虚作假,挤占和浪费国家扶贫资源;人情扶贫、关系扶贫造成“应扶未扶、扶富不扶穷”等社会不公现象,滋生腐败。同时,由于现行的扶贫制度设计存在着一定 的缺陷,不少扶贫项目粗放、针对性不强,更多的是在“扶农”而不是“扶贫”。

四、扶贫工作的对策建议

(一)建立瞄准机制,精准扶贫对象

“扶贫要精准,必须要弄清是真正贫困户,哪些人需要真扶贫。不进百村、不访千户,对象就模不准,扶贫就可能“水土不服”。解决这一问题的核心是摸清家底。要确保精准扶贫到人,必须自上而下从“贫困区域一贫困县一贫困村一贫困户”逐级细化扶贫对象,全面准确地把贫困对象,锁定每一户人家、每一个人头。②建档立卡。按照省建档立卡工作要求,做到“户有卡、村有薄、乡有册、县有档”,逐户、逐村、逐县登记造册,录入电脑,建立起贫困户、贫困村、贫困县、贫困区域信息网络系统。③坚持两项原则。一是基层识别原则。充分发挥基层民主,透明程序、规范操作,把识别权交给基层群众,让老百姓按照自己的“标准” 识别谁是穷人。二是动态管理原则。每年根据扶贫对象、扶贫地区的发展实际,有进有出,扶贫信息真实可靠,扶贫工作的重点在于把资金用到刀刃上,做到应扶尽扶,而不是毫无目的地广撒网。

(二)精准扶贫与转变政府职能相结合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进一步简政放权。管理上实行省市把关、县做主,省市两级政府主要负责扶贫资金和项目的监管,扶贫项目审批管理权限原则上下放 到县,实行目标、任务、资金和权责“四到县”制度。在项目上实行省市支持、县落实,省级加强对基础设施、经济协作的支持,加强生态保护和基本公共服务,市县要优化整合扶贫资源,具体落实扶贫项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改变 政府主抓项目、主导企业的局面,引导企业参与到扶贫攻坚中,建立“政府、企业、贫困户”三位一体发展模式,把资金与企业、农户作为一个联合体,助推产业发展,带动老百姓增收。建立大扶贫工作机制,积极寻求国家部委、中央企业、发达地区的扶贫援助,打破地域限制协同发展,创建各地区、各部门联动的大扶贫工作机制;创新社会参与机制,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各类组织和个人以各种方 式帮扶困难群众,构建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推进的大扶贫格局。

参考文献:

[1]魏礼群.政策研究与决策咨询[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4 [2]王思铁.浅谈精准扶贫[EB/OL].http:///show.aspx? id=25213.[3]四川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四川省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Z].川开办发[2014]2号

篇2:我国的扶贫政策

光伏扶贫工程是有效促进贫困户增收和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增长,实现精准扶贫的重要途径之一。为光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目前在光伏界掀起了巨大的浪潮。国家明确表态支持光伏扶贫,银行响应政策提供的资金支持,光伏界人士为追求市场利润的目的,以上统统将光伏扶贫推在了风口浪尖上,光伏扶贫之风越演越烈。

在国家的政策支持下,我国的光伏扶贫试点工作如火如荼,2015年就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截止到2016年6月份,越来越多的光伏扶贫政策落地了,从国家到各省市区地方政府,都在积极制定和推进光伏扶贫项目。那么2016年都有哪些光伏扶贫政策在助力国家扶贫,帮助贫困户脱困,带动光伏产业的发展呢?

一、国家

1.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2016年定点扶贫与对口支援工作要点的通知》

主要内容:2016年3月1日,国家能源局发布了《关于印发2016年定点扶贫与对口支援工作要点的通知》(国能规划〔2016〕55号)——《通知》要求加快清洁能源发展,扩大光伏扶贫实施范围。同时,探索资产收益扶贫,使清洁能源资源开发与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直接挂钩,增加贫困人口收入,真正做到精准扶贫。

2.央行等七部门发布《关于金融助推脱贫攻坚的实施意见》

主要内容:2016年3月16,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和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全面改进和提升扶贫金融服务,增强扶贫金融服务的精准性和有效性,提出金融助推脱贫攻坚的实施意见。

3.《国家能源局关于在能源领域积极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的通知》

主要内容:2016年3月31日,对可再生能源及分布式光伏发电、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及供热、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光伏扶贫、页岩气开发、煤层气抽采利用等PPP项目,符合财政投资补贴条件的,各级能源主管部门应积极探索机制创新和政策创新,鼓励财政补贴向上述PPP项目倾斜。将光伏扶贫等项目列入能源领域推广PPP范围之内。

4.《关于实施光伏发电扶贫工作的意见》

最主内容:2016年3月23日,意见指出,要在2020年之前,重点在前期开展试点的、光照条件好的16个省的471个县的约3.5万个建档立卡贫困村,以整村推进的方式,保障200万建档立卡无劳动能力贫困户(包括残疾人)每年每户增加收入 3000元以上。其他光照条件好的贫困地区可按照精准扶贫的要求可因地制宜推进实施。

5.《光伏扶贫实施方案编制大纲的通知》

主要内容:进一步指导地方编制光伏扶贫实施方案,推进光伏扶贫工程建设,保障光伏扶贫项目有效实施。

二、地方政策

浙江省

浙江《2016年光伏扶助贫困残疾人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主要内容:《方案》实施对象为衢州市及辖区户籍并持有第二代残疾人证的贫困残疾人,选户基本条件为2015年建档立卡在册贫困户,且在乡镇路沿线可视范围内。2016年,实现在试点区域内择优选择30户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户建设3KW(12块光伏板)左右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项目在6个月内建成投产,实现户均年增收约1500—2500元目标。

河北

1.《关于做好2016年光伏扶贫实施方案的通知》

主要内容:重点在45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和燕太特困片区县实施光伏扶贫工程,计划今年通过光伏扶贫解决贫困人口不少于4万人,拟建设光伏扶贫电站200万千瓦,原则上每个贫困县建设光伏扶贫电站规模不超过5万千瓦,由各市统筹平衡。

按照扶贫电站与商业电站1:2.5比例建设扶贫工程。其中:光照资源较好的II类资源区(张家口、承德、唐山、秦皇岛)扶贫标准为1万千瓦扶贫电站扶贫1000人,其它III类

资源区扶贫标准为1万千瓦扶贫电站扶贫800人。两类资源区项目均要落实相应数量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保障每人享受到连续20年、每年3000元的光伏扶贫收益。

2.河北省能源局《关于上报2016年光伏扶贫项目的紧急通知》

主要内容:4月6日,河北省能源局下发关于上报2016年光伏扶贫项目的紧急通知,通知显示,河北省2016年按照扶贫电站、商业电站1:2.5的比例开展光伏扶贫工程建设。扶贫标准为1万千瓦扶贫电站扶贫人口800人,每人每年3000元扶贫资金,扶贫期限20年。

