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快乐的尝试作文

2024-07-18

一次快乐的尝试作文(共14篇)

篇1:一次快乐的尝试作文

一次快乐的尝试作文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结构完整,一定要避免无结尾作文的出现。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一次快乐的尝试作文,欢迎大家分享。

一次快乐的`尝试作文1

以前,我还不会骑自行车,妈妈的激励和我的尝试,换来了我会骑自行车。

以前妈妈买了一个自行车,看我看见了自行车,想问一问妈妈那个怎么起,妈妈一听说,不要起那个,要不你就学会骑自行车,不过学自行车是很辛苦的,你可以学会吗?我一听说,妈妈我要学会骑自行车。妈妈一听说,你有胆量就试试,如果摔倒了会特别疼的。我依然说好,我来学学。

一开始只,我上了自行车,都没有踩踏板,所以摔了一下,把我的腿给摔伤了。妈妈说,还来吗?我依然说,来。我又一次上了自行车,踩着踏板,晃晃悠悠的骑了起来,一不小心怕摔了一下。妈妈又说还来吗?我说,这回我不来了。妈妈又说如果你,学不会骑自行车,我有永远不让你碰这个车子。我一听,心里急了,又说,我一定要学会骑自行车。这一次,我骑骑了自行车,妈妈一直为我鼓励,不一会我就绕了一个大圈,我下了自行车。妈妈对我说你真棒。我情不自禁的笑了。

这真是一次快乐的尝试。

一次快乐的尝试作文2

总看到同龄人骑着自行车,我总是露出羡慕的眼光。有一天我在爸爸面前念咕了一句。爸爸就说要教我骑自行车。当时我还非常害怕呢。但还是忍不住点了点头。

第二天,爸爸对我说:“我帮你买了一辆自行车,你学不学?”“当然学。”我爽快地答应了。我坐在自行车的坐凳上,刚要踩上脚板,“扑通”一声,我重重地摔在了地上,好痛,我一下子哭得泪流满面。爸爸赶快将我扶起来,对我说:“宝贝,还是爸爸扶着你慢慢来吧。”

然后,爸爸扶着我,一边慢慢往前骑,一边告诉我骑车的要领。学了将近三个小时我还是没有学会,正当我想放弃的时候,脑海里想起一句名言:“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铁棒都可以磨成针,为什么我不再坚持呢?于是我就一直练呀练。忽然,爸爸松开了手,我毫无察觉,继续骑,当我转弯看见爸爸的时候,我大声喊到:“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终于学会了!”爸爸笑了,我也笑了。

那是一次快乐的尝试!

一次快乐的尝试作文3

上周我完成了一次尝试,而且尝试很胜利,我在其中也十分快乐。

上周六去上素描课,教员抱着一摞资料走进了教室。合理我们在打赌教员让我们做什么时,教员笑眯眯地说:“各位同窗,今天我们来画书上的内容。”然后就开端分放资料。我分到了一个资料,上面画着一个高脚杯,旁边是一个花瓶。看到了内容,我欲哭无泪,毕竟玻璃的质感十分难画,而花瓶我也是第一次画,肯定会画砸的。可我忍住了想换资料的愿望,开端画了起来。

明暗交界线,反光、高光、影子等怪物纷繁阻挠我的去路,我一路披荆斩棘,终于在下课前画完了这幅画。教员还对此画给出了很高的评价。真是没白花功夫。

夕阳西下,一抹阳光映照在我的肩上,我开心肠回到了家。我心想:“这是一次快乐的尝试。”何尝不是呢?只需尝试过,才会有快乐!

篇2:一次快乐的尝试作文

一天,我和妹妹在帮爷爷包饺子,爷爷在弄饺子皮,我和妹妹出神的望着爷爷飞快的动作,于是,我们央求爷爷给一次机会得我们,爷爷同意了。我们连忙支走爷爷,独自在屋里忙活着,我把一张面团放在桌上,学着爷爷的样子在上面撒些面粉,又拿出擀面杖擀面,可有的地方大,有的地方小,有的厚,有的薄……

终于弄好了一张饺子皮,可与爷爷包的相差甚远,一点也不圆,但只有一次机会。我只好将就着用,我把一些肉馅放在饺子皮中间。,四周沾上水,捏了起来,就在我即将包好时,突然露馅了,我顿时有些难过。

我把馅弄去一些,又重新沾些水,包了起来。突然,我的眼睛里进了面粉,我用手擦了一下眼睛,结果……

“哈哈,哈哈……”妹妹笑了起来,还用手指着我的眼睛。原来,我的眼睛四周全是面粉,一片雪白。我想象着自己狼狈的样子,抑制不住,也笑起来了。

后来,我终于包好了饺子,虽然不美观,但这毕竟是我亲手包的,味道仍然不同寻常。

篇3:一次快乐的尝试作文

英国著名语言学家D.A.Wi lki ns曾经说过:“Wi t hout grammar, very li t t le can be conveyed;wi t hout vocabul ar y, not hi ng can be conveyed.”由此可见, 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 没有词汇做基础, 语言将成为一座空中楼阁, 掌握足够的词汇是成功运用外语的关键。

但是, 在现实的教学中, 有些老师对于词汇教学的概念是模糊的, 理解是狭隘的, 操作是片面的。词汇教学仅仅局限于教会学生单词的读音, 理解词的意思, 让学生课后自己去背, 然后听写。教学过程中没有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缺乏与学生的互动, 只是一味地讲授。学生处于一种被动、机械的记忆词汇的消极状态, 效率甚低。

而于学生而言, 无论是文化背景还是构词形式, 汉语和英语在许多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他们在词汇学习上存在着不小的困难, 其表现如下:

1.读音方面:不会拼读单词, 难以读准单词, 甚至用汉语或方言为英语单词注音。

2.拼写方面:死记硬背单词字母的组合, 没有意识到字母在单词的读音与单词的拼写中存在一定的规律, 没有利用读音和字母的关系来帮助记忆单词。花了大量的时间来记忆单词, 但效率低、效果差、遗忘快。

3.运用方面:过分注意对该单词所对应的汉语意义的记忆, 没有在语境中加以理解, 以致换个场景和搭配就无法运用。阅读遇到生词时就无计可施, 不会运用词汇知识去猜测词义。写作时由于词汇知识的匮乏, 无法组织成句, 表达想法。