安徽省

【铜陵市】

1.安徽铜陵市《关于光伏扶贫的建设模式以及指导意见》

主要内容:2016—2018年光伏扶贫工程总体目标是建设65个贫困村、10000户贫困户 光伏电站,总建设规模3.53万KW。“1+X”建设模式:“1”是指在65个贫困村每村建设1个100KW(或60KW)集中光伏电站,实现全覆盖;“X”是指在235个行政村一般贫困户中选择符合建设条件且自愿建设的贫困户共10000户,每户建设3KW的户用光伏电站。

【金寨县】

2.《关于金寨县光伏发电精准脱贫实施方案的通知》

主要内容:建设集中式光伏扶贫电站。选址建设20万千瓦地面光伏扶贫电站。发展分布式(联户型)光伏扶贫电站。在23个乡镇选址建设分布式(联户型)光伏扶贫电站,每个站址建设规模200千瓦-600千瓦,累计1.5万千瓦。

提高光伏扶贫项目覆盖面。建立光伏扶贫项目收益分配机制,集中式光伏扶贫电站和分布式(联户型)光伏扶贫电站净收益全部用于扶持贫困人口,覆盖建档立卡贫困户13000户(已建有光伏电站的贫困户和五保户除外),受益人口4.03万人,户均年增收3000元以上。

【宣城】

3.安徽宣城《加快推进光伏扶贫工程的实施意见》

主要内容:大力推进建档立卡贫困村和贫困户开展光伏扶贫,增加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和贫困户家庭收入,加快扶贫对象脱贫致富步伐,确保2016年底前贫困户全部脱贫,2017年底前贫困村全部出列,与全市同步实现全面小康。

【舒城县】

4.安徽省舒城县《加快推进光伏扶贫工程的实施意见》

主要内容:按照“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确保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和实行“三年集中攻坚、提前两年摘帽”的总要求,建立政府补助、扶贫资金支持、城投公司融资投入等多种途径相结合的资金筹措机制,大力推进建档立卡贫困村和贫困户开展光伏扶贫,增加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和贫困户家庭收入,加快扶贫对象脱贫致富步伐,力争到2018年实现“县摘帽、村出列、户脱贫”。

山东省

1.山东威海市《关于加快推进光伏扶贫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

主要内容:鼓励采取集中建设的方式,利用贫困村、贫困户屋顶和庭院空闲地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各区市承担推进光伏扶贫的主体责任,负责制定本区域光伏扶贫规划和具体实施方案,落实项目建设资金,组织项目建设,做好协调服务、监督管理、竣工验收和收益分配等工作。

2.山东费县人民政府《费县光伏扶贫项目收益分配监督管理办法》

主要内容:在贫困户屋顶及院落安装的户用光伏系统的产权归贫困户所有,收益除还贷外全部归贫困户。

3.山东省《光伏扶贫实施方案》

主要内容:2016年至2018年,通过3年集中组织开展光伏扶贫工程,力争惠及1000个扶贫工作重点村、10万个贫困户。

山西省

1.《关于2016年新实施强农惠农富农补贴政策的通知》

主要内容:实施光伏扶贫和旅游扶贫工程。安排资金2亿元。其中:安排资金1.5亿元,在58个贫困县的300个贫困村建设100千瓦村级分布式光伏扶贫电站;安排资金5000万元,在全省100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开展乡村旅游扶贫。

2.临汾市人民政府《关于优选2016年光伏扶贫示范基地建设项目投资企业》

主要内容:2016年拟在山西临汾市建设光伏扶贫发电项目一期500MW。规模批复后3个月内完成项目备案,建设期为6个月,经营期为20年(不含建设期)。

江西省

江西省《关于实施光伏扶贫工作的通知》

主要内容:要求各地抓好实施方案编制工作、项目建设资金筹措工作、工程建设质量控制工作,各地要根据自身能力实事求是地编制计划,不超出自身财力扩大计划,不将商业电站纳入计划,计划完成情况作为第二年计划下达的根据之一,并于6月30日前将各县方案上报省发展改革委(能源局),抄报省扶贫和移民办。

通知中指出,光伏扶贫项目将优先列入全省光伏建设计划、优先享受财政度电补贴政策、优先享受电网并网服务、光优先享受金融优惠支持。

陕西省

1.陕西省发改委、扶贫办印发《陕西省电力扶贫行动计划》完善“太阳-太阳”分布式工程

主要内容:用五年时间全面解决56个国家片区县、扶贫开发重点县电网存在的突出问题,实现8808个贫困村动力电全覆盖。全面提升陕西省贫困地区的供电能力、供电质量和供电服务,实现贫困地区户均配变电容量达到2千伏安、用户供电可靠率达到 99.72%以上、综合电压合格率达到97%以上。

2.陕西延安市《关于做好光伏扶贫实施方案》的通知

主要内容:4月26日全市光伏扶贫项目实施方案编制工作会议精神及《XX县光伏扶贫实施方案编制大纲》(见附件)有关要求,以县区为单元统一组织编制光伏扶贫实施方案,具体由各县区经发局会同扶贫办负责编制工作,并尽快上报市发改委。特别是梁家河村、康坪村光伏扶贫项目作为我市光伏扶贫工作首批启动项目,延川县及宝塔区政府要抓紧落实实施方案具体细则,争取尽快开工建设。

3.陕西省发布《贯彻落实<打赢脱贫攻坚战决定>实施意见》

主要内容:加大对贫困地区农产品品牌推介营销支持力度,积极推进旅游扶贫、光伏扶贫、电商扶贫等产业项目;还可探索资产收益扶贫,探索将财政资金和其他涉农资金投入设施农业、养殖、光伏、水电、乡村旅游等项目形成的资产折股量化给贫困村和贫困户,尤其是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资产可由村集体、合作社或其他经营主体统一经营,贫困户享受收益。

黑龙江省

《关于抓紧开展光伏发电扶贫工作的通知》

主要内容:采取村级光伏电站(含户用)方式,每位扶贫对象的对应项目规模标准为5千瓦左右。鼓励采取PPP模式建设村级光伏电站,即利用产业扶贫资金或相关涉农资金、吸引光伏企业投资和申请金融机构贷款建设。其中,产业扶贫资金或涉农资金每村补助不超过项目投资的三分之一。