学生找不到正确的学习词汇的方法, 长此以往, 必将导致其信心和兴趣的丧失, 产生厌学情绪, 甚至放弃这门学科。词汇已经成为学习英语的最大障碍。因此我们必须重视词汇的作用, 重视词汇教学的方法, 进行有效的词汇教学, 为学生构建一个良好的词汇基础。

我认为在词汇教学的具体操作方法上, 没有最好的, 只有最适合的。教师应依照基础教育阶段赋予英语课程的任务。采用多样的、有趣味性的呈现形式来激发学生学习词汇的兴趣。同时,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和学习策略的形成, 让学生得到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成功、增强信心。总之, 教师要力求以“词汇”为圆心, 寻找各个最合适的“点”, 灵活运用、多点相连, 形成最美丽的弧线。让学生乐于学习词汇、轻松掌握词汇、自如地运用词汇, 展现最自信的笑容。

案例片段

为了寻求有效的词汇教学方法, 我们教研组开展了以词汇教学为主题的校本教研, 确定课题为八年级上Uni t 7《How t o make a banana mi l k shake?》第一课时。希望在词汇教学方面做一些有益的探索。

本课词汇:milk shake, blender, ingredient, yogur t, peel, finally, drink cut up, put in, pour into, turn on, mix up

拓展词汇:wat ermelon, teaspoon等合成词

片段一:猜谜法

T:How are you today?I think it is a nice day.What do you usually do on these nice days?

S:… (Maybe Ss will say they do some sports)

T:I think you will be thirsty after sports.What would you like to drink?

S:…

T:How about me?What is my favorite drink?

教师通过free talk, 提问“What is my favorzte drink?”, 让学生进行猜测。在猜测过程中, 教师依次提供了三条线索:

1.It is delicious and healthy.

2.You can make it by your self.

3.There are some bananas and milk in it.

随着范围的缩小, 学生最终猜出老师的favorite drink是milk shake。

通过free talk的热身, 自然地引出本课中心词汇milk shake。而这种让学生猜老师的f avorite drink的方式一下子就引起了学生的兴趣, 把学生注意力都集中在一个点上。而一次出现一句线索, 三条线索层层缩小范围的方式则勾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好胜心, 课堂气氛既轻松又带点些许的紧张和急迫, 学生被完全调动起来, 为后续活动起了个好头。

片段二:英语解释法音形结合法 (读音规则教学)

T:Bananas, milk.Whatelse in the shake, can you guess?Maybe we need something sweet.What is it?

S:Honey.

T:And anot her heal thy milk.What is it?

S:Yogurt.

T:They are theingr edients we need.Now we should put all the ingredient s i nt o a machi ne.What is it?

S:Bl ender.

采用英语解释法, 引导学生说出制作mi l k shake的一些材料。这种用熟悉的词汇来解释新的单词, 使学生利用自己原有的知识掌握新单词的方法, 增添了学生们学习英语的信心, 提高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在教学yogurt, ingredient, blender等多音节词时, 师先发其音, 再呈现其音标, 让学生将单词分音节 (yo-gurt;in-gre-di ent;be-l en-der) 进行拼读。最后根据其发音, 让学生对该词进行大致的拼写。

在教师的引导下, 能力较强的同学能音形结合, 对听到的词能进行大致的拼写。通过这一环节, 同学们意识到字母在单词的读音与单词的拼写中有一定的规律可言。

片段三:音形结合法 (听说领先原则)

T:Do you remember?Pour the milk or put the milk?Let us listen and circlethe wor ds you hear.

1.Let us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shape) .

2. (Peel/peal) three bananas.

3. (Cut up/Cut down) the bananas.

4. (Pour/Put) the milk into the blender.

5. (Turn on/Turn off) the blender.

第1小题, 让学生对两个发音比较相似的单词进行辨别选择。教师所展示的不是课本里的文字, 而是词的音素、音节和重音。通过“听”和“辨”, 让学生从听的意义上掌握词汇。第2-5小题, 通过听力的方式考查了学生对词义的掌握情况。

片段四:构词法、情景教学法

在学生学会制作mi lk shake后, 教师创设出制作f rui t salad的情境。

T:Do you want to make fruit salad?What ingredient s do you need?

S:Apple, pear, or ange…watermelon, t easpoon.

Write watermel on and teaspoon on the blackboard

T:Look carefully, water and melon, tea and spoon, do you have any easy ways to remember the words?Coul d you find any rules?Can you tell me more words like these?

Students find the rule, and say more compound words.

这就由wat ermelon, t easpoon等词入手, 引导学生归纳其构词原则并指导记忆单词的方法。同时进行知识的迁移, 寻找更多的合成词。这个环节中学生明显表现出学习词汇的兴趣, 十分活跃, 说出了如homework, bedroom等十来个合成词。

案例分析

本节课旨在探索“课程标准”下的词汇教学模式, 拓展和挖掘更多的方法以解决学生词汇学习中的困惑。通过这堂课的实践, 我们可以发现, 多方位的渗透能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语境化的教学能让学生更自然地走进课堂, 在语境中接触词、操练词、理解词。只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得到成功的体验, 他们就会变得自信, 主动发言的人数比例也将大幅增加。多样化的词汇教学模式下, 师生能进行较好的互动。课堂气氛始终活跃, 而且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这才是我们希望学生学单词的过程。同时, 运用词汇是我们的最终目的, 语言教学最终要落实在语用化上。因此, 我们应该更重视语言的运用性, 在词汇教学中体现语用化。

关键词:英语,词汇,语用化

参考文献

[1]英语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社会语言学.牛津大学出版社.Bernard Spol sky.1998

篇4:作文修改中一次探究性学习的尝试

有一位学生交上来一篇作文,我仔细看了看,这篇作文从选材构思到语言表达,都有探究的价值。我觉得是一篇可供修改的坯子,我就把它打印了下来。原文如下:

我改变了不刷牙的习惯

杨婧晖

就拿我们的数字老师来说吧,他可是做事有始有终的人,只是数学老师有个不良的坏习惯——吸烟,数学老师说过要把这个习惯改掉,可他一天不吸烟到了第二天就又犯了。可见人的习惯一旦形成,是多么不容易改变呀!然而我却改变了自己的不刷牙的习惯。