湖北省

1.湖北宜昌市《关于光伏扶贫工程的实施意见》

主要内容:2016~2018年,利用3年时间,对全市建档立卡重点贫困村和贫困户实施光伏扶贫工程(装机容量70万千瓦)。其中:国网公司负责组织实施秭归县、长阳自治县光伏扶贫工程(装机容量42万千瓦),2018年底以前建成投产;相关县市区负责组织实施其他地区光伏扶贫工程(装机容量28万千瓦),2017年底以前建成投产。到2018年,全市所有具备建设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村均建有 50~100千瓦的分布式小型光伏电站,村集体年均增收5~10万元;自愿且具备建设条件的贫困户建设3~5千瓦的光伏发电系统,实施项目的贫困户年均增收3000~5000元左右。

2.湖北省团风县2016年光伏产业扶贫工作方案

主要内容:2016年,在全县范围内选择43个贫困村建设60KW分布式光伏电站43座;对太阳能资源、建设条件和接入条件好,有意愿建设光伏电站的建档立卡一般贫困户,按照每户3KW的建设规模,由县政府统筹资金集中建设(具体建设名单见附表)。

3.《关于组织申报2016年光伏扶贫项目建设规模》的通知

主要内容:准确扶持扶贫对象:国家要求,采取村级光伏电站(含户用)方式,每户扶贫对象的对应项目规模标准为5千瓦左右;采取集中式光伏电站方式,每户扶贫对象的对应项目规模标准为25千瓦左右,原则上应保障每户扶贫对象获得年收入3000元以上,请在实施方案中对精准扶贫对象予以明确。

西藏自治区

《西藏自治区光伏电站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主要内容:办法指出自办法发布之日起,西藏取消光伏电站项目前期工作的请示。未按法律规定和有关管理规定完成收购光伏发电发电量的电网企业,自治区能源监管部门将责令电网企业限期纠正。

宁夏自治区

《国土资源工作支持和服务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政策措施》

主要内容:统筹引导扶贫项目用地布局,全力保障扶贫开发、易地搬迁、危窑危房改造和基础设施项目用地。优先安排贫困县(区)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保障民生、生态保护和扶贫开发产业等项目用地需求;加大贫困县(区)土地整治项目实施力度。支持贫困地区开展土地整治及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优先安排自治区级土地整理项目和资金,鼓励贫困县(区)实施“旱改水”。

云南省

《推进太阳能光伏开发利用的指导意见》

篇3:我国信息扶贫政策问题及对策研究

一、我国信息扶贫政策的发展状况

在我国, 信息扶贫的对象主要指农民和农村地区。党和国家非常重视信息贫困问题, 在不同的阶段制定了相应的措施, 防止信息贫困所造成的信息不公平。总体而言, 我国信息扶贫分为两个阶段, 在信息扶贫资源供给方面主要采用以政府为主导的运作模式:第一阶段, 上个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到90年代中期, 是我国信息扶贫政策起步阶段。1980年12月中国农广校成立, 开始农业广播电视教育, 这是我国信息扶贫的开端。后来, 我国制定的一系列信息扶贫政策有:1986年, 农业部制订的《农牧渔业部电子计算机应用规划》。1987年3月, 农牧渔业部信息中心正式成立。在90年代初期, 农业部提出了《农业部电子信息系统推广应用工作的“八五”计划及十年设想》。1993年, 农业部制定了“农村经济信息系统的建设规划”。1994年12月, 在“国家经济信息化联席会议”第三次会议上, 农业部针对未来, 提出了跨世纪的农业信息化工程———“金农工程”。1998年, 国家广电部实施了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1997年, 国务院经济贫困地区经济开发办公室组织了“信息扶贫致富工程”。这一阶段的信息扶贫主要通过广播、电视等媒介作为信息的传播工具, 而计算机的使用初露端倪。

第二阶段, 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到目前是互联网扶贫时期。这一时期我国信息扶贫工作明显加强, 国家出台的政策和纲要有:《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0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意见》、《农业科技发展纲要 (2001-2010年) 》、《“十五”科技扶贫发展纲要》、《信息产业“十五”计划纲要》、《“十五”农村市场信息服务行动计划》、《农业部关于做好农村信息服务网络延伸和农村信息员队伍建设工作的意见》、国家信息产业部实施的“农村电信普遍服务一村通工程”、《全国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建设总体框架 (2007-2015) 》等。尤其是2006年我国制定了《2006-2020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 将数字鸿沟的治理作为国家信息扶贫的重要内容。我国的信息扶贫政策从单一的科技发展思路上升为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 这是我国信息扶贫的重要转折点。

二、我国信息扶贫政策存在的问题

1. 信息扶贫的主体单一。

长期以来, 政府负责信息扶贫的治理工作, 投入了大量的财力和物力。例如, 2003-2007年我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总投资超过100亿元, 2002-2006年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累计投入6.27亿元;科技部对“缩小数字鸿沟-西部行动”项目投资2亿元, 西部12个省区也都投入了配套资金。“十五”以来, 我国在农村通信基础建设上累计投资200多亿元, 基本实现了村村通电话, 到2007年底, 全国行政村通电话比重达到99.5%。为实现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覆盖目标, 中央财政2006-2007年共安排30亿元[2]。虽然, 我国在信息扶贫方面的支持力度很大, 为我国数字鸿沟的缩小做出了主要的贡献。但是, 只靠政府治理数字鸿沟毕竟财政能力有限, 尤其是互联网的普及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还处于起步阶段, 根据中国互联网中心的第24次调查显示, 在2009年, 我国农村网民的数量正在逐步加大, 规模达到了9565万人[3]。虽然我国农村网民数量在不断地增加, 但是网民数量的增长与整个我国农村人口的数量来比, 还是微乎其微的。

2. 忽视信息资源建设和农民信息能力的提高。

信息贫困是一种能力贫困的表现。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虽然为农民信息能力的提高创造了基础技术平台, 但是信息脱贫的实现还需要通过农民自身来提高信息的判断、选择、整合、获取和使用信息的能力。信息时代, 信息资源的建设和利用水平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和地区生产力与竞争能力的提高。我国广大农村地区, 只有不断提高农村地区获取信息资源的环境和条件, 才能真正实现信息扶贫的目标。

3. 信息扶贫政策评估制度不完善。

目前我国信息扶贫政策的评估主体主要由国家互联网中心负责。而且, 国家互联网中心对于农村信息扶贫发展状况的评估只占其评估内容的一小部分, 评估内容也只关注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与使用的数量上。评估主体单一而且评估内容并不完整, 严重影响了信息扶贫的资金投入、政策的调整与完善。具体来讲,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 政府部门缺乏政策评估意识;第二, 政策评估主体单一。评估主体主要由官方机构来担任。第三, 扶贫政策的评估缺乏多层次、系统的评估体系。第四, 政策评估缺乏连续性和监督机制。

三、我国信息扶贫政策的建议

1. 树立以人为本的信息扶贫政策目标。

以人为本的基本内涵就是把人作为社会的主体和中心, 一切以人为目的, 强调对人性的理解和尊重, 把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的正当利益和合理要求作为思考问题的出发点和归宿, 人为价值的核心和社会的本位, 把人的生存和发展作为最高的价值准则, 为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认为, 一切发展都是为了满足人的物质、精神和政治生活需要。正是为更好地满足人的需要, 才有必要制订和执行公共政策。以人为本既是信息扶贫政策理念和实践的基础, 也是信息扶贫政策的最终目的。具体而言, 以人为本的信息扶贫政策就是以提高农民信息能力和权利为基础, 扩大农民社会资本, 提高农民生存和生活的能力所采取的各种措施。

2. 建立以政府为主, 市场为辅的以农民为本的信息扶贫政策模式。

政策的扶持是我国信息扶贫的重要后盾, 我国作为有9亿农村人口的国家, 信息扶贫光靠政府的支持是不够的。从目前我国信息扶贫发展的趋势来看, 我国也将不断在政策上扩大和调整信息扶贫政策资金的利用渠道, 加快缩小我国信息分化的严重趋势。信息扶贫的模式也将走向以政府扶持为主, 市场参与为辅的以农民为本的多元化的发展模式。

(1)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依据地区贫困的程度, 采用市场分级制参与的模式。信息通讯基础设施的建设是属于准公共物品。依据地区贫困的程度, 允许和政策上支持市场的参与将会扩大信息扶贫资金来源渠道和加快信息脱贫的速度, 为农民信息能力的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

(2) 信息资源建设:政府、市场、公益组织共同参与模式。政府在信息资源的建设中, 应承担主要的责任。尤其是农村电子政务建设中, 关于农业政策、法规、农村财务管理、土地管理、劳务输出、惠农政策、涉农收费、村干部报酬等有关事宜, 政府应该通过各种媒体向农民公布和形成各种信息资源库, 为农民获取信息提供各种渠道。利用电子商务网站, 也可以发布国内外各种农产品的需求、种植信息等, 为农民获取商务信息和贸易洽谈提供了重要的桥梁。在我国信息扶贫的建设中, 公益组织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 中国村落工程项目、中国信息扶贫网、微软信息技术项目就是由一些公益组织发起, 帮助广大农村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跨越式发展, 建立网络与便民服务中心, 配套网络、信息服务平台, 从解决导致农村贫困的根源——信息贫困入手, 着力开展信息化扶贫。

(3) 农民信息能力、权利的建设:以信息致富为路径, 培育农民的信息素养。在当今时代, 知识、能力是一种基本社会力量。谁拥有了相应的知识与能力, 便拥有了相应的社会力量。从这一意义上讲, 知识与能力构成了自由的基础。农村经济、文化、教育落后, 农民本身的素质导致了信息获取的能力和权利较弱。因此农民自身获取信息和知识能力的提高, 是农民脱贫致富的关键。同时农民也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 充分发挥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也是我国新农村建设取得实质性进步的前提。

3. 建立多元化的信息扶贫政策评估体系。

公共政策评估是政策目标可持续、调整或者重新制定的依据。通过政策评估不仅可以有效地检验信息扶贫政策的效率和效益, 为合理的配置资源奠定基础, 同时也是信息扶贫政策迈向科学化和民主化的重要步骤。与国外信息扶贫政策相比, 我国信息扶贫政策宏观设计比较多, 在政策设计中, 对于政策实施效果的评估比较少, 这是政策实施中需要改进的地方。信息扶贫的内容包括很多方面, 对于基础设施的评估只能体现信息扶贫发展的一个方面。信息扶贫的内容评估中, 尤其是对信息资源的建设、农民信息能力的培育等方面的评估, 对于信息扶贫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建立多元化的政策评估对于正确评价扶贫工作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摘要:本文以分析国外信息扶贫政策模式为切入点, 探讨了我国信息扶贫政策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解决我国信息扶贫政策存在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信息扶贫政策,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蒋永福.信息公平 (上) [J].图书与情报, 2005 (6) .

[2]张新红.中国缩小数字鸿沟的行动效果及对策[J].电子政务, 2008 (11) .

篇4:我国的扶贫政策

【关键词】 少数民族;扶贫开发;资金

一、少数民族地区扶贫开发政策效果评价

少数民族地区是国家组织扶贫攻坚的重点扶持对象。国家对少数民族贫困地区采取的特殊政策主要是:放宽标准,扩大扶持范围,加大扶贫力度,在扶资金和物资的分配上重点向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倾斜,安排专项扶贫资金。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关于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意见的通知》规定,从2000年起,中央财政安排一部分财力,转向用于民族地区的转移支付。通过多年来少数民族地区扶贫开发工作的开展,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面貌有了很大改变,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水、电、路等基本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完善,基础教育、医疗卫生、文化、广播和电视事业得到发展,少数民族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绝对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的数量不断减少。

二、少数民族地区扶贫开发存在的问题

1.扶贫开发手段有待于进一步多样化

目前少数民族地区扶贫开发手段主要包括财政扶持、资金投入、信贷优惠、国际合作、对口支援等,这些扶贫开发手段对降低少数民族地区贫困率产生了积极的效果。但目前的扶贫开发政策体系仍侧重于利用经济方式实施扶贫开发,对社会、环境、人文等扶贫开发手段的综合实施力度比较薄弱,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少数民族地区扶贫开发效果。

2.扶贫资金的投入、管理及使用上存在一些问题

(1)扶贫资金投入不足,缺乏科学的政策机制。

(2)扶贫资金渗漏严重,源头扶贫资金没有进入农村贫困户或没有用于农村扶贫项目。

三、少数民族地区扶贫开发的对策建议

1.确立新的贫困标准

制定新时期的贫困标准,应该依据以下几点:

(1)以现行贫困线为基础。现行贫困线是根据低收入人口的基本生活需求计算的,它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满足最低营养标准(2100大卡)的基本食品需求,即食物贫困线;另一部分是最低限度的衣着、住房、交通、医疗及其他社会服务的非食品消费需求,即非食物贫困线。

(2)农村贫困标准关注的目标应该转向巩固和提高贫困人口的生存能力和发展能力。在这一方面,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根据农村住户调查最新资料进行了具体验证:单一的贫困线表述不能反映贫困的演变态势,应该将此具体化,即与贫困演变的三种态势(极端贫困、一般贫困、相对贫困)相适应,将贫困线具体细化为生存线、温饱线和发展线。

2.建立合理的信贷扶贫体制,使扶贫资金用到实处

借鉴国际上的经验,政府在通过财政渠道投入扶贫资金的同时,还应推动信贷体制的发展。其一,应当逐步开放各种类型的小额信贷市场,并建立相应的管理体系和机制,政府可以将目前由商业银行发放贴息贷款的资金转由小额信贷机构来发放;其二,准许小额信贷机构根据市场状况和运行成本自主决定贷款利率;其三,通过鼓励竞争来保证小额信贷机构不断创新、降低成本和提高服务质量。只有这样,才能使开发式扶贫中缺乏的各种资金得到灵活解决,提高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积极性。