爸爸平时不常刷牙,结果现在经常牙痛。我看着爸爸那副牙痛的样儿就下决心把我那坏毛病改掉,可别像爸爸那样整天捂着左腮帮,多痛苦!有的人可能认为刷牙是小事,现在,你可认识到小洞不补、大洞吃苦的理儿了吧。有的人可能会说了,那你是怎么丢掉不刷牙的毛病的呢?其实我改变起来也挺困难的。开始,我还坚持早晚都刷牙,可没过几天,我就坚持不住了,改成了每天只刷一次,又过了一段时间,就干脆不刷了,但想起来牙疼要缠绕终身,我又害怕起来,顿时感到束手无策。后来,我想了一个办法,往床头贴上一张白纸,上面醒目地写着“刷牙”两个大字,就这样坚持了几天后,我又想打退堂鼓。可每当我想到牙痛的痛苦时,就咬咬牙强迫自己改,后来,我终于改掉了不刷牙的坏毛病。

拿到打印出来的作文稿后,我一边组织学生修改,一边约请家长参加,同时还与同行“会诊”,三路并进,互动探究,互助合作,戮力攻坚,一起打了一场围歼病文的战斗。

学生、家长和老师的发言如下:

屈浩:开头就说“就拿我们的数学老师来说吧”这里显然是缺少了领头句或中心句,以至让人摸门不着。另外,开头几句连续说了三个“数学老师”显得语言罗嗦,后两个完全可以用“他”来代替。

李琳:首段中,“不良”和“坏”重复。从文章原意来看,数学老师下决心戒烟,这应该不是一次的事,因此,在“说过”前面应有必要的限制词语。

巍东:首段中,“把这个习惯改掉”的表达与前文重复。“可他一天不吸烟,到了第二天就又犯了。”这一句话语言直白。另外,“数学老师”的事例虽短但应完整,显然,这一段也缺少对事情结果的交代。

屈浩的爸爸:第一段尾句共两句话,第一句是承接上文的小结,标志着上一材料的运用告一段落。然而,从第二句话来看,似乎要转入对改变自己不良习惯的经过的记叙,可看一看第二段,我们发现作者却宕开一笔写起了爸爸,这第二句话是不是放错了位置?

屈浩:第二段中,如果写爸爸是为了衬托自己,那么,上一段中的第二句话就该放在爸爸一事的后面。

张荣:同时,这一段起笔缺少与上一段必要的衔接,可考虑在“爸爸”一词的后面加上连词“也”。

张焕:“有的人可能认为……”这句话与所叙事关系不大,是笔墨的浪费,影响语言表达的简洁性。第三段中“白纸”与“醒目地写着‘刷牙两个大字”矛盾。这里,“醒目地”作大字的定语比作“写着”的状语更合适。

刘雪真老师:从整体上看,作者用数学老师戒烟未果来衬托对比“我”改变不良习惯的行为,又用爸爸因牙痛而影响工作生活来警示自己,作为“我”产生刷牙行为的动因,从而开启故事的发生。甚至爸爸的痛苦伴随着我改变的过程,这成为推动情节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些都是顺理成章的事。但试想,难道说养成好习惯的意义仅在于此吗?显然文章的深刻思想还有待挖掘。如此看来,文章中心内容写的不丰满,重点还需突出。从结构上看,文章还缺少一个画龙点睛、升华中心的结尾。

……

据此,作者将病文反复做了修改,修改后的文章如下:

我改变了不刷牙的习惯

杨婧晖

人们常说:“江山易改,秉性难移”。就拿我们的数学老师来说吧,他可是做事有始有终的人,只是他有个不良的坏习惯——吸烟,几次三番说要把烟戒掉,可他一天不吸到了第二天准犯烟瘾,到头来,他说的那些话就如同一个五彩泡都破灭了。结果,到了现在,他只得带着满口黄牙来给我们上课。可见人的习惯一旦形成,是多么不容易改变呀!

爸爸也是一个做事从不半途而废的人,但他就是没有养成刷牙的习惯。由于他平时不常刷牙,结果现在经常牙痛。不瞒你说,我以前也不爱刷牙,然而我却改变了这个长时间养成的不良习惯。

不过,“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开始,我看着爸爸那副牙痛的样子,心想:可别像爸爸那样整天捂着个腮帮,茶饭不思、夜不能寐,多痛苦啊!从此,我就下决心把不刷牙的坏毛病改掉。

于是,我就坚持早晚刷起牙来,可没过几天,就坚持不住了,从每天刷两次改成了只刷一次,又过了一段时间,就干脆不刷了,但想起牙疼要缠绕终身,这是件多么痛苦的事啊!顿时,我又害怕起来,不知如何是好。后来,我想了一个办法,就往床头儿上贴了一张字条,上面写着“刷牙”两个醒目的大字,看着这两个字我坚持了几星期,可过后,又坚持不下去了。这时候,爸爸早有预料似的给我讲了张海迪的故事,我很震惊,张海迪身残志坚,克服重重困难坚持自学,做出了那么多为人类有益的事,跟她相比,我太没有恒心了,我想,我一定要以她为榜样,从小事做起,顽强磨练自己的意志,争取早日成才,将来为祖国做贡献。想到这些,我就咬咬牙强迫自己改,每当犹豫的时候,我便对自己说,不能那么没出息!既然已经下了决心就应该去努力做好,小事不小!就这样,由改到不改,又由不改到改,经过了几番周折,现在,我终于改掉了不刷牙的坏毛病。

这件事使我尝到了甜头,同时,我又从中悟出了一个道理:要想克服我们日常生活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不但要肯动脑筋,想办法,而且还要立志成才,并具有为之不懈努力的精神。只有这样,才能战胜自己,使自己养成良好习惯。

这是经过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家长反复互动探究的一个阶段性作品。修改后的文章,语言简洁流畅了,层次也清楚了,内容也较充实了,立意也有了一定的深度,但这是否不需要修改了呢?

郝世民老师:文章不厌百回改。改文将爸爸的行为习惯也作为反衬的底色了,用两个成年人都没有做好的事例去反衬一个孩子的行为,是不是会让读者感到不真实呢?

戴建明老师:毫无疑问,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孩子每一步的成长每一次进步无不打上家长关怀的烙印。家长一次行动上的示范,往往胜过上百次空乏的说教,正所谓“身教重于言教”。如果文章要突出家教的中心,通篇写爸爸的指导有方,善于言传身教,爸爸在指导孩子改掉陋习的同时也改变了自己,完善了自我。这样的话,产生一个让爸爸和“我”一起告别不良习惯的美满结局,那本文又该如何来构思选材,如何命题行文呢?

……

就在本文有限的篇幅即将结尾的时候,我想应该还有很多话要说。好文章的确是不厌其改的,在修改文章中,学生们也的确学到了写作的技巧,提高了写作的本领。但事情本身所蕴涵的意义还远不止于此。由此所迸发出来的探究创新的火花,所形成的家教学合作互动、共生相长的大开放的学习模式,抑或是当代教改课题中“灯火阑珊处”的风景。毕竟学习方式的革命才是最重要的。

篇5:这是一次快乐的尝试作文

这件事虽然不大,但这件事让我收获到了:你只要有决心,无论什么事都能做成!

篇6:一次快乐的尝试

我有两个一模一样的可爱的卡通试管人,它们都来自于那次快乐的尝试。它们是绿色的,有着圆圆的大脑袋,从脑袋上伸出两只手臂。它们没有身子,脑袋底下有两条长长的腿。

那是一天中午,我们去科技馆玩,那里面有一个科学实验室。我去里面做了实验,我们做的实验是用超级吸水剂吸收水分。

一进去,老师给我一个盛满水的烧杯和一个干净的尿不湿,让我把水倒在尿不湿上,然后把尿不湿撕开摸一摸,我摸到的是许多柔软的吸满了水的小颗粒。老师又给我一个装着一点儿小粉末的烧杯,让我把水全倒进这里面,用搅拌棒不停搅,搅着搅着,我发现全变成了一个个柔软的透明小颗粒,就象在撕开的尿不湿中看到的,水全被颗粒吸收了,水不能流动了。老师最后告诉我们小粉末就是超级吸水剂,1克的超级吸水剂可以吸收1000克的水分。

老师发给我们一人一个试管人,这实验太有意思了。我又去了一次,这次做了一个新的实验――造再生纸。于是我有了两个一模一样的卡通试管人,同时它们也是我快乐尝试的结果。

篇7:那是一次快乐的尝试

生活中,我曾做过许许多多有趣的事,可笑的事,甚至错误的事……但有一件事令我久久难忘,因为那是一次快乐的尝试。

那是去年过母亲节的时候,看着母亲忙里忙外操劳的身影,我突发奇想——想尝试着为母亲做一顿饭,就当是母亲节送给她的礼物吧,也好让母亲的节日快乐而又难忘。

说干就干。“难的不会做,就做简单的;调料不会放,我就只放盐;盐要放多了,咱就倒些水;水要加多了,那咱就喝汤。”我一边哼着自己独家的做菜经,一边想着既然要做简单的,那就来一盘葱香鸡蛋吧。切好葱之后,我把鸡蛋拿在右手,学着妈妈的样子,往碗沿上“轻轻”一磕,只见鸡蛋稍微晃动了一下,便像小小原子弹一般“爆炸”开来,其威力堪称巨大——事后害我洗了三件衣服!

第一回合失败,我怎肯服气?东山再起之后,又一个鸡蛋握在了我的手中。吸取了上一个用力过猛的教训,在我棉花一般的微薄力量之下,鸡蛋却毫发无损!被气至极的我用力把鸡蛋向锅里扔去,只见鸡蛋完全爆碎,油水也溅了一地。我气呼呼地说:“谁让你不拾抬举,彻底粉身碎骨了吧。”

这时妈妈走过来,看满地狼藉,失声大笑起来。笑声刚止,看到身着“迷彩服”的我,又马上忍俊不禁了。我见机行事,立刻递上甜言蜜语:“妈,这是我送给您的节日礼物,每想到出师不利搞砸了,您不会怪我吧?”妈妈笑着说:“当然不会。不过你得自己动手洗衣服啦!”我的脸马上晴转多云,但母命难违,赶紧见好就收,乖乖洗衣服去吧。

事后,每当说起这件事,妈妈总会插一句:“可怜我那两个笨鸡蛋哪!”

那是一次成功的尝试

童年如梦,是欢乐的,是美好的。童年的岁月中,我经历过多少风风雨雨,每一次成功,都有尝试,不尝试怎么能有收获呢?

记得,那是一次成功的尝试。我是一个十来岁的孩子,到现在,我已经会做一点大人们的事了,炒菜,买东西,照顾弟弟妹妹、、、、、我都做得没有一丝马虎,做得妥妥当当。这样的功劳,少不了那次的尝试。

说出来你可别笑话,我从小就胆小如鼠,做什么事都得大人陪着,直到九岁,我才开始尝试自己去买东西,自己做饭,还有自己睡觉呢。有一次,正巧碰上爸爸妈妈上班,保姆也回家了,家里只剩下九岁的我和四岁的妹妹。我们正忧愁着晚饭的事,不能做太难的菜,也不能不合我们的口味。打开冰箱,只见里面整整齐齐的都是肉菜什么的,可没有一样是我会做的。我突然想到了蒸水蛋,忙往鸡蛋盒里望,可望来望去没望出个结果,仔细一瞧,大事不好——每鸡蛋了。这可怎么办呢?我绞尽脑汁,只想出唯一一条不好使的方法——买。可有担心有坏人,有担忧钱不够。做好准备,我惟有“告别”了妹妹,尝试着自己出去买鸡蛋了啦。唉,真没办法。握着手里的那十块钱,我迈着胆怯怯的脚步,尝试着第一次出去买东西的滋味。一路上,天都是黑沉沉的,没有一丝灯光,只在月亮的明亮的光下,我走着走着,穿出了小巷,终于看到了灯光,可路上的行人用着凶恶的眼神望着我,似乎我做了什么坏事一样,我的心就像十五个水桶打水——七上八下,腿也有点不好使了,每走一步,总得震一震脚。平时短短的路程,今天似乎变的漫长极了。我正为自己担心着:“第一次尝试出来买东西,会不会遇到坏人?会不会遇到一个不讲理的老板?会不会突然窜出一只狗狗,和我“拼死拼活”,对我死追不放呢?”又想:第一次出来买东西,当然要勇敢一点啦。好不容易,才来到鸡蛋铺门前,我的心像是有只兔子在蹦蹦跳,“咚咚”的打起鼓来。我鼓足勇气,才结结巴巴地说:“我、、、我想、、、买一斤鸡蛋。”老板毫不犹豫地给了我一斤鸡蛋,我拿着鸡蛋,付了钱,不顾一切地跑了回家。这才如释重负。