3.提高人口较少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水平

(1)改变生育观念,提高生育质量。贫困地区持续过高的生育率和贫困代际传递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有研究表明人口增长率每降低一个千分点,人均GDP可以提高0.36~0.59个百分点。同时,由于人口较少民族普遍存在婚育年龄较早、年龄结构偏低的特点,导致人口增长潜力大于其他民族。根据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计算出的人口较少民族生育率分析表。从表中可以看出,22个人口较少民族中有17个民族15~19岁的生育率高于汉族,有18个民族总和生育率高于汉族。

(2)改善当地医疗卫生状况,提高卫生保健水平。应通过以下措施进一步改善人口较少民族地区医疗卫生条件,逐步提高人口较少民族的身体素质。第一,由于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具有纯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的特点,必须坚持以政府投入为主导,加大各级财政支持医疗卫生事业的力度;第二,巩固、健全由县、乡辐射到偏远地区的三级卫生防疫服务体系。

三、结论

在过去的扶贫实践中,我国的农村贫困状况得到了有效的缓解,农村扶贫开工作取得的成就,得到了全世界的肯定。但这只是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进入21世纪,我国的农村扶贫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不仅我国农村的贫困状况还比较严重,而且在农村扶贫政策的执行的过程中,还存在不少漏洞,使我国的农村扶贫效果大打折扣。因此,我国须制定符合新时期的新的农村扶贫政策,以逐渐缓解和消除我国的农村贫困问题,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于宝林.《中国民族研究年鉴1993》.民族出版社,1995

篇5:0717中国的易地扶贫搬迁政策

国家发展改革委 2018年3月

目 录

前言

一、新时期易地扶贫搬迁的重要意义

二、坚持以脱贫目标统领搬迁安臵全过程

三、瞄准“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地区贫困群众

四、科学合理选择安臵方式

五、建设安全适用的住房

六、因户因人施策帮助搬迁群众稳定脱贫

七、实施迁出区生态修复与宅基地复垦

八、帮助搬迁群众融入新社区

九、关注深度贫困地区和特定贫困群体的搬迁

十、创新资金筹措渠道与加强资金监管

结束语

前 言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一直是世界减贫事业的积极倡导者和有力推动者。中国政府始终坚持从基本国情出发,将减贫脱贫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目标和任务,特别是2012年中国共产党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以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把扶贫开发摆在治国理政的重要位臵,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五年贫困人口减少6800多万,为世界减贫事业作出了新的贡献。

易地扶贫搬迁是行之有效的扶贫措施之一。1983年,中国政府针对“三西”地区严重干旱缺水和当地群众生存困难的情况,探索实施“三西吊庄移民 ”扶贫,帮助当地群众摆脱贫困,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开启了搬迁扶贫的先河。之后,易地扶贫搬迁成为中国开发式扶贫的重要措施,受到重视并逐步推广。2001年,在内蒙古、贵州、云南、宁夏4省(自治区)开展易地扶贫搬迁试点,随后又陆续扩大到全国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家发展改革委设立了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支持易地扶贫搬迁,形成了稳定的投入渠道,资金支持总量和户均补助标准逐步增加。多年实践证明,由于生产生活条件极其恶劣、就地扶贫措施成效不显著,易地扶贫搬迁成为“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地区摆脱贫困的最有效途径。在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的示范带动下,陕西、重庆等省市结合当地实际,统筹各方资源,实施生态移民、避灾搬迁等搬迁工程。2001年至2015年,全国累计安排易地扶贫搬迁中央补助投资363亿元,支持地方搬迁贫困群众680多万人。

2015年11月,中共中央召开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标志着中国扶贫开发事业进入了脱贫攻坚的新阶段。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本方略,各地组织开展了大规模的扶贫对象精准识别工作,基本摸清全国贫困人口分布、致贫原因、脱贫需求等信息,其中有约1000万农村贫困群众仍生活在“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地区。基于这一现实情况,中国政府将“易地搬迁脱贫一批”作为新时期脱贫攻坚“五个一批”精准扶贫工程之一,决定用5年时间,把这些贫困群众搬迁出来,彻底摆脱恶劣的生存环境和艰苦的生产生活条件,帮助他们增加就业机会,实现稳定脱贫。

2016年以来,按照中国政府的统一部署,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扶贫办、财政部、原国土资源部、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和有易地扶贫搬迁任务的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同推进新时期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政策和制度体系逐步建立,工程建设顺利推进,工作进展和成效受到广泛关注。为回应社会各界关切,更好地阐释新时期易地扶贫搬迁政策,介绍阶段性进展,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并发布《中国的易地扶贫搬迁政策》。

一、新时期易地扶贫搬迁的重要意义

易地扶贫搬迁成为脱贫攻坚“五个一批”精准扶贫工程的重要举措,有其历史和现实必然性。

从人类的发展历史看,迁徙是人类顺应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是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重要途径。随着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信息技术的广泛使用,人们跨区域交流逐步增多,不断激发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贫困地区,拥有一定经济基础、视野开阔的群众持续不断地向更适合发展的地方迁徙,他们生产生活状况的持续改善,对原居住地未搬迁群众形成了强烈的示范作用。通过搬迁实现脱贫发展,成为生存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地区贫困群众的广泛共识。

从“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地区的脱贫需求看,这些地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不足、自然灾害频发,以及交通不便、信息不畅、人才短缺、市场不完善,形成了“贫困—经济社会发展落后—贫困程度加深”的恶性循环。经过多轮扶贫开发,贫困状况仍未发生根本改变,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势在必行。贫困群众虽然搬迁愿望强烈,但受自身能力和收入水平限制而无力搬迁。中国政府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现实需求,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了新时期易地扶贫搬迁,实施力度之大、规模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

易地扶贫搬迁统筹考虑人往哪里搬、地在哪里划、房屋如何建、收入如何增、生态如何护、新社区如何管等问题,系统推进安全适用住房建设、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搬迁群众就业空间拓展、迁出区生态修复等,促进了人口、资源、生态的协调发展,对于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的脱贫目标,对于打好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坚持以脱贫目标统领搬迁安臵全过程