篇8:一次指导学生评析作文的尝试

一、阅读课本写作要求, 以明确训练目的。

二、学生互换作文, 学生总评。

三、评析文章要重点突出, 要有自己的感想和体会。

四、600字以上, 题目自拟。

五、指导构思。

总评文章可写成四个层次:

第一层, 总说, 即是全文的纲。全文所写的主要内容应当在这里有个概括介绍, 或总评全部, 或评一两篇, 主要评什么, 都能在这部分里看出来。第二层, 谈优点。总共有几个优点, 哪一点在前, 哪一点在后, 要有一定的顺序, 有理解。第三层, 说缺点。一定要把握准确。批评的语言要文明, 要有的放矢。第四层, 写个人的感想体会, 要真实, 不要故弄玄虚, 不要矫揉造作。

特别强调, 以上后三层要分别突出重点, 详略得当。要认真书写, 要写出自己的个性。如果同学的字写得规范、工整、优美, 就向人家学习;在别人的本子上写自己的文章, 而且评说的是本子主人的作文, 想来是有点新鲜感的。

通过以上指导, 同学们写作积极性很高。平时作文, 笔者所带三个班250多人, 每次都有十几个学生不交作业, 而这次作文, 没有不交的。作业交上来, 老师阅了一遍, 有230多人的作文字数足够, 有的写了1000多字, 且质量也较高。作文本发给原作者, 反映很好, 同学们要求这种形式的作文希望再做几次。

下面是抽出的几篇简析文章的标题, 单从这些标题和作文字数看, 同学们评析同学作文的兴趣是很大的。

胡兴利评陈晓宇的作文是《张扬个性, 融情于文———读晓宇作文有感》, 约1400字。陈佳丽评张少锋的作文是《语出平常真亦实》, 约1000字。陆丽评陆玉霞的作文是《快乐离我们并不遥远》, 约650字。盛日卓评沈吉宝的作文是《精益求精做作文》, 约670字。陈晓宇评王生文的作文是《拨开阴云, 锋芒毕露》, 约970字。

当然, 这毕竟是一次尝试, 除了好的作文外, 也有许多毛病:有的学生拟的标题不好, 如《鄙人拙见》, 带点酸腐气;《对××兄作文的点评》带点江湖气;等等。还有的多用溢美之词, 如“佳作”、“大作”、“杰作”甚至“经典之作”等等。所有这些问题, 在各班讲评时都一一做了批评。

这次尝试, 是同一位任课老师的平行班级间的交流赏析。这种尝试, 可以在不同任课老师的平行班级间进行, 也可以在同一个班中进行, 还可以在同桌间进行, 只要能调动起学生的写作兴趣, 不论何种形式都可采用。

附:

(一) 学生例文

一张书签高二陈晓宇

再过几天, 就是我的生日了。这几天, 我一看见和我要好的同学就说:“×××, 下个星期三是我的生日, 我想要个书签……”“××, 下个星期三是我的生日, 我想要个书签……”说得别人一见了我, 没等我开口就说:“知道了, 下个星期三是你的生日, 你想要个书签嘛, 一定忘不了。

不知为什么, 我偏偏就想要个书签, 书签背后写着对自己的祝福, 看了以后心里甜滋滋的, 那是一种很可贵的幸福。哦!我喜欢收集幸福。

那天下午, 放学后, 我去车棚推车, 不小心碰倒了一辆自行车, 就在扶车低头一看时, 却看到了———你猜是什么, 一张书签!扶好车后, 我很艰难地把它从几辆车下捡出来, 小心地擦掉上面的尘土。呵, 真好看:粉红色的底色上印着两只可爱的小熊, 缀着一条浅紫色的小穗儿。这是我最喜爱的颜色!书签上没有任何字迹, 我不知道它的主人是谁。是谁不小心把它丢在这儿呢?管他是谁, 这是上帝安排我拾到的, 所以, 就让我先做它的主人吧, 等知道它原来的主人是谁时再给他。

是天意吗?当然是。虽然只是一张无字的而且不完全属于我的书签, 却带给了我不小的感动, 这是上帝对我的祝福!

(二) 学生讲评

张扬个性, 融情于文

———读晓宇作文有感

今日, 读了陈晓宇的作文, 感觉别有一番滋味, 字里行间跳动着生动活泼的音符, 个性与感情在文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

《一张书签》, 作者讲述的是自己捡到一张书签的故事, 虽然短短几百字, 但文中记叙、议论、抒情紧密结合, 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形象生动。“下个星期三是我的生日, 我想要个书签。”“看了以后心里甜滋滋的, 那是一种很可贵的幸福。哦!我喜欢收集幸福。”“管他是谁, 这是上帝安排我拾到的, 所以, 就让我先做它的主人吧。”这些语句, 不仅优美, 而且从这些富有韵味的语句中, 一个天真、活泼、可爱的女孩 (如果我没猜错的话) 显现在我的眼前, 毫无半点虚构成分, 真实可人。

不足之处是有些地方标点使用不当, 如“哦!我喜欢收集幸福”, 应当将“哦”后的感叹号改为逗号, “幸福”后的句号改为感叹号。

…………

总体看来, 作者善于抓住生活中的小事, 张扬个性, 融情于文, 行文朴实而富含哲理, 优美却不矫揉造作, 读完全部作文后, 我灵感突发, 写了上面的文字, 如有不当, 请老师指正。

传统作文教学, 讲评作文非老师莫属, 好像老师是裁判, 学生是运动员, 学生的作文优劣完全由老师说了算, 老师搞“一言堂”, 学生不敢说话, 唯恐说错了被人耻笑。这种传统作文讲评模式, 虽然对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有积极作用, 但是, 长此以往, 就可能使学生对作文产生厌倦感, 严重影响学生的写作兴趣, 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

篇9:一次成功的尝试

听了妈妈的话,我感觉好了很多,我也在心里给自己鼓劲。到了学校,我首先看到了我们的指导老师——厉老师。厉老师出乎我意料地和蔼可亲,他的嘴角始终挂着热情的微笑,让我的心里暖暖的。

测试开始,我的心里有了谱。我拿起笔,思索片刻,准备画一幅田园风光图。我的眼睛瞪得像铜铃,脑袋在急速地运转。我调动了身体的全部神经和气力,开始调色,描画轮廓,着色。渐渐地,我那开始时还有点颤抖的手也找准了自己的位置,此时我的心里有一首山水田园的歌在流淌,它们顺着我的笔流淌到纸上,凝固在画里:天是湛蓝,树是碧绿,人能感受到花的芬芳,春风轻抚你的脸颊,还能听到鸟的鸣唱!我也陶醉在自己描绘的田园风光里,时间在飞逝竟然也浑然不觉。终于大功告成了,我放下手中的笔,才感到自己胳臂有点酸疼。

我一抬头就看见厉老师春天般的微笑,老师就每个参赛选手的优点和缺点都进行了点评。我的画获得了最高等第,我如愿以偿地分在了高级班。我的心里别提有多美!

这次尝试让我明白这个道理:一个人要获得成功的喜悦,就要努力尝试。妈妈说得对:尝试就能进步!

点评:小作者通过心理描写,写出了自己参加画画测验从紧张到全身心投入,再到获得成功的心理变化过程,告诉读者一个道理:只要勇敢地尝试,就有可能获得成功的喜悦!

(点评、指导老师 陈会中)

篇10:一次快乐的尝试作文

一次养鹦鹉的尝试

看到同学家活泼可爱的鹦鹉,我的心里也满满羡慕的,它们叽叽喳喳,乱蹦乱跳的样子真可爱,我也想养一只呢。

有一次经过花鸟市场,我一样就注意到了两只蓝色的虎皮鹦鹉,我再也忍不住了,提出了买鹦鹉的愿望,妈妈半信半疑地看着我,问道:“你真的能养好吗?”

由于家里养了两只鹦鹉,我便每天都要起来伺候它们俩,每天早上,我都是在他们的叽叽喳喳的声音中吵醒的,他们在食槽边东咬西咬,叫我给它们喂食,它们才肯消停。到中午时,我又得将他们从阳台外拖回来,不然它们又会抗议太热了。下午我还要把他们放出来飞一会,不然他们就会东咬西啃,而且我还要清理它们飞过的房间。晚上又得为它们清理门户,因他们实在是太能拉了。还有他们的脾气也很暴,恨不得把我的手指头咬断他们才开心。

总而言之,他们完全不是我印象中的鹦鹉,一个星期后我真的忍不了,我想干脆把它们俩放生得了。

妈妈好像看透了我的心思,对我说:“鹦鹉那是你想怎样就怎样的了?做事就要负责,鹦鹉刚来到一个新环境,他们当然和你不熟啊。”我听了妈妈的话,觉得很有道理,就再养了一个月,果然鹦鹉还亲近人的,我的心里很快乐。

一次养鹦鹉的尝试,让我懂得了做事要负责,才有结果。

杨海茵

篇11:一次快乐的尝试作文

一次野餐的尝试

随着一声“开始”的号令,本次秋游的最重磅项目---自助餐(其实就是自己做自己吃)开始了!

我怀着兴奋的心情,小心翼翼把白菜拿去清洗,没错我的第一道菜(也是唯一会做的一道菜)就是炒白菜了。

清洗完菜叶子,我又把菜叶一根一根地拨开了。我往锅里放了点油,锅一下子发出“滋滋滋”的声音,我害怕极了,赶紧跑开,生怕油溅到我身上。待声音小点,我把菜叶子丢下去,用铲子按着。待到青菜的颜色略黄,我忍不住叫了一声:“太棒了,要成功了!”正在此时,一滴油溅进了我的眼睛,我十分害怕,担心我的眼睛会因此而失明,于是就跑向了校医,可是,我犯了一个大错误,我忘记关火了!当我从校医那儿回来时,我的心情几乎接近崩溃,好好地白菜已经变成了一团黑乎乎的东西!

第二次,我吸取了上一次的教训,我站的远远的,熟练地操动着锅铲,认真的把调料放进去,一点儿也不敢马虎。仔仔细细把所有的步骤完成了,我终于成功了。

吃着自己亲手做的菜,味道虽然太好,但我的心里却如蜜一样甜。

一次野餐的尝试,让我尝到了劳动的幸福和成功的自豪。

张子为

篇12:快乐的尝试作文

记得那是三年级的时候,我才接触钢琴不到两年,那时候我一直不想学比较难弹的曲子,认为学一学简单的曲子就好了。直到有一天,老师要教我弹《四小天鹅》,并说:“这首曲子有一点的难。”我一听,立马就说:“不要,我才不要学这个。”老师说:“没事,就尝试一下,难而不会,会而不难。”我思考了一下,觉得也行,就学了。

但是,当开始弹的时候,我就后悔了,后悔不该学这首曲子,一开始的时候,我还有耐心的一遍一遍的练。可是,怎么也练不熟。我越到后面,越没有耐心,最后,我索性把书一合,就跑出去玩了,当妈妈把我拉回家练钢琴的时候,我十分不爽的说:“练什么呀,我不要学了。”妈妈十分不解的问:“为什么呀?”“现在就怎么难,以后怎么学啊!”妈妈笑了笑说:“就像钢琴老师说的难而不会,会而不难,你都没有好好努力过怎么就知道自己不行呢?”我逐渐冷静了下来,觉得妈妈说的对,就又重新练了起来,虽然很难,但是我相信我一定可以的。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终于把曲子练得滚瓜烂熟了,去还课的时候,老师赞扬的说:“你一直不肯尝试弹难的曲子,现在尝试了不是很好嘛。”

有些事情,尝试一下是对自己很好的,而且,只要坚定自己一定会成功的,并且,尽自己的权利,就一定会成功的。

篇13:一次快乐的尝试作文

一、低门槛启蒙“写话”

为了降低写作起始阶段的难度,《课标》把低年段的习作教学定位于写话教学,并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这打通了从口头语言到书面表达之路,鲜明地倡导写话要以兴趣为首,表达自然的童心童趣,为孩子提供自由的空间,是否会写并不重要,关键是让刚入学的孩子从中得到乐趣。