易地扶贫搬迁不仅是一项社区再造和重建工程,更是一项人口分布、资源环境、经济社会重新调整与完善的系统工程,不仅涉及安臵住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更涉及搬迁群众就业创业、社区管理、文化传承等诸多方面。这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百年大计、影响深远,直接关系到脱贫攻坚成效,关系到千万贫困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易地扶贫搬迁注重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挪穷窝”与“换穷业”同步,将“搬迁是手段,脱贫是目的”的理念贯穿于安臵区选址、安臵模式选择、安臵房及配套设施建设、后续产业发展和就业扶持全过程。安臵区选址以方便搬迁群众生产生活和就业为目标,尽量靠近中心村、小城镇、产业园区、旅游景区,避免出现因选址不当进行二次搬迁;鼓励采取以集中安臵为主,集中安臵和分散安臵相结合的安臵模式,引导搬迁群众在安臵区附近就业;在自然景观优美、旅游资源丰富、文化特色突出的地区,注重搬迁安臵与乡村旅游有机结合,帮助搬迁群众通过开发旅游资源、开办农家乐等脱贫致富。安臵区还提供较为完善的基本公共服务,解决了搬迁群众就医、就学等后顾之忧。为防止出现群众因搬迁举债无力再发展的问题,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加大了资金投入力度,确保搬迁群众掏很少的钱就能获得一套安全适用的住房,帮助搬迁群众就业创业,不断拓宽搬迁群众增收渠道,努力实现扶真贫、真扶贫、真脱贫。

三、瞄准“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地区贫困群众

脱贫攻坚,精准是要义。“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地区主要集中在青藏高原地区、西北黄土高原地区、西南石漠化地区、东部酸壤地区和部分高寒地区以及自然灾害严重地区。这些地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弱,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和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落后,群众出行难、用电难、吃水难、上学难、看病难的现象普遍存在,就地脱贫发展无望,增收渠道不畅,传统扶贫手段难以奏效。经调查识别,上述区域分布在全国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约1400个县(市、区),涉及需搬迁的近1000万贫困群众。

需搬迁的建档立卡贫困群众按照环境条件分类:约三分之一居住在深山石山、边远高寒、荒漠化和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及水土、光热条件难以满足农业生产需要或不具备基本发展条件的地区;约三分之一居住在交通、水利、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欠缺以及教育、医疗、卫生等基本公共服务能力严重不足的地区;约六分之一生活在《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明确的水源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区、湿地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等禁止开发区或限制开发区;其他生活在地方病严重、地质灾害频发的地区。

考虑到还有部分生活在同一村庄的非贫困群众同样缺乏发展空间,是返贫的高风险人群,各地也同步实施了搬迁,并与贫困群众共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同时,注重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结合,综合考虑贫困地区现有资源条件和安臵容量稳步推进同步搬迁,防止为整体搬迁而搬迁,把不该搬的一般农户搬了,应该搬的贫困户却没有搬。

四、科学合理选择安臵方式

“搬到哪里去”是搬迁群众最关心的问题,也是搬迁后能否实现脱贫的关键。按照群众自愿、应搬尽搬的原则,结合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采取了集中安臵为主、集中安臵与分散安臵相结合的方式。在选择具体安臵区时,遵循城乡统筹、布局优化、集约用地、规模适度的原则,注重与当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建设总体规划的衔接,主要利用存量建设用地、荒山和荒地。集中安臵区选址以有利脱贫为原则,尽量选择特色资源优势突出、开发利用潜力较大的地区,主要是交通较为便利、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较为完善、产业发展较好的中心村、小城镇、产业园区。有关部门特别注重安臵区及周边的地质勘察,排查滑坡、泥石流、地质断裂带等自然灾害隐患,规避潜在灾害风险,努力把易地扶贫搬迁打造成安全工程、放心工程。

各地科学选择适合本地区搬迁群众脱贫的安臵方式,鼓励文化程度较高、具有一定劳动技能的搬迁群众向城镇、工业园区、旅游景区搬迁;引导农业技能较强的搬迁群众向中心村或移民新村搬迁;对无劳动能力的搬迁群众,通过社会保障政策予以兜底。如,河南、安徽等省将安臵区选择在县城、园区、乡镇、乡村旅游点附近,努力为搬迁群众就近就业提供便利条件。宁夏自治区依托引黄灌溉工程,为南部干旱地区的搬迁群众提供一定面积的水浇地进行有土安臵。贵州省充分考虑“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地理特征,结合工业园区用工需求,将石漠化地区贫困群众安臵到城镇或产业园区。四川、云南等省份依托当地丰富的人文和自然资源,结合安臵区建设发展乡村旅游,帮助搬迁群众增收脱贫。

五、建设安全适用的住房

拥有一套安全适用的房子,是中国农民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追求和梦想,也是到2020年实现“两不愁、三保障”脱贫目标中最重要的任务之一。中国政府综合考虑搬迁群众生产生活需要、各级政府财政承受能力等多方面因素,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在易地扶贫搬迁工程中努力建造“保障基本、安全适用”的安臵住房。

各地群众对建设什么样的搬迁住房有不同的想法。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对安臵房户型和建筑风格不搞“一刀切”,由各地在充分尊重搬迁群众意愿的基础上自行确定。房屋设计强调与当地自然环境相协调,注重体现区域民居特点和民族文化特色。鼓励采取“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规划、自行建设”等方式施工建设,便于统一规划设计风格,并在确保房屋质量安全前提下有效控制住房建设成本。各地在工程实施过程中,注重引导搬迁群众全流程参与安臵房设计、工程招标施工、材料采购、质量监管,充分调动搬迁群众参与美好新家园建设的积极性,有效保障搬迁群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

安臵房是保障搬迁群众基本生活的脱贫房,不是富裕房、小康房。为此,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扶贫办明确了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住房建设面积不超过25平方米的控制标准。制定这一建设标准,主要是防止贫困群众建大房、搞豪华装修的冲动,避免因此背上沉重的债务,也为了防止造成新的不公平,影响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从各地政策执行情况看,只要户型设计合理,人均25平方米的住房能够满足搬迁群众基本生活需要。此外,为方便搬迁群众脱贫后扩建住房,各地在房型设计和住房建造时,采取了“打二建

一、打三建一”或院落内预留建房空间等措施。

为使搬迁群众享受更为便捷的公共服务,方便搬迁群众就医和就学,各地除建设安臵房外,按照“规模适宜、功能合理、经济安全、环境整洁、宜居宜业”的原则,在安臵区配套建设水电路、电信网络及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同步规划建设教育、卫生、文化等基本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商业网点、便民超市、集贸市场等生活服务设施,努力实现搬迁群众不仅搬得出来,还能尽快融入和适应新环境。

六、因户因人施策帮助搬迁群众稳定脱贫

易地扶贫搬迁是否成功,不仅要看房子有没有盖起来,贫困户有没有搬进去,更要看搬迁群众的钱袋子有没有鼓起来。易地扶贫搬迁与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生态扶贫实现较好结合,也为贫困群众分散居住时难以开展的电商扶贫、光伏扶贫、扶贫车间等项目提供了条件,为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助力扶贫提供了平台。各地立足安臵区资源优势,因户因人施策,发展特色农牧业、劳务经济,探索资产收益扶贫,积累了一些经验和做法。