叶圣陶先生曾经有过这样的设想:能不能从小学高年级起,就使学生养成写日记的习惯呢?或者不写日记,能不能养成写笔记的习惯呢?凡是干的,玩的,想的,觉得有意思就记。一句两句也可以,几百个字也可以,不勉强拉长,也不硬要缩短。总之实事求是,说老实话,对自己负责……这样的习惯假如能够养成,命题作文的方法似乎就可以废止,教师只要随时抽看学生的日记本或笔记本,给他们一些必要的指点就可以了。

在叶老的话里不难揣摩出,这其实就是教孩子们搜集作文的素材。我班上有60个孩子,从孩子们一年级上学期学完拼音,我开始要求他们每天写一句话。而涂鸦、画画是儿童表现生活中的手段,对自己幼稚可爱的画,他们也总有说不完的话来表达自己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表达对生活中美的朦胧憧憬。一年级的孩子识字不多,我们并不指望他们能写出什么,只想激发他们对“画画写话”的兴趣。我们先创设情境,诱发他们潜在的欲望。第一次创作,让孩子画自己最喜欢的东西,然后写上最想说的话,一句两句都行,用水彩笔直接写在画面上,不讲究任何格式,随心所欲地去创作,由“画”生“话”,一举两得。孩子们尽情地画呀、写呀,激动得跑来跑去,互相交流。

一幅幅充满童趣的画面上,内容丰富极了:有的画了几座漂亮的小房子,还加上白云、小鸟、小树等,写上“我xi欢画fang子,我画的fang子很piao亮,我很开心。”有个小女孩画了一只四不像小猫,还画了数不清的雨点儿,写上:“下雨了,小猫gan快pao回家呀!”……

作品幼稚可爱,画面色彩鲜艳,虽然只写了一两句话,而且是半拼音半文字,版面的安排也很随意,但在孩子的眼里,自己的作品是最美丽的,毕竟他们写出了自己想说的话,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发现和感受。

在《课标》的评价理念引导下,我们用儿童的眼光、儿童的思想去欣赏、呵护、指点儿童的作品。孩子天生具有与别人分享想法和感情的愿望,他们认识到语言文字的交际作用后,就爱把自己的作品读给同伴听,并根据伙伴的需求修改充实自己的文字。为了使作品更美,他们也会下意识地养成认真绘画写字的好习惯。字写错了,就在错字上画各种各样的水果、小动物等漂亮图案来掩盖。孩子独创的语言符号,或许与成人的想法截然不同,但却使作品平添了一分独特的可爱与灵动。孩子们在自由尝试的过程中,逐步养成了《课标》中要求的“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的良好习惯。

二、开始教孩子“找米”

“只有从儿童心底流出来的命题,儿童才会以极大的兴趣对待它。”叶圣陶先生的这句话道出了作文的真谛。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是画画写话取之不尽的天然源泉,如:晨间有趣的游戏、教室里的植物角、同学的悄悄话、可爱的老师同学、四季优美的校园风景……生动活泼的语文教材是画画写话拓展的课程资源,如:学了季节专题的韵文式识字课文,引导孩子收集课内外描写季节的美词、美句、美文和古诗,并配上插图,写下自己收集时的快乐故事,制作成图文并茂的画话作品。这些都在孩子们的眼中,在他们的心里,只要有兴趣,什么都能入情入画。

我把在一年级和二年级举办的“春天的画话作品展示会”进行了对比,我们发现一年级孩子们的作品字里行间满是稚气。有一幅,画着校园里的一棵小树,树干上缠满稻草绳。虽然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可小树却仍没发芽,好像快要枯死了。在画面上写着:“小树小树,你真可lian,你chuan了这么多的衣fu, zen么多还dong死了?我xi wang你快快长出叶子……”干枯的小树干上还画了许多片绿色的树叶。文字的表达虽稚拙但真实可爱,流露出孩子对小树生命的怜惜与期盼,闪烁着人性人情的火花。到二年级孩子们的绘画技巧、色彩搭配、空间组合、版面安排等都大有提高,文字也渐渐从口头语言转为平时积累的书面语言,来描述自己的观察感受所得和心中的所思所想,孩子们会用“草色遥看近却无”来描述初春的小草;观察、感受、表现和想象能力也更强了,会用全身感觉器官投入画话,他们会蹲下身去舔花瓣上露珠的味道,趴在地上亲吻小草的清香,拥抱扑面而来的春风,闭上眼睛用心和植物对话,用耳朵倾听大树的心跳,伸出小手去试试春水的温度……

在写话教学生活化的过程中,写话渐渐成了孩子表达生活必需的手段,他们不但能自然地表达真情实感、实话实说,还大胆地放飞想象,画话作品也显得更有创新的灵气。

三、轮流日记,初步尝试写作

在大部分孩子们真的开始能“我手写我心”时,我想起叶圣陶先生说:“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与,而在相机诱导。”我开始试着迈出第二步,轮流日记。

我们班一共有60人,分成12组,他们自由组合,一个小组共用一本日记本,小组中的成员自己协商确定,各自在一周中的哪一天写日记,日记本在小组中传递,一周为一个轮流周期,每一位组员在完成自己日记的同时,都可以阅读其他组员的日记。

我要求每个小组为它取一个富有诗意、含义深刻的名字,同时,为日记本设计精美的扉页,还可以写上自己小组成员都喜欢的名言。学生对这项工作的重视和投入出乎我的意料:小组命名别具一格,扉页设计精彩而富有个性。“活泼小队”的扉页上展示着一群翩翩起舞的小女生,名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一看就知道这是一群开朗、活泼的自信女生组合。“七彩阳光小队”的扉页上展示着一道五光十色的彩虹。几个阳光男孩在高声歌唱,名言是: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一猜便知道是我们几个调皮、聪慧、信心十足的男生组合。“小不点儿小队”的扉页上展示着几只充满童趣的小动物在自由地玩耍。名言是:别看我们人小,但志气高。不用问,这几个队员是我们班的小个子……这些在扉页上展示出来的精心设计,都凝聚着每个队员的智慧和心血,他们将小组视为一个团结的整体,努力展示自己小组的优点。

“轮流日记”的内容可以是对老师、同学说心里话,对班级、学校某一现象发表自己的见解;可以是对建设良好的班集体提出好的方案、措施,对影响班级的不良行为进行批判;可以是学校、班级里开展的有意义的活动;可以是提议大家向某同学学习的内容等等,只要身边发生的真实的事情,都可以通过笔端写出来。

每天,日记本在学生中传递,智慧的火花、合作的激情也由此传递。

我逐步优化“轮流日记”的训练过程:起始阶段,十分重视日记的批改讲评。每天收上来的日记,我都认认真真地修改点评,一周对全班的“轮流日记”作一次评比,并挑选最优秀的日记,在班上当众朗读,从而收到“点上开花,面上结果”的效果。随着学生作文欣赏水平的提高,修改能力的增强,我要求学生在写日记前先认真阅读前一位同学的日记,写上简短的评语或感想。

“轮流日记”这一妙趣横生的习作训练形式,使学生欲罢不能。首先它极具挑战性,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习作欲望;其次是每位学生一周轮到一次,负担并不重,一旦坚持,收获颇丰;另外,在写作过程中,学生间相互合作,学习借鉴,共同体验成功的喜悦,同时增强了责任意识,可谓一举多得。

我班学生自从写了“轮流日记”以后,出现了可喜的局面:学生的作文思路拓宽了,表达能力提高了,写作也主动了。

在两年的课题研究中,作文是一个难点,有了我从低年级起写“一句话”的良好的开端,循序渐进地写话设计,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已不仅仅局限于书本当中,局限于枯燥的字词练习当中了,将来的写作对他们来说,我想应该不会是一个很难的问题。

摘要:纵观当前学生习作的现状, 我们不难看出存在着这样的共性问题:空话、套话、假话连篇, 内容雷同, 千人一面, 缺乏独特的思想和个性感受。孩子一年级的时候就应该进行尝试, 激发童心, 让孩子快乐写作文。

篇14:快乐识字的尝试

一、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习惯

1.先预习再随文识字

为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在上新课前,要求学生预习生字。一年级课文内容大多儿歌化,读起来朗朗上口,学生容易掌握,很快就能把课文背得滚瓜烂熟。但是,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能熟练地阅读课文,并不等于就能认识课文中的每一个字。他们往往表现为:课文读得很熟甚至能背诵,但是课文中的生字单个指出来时仍不认识。因此,在学生预习完生字后还有些字不认识时,可以让学生读读课文,然后从课文中找出生字所在的位置,再结合课文的句子认识生字。经过这样的反复练习,久而久之,学生在学习生字时,很自然地就会运用这一方法进行识字了。

2.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无意识字

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喜欢读故事是学生的天性,我们应因势利导,经常性地组织、引导学生看故事书,由于这种做法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学生都很乐意做。在学生看书的时候,不忘提醒他们注意看故事中有没有刚学过的生字,它在故事中组成了什么新词,看到后把它告诉同学或老师。这种看似无意、实为有意的做法,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不仅使学生在无意中复习巩固了学过的生字,更重要的是,学生在新的语言环境中学会了使用这些生字,这是一种知识的迁移,是兴趣盎然中的再学习,可取得温故而知新的效果。

3.环境中识字

课外识字的范围很广泛,如路上的广告牌、商店的食品包装袋、校园宣传栏、电视上的字幕、报纸等,都是学生在生活中识字的载体。我们通过晨读时间说一说、读一读、认一认等形式,每天都让学生把收集到的字在小组内交流,不断复习巩固,不断扩大识字量。

二、学会识字的方法

1.自编谜语识字法

根据字形特点,编成谜语,在新字教学中,以猜谜的方法教学生字。方法是先出现几个新字编上号码,老师念谜语,学生以手势表示猜得的结果,比比谁猜得字又准又快。如,双木不成林——“相”,人在云上走——“会”。一开始老师先出示字谜,当学生从中发现了乐趣时,教师就要趁势发动学生开始动脑筋自编谜语。教师经常在课堂上渗透这种做法后,学生就会自己去发现,自己去编字谜。

2.儿歌识字法

儿歌朗朗上口,生动有趣,一旦记住便很难忘记。教师在平日教学中注意抓住字的特点和学生一起编一些通俗易懂的儿歌,如教学“碧”字,编成“王老头,白老头,同坐一块大石头”;对于一些难以区分的形近字,我们可以编成这样的儿歌:青青是一个活泼可爱的孩子,她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喜欢青青的山,喜欢青青的草,也喜欢可爱的小青蛙。青字家族的字可多了,看,青青唱起了一首儿歌:“目青目青,眼睛的睛;日青日青,天气放晴;清水清水,青加三水;心情心情,竖心伴青;言请言请,礼貌伴你行。”如此一编,易学易记,妙趣横生。

3.形声识字法

汉字中有相当一部分字是形声字,部首表意,声旁表音。形声字的这一特点能比较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字形。例如:“蜻”是蜻蜓的“蜻”,所以用虫字旁,右边读音,整个字也读“qīng”。从这个角度思考、讲解,学生基本能做到过目不忘。正是由于这样的引导,每每遇到生字时,很多學生会不由自主地说:“这个字可以认半边!”此时,我的心中就会暗暗惊喜。

三、展现识字的风采

1.在活动中识字

在课外活动中进行识字,是培养学生识字兴趣的重要手段。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成功的快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小学生有很强的好胜心、荣誉感,他们总是希望自己的成绩得到同学、老师和家长的认可。针对这一心理特点,我们积极组织学生广泛开展各种课外实践活动,如“比一比谁认字多”“识字小能手”“小小朗诵会”等,让学生在活动中真正体会到识字其乐无穷。

2.开展实践活动,把学生引向广阔的生活空间

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开展实践活动。每次活动有一个主题,引导学生围绕这个主题自己动手、动脑去收集资料,并交流收获。交流之后,还可采取模拟、创设情境的办法让学生识字,如举办“蔬菜超市”“动物运动会”“花的世界”“秋天的田野”“我当小导游”“逛家电商场”等等识字活动。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说过:“活动和交往是发展的源泉。”活动是学生生活的一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就要注意和社会生活相沟通,使儿童尽快从“我”的世界跨入更广阔的周围环境,以吸收各种信息,扩展想象和思维的空间。因此,当学生掌握了识字方法,乐于识字、善于识字后,教师就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在生活中识字。

(作者单位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平市江口镇中心小学)

上一篇:目标管理责任书800字左右下一篇:国庆节日记400字左右