对农业安臵的搬迁群众,根据当地农业资源和农产品特色,采取“公司+农户” “合作社+农户” “订单农业”等新模式、新理念,提供与城乡消费结构升级相适应的绿色农产品、体验式农产品,助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四川省宣汉县整合涉农项目资金,组织搬迁群众种植蜜柚、药材,发展生猪、水产养殖,村级党支部、村民委员会牵头组建多个专业合作社,实现搬迁群众增收。安徽省岳西县根据搬迁群众的实际情况,采取“易地扶贫搬迁+种植养殖、就近务工、城镇就业、农家乐”等多种模式,“一户一策”量身制定脱贫方案,促进搬迁群众增收。

对靠近工业园区、靠近旅游景区、进城安臵的搬迁群众,开展“订单式”“定向式”职业技能培训,推动有劳动能力的搬迁群众向安臵区周边的工业企业、旅游服务、商贸流通等二三产业转移,帮助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的贫困群众在安臵区就业。贵州省凯里市通过人员底数清、技能状况清、文化程度清、收入情况清和择业意愿明、培训专业明、就业意向明、公示结果明的“四清四明”做法,及时签订就业协议,确保有劳动能力的搬迁群众每户至少有1人就业。

有的地方将集体土地上的水电、矿产、光伏等资源开发赋予集体股权,让搬迁群众分享资源开发收益。有的地方通过盘活农村闲臵房屋、集体建设用地、农村四荒地、林场和水面等资产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增加搬迁群众资产性收入。如,湖北省郧西县依托五龙河景区建设安臵区,引导搬迁群众通过开办农家乐、销售农特产品、景区务工等增加收入。

易地扶贫搬迁在帮助贫困群众增收脱贫过程中,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正确处理外部帮扶和自身努力的关系,培育贫困群众自力更生光荣脱贫意识,加大对搬迁群众发展生产和技能培训支持力度,大力弘扬勤劳致富、勤俭持家的传统美德,激发搬迁群众脱贫致富的内在活力、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如,甘肃、陕西、重庆等地开展易地扶贫搬迁光荣脱贫评选、星级农户等活动,教育和引导广大搬迁群众通过辛勤劳动实现脱贫。

七、实施迁出区生态修复与宅基地复垦

迁出区大多处在生态脆弱地区,有些属于《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禁止开发区或限制开发区,易地扶贫搬迁为改善迁出区生态环境提供了空间。迁出区土地的综合利用紧紧围绕生态安全,根据不同地区分类施策,对仍可利用的迁出区耕地,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流转搬迁户耕地,按照现代农业生产组织方式,进行规模化标准化经营;对不适合耕种的土地,严格退耕恢复生态,打造青山绿水。这些措施对防治水土流失、维护国家生态安全都具有重要意义。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规定,农村居民实行“一户一宅”,搬迁群众在安臵区获得新的宅基地并建设住房后,依照法律规定应退出原有宅基地。易地扶贫搬迁政策要求对原宅基地进行复垦复绿,土地指标纳入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予以优先安排,并作为安臵区住房建设用地指标臵换来源,相关收益统筹用于支持省级投融资主体偿还信贷资金。地方政府一般对拆旧复垦工作预留了一定的缓冲期,并对及时拆除旧房、主动腾退宅基地的搬迁群众给予一定的资金奖励,取得了较好地效果。

八、帮助搬迁群众融入新社区

贫困群众搬离熟悉的原居住地,生活环境和生产方式发生改变,在生产、生活和心理等方面有不少困难,能否经受住迁徙带来的挑战,不仅取决于搬迁群众自身的适应能力,也取决于安臵地提供的软硬件设施。各级政府从制度设计上努力消除融入壁垒,减轻搬迁群众的后顾之忧,帮助他们顺利融入新社区,树立过上美好新生活的信心。贵州省黔西南州从解决搬迁群众搬出难、稳住难、发展难、融入难的“四难”问题着手,推动贫困群众“搬出渴望、搬出文化、搬出产业、搬出尊严、搬出动力、搬出秩序”。

在搬迁过程中,各地尽量避免打破原有社会结构,将同一迁出地的搬迁群众集中安臵到一个安臵区,维持原有文化习俗和社会关系。对搬迁群众的传统民间文化和技艺进行统计分类、纪录保存,同时引导搬迁群众依托地方民族文化资源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不仅使传统文化资源得到保护开发,也为搬迁群众的新家营造“故土感”,减轻迁徙带来的心理压力,同时增加了搬迁群众的收入。

在提供生活便利方面,及时帮助协调户口迁移、子女入学、养老低保等,让搬迁群众平稳过渡,提高搬迁群众对新家园、新环境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在社区管理方面,实行属地化、社区化管理,加强对搬迁群众心理疏导和文化教育,营造开放包容的社区文化,引导搬迁群众共同参与社区管理,增强主人翁意识,养成与新环境相适应的生产方式和生活习惯,帮助顺利融入新社区。

九、关注深度贫困地区和特定贫困群体的搬迁

搬迁群众大多集中在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疆地区,特别是“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生存环境恶劣,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缺口大,社会发育相对不足,部分地区甚至存在“一搬跨千年”的情况。各级政府采取了更加集中的支持、更加有效的举措,支持深度贫困地区加大易地扶贫搬迁力度,与此同时,统筹考虑深度贫困地区的搬迁群众搬到哪里去、搬后收入哪里来,科学合理确定搬迁规模、安臵方式和脱贫路径,防止出现搬迁“后遗症”。

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加大了对深度贫困地区特别是“三区三州”易地扶贫搬迁的支持力度。一方面,按照中央预算内投资人均1万元的最高标准对新疆自治区、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和四川、云南、甘肃三省藏区搬迁群众安臵住房建设进行补助。另一方面,明确“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在确保搬迁群众住房建设补助标准不降低、自筹标准不提高的前提下,省级政府可统筹易地扶贫搬迁资金(中央预算内投资除外),支持边缘贫困户同步搬迁。此外,支持深度贫困地区统筹易地扶贫搬迁结余资金、财政涉农资金、社会帮扶资金,用于搬迁群众后续产业发展和转移就业、技能培训等工作。

易地扶贫搬迁注重民族传统特色文化传承与保护,尊重搬迁安臵区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和民族感情,引导各地建设具有民族特色的安臵住房,大力发展民族特色优势产业,创建民族团结示范村,推动各民族交往交流,促进各民族和谐共处。如,四川省凉山州等深度贫困地区,通过举办“农民夜校”和实行“一村一幼”工程,帮助搬迁群众学习现代社会知识、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易地扶贫搬迁特别注重残疾人、孤寡老人、长期患病者等“无业可扶、无力脱贫”等特定困难群体,以及部分文化水平低、缺乏劳动技能群体。针对这些特定困难群体,各地坚持因人因户施策,采取了有针对性的帮扶举措,对没有劳动能力的,通过社会保障兜底,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对长期患病的,结合实施健康扶贫加大救治力度。

十、创新资金筹措渠道与加强资金监管

资金能否足额筹措到位,是完成易地扶贫搬迁建设任务的必要条件。为保障符合条件的搬迁群众应搬尽搬,防止出现“搬富不搬穷”等问题,易地扶贫搬迁创新资金筹措方式,大幅增加中央预算内投资,引入了开发性、政策性金融资金。易地扶贫搬迁资金筹措总量约6000亿元,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约800亿元,地方政府债务资金约1000亿元,专项建设基金约500亿元,低成本长期贷款约3500亿元。此外,搬迁群众根据自身经济条件,按照每户不超过1万元的标准适当自筹建房资金,鳏寡孤独等特定困难群体可以免于自筹,农户自筹资金总计约200亿元。

为承接使用好易地扶贫搬迁金融资金,有关省份按照市场化运作原则,组建了省级投融资主体,专门承接通过专项建设基金、地方政府债务注入的项目资本金,以及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等金融机构发放的长期贷款。同时,在市县一级组建项目实施主体,与省级投融资主体签订资金使用协议,从省级投融资主体承接相关资金,专项用于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建设。

为确保资金规范、高效使用,中国政府有关部门先后出台了一系列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国家发展改革委出台了《易地扶贫搬迁中央预算内投资管理办法》《易地扶贫搬迁专项建设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等,建立事前规范审核、事中强化监督、事后严格考核的工作机制,力求实现资金安排使用全过程监管。财政部、国务院扶贫办印发《关于做好易地扶贫搬迁贷款财政贴息工作的通知》,明确中央财政贷款贴息政策,规范贴息资金申请下达和使用管理流程。中国人民银行出台易地扶贫搬迁信贷资金筹措方案,加快资金衔接投放,保障易地扶贫搬迁专项金融债券顺利发行,督促指导有关金融机构优化资金管理。

为加大监管力度,国家发展改革委建立了易地扶贫搬迁常态化稽察机制,对地方政府政策执行、资金使用等情况进行了多次稽察,正在启动实施大巡查;与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开展易地扶贫搬迁重点项目挂牌督办,加大惩治和预防职务犯罪力度。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等部门不断强化资金保障和监管,加大审计监督力度,确保易地扶贫搬迁资金规范高效使用,确保实现廉洁搬迁、阳光搬迁。

结束语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在各级政府、社会各界和广大搬迁群众的共同努力下,22个有易地扶贫搬迁任务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围绕脱贫目标,在对象精准识别、安臵区选址、住房建设、资金管理、后续发展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2016、2017两年,全国约589万人的易地扶贫搬迁建设任务顺利完成,2018年将再实施280万人左右的搬迁建设任务,“十三五”时期易地扶贫搬迁建设任务大部分将落地实施。通过实施易地扶贫搬迁,迁出地生态环境逐步好转,搬迁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他们脸上洋溢的笑容,展现出实实在在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行百里者半九十,搬迁脱贫绝不是一蹴而就的简单工作,搬迁群众融入新社区、适应新环境、开始新生活依然面临诸多挑战,随着搬迁人数的增多,工程组织实施、搬迁群众稳定增收等方面也面临不少考验。

2017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对脱贫攻坚工作作出了新要求、新部署,为做好新时期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指明了方向。2018年2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四川省考察脱贫攻坚工作并主持召开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座谈会,明确指出易地扶贫搬迁是实现精准脱贫的有效途径,搬迁安臵要同发展产业、安排就业紧密结合,让搬迁群众能住下、可就业、可发展。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和22个有易地扶贫搬迁任务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落实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座谈会议精神,进一步聚焦深度贫困地区和特定贫困群体,加大后续产业发展和就业增收扶持力度,不断提高搬迁质量和脱贫成效,不断增强搬迁群众光荣脱贫的内生动力,确保到2020年,生活在“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地区的贫困群众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实现稳定脱贫,确保同全国人民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备 注:

1.三西吊庄移民:1982年,甘肃定西一带和宁夏西海固地区干旱,树草枯死,人畜缺水现象十分严重。为改变上述地区的贫困面貌,同时为加快甘肃河西走廊商品粮基地建设,1982年底中国政府成立三西(河西、定西、西海固)建设领导小组,推进实施“三西”农业建设和扶贫移民搬迁,提出 “有水走水路,无水走旱路,水旱路都不通另找出路”的“三西”建设方针,重点开发和建设河西、河套地区农业,从定西和西海固地区部分村庄整村迁移到河西、河套和沿黄河两岸水、土、光、热资源丰富的地区,逐步修复三西地区的生态植被。通过这项特殊措施,增加了河西地区粮食产出、缓解了定西和西海固地区贫困状况、保护三地生态环境。

2.五个一批: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

3.22省(自治区、直辖市):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吉林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山东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广西自治区、重庆市、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自治区、新疆自治区。

4.两不愁、三保障:稳定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

5.打二建

一、打三建一:搬迁安臵房打两层地基或者三层地基,只建设一层,为搬迁群众脱贫后加盖房屋预留条件和空间。

6.农村四荒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荒山、荒沟、荒丘、荒滩。

7.三区三州:西藏自治区、新疆南疆四地州,四川、云南、甘肃、青海四省藏区和四川凉山州、甘肃临夏州、云南怒江州。

篇6:我国的扶贫政策

—XX村小学“百人宣讲团”活动

9月13日,在XX村大操场准时举行上饶县教育系统“百人宣讲团”教育扶贫政策宣讲报告会,参加宣讲有XX小学XX校长以及XX全体教师、XX中学XXX以及中学的教师。

(插入图片)

活动开始,由宣讲员xxx宣读《上饶县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资助政策》、为保证不落下一个孩子,国家建立的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其中包括“学生资助政策、贫困特征的认定办法、申请评审办法、档案建立”等四大方面。

(插入图片)

宣读结束之后,全体宣讲员认真为每一位老百姓解读宣传内容,同时也仔细回答每一位父老乡亲的咨询,为每一位父老乡亲解除疑惑。做到扶贫政策落户,人人知晓。我校也充分利用宣传资源将教育扶贫政策撰写在宣传栏上。我校的目的就是要把教育扶贫各项工作做得更实、更细,让政策宣传落实到户。

(插入图片)

上一篇:观看张丽莉事迹心得体会下一篇:教育局局长在2021年全市教育工作部署会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